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21:38:08

消费社会学论文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作者:梁小莉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必要性

商业健身消费作为一种即时的体验消费,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需要与教练、会籍顾问、其他消费者等进行社会交往。因此,商业健身消费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无疑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消费[7],为此有必要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意义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意义主要凸显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理论意义。传统上,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则有助于了解影响商业健身消费的社会学因素、认识商业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和社会功能,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商业健身消费的本质,从而不断丰富体育消费的理论体系,并有利于拓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域,进而有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其二是应用价值。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研究能够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为刺激商业健身消费、促进商业健身俱乐部健康发展提供一系列对策建议,如社会阶层结构的视角、消费观念的视角、参照群体的视角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同时对于提高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亦有借鉴价值。

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主要议题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在商业健身消费方面应该存在一定的差异,家庭类型。不同类型的家庭如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等对消费者的商业健身消费应该具有一定的影响。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影响了具体的消费需要,表现为“跟潮效应”、“认同效应”、“示范效应”,同时还影响到抽象消费需要的层次,表现为“反叛效应”和“攀比效应”[7]。社会互动同样会影响到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健身消费。社会阶层。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不断变迁,当代中国社会可以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8]。由于各社会阶层消费者在资源占有上存在着差异,必然会导致商业健身消费的差别。第五,社会资本。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9]。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包括信任、社会网络、规范[10]。社会资本不仅对个人,而且对组织、社区等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势必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健身消费。第六,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如“消费理性主义、禁欲主义、利他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7]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健身消费也不例外。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关系消费。“关系消费”(consumptionofrelations)是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Baudrillard,2001:25)所提出的一个概念[11]。关系消费其实就是人们为了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而进行的消费行为。在注重关系的当代中国社会,关系消费现象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过于请客送礼。商业健身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关系消费的特征。笔者曾对中高档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做过访谈,发现有的消费者将商业健身俱乐部作为建立商业伙伴关系的平台,有的将其作为维持、巩固客户关系、朋友关系的一个手段,而健身消费的本体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被部分消费者边缘化了。第二,中上阶层消费文化。消费不纯粹是满足生存的生理性和物质性活动,它同时也是一种符号活动、交流活动和表现活动[7]。商业健身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商业健身消费表达的是一种健康、时尚、尊贵的中上阶层消费文化,象征着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具有较富足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从消费主体来看,商业健身消费与一般的大众消费存在明显的区别。第三,消费分层。由于各社会阶层资源占有的不同,导致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均存在差异,消费分层现象客观存在,商业健身消费亦存在分层现象。笔者曾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调查发现,有的动辄花费数万元购买私教卡(聘请私人教练)、有的办理金卡、银卡,而有的则仅仅办理一张普通会员卡,还有的只是购买季卡或月卡。在商业健身消费方面,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等之间,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等消费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功能商业健身消费不仅具有刺激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一系列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促进个体社会资本的增长。一方面,消费者在参与商业健身消费的过程中,通过与私人教练、会籍顾问及其他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将健身消费作为一种“关系消费”,有助于巩固和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都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资本的不断增长。第二,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商业健身消费不同于其他物质文化消费,它其实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西方经济学家将健身消费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商业健身消费有利于促进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商业健身消费能够使消费者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有助于促进消费者的社会流动。第三,有助于进行社会控制。现代社会,风险程度越来越高,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社会张力逐渐膨胀,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控制[12]。商业健身消费可以使人们释放压力、愉悦身心、沟通感情,在满足健身需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第四,有助于促进社会整合。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现象客观存在,对社会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整合即促进社会各系统之间关系的协调,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商业健身消费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社会整合度。消费社会学视角下促进商业健身消费的对策如果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促进商业健身消费的对策,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尚不太合理,底层太大而中上层太小,尤其是中产阶层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距离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尚有较大的差距。这种社会阶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为较高层次的健身消费,因为商业健身消费属于中上阶层消费文化,需要一定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作为基础。为此,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是促进商业健身消费的重要条件,如何完善社会阶层结构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第二,挖掘中产阶层健身消费潜力。在西方国家,庞大的中产阶层是健身消费的主体,而且引领着消费潮流,在促进健身消费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对上海市的研究表明,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预期体育消费投入不足[13],这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如何努力挖掘中产阶层健身消费潜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第三,制定分层营销策略。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偏好、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为此,商业健身俱乐部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充分考虑社会阶层的因素,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第四,倡导科学的商业健身消费观念。消费观念对消费者行为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将会直接抑制人们的商业健身消费。有必要建立并倡导科学的商业健身消费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商业健身消费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投入,而且是一种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投资方式。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第五,发挥参照群体的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人总是处于频繁的社会互动之中,每个人身边都有许许多多的群体,人们的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边参照群体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参照群体在促进商业健身消费方面的作用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与符号之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1]在大学校园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其诸多的表现:

(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他们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官来感知、认识世界,而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大学生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换言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当外面的某个事物被他们感知并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时,他们会如醉如痴地紧紧追随。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更容易跟着感觉走。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同时,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情感“两极性”心理也非常明显,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强度也比较大。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二)无法抗拒的符号消费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2]于是,人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个性的工具,成为社会群体文化的符号象征,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获取分的标记。因此,符号消费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一是“趋同”,二是“示异”。所谓“趋同”,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某个社会层或小团体的相同、一致和统一。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随大流去购买。“购买”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所谓一致性。同学穿耐克鞋,我也要穿耐克鞋,别人有斯沃奇表,我也要戴斯沃奇表。趋同性的时尚消费让大学生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所谓“示异”,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你用传呼机的时候,我已用上了手机;你刚用上3000元的手机,我却早已用上5000元的甚至1万元的,以此来显示我的与众不同。

(三)“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费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3]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丰乳用品、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正如吉登斯所说的:“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成为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的对象”。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二、躁动的需求——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心理应变及承受能力都较差,外界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进行的。

(一)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与大学生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4]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或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任何一个因素也同时被其他因素影响或决定。消费行为就是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某一时点上,又可以看作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比如消费者的某种感情反应状态(如生气或惊喜),某种认知反应状态(如对某个品牌的认知度或评价),某种行为反应(如对某种品牌的消费),都是上述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关键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个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消费者个体或群体,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虽然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现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二)心理特征指引下的独特消费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与这些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由于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由于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在消费时会追求时尚性、潮流化,强调美观大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由于富有创造性,也会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但他们已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在购物时自身意志力较差,只要兜里有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就是:1、追求新奇。大学生虽身在校园,却有很多的社会接触、社会实践时间,有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也能自主的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同时又没有中学生高考的压力,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的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2、强调“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但大学生所讲的美感与传统美学所讲的美感并不完全一致。在他们的眼中,也许残缺是美的,不对称也可以使美的……只要“我”觉得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选“它”没有理由。3、追逐时尚。生理与心理的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莫过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大学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个性与文明——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简单的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第一,发展个性消费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5]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因此,我们不宜压抑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第二,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正如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6]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生出新的欲望,如此层出不穷,永无终止。可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第三,提倡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追求高消费,盲目追求档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样的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与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娇惯与纵容,使学生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关系重大。因而,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第四,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费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等等。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因而,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消费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引合作者日报[N].1965年.

