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法治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0 17:12:23

德育法治教育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法治教育 道德教育 整合 基本原则

从2009年秋季入学开始实施的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不仅涵盖了所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德育课程,而且包含了五年制高职大部分德育课程,并深刻影响着独立高职高专“05方案”的德育课程。这次职校德育课程改革中开设了一门新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新课程不是“99”方案中“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的简单相加,而是整合创新,即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统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出发,将职业道德内容与法律意识、基本规范有机融合为一体,开发了一门崭新的课程。因此,探索对新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创新是非常迫切也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一、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定位的思考

1.法治教育性质的定位——德育性。

在法治教育性质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属于智育的范畴[1],否认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而法治教育是传授专门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的是法律的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持上述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割裂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对立起来。有法谚云,“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目前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有增无减,其原因很多,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人们失去道德的自控后,恶欲滋生膨胀,法律的外在强制力也很难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后,他们会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法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行为是人的一种重要品德,是“德”中应有之义,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他们都把法治教育纳入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法治教育应归属于德育。所以,我国学校法治教育从性质上讲应归入“德育”范畴,应侧重于法律观念和素质的教育,而不是侧重于专门法律知识教育的“智育”。

2.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素质性。

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是教育活动的终极指向,要回答的是教育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关于学校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有的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就是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有的人认为就是守法教育;还有人认为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等等。可是教学实践中,法治课程设置少,课时量有限,学生既没有学透法律知识,又没有增强法律意识,法治课几乎形同虚设,实效性极差。所以在法治教育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方能收到成效。

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司法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及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指示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是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3.法治教育内容的定位——思想性。

我国学校法治课教学中知识化倾向过重,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法律信仰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导致学生对法律缺乏应有的尊重与信仰,出现学法而不信法,知法而不守法,用法而不护法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设计不完善,法治课教材内容往往就是一部中国当代法律的小汇编,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二是老师的专业限制,很多进行法治教育的老师非法学专业出身,自身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把握不准,难以对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思想。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定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和对上文有关中央精神和理论的理解,笔者认为,法治教育内容定位只能是重在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等思想层面的教育,而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从思想上培养学生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正确的政治观点。

4.法治教育方法的定位——综合性。

当前,很多学校把法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课时量给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思想上对法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使法治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

新时期社会文化多样化、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致使法治教育方法呈现综合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方法要多样化。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演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第二,强调社会教育渗透性发展。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多样化,法治教育就必须渗透到人们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及其环境之中。第三,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法治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作为面向职校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或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目的是从当代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这使课程具有了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总是他们生活时代中凸显的重要问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论能否反映现实,能否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准确而合理的解释,是课程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相结合成为了“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的最基本的原则。

同志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

2.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还必须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理想代表着“应然”状态,而现实代表着“实然”状态,这种“应然”与“实然”内在地存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是辩证统一的。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完善、法律素养养成的状态是一种理想,而人的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提高法律素养的实践则又是一个现实。法治教育与德育无法回避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只有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不以现实的矛盾与丑恶否定理想的美好,也不以理想的光鲜和圆满否定脚下苦苦坚守的现实,立足现实,坚持理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完善。

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中。教学别要注意做到:一要克服传统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倾向,二要避免以道德价值及道德理想模糊法律的独立性与现实性,以道德教育取代法治教育的做法。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道德的理想层面,而忽视道德现实性的现象,这种脱离现实生活根基,回避现实生活矛盾的做法使得道德教育呈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结果,被称作是“假、大、空”的德育。面对“道德高山”,学生迷惑、抵触、敬而远之。有识之士呼吁: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从天上回到人间?[2]与道德的理想性不同,法律对公民的要求是现实的、具体的。如果立法脱离现实生活,超越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道德水平,过多地追求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理想,这样想当然制定出来的法律无论从基本制度还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讲都将只是一座海市蜃楼。这种过高的要求民众根本不可能达到,法律只会孤悬在半空中,难以落地,从而出现有法难依,甚至有法不依的现象,法律的尊严和功能受到损害。因此,不切实际地推行道德理想的法律化,对法律提出不切实际的超值期望,就会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最终将给道德与法律带来致命的伤害。法律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作为行为规范,法律只要求人们从外部行为上无条件服从;道德则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社会关系,它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规范的对象确定为内在思想并诉诸于人的良知,引导和帮助人们从善的需要出发寻求崇高的目标[3]。因此,“法治”离不开“德治”,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决定了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体现的是公民现实的道德水平与理想的道德追求的结合,是现实法律规则与未来法治理想的结合。使较低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法律这一底线道德的现实要求,而较高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较高的道德理想的要求;使全体公民都认同现实法律规则的权威,又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中去全面推动法律的进步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对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法治教育的现实性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使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更好地为公民所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共同带动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坚持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德育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就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学校的法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教育。因此,必须把信仰教育作为目标导向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改变过去停留于知识教育层面的做法,使学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应有的高度。在传统的做法中,尤其是法治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法律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了解主要的部门法的有关规定,希望学生能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这无疑模糊了法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界限。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有句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作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学校的法治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对制度规则的认同和对道德、法律的信仰,使学生成长为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坚定法律信仰的良好公民。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时期,璞玉浑金,可塑性极强,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坚持以信仰教育为目标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有效的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成功有效的必然要求。信仰不是盲目崇拜,是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上的知、情、意的统一。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不是等非科学信仰,是建立在对科学的理论和主张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坚信和践行。而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直接面对的是人的真实生活,涉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只有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彻底的理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在当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中泛滥的影响人生的种种主张、主义、思潮,在对比中明辨是非、区分优劣,才能真正说服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41]可以说,知识教育做得不够深入,也是影响当前信仰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南、坚持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认清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定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赵光军.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2]温玉平.职业学校德育的困惑与启示.华章,2011(36).

