历史教学问题探讨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5:04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教学法 实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39-02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获得终身学习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努力实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探究式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上述有效教学的目标。那么,实施问题教学法应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有关问题略陈拙见,以求抛砖引玉。

一、实施问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突出重点、难点。课堂时间的限制要求教师的教学要追求高效。教师设计问题应做到目的明确,指向清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引领学生把握教学要点。备课时,教师要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寻找教学的突破点,并据此寻找能创设情境教学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设计一套由浅入深的问题方案,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思维。

例如,学完了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两个专题后,由于该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可设计探究性问题:“古代中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而古雅典为什么从君主制发展到了民主制?”该问题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化了学生的认知矛盾,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探讨导致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的诸多因素,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两种迥异的政治制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就是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新鲜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还可以渲染历史情境,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讲科举制度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你认为今天的考试制度有何利弊?考试制度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他们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各抒己见,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把学生看做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在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这是历史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所有同仁的共同追求。

例如,在复习“祖国统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古代历代王朝是如何加强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并实施对台湾地区管辖的?近代史上,列强侵略我国台湾以及台湾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史实有哪些?进而再提出问题:当前海峡两岸的关系怎样?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适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特别是“合作探究”等形式给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时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注重学生差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学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分层次、有坡度地设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为学生创设思维的阶梯。既要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较困难学生一定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充当自主学习的重要角色,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二、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步骤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精心设计问题或利用能创设教学情境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些材料设计问题。

(二)鼓励自主探究,指导答问。具体如下:

1.自主探究。课本有直接答案的问题主要让学生独立解决,如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探究性问题可让学生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去探究解决。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丰富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心态。不管学生回答什么,教师都要积极引导,以训练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

2.指导答问。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不仅要善于激疑,而且要善于导答,使学生的思维由现有区域向最近发展区过渡。教师可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采用分解问题,化整为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示:明清的政治制度是怎样的?明清经济有哪些特点?此时,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政治经济主张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息息相关的。

(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教师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发展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以加深印象,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例如,有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教师要激励学生在发散性思维上自由驰骋、展现才华,应适时引导学生辩证地从进步性、局限性两方面思考问题。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阐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历史教师根据学生学情、教学内容和能创设教学情境的材料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画龙点睛,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一位助手说:“他(罗斯福)是我见到的最善于窃取别人脑力劳动成果的人。”92岁的退休大法官霍姆斯说:“他的才智是第二流的,但性格却是第一流的。”

――章正余《罗斯福》

【探究】情景模拟:假如我们班就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想一想政府要运用什么措施才能解救经济危机下的美国。

这一探究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和提出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去探索,历史课堂会因此而变得鲜活生动、斑斓多彩。

老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2)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够成功?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学生点燃思维的火炬。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善于设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使之处于“愤”“悱”的思维高峰状态中。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契机,有意识地巧设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紧扣教学内容重点,坚持欲深先浅,层层设置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高度的问题,再启发引导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探究问题的发生过程,引发灵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探究】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偏袒工人,打击富人;改革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头脑。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学生要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质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和提高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能力。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大萧条时期,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对美国人民说“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

【探究】通过对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了解,你发现他具有什么样的可贵品质?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何启示?

通过探究,罗斯福勇于创新、大胆尝试;身残志坚、乐观自信;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的优良品质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这一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新课程特别强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身心发展。课堂应成为学生情感体验、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场所。教师有责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总之,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改中日趋重要,这一教学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研究性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以便更为纯熟地运用这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袁兆桐.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高中历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欧阳芬,殷海华,杨丽华.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作者简介】谢道光(1968- ),男,山东单县人,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教师,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2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启蒙思想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始于问题”理论认为:科学的发现就是寻找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说过:“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诚然,问题能促使一个人去发现、探索、研究,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才可能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是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相符合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巧妙性,让学生在寻找、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解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要科学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在于问题情境,也就是在什么情境下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先导,是保证学生探究世界最积极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历史问题要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只有打破学生头脑中固化的认知习惯,才能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冲破思维的定式。以下是笔者常用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搜集各种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设计出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必修1专题二第1课讲到“列强入侵”时可运用章炳麟的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然后提出问题:“五十、六十、七十”分别指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副对联反映了什么?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最后做出如下总结:这副对联反映了慈禧太后的一生,也反映了以她为首的晚清政府的妥协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重要的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根据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设计问题情境

我国保留了很多的文学遗产,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如讲到必修1专题三第3课“红军长征”时,可借用的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出问题:“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矛盾从而创造问题情境

