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03

教育科研研究

教育科研研究篇1

2.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 刘世清,Liu Shiqing

3.儿童的民主意识与学校的民主生活氛围 朱晓宏,Zhu Xiaohong

4.德育变革中的制度建设问题 刘长海,Liu Changhai

5.儿童提问的本体价值 袁宗金,Yuan Zongjin

6.学校民主评选活动中的问题 上官子木,Shangguan Zimu

7.班级生活中的权力崇拜 方明宝,Fang Mingbao

8.学校改进的历史回溯及其多维发展走向 李保强,刘永福

9.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关注学校改进 徐建华,Xu Jianhua

10.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 付黎黎,Fu Lili

11.一个"幸运"留守儿童的成长历程——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叙事研究 何海霞,易连云

12.课程统整中主题内容开发的内涵、模式及策略 高慧珠,Gao Huizhu

13.再谈语文教学的建构性 吴永军,Wu Yongjun

14.中学文学写作教学缺失的隐性逻辑 胡根林,Hu Genlin

15.开展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研究的意义 班建武,檀传宝

16.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王振存,Wang Zhencun

17.追寻课堂开放的实践真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李瑾瑜,吴冬华

18.国外合格教师的资格认证及其启示 李瑛,Li Ying

19.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上) 时俊卿,Shi Junqing

20.换一种眼光看"错误" 陈尚达

21.旨在促进中小学学校改进的研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术委员会第10次学术年会综述 张蕾

22.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18届学术年会综述 郭娅玲,贺轶玲

1.必须的均衡与永恒的择校 《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

2.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教育变革 时龙,Shi Long

3.学校改进中的抉择 杨颖秀,Yang Yingxiu

4.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元分析 孙翠香,Sun Cuixiang

5."素质教育"题内题外弹 高金岭,Gao Jinling

6.示范高中之路:究竟走向何方 侯怀银,Hou Huaiyin

7.中小学德育管理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观 张香兰,Zhang Xianglan

8.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 班华,Ban Hua

9.心理-道德教育的三重视域 沈贵鹏,Shen Guipeng

10.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价值问题的分析视角 王丽荣,刘晓明

11.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基本思路 李松林,Li Songlin

12.合格性评价:品德评价的一种合理选择 叶飞,Ye Fei

13.中美两国精英学生准备"高考"行为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为例 钟逸婧,彭凌雨哲

14.实现沟通与交流:课堂提问教学价值新解 黄伟,Huang Wei

15.物理教育的生态化及其对物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邢红军,Xing Hongjun

16.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朱铁成,张晶

17.教师解放:从制度规约到自由发展 潘洪建,Pan Hongjian

18.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 李稚勇,Li Zhiyong

19.教育叙事:使人"有所感" 刘永和,Liu Yonghe

20.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绩" 汪茧,张浩宇

1.沉沦与救赎:重申教师职业之天命 朱永新,Zhu Yongxin

2.论教学理解的专业化 刘庆昌,Liu Qingchang

3.规训视角下"差生"形成的批判与教育超越 杨进,王澍

4.探究学习的存在价值及其实践限度 何善亮,He Shanliang

5."教育家办学":应然与现实 周兴国,Zhou Xingguo

6.学校管理的东方思维 方征,Fang Zheng

7."游戏式教学"的教育学批判 李敏,Li Min

8.我国道德教育领域中"比较研究"状况的回顾分析 胡金木,Hu Jinmu

9.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构建 王云峰,胡进,张咏梅

10.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验的开发 张咏梅,田一,郝懿

11.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王燕春,郝懿,胡进

12.课堂教学质量的个案研究 何光峰,He Guangfeng

13.北京市2008年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报告——以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为例 刘宇新,王彤彦,李卫东

14.北京市2008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报告——以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为例 李英杰,LI Yingjie

15.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角色、类型与生活方式研究——基于湖北省洪湖市A镇的民族志调查 彭虹斌,PENG Hongbin

16.构建课程监控机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爱玲,WANG Ailing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反思——以"温州精神"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例 肖龙海,宋华伟

18.学校德育之"德"如何适应社会之"道" 沈兆乾,SHENG Zhaoqian

19.将人权教育融入中学德育课程之中 阎乃胜,YAN Naisheng

20.促进综合社会课程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来自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启示 杨莉娟,YANG Lijuan

