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09-27 10:37:24

教育教学思考

教育教学思考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素质

1 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场地器材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器材的资金远远不能符合教学要求,有些学校甚至几年都没有资金投入,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一些学校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管理不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像样的篮球架、排球网、足球门、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必要设备。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课堂教学。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多数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更改体育教学计划、缩减课时,甚至将体育课时挪为劳动、排练、开会、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剥夺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被轻视的位置。

学生缺乏体育意识。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体育认识不足。当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深,缺乏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体育情感投入不够。学生中能自觉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锻炼状况等的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体育意志薄弱。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目标的重要前提。现代学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

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今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2 对策和措施

2.1 构建科学的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身心协调为重点、以终身体育为方向,合理选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充分发挥体育对增强体质,提高生理机能,挖掘体育教学的心理效益、娱乐效益、教育效益和审美效益,在增强体质、培养运动能力的基础上,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协调统一的新型人才。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2.2.1 增加娱乐型运动项目。体育教学应该是一种乐教学,既其本色应表现为: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重人际关系的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的环境之下、愉悦心境之中,不知不觉之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应增加一些 “娱乐型”的运动项目,如体育游戏等。另外,在教法运用上,也可运用游戏法、比赛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2.2 竞技内容教材化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各学校可根据不同的生源、师资、场地设备及学生的不同要求开发多种教学内容。竞技运动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通过 “教材化”,以 “健身型”、“娱乐型”为主要模式,一些方便开展、学生感兴趣、负荷适当、便于深入高一级院校或工作单位后继续开展的竞技项目仍可以保留在课程内容体系中。

2.2.3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现代体育考试应该是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中心,是考“结果”与考“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考试法。在评价内容中应纳入体育意识、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等因素;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包括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在评价标准上,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调整考试标准,但调整标准要避免随意性和克服教师主观因素。另外,应该把学生个体纵向的提高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实现评价的激励性。总之,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既要对学生学习成绩给予肯定,也要运用更多与评分无关而又起到合理反馈作用的各种评价方法。

2.2.4 创造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教育在方法上主张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学 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改变传统体育教育中教师单纯灌输、学生机械重复的做法,侧重于采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运动动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和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

2.2.5 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尝试选项课教学

选择性教育教学课程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部分有条件的中学也在做选项课教学的尝试。由于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有助于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机能的教学内容。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开展选项教学,既可以避免体育课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简单重复,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激 发学生参加体育课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其日后升入高等院校从事选项课和俱乐部制教学奠定基础。

2.3 体育教师的素质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3.1 爱岗敬业的素质

爱岗敬业是中学体育教师的首要素质,是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质工作,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他们立志终生当体育教师的原始动因。

2.3.2 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的位。教师应系统扎实的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的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知识,做到精通一门,兼教其他。二是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它主要体现“师范生”的特点,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必须掌握体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

2.3.3 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21世纪高度发展的科技,激烈的人才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工作压力更大,更加辛苦,心理负担加重。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并努力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性格和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心理哂纳感保持一种适应社会快速多变的节奏的完好的精神状态和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富有竞争力、和谐的人际人关系、乐于的生活态度。否则将难有作为或无法生存。

2.3.4 教学能力素质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教学思考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引言: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教学是学习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时期,小学的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是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它能够容易的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融入素质教育,是在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能够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创新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一、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的重要,在小学语文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培养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创新性可以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但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融入素质教育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建立其小学生的正确的学习观:

在我国的传统的教学内容中,一直采取的都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将生词和考试的重点最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学生也是采取“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被动的接受知识,有很大的机械性。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语文内容,培养一种学习语文的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的兴趣。

1.2制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内容中,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课堂游戏作为切入点,在游戏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记忆功能,用一款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教学观念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进步,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例如: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打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思考的学习情境,使小学生能够在愉快中学习,更好的吸收和理解知识,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2.2坚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考试相关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往往对于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缺乏培养,使得小学生养成了“死”学知识的习惯,而不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的得到运用,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可以采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手段,以此来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1积极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为了培养综合性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应该根据实际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标准,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目前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够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且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2合理的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中,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以这样先进的设备进行教学,不仅仅能够改变传统的乏味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学习,同时也能够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加之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语文教学变的丰富多彩。比如说小学语文中很多对于古诗的教学,笔者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播放动画视频,视频的内容能够很好的展现古诗里的情感,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关于重阳节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同时能够加深古诗的印象。这一节课堂的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很认真的去分析和理解了古诗的含义,同时对于诗人的表现手法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就是一个教学内容上的创新,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所有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制定出一套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等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学对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大贡献。

结语:小学教学在整个教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素质教育融入进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深刻的讨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有了新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提供一些经验,可以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能够为社会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3]李玲娓.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教育教学思考篇3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应首先考虑社会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的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态度,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为了让学生有更为宽广的适应就业的范围,更为了学生的潜在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计划中不得不考虑时间紧、内容多的问题。广大的学生每天频于应付各门学科的学习,虽然对计算机的操作都能做到会,但不熟悉,特别是一些技巧的应用更是感到陌生,处理的经验严重不足。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的大门。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综合技能的培养是时代给计算机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就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很多理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面对计算机却手足无措。有的教师只管上课,而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配角。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死板,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锻炼他们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首先在课堂上,对于书本上的内容,老师应该有所讲,有所不讲,应该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应用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方法去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课外知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从容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这一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要改革传统的让学生按照实验书的步骤按部就班操作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探求书本的知识,从实践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巧技能。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营造更好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指导探究的策略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来探究新知,使学生在自探互研中自主创新学习的策略。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参与探究活动的基本心理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同时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 四、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 我们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计算机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地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案例教学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学习具体的知识点,最后才进行综合应用,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先展示综合应用效果,让学生真实形象地看到并应用学习成果,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五、灵活高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如果没有计算机设备,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7》的教学就要借助计算机的操作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内容很广泛,它既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包括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用现代化设备改造的实验室、图书馆和专用教室等。 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促使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许多教学实验证明: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充分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要将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组合,以适合不同主题的教学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等创设理想的环境。 这是每个中职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应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 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就应该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中心,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断改革,这是时展的需要;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更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创新的教育和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颇为关注的问题。#p#分页标题#e#

