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06 11:18:57

公共设施现状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公共设施;城市规划;大众健身

我们国家对残疾人体育健身及康复非常重视,但因为残疾人口庞大、以前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较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以政府为主导,把残疾人健身纳入到全民健身的范畴之中,建立残疾人健身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对残疾人体育服务的意识,是保障残疾人体育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残疾人口大省,依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残疾人口数据显示,残疾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共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人,其中河南省各类残疾人口707万,占全国残疾人口的8.15%,占全省总人口比例7.2%,共涉及近五分之一的家庭,从残疾人总数和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河南省在全国都是最高。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经济区之后,在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以航空港区建设为龙头使河南省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残疾人生活条件和权益保障也得到了改善,随着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精神需求也得到提升,体育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态势。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1]。城市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改善,加上有效的组织引导能够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康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残疾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研究河南省残疾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其对健身方面的需求,对河南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肢体残疾、聋、盲人健身需求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以“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残疾人健身需求”“城市规划”“大众健身”等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并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收集,并对所得文献资料进行整理。

2、访谈法。对河南省残联以及市残联、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就残疾人体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以及体育设施存在的问题和残疾人对健身的需求进行走访。

3、问卷调查法。主要在城市社区中对视障、残障、肢残者共发放了调查问卷200份,共回收调查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92.5%。

4、数理统计法。运用计算机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采用SPSS17.0对这些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法规分析

1990年国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提出“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应当面向基层,融入社会公共文化生活,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使残疾人广泛参加。”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关心、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2007年5月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善残疾人状况,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残联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9年颁发了《切实加强新时期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11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中认识到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不足,明确提出加强残疾人的体育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各种政策法规的出台,说明国家对残疾人的体育锻炼的权益非常重视,但各种文件中,责任部门并不十分明确,政府在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定位还没有得到体现。

(二)河南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通过对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走访调查得知,城市社区有86.8%的体育设施属公益性, 经营性的体育设施占13.2%,说明在社区用于大众公益性的体育设施所占比例高于用于营利性的体育设施。公园、广场的健身器械(健身路径),体育场等都建设了公共体育场地、器材为城市居民和残疾人提供健身需要的体育健身工程,城市社区里面所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大多数是简单易行、使用方便,经久耐用,易于保养的体育设施。在社区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场所,如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地方,除有些体育场馆建设有残疾人专用设备外,各小区和公共体育场所均未针对残疾人设置专用设备和设施如盲道、坡道、扶手等。

(三)残疾人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价值认知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有94.59%的残疾人认为,通过体育锻炼,能够达到保健康复的效果,对恢复身体机能有好处,有83.78%的残疾人认为体育活动有娱乐的功能,有78.38%的残疾人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加相互交往,还有0.54%的残疾人认为价值不大。说明残疾人对公共体育服务已有一个很好的认知。

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主要是利用康复体育的功能为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康复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残疾人康复体育的重点不在竞技上,而是突出康复的性质。残疾人通过参加康复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改进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肌体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弥补因为残疾所带给他们的困难。[2]

(四)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安全情况分析

体育设施是否可靠安全是保证残疾人有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体育康复活动并养成良好的从事体育锻炼这一行为习惯的首要条件。由图2的可知,有40.54%的残疾人反映公共场所和社区所建设的体育公共设施“很安全”;18.92的残疾人认为“较安全”;有27.02%的残疾人感觉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性“一般”和13.51%的残疾人认为“较危险”。

通过调查中发现,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视,在全省城市社区及附近都建设有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但在为残疾人体育锻炼方面考虑的还不够,比如对于视障人群要建设相应的盲道,对于肢残人群还要建设相应供轮椅的坡道等,这些配套设备的不足,使得一些残疾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备感不便。在与调查的残疾人锻炼者交谈中发现,一些认为“较危险”的残疾人大多是对配套设施的顾虑,而对于视障人群来说,快速运动本身也对其造成心理上的“危险”,如“荡秋千”、“平衡木”、“肋木”等,这类体育设施缺乏专门的体育指导员的帮助和指导,初习者是很容易受到损伤的,所以建立特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指导残疾人的健身康复并正确使用相关器械对残疾人很有必要。

(五)城市残疾人公共体育及配套设施的维护及管理

更多的残疾人是以健身康复为目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健身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证残疾人经常利用公共体育设施进行有效的锻炼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对体育器械管理和维护就非常重要,现在社区所提供的体育设施基本上都是无偿使用,维护资金缺乏,同时在调查中发现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专用场地器材更加不足,残疾人在进行体育康复训练时缺少特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帮助引导。一些社区由于制度不完善和管理缺失,导致体育设施损坏,无钱维修,出现长期废置状态,至使公共体育设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影响其使用并影响到公共体育设施功能的发挥。

(六)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类型单一、设施功能不全面,缺少专门适用于残疾人的专用器材和配套设施。在调查中发现,现有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中大部分都是健身路径,并都对全社会开放,这些设施都有一定的康复效果,但也较单一,同时也很少有和残疾人相配套的辅设施。

(七)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的对策

1、应完善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

残疾人进行康复锻炼的体育设施应该是政府财政中支出的重要部分,各级政府对于残疾人康复体育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高度重视,要保证配套资金正常运行。所以,以政府为主保证财政资金的投入,按照一定的比例把福彩、体彩等收益金投资建设残疾人体育及其配套设施,慈善机构、企业或个人参与对于残疾人体育康复设施的研发、生产以及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资和管理,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的政策,鼓励或奖励对配套社区体育设施面积完善的开发商,税收减免或享受税收优惠等给企业以补偿,开发针对残疾人康复器材的产品和设计,从而建立更为广泛意义上全民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继而保证残疾人的体育需求。形成具有政府、集体及个人等多元化为特征的投资体制。

2、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法律法规保障

法律的最主要特性就是其独有的强制性,以强制性的手段保障其实施,法律规定方必须遵守和实行[3]。因此,政府对于相关公共体育设施法律法规制定与完善是保障城市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顺利建设的必要条件,对于改造或新建社区,规划和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体育用地,防止体育用地减小或挪用,杜绝部分建筑商投机取巧的行为,同时,也要监督社区残疾人体育设施的质量,按照一定的人口比例配置残疾人专用的体育设施,不断健全和完善保障残疾人体育权益的法律法规,提高其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残疾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价值认识主要以康复为主,从事体育锻炼的残疾人对器材能否对自己的身体康复要求较高,对器材及配套设施的安全有较高的关注。公共体育设施的主要供给现状是健身路径,虽然有一定的康复功能,但缺少特殊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专门的残疾人公共体育器材和配套设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及残疾人配套设施管理的不够完善,缺少专人管理,造成设施损坏不能及时得到维护,增加的安全风险。

(二)建议

提高政府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加大各级政府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财政投放力度,并能多方筹集资金在公共体育设施中增加专门针对残疾人运动康复的设备。坚持以政府为主,企业、集体、个人等多元筹集资金,以充分保证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顺利进行;建立建全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维护残疾人体育锻炼的权益,保障城市用于残疾人锻炼康复的公共体育器械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的有序建设;残疾人联合会和体育部门加大特殊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培养,以政府购买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体育康复服务;规划部门在全面制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将城市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基础建设和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残疾人权益保障合理、统一的结合起来。

参与文献:

[1]于军,李永献,孙闽君.山东省残疾人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8):65-72.

