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30 03:41:5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专业 建设 实践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42-02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近年来,有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逐步增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专业定位方面,有学者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部分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有偏差,偏离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应该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方面,学者认识较为统一,主要将其归为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学者们普遍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特别是突出实践教学。不少学者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建议能够形成精干的教学团队,提升师资水平。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希望能对该专业建设有所裨益。

一、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认识

(一)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0多所,主要集中于农业类、理工类、地质类、经济类及综合性大学。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实践环节、实践内容各有异同。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但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其一,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正逐步改变该专业的建设格局。这些人才多数从本科起就接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能够带动本专业向更均衡的方向发展。其二,各类高校也在不断调整,在人才引进、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力求全面发展,突出优势,弥补劣势。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各类高校间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确实存在,但这种差异正逐步缩小,且不影响专业的发展,不需要被看作突出问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土地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和中国农业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了15本专业骨干课程系列教材。但是据学者对各高校开设课程的研究,这15本教材在各高校的课程开设率差异明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赞同多数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由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定期指导,对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进行规范。因为从国家设置本科教育的理念来看,着重理论上的通识教育,而非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应该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宗旨,让学生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各类课程,从中找出兴趣点,为后期的硕士、博士教育奠定基础,也便于学生寻找就业方向。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对各高校目前设立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进行适当的调整,要求各方向均开设至少一门专业必修课,而专业选修课则视自身特色自行选择,这样既能够保证对各类知识的学习,也能够突出自身优势。

(三)实践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实践教学环节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实践教学使枯燥的知识与鲜活的实际土地利用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类实践教学形式,如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教学、土地资源管理软件综合应用、土地调查综合实践、土地资源遥感应用等正逐步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方面,笔者认为一些误区需要警惕。

误区一,实践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做横向课题。这样的实践教学看似很受学生欢迎,与就业市场对接较为紧密,但细细分析起来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扭曲了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不少学生干脆放弃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门心思找实践机会,甚至直接逃课打工赚钱。不利于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悖于本科教学的宗旨。二是过多参与横向课题,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没有帮助。很多学者认为,横向课题的完成过程并未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未激发学生对土地问题的深入思考,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客观实际,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误区二,实践教学就应该侧重技术应用。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遥感、计算机制图、软件开发等手段大量被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高校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应用。而笔者则认为,实践教学除了有技术应用,还应该突出土地管理、土地政策方面的社会调查以及管理程序、方法的实践。因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应该是管理领域的人才,应该具备管理者的素质,从与现实的联系来看,我国各级各类的土地管理部门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与土地相关的管理事务,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某类土地应用技术。

误区三,对毕业设计环节重视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个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历史较长的高校外,多数学校对毕业设计环节不够重视。一是毕业设计选题随意。高校毕业设计选题多采用教师给定范围或学生自拟题目这两种方式,毕业设计的题目趋同性很强。二是学生毕业设计粗糙。本科生临近毕业最关心的是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事情,往往将毕业设计放在最后考虑,选择突击完成的居多,质量普遍不高。

(四)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的短缺

高校争相上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背后是师资队伍短缺,结构不合理。与部分学者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短缺不是绝对数量的短缺,而是一种结构性的短缺。其一,公共管理学科下,不少非土地科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开始转行,进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挤占了部分师资岗位。其二,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科研业绩,忽略人才的专业成长背景。其三,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范围较广,不少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挤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岗位。

二、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本科教育是解决从“不会”到“会”的问题。因此,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最大限度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以便从中选出学习的兴奋点。针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强化主干课程

专业课要根据本专业人员在业务上的特殊要求设置,应当体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点,设置多方向,增加信息量。其中,特别需要强化主干课程设置,将尚未开出的主干课程补充完整,有条件的情况下辅之以选修课程。

2.尽快形成一套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的开设主要受制于各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专业的发展定位,存在差异性在所难免。但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还是需要形成一套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也便于监督专业的建设。至于各类高校的差异性,则由核心专业课程之外的选修类课程体现。

(二)规范实践教学环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许多重要的专业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对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规范实践教学环节,避免走入误区。

首先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把它看作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具。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全面性,尤其要补充社会调查类、公共部门管理类的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借助管理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最后应特别强化毕业设计环节,改变当前应付了事的局面,具体做法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设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师资选拔方面应充分考虑各方面要素,特别是专业成长背景;在师资培养方面应逐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和以课程负责人为首的教学梯队,为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合作创造条件,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在激励机制方面通过课时奖励、教学能手评比等措施鼓励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应逐步改变仅靠科研业绩进行职称评定的做法,将教学业绩融入考评机制。

三、结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由于其建设历史较短,在专业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研究表明,当前各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此种差异会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逐步缩小;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主干课程的设置,形成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各院校不要因片面地强调特色,忽视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身的内在需求;要警惕教学实践环节的误区,实现实践教学的合理布局;同时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新举,于开琴,王瑷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实践研究,2011(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就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在广义上来说,自1997年国家教育专业目录将原属于工学门类的土地利用与规划专业和属于经济学门类的土地管理专业合并调整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来,土地资源管理涵盖了土地科学研究的几乎全部问题。本文以广义理解的土地资源管理含义为准,探讨其研究方向和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研究、管理应用研究和管理方法研究三方面。

1 基础理论综述

1.1 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安全研究

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安全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研究的热点,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研究:(1)土地利用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安全;(2)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空间格局;(4)土地资源生态利用模式与高效安全生产模式;(5)土地资源质量变化时空规律、形成机理与调控对策。

1.2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上适当增大投入,使得单位土地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方式。主要开展的研究有:(1)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理论,包括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研究、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等。(2)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包括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的设计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3)在研究尺度上,开展包括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研究。(4)基于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

1.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石。目前,主要开展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研究,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土地利用分区及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2)土地利用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其阈值研究;(3)典型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研究。

