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常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13 16:58:00

德育常规管理

德育常规管理范文第1篇

一、德育渗透在常规管理之中

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常规正是培养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良好行为规范训练的最普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小学生年龄小,思想纯,可塑性大,每天学校的引导,无疑都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我们加强常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常规管理中注重“三导”。

1.校会导向。

每周一次的校会,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每周一次的校会可让师生不断明确方向,形成共识,导之行动。

国旗下专题讲话让我们“有机结合,宣传激励,形成系列,注重实效,正面引导。”

2.制度导训。

健全完善德育管理制度,不仅是落实德育到位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的需要,是明理导行的保证。

我们以查带训,以查促进,健全完善了“热爱祖国每日升降旗制”,全面发展“班级评优制”和“个人学分制”“一日常规六查制”;“每周活动八查制”;“红领中监督岗制”等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形成了德育渗透学校全面育人的管理体系,强化了对学生的训练。

3.竞赛导行。

我们每天公布各班全面发展情况,周周小结,月月发流动红旗,期末评优发奖,总结表彰,形成学校不断地竞赛激励机制。每个同学在竞赛中进步。每个班级在竞赛中奋发向上。

二、德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我们从管理入手,要求各科教学德育渗透入格。

一写:各学科必须把德育目标写进教案;二看:课堂

教学看德育渗透的措施落实;三导:以育人意识检查指导德育渗透到位。

我们用“两全”指向,为各种教学渗透德育引路。

(一)全面贯彻方针:全面育人意识,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发展学生思维,重视能力训练,关心学生身体,培养意志的品格,支持学生活动,减轻学生负担等。

(二)面向全体学生:厚爱中下生,提高优等生,关心帮助每个学生成长。

培优补差有效果,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三、德育渗透在丰富彩的活动之中

活动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的好形式。活动只是途径,育人才是目的。

我们特别注意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强调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养习惯、启智慧,练本领,长才干。

开展活动,我们力求“两让”:让一次活动使学生得到多种效益,一举多得,让每次活动都能令学生终生难忘,留下金色童年的美好记忆。在活动中,我仍还特别注意了“三结合三训练”。

(一)结合各种活动渗透养成教育,强化行为规范训练;

(二)结合各种活动渗透"五爱"教育,强化意志品格训练;

(三)结合各种活动渗透艰苦奋斗的教育,强化自主自理能力的训练;

四、德育渗透在评比之中

评比是激励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好方法。评比只是手段,导向才是目的。而且评比的过程也是德育渗透的过程。

德育常规管理范文第2篇

一、在日常纪律管理中沉潜德育

1.在日常课堂管理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时间意识

每个学期小学生都会拿到一张该学期的作息时间表,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可以利用时间表,让学生培养纪律意识和时间意识。如,上课时间、下课时间是固定的,每堂课40分钟是固定的,那么,不迟到、不早退就要时刻关注教室里的钟表,一旦迟到了要悄悄走进教室,不可以制造大幅度动作或者大的噪音,以免影响了其他人。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遵守时间、遵守纪律。

2.在值日生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小学班级常规管理中一般会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5个值日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天的打扫班级卫生任务。有的小学将每个值日小组进一步细化分工,有的学生扫地,有的学生拖地,有的学生擦玻璃等。班主任要求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认真搞好每天的卫生,同时学生在做值日时体会到辛苦,会自己爱护卫生。

二、在品德教育管理中沉潜德育

1.在升国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六、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而且升国旗活动也是增进学生对伟大祖国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教育活动。当前,基本上每所小学都是每周一早晨升国旗,且举行常规性升国旗仪式,学生列队瞩目国旗、唱国歌、向国旗敬礼。一学期安排几次国旗下讲话,表达学生的爱国之情。

2.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做文明礼貌的人

一是举办读书交流、手抄报活动、朗诵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小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向书中的模范人物学习,做合格小学生。二是开展讲普通话、做文明人活动,在校园中推广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开展“我为团旗增光彩”征文活动,培养小绅士和小淑女。

