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12 16:56:23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1

关键词:教学案例 技工学校《德育》课程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19

1 教学案例设计

1.1 教学案例的概念

教学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第一,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第二,教学案例是包含问题已经产生的事件,产生的事件是案例的基本素材,教学案例的事件,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事件表现形式。

第三,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教学案例必须有典型意义,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教学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教学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

1.2 《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德育》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思路从以下几方面归纳。

第一,教学案例标题:德育课程教学案例总要有一个合适的标题。一般来说,确定德育课程教学案例的标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提炼出来作为标题。

第二,教学案例背景:教学案例背景要向学生说明该案例发生的有关具体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以及这些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背景的介绍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第三,教学案例问题:在案例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产生,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而且问题中必须要阐明主题,可以较为鲜明地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能确定主题所在。同时,要注意德育课程的内容必须要充分渗透德育管理过程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以及潜能的开发。

第四,过程与结果:问题发现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成为重要的一环。这部分内容要详尽地描述,既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要交代某种德育措施实施的即时结果,包括教师的感受与学生的反应。在这一要素中,切忌把问题解决简单化、表面化,德育课程之所以与其他文体不同,就在于对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过程、认知冲突详细的记叙,对问题解决过程细致的描述。

第五,反思与讨论:撰写案例的过程是德育工作者对自己解决德育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再分析的过程,也是梳理相关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反思与讨论涉及到的问题有:自己教育理念对吗?问题解决中还存在哪些新的问题?是否真正在关注学生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发展?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自己的教育帮助?反思与讨论也不见得要面面俱到,选择重要的方面或印象深刻的方面加以思考也就可以了。

2 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学情分析

2.1 授课对象分析

笔者本学期所授课专业和班级分别有机修12C1、焊接12C2、数车12C12、数铣12C1(一体化班级),共四个班级,这些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些学生对《德育》课学习认识不足,缺乏信心,认为进入技工只要学习技能就可以就业,不必要学习德育知识学习。

第二,文化基础较差不爱学习,进入技工学校后对创新的专业技能课也产生不了学习兴趣。

第三,追求物质享受,缺乏吃苦创业精神,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做事没有恒心没毅力,吃苦能力差。

第四,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较差,有些同学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自控能力差,明知故犯的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以上的表现,我们在《德育》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学生,举一反三,加强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 《德育》课教学内容分折

教学案例与《德育》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折是很有要的,掌握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培养技工学校学生的道德规范,达到职业教育标准。

技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入学层次,《德育》课程教材分为三册,第一册主题是“思想品德教育”;第二册主题是“经济政治与社会常识教育”;第三册主题是“职业道德与就业教育”。

我校在读生是高中毕业的层次学生,我们开设的《德育》课程,是第三册,职业道德与就业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职业道德与就业教育:本要内容是以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 《德育》课程教学实例

通过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学情分析,设计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案例,通过讲授同时与学生互动交流、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提升。以下是几个教学案例运用介绍。

3.1 以教师为主导讲授案例

教师首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设计与教学内容与案例相符的案例,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例如,讲授在职业道德规范: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根本的规范,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起统帅作用,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时,引入案例:中国当代农民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史来贺。

“凡事总是先为群众着想,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让群众吃亏”,这是集体主义原则在史来贺身上的集中体现。史来贺所带领的刘庄是大家富裕,共同富裕的典范。

给学生讲授了这样一个案例,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根本的规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到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含。

3.2 互动交流教学案例

互动交流教学案例,主要考虑是如何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的情境,让学生自我发挥见解,以及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和行为决定。

3.3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是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加深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学生在思想教育上得到延伸和升华。

在学习第四课职业的法律保障第一节劳动合同内容时选用的案例是:职校毕业生陈某应聘某私营汽车维修工厂机修工,该厂提供给陈某的待遇是“包吃、包住,每月600元工资,按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政策性保险金”。陈某认为该工资太低,甚至低于所在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老板告诉陈某,在本市吃、住每月最低也要400元左右,再加上所缴纳的保险金,陈某所得肯定大大超过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陈某一时无语,接受了这个待遇。

引导学生分析:认为案例中老板的话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

这个案例中汽修厂老板的解释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恰恰利用了劳动者对“最低工资”含义理解不到位来降低用工成本。

学生掌握我国劳动法对 “最低工资” 规定后,对本案例分析认为:

老板以包吃包住为由,企图把伙食、住房这种非货币性收入包含在最低工资里的做法是违法的。

综上所述,教学案例运用的举例,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教学案例展开教学,使教学德育课程教学更加活跃生动,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

4 《德育》课教学案例运用效果总结

展望多年的教学活动的探索,对《德育》这门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方法是比较适合于技工学校的《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课程教学案例与课程标准教学的培养模式,符合现代企业人才的培养宗旨;

第二,《德育》课应用恰当的教学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训并进,教学活动过程贴近了企业工作真实情境。

第三,学生学完了之后很快就适应企业文化与职业素质要求;

第四,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我校焊接专业学生龙尧、赵振兴两名选手,代表中国队赴捷克共和国参加2013“林德金杯”国际青工焊接大赛,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5 结论

通过《德育》课程典型的教学案例运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种比较适合德育课教学方法。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德育(第三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德育》教学大纲[Z].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2