[3]靳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法治教育;整合

1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1.1德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学生认知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他们的道德意识对法律的自觉起到一定基础性的作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否遵守法律规定,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法律意识和精神的强弱程度。法律体现在社会现实问题中,通常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高职法治教育中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在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避免学生误入歧途,针对此,道德意识的认知是对法律的认同和对法治精神的认同,同时是整个社会法制建设赖以生存的基础。

1.2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提高

高职院校中法治教育以德育教育为基础,因此,法治教育的积极开展需要促进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有效整合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德教育水平。

2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整合的意义

2.1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

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多数进行专业知识和德育知识的学习,如果说高职教育中缺乏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学生在教师德育和法治教育知识时必然会将两部分进行分离,这一以来便无法形成系统性概念,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和法律素养。高职学校中德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需要具备一体化的课程,这样以来才有助于全面提高和培养高职学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德育教学中,与法治教育整合,通过经济手段、纪律管理、制度管理、行政手段等等对德育和法治教育不断进行强化,使得学生能够耳濡目染,提高教学效果。

2.2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高职院校中德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开展中,需要在多种教育资源的引导。此刻的教育资源主要指在实际开展德育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财力、物力、师资等。传统高职教育中,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是分开的,教师队伍也是分开的,这就表明消耗中职院校更多的教学资源。二者的整合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的工作效率,提升学习效率,还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并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整体呈现教育不足,存在不少较为严重的问题。基于道德修养而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自我主义倾向愈加严重,在考虑问题、选择问题时,追求的价值往往是实用与否,是否关乎个人利用,是否在短期内见效。此外,诚信缺失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学生明明知道考试作弊违规违纪,即便是签署诚信承诺书,也照抄不误。基于法律素养而言,多数学生对法律重视不足,自身的法律知识缺乏。相比较犯罪现象而言,大学生违纪违法的案例较多,并且愈加严重。

4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整合的对策

4.1注重学生主体思想的培养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的发展原则是“以人为本”,基于此,学校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需要坚持以学生这一教育对象为根本,否则难以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将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需要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培养学生的主体思想。学生主体思想的培养不仅指学生自我发展工程中坚持的主体性,同时也指学生在群体发展中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自我决策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中,教育者仅是确保学习正常运转即可,这样以来便于教育的宗旨相互背离。所以说,在新时代和新背景的发展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思想显得至关重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思想和主体意识,能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自我管理范畴中提高判断和决策[1]。

4.2制定合理的整合教学规划

高职院校中确保德育和法治教育整合开展取得成效,需要依据德育和法治教育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统一的规划。首先,将学校德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作为一项较为统一的工程进行实施规划,对学校、年级、专业进行层次分明的划分。此外,德育和法治教育整合规划中,需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适当的整合教育规划。课堂教学中。教学可在日常教学内容中总结道理,并融入相应地人文法律知识,更进一步地掌握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进行完善和了解。此外,统一实施规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法律教育。因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法治教育较为薄弱,因此,德育教学中,融入刑法教学、民法知识教学,此外,还需要引进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抵制各种诱惑。教育整合的规划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建立整体式的整合模型显得迫切重要。总的来说,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的确定来说,开展详细性的研究报告工作显得较为重要。此外,依据学生的年纪、专业来实施完整性的规划,使得教育更加完善。此外,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强化教育调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

4.3丰富整合后的授课内容和方式

高职德育和法治教育中,选择的教材既包括德育知识还需要包括法律知识。另外,增加法律知识,建设道德说教,借助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进而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现阶段中,高职学校的道德和法治教育重视的是传授大众化、普及化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在教材的选择中,充实教材内容,使得教材更具吸引力。所以说,不仅要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还需要增加《刑法》等法律常识的讲授。高职德育和法治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关注,积极坚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综上,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课程的整合使得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发挥更大的合力,并且能够实现学生在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实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作者:徐晓婧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相丽.德育认同视域下高职学生涉法对策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17-20).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治教育 法治 中职院校 法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76-01

一、概述

在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法治观念薄弱是影响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教育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教育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职学生的法治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完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中职生法治教育的现状

1、中职学生法律意识薄弱

在中职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当中,提及对法律的理解和法律的认识上。中职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模糊,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在青少年的犯罪当中,中职教育背景的学生占较高比重。这就体现了中职教育当中的弊端,没有正确灌输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在实际的中职教育当中所发生的案件来看,大多都是因为意气用事导致的。例如:中职学生的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偷盗行为较严重;还有因为意气用事,召集人员打架斗殴,致使流血事件的发生等。在学校当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由此给学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期频发的校园案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这些案例都说明了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道德底线较低。

2、素质教育中忽视法律素质教育

法律素质是指个体经过法治环境影响和法治教育锻炼所取得的、并依照法律请求有目的的规范本人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讨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讨还是少之又少,既没有明白提出“法律素质”概念,也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培育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办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研讨。目前德育教材中的法律内容所占比重较少,知识内容相当的笼统甚至还有错误的内容。每年出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断更新,但教材内容的编写相对滞后,早已不能满足当代中职生学习和应用法律知识。

