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范文

时间:2023-09-18 13:34:21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篇1

关键词:形式美;美术作品;审美价值;形式法则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44-02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到了古西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比如,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含义

形式美是艺术创造追求的目标之一。它在美术作品中往往具有独立的作用。但形式只有和相应的精神内容相结合才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形式美只有不仅作为目的,也作为手段时,它的本质才会得到充分体现。首先,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在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中外古代的美学和艺术创作很早就注意到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密切联系。如《维纳斯》他表现的女神的美,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包含形式又包含内容,他的美存在于灵魂和人体的统一和和谐之中,因而成为内容和形式高度有机结合的典范。

其次,形式美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但它决非纯粹自然的事物。它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表现这样或那样的某种朦胧的意味和人类情感观念,是因为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包括心理、观念、情绪向形式的历史积淀。经过历史积淀的形式美,就成为一种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有意味的形式”。社会实践的历史积淀使形式所涵盖的社会生活内容渐渐凝结在构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及其组合规律上,事物的形式或美的形式就演变为独立存在的形式美。

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构成因素

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等。色彩的物理本质是波长不同的光。色彩既有色相、明度、纯度属性,又有色性差异。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蓝色显得宁谧、沉重、悒郁、悲哀;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哀怨;黄色显得明亮、欢乐等。形状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素,也都具有极富特色的情感表现性。如直线表现刚劲(商代司母戊鼎);曲线具有柔和(永乐宫中仙女的衣纹);波状线表现轻快流畅;辐状放射线表现奔波;交错线表现激荡;平行线表现安稳;圆形柔和、饱满;方形使人感到刚劲;立三角有安定感;倒三角有倾危感等等。把色彩、线条、形体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组合起来,就形成色彩美、线条美、形体美等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组合规律,也即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有多样和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断地熟悉和掌握各种感性质料因素的特性,并对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而总结出来的。下面,我们就列举并结合一些实例做简单的解释。

(一)多样和统一

多样和统一是一种相当普遍使用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多样”体现了各个事物的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和整体联系。在美术作品中,由于各种因素使美术形象变的不同,有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必须要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其统一于一个中心或主体部分,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有机整体的形式,变化中带有对比,统一中含有协调。例如在绘画方面中国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中琵琶演奏部分,人物表情都集中在“听”上,但每个人听的表情、姿态、服饰各有不同,有的侧首,有的回眸,有的倾身,有的凝神。不但面部表情不同,每个人的手的表情也不同等。但所有的这些细节表现都同意在倾听上。个性是多样的,所以画面上丰富而不杂乱,统一而不单调,给人以真实感。可见,多样统一形成了整体的和谐,一切局部都从属于整体,局部的魅力是在整体中显现出来,同时在整体中又保持了局部的相对独立性。

(二)对比与和谐

对比就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美术作品形式中的对比因素很多,如大小、曲直、方向、黑白、明暗、色调、疏密、虚实等,都可以形成对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是色彩中红与绿对比。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就是指可比因素存在某种共性,也就是同一性、近似性或调和的配比关系。和对比一样,和谐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林风眠的《静物》中,直立的玻璃水壶和水平的鱼、黑与白、背景上的橙与绿,都存在鲜明的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然而由于黑白在画中起主导作用,画面仍是和谐的。而潘天寿的《水仙》由于花丛方向与造型而使整体形式非常和谐,然而在花丛大小、位置、叶的交插及题字上又稍有变化。因此在美术作品中,对比与和谐,常常是某一方面居于主导的地位。

(三)比例与尺度

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形象中都包含着一种内在的抽象关系,就是比例和尺度。比例中包含着数学的秩序,美的人体具有某种比例,在古代希腊就被发现并作为美的规范。古希腊前期人体比例规范被确定为7个头长,到后期又确定为8个头长,而在时装设计中甚至是九个头长或九个以上。同时,几何学中的黄金分割又被认为是美的比例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如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的建筑平面与正立面的长、宽之比,都是接近黄金比的。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的《萨平妇女》的构图,也是按黄金分割的比例去安排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位置的。中国古代画 论中所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讲了山水画中山、树、马、人的大致比例。在《芬奇论绘画》一书中达・芬 奇认为:“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意思是说,尺度就是标准、规范,其中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意思。例如建筑设计的原则就是要适应人的生活起居与审美的需要,人体的比例、画面的安排都要有一个适当的标准,就是符合美的规律的尺度。