[2]苗新见.残疾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5-22.

[3]郭玉萌,高楚兰.论中国残疾人体育政策法规的修改与完善[J].体育科学研究,2013,17(1):31-33.

[4]申培新.河南省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与大众健身需求状况[J].体育文化导刊2014,9(9):112-115.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2篇

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满足了人们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需求,不仅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人们提供休息的空间,而且还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场所。城市公共休憩空间增进了人们的情感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愉悦性,满足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21世纪的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和户外休闲活动越来越注重。其中,室外公共座椅则是城市公共休憩空间中最重要的公共设施,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户外休闲功能,而且其本身就可作为一处景观小品,兼具美观与实用双重价值。因而集休息、交流、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座椅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公共设施;公共座椅;休息文化广场;城市家具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41-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室外公共休憩空间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一种休息设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中,已经不仅仅是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公共设施,而且还具有艺术观赏功能,包含着娱乐休闲文化、美化环境和促进人类交流的潜质。就此背景笔者对城市公共休憩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

国外的广场发展的时间较长,无论是从最早的起源来说还是人们对其使用上,所以国外广场在公共设施的位置设置、城市文化的运用、设计实施等诸多环节上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特别是他们将广场公共设施的设计紧密的与广场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相联系,使其与周围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引起城市建筑拥挤,密度过高引起城市人居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对改善人文生活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极其迫切,建设城市广场被认为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广场建设是90年代逐步开始并取得显著成就,各大、中城市纷纷建设自己城市的广场,同时休息广场的公共设施设计与实施也与广场的建设同步发展,吸取了国外大量经验并应用了很多的设计实例。

但是近几年广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设施的设计却渐渐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设计自身的不合理及设计实施的不合理正在极大地制约着广场公共设施的发展。其特别表现以下三点:

首先,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我国在文化休闲广场公共设施的设计上盲目的学习国外所谓的“先进经验”,并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地方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挖掘的不够,设施的设计缺乏文化理念,使得设计远看似有,近看却无。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依赖于地方传统文化,而广场的公共设施更是这种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文化休闲广场的公共设施让人们在徜徉广场当中时感受那份文化的气息。只有将自己国家、城市的文化与设计紧密结合,才能有好的设计。

其次,对于设施位置设置的不合理,使得设施的使用率较低,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全部作用,或成为一些素质低下的人的发泄工具,更甚成为一些流浪汉的水床。

最后,管理维护的制度上存在问题,一些广场设施投入使用后并没有专人进行维护,使得很多设施的使用年限被人为地减少,让国家与政府重复性地投资,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冲到城市中,城市虽说在不断扩张,却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城市中“无序化”的问题日趋显露,公共设施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深化,城市公共设施的品种和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城市公共设施在欧洲被他们称为“街道的工具”“园地装置”“城市的配件”;日本人则称其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看到这些称呼,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这些设施的重视。在我国,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作为公共设施“主力”的户外公共休憩空间的数量和样式也会相应地大量增加。通过对我国城市户外公共休憩空间设计的研究,发现有的户外公共休憩空间在设计上存在着很多弊端,人们在认识上也存在很多误区,以至于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户外公共休憩空间是城市中使用分布广而又与人群接触频繁的公共设施,它因其独特的功能特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户外公共休憩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在实现它自身功能的基础上也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和风采,体现着市民的生活质量。户外公共休憩空间的特点在于“公共性”和“交互性”两个特征。户外公共休憩空间不仅在城市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休息,还满足了人们的交流,交流除了可以解决城市快节奏,还可以缓解人情冷漠的问题,比如广泛的交流能增加人们的感情、增进彼此的了解。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情冷漠在城市中越来越明显,人们缺少交流、缺少理解。户外公共休憩空间可以起到使高速运转的人群静止下来的作用,其中公共设施在公共休憩空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atBuffalo,TheStateUniversityofNewYork,2000.[2][美]尼尔・科克伍德著,杨晓龙译.景观建筑细部的艺术:基础、实践与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廊坊 社区 公共设施

1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首先,城市社区逐渐成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城市社区,其重要标志是都市社区的公共设施越来越多,当现代人已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而是逐渐向追求精神生活的转变,因此居民对社区内所安置的公共设施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更加重视都市社区公共设施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公共设施与市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与社区的经济层次越来越相关,政府对社区公共设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次,21世纪我国城市建设将有更大发展。旧城改造、新城新建,摆在了每个城市领导者、每个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所有市政管理单位面前。在新世纪,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理念去构想、去创造、去建设好我们的生活空间?这是新一代设计师面临的新的课题。最后,作为城市形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社区公共设施,可以说是城市居住环境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一切设计都应该“以人为本”,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和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可以促使人们比以前更依恋和热爱他们生活的城市,让人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2 廊坊市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

2.1 社区中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2005年3月到6月期间进行了一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基本情况的抽样调查,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不应求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在廊坊,根据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设施较为齐全,但是在老人,儿童,健身设施等服务设施配置滞后。那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配置不是在社区内配置所有的服务设施,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考虑到社区内的老年人,吃低保人员,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特殊人群多,社会问题就多,所以需要的社会救助设施就多,因而社区规划应根据社区的居住群体充分考虑来提供相关的服务设施。

2.2 社区的公共设施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例如,社区外墙上的景观兼照明灯被遭到严重破坏,外面的玻璃罩全被打碎,有的灯管被打碎,有的不翼而飞,又有不少灯罩内还堆有垃圾。不少破损灯罩的玻璃,随时有掉下来的可能,对社区内的居民的安全构成了威胁。重视与加强社区道路照明工程的维修与管理方面工作已成为当前城市照明建设与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呢?我的建议是:制订切实可行的道路照明设施维护与管理计划,比如,如何才能更好的定期清扫和擦洗社区内照明装置表面及反射面,及时更换损坏的光源,进一步明确社区内部照明设施管理、维护人员的职责,制定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还得对社区居民通过广告的形式作出宣传,要让居民共同参与到爱护,保护我们居住环境的活动中来。