3、对法治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中职院校还没有对法治教育有正确的定位,也没有将法治教育作为一项根本性的工作来抓。法治教育永远都是一节或几节象征意义上的课,法治教育缺乏久远规划和近期详细目的、方案布置,“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的法律教员大多由德育课教师兼职,多数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缺乏法律专业培训,所以法治教育常常是“与己无关”、“糊弄了事”。

4、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中职教育当中的法治教育还没有正确普及,导致中职学生掌握的法律基础普遍薄弱。对法律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水平不高,认知程度也比较低下,对法律的约束力度没有足够的认识。遭遇到事情之后,不能正确地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是学生对法律的理解相对不足的体现。在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和损害时,通常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维护,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且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中职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遇到的都是小问题,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学校的政教部门进行解决,意气用事的结果就是触碰法律的高压线。

三、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的对策

1、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思想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基于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这个教育对象为本,否则就无法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想要将法治教育和德育整合在一起,就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对学生的主体思想进行培养。主体思想不仅指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还指学生在群体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主体意识表现为自我决策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在法治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也应当抓住培养学生主体思想的这个关键点,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在以往传统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和欲望,既然要全面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就应该引入多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翻转课堂、模拟法庭、情景剧、辩论会等,增加发法律课堂的应用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和欲望。在选择教材方面,应当舍弃陈旧滞后的法律教材,紧跟社会热点案例及出台的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让广大学生都参与到社会典型案例的讨论,树立学生的用法意识、守法意识、维权意识。

2、从教师素质上提高

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具备的能力。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目前,在中职教育当中,学校的法治教育相对落后,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是相当理想。这就造成了中职学生对法律理解的浅薄,这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法律教育当中,多数教师缺乏法律意识,只是针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讲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程度较低。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关于法律项目活动的开展,这就导致学生的法制观无法树立,因此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在法律建设的过程中聘请专业的法律教师进行法学教育,其中的教师创新能力也是教师在教育当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制定教育规划

要保证中职学校德育和法治教育做好整合,并不能单纯对学生实施统一式规划,必须要将学校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整合作为一项统一系统工程来实施规划,对年级、院校和地区实施层次分明、清晰的教育规划工作,在制定教育规划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量身定做教育规划,做到“礼法合一”,“德法同行”。

4、树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是权衡教育程度的重要根据,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可以公正客观地评价教育的效益。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应该充分发挥监视指导的职能,把法治教育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归入其检查考核的范围,制定评价细则,组织专项检查。法治教育评价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第一,对学校法治教育管理程度的综合评价,包括中职校法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及落实状况,法治教育队伍建立、设备建立,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第二,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从学生平常文化礼貌水平、仪表仪态能否符合中职生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的羁黾胺律课考试成果等方面综合进行评价;第三,对法律课教师的全面评价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法治教育状况的评价,包括教师的思想、业务程度,教学办法和效果等。第四,应当将家庭、社会对中职生的客观评价纳入中职生德育量化考核当中。

四、结束语

全面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工作、生活中遵纪守法,全面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健康安全,全面加强中职生法治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矛盾。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应当对中职生进行全面的法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永庆《对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现代教育》2015年04期.

[2] 梁春霞《浅谈加强中职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年11期.

[3] 张晓明《中职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综述》[J],《大学教育》2015年03期.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依法治国;德育;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因此,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教育(简称:双育)是高校大众化教育下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成为大学生共青团的道德力量、法律保障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必然路径。

一、双育教育中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中国梦话语权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国是他律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中国梦的法律保障。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大学生共青团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他律约束的行为标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相应的法律素养。树立依法治国下的大学生共青团法律应用能力,更要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并成为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法律保障。

(二)以德治国是内化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中国梦的道德守护。以德治国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我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德育。主要运用文化内化功能,即运用各种文化去引导、控制和规范社会成员的活动,达到社会的稳定并服务社会公众目的。大学生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运用的德育的力量来内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德教育的话语权,以提升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守护道德的制高点。

(三)双育优化是大学生共青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路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现代大学教育方向,分属于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建设的内容,对于大学生共青团教育有着其各自的教育功能和特质。但是,在以法治国发挥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来规范大学生共青团的行为的同时,更要求以以德育大学生共青团的思想道德来规范。提高大学生共青团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离不开依法治国在大学教育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双育教育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话语权实质所在,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路径。

二、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中国梦话语权的双育教育中的困境

(一)法律思维单一造成大学生共青团他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传统的高等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流于形式,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学更是相对单一,必然造成了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形成了单一的思维模式,也必然在大学生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法治约束机制,与我国的建设一个法治国家和法治思维提升的方针相偏离。特别对于大学生共青团来说,作为一个团组织,更应该形成相对完备的法律思维体系,引导大学生能真正的从整体上理解他律的实用性和约束性。

(二)道德力量动力不足形成了共青团思政教育的内化缺失。对于大学德育来说,大学生在专业设置中都在回避了专业道德教育。实际上,对于专业的职业道德操守都成为了一个大学生教育的空白区。道德失范在大学生共青团教育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对于大学生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也成为了一个未知数。大学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德育的内化功能,却没有形成新型的道德教育创新体系。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共青团德育失范现象,主要由于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道德内化动力不足造成的。

(三)双育教育的不同步导致大学生共共青团的析理能力下降。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前提下,高校都把推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教育理念作为大众化教育的任务。对于在大学生教育的析理能力明显的下滑,法育和德育在大学教育的偏重点有所不同,造成了大学生共青团对于突发事件、侵权事件等的认识及选择的维权中两难境地,既要坚持法治又要发挥道德内化,在选择中分歧点凸显出来。

