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市场范文

时间:2023-10-17 21:07:16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1

面对竞争扬长避短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因此,如何提高内部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关键问题。在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范围中可以看出,它的成立意在扶持车市、楼市之外的消费领域,消费金融如能达到房贷的10%,就可以形成3000亿元~4000亿元的消费总量,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启动可谓意义重大。

虽然消费金融公司拥有诸多优点,但考虑其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许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已经拥有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等用途,因此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难免与信用卡市场争夺空间,而且受到贷款用途、贷款余额等种种限制。所以,消费金融公司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易处于弱势地位,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消费金融公司还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首先,在目标客户定位上要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别。尤其要抓住收入稳定并且处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客户群体,这些人群通常被商业银行所忽视,通过目标客户的差异性,进行错位竞争。

其次,发挥其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等独特优势。大型商业银行对小额贷款兴趣不大,而客户也对其烦琐的审批程序望而却步。消费金融公司要探索出一条高效率、标准化、批量性的信贷分析和处理系统,形成有效的业务流程,这―点不仅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非常重要,还会对风险防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次,要以灵活的服务方式争取客户。在分销网络方面,可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在商业银行的非营业时间继续营业,方便消费者业务办理。营业网点也可以更为灵活,满足消费者地域性的便利,拓展更为直接的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拓宽发起机构类型

从国际经验来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主体和消费金融公司的发起机构,往往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美国,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用合作机构、储蓄和贷款协会,甚至一些大型零售商、石油公司(加油站)等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机构不仅有效促进了市场竞争,也使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更适应消费金融多样化、短期化、小额化等特点。

依托大型零售商和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来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有其突出的优势:其―,依托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客户群体,企业能够直接接触到终端消费者,对市场需求准确把握,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更加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其二,由于商家对市场动向感应灵敏,因此可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优惠、促销活动,从而引导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其三,大型零售商和相关生产企业能够通过消费信贷,快速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摸索中前行

虽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已将主要发起人的门槛由总资产800亿元降低至600亿元,但是从批复的情况来看,此次获得批准的均为商业银行,而且《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要求,消费金融公司的发起主体必须是大型商业银行和国有资本,虽然这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但从长远来看,消费金融公司要从试点走向成功,仍需本着降低门槛、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进行。

首先,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能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经过改革开放30年,民间资本已经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聚集了大量民间资本的出口加工制造业却受到了严重冲击,目前的经济刺激方案仍主要偏向国有企业或由政府牵头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间资本受益有限。当前市场选择以消费金融公司为突破口,可以帮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从而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于促进民间资本发展壮大,以及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可以促进金融业竞争和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我国的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模式相对单一,同质化程度偏高,特别是近年来银行在客户的定位上也有进一步向大客户转移的迹象,且现有金融机构受体制约束,在小额信贷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正规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覆盖不足,导致小额信贷市场供给出现真空,这也是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游离于监管之外但同样重要的民间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发放小额贷款业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探索出了―套适应市场的风险管理手段。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不仅可以满足小额、分散的消费信贷需求,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民间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体系,防范不透明、不规范所引发的金融风险。(摘自2010年第3期《现代商业银行》)

相关链接

国外消费金融发展情况

美国

美国的消费金融服务已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消费金融市场。2004~2008年,美国消费信贷平均余额约为2.3万亿美元,其中商业银行约占32%的份额,而消费金融公司约占23%的市场份额,当年居民消费信贷平均余额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1%。

日本

日本是亚洲地区消费金融起步较早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出现了日本信贩、三洋商事等对工薪阶层小额贷款的非银行融资公司。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民间金融公司开始向一般消费者发行信用卡。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等外国消费金融公司涌入日本,日本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信贷业市场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末,日本消费金融公司模式的贷款余额约为7000亿元人民币,与信用卡基本持平。

欧洲

消费金融在欧洲的金融行业是个富有吸引力的领域,作为消费金融全球第二大市场(排在美国之后),欧洲市场份额接近全球总额的25%,与美国一起占近80%的全球消费金融市场份额。消费金融收入在欧洲市场上,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达10%以上。

目前,欧洲消费金融市场已达到成熟阶段,同时也期待更进一步的增长,创新主要集中在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运营效率、产品创新、分销渠道和目标客户上。

新兴市场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2

消费金融新市场在农村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型升级,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量逐渐提升;随着中产群体的扩大,以及熟练运用互联网的年轻一代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金融的客群不断扩大;技术的进步,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电商等平台对商机的挖掘,进一步刺激消费。这些因素都给消费金融市场带来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并推动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稳步发展。

“总体来说,消费金融确实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大的趋势上来说,零售金融本身也是金融下一步转型的方向。”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总监、经济学博士郭大治对《经济》记者说。

“互联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特别是中国地大人多,互联网能为各个产业带来福利,消费产业也不例外。北京大学教授窦尔翔告诉《经济》记者,其规律在于,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云级别身份认证结构中的“云”比例不断增长,决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内容。“但是,资金是消费的前提,因而金融、支付都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因素。”

消费金融已然是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口,据零点有数在2016年中国消费金融大会上的《探寻消费金融场景新热点》白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进入爆发期,年增长率均在200%以上。

消费金融市场的一大市场为90后。据零点《我们,90后》中对90后的追踪研究发现,相比80后,90后群体消费更加冲动、求新,消费观念更加超前。而作为互联网上成长的一代,他们更能接受以互联网模式为主的消费金融,如电商类的白条和花呗,以年轻人喜爱的场景切入的趣分期等。

而作为现代服务业中主力的新蓝领潜力也十分巨大。零点有数金融行业副总经理黄金波告诉《经济》记者,不同于传统蓝领,新蓝领在工作之余更追求休闲娱乐和自我成长,因此以3C线下门店的场景分期切入该群体成为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首选。

“从场景上来看,目前较为活跃的领域主要集中在3C消费、教育、旅游、租房、家装等场景上。”易观金融行业中心高级研究总监马韬也对《经济》记者表示,从人群上来看,除了蓝领,初入职场的白领也已成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客户群体。

而从市场的细分领域来看,国仕资本研究协会研究员李高阳就对《经济》记者表示,旅游、教育、医美、汽车、家装、电子消费、农村消费金融等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渗透率低,个人消费信贷使用比例较低,传统的金融机构受制于分支机构的数量和分布位置的限制,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明显不足,而从2012年起至今,农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两项增速就同步超越了城镇水平,可见农村消费金融市场是一个相当广阔的市场。

盈灿咨询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对《经济》记者表示,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的拓展,重点是对农村消费金融市场进行细分,不同地区的农村消费结构、消费层次不同,需要的消费金融也不同,需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农村消费金融需求。

就目前来看,针对互联网家装及大额家电的消费金融市场比较有潜力。艾瑞咨询分析师康雯告诉《经济》记者,农村家庭的经济实力不如城市家庭,但也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大额支出相对集中,对于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更重视,对于与之相关的消费项目,有着比较迫切的需求。

