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10-15 02:03:49

公共管理规范

公共管理规范篇1

从公共危机角度分析,这次雨雪冰冻灾情危机经历了暴雪初降征兆的危机酝酿期,雨雪冰冻恶劣天气连续肆略引起的危机爆发期、灾情全面影响社会生活的危机扩散期、抗灾救灾以及天气好转后危机逐渐消失期四个阶段。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根据历史经验和气象条件,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遭受寒冷气候侵袭的可能性非常微小。但是,数十年未遇的暴雪恰恰降临在长江流域而非东北,南方多个地区降雪量创历史记录,大大出乎社会各界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的意料之外。二是灾情发生的迅速性和紧急性。当人们还没有从雪景中回味过来的时候,自然景观迅速转化为严重的灾害。随着降雪强度和范围的不断加大,南方多个地区的交通、电力陆续陷入瘫痪状态,能源供应全面告急,甚至部分地区通信也开始中断,受灾人数也不断增加。三是灾情事件的扩散性和连锁性。本次雪灾天气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扩散到社会诸多领域,导致交通受阻、财产受损、人员受灾等社会问题,不但灾区的经济社会运行受到极大的破坏,非灾区乃至国外也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经济社会运行的态势以及国家当前的主要职能。四是灾情事件的范围大。这次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而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财产损失之大、受灾人数之多都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

政府等公共部门在雨雪冰冻灾情中的应急措施及效果公共危机要求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2008年初的特大雪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及时对抗灾救灾进行部署。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灾情,全面部署做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工作。2月3日,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雨雪冰冻灾害抗灾救灾工作,强调要千方百计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国务院在召开全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又专门成立了应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全国救灾抢险和煤电油运工作工作并及时通报动态信息。1月30日,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队全力支持灾区抗灾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共同为夺取抗灾救灾斗争胜利而努力。总书记、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数次亲临灾区一线,考察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为了应对这次突发的暴雪自然灾害危机,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经济运行的协调机制,建立了监测信息的日报制度,开展了动态监测,强化了电煤的产运需衔接,组织落实有序用电的方案,重点保障煤电油运的正常生产和调运,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铁道部建立了三级旅客列车晚点滚动预报制度,及时收集列车晚点信息,并做好全额退票工作;交通部24小时加强路网控制,及时路况信息,保持省际、市际路网信息联动,果断采取车辆分流措施,开辟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并对相关运输车辆免收通行费;民政部及时会同财政部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灾区动态。国家旅游局提前启动春节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和应急预案工作。农业部紧急部署农业冬季生产和防冻灾工作。国家气象系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中央气象频道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实时雪情、道路结冰预警警报和防御指南,中央气象台首次暴雪红色警报。中组部号召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冲锋战斗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全国总工会也要求发挥工会优势,积极帮扶救助。随着暴雪冰冻灾情的深入和扩大,全国上下都投入到抗灾救灾的队伍中。各地各部门纷纷启动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预案,全力以赴开展除雪破冰,抢修供电供水等公共设施,恢复交通秩序,救助慰问受灾群众,取得抗灾救灾的决定性胜利。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许多地方政府和单位号召外来务工人员留在本地过年,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了春节慰问。全国有20多个省市区相继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确立重要商品的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机制。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众志成城,积极投身抗灾救灾活动,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有关地区还向灾区派出抢险队伍、免费提供救灾物资全力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可以说,我国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应对雪灾危机中采取了多重有效的措施,组织领导工作比较到位,应急管理预案得到启动,一些超常规的政府行政干预手段陆续出台,各种资源和力量得到充分的调动,交出了比较满意的答卷,总体成绩值得肯定。尽管大雪压境,但社会没有出现混乱现象,整个城市比较稳定,社会秩序基本运行正常,各项保障供应工作能够及时跟上,总体物价未出现异动和大幅度持续上涨,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国危机管理在雨雪冰冻灾情中暴露的问题及教训我国南方出现这么大范围的罕见降雪,产生如此重大的灾情,固然有客观的无法避免的原因,但同样反映了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教训值得深思和总结。

第一,公共部门应对灾害危机的准备不足,包括基础设施、管理、应急手段等。准备不足,就会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显得仓促,甚至遭受重大损失。在雪灾中,南方许多电厂煤炭告急,供电形势异常严峻,说明国家应该提前做好煤炭储备。本年度,我国很多煤炭供应企业没有提前启动储藏预案,有的煤仓都没有填满,煤炭量逐渐减少时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另一方面,由于南方天气骤然转冷,很容易造成用电量的大幅增加,电厂耗煤屡创新高,供不抵耗,也导致存煤快速下降。不仅如此,加上山西等省市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力度,全国煤炭资源供给偏紧,特别是春节期间煤矿放假停产,进一步加剧资源紧张。我国华中电网、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三大电网在雪灾中遭受重创,部分地区电网骨干线路覆冰总长度数千公里,很多线路平均覆冰厚度达40-60毫米,进而引发断线跳闸事件,诸多铁塔也不堪重负而倒塌,这其中也有电力设施设计值偏低的原因。目前我国铁路绝大多数列车都是电力机车,由于京广线湖南段、沪昆线怀贵段多处地方电网断电,电力机车无法正常牵引,加上许多铁路线的信号系统无法开放,致使运输受阻,大量旅客滞留。这说明铁路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机车配置不尽合理,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供电部门的协调配合。南方很多省份由于很少降雪,主要以抗洪抗旱为主要灾害品种,未将雪灾列入应急范畴,各部门缺乏防雪灾实际经验。南方高速公路普遍缺少专业除雪设备和机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有扫雪机却无人会用的局面,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后许多道路只能依靠费时费力低效率的传统人海战术来清理积雪,再加上警力不足,严重贻误了最佳除雪时机。南方高速公路及桥梁在修建时也没有考虑雪灾因素,坡度上一旦积累了冰雪即不能通行。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交通一度严重受阻,滞留的车辆数以万计。有些南方城市发生大范围水管冻裂现象,这也与目前水管材料抗冻能力不强有关,反映了市政设施设计缺陷。

