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文化范文

时间:2023-06-25 09:11:39

德育文化

德育文化范文第1篇

校园文化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课堂文化为主要内容。校园的管理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学生对教育者所灌输的思想、行为方式的接受过程是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学校的德育要求、内容、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不管学生愿意否都必须接受,因而轻易被学生看成是一种非意愿的外界制约力,从而出现一种压抑感。学校在制订规则、规范时,要考虑不同年级层次提出要求,要认真探究其内容和形式是否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内在需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的法规条文,其中充分体现了它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我们在德育检查中看到,各校都有一套较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其中有关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大致也体现了这个原则。

此外,优化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敬业爱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功能。课外文化是指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如第二课堂活动、课间活动等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商品经济促进了市场文化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商业的特征。千姿百态,复杂纷繁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着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吸收社会文化信息中积极有益的因素,充实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给校园文化注入时代色彩和生气。在学生身上反映出的形形的新问题,学校德育只能因势利导,教会他们正确辨析社会文化的“香花”和“毒草”。近年来,各级学校举办的“三百活动”,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双休日的喜好班,对增强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喜好、喜好,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熟悉水平有着十分重要功能。

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提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近年又推广“乐学”经验,归根到底是要求教育者要同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喜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主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改善课堂气氛教师起着主导功能。老师在继续和借鉴传统的和国内外的有益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要勇于改革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其中,中老年老师惯于坚持传统观念,接受新事物也比较迟缓,同学生的代沟比较深。在社会观念、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付出的气力要大一点。

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功能

学校的校园文化表现在学校校风和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校风包含学校管理、师生精神状态、行为作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等。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也是德育的手段。学生天天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刻受着学校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环境制约的功能。

这是因为校园和环境在德育中同时具有潜在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征。

最近的德育工作检查中发现,各校都十分注重德育的经费投入,优化育人环境。我区规模最小的渔业小学,用于美化、绿化环境,建造宣传栏等主面就用了6000多元。各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美化、环境绿化,并按照上级要求,做到学校1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机室,无小摊贩摆卖零食。注重管理学生的仪表、环境卫生。扎实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活动。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形成新奇多样,龙蛇混杂,对青少年儿童适宜和不适宜新问题,学校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适合少年儿童特征的内容和形式,充实发展校园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文化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黄岐中学组织歌咏队、管弦乐队,定期组织演唱会和音乐欣赏会活动。不少学校鼓励学生文艺创作,投稿《黄岐文艺》,写影评、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给予学生健康的熏陶。全区培养了一批小歌唱家、小画家、小书法家。1996年市艺术花会的各项文艺比赛,全部夺得了金奖。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凝聚力,有助于培养朝气蓬勃精神,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侵蚀。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建设校园文化要注重形成学校特色

校园文化是校园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它的功能在于德育渗透。

对于校舍不足、场地窄小的学校,从整体美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布置设置各种活动场室,完善各种制度,提高校舍和场地的利用率十分重要。各办学单位在近几年的教育投入中,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四所学校已顺利通过市一级学校的验收,这是值得兴奋的事。在办学条件已上等级的学校,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更要注重布局的合理,总体协调,富有特色,兼实用性和艺术性;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合各类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

目前,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新问题。其一,过滥的编排布局。过于注重标语口号,墙壁上到处是校训、名言警句。使人不禁回想起“”当年的“红海洋”。其二,缺乏整体协调。高档次建筑,低品位艺术,内容形式呆板,投入大,效果小。某些学校花数万元搞个雕塑作品,还要两个小朋友举着个原子结构模型,五十年来一个面孔。三是管理不善,周期性长,过时的板报随处可见。还有是严厉性不够,不使用规范字,一些人物塑像不注重保洁等等。

德育文化范文第2篇

1.诚信研究受到多学科的关注

(1)社会学的信任研究。社会学的信任研究发生在20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前,关注诚信的是社会学家齐美尔。他认为:“现代生活在远比通常了解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的诚实的信任之上。”德国社会学家于1979年出版《信任与权力》,提出“信任是简化复杂的机制之一”。诚信是社会和谐的软环境。

(2)心理学的诚信研究。M.Deutsch以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信任,他认为信任属于人际之间的一种心理活动,并且属于“心理期望”性质的预前支付,这就是说,信任要前于行动。诚信是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的剂。

(3)经济学的诚信研究。1984年,以色列学者爱森斯塔出版专著《保护人、被保护人与朋友》,提出“信任结构”概念。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将信任研究推向最高潮。其结论是,诚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4)教育学的道德研究。研究者认为,信任的目的,除开其功利主义的一面之外,还有非功利的一面——即追求快乐,比如帮助别人。从宗教的角度看,作为道德的善良一面,诚实信任符合道德原则。作为一种社会品德,信任促进了社会交往和团体的凝聚力。

2.诚信价值研究的来由与核心

(1)诚信价值研究的来由

其一,诚信来自一种社会契约。市场经济里人际关系遵循平等关系,彼此来往由遵守契约上面的承诺、执行承诺而行动。可是,根据经济学家魏杰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40亿份,涉及金额140亿元,但是履行合同的不足50%,这种状况不制止,从反面纵容了不守法的狂妄行为,因为若不守信者得利,诚信将越来越遭受践踏。

其二,诚信来自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理性精神,即求实精神。以患者和医生这一对为例,二者信息不对称,医生就很容易骗人,哪种药最贵哪种药最便宜,医生最清楚。如果医生为了获得高额的回扣,而不是以治好病为目的,那么他就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让患者上当,事后你还没法说他错误。

其三,诚信来自一种尊重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诚信属于高级诚信。例如在交易活动中,不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考虑兼顾对方利益。

其四,诚信来自对神文化的信仰。这种宗教的解释,令信任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人们祷告或坦诚地请求神助,或神的原谅,其背景上,还是屈服于一种心理上的“威慑”。不仅是基督教文化,几乎所有的宗教文化都主张诚实和信任,以至后来构成了民众的一种普遍生存方式,促进和维护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繁荣。

(2)诚信研究的两个核心内容

其一,社会人际关系——从依附关系走向契约关系。西方诚信的基础是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的根基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是上帝的子民,而上帝这个抽象的神,既没有现实的欲望,也不存在物质的需求,这样就从根本上确立了“人一人”的契约关系,这也是基督教精神对世界的一个极其伟大的贡献。中国虽然也有一个帝,那就是皇帝,不过,这个“帝”是个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是一个有欲望、有“食、色、性”需求的人。为此,他需要享有特权。如果人人平等,那他的那些欲望和需求都不可能实现。于是,他必然要建立一套规范,即金字塔的等级制,他就在金字塔的顶端,然后层层控制。这种层层控制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最先是通过“血缘”形态的人身依附关系,而后则扩大到臣民对皇帝的“效忠”,及至普遍的下级对上级的“效忠”,即诚实守信。相反则不具约束——上级可以欺骗下级。这种森严的层级人际关系,一直维持着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解放后的计划经济社会,仍然是这种层级结构社会。

同时,要走进市场经济,在社会伦理机制上又出现了巨大的新的冲突,即市场经济的人际契约的前提是人人平等。当前,我们就处于这个传统的不平等的层级关系走向平等的契约关系的过程中。契约,不仅指平行的人际之间,还指公民与政府之间。因为市场经济的政府权力的来源,或者说权力的法理性(合法性与合理性),根植于选民(纳税人)投票,而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暴力(“枪杆子里出政权”)。那么,为什么靠投票呢?因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政府和官员,是靠公民纳税养活的,有纳税的义务就有投票的权利,权利和义务一致才是最公平的。