[4]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N].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版,(4):48.

[5]戴慧思.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M].戴慧思、卢汉龙译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48-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伴随着我过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国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群体在消费领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选取2000―2007年间《中国青年研究》上刊发的关于大学生的所有文章为考察对象,就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以揭示这一时期大学生消费的总体状况。由于《中国青年研究》是国内大学生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选择该刊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面貌。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概况

(一)论文数量

2000年以来,《中国青年研究》共发表关于大学生消费方面的论文30篇。其中,前4年7篇,占23%,后4年23篇占77%。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消费研究越来越受重视。这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有关,也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有关,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消费研究的重要性。

(二)研究的学科视角

在2000―2007年《中国青年研究》上发表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20%),其次是社会学(16.7%)和统计学(13.3%),教育学和经济学(10%)体育学和管理学(3%)。这表明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程度的扩大,大学生消费群体也开始显示其经济价值。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消费的经济学研究是服务于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有利于统计出大学生消费的内在规律,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再者,大学生的培养主要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研究视角开始受更多学科关注。在2005―2007年发表的论文中,高校大学生消费心理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消费开始受到社会学的关注,而且有扩大的趋势。2000―2001年几乎没有社会学的研究,2002―2005年共出现5篇关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其中教育学研究占了3篇,但其他各学科的研究相对落后,造成各学科研究视角不平衡。

(三)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的形成离不开研究方法的运用,方法的使用是一个领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按各自学科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即多种方法并存时选择其最主要的方法。2000―2007年《中国青年研究》上关于大学生消费研究的30篇论文中,定量研究有15篇,占50%,定性研究有7篇,占23.3%,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2倍以上,可见定量研究是大学生消费研究的主要趋向。定量研究中,运用到问卷法的有8篇,占53.3%,访谈法有2篇,二手数据4篇,实验法1篇;定性研究中,运用到历史比较法的有4篇,占57%,其它3篇,因此,问卷法和历史比较法是大学生消费研究方法的主要方法。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研究的主题与内容

30篇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和归纳后,发现国内关于大学生消费研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观念的研究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系列心理活动,也即消费的决策过程,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实质上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1]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总是基于一定的消费心理。以消费心理为研究视角的论文有6篇,占20%,其研究结果总体认为,大学生消费心理既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也有理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消费误区引导下过度的消费,导致大学生中存在一部分高消费现象,具体表现在饮食消费的高档化、日用消费品的名牌化、娱乐消费的新潮化、人情消费的模仿化,”[2]这表明,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炫耀性消费心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同时,大学生消费在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的道德观念下又存在理性的一面。多数大学生在校学习目的是明确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重视消费的时代,很多大学生赞同勤俭节约的社会价值,认为勤俭节约是人所应当具有的一种美德。“说明大学生们并没有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抛弃这一传统价值观的在当代的社会意义。”[2]闫缨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为“趋同心理”,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压力下,相互影响并呈现趋同现象。

大学生消费心理是大学生消费的原动力,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消费进行解释和研究。心理学可以用实验法去研究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成因和影响变量,统计学可以从许多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点等。就目前的研究的情况来看,各学科的研究视角不全,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深刻。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消费行为即通过支付一定的货币或信用以获得满足个人所需商品或劳务的过程。”它是大学生共有的一项基本活动,所以必然成为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内容。消费行为的产生受到多种人的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感觉、知觉、想象等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30篇论文中,有16篇涉及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占53%。从时间上看,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内容和主题呈多样化、全面化。既有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一般状况的,也有具体研究某一种消费行为的论文。具体概括如下:

1.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一般状况。这一方面的文章共有6篇,占消费行为研究的37.5%,构成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主题。如张志祥的《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趋势》中,把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归纳为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情消费四个方面。

2.大学生消费的某一具体消费行为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共有6篇,占消费行为研究的37.5%,也构成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重点。包括手机消费、网络消费、租房、服饰消费、体育消费等。如史铮、黄新华的《透视大学生手机消费》就专门研究了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特征和心理。

3.特定群体的消费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共有2篇,主要有城市青年的消费研究和特困生群体的具体消费行为研究。如熊德的《城市青少年消费行为与品牌消费心理的调研报告》就研究了城市青少年对品牌消费的心理。

三、问题与思考

科学研究的最终任务是取得对研究对象的正确而有效的认识,即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从研究论文的数量还是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视角来看,这段时期的大学生消费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反映出了这段时期大学生消费的准确情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

2000―2003年,大学生消费研究只是对消费的行为进行粗略介绍,论文数量很少。到2004―2007年,大学生消费研究对消费行为和心理方面研究数量开始增多,并涉及到新的研究方向,包括独生子女消费和非独生子女消费比较研究,贫困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手机消费研究等。在研究的视角上开始涉及其他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中有80.5%的研究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但这些论文也只是根据一些统计资料进行经验描述,研究成果重复性研究较多,理论上积累和提高不足。虽有23.3%的论文是以理论为主的非实证论述,但大都是教条式的论述,没有一点新意。

(二)研究的学科视角缺乏多样性

根据表2的统计显示,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学科视角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其次是统计学。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这三个学科所涉及到的论文并不多。这表明,从2000―2007年期间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各学科研究并不均衡:研究视角狭窄,相同学科间的研究者相互借鉴已有成果,研究深度不够。

(三)研究的方法缺乏综合性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数据来源

1.1.1数据源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统计源,由于CSSCI收录了体育学10种优秀期刊,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主要优秀论文刊基本载于其中,选择这样的统计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以部分窥视全貌。CSSCI的著录数据为我们进行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角度统计分析提供了科学数据。2012年5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为提升CSSCI的系统检索、统计功能,研制开发了CSSCI新版平台。本着严谨的研究态度,笔者同时利用CSS-CI新版平台跟旧版平台来整合数据。

1.1.2检索方法通过对中图法分类号的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内容分别属于中图类号G811.4、G812.4、G807、G812.7、G812.9、G89、G80-05,应该说,这些类号包含了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全部内容。但由于在论文的分类著录中有可能将一些交叉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论文划分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类所属上述分类以外,所以,我们又选取了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几个重点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大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休闲、体育经济,以这几个关键词和上述的分类号同时检索,合并后去除重复者,得到最后的统计数据。

