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范文

时间:2023-11-01 21:54:39

德育原则篇1

什么叫形象和形象性?“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艺术本身就不存在了。”“形象性是作家和艺术家从他们的思想立场和美学观点出发,通过形象思维来对于现实生活加以概括和集中,然后反映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生动.具体而又能唤起读者美感的生活向面。”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是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构成的全部,归为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形象性也是美术课的基本特征。艺术的形象性具有教育作用,“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艺术家在作品中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它的教育作用,应当蕴含于形象之中。”鉴于美术是艺术,形象性是美术课的基本特征,形象又是构成美术课的核心,我认为形象性应该是美术课的德育原则。

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就非常注重挖掘美术课程中的德育因素,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美术课堂上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如在《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学中,学生通过走访调查长沙古建筑,查阅中国古建筑资料、图片,了解到了许多自己所不知道的故事和知识,从内心里认识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古代文明的伟大。又如,通过欣赏民间玩具、木偶戏和皮影戏,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通过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用画笔表达生活的愿望。

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蕴涵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表达,通过解析作品,能帮孩子养成正确的审美思情趣和价值取向。如在欣赏凡高作品《向日葵》的课上,有的学生就认为:凡高太傻了,为什么不迎合当时人们的要求画一些别的东西来换取富裕的生活呢?于是,带着不解和疑问,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网站以及自己搜索到的网页,了解凡高充满狂热和痛苦的艺术人生,寻找他的性格、情感、喜怒哀乐在作品中的痕迹,学生慢慢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欣赏了。当时还有一位学生发现了一段配乐的凡高作品flash,并把它挂到了论坛上给大家观看,那一段影象非常的美,学生都安静地欣赏着,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着对话和交流,真正理解了凡高坚持自己艺术追求的那种执着和不懈的伟大精神,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熏陶。

情感性原则。什么是情感?“情感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更不能够是盲目的。真正热烈的情感,来自明确的思想认识……因为感情的发出,不是无凭无故的,总是有思想伏在它的背后,作它活动的牵线人。”艺术的情感特征和艺术的形象是分不开的,离开了形象情感就失去了载体。“对艺术家来说,塑造形象与表达情感,实际上是一回事。”成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情感的熔铸,有巨大的感染性,它能够调动欣赏者的情感,实现艺术的情感教育的目的。这种感染性,可否理解为情感性。艺术教育的特点是以情动人,所以情感性应该是美术课的德育原则。“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受到思想教育,但必须通过欣赏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不能引起欣赏者情感共鸣的作品,便无从发挥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凝聚在形象中的情感,一旦引发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随之将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摇撼着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鞑。

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发现有些教学内容本身不含情感因素。“在艺术的形式因素中,包含了大量的隐性情感因素,例如,线条的粗细曲直、色彩的明暗、构图的位置、媒介材料等等。他们直观上看不出代表情感的因素,但是这些形式因素是表达情感的语言符号。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激发起学生对形式因素的情感,使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成为发掘情感的源泉,让学生从枯燥的教学内容中感受到情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一根线条、一块色彩、一条树枝、一片花瓣,点、线、面等单一形式不会有情感可言,但是它们融入了艺术作品就具有了情感。艺术的形式是内容的显现,在教学中教师给教学内容赋予人的情感,那么形式中的情感因素就会显现出来了。例如在写生山水风景中,学生可能对山石、河流、树木没有什么情感可言,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眼前景象与个人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每一事物形式中都含着美的因素和情感。这些情感是我们赋予山水、河流、树木的,在这一点上艺术是最能够反映人的情感的。因此教师的任务应当努力去帮助学生发掘艺术中具体形式上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线条美、色彩美、构图美等内在的情感,最终激起学生对艺术的情感。从而创造出富有情感的艺术作品来。”

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即是把艺术家根植于形象中情感与思想,传递给欣赏者使其受到教育。这个传递过程即是渗透。所谓渗透性即是情感的渗透,归根结蒂是思想的渗透。渗透性原则“既不是通过硬性灌输,也不是通过强迫接受进行的,而是经过熏陶、感染形成的……。正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认识了作品中所表现事物的本质,真理,也可以说接受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教育。”