1.专业发展共同体:打造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 朱永新,Zhu Yongxin

2.教育的公正的发展与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兼论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 周晔,袁桂林

3.实践高于理论——兼与《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作者商榷 冉乃彦,Ran Naiyan

4.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论 宋晔,赵丽萍

5.今天的学校和教师应该忙什么? 程方平,Cheng Fangping

6.我心目中的教育学 巴战龙,Ba Zhanlong

7.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关系的探讨 孙绵涛,康翠萍

8.学校与政府关系的转型: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 叶忠,Ye Zhong

9.教学交往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帅飞飞,李臣之

10.如何提炼中小学办学核心理念 李继星,Li Jixing

11.学校变革中的家庭参与问题 杨启光,Yang Qiguang

12.中美母语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比较 康海燕,谢利民

13.教育局长眼中的学校危机管理 李永贤,Li Yongxian

14.校级领导与课堂教学的距离 张礼永,Zhang Liyong

15.学生认知"失灵"的教学原因及对策 张琼,Zhang Qiong

16.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新思维 熊和平,Xiong Heping

17.面向生活的英语教学策略 乌焕焕,和学新

18.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梅萍,Mei Ping

19.榜样教育新视角:多元化榜样教育模式及其建构 王雯娜,Wang Wenna

20.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学校教研组改进构想 林岚,汪明帅

21.基于评价的教学改革:美国"跟进计划"的启示 丁朝蓬,梁国立,吴慧云

22.另一种爱 田飞虎

1.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朱永新,Zhu Yongxin

2.理解当代学校文化生成的多重视角 杨小微,Yang Xiaowei

3."科尔曼报告"对我国教育公平监测的启示 易进,郑丹

4.信息互联

5.教育公平的测度:内容与原则 沈有禄,谯欣怡

6.社会问题与教育约制 董泽芳,Dong Zefang

7.让儿童意识到成人的问题是"问题" 郑航,Zheng Hang

8.从"彼德原理"看"不胜任" 张新平,Zhang Xinping

9.改革开放30年首都教育回顾与展望 高兵,桑锦龙

10.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内隐文化施加影响的行为选择 刘云生,Liu Yunsheng

11.专业标准视野下的校长办学规划 魏志春,Wei Zhichun

12.高中模块考试与学分认定中的操作误区及初步归因 王凯,Wang Kai

13.班额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影响 马艳云,Ma Yanyun

14.由"小班额"到"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效果与价值分析 韩江萍,Han Jiangping

15.新课程实验的社会传播与理解 王海燕,Wang Haiyan

16.教学对话素养的构成与提升 余国良,Yu Guoliang

17.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班建武,付涛

18.校服的道德审视 陈丽娜,Chen Lina

19.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 王沛,Wang Pei

教育科研研究篇2

【关键词】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教育改革 现状 结合方法 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40-02

前言:

科学教育是我国以及世界上长期以来共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应用与分析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来促进科学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又可以发现科学教育研究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科学教育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教育改革。

一、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现状

(一)起步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英美等发达国家提出科学教育研究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形成,因为缺少科学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对于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没有很好的执行,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对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1]。

(二)课程设置的问题

1.缺乏对自然学科的重视

就目前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而言,过度的强调数理化等主科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往往忽略了对生物、体育等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使得数理化等科学范畴内的学科在考试分数中比例过大,另一方面,对自然学科教育的忽视也减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限制了我国中学生对科学理念的形成、思想观念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2.文理分科现象严重

中学教育中高中与初中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从高中开始出现了文理分科的教育方法。对于文理分科的时间一般是从高二学期开始,而文科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地理、历史和政治,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理科学科的学习基本结束在会考,反之理科的教育课程亦然。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限制了学生们对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发现,同时也与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相悖,严重的阻滞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

3.教材编写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正在逐步走向各个高校,但教材在教育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任务和地位却没有变化。相关教育部门在撰写教材时,通常根据具有权威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以及历年教材的内容进行改变和出版,忽略了作为教材使用者的教师和学生们对教材的编写的意见和建议,这使得教材编写产生了盲目性,增加了教育科学的改革工作的困难。其次,教材的编写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忽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未能真正的达到因材施教、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这使教育改革工作难以进行[3]。