教育教学思考篇4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要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立足于院校实际,尊重教育规律,以思政课为依托,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院校、家长、社会三方面力量,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道德品质、法制观念等基本的政治素质,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

这样的教育内涵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现实教育中,专业以其实用性被大学生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他们的心目中可有可无,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发展中,“德”排在了首位,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尽管也能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但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甚至可能会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去危害社会。因此,我们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

2大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2.1固守传统,缺乏突破

一个时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固守传统,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没有更高的要求,忽视理论研究,缺乏前瞻性,对社会影响的敏锐度不够,对大学生指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深层次研究。

2.2方法陈旧,缺乏顺应

现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民主,需要平等,更需要现代技术的介入。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去选择,这给传统的方式方法带来了冲击。曾经以学校教授主导教育、引领价值判断的时代,不再适应现代的大学生,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要顺应学生的需求,才能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2.3讲师权威,缺乏沟通

现代的学生喜欢细心、耐心、随和、专业强、教法灵活、幽默的教师。而我们的讲师,还高高的站在神坛上不肯下来,这就造成了他们人格魅力的下降,感召力、吸引力减弱,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不“亲其师”,必会带来不“信其道”,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影响到了教育效果。

3应对策略

3.1管理文化上台阶

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是非常浓厚的,尤其是环境文化,每一个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对大学校园和生活都充满了向往,他们走进校园往往被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要利用他们这种最初的兴奋点,把学校管理层面的文化,通过学校活动、教师授课等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大学的精神、校风、教风、行为准则等等,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的思想,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学校的管理文化往往引领着师生的思想发展方向,院校必须做好学校的管理文化,而且要根据时代的不同,不断完善管理文化,以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学生需求。

3.2解决学生新需求

面对新形势,面对新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不断创新,现代大学生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经济困难问题、就业问题、心理问题等,他们往往被这些问题所困扰,甚至忧心忡忡,这种情况下很难接受思想教育。因此,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他们的新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3.3尊重理解要顺应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一代代新人,每个时代的新人都朝气蓬勃,有着崭新的思想,有着较前人更高的追求,尤其是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青年,他们思维活跃、信息来源广泛、尚未成熟的思想也时时受到新生事物的冲击,他们在心理上需要老师家长的理解,他们同样不想与上一代人有代沟。因此,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教师就要尊重客观规律,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顺应学生的内心需求,正确引导学生,和他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教师要增加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不断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顺利。

3.4院校、家长、社会三统一

教育按照环境划分有三种,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任何一个学生都离不开这三个环境,要密切这三方教育的关系,学校站在主导地位上,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等。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活动、调研走访等活动,加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面。只有把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教育统一起来,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更好,更具实效。

总体而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多手段、多角度、多创新,关注学生的实际,顺应学生的需求,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造就一代德才兼备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韩东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河南农业,2008(8).

[2] 邹丹蓉.谈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11).