德育原则篇2

误区之一: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线索:

其一: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本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要求的发展,作为封建势力特征的那种学校德育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正如杜威所言,它企图“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①这实质上是一种静滞的教育形式,它企图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结果必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抹杀与泯灭。世纪之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这种传统德育发起了猛列的冲击。在他实用主义观点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②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③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其良好的判断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宣告了这种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研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所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④于是道德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仰”,⑤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取向,富有强烈的民主气息。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他的“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走得更远,他们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⑥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希望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注重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牵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目中无人”,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是各个理论派别的一致共识。

其二,与主旋律形成鲜明反差是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德育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化,“回归规范教育”的新动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校德育一直在批判道德灌输中发展壮大,试图建立一种“无灌输的德育”,它实质上体现了人类主体性的觉醒(从关注外物到关注自身、尊重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单纯地反对灌输,进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授,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没有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的指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怎样才不至于走上放任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去?青少年怎样才不至于卷入极端个人主义漩窝?这些问题偏又是单纯反灌输的一腔热情所无法解决和克服的。结果,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年龄却日益下降,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义务感、责任感。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再次进行反思和检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呼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分责任”。70年代后,伦理学家们提出“回到规范去”的口号,强调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大意义,各国又复重视学校德育课程中内容方面的建设,开始了对单纯反灌输的反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形成,则是各国力图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又一具体表现,报告强调:“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已势在必需。”它们都从一个对立面论证了社会主导性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前车之鉴昭示我们以德育的历史逻辑:道德灌输不能为我们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但因反对道德灌输而全盘否定道德规范的系统传授,削弱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的作法则是因噎废食,同样不足效法。只有立足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德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三、新德育模式论纲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规范的教授而不至简单的灌输?怎样处理好具体规范学习和一般道德能力发展之间的难题呢?

我们认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论理也罢、奖罚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德育理论家们强调尊重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培养具有自主道德思维的个体,主张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在其解决道德冲突中逐渐成熟,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怎样使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要求,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道德需要呢?我们设计了如下新德育模式:教育者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理解,在教育者创设的道德冲突、自身的道德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发现这种体系是合理的,能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于是产生认同感,道德规范被巩固下来,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或者在运用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引导下,学会主动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它体系开放,吸收其合理内核,发展和改造原有的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更新、不断完善、愈趋合理的状态之中。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接受(内化)—[]—再实践的学校德育模式摈弃了道德的绝对论,较之单纯地采用某种较为“先进、合理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规定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历史逻辑。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和同化其它合理成份的“同化点”,使学生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而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放任自流。这样,现时代道德规范的传授就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人、禁锢人思想”的枷锁,而为人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行深层次道德思考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第三,强调学校德育为学生个体品德构造的主体,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社会的代言人和成年人,也具有主体性(且是较为成熟的主体性),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不甚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价值的存在,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授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相反,教师时刻不能忘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去提升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使之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同时,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合理与否,又取决于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引导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任意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师生间是一种“你与我”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主被动、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是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性,或者两者的主体性张扬得不合理,势必会回到传统的灌输或放任自流上去。

新德育模式中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对人及人类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体现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构成了一种新的德育思路,我们权称之为主体性德育模式。

注释:

德育原则篇3

[关键词]态度理论;德育内涵;德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54 ― 02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与德育有着相似的过程,因而将态度理论运用于德育的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原则,对于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态度理论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它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有的时候,它们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价值是指态度对象对人的意义。同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态度形成之后是比较持久稳定的,但在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转变为新的态度。态度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或多或少都与其自身所持有的态度有关,它是预测行为的重要标志之一。

态度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1961年,凯尔曼(A、C、kelman)提出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1)模仿或服从阶段。态度的形成一方面是出于自愿,从模仿开始;另一方面是产生于一定压力后的服从。长时间的被迫服从形成习惯后,也会产生相应的态度。(2)同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态度发展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这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原有的全部态度体系融为一体。(3)内化阶段。这一阶段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人们的内心发生了真正的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其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态度改变这一课题在社会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之后,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在已有态度的基础上,接受新的信息或行为改变的影响而引起的相应变化。态度改变理论主要较有影响的有学习理论、认知说服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功能理论。这些理论试图从态度改变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对态度改变的原因作出各自的解释。本文主要结合认知说服的理论进行分析。