大数据、智能化让互联网消费金融更便捷

目前,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大时代,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中,互联网科技的升级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对建立更细致立体的用户画像、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营销推广、防范信贷欺诈、帮助信贷公司快速精确地完成授信工作等方面提供了支持。

首先,在最重要的风险控制环节,马韬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能够在风险识别、反欺诈上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在营销客户转化层面,技术力量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用户群体,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触达和转化。

具体来说,用户通过消费分期平台购买产品,由此产生的交易数据,可以为相关的征信机构提供征信依据,“例如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子商务平台,其征信数据来源主要是大量的消费者和平台商户及供应商的交易数据、退换货数据等”。张叶霞表示,通过人工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多维数据整合并对未来行为进行预测,能够准确地衡量个人以及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降低信息收集、线下审核和风险管理的成本。

从场景化来看,根据有无场景,可以将消费金融分为有场景消费金融和无场景消费金融。张叶霞表示,无场景消费金融领域对参与者的风控能力要求较高,虽然市场前景较好,但发展受到风控、监管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相比较而言有场景消费金融领域的潜力更大,并且市场参与者也在不断挖掘新的消费场景,例如农村消费金融市场。”

在郭大治看来,做金融主要是风险的判辨、识别和定价,哪个领域更具备风控的条件,哪些场景用互联网化或数据化的程度更高,就能更方便于开展互联网金融,设计金融产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商。“现在电商在整个商业中占的市场份额比较高,基于电商场景开展消费金融应该是目前子领域里规模最大的领域,比如花呗、白条等,电商类的再比如唯品会等,各个分支电商领域的龙头企业都有消费金融方面的a品或业务。”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消费金融行业创新发展,在产品、服务和风控等各个环节实现突破。李高阳认为,技术的进步助力消费金融进一步发展,反过来看,消费金融在实践中对技术的应用,又促使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窦尔翔表示,信息科技将会从三方面促进消费金融的成长:第一,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分,信用评分取信成为金融风险控制的有效内容;第二,通过大数据对消费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揭示、评价,形成声誉资源,会增加消费者对消费品平台的粘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平台对“低能信用资源”的生产力,增加消费品供求双方获得金融服务的均衡量;第三,人工智能的技术,为智能支付提供条件。

趋向移动化、场景化

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将更加普及,随场景入口附着而生。康雯认为,由于消费金融门槛并不高,因而C端信贷需求的饱和及越来越多的进入者,会导致这个行业逐渐成为红海。“在一段时间的竞争周期里,有垄断渠道、有核心产品、有高科技支持、有良好用籼逖榈南费金融产品,都会以各自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涌现出来。”但消费者能记忆和经常使用的信贷产品是有限的,因而,随着消费金融产品的普及,在渠道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会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最后收割者。

金融科技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深入。黄金波表示,首先,大数据风控将渗透到全业务链。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更多的使用大数据风控进行客户准入和贷款审批,未来大数据风控将渗透到贷后管理和催收环节,真正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其次,基于大数据资源和挖掘技术,公司将更懂消费者,会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品类、触达渠道和内容偏好,进行定制化营销推送,提升营销效果。

张叶霞也表示,互联网金融消费公司会研究并应用指纹识别、瞳孔识别等更高层次的防伪技术来保障客户利益,大数据风控、机器人学习也在用户行为匹配、用户信用评估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

另外,移动化趋势也很明显。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普及,手机成为了主要的上网终端,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也在逐年的上升中。未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各大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将不断开发和优化移动端口。

互联网消费金融和场景息息相关。从场景化的角度来看,马韬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将会进一步加深,产品日渐丰富,融入社会消费全产业链场景。同时,诸如小贷公司、互联网公司、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参与机构增加。

产品会深度场景化,“将消费金融产品深度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玩娱等多方面,在人们的生活中渗透金融,做到无缝衔接和更便捷的体验,促进超前消费行为。”黄金波如是说。

市场将会更加细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VR、IR等技术的应用,消费金融场景会越来越丰富,对消费者来说,消费体验和消费需求将会被进一步满足和刺激,风控手段也会更加智能和多元,消费市场的杠杆率逐步提高,助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

在张叶霞看来,未来人们将享受到更为安全、便捷的互联消费金融服务,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用户画像更准确地了解用户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金融需求,也可以为那些无征信记录和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中贷款的民众提供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不仅如此,未来能创造性的优化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的商家将有更多的机会,比如现在正火的“共享经济”。康雯表示,消费金融的普及使商品使用权越来越廉价,已经常见和竞争饱和的产品里,所有权的相对价值也不会攀升太过猛烈,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一定的。

而利润和附加值较高,也能吸引年轻人的高科技产品,在消费金融普及的生态里,将获得更高的定价空间以及更广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信息技术将会全面丰富互联网消费的内涵,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会实施收集消费者的数据,商家将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方便、人性化的消费建议。”窦尔翔表示,商业将会彻底由“坐贾”向“行商”转变,消费将会越来越理性,中间商或许消失,零库存时代到来,订单生产大行其道,消费者决定生产者的时代来临。

互联网消费金融忌过犹不及

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失或不足。黄金波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有五点:低成本资金不足,影响消费金融发展规模;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区隔度不高;骗贷、套现等风险事件层出不穷;征信体系不健全导致风险控制精准度不高;法规制度不完善导致催收等模块业务不规范。

城市居民应该是目前消费金融的主力。在城市中,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互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张叶霞表示,现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范围很广,客户通过互联网、手机进行交易,在数据的传输和储存中存在信息被篡改、修改和删除的风险,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交易数据庞大,面临的安全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也更突出。

一二线城市的消费金融市场趋向饱和,各公司提供的场景和产品均较为同质化;同时利率误导现象普遍存在。黄金波认为,这就要求品牌定位明晰,深耕细分市场,基于细分市场消费者的特征、需求、行为模式,去设计定制化、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流程,提升市场接受度。此外,需严控销售端的误导行为,通过风控降低违约风险而不是靠高利率补贴高违约。

农村市场则不同,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消费金融提供商在商业可持续上的顾虑和运营成本高企,农民信用信息的缺失、收入的特殊性以及消费金融的理念尚未大规模普及,农村的消费金融市场尚未充分开发,消费金融的各类主体也正因此看到了农村消费金融这片蓝海。李高阳表示,为满足这一部分的消费需求,各类主体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竞争。

虽然农村市场潜力仍待开发,但是新式农村情况已与城市类似,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契约精神尚未建立,人们的经济互动基于熟人与血液,违约成本相对城市更低。康雯认为,此类生态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借贷环节、催收设计等的重新设计,劣势同样可能会变成优势。

基于农村市场当前需求,黄金波认为,可以开发针对生产性贷款的农村金融特制化产品,简化当前流程、提升农村市场对于消费金融接受度,再向个人消费贷拓展。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互联网消费金融都存在消费品的诚信与融资者信用风险问题,窦尔翔认为,农村存在的问题一是上网习惯问题,二是消费力不足问题,三是物流成本问题。“要解决严重的市场危机主要需要提升人们的诚信意识。”如果能将生产场景者的信用资源与专业化供资主体结合起来,就可以放大消费金融的资金供给总量,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金融中的金融约束问题。