在选修1中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两国又是如何拯救危机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然而许多历史知识又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上课时,尽量将教材中的历史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在讲授必修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此专题设计为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从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等角度调查近现代福州生活的变迁,在课上创设一个探究问题情境:“大家能否设计出未来的生活。”此问题一出,学生探究热情高涨,纷纷大胆地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设施:立体公共交通、空中公交车、数字化的生活、机器人服务,等等。

二、要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质疑”的氛围

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到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来。教师能否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质疑”。南宋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质疑到解疑再到释疑的过程。但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发现问题的技能,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逐步培养。

1.在无疑处设疑

有些历史知识看似无疑,实际上却蕴含着有待开发的智力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问。如讲授必修2专题一的农业发展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元朝的运河与隋朝运河进行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两个朝代水运的差异:隋朝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元朝则缩短了航程,有利于南粮北调,这说明到了元朝,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

2.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单位,每一个专题的课、节之间都存在着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可能会支离破碎,影响知识的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讲到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的“国有企业改革”时,可提问: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各地农村推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之时,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的国民经济支柱――城市国有企业――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这样提问,前后衔接显得非常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可保持较强的延续性。

3.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通过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即使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但通过思考也可使其有所发现与感悟。如在讲授“”一课时,可作如下提问:如何理解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他们的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能成功,而“”最终失败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发散、求异,这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在讨论、分析、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

这是“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建立在前面几个过程恰当而又充分运用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对问题的恍然大悟和对历史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就是释疑的过程。通过一次次释疑,学生的知识积累会逐步实现,从而完善知识体系。

如在高三复习“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时,可作如下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近代史,那么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与中国有何不同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在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最后形成这样的认识:不同点是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恰好相反。原因是西方列强侵华,打乱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其文化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近代被迫打开国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受西方影响较大。通过这样设疑、释疑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视频材料获取和整理选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094-01

一、高中历史教学视频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1.抓住中心、内外结合:材料的收集与归类要建立在教科书的基础上

教科书是教师讲课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历史材料的收集与归类要建立在教科书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课外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做到教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举例分析,在人教版《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中国的统一是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完成的,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我们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在这节课中,通过播放《跨越世纪――香港回归》与《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视频资料,去收集教科书中的重要历史题材信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祖国统一的光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过去,可以通过相关影视资料,简单生动地为学生讲解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丰富了课堂内容,更有效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2.学会分辨与选择:历史视频材料的甄别与整理

历史视频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真实的了解一部分历史,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历史视频材料进行甄别与整理。笔者在人教版必修一的教学中选用的视频材料以纪录片为主,在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节选纪录片《晚清秘史》、《国军抗战全纪实》;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节选纪录片《万隆会议》;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节选《香港回归全记录》。纪录片最大的优势是其真实性:黑白胶片原汁原味地再现历史原貌,加之深刻的解说词,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以前很少接触类似题材,所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为后续的课堂讨论奠定了基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视频材料的选择中,也曾尝试过同类题材的影视资料,但影视资料出于艺术表现形式的需要,有想象、夸张甚至改动的部分,把握不当有可能误导学生。所以相比之下,同类题材的视频资料,笔者更倾向于选择纪录片,保证教学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直观性。

3.把握限度,忌长忌繁:历史视频材料的删减与剪辑

视频材料具有直观生动的优势,呈现给学生的每一句话都是鲜活的,每一个画面都是跳跃灵动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但凡事都有限度,如果使用视频频繁或冗长,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影响师生间的互信关系,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历史教学视频资料的选取标准

1.就近发展原则:信息获取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果茨基很早便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每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存在“最近发展区”,尤其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能更好的发展。我们在进行相关历史视频材料的收集与应用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影视音乐作品为切入点,这样学生能够较为容易地进入到氛围之中,而后通过关键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去接受其中的历史知识与有效信息。

2.方法有效

视频材料的运用便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除此以外,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单纯地播放视频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精髓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多的时候还需要通过其他辅助手段对视频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评价和升华,使视频材料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多锻炼和收获。例如笔者曾用视频资料向学生演示:美国如何整合媒体、宗教和学校教育等多种手段,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铲除邪恶势力、拯救世界的正x力量”这种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美国民众的思想意识当中;如何利用文化制品和宗教传播等多种形式,把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如何利用媒体分化、西化,成功肢解前苏联;现在如何如法炮制对付中国,学生此前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更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非常震撼。视频教学对于有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3.结果有用