对态度研究最多的是说服过程。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hovland)提出认知说服理论。他认为态度改变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他提出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如下图:

在这个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传递的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影响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因素。说服者所具有的特征(是否具有专业性、可靠性和吸引力)、传递信息(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以及客观情境(强化、预警、分心的因素)都影响说服的效果。其中说服者、传递的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说服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说服效果。说服对象已有的态度及其心理特质将影响其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这一模型使人们认识到态度改变的复杂性,要充分利用各种相关因素来进行态度改变的工作。

二、 态度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对比态度理论,可以发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德育过程具有相似的心理机制。从态度形成理论看,态度形成需要经过模仿与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态度形成的标志是主体新的观念内化为主体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德育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内心自愿接受外在社会要求,并把社会要求与自身原有价值体系相结合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过程。由此可见,态度的形成过程与德育过程是一致的,如同化(认同)和内化。

从态度改变理论看,态度改变的过程与德育也具有类似性。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是说服者传递信息被说服者周围情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影响德育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和教育环境。由此可以看出,态度改变过程与德育过程具有类似性和相互联系之处,如说服者与教育者、传递信息与教育内容和方法、周围情境与教育环境。

综上分析,在态度理论的视野下,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社会影响,改变个体的旧态度、不正确态度,形成新的正确的态度,从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态度理论探索德育的新原则、新方法,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三、 基于态度理论的德育原则

依据态度理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德育原则。

(一) 增强教育者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原则

态度理论认为,说服者的说服效果取决于说服者本人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专家权威以及可以信任的人的影响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是从信服教育者的人品、学识开始的,逐渐相信他所说的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全面的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权威性,还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处理问题公平、公正,投入真诚实感,与受教育者产生共鸣,以增强自身的说服力。

(二) 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与新颖性相统一的原则

依态度改变理论,人们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称为“登门槛效应”。同时,心理学家认为,新颖性的期望会使一种沟通更有吸引力。因为人们心目中的“新”总蕴含有“较好”和“更有趣”的意思。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和新颖性,能使学生对高要求产生“心理屏障”逐渐消除,使教育内容能充分为学生所接受,转化为其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其行为。

(三) 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的原则

霍夫兰德的认知说服理论认为,被说服者本身的特点影响说服效果。被说服者对有关说服信息的接受程度受其已有的态度及其心理特质影响。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才能了解和调动受教育者本身的心理需求,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产生积极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发挥主导作用,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就是使受教育者转变消极态度,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使接受灌输变成一种自觉需要,从而促成受教育者态度的转变,增加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被动接受灌输,那么,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思想受到压制,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性得以发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 教育方式多样,使受教育者乐意接受的原则

认知说服理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方式及其安排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因此,德育须选择适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注意多样化,使受教育者乐意接受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首先,信息传递的方式,应使信息内容易于为人们所理解。研究表明,对于简单、易于掌握的信息,用图片、录像等生动形象的视觉形式传播的效果较好;而对于较复杂、难于掌握的信息,采用书面文字传播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劝说效果。其次,一种观点在论证过程中,是单方面提供赞成的材料来证明观点正确,还是提供反面材料,然后驳倒反面观点更有利于说服学生接受某一观点呢?研究表明,宣传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年龄、智力、知识水平高低和学生原有的态度。如果学生的年龄小、智力和知识水平低,原有的态度和教师的传授要求相一致,则单方面正面宣传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容易相信所传授的观点。如果学生的年龄大、智力和知识水平较高,原有态度与教师传授的要求不相一致,则正反两面的论证效果更佳。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并且相信是正确的,教师忽视反面观点的驳论,会使他们对讲授内容的真实性怀疑,从而降低了说服力。再次,教育者要注意更新教育方式,开发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其感染力。在德育过程中,要多注意利用大众媒介、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使教育内容生动形象,为学生所乐意接受,促使学生的思想向好的积极的方面转变。

