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02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范文第1篇

社区医生作为最主要的公共卫生管理者,在人力、物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应对面广量大的社区慢性病及高危人群的服务与管理呢?

笔者所在的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5年的实践,通过建立“户籍医生九个一服务工作责任制”,探索出社区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结合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公共卫生三级化管理

讲述户籍医生,不得不提“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更要重点介绍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因为单凭户籍医生的力量,很难承担辖区内所有公共卫生工作。

在公共卫生三级化管理中,主要依托的平台为“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核心人员为户籍医生。户籍医生通过“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向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成员提供技术,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中的所有成员都要发挥社区行政管理网络的优势,做好医生与居民的组织、沟通、联系等工作;

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中的计生干部和助残员,主要是协助户籍医生,分别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协管员发挥桥梁作用,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协助户籍医生进入居民家庭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倾听弱势人群的需求,联络有关人员予以解决,做好各类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街道健康促进委员会、户籍医生的联合借助“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了辖区内现有的卫生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社区医生人力不足的问题。

公共卫生衔接基本医疗

户籍医生基于居民健康管理平台与病房医生工作站、门诊医生工作站实现信息共享,全科医生通过平台能够查看本社区出院病人的电子病历,为后续的康复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也能查看到社区居民在门诊的就诊情况。

同时,这个信息平台还能做到“以块管理”,即可以按楼宇或家庭管理;也能够实现以条管理,即按疾病管理。这些功能可以为日后开展科研及绩效管理功能奠定基础。

近期,我们又将门诊医生工作站与社区户籍医生工作信息平台相连接,在门诊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诊疗的同时,医务人员就可以完成居民健康档案,该平台的健康档案系统较完善,实行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如户籍医生通过工作信息平台对健康档案进行更新;门诊医生可在诊疗时更新健康档案;社区居民住院时,部分电子病历指标可自动进入健康档案实现更新;一、二、三级预防信息也能自动纳入健康档案。

该平台还具有较强大的综合管理功能,提供“公告信息看台”及“信息平台”功能,已成为社区户籍医生与质控科各条线管理员之间沟通的纽带,使相互间的沟通更为及时、有效。户籍医生改变了服务理念,不再只关注医疗水平,同时提高了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的服务意识及能力,使三级预防得到落实。

“九个一”服务工作责任制

在庞大的公共卫生三级化网络管理下,仅有人力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确保户籍医生职能落到实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户籍医生下派到居委会工作,并推行了 “九个一”服务责任制。

即:每位户籍医生包1片工作责任区、建1个公共卫生管理团队、办1个健康俱乐部、管1个居委健康报病网络、设1个卫生服务信箱、配备1台电脑、1部电话、1辆自行车、1部掌上信息传输平台。每名户籍医生通过掌上信息传输平台,可以时刻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递居民的疾病动向,该区卫生行政部门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时刻监管该区的公共卫生工作实施情况。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村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与村级医务人员岗位职责相衔接的管理制度,根据本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湖塘街道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立足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要求,在3大类12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湖塘街道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并进行绩效考核,有效调动广大村级医务人员积极性,全面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进行绩效考核,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一)达到一个目标。建立村卫生室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底,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二)实现二个转变。实现村卫生室的工作重点由基本医疗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并重转变,评价方式由自主评价向社会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转变。

(三)建立三个机制。逐步建立良好的政府投入补助机制,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和社会民主监督机制。

三、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主要由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协管、提供一般疾病诊治服务等三方面组成。具体考核细则见附件“湖塘街道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

四、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人员资格认定

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县户籍的、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负责实施,具体条件如下:

1、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卫生部《乡村医生考核办法》,经县乡村医生考核委员会认定,考核结果为合格;或2009年通过乡村医生补注册,依法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注册在村卫生室工作的医生。

2、现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

同时具备以上二个条件的人员,可受聘用实施湖塘街道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五、考核方法

成立组织:成立湖塘街道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小组,名单如下:

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由孟信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考核时间:由湖塘街道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每年12月15日前落实下年度计划聘用工作。街道绩效考核小组结合具体情况,设置考核细则,确保考核结果科学、公正、真实、可靠。

考核方式:采取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评估考核与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实地考核、记录资料汇总测评、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原则上每季度集中考核一次,考核给予定量打分。