视频材料的前期铺垫有助于高中历史课内容的讲授、探讨,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提高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其将来参加考试做好准备,学生乐意接受这种教学形式。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时,许多学生都提出“中国能否多党相互制衡,解决贪腐问题”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笔者选用《大党兴衰》中日本自民党金权交易贪腐丑闻的视频材料,在没有讲授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分析中国能否用多党制解决腐败问题。学生用几分钟进行思考,认为中国不能用多党制解决贪腐问题。笔者个人认为,解决腐败,关键在人心,关键在法制,关键在于人民民主意识。

结语

当代高中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视频材料的应用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实践领域,拉近学生和社会的距离,弥补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体验不足的缺陷。视频材料为高中历史教学创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大作用。视频资料应当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取,注意视频的选材准确、用时合理和主线突出,力求其内容有趣,方法有效,结果有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时政,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良好的教育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献,薛宗珑,叶红,于兆民.多媒体教学中视频的运用技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34-36.

[2]耿志芳,谢小粮.多媒体课件中视频片段的组接技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77-78.

[3]谢小粮.浅谈在多媒体课件中视频技术的采集与制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9:15-16.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4

一、求真是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体之间的对话

求真实际上是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历史认识的客体之间的对话。对话是平等的主体(我)与主体(你)之间的相遇关系,是以求真为目的的思想交流,关注的是主体的发展。

所谓历史认识的主体指的是客观世界里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认识定势研究历史的人,它必须是现实世界中实实在在的活体,正如黑格尔指出的“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②过往的历史研究者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认识主体,它实际上已经转化为现实主体需要认识的一部分,因此历史认识主体的现实性决定了历史认识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一方面,由于任何时代的历史认识主体都受到时代的限制,因此不同的历史认识主体必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认识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历史认识的对象发生在过去,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时空诸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历史认识主体而言,必须克服受时空差所带来的困难,需要随时获取新的信息。

历史认识的客体指的是与历史认识主体相对立,并受其作用的客观历史存在,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多样性。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有其不同的层面和各种细节,这些不同的层面和细节都可以积淀为历史事实,从而为历史认识主体或早或迟地加以认识,这就决定了后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始终处于一种碎片状态。二是活跃性。一方面历史事实对应于不同的参照系,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各大系统中;一方面历史事实对不同的、具体的历史认识主体而言,具有不同的意义、发挥不同的作用。三是层次性,历史事实按结构可分为历史事件的事实(即体现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为历史实际情况的事实)、信息的事实(即体现在史学研究中的史料信息)、概念化的事实(即体现在历史研究中的历史事实,它不是作为一般现象的事实,而是在一定历史理论前提下的历史思维的产物)三层。四是未完成性。历史事实具有过去性、现实性、未来性三重性质。过去性是从历史事实的时空维度而言,时间上的流逝、空间上的消亡,使历史事实有着不可复制的特征;现实性是从历史认识的主体而言,任何历史认识的主体都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所阐述的历史事实必然与“真实”的历史事实存在差异;未完成性是从历史认识的发展而言,包括历史上存在的、业已发生的但历史认识主体尚未认识的历史事实、已知的历史事实含有的尚待认识的潜在内容。

客体是主体的作用物。历史事实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它的本来面貌,它是客观的存在。“历史是沟通‘现在’和‘过去’的唯一管道,没有‘现在’,人们就不会去寻找‘过去’;没有‘过去’,人们就不会意识到所谓的‘现在’。”①因此求真的本质在于认识“历史”的客观存在,从而理解我们今天的现实是怎样从昨天发展而来。

由于历史的不可逆性,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后人直接接触,没有哪一件过去的事能够为后人所感受或亲身经历,所以历史的“求真”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依靠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也不可能像某些社会科学那样可以通过调查、统计、试点来改造调整原有的结论。历史的“求真”必须依靠史料(实物、口述史料、文字材料)。史料作为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留下的痕迹,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信息,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史料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种属性。任何史料都不是凭空杜撰,是对既往人类活动的记载和再现,必然包含客观内容;同时,史料不论其何等真实,都必然受制于制造者的主体制约,是历史活动主体和历史认识主体影响下的产物。

第二,史料不可能与历史活动和历史认识完全合一。史料虽然丰富,但对于历史发展而言,它依然是九牛之一毛,它既不能囊括全部历史活动,也不可能取代历史认识,只是反映双方的片段。

第三,史料在历史认识中扮演着“桥梁”和“船”的中介角色。单个地看,史料具有零散、片面的性质,整体地看,每一则史料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点、线、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历史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后人正是通过史料来解释历史和了解历史。