(五)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接受影响得以加强的原则

研究表明。一定的情境条件对劝说效果会产生影响。首先,环境中某些因素对信息传达产生强化,会使说服增加影响力。这种效应称为强化作用。其次,预先警告也起一定的作用。预先警告是指人们预先知道他将受到不同观点的说服,他就可能抗拒这个说服。再次,令人分心的情境会使信息的劝说被削弱和降低,而注意力的轻微分散会增强信息的劝说力。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环境,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转变。首先,学校应注意美化校园,通过各种活动创设良好氛围,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容易沟通,形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在说服时,预先不让学生知道其目的,把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在活动过程中,也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再次,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善于利用情景中各种因素,劝说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或只有轻微的分散,也能增强说服的感染力。

(六) 通过集体规定,有效影响学生思想转变的原则

研究表明,集体规定比个人劝说更有助于人的态度转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接受集体的影响,使该影响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态度改变就比较明显。学生越是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这种改变就越明显。因此,在进行德育时,可以通过制定集体纪律来要求学生执行,使他们改变态度,与集体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等方式,使集体纪律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06.

〔3〕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郭毅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阐释及其意义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报,2006,(06).

德育原则篇4

[关键词]德育教育 方法与原则

方法问题是事业成功的重要问题,教育亦是如此,特别是德育教育的方法使用尤为重要。正确的教育方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适当的方法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彻底失效。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一般有讲解、劝告、报告、个别谈话和讨论等形式,它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用最为普遍、也是最基本的方法采取说服教育法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学生的心里和思想上的症结所在,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深刻分析。特别是采用座谈讨论方法时,要使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换思想、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达到自我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二)典型榜样教育法

典型榜样教育法时指用英雄模范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行为,课堂上出现的突出的好人好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因为少年儿童有善于模仿、崇敬英雄人物,争取好胜的心里特征,所以,表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宣传为我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在各类赛场上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

(三)评比法

评比法是指通过检查、评定和比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思想行为等方面表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结合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好胜心强等心理特征,因势利导,有计划,有目的通过竞赛,对比等各种形式,来激励学生提高要求进步的自觉性于积极性。如:“某小组站的最好,某某同学走的最好”等。教师通过语音的诱导,从而振奋学生的向上进取精神,这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四)指令法

所谓指令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某一点或必须完成某一项任务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方法。如:进行队列表演时,表演中的各种口令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整齐一致、准确无误,这种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行为表现都是被动的,不应该有任何的松懈。指令法对学生养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调动作,维护集体利益等良好品质有着促进作用。

德育教育的原则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和培养,不应该是盲目的,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原则

尊重、关心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就是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审美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适合社会环境,还要求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认真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原则

体育教师为人师表是很重要的,要热爱自己做从事的体育工作,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对工作严肃认真负责,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做学生的典范,以本身的模范行为和高尚的品德情操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自己的仪表,着装、语言、作风以及示范作用感染熏陶学生,其一言一行,教态仪表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只有做到精神振奋,服装整洁、谈吐文雅,举止潇洒、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尊重学生自尊心,在学生面前才能更有威信。

(三)以正面教育,表扬为主的原则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认真,细致,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积极启发诱导,循循善诱,是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标准。对好的典型的事例要及时给予表扬,进而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批评和语言要注意准确,不能粗鲁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教育与身体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身体锻炼掌握“三基”增强体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与身体素质提高作为重点工作,所以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与身体锻炼相结合,端正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提高锻炼的自觉性,这样才能高效益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五)教育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原则

任何一项教育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也就是说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里特征、生理特征,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里发展规律,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语言简明,深入浅出,学生易懂,且不可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提出的要求要切实可行,具体明确,防止成人化,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体育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明确教育的内容,采取适当的途径,灵活的教学方法并能遵循思想品德教育原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德育原则篇5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渗透

一、潜心研究教材、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伟大结晶,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生物技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素材。在生物规律的发现、阐述、推理及验证中,处处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1.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于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生物学科的发展史和最新成就,介绍一些科学家冲破重重困难取得瞩目成就的事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形成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材中包含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观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依存关系;血糖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的统一性的关系。这些都是生物教师应用得较为熟悉的观点。这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非常重要。