1.1.3数据处理我们编制了程序,以检索命中记录的ID号作为唯一标识,将重复命中者剔除。然后,利用EXCEL的统计功能,分别从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刊载期刊类型、发文和引文概况、论文类型等方面对检出文献作统计,其中将论文刊载的期刊类型分为体育学期刊和非体育学期刊,分别统计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刊载在这两个类型期刊上的历年数量。为了分析其发文和引文概况,将历年的文献总量、引文总量进行统计,并把文献分为有引文文章和无引文文章来分别统计其数量。而论文类型则是根据源数据给出的类型来进行分类统计,分为研究论文、综述、评论、传记资料、报告、译文、其他等7种。

1.2研究方法

本文以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产出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计量法是从数量角度出发,利用数学、统计学工具揭示文献信息的数量关系、分布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本研究主要利用EXCEL作为统计工具,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文和引文概况、论文类型、及刊载期刊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研究,并使用折线图来生动展示统计结果。此外,还通过与体育学其他学科作横向对比来说明体育人文学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2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概况分析

2002—2005年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学术期刊为7种,在2006—2007年,新增了两种体育学期刊达到9种,而在2008以后增至10种。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主要刊载于这些期刊。

2.1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刊载期刊分析2002—2011年间CSSCI共收录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9087篇,其中刊载在体育学期刊上的文章8638篇,有449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如经济学、管理学和各类综合性学报等。有95.1%左右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集中在体育学期刊上,而仅有4.9%的文章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这一分布情况基本符合布拉德福文献分散与集中定律,即某一学科的文章高度集中于期刊数量相对较少的核心区内,而少数分布在期刊数量较多的其他区域(表1)。•39•按照文献计量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增长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即缓慢增长的初始阶段、指数增长阶段、线性增长阶段和缓慢阶段,但表现在各学科的形成略有不同,某领域的文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门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总体来说是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仅有609篇,到2008年达10a之最1123篇,其中2006—2010年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发文最为旺盛的时期。笔者认为这其中原因不只是因为2006年开始CSSCI收录期刊在增加以及学科趋于成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08年对于中国体育界来说是一个特殊并有重大意义的年份———第29届奥运会以及第29届残奥会均在这一年于中国北京举行以及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夺得第一名。可以说,这一年社会各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次体育盛事上,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引发了一次体育研究热潮。根据源数据发现从2007年开始,体育人文社会领域对奥运题材的关注热度增加。2008年以后随着奥运会热度的慢慢退却,关于奥运的文章数量也开始回落。而纵观全局发现2011年的发文表现的不如人意(726篇),数量明显少于前几年。

探究其原因时发现,近年来有一些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期刊,在注意形式和规范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容和学术分量,不少期刊取消了“篇幅限制”,有些期刊载文量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以及全民对大众体育、体育消费等方面越来越关切及重视,促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开始几年的以概念、理论为主,到现在越来越注重应用以及跟其他学科的结合,期刊在收录文章时也更注重质量和学术性。以体育学核心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例,表2给出2002—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载文情况,数据来源为CNKI数据库。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到2007年以前,该期刊载文量保持递增状态,2008年开始减少,到2011年年均载文量只有463篇,是最多时期(2007年)的一半还不到。这一情况印证了体育学期刊近几年载文量下降的说法。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90%刊载在体育学期刊上,因此,2011年发文量的减少也是情有可原。总的来说,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还是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并且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通过研究一个学科的论文刊载期刊类型,尤其是刊载在非本学科期刊的论文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该学科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图1给出了体育学期刊和非体育学期刊刊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数量的比例变化情况。通过图1可以更清晰的看出,体育学期刊上的历年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完全保持在90%以上,同时有研究也表明体育期刊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也多数集中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说明体育学期刊上刊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不仅密度大,而且更能代表体育学的最新研究水平以及更能反映体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只有6%左右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说明体育学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渗透,但从数量和比例上来看,这种渗透性还是有待加强的。细看其变化趋势发现刊载在体育学期刊的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所占的比例呈微小的波动中稳步增长,非体育学期刊刊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呈缓慢下降趋势。

结合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学期刊刊登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比例在2007年以前一直在波动中上升,2007年下降到一个新低点(仅微高于2002年),以后在逐年上升,2011年又出现微降的趋势。于此相反,发表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比例在2007年达到最高(8.76%),这也是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前夕带来的全民关心体育的一个热潮,随后几年都比例开始逐年下降。这一情况需要引起体育人文社会学学者的高度重视,体育人文社会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领域也将逐步拓宽。近年来,虽然有学者们围绕“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进行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育人文社会学方法论、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的规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进展、特点、任务、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框架等的研究上。然而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发展,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复杂,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研究的范围应该更加扩大,而不是局限于体育领域。为了对比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的论文刊载在体育学期刊和非体育学期刊的状况,我们对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也进行了同样统计,以此对比。表3给出了2002—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的刊载期刊类型情况。从表3数据来看,2002—2011年,CSSCI共收录体育学文章12716篇,其中刊载在体育学期刊上的体育学其他学科文章12226篇,有490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96.15%左右的体育学文章集中在体育学期刊上,只有3.85%的文章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同样的,体育学其他学科的文章分布也是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的。从文章总量变化情况看也是基本上是在上下浮动中上升,其中2004年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8.1%。到2008年到达顶端(1626篇),其中有3a处于下降态势(2003年、2009年、2010年),其他年份都有或多或少的上升。

通过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的其他学科发表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和比例,可以比较出两者的扩散性和融合性。从发表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论文数量看,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数量(564篇)高于体育学其他学科数量(490篇),从比例上看,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是高于体育学其他学科,只有9097篇数量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有564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比例达到6.2%,而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拥有12716篇论文只有490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比例仅有3.85%。图2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刊载在非体育学期刊上的比例对比图。由图2可以看出,两条年度比例曲线都是在上下变化之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刊载非体育学期刊上的论文比例曲线始终位于体育学其他学科的上方,只有2008年两者极为接近,但随后又拉开了一定距离。距离最大的年份是2002年,差距达4.13%,差距最小年份是2008年,差距只有0.12%。总之这两天曲线说明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相比体育学其他学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融合性。