历史认识客体的丰富性和历史认识主体的时代性,使认识历史充满永久魅力。早在1920年就指出:“实在的事实是一成不变的,而历史事实的知识则是随时变动的;纪录里的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②陈寅恪先生也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③周谷城先生说得更直白:“同一史实,一人的解释与他人的解释不同,一时代的解释与他时代的解释不同,甚至同一人也,对于同一史实的解释,昨日的见解与今日的见解不同。此无他,事实是死的,一成不变的,而解喻则是活的,与时俱化的。”④所以,求真对历史认识而言,一方面是发现新材料带来新问题,一方面则是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认识。

二、求真问题本质上是评价问题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探讨式教学 教学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的主动性思考和探究为重点,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辨析,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开放式的互动,不仅极大地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体验的前提下生成对不同知识的新理解。在探讨式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下,可以使学生变得更易于接纳和理解他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并增强分析和综合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探讨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1.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高中历史知识和规律需要在积极的、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习,学生可以在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中,受到感化和熏陶,并在探讨过程中产生与教师的认同之感,在情感共鸣的前提下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联想、分析和推理,进入创造性的学习。在这个良好的、积极的互动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要有威信,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传染给学生,并保证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相适应,从而在和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中,实施高效的历史教学。

2.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历史教学要在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统一之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历史学习情感才能获得良好的培育。要在探讨式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探讨式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与信息的反馈,从而获得探讨式教学的整体效应。

3.有助于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探讨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并在学生自由探索及参与的探讨过程中,发现更高的自我期待和个人的意义,在学生被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敏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本质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二、探讨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1.准备阶段。

在探讨式教学法的运用之下,教师要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这是教学的关键和核心,要选择学生可以理解的讨论主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深奥,而要难易适度,这样才能保障探讨教学法的有效进行。教师还要明晰探讨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的知识培养目标与情感培养目标,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讨论方式,如:个体式讨论、分组式讨论、教师参与讨论等,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把握讨论的原则,即要使探讨的观点明确,材料准备具有可信度,从而使探讨式教学具有实效性。

2.探讨阶段。

教师将学生引入探讨主题时,可以采用不同策略,即:(1)开门见山式的主题探讨。教师直接将学生带入探讨情境探讨问题,没有过多的开场白,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探讨一个问题: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即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2)课堂讲述后引出探讨主题。中国历史上腐败的清政府导致了鸦片战争,教师在讲述这个历史事实的经过之后,引出探讨的问题:在鸦片战争之中,清政府为什么会处于失败的境地,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协议?(3)精简式的主题探讨。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之后,可以精简一个归纳性的主题,让学生探讨。

3.探讨中的问题解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对于历史问题的探讨,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探讨中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例如:在《中国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中国在中法战争中是乘胜求和,教师可以假设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中法战争是要乘胜求和,还是应当继续打下去?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讨论,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如:在《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秦始皇被民众告上了法庭,你们可以自己思考,为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者帮民众写一份诉状,这个假设性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最后,学生在发表各自不同见解的时候,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认为他对统一中国的史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结束中国的战乱之后,实施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另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极大地损毁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专制的徭役也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学生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生成不同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得到知识。

三、结语

探讨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在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不盲从书本,在对问题进行质疑和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方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03).

[2]周丽娟,欧阳渊.课堂讨论与讨论式教学概念的逻辑区分[J].大家,2010(12).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讨论法教学;实施策略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传统的中小学进行的应试教育要转变为素质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与时俱进的教育形势,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教师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新课程改革,于是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我们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兴趣学习小组等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试图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讨论法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是,在高中历史学科当中使用讨论法教学之前,我们教师必须认真探讨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以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运用讨论法教学的实施策略

讨论法教学是指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历史课堂上的某一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上要讨论的问题,并为提出这些问题做好情境铺垫;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确保学生的讨论有一个主题,不偏离课堂教学的大方向。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但是他们可能对新的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所以,教师的适时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之后,教师要做好课堂小结,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问题的答案。对于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和探究。

(二)围绕某一个中心问题

学生不管是进行小组讨论还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与历史知识相结合。通过讨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这样讨论法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发表自己的观点

讨论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但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得出的结论不能是教师强加的,也不应该是历史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和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才是进行讨论的真正目的。讨论不一定要最终形成统一的结论,即使大家得出了统一的结论,也应该是学生自己真实的观点,而不是教师诱导的结果。

(四)互相讨论和学习

这一点主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倾听、互相解释和争辩,获得思想上的碰撞,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合作意识和相互交流的能力,一举多得。