要解决日益严重的市场危机,监管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郭大治表示,好的方向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监管配套的话也可能过犹不及。例如韩国、日本等国家,大约在前十年也经历了一个消费金融爆发的时期,日本在监管方面由于缺少催收、个人负债额度等方面的规定,导致发展太快,反倒对消费金融行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出现“消金三恶”即高利率、多重债务、暴力讨债等现象。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从事消费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类型还不多,只有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两类机构,消费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不到12%,且以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为主;对居民耐用商品消费以及旅游、教育等一般用途的个人消费等方面的信贷金融服务仍然较为分散,专业化程度有所欠缺,无法满足客户“以全球眼光配置资产”的更高要求。但必须承认,消费金融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银行在传统储蓄业务外为顾客提供了大量的个人信贷、代收代付、银行卡和理财服务,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券商、基金、信托等,也在努力开拓多样化的业务品种,为顾客提供保障与增值空间。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个人消费额将从2007年的6.8万亿元增长到27万亿元。在这样一个内需扩大与升级的过程中,金融服务业尤其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前景是无限的。

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是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前者通过经销商发放,后者直接向借款人发放。与商业银行相比,此类专业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会受到不同消费群体欢迎。

实际上,这一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海外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在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面向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当前,在我国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是促进经济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需要。通过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促进个人消费的增长,从而推动制造商和零售商产销量增长,并带动相关产业的需求,改变GDP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依赖。更重要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是我国诸多扩大内需政策中的又一新政,对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消费金融公司的建立,将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再添新生力量,若再加上外资金融机构抢滩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其所产生的“鲶鱼效应”,定会有力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想要在消费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需积极探索消费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新路子。

首先,消费信贷面对众多消费者,笔数很多,但是单笔金额很少,这种消费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必须要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加快消费信贷业务创新步伐。其一是成本一定要低,其二是风险一定要可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管理技术手段都需要创新。在当前“扩大内需、消费为重”的政策下,我国潜在的消费信贷市场会很大。商业银行可以在现有消费信贷的基础上,从利率折扣、简化手续、增加期限档次、加强个人信用评价、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合理定价、完善担保方式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引导和拓展消费信贷,增强消费信贷业务的竞争力。对住宅消费信贷,还可以结合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建立消费信贷资金供给机制,解决因储蓄存款时间短、住房抵押贷款时间长而影响银行流动性的问题。

其次,除以信用卡、储蓄卡为载体,发展电子货币、网上支付、工资、代扣代缴公用事业费等中间业务外,还需发展投资交易中间业务,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种证券网络连成一体,通过银行网络进行证券交易、证券转账、国债买卖、外汇买卖、结售汇等投资,利用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络技术优势,积极展开代客理财、基金托管尤其是对证券基金、保险基金、产业基金托管等中间业务。还要使银行的中间业务渗透到医疗保险、税收、加油、道路收费、停车收费等社会生活各个角落。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4

(一)金融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且差异化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户收支差异化增长特征明显:一是农户人均消费和储蓄较快增长。1978-2011年,农户人均消费按当年价格计从138元增长到4455元,增长了32.3倍;农户人均储蓄存款由7.1元增加到8765.58元,增长1234.6倍,年均增长37.4%。二是农户收支现金比例及其结构变化显著。表2中,1995-2011年,农户收入结构中的工资性收入由22%上升到34.3%,家庭经营收入由70%下降到55.7%,转移性收入由5.5%上升到近8%;支出结构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由29%下降为26%,税费支出由5%下降到0.14%,消费支出由55%上升到59%,财产性支出6%下降为0.15%,转移性支出从无到有,2011年为8.7%。三是农村居民收支的阶层和地区差异巨大。按收入五等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2011年各等份平均收入比为1∶2.13∶3.1∶4.45∶8.39,阶层分化特征显著。1998-2008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存款占全国比重平均为63.85%、19.72%、16.43%,同年上海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贵州和甘肃的3.9和4.1倍。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纵向分化,农户在农村的生产生活需求多样化,同时外出打工经商、流动就业、子女外出读书等对外经济联系增多,导致农村总体消费结构复杂化、差异化(见表3),使得农村金融消费市场上的需求动机,除了传统的存取款、贷款、保险外,对转账、汇兑等中间业务需求不断增加,少部分富裕农户对投资理财、股票、基金、信托等需求日渐增长。另外,为弥补公共财政对农村卫生、教育、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投入不足,相应的农户资金需求也在增长。因此,其金融消费需求不仅包括价值实现和交换、财物保管、资金融通等基本需要,还包括超前消费、投资理财、社会保障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二)金融消费服务供给严重滞后且供需缺口持续放大据银监会统计,2009年底我国有2792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342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12%;至2011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仍有1696个,而且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农村银行机构还在大量撤并基层网点(孙、李凌云,2011)。正规金融网点覆盖率低、保险证券等服务功能缺位、涉农银行业务单一,势必造成农村基础金融供给不足和供需缺口持续放大。2011年,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0%,农业就业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口分别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5%、53%,但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仅为4.2%,其中农户消费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仅0.9%,按城乡分的农村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贷款的20.9%。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余额持续小于存款余额,贷存比率从1984年的0.41降到1996年的0.19,2011年恢复到0.66,但存贷差额仍接近2000亿元。据国家开发银行测算,若农村金融创新不能大规模地增加供给,2010年供需缺口为5.4万亿元,2015年将达到7.6万亿元。(三)金融消费品简单且创新动力不足金融行为最终要归结为金融产品交易,因而金融产品多样性对于经济增长是重要的(Goldsmith,RaymondW.,1969)。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普遍简单。一是银行机构的基础性产品是主体。其业务以存、贷、汇为主,较少提供结算、咨询、保险、信托、租赁、理财、信用卡等服务,缺乏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的高端产品。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银行机构的产品大多相互因袭套用,缺乏针对农村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普通农户消费需求的产品创新。三是新型金融组织发育和产品创新缓慢。农村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发展缓慢,保险、投资等产品创新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央2004-2013年连续10年的“一号文件”、2008年和2012年金融主管部门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强调农村金融的创新工作。到2011年末各地开展有一定影响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约550个,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达180余项,但基本为围绕抵押贷款方式不同展开的基础产品(陈莹莹,2012)。相反,农村的民间金融反而存在着一种以诱致性制度变迁倒逼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创新活力。2006年开始创设村镇银行、2012年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表明,只要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民间诱致性变迁能很好配套,农村金融体系就不难获得持续创新的源动力。(四)“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并存作为金融消费需求方,我国农村有6.7亿以上人口、2.3亿农户和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中小企业,而作为供给方主要是四家银行机构以及少量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其中,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逐渐撤离农村市场,涉农贷款比重已由2007年21%降至2010年14%;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以吸储为主,放贷功能较弱;2010年全国农村仅有村镇银行349家、贷款公司9家、资金互助社37家,发放贷款占涉农贷款的0.5%。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服务主力军,2009年占有农村贷款市场的64.86%,这就决定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寡占型特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抵押物缺乏、成本与风险特殊等基本问题,导致正规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不足和效率偏低,进而内生出大量的民间金融活动。这种现代金融与传统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农村金融消费领域就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一方面,农业弱质性的自然特征、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资源的攫取、市场机制下的城乡马太效应等,使得农村金融消费的自然生态恶劣、市场机制失灵;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正式金融体制异质于农村经济特征,强制性挤压着传统的民间金融,加剧了内生金融生态与外在市场规则的冲突,导致正规金融体系的扭曲低效。