3.在户外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安全健康意识

安全无小事,学生的人身安全历来是小学德育的重点。一是在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户外活动中,通过进行交通规则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是在学校运动会、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体育活动中,要求学生遵守比赛规则,按比赛路线进入比赛场地,防止践踏、人身伤害等事件,也是有效的安全健康教育。

三、在教学与学习管理中沉潜德育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学习、爱钻研的学习品质

学习是学生本职,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争优创先、比学赶帮的好风气。比如,有的小学教师用榜样示范法,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做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同学中的优秀者,往往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记得有一个教师多次公开表扬一名书写认真的学生,该学生收到表扬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其他方面的成绩也进步很快,教师可以以该学生为榜样,让同学学习他的认真写字、认真对待学习的好品质。还有一名教师,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最近学习很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发言,作业完成好,该学生也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同时,可定期组织“比谁听课最认真”“比谁的作业最清楚”等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信心,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在学习上遇到难题,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对于部分爱钻研、常有鬼点子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爱钻研的探索精神。

2.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一是给学生提供合作平台,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共同讨论、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如,有的教师开展了探究教学活动,班级中的学生要组成探究小组,探究小组的活动不是个别学生的活动,而是小组成员共同的活动,合作探究是必需的。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寻找答案。

二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比如,有的小学教师在学生中指定了教师,教师都是由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其任务是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如,辅导作业、心理开导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品质。另外,发挥任课教师的示范作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F结一切学生,无论它是你眼中的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耐心、细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学生。

德育常规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学校德育 管理

一、学校德育常规管理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科学管理的思路,学校德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进展迅速,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学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规范实行德育管理,“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使学校德育管理客观化,减少了主观的影响。这些措施确实加强了学校德育的规范管理,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起到了促进作用。问题是,规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学管理。笔者认为,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有不少学校在德育常规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第一,规矩越多越好。许多学校至少有二三十条德育常规,并且每一条常规都要进行评估,可见其烦琐的程度。这给学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发挥。过多的规矩,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德育的枷锁。教师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又有谁来调动呢?

第二,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更脱离实际,无法操作监管,事实上流于形式。譬如,一所学校的德育常规之一:“既反对满堂灌,也反对满堂问;既反对虚无化的分析,也反对以练代讲的做法。”真不知这样的常规如何操作执行。

第三,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有的学校还制订了“德育常规检查扣分细则”,要求全体教职工严格按常规基本要求去执行,各项扣分按学期累计,作为对每位教职工考勤、考绩的依据之一,从而使德育管理异化成了检查监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认真反思这些德育管理常规。传统的德育常规管理较多地表现为控制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采取管制、指示、命令等有强制倾向的措施,并要求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些措施不仅使教师束缚过多,压力过大,疲于应付,更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德育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显而易见,这种做法与正在推行的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二、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学校德育常规管理的思考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其实,要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也就应遵循这一规律。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也是促进学校德育实效水平持续提高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实践证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最关键的核心环节之一。根据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应抓住如下几个关键点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

1.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可靠的领导保障。加强学校德育常规管理,首先需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建立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2.制定奖惩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充分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首先要调动学校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为此,学校要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流程,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规定范围内的职权,使各级管理者都为学校德育工作负责。其次要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学校要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最大限度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学校最大的德育工作者群体。学校要制定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要制定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好职工,并进行奖励。

3.加强校本培训,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和一个树立”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牢固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观念。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培训,通过举办德育理论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德育的专业素养。第三,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师德育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积极参与省、市、县级德育科研实验,并通过德育科研实验培养、锻炼德育干部,提高教师队伍德育的专业素养。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资源的育人作用。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有效载体。为此,学校要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同时,学校要长期坚持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都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5.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第一,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要采取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方式。第二,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通过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第三,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感受社会,体验生活,培育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常规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学校 常规管理 落实 自我管理 环境育人

目前来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展的要求,它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现代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德育工作概述

