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服务范文

时间:2023-12-04 17:43:34

公共设施服务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设施服务业 财务分析 投资价值分析

一、前言

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近几年来价值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以及由于先天条件的原因及经验不足等因素,使得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加大。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价值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宏观经济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008年经济危机过后,为“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有较大程度的放松,投下4万亿刺激计划。2009年,国家实施扩大财政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与此同时,货币政策也相应地从收紧变为放松。2009年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转折点。2010年,政府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收入分配政策上,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工作会议指出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前提,稳步发展中求前进,结合“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促改革”的目标,加大推动分配收入格局的调整以及社保医疗的投入。

(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11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主要是经济增长从高位缓慢下滑,进入适度增长区间:投资、消费增长速度较为平稳,出口顺差有所减弱;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缓慢回落。而从2012年前三季度来看,我国GDP增速已经达到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基本实现了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定的经济增长目标7.5%的指标。

从能源上看,2012年国际关系相对紧张,主要是因为中东北非局势紧张、伊朗核危机重重、多国大选导致社会各界动乱不稳定和欧洲债务危机加紧推动了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中国能源企业对外国际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2011年国内石油消费量达到4.9亿吨,同比增长3.5%。2012年1至6月,国内原油产量10011万吨,同比下降1.6%;原油加工量20395万吨,略增0.2%。由于我国原油增产空间有限,因此对进口石油的高依存度将长期存在。

三、行业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环保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3750万元,比“十五”期间增加6500亿元,增长将近一倍,这数目惹人关注。其中建设、完善城市环境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约6600亿元,治理改善工业污染源投资约2100亿元。污水处理类企业的工程量及污水处理量将会大幅增长。

“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4300亿元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以及再生循环利用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投资于各类设施建设占用了4271亿元,其中主要是用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新建网管、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完善再生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等等。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污水处理率是77.5%。到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预测将达到85%,其中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将达到100%。

四、公司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1.创业环保公司的简介

创业环保公司是于1993年6月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4日,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8 年11月6日,公司改名,由原来的“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是污水处理及污水处理厂建设业务、海河桥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等,此外还兼营金融、证券、地产开发、化工建材、化工工程设计和建筑及化工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业务。

2.公司的优势

作为中国首家以治理污水及污水处理建设厂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国内环保领域的先行者及领先企业。创业环保公司自2000年重组天津渤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来,经历1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拥有17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公司,其业务领域扩展延伸到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运营、技术咨询以及再生水、自来水生产等等领域,如今已发展成为了一个跨区域、多业务发展的企业集团。截止到2011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84个亿。创业环保公司本着“还碧水于世界,送清新于人间”的理念,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公司在巩固和发展天津本地业务的同时,凭借强大的资本运营能力和雄厚的专业技术,在全国各地通过并购联营等方式抢占国内污水处理市场,先后在杭州、洪湖、贵州、曲靖设立分公司,今后有望以点带面加速扩张,力争成为国内水务行业的龙头。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同时,国与国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全球资源分配更是令人瞩目,然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石油化工污染、有色金属污染等等给全社会造成不便,这些问题日益引人关注。这就涉及到公共设施服务业的建设与完善。创业环保是以处理污水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包揽了天津市85%的污水处理,为天津市的污水处理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华,唐菲,赵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0):99-102.

[2]冯曦明.后危机时期中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取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9.

[3]谢旭人.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水资源将纳入资源税范围[N].上海证券报,2012-11-22(3).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利用率

On the Current Service of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CHEN A-qi, ZHU Ji

(Department of Public Sport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service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It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Keywords】Henan Province,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y

引?摇言

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是继《全民健身条例》后,国务院颁布的又一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新时期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规划,也是“十二五”期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依据。在《计划》“保障措施”部分,提出在加大各级财政全民健身事业投入,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八项要求。同时,在《计划》“工作措施”部分,提出了十二条具体措施,明确了相应部门的职责。尤其是在“工作措施”中第二条更是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河南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群众体育活动普及率不高,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对河南省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河南省城市居住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现状

根据调研分析,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基本上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经济越发达,城市社区建设的功能越齐全,公共体育设施配备的数量越多,居民的健身条件越好。

1.1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城市社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多社区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现有的社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锻炼身体的要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缺乏立法保障和标准制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一边是体育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要求愈加迫切。另一边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这样一来,在我省大多数城市的居住小区中,居民的体育活动根本无法得到正常开展。于是便有不少喜欢运动的青少年在社区住宅楼前后的空地上踢球,造成玻璃破损、花草被毁、行人受阻,严重影响生活安宁的局面。小区好住健身难,这就是刚刚从乔迁之喜之中平静下来的居民新的烦恼和感慨〔1〕,居民日常锻炼身体的迫切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矛盾日益加剧。

1.2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居民锻炼需求与场地设施供给的矛盾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设施;旅游景^;环境因素;设计因素

1公共设施相关概念与分类

1.1相关概念

公共环境设施概念。源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所谓的“环境设施”一词,是英文“Street Furniture”的中文解释。直译为“街道家具”,简称为“SF”。在我国称之为“环境设施”、“公共设施”、“城市环境设施等”。是指一切在城市空间中除建筑之外相关配套的公共使用设施的统称。主要泛指交通、安全、商业、咨询、休憩和环保等方面的设施或装置,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如候车亭、招牌、售卖亭、路灯、垃圾筒、雕塑等,这都属于公共环境设施的一部分,这些设施在城市中与建筑等其他可见物体,构成了城市或区域空间的环境整体形象,并体现了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文化特色。

旅游景区公共设施概念。旅游景区公共设施是指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为公共产品和要素的再生产提供一般性公共条件和服务的项目,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物或设备,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设施。作为景观公共设施有其自身特点,但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属性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甚至有些设施还要强化其服务功能。

1.2公共设施分类

城市一般性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管理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休息设施、公共照明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商业服务设施等。旅游景观区域内的公共设施是在此基础上体现了其服务景区特点的要求和属性。从设计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结合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分类体系和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特点,尝试建立有效可行的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分类体系,以此来对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可以概括为如下系统:景区管理系统、景区交通系统、景区信息系统、景区辅助系统、景区美化系统等。

依据景区公共设施系统可以细化具体的相关设施。管理系统包括有防护设施、市政设施等。交通系统包括有安全交通设施、停候交通设施等。信息系统包括有声音设施、电子视觉设施等。辅助设施包括有休息设施、卫生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娱乐设施、商务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美化系统包括有景观环境设施、景观装饰设施等。各个系统下的公共设施中又包括诸多小的设施元素,这些小的元素构成了景观区域内整体的公共设施的全貌,也是景观公共设施设计与规划的主体对象和重要基础因素。