1.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引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它是土地资源研究的一个重大领域。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在四方面:(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2)我国重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机制与模拟研究;(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资源、生态安全研究;(4)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宏观土地利用决策研究。

2 管理应用研究

2.1 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中国的土地规划集中在土地的利用规划上,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是以政治经济为基础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有三个:(1)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总体理论研究(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3)主体理论研究(耕地保护理论、城市空间形态理论等)。二是基于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用地规模预测的规划模型、规划方案编制、规划方案评价三个方面。三是在系统总结第二轮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修编研究工作。

2.2 土地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研究

土地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研究内容包括:(1)土地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的理论研究;(2)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式研究;(3)城市空间结构重组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2.3 土地整理研究

土地整理与土地规划密切相关,它既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土地规划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理论研究包括土地整理意义、土地整理分类、土地整理模式等内容。

2.4 土地复垦研究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目前在土地复垦方面主要开展的研究包括:(1)对土地复垦的内涵进行合理的扩展,将“生态重建”的理念引入到土地复垦中来;(2)引入更加全面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比如地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一级学科;(3)土地复垦研究的另一大进展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包括空间技术、3S技术、数学分析和数学建模方法等。

2.5 房地产经济相关研究

房地产经济是与土地息息相关的课题,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中一块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向为:(1)对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分析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等;(2)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有关政策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政策指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3)对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和预警评价指标研究等。

3 管理方法研究

3.1 信息化的管理方法研究

目前,计算机、数学模型和“3S”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包括:(1)计算机技术辅助制图研究;(2)高光谱遥感在土地质量监测和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中的应用研究;(4)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3.2 法律化的管理方法研究

目前,土地立法研究方向包括:(1)借鉴国外土地法律制度和国内规范制度实践,完善土地法律体系,出台全面而有效的法律法规;(2)跟随时代的发展,分析政府调控经济的需要,对目前的土地法律进行修订,补充法规条例;(3)研究探讨制定合理的规范措施,使得土地资源的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参考文献:

[1]叶艳妹,吴次芳.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J].中国土地科学,2002,(4).

[2]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1).

[3]肖捷.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科技咨询,2011,(6).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 资源科学 研究进展 福建省

资源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课题。资源科学是研究资源复合系统中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相互关系、资源经济系统与资源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资源复合系统的形成、演化、结构、功能及其物质转化与能量传递的原理,研究资源的调查、分类、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有效配置和科学管理的原理以及工程技术措施等。

改革开放后,我国改革资源计划配置方式,尝试资源配置市场化,使资源配置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市场配置资源极大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跟不上,法律不健全,造成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和污染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几部重要资源法的颁布(“森林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水法”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福建省在组织上也加强了资源的管理,1986年成立了福建省土地管理局。在研究组织上,1989年福建省科协批准成立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逐步成为福建省资源科学研究主要组织者。在技术上,采用资源调查评价方法、遥感遥测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资源科学的研究速度、规模和质量,实现了资源的动态监测,开展了新一轮以资源开发利用和生产力布局为中心的综合考察和研究。近年来,福建省资源科学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

一、土壤科学研究

福建省的土壤学研究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突出地位,深受国际同行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朱鹤健教授主持的福建山地土壤发生及其利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于国内外核心刊物的论文及中英文专著[2-4],被国际同行专家认为是“国际上很有声望的中国土壤学家的一部力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为山地利用开发和定向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壤分类系统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986年朱鹤健教授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土壤地理》[5],应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制研究得出变性土类型[6-7],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陈健飞、朱鹤健教授出版基于系统分类的《福建山地土壤研究》专著[8]。1992年朱鹤健教授等主编的土壤地理学全国高校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9],该教材获全国高校教材一等奖;在土壤养分研究方面,邢世和等(1990-2000)利用动力学理论,在研究福建省主要耕作土壤钾素状况和含钾矿物的基础上,开展主要耕作土壤钾素释放动态、释放速率及其有效性等系列研究,为深化耕作土壤钾素供给及其有效性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福建省土壤研究又取得了以下方面的进展:

(一)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

邢世和(2000-2006)采用GIS、GP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利用福建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田间调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1:50万福建省耕地和林地土壤质量评价和1:5万荔城、同安和闽侯县(区)耕地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系列研究,建立了福建省耕地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的技术方法以及耕地和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福建省1:50万耕地和林地土壤质量空间和属性数据库以及1:5万荔城、同安和闽侯县(区)耕地土壤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为福建省耕地和林地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质量动态监测、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提供了信息化手段。

(二)福建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研究

SOTER是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Soil and Terrain Digital Database)的简称。SOTER把土地看作由地形和土壤个体组成的自然实体的组合,用地形、岩石、地表形态、坡度、母质和土壤的一种明确和常常重复的方式来对区域土地进行辨识。陈健飞、陈松林主持的国家教育部项目福建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的研制和应用(2001-2005),以福建省1:20万中比例尺SOTER数据库和漳浦样区1:1万SOTER数据库为目标,分别编制地貌图、岩性图、坡度图及土壤图,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生成地形体、地形体组分和土壤组分三级SOTER单元及建立相应属性数据库,并用AVENUE语言编程以实现两种比例尺SOTER数据库的连接。福建SOTER的研制,不仅可为福建土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评价、管理提供依据,而且在验证我国亚热带山地丘陵区土壤与景观之关系、寻求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可望取得新进展。福建SOTER的研制体现了我国亚热带东部山地丘陵区的鲜明区域特色,丰富了世界上SOTER应用的景观类型,填补了我国SOTER典型样区的空白。

(三)土壤养分与土壤污染

丁洪等(2003-2005)对不同土壤氮素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开展深入研究,对控制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王果等(1995-2005)开展土壤重金属环境化学、作物重金属富集作用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揭示了土壤重金属的吸附机理,提出了污染土壤控制作物对重金属吸收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植物营养与施肥