【关键词】反思;德育教育

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德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讨,认为反思能有效地优化班主任工作。

一、借助《班务日记》,反思德育途径

反思,首先应有第一手材料,而《班务日记》则是我们班主任积极探索,并能调动学生热情参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的教育途径。《班务日记》是由学生直接参与轮流负责日班级工作的评价量分的记录。学生可以在《班务日记》上毫无顾忌地表露自己的认识、建议与感想,例如:“某某同学对练习时有点枯燥,想睡觉,但是我挺佩服那些仍然全神贯注,认真听讲的同学。”有对同学的评价的,例如:“某某同学上课听流行音乐,目无师长。”有对教师情感的流露的,例如“某某老师咳嗽厉害,但仍然坚持上课,我们很感动。希望老师注意身体!”有对班级事务的处理建议的,例如:“老师,我认为班干部任用终身制不好。采用班干部轮换制,聘用一日班长和一日班主任,可以给我们提供均等的机会,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等等。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评判者,而且使学生在评判中获得教益,也体现出管理上的民主。班主任借助《班务日记》这一信息反馈,能在第一时间里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知道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情况,洞悉他们的思想道德状态。这种发自学生内心的东西正是我们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通过对话交流。反思德育教育

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可以通过课内交流和课外交流来实现。课内交流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班会活动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动态与能力表现等。一次班会课上,一学生说:“老师,你不如原来的班主任好,你经常不同意我的请假,其实我每次请假的理由纯属真实!”面对学生如此出言不逊,我感到惊讶。作为班主任,要以理智战胜情感,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课外交流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容易流露内心世界,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学生小陈平时学习认真,一日三餐主要以面包或方便面为食,但是他脱离、回避班集体生活,忽略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到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家庭暴力。这个例子,提醒班主任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思想觉悟、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上,于细微处见真情,因材施教,以达到“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三、捕捉教学机智。反思德育技巧

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了教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讲课,教室里突然响起打呼噜的声音,有学生笑了起来,我不得不停下来,看了看睡觉的学生后,突转话题:“……像写文章一样,要想生动,就要使用象声词,绘声绘色地描写事物的声音形状。绘声,就是用象声词模仿声音。比如,鼾睡可以用这位同学的鼾声来描摹,请你们注意倾听。”我作出倾听状,同学们全都笑了起来,这位学生也被笑醒了。这个例子,我始终没有正面批评这位上课睡觉的学生,而是利用旁敲侧击的教学机智,使自己摆脱窘境,这样,既没有影响上课,也达到了教育目的,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客观事物千变万化,学生性格千差万别,教育工作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对待不同的情况,班主任也要采取不同的技巧,用最短的时间捕捉教学机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使德育工作更加完善和充满开放性。

四、剖析教育案例,反思德育策略

班主任及时剖析典型教育现象,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与研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也是反思的一种重要策略。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小潘常有轻生的念头,为取消她这种想法,我给她讲了很多名人挫折的故事,但都无济于事。本学期她发生轻生未遂的行为之后,我带领班干部去医院看望她,平时对她更加关心与呵护,她才渐渐回心转意。其实,造成这位学生轻生的主要原因是意志薄弱与缺少温暖。现在,这个学生坚强起来了,性格开朗了,学习也进步了。班主任平时要经常剖析记录这些教育案例,作为以后指导自己育人工作的参考素材,并不断从典型案例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在互补共生中进行反思,在互补合作中进行反思,才会少走弯路。

五、查找教育“败笔”。反思德育得失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成功的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情急之下,轻易表态;不分场合、对象,随意指名道姓批评;凭印象,调解纠纷;纵容优秀生,歧视后进生;自己错了,还指责学生等。一天放学后,班长带领一伙男生去打另一个班的体育委员,理由是这个体育委员在下午的篮球比赛中撞破了我们班某队员的嘴唇。后来,经过调查,其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班被对方以大比分打败,于是导致了这场“为班级荣誉而战”的打架事件。事后我想,这可能是我赛前不遗余力的宣传赢球而疏忽了“友谊第一”,错在于我。可见,作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要仔细寻找自己育人工作中的不足与失误,多积累“病例”,对处理不理想的事情,一定要及时进行反思,有的放矢地寻找矫正偏差的“疗法”,以弥补不足。倘若将之一一记录下来,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实效价值;教学思想

[作者简介]莫嘉清,广西高级技工学校(广西机电技师学院)讲师、德育教研组组长,国家高级(一级)职业指导师,广西柳州545001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inn]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73-03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而现行《德育》教材就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应运而生的。顺应教材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运用好这一方法?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案例教学――体现了以生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获得更多的教与学的思考交流空间,要求有更多的教与学的投入和参与。作为教师,备课重点是围绕有价值的问题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同时对教材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较高的要求并进行系统的锻炼。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和理念

传统德育课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而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二)教材和媒体的选择

传统德育课教学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讲台、黑板,信息量小而陈旧。而案例教学使用的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选择的案例以及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电视和相关媒体的组合。

(三)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在传统德育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要熟悉教材,表述清楚,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职责。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要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有:(1)课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2)课堂上教师要指导案例分析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辩论,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去尝试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验和感悟;(3)负责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