2吉林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内陆的省份,其公共设施建设与发展状况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我省公共设施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待加大投入和创新发展。吉林省于1995年8月18日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吉林省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条例”,至2004年7月1日进行修正实施,对公用设施分类及建设管理给予法规制度方面的保证。其中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对于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还没有相应的细化条纹规定和管理办法。但作为公共设施其功能属性是一致的,都是以满足公众需求,服务于民为首要任务。可以说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景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有利条件,但从吉林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实际情况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特色不鲜明,与景区环境不够协调。吉林省在全范围内具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拥有国家旅游城市三个,历史文化名城两个,有部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景区等旅游景区,并以冰雪、森林、湿地、农业、边境、民俗、史迹、休闲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吉林旅游文化和特色。虽然我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景观区域,但是却没有完备的公共设施系统与之景观环境相匹配、相适应,这对于我省整体的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来说是不协调的。如何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来开发景区内的公共设施设计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系统性不强,整体形象不突出。景观公共设施从属于大的公用设施范畴,包括:防护设施、市政设施、安全设施、停候服务设施、休息设施、卫生设施、信息设施、通讯设施、商务设施、游乐设施、照明设施、装饰设施、景观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具体到景区中的候车停、座椅、公共厕所、垃圾箱、路灯、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景区信息牌、电话亭、服务商业亭等公共设施。长期以来,由于我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建设与设计开发的力度不够,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发展跟不上旅游经济发展的节奏。虽然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政策上给予支持与扶持,但是效果甚微不见起色。致使我省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研发与制造推进速度缓慢,总体上呈现出景区内公共设施地域特色不鲜明、景区环境设施个性化设计不强,缺少景区整体形象特征,不同景区间设施同质化现象突出,公共设施没有体现出与旅游景区环境的协调性,强调使用的功能性,忽视审美的艺术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第三方面,体现在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服务性能、材料性能及功能性的缺失和地域特征不强。吉林地处北方,其景区公共设施与南方景区公共设施有所不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季节性、材料应用的地域性及功能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基于北方冬季比较长的特点,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应考虑冬季服务性能,在材料选取方面和设计应用方面都要考虑冬季对其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景区各个观景节点上的公共设施的材料应用更要注意。有些景区的公共设施在冬季时基本使用不上,或经过一个冬季,材料就会变形和变质,致使设施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公共设施的服务性能,形同虚设,不可观也不可用。

3吉林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思考

3.1环境因素的思考

3.1.1景区季节性自然环境

旅游景区季节性特点是各地区旅游观光产品的卖点,正是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同,决定了各地域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不同。北方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有别于南方,漫长的冬季旅游,虽然彰显了吉林旅游特色,但为景区公共设施设计提出了设计难点,同样的景区公共设施,在冬季时,有些设施就会处于闲置状态,如景区座椅,景区外休闲器械等,冬季过后,有些设施表面会被雪水腐蚀,需要修缮,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吉林景^公共设施设计面对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3.1.2景区各个单元空间环境

吉林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环境不同、地区不同、范围不同,如何有效利用环境空间特点,如何具体处理好景区中的各个单元空间的公共设施及匹配关系,这些都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要明确景区空间关系。如哪些是自然空间;哪些是人为再造空间;哪些空间具有开放性特点;哪些空间具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特点。这些对环境空间的定位思考有助于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针对性实施。其次要明确景区单元空间内公共设施的主从关系。如景区单元内设施的系列关系、层次关系。强调设施安排的调理化,秩序化,突出主题,主次分明、合理布局。根据此单元设施功能定位,可以依据游客的运动曲线,组织空间序列布置,及轴线布控设施等,有效体现单元环境空间与公共设施的主从避让关系。

3.1.3景区人造空间区域环境

旅游景区环境是有自然景观环境和人造景观环境构成的。人造环境景区中的环境包括有道路、地面、绿化、水体等方面内容需要考虑。

道路。既要考虑干路与支路的主从关系、运动流线、导向作用,还要考虑临近道路的公共设施的布置安排,特别是景观节点设施的布置。

地面。根据停留驻足和视域范围不同,处理好公共设施使用功能与设施匹配关系。考虑地面铺装的颜色、材质、机理、图案等对公共设施形象的影响。地面的起伏状态对公共设施布局的影响。

绿化。强调植物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等物理功能之外,要强化公共设施与植物的配置关系。设施布置不能孤立,要考虑使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考虑避让关系的合理性,如植物绿化不能遮挡设施,阻碍设施的使用或阻碍公众的流动性等。

水体。公共设施设计与水体景观环境的协调性是不可回避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景区内的饮水和戏水设施设计都要考虑和谐性。建立在水体旁边的设施也要考虑组合关系、主从关系,增加水体与设施的层次感与情趣。

3.2设计因素的思考

3.2.1遵循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必须明确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应用性、便利性,这是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景区的公共设施功能性要突出使用的方便,考虑游客的流动特点。

安全性原则。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共设施在游客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能是第一位的,特别是景区内的儿童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其材料、结构、工艺及形态等方面的安全性,不能留下任何的安全隐患。

公平性原则,即无障碍原则。公共设施强调的是公众的参与的平等性与使用的公平性,不应受到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或等级对待。“无障碍设计”不单指特殊人群,应为所有公众提供方便的公共设施设计。

系统性原则。对于公共设施设计而言,面对公众使用的设施,其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组合性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有系统的规划才能发挥设施使用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审美性原则。作为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应突出美感效应,并与景区的景致和谐共处,协调统一,达到审美性的要求。

地域性原则。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设计,可以视为景区环境设计的延续,其地域景观特点明显,应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和所处景区特点。提倡具有个性化、人性化、地域化的公共设施设计,以树立不同风格的公共设施形象品牌效应。

环保性原则。环保性原则适用于任何产品设计,景区的公共设施更应提倡环保。倡导环境保护的“绿色设计”是未来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趋势。

3.2.2景区公共设施设计要素思考

景观公共设施设计要素概括有产品要素、环境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等,下面就公共设施产品设计要素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包括有产品形态、功能、结构、材料、工艺、色彩等方面的内容。