熊德中等(1999-2005)开展了福建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调查、烟区土壤酸化控制、优质烤烟平衡施肥等系列研究,这些研究摸清了福建省烟区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缺素状况,提出了烟区土壤酸化的调控技术和优质烤烟生产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并在福建省烟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获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李延(2000-2002)开展了龙眼和水稻镁素营养及缺镁调控技术的系列研究,揭示了龙眼和水稻镁素营养的机理,提出了龙眼和水稻的缺镁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福建山地龙眼园土壤镁素淋失特点的模拟和福建山地龙眼园土壤镁素状况调查研究,提出了福建龙眼园土壤镁素状况及其调控措施;彭嘉桂等(1994-2005)开展土壤硅和硫含量状况及施肥效应系列研究,摸清了福建省土壤的硫素状况,通过施肥效应研究提出福建省硅肥和硫肥的合理施用技术,取得较显著的增产效果;章明清(2000-2005)开展作物平衡施肥的系列研究,包括花生一甘薯轮作制中磷钾肥施肥模型研究,大豆、稻田施用技术研究等,在施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在花生平衡施肥上得到成功应用,为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福建的土壤与植物营养科技工作者正立足于亚热带土壤资源优势和福建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瞄准国际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科的研究前沿,呈现出宏观-微观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二、土地科学研究

(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地理学联合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陈健飞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台湾海峡两岸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研究项目(2003-2006年)、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海峡两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比研究―格局、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2001-2006年),首次以地理学特有的综合性、区域性、格局与过程分析的视角对具有地缘、物缘、亲缘的福建与台湾两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规律、变化模式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将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作耦合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探究了借鉴发达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轨迹演绎次发达区域的土地利用趋势,并在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分类参比和多源数据融合运用方面作了开拓性示范,在土地利用区域对比定量化方法的集成应用上通过实证得以推进。系列论文已分别在SSCI刊物Land Use Policy、IGU LUCC及国内权威刊物和学术年会上发表[10-13],2006年韦素琼、陈健飞教授出版《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对比――以闽台为例》专著[14],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中得到同行认可,对于丰富和深化土地变化科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价值。此外,福建师范大学承担的省科委火炬办重中之重项目基于三“S”技术的福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福建省教育厅项目闽东南地区城市空间过程的机制和调控研究等,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监测以及驱动力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为福建省资源信息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土地分等定级与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福建省是国土资源部开展全国城镇土地等级调整与基准地价平衡研究工作的试点省份,由福建师范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开展的《福建省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平衡研究》采用“以价验等,以等验价”的新技术,即“以城镇土地市场价格检验城市土地等别,以调整过的城镇土地等别平衡基准地价",对全国的城镇基准地价平衡研究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此项研究最终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究成果被列为国土资源部2004年国土资源重要科技进展。反映这方面研究的还有:MapGIS与ULC系统在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15]、GIS支持下的城镇土地定级[16]。

目前福建省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侯立春、张文开等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进行了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研究,根据农用地分等的依据和原则,利用GIS 技术开展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阐述了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并进行了评价单元的划分,分等参数的计算以及成果图的输出等几项关键步骤[17]。

(三)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近年来土地利用规划愈加向着综合化、定量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18]。作为全国土地利用规划试点――晋江市、福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2005年),体现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念有较大创新。晋江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创新了耕地保护的理念,提出耕地保护的重点逐步从数量保护转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护,创新限制城镇规模理念,促进规划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同时利用GIS手段,分别讨论了在栅格模式和矢量模式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技术路线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两种评价模式做了对比,分别指出其优缺点[19];福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多目标适宜性评价,探讨了主导因素与因子的选取,专家知识系统的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以及如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图形和属性的结合来实现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20]。

三、林业学科发展研究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十五”期间,我省林业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森林资源总量和木材等主要林产品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体系逐步健全,初步建成多功能多效益相统一的森林防护体系。在科学研究、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林业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十五”期间,实施省部级各类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约600个,取得科研、推广成果150多项,获省科学技术奖和省优秀新产品奖105项,林业科技的研发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明显提高。竹材开发科技攻关和林木种苗革命取得重大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省林木种质资源和主栽树种、品种,为种苗基地建设和造林提供了优良的种质材料和良种壮苗,同时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也为我省林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目前,我省沿海防护林建设、杉木和马尾松育种、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大型人造板加工设备引进消化和吸收创新等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福建省还建立了南平全国林业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2个部级科技兴林示范县和12个省级科技兴林示范县、3个林业科技园区,以及一大批科技兴林示范乡(镇)、村、片。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县、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点等构建林业科技示范网络,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成果的转化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1996年的33%提高到45%。

(二)林业标准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福建省加大林业标准化投入,完成制(修)定省地方标准38项,目前林业标准基本覆盖了林木种苗、造林、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林、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名特优经济林、木材与竹材加工等林业生产建设领域,贯穿于林业生产与管理各个环节,并建立了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区)6个、全省林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18个,示范基地面积1万多公顷,辐射带动20多万公顷。

(三)林木种苗科技攻关成果显著

2003年以来正式启动实施了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选定了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乡土珍贵树种、传统用材树种、沿海防护林树种等4个方面11个树种(类),设立了9个课题、53个专题,开展珍贵用材、速丰林、非木质利用、森林景观等多目标良种选育,工厂化快繁技术,种子加工贮藏技术等相关配套技术的系统科技攻关。