二、讨论法教学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上要讨论的问题

教师备课时除了要备课程标准、备历史教材之外,还应该备学生。教师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讨论问题,要注意到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多或者太难,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这些问题的答案最好不是教材中已有的现成的观点或者结论,如果是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要注意这些问题的层次性,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某一问题的思考上,但不能妨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和我们是息息相关的,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实践证明,热烈的讨论过程能够延长这些历史知识在头脑中的保存时间,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可一开始还不能适应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探究的兴趣,只要学生中有好的想法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表扬,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讨论中来。当讨论出现停顿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做好引导的工作,不要每次都急于公布答案,使学生失去主动探索的欲望。总之,整个讨论过程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了学生,讨论法教学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新观点,允许多种观点并存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暗示自己的观点,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讨论法教学就没有了意义。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用更有条理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即使学生得出了不同的见解,教师也不要急于反驳,可以允许多种答案并存。总之,讨论法教学在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极好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不管怎样,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教师都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周萍.走出高中历史教学中分组讨论法的误区[J].中学历史教学,2011(7).

[2]武栋玲.浅谈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28).

[3]陈彤.历史课堂开展讨论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J].宁夏教育,2012(6).

[4]陈永梅.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祖国:教育建设,2012(11).

[5]徐景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2(9).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7

【关键词】教学方式 中职历史 讨论式 教学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其要求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并且完成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促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展现出新时期人才的特色,并且能够在继续学习的道路中展露头角。探究讨论式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措施,同时通过探究讨论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步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探究讨论式教学法概述

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究讨论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先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在教学情景的激励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学会正确的科学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他是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并运用理论知识去获得与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增强表达及分析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的继续和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益方式。

“理念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它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我将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历史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带着课题问题去收集、讨论、加工资料,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变成了学习活动为中心,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

(一)充分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在历史教学课堂上,如果直接对讨论话题进行切入,难免会显得有些突兀,因而往往需要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勾起学生内心中的求知欲,从而才能够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联系性讨论,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马关条约”问题时,可以适当的引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对当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背景进行讨论,探讨是否有合适的方法可以应对当时日本对于清朝的压迫,同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全面性,可以在课堂上简单的讲述下落入日本“手”中全过程,并且适当的选取一些话题进行讨论,进而让学生的知识脉络更为清晰化。

在学生讲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讨论中进行正确的指引,保障讨论不偏离本节课的主题。这样的讨论最大限度的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为了解决相关的讨论问题,学生会动用一些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查阅,间接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方便了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后续学习。

(二)抓住历史问题的矛盾性进行辨证讨论。

讨论式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创造出较为适宜的问题情境,由于历史问题存在着必然性与矛盾性,有些历史问题值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细的考究,从而揭开历史事件的神秘面纱,如在讲授日本侵华政策过程中,一方面出示史料记载为1929年02月,南京《时报月报》刊登了《惊心动魄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折》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另一方面,出自史料1930年,日本坚称,《田中奏折》是伪造的。这两个史料中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此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重点,进而确定出《田中奏折》的真伪性,同时探究日本为什么要对《田中奏折》予以否定?其目的是什么?当然在问题情境的提出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短片进行相应的引导,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融入于课堂教学中,进而能够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观点予以鼓励并肯定。

(三)教师借助点拨示范,达到学法指导。

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将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有机地统一于历史问题之中。教师通过点拨示范,将大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指点迷津,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启动思维,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条件入手。为此,教师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有明确指向的诱导、点拨、示范,实现教学方法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质疑:“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没有虎门销烟,英国是不是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否能体现其侵略意图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鸦片战争的性质及其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有益的,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的功效。

三、结束语

探究讨论式教学法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当然,教师对于讨论主题以及讨论任务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布置,从而能够让学生有所准备,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杨玉荣.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9(02).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篇8

一、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BL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问题构建。要是所设置的问题的开放性不高,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根据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创设相应的问题。并且教师的问题应该保证开放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讨,是学生通过类比发现知识之间的不同之处。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第一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采取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相关,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比如“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会不同。大家可以分别说说各地的风俗吗?”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同时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回族人民不吃猪肉”这个风俗。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相互探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创设了相应的问题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然就使得问题的创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帮助学生探究所创设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或者对某些方面不太理解,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探讨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中第二章“追寻生命的起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进行提问。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生命通过演化而来,教师就可以接着问“此演变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事实上融入了这部分所要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产生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根据这一点,进行问题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PBL教学模式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归纳总结。在问题创设和问题探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是学生讨论完之后,不进行讨论,就不能充分发挥PBL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对讨论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本所学知识。所以由此看来,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第三章“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总结,比如“社会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给环境资源带来的负担”等。通过进行总结,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

上一篇:能源节约发展报告范文 下一篇:手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