第二,公共部门应对灾害危机的反应和应对措施相对滞后。根据中央气象台专业人士分析,这次暴雪极端天气最直接的原因与太平洋上出现的“拉尼娜”现象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出现恶劣天气的征兆的初期就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灾害造成的损失无疑会减小很多。从公开媒体所显示的信息来看,各省遭遇冰雪灾害天气以来,有关部门在初期重视程度不够,抗灾救灾往往停留在单兵作战阶段。在暴雪持续发生灾情不断蔓延扩大的中后期,中央及地方部门才启动了系统性的应急措施,应急响应能力偏慢。有些地方发生旅客拥堵滞留情况后,往往要等省、市乃至区有关部门层层召开会议后才能拿出相关方案,延误了宝贵的时间。有的地区交通瘫痪后一味采取封路措施,未能及时采取警车带路引流的办法,替代运输线启用程度不够。贵州在经历持续凝冻天气后,一些地区物价飞涨,一支10厘米左右的蜡烛曾卖到了10元钱,大米、食用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一时间奇货可居,地方政府没有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市场物价。

第三,公共部门灾情信息披露不够及时,一定程度上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在这次大范围雨雪中,往往一个地区的高速公路在清理冰雪后开放,而相邻地区恰好关闭,很多车辆也因此堵在高速上,不知何时能离开,也不知前方公路是否仍在封闭中。广州等地的火车站出现旅客大规模滞留现象主要原因固然是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中断,信息沟通不健全也是重要的因素,铁道部门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向媒体、公众完全清楚明白地信息。另外,广东地区的大多数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大量使用粤语进行播音也人为加剧了外来务工人员掌握天气出行信息的障碍。

第四,公共部门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预案质量不高。目前各地政府和各部门大都制订了相关应急预案,但是这些预案,包括《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很多都是在原则层面加以规定的,在这场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范围雪灾的应急上缺少特别专项的、具体的应急方案,应急机制并没有深化下去。同时,国内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作缺乏情报学基础,缺乏系统性、可操作和协调性,存在各自为政现象,违背了应急处理的基本原理,有的应急预案成了变相的政府报告,没有把应急预案从纸上带入市民的现实生活中去,效应远没有发挥到最大化。

关于健全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议对策在现代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执政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加强公共政策水平是其中应有之义。危机管理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1.积极推动公共危机应急体系重构

2003年非典以后,中国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灾害应急体系的建设,中央出台了总体预案,20个专项预案和85个部门预案,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预案,包括企业、社区都出台了预案,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灾害防御能力和紧急救助能力。但是,在这场应对暴风雪的战斗中,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危机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少缺点,急需改进。一些地方反应迟缓,组织救援不及时、不到位,一些部门信息不通、指挥失灵,致使灾害现场公共服务缺位。有些地方的应急方案缺少预见性、前瞻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远远不足,致使受灾损失被人为放大。在机构建制上,国家应成立高级别的专项应急指挥部,组建一个权威、高效、协调的中枢指挥系统,以降低协调成本,加强各部门的及时沟通和联动效果。各地各部门的高层要重视危机事件,组建熟悉危机管理的高效管理团队,提高战略决策效能和危机应变能力。中央和地方要在应急中实现良性互动,多部门、跨地区的联动协调机制需要细化。危机应急体系的建立、应急预案的制订,要舍得投入,提前进行专业的研究和设计。在危机应急预案中要涵盖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细化专项的、具体的应急方案,加强应急灾害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灾情预报系统以及必要的惩戒体系。每次灾害后都要有总结机制、学习机制,以发现问题,对预案作更新和改善并积累经验。

2.加快研究公共危机和紧急状态立法

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计划安排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有了法律和相关预案,就能使各部门在应对危机上的责任关系更加明确和规范。美国在涉及到大范围的、区域性的事态,通常会宣布紧急状态,使用特别的法律授权来采取封路、停运等各种应急措施。2006年1月,我国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8月,又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我国目前主要还是在已有法律秩序的框架下应急,人为性随意性强,没有专门法律出台来规范。今后我国要加快研究和立法进程,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研究和界定什么条件下可以启动紧急状态立法、可以宣布一定范围内的紧急状态等。

3.加强公共危机信息系统建设

媒体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扮演着政府“危机信息代言人”的重要角色,被誉为“政府危机管理形象的塑造者”。在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中,我国政府应着力构建危机管理者与媒体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媒体成为传播政府决策的途径、公众获取正确信息的渠道和官民共同解决危机的桥梁。公共部门要全面树立信息公开意识,畅通公共危机信息传递渠道,严厉制止信息瞒报和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消除流言的产生和散布。

4.注重社会公众危机风险意识教育

公共管理规范篇2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金管理机制

1引言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常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大的特征[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金是指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的资金,包括购买抢险物资、救灾人员补助、灾后重建费用等[2]。充足、稳定的应急资金供给是有效应急管理的保障,其中应急资金的有效管理与使用是关键。

2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金的来源

应急资金的使用是应急资金保障体系的关键,应急资金的妥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应急事件处置的效率。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应急资金的来源包括如下两方面:

一是财政对公共应急管理的投入。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目前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32条规定,“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至3%设置预备费”,并“主要是用于未及预料到的自然灾害等”,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财政部门的临时拨款。

二是社会自发捐赠。社会公众捐赠资金有效地缓解了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存在的财力物力不足状况,极大地缓解了防护、消毒物资短缺的状况,有力地支持了防疫工作。