(四)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整体的各部分依实际的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它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动物都具有对称的外形,比如螃蟹、蝴蝶、人体等,其中可分完全对称,具有很强的整齐感与秩序感,如贵州的《蜡染头巾》。并不完全等量等形的对称,如马蒂斯的《蓝衣妇女》,是一种带有变化成分的对称,使人感到人物形象既稳重端庄,又自然生动。还有一种回旋对称 、辐射对称等。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平衡就是均衡,其实就是不平衡对称。如王雪涛的《牡丹》,右上方的花与左下方的枝叶就是依中间的重力支点形成均衡的。马蒂斯的《静物》中,右边的盆花与左边的大块衬布构成均衡。均衡的法则使作品形式于稳定中更富于变化,因而显得活泼生动。

(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来是表示时间上有秩序的连续重现,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具体体现在形象排列组织的动势上。如《清明上河图》在形象排列上由静到动,由疏到密,便形成一种节奏感。建筑中也是如此,比如中国的古代塔,就非常象音乐一样具有节奏感。欣赏《中国古代塔》这些一层层有规律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韵律是一种和协美的格律,“韵”是 一种美的音色,“律”是规律,它要求这种美的音韵在严格的旋律中进行。也就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韵律。韵律更能给人以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郑板桥所花的无根兰花,在形象排列组合中所表现的那种充满情感的节奏,也就是韵律。

美术作品的形式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物质化的体现,但是,形式也因为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味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在美的创造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但这些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在不断发展。在西方美术史上,哥特式艺术大师对教堂建筑形式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和古希腊完全不同。巴洛克美术为了强调动态和激情,也背离了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形式规范。尤其是在现代艺术中,为了达到创新而打破传统形式法则的创作,更是层出不穷。石涛曾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这是说高明的艺术家不是把形式法则看作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善于根据创作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形式法则。所以,我们对形式法则的理解,应该是作品产生的主观条件,可以更好的欣赏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美术作品篇2

关键词:美术;欣赏;差异;探析

当我们走进美术展厅的时候,很多的美术作品会进入我们的视线,这时候我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就开始了。但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情况是,即使是面对同样的美术作品,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感受。其实美术家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欣赏的物体,而要从这些作品当中获得艺术欣赏的价值就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我们的知识经验就会对欣赏美术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美术作品欣赏差异产生

由于人是美术作品欣赏的主体,并且这个主体不是被动的,我们欣赏美术作品实际上是对美术作品的一次再创造,是欣赏主体和美术作品之间的一个深刻的交流。

首先是美术作品欣赏差异产生的前阶段,即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从美术作品的外形往往能够从不同程度上引起观赏者的注意。而在这个时候,美术作品本身包括的构图和表现形式都会给观赏者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观赏者通过这些美术作品来捕捉到创作者的表达信息。这个时候的差异主要是来源于每个欣赏者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原有的心理定向在作用。这个时候的差异特点通常是观察上的不同造成的。

其次是美术作品欣赏差异的产生阶段。美术作品往往包含着美术家的审美理念和现实的感受在其中,借助了一定的物质媒介来表现出来的。在欣赏者开始用心去观察作品的时候,在美术作品当中的那些感性符号就可能会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以梵・高著名的油画作品《向日葵》的欣赏为例。这副作品当中创作者带着很强烈的色调来进行结构的设计,采用了明亮的色彩,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很多的欣赏者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很容易去想象创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时候更多的是由欣赏作品时联系创作者的经历来进行合理推测造成的。

最后是美术作品欣赏差异的深入阶段。由于欣赏者主体的认识会随着对美术作品观察深入而变得越来越深刻的,欣赏者在分析美术作品本身的信息时,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以及生活经历会对他们的观赏产生很大的作用。而且这个过程往往是具有创造性,主体在和对象的交流当中也可能会进一步地进行美术作品的第二次创作,因此也就会让作品的意义变得更加复杂。

二、影响美术作品欣赏差异的因素分析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美术作品欣赏的差异,其中在前阶段主要是由于心理的定向作用造成的,而美术作品的类型不同也会影响到欣赏差异,欣赏者的主观能动意识则会加深这种欣赏差异。