4年来,一方面整理、收集、保存了相思、红豆杉、三尖杉、樟树、楠木优良种质资源2608份,其中:新引进239个种源、597个家系/无性系,选择优树654株。重新整理保存优良种质材料1118份。收集速生、高产、高纤维、高产脂、红心材等优良种质材料1058个份,建成我省最大、最全的马尾松基因库;二是新建、改扩建良种基地8085亩。三是初选出118个优良繁殖材料,建园材料233个。四是组装整合了一批较成熟技术成果。如种子园高产稳产技术,杉木三代、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木麻黄、红豆杉、三尖杉、光皮桦、西南桦等扦插技术,红豆杉、三尖杉催芽、播种育苗技术,芳樟采穗圃高产技术等。五是加快了林木良种的定向改良步伐。两年共提供各类良种11214公斤、优良苗木10788万株。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大幅度改善了林木种苗质量,满足了八闽大地新一轮造林绿化热潮对优良种苗的急迫需求,为加快福建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特色农业研究

农业是对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模式。福建省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形成了区域农业生产之间的差别。福建如何以当地条件为基础,以传统优势品种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竞争力强、高效优质高产、具有一定规模或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农业,是福建发展特色农业的核心。由朱鹤健教授主持的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规模特色农业发展研究”(2000-2005年)获得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张文开、朱鹤健教授出版《福建特色农业研究》专著[21]。

特色农业的理念在漳州市获得实践。漳州市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为导向,构建适应多元市场的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形成极富区域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对台合作开发、绿色食品开发和以工带农开发等发展方向,形成九条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带:一是沿国道324线两侧龙海九湖至诏安分水关60万亩荔枝、龙眼带;二是沿九龙江西溪芗城至平和两岸的38万亩香蕉带;三是沿内陆山区丘陵山地的56万亩柑桔、柚子带;四是沿高海拔山地的40万亩柿子、青梅等杂果带;五是沿海平原地区的150万亩蔬菜带;六是沿九龙江西北面南靖、平和、长泰中海拔区的48万亩绿麻竹笋带;七是沿南靖靖城两侧的8万亩食用菌带;八是以沿海佛潭湾、旧镇湾、东山湾为中心的32万亩水产养殖带;九是沿国道324线两侧一公里范围内从百花村到漳浦5万亩百里花卉走廊带。

五、地质科学研究[22]

今年来,我省地质工作者通过艰苦的努力,在找矿理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同时也提出了今后对矿产资源尤其是隐伏矿床开发利用科技的进一步要求。

在找矿理论方面,⑴运用火山――次火山成矿的理论,实现了上杭紫金山地区铜、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揭示了“紫金山”式铜、金矿与斑岩型铜矿是上下关系;⑵运用海底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理论,先后发现建阳水吉、尤溪梅仙丁家山与峰岩、建瓯八外洋等大、中型铅锌矿以及众多小型铜铅锌多金属矿;⑶运用斑岩型矿床找矿模式找钼取得重大进展,探明了部分中小型矿床,发现了一批具有找矿潜力的普查基地;⑷运用推覆构造的研究成果寻找隐伏煤田取得重大突破,使永定高陂、大田广平隐伏煤田可作为新的煤炭接替基地。

在技术上,紫金山金矿采用大规模堆浸技术使大量低品位金矿得到充分利用,成为全国单个矿规模最大的矿山,经济效益显著。铜矿开采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采用生物氧化提铜技术,解决了铜精矿含砷高、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但是,以下两方面研究急需加强:共伴生难选冶矿综合利用技术、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找矿方法和技术设备;隐伏矿产资源的寻找等。

主要参考文献:

[1]石玉林,陈传友,何贤杰等. 资源科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Zhu Heji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land utilization. Hong Kong:China Hong Kong Yearbook Press. 1997.

[3]朱鹤健著. 福建土壤与土地资源研究.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4]朱鹤健著. 土壤学与地理学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朱鹤健编. 世界土壤地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6]朱鹤健,谭炳华,陈健飞. 福建变性土特性的研究. 土壤学报,1989,26(3):287-297.

[7]朱鹤健,郑建闽,谭炳华. 母质和微地形条件对变性土形成的影响. 土壤学报,1992,29(2):226-231.

[8]陈健飞,朱鹤健著. 福建山地土壤研究. 北京:(下转第56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01.

[9]朱鹤健,何宜庚主编. 土壤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0]Jian-fei Chen, Su-qiong Wei, Kang-tsung Chang et al.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in Fujian and Taiwan. Land use Policy,2006.

[11]韦素琼,陈健飞. 闽台耕地非农化及关联因子的比较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568-576.

[12]韦素琼,陈健飞. 基于闽台对比的福建耕地变化趋势演绎.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206-211.

[13]韦素琼,陈健飞.闽台建设用地变化与工业化过程耦合的对比研究. 地理研究,2006,25(1):87-95.

[14]韦素琼,陈健飞. 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对比研究--以闽台为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5]林建新,何建农. MapGIS与ULC系统在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4):518~520.

[16]林娜,李永实等. GIS支持下的城镇土地定级.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368~371.

[17]侯立春,张文开等.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福建地理,2003,18(4):19-31.

[18]陈松林,刘强等.福州市晋安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地球信息科学,2002,(1):61-65.

[19]王国杰,周沿海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GIS实践方法比较研究.安徽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3,26(3):294-297.

[20]伍世代.GIS支持的福清市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福建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0,16(3):87-96.

[21]张文开,朱鹤健. 福建特色农业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2]福建省资源环境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 福建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报告之九--资源环境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 2005.

课题组成员

1.韦素琼: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博士,自然资源学会秘书长.