二、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高全民素质

加强对科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科学教育研究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本着教育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宗旨加强对科学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在促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素质,使国民的思想、道德、身体、科学等各方面素质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得以良好的形成和发展。

(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也完善了我国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发现科学教育工作中的盲点、重点,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对完善教育教学理念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改进课程设置

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弊端进行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上级教育工作者到基层学校听课的方法,来尽可能多的发现和收集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来提出切实科学的解决办法进来推进科学教育的研究工作的进程、推动科学教育改革。其次将科学教育学设置成一门独立的课程,通过加强对科学教育学的重视程度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4]。

(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良好的科学素养对科学教育研究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中来,通过加强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等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科题目的选择需要更加地贴近自然和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科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完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完善为科学教育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提倡教学设备的自动化和人性化,提高教学设备的多样性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在教师群体中提倡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实践,通过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来促进科学教育改革。

(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作为教育中的施教者,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的专业性可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通过定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考察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培训的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完善教学理念。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科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我国应加快形成科学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完善教育工作体制,通过不断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教育改革使我国的教育水平上升至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 [D].湖南师范大学,2013.

教育科研研究篇3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这些方针和政策,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转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教育科研研究篇4

关键词:人文素养;STS教育;理工科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42-02

高素质综合型的理工科研究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与储备军,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囿于传统教学观,目前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侧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很好地关注其人文素养的提升。STS教育理念克服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提倡在科学知识教学中贯穿文学与艺术、伦理与道德、哲学与历史、政治与社会,以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索。针对目前我国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将STS教育与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相结合,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凸显教学人文情怀;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拓展理工科研究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其审美素养,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一、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人文素养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渲染以及自身的实践,内化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与自然科学教育的求真不同,人文素养教育求善;自然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素养教育是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换言之,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们积极完善自我,并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气质等。遗憾的是,囿于传统教育观,目前我国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并未重视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的教育体制导致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薄弱。我国实施文理分科,致使绝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对人文知识接受较为有限。进入研究生阶段,专业化教育愈发明显,学生往往谙熟于自己就读的专业,而对其他专业知之甚少。这就使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而具体到课程设置上,有些学校缺乏合理安排,为追求短期效应,密集开办人文讲座、开展人文活动,并不考虑理工科研究生自身特点,没有将人文素养培养切实融入到专业知识教授中。

第二,理工科教师未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教学中。自然科学教师与人文社科教师处于“隔膜”状态。自然科学教师对人文知识了解不系统,导致在教学时常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传授具体的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同理,人文社科教师对理工科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导致针对理工科研究生开展的人文素养教育不能巧妙贴近学生专业领域而流于肤浅。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就同一问题进行跨学科对话交流。

第三,理工科研究生缺乏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需求。在当今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人文与科技对立的驱动下,部分理工科研究生只注重专业学习,认为人文素养的学习对将来就业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加之,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泡”在实验室,以至于人文素养教育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社会实践范围就无形被缩小了。

针对目前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高校实施STS教育就具有现实迫切性。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于一体。20世纪60年代,美国理工大学的改革者基于大学课程设置、社会需求与学生兴趣相悖,提出搭建“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桥梁”,目的是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STS教育理念,并尝试在初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推行。结合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现实,学者们将中国化的STS教育理念定义为: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2]。可见,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STS教育理念重视人文素养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视促进人类全面自由发展为个体进行科学技术的教与人文素养的学相结合的最终旨归。

二、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人类精神却陷入了空虚境地。不仅如此,高科技在某些方面抑制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造成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当科学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人类的人文素养往往决定其是否会稳定长久地发展。因而,作为将来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的理工科研究生,提升人文素养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将理工科研究生打造成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社会进步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且教育最终目的也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不仅是将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成促进科技进步的专业人才,还应将其培养成促进社会进步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专业技术教育历来被认为是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重点,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样的模式造成了理工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也影响了其正确“三观”的建立。重视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其具备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生力军的必备素养。

其次,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养是人文素养教育成果的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教育可增强理工科研究生个人心理与外界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平常心态,保持个体心理平静、抵制外界的诱惑;培养其积极生活态度、坚强毅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而在当今社会竞争急剧加强的压力下,理工科研究生势必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理工科研究生作为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其应有的素质。