3.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的培养

生物学科也具有自然科学本身的严谨性,推理过程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发现过程和验证过程、生长素的发现、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等内容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二、精心设计,使德育渗透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物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做好整体规划,各章节知识点要相互联系配合。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要按照学校整体计划的要求制定出本学科的德育渗透的计划,要按照章节列出细目,形成一个有计划、按步骤,有的放矢的进行德育教育的体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动脑筋,精心设计,寻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把德育渗透到全部的教学中。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要坚持好“渗透”的原则,使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进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离开知识的传授单独进行思想教育,也不能只传授知识不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前者把知识传授课变成了政治思想教育课,后者没有完成教育渗透的任务,二者都是不可取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突出一个“寓”字,使德育内容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身教重于言教”,课堂上,教师在每个概念、定理的阐述、讲解、论证中,每个演示实验都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去做,都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弄虚作假。如,生活中倡导绿色生活,不穿皮草、不吃野生动物、节约粮食。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就会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总之,生物学科的德育渗透原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掘这些素材并结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才能做到寓德育于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存梅.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初探.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1).

[2]刘志锋.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6).

[3]曾迎春.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学教学中.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6).

[4]李勇军.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神州,2012(21).

[5]杨佩珺.生物知识在德育中的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3).

[6]杨柳.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科学教育,2012(04).

[7]张娜娜.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信息教研周刊,2012(12).

[8]韩海英.怎样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

德育原则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中学生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必然引发社会道德的深刻演变。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和探讨当前社会状况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从而寻求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之合乎时展的步伐,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一、经济体制转轨对中学生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作用于社会道德,有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积极的、进步的因素,从道德教育的实质和总体上讲,目前我国道德风气中最深刻、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逐步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的转变。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其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一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各种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包括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会诱发如“钱权交易”、“红包现象”、“有偿救人”、“公款挥霍”等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积极主动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中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二、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

中学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这种教育应具有一种整体目标的可控性。因此,要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必须科学的构建道德教育的目标导向体系。人类道德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嬗变的多层次的历史系统,因此,中学道德目标的构建也应毫不例外的在这其中寻求内涵和支撑。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全部历史,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决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当前对市场经济的单一适应,否则不仅违背人类对美好道德价值的追求,而且有悖于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使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失去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依托。道德教育目标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1社会传统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联系的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提倡“公忠”爱国的道德原则(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强调“人伦”价值和“人伦关系”的准则(如孟轲“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准则);向往理想人格的道德追求(如孟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的道德精神);重视修养践履的道德行为(如孔子的“修己”、“克己”,曾子的“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等)。

2社会基础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现代化社会相呼应而又超出经济道德范围的一种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真诚、友爱、合作、助人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履行遵守各种社会公德的道德义务等。

3社会经济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的与市场经济有直接联系并可以能动地适应其发展的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自尊的道德意识;造就学生竞争、务实、实效、创造的道德精神。

4社会理想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一种高层次的、具有理想境界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精神教育;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的道德取向教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的道德情怀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教育等。

三、实现中学道德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目标与层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如前所述,中学道德教育应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的教育行为,而不能成为一种简单零散、修缺补差的狭隘的短期教育行为,因此必须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和目标的整体性。其实现也应该是有层次、循序渐进的。首先应将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与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分学段、分步骤地对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做出科学的安排和合理选择。

(1)初中阶段应主要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础道德、社会传统道德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观念的灌输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

(2)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对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应主要向他们进行社会经济道德、社会理想道德中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道德情怀的理性教育。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联系性,从学段上区分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也并非为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学段中道德教育目标的选择,也应该因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的差异而有不同层次的区分,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方法的教育,以达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道德灌输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原则

各种优秀道德观念的内化都不具有自发性,道德能力和觉悟也不能游离于道德灌输之外,而是系统的、科学的外部灌输教育的结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外部灌输是自觉内化的前提,自觉内化是外部灌输的升华。通过外部灌输教育,将代表社会本位的优秀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信念,外显为规范的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决不能轻视或舍弃道德的灌输教育,要随时帮助中学生校正人生方向,避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但这种灌输决不是指枯燥无味的、死搬教条的说教,而应该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以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优秀道德知识的灌输教育。