形态设计。公共设施形态是由设施外观形体和内部构造形体表现出来的综合体貌特征。进行形态设计时,要多方位思考。要考虑功能形态、仿生形态、象征形态、装饰形态等,并结合景区风格特征、地域文化特点来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使形态设计符合景区风格要求。

功能设计。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效作用、使用方式以及被接受的能力。每一种设施都有其自身的功能直接向公众提供便捷服务。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功能设计一定要考虑服务游客的便利性,找出与城市公共设施的不同点,拓展景区公共设施的功能性作用。

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是实现产品功能的重要途径。结构包括有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功能结构。结构设计会受到材料特性、工艺流程、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景区公共设施结构设计也会遵循结构设计原则,统筹考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构与使用方式的关系、结构与安全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的因素,使结构设计趋于合理。

材料设计。公共设施产品所应用的材料种类繁多,但考虑到公共设施产品的特点,会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景区户外设施产品材料有更高的要求,如材料的结构性能、防腐性能、抗压性能、安全性能等都要考虑周全。对于严寒景区内公共设施产品材料的应用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特点、环保性特点,倡导材料的绿色设计。

工艺设计。工艺是指产品设施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技术和手段。任何产品都要通过加工工艺手段去实现产品的实体再现。不同性质的材料会有不同的加工要求,作为景区公共设施,其产品加工手段要看设施的材料及结构方式。如金属材质、石质材料、木材、工程塑料等景区设施产品常用材料,其加工手段会不同,但工艺设计的要求以精致、细腻、饰面效果好并富于美感作为基本要求。特别对于吉林景区公共设施产品表面工艺处理,要充分考虑到冬季的影响。

色彩设计。景区公共设施产品的色彩设计要以形态、色泽、材质为基础进行研究,色彩设计要体现辨识性、象征性、装饰性特征。景区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范围广、设计的产品多,这就需要进行色彩的规划统筹设计,要考虑系统化、系列化、特色化、风格化等色彩设计以及特殊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有效掌控公共设施色彩与景区环境色彩的和谐性。

参考文献:

[1]冯信群.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2).

[2]许青.绿色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2).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4篇

文章基于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两方面,融合了多点触摸、感应及其信息共享等技术,对应用这些技术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城市公共设施中交互设计的应用,提出创新理念,着重分析交互设计构成的四要素,确定交互设计的思路将成为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信息传达;交流体验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设施的变化也越来越大。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还在不断影响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审美及其认知。作为城市构建的组成之一,城市公共设施应该以产品的形态对于民众进行服务。对于用户来说,交互设计最主要的思路就是对简单高效并且能够带给人们快乐的交互式产品进行设计。如何平衡可用性以及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在交互设计过程中值得考虑。

1概述

1.1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公共性以及服务性的措施,城市公共设施可以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伴随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作为城市的组成之一,城市公共设施可以对城市发展程度以及城市的文化进行综合的反映,并且连接公众和城市环境,组成了“人、物、环境”的系统。伴随科技水平地不断发展,不同数字平台、二维码等互联网产品发展迅速,很多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出现在城市空间当中,比如:LED大屏幕、智能公交站等。

1.2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是对人造物的行为方式相关界面进行定义。基于城市公共设施视角,交互设计就是基于城市公共设施、使用者以及城市环境,在三要素之间进行信息传达以及交流体验感受的双向反馈,令城市公共设施的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2交互设计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

本节着重阐述感应技术相关案例。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主要组成之一,路灯的主要作用是在夜间提供照明。路灯的位置通常是在道路的两侧,具有不同的造型,并且从最开始的白炽灯发展为LED灯、太阳能灯等不同的形式,路灯的存在美化了城市,而“数字化生存”导致人们对于路灯的要求不断增加,期许与路灯等公共设施形成信息交流。图1表示ReactiveSpark交互灯具装置,LED灯数量达到110000个,根据实时跟踪器对公路交通流量进行采集,选择巨大LED灯具进行显示。交通流量通过灯具底部显示的波浪进行展示,当不同车辆经过时,屏幕上便会出现“火花”,此时,公众便可以实时了解路面的车流情况。

3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研究

3.1基于城市公共设施类型的视角

城市公共设施涵盖如下三种:第一类为公共生理服务设施;第二类为信息传达设施;第三类为艺术服务设施。第一类城市公共设施涵盖公共厕所、照明安全设施及其自动售货机等;第二类城市公共设施涵盖路牌、邮筒以及公交车站等;第三类城市公共设施涵盖公共艺术作品以及景观小品等。交互设计介入城市公共设施包含四方面要素,第一要素为构建公众;第二要素为公众行为;第三要素为公共环境;第四要素为技术水平。信息传达设施主要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等功能,进而令其在构建交互系统过程中降低难度、提升优势。公共生理服务设施包括公共厕所以及公共座椅等,公共生理服务设施在交互设计介入过程中,可对信息反馈装置进行增设。包括对公共厕所的地理位置以及是否有人使用等信息进行增设;而对于公共座椅,可在座椅的醒目位置对表面温度以及湿度等相关信息进行增设。

3.2基于城市公共设施媒介材料的视角

作为传递城市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城市公共设施可以对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市民的文化素养进行反馈。所谓的城市公共设施媒介材料,就是人们和公共设施交流的纽带,对公共设施自身功能进行传达的材料。建筑材料中石材、水泥、玻璃钢以及不锈钢等材料作为传统的公共设施的组成材料,很难会形成双向的信息反馈。而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全新公共设施媒介材料应运而生,比如LED以及感应装置等,值得一提的当属LED大屏幕以及字幕应用,这两种媒介材料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应用位置涵盖车位信息、城市滚动宣传栏以及景观灯等。新媒介材料的广泛应用,加强了人们与公共设施的交流与沟通。

4结束语

交互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将来交互设计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大,文章主要阐述城市公共设施中交互设计的应用,提出一定的创新理念,着重分析交互设计构成的四要素,作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趋势必将朝着交互设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然.新媒体视阈下公共艺术交互性设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03:122-123.

[2]刘娟.数字媒体技术下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J].美术大观,2015,06:114-115.

[3]王峰,过伟敏.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研究[J].包装工程,2010,24:124-127.