最后,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提升创新水平。人文素养教育以传授人文科学知识为基础,包含文学、哲学、社会学等。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其中直觉、感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对于理工科研究生而言,如想在科技领域中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能力之一。而人文素养教育是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基础,因而,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其人文素养。

三、STS教育视野下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STS教育理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中贯穿文学与艺术、伦理与道德、哲学与历史、政治与社会,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STS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让其明确社会问题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社会问题。将STS教育理念融入理工科研究生教学活动中,培养其人文素养,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十分可行。

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STS教育理念倡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的地位凸显出来。基于当前科学技术胜于人文素养的现状,需要转变“重理轻文”的教育观念,努力保障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地位,做到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融人文素养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使其然为人格精神的提升。

其次,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与传统教育理论不同,STS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协作学习、学科交叉”。因而,高校应扩充人文学科的选修课程,并且支持理工科研究生跨专业学习;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建立系统化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如尝试安排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叉的课程,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方法上,STS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教师应打破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相对立的传统理念,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两者的内在关联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而了解本学科的人文大背景并建立起对它的哲学反思,从而使得学生寓人文精神于科学研究。此外,STS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将人文精神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最后,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传统教学中导致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STS教育理念提出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即使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是对其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把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需要理工科研究生的自觉体验。一方面,理工科研究生应积极涉猎人文知识,扩展审美视野,为人文素养培养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理工科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对自身价值的人生感悟内化为人文精神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中融入STS教育理念,使得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并重,有助于理工科研究生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确处理科学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自身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为当下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287-289.

[2]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67-168.

教育科研研究篇5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 ;科学; 研究

一、班主任进行教育研究的目的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什么是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不是把以前的东西掉,自己再搞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而是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做出的点点滴滴的尝试。班主任如此,学生亦如此。所以,对于广大班主任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二、班主任进行教育研究的方式

1.班主任需要什么样的研究

提起研究,很多人立即想到课题立项啊、论文写作啊、方法追求啊等等,就头疼得要命。把教学研究看得过于神秘、高大,使得大多数老师望而生畏。其实,班主任的研究不同于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我们每天都在搞研究只是无意罢了。没把日常工作中对教学问题的点点滴滴的尝试与研究挂上钩,只是一味的用他人的理论来代替自己的理论,用他人的实践来代替自己的实践,教育研究变得有问题没实践,有论文没成果,忽视了学校教学研究的实质。

班主任研究与专门研究者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用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的话来说,我们班主任的研究目的是解决前沿实际问题,研究的课题就是教育教学中困扰我们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就是学生、自己和课堂,研究的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研究的成果就是学生的发展、质量的提高,把整个过程用文字表述出来就是成果(论文)。即:班主任即专家,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效果即成果。

有的班主任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将教育研究看作软任务。实际上,班主任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只要我们心中有问题,有探索教育的热情,并在教学中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就和教学是一致的,只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教育学生,而不会增加额外负担。这就像会自行车的人只会感到骑车方便,而不会觉得车子是负担一样。

2.班主任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校本行动研究

校本行动研究从基本理念来看,与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等完全一致,都充分体现了“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主要思想。它的基本特征为:它使学校生活中每日每时发生的平凡事件,班主任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情景,常态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成为研究的主体内容。“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

行动研究的价值追求主要是解决实践问题,并使班主任在研究中获得发展,至于是否能为教育理论的创新添砖加瓦则在其次。因此,班主任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

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的开始先要找问题。选择一个我们在教育学生当中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如低年级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班主任去探索、去研究。

对问题的选择要小、实、活。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班主任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总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就是说应尽量选择小课题,以小见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不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要随着改革的发展灵活选题。也可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对原课题的内涵做适当调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2.分析和表达问题

问题分析越清晰,表述越具体,越有操作性。选中问题就是选中了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比较笼统、模糊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抓住最关键的因素,对症下药。如对语文学习兴趣,可分析为作文兴趣、写字兴趣、作业兴趣等等,作文兴趣又可分为观察兴趣、修改兴趣、课外阅读兴趣等。这样一路盘剥下来,病根就被我们找到了。然后抓住一点,确定要研究的对象(学生、自己、课堂),进行研究。

3.拟订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针对具体化的问题,基于对原因的分析,进行思考:有哪些可能的办法能解决它?在已有经验中寻求,也可以学习相关理论,逐一列出可能解决的办法,选出最佳方案,确定实施计划。