其二,人性假设——法律的尊严。上述讨论突出的是公民个人,深层地讲它涉及到对公民个人的尊重。人际之间彼此讲究诚信,从本质上看,就是人际之间的一种彼此尊重。西方文化里,对个人的尊重最鲜明地表现在人的自由上。不过,这个自由分两个方面:一是人际之间,二是个人与政府之间。前者的自由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约束。个人与政府之间的自由则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对于政府和官员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只要没有行动,就没有。例如美国每隔四年一次的大选中,民众公开地反政府,包括举行游行示威或罢工,历数政府领导人的缺点或错误。第二种形态是法无禁止则自由,与官员的守则刚好相反,官员的守则是法无规定则禁止。

西方三百年的资本主义繁荣有三块基石,一是私有制,二是个人主义,三是宗教。其中的个人主义就包含着人性的假设——人都是自利的。由此,这种自利不能无限扩展,所以要靠法律制度约束,其中包括“总统是靠不住的”,因为总统也是人,总统也是自利的。当然西方文化的前提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刚好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为之提供了实在的基础,无需另外重建。而中国历史的几千年都是基于等级制及其相应的层级文化。只有层级文化才天然地赋予了统治者以特权。所谓腐败,没有特权哪里来的腐败!而其追索特权的手段,仍然是暴力,即武装夺取政权。

市场经济,也就是纳税人经济,令这种暴力文化的延续遭遇到困境,今天正是处在这种困境之中。那么,如何走进市场经济?长期以来,我们把人的自利性无限夸大并歪曲为“丑恶的极端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其实,自利与自私是有严格区别的。尤其是,不能把自利或自私与制度分割开来。其实惩治腐败,制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制度经济学通过严格的研究,充分证明: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做坏事。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无所谓‘好人’或‘坏人’,主要看你制定的制度。”今天的腐败如果不从制度上面改革——让官员认识权力来源,让民众投票变清晰,那么,腐败只可能愈演愈烈,因为腐败最怕民众和老百姓。

二、诚信文化——中西价值座标的不同指向

诚信于个人乃立身之本,于国家乃立国之基。个人失去信用,人际关系丧失,难以在社会上生存。社会失去信用,尔欺我诈成为一盘散沙。政府失去信用,权威扫地政令瘫痪,国家失去信用,将被世界抛弃。所以说,诚信是人类社会里,个人、政府、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粘合剂。对此,在今天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在今天饱受各方失信的种种痛苦之后,我们算是深切地感受到了诚信的丰富内涵和巨大价值。

诚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几乎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表述。孔子《论语》中,关于“信”字,据人统计,出现过38次,高于“善”、“义”、“勇”等。可见,中国古代儒家文化里对“信”还是很看重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2001年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中国严重缺乏诚信呢?原来,2001年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普及年,正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过渡期里的一个关键年,正是这种从西方文化引进的经济类型,暴露了中西两种文化在诚信的价值指向上的严重背离。

此事得从经济学谈起。日裔美籍学者弗·福山出版了一本名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福山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三种形态的资本:经济资本、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社会资本则属于信任范畴,是信任里产生的能力。他认为,信任就是一个规范的、诚实的、合作的行为组织中的一种期待。其次,信任来自宗教、传统和习俗。高信任以及自发性的社会交往,造就出教会、商会、工会、俱乐部、民间慈善团体及民间教育机构。这些社会中间组织是市民社会基础。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说,诚信是整个资本主义契约社会的基础,也是基督教“善”文化的体现。

福山认为,如果缺乏这类以诚信为责任的社会中间组织,一边是强大的政府,另一边是原子化的个人,这种状态对于经济发展很不利。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私营企业内部那种靠血缘凝聚的信任,已经不够用了,当私营企业超越家族性的血缘关系的桎梏,走向非血缘关系的广阔天地时候,信任就是其中的粘合剂。没有信任,经济繁荣就是一句空话。我国一方面处于经济繁荣初期,其中日益强大的私营企业正在走向“非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福山说的“社会资本”所造就的“中间组织”。至少是发育很不完善。

福山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血缘”途径认识信任,一旦超出血缘范围,社会信任立即进入整个经济运转的链条,否则将极大增加经济运转环节事务性成本,极大地降低经济效益。由此,我们便可以清晰地考察中国的诚信文化了。

当我们回到中国传统文化,那么“血缘”关系就应该是打开儒家文化仓库的一把钥匙,最早的“诚”来自宗教意识。尽管中国宗教并不发达,但不能排除这种依附性图腾的存在。当时的“诚”表达的是人对“神”的诚实或虔诚,否则在“宿命”里或迟或早都会受到“神”的惩罚。后来,“天人合一”观受到统治者宣扬,在意识形态里,皇帝充当了“天子”,则所谓“神”落到人间烟火之中,“神”被具象化。由此从对“神”的诚,转化到对“帝”的诚,或者说转化为奴才对主子的“诚”。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用福山的“血缘”观。所谓信或诚信,更多地反映在儒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忠”和“孝”中。“孝”很明显属于血缘范畴,其指向是自下而上的。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在中国所谓“国”其实就是放大了的“家”,因此,所谓“忠”实际上就是放大了的“血缘”范畴,其指向也是自下而上的。因此,我们讨论诚信,其总的价值指向的是社会阶层的纵向座标,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忠诚”,直至对皇上或最高权力者的忠诚。离开了这两类血缘关系或血缘范畴,“信任”在中国社会很难存活。

从现实看,信任的这种纵向座标,给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人留下了深刻记忆,例如我们有“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标语口号,有“对党交忠心”的行为准则,更有中大肆泛滥的“忠字舞”。原先计划经济时代局限在血缘环境,那些凭各种票卷购买物品的相互通融,也仅仅发生在家族或血缘关系内部,因此,我们感受不到国营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或“五角债”,因为当时的理解是,大家都是国家的“子女”,属于血缘内部的事务。不过,这种计划经济的模式遗存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亲兄弟明算帐”),要求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独立核算了,当然就出现了信任危机。

总之,中西两种诚信文化价值是错位的。二者之间主要有三大差异:

其一,中国传统诚信是适应专制等级社会的纵向价值指向,现代西方的诚信是横向价值指向的;

其二,中国的诚信指向是自下而上的单向指向,西方的指向是人际之间的双向指向;

其三,西方的诚信成为当官的首要制约条件,一旦违背诚信立即下台;而中国诚信对下级或平级之间不存在制约问题。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基因上的一种先天性缺失。

笔者强调,在中国建立诚信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大的文化“基因”补救工程。不能光靠银行系统简单的“信用评估”,仅仅局限在贷款企业的信资或信托。这样做只能浅表层地局部地治疗失信。

原来,是因为中西两种价值座标的错位,才导致了今天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诚信的缺失。当然,这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在基因上的一种缺失。例如,作家田中禾先生查阅发现,解放47年后,才在中国字典上找到“诚信”词条。

三、高校德育重建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从哪里开始?笔者建议遵循以下三个层次:政府的政务诚信一经济的市场诚信一高校的德育诚信。这是我们考察西方诚信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的结果。

1.加强信用建设。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只有诚信的政府才能够培育出一个诚信社会。那么,今天如何消除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可以有几种办法,如推行公示制度,首长问责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机关作风评议制度等。

2.经济的市场诚信

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要组织行业协会和同业工会制定“信用行为规范”,开展“社会信用承诺”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和完善企业纳税信誉的等级平顶制度、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在商品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商品在流通中所携带的价值观,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重炮”那样,可以摧毁一切闭锁心理和传统习俗,“推行文明制度”,以至产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由此而引发两种情况:一是商品的大面积流通促使败坏道德带来的破坏面积大;二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提供道德选择的多元化。市场经济中,随着商品包括其广告的广泛传播,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将远远超出学校范畴,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社会化和人的行为,其结果是形成一种道德多重氛围。

面对这种污染的社会氛围,要求学校教育具备足以抵挡社会大空间的多元道德观念的力量,可能不太现实。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这样说不无道理,因为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具备相通之处,本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生产的自然经济形态,产品流通中的商品性成分很少。社会控制论研究的新成果认为,社会稳定类似于一种力的效应,在社会控制力的三大因素即暴力、经济力和文化力中,自然经济社会的暴力(如监狱)还是占主导地位,经济力和文化力均占次要地位。即使不道德,在暴力的威摄面前,人们的反抗程度也是有限的。