2.2引文概况分析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引文概况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学科研究的特点和差异。这里着重对论文的篇均引文量进行分析,篇均引文量是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它是描述论文吸收信息能力的一项指标。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科研究的整体学术规范程度、研究深度和学者的学风。一般来说,研究深度越深,引用的文献也会越多;学科整体学术规范程度越高,引用的文献也会相对较多。为了通过引文状况考察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特征和作者研究习惯,我们统计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引文数量等相关信息(表4)。根据表4提供的数据,2002—2011年CSSCI共收录体育人文社会学来源文献9087篇,平均每年900多篇,引用文献合计81720篇,篇均引文数8.99篇;有引文文章为8737篇,无引文文章350篇,有引文比例达96.1%。这10a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篇均引文量有了很大的飞跃,从2002年开始逐年上升,从一开始的仅有4.95篇次,到2011年翻了近3倍达到13.14篇次,并且有引文比例也在不断升高,从90.1%上升到97.5%。数据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方式逐步走向规范化,学者们越来越注重引用、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严谨,研究深度不断加深。但是通过对比发现,2002—2006年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的篇均引文数(6.458篇)低于同期人文社会科学整体的篇均引文数(7.386篇),而有引文文献比例(94.8%)明显高于人文社会科学(73.78%),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在整个人文社科领域还是相对比较规范的,更加注重引征,但在研究深度方面还是有待加强,这个情况需要引起体育人文社会领域学者的关注。令人欣喜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篇均引文量在2007—2011年(11.016篇)比前5年有很大的提高。为了对比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文状况,我们还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文概况进行了统计,以此来进一步对比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及特点。表5给出了2002—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的引文统计数据。2002—2011年共收录体育学其他学科来源文献12178篇,平均每年1218篇,引用文献合计130285篇次,篇均引文数10.7篇次;有引文文章为11752篇,无引文文章426篇,有引文比例达96.5%。从表5数据中可以看出,体育学其他学科2002—2011年间的篇均引文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2002年的6.07篇次,到2011年篇均引文数量达到了13.54篇次,上升趋势非常明显。有引文文献的比例也由2002年的89.2%上升到2011年的98.8%。同样的,体育学其他学科的研究较注重文献引用,研究过程日趋规范。

通过表4、表5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对比出体育学其他学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之间的引文的差异。利用表4与表5中的体育人文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的篇均引文数据(图3)。由图3可以看出,从数量变化趋势来看,两者的篇均引文量均保持着上升态势,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篇均引用文献数量始终低于体育学其他学科。只有2009年和2011年的差距不到一篇以外,其他各年两者差距都在2篇左右,最高的2005年达到2.36篇次。对比表4和表5,有引文文献比例基本上可以说相差无几,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紧跟体育学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学科成熟度也在日渐增强。但是从数量上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每年的篇均引文量都低于体育学,可以说在篇均引文量上拖了体育学的“后腿”。总而言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引文情况在自身纵向的对比来看是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同体育学其他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横向对比时,表现的不如人意,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论文类型分析一般来说,对一个学科文章的论文类型进行统计,可以分析出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式,不同类型的论文在学科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研究论文一般代表了原创性的研究,综述和评论类论文主要是学者对过去研究的回顾以及学者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学科学术传统的形成,而译文则反映了对国外学术成果的关注度。表7给出了2002—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类型统计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研究论文为主,发文量占所有论文的91.7%,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大部分文章是研究性、原创性的,并且习惯于研究论文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论文的发文量除2011年外逐年递增,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水平的上升。其次是报告,发文量占总量的6.5%。综述文章与评论性文章发文量相对较少,这4类文章组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文章的主体。最后是传记跟译文发文数量之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传记少的重要原因是相对于其他历史悠长的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兴起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从年度变化趋势上来看,综述型文章数量正在不断减少,这一现象值得引起体育人文社会领域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应加强对本学科研究成果的有效整理和总结。评论性文章少反映了本学科在学术批评和学术争论方面还有所欠缺。而报告的数量主要集中在2006—2008年奥运会比较热的这3a。从引文量来看,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引文量也是有区别的。评论型文章的发文数量不大,但是篇均引文数居于首位,高达到15.3篇;紧随其后的是综述,篇均引文量达到14.8篇;而研究论文的基数虽然很大,但其篇均引文量只有9篇;排在第4的是报告,篇均引文量为7.7篇,总的来说这四种类型的论文在引文数量上有不错的表现,几乎都超过了体育人文社会学十年平均篇均引文数(9篇)。剩余的其他几种类型的论文发文很少,引文更是只有寥寥几篇,可以忽略不计。其中综述型论文的高引文量和它的文章性质是相一致的。总的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类型分布不均衡并且不全面。

3结论与建议

1)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迅速并且日趋成熟。具体表现在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成果更规范严谨,及研究深度不断加深。2)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更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这种渗透性还是有待加强。因此,建议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学者拓宽研究范围,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合作。3)整体学术规范程度有很大的提高,但与体育学其他学科对比仍有不足。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的篇均引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然而在数量上每年都低于体育学。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应加强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学术成果,紧跟前沿。4)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论文类型分布不均衡不全面,主要以研究论文为主,而且综述论文在不断减少,学者们应当重视对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总的来说,体育人文社会学整体上还处于不断探索前进的阶段,我们有理由期待将来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有更好的表现。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例如,你可以这样结束你的简历:虽然有些地方不太满足公司的期望,但是我希望能有这个工作的机会,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公司的认可的。有一点非常重要,在你叙述自己的缺点的时候,你要保证自己的优点足够好,否则你就会显得不自信。

个人信息

姓 名: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户 口: 兰州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兰州大学

毕业时间:

所学专业: 社会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批发、零售(商场、专卖店、百货、超市)、纺织品业(服饰鞋帽、家纺用品、皮具)、市场、广告、公关

期望职位: 业务拓展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市场专员/助理、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跟单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00-4000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 兰州大学 社会政治类 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等。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

培训经历

2008/7--2008/8: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接受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

工作经验

2008/7---2008/11: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先后担任项目部专员职务,熟悉相关业务流程,能独立操作相关业务。

2004/10--2008/3: 爱心活动 | 长期辅助孤寡老人;组织心灵有约献爱心活动;策划并参与了师生共建哲社林大型植树活动

2007/6--2007/9: 毕业实习 |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

2007/5--2007/6: 市场调研 | 策划并组织了《兰州大学学生收入与消费状况调查》项目

2006/6--2006/8: 暑期实践 |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专业技能

熟悉spss社会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

能熟练操作word.wps.ppt等专业办公文件

熟练掌握了office.excel等专业办公软件

工作业绩

2006/6--2006/10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独立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学校2000元的资助奖励金,而后撰写的调查论文被收入学院的优秀学术论文集

2007/6--2007/9: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实习计划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独立撰写了实习报告,被评为本学院优秀实习报告