三、解决大学生共青团双育教育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话语权的措施

(一)增强法律意识,健全大学生共青团的法律保障体系。法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共青团的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教育成了空话,造成了大学生共青团法律意识淡薄的主因。近年来,大学生的刑事案件也在普遍的上升趋势,如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性犯罪,这些主要是法治素质低、法治理念不端正造成的。特别对于大学生共青团的法治教育放在大学教育的第一位,逐步健全大学生共青团维权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为工作重点,推动大学法治教育新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提升道德水准,内化大学生共青团中国梦的道德力量。道德教育是大学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主要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行为规制以及形成强有力的道德力量。从大学生共青团的实际出发,真正认识提到大学生的道德实质。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推动道德教育的新动力。在大学教育中极力推动道德建设的步伐,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内化大学生共青团中国梦道德力量的模范作用。多手段的提高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共青团道德教育。

(三)转变双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共青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辨析能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也成为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大学教育的依法和以德教育的双模式,探索出新形式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把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建设和法治建设统一于大学生共青团的思政教育中,最大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共青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辨析能力。

四、结语

依法治国与大学德育之间存在着悖论抉择,对于我国大众化教育阶段,双育教学在大学推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把德育和法育融入到高等思政教育教学中,更要面临着很多问题。在坚持法育和德育的中,进行筛选两者有利于大学生优秀成份。因此,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示范式教学,使大学生教育利用及消化能力最大化,最终创建一条符合大众化教育的双育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

[2]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丛,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6

[3]许崇德;郑贤君.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法保障,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5篇

在长期的国民教育中,新加坡逐渐摸索出了诸多有成效的国民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一方面从建国开始政府就将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作为根本途径,告诉学生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非常强调将国民教育目标纳入学校的其他课程和活动当中,整合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并和家庭、社会共同进行教育。其实施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其一,学校德育课程。这是学校进行国民教育的主渠道,绝不动摇。其二,各科日常教学渗透。新加坡各学校充分发挥各科日常教学的德育教育作用,通过渗透和整合,对学生进行国民教育。这是国民教育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三,课外辅导活动。为了凸显和实现国民教育的目标,新加坡各学校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导活动。其四,社区服务活动。这是新加坡进行国民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其五,社会和家庭教育。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国民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为一体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

新加坡多管齐下的国民教育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在我国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能仅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单打独斗,而应该“全民皆教”,共同担负起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当然责无旁贷,要充当起教育的先锋和主力,且必须使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德育内容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上不仅要有理论讲授,还要采取多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可以是课堂讨论、模拟法庭、快乐大本营、知识竞猜、小品、相声等。同时为了提高德育实效,还应该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全部教学和校内工作乃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坚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必须确保课程内容的活泼型

如果我们仔细翻阅一下新加坡国民教育的课程,就会发现:新加坡国民教育课程形式活泼,引人注目。从教材内容上来看,与国民教育相关的德育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减少抽象的理论,注重实用性。从教材形式来看,引人入胜,情趣盎然。通常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故事框架,同时适当穿插历史故事、寓言和童话,版面设计更是新颖、漂亮,充满生活情趣,在视觉效果上大大冲淡了课程或多或少所具有的“说教性”。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上来说,讲究灌输和启发相结合,非常注重形式的活泼性、学生的参与性。从教学手段上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为提高课堂的生动程度提供了支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部根据不同时期道德教育的需求和重点,对国民教育课程及教材进行了多次改革和修订,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进取,使新加坡国民教育课程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问题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自建国以来,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上,新加坡的学校国民教育都不断地随着国情的变化而进行着变革,正是在这种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中,国民教育课程具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并且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纯理论”和“教条式”的教材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教材开始变得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逐步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但由于受学科特点的限制,相对来说,道德与法治教材还是显得刻板单调,尤其是一些理论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真心爱上道德与法治学科,道德与法治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彻底改头换面,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爱不释手。要将刻板单调的原理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美,由此爱屋及乌,由衷爱上这门学科,不至于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最不受学生喜欢的学科。

六、必须确保师资队伍的示范性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对国民教育教师的选择和培训。凡是担任国民教育的教师,除了自己努力追求新知识外,还要是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新加坡学校国民教育相关课程选择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能够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学习的楷模。教要以身作则,身正垂范;以德治教,要具备对社会问题的意识及敏锐性、批判性思维、适应能力等。承担国民教育的教师既要做好“经师”,又要做好“人师”,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然而,我国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却让人担忧,如果我们仔细调查一下就会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优秀的“正规军”,但也有不少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改行教师”,甚至有不少教师是因为不能胜任其他所谓的“主学科”而改教道德与法治课,滥竽充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成了“杂牌军”。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不参加中考的地区,或者不参加中考的年级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基层学校,领导们在潜意识中都觉得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性不强,谁都可以教,以致有的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出现了“大杂烩”的现象。打铁还需自身硬,由于教师的不专业和素养不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有鉴于此,要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有效性,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形象,学校应该挑选自身素质高、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担任,并且必须参加专门的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不能担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迫切需要教师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储备、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是学生道德品质的航标和灯塔。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不能只是重视教学的业务指导,更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道德、社会责任与职业特征教育,使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人生价值观、公民素养等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真正担负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道德品质的重任。

七、必须确保教育形式的实践性

新加坡国民教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还在于新加坡国民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得法到位。新加坡的国民教育能充分考虑和针对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制定适合不同年龄层级的教育计划和纲要。在教育中充分遵循德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及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及道德价值判断。新加坡的国民教育十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其主体性,使其自觉提升道德境界。新加坡的国民教育能重视社会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在实践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得到强化,情感受到激励,意志得到锻炼,最终促使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