3应急资金的投向与使用标准

在新冠肺炎这场战斗中,资金无疑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按照“科学论证、信息审批、实时分析”的应急资金管理原则,同步落实信息化支付的开发,确保一线应急补贴及时发放到位,建立资金使用进度每日报告制度,及时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加强廉洁风险防控,保证了专项资金使用合规畅通透明,确保每一分钱都发挥应急资金的最大效应。因此,确保应急资金项目的专款专用,强化应急能力和资金调控能力,堵塞虚报冒领、胡支滥用等行为,整合有效资源,强化支付监督能力[3]。防止出现挪用、挤占及盗用的行为;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把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领域,分配要科学合理,透明公开等。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时间上呈紧迫性,而应急资金在早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高效拨付可以直接影响应急管理成效。因此,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确保应急资金的高效合理使用,对应急资金的适用对象、标准、额度等程序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职责;同时,应急资金的使用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要保证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4捐赠资金的管理

公益捐赠资金是应急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妥善管理和使用既能弘扬政府形象,又能增强凝聚力。

第一,规范化管理捐赠资金,建立应急捐赠审批流程,规范捐赠财务核算,通过流程梳理和职责明确,确保捐赠事项规范出入库,物资有序发放,有效发挥捐赠资产的补给作用。

第二,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有效地使用捐助资金,避免不必要资源浪费,对定点定向的捐赠资金使用要公开透明,使捐赠方知晓所捐赠资金去向,提高社会捐赠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健全日常核算机制,及时做好捐赠款物的账务处理,做到手续完备、专项管理、账实相符、账目清楚。

第四,完善捐赠手续,规范办理接受捐赠款物的确认手续,完善捐赠协议,健全资产台账。

第五,严格款物专用,非定向捐赠款物要全部、全额用于突发事件处置支出等方面,严禁截留和挪作他用。

第六,强化捐赠款物管理、完善捐赠手续、严格款物专用三个方面积极推进专项审计整改工作。

5应急资金不规范管理环节

科学、合理地管理与使用应急资金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而现有应急资金使用常遇见支出结构不合理。

第一,存在事中救濟、事后追加,前期资金、物资难以到位、后期浪费的现象。

第二,应急资金使用不规范,没有统一标准,难以保证公共财政公平性和造成资金浪费。

第三,管理方式不合理,如流量式管理、捐赠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及拨付流程烦琐、应急结余资金管理,以及缺乏对应急资使用的实际产出效果的监测等[4]。

6完善应急资金监督机制,做好应急资金支付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资金管理、使用应与监督同步进行,扎实开展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工作,并按照“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原则,及时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要逐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系[5,6]。创新监督的内容与方式,改变单一的事后检查型的监督方式,建立健全应急资金管理预警纠偏机制,实现对应急资金使用管理过程科学、有效的动态监控,全面提升监督能力,提高应急资金运行效率[7]。审计机关应该对在应急资金款项的投放和使用中出现发放账目不明、支配不均衡及截留等问题,以及使用成效进行审计,使应急资金在管理上更加公开、透明,强化应急资金在应急事件中的核心作用;审计和监督工作要严格展开,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8,9]。

因此,结合此次抗疫实际情况,对应急资金使用进行精准监督,全程护航采购有序进行。应急资金使用范围包括疫情防控物资采购、临时工程建设、修补、堵漏、加固,以及疫情防控的医疗救助、物资采购、应急设备采购等与疾病治疗和防控的相关工作。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采购小组,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采购工作方案和相关台账,对采购项目、采购文件、凭据管理、物资管理、出入库和领用登记等分别确定专人负责,并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定期公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同时要求在应急项目完成后及时公开项目实际情况和财务决算情况。监察部门应全程参与应急资金采购的各类会议,及时提出监督意见,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高效。

公共管理规范篇3

1电子档案名词、管理的特点

1.1电子档案是在计算机及网络中生成的社会活动记录,以数码形式记录于U盘、磁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递的文件。

1.2电子档案具有以下特点 ①电子档案具有纸质文件和其它文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电子档案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过渡到协同办公系统的过程中,形成的规律也因阶段不同而各不相同。③电子档案文件具有易更改性。④电子档案具有易更改性。⑤电子档案信息具有共享性。⑥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现在尚不明确。

2电子档案管理的范畴

2.1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机制

2.1.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1.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1.3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档案管理制度,并做好记录。明确报告时限和报告程序,建立传染病报告卡及代报卡登记制度。

2.2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收集范围:发生在柳州市辖区范围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电话报告、其它途径报告(如新闻媒体报道等)的各种传染病疫情异常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人员具体职责,各信息保密人员负责本科室的信息保密工作,切实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信息不上网,基本做到了专机专用、重要数据三备份。

3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模式

3.1疫情资料管理保密制度

3.1.1做好疫情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疫情资料要存放于加锁的铁柜内并由疫情资料管理人员专人保管。

3.1.2任何外单位人员来中心了解、采访有关疫情,需持有来人单位和市卫生局的证明,并经中心领导同意,方可进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向新闻传媒机构的记者人员透露疫情。

3.1.3凡未经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将疫情资料复制或借出。

3.1.4疫情保密性文件或资料的存档和销毁,应经中心领导批准,统一有关规定处理。

3.1.5自觉接受保密检查和监督。

3.2网站的安全保密技术防范措施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购置了防火墙、统一威胁管理系统、入侵检测系统、认证系统等相关网络安全产品,构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体系;为了保障内网的安全,在网络中建立了DMZ区,将网站服务器置于DMZ区,与内网隔离开;为了构建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购置了网络版的瑞星杀毒软件,并强制安装到每一个终端。

3.3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规范网站信息流程 根据相关保密法规和文件,制定了《中心内、外网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所有在单位网站上的信息必须经主管对外宣传的副主任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内、外网上公布,并对相应的文字资料进行备案;负责在网站上信息工作由专人负责。

3.4切实加强网站服务器的管理工作 网站服务器不再存储其它资料,做到了专机专用;按时做好网站数据备份;按时检查服务器日志。

3.4.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网络管理、使用及维护,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对信息报告系统的管理。对医疗保健机构提供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3.4.2未经网络中心及各子网负责单位同意,不得将有关服务器、工作站上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资料向外网传递或转录。