教育教学思考篇5

每一个人都成为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体,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从而带来了社会交往的高频度化以及社会流动性扩大化。社会流动的背后体现出的是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思想交流。社会现代性加剧了时空的浓缩,让整个世界都成为了“地球村”。时空的扩大化反映的是社会成员思想交往的高频度与高密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竞相汇集在同一时空。越是在人员流动性大的社会空间,人们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就越大,难以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的人们常常产生分歧、冲突乃至矛盾。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团结的实现使得人们思想观念之间的交流、沟通、协商乃至达成思想共识显得越发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化解人们的矛盾、打消人们的思想困惑,最终实现协调人际交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以及实现社会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第三,现代社会个体自主性与主导政治价值观的传播。按照社会学家的说法,传统社会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权力自上而下一竿子见底,整个社会一种观点,一种想法,个体是缺乏自主性的。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社会空间中有效地开展是不成问题的。作为政治性思想传播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垂直式的方式,表现为‘上行下效’、“我说你听’、‘我打你通’,这样,它无需解决它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思想、价值观的社会个体。由于个体的自主性增强,要在多元化社会主体共存的社会空间中实现主导性政治思想观念的传播就变得困难起来。如何把具有政治性的、一定的阶级的、既定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开放的社会空间中传达给多样的社会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和整个社会之间)就呈现紧张性的内在张力。此时,社会空间中充斥的是多元化的、具有相对自主的思想观念的社会成员,而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是将既定的政治价值观传达给社会成员。这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就需要专门地加以揭示。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建构越发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性。首先,当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出现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知识上的更新和重塑。社会的出现是当下中国社会呈现出的最基本的结构特征。近年来,理论界对于中国社会的这一崭新特征基本上也做出指认,诸如保护社会(郑永年)、重建社会(孙立平)、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社会的兴起(任剑涛)等提法都旨在揭示并呼唤社会的到来。那么,在这样一个新出现的社会空间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怎么开展,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并未能够对之作出有效的知识回应,缺少专业化的、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紧密连接起来的知识体系。其次,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加剧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异质化、多变性。所有的现代与传统的、东方与西方的交融汇聚在当下中国社会加剧了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思想领域作出解释与回应,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公共性品格。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理论发展需要进行知识体系上的再造以及思维方式、方法论的突破。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系统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自足的社会空间与职业空间,它有系统的内在结构、自己特殊的运行方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转换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理解方式,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认知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社会形势的剧变,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程度在不断地加大。尽管很多人并没有自觉地将很多社会问题的肇因与解决思路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但当下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之下才能够完满地加以解决。社会的变化让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遭遇关节点”,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对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挑战,迫切地需要一门立足社会、关注社会、解读社会乃至进入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社会成员需要的产物,它的出现对于提升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水平、解读社会现实以及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下处于转型的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开放出的知识效应、现实效应以及学科效应将会是十分明显的。笔者在此将重点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社会功能以及学科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最接地气”的一门知识体系,它担负着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双重功能。具体来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以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社会。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方式,用自身学科的话语来描述、解读当前的社会,尤其是当下复杂的中国转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就是一种基于思想交往的方式,它从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流动的角度看待这个社会。当社会学家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展开的社会互动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应该看到的是社会流动背后人们的思想交流。当下中国社会中发生的很多现象,尤其是思想领域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寻求解释。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以自己的方式回应社会。所谓“回应社会”,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对社会表达出某种价值态度。对于社会现象或社会实践,尤其是新兴出现的事件或社会事物,我们是应该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还是反思的或是认可的观点呢?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回应社会的价值立场的。“影响人的思想,促进人的态度(取向)转向,实现人的思想解放,为着正义而自觉奋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当下,很多人之所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未能有效地介入社会空间,表达自己的态度或立场是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立足于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它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深嵌于社会系统并发挥其对社会系统的回应功能。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以自己的方式塑造社会。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解读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刺激—反应”模式,认为只有当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才启动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种是“挑战—应答”模式,认为只有当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对之作出回应。这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动的消极性与被动性。第三种模式是社会互构模式,即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塑造,社会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塑造社会的形态与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它可以通过思想的力量和观念的力量来引导乃至改变社会。就当下的社会转型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应该要把握主动的地位,不能是简单的本能性反应或者是被动的应答,而应该是和社会之间相互塑造,为塑造出一个稳定、健康、和谐、美丽的中国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具有的这些社会功能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社会语境之下显现出绚丽的理论活力与实践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功能笔者在此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功能主要针对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发挥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它的“母体”学科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最为突出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可以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论证功能。有些人会质疑:当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独立性都成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是否成为可能呢?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应该是建立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或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否则的话就没有办法展开后续的研究。诚然,人们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时候,必然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的知识、原理以及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熟以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才能够展开。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可以做到同步研究、协调发展的,这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在当下,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存在问题的时候,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到学科独立性的质疑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立性、学科的合法性可能会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视角。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那么,人类社会实践究竟如何会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呢?这样的实践在什么时期,到了什么阶段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才出现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政治性思想交往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种特殊的人类社会实践到底是什么样的实践?这样的实践有什么样的特征,它是如何展开的呢?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分析,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发生的社会历史土壤。当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以及知识体系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时候,我们便能够清晰地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独立性的论证。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政治性的社会实践,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将会为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打开另一个窗口。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效应无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还是对社会学都具有拓展学科视野的意义。这与现代社会很多问题的复杂性相关,因为现代社会的很多现象、事件都具有社会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事实的双重性质。只不过,笔者在此处更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论证功能,这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遭遇的学科合法性质疑有关。

三、突生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质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学科联姻的产物,但不能认为它是两者之间的简单叠加,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究竟是一门什么特质的学科呢?社会学家涂尔干关于社会的分析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的理解一直存在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之争,两者的焦点在于社会究竟是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物,它究竟是人为建构出来的,还是现实存在的。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如孔德、斯宾塞、韦伯等人,将社会看作是个体简单叠加的结果,是人为虚幻地建构的结果。然而,涂尔干却认为社会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事实,这类事实有自己特殊的性质,“这类事实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

社会固然是由单个个人组成的,但它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自身独特的结构特征与运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但它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也不是社会学,而是应该有独立的学科特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超越于两者之上的学科特质,我们将它的这一学科特质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突生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建立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提供的经验事实、理论、原理、方法等知识基础,但又不简单地等同两者的学科突生性,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基础之上的、具有独立学科特质的分支学科。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又表现出超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之上的突生性品格。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偏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背景式”的研究。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作一出戏的话,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这出戏做出“场景化”的揭示,帮助我们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必然发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侧重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语境和条件等背景方面的理解。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偏向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依赖的社会土壤。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后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基础与社会条件。对于这些问题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学科立场与学科价值。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一套观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即用一种社会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观察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详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提供的社会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社会系统之中考量,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观察视角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是缺少方法论自觉意识的。

对社会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也体现出自身的突生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注重揭示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背后复杂的关系。社会学将社会看做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关系体,注重揭示社会关系中人际互动、社会群体交往以及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如何相处。“社会学的理解并不只是关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生活,而是我们的生活如何与别人相维系”,但它不会渗透到社会成员背后复杂的思想关系、价值联系、情感交往等主观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恰恰要揭示的就是社会关系中人们背后的思想关系、价值关系以及情感关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要将社会交往背后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精神领域里动态的、复杂变化过程揭示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思想作为对象的一项教育活动,思想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式。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超越社会学之处也体现在它对社会变迁的精神动力的揭示。与社会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擅长从思想、价值观、精神的维度挖掘社会变迁的原因与规律,揭示思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要揭示那些支配社会变迁的精神动力以及观念力量。另外,在方法论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吸纳了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