3.高校诚信文化的重建

要开展群众性的社会诚信大讨论,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加强学校里的诚信教育。尤其要注意的是开展家庭和社区诚信教育工作。

诚信,作为德育的根基,应该按照德育的规律,进行重建。

(1)养成层次的“德育——诚信”教育。即道德规范的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是最初形成于人际交往中,为维持交往的秩序而逐步约定的彼此认同的规则。它是从一些最起码的原则演绎而成的。基本规范至少有三条:一是不给他人添麻烦,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二是不妨碍他人,不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或给他人带来不便;三是不损害甚至侵犯他人,更不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使他人感到痛苦的事。如自己为自己服务,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又如有他人在场不高声谈笑;再如不经他人许可不拿别人的东西等。习惯靠养成,习惯成自然。也许小学教育可以以此为最基本的规范,如果这几条养成习惯,一生受用无穷,将免去往后许许多多烦恼。因此,从年龄段来说,家庭是道德养成教育的最佳场所,父母的行为是子女道德养成的最好示范。

(2)认知层次的“德育——诚信”教育。文明者,有文则明;道德者,有道行德。影响中国深重的儒学文化所讲究的“修身”,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延续了数千年,可历史的观照并不那么纯洁无瑕,鲁迅揭露过正人君子们那些漂亮的语句编织的外衣里,也藏着苍蝇成堆的骨肉!更何况进入市场经济,现实的利益驱动完全表面化。在青年中讲解道德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从原理上认识道德是个体对社会、对自然的一种义务,是个人对他人的一种责任。当个体不道德的欲望产生时,由认知层次派生出的力量会变成意志,强迫个体收敛,在行为上反映出自律。认知层次的诚信教育一般放在中学阶段。通过以上道德实践后,进入以下高级阶段。

(3)情感层次的“德育——诚信”教育。长期以来,人们把诚信建设理解为一种知识传输,以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通过灌输习得,而忽略诚信道德是一种精神体验。从精神美学角度看,个体的社会经验和文化传统影响,给每个人都带来一定的社会情感,道德的“善”是一种精神文明美,美是人的心理情感。几乎可以说,任何强烈的情感都不是通过意志的努力获得的。意志可以实现自觉,通过自觉走上自律。而情感是自发的,谓之“心不可求,不求自至,求之转不可得也”。欲体察情感,常常象开亮电灯看黑暗是什么一样。良好的道德行为在个体身上内化为其特殊的主体内在体验,对客观事物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我的道德判断,从心理上反映个体的某种情感,如快乐、焦虑、不安、紧张、厌恶、爱憎。由此可见,助人为乐这种高尚情感的建立,企图通过某种形式如每年几月几号“助人为乐”一次,当做德育特别是小学德育的手段,其动机与效果不一定能统一。一则是个人情感的建立从来不来自外界的形式命令,二则据阿诺德——拉扎鲁斯理论,情感的建立需要有认知的支持,小学生尚不具备这种认识水平,怎么能“乐”得起来。

(4)情操层次的“德育——诚信”教育。情操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道德与美感的高度统一,是道德与智慧的高度统一。心理学认为,它是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或社会意义的事物所产生的复合情感,是围绕某一事物或某一对象而产生的多种感情的复合体,故又称高级情感。情操一般不表现为一时冲动,也不随短暂的刺激产生或消失,而表现为理智和持久的情感。

在情操层次,最突出的部分是以高度的文化修养为背景的审美感、同情感、幽默感及其他个体体验。例如宗教的善的情感和孝敬父母的义务感。又如对职业的责任感,对坏事的疾恶如仇的情感等等。那种刻意设计的道德说教,很容易带来某种“故意性”和“面具”效果。与自然的情操相比,说教不免使对方产生一种反感,失去了道德自然美感的真缔。情操层次的诚信教育一般放在大学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持久而经常出现的情操体验属人格的重要成分即个人素质的成分。

4.诚信的评价体系与失信惩罚机制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最先遇到的诚信问题是从“信用卡”开始,但是,中国的“信用卡”尚不成熟,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借记卡或贷记卡,这是因为中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制度,也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记录”。并且社会的经济来往如本文开头所说,到处是失信,其中最典型的失信情况大概集中在股市上,股市的失信现象极其严重导致了大量中小股民的血汗钱被掠夺。怎么办?

建立失信惩戒制度亟待通过人大立法,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和团体的统一“信用代码”,对于失信者留下失信记录并且公布于世。为什么“传销”在西方行得通,而中国行不通?就是因为西方有一套大家都遵守的诚信准则。而中国人是生人骗不倒,就去骗熟人甚至自己的亲戚朋友。我们必须能够让守信守法者致富。尽快建立信用法,让失信违法者付出倾家荡产的“失信成本”。让“诚信”这个无形资产发挥强大作用,进入社会“品牌”战略。花大力气,重新塑造中国文化,剔除其中朋友之间的欺诈成分。特别是尽快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服务体系”。

正当政府为“建立社会信用体制”一筹莫展之际,正当这种信用制度还在政府有关部门讨论和孕育之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以极其敏感和为政府分忧的态度,率先开展了校内“信用制度”的探索,从教师和学生的“校内信用”做起,公开建立“个人信用记录”,内容包括考试信用、借贷信用、人际信用等。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培养学生一诺千金的良好习惯。这种结合学校环境开展的“信用实践”,给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社会信用体制”开设了一个试验场地,起了一个探索的先行者的作用。我们期待这个试验场完满地坚持下来,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取得社会效果,获得社会公认,再推广开来。其另外一层意义是,给将来毕业生的分配与用人单位提供一个“信用考察”渠道,促使用人单位接收更多的毕业生。

[摘要]本文采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研究诚信。探讨信任的来由,比较中西诚信文化价值的不同指向,提出诚信的高校德育重建。文章建议,从三个方面建构我国高校的诚信体系。

德育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调节; 德育向度; 德育张力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98-04

德育来源于文化并生成于文化,大学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启迪人生的教育,除了需要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导向外,更需要借助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德性资源,长期而持久的浸染和滋养,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从文化调节的视角来审视和剖析大学德育,把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渗入德育全过程,真正让我们的德育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和谐的文化张力,形成大学生知情意信行以及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实现文化先进性和德育有效性的双重建构,这既是大学德育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教育人性价值的思量与回归。

一、文化调节的德育向度

文化调节和大学德育并不是一种主观上的随意组合,其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德育与文化在精神本质上的协调一致、在育人功能上的互相承载,文化性是德育的内在属性,立德树人不仅是大学德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文化调节的至善追求。大学德育中的文化调节是高校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青年学生的一定需求,采用一些有效的文化手段,通过一系列文化认知活动的调节以及文化育人氛围的营建,进一步把文化调节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过程之中,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文化认可和德性养成之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并将德性文化知识内化、积淀和渗透于心理结构之中,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心理行为等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活动过程。

1.激发主体性意识

人是文化的主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只有把文化渗入德性养成之中,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才能充分彰显出主体人的本质特征。“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1],激发学生自觉进行思想转化的潜能和愿望,提升自我品行修炼,实现理想德性人格。首先,文化调节是主体自觉的前提与基础。文化驱动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向前发展演进,文化调节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晰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突出学生参与的能动性,自觉地按照德育目标规范、调控、校正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趋于理性向善。其次,文化调节是主体自信的动力及保证。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自觉地认知,彰显德育的文化本性,激活积极向上的信心和激情,勇敢执着,努力拼搏,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对未来怀有美好的信念和希望,变得更加自立自信。第三,文化调节是主体自强的手段和方法。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物,但其能够引导主体发展方向,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使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对未来的预期中不断超越自我,以顽强的意志力面对各种矛盾和困惑,克服千难万险以完成自身的美好愿景。