1.心理定向作用影响了美术作品欣赏差异的前阶段。

研究表明,心理定向作用对美术作品欣赏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其实更多地是反映出了任何美术作品的欣赏都是欣赏者带着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的。我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会使得我们在每个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当中去特别地注重某一方面。这时候欣赏者对作品信息不同的选择就造成了欣赏的差异。美术作品其实在进入观赏者眼睛之时就已经产生了多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就是最初的差异反映。任何美术作品都包含了美术之美的主观价值追求,这种不同的主观感受呈现的方式是不同的。以美术作品《最后的晚餐》为例。除了我们熟知的达芬奇的那幅作品当中使用的是棕褐色的色调为主,门徒们有规律地分为三个人一组,制造的是一种比较庄重严肃的气氛;而其他的一些画家在晚餐的主题上则主要是以表达幸福为主要的。每个人的视野和知识背景影响到他们的欣赏感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美术作品做出准确一致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

2.美术作品的类型不同会影响作品欣赏的差异。

美术作品的欣赏差异会由于欣赏的美术作品类型不同而有所加大。欣赏抽象的美术作品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对创造者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达到对作品的理解。美术作品是和很多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的,每个欣赏者都会在作品中积极地寻找那些能够和他们产生共鸣的元素。很多的美术感受都是由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时候产生的。在美术作品欣赏中产生差异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蒙娜丽莎》。很多的人从画中人物的微笑联系到了不同的方面,对这个微笑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欣赏者把蒙娜丽莎的微笑当作是迷人的微笑;而有的欣赏者则认为这一微笑中带有邪恶在其中。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了欣赏者的知识结构会对作品的深层解释产生很多的差异。

3.欣赏者的主观能动意识会加深欣赏差异。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实际上都是欣赏者和美术作品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相互之间的交流不断地深入,这种欣赏的差异就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在美术作品中常常有一个“未定点”或者是“意义空白”。当欣赏者在不断的接受作品传递的信息过程当中,他原来的知识、经历和文化修养正在发挥作用,使他开始对美术作品进行再次的创造,这种创造正好能够实现美术作品的具体化。特别是在中国画作品中常常有意地要留出一定的空白和未定点来吸引欣赏者参与到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建构中。通过模糊性和象征性来为欣赏者提供情感联想和理解力的空间,为欣赏者的创造提供了更大可能。以徐悲鸿著名的《马》为例,在这个作品当作主要突出的是几匹形态栩栩如生的马,其他是很大的一片空白。而正是这种空白能够给欣赏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大的人可以联想到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驰骋;也可以想象苍穹之下群马在其中穿梭。这个过程中欣赏者的主观能动意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欣赏的差异也有呈现出更深刻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林青.美术作品欣赏差异的产生及影响因素[J].美与时代(中旬),2009,(11)

[2]王涛鹏.简议美术审美能力的建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02).

美术作品篇3

由此,我认为当我们评判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时并不能仅仅依靠人们的视觉美感而判断。好的美术作品需要包含人的思想感情,真正的使欣赏者达到心灵的一种愉悦和享受达到与作品间的共鸣,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就像毕加索,每一幅画都能表现作者的主观意识,都能在当时抒发作者最基本的情感,我觉得他的作品是成功的。

当然在我们评判艺术作品时,也应该考虑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域,毕竟每一个时代,不同的环境也会造就不一样的人格魅力。当我们欣赏古代希腊的雕塑时,我们会带着怎么样的眼光去欣赏呢?也许有些人会质疑,如此写实的复制逼真的人体是否违背了伦理道德,是否让人产生邪念。答案是不能,因为古代希腊所处的地理环境属于温热的气候,人人都穿着很少的衣服,在他们认为,的人体是一种神圣的象征,并且在他们举办运动会时,运动员必须全身,以表示对神圣运动会的尊敬。所以说我们评判这些作品时不能仅仅考虑到自己国家的文化特征,不能带着自己世俗的眼光来批判别人。再而我们讨论一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画,记得看名家讲坛时一位学生说整幅画面不和谐的部分是父亲耳上插着的圆珠笔,塑料的质感影响了整幅画的效果,但是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希望用这支笔来表现出父亲有知识,表现新时代的农民兄弟一样具有文化。新时代的我们看到这画时会被父亲满脸的沧桑感所震撼,会对农民的辛苦而同情,假若这幅画出现在比较清苦的建国初期人人都在过这样的穷日子,我们在欣赏这幅画作时还会有那种视觉冲击吗?所以说地域、时代、切身的感受作者也是我们在评判美术作品必须要考虑的部分。