社会学具有纯粹的社会科学属性,在研究趋向上,将社会看做现实事物并运用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忽略了对于人的观察,而人文科学关注人自身的研究方法能对它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比如,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道德观念时经常用“移情”的方法,人们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时常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者会使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既是研究者必备的品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育教学思考篇6

【关 键 词】教育学/教育学知识/问题

【作者简介】刘旭东,吴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9)04-0073-06

长久以来,教育学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与思维方式。这不仅是由于教育学本身在成“学”的过程中对外来学科强大的吸附力与容纳性使人对教育学的成学基础产生怀疑,还在于人们对教育学是否能够构架起一个逻辑体系莫衷一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分别依照思辨的演绎和求真的实证进行了哲学化与科学化教育学的尝试。然而,不管是按照哲学的思辨使教育成“学”的努力,还是总结出教育的一般规律,最终发现和掌握一种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教育学体系的做法,均未能使教育学得到大众的认可,“在讨论学科问题的真正学术著作中,你不会找到‘教育学’这一项目。”[1]究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哲学化的尝试,还是科学化的尝试,都是简单套用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结果,都是把教育看作固化的、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表现的后果,导致人们在认识中积累了大量如何“组建”教育学的知识,真正的“教育学知识”却并未能诞生。教育学知识的概念涉及教育成“学”的根本,更是教育理论合法性的基础,它不是“如何进行教育”的知识,而是“教育是什么”、“教育何以可能”的知识,带有“筑基”的性质,它寻找的是教育内涵的丰富与博大,追逐的是教育意境的深远和悠长。在芜杂纷乱的教育实践中,只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教育学知识,才能把握教育学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的“学”的问题

教育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它们包括关于人类义务及其生活意义的规范性信念、关于人性、人的特殊地位、对人施加影响的可能性的经验假设。各种规范性信念、他人与本人的经验、对现状的解释和教育技术学上猜测的结果,把这些混合在一起,就是教育理论最古老的形式”。[2]最初的教育理论是为指导教育者进行教育而提出的,从形式上看是散乱的,在内容上则关照着人和人的全部生活,是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最真实的反映。然而,当人类教育从自在走向自为后,面对教育实际和社会生产日益复杂化的现实,最初的教育理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它们必须与自己所探讨的教育实践相分离,以发展自己的概念(术语)系统与原理”[3]来适应教育实际,散乱的教育理论必须被整合为系统化的描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教育的“学”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被提了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思想家通过各种各样的言论或多或少地都谈及到了教育的学科化的问题,不管是东方的学者还是西方的智者,都在对哲学的讨论中涉及了对教育学体系的思考。但这些工作却都未能成就真正的教育之“学”。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认为教育学应成为一门独立科学,而后的夸美纽斯则写出了人类社会第一本以“教育”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教育学著作。自此,在卢梭、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努力下,教育的“学”的趋向越来越明显。近代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使教育的“学”的问题不再成为一个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具的合理性逐步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从总体上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追逐现代性的过程中,教育学逐步摆脱了传统的以思辨为主的构建模式,转而借鉴了自然科学的种种规范,出现了逻辑清晰、表达严谨的教育“科学”,并以科学的方式来指导教育实践,班级授课制与各种教学法的普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普遍相信“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的命题,力图使教育学与教育实际之间建立起标准的一对一的关系,即教育实际中有什么问题出现,马上便可以在教育理论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事实上,在大多数生产过程中,科学的教育学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得教育研究者们沾沾自喜,并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科学的教育学才是最完美的。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和理性主体的消解,人们在享受物质丰裕的同时,却体验到了巨大的精神危机,内心世界的空虚则是这种危机的最大表现,面临内心的空虚,“垮掉的一代”等称呼接踵而来。这种精神危机开始将人们从对生产的狂热崇拜中拉出来,人们认识到,生活的本真并不完全在于丰富的物质条件,内心的富足和愉悦才是使人真正存在的根本。人们发现,之所以会出现精神危机,是因为现有的教育过度地强调了工具理性,而与人的精神密切联系的价值理性却在其压制下隐退。工作取代了休闲,生产驱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原初精神被生产手册式的教育之“学”完全摒弃,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人们开始审视工业精神的教育学并对之提出了种种质疑。在内心的强烈煎熬中,人们呼吁教育学不能走脱离生活的路子,开始审视工业精神教育学的合法性,并发现,以工业精神为指导的教育学过度强调了教育的生产性,人的生活反而被忽略,造成了教育的“学”与教育事实、教育现象相背离,教育的“学”的问题重新又被摆上了桌面。

基于上述认识,人们对教育成“学”的过程进行了反思,发现“教育既没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也没有明确划定的专业知识内容,且从来没有被视为是一种分析其他科目的工具”。[4]并且“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似乎谁都能弄一弄关于教育的文章”,[5]也即是说,教育学的发展虽然历经了辉煌,但却将自己置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教育学的研究仅看到了教育行为,并没有看到是哪些客观性质、因素和条件构成了教育活动和现象,更没有看到这些性质是为何而来,教育从根源上是如何产生,亦即教育从根本上是如何可能的问题,这就是教育的本质问题。一句话,教育学研究中缺乏了对普遍意义上教育何以可能和教育学如何名副其实的思考,才导致教育的“学”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摆上桌面。

“教育学是以判断是否形成调节、指导和规范人们的知识及行为方式为内容的实践,而构成生产和评判教育真理性的知识范式。”[6]教育学在历经了哲学化和科学化的尝试,但均以不符合教育现象、教育事实告终后,必然要转换思维,从实践中去寻找其可能之路、在生活中去挖掘教育理论的原初精神。这是一种知识观的转换,换言之,教育学知识在这个转换中呼之欲出,思辨的或实证的教育学知识必然要转变为实践的、生活的教育学知识,才能解决教育的“学”的问题,才能使教育真正成学,使这门古老的学科真正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二、教育学的问题