六、考核要求

(一)由办公室具体负责绩效考核的组织和实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细则,确保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到位、考核到位。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仅关注疾病的治疗工作,而是加大了对疾病的预防和防治等方面的关心。医学的宗旨是预防疾病,保障人们的健康,可大多数人却认为医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治疗疾病,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总体来讲,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我们的目的不仅是治愈,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可见,加强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临床医学不仅要关注治疗还要实行为病人讲解预防知识等相关服务措施。在公共卫生方面,由于其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不够导致公共卫生的人才较少,缺少了对公共卫生工作普及,同时医务人员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对临床医学的知识了解甚少,不能有效的将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相结合。

2社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的必要性

在我国公共卫生方面主要是通过预防为主,同时加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落实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实行。对于整个卫生事业来讲,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是一体的,单纯认为预防是公共卫生的范畴,治疗是临床医学的范畴,这样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为了加强人民的保健措施,我们要将公共卫生的知识融入临床医学,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近几年来,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其主要内容主要是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以上服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真正的为患者解决了许多难题,可见在公共卫生中加入基本的医疗方面知识,能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加入少量的预防知识也能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将社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进行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讨论

3.1增强社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的作用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的相关机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成立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使社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整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功能,我们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措施,可以在医院、社区等各个地方加强人们对公共卫生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等,我们要在社区内加强各种慢性疾病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宣传,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并知道如何做好预防。让人们意识到医疗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

3.2加强全方面人才的培养

一直以来,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教育存在分离现象,所以很多人的知识具有局限性,不能满足现状,为了将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更好的结合,可以加强全方面人才的培养,充分开拓医务人员的眼界,增加对公共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让医务人员在疾病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多方面提高自己,培养出具有综合性的医疗服务现代人才。

3.3加强卫生应急能力,构建综合性卫生体系

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各部门同时发挥作用,医疗机构作为核心机构,是控制突发事件防控的关键。为了实现综合性卫生体系的构建,我们进行信息收集、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处理站以及现场处理等公共卫生应急平台,所有部门均可从此平台获知最新消息,实现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的浪费。

3.4加强社区的管理,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很多慢性疾病我们不能一下根治,只能暂时的缓解症状,为了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加强了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整合,实施社区综合性管理。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定期为社区老年人进行血压和血糖的测定,开展老年人俱乐部,加强老年人的锻炼,增强其免疫力。定期开展讲座,为老年人讲解某些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4小结

将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整合后,我们发现,人们通过社区健康管理等方面干预,人们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了临床上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作为医务人员也充分了解并掌握了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相关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整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可见,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整合作用效果显著,但是由于该模式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完善。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卫生保健;卫生服务

前言:健康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身心条件,也是人们日益关注的主题。我国人口众多,卫生保健服务虽已建立但尚不健全。优化卫生保健服务,对保障广大人民享有公平全面的卫生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1卫生保健制度的内涵

1.1卫生保健制度通常所说的卫生保健制度,是一种由政府组织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用来保障人们的保健需求,同时帮助人们摆脱卫生与健康问题,其两大服务为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最基本的原则为公平和效率。

1.2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是卫生保健制度中重要的一项服务,主要负责保障健康与预防疾病。预防医学、环境卫生以及社会科学等都是公共卫生常用的途径。卫生保健制度中的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受益群体为大部分居民,主要解决卫生、疾病、健康与相关教育等问题。政府负责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正常运行。

1.3基本医疗服务卫生保健制度中另一个服务为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负责居民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服务范围多为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基本的医疗服务水平是通过医疗费用来衡量的,所以医疗服务是有局限性,必须在适宜的花费范围内服务。医疗费用主要有诊疗费、药物费、设施费和基本费用,通常由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衡量医疗服务。基本医疗具有以下四大特点:发展性、可得性、经济性和地区性,是由多个标准来界定的。

2优化卫生保健重点

2.1医疗保障制度如果想要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标准,必须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保障制度,但是有些制度并不是很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比较麻烦,包括基金征缴、偿付、管理、服务等。当前任务是要将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与构建分级服务体系相结合,划定不同的补偿比例来引导病人向农村和社区服务机构分流。