[4]储蕾芳.论公共标识系统的交互形象设计形式[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81-84+18.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公共设施;设施布局;城市规划;城市布局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1-0196-01

近年来,城市加大公共设施投资力度,各项事业均有了较快发展。行政办公从老城区逐步疏解,向西转移,商务办公分布零散,没有集聚趋势。大型超市、连锁店、商业街、大型建材市场等商业业态出现,且呈多样化趋势;西部商业发展态势明显,片区中心雏形显现。但是对照城市相关规范可见大部分城市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配套相对不足。

1 城市目前公共设施布局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某城市的规划布局为例,从调查情况结果来看,该市主城区内公共设施发展水平分布不均。以老城区和西部地区内公共设施总量为最多,集中了主城区内52.49%的公共设施,而河东、东南、西北、港口瓜州分区内的公共设施比重很小。这是由于老城区首位度较高,积累了众多的公共资源;近年来西区建设了大量市级大型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比重持续上升。社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商业网点、图书馆、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数量偏少,居民日常生活、锻炼、娱乐不方便,存在服务盲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也只完成11处,远未达到每3-5万人设置一处的目标。

1.1 商业服务设施的现状及其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商业网点分布还不尽合理,没有形成层次分明布点合理的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商业中心体系。对于城市副中心、邻里中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1.2 体育设施的现状及其问题

目前该市区现有市级体育设施两处,分别为某市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据现状情况统计,目前某市主城区人均公共体育场地用地仅为0.4平方米,根据规范规划人均体育用地为0.6-0.7平方米。显然体育设施布局不均衡,区级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主要的体育设施均为市级的设施,且集中在西区和老城区附近,城市东南部缺乏区级的体育设施,现有体育设施服务半径过大,利用效率不高。

1.3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现状及其问题

从目前城市的公共设施调查情况来看,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老城区医疗机构过于密集。老城区内现有三级甲等医院2所,仅三级甲等医院床位数2?475张,占市区总床位数的43.77%,医疗人员3?250人,占医疗人员总数的36.85%。医疗资源的分布明显不公平。社区医疗有所发展,但与群众需求差距较大。社区医疗有所发展,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床位数956张,占市区总床位的16.91%,但社区医疗的设备配置、服务质量、医疗人员技术等仍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距,不利于“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服务发展方向。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

为了能为该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提供有利借鉴,分析从该城市中可改进的措施。为了能有效地加快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共享。该城市通过加快完善中心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不断扩大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积极推动农村交通、通讯等配套基础建设,扩大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可有效地解决城乡公共服务严重不均衡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对于城市公共设施布局来说是一个重要构思理念。

采取基于空间适宜性评价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分区,来引导城市的公共设施布局以空间适宜性评价作为规划的出发点。规划布局时充分考虑对生态、社会、经济等的影响因素,再而采取相应的城市公共设施空间结构。该城市根据空间适宜性评价的规划引导,城市结构为带状组团式,对该三个片区通过其内部的环路限定组团的形态。

在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空间适宜性评价基础上,通过充分结合城镇建设用地的使用状态,进行公共设施空间分区引导。在分区引导中,将城镇建设用地分为现状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和择机发展用地。沿定向河适度向南扩展,初步形成“一心二区”的城市公共设施空间结构。“一心二区”的结构不仅使位于“核心”的公共设施能够辐射更大的范围,对于规划区全境而言亦具有更高的均好性。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一心两区”服务范围间有限地实现公共设施对新城建设用地的覆盖,满足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对于维护城市公平的要求。

3 提出城市区划调整后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前提条件及其构思

3.1 布局应当适应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适应人口规模增长,扩大公共设施建设规模,构建覆盖全市的基础性公共设施网路;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结构体系也随之改变,逐步提高提升型的文化、体育休闲服务设施;同时由于老龄化趋势的加强,适当提高社区医疗中心、社会福利设施等的配置标准,做到老有所养。

3.2 对公共设施布局结构采取优化

通过结合城市人口及居住空间分布,构建基础型公共设施网络。如对基础型设施布局采取分为居住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和基层社区级,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构建网络化的基础性公共设施。城市更新区完善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新建地区公共设施建设带动城市片区发展。同时适应区域合作交往,应当加强公共设施的对外辐射。随着城市大型交通设施网络的构建,都市圈的合作交往将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在区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对地区的辐射作用也会增加。对于城市新建地区优先保障公共设施用地供给,城市更新地区按照实际需求通过功能置换完善公共设施配置,对既有公共设施进行挖潜改造,提高服务能力。

3.3 对行政办公设施的布局构思

规划逐步迁出老城区现状分散的政府办公机构,形成市级行政办公与区级行政办公的两级体系,相对集中布置。市级行政中

心逐步向东部地区迁移,未来在广陵新城北部的商务中心形成集聚。对于该城市西部分区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布置在现状行政中心。邗江区级行政办公中心集中在邗江路西侧,文汇路、兴城路两侧;广陵区的行政用地向河东分区集中;维扬区的政府办公用地集中于扬子江北路-司徒庙路一线;开发区行政办公规划期内仍集中在开发大厦,并预留远期迁往南部新城的用地。

3.4 对商业金融服务设施的布局构思

对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形成“市级、区级(副中心)、地区级(片区)、居住社区级”四级商业中心体系。如对该城市市级在老城区文昌阁商圈,老城区主要承担传统特色商业旅游服务的功能。规划强调市级商业中心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商务办公设施主要分布在广陵新城北部城市预留商务中心内,主要承担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大型商业等现代服务业职能。

3.5 对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构思

针对市级文化中心位于西部分区内,集中了市文化艺术中心、双博馆、国展中心等大型市级文化设施;河东分区将结合京杭之心及商业水街建设一批体现城市文化特色、高品位、高水准的文化设施。维扬区充分利用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邗江文化艺术文化中心通过挖潜改造,提升现有设施的服务水平;广陵区在河东分区内择址新建区级文化中心。居住地区级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结合居住区及人口规模设置。城市娱乐设施结合各级商业中心设置,形成商贸娱乐中心。

5 结束语

结合笔者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研究经验,认为城市规划强调对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强制性保障,对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出引导方向和配置标准,最终使公共设施在合理的服务半径内服务相应的城镇人口,做到公共设施布局合理,服务便捷,内容丰富,满足市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权虹.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6篇

关键字:农村;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configuration based on case analysis, the proposed the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to configure the objectives, principles, and configuration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layout, services radius configuration items and configuration scale explore suitable for the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standards.Keywords: rural;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高低是衡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移民居民点大多位于农村地区,做为农村地区的一部分,也应该致力于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满足移民基本生活需求,这不仅能保障库区移民得到妥当安置,使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关系到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协调发展。