教育学最大的问题,是对教育学知识的可能性的思考。教育从偶然的活动升格为必然的现象后,教育的“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度出现了堆积式的、科层制的教育学设置,这一方面加深了人们对教育学的误解,另一方面变质了教育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的发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趋势,即本质主义的教育学、宏伟叙事的教育学和规范描述的教育学。

(一)本质主义的教育学

近代的科学世界观包藏的是“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这种思维的总体特征是主客二分,即在人的世界之外又设置了另外一个世界,本质主义者从那个独立自存的实体世界来描绘自己的生存,从那个世界来说明人周围世界的产生,把那个世界作为生活的理想和生命的价值意义之源,用那个世界作为判明真假信念的标准。“这是一种把真实的实在世界同由感觉,或质料,或原罪,或人的理解结构创造的现象世界相对立的思维方式。”[7]在这种思维引导下的教育学研究希望能建立起一个能够说明一切的教育学体系,从而实现对教育学的一劳永逸。也正是在本质主义的推动下,探究教育“本质”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它们有些试图在理论上自圆其说,有些试图勾勒出一个“科学的”教育学体系,这些讨论在相当程度上的确澄清了人们对教育学的某些困惑,但却均未形成信服力。究其原因,在于本质主义要求人以理性来关照与探寻世界的内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情感和体验被忽视,从而将人的生命活动机械化、刻板化,排斥了人的激情与感悟。人、人的生活和人周围的直观世界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个抽象或客观的世界。在本质主义的思维观下,教育学被当成了一个与生命、生活相脱离的存在,孤零零地“飘”在那里停滞不前,这极大地破坏了教育与生活实践的天然联系,更使得教育学缺乏了对现实的说服力。我们必须明确,“无论理论或实践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没有终结的过程……任何研究或创造,都不能做到‘一劳永逸’”。[8]因此,没有“普适”的教育学,教育学的发展不是固定的,而是生成的,不是同一的,而是非同一的,它要随时关照人的生命和生活,并不断发展,不断超越,力图以某种思维“终结”教育学,给教育学以最终句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妄图用某种既定的模式固化教育学的倾向。

这种教育学由本质论向生成论转变的趋向中,就蕴含了对教育学知识的再思考。在对本质主义教育学的超越中,人们看到了变动不居的教育学知识,也即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教育学,教育学也不应固步自封,只有以发展、变化、生成和超越为标签的知识观,才能使教育学不断随着时展,不断地使教育学融入生活,被人们真正信服。

(二)宏伟叙事的教育学

面对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和“谁都能弄一弄”的现实,在把教育学固定化、同一化的基础上,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宏伟叙事的趋势,即把教育理论说得玄而又玄,脱离了教育实际而妄谈“天上的教育”,教育学成了一个纯粹的乌托邦。康德说,“灿烂星空耀我头顶,道德律令存我心中”,应该承认,宏伟叙事中蕴含有某些我们应当心存敬畏的神圣性,在教育学中,也有我们需要不断地仰望的苍穹。但这里的“神圣性”不是对教育学某些超越性质的否定,而是指过分地追求“卓越”,从而导致教育脱离实际,变成了纯粹“天上的教育”,即一种宏大叙事的后果。教育是一个神圣与世俗相交织的实践,这个实践存在于教育各式各样的形式之中,“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9]作为社会的存在,教育必然与社会生活实践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教育春风化雨般地对人产生着细致入微的影响,而宏伟叙事的教育学则要撇开教育的众多联系妄谈教育理论,这种做法明显是对教育学实践性质的反动。

这种对自身的过度理想化和神圣化,其实反映出了教育学研究者的不自信和对一个充满了独特性学科体系的渴求。只有当一门学科不受重视时,它才会采用神圣化的手段来“自抬身份”。教育学发展至今,形成了一个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形成可能合乎概念的逻辑,但却未必合乎实践的逻辑,因此,导致了教育学的体系和生活的相脱离,从而引发出现实中教育的种种无能为力,致使人们对教育学本身的怀疑。我们必须承认,教育学中的确充盈着理想性的一面,也是由于这一点,教育学才能拥有无尽的超越性,但我们更要看到,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的存在,教育学更有其草根性的一面,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学又怎能脱离最基本的生活实践?对教育学的非实践化必然造成的是教育学的“痴人梦话”,这其实也是宏伟叙事教育学自身无能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神圣化使教育学关起门来“自作文章”,摒弃了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就割断了教育学的发展之路。教育学在这种“独立”的同时,也被“孤立”了。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学由于其实践性和社会性,必须与其他学科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其实就是教育学知识的另一种展现形式,即教育学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一切脱离生活实践的教育学都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孤立”的教育学是没有出路,更是没有前途的,在教育学的发展中,联系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规范描述的教育学

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实践智慧,但在对教育学的本质化和神圣化中,教育学知识被当成某种固定的东西来与“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相呼应,联系的、发展的教育学知识观被静态的知识观所取代,教育学成了可以被规范描述的教育学。静态化的知识观使教育学中一度联系紧密的“学”与“术”被割裂开来,在“崇”学抑“术”的基础上,教育学变成某些具体的知识,而非生活的知识。教育“学”与“术”的分离导致了教育学的脱离生活实践和被异化,致使教育学成为知识和经验“堆砌”起来的一个学科群,而有关“如何教育”的内容在被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后,便可根据教育者的兴趣来进行单独的传授了。这种认识一方面分割了教育之于人的完整性,一方面也使教育学本身进入到被拆分的状态,教育学变成了“积木”,从而极大地破坏了人本身赖教育以沿袭的完整性。