2.邢世和: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

3.陈松林: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4.梁一池:福建三明学院副院长、教授,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

5.叶绿保:漳州市农业资源区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

6.蔡志发:漳州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

7.张文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博士,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

8.李金雨: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土地资源

1gis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

1.1gis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

(1)土地资源清查。

20世纪60 至70 年代,加拿大就建立了土地清查地理信息系统(cgis),它可以在快速方便地输入实地详查资料的基础上,按要求输出各类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以及坡度坡向图,也可按用户特定要求输出不同年代的土地利用类型等相应图件。国际土壤学会于1986 年开始着手建立1∶1 000 000的世界土壤o土地数字化数据库(world soils and terrain digital data base 简称soter),希望利用gis 技术完成全球性的土地资源清查。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土地资源清查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它大大方便了土地资源清查与数据共享,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信息服务。

(2)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

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最早的和较为成熟的领域之一,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lis) 。早期的有美国纽约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信息系统(lunr), 美国明尼苏达土地管理信息系统(mlmis) 。

20世纪70 年代以来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出现了巨大的加拿大国家土地信息系统(cangis),新西兰微型计算机土地信息系统(midge,giltap),澳大利亚siro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以及英国发展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这些系统都将土地评价和规划过程相结合,并适用于土地管理,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我国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始于20世纪80 年代后期,但发展较快,戴旭利用arc/ info 信息系统应用于农业土地资源评价,傅伯杰以延安地区为例建立了资源评价信息系统,周慧珍和贺红士等建立了区域微机土壤信息系统,分别对实验区进行了土地退化评价、土地利用变迁分析和土地肥力评价,倪绍祥、黄杏元等利用土地评价信息系统,改善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效率和精度,将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决策联系起来。

1.2gis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1)生态环境管理规划与宏观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广泛,主要有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预测规划与生态管理以及面源污染等。空间监测信息的综合加工与快速而形象的反映是环境管理的迫切需要,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是一个复合型的巨大系统,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满足上述要求,而且可作为支持系统的有利工具。

通过gis 与这些模型结合可以确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我国,面源污染研究起步较晚,仍不够深入,主要是借用国外的一些模型进行土壤侵蚀研究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而面源模拟实验进行得很少。

(2)自然灾害预警及灾情分析。

从国内外发展状况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灾情评估中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从灾害的类型看,它既可用于火灾、洪灾、泥石流、雪灾和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又可应用于干旱灾害、土地沙漠化、森林虫灾和环境危害等非突发性事故。就其作用而言,从灾害预警预报、灾害监测调查到灾情评估分析各个方面,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进行灾情预警预报; ②对灾情进行动态监测; ③分析探讨灾情发生的成因与规律; ④ 进行灾害调查; ⑤ 灾害监测; ⑥灾害评估。

1.3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土壤学、环境学与地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其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数据量大且要求质量高。然而由于仪器设备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许多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难以获取。而且现有数据也往往由于数据来源不一、数据格式各异、年代不同等原因造成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数据格式不一,使各地区的数据难以共享,严重影响了gis 的应用。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特点是每个数据项都有空间坐标,即首先定位,才能使定性定量的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连,而传统的人工采集与野外调查数据空间定位能力差,并且往往以点代面,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各种误差。因此数据来源与数据精度一直是gis 技术真正解决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瓶颈”。

(2)专业模型缺乏通用性。

现代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从世界范围和历史发展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已从第一阶段的侧重调查、分类和制图,进入第二阶段的侧重模拟、监测和管理。在这个阶段,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模型的建立,然而现有的模型多是面向某一地区特定条件下建立的,大多不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可移植性。

(3)系统集成性差。

集成是将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资源及分析方法(计算机硬件、软件、模型、接口及传感器) 集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中应用的深入,建立了一大批相关地理信息系统。这些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型、专业模型以及两者之间的接口和gis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不一样,界面不统一不友好。gis的数据模型仍然缺乏环境模拟所需的时空结构,gis软件系统也不能够同时处理时空数据的结构可变性以及建立和检验过程的算法可变性。

1.4gis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由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牵涉面广,涉及数据信息来源多,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分析研究。遥感技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中的综合应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和各种变化, 是综合处理非空间数据的平台,同时也为空间数据提供了属性信息,则是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以及展示的平台。项技术综合运用将对大范围改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发挥巨大的作用。

基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用户对象是系统内部户,目前组件技术已相当成熟,并且由于结构的设计不受开发方式的限制,可以将的分析功能发挥至极致。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由专题管理系统、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及空间数据编辑系统i 部分组成。

专题管理系统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连接的工具,建设专题信息,将空间数据和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所需的属性数据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使空间数据信息为水资源与生态评价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双向查询,既可以对属性库进行各类查询,又可将查询结果直观地在地图上表示出来,也能以地图为工具,查询图上各空间要素的详细资料,通俗的说,也就是从表到图、从图到表的双向信息查询,使信息达到既形象直观又详尽、具体的完美统一。专题管理系统还提供对空间信息进行量算、数据显示和输出及其他辅助功能。

1.5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用以识别和预测某项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解释和传播影响信息, 制定出减轻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从而达到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由于gis 能够集成管理与场地有关的数据, 例如水质, 空气质量、污染源、土地利用状况等, 因而特别适合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和辅助决策工具。

2gis的发展趋势

2.1rs、 gps 和gis 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rs (遥感) 作为一种获取和更新空间数据的强有力的手段,能提供实效性强、准确度高、监测范围大、具有综合性的定位定量信息,于是rs 信息便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十分重要的数据源,它有助于gis 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确保现实性,特别是环境动态监测,自然灾害防治以及土地利用分类等方面,具有其它类型数据所无法代替的优越性。gps (全球定位系统) 是美国在24 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它由三部分组成,即空间部分、地面监测部分和用户部分。gps 为rs 影像数据和gis数据提供精确定位信息。在当今全球变化研究、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技术高实效性要求日益急迫的情况下“3s”一体化技术必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2.2应用模型的开发