二、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业弱质性目前,我国农业自然风险较高、农户聚居度低,农村非农产业仍处于小、散、乱的阶段,造成了农业的弱质性特征,进而制约着金融消费市场发展。一是农业和农村投资的门槛高、回收期长。农村千差万别的交通、社会和自然条件,要求对投资项目进行一系列的配套工程,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二是农业风险降低了投资收益预期。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且农业保险市场机制很不健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导致农村信贷风险成本较高。三是金融消费投资的规模经济效益低。农村居民散居和农村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使得相应投资的成本高收益低,导致金融机构在农村“吸储”、再集中投放到城市的高收益产业。(二)市场基础发育不足在我国城乡金融的长期演化中,一方面,农村金融一般都作为城市金融的补充而被边缘化,小规模的民间高利贷难以培育出严格意义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改革都以市场化为导向,造成了农村原有的金融生态与政府主导的金融市场化相脱节、市场环境与市场功能的错位搭建,导致农村整个金融生态环境不佳。首先,农村和农业的弱质性导致正规金融营利困难,金融机构只有在政策强制下才能发挥支农作用,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变为商业银行而逐渐脱农;其次,客观上农村金融信息收集成本难度大,造成了金融供给的较高成本,制约了低层次金融消费需求的满足;再次,农村信用基础薄弱和征信体系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信任度不足,比如农信社在实际业务中就大量存在转借、冒名贷款、拖欠本息、逃废债务。(三)体制和法律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发展面临着城市对农村、农村内部正规对非正规的双重压力,其体制和法律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和剩余向城市净流出,制约了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发展基础;二是受到国家法律政策保护的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度低,而满足借贷需求效果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却得不到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三是现行法律禁止抵押农用地、农户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等农村“普适性”财产,抵押权仅限于乡镇建设用地、“四荒”土地以及林地等特殊类型农地,且条件严苛,导致农户财产和可抵押物匮乏,削弱了农村金融消费市场发育的基础。(四)民间借贷的消费习惯据调查,温州民间借贷总体规模已占到整个农村信贷市场总量的1/3,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占一半左右,一些落后地区的比例甚至高达2/3,80%的中小企业要靠体制外的融资。作为千百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消费习惯,民间借贷具有根植于农村社会的乡土传统和复杂的小农经济的合理性,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民间借贷是我国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二元结构体制的必然产物,对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消费市场、提高金融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支持的作用(李建军,2006)。民间借贷消费习惯对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创新影响深刻,只要能够有效规避其创新风险、充分发挥创新功能,就能推动正规金融创新由供给主导向需求引导的转变。

三、相关建议

金融消费市场是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消费启动。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供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大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培育金融消费的市场土壤。针对农村金融消费供给主体“脱农化”、“商业化”、“大型化”问题,面对广大农户需求的分散化、分层化、多元化特征,加快建立以中小金融组织为主的多层次、多属性的金融体系,加快农户征信体系、信用体系、担保体系的建立健全。同时,针对各种金融诈骗活动,加强农村金融消费权益的宣传、监管、保护。第二,发展农村金融消费市场要走诱致性与强制性创新相结合道路。从历史经验看,民间金融作为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不仅不会被完全消灭,甚至在特定时间和地域中还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是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由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到需求引导的诱致性变迁的重要力量和突破口。第三,切实构建提振农村金融消费的法制体系。金融消费市场发展除了依靠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还需要健全的物权、财产、金融等系列的法制保障,应当加快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建设,解决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重要财产可抵押和农户信贷担保机制等问题。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5

关键词:消费金融;金融蓝海;电商分期;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

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5年6月10日决定:全面放开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至全国。于是消费金融开启井喷式发展元年,参与者如同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层出不穷,持牌正规军、电商零售巨头纷纷进场布局,初创消费金融公司也争相抢占。消费金融俨然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消费金融的定义与特征

传统消费金融是指向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即“借钱消费”。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居民对消费需求的逐步提高,各类消费场景被接入了消费金融,从而消费金融的内涵也逐渐地丰富起来。比如:百度金融率先将消费金融定义为不仅仅是“借钱消费”,更应该是“边消费边赚钱”。借助于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和平等,打造属于投资者、融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生态圈。消费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不仅提供了跨期消费服务,也融入了在线场景服务,从而给我国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带来新的变革。

二、我国的消费金融现状

从发展历程可知,消费金融在广东地区于2007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近9年。据罗兰贝格测算,除房贷外的一般性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在2015年已接近5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6%以上,2020年将突破15万亿元,整体规模翻三倍。2016年,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由于国务院、银监会等政府机构陆续推出刺激消费、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近期政府工作报告消费金融发展的利好消息,这一切都为消费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使得消费金融成为众多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

三、我国消费金融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从我国消费金融模式分类上来看,目前市场上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商业银行,即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化;第二类是银监会批准成立、拥有消费金融合法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第三类是依托于电商平台、分期购物平台、P2P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即在未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的营业许可下,但从事同质业务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性质工作。

1.商业银行

消费金融作为我们经济结构升级、多层次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银行相比较,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灵活性。商业银行成立自己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助于填补传统消费信贷业务的空白,扩大市场份额。商业模式总结如下:

(1)服务模式: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含抵押消费贷款及信用消费贷款)两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2)目标人群:主要针对银行存量用户,主要是信用卡持卡人。

(3)风控手段:借用银行原有的征信及审批模式,结合消费金融的产品特点加以改造,坏账率低,但审批时效较低。

(4)资金来源:自身吸收的存款,资金成本高,资金实力雄厚。

(5)运营模式:一般而言,消费贷款是由消费者向银行提交个人资料,并申请消费贷款业务。银行审核客户基本资料后发放贷款,消费者获得贷款后,即可购买相应产品或服务。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比较成熟,但是审批要求较严格,申请周期相对较长,效率较低,从长期发展来看,在客户体验方面缺乏竞争力。

(6)特点总结:线上导流,线下落地,网点优势明显;自身积累了宝贵风控经验;产品覆盖度广,满足个性化需求;产品智能化、自动化不断升级。

2.消费金融公司

(1)服务模式:只贷不吸收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

(2)目标人群:主要针对不能获得银行服务的低端人群或者是作为银行之外的补充资金来源。

(3)风控手段:接入人行征信系统,审批所需材料相对简单,一般为逐笔审核。时效较高,坏账率相对较高。

(4)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股东资金、同业拆借及金融机构借款。部分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资金来源比较广泛,资金成本较低。