“在历史的起点上。教育没有游离于人的生活之外。这里没有一个外在的、超然的目的来支配教育,教育也不是高高在上,对生活指手画脚的活动,说起来似乎十分简单,那就是为了生活,使生活更美好,教育天然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10]规范描述却使得教育学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了某些“学”的知识,反而忽略了与“学”紧密关联的生活,致使教育学成为可以被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条块、再根据科学的方法和指导就能迅速学会的知识,这就忽略了教育的生活性和人性,教育学的主体性和意向性遗失了。这种教育学与其说是实事求是的认识,毋宁说是别出心裁的作品;与其说是实践智慧的结晶,毋宁说是按部就班的操作。它的体系是拼凑式的,其风格是命令式的,这与灵动的生命和鲜活的生活相去甚远,自然不符合教育的事实,因而必然使教育学屡遭诟病。斯普格朗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11]因此,教育学不是要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把教育学看作经过学习和严格训练就能掌握的“知识”的做法,是不符合教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的,而一旦这种“知识”化的倾向重复下去,将极大地损坏教育学的根本。

综上所述,教育学之所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困境不断,在于其割裂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至呈现出静止的、孤立的发展倾向,从而失去了对自身的审视。也即是说,实践的和生活的教育学知识并未能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在教育学的形成过程中,变化、生成和发展的观念居于下风,而追求恒定的秩序,探寻普适性教育规律,把教育当作一种工具、符号的“祛魅”式的教育学仍占上风,这既不符合人的超越性,更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因此,探讨饱含生活意味的教育学知识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现有教育学研究的思路,从根本上理顺教育学的发展方向。

三、教育学知识的反思

(一)生成与智慧:教育学知识的属性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对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认识,是恒定普遍、互不交叉、彼此无涉的,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永恒性,这是与工业化生产相适应的知识观。在这种知识观下,教育学知识被认为是与教育实践无涉的、“旁观”的知识,甚至教育学本身被拆分为一套可供操作的技术流程,来适应工业化对教育效率和产量的要求。这种知识观把教育看作是一个静止、孤立的过程,教育学则成了符号化的描述。伴随着高新科技的迅速崛起,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崭露头角,在全新的世界图景中传统知识观遭遇了合法性危机,赋予知识崭新内涵的新知识观映入人类的认识视野,即知识的历史不是连续的,而是断裂的;知识的“真理性”不是静止的、永恒的、必然的,而是动态的、历史的、偶然的;知识不是一种符号化的陈述,而是一系列的标准、测验、机构和行为方式;知识不是一种理性沉思的产物,而是错综复杂的社会权力关系运作的结果。相应地,教育学知识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也不应是某种对教育的恒定描述,而应转化为生成的、实践的智慧。在这个转化中,我们应认识到,“教育学不是塑造什么东西或推导什么概念与规律的生产科学或理论科学,而是指向人的具体的完整的生存实践的实践哲学”。[12]实践哲学既不能看成是任何普遍的技术规则或方法,也不能看成是把预先给定的普遍的知识原理应用于特殊目的的过程,而是在实践上知道怎样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等同于任何脱离主体的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生活实践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能帮助我们认识教育实践,发现和找到生活中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最终过上美好生活的教育智慧都应被纳入到教育学知识的范畴中来。进一步讲,教育学知识不能被“预成”,它只能被“生成”,如果用某个业已设定的框架去套教育学知识时,它就不能再称为教育学知识,而是成为既有的教育活动和行为。基于此,教育之“学”并不能被看作是教育理论唯一的表达形式。教育学的出现是为了便于把握教育事实,但如果把教育学看作是唯一的把握方式,势必造成教育的僵化和枯死。

(二)批判与进步:教育学知识的功能

杜威说,教育自身以外并无目的,因此,在对教育学的探讨中,我们必须要回归到教育自身去。在教育学范围内,“教育”这个词可以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行为,二是教育性质,三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根源。所以,要注意所谓的“教育”是在哪层含义上使用的,“教育是什么”如果问的是如何进行教育,这基本上是教育行为的问题;如果问哪些客观性质、因素和条件构成了教育活动和现象,则是教育性质问题,但如果要问这些性质是为何而来的,教育从根源上是如何产生的,亦即教育从根本上是如何可能的,这就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前两个层面注重的是现实的教育,而第三个层面注重的是可能的教育,而恰恰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就孕育和产生了教育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是帮助我们对现实教育不断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一种价值诉求,来指导我们认识可能的教育学是什么,因而它是一个追问性的概念。可以说,教育学的兴奋点就在于教育学知识,它所谈论的不是具体的教育方案和步骤,也不是特殊意义上的教育原则和规律,而是普遍意义上的对教育何以可能和教育如何名副其实的思考和探析。

教育学知识的存在还提醒我们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对教育学的认识中,总是希望能把教育学归结为一个准确地反映事物发展因果关系的知识,也即是说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关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或教育真理,人们之所以要寻求这种确定的知识,是为了用它去解释许多具体的教育现象,去导出“不证自明”的教育学。而“世界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在探索中形成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也就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13]因此,去寻求一个“确定无疑”的教育学的尝试本身就是痴人做梦,面对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和教育实践,我们与其采取单一的逻辑思维,不如换做多重批判思维,这不是对已有认识成果的全盘否定,而是标志着对教育学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路,教育学知识正是有这种批判性质,才能帮助教育学不断地前进,从而不断地发展。