2.3 城市社区中公共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 前几年廊坊市区内经常发生下水道井盖被盗引起交通事故或人身伤害的案例,原因是较高的铸铁价格和不规范的废品收购市场一直在刺激着一部分人为一点点钱财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可以说,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产生的一个诱发原因是井盖设计的缺陷。有的城市规定所有道路上的井盖都不能外露,必须埋在地下,但是不方便维修。如何才能使井盖既不外露,又便于使用?我们可以通过对井盖进行艺术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井盖所属单位的特性,设计成不同图案,并以彩色道砖拼砌造型覆盖于井盖之上。这样,不但美观、防盗,而且还能一眼分辨出其属于哪个单位。还有一种方法,对下水道井盖进行全新设计,可以采用性能优异、造价低廉的材质,而且没有回收利用价值,小偷就会自动放弃偷盗的念头。

2.4 社区中的公共卫生设施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共环境中,设置收集各种不同废弃物的设施非常重要。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对公共卫生设施提出新的要求是对垃圾箱的分类,通过垃圾箱的不同彩色或一定标识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廊坊的公共卫生设施系统中对垃圾的分类工作,我认为做得不够好,不够细。如我们只是把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而对于有害垃圾却没有设置有害垃圾箱,而且对于不同类别的垃圾应使用不同的标识、色彩,在这方面我们表达的不够清晰。如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毒垃圾。在德国以玻璃瓶、塑料瓶、纸盒纸袋和塑料泡沫袋4个图形代表不同垃圾。所以在不同的场所设置具有当地环境特点的垃圾箱是有关部门需加强考虑和研发,使得市民的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廊坊近年来城市改造:周各庄拆迁平改、万达广场规划建设的发展状况,在社区建设之前将公共设施的规划纳入社区整体规划的体系中,注重户外健身空间的科学安排和设备的合理规划,使社区居民能够有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从百姓生活入手,为廊坊市的稳定和建设切实打造注重民生、和谐发展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国勇,尚娜主编.《公共设施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11.

[2]谭巍编著.《公共设施设计》.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1.

[3]安秀编著.《公共设施与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

作者简介:谢芳,女,(1977-),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黄桂珍,女,(1961-),贵州黔西人,政工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设施;导视系统设计;辅助与保护设计;可用性;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70-03

一、课题研究区域说明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在本文已经论述得较为清晰,但是还需要对研究的区域范围做出具体划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郑州市的行政区划为:“辖区6个、县级市5个、县1个。分别是: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1]

根据研究的时间及条件等综合状况考虑,本课题研究的区域主要限定在郑州市辖区的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和管城区四个重点区域进行综合调研和考察。这样做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郑州市人口总数过于庞大,达到919.9万人,面积也达到了7 400多平方公里,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人口数据和空间地域调查;(2)限定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调研内容和时间的深入多样性与充分性。

二、郑州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存在的问题

对于郑州市公共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的提出主要依据相应的调查而得出的结果,问题的划分同样依据上述对公共设施设计的五种分类进行界定与研究。

(一)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或不足

这一设计缺陷在公共交通道路系统、商业场所表现的比较突出。例如,郑州市火车站是全区人员流动最快、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并且多数旅客都来自省外而非本地人。对他们来讲,乘坐火车到达郑州走出火车站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方位,而后是选择乘车路线。因此,火车站导视系统就应该为这些省外旅客提供易懂、明晰的方向与路线指引。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火车站导视系统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1.东、西广场出口路线导视不清、易混淆,导致少数乘客出站时选择了错误的路线,理应从东广场出口出站的等出站后才发现是西广场。出站后旅客是禁止返回的,这样旅客就必须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从西广场返回东广场。

这一现象在调查者长达数十周的观察时间中发生的频率很高,调查者每周两次(周五、周日),每次观察半小时,持续调查15周。在30次的观察之中,调查者共统计遇到上述问题的旅客达到39人次。按此数据计算,火车站一天之内(如果按照12小时计算)大约有31.2人次遭受这种不必要的烦恼(如果一天按照24小时计算的话,遭受这种问题的人数将达到62.8人次)。当然,上述数据统计结果会因节、假日时期客流量的猛增而有较大的提高。

2.迎接旅客时因导视系统设计不明确导致旅客与接旅客的人无法及时找到彼此的现象发生。首先,对于新来的旅客是极难明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而接旅客的人却用明确的方向给旅客指定会面的地点,这样就导致双方因无法确定具体的汇合地点而迟迟无法会面。

以火车站西广场为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虽然,广场上明确、醒目的导视标示很多,但多数都与售票厅与候车厅的内部信息有关,而在宽广的广场上却没有明显的标志设计;(2)接旅客的人熟悉方位和火车站的环境,但是对新来的旅客来讲,前面两种都是陌生的,因此导致接人的人给旅客指出汇合地点时,两个人都无法找到彼此。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就导致不熟悉方位和导视系统的旅客无法找到合适地点与来接的人会合的结果。

在对上一种现象进行数据统计的同时,调查者也对此现象进行了记录。例如在2014年11月7日周五晚8:30至9:30一个小时的观察中,调查者共发现上述现象5人次。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发现每次下车高峰时段,总会出现1~3次“人接不到人”的尴尬情况。

(二)缺少辅助与保护设计

公共设施的辅助设计主要指的是借助辅助设计公共设施能够方便为绝大多数人使用特别是为弱势群体使用。如果忽视它,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将大打折扣。例如,郑州地铁一号线所有站点的出入口的自动扶梯中间都没有辅助设计垂直的黄色分割线(见图1)。在自动扶梯上辅助设计垂直的黄色标线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乘客在乘坐电梯时自觉靠右站立以预留出左边的空间通道为急需的乘客提供便利。

图1 郑州地铁一号线自动扶梯,郑州火车(西广场)站

资料来源:调查者拍摄。

这一现象,在各大商业街区、街头天桥、行政办公等区域的自动扶梯都缺少这种辅助设计。这种辅助设计虽然只是一个极小的细节,但是却能够说明整个城市人性化发展的程度与水平。

缺少保护设计的调查案例也有很多,例如郑州市很多公交车站站台就缺少必要的保护设施。展示地是郑州市汝河路上的一处公交车站,狭窄的道路、拥挤的车流与人流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见图2)。因此,有必要在站台临路一侧设计保护装置,以避免事故发生。像这样缺少保护设计的公交站台约占郑州市公交站台总数的85%以上。

图2 郑州市汝河路公交车站

资料来源:调查者拍摄,地点世纪联华汝河店站。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利用率

On the Current Service of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CHEN A-qi, ZHU Ji

(Department of Public Sport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service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It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Keywords】Henan Province,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y

引?摇言

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是继《全民健身条例》后,国务院颁布的又一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新时期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规划,也是“十二五”期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依据。在《计划》“保障措施”部分,提出在加大各级财政全民健身事业投入,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八项要求。同时,在《计划》“工作措施”部分,提出了十二条具体措施,明确了相应部门的职责。尤其是在“工作措施”中第二条更是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河南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群众体育活动普及率不高,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对河南省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河南省城市居住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现状