(5)特点总结:贷款额度小、时限短、无担保、无抵押;门槛低、容易申请,面向普通大众;业务线单一,服务效率高,更加便捷。

(6)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分类

截止2016年6月,国内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共有15家,根据股东背景可以将这15家消费金融公司分为银行系和产业系:

①银行系: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是由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具有消费金融牌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的主要股东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服务不足的问题。目前持牌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包括中银、北银、杭银、晋商、盛银、锦程、兴业、招银、湖北和中邮。

②产业系: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为非金融企业,涉足消费金融领域原因之一在于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一般而言,产业系的突出特点是消费场景嫁接和产品设计。一方面,通过将金融消费产品嵌入消费场景,以提供低息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者消费意愿。另一方面,通过获取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其购买特点和需求喜好,来个性化定制消费金融产品,以需定产、产融结合。产业系主要包括捷信、海尔、苏宁、马上和华融。

(7)消费金融公司两种运营模式如下:

①消费金融公司与商务开展业务合作,将对消费金融的申请、使用环节嵌入到消费环境中,实现水到渠成的嫁接。再将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公司。即被称为商户消费贷款或者消费分期业务。

②由消费者直接向消费金融公司提交个人资料并申请贷款,公司在完成审核后,将贷款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的银行账户里,供其在合作商户中消费使用。

3.互联网平台类消费金融

由于互联网平台类大多数是通过自有的消费场景,或者与其他消费平台合作,为自身平台的客户提供分期消费信贷服务。其风控手段、资金来源以及运营模式都不相同,现分开阐述如下:

(1)电商平台类消费金融

提供消费金融类产品的典型电商平台代表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零钱贷、微粒贷和齐家钱包等,他们大多数提供授信额度的方式,为电商平台上本身的消费者提供类似于“虚拟信用卡”的消费金融产品。电商系企业拥有海量的用户交易大数据积累,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可以更低成本、更准确地判断消费者的风险水平,也可以基于数据挖掘识别优质客户,从而更加有效地获得盈利服务。

(2)分期购物类消费金融

提供消费金融类产品的典型分期购物平台代表是趣分期和分期乐,目标主要是分期购物平台上的消费者,目前针对大学生或年轻群体的市场发展迅速。在消费金融领域,众多平台将场景作为制胜之道,与场景结合,带来有效引流,增强市场渗透力。因此,近几年,每一个垂直消费场景都已被挖掘,使得消费金融的战场,也被引向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中去。目前国内各大场景类消费金融模式有:校园、汽车、数码3C、住房、装修、医美、农村、旅游和教育等。

(3)P2P平台消费金融

拍拍贷、积木盒子读秒是提供消费金融产品的P2P平台的典型代表。目标客户主要是P2P平台的存量客户,及不能够获得银行服务的低端人群。主要业务分为现金借贷和场景化消费分期。平台提供全程线上申请、自动审批、快速放款、无抵押无担保的个人短期小额信用贷款。P2P平台再将自有平台上的借款人债权打包成理财产品,在P2P平台上募资,从而资金成本较高。

四、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展望

截止目前为止,在金融蓝海掘金市场,排行前25家消费金融品牌,总估值1,788.7亿元,平均估值71.548亿元,中位数为33亿元。未来消费金融竞争市场将更加激烈。

1.从“高大上”走向“平民化”,更多垂直领域场景有待继续开发

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风控、支付等技术,互联网正在让金融业从“高大上”走向“平民化”。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各种消费行为已经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目前消费金融垂直领域中,教育、医疗、校园、装修、租房等领域现都是创业热点。但是农村和汽车市场更是有待深挖细分。

2.技术好渗透率大幅提高,消费金融将按下时代的快捷键

随着消费金融的逐步渗透中国市场,以及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快捷化是消费金融未来像电商一样方便平常,实现金融普惠化,实现“人与钱”简单便捷安全的连接。这种大趋势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即时贷款、无需申请即可享受额度服务,没有信用卡和信用历史的消费者也能享受更多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3.体验经济时代,消费金融场景或将实现个性化与定制化

随着各领域平台以不同的方式嵌入金融服务,那么在这个体验经济的时代,面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消费金融公司将聚焦在各种个性化需求,以金融服务为舞台,以金融产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也就是带来更加美好的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张扬,邢伟,亢荣,刘星,董佳玮.中国邮政协同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研究[J].邮政研究,2016(04).

[2]宋明月.国内消费金融最新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5(04).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6

监管者表面上总会打开一扇窗,给予自然生长的空间,实际上无法突破的天花板正是头顶上隐形的障碍。启动消费,预示着迎来消费金融时代吗?消费金融对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涛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启动消费金融的关键是提振消费意愿

数字商业时代:陈志武参加一次论坛时曾公开表态:中国需要重点发展的金融是消费者金融,而不一定是企业金融或投资者金融。你觉得中国目前适宜启动消费金融吗?消费金融需要怎样的金融环境和市场环境?

杨涛:从金融业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过去更加偏重企业而对个人关注相对不足,更加注重服务于投资而对消费支持不够,究其原因,是因为过去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决定了金融发展同样出现了偏差。

促进消费,离不开金融体系和金融工具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势在必行。当然,发达经济体中健全的消费金融体系,并非短期内能够建成的,需要有更一系列的外部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

从城乡消费水平对比这一指标来看,1978年到1990年之间在2.9以下,而此后逐渐呈扩大趋势,表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从区域角度来看这一问题,落后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城乡消费分化问题。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增长出现两大新的制约因素。此外,住房市场化改革也出现了扭曲现象,使居民当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大幅下降。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这两个因素,将来消费增长必然缺乏后劲。

数字商业时代:中国目前如果想要启动消费金融,会有哪些障碍?在政策上、理论上应该有怎样的措施来刺激居民进行消费金融?

杨涛:要推动消费金融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创新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迄今为止,对金融创新的讨论更多还是集中在宏观层面,尤其是在投融资结构优化、银行竞争力增强等方面,而金融创新对个人的影响则关注不足。从长远来看,新的金融工具、技术、规则的出现只是过程而非目的,最终是要通过金融运行效率的提高,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换句话说,消费和民生为上的改革发展,要求金融创新同样关注“以人为本”。

消费金融的创新和发展,需要监管层和政策给予更多的市场自由和创新空间。我们看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中,金融创新往往由金融机构主导,同时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的新产品和服务,深刻地改变了西方人的预算约束和财富内涵,投资和消费模式也不断完善,最终带来普遍的福利增进。

金融创新不足影响居民消费

数字商业时代:消费处于低水平和消费创新有直接的关系吗?银行推出的消费金融对促进消费会有正面作用吗?