2007/11--2008/5 自己独立设计并独立完成的兰州大学毕业生论文被评为全校优秀毕业论文

自我评价

1、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能及时完成组织规定的目标任务;

2、做事认真,乐观自信,抗压能力好,专业基础扎实,具备从事管理、销售方面的基本知识,喜欢市场策划及拓展业务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6篇

性 别: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1985年11月

户 口: 兰州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兰州大学

毕业时间: 2008年07月

所学专业: 社会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批发、零售(商场、专卖店、百货、超市)、纺织品业(服饰鞋帽、家纺用品、皮具)、市场、广告、公关

期望职位: 业务拓展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市场专员/助理、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跟单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00-4000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 兰州大学社会政治类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等。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 培训经历 2008/7--2008/8: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接受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 工作经验 2008/7---2008/11: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先后担任项目部专员职务,熟悉相关业务流程,能独立操作相关业务。 2007/6--2007/9: 毕业实习 |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

2007/5--2007/6: 市场调研 | 策划并组织了《兰州大学学生收入与消费状况调查》项目

2006/6--2006/8: 暑期实践 |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专业技能 熟悉spss社会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

能熟练操作word.wps.ppt等专业办公文件

熟练掌握了office.excel等专业办公软件 工作业绩 2006/6--2006/10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独立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学校2000元的资助奖励金,而后撰写的调查论文被收入学院的优秀学术论文集

2007/6--2007/9: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实习计划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独立撰写了实习报告,被评为本学院优秀实习报告毕业论文 自我评价 1、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能及时完成组织规定的目标任务;

2、做事认真,乐观自信,抗压能力好,专业基础扎实,具备从事管理、销售方面的基本知识,喜欢市场策划及拓展业务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7篇

姓 名: 王雷 性 别: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1985年11月 户 口: 兰州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兰州大学 毕业时间: 2008年07月 所学专业: 社会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批发、零售(商场、专卖店、百货、超市)、纺织品业(服饰鞋帽、家纺用品、皮具)、市场、广告、公关 期望职位: 业务拓展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市场专员/助理、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跟单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00-4000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 兰州大学 社会政治类 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等。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 培训经历 2008/7--2008/8: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接受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 工作经验 2008/7---2008/11: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先后担任项目部专员职务,熟悉相关业务流程,能独立操作相关业务。 2004/10--2008/3: 爱心活动 | 长期辅助孤寡老人;组织“心灵有约”献爱心活动;策划并参与了“师生共建哲社林”大型植树活动 2007/6--2007/9: 毕业实习 |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 2007/5--2007/6: 市场调研 | 策划并组织了《兰州大学学生收入与消费状况调查》项目 2006/6--2006/8: 暑期实践 |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专业技能 熟悉spss社会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 能熟练操作word.wps.ppt等专业办公文件 熟练掌握了office.excel等专业办公软件 工作业绩 2006/6--2006/10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独立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学校2000元的资助奖励金,而后撰写的调查论文被收入学院的优秀学术论文集 2007/6--2007/9: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实习计划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独立撰写了实习报告,被评为本学院优秀实习报告 2007/11--2008/5 自己独立设计并独立完成的兰州大学毕业生论文被评为全校优秀毕业论文 自我评价 1、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能及时完成组织规定的目标任务; 2、做事认真,乐观自信,抗压能力好,专业基础扎实,具备从事管理、销售方面的基本知识,喜欢市场策划及拓展业务 3、为人正直,自学能力强,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的亲和力,善于协调团体内部人际关系。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播;手机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一、对手机的文献梳理

不同的研究领域对手机传播有不同的解读,笔者经过梳理发现,在既有的研究当中,对手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视角:

第一种,将其置于宏观的文化背景中,探讨其对社会形态、传播格局等的影响。比较著名的著作有美国莱文森所著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它从哲学思辨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宏观现象学层面的描述;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手机媒体与媒介生态重塑》《手机新媒介对传播格局与社会形态的影响》《对手机传播社会含义的多重理解》。这些对手机的研究大多把手机放在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下,去探讨其与社会其他主体结构的互动,侧重分析手机的社会意义。

第二种,将手机作为一种媒体看待,把它放入与其他媒体相比照的社会媒体系统之中去分析,探讨其媒介属性与传播特点。如《论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特征》《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这些研究都是把手机作为媒体来探讨其传播功能和社会影响。

第三种,把手机放置于日常生活的现实背景当中,探讨其对人们的日常交往等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手机・传播・表征――手机与日常生活》 《指尖上的移动家园――手机短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手机媒介传播弥漫于空间》,从日常生活出发去分析手机对社会的影响。这些研究从日常的生活切入,重视手机交往空间的建构,对手机的文化意义有了近距离的呈现。

第四种,把手机放在与人的互动层面上,去探讨其对人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层面的影响。如《紧逼的“现代 性”――透视手机传播新景观》,从“现代性”这一角度探讨手机人际传播中浮现的问题以及对人自身的影响。《试论对人际传播中认知过程的影响》则通过考察手机对人际传播中认知过程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技术,这些研究重视手机与人认知层面的互动,把手机研究引入微观层面。

第五种,把手机放在传播的过程中去分析,回答媒介技术是如何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或者文化产生影响, 目前研究代表作有《手机传播现象初探――一个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视角》 从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出发,借用媒介环境理论,对手机本身的符号系统进行分析,对手机传播的研究大多是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忽视了手机与手机使用者本身之间的互动,对手机本身的研究不多。这是唯一一篇对手机本体论的研究。

二、对手机文化的文献梳理

第一,将手机文化放置于媒介文化的大概念下,侧重分析手机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对2000年至2009年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以“手机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23篇,比较突出的有两篇:①《手机文化的深度解读》, 该论文以手机技术形态和手机广告位文本,借助消费社会的相关理论,剖析手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对手机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技术文化”“传播文化”等概念没有做明确的界定。②《手机传播现象初探――一个媒介环境学的视角》以手机传播为研究对象,借助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以技术―传播―文化的互动关系为视角,以手机交往为例分析手机这一新兴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其余分别以手机短信、手机消费、手机报为切入点对手机文化进行阐释。

检索2000年至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以“手机文化”为关键词,共检索到53篇相关论文。其中对手机短信的研究有19篇,对手机在校园内产生的文化现象的论述有9篇,占文章总数的二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对手机文化的研究视野相对较窄,过分集中于手机短信研究。研究的范围且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缺乏对其他手机文化产品的学理性剖析。