根据调研分析,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基本上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经济越发达,城市社区建设的功能越齐全,公共体育设施配备的数量越多,居民的健身条件越好。

1.1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城市社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多社区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现有的社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锻炼身体的要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缺乏立法保障和标准制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一边是体育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要求愈加迫切。另一边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这样一来,在我省大多数城市的居住小区中,居民的体育活动根本无法得到正常开展。于是便有不少喜欢运动的青少年在社区住宅楼前后的空地上踢球,造成玻璃破损、花草被毁、行人受阻,严重影响生活安宁的局面。小区好住健身难,这就是刚刚从乔迁之喜之中平静下来的居民新的烦恼和感慨〔1〕,居民日常锻炼身体的迫切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矛盾日益加剧。

1.2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居民锻炼需求与场地设施供给的矛盾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西咸新区;体育;体育公共设施;发展现状;对策

“西咸一体化”的构想最早是在2002年由陕西省政府部门提出。而真正得到落实却是在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指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1]。到2011年5月31日,西咸新区全体干部大会在陕西省政府召开,西咸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正式成立。同年6月10日,陕西省政府出台《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西咸新区成为西部重点建设城市新区,此时西咸新区的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一、咸阳市体育公共设施现状

(一)体育公共场地设施不完善。实地调查表明,投入不足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体育公共设施较为单一,大多以小区内休闲娱乐的体育公共设施为主,缺少像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这样的竞技型体育的体育公共设施,从而导致了居民对休闲体育项目选择性的限制,迫使闲暇之余居民对体育的兴趣缺失。

(二)体育公共设施的分布不均。体育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在大部分城市都是以市中心为圆点向周边扩散,咸阳市也不例外。体育公共设施以市区中心较为健全,而乡镇村这些市区周边的地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显得逊色许多。咸阳市主要体育公共设施大多集中在市区,由于居民住所的原因,有些居民居住地离体育公共设施距离较远,使得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频率不高,降低人们对体育休闲健身的积极性。不光如此,体育公共设施的分布不均还直接影响到乡镇村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并且阻碍了乡镇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正常运行。

(三)缺乏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后期维护。对目前的体育产业发展与需求而言,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大多数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尤其是乡镇村的体育公共设施,长年累月的自然现象作用,许多体育公共设施出现了老化或者生锈等问题以及人为损坏后没有专业人士维修,居民对其质量及其管理评价度不高。另外现有的市区体育公共设施未能很好地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对环境状况的影响比较大。

(四)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当前,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了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等法规,以确保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到实处[2]。例如《规定》要求区级社区需有1.5至2.0万座位的体育场一个,2000―4000座位的体育馆一座,居住小区需配备体育场所200―300平方米M千人,并且国家对新建小区体育设施配备标准也做出了严格规定[3]。国家对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扶持相对较大,但地方政府受重视程度不高,监管不到位。实际上,在咸阳市内拥有的体育场或体育馆的区级社区少之又少,即使现有的体育场或体育馆规模也差强人意。居民小区内,仅存在必要的体育公共设施,像竞技型体育场所却寥寥无几。

二、发展对策

(一)加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普及。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体育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提高,同时也对闲暇时体育休闲的选择性有更高的要求,新鲜的体育娱乐设施无疑会对当代人们的兴趣产生极大的冲击。所以普及完善的体育公共设施,不仅能满足当代人们对体育休闲的不同需求,还可以更使人们深层次的认识体育,热爱体育,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规划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社区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大力倡导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途径。工作的繁忙迫使民众闲暇时间较短,而体育公共设施最主要的就是其本身的实用性。所以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位置首先应选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广场,公园,小区住宅附近等,如此方便人民日常锻炼身体,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使人民更愿意接受体育,融入体育,进而增进发展全民健身的计划。其次,在咸阳市乡镇村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居民相对较少,而占地面积又相对较大的地区,选定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位置应该选在人们交通便利的地方,确保人们不会因为没办法出行,而导致的体育休闲的停滞。

(三)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体育建设适应的体育公共设施。在周西宽的《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在内容,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对体育锻炼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职业和性别等不同人群进行选择[5]。所以说不同年龄层次有着不同的体育休闲选择。

就咸阳市而言,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的年龄,青春期的作用促使青少年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再加上活泼好动这一特性,课余休闲则会把运动、娱乐相结合。对于这种人群的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可以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便利的体育公共设施,做到发扬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创新双赢,促进咸阳市青少年在运动中更好的成长,并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壮年期。人们对体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开始对一种或者几种竞技型体育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一部分人群的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我们必须把“竞技”摆在首要位置。然而随着祖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对体育休闲的选择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环境上做文章,一个好的环境使人放松,使人舒心。利用咸阳独特的地理优势“咸阳湖”,在咸阳湖周边大力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一些竞技型体育公共设施,使壮年期的人们在心情愉悦的条件下进行运动,确保其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得到压力的缓解,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老年期。随着近几年广场舞文化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说明体育运动已经非常普及,抓住这一点,在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秉承“安全”这一理念。老年人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使其不能进行激烈的运动或者长时间进行运动。在自己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也要为体育公共设施的安全负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咸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遵照国务院批复的精神为主要纲领,充分抓住强化建设这一机遇,对咸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进行深入剖析,并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以民为本,了解咸阳市居民对待体育的态度,以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提高乡镇村居民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同时完善体育公共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在建设体育公共设施的方面,建议当地部门在现有的场地、设施基础上,改建或扩建体育公共设施,为就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体育休闲活动。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西勇,薛海涛.西咸新区背景下咸阳市体育产业市场发展趋势研究[J],体育观察2015,(3)

[2] 尹玲.关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1.

[3] 陈阿旗,朱冀.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州体育,2012:(1)

[4] 黄诚胤,李国泰.体育价值研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120-121.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字:步行街公共设施;优化策略;南通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界定

1.1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概念

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概念起源于英国,称为“街道的家具”,通常指候车亭、座椅、垃圾桶、路灯、各式商亭、公共厕所、公共布告牌、地图指引牌、城市信息牌、饮水处、标示牌、电话亭等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的固定设施[2],是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的分类

商业步行公共设施常分为照明设施、休息设施、卫生设施、信息设施、交通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七大类[3]。结合南通市三元步行街实际情况,把南通市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分为五大类(表1)。

表1南通市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分类

公共设施类别 具体设施

休息设施 椅凳、休息廊

照明设施 街道照明、广告牌照明

卫生设施 垃圾箱、公共厕所

信息设施 广告牌、电话亭

交通设施 台阶、坡道、隔离设施

2南通市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现状

2.1总体现状

南通市三元步行街是南通老城区内一条传统的商业性街道,沿街建筑风格古典,街道西端建有仿古的小型牌坊,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步行街中心区域设施较为齐全,基本满足行人需求,但部分设施数量不足,损坏严重;东端入口处,交通设施布置合理,建有隔离带,保证人流安全,但规格不统一,布置零乱;三元街南面设施简陋,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给行人使用带来不便;西面区域设施破旧、脏乱,影响整体环境的协调。