反观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习惯于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育。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意外事故,教师不肯将学生带出课堂,“清一色”地在纸上画画,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普遍不感兴趣。道德与法治学科沦落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尽快更新观念和内涵,把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要求有机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侧重地进行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自觉把德育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在道德实践中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八、必须确保执行力度的强制性

新加坡的处罚之多、力度之大有目共睹。在新加坡,规则和法律意识蔚然成风。中小学都有严格的校规,在公共场所,没有拥挤、没有插队、没有大声喧哗、没有打架斗殴、没有人在墙上乱涂乱画、没有人乱扔废弃物,人人讲文明,个个懂礼貌,整个社会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氛。这就让我们不难想到,新加坡国民教育成功的另一原因还在于新加坡法律执行的严格性和强制性。在新加坡,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国民教育在组织实施上最大的特点是使其法律化和制度化。新加坡政府通过严格的法制管理和社会政策引导的方式,保证和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秩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47-02

法治意识指指良好的法律秩序。无论是治国的方针,还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法治其最终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如何维护好法律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标也是法治的结果。我国现代法治的价值基础及价值取向应包括:法律应体现人民原则,我国法律必须是人民根本利益及共同意志的反映,同时也要以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的综合发展为根本点,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及实践,法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高效大学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力军,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具有现代文明的法律信仰方面存在着重要责任,如何传授法律知识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成为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一)法治教育地位不清晰

关于当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流的观点是“高校法律教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法治教育应该涵盖道德教育等。然而在国家教委、司法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却明确指出法治教育的德育性。作者认为其理解和定位不合理。从本质上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是社会价值教育的范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部分。其中可以理解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可以结合的,但绝不能理解为德育教育包含法治教育。

(二)法治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

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的运用。然而我们的大学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实践脱轨,只是停留在基本的法律知识宣讲和解释上,而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主体义务的建立和现代法治精神的塑造。一是从其课程的内容的设置来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比例显然显然失调,让教师和学生很容易创建一个直觉,即法律的从属性,这直接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存在偏差。二是,在仅有的两章法律部分,教材内容描述的太为笼统和抽象,更深层次的法律知识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没有太多的案例分析,其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带来很多困惑。同时,在教师教学方面,因为课时有限,只能选择性教学,致使教学内容粗糙,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设置的不合适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要求

因为长时间受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法治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存在一部分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方法将法治内容当做德育内容进行教学。最典型是仅进行普遍的理论宣讲,并且存在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课程侧重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灌输法律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学生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无法感知其自身与法律知识的密切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高校法制教育一直以来不受重视,没有一个主体地位,加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只为应付考试等应僵化的教学上,以及课程改革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基础课程课时的减少,部分学校法律专业教师的缺少,最后导致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在没有任何法律知识背景的教师依然进行着教学,致使教学效果不好量,法律知识学习难以保证。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力度

健全的法制教育系统,必然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门支持和帮助对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制度保障的法治环境中。在这样的良治环境中,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信仰,确保对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有一个较为正确认识,能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此外,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专门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法学人才对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接受专业的训练。同时,还可以聘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有实践经验的人士进校园进行法律案件分析方面的讲座,给大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二)努力建设现代民主政治

在当代中国,法治和民主是并为一体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看地,离开法治讲民主是空谈,离开民主将法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因此,法治与民主必须紧紧结合在一起,两方面建设同时建设才能互相促进。中国今天所要建设的法治国家,应当是当代法治国家,它与民主并不冲突,而是非常需要民主。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更需要民主制度作为保障,在民主的环境里,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和国家主人的地位,国家权力应当受到制约的机制,才会真正获得应有的境状。只有在民主的环境里,依法办事,法律成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法律能够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和保护社会公众的权利,只有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性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现代法治建设和民主建设同步而行,才会真正赢得自身的成功。而且,在中国国情之下,由于过去两千多年所积累的那些传统仍然在起负面作用,注重民主建设,以抵消旧传统的负面影响,迎接现代法治的最终到来,也越来越显出重要价值。

(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及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政治理论课程是当前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必须选修的公共选修课之一,对大学生法治教育起主要作用。这门课程不仅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还对基本的法律知识作了重要讲解。大学生学习这门基础课程不仅可以汲取和把握思想成果,加强大学生的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但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教育的作用,首先要注重这门课的课程及学科的建设,既要注重量的保证,也要强调质的保证。同时高校在修订课本时,也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修订最新的版本和内容,以便于确保大学生对国家最新政策新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同时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从而自觉树立起遵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其次,高校可以根据相关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法律入门课程,也可以开设相关的法律选修课程甚至是第二学位专业课程,拓宽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再次,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安排恰当的时间带领学生走进法庭观看法院案件的审理过程,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这种能力。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目的,将来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充分利用好校园新媒体的宣传作用促进大学生法治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中出现了微博、QQ、微信等校园新媒体,为创建新型法治教育阵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法律需求,进行互动维权等活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高校大学生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校园法治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和引导。此外,高校还可以将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要求和内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行编辑整合成为新形势的宣传途径,先大学生进行宣传推进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7篇