第二,将手机文化放置于消费文化的大概念下,从消费文化角度研究手机文化。《从文化消费认同与公共利于服务看手机媒介普及》,初步探讨了手机充当消费者情感表达和个体展现的载体作用。《手机广告的奥秘》《手机的符号与符号消费》,两篇论文均对手机广告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手机广告作为手机消费文化的一种表征,对手机消费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虽然有创新处,但是较为片面散乱,大量的论文都是从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切入的。

第三,将手机文化放置于社会文化的大概念下,探讨手机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

查阅到的相关研究较少,代表性的有《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以手机随身带与现代性、手机重构城市社会人际距离这两个专题探讨手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为其在扩大我们的感知距离和能力,突破了时空距离的限制,从而创造了新的 主体存在;《手机:全球背景下的“主动”选择――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手机消费的文化和心态解读》以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新一代农民工对这一环境的认知作为分析的起点,以社会学“生平情境”作为分析工具,指出新一代流动农民工手机消费在消费之外的意义,通过分析农民工的手机消费来解读他们在珠三角地区生存心态的特征。

此外,还有从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交叉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分析的,如 《手机媒体概论》,对手机媒体的技术、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及运营等层面展开全面论述。《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从哲学思辨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宏观现象学层面的描述。《文化工具与文化传播的革命――关于手机的对话》一文中,生认为手机正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且手机对人的心理和思维、大众交流有巨大的影响,而目前应该做的是适应新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一文从手机文化与社会互动关系中探寻手机文化的起因,从媒介技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这三个维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全面阐述,最后对手机文化建设展开策略研究。笔者对手机文化的想象构建,对笔者的本文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多数研究大多侧重于从手机文化的某个角度和层面,如手机短信、文学、校园文化建设,来对手机文化进行批判性解读,未能对手机文化进行系统性的阐述。未能揭示出深藏于社会大环境中的手机文化传播背后的深层意蕴,对于手机文化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出全面的对策。

三、对藏区手机文化传播的文献梳理

中国知网收录藏区研究文献18933条,内容涉及的地质、政治、宗教、经济等,其中关乎媒体与藏区问题的文献仅27条,都是探讨中外媒体中的“报道”,例如,唐文佳的《3・14地区报道中的国际媒体分化现象分析》,刘颖、郝亚明的《想象与对话――中法媒体报道下的》等。所有文献都没有针对媒介使用与藏区社会发展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美)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丁 妍,沈汝发.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消费社会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文献调研笔者经过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发现,当前国内对于合作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研究的内容集中在某一领域的合作论文比例、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地区合作等方面,郑海燕对1995-2004年SSCI与A&HCI收录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进行合作研究,重点探讨了中国学者与国际学者合作研究的概况;侯钰与胡小元以《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为样本数据来源,从作者合作、国别合作的角度统计分析了科技期刊论文的合作概况;金炬等综述了近30年发表于《科学计量学》期刊的关于科技论文合作研究的计量学方法,并对国际科技合作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李凯旋等对2001-2006近6年发表于《情报科学》的合作论文中的作者进行研究,构建了一段时期的作者合作网络;栾春娟与姜春林以2006-2007两年中国SSCI论文信息为来源数据,统计分析了中国SSCI论文与国际合作的概况,构建了合作图谱;安美荣等从合作度、合作率以及合作方式的角度对我国17种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的作者合作概况进行统计分析;朱唯唯等基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4五年数据,对我国体育学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进行了概况分析;任亚肃与段京肃基于CSSCI2000-2004五年数据,对我国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概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数据统计、合作图谱构建等。综合起来笔者发现,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集中在新闻传播学、医学、体育学、社会学、法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尚为鲜见。同时,虽然各别研究中涉及到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地区合作等内容,但是并没有将它们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上述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基于数据统计的概况分析上,并没有形成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在数据来源上,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所涉及的数据来源较为陈旧,其来源数据的年度跨度不长,一般为五年左右,因此并不能展现出近期最新的领域合作研究状况。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2至2011年的数据,力图从合作概况、作者合作、机构间合作以及地区间合作多角度入手全面展现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近年来的合作研究状况,并对其与体育学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近一步深入评价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研究水平。

(二)数据检索与处理本文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数据来源,为了选出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我们选取了“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大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休闲”以及“体育经济”等反映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关键词,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涉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分类号“G811.4”、“G812.4”、“G807”、“G812.7”、“G812.9”、“G89”以及“G80-05”等,对CSSCI进行了检索,获得2002-2011年十年间满足以上检索条件的9127篇文献。除此以外,为了对比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母学科体育学的合作状况,我们还检索并统计了体育学合作论文。为了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研究状况,我们从获取的文献中筛选出合作论文,并按每篇文章的合作人数分别统计,并提取出每位合作作者的所在机构(注,当一位作者标注多个机构时,仅以第一机构为统计对象),再根据机构所在地进行地区划分,以便进行跨机构跨地区合作的统计分析。在进行合作数据处理时,我们将每一篇文章作唯一标示,统一文章的作者有这个唯一标示联系在一起,同时对作者的机构进行规范处理,即统一名称、标注机构类别、标注地区信息。最后再将处理好的数据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别产生合作概况统计数据、机构、机构类别、地区等合作统计数据。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合作概况与对比分析

作为跨学科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合作研究应该是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式,它可以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入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因此,我们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概况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合作状况,再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对比,可以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合作研究的优势和问题。

(一)概况分析从我们查阅的数据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每年体育学期刊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论文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分析该领域的合作状况也可窥视体育学领域合作研究的一角。表1给出了2002-2011年CSSCI中收录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合作论文及相关统计数据。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十年来,CSSCI收录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历经了不断增长之后,又迅速下降的过程,合作论文的变化则有一定区别,从2002年以后的不断增加到2007年的微降后,经过两年的上升,2010年后又迅速下降。如果排除掉CSSCI对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收录数量变化的因素来考察其合作论文比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该领域合作论文比例存在着波动上升后又迅速下降的过程。综合考察近十年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合作比例,应该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最低年份的2002年也达到了47.78%,2009年达到了最高点61.87%,十年平均论文合作比例为54.67%,相比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比例(32.8%[13](P.1023))高出很多,这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合作研究远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水平。