2.指向生活化体验

文化来源于生活,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浸润和推动,我们的生活与动物没有区别。“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2]寓含丰富文化资源的生活是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形式,只有让学生带着由课堂教育所激发的内在心理矛盾和思想疑惑到生活实践中去体悟揣摩,才能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达到思想与情感的认同,进而外化为行为取向,这就是实现文化调节德育的生活化内在逻辑。大学生思想的感悟、提高和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文化调节需要以生活化的持续时空为依托,还需要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动态情境做保证,火热生动的社会生活是青年学生最好的教科书,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思想转化和持续感悟的历练时空,从培养大学生的情商入手,通过把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生活实际问题当作教材,模拟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们“在践行中反复对照角色、相互比较学习,感受自身价值,进行实训演习”[3],真切地感知如何做事与做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情意信行思想的转化和提升。

3.回归伦理式关怀

“文化的本质是伦理,优良的伦理秩序和道德价值的养成,表征着文化的伦理深度和高度。”[4]一种没有或失去伦理信念支撑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也不可能担当起塑造“道德人格”的使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种优良的文化观念或实践一定伴随着优良的精神生活形态,而野蛮的文化定会导致一种不合理的伦理信念。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良知、人们所崇尚的美德,在最终意义上都是由文化所缔造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德育进展则难以取得实效。面对当代中国文化在审美情趣和道德价值标准的评判方面日益多元化的倾向,特别是这一倾向不可避免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很大影响的现实,文化要真正代表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必须以强有力的引导性实践,进一步淡化说理性的知识传递功能,以具有思维创造力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行为,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伦理需求,促成青年养成优良的道德风习,从而建构和重置伦理生活经验,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进步。

二、文化调节的德性张力

1.本为明“德”的德知力

德知即德性认知,是人运用理智或智慧在文化素养学习过程中,感知体会文化知识所蕴含的德性道理,以一种自觉的心理定势来促进主体做出向善选择,从而获得对于事物根本性的认识。求知是人的本性,德知力是人们判断道德理性认识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是否合理的根本看法和标准,其根本旨趣在于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关照,使德育深入心灵,进入头脑,使被教育者‘心悦诚服’,最终实现文化自觉。”[5]

发掘文化中的美德资源,在德育中注入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将学习文化知识与成就美好德性有效统一起来,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的结合点,引导德育对象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从多样性的角度客观地对文化传播下的价值观念进行梳理分析,从善如流、去伪存真,主动向着德育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一是启智。文化是人类文明深层积淀所特有的精神现象,融有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智慧,以文化的内在属性来观照大学德育,是“人们既有地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承载着德性的基本价值取向”[5]。它所倡导的加强人格修养为本,追求至善至美人生境界,注重人际之间的道德伦常调节,以及执中尚和、推己及人的文化精神,是大学德育的重要指南和充足养料,能开启学生思维智慧,让“知者不惑”,明确人生价值追求。二是明德。古人把德性认知看作是人的本然存在,明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成就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大学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合理精华,如:见利思义、勤俭宽容、诚善爱敬、自强不息、励志奉献等,将这些思想道德原则传递给学生,播撒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们在温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启发心智,在潜移默化的服务学习中调节德性,从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认识,主动接受一定的行为准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自觉的追求真善美。

2.重在关“爱”的爱心力

爱心乃是人格之美,情感上的真,品行中的善,是人类最美好的德性情感。作为集真、善、美于一体的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它是个体对人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一切事物发自内心真挚深厚的心理态势或感情倾向,是存在于人精神体质中的一种道德资本。爱心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精神,也是一种人生意境,它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是青年学生成长发展、追求崇高理想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道德教育若要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有爱心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人们之间相互关爱和尊重既是人类文明的心理需求,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6]而内含真诚、关爱、友善、感恩等情感要素的文化调节,契合了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规律,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首先是认知爱。爱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利用各种载体和渠道,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全面汲取关爱情感的精华和养份,激发大学生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关爱帮助等基础情感,感悟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一切德行善事的基础,在认知层面上深切了解和感知文化爱心情感。其次是践行爱,学校应该着重突出体验式文化爱心德育,要经常开展各种蕴涵关爱文化的实践,为同学们创设令人愉悦的文化爱心情境,让学生在持续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当仁不让”,自觉体会爱心纯朴诚实之美,感受“仁者爱人”的利他情感,在实践层面上体验“智者不仅独善其身而善天下”的仁爱观。第三是升华爱,在理解和感受爱的同时,要适时通过文化调节的润泽和熏陶,将美好的关爱情感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德性素养,由自爱走向友爱,并乐于施爱,进而扩展为博爱万物的无限大爱,形成“仁爱之心永恒”的行为习惯,在思想层面上养成“心存关爱、自觉向善”的人格修养和德性品格。

3.力求觉“责”的责任力

责任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和重要前提,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因素。它是人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发展对个体需求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指主体对一定社会关系中存在任务的客观认识和自觉服从。责任力可称为责任心或责任感,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体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积极持续的一种自觉态度和心理反映。

文化调节把责任从概念性说教转化为鲜活的例证,所蕴涵的责任教育资源生动地概括了个体在道德体系中被要求和必须承担的具体责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有效地唤起大学生的责任意识。[7]一是通过文化学习感知。认知性德育课要通过实地体验观察、假想角色互换、课堂案例分析等问题情境大力推行文化调节,在充分肯定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向他们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人生责任,使大学生从知识中体会到不同层次责任的分量,从而萌发把外部的责任要求内化为自觉履行责任的道德情感,进一步增强责任的理性自觉。二是通过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群体文化需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导向性,是大学生责任感养成最好的助推器。高校要着力把责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校园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与追求,让学生的灵魂接受文化的洗礼,在充满温馨的育人环境中锻炼责任品质,不断推动他们自我完善与升华。三是通过文化服务体验。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服务学习活动是激发大学生内在道德情感,唤醒学生自觉履行责任的内在动力。学校要创设责任情境,根据不同的角色制定不同的道德责任规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自我责任角色,学会体验别人的处境以及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从中领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从而树立对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4.善化信“认”的认同力

认同是人们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将自我与他者的行为取向、价值标准、信仰态度等经由模仿比较,内化于个人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进而形成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的心理状态和归属感,是主体内在的一种心理体验、情感互动乃至认识趋同的移入过程。认同力是指通过以文化调节为基点的德育培养,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对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良知、人文精神和共同理想的认识趋同,并自觉按其规范要求来指导自身行动的一种精神动力和积极因素。[8]

高校德育要通过各种契合心理发展需求的文化调节,让大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对认知对象产生高度的肯定性体认。一是引导学生自我认同。个体真正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超越,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德育通过以具有文化内涵的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向调节主体的自我选择取向,使大学生在选择时自觉地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我肯定的发展需要和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追求,并在其过程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和满足感,体验到一种快乐和幸福,从而不断深化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德育内容,并将价值观念内化到心理意识深层,依据在德育中形成并认同的一定价值尺度对现实的“自我”进行深刻的理性调整,从而自觉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二是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过程性要求为大学生们创设一个乐于参与的自主构建、自我教育的文化语境,通过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价值不断分析反思、比较感悟的基础上,利用文化的先进引领和多元渗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效地扎根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自觉地进行科学选择和价值评判,在认识上赞同、情感上相容和信仰上确立以共同理想信念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核心价值观认同并内化为道德自觉和个人品质,建构起符合社会需要并被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准则。

5.勇于实“践”的践行力

践行就是践履笃行,乃德之基也。是指在一定意识支配下表现出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能力。它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是主体内在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人的存在及发展与其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自古就有“躬孝践行,笃实而辨于文”的实践方法,社会实践是高校整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激发德行的有效途径。