2.2分类现状

2.2.1公共休息设施

三元步行街公共休息设施主要有廊和椅凳。廊位于步行街中心区域,以红色为主,十分显眼;廊内布有可供休息的椅凳,椅凳的材质及颜色与廊一致,较为协调。

2.2.2公共照明设施

三元步行街的公共照明设施主要以街道照明为主。三元步行街路灯形式分为三类:一是单个圆形灯,位于南端入口处,每隔6m安置一盏,沿街两侧布置,照明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引导性;二是复古方形双灯,位于北端入口处,与周围建筑相统一,每隔6m安置一盏,沿街两侧布置,具有观赏性,照明效果不强;三是有六灯组成的花式灯具,位于中心广场,每隔8m安置一盏,沿广场四周布置,照明效果比较好。

2.2.3公共信息设施

三元步行街内公共信息设施有广告牌、电话亭。广告牌大多位于北端入口处灯柱上;在南端十字路口左侧设有电话亭,贴在电话亭上的广告由于长期风吹日晒破损严重。

2.2.4公共交通设施

三元步行街内公共交通设施主要包括隔离带、台阶。东端及北端入口处设有岗石球形路带,保证人流的安全;进入中心广场设有台阶,由于有层次感,休息娱乐时轻松快乐。

3南通市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存在问题

3.1数量问题

现状调查中,发现南通市三元步行街部分公共设施有所缺失。首先,休息设施欠缺,步行街沿街都没有设置休息设施,行人想要休息,必须要去中心广场休息,给行人带来了很大不便;其次,公共卫生设施太少,位置不明显,卫生条件较差。

3.2形式问题

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设计形式单一;还有部分公共设施设计形式老旧、不美观,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如座椅:只有步行街中心区域长廊内有座椅,其他地方未设,座椅为木质长椅,缺乏变化。垃圾桶:整个步行街内的垃圾箱只有一种形式(图3),而且垃圾箱破旧、脏乱,设计没有特色,影响美观。公共厕所:设计较为陈旧,在入口上方贴有“公共厕所”四字,入口狭小,不明显。

3.3布局问题

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中,垃圾桶、公共厕所等设施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没有考虑到步行街现状、人的心理活动以及生理需求。如大多设施的位置占用人行道、停车位等场所,阻碍行人步行以及活动,还有些设施没有考虑周围环境,忽略了人的心理活动,破坏了环境协调性。

3.4管理问题

缺乏必要的管理,维修不及时,会造成了城市商业步行街道的质量、美观等问题。调查中发现,三元步行街中的大多数公共设施存在损坏,脏乱以及乱贴广告等问题。这些公共设施不能及时维修、清理,不仅功能失效,而且严重影响美观。

4南通市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的优化策略

4.1设施增补

商业步行街不仅可以满足行人的各种需求,而且是塑造步行街个性形象重要的景观载体,完备的公共设施是步行街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6]。调查中发现南通市三元步行街目前设施还不完善,尤其休息、卫生设施存在缺失。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对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进行增补和完善。如(1)在三元步行街两侧设置双人椅,方便行人逗留;中心区域作为中心娱乐、休息区域,应适当添加单人椅、双人椅和3人椅。(2)垃圾桶沿街设置间距可在30—50m,如果中心人流较多,间距可以设置在20m。(3)公厕是一个特殊的公共设施,人们需求较大,却又潜意识的排斥其存在,必须在造型设计及使用管理上使之成为卫生、整洁的代表。目前三元步行街的公共厕所需要拆除,可按间距300—500m进行设置,因此三元步行街可以在南面和西面分别建设一个公厕,方便行人使用。

4.2多元化设计

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还需要考虑精神上的感知[8]。单一化的设计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可以根据不同路段,设计不同样式,与周围环境相统一,给人舒适感。设计的多元化可以从材料、颜色、形态综合设计来实现[9]。南通市三元步行街是一条传统的商业街,建筑风格仿古,公共设施的设计风格以古典为基础,可以适当加入现代简约风格,在环境协调的同时,又不过于单调。

4.3空间布局优化

一条街道的布局能够使人一目了然,或者街道所铭记下来的城市历史都展现在人们面前,那么这条街道乃至这座城市的文脉和环境就会给人以清晰优美的感觉。三元步行街公共设施中,垃圾桶、公共厕所等设施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需要通过对步行街整体现状去考虑,从人的心理和生理出发,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如(1)垃圾箱尽量设置在行人水平视觉的主要范围之外,设置位置尽量靠近行道树以及座椅旁边,可以有遮掩物,不占用人行道。

(2)公共厕所充分考虑其私密性,力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统一,并可考虑休息座椅、花坛、绿化等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西班牙.瑟夫.马.萨拉,周荃译.城市元素[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赵继瑛.西安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的设计研究[D].设计艺术学院,2009

[4]张海林,钟蕾.城市街头公共设施形象设计[J].装饰,2003,(12):43-44.

[5]申洁.城市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设施规划;实效性;结果导向

Abstract:The common method of urban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is facing to the problems of less efficiency.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citing with the four congeneric planning of Jiangmen City, that we can approach a urban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following a thoughtway of goal-oriented methodology. That mean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ractical attitude, spatial planning and being executable to perform should be the principles in the whole process.

Keywords: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efficiency;goal-oriented methodology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5-0083-02

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方法以目标导向为主要观念,存在不足,实效性不够。如果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编制思路和方法,将更有利于规划的实施,使规划成果更切实。

1当前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方法和问题

当前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编制以规划目标为主要导向,普遍采用按规划标准和人口规模均匀分配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追求公共设施数量与人口之间的均等比例。方法的步骤是城市总体规划预测规划人口规模,据此并按一定的标准(通常是地方标准或规范)计算规划设施数量,再根据设施数量和服务半径确定选址。这种方法符合从上而下的规划通式,规划设想与现实情况的矛盾协调主要依靠实施环节,规划效用的实现依赖实施的条件与过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保障规划预测规模内的配套要求,规划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可以高度吻合;缺点是与城市公共设施配套的现状缺少紧密结合,未能满足城市不同地域人群特征的要求,设施配套仅讲求数量但未实现切实和恰合,容易与已批规划产生分歧,对实施条件要求较高。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计划性过强,灵活性、切实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不足,实施结果一般不够理想。