1.2研究对象界定

结合《镇规划标准》,村庄规模分为四个等级,人口规模在1-1000之间。由于村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的缺失,同时移民居民点项目人口规模也多小于1000人。根据《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 / T 5378 ― 2007)“集中安置是集中建立移民居民点和居住点,统一布局的搬迁安置方式,一般指移民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居民点。”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移民居民点指人口规模在100-1000人的村庄。规模大于1000人的居民点,按集镇规划标准进行建设。

2公共设施执行标准不明确、层次不清

公共设施执行标准不明确、层次不清。在居民点规划设计过程中,具体配置哪些公共设施项目,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配置多大没有可参考的依据和标准。

在公共设施规划层面,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在城乡规划中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也有所差异,需要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特点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

3公共设施配置依据及案例分析

3. 1相关规范标准

3.1.1城乡规划体系技术标准

目前适用的有关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一93)第六章和《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第七章。这两套标准分别针对居住区和村镇地区公共设施的项目内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规模、设置标准进行了规定。前者针对城市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科技、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八类;后者按照中心镇、一般镇来配置六类公共设施,即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

《镇规划标准》中规定了中心镇和一般镇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在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规划工作中,对于移民集镇公共设施配置有一定可参照性,而对居民点公共设施的配置没有相关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城市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及控制指标做了相关规定。移民居民点人口规模为100-1000人,接近居住组团规模。因此,结合移民居民点实际需求,其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及指标则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

3.1.2服务设施专项标准

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较为具体,指标需要落实在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上,而《镇规划标准》中对具体项目。如中学、小学、卫生院等设施的具体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公共设施配置中,需要参照服务设施的专项标准,如:《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等。

3.1.3公共设施复建项目要求

公共设施配置在用地允许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公共设施项目;在总用地规模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居民点的复建项目。

3.2典型案例研究-某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

《镇规划标准》将公共设施分为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结合实际案例,对不同等级人口规模移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进行分类配置研究。

3.2.1人口规模

该居民点规划水平年人口规模为524人,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口在201-600人之间,属于中小型村庄。

3.2.2区位条件

该居民点位于对坪镇镇区。对坪镇为建制镇,是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基础设施较完善,有中小学校、卫生院、信用社会、派出所、法庭、税务所等公共设施,商贸教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好,是金阳县南侧的经济文化中心。

3.2. 3布置位置

考虑到公共设施的承接以及方便居民的使用,将公共设施布置在镇区与居民点的结合部位,位于居民点中部主要道路入口广场处(图1)。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于300米,能就近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

图1 居民点一公共设施位置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2.4配置项目

由于居民点位于集镇镇区内,集镇现状公共设施配置已经较为完善。因此,在公共设施配置时注重考虑对集镇现有公共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居民点公共设施采用集中布置的形式,公共设施项目配置主要社区管理类、以及有服务半径要求的设施,包括社区管理用房、活动室、医疗室、便民店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配置。

3.2.5配置规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居住组团千人指标,居住组团公共建筑用地面积指标为488-1058m2/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362-856m2/千人。该居民点人口规模为524人,规划公建用地面积为600m2,建筑面积为400m2。

4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标准探讨

4.1公共设施的分类

根据《镇规划标准》公共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文体科技、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设施。

4.2规模等级划分建议

结合移民居民点的特点,按人口规模将居民点分为三个级别(表2)。

表2公共设施规模等级划分

人口规模 设施配置要求 设施空间布局

移民居民点 100-600人 部分设置 须集中配置

600-1000人 设施配置比较齐全 须集中配置

≥1000人 参照集镇标准设置 参照集镇标准设置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3公共设施的布置方式

公共设施布局的位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设施功能的发挥和合理性,关系着设施利用的便捷性,信息传递的可达性以及设施发挥的效用。公共设施布局应结合移民居民点人口规模、地形条件以及规划用地和周边的交通以及建筑的环境。

公共设施的布局采用三种形式:位于主要出入口、位于居民点中部,可以结合步行道路设置、位于新建居民点与现状建成区域结合部等。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要结合居民点的具体情况而定。

4.4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

多数公共设施都有一定的服务半径,服务半径内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公共设施的规模大小。设置合理的服务半径,一方面应考虑居民利用设施的便利程度;另一方面应考虑设施运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5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主要从人口规模来考虑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大小,并结合移民居民点的实际情况,项目具体应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文体科技、商业金融以及集贸市场设施等内容。

4.6配置规模

居民点各项公共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配置规模应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千人指标计算,人口规模小于3000人的居民点按组团千人指标进行配置,千人指标算下来不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下限值,即建筑面积362m2,用地面积488m2,应按下限值控制。人口规模大于3000人的居民点按照小区千人指标进行配置。

5结语

本文对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的相关配置标准进行分析并探讨,以期为移民集中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规划提供借鉴。同时,居民点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居民点民主建设和居民行为文明逐步提升的过程,应通过村民参与、村规约束、村委监督等环节促进居民点设施与村民社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2008(4).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7篇

1交互设计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

1.1交互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交互设计的定义,并把交互设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交互设计即“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它强调的是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这两者之间的共存,关注的是交互空间以及场所的构建。交互设计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机工程学、视觉设计、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其交叉性强,目的在于实现用户对产品的具体需求。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目的在于满足城市环境、公共设施与使用这三者间的信息传递、交流体验的反馈需求,确保城市公共设施能够发挥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和服务市民的作用。

1.2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国家政府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一类设施,其具有服务性与公共性等特征。从广义上而言,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有:学校、博物馆、体育馆、公路、影剧院、医院等。但从狭义上而言,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即“城市家具”,包括了信息设施,卫生设施,娱乐服务,交通设施,照明安全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其中信息设施包括了指路标志、电话亭、导游图、邮箱等。卫生设施包括了公测、饮水器以及垃圾箱等。娱乐服务设施包括了坐具、售货亭、游乐器械以及桌子等。艺术景观设施包括了艺术小品、雕塑等。交通设施包括了车棚、巴士站等。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城市的稳步发展,使得城市公共设施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作为整个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环境和公众之间起着纽带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种数字平台、计算机二维码产品等逐渐被开发出来,使得感应式灯具、LED大屏幕、智能公交车站以及智能导游查询机等城市公共设施的出现。

2我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

2.1交互信息的及时反馈在我国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额过程中,要求从用户角度出发,在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建立从市民到公共设施的双向信息反馈系统,为整个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体验平台。现阶段,在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中,多点接触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感应技术等应用较为成功。