3.4.3各用户单位负责各自的网络帐号、密码管理,并注意保密,不得将帐号和密码转告他人,也不得以他人身份登录网络。

3.4.4网络管理员要对各自的网络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网上信息资源进行严格管理。

3.4.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卫生信息网或借助其联网计算机、传播反动、色情或有害公共道德的信息。

3.4.6严禁向网络上传来历不明或可能引发病毒感染的软件,系统管理员应定期使用公安部门指定的杀毒软件检测病毒。

3.5疫情安全管理与保密制度

3.5.1树立保密意识,定期检查各项安全保密措施,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

3.5.2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应负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计算机安全保密措施,疫情资料要存放于加锁的铁柜内并由疫情资料管理人员专人保管,凡未经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将疫情资料复制或借出;

3.5.3网络管理制定访问权限控制,专人负责密码管理,超级密码定期更换;

3.5.4信息须指定专人在专用机上处理,按密级要求采取相应加密措施并妥善处理存储介质的信息痕迹;

3.5.5涉及国家机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应符合国家保密局制定的工作规范和要求。

4结论

4.1要想使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做到杂而不乱、繁而不碎,确实是件不易的事情。电子档案的出现与应用可以说是较好地解决了过去传统文书档案不易解决的这一难题[2]。为疾控中心传染病档案的管理人员整理档案提供了方便。

4.2优质的信息资源是管理的基础,决策的前提和为社会服务的依据。电子文件具有纸质文件难以比拟的优越性,理应成为现代社会的优质战略资源。然而,电子档案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但它的发展是迅速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将成为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主要对象[3]。目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人员正使用GD2000、传染病信息系统等系统来管理中心的疫情及公共卫生事件,较以前节省了很多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余强.浅谈医院电子档案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4):5836-5837.

[2]樊美丽.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刍议[J].山西档案,2011年增刊:10-11.

公共管理规范篇4

[关键词]公共服务中心;秘书工作;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研究;研究探讨

公共服务中心秘书工作也大都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向前推进,就要求公共服务中心的秘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公文也是一类档案,它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档案资料也包括对公文的积累,回顾档案管理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由于公文资料的整理需要,才有了档案资料的需求。因此,做好秘书工作,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1.秘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的秘书工作,只是整理纸质的公文档案,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公文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发展,如今已朝“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公文档案中实现了“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什么是“文档一体化”,实际上是从公共服务中心秘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公共服务中心的公文从生成、制发到归档管理的过程中,在公共服务中心中,实现文档生成一体化,这样就可以实现公共服务中心信息资源的共享。

1.1纸质档案的标准与装订规范问题

传统的公文规范标准是利用纸为媒介,也可以使用印刷纸或者复印纸,一般常用纸张的型号为A4纸;但也有B5纸在公文中出现。在装订时,从规范上来说是从纸的左侧装订,在装订时不要出现漏页、坏钉或者脱落的现象。对于纸张质量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有些公文容易出现质量差、耐折度低的特点,这样的质量容易使公文保存时间不长,就出现发黄的现象。

1.2公文版设计与附件要求规范问题

公文版的设计规范,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中心文档一体化”的实现,也有利于公共服务中心实现秘书工作和档案管理部门的互相衔接。但是,在公共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中,秘书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不去关心公文中存在着的文字内容的错误,也没有秘书去关心公文的抄送内容和抄发单位;这些问题的出现,容易给文件的归档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也加大了公共服务中心对公文档案操作的难度。虽然,在我国对于公文的附件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公文制发过程中,在公共服务中心还需要正确处理。

1.3档案的规范程序与文种利用问题

我国的相关规范,已经具体的规定对公文档案的管理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秘书人员还是常常出现将“决定”和“意见”、“通知”与“通告”这样相近的词混淆。其中,在公共服务中心的公文中,混淆率最高的是“请示”与“报告”,在许多场合中,本应该使用“请示”,却使用了“报告”;在应该使用“报告”的情况下,却使用了“请示”,出现最严重的是,还出现将这两个文种互相结合的现象,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可能留下隐患。

1.4公文原稿与规范编号问题

在公共服务中心,对公文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原稿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公文办理的过程中,还存着公文的办理过程的规范,例如在进行归档时,只有公文的定稿,并没有保留原稿或者修改稿。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说修改稿并不完善,特别是那些经过领导批示的公文,这些公文对历史,具有很高的存档价值。另外,对于需要归档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复印,这样会保证在公文档案管理工作中,避免出现失误。

2.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处理措施

针对公共服务中心秘书工作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需要积极采取积极地的措施进行解决。

2.1秘书对档案管理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在公共服务中心中,为了做好秘书工作和档案的管理工作,首先,秘书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意识。只有提高了管理意识,才能在对待公文档案工作的环节,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都要求他们要树立稳定的档案管理模式上,档案的管理质量必须是第一观念,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对秘书岗位的责任和义务都要明确。

2.2秘书与档案管理的规范标准

在秘书工作中,对档案管理,要熟悉我国的相关法律和规范,例如,对公共服务中心的《档案法》等的管理规范,在公共服务中心的机关公文进行处理时,常常需要遵循相关规范所制定的公文格式、原则、收发程序、行文规则以及公文管理的要求和归档工作等内容。这就要求秘书要认真的学习,并熟练掌握,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标准。

2.3公文档案管理要建立组织机构

在公共服务中心中,要实现公文的全过程管理,就需要通过理顺公共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健全组织机构以及建设优秀的队伍等方式来加强管理。秘书工作和档案管理要求秘书必须具备专业性和技术性,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秘书人员。

2.4公文档案管理与公文办理程序

高科技时代的公文档案管理,要做好管理工作,就要运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在信息化时代,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才能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使档案管理实现电子化,并配置相应的先进设备工具,对秘书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能够熟练、规范的操作设备,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结束语

通过对目前秘书工作和档案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在文中提出搞好档案工作的对策和方法,旨在促进公共服务中心秘书工作的良好发展,通过公共服务中心秘书,将编制委员会的档案管理工作。以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方向发展,使档案工作,在城镇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中,为人才流动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美娟.基于当前文秘工作的档案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242-

[2]胡霞.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问题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3(3):16-17.