2提倡以结果导向的规划编制方法

要使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成果可操作,建议采用以结果导向的规划编制思路改进规划编制方法,要树立四方面的观念。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建设的依据,具有辅助社会协调发展的功能。规划要充分从协调、全面和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二是坚持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城市规划必须事实求是、认真细致,须尽量了解现状,做到与实际相符。规划结果要有充分的依据和可行的方法,具有说服力。三是坚守空间规划的本位。城市规划是对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的安排,本身是一种空间规划。公共设施规划更应立足于空间规划的本质,在文、教、体、卫等公共设施领域,探索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引导依据。四是要可执行。城市规划是指导建设的工具,必须明确细致,可执行。规划成果必须准确和明确。公共设施规划应着重于设施的空间、数量、建设规模和建设时间等方面的安排。

具体的做法是以预测的最可实施结果建立规划目标框架,倚重实施条件制定规划成果,主要在六个方面。一是要有重视地方实际的技术路线。规划编制的技术过程要紧密围绕地方实际,树立切合地方实际的目标,符合地方建设现状,具有在当地实施的可能,解决地方在公共设施配套上的具体问题,充分体现“切实、务实、充实”的思想本质。

二是要树立有助地方发展的规划目标。城市规划是地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需结合地方政策与发展需求编制,树立有助地方发展的规划总目标。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要细化和深化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使规划更具体、落实、可操作。

三是紧密结合法规政策和上层规划。城市规划必须以法规政策和上层规划为依据,目的是使规划有理、有据,广泛地体现上层文件的精神,成果符合政策要求,为城市发展服务。

四是树立地方适用的统一的公共设施配套和建设标准及体系。当前,国内公共设施配套和建设标准繁多,存在行业交叉和不一致的情况。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时,应注重结合地方的实际制定适用的统一的建设标准,并应建立系统的标准和政策体系。

五是要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城市规划编制成果的科学与否,与所采用的规划预测方法有密切关系。采用量化的分析方法,可以相对科学地预测和分析规划情况。

六是尊重现状。规划编制中,除了要尊重规划对象的现状,还要尊重已批未建的规划以及规划实施的现状条件。

七是采用切实的规划实施措施。编制城市规划,必须同时考虑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提出规划实施措施,特别是提出切合我国城市建设现状情况的建设方式。

3江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实践

关于如何以结果为导向编制规划,广东省江门市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工作有了初步的探索。江门市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包括教育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和体育设施等的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围绕“以结果为导向”的宗旨进行,由始至终考虑实施条件,预测实施结果,做出比较切实的规划成果。

首先是采用具有地方规划特征的技术路线。整体上,江门市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城市目标和城市发展方向为依据,根据城市公共设施现状和发展状况,确定规划目标,安排设施空间布局;以深入、细致和广泛的现状调查为依据,剖析建设现状的存在问题,挖掘可用资源,完善配套功能。具体而言,以总体规划制定的城市规模为依据,根据规划标准,预测各项设施的规模,制定空间布局和安排建设时序,制定各类设施的建设要求和控制措施。这一过程有助于理顺江门在公共设施的规划管理关系,落实规划内容,明确管理依据,体现地方特点,具有“地方规划”的显著意义。

然后是突出地方政策性,围绕地方市委政府文件精神确立规划目标。江门公共设施规划重在贯彻市委的文件精神,从城市建设方面落实建设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具体是实现“五项目标”。一是落实文化事业的建设策略。二是执行江门市十次党代会的部署。三是结合实际,挖掘并整合文化资源。四是协调政府策略与总体规划。五是深化总体规划。

三是突出行业政策性。除了以法规和上层规划为编制依据外,还突出以地方和交叉行业的政策文件为编制依据。江门市各项公共设施规划的法律依据包括《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江门市建设文化名市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等。

四是建立了江门公共设施配套及建设的标准和政策体系。各项公共设施规划都在分析相关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重新树立统一的、更适用的建设标准和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政策。

五是讲究现状剖析和目标预测的量化分析方法。除了按有关规范标准计算配套规模,同时还以多个规范标准评价分析现状情况,采用趋势法预测规划规模。这些数量分析都是基于当地实际需求的规划技术方法。其中,趋势预测方法的运用有助于避免因规范标准过宽而产生的不适性问题,能更紧密地结合当地情况预测规划规模和分布设施。江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就是采用了趋势分析的方法,预测设施的总需求量及空间分布,预测设施用地需求量,结合实际制定土地供应指标,保障用地供给。

六是理顺规划目标与实施条件的关系。首先是尊重现有规划,保障规划管理的严肃性。江门市各项公共设施规划都尊重已审批的有效规划。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考虑新的规划内容。然后是重视规划实施现状,不贪大求荣,根据资源情况制定规划成果,提高可行性。江门市各项公共设施规划根据现有资源调整已建设施和安排新建设施。在分析设施用地存量的基础上,确定调整已建设施和安排新建设施的具体措施,根据设施种类的实际需要,提出选址要求、建设规定、建设模式以及规划调整方式。这种紧密结合现状的规划方法是地方规划可实行、规划管理连贯的保障手段。

七是根据地方的设施兴建条件,采用强调政府主导公共设施建设的规划实施措施。因当地的居住区开发规模偏小,开发商难以独立兴建公共设施的问题比较普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倡公益优先,先保障面向大众的公益建设,鼓励以公办为主、多渠道的建设运营方式。非商业公共设施由政府筹资建设,建设资金源于服务区域的土地收入和相关税收。商业性公共设施的建设由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这种强调公办的规划实施措施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利于保障设施建设的成效。

这些规划成果被用于指导城市公共设施的设立和布局,得到了实施。规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江门公共设施配套的不足与滞后的根源性问题。规划的城市公共设施预测与分布具有一定前瞻性,可符合不同地域的需求。规划中提出的公共设施布局基本符合该城市的配套需求以及用地、资源和现状等的实施条件。规划制定了城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希望解决长期标准模糊的管理问题,希望能统一城市内部的建设标准。实践显示,这些规划仍有待改善,但总体而言是比较切实和可操作,指导性、可行性和灵活性较充分。

4结语

在实践中,以实施结果为导向的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能促使规划成果密切结合实际条件与现状,能相对适当地运用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高规划成果的实效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石楠.编者絮语.城市规划,2004(3).

[2]耿毓修.编制城市规划要以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2004(4).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南京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规划方法;布局方式

Abstract: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s 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link,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The old city of nanj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2006 edition) "implementation so far, in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methods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March 2011, nanjing planning bureau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old control in detail, focusing on the revision of the old resource intens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the plann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version control on detailed made a lot of improvement.