目前应用模型的研究比较引人注目的是: ①引进空间化的数理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②通过实例研究,建立专业模型。在gis应用中,应用模型是联系gis 应用系统与常规专业研究的纽带,模型的建立必须以广泛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这既是解决专业模型的关键,也是gis 功能的扩展。因此应用模型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3模型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以模型库为驱动核心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以决策的有效性为目的,建立决策模型和空间复合运算,在不同的决策阶段予以不同的支持,支持决策的全过程,从而避免了运用gis在空间信息的分析评价、时空分析、预测和模拟及。决策等过程中模型分析功能的不足。因此gis 在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中的传统应用阶段必将走向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发展阶段。

2.4人工智能的应用和专家系统的开发

20世纪80 年代开始的以知识为对象的信息处理,注意利用人工智能(ai) 的方法,通过专家知识的规范化建立知识库,发展专家系统。利用这种智能型的地理信息系统来解决不能用算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将使gis 的应用领域获得更大的拓展。

2.5标准化是发展方向

制订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是信息系统共享的基础。美国、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等国都十分注意全国性的统一规划和标准。我国应吸取国际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开展关于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的研究,以便科学而准确地规定系统中的内容分类,数据格式、控制体系、精度标准和技术名词等,以保证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换和数据共享。

2.6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新一代gis 技术重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gis 的空间分析方法由原理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采用主流技术的标准与协议,实现gis 空间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全关系化;从单纯的gis 技术转向同各种专业应用相结合,使之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上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鞠胜勇.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房产测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07,(28).

[2]张树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j].太原科技,2007,(10).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50-03

自1956年东北农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到197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土地规划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恢复或新建土地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有94所,分布在农林、理工、综合、财经以及师范院校,以农林和理工院校为主[3]。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客观上也形成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类、经济管理类、资源环境类和工程技术类等各具特色的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农业大学强调土地利用与工程课程的开设,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强调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等课程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强调不动产资源学科类课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侧重开设地理课程,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强调土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的教学。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背景复杂、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不同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特色专才。

1 专业发展历程

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变化,可以把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成3个发展阶段。

1.1 农学专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1994-2000年)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设置的农学专科专业,当时的农学专业下分为六大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土地规划与管理、农学、农学师范、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和植物保护方向,此时习惯把农学专业称之为“大农学”。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为湛江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学专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土地规划与利用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农学概论、生态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监察、测量学、土地法规、环境土壤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农业环境保护学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从事各级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的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工作的人才。

1.2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2001-2006年) 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农学专科专业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尚不符合申报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申报条件,同时原农学专科专业下的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分别升格为本科专业,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升格为广东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和管理的高级和实用型管理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基础、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土地投资项目分析评价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各级农业部门、城建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方面的人才;授予农学学士。

1.3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至今) 经过13a的专业发展,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由原来授予农学学士,变更到授予管理学学士;人才培养计划也作了相应调整,与教育部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规划、土地资源信息、地籍管理及房地产估价、投资分析与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国土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

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土地整理;课程体系;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9-03

一、研究背景

土地整理是指为改变地块零散、插花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整套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权属的综合措施。土地整理是我国当前一个时期内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解决用地建设指标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保障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在中国耕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未来,土地整理任务将更加艰巨,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多。从我国当前土地整理人才培养状况来看,并没有专门的土地整理本科专业,其土地整理技能培养主要是通过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等专业教学来实现。从土地整理人才培养内容来看,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土地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农田水利、工程概预算等内容。从教学上看,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没有专门针对土地整理技能培养,因此,当前本科课程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土地整理能力培养,必须研究讨论专门的土地整理技能培养方案,以满足实际需求。

二、本科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途径

从当前本科学生培养要求来看,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①基本能力培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能力,即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基本能力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②专业理论分析和应用能力。该能力主要由专业理论课教学来形成,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并能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石,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潜力源泉。③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学生顺利走向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作为教学型高校,更应注意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使得学生能顺利就业。结合本专业实际,从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层关系:基本能力与学生就业;专业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与学生就业;专业技能与就业。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学生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参考龚怡祖等人观点,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课程、科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公共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底部,其功能主要是承载大学文理基础学科教育并促进其相互交融,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科类基础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中部,其功能是建构人才的知识结构主体,使学生获得以主干学科为核心的大门类范围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受到相关的方法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打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顶部,其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比较鲜明的专业方向(或特色),使他们有选择地接触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领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职业竞争力。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照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从课程安排上来看,对于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由基础课和选修课来进行;对于学生专业理论及应用能力,一般应由专业基础课程来承担教学;而专业技能,则应由专业核心课程来达到这一培养目的。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主要有土地规划与土地管理、土地整理、土地测绘、不动产经纪与评估、地理信息系统与开发等。从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来看,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规范实用的课程体系;其次,没有系统专业的师资渠道;再次,可选用的课程教材少。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综合性,除了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外,还需兼顾其他专业技能,因此,其设置的课程难以满足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通常,该专业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应用等,专门针对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仅有土地规划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从土地整理工程内容来看,主要有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农业等相关知识,从其工作内容来看,应设置以下课程。首先,专业基础课,应开设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土地整理技能培养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也应为先修课程。其次,核心专业课,应开设土地整理工程制图、农田水利学、土地开发整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将为土地整理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再次,专业选修课,可开设建筑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基础、水泵选型与安装、电力输送、城市规划、农业气象学等课程,以丰富和提高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

四、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相关建议

目前,为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达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措施,我国各省市必然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可以预见,在今后5~10年内,土地整理将快速推进,并将吸引和需要更多的土地整理专门人才。因此,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将会愈加现实。首先,从本科层次的土地整理人才培养来看,应尽快完善土地整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目前,尽管天津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已经十分重视土地整理人才的培养,并制定了自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但从全国来看,并无专门开设土地整理专业的高校,也就无从谈起规范、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对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设置,各高校差异较大,因而对土地整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不尽科学、完善,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应加强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从土地整理相关教材来看,目前,并没有土地整理规划教材,即使是普通教材,也少之又少,给专业技能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从网络上查询,仅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几所高校编著出版了《土地整理概论》《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等个别教材,很难满足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再次,应适当对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是交叉学科,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偏向于社会科学格局,急需的理学、工学门类的土地科技人才培养渠道不畅、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土地科技和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土地整理专门人才培养。建议修改专业名称为“土地利用技术与管理”“土地科学与技术”,并升为一级学科,下可设土地整理等专业,以强化土地整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龚怡祖,陈万明.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53-57.