(四)学生的角色和责任

在传统德育课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论。从讨论中学习,也可以从别人承受过的错误中学习,从模拟的生活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这样,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劣,而且有助于改变目前理论教学中重概念原理、轻生活事实的现象,有助于解决传统德育课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问题。

二、案例教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德育课既要向学生传播经济、法律、政治等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社会与人生的能力,达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因此,德育课具有理论的抽象性、贴近生活的现实性和关注学生思想的教育性等价值内涵。案例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一)有效性

每个案例都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它可提供正面的经验或反面的教训。案例中所蕴涵的问题,具有启迪性,也正是由此而引发人们的思考。所以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得原理和知识。它所解决的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这些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很好地运用。

(二)典型性

它所描述的具体事件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学生的思想和观念等在内的材料。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

(三)讲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

也就是说,一个事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情节及过程交待得比较清楚,尤其是事例发生的特定的社会背景。

(四)现实问题的缩影

它来源于生活,讲的是真实的社会现象。

(五)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

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学习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和表现,从而增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案例教学如何运用――案例的收集、选择、运用的方法

(一)案例的收集

1.通过生活实践收集

德育课教师离不开实践,了解社会是德育课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生活实践是收集案例的最佳渠道。在收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案件的细节,体会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细微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生动、形象、细致地予以讲解,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投资者理论与教师的炒股、购买国债、购买保险的经验;消费者理论与教师的消费生活的联系,等等。

2.通过网络搜索收集

网络信息非常丰富,更新非常快,是教师高效备课的理想渠道。通过有关网站搜索相关案例,效率高,容易找到新近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因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通过查阅资料收集

阅读有关材料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是收集案例最方便的方法,因此,可以通过阅读报刊杂志收集案例。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上、理论界引起关注、争议的案件,是教学的良好材料,它不仅可以说明理论上的一般问题,而且可以透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盲点,强化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意识和兴趣。

4.通过实践收集与通过第二手资料收集案例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收集的渠道不同,收集到的案例也不同,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通过实践锻炼收集的第一手案例,对案例的细节了解得比较多,在具体使用中较为生动,容易说明一些理论中的细微问题;通过第二手资料收集的案例,效率极高,可以收

集到在本国、外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案件。两者共同之处在于必须经常收集,把收集案例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并持之以恒。

(二)案例的选择

1.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指能够准确说明某一理论问题的案例,或者是与某一理论相吻合的案例。在德育课教学中,许多理论是渗透在上下章节之中的,并用以指导实践,因此要使学生理解这一理论知识,不仅应当进行深入的理论论证,而且应当通过案例具体地加以说明。也就是说,那些能够准确反映理论的案例就是典型案例。

2.疑难案例

疑难案例,是指不能用理论直接认定,而又涉及理论的是非的案例。疑难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一理论来解决的,也就是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或教材理论含义之间发生部分错位,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受害消费者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因此,在对案例进行分类选择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目的性。必须清楚为怎样的教学目的而选择案例。典型案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选择,所以要选择与所讲授的理论完全吻合的案例;疑难案例是为了对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选择的。

(2)科学性。案例与所说明的理论问题之间有密切关系,对于那些可能使学生产生模糊认识的案例,可以进行剪辑,使其更符合教学要求,不致于发生由于使用案例不科学而使学生更糊涂的情况。

(3)针对性。即针对某个知识点,尤其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某章节使用的案例。应当是案例服务于讲授的知识,所以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案例,案例不具有针对性,即使是很好的案例,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的使用

1.典型案例的使用

首先应当明确典型案例在理论讲授中使用,在备课时安排在授课内容中;其次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理论问题而使用。典型案例应当用于说明理论中的小问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法律上或理论中某一字、词、句的规范含义,它不太适合于大问题;应当在理论讲解、分析之后使用,即先从理论上讲解其含义,然后再用典型案例加以形象说明,即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以说明。如侵权责任的四个条件: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存在、行为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在逐一讲解上述条件时,对每个条件先进行理论阐述,而后使用与本条件吻合的典型案例分别说明其“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存在”、“行为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在案件中的具体表现。

2.疑难案例的使用

疑难案例一般是在一个大的理论问题或者几个理论知识讲授之后而进行的案例讨论课上使用。使用疑难案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准确区别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使用案例是一个教学手段,不能为案例而案例。因此,在案例的使用中应当注意:

一是以正面案例为主。案例不能太复杂,对于那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掌握的案例不宜在教学中运用,如反映社会黑暗面的案例。

二是求精不求多。案例堆砌是案例运用的大忌,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案例。案例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精。盲目地堆砌案例,会使案例变成故事会,一方面占用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另一方面没有给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影响知识的积累。

三是及时更新。某一个案例会从不同侧面反映理论知识,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使用同一个案例也是常有的,但是不应该单一地、反复地使用,否则会造成教学内容平淡乏味和教师知识贫乏。

案例的收集、选择和使用是案例在教学运用中的三个不同环节,收集是基础,选择是关键,使用是目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三者又相互渗透。案例运用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案例运用恰当是建立在教师对本学科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积累经验的系统过程。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4

关键词:中专学生 案例教学法 德育 教学

在中专德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在特殊情景中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相对鲜活的教学情景,把真实问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思考。这对于激发中专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一、如何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中专德育教学的关健