德育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它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动力与保障作用。德育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是学校的基础教育,肩负着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任。基于此,学校应当将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务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从而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全国各类院校都在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而努力。因此,以德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将道德工作融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中,也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

二、如何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

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一直是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一味地强调重要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目标导向,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渗透

学校德育工作要确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德育工作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理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互助互爱的优良品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将德育工作逐渐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并将其贯穿于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各方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以及主题班会等,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德育强化教育。同时,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作为载体,为学生展示才华而搭建平台,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具体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之中。比如,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作文比赛、球类比赛、技能大赛、演讲比赛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锻炼中成长,在参与中提高,并通过常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目标导向,将德育工作细节化,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将德育工作真正地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注重常规落实,加强德育工作的具体化

在学校实际的日常管理中,要认真落实《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和相关制度的具体内容,从按时到校、有事请假以及不讲究卫生、文明有礼等细微的生活学习中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学生开展教育与转化工作,及时组织学生召开德育方面专题大会或学生家长会,既要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又向家长通报其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与家长们进行交流,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注重内心引导,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德育工作仅从外部强调和要求,效果是有限的,而且很难巩固,只有从学生内心去感化和教育,方能立竿见影,事半功倍。我们都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归根就是思想决定命运。思想意识的不断强化,就能唤醒人的潜意识,形成内化的习惯。只有从内心引导,让学生自动自发主动的去改变,德育成果才能得到巩固。因此,我们不但加强对学生在观念、品格、认知、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还要从心理学角度让学生认识的思想意识和潜能方面的工作原理及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无限的潜能和正确激发潜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强化品格和观念教育,最后达到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促进德育工作巩固和发展。

(四)注重外在熏陶,加强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建设

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所见所闻、耳濡目染,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变化,促成其行为的养成。因此,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在硬环境方面,营造一个卫生、干净、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在软环境方面,营造一个友善、关爱、团结、乐学、上进的校园氛围。因此,学校除了加强校园的美化绿化外,还加强良好环境文化熏陶的建设。如,在休闲区刻画励志名言,广播系统在课余时间要播放些轻柔优美的音乐或歌曲,让学生陶冶情操。同时,师生中注重爱和文明语言的使用和交流。总之,努力使环境育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和修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只有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华.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狠抓德育工作的落实[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08).

[2]李伯娜.浅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落实德育工作[J] .基础教育论坛,2011(06).

德育常规管理范文第5篇

尝试之一:常规常抓,常抓常新——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手段。学校管理的重点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常规管理,班级的形象工程,二是内敛素养,班级的内涵品味。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应从常规工作抓起、做好,也就是面上的工作要体现出优秀,这是基础。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就是反复抓、抓反复,这叫常规常抓,但效果不一定显著,要抓出新意,要出新的抓,这叫常抓常新,这样班级常规管理的效果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正因为常规,需要我们常规常抓,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正因为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更需要我们常抓常新, 每一条新的举措,每一次新的尝试,每一回新的改变,都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尝试之二:坦诚沟通,共同研讨——提高班主任业务水平的有效措施。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学校领导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有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搞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学校管理前进的道路上,想方设法促进班主任业务能力水平,千方百计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素养,一直是德育管理的不懈追求。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超前、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创新。沟通是前提,研讨是桥梁,创新是动力,成长是目标。

尝试之三:因“点”施教,彰显特色——德育育人氛围创设的有效支撑。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生活来自于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个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一些常规德育活动,而每个学校都有自身学校的特点、学生的典型,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更要开展一些适合本校特点、学生特征的特色性活动,这样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显现学校的文化气息,更可以起到学校德育育人的实效。

一是针对学校工作重点,开展系列活动。学校每年都有中心工作,依托重点工作,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可以配合学校完成相关工作,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可以在这种活动氛围中展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系列活动。近几年来,我校外籍学生逐年增多,初一年级比例高达65%左右,而外籍学生生活方式、学习行为习惯和本地学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也给我们学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惑,也成为我们当前德育管理的重点课题。从关爱这些学生出发,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给外籍学生展示的舞台,增强民族团结,关爱外籍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都是一家人,大家都可以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