摘 要:近些年,德育教学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教材与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鉴于此,教育部门以课改为契机,将初中起始年级的《思想品德》变更为《道德与法治》,以此实现德育教学的革新。而教材的改变必然对教学模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亟须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探究,实现教材与教学模式的相契合。就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关键词:创新视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意识形态不断涌现,呈现泥沙俱下的局面,对社会各类人群,特别是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冲击,亟须通过有效的思想引导,实现学生道德水准的提升,进而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以此为目标,教育部门对初中起始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进行改版,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实现德育教材的更新,其内容和形式更加贴合社会现状,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指导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意义

1.实现教学模式与教材的相契合

长期以来,初中阶段的德育一直沿用《思想品德》教材,虽然经历过几次修编,但是改动幅度并不大,直至2016年对德育教材进行全面的修编,形成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实现教材内容、章节划分等的革新,这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材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模式与教材的完美契合,以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德育作用。

2.践行课改的教学理念

当下的教育界,课改工作正在持续深入地推行,其核心思想是借助课改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探索也应该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学习和改良,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践行课改的教学理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3.新时期德育教学的需要

德育是初中阶段教学的基础内容,如果德育不达标将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离,出现一大批有才无德的学生,对社会非但起不到支撑和促进作用,反而产生极为恶劣的危害。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变革德育教学的模式,思索新时期德育教学的可行途径,实现学生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的提升,为社会提供德行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教学原则

与其他初中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借助课程教学实现学生的思维引导,进而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其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实生活。所以,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实践性教学法,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正视现实,产生正确的社会认知,认识到社会中各类现象的对与错,形成科学的社会认知。

2.以人为本原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针对学生思想的教学,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将无法有效开展,教学质量将难以保证。所以,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点出发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计,确保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连的,能够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乐于参与其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3.民主性原则

当前的德育教学大多以说教为主,老师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宣贯,毫不顾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情感需求,使得教学成为老师的“一言堂”,缺乏民主性,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鉴于此,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就教学内容、社会热点等进行发言和交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暗示,掌握学生的交流方向,使得学生在较为民主的氛围中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探究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实现学生问题分析和辨别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策略

1.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

德育教学与社会存在极为紧密的关联,教学中应该加以利用,而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通过主题班会、社会调研等形式丰富的德育社会实践,使得学生对社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照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实现社会现象的自主判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思维认知。

2.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进行德育教学不能以说教为主,应该以平等的姿态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思想渗透,使得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进而产生学习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德育学习中,这需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加以维护。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是变更后的初中德育教材,要想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教材的高度匹配,从而发挥教材的应有作用,提高初中阶段的德育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温栓柱.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8):58.

[2]姚高翔,江颉.主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12):19-20.

[3]宋伟.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几条途径:思想品德课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1(22):49-50.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依法治国;基成;执法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

一、依法治国背景下执法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前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加强依法治国教育背景下的执法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一是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导下,对执法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执法工作者是国家权利的执行者,但工作中违法犯罪案件也比较多。这就说明注重对执法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二是有利于基层管理方式。在依法治国背景下进行执法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完善基层的管理方式,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基层执法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警示高我们应该积极创管理手段与形式。

三是有利于克服基层管理中倾向。在基层执法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引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能够有效规范基层的管理现状,可以使基层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平衡的现象进行合理规范。

二、依法治国背景下执法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对策

依法治国背景下开展执法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法治意识培育,对国家、社会和执法工作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执法工作者法治意识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应当高度重视,并通过合理开展执法工作者法治意识培训活动,积极拓展执法工作者法治意识培育途径,加强执法工作者自我教育与学习,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执法工作者政治觉悟等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坚持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

德才兼备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执法工作者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中,一方面不应该对思想道德教育作用有所忽略,另一方面也不应借助法制的作用来代替思想道德教育。当前,有人认为针对一些违纪的干部,借助严管、重罚的形式,就属于法制教育。事实并非如此,管理者理应以教育为主,以惩诫为辅,把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所以,应该将德育与法制相互结合起来,并且在执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身边的执法活动,使德育与法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强化执法实践,加强执法工作者自我教育与学习

实践出真知。在基层执法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一定的社会实践不但能使执法者获得自我教育,而且能培养执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执法实践出发,合理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各工作单位可以从实际出发,组织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领导人故居等等,积极感悟历史。通过这种体验式活动的开展,使执法者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巨大成就,了解我国法治发展进程。通过积极开展司法实践调研的形式,促进执法者思想觉悟的提升。执法者能够了解司法过程,认识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流程。例如,到人民法院旁听案件的审理,使执法者真切感悟到法律精神,体悟到法治力量。借助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图片,以及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提升执法者的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推进网络新媒体建设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保持同步,目标明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提高执法者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探寻最适合执法者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各种方式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必定事半功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便捷、更迅速地获取信息,不可替代地成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深刻地影响着执法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认同和价值判断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大力推进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数字化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政治价值导向正确、影响广泛的网络名师,打造示范性法治教育资源网站、法律主题网站和网络互动讨论组,推进执法工作人员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三、小结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从分析学校公民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入手,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相比,阐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学校公民教育作为培养法治国家的主人的基础性教育,对国家的发展所发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提出学校公民教育应以公民为培养目标,让国家的主人在学校中树立公民意识,系统学习做主人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公民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进行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迫切要求。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反映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公民之间在法律上的平等关系。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每一个公民正确认识公民、国家的法律地位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具有现代法治国家公民意识的共和国公民,让其掌握公民的知识,具备相关的技能、态度和能力,是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基础。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是一切法治国家实施公民教育最基础、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国家实施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公民教育为依法治国奠定思想意识基础,在依法治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公民教育有两种理解。其一,公民教育是指“对公民进行的教育”。这里的“公民”是教育对象,将公民教育定位为德育或政治教育,强调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其二,公民教育是指“以公民知识为主要内容,为培养和增强公民意识而进行的教育”。其中的“公民”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本文所探讨的学校公民教育,是指后一种理解,即由学校组织实施的,以公民知识为主要内容,为培养和增强学生公民意识而进行的教育。