1.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激发中专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专德育教材虽然已经考虑到了中专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基础,但是德育课本身理论性强的特点是无法规避的。如果教法不得当,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就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其感性认识。

2.案例教学法建立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阶梯。

案例是现实问题的抽取和缩影,它把生活大课堂中的真实情节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同学们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直接进入实践,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3.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教学法通过有目的的叙述生活情景,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刻得多。如:在讲述“国家制度”时,分别展示中国的最近一次全国人大会议和美国的众议院会议,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鲜活的例子能更好的给学生带来冲击,通过学生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

4.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培养中专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我国食品安全时,首先口述2008年9月份国内检测出奶粉中含有三氯氢氨的事件,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食品生产领域存在什么问题?第二,此次大规模发现奶粉中含有三氯氢氨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事件?第四,而对这个事件,作为中专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同学们围绕这个事件展开深入讨论,讨论后让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大胆构想。针对同学们的观点,我们可以适当地结合课本理论做延伸,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撰写教学案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撰写要兼顾可读性和思想性。

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思考、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于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本身所蕴含的逻辑结构和所包容的知识。案例反映的应该是一个基于现实的事件,案例的叙述要抓住重点和注意表现手法,以便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目的。一个成功的案例能把一个生活片段经过加工引入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的延伸和升华。

2.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首先,案例教学法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在教师呈现了案例之后,蕴含在案例中的问题便摆在了师生面前,于是师生开始进行积极互动,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畅所欲言,各种观点在激辩中交错,教师从旁适当点拨,让探讨顺着逻辑逐步深入,以致问题的解决。在讨论中,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中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扩充和革新,其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中专的德育课教学中应努力实践,力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冠 运用教学案例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J].成功(教育),2007。

[2]张继学 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4。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5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 思想道德 法制教育

大学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的高等学府,然而当类似于药家鑫案件这样的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拷问:我们的高等学府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是否出现了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直面并思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两大教育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主要有两大教育缺失:一是思想道德教育,二是法制教育。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

思想道德和人性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很久以来,从幼儿园教育开始,老师就引导着孩子们了解并遵守基本的做人准则。然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注重的是技能、知识、竞争手段的教育,那些关于基本的做人准则的教育,逐渐被英语、古汉语、珠心算的课程所替代。在大学里,学生争名夺利之风日盛,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渐出现了“功利下移”现象,以前还只是大三、大四的面临就业的学生不能安心于书本、安心于课堂,而现在连大一新生都在考虑如何就业、如何赚钱,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文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础,但现在有很多人已经脱离了这个基础。这是个严肃的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

(二)法制教育十分薄弱

虽然我国的法制教育一直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但是效果甚微,以至于许多大学生不懂法、不畏法。许多高校对法律课程的教学、学习非常不重视,有些学生不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结构以及重要的法律、法规。药家鑫案件对我国法制教育的启示在于:学生法律知识的缺乏是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药家鑫对于车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的知识,对杀人灭口的罪责和刑罚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法律没有应有的敬畏。

二、加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思考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教育内容研究

1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极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素质教育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有着其他专业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目前教学的现状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院校都忽视了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引起了学生的反感,使得课程本身失去了意义。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问题,组织好教学,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形成与必修课配套的结构合理、内容互补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 倡导“仁爱”“理性”“自然”的人性教育理念。孔子把“仁”概括为人的最根本的品德和衡量人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标准,认为其他一切具体的道德标准都是由“仁”衍生而来。这种仁爱的根本含义又可以理解为爱人,根据爱的对象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表现在爱父母亲人方面就是孝悌,而表现在爱朋友、爱他人方面就是忠恕。大学生如果能够做到“仁爱”,就能有效避免恶性违法事件的发生。

倡导“理性”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说,学会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当前许多大学生都不会思考,大是大非面前,竟不明事理,药家鑫案件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注意的危险信号。因此,大学要教会学生冷静思考、理智判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断矫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错位。

此外,还要倡导自然教育理念。“自然”就是事物原始的外在形式及其内在固有本质,具有原生型和发展性。高等教育应引领人性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而不能违背人性发展的规律。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唤起其“人性”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心理辅导可以化解学生的矛盾、困惑甚至恶性事件,唤醒他们的良知和人性。如今的高等教育普遍缺乏大学生心理辅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改善,有一些院校虽然配备了心理辅导师,但是其个人水平往往有限,不能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转贴于

(二)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在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我认为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如何保证善良的本性不被扭曲,这就要靠反省与宽容的力量。反省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加以改进,而质疑则是别人对自己不足和错误的揭露。好的教育必然是一个充分反省、宽容、质疑的过程,它能保持和发扬人类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应该增强大学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教会他们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