德育从根本上讲需要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德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文化调节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融入德育实践:一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自觉性。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体验并变成独立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要素的合力,让学生带着思想困惑自觉参与到生活化、隐性化的角色体验之中,促使他们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主动砥砺自我,“慎独自律”,亲身地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道德自觉,进而形成自觉行动。二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科学性。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一种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只有回溯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得到确认,文化调节以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道德指向,特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德育文化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与现代德育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确保了德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三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持续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支撑和导引力量,能够引导德育对象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自我的价值标准主动践行真善美,自觉抵制假丑恶,进一步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持续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且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一种道德品质,使道德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一种自觉持续的人生追求,这也是我们德育的目的和旨归。

6.持之养“思”的思创力

思创指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人们基于生活实践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特定的文化信息,不受现成常规思路的约束,对客体不断进行质疑、比较、反思和批判,从而进一步激发主体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寻求对问题的全新而独特性的解答与方法的思维过程。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就是因为其经过了长期的文化学习与训练,具有了对文化的敏锐性以及超越现实物我的能力,思想是人的行动指南,只有在正确的文化思维指引下的行动才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我们教给学生道德认知,不仅是为了加强他们对知识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是要在德育过程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价值判断能力,也就是具备自觉发现生活目的与意义的能力。先哲说过:要学思结合,三思而后行。一要学会审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文化为基点的审思是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带有理性批判性质的认知方式,它的形成源自于对生活的文化积累,是发现矛盾并为之寻找原由和依据的一个辩证扬弃的过程。[10]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在打好知识性根基的前提下,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二要学会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时常反思自我是古人所褒赏的一种美德,“理性的自我意识特别是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前提”。通过文化调节多途径、多角度地潜移默化,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理性分析和逻辑推演能力,常思索“为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为人处世时心态趋附于平和,实现知识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三要学会明思。“行成于思,毁于随。”正是源于知识积累和文化调节,思考才成为了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文化力量的渗透和调节,会促进大学生把握理智与情感世界的平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养成主动探究的生活态度,是非比较的明思意识,并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意义与价值,增强行动的正确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阿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39.

[2] 鲁 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2-9-10(03).

[3] 刘晓霞.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论一体化”教学实践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0.

[4] 袁祖社.文化本质的“伦理证成”使命与精神生活的道德价值逻辑[J].道德与文明,2011(04):9-13.

[5] 金 雁.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J].江汉论坛,2008(10):122-125.

[6] 刘晓霞.以关爱养成为向度夯实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47-48.

[7] 夏春雨.试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19-20.

[8] 苏振芳.论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20-24.

德育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常规;“阳光文化”;文化型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65-02

过去我们一谈到德育,很容易就联想到“行为常规”,好像德育就是“常规”,“常规”就是德育。我们反思:这样的德育太过陈旧,不宜用于单体个人的成长,不符合学生正常的成长规律,因为我们过去的常规里最多的词语就是“什么不能,什么不许”,甚至有违反了哪条,就……

我们的德育常规工作,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一谈到旭东中学的德育工作,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旭东中学的学生听话、乖、贪玩打架的学生几乎没有、学风好、行为常规遵守的好等等;班主任队伍素质高、业务能力过硬、敬业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反思: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灌输是对生命和教育的亵渎,而引领则是对生命和教育的尊重,体现了科学的育人观、发展观。既然我们的学生“常规”遵守做得不错,我们旭东中学德育发展的思路是什么呢?这时,我们提出了我们的旭东中学育人理念――做阳光德育,育阳光学生。绕着“三阳光”育人理念,我校的德育工作思路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阳光的行为习惯

从操作性来看,中学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

从时效性来看,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长辈的过分溺爱阻碍着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不少学生均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不按时作息,好睡懒觉,上学迟到;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不合群,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懒惰,常依赖大人等等。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培养孩子做人、做事和学习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好的行为习惯就像存在银行的存款,终身享用利息;不好的行为习惯就像沉重的债务,终身背负。

针对以上种种恶习,我校开展了系列化的习惯培养活动,如:入学教育、军训、小组长培训活动、伏桌静、晨检晨收等一日常规教育活动,并且日日查、周周评、月月考,实时反馈、实时纠正等做法,培养每一个旭东学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每个孩子受益终身。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重要环节之一。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是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同时良好的自主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身体力行的作风及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的。

近年来,旭东中学积极开展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德育教育,特别是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把学生自主管理作为学校的系统工程来抓,为德育工作创设一个新型的内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的辅助和主动作用。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自主发展,学校实行:食堂学生自主管理、值周班自主管理、合作学习自主管理、校长助理自主管理,让学生在学校自主管理的做到系列化、层次化、常规化。

三、注重家校“合育课堂”,塑造阳光师生

合育是从当今世界教育界高度重视学会生存,学会交往这一重要趋势出发,以中国传统的和合,中和理念为指导,对学生实施合群、合作、合享的教育,是使他们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准确对待他人,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合作共事,并能够与他人分享成果,分享快乐,进而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和整个世界的一种教育。

四、实行多元化评比制度,注重树立各类“阳光德育”榜样引导

尝试构建阳光教育评价体系,是在旧有的“三好学生”等评价体系基础上的改进、完善与创新。过去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三好学生”,有多少学生能符合“三好”的标准呢?也就是说:教育的阳光能播撒到几个学生呢?我们经过反思、实践,引入了多元评价制度,现阶段重点建设:校园阳光之星评价机制、校长助理评价机制、旭东之星评价机制,课改阳光团队评价机制,阳光班级评价机制。增加多元化评价方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得到发展,最终让每个学生阳光起来。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阳光心态”

阳光德育首先是使学生有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的好心态,由于应试教育的痼疾,加之旧的评价制度的弊端,泯没了学生的进取精神,使不少学生的灰色心态日渐严重。

利用心理健康课程、文艺晚会、家长课堂、科技体育艺术节、对外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时刻关注后进生,活动的过程让每个学生的心理阳光起来。

六、打造旭东阳光文化,提升引领作用

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育里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高尚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塑造,具有无声的感染和熏陶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首先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激发学生自觉成才的强烈热情。“阳光文化”,就是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引导师生建立起阳光的生活态度,打造以“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精神和品位,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主要包括:建立以人为本、优美、文明、有品位的阳光校园环境;引导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基于平等和尊重,形成和谐、宽容、温馨的阳光校园人际关系;培养师生多元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培养积极向上、尚进、尚书、尚美、尚善的阳光生活态度;形成和谐、尚美、包容、高品质的阳光校园文化;努力提供健康、快乐、美好的阳光校园生活。

在“三个阳光”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认为我们学校的德育目标:办阳光学校,阳光学校的解释应该为:有阳光育人环境、阳光教师团队、阳光课堂、阳光学生、阳光品牌。在人们的心目中,阳光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而在教育中,我们理解的阳光学生应该是:具有健康的心理,优秀的习惯,合作的精神,强健的体魄。阳光文化可以概括为意识,或者说是指导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的去做,即便工作热情很高、突入很多,也应该尽可能的去寻求他的内在规律,掌握规律后再去把事情办好。

我们学校在一届届班主任的辛苦努力下,在我们同学的热情参与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小组、班级、学校三维校园文化格局,三维校园文化的打造,必将让旭东的办学品质上一个新的台阶。

旭东中学的阳光德育之路还很漫长,我们目前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求新,愿旭东“阳光德育”将来是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

[2]周洪宇,邹伦海.文化寻根[M].武汉出版社,2009.