公共管理规范篇5

关键词: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技术路径

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是标准化原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内的应用。根据"标准化"的定义,"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可以理解为:为了在公共行政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和实施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并对公共行政文化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一、公共行政文化的要素分析

公共行政文化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目前也无定论。有学者从公共行政文化的形成阶段将其要素界定为"行政心态、行政意志、行政规范和行政评价等"[1];也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文化的要素包括"以理论形态出现的行政思想,以态度、情感、动机等表现的行政心理,以评价、判断乃至决定为其表现的行政价值"[2]。通过比较分析和研讨,笔者认同朱新林、魏小文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中的观点,即行政文化的要素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培育、生成的行政观念、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以及物质形态要素的总和"。

1、行政思想文化

行政思想文化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心理意识、伦理道德、理论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因素。根据其稳定性、固定化程度又可分为行政心理文化,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思维方式等因素;行政伦理道德文化,即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行政理论与价值文化,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哲学、行政理论方法、行政价值观等因素。

2、行政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层是文化结构的中间部分,建立行政制度文化,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以公正透明、运转协调、务实高效为目标,力求体现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行政行为文化

行政行为文化是指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行政管理及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行政作风、行政礼仪等。

4、行政物态文化

行政物态文化主要是指政府依法行政依附的载体,包括政府机关提供行政服务的场所满足节约、便民、廉洁的要求等。这是行政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观念层的条件,往往能够折射出行政机关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工作作风、环保意识和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公共行政文化的构成要素丰富且多样,经过比较分析将以上四个要素作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点。

二、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范围

1、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的范围

公共行政文化建设涉及思想层、制度层、行为层及物态层四个层面(见图1),这四个层面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支撑公共行政文化的建设。

思想层--即行政人员的思想建设方面,包括行政人员的心理、道德、理念、价值观等,是行政人员从事行政工作的精神依托,是行政文化建设最核心的层次;

制度层--即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包括行政组织制度、机构建设制度、公务员管理制度等。公共行政文化建设较为抽象,必须落地到比较具体和客观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订立、操作约束行政人员的行为,保障行政工作的规范运行;

行为层--即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态度、礼仪、服务规范等。行政人员在精神思想和管理制度的影响下,对自身工作行为进行规范;

物态层--是公共行政建设的物质保障,包括行政办公建筑、设施设备和手段等。

图1 公共行政文化建设范围和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范围

2、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范围

标准化在从基础技术、工业产品领域向贸易、信息、物流、能源、环保、安全、服务等领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标准化是从实物层面开始,向无形性的管理层面发展的趋势,但标准化并不涉及思想层面的规范和管理。

公共行政文化建设中的"思想层、制度层、行为层、物态层"的四个层面中,"思想层"是对公务人员的思想、心理、精神加以引导,通常是以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予以规范和引导,不适合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因此不属于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研究范畴。而公共行政文化建设中的"制度层、行为层、物态层"属于实物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内容,可以用标准化形式进行规范,是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特征

1、系统性

"最佳秩序"赋予了标准化"科学管理"的内涵,要求标准化工作必须通过整体考虑、系统设计的路径才能充分发挥标准互相协同和促进的集合效应。例如,"神舟"计划就是标准系统性体现的典范,飞船从设计、生产、检测、发射到在轨监控,每一个环节都由众多标准组成规模宏大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公共行政文化的建设也需要由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的众多标准组成公共行政文化标准体系,在规范公共行政管理方面发挥整体性作用。

2、统一性

"共同使用"决定了标准的"统一"属性,是对同一事物或活动所设定的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其目的是去除不必要的由多样性引起的混乱,为正常的活动建立共同遵守的秩序。比如,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首次以政令统一货币、文字,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就是标准统一属性的典型案例。围绕公共行政管理开展的标准化活动,从公共行政制度、行为、物态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的统一,在公共行政管理建设范围内实现最佳秩序。

3、实践性

标准来源于实践,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持续改进、优化实践。比如,清朝的《工程做法》,作为一部全面的建筑工程作业指导书,既是工匠建造房屋的标准,又是主管部门用来验收工程、核定经费的依据,既是当时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也直接规范了各类建设活动。同理,公共行政文化标准来源于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由公共行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经验综合而成,反过来又对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的发展起指导性作用。

四、推进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路径

利用标准化手段来推进公共行政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依托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即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对政府在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出现的具有常态性和重复性的活动进行科学总结并形成规范,促使政府更有效地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提供行政服务。推进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路径如下:

1、明确职责、优化行政管理和服务流程

政府在提供行政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其方法和流程还没有摆脱传统行政管理的模式,工作职责不清、办理流程冗长拖沓、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政府部门尝试将标准化手段引入政府自身工作管理,在提供行政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对重复性的服务和活动建立标准、实现规范化操作:按照减少工作交叉、明确管理职责的原则,梳理和确定各机构、各部门在提供行政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职能和职责,从而可有效地减少相互扯皮和工作脱节的现象;通过优化行政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缩短办事时间、提高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规范行政管理与服务公开透明,保证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暗箱行政"不仅不再适应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还往往会激化矛盾,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同时,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不透明也不利于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科学考核和有效监督。这就要求政府在提供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管理和运作的透明化,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减少暗箱操作:一是政府要将必要的政务信息和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向社会和公众公开;二是政府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和数据共享,减少部门之间的工作推诿和权力摩擦。通过制定行政管理信息公开编码规范、数据规范、业务规范标准,以及制定行政审批办事指南规范等方面的标准,为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公开透明提供技术支撑。