[2]胡弼成,周琼花.大学课程体系演变的动力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78-8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

1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GIS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形象直观的应用界面、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等特点,能为现实地理空间上的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方便、准确的管理和空间分析手段。因此,GIS与环境科学的结合运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GIS与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所具有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二者的结合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预期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及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GIS在农业中的应用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GIS技术就被应用于农业领域,从国土资源决策管理、农业资源信息、区域农业规划、粮食流通管理与粮食生产辅助决策到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农作物估产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基于GPS和GIS的精细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研究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些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随着GIS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步深入。从技术角度看,GIS在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作为农业资源调查的工具,建立了农业资源地理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库的浏览、检索等,利用GIS绘制农业资源分布图和产生正规的报表。

(2)作为农业资源分析的工具,GIS技术已不限于制图和空间数据库的简单查询,而是以图形及数据的重新处理等分析工作为特征,用于各种目标的分析和重新导出新的信息,产生专题地图和进行地图数据的叠加分析等。

(3)作为农业生产管理的工具,主要是建立了各种模型和拟订各种决策方案,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4)作为农业管理的辅助决策工具,利用了GIS的模型功能和空间动态分析以及预测能力,并与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它的现代技术(如RS和GPS)有机结合,便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和辅助决策。

3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林业生产领域的管理决策人员面对着各种数据,如林地使用状况、植被分布特征、立地条件、社会经济等许多因子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有空间数据又有属性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借用传统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利用GIS方法却轻松自如。

社会经济在迅速发展,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随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决策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常规的森林资源监测,从资源清查到数据整理成册,最后制定经营方案,需要的时间长,造成经营方案和现实情况不相符。这种滞后现象势必出现管理方案的不合理,甚致无法接受。利用GIS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及有关因子的空间时序的变化特征,从而对症下药。

林业GIS就是将林业生产管理的方式和特点溶入GIS之中,形成一套为林业生产管理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减少林业信息处理的劳动强度,节省经费开支,提高管理效率。

GIS在林业上的应用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

(1)作为森林调查的工具:主要特点是建立地理信息库,利用GIS绘制森林分布图及产生正规报表。GIS的应用主要限于制图和简单查询。

(2)作为资源分析的工具:已不再限于制图和简单查询,而是以图形及数据的重新处理等分析工作为特征,用于各种目标的分析和推导出新的信息。

(3)作为森林经营管理的工具:主要在于建立各种模型和拟定经营方案等,直接用于决策过程。

三个阶段反映了林业工作者对GIS认识的逐步深入。

目前GIS在林业上的应用主要有:

(1)环境与森林灾害监测与管理方面中的应用,包括:林火、病虫害、荒漠化等管理,如在防火管理中,其主要内容有:林火信息管理、林火扑救指挥和时实监测、林火的预测预报、林火设施的布局分析等。

(2)在森林调查方面的应用,包括:森林资源清查和数据管理,这是GIS最初应用于林业的主要方面、制定森林经营决策方案、林业制图。

(3)森林资源分析和评价方面,包括: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管理、用于分析林分、树种、林种、蓄积等因子的空间分布、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林权。

(4)森林结构调整方面,包括:林种结构调整、龄组结构调整。

(5)森林经营方面,包括:采伐、抚育间伐、造林规划、速生丰产林、基地培育、封山育林等。

(6)野生动物植物监测与管理。

1993~1997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的“中国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现代化”项目顺利执行。以全国林业监测站点数据和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全国林地生态类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在空间上和时间序列上完整、系统的反映林地区域不同的生态系统特点、林种、群落特征及其林(树)龄。4GIS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

GIS技术最初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应用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图件和属性数据的存储、查询等管理工作等,基本上没有数据的空间分析及其它决策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土地评价工作(土地的适宜性或多宜性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评价、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城市地价评估、耕地地价评价等),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现状分类与制图,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监测。

5结论与展望

GIS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从技术、地理信息、经济社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在该领域有以下趋势:

结合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以电子政务相关工程为基础,推动GIS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推广应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及企业的重要任务,GIS在以资源、能力、生产、资金等空间综合配置、优化组合为目的的信息化建设中,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相应的应用工程,推动GIS的发展。用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功能由通用管理功能转向资源评估、监督、跟踪分析等专业功能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各方面的矛盾及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诸多的关联性,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建议,需要功能更专业化的GIS软件系统支持。

参考文献

[1]傅肃性.世纪之交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发展[J].地球信息科学,1999,(2):17-23.

[2]帅方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2007,(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篇8

案例教学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典型的管理事件或政策问题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指出面临的困难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但不给出明确的答案,由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它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并具体描述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早运用于法学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并在管理教育中得到普遍认可。在西方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已有近百年历史,比较成熟,并已建成世界三大案例研究中心(HaivajdvyFCCH)湘其他一些较为著名的案例资源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MBA教育时就比较全面地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将其大力推广。

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有关课程中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它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案例讲述、分析、讨论、评价为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旅游领域的实战技术,成为学以致用的人才。这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专业技能技巧,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职业意识。但不能否认,案例教学在我国管理教育中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由于旅游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阶段,理论研究有很多滞后的领域,实际案例进入课堂教学有较多的局限,因而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表现出本土化特色的缺失,教师较多地采用国际上较为著名的案例进行教学,缺少针对性和适应性。对于这一局限,许多管理学者和教育专家已经提出明确的意见,即要加快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发展。本文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来探讨推进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若干问题。