德育文化范文第5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想根据信息、系统、控制的观点,学校教育过程是学生思想行为系统和知识系统接收并消化信息的过程。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自于环境的各种信息,被学生所接受,并通过学生自己的主观过程,影响并形成他们的思想行为,通过学生的不同行动反馈于社会.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设计“影视文化与大学生调查问卷”时主要是从信息途径、接收手段、信息强度、对信息接收的选择性、对学生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考虑的.由于调查的目的偏重于研究影视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问卷的设计也有所偏重。具体内容包括:影视媒介与其他传播媒介的比较、学生收看电视的动机、学生对电视内容的选择性接收情况、影视媒价对学生世界观、道德观及其它观念和专业知识的影响与帮助、影视在学生娱乐中的地位、娱乐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学校影视活动的现状等。

2.样本数的检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电视的超过80%。(见表1),取置信系数为。.95,最大误差不超过10%,根据公式.计算,只要样本数大于或等于64,即能反映样本总体.本文的调查共发出问卷315份,收回有效问卷297份,远大于64。可以认为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总体有良好的代表性。

3.样本基本情况为了使样本所反映的情况尽可能全面,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信息环境的差异,调查对象选择了位于我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的学校.调查对象包括各年级、多种专业的男、女学生。调查以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为主,侧重代表东部开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这两地的样本数均超过64,可以作为独立的样本进行讨论和做分析比较.其它四所院校分别是:烟台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表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次调查问卷共有19个题目,其中包括5个基本事实题,11个意向性问题,3个开放式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1.电影、电视是学生们乐于接受并喜爱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学生收看电视以获取信息为主要动机。影视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如表1所示,83%的学生选择了喜欢或比较喜欢电视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在“看电视“70?的动机”多项选择题中,81.2%的学生选择了“想知道一些未曾去过地方的风土人情”,75.1%的学生选择了“想了解生活周围发生了什么”,68.7%的学生选择了“为了得到一些新的思想与观念”。在“对喜爱的电视节目排行”一题中,把“综合新闻”排在第一的最多占31.1%,其次为“综艺节目”和“体育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固定栏目收视情况统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最高,为“?44%,其次为“综艺大观”、“体育大世界”和“焦点访谈”.很多学生在开放式的间题中,表现了强烈的要求,希望学校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们有机会在校园中欣赏电影,在日常中收看到电视节目.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写道:“不看电视会使我们变成对世界的盲人”。福州大学一位学生写道:“从电视中吸收神州风采,经济信息,民间风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不断充实自己,开拓视野,thankTV!”在座谈会上,学生们普遍认为,电影、电视这种直观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它的直接(不经过教师传递)及电视的即时等特点都是学生们所喜爱的,它的声像并茂也容易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还认为,电影、电视,特别是电视,在大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了解时事,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在较高层次上思考人生,发展自我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影视在大学生的娱乐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他们的各种观念有重要影响。青年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娱乐在这个群体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为娱乐不仅使大学生多余的精力得到谊泄,调节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健康高尚的娱乐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的良好机会.同时,娱乐的好坏对情绪有很大影响,而情绪对人的工作、学习,对人的情感和社会认知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又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之中,情绪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的娱乐时间为2小时。在“喜欢的娱乐方式”选择中,“运动”、“听收录音机”和“看电影电视”分别排在前三位,分别占28%、18%和17%。同时,有67纵的学生在认为娱乐的好坏对他们的情绪影响大,其中长时影响的占26%,短时影响的占41%.认为娱乐的好坏对情绪没有影响的只占6%.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在问卷中写道:“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或使人轻松,愉快.”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则更直接地写道:“有时一部优秀的电影或电视会影响我的情绪,有时会很长时间影响我的情绪.”另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写道:“好的影视作品会使我更加热爱生活。”建国后的十七年,观看电影是中国人的主要文化生活。这一时期的电影和银幕形象,对于广大观众,包括青年学生认识革命的艰难,珍惜和平生活,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虽然丰富多了,但电影、电视仍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而且对人们各种观念的影响很大。在调查中,分别有70%、59%和52?7%(多项选择)的学生认为影视作品对他们的审美观、爱情观和道德观有影响。认为影视媒介对他们道德形成有影响的占84%,其中16%认为有重要影响,6迄%认为有一般影响。影视作品对高校学生这些观念的影响,在调查中反映出与他们的年龄、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区等因素有关。这种影响对女生大于男生,对低年级大于高年级。

3.多数学校尚不具备让学生收看电视的良好条件,电影活动偏少。学校在影视文化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必要的引导.高校学生在影视文化活动方面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37,4%的学生回答根本看不到电视,44%的学生每周可以有1一2天看到电视,这其中有的是周末回家看到的,有的是有些学校在周末为学生开放一些电视。在娱乐方式的统计中,“喜欢用的娱乐方式”,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影视排在第三位,占18%,比第二位的广播录音相比只差一个百分点.但在“最常用的娱乐方式”中,影视降至读书之后排在第四位,占12%,与广播录音相比差了十个百分点.在座谈中,学生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而致。在座谈走访中,师生还反映以前学校还时常能放映一些电影,现在则很少了.除了周未和遇有重大体育比赛外,学生在学校里几乎看不到电视节目.调查统计中,半数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影视协会,3/4的学生不知道学校开展过影评活动.座谈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学校都有类似象影视协会的组织,但这些组织大都隶属于社团协会,主要以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开展的活动数量有限,影响面也十分窄小.与此同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校园内张贴的各种影视海报,特别是以盈利为目的录相的海报比比皆是,水平内容参差不齐.对此,很多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但大都以堵为主,创造性、建设性的办法和措施少。

三、建议和措施

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看,影视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面十分广泛,影响力也很大。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把影视文化纳入德育工作的整体中去,必将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这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建设好适应社会主义大学德育要求的、为受体所喜爱和参与的校园影视文化体系。

1.硬件建设.影视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文化.根据本文的调查,多数高校不具备良好的、应用影视文化进行德育的物质条件.在新的形势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对这方面进行硬件建设是必要的。在硬件系统的建设中,要考虑到管理者对影视文化信息输入的调控问题,以便使学生能朝着管理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和变化.在技术上这个间题已经得到解决.

2.软件建设.硬件系统的建立,为运用影视文化进行德育打下了物质基础,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构筑有利于德育的校园影视文化的内容体系,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建设.根据我们对影视文化所做的研究,影视文化具有信息性、综合性、导向性和影响的潜移默化性等特点.信息性是指其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巨大以及其信息传播的即时、纪实等特点,并由此而成为影响社会各个方面,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导向性是指影视文化受政治形态、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等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从根本上代表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民族传统.综合性体现在影视文化的功能和它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层次上.潜移默化性是指其最初是以娱乐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仍以娱乐手段为主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受体对其思想内容的接受是在娱乐的同时完成的.我们对校园影视文化软件系统的建设应着眼于影视文化的特点,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及年龄特征,着眼于我们的德育任务和目标,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虑.使校园影视文化内容体系既与高校的德育目标相谐调,又为高校学生乐于接受。

3.建立相应的机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系统,都要有人去建设.校园影视文化的日常管理和运作更要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有组织、有系统、坚持不断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的作用。高校中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建设校园影视文化,管理校园影视文化,使影视文化成为高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开展影视评论活动.影视评论活动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形式.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定包含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这种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因欣赏主体的认识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影视评论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观众去挖掘作品中的这些价值,引导学生们从艺术上、思想内容上去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精神营养,提高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影评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撰写影视评论、谈影视观感、座谈会讨论等等。

德育文化范文第6篇

一、校园文化的种类及其作用

校园文化就是指校园各种文化及其活动的总称,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分为两大种:即,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 校园的物质文化,分为设施类和环境类。

(1)设施类。校园内的各种设施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设施,校园文化活动就难以得到顺利的进行,此类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环境类。这里主要是指显性的校园环境,也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其主要包括墙报、宣传栏、教室装饰、宿舍布置、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等等,此类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感染作用,真可谓“道是无声却有声”。

2. 校园的精神文化,分为认知类、娱乐类、规范类、传统类、时政类。

(1)认知类。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应采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启迪学生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认知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报告会、读书活动辩论会、影视评论、知识竞赛等等。

(2)娱乐类。此类文化活动倍受学生的青睐。小学生好玩、好动、好乐是他们的天性,学校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有适当形式和健康内容的娱乐场所,让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娱乐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看影视、音乐欣赏、舞蹈、琴、棋、球类,文娱晚会、游园活动、艺术节等等。