3、规范行政审批,压缩自由裁量尺度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在法律规范对行政行为的内容、形式、办法没有具体详细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和自由选择,作出适法适当处理,决定行政相对人履行一定义务或赋予行政相对人一定权利的权力。在现代行政中,政府既可通过连续的行政立法及准立法,给行政自由裁量权予以界定,也可将行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原则和判断用标准化的手段给予规定。在立法尚未完善时,先利用标准化的形式,对自由裁量尺度进行明确化,如行政机关制定和实施行政审批业务手册等,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压缩。

4、利用系统工程和综合标准化的理念

我国在推进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宜利用"大标准"概念、系统工程和综合标准化的理念,而不能囿于传统标准范围的禁锢。应与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实际环境有机结合,与行政管理中的档案管理、文件管理、职能管理、人事管理以及事项管理等规章有机集合,而不可生硬切割,为"标准"而"标准"。此外,不同地区或部门之间,由于其提供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的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一个标准化模式。应结合具体地区或部门的实际情况,选择目前急需的、具有一定基础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事项先行先试,总结经验,然后再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标准化范围。

5、持续改进标准,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

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非一劳永逸的长效工程,应根据行政管理和服务实际,通过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反过来根据标准实施情况的反馈再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如此往复循环,标准只有在一次次的改进中得到不断完善,更加贴近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标准的作用,更好地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五、结语

尽管标准无法在思想、政制、文化层面发挥作用,但作为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行政管理与服务标准化日益成为规范公务人员行为、决定公务人员价值观取向、引导行政组织产生正面的价值认同的有力抓手。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公共行政文化标准体系,在行政管理与服务层面进行一系列标准化尝试和探索有助于创新审批机制、实施流程再造、简化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符合公共行政文化"法治、责任、服务、效率、廉洁"的核心价值。行政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可行政管理与服务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涉及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管理、服务、评价与信息化方面的标准,分别对应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的制度层、行为层和物态层建设方面的内容。我国行政管理与服务标准化系列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为构建公共行政文化标准体系、推行公共行政文化标准化建设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9.

[2]李金龙.公共行政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134.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Z].中办发[2007]21号.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Z].2012-02-15.

[5]李春田.新时期标准化十讲-重新认识标准化的作用[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6]颜佳华,李熠煜.行政文化研究[M].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7]杨洁明,晏绍庆,康俊生,韩晶.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研究与实践[C].2012年长三角标准化优秀论文奖,2012.

[8]朱新林,魏小文.建设有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的路径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7).

公共管理规范篇6

针对国家治理中的迫切需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更是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行动纲要》的出台就是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角度贯彻落实十精神,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2016年9月12日,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所以,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公共服务标准化有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指出了标准化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标准化为现代国家治理确立规范,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标准化为现代国家治理确立标的,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标准化为国家治理的合理化提供依据,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效益;标准化为评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量化指标,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改善;标准化为国家治理提供统一的评估基准,从而使得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可以就治理状况和治理水平进行相互比较和学习借鉴。所以,标准化对于国家治理的目标确定、制度化、合理化、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评估基准统一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推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也将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二,公共服务标准化有助于政府管理规范化。政府的管理行为之间面向企业和民众,会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的形象感知。不规范不合理低效率的政府行为,都会让老百姓给予政府负面的评价。通过标准化来推进政府管理规范化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标准化可以改进政务服务工作。例如,南通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抓好“四个坚持”,即“坚持标准全覆盖,坚持管理全规范,坚持服务全方位,坚持满意全过程”,实现了对政府服务工作的全方位全覆盖式的标准化管理,赢得了很高的民众满意度。

二是标准化可以改进执法工作。当前很多执法部门都面临着严峻的执法环境,有些部门的执法行为甚至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弹。标准化有助于规范执法行为,改善和提升执法部门的形象。例如,北京警方推广的“一站式”办案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可以确保办案场所统一管理、案件集中办理等职能,实现案件集中审理、全程闭环、全程监督,从而达到办案过程精细化、标准化的目标。这就是用标准化的理念提升执法行为的新探索。

三是标准化还可以提升日常管理工作。标准化不仅可以优化窗口部门的服务行为,改进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还可以优化一般工作部门的日常管理行为。当前各级政府各部门推进的电子政务(或者OA办公系统),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标准化的理念,明晰办事职能,优化办事流程,明确办事人员和办事进度,这些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标准化的管理。优化和规范政府部门的日常管理行为,有助于为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供保障。

第三,公共服务标准化有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什么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享受哪些服务,这是公共服务的基本问题。公共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公平公正地提供公共服务。

2012年7月,国务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体系。

而《行动纲要》提出要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司法行政与服务、公共安全、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益科技服务等14个方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这两个中央政策文件,为那些人应该享有哪些公共服务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初步的指引。根据这个文件精神进一步细化落实,将可以逐步构建起来我国的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

比如,2016年08月,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南京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意见》和《南京市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是要分别为困难残疾人补助制定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规范标准。

尽管这些政策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但是已经能够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落地。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将能够统筹资源分配,规范管理过程,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享有。

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更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更能够有真实的获得感。

第四,公共服务标准化有助于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人民希望享受公共服务,人民更希望享受优质的服务。效率低下、态度蛮横或质量低劣的公共服务只会让人民徒增烦恼,陡生不满。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标准,也难以有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制定公共服务的标准,就是让老百姓享受的公共服务是规范的,不是随意的,是可预期的,不是暗箱操作的,是便捷快速的,不是低效麻烦的,是优质的,不是质量低劣的。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是简单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所以要根据持续改进的精神,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优质、便捷和阳光的服务。

公共服务标准化就是通过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建立标准化的秩序,从而不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所以,公共服务标准化会推动公共服务的优质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好的服务。