(三)实践与生活:教育学知识的旨趣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独特的学科思维是该门学科合法性的基点之一,而教育学至今还在遭遇被质疑学科性质的尴尬,就源于教育学至今还没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正像物理学有“物理学的思维”,数学有“数学的思维”一样,教育学如果能勾勒出完整的“教育学思维”,则必会极大地帮助这门学科摆脱众多的怀疑之声,成就真正的教育之“学”,这种教育学思维,是站在教育领域之内,用真正属于教育学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发问和解答的话语体系,而不是简单的搬运和借鉴。以某种具象为对象的教育学研究并不能代表教育学的研究主旨,恰恰相反,教育学的旨趣在于从“多”中找出“一”来,进而再将“一”辐射到“多”中去。这既是教育学思维的呈现,又是知识观的转变,也即是说,教育学思维要赋予我们的是对教育学中一与多、可能与现实、不变与变,无限与有限关系的认识,进而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呈现出教育的明见性。

教育学知识是教育学者以教育学的思维路线为蓝图,把教育研究得来的成果进行结构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教育学知识并不能空穴来风地对人进行关照,它必须要依据一定的思维路线勾勒人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教育学知识必须从生活和实践出发,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生活与人的本质及其本身的品性,推演和刻画教育学的意义,帮助人通过教育最终过上多种可能的生活。所以,教育学知识不是他人看待教育学的知识,而是属于教育学自身的学科意识和学科思想,不是某种具体的知识,而是方法论层面的思维形式,是一种自觉的思想的活动。教育学知识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对自身的反思达到了全面自为的高度,它是属于教育学自身的知识的统称,正因为有了教育学知识的出现,教育学才能摆脱其他学科对自身的责难,找到自己的学科性,昂首挺胸向前走。

总之,对教育学知识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看待教育学的思路,指导教育学研究的发展,最终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教育学的性质、特点。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站在教育学知识的立场上审视自身。之所以教育学的学科问题和自身的发展危机一再呈现,是因为教育学知识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到教育学研究中去,教育学应当秉承批判的思维,用宏观的思维来不断认识自身,才能真正走上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3.

[2]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J].教育研究,1996,(4):1—14.

[3]吴刚.教育理论的特质及其研究使命[J].教育研究,2005,(9):9—14.

[4]拉格曼.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5]易凌云.论教育学研究者的学科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3,(3):22-25.

[6]丁钢.教育学学科问题的可能性解释[J].教育研究,2008,(2):3—6.

[7]查理·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98.

[8]陆有铨.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学报,2008,(4):3—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3.

[10]刘旭东.教育的学术传统与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65—69.

[1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73.

[12]李长伟.从实践哲学的角度透析近代教育学的分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21—30.

教育教学思考篇7

[关键词]生本教育 中学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64-02

中学体育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核心,其本义在于激扬生命,发展学生机能,使学生超越自己,超越环境,让教育实现天纵其才。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师本教育”而言,生本教育主张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倡导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好学而进行教学设计。在生本教育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应该紧紧依靠学校师资,明确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围绕大纲教材和场地器材,保障学生独立的学习者地位,注重学生情感、智能、技能和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得学生智能得到开发,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一、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从“纤夫”到“牧者”

生本教育理论的提出者郭思乐指出,“我们似乎可以明确地发现师本教育的运行机制与生本教育的运行机制的区别。前者是像皮带带动的两个齿轮,老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连带着运转,我们把那样的方式称为连动式。后者是像开动汽车一样,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我们把它叫做激发式。”[1]这里所说的“激发式”,就是要求教师“必须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2]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思考、实践、体验和反思,进而激发学生生命潜能,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最大的提高。

中学体育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对课堂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学体育教师不能再固守传统体育教学中的角色,而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体育技能等方面差异和体育学习需求,设置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中进行主动学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得到成长。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篮球投篮时,笔者改变传统惯用的“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进行练习—教师纠正学生错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学生实践—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模仿—学生互相发现错误—继续共同学习”等步骤,在教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合作下,让学生逐渐掌握篮球投篮的正确动作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投篮动作的引导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单独的“传授者”。

二、体育课堂的学生地位变化:从被动者到独立者

在生本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育课堂学习中,学生不再是教师管理下被动的学习者,而是教师引导之下独立的学习者。生本教育以学生的自然生命为本,让教师的“教”皈依学生的“学”,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与学习需要,潜质与特长,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自行选定学习内容,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虽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不能在每一节课都实现学生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自行选定学习内容,但是,只要实现教师的“教”皈依学生的“学”,学生就实现了由学习的被动者向学习的独立者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独立者,并不表明学生可以完全脱离教师而进行学习。而是说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信任和鼓励,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激励下,凭借自己的智慧、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学习上的自我设计、自我纠错和自我管理,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健康发展。

正是实现了学生地位由被动学习者向独立学习者的转变,才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思维和行为富有生命色彩。他们就在这独立学习者的角色中体悟生命、感悟知识、感悟体育技能和精神。而“富有生命色彩的悟总是美丽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了悟,你就是自己的、独特的,在这个你悟之所及的界域,无人需要也无人可追赶你,因而无人可及。这就是它的极美之处,也是引起我们启发学生悟的动力。”[3]也就是说,学生地位由被动学习者向独立学习者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的“悟”,而学生的“悟”,又增强了其在学习中的独立性。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仍旧是被动的学习者,遵循传统的学习方式,那么,他们在课堂所获得的成功和欢乐,他们所增长的兴趣,他们所增长的才能都是有限的。