杨涛:当前国内居民消费始终处于低水平,不得不说金融创新不足是重要原因。创新的最大作用在于能释放个人消费潜力,近年来之所以住宅、汽车能够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行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两个领域的金融创新较活跃,客观上拉动了个人的当前消费。银行在消费领域内设计和推出的银行卡和消费贷款之间,以及各种个人账户之间的混合性、复合性产品,都将对促进消费有正面作用。

由于金融创新特殊性,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规范,不仅为了防止市场风险,而且也为体现金融对特定民生领域的支持。这样的领域也是非常之多,比如:一是与个人密切相关的保险保障方面,包括以银行、机构、政府的合作创新,来促进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研究开发农村简易人身保险、推动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拓展企业年金市场等;二是以创新来体现对中低收入者的支持,如创新面向个人创业的小额信贷体系、开发再就业贷款产品等。

数字商业时代:依靠消费金融能起到完善征信体系的作用吗?两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他们的互动对金融市场会有怎样的作用?

杨涛:据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的重要基础。通过新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运用,既能够培养消费者的信用习惯,也能够形成信用体系建设所必需的数据信息基础。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7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6-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的强劲冲击下,世界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金融分业经营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金融选择越来越多,而自身权益被侵害的情况也越求越多。而对金融消费者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巨大隐患,特别是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的惨痛教训,各国均认识到必须积极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金融监管的出发点和基础理念,重建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任,切实维护市场信心。

当前,我同的金融体制改革才刚刚推开.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金融改革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并不亚于其他国家的金融“大爆炸”,随之而来的金融消赀者纠纷问题也开始凸显并呈迅速扩大趋势:银行业垄断经营所带来诸如跨行收费、银行卡问题纠纷层出不穷,证券市场上以虚假陈述、内幕交易为焦点的事件时有发生,保险行业有关销售误导等合同争议诉讼数量不断增长。与口益涌现的金融领域消费者问题形成反差的是,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并不健全,突出体现在 :

从立法理念上看,金融消费者保护仍未上升到金融监管目标的高度。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轨这一特殊历史阶段,金融系统被打上了转轨时期所同有的“国家主义”烙印,金融机构被赋予了更多政治功能。因此,在法上,我国更注重对金融机构利益的保护,经常忽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即使诸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等立法中提到立法目的是要“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利益”,仙也是同“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保护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并列,没有突出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利益保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从监管体制上看,我国主要采取分业监管的模式,其监管标准以监管对象为出发点,而非以金融产品的特殊性质和特殊风险为出发点,区域性、条块性特征突出。面对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趋势,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界限日益模糊,以机构作为监管区分的做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管理机构多头监管,监管规则宽严不一,甚至经常有冲突,导致了国家法律权威性被淡化,监管效率受限,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有效性被降低。

从立法内容上看,我国立法更强调公权力的干预,表现为注重对市场主体的准入、业务开展、资金运用、退出机制等方面的规范.法律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国家同金融机构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忽视对金融交易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作为平等主体问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制:由于强调公权力,在救济方式上往往重“刑”“行”而轻“民”,对侵害金融消费者的行为以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的承担,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无法得到真正实现。同时,在立法内容的针对性方面,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消费者保护基础法律,还是金融领域专门的规章制度,其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文都较为原则和模糊,适用性和操作性较差:即使规定相对明确,也南于效力层次较低,影响保护的效果。

从保护机制上看,我国没有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事务的机构。监管机构内部处理消费者投诉和解决纠纷的机制相对缺失且缺乏权威性;各个金融机构虽然也设有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或受理部门,但是仅依赖金融机构出于市场竞争需要和企业形象塑造方面的考虑,主动米解决纠纷并不可靠;而行业自律组织基于运营体制及行业内部利益等原因.更多的是执行监管部门的行政任务,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上没有大的突破:消费者协会则因为金融服务技术含量高,在处理纠纷时往往力不从心,处理手段上基本靠条解和咨询,或者媒体曝光等道德约束手段;即使通过司法救济,也还面临诉讼周期长、费用高、举证难、执行难的问题。

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只有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维护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鉴于现实的需求以及规制上的缺失,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抓紧建立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二、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辨析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金融业不同领域角度.对金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冠之以不同的称谓。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综合经营的金融实践使消费者的身份不再因为业务领域的区分而泾渭分明,“金融消费者”一词逐渐为人们所知晓并使用。在英国2000年出台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中,“金融消费者”第一次为立法所采用:而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近年来也开始在公开场合使用“金融消费者”一词,提出了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银监会2006年颁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则是这一表述第一次为我国的金融立法所使用。

“金融消费者”一词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但对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较为通俗的理解是,“金融消费者”概念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然而,相对于一般“消费者”,“金融消费者”却又有其特殊性。

一方面,作为金融消费客体的金融商品和服务大体体现为信息的组合,其使用价值本质上体现为流动的信息形态,金融消费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信息的汇集和传递,因此具有无形性。另一方面,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不仅会引起当期的现金流动,还直接决定了未来的收入或支出,并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是不确定的收益,电可能是不确定的风险,并可能会通过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传递到整个经济中,因此更具风险性。同时,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新的金融商品不断增加,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为代表的新金融产品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消费客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大量的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的表述使得消费者很难对金融商品或服务作出充分有效的判断,冉加上金融推销手段逐渐专业化,劝诱销售方式成为金融交易的重要途径,使得金融消费领域相对于普通消费领域,信息不对称情况更为严重,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对金融消费者倾斜保护的必要性和及时性更加突出。鉴于以上特殊性,“金融消费者”概念相对于“消费者”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应当有所突破。

一是对于消费主体范用的突破,即“金融消费者”不仅指个人、还包括法人等机构组织。金融消费关系中的弱者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强弱、社会身份和地位没有直接关系。随着金融产品越来越精巧和专业化,即便是企业法人和其他一些机构组织,对于金融消费中

涉及的内容也存在因为不完全的认知导致的权益损害。消费者保护的终极目标与价值在于对交易中处于弱势一方予以适当倾斜和保护,通过增加强势一方的义务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因此,绝对强调消费者的自然人属性,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决非上策。从实证角度看,这一突破在国外立法中已有相应体现。

二是对于消费目的限制的突破,即投资目的的消费行为应当纳入金融消费保护范畴。一方面,随着我国“从储蓄向投资转移”的市场导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普通家庭资产中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金融资产所占与比例逐年增加,金融投资已成为其防范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满足生活消费,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天然的信息劣势,以及金融商品和服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使得普通金融消费者在与金融市场各色专业机构的博弈中,难以把握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对其弱势地位导致的利益失衡进行修正符合消费者保护的机理。因此,也应对金融消费者消费目的作扩大化解释。

此外,金融消费者不应当仪仅局限于当前正在使川金融产品或接受服务的客户,还应当包括曾经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关系、当前业务关系已终结的老客户,以及尚未同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正在开展咨询洽谈的潜在客户。从保护金融消费者隐私权和公平交易权的角度看。这一点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金融消费者”应该是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购买或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商品,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社会主体。其不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等机构组织:其消费目的不仅是为生活需要,也可以是为投资运用;其消费关系不仅包括当前存续的.还可溯及既往,延及将来。判断是否“金融消费者”的最根本标准就在于其是否因为金融垄断以及信息不剥称而处于金融博弈中的不利地位。