(3)规范类。此类文化是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正常办学活动的需要,又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需要。规范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校服校徽、班级公约、《守则》、《规范》等等。

(4)作风类。此类的校园文化既是显性内容,又有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心领神会的隐性内容,但却能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指导和制约学生的言行。作风类包括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等。

(5)时政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关心时局的发展,关心国内外大事,组织各种时政类的文化活动,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时政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读报活动,时政讨论会、时事知识竞赛等等。

二、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从以上校园文化的种类及作用的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具有极其显著的德育功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认知的功能。校园文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能力。它有强烈的感染力、渗透力,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它渗透着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认识世界,了解国情,面对现实,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具备导向的功能。健康的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它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摧人奋进的力量。一场好电影,一场生动的报告会,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现实,对待别人,引发高昂热情,向文化科学进军,向文学艺术的圣殿进发。

3. 优化环境的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设施类和环境类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4. 培养能力的功能。开展校园文化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磨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说话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等等。

三、努力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充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是一种按科学规律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优化育人环境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我校十分注意抓好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的工作,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显性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一手抓隐性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四化”,即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要完全达到“四化”要求,需要花费相当的资金。当前,教育经费十分紧缺,我们要根据现有财力量力而行,以提高校园特殊育人环境的“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至少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训:即校训;二图:即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三规:即《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有:即有升旗设施、宣传栏、有图书阅览室、有校史展览馆;五旗:即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

(2)隐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指“三风”:即校风、学风、教风的培养。“三风”是由学校师生思想观念、行为表现、人际关系、精神面貌等所构成的整体状态,对绝大多数师生的言行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注意培养,才能形成优化的育人环境。

2. 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以创建区级“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为契机,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积极培育市级“乒乓球传统项目”、“书香校园”办学特色,成立各种艺术团、文社、书画院及各种兴趣小组等,精心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安排适当的地点,投入必要的资金,保证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快乐,受到教育,身心获得健康的成长。

3. 重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密切,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发挥其德育功能,对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1)创造优美的班级文化环境。开展“美在教室”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美的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创造美的愉悦、自豪的心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文明的班级文化心理。主要是指同学间和睦的人际关系,奋发向上的班风,端正鲜明的班级舆论导向等。培养文明的班级文化心理,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感染力、战斗力。

(3)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班级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是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的良好形式。因此,我们对班级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实施,以便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横向联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还得加强横向联系,借以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通过横向联系还能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校园文化的横向联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1)与社会文化的横向联系。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学生有更好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适应社会,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今后投身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与兄弟学校校园文化的横向联系。通过与兄弟学校校园文化的联系交流,不但增强兄弟学校的友谊,而且,通过多种竞赛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3)与军营文化的横向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军营文化的联系交流,引导学生向部队学习优良的革命传统,达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

德育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德育实践;本土文化;滋养

《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苏州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办法》的颁布,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方法和途径等,这为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探索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适应新环境,破解德育教育形式上陈旧、方法单调、方式枯燥、载体单一等问题,有效地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当今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笔者认为,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如果能一改过去校内说教的方式,以本土文化滋养德育,将学生引向社会、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品德发展机会和空间,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锦溪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水乡古镇,具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深广的文化积淀,我们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的资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笔者用这种方法进行了德育实践,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一、了解锦溪的自然资源、经济状况,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教育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水乡古镇――锦溪,锦溪天华物博,人杰地灵,是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国家4A旅游景区,锦溪留存着诸多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保留着无数明、清特色的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随着昆山市外向型经济带动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锦溪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也得到了进一步展现。那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英国学者麦克菲尔说得好:“个体体验是一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道德问题才能被体察和领悟。”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锦溪的古镇区和经济开发区,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了解锦溪的自然资源、经济状况,并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了解其源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家乡是美丽的,祖先是勤劳聪慧的,家乡的昨天是值得骄傲的,今天是引以为豪的,明天将是无比辉煌的。从而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美感,提升学生认识的高度,激发他们爱家乡,立志为家乡作贡献的责任感,为后继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二、认识锦溪历史,促进学生继往开来,奋发学习,自主发展

锦溪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农垦鱼牧,是良渚文化重要遗址之一。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苏州筑古城时,这里已成集镇,地属会稽郡,并有了制砖烧窑的历史。东汉初年(公元25年),刘秀手下的名将马援曾在镇南3公里处驯马练兵,以后人们聚居于此,形成村落,叫马援庄;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后方,孙权的辅吴将军张昭,死后葬于镇南2公里处的张家厍村附近;南宋孝宗皇帝在此留下了“陈妃水冢”……同时锦溪的古桥、古庙和众多的博物馆无不诉说着锦溪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结合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和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以纪念会、座谈会、报告会、影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走进锦溪博物馆”等课外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历史,体验家乡文化,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展示锦溪浓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湖清水秀、翰墨飘香的锦溪,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元明时期,逐渐形成了“陈墓八景”。高启、沈周、文徵明、陈淳这些文人墨客,都常来古镇,在游历了这世外桃源般的乐园后,举觞歌吟,并留下了一百多篇精美诗文。沈从文喻锦溪为“睡梦中的少女”,刘海粟则赞誉锦溪是“江南之最”,冯英子则称她“淡妆浓抹总相宜”。古砖瓦文化,是锦溪的特色古文化之一。锦溪也是吴文化传播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勤劳聪慧的锦溪子民,还创造了许多广为流传的民俗文艺,远近闻名的“丝弦宣卷”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锦溪还是吴歌之乡,锦溪人以自己独特的才智创作了许多民间歌谣,他们在各个乡村世代相传,成为了人们一种特殊的娱乐方式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诸多文化生动展现了一代又一代锦溪子民的生命历程。如今守望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成了历史赋予锦溪人的重要使命。我们通过文化沙龙,展示锦溪的稻耕文化、窑文化;通过参观实践,了解锦溪的桥文化;通过学唱锦溪民谣、“丝弦宣卷”,实现艺术熏陶;通过诵读“陈墓八景”诗等,丰富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这样“润物细无声”,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也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四、熟悉锦溪名人志士,鼓励学生立志成才,实现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之目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灵秀的锦溪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锦溪人,崇文的民风使得古镇锦溪人才辈出。天文学家朱文鑫,深受古镇“枯灯夜读”风气的熏陶,成为一代宗师;“清华英烈”陈三才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自尊;这个小镇还走出了两个“中科院院士”,一位是中国农业微生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陈华癸先生,一位是半导体材料物理专家秦国刚先生。其实,从古到今,锦溪究竟出了多少杰出人物,恐怕谁也无法统计。所有这些无不让人激动和震惊。我们带领学生走进锦溪杰出人物馆,触摸著名人物成长的轨迹,学生心灵受到极大触动,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开展了“讲名人故事”“家乡美”“明天的我”等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强烈地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既为身为锦溪人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也树立远大志向,立誓要努力学习,成为当代锦溪的杰出人物,争取为锦溪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我们赖以生存的是环境,优美的环境不但能让我们健康生存,还能使我们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单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接受着严峻的考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通过让学生走访调查、实地考察、摄影等,结合图片展、辩论赛、作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锦溪昨天的环境和今天的环境,学习环境保护知识。面对纷至沓来旅游的人们,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实践活动,在宣传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接受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上述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学生思想道德诸多的变化: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情感丰富了,主动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增加了,感受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综合实践能力也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的胆量得到了锻炼,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综合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其实,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资源,都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血脉相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说:“教师应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生活。”由此可见,以本土文化滋养我们的德育,利用锦溪古镇丰富的旅游资源,把空洞的德育内容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世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把僵化的德育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把迂腐陈旧的德育方法变更为更具时代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必将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德育文化范文第8篇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向上的精神和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校而言,教学生学会做人即立德树人是德育工作的目标所在,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的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熏陶、吸引、团结校内所有成员,通过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感情而把校园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校园内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包容的群体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活动,使校园文化成为开展思想教育且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新载体,并从而引导他们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努力拼搏。这种教育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和暗示渗透。