Keywords: nanjing city;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Planning method; layout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在土地选址、出让、划拨过程中,都必须以批准的控详为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规划管理最直接的法定依据。近年来南京老城执行的控详为《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其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参考《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但规划自实施至今,主要存在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

1《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存在的问题

1.1规划编制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不一致

城市公共设施特别是街道和社区级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主要由各区和街道依据相关部门建设计划来进行。而目前,规划编制单元主要是以城市道路、自然地形等为界线,与社区管理界线没有很好的衔接。这种跨行政边界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体系的存在,导致了各街道政府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和无法落实等问题,增大了公共设施的实施难度。

2.2各社区采用等量指标配置,未按需配套

老城区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人口密度极不均匀,各居住社区、基层社区人口相差很大,需求也随之存在很大差异。2006版鼓楼区老城控详中划分的居住社区中,实际社区人口从1.9万人到6.2万人不等,基层社区实际人口从5千人到1万人不等,却为所有社区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忽略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设施的空缺。

2.3配套缺乏统筹考虑

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趋势下,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服务效率,尤其在资源十分紧缺的老城区,其服务对象不能仅限于自身所处的社区,还应尽可能向周边居民提供服务。但是,在老城的控规编制中,公共设施布局往往由于用地条件受限,很难找出理想位置的地块,此时容易出现利用边角地块见缝插针的现象,导致在相邻社区交界处的重复建设或其他区域的设施空缺。

2.4缺乏与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的衔接

控规编制中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自身规划方案的制定,还需要统筹考虑相关规划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如市总体规划、区总体规划和各职能部门对某类公共设施的专项规划等的控制引导,以及一些已有的项目审批结果(包括在有效期内的选址、用地、外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审定方案、建设工程许可)也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设置起着控制作用。忽略了这些相关规划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则会对配套设施的考虑不够全面,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漏建、布局不合理或无法实施等问题。

2.5缺乏对土地权属的考虑

老城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地权属极为复杂,常出现规模不大的用地却被多个产权人所分割,边界也时常参差不齐。在规划中,规划编制人员往往依照用地性质确定地块界线,而忽略了产权界线的约束,既是对土地产权的忽略。06版控详中按照空间层面的规划要求布局公共设施,却缺乏对土地权属、土地征用及实施可行性的考虑,这将导致控规实施阶段的侵权纠纷,造成公共设施的布局与用地的落实难以保证,或者改变规划中布局的位置、缩减设施的规模等问题。

2.6配套设施落地困难

2006版控规由于主要依据《南京新建地区公共配套设施标准规划指引》,参照新区做法,公共设施一般以独立占地的形式进行布局,由于老城用地十分紧张、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给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带来经济负担太重等原因,造成控详在实施过程中公共配套设施少建、缓建甚至不建等现象。2006版控详实施以来,规划中大量独立占地的社区中心基本未能落实建设。因此,老城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形式应当考虑到老城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2新版南京老城控详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改进

2011年3月,南京市规划局组织老城范围内的控详修编,规划通过详实的现场踏勘,与市、区、街道多级多部门的座谈和讨论,全面了解现状、深入分析问题、充分掌握需求,特别针对老城资源密集、矛盾突出的特点,确立了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对比2006版南京老城控详,这一次控详修编在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上做了很多改进。

2.1社区组织优化

由于老城现状社区边界的划分更多考虑的是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方面造成社区边界相互间犬牙交错,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存在服务人口数量差异较大等缺陷,不利于社区组织。针对这些问题,规划应当在现有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基础上提出调整和优化,按照规模适中、服务便利、分配合理的原则,结合未来城市空间组织,对现有社区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逐步形成更加清晰、明确、便于管理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二级结构,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2建立适合老城使用的配套标准

2006版控详参考的是《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该《指引》的出台是为了有效引导南京新区的住区建设,而老城和新区的差异性导致《指引》在老城控详中使用时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新版老城控详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主管部门的调研和现行规范、标准的梳理,明确新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参照国内社区配套的成功经验,结合南京老城实际需求,为老城“量身定做”了一套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确定分级体系、设施分类、配套指标与设施布局。

2.3老城配套实际需求分析

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老城的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延续的,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对于社区公共设施,应当充分挖掘、合理协调现有的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市民新增的需求不断完善设施配置。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整理、走访调查、与相关部门核对数据,从而对现状设施的规模与数量建立较为准确的认知,并根据现状设施的可利用程度判断是否将其保留。同时搜集规划范围内近年来规划项目的审批结果,查找其中是否有公共设施配建的要求,对已确定的设施种类与规模也应做详细的整理归纳。最后根据社区的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依据老城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计算出社区需要新增的设施规模。

2.4老城可利用土地梳理

老城区属于城市建成区,不像新城区那样可以预留土地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因此需要通过改造利用和功能置换等手段为公共设施提供建设用地。需要对现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找出可以更新改造及功能置换的用地,如棚户区、违建区及质量低下的建筑等,整理这些地块的地籍资料、出让情况、项目审批结果以及上位规划或专项规划对其的要求,并与规划管理部门、国土部门密切配合,准确核实土地权属关系与边界划分,再根据用地自身条件及周边环境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公共设施。

2.5布局方式的选择

在明确了设施需求与可供给的建设用地之后,应当选取合适的布局方式来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老城区的用地由于自然发展,一般呈现无序的混合状态,功能较为混杂,公共设施由于多年来见缝插针的建设模式,形成了分散式布置的形态。这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提高设施规模集聚效益和降低建设成本来考虑,显然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方法和布局要求方面,应当针对各类设施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一般有以下几种配建方法:

2.5.1混合集中

“功能混合”是依据各类设施功能的兼容性和关联性,将同类或可相互协作促进的设施布置在一起,有利于增加社区服务的多样性,方便居民在一个地点享受内容齐全且多样化服务,增进不同人群的集聚与交流,保持社区的活力。例如,将社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组合在一起,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气,增加设施的使用率,并且促进消费。“集中布局”是将功能相关的设施集聚在一个地块或一栋建筑内,一方面可节约土地,在老城区用地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产生规模集聚效应,为公共设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将医疗卫生设施和养老设施组合在一起,可以在医疗服务上进行互助与共享。原则上,新建的公共设施都应当采用混合集中的方法配置,可以重新选址建设,也可以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补充扩建。

2.5.2适度分散

不同于那些讲求经济效益的公共设施,一些公益性设施和小型便民设施的建设要求并不能过于强调混合集中,而是应当深入社区内部,适度的分散布置,便于居民快速的到达与使用,例如小型文化活动站、幼儿园与便利店等。并且,老城区现状已经自发形成了很多小型的服务设施,有一些运营情况良好,也深受居民喜爱,应当尊重保留这些现有设施的存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服务功能。

2.5.3独立与复合

公共设施应当依据其不同的项目特点选择独立占地或附建于其他建筑之内。如幼儿园、派出所等功能相对独立,并且需要避免过多干扰的设施,应选择独立建设;对于文化活动中心、商业设施等不严格要求独立占地的项目,尽可能与其他建设项目统一考虑,起到相互促进和节约用地的作用。

3结语

南京老城是南京悠久历史的承载地,也是现代城市功能的集中地,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空间资源紧缺与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老城控详中的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对策,使用科学的规划方法,选择合理的配建模式,以便更好的适应老城新的发展要求,实现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不断提升老城宜居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岚, 叶斌, 徐明尧.探索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引介绍[J]. 城市规划, 2006