2.2和附近环境的结合城市公共设施是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充分注意到附近的环境因素,将地域特色符号和城市的文化符号融入到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

2.3为市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城市公共公共设施主要是为了市民的生活服务的,使用公共设施的便利性作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首要问题,对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存在意义以及使用频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融入交互设计理念,满足市民对设施的使用需求,完善信息双向传导。

2.4从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媒介材料上分析城市文化信息的传递以城市公共设施作为载体,展示的是城市的文明建设和市民素质。目前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媒介材料包括了现代媒介材料以及传统媒介材料。其中现代媒介材料包括了:感应装置、LED大屏幕等,是城市居民和公共设施沟通、交流的纽带,也是传达公共设施功能的基本材料。而科技的发展,使得新型媒介材料被应用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为实现交互设计创造了条件。例如:城市交通导向、滚动宣传栏、车位信息以及城市景观灯等。石材、水泥、木材、不锈钢以及玻璃钢等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传统材料,在市民的使用和体验过程中,并不能引起双向信息反馈。

2.5从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类型上分析城市公共设施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功能可以划分为信息传达设施、公共生理服务设施、艺术服务设施这三大类。从交互设计构成要素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的二次分类而言,信息传达设施较早融合了交互设计理念。信息传达设施的主要功能在于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信息传达设施的交互设计的优势较多,更容易完成交互设计目的。目前,艺术服务设施正朝着互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交互设计理念逐渐实现,这也使得国外的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趋于成熟。如:美国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就已经构建了交互系统,为公众创造了良好的交互交流平台。

3结语

交互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产品的具体需求。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涉及到的领域逐渐扩大。此外,随着市民对于信息传递与体验交流的需求在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8篇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公共设施的不断发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更多的研究还只是围绕在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功能和形式美感等显性因素方面,缺乏针对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研究。在现有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可以提高公共设施使用效率,促进城市环境质量、节约能源等等,因而针对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进行研究刻不容缓。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相关原则

1.可达性原则

所谓公共设施布局的可达性原则,主要是指拥有相应需求的人群通过某种交通方式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目标设施的便捷程度,换言之,即人们到达设施供应地进行活动时所需花费的成本。其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群体对特定社会服务的接近度是否公平,由此确定那些缺乏相应设施而应该加以关注的区域。

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一词最初源于社会科学。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关于公共资源分布的公平性,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归纳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以平等性衡量,基于公众需求、带有补偿性质,基于使用者要求,以及基于市场准则。其中,后两者又称“伪公平性”,而为学界所关注的公共设施的空间公平性主要是第二类,也就是基于不同公众需求考虑的设施布局的合理性程度。

3.易用性原则

公共设施的布局还要考虑易用性的原则。首先,某些公共设施需要布置在显眼的位置,这样才能够方便的为人们提供服务,以公共设施的指示系统为例,只有布置在相对相对显眼的位置,人们才能够简单认知;其次,公共设施的布局需要考虑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需要,比如滨水处设置休息座椅,儿童游乐设施旁设置家长座椅等等。

4.节能环保的原则

目前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很重视绿色设计的应用,包括分类垃圾桶,太阳能路灯等等都是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设计的;节约能源的原则同样应该应用到公共设施的布局中去,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避免能源的浪费。

5.融入城市景观的原则

公共设施的载体是城市景观,公共设施的功能属性也包括为城市景观增添色彩,因此公共设施的布局也要遵循融入城市景观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城市服务。融入城市景观的原则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公共设施的选择是否融入城市景观,另一方面体现在公共设施的布局是否能够依托城市景观,达到和谐共生。

徐州市新城区城市公共设施布局

随着徐州市新城区的不断建设,新城区公共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本次调研区域主要选择在市民广场周边,包括市民广场、行政中心、建设大厦、吉田广场和中心医院新城分院。其中所包含的公共设施类别包括照明设施、公共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管理设施、信息识别设施以及休息设施等等。经过调研和分析:

1.公共卫生设施

调研区域内的公共卫生设施主要以垃圾桶为主,其中部分为分类垃圾桶,从公共设施布局的角度来看,该区域内公共卫生设施主要集中在吉田广场和市民广场地下广场这两个人流密集的区域为主,这样的布局是基本合理的。

2.照明设施

通过调查可知,该区域内的照明设施过多,不节能环保,一方面可以从设计本身的角度考虑、改良,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规划公共设施的布局同样也可以解决相关问题。

3.其他存在的问题

调研区域内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例如休息设施相对较少,不能给人们提供方便;另外还有一些公共设施影响了城市的美观等等;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城市景观的规划如何合理的衔接,使得此类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结论

诚然,公共设施只是整个城市设计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可正是这些细节却与城市中的人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公共设施不仅要在设计上,还要在布局上经过精心、系统地考虑,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最好最便捷的使用状态,为城市的和谐添砖加瓦。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南京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规划方法;布局方式

Abstract: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s 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link,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The old city of nanj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2006 edition) "implementation so far, in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methods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March 2011, nanjing planning bureau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old control in detail, focusing on the revision of the old resource intens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the plann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version control on detailed made a lot of improvement.

Keywords: nanjing city;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Planning method; layout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在土地选址、出让、划拨过程中,都必须以批准的控详为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规划管理最直接的法定依据。近年来南京老城执行的控详为《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其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参考《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但规划自实施至今,主要存在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

1《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存在的问题

1.1规划编制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不一致

城市公共设施特别是街道和社区级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主要由各区和街道依据相关部门建设计划来进行。而目前,规划编制单元主要是以城市道路、自然地形等为界线,与社区管理界线没有很好的衔接。这种跨行政边界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体系的存在,导致了各街道政府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和无法落实等问题,增大了公共设施的实施难度。

2.2各社区采用等量指标配置,未按需配套

老城区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人口密度极不均匀,各居住社区、基层社区人口相差很大,需求也随之存在很大差异。2006版鼓楼区老城控详中划分的居住社区中,实际社区人口从1.9万人到6.2万人不等,基层社区实际人口从5千人到1万人不等,却为所有社区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忽略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设施的空缺。

2.3配套缺乏统筹考虑

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趋势下,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服务效率,尤其在资源十分紧缺的老城区,其服务对象不能仅限于自身所处的社区,还应尽可能向周边居民提供服务。但是,在老城的控规编制中,公共设施布局往往由于用地条件受限,很难找出理想位置的地块,此时容易出现利用边角地块见缝插针的现象,导致在相邻社区交界处的重复建设或其他区域的设施空缺。