三、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经验借鉴

(一)在立法理念上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

国外金融法制的发展是以证券法规为核心的发展历程,其基本特点在于从强调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转变为规范巾介机构等金融服务者的行为。相应的,其监管理念逐步从以企业和从业者角度立法监管转变为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核心,注重监管与救济合力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立法,并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叫确列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从立法目的的高度保障金融市场健康运行。如英国在2000年制定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令》中明确规定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适当保护,促进公众对金融制度的了解,维护公众对金融制度信心,减少各类金融犯罪”美国在2009年3月的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中,将保护消费者不受金融系统巾不公平、欺诈行为的损害作为监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如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主要由《消费者信贷保护法》构成,其中包含了五个子法,分别是《诚实借贷法》、《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机会信用法》、《公平债务催收法》以及《电子资金转移法》。上述法律从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平等权、隐私权以及公平交易权等方面予以专门规定,并结合不同时期的法律修改和立法补充,使之不断地充实完善。在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加了大量关于隐私权、ATM服务社区再投资、保险营销中的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条款;针对次贷危机金融监管体系所暴露出来的缺陷,美国在提出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方案的背景下,又出台了包括《2009信用卡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并通过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署法案》,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体系。再如日本在2007年完善《证券交易法》的基础上,吸收合并了《金融期货交易法》、《投资顾问业法》等法律,以金融消费者全面保护作为核心立法目的,修订出台了《金融商品交易法》,并在《金融商品销售法》中对金融机构销售行为进行了规制,明确规定了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法律责任,从而形成了系统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

(三)明确单一机构执行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

加拿大根据2001年通过的《金融消费者管理局法案》,成立加拿大金融消费者管理局,把过去分散于不同机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集于一身: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金融改革方案中,拟在美联储内部新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来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英国在经历危机打击后决定将集审慎监管和消费者保护于一身的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拆分为审慎监管局和消费者保护及市场管理局,由后者专门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其他具有相同职能的还有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事务委员会、香港金融服务管理局等。

(四)强化金融行业自律机制

英国的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发展比较完善,突出体现在《银行业守则》的制定和执行。该《守则》是自愿性质的,但目前英国各主要银行和房贷协会均同意遵守该《守则》。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负责监督《守则》的执行,其方式主要有警诫没有遵守该《守则》的机构,建议采取补救方法或指导未来经营活动、暂停或取消《守则》遵守者资格、“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年报披露、通过媒体公开违规事件的调查结果、发表公开谴责等方式。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制定相应的《银行运行守则》,作为金融服务市场的自律法则。

此外、在法律保护范围方面扩大金融商品和服务定义的覆盖面、存具体监管内容方面突出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同时建立完善的消费者争端解决机制.这都对我闰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四、对健全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议

(一)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

一个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必须有专门的立法作为支撑,因此,我国在法律层面应制定《金融服务法》作为规范金融市场的综合法,内容应涉及金融政策、金融交易的规则及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金融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保护等。《金融服务法》应明确立法的目的是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章节,应通过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矫正其与金融机构问的不平等关系,使双方的博弈达到平衡,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意思自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立法相关规定,减少立法上的重复和冲突问题,使其由分散的单行规定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特别是基于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在立法内容上要围绕金融消费者知情权、隐私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的保护,做一些倾向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制性规则。比如,从消费者信息需求和方便理解的角度强化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义务、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基金以保障民事救济的实现、在纠纷处理时强化金融机构的程序性义务等等。

(二)探索建立专门机构履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

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经验,我国可在中央银行内部

机构中增设金融服务管理局,专门负责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金融维权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该机构职能主要是沟通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代表消费者权益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接受金融消费者投诉,以行政处理的方式中立地解决纠纷;如果进人诉讼程序,则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公益支持,帮助其完成诉讼。之所以在中央银行内下没该机构而非建立独立机构、或者在“三会”中分设,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央行是金融业的宏观管理部门,负有“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金融业协调健康发展”的法定职责,而金融消费者保护是金融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由央行履行保护职责更能从宏观全局的角度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进而维护金融体系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我国央行在大多数领域不直接监管金融机构,不存在“三会”所面临的在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与金融消费者保护之间的角色冲突。且在现实中,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基层,而我国央行分支机构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及绝大部分县市,在机构和人员方面有较明显优势,确保保护的及时有效。

(三)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并健全自律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以标准来规范和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评定金融服务等级,使得消费者可以根据各金融机构的等级标准自由选择.既保障了其合法权益又可以减少金融消费纠纷。另一方面各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出台类似于英国、香港特区的《银行营运守则》之类的文件作为各自行业对消费者的基本承诺规范;要为金融消费纠纷提供一个自律性的协调机制,设立专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为受到损害的金融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协商渠道。同时,推动各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教育培训体系,特别是针对直接提供服务的一线员工,更要加强风险预警教育,确保其能够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向消费者准确传达消费信息,严禁信息误导,从源头上减少消费纠纷。

(四)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

金融机构应设立常态化的投诉受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契约要求,与消费者平等自愿地开展协商,力求在第一时间受理和解决纠纷;金融监管机构作为金融机构法定的监督管理者,行业自律组织作为金融机构自愿组成的行业协会,都应该积极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监督金融机构的反馈情况。减少乃至避免金融消费者直接将有关投诉诉诸司法途径。当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处理不满意或者在规定的时间没有得到答复,没有处理完结的,可以求助于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由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中立地解决纠纷。保护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根据投诉次数和金额进行分类、调查、核实、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应提倡以仲裁方式解决金融纠纷,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公开审理,这一方面保护了金融机构的商业秘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法院作为定纷止争的最后途径。应以公平、效率为原则处理好金融消费纠纷,其中最重要是在诉讼程序上进一步完善小额诉讼机制和集团诉讼制度。当前的金融消费者纠纷涉案标的较小,采用小额诉讼机制解决纠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集团诉讼则能以最小的投入使多数的小额受害者得到及时救济,在保证权益得到保护的同时,既节省消费者诉讼成本,又能节约司法资源。

(五)建立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教育的长效机制

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篇8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研究

1“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市场的基本定义

1.1汽车金融的定义

汽车金融是为汽车产业链中各个重要环节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举措,主要为汽车行业中汽车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的研发;销售模式改进以及多方发掘销售渠道等环节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因为时代影响与国情等多方面因素,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起步比较滞后,相较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汽车金融市场才初具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普通群众固有的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相对传统。大部分人依然青睐全款消费方式,当人们购买力无法满足商品标价时,人们宁愿选择放弃,也不愿意尝试贷款与分期等新兴消费方式。据有关部门统计: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市场覆盖超过80%,远远高于我国40%的市场份额。即使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努力追赶过去漫长岁月中落后的市场发展步伐,汽车金融市场仍然有很长一段前行道路。因此,我国的汽车金融行业迎来最合适的市场氛围与巨大的发展空间。