(二)对比分析为了比较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状况在整个体育学领域的表现,我们专门对CSSCI收录的体育学论文的合作情况也进行了统计,以帮助我们进行对比分析。表2列出了2002至2011年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排除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与合作论文的统计数据。由表2数据显示,CSSCI收录的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论文数量在这十年中历经了下降(2003年)、上升、再下降(2007年),然后又经历了上升(2008年)下降(2009-2010年)再上升的过程。其合作论文的数量和比例变化也呈现多次不断上升下降的过程,但合作论文所占比例变化波动则不如数量变化频繁。图1为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论文各自所占比例的对比图。将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论文的合作论文比例要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10个百分点左右,从年度的数量比例变化来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所在,2003年体育学合作论文比例在下降,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则在上升;2006年至2010年两者的变化几乎都成反向变化;从最近的两年看,两者的合作比例都在下降,但明显看出形成“剪刀差”的态势。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合作比例始终低于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的合作比例,平均差距为9.98个百分点,最大差距年份在2007年,达到16.65个百分点,最小差距出现在2009年,只有4.01个百分点。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合作差距,但是我们推测这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体育学学者来说易于接受和拥有这类知识以及体育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所涉及的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等需要他人引入有关,同时可以肯定,如果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仅仅局限在体育学领域,则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一定不会产生突破性进展。

三、作者合作研究模式分析

作者合作是合作研究的主要表现形式,一项研究工作的进行往往离不开来自同一领域或不同领域研究工作者的相互合作,作者合作能够有效地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以及最后研究成果的内容质量。从作者合作研究的角度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合作进行揭示,能够充分反映出领域作者的合作研究状况。同时,通过与整个体育学领域的作者合作进行对比分析,能够近一步定位领域作者合作的层次水平。

(一)概况及作者合作模式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除了需要本研究领域的学者拥有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知识,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领域学者介入。因此,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合作概况与合作模式,对改善本领域合作研究,促进本领域研究的发展和突破有着积极意义。1.概况分析分析讨论作者合作,最常用到的两个指标为论文作者合作度与论文合作率,我们用平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表示论文作者合作度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了领域研究工作吸收研究人员智力的程度;用由两名或者两名以上作者完成的论文数量与论文总数量之比表示论文合作率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了领域合作研究的程度。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2002至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合作率指标,下面我们仅对论文作者合作度指标进行讨论。表3列出了体育人文社会学2007-2011五年论文作者合作度的统计数据。由表3我们可以发现,2002-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文作者合作度基本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情况,最大论文合作度与最小论文合作度的差值为0.24,五年平均作者合作度为1.93,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合作程度且合作度较为紧密,领域合作研究较为频繁。如前所述,我们认为这一统计结果反映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综合性。2.合作模式分析按照参与论文的作者数量,将作者合作分为“2人合作”、“3人合作”以及“4人及4人以上合作”三种合作模式,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统计分析,能够近一步刻画领域作者合作研究的参与度。表4展示了2002-2011十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三种作者合作模式的统计结果。从表4的统计数据结果来看,2002-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2人合作”与“3人合作”占据了主要地位,“3人合作”与“4人及4人以上合作”论文的总和不及“2人合作”的总数,十年“2人合作”论文的总数为2828篇,“3人合作”与“4人及4人以上合作”论文的总和为2162篇。图2直观反映了三种模式的整体分布情况。由图2我们可以看到,体育人文社会学中“2人合作”与“3人合作”模式占据主要地位,其中“2人合作”比例占到总体合作的一半以上,“3人合作”模式也占据相当比重。这一结果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论文合作研究主要由2-3人组成,说明此领域合作研究的主要范式是2-3人的合作团队。进一步分析研究三种模式的动态发展变化情况,能够展现出领域作者合作模式的动态形成与演变过程。图3显示了三种作者合作模式的比例发展趋势。由图3我们可以发现,2002-2011年间,三种合作模式都存在一些波动,如两人合作论文的比例最高达到2011年的63.23%,而最低年份的2004年只有53.23%;三人合作论文比例的最高年份为2009年,达到30.17%,最低年份的2002年只有20.96%;同样,4人级以上作者合作论文比例最高接近20%,即2002年的19.59%,最低也仅仅刚过10%,即2011年的11.90%。总体而言,三种合作模式比例分别围绕57.6%、26.7%、16.7%上下波动。

(二)对比分析将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作者合作情况与体育学领域其他二级学科进行对比,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该学科作者合作的整体水平。表5列出了体育学领域内除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其他二级学科中,近十年作者合作的相关统计数据。由表5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02-2011年中体育学领域除体育人文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二级学科的作者合作中,“2人合作”模式虽然也是体育学合作论文主要形式,但相比体育人文社会学,其两人合作论文比例大大减少,下降了12个百分点;同时,三人合作论文、4人及以上合作论文的份额在扩大,分别达到了30.23%和24.38%。图4形象地显示了体育学论文三种合作模式的比例。如果我们比较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合作模式的比例数据,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绘制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和体育学论文的三种作者合作模式的比例变化趋势图,从而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动态变化过程。参见图4。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体育学领域中,无论体育人文社会学还是其他二级学科作者合作模式的层次是比较清晰的,三种不同的作者合作模式之间没有发生交叉现象,表明领域的作者合作研究模式较为稳定。纵向来看,虽然每一种作者合作模式所占的比例会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其波动幅度不是很大,加之每一年三种模式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学校比例高低分明,我们由此可以判断我国体育学领域作者合作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合作模式的层次结构。我们发现,三种模式中只有“2人合作”的体育人文社会学高于非体育人文社会学,这反映出“2人合作”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所占比重大于其他体育学领域的二级学科。

四、机构间合作研究分析

机构间合作可以是机构间研究人员的优势互补,各自的特长易于充分发挥,能够将研究领域中分散在不同单位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科研成果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存在的广泛合作研究中,机构间合作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一)概况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科研单位中广泛进行着体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体育学的二级学科,在传统体育学领域的基础上与社会学领域相交叉,因此存在广泛的合作研究。机构合作作为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预见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一定存在着广泛的机构间合作。表6列出了2002-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机构间合作的概况数据。由表6我们可以看出,除2011年之外,其余各年中,随着领域合作论文数量的增长,机构间合作论文数量也呈现出波浪形式的增长态势,合作比例同样保持着这种态势,各年合作比保持在45%-55%左右的区间水平之内,其中2004年最少,为44.53%,2011年最大,达到52.1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2002-2011年间的平均机构间合作比达到了49.22%这一较高水平,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研究者重视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领域的资源整合水平达到比较高的水准。

(二)对比分析为了进一步对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机构间合作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将2002-2011年间该领域的机构间合作统计数据与体育学领域中的其他二级学科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我们了解了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整个体育学领域机构间合作中所处的具置。表7列出了近十年体育学领域内除去体育人文社会学以外其他二级学科的机构间合作统计数据。对比表6和表7的统计数据,体育学领域其他二级学科的整体机构间合作比较体育人文社会学为高,每一年合作比都高出十个百分点左右。从机构合作论文数量的变化来看,机构间的合作比例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机构合作比例于2003-2005年间出现激增状态,而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相比滞后一年,这个快速增长发生在2004-2006年间,以后各年基本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为了清楚的看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机构间合作比例走势,我们根据表6和表7,绘制了它们的机构合作比例图(参见图5)。由图5我们可以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的机构间合作比变化趋势极为相似,都是在波动中上升,但体育学其他学科机构间的合作普遍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他们的差距围绕着10%上下浮动,差距最大的是2009年14.72%,差距最小的是2003年的6.14%,平均差距是10.24%。这一数据说明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跨机构合作力度远低于体育学其他学科。究其原因,体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差异与体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相比,差异较小,同时在本机构内部,体育学学者更易找到人文社会学学者合作。