总之,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政府,抑或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推进,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业。公共服务标准化有助于人民群众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有助于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提升政府竞争力,也有助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推进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所以,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公共服务标准化的重要价值,无论是着眼于国家建设、政府建设,还是人民的长远利益,都应着力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事业。

公共管理规范篇7

不规范的表现

1、采购目录不规范

从我国情况看,省级和市、县级政府都制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指导目录,各级政府所制定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目录相差较大。从我省的情况看,有些地区有230多种,有些地区不到100种,存在着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界定不够清晰的问题,项目选择的原则、标准不太具体,没有考虑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有些地区把政府相关部门、事业单位应当承担的职责作为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出现“既养事又养人”的局面。

2、主管部门行为不规范

主管部门行为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所要购买的公共服务界定不清

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主管部门的思路、管理方式、措施、力量的不同,有些部门对其所要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的需求界定不清,管理办法和制度不科学、考核评价指标不符合实际,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效果。

(2)影响招投标结果

有些主管部门领导为实现个人利益利用权力影响招投标的结果,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公开、公平和规范带来消极影响。

(3)不签订合同、不注重合同履约管理

有些主管部门在招投标完成后,可能其结果与其预想不一致而不签订合同;有些主管部门在合同签订完成后不注重按合同要求对供应商(社会服务机构)履约情况进行管理,不注重对服务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

3、购买方式不规范

从购买方式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三种模式,即竞争性购买、非竞争性购买和形式性购买三种。竞争性购买是指通过公开竞标等竞争性方式来确定服务供应商,双方签订合同以形成购买关系。非竞争性购买是指通过单一来源采购、定向委托等非竞争性方式来确定公共服务供应商,双方通过契约或其他方式形成购买关系。形式性购买是指政府将部分服务或管理职能让渡给某些非营利性组织,然后以项目或其他形式给付一定资金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形式上的购买关系。从根本上讲,前两种基本上形成购买关系,后一种实际上尚未完全实现购买关系,而只是行政职能的延伸。在我国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中,形式性购买方式较为普遍,即使是形成购买关系的购买形式中,也以非竞争性购买为主,竞争性方式较少。不通过竞争性方式购买公共服务,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难以杜绝“寻租”和“权钱交易”等违法乱纪行为。

4、购买程序不够规范

公共服务是一种特殊的采购对象,采购内容复杂,数量和要求难以确定,并且采购者与使用者要分离。因此,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程序不同于一般服务的采购。但是,我国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时间较短,不仅对可以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还缺乏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形成适合国情、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监管的程序。由于工作程序不够规范,特别是信息公开不够,存在着较多的“暗箱操作”,导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本高,影响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应取得的节约效果。

5、绩效管理不到位

绩效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绩效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无锡等少数地方政府出台了对政府所购买的个别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制度,但从全国情况看,绩效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2)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是否购买了尽可能好和多的公共服务,或者说一定数量的公共服务所使用的财政资金是否最少,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建立。

6、采购机构行为不规范

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机构主要负责编制招标文件、采购公告、开标、评标等工作。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机构的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超越其工作职责范围,对采购人(公共服务主管部门)制定的服务需求、考核标准等进行修改;二是采购机构在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选择上不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了使某个供应商(社会服务机构)中标而制定相应的标准。

原因何在

1、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公共服务采购操作的规范需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前提,但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由于我国现阶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遵遁的自下而上的改革思路,政府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也应难以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和遵遁。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虽然规定采购的范围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是对于服务的理解仅限于公共服务中最基本的部分;政府满足自身运作的后勤服务。而范围更广、意义更重大的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并没有被列入。虽然在部分地方文件中对此已有创新,但公共服务购买的制度还有待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相应财政制度的完善。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和考核评估办法,但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往往其指导意见缺乏指导性,实施办法缺乏可操作性,考核评估办法不完善。

2、监督不力

目前,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但是,政府部门往往就是社会服务机构的主管部门,各政府部门之间权力制约机制不是很完善,复杂的利益关系使得内部监督非常乏力。同时,有关公众参与监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活动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难以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上述不规范。

3、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国际潮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但没有正确处理好目标与过程之间关系,没有认识到目标实现与所需要条件之间的关系,有些地区操之过急,在事业单位改革还到位的情况下,将本来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确定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目录,从而出现“既养人又养事”的局面。

4、相关管理部门职能履行不到位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做到采购操作的规范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但有些管理部门或是因能力所限或因主观上不重视、行动上不作为,相关职能履行不到位,导致公共服务采购操作不规范。

如何对策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必然要求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范操作。

从中央层面看,要加快修订《政府采购法》,明确供应商的地位,规定购买的程序、内容、经费预算等。地方则要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加强对操作过程的控制,做到操作过程的规范,特别要注意对购买程序、购买内容、定价标准、经费来源、评估机制等问题。

(二)规范公共服务采购方式

采购人要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服务项目的采购需求特点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情况,选择适用的采购方式,能够运用公开招标方式的一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财政部门要严格把关;对不能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财政部门要简化申请材料要求,改变现行一事一批的管理模式,实行一揽子批复。

(三)规范公共服务采购的操作流程和程序

1、公共服务采购应执行的操作流程

随着《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政府采购工程流程逐步得到规范,由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其流程也应是特殊的,建议按以下流程组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规范公共服务采购的具体操作程序

不同的采购方式,其操作程序也各有不同。

(四)加强信息公开

阳光是天然的防腐剂,实行信息公开,实现“阳光采购”,是杜绝“暗箱操作”,防止不正当交易最为重要的监管环节。

1、信息公开的要求

信息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信息的公开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购买公共服务的财政预算公开

根据国家预算的有关法律,确定用于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应当公开。

(2)采购内容公开

即向社会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目录以及对供应商(社会服务组织)的资格要求。

(3)采购方式和采购要求要公开

主要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采购形式(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竞标、评标办法。