4.实践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

班主任的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即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实践可以是对个案(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一堂课)的研究,也可以是整体的研究,时间可长可短,直到问题解决。

针对班主任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我们特别倡导进行个案研究。此种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范围小,时间也相对短一些,操作性强。在新的课改中,由于教学理念的转化,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许多班主任对此感到困惑。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组织班主任进行深入研究,对班主任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个案研究对于班主任来说看得见摸得着,贴近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班主任通过个案将教育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个案研究最大的好处是能帮助班主任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另外,在行动研究中要注意观察、收集资料。作教育的有心人,时刻保持一颗对问题敏感的心。对问题经常思考。我们眼里有问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对上课的例子、感受立刻记下来,“勤”会让我们受益无穷。不要等到写总结的时候,那些在研究过程中曾经使我们感动的事例、真切的感受都成了昨日的记忆,早没了鲜活的味道了。

四、研究结果的表述

在解决问题之后,班主任需要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如何表达研究结果?它决不是论文写作这一种形式。像调查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总结(对教学所得所失的回顾)、教后记(教后一得,教后疑问)、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点自由选用。表达结果要从最细微处着手,细心思考。把自己的课堂智慧、案例、教学感想切实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自己研究的足迹、成长的梯子。

有些班主任写作论文时,往往喜欢宏大、神秘,层层包含,一味追求对“大道理”的谈论,使研究结果的表述变得空泛,缺乏生命力。校本研究的方式决定了结果的表述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写作,所以“教育叙事”成为行动研究结果表述采用最多的方式。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班主任叙述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学思维。一部好的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班主任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班主任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班主任的工作能给班主任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引导每一位班主任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班主任不能仅仅用知识,更要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精神去工作。班主任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因为研究,所面对的问题才能不断解决,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型班主任。

教育科研研究篇6

教育的变革最终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而发生在学校、课堂中的变革总是细微的、渐进的。在讨论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科学管理取向之前,让我们先来观察下面三个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或事件。场

景一:某课堂上教师们按照事先商定的主题选择各自的观察位置,或坐于教室前方综观全局,或坐于学生身侧见诸于细微。大家手持不同的观察量表(例表1、例表2),边听课边记录。课后根据记录进行数据的统计,并分析得出推论,然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例表1[1]研究问题: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广度怎样?说明:1.学生参与度可用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与参与态度来评定。2.学生参与的态度可分为:A兴趣浓厚,认真倾听,积极主动参加活动;B兴趣一般,认真听讲,被动参与活动;C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被动或不参加活动(发呆、走神、做小动作、和同桌讲话等)。例表2[2]研究问题:课堂教学实践分配之各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分配如何?

事件二:某学校中为系统、全面、根本性地变革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教学中开展了“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实践探索。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基于课程标准分解的教学目标)?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朝向目标的教学过程与方法)?3.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发现学生学习结果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通过“基于标准的教育与评价”建构了从模块到单元、到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体系、评价体系,让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明晰的指向、确定的标准,让教学行为与策略的改进有明确依据。这有效克服了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越位、缺位、简单依赖个人经验”等现象,带来了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也不再是仅仅基于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各种科学设计的评价方法来证明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不断获得与目标紧密联系的自己教到什么程度的证据,并引导学生走向成功。[3]

事件三:某工厂里正在进行工人搬运铁块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记日工搬运的,工人每天挣1.15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铁块的重量是12~13吨,对工人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研究者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四个,又对这四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爱财并且很小气。研究者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要求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通过仔细研究,使其转换各种工作因素,来观察不同的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例如,弯腰搬运,直腰搬运,行走速度,握持铁块的位置等因素,通过精细的观察试验,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研究者认为,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以由现在的12~13吨提高到47吨,工人并不会感到疲劳,采用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会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按照这种科学实验的方式工作后,第一天很早就搬完了47.5吨,拿到了1.85美元的工资。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4]