换言之,与学生接触的同时,要多一些人情味,甚至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积极回答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使他们能够对老师产生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并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思想道德得到质的提高。同时,还应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在中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生动活泼鲜明的形象能使学生受到激励和感染,因此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教师既要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志士仁人,也要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范例,如学校、班级中的先进模范、校园之星等;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例如卫生评比、设计评比、演讲会等一系列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为,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实践证明:言传重于身教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不但自身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理论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营造出道德效应的优质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道德完善的驱动力,而且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从而避免个别学生一听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排斥和厌恶的现象。

总之,将灌输教育与榜样示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娱乐于教育之中,才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教育共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3道德规范养成与道德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原则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学生履行道德义务,遵守各种道德规范,使一切优秀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外显为道德的规范行为,这是中学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必须十分注重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和教师应有目的地利用和创造各种道德情境,分类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积累他们的道德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遵守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

但是,目前的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着一种只是简单地、表层地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教育的倾向,这是很危险的。我们知道,对中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在道德生活中以主动者、创造者的道德身份出现,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评判各种现象,带着参与的积极性去理解、追求、选择某种道德价值,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可由外在的道德戒律走向内在的道德自觉和外在的自律,才能使中学道德教育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和理想实效的境界。人格遵守道德规范体———学生生活的空间具有多维性,他们广泛接受各种复杂的道德信息,若不能帮助他们对其进行科学的、辩证的分析和选择,就会无形中关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门,而让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渗透其灵魂,导致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说:注重道德人格的塑造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决不能掉以轻心。

德育原则篇7

灌输原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灌输的实质是一种宣传教育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不会自发地产生,只能通过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获得,因此重视通过教师的施教与引导,把人类美好的道德价值观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从外部输入学生的心灵,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及行为。灌输原则既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也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因而在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1.灌输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个体意识、行为习惯及道德实践。强调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同时,努力维护社会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灌输阶段,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把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灌输给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将这些内容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奠定基础。其次是内化阶段,即受教育者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最后是外化阶段,即受教育者把个体的意识和动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

2.灌输原则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具有契合性

灌输原则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遵循强化规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往往存在轻易肯定或否定的倾向,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以致从功利角度去思考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积极灌输健康思想,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根据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灌输,才能使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风气成为主流。

3.灌输原则也是有力应对青少年价值观念混乱的需要

当前正处于传统道德失范、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建立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泛政治化、非理性化等不足之处。在方法论上,对于灌输原则的过分依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使灌输原则面临发展的困境。

首先,灌输原则存在着教条化倾向。灌输从本质上讲就是从外部输入某种思想,把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强加于受教育者。就教育目的而言,灌输使教育者的目的、意图通过说服、规劝、奖惩等方式使学生接受所讲授的内容;就教育内容而言,灌输使教育者将具体的信念、价值观当成“真理”来传授而忽视其他价值观的存在;就教育方法而言,灌输原则很少考虑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简单采用强制的手段和措施,因此具有教条化倾向。

其次,灌输原则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根据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道德的主体性在人的道德发展和完善中起决定作用。而灌输原则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以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由此导致了科学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实行无灌输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无灌输道德教育是19世纪末2O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出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与批判而提出的。无灌输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高源于我国采用的灌输原则,走出当前的灌输困境的出路是实行无灌输道德教育。无灌输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合理性。

1.尊重学生的道德判断,注重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

无灌输道德教育认为灌输的强制性和单向性会使学生的主体性逐渐丧失,从而导致学生失去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因此强调尊重学生的道德判断,主张让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并坚持实践自己信奉的道德准则,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而且无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无灌输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主张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其道德实践,品德形成和发展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

尽管无灌输道德教育在克服灌输原则的不足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片面强调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极易走向放任主义和相对主义。针对当前中西方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所带来的价值冲突及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道德滑坡,如果一味地贯彻无灌输道德教育,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由于其社会阅历和思维发展的局限性,往往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很难通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的可能会在道德实践中迷失自我或道德堕落。

此外,无灌输道德教育强调自由选择,忽视了教育引导的作用。在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如果教育者只是鼓励自由选择而对科学的道德价值观不加以积极引导,将会使学生陷入是非、美丑界限模糊的道德困境。