[2]宣莹, 陈定荣.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策略――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指引[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3]张春艳, 张敏, 王培鉴.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重庆主城区观音桥、龙溪、龙塔社区为例[J]. 规划师, 2010

[4]李晓芳.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重庆大学, 2006

公共设施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服务保障系统,其反映着城市的整体发展面貌与经济实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城市公共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的意义与目的

在城市空间里,公共设施作为主要构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性,也是提高城市活力、品质与生命趣味的主要环节。所以,要从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视角进行观察,把城市公共设施给予城市在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设计,这也是作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主要基点。并把城市创造出具有强烈的认知感与地域感,并逐渐培育城市影响力,这成已经成为带动城市发展建设非常重要的增长点。再通过从研究的意义方面进行分析,作为城市的公共设也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支点,但在城市设计的领域里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审视和认识。在设计领域里的专业人才再到市政建设的保个部门都没有把对城市公共设施设入与设计提到重要位置上。而大多数人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放在了城市的绿化和修路架桥等方面,并且进行了大力的投入对景观设计建设当中。然而所形成的这种局面,其最重要的原因这一就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归根结底就是人们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与主要意义原则上没有得到明确的认识。所以,就要对现有的城市公共设施认识的误区基础上,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加以总结。

二、目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主要采取的是以规划目标为导向,依据规划标准、人口规模均匀分配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保持公共设施数量和人口之间的比例均衡,该方法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预测规划人口规模,然后根据一定标准计算出规划设施的数量,根据该数量和服务范围确定选址。该方法属于从上至下的规划通式,当规划设计和实际情况出现冲突时主要凭借实施环节,规划实效来调节,其能够确保规划预测规模的配套要求,促使规划最终结果和城市总体规划相符。但是由于缺乏和城市公共实施配套的有机融合,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不同区域内群体的实际需求,设施配套只是单方面讲究数量,并未与实际情况贴合,很容易与预先规划发生分歧,且对实施条件要求也很高,存在着计划性太强、缺乏科学性、灵活性及人文性的问题,实施效果不佳。

三、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方法

其一,需要采用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充分了解城市现状,促使规划和实际相符。规划所得结果需要有充分的根据,具有一定说服力。其二,坚持空间规划本位。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是对土地利用、各种建设活动的科学安排,本质属于对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各种公共设施领域的空间规划,它是指导城市建设的工具,需要明确详细,具有一定的可执行性。

在具体规划过程中需要以规划结果为导向设立规划目标框架,重视地方实际的技术思路,编制规划的整个技术过程必须围绕地方实际情况展开,符合地方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以解决地方在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需要树立有利于地方长远发展的规划目标。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必须结合地方政策、发展需求科学编制,以有利于地方发展作为规划目标,同时还需要细化、深化各项内容,让规划变得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另外,需要密切联系城市的法规政策及上层规划,以促使规划有理有据,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更好地城市发展服务。同时,构建适用于地方的统一公共设施配套体系,目前,我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标准有很多,出现了行业交叉、自相矛盾的现象。在实施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时,必须注意密切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设立统一的建设标准。最后,需要使用量化分析方法,一个城市公共设施编制规划的成果是否科学,与其采用的规划预测方法密切相关。选用量化分析方法,可以较科学地预测、分析出规划情况。

四、无锡市公共设施规划的实践分析

具体到一所城市的公共设施规划时,如何坚持以结果为导向进行科学规划呢? 对此无锡市对此进行了初步实践。无锡市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包括文化设施、体育设施、教育设施以及医疗设施等各方面的规划。

以《无锡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为例,规划总目标为将无锡市建设成为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相融合、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高层次的文化人才、高质量的文化工程、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综合实力全省领先,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分目标:一是完善体系,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街道(镇)和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市-区-街道社区(镇)-基层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二是提升品质,打造一流的市、区级文化中心,建设高水平标志性文化设施;三是服务基层,构建满足居民多样生活需求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十五分钟文化圈”)。

规划确立“三核、三轴、六园、多点”的空间结构:“三核”为中心城、环蠡湖和太湖新城三大文化核心,“三轴”为古运河、伯渎港和惠山―十八湾三条文化景观轴,“六园”为六大特色博览园,“多点”为各区级、街道级文化设施。规划按照配建标准要求,市、区级和基层级两个层级,图书阅览类、文化展示类、演出场馆类、文化活动类、文化广场类五大类,分层分类对文化设施进行规划布局,并明确近期建设重点和项目。

在以结果为导向的规划指导下,其规划从开始至结束都充分预测实施效果,进而作出符合实际的规划。

其一,运用带有明显地方规划特点的技术路线。从整体而言,该市的公共设施规划以该市的发展目标为导向,根据该市公共设施建设现状确定规划目标,设计空间布局。同时以深入详细广泛的现状调查为主要依据,剖析目前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地挖掘出可以利用的资源,健全各种配套设施。具体到每一个建设环节可知,将总体规划制定的城市规模作为依据,按照规划标准,建成设施的规模,构建出合理的空间布局,并制定各种设施的控制措施。

其二,突出地方与行业政策性。该市在进行公共设施规划过程中紧紧围绕地方市委政府文件精神制定规划目标,从建设各个方面思考如何落实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除了以法规政策为编制规划的根据之外,还突出了地方性、交叉行业政策文件的作用。

其三,在规划过程中以剖析现状为基础,量化分析目标预测。按照相关规范的标准计算出公共设施配套的规模,同时采用趋势法预测规划规模,而数量分析主要是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制定的规划技术方法。该市公共设施规划采用趋势分析方法,进而预测出公众对设施的整体需求数量、空间布局、用地数量等情况,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制定出各项规划指标。

其四,梳理了规划目标和具体实施条件之间的关系,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适当新增内容。依据该市的资源情况制定规划成果,以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同时依据地方公共设施的兴建条件,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规划措施。在建设公共设施的过程中以公益性为准则,确保大众受益的同时,倡导公办为主、多渠道的运营方式,这既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又能确保设施建设效果。

其五,弹性布局方法。指在某个较大范围的区域内,预留规划一定量的空位,其供应的实现形式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由多个分散的公共设施共同承担。该方法适宜较大区域的开发,区域半径一般为(500-600)米,具体规划方案完全融合于公共设施规划过程中。这种弹性布局设施的供应量宜占总供应量的(40-50)%。

结束语

众所周知,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是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也是城市公共设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综上可知,该市在实践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之后,进一步促使规划成果与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同时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规划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规划成果的合理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以红.提高实效性,探索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以江门市公共设施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1.

[2]张天文.城市公共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唐山市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上一篇:市场统计学范文 下一篇:医疗数据安全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