针对药家鑫事件,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不久前下发通知,要求全省高校用一个月时间,在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专项教育活动。通知要求,各高校通过系统的法律法规普及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青年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学法、懂法、守法和讲道德、守公德的良好风尚。在这一专项教育活动期间,各高校结合实际,邀请法律和司法一线的专业人士来校举办系列讲座,组织法制安全教育案例宣传展览、读书观影活动。各高校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重点解决少数师生中存在的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的突出问题。在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建立完善的法律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法律课程教学。目前,一般高校都比较重视专业课程和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教学,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不够重视。法律课程课时少、内容多、考试形式宽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细致地讲解法律知识,学生对此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首先应是对学生进行猛醒教育,用惨痛的案例和事实唤醒他们对基本法律常识重要性的认知。不管是否是法学专业的学生,都应对基本的事件有相应的法律概念,以免在发生事故时过分慌乱,不能正常处理,导致害人害己。由于现在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比较多,学生能够接触到较多的负面信息和事物,在对这些负面信息和事物认知、判断、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药家鑫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就把从社会上学到的一些违法行为当做自我挽救的手段,最终导致了自我毁灭。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高校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法律观念,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有基本的认知判断能力。

2 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法制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现状是:缺乏法律专业教师,大多教师是由德育课程教师兼职,法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同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有些教师本身缺乏法制观念,没有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样既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又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成效。为此,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同时还可引进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3 针对不同专业,加强专业法律知识教育。对于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而言,专业知识固然重要,法律知识也同样不可或缺,否则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就很难避免遭受失败的厄运。因此,学校只有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且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法律常识,还要要求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遵纪守法,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职业违法行为,结合不同的专业,讲解不同的案件,介绍不同的法律知识。各个专业教学决策部门应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在内容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法制教育课程,例如针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介绍基础法律常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经济违法、经济犯罪行为的认知度,会计法、税法等可以作为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法律;针对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多介绍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工程质量管理法律知识、建筑法律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等,促使他们了解我国经济法律相关知识,学习正确的经济活动行为规范,促使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为保证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恪尽职守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4 认真研究法制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高校的法制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多数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形式仍比较单一,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因此,要努力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果。增设教学活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社会治安、学生违法犯罪、职业犯罪等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同时还可以在校内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月”活动,举办各类违法犯罪案例展,举办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培养其良好的法制素养。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6

关键词: 德育 案例 反思

这几年笔者一直在思考着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在发展的后面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德育”问题。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很多的学生自私懒惰、冷漠无情、目光短浅、粗鲁无礼、学习缺乏动力。我们看到学生在智力单向发展的背后,掩盖着学生人格成长的不足和缺陷。这一切是谁造成的呢?是这个时代、社会、教育制度?还是教师本身?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呢?

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想找到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德育”的出路,就必须仔细去反思以往“德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及其产生的思想根源,也许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根据这些年来本人教学生涯的观察、了解和思考,现特选择学校“德育”工作中典型的案例,对此进行分析,反思其得失之处,以希望能引起“疗救”的注意。

案例一:德育和智育分裂,重智育而轻德育。

期末考试结束了,教师分组流水改卷,统计分数、把成绩登入计算机,然后由教务处汇总,制作各班各科成绩汇总表,算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后在教师大会上公布,与教师个人的评优、评先和奖金挂钩。而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在书面上看不到的学生的道德品质,却无人问津。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对此都漠不关心,以致教师也只是“教书”而不“育人”。

反思: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很多学校,德育和智育似乎是两回事,两批人去做。虽然学校整天讲德育为首,但很少贯彻到实处。学校领导只停留在“讲”的层面上,而一般的教师只停留在“听”的层面上,中间虽然有政教处、团支部和少先队去做一些德育工作,搞一些活动,但这些活动多半流于形式,虽然场面轰轰烈烈,但最后收效甚微。

这是应试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考试成绩成为选拔和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一方面,社会和学校把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优劣和能力高低的标准;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又把成绩当作评判教师工作能力和优劣的标准。在这两个“标准”的指挥下,学校领导、家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只关注一纸成绩。他们既都是这“标准”的制定者,又同时是这标准的受害者,这就形成了一个谁也无法独自从里面逃脱的恶性循环。

案例二:忽视德育的形式与本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

学校的礼堂里正在召开“向……英雄学习”的动员大会,学生们正襟危坐,听着一位位领导的讲话,“要在学校掀起学习英雄的高潮。”接下来,一些学生代表上台慷慨陈词:“我们一定以英雄为榜样,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让我们郑重地表示我们坚强的决心和永远的承诺。”接着学生们排队,在一幅幅长卷上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名字。隆重的场面,激动人心的口号,新闻媒体的宣传,貌似德育效果很不错。而真实的一面却只是活动结束时,全体学生争先恐后地蜂拥而出,嘻嘻哈哈解散……

反思: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手段。单纯的活动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和启发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如果学校道德教育只能在学生个体道德形成的外部起作用,而对学生心灵世界无所触及,那么就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道德是“自律”的,强调的是自觉,从心理学角度讲,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一种道德的形成,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利用签名进行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将复杂的教育过程简单化了。当我们的教育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在他们身上焕发出惊人的道德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时,学生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和思想上求自立,那么,德育工作的实效将大大增强。

案例三: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的双重丧失。

领导检查或大型活动时,许多学校都有这样的场面,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号声响起,几位老师正忙活着“摆放”夹道欢迎的孩子们的位置,“训练”孩子们的欢迎姿势。为了迎接领导、嘉宾们的到来,孩子们在太阳底下不知等候了多长时间,演练了多少遍。尽管他们站位准确,动作整齐,但却一个个表情木然。因为,那是大人们要求他们做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欢迎方式。