三、灌输原则和无灌输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传统的灌输原则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而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和道德实践能力。如果将二者相结合,即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育者的灌输引导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坚持灌输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针对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迷茫,教育者应该通过无灌输道德教育向受教育者展示自己的道德立场和价值理想,帮助学生进行价值选择,让学生在多种道德价值中学会作出自己的选择,履行自己的道德权利和选择自由。

2.以灌输原则主导显性课程,以无灌输道德教育引领隐性课程

当前,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教育者利用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个性发展的规律。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受教育者可以获得思想品德的知识,但要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还需要教育者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受教育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灌输原则主导显性课程,以无灌输道德教育引领隐性课程,做到显性灌输与隐性灌输有机结合,大力提倡环境灌输、行为灌输、舆论灌输、校园文化灌输等,将理论灌输融入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给青少年学生,增强灌输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3.将创新灌输方法与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相结合

灌输的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的。在灌输的环境以及主客体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灌输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灌输方法,切实提高灌输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逐渐摒弃强制灌输的做法,将以灌输者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

要将灌输原则与无道德灌输教育有机结合,就不能再把青少年学生当作教师灌输道德教育原则的“美德袋”,而是要把其看作具有积极自我意识的道德主体,将他们真正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启发他们的思维,创设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的情境,积极培养其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助其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 杨倬.道德灌输与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江汉论坛,2005(9).

[2] 刘静.全球化视野下的道德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教学与管理,2003(8).

[3] 刘惠.走出困境:“无灌输道德教育”及其现实意义.教育探索,2005(4).

德育原则篇8

关键词:主体性现代德育内在要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德育便不能落实到实处。受教育者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客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的对象,他们的知识、智能、道德品质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德育之所以存在,正是建立在它的对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本点上的。但是受教育者绝不仅仅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增强受教育者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是道德教育过程的最完善的体现形式,也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

一、主体性原则及其特征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自主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它体现在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也体现在人对真、善、美等价值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德育实践告诉我们,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上,是更客观、开放,更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逻辑。所谓主体性原则指的是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激发真挚的、发自心灵深处的道德情感体验,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道德主体。主体性原则有以下特征:一是自主性。即把德育的主动权逐步让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是一切积极因素的源泉,是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为德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而且还有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学校。苏霍姆斯林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德育内容设计上,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扬民主作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是能动性。所谓能动性,即不仅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还要强调个人追求人生价值、自我实现、张扬个性的内在需要,在具体德育情景中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教育者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德育内容的活动,让教育对象参与,如演讲、论辩、知识竞赛、革命歌曲演唱、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创建文明小组等等。这些教育性活动以直观的形式,在操作的层面上把德育内容传达给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活动中介的特点是具有渗透性和体验性,使接受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理解、确信,逐渐认同社会主导的道德观念,放弃和改变自己原有的狭义或错误的观念。同时,使接受者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有一种成功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如此,德育就成为“愉快教育”,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

三是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应鼓励受教育者富有创新思维,具有变革更新观念的能力。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的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异彩纷呈,决定着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应该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在这种完善中求得情感的愉悦和人格的升华。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循环往复,没有终结。它会面临众多的矛盾冲突,甚至是道德的两难境地,但自主思考之后自愿的抉择比之服从权威,更具有意志力,这种出自内在需要和动机支配的道德行为,才能最终达到“言行一致”的理想境界。

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是现代德育的内在要求

首先,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而应该有他的自主性、独立性,成为自己创造性活动的主宰者。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我和你”、“你和我”的主体问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与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进行实践活动前,会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意见,提出计划、方案等等,这是动物无法做到的。不少动物具有奇特的本领,比如,蜜蜂制造蜂房的本领常使建筑师感到惊讶,然而,即使最拙劣的建筑师也要比它高明,因为建筑师在建筑房屋之前已有设计的图样,蜜蜂建筑房屋只是它的本能活动而已。当然人的反映不是“照镜子”,也不是“照相”,而是在获得外界的信息后,要经过人的大脑思维从而形成意识。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强调主体要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原则的选择,这就肯定了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不要期望受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习惯,都能背下来并原版的去展示,这正如人们可以强制地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马饮水和怎样去饮水一样。我们只能遵循人的发展的内在程序,努力“唤醒”和培养人的创造力,做好外化的工作,而内化的工作,还是要由主体接受反映并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考,从中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促使主体精神境界的提高。正如辩证唯物论所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新陈代谢”。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过程持续时间再长也总有结束,而发展是必然的、永恒的。道德同样也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它的发展也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无限发展的过程。通过道德主体去继承时代道德的合理部分,扬弃其不合理的部分,从而实现时代的超越,促进道德的发展。其途径是由道德主体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判断,而又自主、自觉、自愿的做出道德行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道德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做好事,到90年代以来的“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扶残助残活动”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都是时代的产物。这些都体现了道德主体在促进道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其次,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是以德育心理学为依据的。