2.行为的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制度的直接约束,即学校各级各类组织的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间接约束,即通过校园风气和舆论而形成的潜在规则,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文化氛围,以消除从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3.实践的促进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能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走向社会胜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情感的陶冶功能

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现代先进的设施装备、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敬业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我们不仅要重视教育的结果,更要重视教育的过程。只有真正贴近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现实生活,真正引导学习者去经历、体验、感悟和反思,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这些熏陶虽然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深刻的沁人心脾的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功效,其教育功能是难以替代的。

校园文化虽然有多种多样的德育功能,但这些德育功能的发挥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设计、营造、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达到有机统一,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良好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直接难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的补充。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社会化的过程和缩影,能通过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每个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性,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中,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多样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4)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目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这一层面表现在:一是学校目标,全体员工一致努力、为之奋斗,逐步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成为学校工作的凝聚点;二是价值观念,应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享有的学校内评价人与事的价值,评价成功与失败,成绩与缺点的观念和标准;三是精神作风,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同化、培育师生员工的这种精神作风,来推广学校的行为规范,发挥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四是校园礼仪,在学校目标、价值观念和精神作风的指导下,形成学校文化传统形式是礼节、仪式化的价值观念。比如:互致问候、升旗仪式,、颁奖仪式、穿校服、戴校徽等,都能激发和强化师生的文化意识,使大家受到浓烈的情感熏陶,产生归属感和自我约束力。

(5)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包容性。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强化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健康地成长。

德育文化范文第9篇

关 键 词 生态文化;德育改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3

学校品牌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以人为载体并需要迟效评价的品牌,也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1]。多年来,广州市南国学校以顶层文化设计为依托,以创建特色学校为路径,形成了包含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在内的生态文化教育特色,初步完成了品牌学校的塑造,成为一所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的优质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认为,对于由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构成的生命共同体而言,学校只有基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改进,才能保障这一生命共同体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共生共荣。

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进一步深化对“共生共荣”的理解,认为它应当涵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共生共荣,师生、生生的共生共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共荣,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共生共荣,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共生共荣。为此,学校立足生态文化教育,重构“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立足全员参与,培育“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立足提升,拓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并存”的办学内涵,以德育改进为方式,努力创生共生共荣的生态德育,构建向善向上的教育生态。

一、关注精神生态,促进教师成长

在南国学校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中,学生和教师都是重要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主导性群体,只有当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他们所接纳、理解并认同时,才会将其内化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学生才能因此而获益,[2]学校也才能获得发展。

作为新时期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源自校本生态文化教育特色。生态文化教育以“水润南国,绿荫校园”为基调,用“水”“绿色”表述学校文化,追求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成为茂盛成长的草木,不断完美生命的价值。学校是一个整体,既需要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同心同力、互助协作。上善若水,意味着每一个南国教师都“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拥有水利万物的无私和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如此,才能构建共生共荣的生态德育,润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为此,学校努力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力求让每一个教师在南国这一生命共同体中不断成长。“请进来”,邀请教育专家和兄弟学校同行,面向全体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培训和经验分享;“走出去”,组织德育队伍考察学习,增长知识和开拓视野;丰富教师的专业生活,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经验分享会,在温情与共享中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增强班主任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组织课题研究,用科研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自强不息,和衷共济”逐渐成为教师群体的成长信念,而“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更是融入了每一个南国教师的血液。师生、生生共荣的理念不断激励着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用润泽生命的精神不断追求完美的教育生活。

二、完善课程生态,提升学生素养

学校生态系统既具有孕育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功能,更兼具传递文化、促进个体社会化、建立共同价值观等社会功能。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共荣,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共生共荣,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为此,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用经典教育对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开设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课程,用国际视野丰富和拓展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传统美德与现代视野相融合的、动静相宜的高素质学生。

学校从经典诵读开始,定期组织诵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天河区“美文诵读大赛”,用经典文化濡染学生;设置国学经典研讨课,引领教师探讨国学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了解国学课与语文课的区别与联系,提升国学课程内涵。学校以项目为载体,鼓励教师深入探索国学课程。例如,小学部由陈丹妮老师主持,利用每周三的写字课,组织全体学生诵读经典篇目。诵读内容从礼与恭敬、仁义,礼与真诚、适宜、克己、适中到礼以养德,礼致和谐,尊老爱幼;延伸至仪容端严,礼的价值等,不断深化学生对“礼”的理解。同时,选择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诵・经典义理教程》为基础,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主题,构建序列化的经典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渗透经典教育,例如,教师节上,鼓励每个班级挖掘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经典、文献、诗词、故事,制作班级板报,开展主题班会课等阵地;时值中秋佳节和国庆节,学校以“吟诵经典诗词,遥思忆古情怀”为主题,召集中秋诗会,以“赏今时之月,感古人之怀”为主题,开展硬笔书法大赛;以“爱我中华,传承经典”为主题,进行国庆书画大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更是经典教育的绝佳契机,学校将经典融入国旗下讲话中,让师生感悟经典的人文精神;每周一句、经典诵读比赛等也成为了学校的常态主题活动。学校希望通过丰富的经典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体验和感悟,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国际交往能力。学校以国际理解教育为重点,融合和平教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等国际热点问题,将国际视野和理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努力提升学生应对全球化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沟通技能。

德育文化范文第10篇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扮演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角色,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也推动了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为此,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确定班级文化特色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有的班级以农村学生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有的班级以城镇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在此基础上,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班学生构成以城镇学生为主,于是,我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初一强调“检点行为的尺度”,初二突出“温文谦让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初三着重“彬彬有礼的风度”。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从精神、制度与物质三层面全方位的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精神层建设主要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班级内形成正确的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一个环境中,当一个错误被大家所认同的时候,那么在他们看来这个错误就不能算错误了。但实际是这仍然是一个错误,所以只有形成正确的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譬如,刚开学时因为我没有特别强调在课余时间也要讲普通话,导致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因为在班里没有形成正确的舆论,学生觉得无所谓,他讲我也讲,也不去督促别人。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处理。在班会与课间进行教育,并时刻提醒。要求学生之间监督,并对屡犯者给予一定处罚。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明显好转。

制度是一个行为的准绳。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班的制度文化建设根据校纪校规,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爱书公约、课间礼仪常规等标准。当然制度不仅要有,而且关键还要落实到位。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班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具有文化和教育气愤的文化环境。“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级文化的基础。一个班级好不好,首先是看走进这个班的教室看看卫生怎么样。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我很重视我们的班级卫生。做到这一点,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必须坚持每天的轮流卫生扫除,同时要求全体成员要有公德心和文明行为,禁止乱丢乱放,要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教室的整洁;这是一个环保意识的培育过程,更是一个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过程。(2)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宣传材料,如:《中学生守则》、名人名言、每日絮语、班规等,特别是班级宣传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精选内容,常换常新,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特点,体现学生热点,体现教育功能,教师要在这方面作必要的指导。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对相应的岗位都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

3.班主任的组织引导。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其工作方法和管理风格直接反映于班级的文化风貌。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应关注下列策略:①规范生成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制定和落实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要让学生明确它具有与守则、行为规范不同的可操作性、互制性及灵活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立法者”,参与制定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充分感受这种规范的自发和自律。同时,指导学生依据这些规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反馈,促进落实。②自主活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班级活动由班委会根据学校要求及班级的实际需要组织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制定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主任只给予适时、适当的创意指导和组织支持,及时反馈活动效果,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班主任要注意加强调控和服务,及时纠正和解决工作中出现偏差和新问题,确保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变形,不走样。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碎而复杂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林国《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9期。

[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靳世荣,郑咏梅《关于德育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提要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已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目前,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班级德育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支撑略显滞后,班级德育工作的改进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分析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全面成长的锻造作用,进而拓展班级德育工作的渠道,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上一篇:工程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林业信息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