2.2农村合作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农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国家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包括增大补助基金、财政投资等措施。由于国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大力支持,多数农民解决了看病、买药和住院等困难。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呈现的问题主要为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比较偏低,主要是由使用基金的局限性导致的。

2.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并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是结合医疗、保健、健康教育、预防等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医院服务,其宗旨为健康,单位是家庭,服务范围是整个社区,以预防为导向。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职责是服务社区人民,解决其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治。社区卫生具有独特的优势:技术适宜、服务价格低、保障健康效率高,因此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对优化卫生保健体系至关重要。

3优化卫生保健服务措施

3.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当代各国,政府是保障公民各项权利的有力措施。在优化卫生保健服务中,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政府应该在保护人们健康的同时,保障卫生保健服务的运行。政府在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中具有主导作用,是我国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优化卫生保健服务,需要落实政府投入的方式领域,并且保证投入的效率与质量。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方面,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

3.2明确政府的健康责任健康权是每个人都应得到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基本权利,健康权包括以下几项权利:医疗救治权、劳动卫生权、公共卫生权、医疗保障权等。每个公民需要对自身的健康负责,除此之外,政府有责任保障每个公民的健康权。综合来讲,政府既要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又要确保公民得到预防、治疗和减轻痛苦的卫生服务。其次政府同样有责任保障公民有平等的机会来接受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并且保护社会中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最重要的一点,政府要提供必须的卫生保健,充足的医院、诊所、设施等,并注意保持均衡分布。

3.3建设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基层卫生服务是优化卫生保健服务的有效措施,并逐步成为国际卫生事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着重发展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可以改变卫生服务的重心,实现预防、保健医疗等有效供给,从而保障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建设基层卫生服务的有效措施是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此同时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力度,使其充分发挥枢纽的关键作用,保障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运行。

3.4发展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善了之前城乡“二元化”问题。尽管以上三种保障制度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人口众多,政府支付能力有限,各地差距悬殊,因此应当建立合理的城乡统筹医疗保健服务。首先,要保障全国人们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其次,保障卫生投入的效率;再次,确保所有人得到基本的健康需求。

3.5关注弱势群体我国人口众多,弱势群体问题尤为突出。弱势群体包括身体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缺陷,这样的群体在社会中各个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要想达到人人都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国家和政府必须关注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特殊照顾,并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4结语

优化卫生保健服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是却是人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来完善卫生保健服务。并且从我国国情出发,均衡分配投入,逐步完善卫生保健体制,使得人人都享有公平健全的卫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少冬.关于构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7,(06).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政府责任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公共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明确政府责任,把提供公共医疗卫生物品和服务作为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要求,充分保障其公平性和公益性。

一、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必需政府的投入

(一)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属性

公共卫生服务涉及全社会的卫生安全,主要包括卫生检验检疫、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这类医疗卫生物品公共性程度较高,带有极强的外部性,因为它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一个人享受清洁卫生的环境,并不会妨碍其他人的享受)以及消费的非竞争性(我们无法用价格或其它手段对此类物品的消费者进行个别限制)。所以,公共卫生是一种纯公共产品,也是一种社会必需品。另外,由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生因为掌握着“专业知识”以及由于这种专业地位造成的特殊权力使患者在信息上处于绝对劣势,医生对治疗的知识远远超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因此可以引导病人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消费,这样的结果有可能是医生过剩、医疗服务和药品过度使用,从而造成医疗费用快速上涨以及医药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着市场的失灵,那么,要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政府承担起这个责任必将是义不容辞的。

(二)重新认识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物品总量大幅度提升,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却供给不足。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旧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被逐渐废弃,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逐渐退出,医疗卫生领域逐渐走向高度市场化,财政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缺位和越位现象同时存在。考察我国医改30年的历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供给的过度市场化,已经造成了医疗机构大处方频现、药品价格虚高、诊疗服务泛滥、重复建设严重等现象,这正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过度市场化供给所造成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现实表现。

“新医改方案”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表明我国政府开始正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由私人提供向由公共提供进行转变,这是符合经济规律要求的。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定位,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其公益性、公平性。政府加大投入,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保障。