反思:德育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于师生的相互交往中。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是最真实、最稳定的行为,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回到自然生活状态时,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而以上的事例中,教师屈服于学校的管理,学生屈服于教师的权威,造成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的双重丧失。一方面,学生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迫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学生只是一个被迫接受的容器,没有自我选择的自由,丧失了主体性。而这种“自我选择的自由”正是道德形成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教师只是按照学校要求去做,把固定的道德规范强加给学生,对于这些规范,教师本身不一定认同,也不一定去实践,造成严重的言行不一,这是教育者对学生集体欺骗和压迫。教师成为机械的“传声筒”和道德监督工具,而不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也丧失了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但却没有“人”存在。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的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都丧失了,“德育”如何还能取得成功呢?

案例四:只重规范约束而忽视道德的内化过程。

一个学生与同学在楼道里追追打打,不小心碰碎了挂在墙上的镜框,闻声而来的教师厉声就问:“你是哪个班的?”然后上报政教处登记、处罚、扣其班级竞赛的分数,再由政教处通知其班主任。似乎打碎镜框不是他个人的过失,而是他所在班级的责任,扣下他班级的分数就可以了。最后,班主任气急败坏地找学生来训斥一顿,责怪其拉班级的后腿,给自己丢脸,至于对学生错误行为本身却不关心。于是,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并不是出自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反思:一次次这样的教育,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什么?分析以上这个德育实例,我们不难发现,学校重视的是让学生服从规范,重视竞赛的结果,却忽略了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水准的提高。

对中小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并使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是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当学生处于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与在家、教师在与教师不在表现不一样,在国内与出国后道德言行判若两人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在他律的环境中,学生对行为规范的遵守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内在良知的需求和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也可能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或貌似道德的行为。

案例五:动机教育只注重现实功利,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正确引导。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鼓动学生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考一个重点高中,然后才有可能考一所好的大学。考上大学后就不用再这么刻苦学习了,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工作,一生都不用愁了。”

反思: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等价交换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之中。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考虑学习目的时,都把经济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正如教师所言,努力学习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这对于生活在困顿中的学生也许有一定的激发力,但对于那些家庭富裕、不愁工作的学生来说,学习不等于自讨苦吃吗?我们能从如此现实功利的角度来设定我们的学习目的吗?这样价值观和人生观能支撑起学生追求知识的长期艰苦的过程吗?这显然是不能的。这也许正是目前不少有钱人家的学生学习缺乏动力的原因所在吧。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教育者,也仅仅把学习当作是为未来的人生混饭吃,那就显得目光短浅了,而这种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以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引导学生,不但不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动力,而且会使学生心中产生侥幸心理,更严重的是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会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倾向,这对社会整体将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以上列举了目前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常见的几个典型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在德育的手段和目的上存在着一些偏差,致使青少年在全面健康成长上存在种种的问题。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其次才是追求高深的学问。学校的教育应把育人放在首位,努力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进行养成教育,贯彻“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为了改造人、塑造人,学习知识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知识是完善人、改造人,使人之成为人的手段,而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智育”和“德育”的分割,犯了把教育的“手段”当作“目的”的错误。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是扭曲了人性,阻碍了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正常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努力扶持学生心中“善”的观念,不断增强其力量,使其能抵制诱惑,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发展和完善健康而高尚的人格,这才是我们所有教育的最高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第1版.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7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基础课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GHl03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050-02

大学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的高等学府,然而当类似于药家鑫案件这样的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拷问:我们的高等学府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是否出现了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直面并思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两大教育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主要有两大教育缺失:一是思想道德教育,二是法制教育。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

思想道德和人性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很久以来,从幼儿园教育开始,老师就引导着孩子们了解并遵守基本的做人准则。然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注重的是技能、知识、竞争手段的教育,那些关于基本的做人准则的教育,逐渐被英语、古汉语、珠心算的课程所替代。在大学里,学生争名夺利之风日盛,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渐出现了“功利下移”现象,以前还只是大三、大四的面临就业的学生不能安心于书本、安心于课堂,而现在连大一新生都在考虑如何就业、如何赚钱,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文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础,但现在有很多人已经脱离了这个基础。这是个严肃的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

(二)法制教育十分薄弱

虽然我国的法制教育一直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但是效果甚微,以至于许多大学生不懂法、不畏法。许多高校对法律课程的教学、学习非常不重视,有些学生不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结构以及重要的法律、法规。药家鑫案件对我国法制教育的启示在于:学生法律知识的缺乏是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药家鑫对于车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的知识,对杀人灭口的罪责和刑罚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法律没有应有的敬畏。

二、加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思考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教育内容研究

1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极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素质教育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有着其他专业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目前教学的现状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院校都忽视了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引起了学生的反感,使得课程本身失去了意义。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问题,组织好教学,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形成与必修课配套的结构合理、内容互补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 倡导“仁爱”“理性”“自然”的人性教育理念。孔子把“仁”概括为人的最根本的品德和衡量人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标准,认为其他一切具体的道德标准都是由“仁”衍生而来。这种仁爱的根本含义又可以理解为爱人,根据爱的对象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表现在爱父母亲人方面就是孝悌,而表现在爱朋友、爱他人方面就是忠恕。大学生如果能够做到“仁爱”,就能有效避免恶性违法事件的发生。