德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有机组合,和谐发展,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品德结构。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就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总的来说,“知”是“情”、“意”、“行”的基础;“情”影响“知”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与“知”相结合,构成“行”的动机,调节行为。“意”是“知”与“情”的具体表现,同时“知”和“情”又是在“行”中不断发展的。四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德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传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传授给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掌握下来,然后经过思考,产生认同感,巩固下来,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调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交互作用。传授社会道德规范,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一举一动,而是提供必要的生活准则。不同的德育内容对情境氛围有不同的要求,任何德育过程都是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不同的情境状态,对德育接受有不同的影响。教育者要善于营造德育接受所需要的情境氛围,或庄严,或活泼,或宽松,或温馨。通过多媒体(音乐、图片、影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道德事实、理想人格和价值观念,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品格是被社会所推崇的,做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社会价值的。真挚的、发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是接受道德观念的前提。

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意志是人类特有的意识。人的行动就其本质来说,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的。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人们只有在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又能坚定地、有意识地组织行动加以克服,才能显示出意志的作用。一个人在活动中克服的困难越大,显得意志越坚强;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活动中不能克服困难,就显得意志薄弱。深刻的道德认知、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道德行为出现的前提条件。

道德实践是社会道德规范转化成个体道德需要的必要环节。缺乏道德实践,个体无法把自己学到的社会主导的道德规范加以运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矛盾冲突,也就无法体会到这种规范体系包含着的巨大的合理性,要想达成较高的认同效果是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道德规范不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难以“开放、发展”,难以择其善者而吸收,个体的道德观念一旦出现这种开放性、发展性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思维僵化、思想保守,不利于个人品德的持续完善,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人类道德的向前推进。

总之,通过道德教育为学生介绍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以之为发展的基础,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在道德实践中运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陶冶,进而形成强烈的道德追求和稳定的自制力,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内在因素。内外因素交互地对学生良好品德构建产生作用,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发展。

再次,坚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则,有利于把德育的功能落到实处。

德育的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人功能。从社会功能来讲,通过德育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赋予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德育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和创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德育为经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现实的基础;尤其是通过德育建立起健康的经济行为价值标准,提高其伦理、道德水准,使社会更加和谐。现代德育把培养人的独立人格精神和独立自主的道德能力引入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是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培养出的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在任何时候不需要监督就可以做出道德行为。

比如,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网民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是匿名的,你可以戴上任何面具,以任何身份与别人交往。外在他律的因素已经基本不存在,自律、自制、“慎独”显得特别重要。恪守公正、文明上网就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再比如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起保证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双方的诚实守信,不可能有“第三只眼”始终在看着你。如果只要挣钱就可以不讲信用、不负责任,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流行,那么,不要说个人和民族在道德上无法自立,甚至连一个比较健全而稳定的市场机制也建立不起来。所以,培养自律精神,学会承担义务与责任,在满足个人需要时,同时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从德育的个体功能来讲,一方面,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操守、善良的心灵、坦荡的胸怀,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而当作自我发展的需要。人们在感受生活和创造生活中,体验到做人的乐趣、自豪和幸福。如此,德育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当外在的约束逐渐内在化、个体社会化,理性积淀成为人的自觉习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时,人们就不会轻易改变与放弃自己在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信念、情感,这些是他存在意义的象征。此时,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地。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更需要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不够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同时,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合理与否,又取决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因此,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更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人格魅力。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离开的。

上一篇:工程力学范文 下一篇:酒店式公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