2.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含义

案例教学本土化主要指教学案例的本土化,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源自本土、地方特色鲜明、符合国情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评价的对象。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案例教学国际化,主要指在案例教学中借鉴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和良好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和评价的对象。国际化不是国外化,本土化也不是本地化、模仿化,二者实际上是案例教学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本土化是案例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国、本地的行业发展趋势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国际化是案例教学提升的重要手段。可以赋予学生国际视野,使其深入理解该行业的国际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案例教学的国际化正是以各具特色的本土化案例为基础的,对特定的国家而言,只有本土化发展成熟了才能促进本国教学案例进入国际间的交流,提高其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化竞争能力,同时也可提高有关企业、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职业素质这一微观层面,还体现在传播企业管理思想,促进企业发展更为广泛的领域。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突破案例教学国际化的局限

虽然案例教学国际化有突出的优势,在案例信息组织、问题设计等方面较为成熟,教师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国际上旅游管理方面的经典经验和教训,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案例教学本身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过多地依靠国际化的案例将会降低其实际效用。国际化案例中的社会背景不同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因此从该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技能技巧未必符合中国企业的需要。以之为教学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有可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水土不服。其次,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这是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条件。而教师获取国际化案例有关背景资料的途径相对较少,这就局限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同时学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知相对要肤浅一些,即使教师提供了相关信息资料,学生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在信息获取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信息的不对称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其三,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因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国际化的案例从采写到引入我国,再到进入课堂的周期偏长,案例资源更新缓慢,其中包含的教学信息时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相应降低。其四,国际化案例冲击了本土企业进入课堂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了解本土企业的发展,而国际化案例所涉及的企业往往又与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相隔甚远,不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意识。

推进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可以突破国际化案例的局限。首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为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学习专业知识,教学双方都能获得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学生对特定事件容易产生共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案例教学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国内代表性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有助于巩固学生职业意识,优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对旅游行业、旅游企业的适应能力。

3. 2挖掘我国旅游企业的潜力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这样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经典的教训,正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切入点。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基础和关键是案例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旅游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以客观的立场来采写、评析、讨论案例,提炼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可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更多的智力因素,挖掘企业的潜力,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意见,进而形成旅游管理教育和旅游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 3促进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案例资源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案例教学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企业走向世界的全新道路,即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途径走向世界。各国经典成熟的案例可以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在全球通用,这是目前全球各大案例研究中心通行的方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捷径。我国目前已有三大案例库研究中心,即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其中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是欧洲案例信息中心(BCCH)的会员,其采写和收录的许多案例通过该中心向全球销售。加快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发展可以加速我国优秀的旅游管理案例的积累,让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案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为国际市场了解我国旅游企业创造机会,也为我国旅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当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障碍

教学案例的选用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否选择本土教学案例也是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标志。尽管目前发展本土化案例的重要性已有目共睹,但除管理学科外其他专业的本土化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企业在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变化,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但是由于案例教学理论研究和案例采写不足的局限,大量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旅游管理事件还没有纳入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已经进入课堂的一部分旅游管理案例由于信息获取途径、采写水平的限制,多数还是初级案例的形式,案例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充分地发挥。

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需要教育界和企业界的联动,需要大量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下,高校教师缺少走进企业调研、采写案例的动力,极大地局限了我国本土化案例的积累和推广。

5.推进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建议

5.1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深入旅游企业采写案例

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本土化的教学案例,但从数量和层次上看远远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教学案例有使用周期,国外案例库的资源是滚动更新的,一个案例的寿命大约是2到3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成专门的旅游管理学科案例库,多数已有的本土案例是以教材或教参的形式出现,更新速度慢,与旅游企业的发展步伐不匹配,所以要加快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的理想队伍。而成功的案例采写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职业技能等实践知识,这都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企业进行充分地锻炼。有关教学单位和部门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如将案例采写和案例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将案例采写纳入科研工作考核体系等)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积极参与实际工作,利用专业理论知识来采写案例,提炼有关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或教训。

案例采写往往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内部信息,还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支持,积极牵头与企业沟通联系,协调教学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消除企业的顾虑,使企业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接受客观中立的调研,为教师采写高质量的案例扫清障碍。

5. 2建立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库

加大旅游管理案例采写和积累的力度可以保证本土化教学案例的来源,但真正持久地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借鉴国际上管理教育案例库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参照我国目前管理学科案例本土化建设的成果,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开发应该及时建立案例资源库,将零散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集中管理,以便于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案例更新。案例资源库提供的是案例资源集中管理和使用的平台,通过商业运作机制,向各有关的教育教学单位和企业培训机构有偿提供适用的教学案例,所获的经济利益反过来又可以投入到案例采编收录工作中,以确保案例能够滚动更新,保证案例资源库的生命力和时效性、适用性。专业的案例资源库建设和发展也可以为案例的质量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旅游管理案例资源的教育价值。

5.3加强教师案例教学法的培训

案例教学过程是实现本土化案例资源价值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中,强化对教师案例教学方法的培训是确保实现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其方法和技巧体现在课堂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中。案例教学方法培训应该使教师明确有关案例教学的下列内容:(1)案例教学的含义;(2)案例编写方法和选择标准;(3)教师导演角色和学生主演角色的定位;(4康例教学过程设计技巧;(5)案例展示介绍的方法;(6)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方法;(7集例教学评价标准。上述培训内容应当融入高校的师资培训项目中,由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高校教师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案例教学的设计、组织过程也是教师综合知识能力的展示过程,除了方法上的培训以外,教师还应主动地加强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案例、学习案例。有望建立起来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库的管理机构其实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培训主体参与到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中来,通过教学方法培训和案例资源信息的培训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发挥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的价值。

6.结论

上一篇:防艾宣传总结范文 下一篇:抓好作风建设和廉洁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