2.4缺乏与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的衔接

控规编制中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自身规划方案的制定,还需要统筹考虑相关规划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如市总体规划、区总体规划和各职能部门对某类公共设施的专项规划等的控制引导,以及一些已有的项目审批结果(包括在有效期内的选址、用地、外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审定方案、建设工程许可)也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设置起着控制作用。忽略了这些相关规划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则会对配套设施的考虑不够全面,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漏建、布局不合理或无法实施等问题。

2.5缺乏对土地权属的考虑

老城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地权属极为复杂,常出现规模不大的用地却被多个产权人所分割,边界也时常参差不齐。在规划中,规划编制人员往往依照用地性质确定地块界线,而忽略了产权界线的约束,既是对土地产权的忽略。06版控详中按照空间层面的规划要求布局公共设施,却缺乏对土地权属、土地征用及实施可行性的考虑,这将导致控规实施阶段的侵权纠纷,造成公共设施的布局与用地的落实难以保证,或者改变规划中布局的位置、缩减设施的规模等问题。

2.6配套设施落地困难

2006版控规由于主要依据《南京新建地区公共配套设施标准规划指引》,参照新区做法,公共设施一般以独立占地的形式进行布局,由于老城用地十分紧张、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给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带来经济负担太重等原因,造成控详在实施过程中公共配套设施少建、缓建甚至不建等现象。2006版控详实施以来,规划中大量独立占地的社区中心基本未能落实建设。因此,老城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形式应当考虑到老城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2新版南京老城控详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改进

2011年3月,南京市规划局组织老城范围内的控详修编,规划通过详实的现场踏勘,与市、区、街道多级多部门的座谈和讨论,全面了解现状、深入分析问题、充分掌握需求,特别针对老城资源密集、矛盾突出的特点,确立了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对比2006版南京老城控详,这一次控详修编在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上做了很多改进。

2.1社区组织优化

由于老城现状社区边界的划分更多考虑的是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方面造成社区边界相互间犬牙交错,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存在服务人口数量差异较大等缺陷,不利于社区组织。针对这些问题,规划应当在现有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基础上提出调整和优化,按照规模适中、服务便利、分配合理的原则,结合未来城市空间组织,对现有社区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逐步形成更加清晰、明确、便于管理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二级结构,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2建立适合老城使用的配套标准

2006版控详参考的是《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该《指引》的出台是为了有效引导南京新区的住区建设,而老城和新区的差异性导致《指引》在老城控详中使用时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新版老城控详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主管部门的调研和现行规范、标准的梳理,明确新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参照国内社区配套的成功经验,结合南京老城实际需求,为老城“量身定做”了一套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确定分级体系、设施分类、配套指标与设施布局。

2.3老城配套实际需求分析

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老城的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延续的,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对于社区公共设施,应当充分挖掘、合理协调现有的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市民新增的需求不断完善设施配置。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整理、走访调查、与相关部门核对数据,从而对现状设施的规模与数量建立较为准确的认知,并根据现状设施的可利用程度判断是否将其保留。同时搜集规划范围内近年来规划项目的审批结果,查找其中是否有公共设施配建的要求,对已确定的设施种类与规模也应做详细的整理归纳。最后根据社区的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依据老城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计算出社区需要新增的设施规模。

2.4老城可利用土地梳理

老城区属于城市建成区,不像新城区那样可以预留土地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因此需要通过改造利用和功能置换等手段为公共设施提供建设用地。需要对现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找出可以更新改造及功能置换的用地,如棚户区、违建区及质量低下的建筑等,整理这些地块的地籍资料、出让情况、项目审批结果以及上位规划或专项规划对其的要求,并与规划管理部门、国土部门密切配合,准确核实土地权属关系与边界划分,再根据用地自身条件及周边环境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公共设施。

2.5布局方式的选择

在明确了设施需求与可供给的建设用地之后,应当选取合适的布局方式来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老城区的用地由于自然发展,一般呈现无序的混合状态,功能较为混杂,公共设施由于多年来见缝插针的建设模式,形成了分散式布置的形态。这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提高设施规模集聚效益和降低建设成本来考虑,显然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方法和布局要求方面,应当针对各类设施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一般有以下几种配建方法:

2.5.1混合集中

“功能混合”是依据各类设施功能的兼容性和关联性,将同类或可相互协作促进的设施布置在一起,有利于增加社区服务的多样性,方便居民在一个地点享受内容齐全且多样化服务,增进不同人群的集聚与交流,保持社区的活力。例如,将社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组合在一起,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气,增加设施的使用率,并且促进消费。“集中布局”是将功能相关的设施集聚在一个地块或一栋建筑内,一方面可节约土地,在老城区用地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产生规模集聚效应,为公共设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将医疗卫生设施和养老设施组合在一起,可以在医疗服务上进行互助与共享。原则上,新建的公共设施都应当采用混合集中的方法配置,可以重新选址建设,也可以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补充扩建。

2.5.2适度分散

不同于那些讲求经济效益的公共设施,一些公益性设施和小型便民设施的建设要求并不能过于强调混合集中,而是应当深入社区内部,适度的分散布置,便于居民快速的到达与使用,例如小型文化活动站、幼儿园与便利店等。并且,老城区现状已经自发形成了很多小型的服务设施,有一些运营情况良好,也深受居民喜爱,应当尊重保留这些现有设施的存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服务功能。

2.5.3独立与复合

公共设施应当依据其不同的项目特点选择独立占地或附建于其他建筑之内。如幼儿园、派出所等功能相对独立,并且需要避免过多干扰的设施,应选择独立建设;对于文化活动中心、商业设施等不严格要求独立占地的项目,尽可能与其他建设项目统一考虑,起到相互促进和节约用地的作用。

3结语

南京老城是南京悠久历史的承载地,也是现代城市功能的集中地,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空间资源紧缺与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老城控详中的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对策,使用科学的规划方法,选择合理的配建模式,以便更好的适应老城新的发展要求,实现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不断提升老城宜居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岚, 叶斌, 徐明尧.探索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引介绍[J]. 城市规划, 2006

[2]宣莹, 陈定荣.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策略――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指引[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3]张春艳, 张敏, 王培鉴.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重庆主城区观音桥、龙溪、龙塔社区为例[J]. 规划师, 2010