对比上述三者,我们可以找寻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明确的标准、科学的过程、可操作的工具、有效的评价。事实上,场景三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所做的著名的三大实验之一。泰罗首次将科学的方法引入管理学,建构了科学管理的范式,开创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先河。而事件二发生在近几年的无锡锡山高中。锡山高中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实施“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在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引人瞩目。至于场景一,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定都不会陌生,课堂观察已经从专家的理论逐渐成为日常教研活动的方式之一。什么是科学管理?泰罗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5]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切合了“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模式的特点。"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所指导的以课标分解方法、学习目标叙写规范、目标导引教学和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为技术路径,并引入课堂观察实践活动来推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模式。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注重团队的合作、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正是它所倡导的。不难发现,科学管理的取向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正在进行一场并不悄悄的革命。以南京市教研系统近三年的几次主要大型培训为例,更能印证这一点。

其实不只是南京,近几年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研员之家已经为全国各地教研员开办了30余期培训班。以课标分解、课堂观察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课题研究逐步从市级、区级专家讲座、教师培训、教研反馈向校本推进,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活动方式。如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最初的遭遇相似,以课标分解、课堂观察技术为特征的“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无论在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那里,都遇到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支持者认为“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可操作的技术手段,能够成为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效率强有力的抓手。但是课标的分解技术对一线教师来说,无论是难度还是时间上都有困难,希望专家们把各学科的课标分解好,给一线教师去用。课堂观察最好能把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量表全部开发出来,甚至提供一些量表的常模,比如一节课到底多少次提问算合理?一节课几次合作学习合适等作为参考。反对者则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它的复杂性、场景性无法用机械的、技术的手段去研究;以生命的体验、意义的获得为标志的教育,是个性化的,难以用科学的逻辑、规范的话语、毫无生气的数据来表达。面对这一有着鲜明科学管理取向的教学实践变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的工具性?它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它的局限性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影响教学实践改革的方向。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或许能给我们有益的启发。#p#分页标题#e#

一、通过工具发展专业

一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需要简化,但简化往往带来偏差和误解。计件工资制、工作标准化、工作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作定额化等工具和方法是科学管理原理实行的必要途径。在相当长时期内,人们都认为科学管理就是这些工具。科学管理确实是由这些工具构成的,但仅有这些工具绝不是科学管理。泰罗曾在美国国会连续用了16个“它不是”的排比句来解释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活动。那么科学管理究竟是什么呢?泰罗总结说,“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即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于是构成一种科学”。[6]技术工具只不过是必要的手段。同样,“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为回答何为有效教学和怎样实现有效教学而产生的,有明确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这种工具性是通过它的技术性来实现的。它的顺利开展需要开发出一套技术运作规范,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行为改进并带来学生的发展。目前教学一线中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比较多集中在它的技术操作层面。技术操作层面是需要的,但是一种研究方法,要在实践中得以贯彻,真正取得理想的成效,仅仅具有技术层面的技巧是不够的,“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行为,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因此,课堂观察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的问题,它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需要教学经验的积淀……”[7]同科学管理一致,它需要将我们所有的教学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归类形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没有不断发展的学科背景、教学知识、专业技能,不可能有效的运用这些程序和工具。这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拒绝开发现成的观察量表,拒绝为各学科一线教师做好现成课标分解,而让教师们亲自去经历的原因。老师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关注课标分解、课堂观察的程序和技术,更要关注背后的原理、科学的态度。只有了解了后者,才有可能真正欣赏“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的魅力和精髓。而一旦掌握了后者,才可以不受已有手段、技术、方法的限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教师个人专业进步、教学行为的改进、团队协作成长、校本教研的发展,才会真正有迹可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扉页上满含深意地说“相信好教师是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教或评出来的,关键是要给教师正确的悟的机会。花如此精力编写此书,旨在让教师去正确地悟,仅此而已。”[8]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无即是有,有即是无的妙处。