(4)采购结果公开

公开中标的供应商(社会服务组织)、拟签约的主要内容及价格等信息。

(5)质疑方式与结果要公开

供应商(社会服务组织)或公众对采购结果有异议,告知质疑的渠道、方式和办法,并对质疑事项和结果在指定的媒体上公开。

2、信息公开渠道要多样

信息公开的渠道要形式多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信息公开渠道不能过于专业,应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公开,既告知拟参与的供应商,也告知接受公共服务的广大社会公众,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

(五)切实加强合同管理

只有确立了契约关系,才是购买了公共服务,政府与供应商(社会服务机构)签订的合同,既是政府实施管理的依据,也是政府预算支出的依据,还是供应商进行结算的依据。因此,强化合同管理是保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对政府购买行为的重要监管环节。

1、积极探索采购合同的类型

可根据政府采购服务项目的需求特点,灵活采用购买、委托、租赁、雇用等各种合同方式,研究金额不固定、数量不固定、期限不固定、特许经营服务等新型合同类型。

2、规范合同的签订

合同的签订必须以招标或谈判的结果为唯一依据,除按已确定的单价进行数量增减外,不得更改;另一方面,要严格合同执行,签订合同的双方都有严格遵守合同的约定,认真履行合同,对于确实需要变更合同的,不仅要双方共同协商同意,而且还需要征求采购时的评标委员会或谈判委员会的同意,防止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随意更改合同。

3、制定合同范本

为了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实行合同的规范,各级财政部门尤其是省级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合同范本。

(六)严格服务项目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的管理

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要完善服务履约验收管理制度,采购人或集中采购机构应当按照采购合同规定组织履约验收,并出具验收书,验收书应当包括每一项服务要求的履约情况。第二类服务项目,供应商提交的服务成果应当在政府部门内部公开;第三类服务项目,验收时可以邀请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并出具意见,验收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告。以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验收时还应按一定比例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出具意见。

要引入政府采购履约担保制度,对于金额较大、履约周期长,社会影响面广或者对供应商有较高信誉的服务项目,可以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入政府采购信用担保,通过履约担保促进供应商保证服务效果,提高服务水平。

(七)强化项目的绩效管理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生产方式,支持公共服务发展的重大举措,政府作为出资者,向市场主体购买公共服务后,其责任依然存在。既要对服务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也要对结果进行绩效评价。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评价范围与对象

评价范围应为年度内财政安排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评价对象包括承接主体服务绩效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2、明确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实施进度、资金安排使用、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以及项目实施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3、明确评价的职责分工

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配合,应明确财政部门、购买人、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监督、审计、民政等部门在各个环节中的职责分工,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实施。

4、明确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实施评价及提交评价报告三个阶段。实施评价将以购买主体自主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由第三方在对购买主体自主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5、明确评价结果的应用

一方面将评价报告反馈给购买主体,以促进购买主体加强管理和及时进行整改;另一方面,将评价报告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依据,并报政府作为完善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参考。

公共管理规范篇8

      为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我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上台阶、上水平,进一步规范我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和管理,切实保障和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根据《岚皋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县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合格镇的创建,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工作机制,落实公共卫生工作措施,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质量,为实现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力争2016年年底通过县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镇检查验收,达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精细、服务规范、质量达标、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居民受益”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落实政策与创新机制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并在项目管理、指导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绩效考核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本院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建立完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分工协作机制,加强本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一条龙”服务,突出方便群众、医防结合、重在预防的特色。

  (三)坚持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认真按照各项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和质量要求,在保证服务数量、服务频次的基础上,重点在做好服务质量和效果评价上下功夫,让广大群众真切体会到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实惠,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惠民工程”。

   三、主要内容

  (一)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强力推动创建工作

    1、镇级:学习借鉴“茨沟”模式,进一步完善“责任医师团队包抓公共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按要求做到管理规范、机制健全、运行良好。

    2、村级:进一步夯实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努力创建2个(宏大村卫生室和展望村卫生室)优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村”,要求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职责明确,设施、设备齐全,制度健全,资料完整。

   (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1、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方案。根据各项目管理或实施方案规定和要求,制定各项目管理精细化方案,明确项目作用、项目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方法、资料收集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将任务细化到本院各科室、各村,做到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层层有职责、有任务。

   2、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各种项目检查指导、质量控制、质量考核、信息报告等制度,落实项目培训例会、绩效考核、工资发放和使用公式等制度,规范和公示“责任医师团队”职责及任务,项目服务内容及工作流程等信息。

   3、细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奖惩制度。强化镇村级绩效工资考核,根据工作数量和质量,兑现服务补助经费。

(三)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

强化经费用途和管理。严格执行上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专账专户管理,明晰每一笔项目资金数额及用途,规范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合理分配镇村级公共卫生经费比例,2016年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不少于48%。

(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1、规范提供醒目服务。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中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标准、时间、频次、数量等开展相应的服务,做到服务规范、质量可靠、群众受益,项目资料做到不缺项、不漏项,真实可靠。

2、创新改进服务方式。把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融入镇卫生院日常工作之中,坚持防治结合。将医生、护士、中医药等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队伍,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医师团队,结合常见面、多联系,根据辖区服务范围、科学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分片包村,责任到人。探索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巡诊服务、预约服务、签约服务等形式,定期深入村组,同村医一道,为广大村民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提高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效果。健康档案更新及时,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加强老年人慢病筛查和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和孕产妇、儿童的健康管理率,规范随访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加强全人群健康教育、规范开展预防接种、中医药服务和传染病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处理服务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内涵,确保服务效果。

  (五)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和满意度。

   1、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开展公共卫生“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使广大城镇居民了解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政策、服务内容及重大意义,提高对各种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2、提高群众满意程度。本院和各村卫生室要充分利用送医下村、上门服务、主动服务的时机,提供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知晓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享受到规定的免费服务。将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之一,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岚宫山镇溢河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业务副院长和公卫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合格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一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 下一篇:经济责任制审计的重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