[4]李晓芳.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重庆大学, 2006

公共设施服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城市公共设施;人文关怀;地域特色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已经不仅满足功能单一、使用性强等特点,也要在品味与品质上追求完美,这是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写实。但是也与其现状和现实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冲突,如在建设决策、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就是在其设计理念中缺乏创新和科学管理。因此,结合国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本文基于工业设计的视角,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特征、理念、方法等进行研讨,希望对于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

各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都有比较成熟的认可度。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了城市所有的设施,人们通过感知对其外形和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得到美学感受;也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可以将公共绿地、广场、道路等很好地搭配和呈现,使其具有功能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效果;还有的学者认为,不仅是公共绿地,还有巷弄、庭院等,都应包含在公共设施内。综上,首先应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涵义给予明确的定论——即包含了向社会开放的文化、交通、体育、办公、金融、商业等,涵盖在公共场所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公共设施与人们的户外活动紧密相连,随着城市活动日益丰富,就连桌椅板凳等细枝末节都已成为公共设施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公园内的设计不仅可以让人休闲,还能够用来休憩、娱乐。诸如废物箱、饮水器等的外观设计都有了明显改观,成为人们既可使用又可欣赏的服务设施[1]。新的信息技术,如触摸式多媒体、数字咨询服务及大屏幕数字电视等的演进,让街头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数字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完善了服务功能,展现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品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经济水平、社会福利的综合体现。公共设施的设计水平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等息息相关。艺术的处理、合理的规划,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利用和人们的活动方式。这是对城市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领域。优秀的公共设施建设和设计能够将原有的不和谐、不合理元素加以协调和整合,让城市公共空间变得舒适,让城市真正成为宜居城市。随着城市文化建设加快,城市的环境逐渐成为动态发展的巨大载体,内含巨量的物质、精神层面的变化,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公共设施要考虑的不仅是使用,还有精神文化的追求,以及城市特有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高度的体现。

2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公共设施的功能是由在人们在活动时从公共场所获得的所有需求的意念中体现的,因为功能性原则是设计原则中最重要的内容。功能性的完善设计可以让人们在享受公共设施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城市公共设施在利用工业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设计时,应从城市建设、市民需求、文化品味、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如公共设施的形态设计、施工技术等,还有材料采买、成本核算等加以考虑,并且针对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安全方面的设计,图1所示为城市公共设施环形设计层次。城市公共设施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任何设计思路均要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强调的是为人的需求服务,这是设计的最初目的,也是根本要求。将设计与功能性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工业设计中融入人性的突出特征。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本着工业设计思想的设计思路,加以人的思维的创新,是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运用工业设计思维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遵循形态美的原则,是要遵循的基本规律。用美来指导设计创作活动,运用美的法则,创造美的产品。

3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特征

3.1融合性工业设计并非等同于工程技术设计。应用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工业设计,是运用机械技术的手段实现美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工业设计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产品、视觉、环境等几大领域,加入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予以介入,将人的需要、美感等融入到其中,使其成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产物,并给人方便、舒适的感觉。3.2协调性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产品一般都是以独立的形式呈现的,相互之间具有协调关系。例如街道设施应围绕街道的商业、文化、交通等系统进行设计,相互应具备内在联系[2]。这需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杜绝各自孤立的现象。最终设计的理想效果是将公共设施与整个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烘托出城市整体风格和特征,用色彩和风格征服每个看到它们的人,让城市显得魅力无穷。3.3功能性运用工业设计的理念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要注重功能的特性,满足不同活动和不同需求。明确公共设施的功能是为了人的活动而设置的,首先要对人的活动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公共设施类型;其次,在使用功能、工学要求等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例如垃圾箱的开口设计,如何才能便于人们抛掷废物时不会由于开口太大而影响污染物的储存,同时又能够防止蚊蝇侵害,以及防雨、美观、清洁方便等。3.4强化性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将产品进行美化和功能的加强,通过造型、色彩、工艺等技术加以构思、创意和实现。对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设施发挥功能,还具有装饰效果,将城市整体空间的品质加以创新和提升。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十分注重美化,有的装饰甚至出自名家之手。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对街区、局部等进行设计和探索,将重新构建出一个集都市特征、文化、品味于一身的新型现代化都市的优美环境。3.5经济性工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赋予的是产品的生产创造力,因此出于对材料的再造和制造工艺的把握,部分可以通过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是工业设计给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优势。例如将汽车站分级设计时,一类站拥有起点、终点等,二类站是客流量较小的站,三类站是不重要的站,按照等级进行相应建设,还可为广告投放留下足够空间,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4]。

4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理念

4.1注重相互协调首先要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要从视觉要求出发,对公共设施的位置、尺度、造型等进行设计,务求融合于城市景观环境中,衬托城市独特风景;第二要与建筑物相协调。不要分割建筑物的造型与基调;第三要与市政设施相协调。如与候车亭、电话亭、道路指示牌等相协调,起到艺术点缀的作用;第四要与城市绿化相协调。注重视觉效果,按照公共设施的功能配备不同的绿地景观,隐喻时代精神,表现城市气质,体现市民文化。4.2融入人文关怀为公共设施注入人文关怀,也是将工业设计理念引入城市设施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形式和功能的设计,将人性化的因素注入其中,使其能够为人所用,具有个性、情趣和生命。除了实用和经济,人的特殊需要应在设施的功能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要展示城市公共设施对普遍人群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满足,帮助人与设施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使得公共设施达到布局合理、充满人文关怀的境界[5]。4.3尊重地域特色根据地形地貌、地理环境等,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这是公共设施设计时需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巧妙运用地域特色和自然资源,为公共设施增添趣味。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人文景观、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均有不同,公共设施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上述要素,深入挖掘城市的本土特点,根据地域化特征,将居住、建筑等进行有机结合。图2所示为结合某市特色,将公共设施与街道进行有机结合的示意图。综上,将公共设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加以设计,使公共设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与城市环境相呼应,充分体现城市魅力。力求整体风格统一、协调,让城市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风景线,给予城市人文、自然、文化的韵味,并迎合城市品味,在基调上做相应调整[6]。

5结语

我国城市建设和环境改造的大发展,使得公共设施设计和建设成为重要内容,并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基于工业设计视角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于创造美好城市形象、营造城市优雅环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追求人性化和完善的功能,是公共设施前所未有的发展方向。完美的设计将为城市带来更美好的空间,也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公共文化生活。

上一篇:非遗传承工艺范文 下一篇:公共设施安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