德育常规管理范文第6篇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简单的常规不简单,让平凡的小事不平凡》

明天,我们张家港市教育局将召开全市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座谈会。因为我校在校园常规管理工作方面一直很有特色,所以教育局要求我们在会议上就常规管理作一个经验介绍。为此,近几天以来,我们对学校这几年的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回顾与总结。

近几年间,我校在校园常规管理工作上,主要从这样八个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一是加强了班主任、学生会和舍务力量等德育基础力量的建设,始终追求着德育队伍作用的持久性。二是认真地选准管理的特殊时间段和管理的重点对象群,始终追求着工作局面的稳定性。三是特别强调同学们的生活起居“拘以小节”,始终追求着内务管理上的规范性。四是广泛建立责任分级的承包机制,始终追求着公物保管上的完好性。五是积极组织阶段性的德育活动,始终追求着课余生活的丰富性。六是一贯注重同学们外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始终追求着学生仪表礼节和人际交往的文明性。七是侧重发挥国旗下讲话、板报、橱窗的等舆论阵地的导向作用,始终追求着宣传效果的激励性。八是着力打造自行车排放、课间操质量、就餐秩序、宿舍内务等校园中的“风景线”,始终追求着这些直观可见的最能够直接反映学校德育水平等的“形象工程”的景观性。

各位老师,同学们,校园常规管理工作的实况是学校德育水平的一面镜子。我们全校历届师生通过数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常规管理带动德育工作的化大为小、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之路。已经把这面镜子擦得比较明亮,已经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准。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经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让简单的常规不简单,让平凡的小事不平凡。什么叫做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平凡?我认为,把简单的、平凡的常规小事千百次地、日复一日地做好就是不简单,就是不平凡。

各位老师,同学们,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和工作着。不因为生活的重复而厌倦,不因为生活的简单而懈怠,不因为生活的平凡而叹息,千里之行,始于跬步;万丈高楼,起于寸土。积土可以成山,积善可以成德。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简凡的日子、简凡的小事织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我想,倘使我们的学生能够过好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能够做好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则我们就一定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多彩而理想的人生。

德育常规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内容措施

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高职学校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条件下管的问题,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等问题。德育管理机制是把德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探究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内容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组织又是德育管理的客体,正因如此,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建立组织、管理组织。学校德育管理也不例外。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不是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法律、章程成立的,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组织又是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组织正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从结果上说,德育组织还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有了这种稳定结构,构成德育组织的所有要素就能在其位、做其事、建其功。

2.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除了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德育常规管理来实施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达成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活动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许多学校正是通过常规来进行德育管理的。我们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校内一日常规、校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来控制、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

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必须依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拟定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德育常规。这种常规既能够控制、调节师生员工的行为,同时又不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要提出鲜明的行为、活动特征方面的要求,好的德育常规应是本校行为活动特点的鲜明化、概括化,是本校良好传统和校风的体现。再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必须培养一批模范带头执行常规的积极分子。模范人物、积极分子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是学校德育常规和风气的载体与传递者,起着承担、象征、延续的作用,有了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就能形成很强的同化力。第四,实施德育常规管理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说过,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必须狠抓“细”、“严”、“实”,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最后,德育常规管理光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做到校内外结合。

3.德育管理方法

所谓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德育管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引导人们采取合理方式,实现德育目标,就是因为它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是对德育管理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的结晶,并在人们的德育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德育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德育管理认识和实践方法。德育管理认识方法是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据此进行德育决策的方法。德育管理实践方法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就是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方法。由于人们的品德行为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即思想―动机―行为,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可分为行为控制的方法、动机激励的方法、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建立良好德育管理机制的措施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

要建立权力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按德育规律办事。

2.要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各种制度,都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德育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德育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在实践中,一是可积极采取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直接调节德育管理对象,通过权威和服从关系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二是可采取动机激励法,设置具体目标,激发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三是可以采取自我管理的办法,通过学生工作组织实施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统计学方法论范文 下一篇:中职护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