倡导“理性”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说,学会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当前许多大学生都不会思考,大是大非面前,竟不明事理,药家鑫案件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注意的危险信号。因此,大学要教会学生冷静思考、理智判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断矫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错位。

此外,还要倡导自然教育理念。“自然”就是事物原始的外在形式及其内在固有本质,具有原生型和发展性。高等教育应引领人性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而不能违背人性发展的规律。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唤起其“人性”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心理辅导可以化解学生的矛盾、困惑甚至恶性事件,唤醒他们的良知和人性。如今的高等教育普遍缺乏大学生心理辅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改善,有一些院校虽然配备了心理辅导师,但是其个人水平往往有限,不能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在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我认为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如何保证善良的本性不被扭曲,这就要靠反省与宽容的力量。反省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加以改进,而质疑则是别人对自己不足和错误的揭露。好的教育必然是一个充分反省、宽容、质疑的过程,它能保持和发扬人类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应该增强大学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教会他们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

针对药家鑫事件,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不久前下发通知,要求全省高校用一个月时间,在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专项教育活动。通知要求,各高校通过系统的法律法规普及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青年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学法、懂法、守法和讲道德、守公德的良好风尚。在这一专项教育活动期间,各高校结合实际,邀请法律和司法一线的专业人士来校举办系列讲座,组织法制安全教育案例宣传展览、读书观影活动。各高校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重点解决少数师生中存在的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的突出问题。在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建立完善的法律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法律课程教学。目前,一般高校都比较重视专业课程和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教学,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不够重视。法律课程课 时少、内容多、考试形式宽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细致地讲解法律知识,学生对此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首先应是对学生进行猛醒教育,用惨痛的案例和事实唤醒他们对基本法律常识重要性的认知。不管是否是法学专业的学生,都应对基本的事件有相应的法律概念,以免在发生事故时过分慌乱,不能正常处理,导致害人害己。由于现在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比较多,学生能够接触到较多的负面信息和事物,在对这些负面信息和事物认知、判断、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药家鑫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就把从社会上学到的一些违法行为当做自我挽救的手段,最终导致了自我毁灭。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高校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法律观念,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有基本的认知判断能力。

2 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法制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现状是:缺乏法律专业教师,大多教师是由德育课程教师兼职,法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同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有些教师本身缺乏法制观念,没有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样既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又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成效。为此,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同时还可引进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3 针对不同专业,加强专业法律知识教育。对于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而言,专业知识固然重要,法律知识也同样不可或缺,否则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就很难避免遭受失败的厄运。因此,学校只有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且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法律常识,还要要求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遵纪守法,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职业违法行为,结合不同的专业,讲解不同的案件,介绍不同的法律知识。各个专业教学决策部门应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在内容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法制教育课程,例如针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介绍基础法律常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经济违法、经济犯罪行为的认知度,会计法、税法等可以作为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法律;针对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多介绍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工程质量管理法律知识、建筑法律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等,促使他们了解我国经济法律相关知识,学习正确的经济活动行为规范,促使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为保证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恪尽职守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4 认真研究法制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高校的法制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多数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形式仍比较单一,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因此,要努力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果。增设教学活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社会治安、学生违法犯罪、职业犯罪等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同时还可以在校内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月”活动,举办各类违法犯罪案例展,举办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培养其良好的法制素养。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根据教社政[2005]9号发《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决定,原先“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课合一,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按照中央的部署,新课程方案自2006年秋季学期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成为高职学生必修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基础课”是面向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开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目的就是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各系部、各专业实现其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该课程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教育,着重解决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笔者认为“基础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探索,加强改革与建设。

一、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的现实需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任课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问题式、“援引科研成果,拓宽学生思路”式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有趣的讲授,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式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经和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实现教学目的、发挥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的关键所在。

(一)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演讲式教学法

一是教师自身运用演讲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二是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演讲活动;三是采用演讲方式进行学习考核。

2.“四步式”教学法

采取前期启发,学生自学、共同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答疑的四步式教学活动。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就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教师事先搜集古今中外及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凡讲到主要观点时,或从剖析案例人手,引入教学,或以案例佐证,虚实结合,具体生动。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是一种启发式、亲验式的学习,体现了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优良传统。“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强调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针对案例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组织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观看教学片,课后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组织辩论赛、搜集整理不同职业道德规范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几十个典型案例的运用,使教育更加直观、具体,更深刻地引发了学生思想深处的思考。这种模式使学生增强了现实感、实践感,在案例的分析学习中加深了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论题演讲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讲授某一有争议的论题时,列出正反方论题,并在学生中选出正反方论辩代表进行论辩,然后,再由教师作出评价的教学活动。

(二)在教学手段上,要做大量的改进工作

1.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感染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由原来的一只粉笔,一本书转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单一灌输的沉闷状况,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如何把课讲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里,并逐渐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动力上下功夫,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精心制作了电子教案,准备了案例,使课堂教学由单调变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像兼备,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直观、信息量更大,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烈的感染力,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全部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制作PPT课件中插入使用了DV、MP3、RM、FLASH等,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东京审判》、《鲁豫有约》、《今日说法》等媒体短片和影片,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电”、“全方位”、“立体感”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了直观性、客观性,提高了本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每个同学能够真切接触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近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使自己的命运与国家、集体的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勇于实践。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基础课”成为学生愿意上、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2.通过建立网络平台,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