最近大连引进仙人的一幅作品,整幅画中间只有一只翻着白眼的小鸟,但是这幅画却是价值连城,迎来了无数的欣赏者前来观摩。小小的一只鸟为什么会有如次大的魔力呢?因为那些白眼代表了作者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很欣赏仙人的作品,在画中,所有动物上翻的白眼似乎成为了朱耷作品的标志,而从那些白眼中,我们也强烈的感到了他对整个社会的不满感受到了他对社会的唾弃,感觉到了他的怀才不遇。寥寥几笔,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体现了画的价值。同样的人物还有马远和夏圭,他们的画似乎并不符合构图的原理,大片的空白留给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在想的同时就因此忽略了这些原则性的东西,难怪面对当时称赞他们的评论家时,朱隶给了这样的一个评价“残山剩水,宋僻安之物也,何取焉。”同样的艺术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成就了不同的评价。

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分歧的产生,既说明了美术作品本身的多义性,也是对作品的丰富和补充。但另一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又不是任意的,必须建立在对作品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最近了解了一位西方艺术家,不禁为他不被世人理解而由辉煌跌入低谷的惨痛经历。他就是伦勃朗•哈尔门斯•范•莱恩,一位17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的画家,走着一条独立的艺术道路。

伦勃朗在作画时遵守的原则是:我就是我。他将作品生活化、时代化、社会化和非宗教化。画表现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但是没有哪一件作品是宣言宗教的,都是借助宗教来宣扬人心的善良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的。他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批判色彩。他与当时的社会并不合拍。他创作了很多的作品与荷兰大多数画家不同的是,伦勃朗没有屈服和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我行我素。他的肖像画不仅描绘了一个人,而且描绘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是时代和社会的一面镜子,曲折的反映了人的命运,人的痛苦和欢乐。伦勃朗的一生并不完美,特别是他的晚年更是很悲惨,他的画作渐渐的不那么受欢迎了,但是在我们今天来谈他的作品时,却感觉到了伦勃朗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在17世纪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使荷兰画派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但是为什么在当时小小的荷兰小画派却如次的吃香呢?他们和伦勃朗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荷兰的小画派大都是取迎合的态度,而伦勃朗这不是这样。在这时小画派的画一般比较浅而易懂,而伦勃朗的作品有着丰富心理和道德内涵,这些内涵是不怎么容易一下子被弄明白的。在艺术商品化和引诱下,小画派画家的作品画的惟妙惟肖,往往能卖个好价钱,而伦勃朗的作品尽管艺术水平和思想水平都很高,往往被买主拒绝。这是因为当时荷兰商人们就那个水平,看不出伦勃朗艺术的精妙性。所以正因为这种不理解导致了我们伟大的画家终年穷困潦倒,所以说我们在评价美术作品时,应该看到作者最想表达的,能够和作者起到共鸣的就是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只是看当时在社会界引出多大的反响而已。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呢?

欣赏美术作品首先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准备。恰当的心理准备和审美态度,不仅可以调动欣赏者已有的美术认识、文化修养和审美经验,而且是欣赏者艺术地、审美地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

调动积极的审美联想和想象。一方面美术欣赏之形象思维的特点要求欣赏者必须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另一方面,美术作品是美术家的联想和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要领悟其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的奥妙,也必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审美能力。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将各视觉感受连结起来,以便完整地把握和领悟美术作品的美感和意蕴。

融入真实情感把握审美体验。审美欣赏是饱含情感的体验活动,欣赏者只有融入真实的感情,才能获得审美感动和审美体验,欣赏者的情感一方面因作品的感染而发,另一方面也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美术形象中,从而构成审美共鸣,达到强烈的审美体验。

结合理性思维理解作品意蕴。美术欣赏不单是视觉感受的活动,同时也是理解美术形象与作品内涵的活动。对美术作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只有结合审美感性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达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反复欣赏,深入体味。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反复感受、体验、玩味、认识的过程,直至达到全面把握作品形式和内容,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总之,欣赏美术作品既要注意从视觉感受方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又要品察和理解美术家赋予美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既要重视自己的欣赏感受,又要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和理性分析,获得独到的审美认识。