三、体育教学的目标转向: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生本教育“强调生命的体悟,它以进入教育视野的生命特质为基础,以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展开为特征。”[4]以生命为立足点的生本教育视野下,学生的生命历程呈现出一种整体性,即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整合体。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就不仅有学习体育技能的需求,而且有领悟体育精神的需要,不仅要获得成功和快乐,而且要掌握知识,塑造良性的情感世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生本教育视野下的中学体育在于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和素质教育是相互贯通的。素质教育“它至少在两个方面使教育回归正确轨道:一是它的本体性,即使得教育回归到学生发展这一本体;二是它的生命性,使教育回归到提升生命、尊重生命、依靠生命的机制上来。”[5]中学体育课堂是学生生命在原有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延伸。在过去的长期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较为固定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也对体育课堂和体育锻炼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一种追求和渴望,并从体育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学到了体育技能,交到了朋友,增长了见识。因此,在生本教育视野下的体育课堂,学生的学习习惯将会逐渐自觉养成,而对于体育锻炼,更是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督促。由于体育活动本身是一种群体性较为明显的活动,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群体,增加生命的体验。这将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郭思乐说,所谓生本教育,概括起来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为了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以学生的生命为本,激扬生命是其深层涵义”。[6]生本教育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由于生本教育倡导“为了学生好学而设计”,因此,通过教师对体育课堂的设计,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好,参与度也更高。他们不仅积极参与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堂体育活动,还带动身边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仅相互交流体育心得,还参与到体育赛事的评价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四、结语

中学体育课程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手段,以发展学生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其过程是学习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过程,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以说,中学体育课程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课程。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在生本教育理念的观照下,依托生命自然,相信生命的可能,激扬生命的潜力,把生命当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才能把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教师的自我完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课程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实现教育的本义。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2]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J].

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

[3]郭思乐.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论生本教育的本质”[J].人民教育,2010年,第12期.

[4]沈志奇.赖益强.也谈“生本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5]郭思乐.以生本教育促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11期.

教育教学思考篇8

关键词:哲学的本质;德育教育;哲学指引

社会与时代的进步发展,对哲学的学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哲学教育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随着教育科学的继续发展,教育学又与哲学相结合,这才形成为教育哲学这一学科。所以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让哲学变得更加“有用”,更加的为人们服务,也是广大哲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哲学教育的特定性

概括来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事物的思维的考察。如果说“人之所以易于禽兽在于他能思维”,则人之所以为人,这是全凭他的思维在其作用。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丘等,都从各自的政治观、道德观、人性论、哲学观、认识论等方面出发,讨论过关于教育的问题。相应的,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都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论述过教育问题。

(一)哲学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教育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且是老师越主导,学生就越被动,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思想应当即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要“主导—主体相结合”。

(二)哲学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我国在长期教育中只是通过应试教育的分数来评价、选拔学生的这一情况提出来的,换句话说,它是试图从教育目的上改变忽视学生素质发展的现状,目的是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而绝对的自由选择是把上帝不存在的后果推演到地而得出的又一个结论。这对素质教育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三)哲学教育是一种终身德育教育

终身德育,无论是对理论还是实践而言,都是终身教育的合理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我们可以从成人道德发展的未完成性来得出,终身的德育有其必要性的。维特根斯认为,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图式。他曾经告诉别人,他把语言看做是图式的思想是由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萌发的。语言对于德育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语言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育习惯和德育行为。

二、哲学教育现今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长期以来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在精神方面上存在的问题必然将影响着整个全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速度。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也是最好方法就在于全民的教育。哲学本身就是要“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教育”在这里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还是“目的”本身。

(一)哲学教育与哲学知识

我们记住和理解学习哲学知识,就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也是学习哲学教育的基础。而在现实中的哲学教育并没有以哲学的本性为依托,反而出现了相反的趋势。所以,我们在这个趋势下,要认真思考哲学教育的问题,这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样的也要透彻的理解哲学知识,使之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因素,能更好的促进与发展哲学教育。

(二)哲学教育忽视德育教育

从目前来看,我们社会和国家对德育教育不是那么重视,这就导致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智商和成绩往往很高,但思想道德素养比较低下,比如会因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或者偷窃等行为。我们可以了解教育是一种知识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接受体是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是具有思维的,能自己独立思考,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更要注意对德育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加强与提高。

三、哲学教育创新的对策

通常来说,人们对哲学与现实的关联都不是很直接,两者之间似乎既相互需要又彼此分离,尤其是当哲学被一些哲学家独特的生活方式表现出超现实的情况时,哲学与现实的联系也越发的明显起来。哲学对于我们今天探讨教育问题时最大的助益就是警醒作用,并由此来达到教育自身的认识,这其中也包括教育的施行者和接受者双方对教育理想、目标和本质的体认的一致性。

(一)教学方法需要哲学的指导

哲学是一门使人变的聪明的学科,学习哲学可以促进我们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提高,在现实的教育中,教学方法也需要积极哲学的指引。赫尔巴特认为人无固定心能,人类的心灵活动,是发源于外界输入的种种观念,教法上便注重教材的灌输,以注入法教学。在知识论方面各派别上,理性主义以理性活动的结果便可构成知识,教法上重启发与思考。

(二)教育目的需要哲学的指引

生命哲学家赋予生命的本质以本体论的意义,个人主义哲学认为个人为实在的,其教育目的以发展个人特性,培养个人人格为主旨;社会主义哲学则认为社会为实在的,其教育目的,在造就个人为社会服务,以谋社会群体的福利。由于当代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哲学教育和教育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进步,不断面对和解决社会和人们普遍关注的各式各样的现实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我们应当将哲学原理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以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我们在对哲学教育进行思考与发展时,不能从片面出发,要理性对待。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高边坡防护工程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渗透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