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的现状

(一)财政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支出总量偏低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实现政府卫生职能的重要手段,政府投入总体规模的不足,投入方向的不尽合理,是目前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相对于国际平均水平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有关国际经验表明,要确保卫生系统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卫生系统的投资不能低于卫生总费用的50%。而在我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是来自于居民自费,25%是由集体负担,而政府的投入只占了15%。公共医疗卫生财政投入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政府投入不足,医院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求助于“以药养医”,这势必会造成医疗卫生服务的扭曲,带来“看病难”、“看病贵”等等问题。

(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支出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这主要表现为项目结构不合理、区域分配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分配结构不合理。首先,从项目结构上,重治疗、轻预防。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导致“预防为主”的方针难以有效落实,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向临床治疗和高、精、尖治疗手段等倾斜。据有关统计,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中,有90%集中于疾病的临床治疗,而基层防疫和应急管理长期处于经费不足状态。这就直接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面的缩小,疾病预防体系不完善,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流行病的能力不足,从而给全民健康带来危害。其次,在区域分配结构上,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制约了统一程度较高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建立。即使在目前国家重点开发、补贴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已经持续了一段时候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好的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以及沿海的几大省份,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甘肃、贵州、青海等中西部省份之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差异是相当大的。至于城乡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由于医疗改革采取了完全市场化倾向,财政公共医疗经费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医院体系,并且多是投入到城市大医院,而农村医疗投入较少。据测算,在治疗服务项目的配置上,国家对医疗服务财政拨款的80%用于城市医疗机构,而城市的80%拨款用于城市的大医院。这种公共资源配置结构,使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不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

(三)政府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责任不均,中央财政支出十分有限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财政“分灶吃饭”,中央财政在向地方财政分权的同时,对事权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再由中央财政统一分配各级社会事业所需资金,而要求一级政府办一级社会事业,将发展社会事业的事权下放给了地方政府。因此,卫生事业也就成为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范围。卫生事权与财力的高度不对称,导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卫生投入差异很大,潜在地恶化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加剧了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最终导致健康状况差距拉大。

三、规范公共财政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责任

根据以上分析,就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提出以下建议,以改革、规范公共财政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责任。

(一)加快卫生立法,建立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的法律保障

由于医疗卫生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且卫生改革比较复杂,因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稳定的政策,这就要求建立财政支出的长效机制,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卫生经济政策,为加大公共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提供法律保障。

(二)强调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转变管理理念

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问题对政府部门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面对问题,政府应该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要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以服务型政府的姿态对公共医疗卫生进行指导和规划,制定有效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必须转变政府观念,由“办”卫生转变为“管”卫生,由“办”医院转变为“管”医院,合理划分政府有关部门与医院的职责,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办院方针、指导思想及其社会职能,引导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农村和广大弱视群体之中。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实际工作,才能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使公共医疗卫生的良性发展。

(三)增加政府投入,提高供给效率,完善支出结构

补偿机制不健全是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重要经济根源。因此,要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引导、激励公立医院自主、高效地实现公益目标,最大程度地提高对医院补助的效率。要加大财政预算对公共卫生经费的供给,提高政府卫生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卫生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实行公共卫生经费预算单列,将各级政府公共卫生财政责任落实到预算,以促进公共卫生经费的落实与监督。

四、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1.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划分,实际上就是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事权的划分。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初级卫生保健的筹资应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按照服务人口预算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的资金投入。从我国国情出发,中央政府应在基本医疗卫生支出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以缩小地区之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人群健康水平的差距,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地方政府主要在服务的具体组织、提供和管理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均等化。按照收入适度集权、支出适度分权的原则,要完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上级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拨款来调整各地区之间收入水平,防止出现严重的“马太效应”,缩小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改善落后地区较为恶劣的公共医疗服务境况。

参考文献:

[1]陈春辉,周金玲.卫生分级财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存在的问题[J].卫生经济研究,2009(4).

[2]陈共,王俊.论财政与公共卫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方鹏蓦,董四平,肖靖靖.中国政府卫生投入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2009(62).

[4]盘宇章.财政分权改革对公共医疗供给影响的经验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0(12).