二、学习科学方法,涵养科学精神

通过泰罗的实验我们知道,科学管理的技术是基于对生产现场和工人劳动过程的直接观察和研究,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制定出的最佳工作方法。科学性是它的显著特征。同样,“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也是以观察、测量、访谈、数据分析,实验等作为研究方法的,它使“基于标准”、“可测”、“可观察”、“用数据说话”“证据是什么”,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熟练运用的语言,对于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方法意识有明显的作用。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很少关注研究方法,往往缺少对观察或调查事实的客观描述步骤,直接进入推理和结论。结论主要来自主观联想和愿望而不是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教师们的论文写作方式通常结合教育实践中的需要和时弊,寻找相关理论的支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是价值判断,好不好,应不应该,合不合理。“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正在改变一线教师思考问题的模式。它不仅告诉教师们怎样进行客观的观察,而且引导大家对通过观察而收集来的数据、资料怎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知道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怎样的联系。为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概念———通过观察收集数据,依据数据,通过讨论进行解释。实际上,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和处理、分析数据资料的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对于实践改革成败有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的核心价值。除了研究方法以外,平等合作的团队关系、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方式,做中学的培训方式等都从各个方面体现了它的科学性。随着实践的发展,直到一个世纪之后,人们才真正理解、广泛接受泰罗说的,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次思想的革命“,无论工人还是工长,双方都必须承认,对工厂内的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或个人意见。这包括每项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用的时间”“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9]这就是科学管理的绝对需要具备的要素,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管理。对教育实践领域来说,这样一场思想的革命任重而道远。

三、局限性

教育科研研究篇7

    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与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

教育科研研究篇8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为指导,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基层学校广大干部教师服务的基本方向,认真贯彻教育均衡化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应用性研究为切入点,以贴近一线工作需求,服务一线教师为工作重点,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立体化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建构教育科研工作的立体结构。分4个层次逐步、精心地打造。推进“群众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基地学校”、“项目研究中心”建设。关注科研工作对促进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内涵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从多层面上提升我市教育科研的整体质量。同时通过广泛的交流活动,提升教育科研信息收集、处理与转化能力。

三.工作内容

(一)“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工作

1.组织好广大教师在认真落实研究方案的基础上,科学开展研究工作。(3-5月)

2.组织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培训活动

在常规科研方法培训的基础上,突出课题研究中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目标的分解与研究成果的提炼等具体内容,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研究设计能力与研究总结能力。(4-9月)

3.细化科研品牌打造工作

在区县科研部配合下,依据课题的重要性与研究单位(者)的研究能力,对部分研究课题实施先期重视关注,提供过程指导,介入成果提炼,形成独特品牌的工作程序,促进品牌课题与成果的生成,提升研究成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功能。组织专家组,深入学校,对重点关注的研究项目进行具体的一对一指导,通过以听设计、听过程、听预期成果、听支持性需求为基本内容的深度交流,促进先进、特色研究成果的生成。(3-6月)

4.二期课题结题评审与科研骨干、十佳科研明星评选工作。(下半年)

5.编制、第三期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指南及组织申报工作

在全面收集整理教育热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充分征集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和第三期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指南并组织申报工作。(6月)

6.编辑整理二期一线教师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集(下半年)

(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优势发挥与教学特色生成研究

在发挥对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指导工作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与总结推广的形式,深度介入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质性发展的指导工作。(全年)

1.以苏家屯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以“教学一体化”为基本内容,探索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势的思路与方法。

2.以辽中县满都户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以实施经过对国内优秀教学模式提炼加工后生成的“四疑四悟”教学模式,探索与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相适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生成相关的教学特色。

(三)规划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规划课题科研方法培训活动,提升研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针对我市规划课题研究中存在的科研能力不足,研究规范性不强的实际问题,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并对研究内容有相关性的单位组织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以整体提升研究质量。(4月):

(四)建立市教育科研基地校工作

在市科研部门直接选拔与区县推荐的基础上,选择若干所学校,建立市一线教师教育科研基地校。(下半年)

(五)专题项目研究工作

选择若干项具有前沿性、发展性、现实需求性的专题项目,成立专项课题研究中心,开展与市教育局现实工作需求结合紧密,有专项经费支持,与区县密切配合的专项课题研究。(全年)

(六)科研考察交流活动

组织区县科研人员赴山东以“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先进教育模式成果转化,二次生成新成果”为主题,考察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以“上海等地区如何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一体化”为主题,考察上海、吉林及省内九年一贯制先进学校。(3月、5月)

(七)德育工作

继续编制《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修订《市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实施细则》。举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展示和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深化“十一五“期间中小学和谐德育课题研究,提高中小学校德育科研素质与能力,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子课题进入总结和结题阶段。开展德育课程研讨和德育典型学校培育活动。

(八)组织好规划课题的滚动立项与结题工作(全年)

(九)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1.发挥科研人员现有的研究优势,对区县与学校办学思想、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习方法指导、发展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及科研方法的培训工作给予即时性指导。(全年)

上一篇: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范文 下一篇:瘫痪患者康复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