一、学校公民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称为德育。具体来说学校德育究竟指什么?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都是教育活动,都是由学校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旨在使所施加的影响现实化。它们的主体、客体和环境相同,教育方法也能相通。两者在内容上会有交叉。

学校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首先,根本任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遵纪守法的学生;而学校公民教育是要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在学生中生成法律文化,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其次,内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政治观、社会公德等;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公民知识和能力。第三,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而学校公民教育侧重于公民知识的传播和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学校公民教育是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是“公民教育”而不是别的教育?这就必须先探讨“公民”的含义。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将公民定义为“凡是能参与本城邦的司法事务和管理机构的人就是该城邦的公民”①。因此,奴隶就不是公民,只有现实上参与城邦议事的人才是公民。“城邦是由身份相同的公民组成,都可以作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可以轮流执政,为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和良好的生活”②。可见,亚里士多德定义的“公民”一方面是城邦的主人(相对城邦内不具备公民身份的人来说),另一方面是城邦的代表(相对于别的城邦来说)。公民概念是在民主政制下提出的。公民一律平等,共同参与议事,轮流执政的社会秩序由政制来保证,而政制的延续靠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是同一的、公共的。城邦应制定统一的有关教育的法律和课程”③。为什么是“同一的、公共的”?因为公民身份是同一的、公共的。公民可能因轮流执政时而成为统治者,时而成为被统治者,但是他们最基本的共同点却从不曾消失过,那就是“公民”即“主人”这一基本身份。现代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据此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并承担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公民不仅仅作为国家的成员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家的主人而存在。学校教育由国家来推行,本质上是培养国家主人,把做主人的道德、知识和能力教给学生的过程。因此,从学校教育的目的来看,应当是培养合格公民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只能是公民教育,而不能是政党教育、宗教教育或是别的什么。

为什么西方法治国家会实施学校公民教育,而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却没有走上这样的道路?

如前所述,公民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城邦,与公民的产生相伴随,公民权概念形成了。此后,西方社会按照“在民”的逻辑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在发达的历史时代才开始自己发展的国家”⑤,从未经历过封建主义,一开始就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1607年,最早一批来自英国的殖民者在北美登陆。仅仅过了12年,由该地17岁以上的全体男性公民选举产生了22名代表,通过了几项法律,这是新大陆最早的代议制机构,开北美议会政治之先河。1621年,来自英国的“五月花”号帆船在马萨诸塞海湾靠岸,船上的移民在登陆前订立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规定殖民地将按照多数人的意愿进行管理,这实际上包含了萌芽形式的人民思想。《五月花号公约》与弗吉尼亚议会一起,成为后来美国政治制度的两块奠基石,对后来美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最后制定了宪法草案。宪法对美国的意义,不仅仅是独立战争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是这个国家生存发展所依据的准则和基础。北美殖民地内没有等级制,正相反,迁徙自由,经商自由,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自由,移民们崇尚自由精神,这是美国日后走上法治发展道路的观念前提。由崇尚自由产生对民主的呼唤,由有序的发展产生对法治的需要,从而决定了美国的法律必然是发展市场经济,保障财产权利,张扬个性,体现自由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美国国情的学校公民教育。美国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建立和维持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西方国家的学校公民教育是在现代民主国家建立过程中产生的,内容上突出公民权利,为国家走上法治道路,从下一代的思想意识培养着手,强调学生应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从而为本国的民主进程打下思想基础。

而在中国,根据顾准的考证,“公民、公民权等等,不见于我国古代”⑥,因为中国领土广阔,总是有神授的最高王权。现代意义的“法治”概念在中国法文化中是没有的。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年)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可见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此后,以孔子、孟子、荀况为主要代表的儒家主张“礼治”、“德治”和“人治”,认为德礼教化比政刑压制效果更大更好。儒家思想的基础不是公民而是家族(家庭)。在这种家本位文化的影响下,无法生成公民意识,只会有臣民(子民)意识。于是讲“臣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顺民。

十九世纪末,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思想开始影响我国。中国人已经认识到学校教育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出公民教育的思想。黄宗羲(1610—1695)认为学校应成为大家议政的场所,使普遍议政的社会风气逐渐养成,不再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和议政紧密结合。康有为(1858—1927)将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梁启超(1873—1929)初步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提出中国国民教育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使受教育者能“备有资格,享有人权”。(1889—1927)批评教育与政治互不干涉的观点,指出教育与革命应该双管齐下;提倡通过社会主义发展教育,争取工农群众的教育权利,真正的平民主义应是破除一切特权阶级,国家机器不是统治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并由人民执行的工具。⑦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国民教育思想是学校公民教育产生的理论前提。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潮的背景下,学校公民教育进行了初步尝试。如严复(1854—1921)认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取决于国民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水平,中国欲改变“积弱积贫”的状况,必须“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二十世纪初明确提出公民教育思想的是晏阳初(1890—1990)。作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他认为“我中华四万万民众共有的各种问题,欲根本上求解决的方法,还非从四万万民众身上去求不可”⑧。他提出农村有“愚”、“穷”、“弱”、“私”四大问题。必须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其中,在“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最为根本,“希望造成热诚奉公的公民”⑨。他提出在农村以“三大方式”推行“四大教育”。一是学校式教育,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生计巡回学校。课本为《公民千字课》;二是社会式教育,以学校毕业生同学会为中心组织;三是家庭式教育,每个家庭对其成员进行公民道德训练。可惜晏阳初1950年定居美国,他在中国的乡村教育试验终止。他提出的学校式公民教育在今天仍有价值。比如面向最薄弱的地方(农村)和对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公民教育定位为解决人与人的问题,是根本的根本。晏阳初还提出“政治是政治,教育是教育。吾辈不应借教育来宣传政党的政见,犹之乎宗教家不应借教育来宣传教派的信仰”⑩。这种认识未必正确,但无疑是冷静的,是站在国家教育的终极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