(三)合作类型分析为了从整体了解2007-2011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合作论文的机构背景,我们对2007-2011年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合作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详细数据见表8所示。其中,“合作类型”一栏中的“体”、“师”、“综”、“理”、“其”分别表示五种机构类型,即“体育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性院校”、“理工类院校”、“其他类”。在这五类机构中,前四类主要指普通高校,“其他类”对应民办类、职业技校类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另外,表中每一年的“排名”栏为当年不同合作类型频次的排名,数量为合作发文的数量。由表8我们可以发现,2007-2011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合作论文中同类型机构的合 作比例较高,其中体育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又占据主要位置。2007-2011年间,上述两类高校内部之间的合作均保持在前三名之内。在不同机构类型的合作中,各年排名的波动性较大,具有较高排名的类型有体育类与其他类之间的合作,这主要来自于体育类院校学者与体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其次合作较多的是体育类与师范类之间的合作以及师范类与其他类之间的合作。上述三类合作关系在2007-2011年中都占据了较高的排名,且其排名的波动性相对较低,这也反映出这三种合作类型为领域主要机构合作类型。我们进一步选取2007-2011年合作比例最高的五种合作类型,并构建其排名的变化趋势。由图6我们发现,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机构合作论文中,体育类院校之间、综合类院校之间以及理工类院校之间的合作较为稳定,其排名变化没有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师范类院校之间以及其他类机构之间的机构合作近五年波动较大,特别是在近两年中其他类机构之间的机构合作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情况,2010年至2011年间其排名下降了近10位,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不同机构类型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体育类高校之间、综合类高校之间以及师范类高校之间,其中体育类之间和综合类之间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机构合作关系。

五、地区间合作研究分析

地区间合作是指不同地域的学者之间的合作,这种跨区域的合作可以使地域之间学术资源互补,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这个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体育学研究领域,区域之间的学者合作可以使地区学者间的人文优势充分展现,已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之间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能够了解研究领域内不同地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整合的概况。

(一)概况分析经过长期的科研活动积累,不同科研单位所积累的学术资源与优势各不相同,某一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资源往往不会全部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区,这使得要在该领域进行高效的科研工作必须进行不同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地区间合作由此产生。作为交叉性学科的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当然也离不开地区间的合作研究。表9列出了2002-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地区间合作的相关统计数据。由表9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2至2011年十年中,除2011年来源文献数据本身较少之外,其余各年中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地区间合作论文数随着合作论文总数的逐年增长而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由2002年仅有的66篇增长为2010年的179篇,2006年至2010年的地区间合作论文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为160篇至180篇左右,2008年达到2002-2011年间的高峰,为197篇。2002-2011年中的地区间合作比例水平始终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由2002年的22.68%逐步平稳增长为2011年的30.69%,十年内的跨地区合作的平均比例为28.02%,没有出现剧烈的波动情况,这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与学术交流活动已经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水平。

(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了解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地区间合作水平在整个体育学领域所处地位,我们将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二级学科近十年的地区间合作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表10列出了2002-2011年体育学除体育人文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二级学科的地区间合作统计数据。由表10中统计数据我们发现,2002-2011年间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地区间合作比整体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每年地区间合作比两者相差五至十个百分点左右。在10年的数量变化过程中,基本上为上升趋势,但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较前一年有一定的减少。为了将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做一比较,我们将两者的地区之间合作的比例进行统计对比,并将它们地区间合作比例的年度数据绘制成图,详见图7。从图7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学其他学科的整体地区合作比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这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整个体育学领域中的地区合作尚需改善,两条曲线的年度变化虽然不完全相似,但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趋势。这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地区合作与体育学其他学科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或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两条曲线十年来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线上,这表明体育学整体的地区间合作水平较高。

(三)共现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近期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合作论文的地区合作情况,我们对2007-2011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合作论文的合作机构所在地区进行了统计,构建了合作地区的共现矩阵,表11列出了其中的部分内容。由表11我们可以发现,2007-2011年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呈现多交叉以及本地区合作为主的特点,某些地区之间甚至不存在任何合作。为进一步获得直观的地区合作分布情况,笔者利用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Ucinet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操作,获得如图8所示的地区合作网状关系图。由图8我们可以发现,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地区合作比较紧密的有北京、上海、福建、山东、广东、陕西、河北、河南等地,上述几地均与其他地方直接或间接发生合作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地区合作的核心区域。与此相对应,宁夏、甘肃、青海、安徽、、内蒙古、海南、港澳台等地区与其他各地发生合作关系的程度较低,它们处于整个地区合作网状关系图的最外层,这些地区要么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整体学术研究产量较低造成其与其他地方发生合作研究的基数较少;要么属于远离内陆学术发达地区,其地理因素的限制造成了其与其他地区发生合作关系的机会下降。

六、结语

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2-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合作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当前我国该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合作研究,近几年合作研究的趋势保持稳定,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相比,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合作研究度较高。对领域作者合作的研究发现,当前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作者合作的主要模式为“2人合作”和“3人合作”,这两类合作模式的总比例占到整个合作研究的一半以上。对领域机构合作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保持了较高的机构合作比例,机构间合作呈现整体平稳状态,机构合作主要集中在同一类型的机构之间,不同类型机构的合作中,体育类与师范类之间、师范类与综合类之间以及体育类与其他类之间的合作占据主要位置,某一些类型机构之间的合作近几年来出现了波动情况,但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整体上保持稳定状态。对地区合作的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地区间合作呈现稳定发展状态,地区合作主要集中在本地区内部的合作之中,不同地区的合作也具有集中分散的趋势,合作关系较为紧密的有北京、上海、福建、山东、广东、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合作关系较为疏远的有宁夏、甘肃、青海、安徽、、内蒙古、海南、港澳台等地区。本文的完成离不开苏新宁教授的悉心指导,他为研究指明了方向。王越、周美汐、杨佳佳、吴志祥和姜霖等同学在数据收集处理的工作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笔者在这里向以上老师和同学的努力工作表达敬意。

上一篇:药品绿色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消费税税收筹划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