[5]应亚珍.收支两条线: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现实途径[J].财政研究,2007(9).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范文第6篇

2010年12月25日起,浙江省永康市16所乡镇卫生院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确定基本药物507种;2010年12月25日,所有基本药物全部按零差价向新永康人和本地居民提供[1]。2011年,我市全部16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根据本地服务人口进行卫生院人员核编,全市定编1161人,正式在岗790人。通过一年的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实施,我们对乡镇卫生院的运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取得的成效

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2011年1~12月门诊人次368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3%,门诊人均处方额去年84.71元,今年51.65元,同比下降64%;全市16所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5%,住院比去年同期减少5%。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医务人员创收压力明显减轻;加上农保支付报销补偿方案不断优化,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把门诊、住院均次费用的零增长、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等指标列入医疗机构考核内容,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用明显减轻。

坚持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和永康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医务人员服务重心转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保护农村居民健康为目标,开展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指导等“六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辖区责任医生服务网络、区域社区卫生服务圈建设逐步加强,责任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示范片创建为我市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绩效考评体系完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展处方点评,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成效显著: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实施,乡镇卫生院彻底摆脱既往以药养医的局面,但药品“回扣”触角有向基层蔓延趋势,我市实时将处方点评制度在全市乡镇卫生院推进,落实日常督查措施,我院的抗生素使用比例从1月份的65.63%下降为35.32%,输液比例从41.26%降26.68%,抗生素滥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工资初期存在的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能实现乡镇卫生院医疗和抢救全覆盖,患者分流未能有效实现:目前,我省核定的基本药物为国家基本药物302种,浙江省增补150种,我市增补过渡期使用50种。实施以来发现,由于部分医疗急救必须品种、妇科、儿科用药不在目录内,同时群众不良用药习惯尚未得到有效纠正,乡镇卫生院对核定级别以外的就诊患者不再接诊,患者认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下降了,而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零售不规范,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用药规范管理,增加了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

医院正常上、下班时间未能满足公共卫生上门随访要求,责任医生自身健康诉求未能得到重视,进修学习机会缺乏,导致责任医生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有所下降。

简便、易操作的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充分形成,现有分配机制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以流动儿童管理为例,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项目,却未被列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预算,相关服务也未列入绩效工资报酬。根据永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要求,各单位根据现有在职职工总数核定除基础绩效工资外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各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奖励总量内,各自制定绩效奖励分配方案进行分配,既往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经费用于购买社区医生劳务支配部分在实施绩效工资后被取消。但是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责任医生工作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差别较大而平均可分配绩效奖励基本相同,未能充分体现绩效工资改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人才流失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我们在和社区医师交流的时候,他们普遍反映没有荣誉感。社区卫生服务应该与个人的发展空间相辅相成,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长的土壤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思考和建议

调整市本级过渡期使用药品,加强急救药品储备:在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对市本级2011年使用的过渡期药品进行调整,保证乡镇卫生院医疗需求。对部分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确属临床抢救必须药品,报经省里同意后另行采购,以有效防止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健康宣教,培育安全医疗环境,营造良好医疗氛围: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开展一对一宣教,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让患者了解基本用药过程,避免非需治疗、过度治疗。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公益性广告宣传,加强安全用药、按需用药正面引导,促使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用药习惯。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品零售企业监管,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制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基本用药目录,培育安全医疗环境。加强医患纠纷舆论正确引导,营造良好医疗氛围。

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建立并贯彻落实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模式和政策措施,建立全科医生培训补偿机制,适当放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学分要求,增加全科培 训项目实用性、可操作性。建立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培训基地,加强政策指导,支持医院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医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全科医生培训可及性。建立全科医生进修轮训制度,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原则,逐步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防止医疗队伍断层现象发生,提升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尽快对全科医生进行明确的定位,应该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这样,全科医生才能摆脱冗杂的日常事务,其综合服务和临床能力才能提升。

进一步强化医院的绩效管理,提高职工积极性: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在基础绩效分级管理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着眼社会收入分配全局,根据不同地区服务人口、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总体任务差距,以工作人员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完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在财政支付到位情况下,建议适当提高医生工作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投入较大地区绩效奖励工资支付比例,对节假日不能正常安排休息的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适当补偿,所需经费不在绩效奖励工资控制总量中列支,采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或医疗收支结余支付办法,提高责任医生参与基本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热情,使广大群众能充分享受到医改的好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畜牧养殖发展范文 下一篇:渔业产业发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