新文化运动作为伟大契机,加上杜威思想的传入,催生并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1919年教育部施行的教育宗旨鲜明体现新文化运动的烙印,如平民主义、民主精神、公民的养成等。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案》施行,小学增加公民课,初中设社会科,含公民、历史、地理。可惜后来分别被“党化教育”和政治教育所取代。国民政府时期,1924年,孙中山模仿苏俄“以党治国”模式,强调政治上一切以党纲为依据,教育亦不例外。1926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方针草案》阐述“党化教育”的含义:在指导下,把教育方针建立在的根本政策之下,重新改组学校课程,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尤其要使学生以后都能做党的工作。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发《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将“党义”课教材融化于国语、自然等科目中,另设有“公民训练”课;11月颁发《中学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高中都设有独立的公民课程。在这些课程标准中,强调统一性,学校没有自,公民科为必修科目。

1933年2月,教育部为落实和加强小学公民训练课程专门公布《小学公民训练标准》,规定了公民的体格、德性、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训练要求。结果学校公民教育沦为党治的工具,丧失了本身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用政治教育代替公民教育。1931年11月,苏维埃教育方针提出:“工农劳苦群众在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取消一切封建的、宗教的和的三民主义教育”。

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政策强调教育与民族解放战争的结合,实行“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小学特别注重战时政治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教育方针把“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对学员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948年下半年开始,解放区开始教育的“新型正规化”尝试,将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学校公民教育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学校公民教育是培养法治国家的主人的基础性教育,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既没有自己的公民教育理论,又没有系统的实践探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相比,它几十年来隐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近两年才浮出水面。学校公民教育应以公民为培养目标,让国家的主人在学校中树立公民意识,系统学习做主人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公民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公民教育培养和增强公民意识的作用无可替代,不可估量。学校公民教育任重道远。

*特别说明:本文是作者的硕士论文《论学校公民教育》中的一部分。写作过程中得到导师中山大学周全华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①陈村富、庞学铨、王晓朝等编写:《古希腊名著精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0页

②陈村富、庞学铨、王晓朝等编写:《古希腊名著精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2页

③陈村富、庞学铨、王晓朝等编写:《古希腊名著精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6页

④许崇德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宪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

⑥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74页

⑦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第332、333、335、336、400、408、409页

⑧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⑨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德育法治教育范文第10篇

1 中职生法律教育的现状

1.1 道德素质水平普遍偏低。道德素质偏低的首要因素就是中职生生源的参差不齐。他们往往在家长的悉心庇护下成长,不完全懂得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也不了解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因此形成了道德素质偏低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只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能不求回报甘于奉献。

1.2 法律观念不强。中职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萌芽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全面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法律观念、意识较模糊,容易因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影响而无法掌控和把握自我,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学生中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国中职学校对于法律知识的培养却缺乏重视度,教育者们只注重文化课、基础课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法律观念的培养。

2 中职学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学校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职学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专业技能上的培养,甚至有些学校提出了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让路的口号,由于受到时间、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学校取消了一些德育课程,从而使中职学校的法治教育成为空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2 法治教育内容比较落后和单一。目前,虽然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一些法律课程,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但是该课程涉及内容过于宽泛,缺乏系统性,再加上很多教师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很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一些学校虽然也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但是该教材的内容也是非常的滞后和单一,适应中职生特点的案例比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2.3 法治教育主体自身的素质不高。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法治课程老师很少是法律专业出身,这些老师自身缺乏必要的法学修养和实践经验,自己自学书本理论知识再直接讲授给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甚至解决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 对策和方法

3.1 完善现有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针对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设的法治课程比较少,内容过于宽泛单一,偏重于理论,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首先是结合专业情况开设一些法律课程,比如商贸类的专业,可以开设《经济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幼师专业可以开设《教师法》课程,那么学生除了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了解一些与其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3.2 提高法治课程授课老师的素质。针对目前科班出身的法治授课老师缺乏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①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适当引进一些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教室群体中;②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来学校任教;③在现有的教师群体中挑选一些人到高校或者机构进行专门学习和培训。通过这些方法,就可以弥补现有法治课程科班人员不足的问题,从而形成一支以法律课、德育课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3.3 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法治教育。针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以及法治课枯燥无味的特点,针对内容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一些典型、真实、贴近生活的案例,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播放一些漫画、动漫或者小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法治教育和宣传的目的。

3.4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课堂之外,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法治教育和宣传。一是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赛、辩论赛,也可以利用墙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举办“法律大讲堂”、创设学校“模拟法庭”。营造一种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校园氛围。二是让学生参加一些主题鲜明、形象直观的司法实践活动,如旁听一些案件审判,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相关法律工作者开设法治专题讲座、剖析典型案例等。三是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向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陶冶情操。

上一篇:海外市场营销范文 下一篇:少儿美学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