各高职院校可建立网络教学模式,硬件环境可有效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且能有效共享。本门课拟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专门精品课网站,设立论坛互动、习题练习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此深化了理论教学成果

“基础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一门实践课,这是由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本课程最终的目标是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这是单纯的理论课教学无法达到的,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之外,拟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选择一些实践主题和实践项目,大大弥补理论课教学的不足,也深化了理论和教学的成果。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汇总,可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实践主题,如:

1.爱我中华主题演讲

2.增强公德意识,注重道德内化

3.了解司法实践,训练法律思维

4.践行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质

同时也选择了一些可行的实践项目,如:

1.人生与职业――大学三年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爱心奉献――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3.环境保护――校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4.法制讲座――检察院与学校共建法制教育基地

通过实践教学,积极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注意引起学生,启发学生、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讨论式教学可以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例如: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爱国主义、理想与信念等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教师提出要求和思路,由学生具体策划实施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了更大的教育,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基础课”的教学,我们采取重点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内容,进行设计,采取丰富多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对话等多种教学形式为辅,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以及观看教学录像片等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一个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学、写作、口才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针对学生情况,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过调查,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深度、广度不够。

(二)能力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三)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应试教育、说教为主导致有抵触心理,学习自主性不强。

(四)素质方面: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观念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针对学生情况,采取的教学指导对策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

课程观――生活即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教学观――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相长

学生观――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讲明课程的“实用价值”

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实用心理较重的特征,教师可以在第一次课时着重分析本课程的”实用价值”。将学生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吸引过来非常重要,因此授课尽量做到形象、生动,可以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印象深刻,使学生先从他们对知识的取舍角度来说在内心接受这门课程,以后再逐渐矫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较为新颖、灵活的授课方式(如案例赏析),让一部分同学觉得此课程是休息课、放松课、娱乐课,而这也成为此门课程“不实用”的另一个因素。这就要求授课老师要提前对将采取的新的授课方式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们心理有所准备。并将各种新的授课方式的长处向学生们大概说明,避免有的学生看到老师放多媒体影视材料,觉得是在娱乐便开始睡觉,或者觉得是在浪费时间等。教师在每次课后应及时与学生沟通,考察他们对本堂课的感受,觉得其有没有价值,是否有所收获,以及是否认同授课方式。然后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正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让学生们觉得此门课程“以人为本”。同时在辅导学生过程中,留心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中以小见大,对这种身边的案例学生们会觉得更真实、实用。

(三)帮助学生确立清晰的人生目标

清晰的人生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之源。一旦确立,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获取对其有帮助的知识。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可以采用几步走的方式,比如:首先分析学生没有人生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年龄偏小还是依赖心理太重,是自暴自弃还是丧志。针对不同的情况在课下进行前期的帮助教育和矫正教育。然后在课上把什么是正确的人生目标讲解清楚,并将其提升为学生们进入大学后第一个亟待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们意识到其重要性。最后分析学生们自身的优势与欠缺的因素,制定长短相结合的努力步骤,督促他们按照目标去严格要求自己。当然对于某些学生,可能并不需要制定如此详细的计划帮助其确定人生目标,必要时,可以与专业的心理老师或医生共同解决某些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深入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内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贴合性,所讲授的内容针对听课学生的实际情况越高,课堂实效也就越高。但由于大学的老师多是讲完课后,学生就很难再看到其人,所以这是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老师,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特殊问题,抓不到影响学生听课效果的症结。因此讲授思想道德课程的老师应多同所授课班级的辅导员沟通、交流,直到思想道德课程讲授完毕。这样能够对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针对所发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仅在课上因势利导,在课下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个别教育。

三、坚持创新,不断进行课程改革

坚持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在科研工作的带动下,我们进行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一是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对课堂教学方法上注重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演讲、感恩、赞美、宽容、做好事、学劳模等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

第一,考核手段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考查课,并由学期课改成了学年课。考核手段也相应地作了适当调整。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同时加大了对学生平时表现和德育素质的考核力度。

第二,考核内容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就是将以育人为目标的理论教育和以树人为目标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考核内容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部分,是考查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指标。考核内容改变了过去单一理论知识考核的形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考核内容的构成

平时表现(30%) 出勤 课堂表现 提问 讨论 辩论 演讲 课后作业 观后感

德育考核(20%) 文体活动 公益活动 日常行为表现

期末考查(50%) 名词解释 简答题 案例分析

根据教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卷面轻行为的单一考试方法,采取卷面考试、德育考核、平时表现三结合的考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德育水平和思想行为表现。过去,对学生的考查方式是“期末成绩(8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比例太大,而且平时成绩只以平时作业和出勤率为依据,这无法反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真实效果。此次教改后,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两个学期中学生的平时成绩、德育水平、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加权重核算出该学生一学年的总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德育考核成绩占20%,期末考查成绩(包括上、下两个学期)占50%。

上一篇:孩子心理疏导服务范文 下一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