1.2互联网金融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近些年崛起的金融服务方式,为金融服务提供优质、全面、便捷的交易平台,丰富金融服务手段;特别是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兴起,一时之间将此种依托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金融服务的方式推向大众,掀起一番高潮。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资金融通、资产管理与线上交易支付等金融服务重新定义,使用一种令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服务方法取代过去繁琐、复杂的金融服务交易方式。目前,我国自2013年开始打开互联网金融行业局面,经过数年不断摸索与壮大,国家互联网金融行业业已成为新型主流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凭借信息时代这股强劲东风,在原有服务项目基础上,添加网络信贷与投资信贷等高级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系统颇为壮大。

1.3“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的定义

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尚有巨大的开拓空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金融服务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汽车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有机结合,势必会碰撞出绚烂的火花,为汽车金融市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互联网+”是我国大力提倡的新型经济形态,同时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互联网+”核心发展理念是汽车金融行业不断进步的保障,为汽车金融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是行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服务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客户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使服务形式多样,服务内容增多。汽车金融行业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先进管理模式,深化改进自身管理系统各环节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汲取丰富的管理技巧与营销手段,为汽车金融行业取得长足进步打好坚实基础。

2“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发展机遇

2.1实现实时线上操作

传统汽车金融行业服务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服务周期长,完后一项服务需要的资料与手续繁杂,致使汽车金融市场流失大量潜在客户。过去汽车金融服务手法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人工搜集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资料,核实客户实际信用情况。在服务周期内,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资源。汽车金融项目服务效率不高,客户满意率低下。“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将繁琐且复杂的相关审批流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变得简单高效。互联网无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只要客户身边拥有能够上网的设备,就能够随意挑选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审批工作。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平台,帮助汽车金融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办事效率,有效缩短汽车金融市场的办事周期。

2.2主流消费群体转变

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受限又一大因素在于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落后,不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消费观念的滞后,无法带动汽车金融市场扩大服务规模、吸收大量客户的趋势。随着时展与进步,80、90后渐渐成长为社会新生的社会消费主力军。面对80、90后购买力不断扩大,“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进退得宜,是难得一遇的大好发展机遇。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起步较晚,80、90后作为最早一代接触信息技术并熟练使用的人群,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消费观念新颖,是最符合汽车金融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超前消费本身对年轻一代有着深远影响,我们不能完全屏蔽超前消费为一大部分年轻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无法完全阻止超前消费在年轻人群中迅速蔓延的趋势。只有顺应局势,合理把握好“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风向,引导社会年轻大众正确的超前消费方式。既满足一大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同时又避免因超前消费问题为80、90后带来众多困扰。

2.3风控能力增强

信息技术强悍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数据信息的超强分析能力,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超大计算量。市场风险评估是组成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传统汽车金融行业无法妥善完成市场风险评估预测工作,根本原因在于客户基数较市场规模相比过少,反馈的信息数据量不足以支撑风险预估分析。即使强行进行预测,也需消耗大量的人力,最终结果参考价值偏低。现代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市场,能够实时、准确记录大量客户数据,无需消耗大量额外资源记录,但远比传统记录方式储存信息量多。通过不同功能的数据分析模型,依靠信息技术中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汽车金融市场进行风险预估。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无误,帮助汽车金融市场及时规避风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4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保证金融服务质量的关键,笼统且单一的服务方式很难使客户满意。限制汽车金融市场服务多样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当下我国汽车行业金融市场尚未系统化,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汽车金融服务企业规模参差不齐。规模较小的企业很难满足大量客户需求,例如:汽车租赁与购买的市场不尽相同,导致汽车金融行业所提供的有关金融服务截然不同。互联网技术创造的线上交易平台规模,可以完美弥补实体公司的不足,只需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核,合法的交易平台就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客户获得使自己满意的金融服务,有助于公司打造属于自己的良好口碑,在汽车金融市场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发现市场之下隐藏的潜在客户,加大汽车金融市场开拓力度。

3“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困境

3.1汽车金融行业残酷的竞争限制市场发展

残酷的金融行业竞争是限制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金融行业需要面对多方面竞争带来的冲击。首先,拥有专业线上汽车金融服务技术的公司数不胜数,没有影响力的企业几乎无法在行业领域内存活,导致公司在发展前期被扼杀在摇篮里;并且汽车金融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为了达到独占一块区域内汽车金融市场份额,使用不良手段排挤其他公司,没有完全将公司全部精力致力于改良自身服务水平,致使在残酷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公司服务水平过低。上升到整体金融市场层面,汽车金融市场仍需面对来自银行等老牌金融机构的冲击。银行资金来源丰富,自身资金储备雄厚。多年来的发展探索,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系统化程度,是仅起步数年的、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汽车金融行业所无法比拟的;银行等机构的服务水平与市场风险预估水平更高。

3.2新型汽车金融市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资金来源单一

当下,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受制于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市场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投资股东原始资金投入、银行借贷、吸纳归并同行公司以及小量债券融资。资金匮乏使行业发展几乎寸步难行,经过其他金融机构挤压的市场份额所剩无几,缺乏资金的市场开拓无异于纸上谈兵。

3.3我国征信体系的不足影响汽车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

我国现有征信手段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绝对指标,互联网技术对个人信用分析手段为辅的方式,对相关客户进行金融征信。我国征信体系存在诸多不足,较为突出就是征信系统覆盖范围不够宽泛,存在无法受理一些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客户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时,易造成有关工作人员错误判定的情况;无法准确征集客户信用实际情况,基于此类信息的风险预估同样会产生偏差,使汽车金融服务能力低下,对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起负面影响。

4“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建议

4.1增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

客户良好的信用是金融行业开展相关服务的基础,也是评定此次金融服务风险的重要依据。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征信系统健全。面对客户人群多样化,客户基数增多,高效、准确、详实的信用评定系统是保证高质量、低风险金融服务的关键。汽车金融行业尚不能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客户进行评定,同时无法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可靠数据挖掘信用度高的潜在客户群体。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可以考虑合理开放自身征信系统,为其他金融企业提供方便。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短期内无法真正实现开放,是否可以启用第三方征信平台,将客户在该平台的信用度作为评判依据。诸如“芝麻信用”等评定客户信用的支付平台,国家能否进行大力推广,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促进汽车金融行业服务水平提升。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平台无法开放的尴尬,也为汽车金融服务行业提供真实数据。

4.2努力发掘汽车金融市场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犹如大型建筑的地基,倘若地基不稳,势必会造成整体“建筑”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汽车金融行业资金来源单一,极大限制行业发展,国家层面暂时无法落实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解决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汽车金融行业应努力探寻合适的资金渠道。例如:汽车金融行业可以适当发行金融债券,通过该种方式克服短期内资金短缺,保证公司资金周转正常。

5结语

上一篇:家居行业市场分析范文 下一篇:反不正当竞争法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