美术作品篇4

要:儿童绘画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正确欣赏、评价儿童绘画,对孩子绘画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美术作品的表现应该是与儿童的年龄相适应的,是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绘画技法和技巧。适合的绘画工具、美术材料的正确使用能够为美术作品添资添彩。

关键词:儿童;美术作品;欣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83-01

创造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希望,它促进了人类本身的进步,让孩子充满智慧的心灵再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用美的原则再造一个新的时空,艺术不仅反映了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心中的世界。儿童无拘无束,幼稚天真,自由浪漫,奇思妙想是儿童最美妙的境界内,儿童作品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的可爱和可贵之处。

在教学中,如何欣赏、评价儿童美术作品,是我们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要想正确客观的评价、欣赏儿童美术作品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特点。不要用成人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以成人的标准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美术作品。其次成人要站在孩子的视角,用正确的态度去评价,这样会对孩子的美术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如果评价不够客观,可能会打击、影响甚至于挫伤儿童绘画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儿童美术作品呢?下面我从已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绘画作品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儿童的生活经验

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从生活、学习、游戏中感知世界,他们用自己特有的符号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感受。教学中有很多儿童美术作品内容空泛,形象概念、构思和表现内容相同。比如:画“快乐的节日”就一定会画唱歌跳舞,画天空就一定会有云朵、小鸟、太阳等等。绘画作品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体现儿童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儿童在绘画构图时教师要及时提示儿童描绘自己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绘画活动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同时也能使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二、美术作品表现力与儿童年龄是否相符

儿童绘画的发展就是自身的整体发展。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是儿童对生活、学习、游戏的体现。在儿童美术作品中,不同年龄的儿童,绘画作品所表现出的水平也不同。儿童绘画的水平并不是能临摹出成人绘画形象就是绘画水平高。因为绘画水平的高低标准并不完全是看谁临摹的像,儿童一味临摹成人的范画,将有碍于儿童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发展。从儿童绘画作品中可以观察到儿童的洞察力、想象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能力的强弱。儿童绘画水平的提高不单指绘画技巧的提高,如果整体能力没有提高,技巧的学习也是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创作水平是难以提高的。

三、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法、技巧运用是否得当

绘画作品的构成因素有很多,绘画材料、技法、技巧学习对于完成作品也是很重要的。想象力、创造力再强,没有技法、技巧的运用能力,也是很难画出好作品的。不同的绘画内容要根据需要应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技巧、选择不同的绘画材料,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取得画龙点睛的绘画效果。

四、绘画作品中是否有美感效果体现

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绘画的效果也有着自己的审美态度。不同的儿童画,画面的形式语言是不同的,每幅作品都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一幅作品的美感表现可以通过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审美规律而表现出不同的的差异。评价儿童绘画作品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美术作品中的亮点。

五、作品是否有明确的主题或情节

儿童在绘画的时候身心很投入,她们不断地去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绘画活动也成为体现儿童心灵的一面镜子,所以有很多的儿童绘画作品表现的内容是具有一定的主题和情节的。绘画有主题或情节的作品,就需要有较强的想象力、形象再现能力、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这样的一幅绘画作品在绘画过程中能使儿童在情感、智力、心理、态度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是基于简单绘画之上的一种较高绘画水平的一种表现。

六、作品是否具有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作品是不是经过独立思考来完成,是否表现出新的创意、是否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想象力的培养是儿童绘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作品中创造力的体现也是评价儿童绘画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可以通过这种绘画活动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活动学习的过程是儿童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对于儿童学习绘画过程中的习作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看看是否完成了学习的要求,是否大胆的尝试,是否有求异、求新的好习惯。发现好的地方给予积极的评价,好的部分也应说的具体;不足部分应建议孩子重新观察、思考和尝试。而不应笼统地给予消极的批评。

美术作品篇5

2、要从美术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在美术历史上具有意义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作品无论是描绘景物,还是精细构思人物无不体现出作者的高超艺术技巧;

3、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去分析。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作者根据丰富的作画经验和生活经历,能够准确绘画出令人为止赞叹的作品。要根据绘画的作品去思考当时的人们,以及历史环境发展情况、文化习俗,婚姻爱情,甚至宗教礼仪;

4、作者生平以及作者的事迹。这些背景知识能够加深对一幅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5、用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这样,就可以充分理解和领会到作品较深的文化层面和内涵。作者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也是观者所需要了解的。

美术作品篇6

艺术是人类利用物质的感情特征把自己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以专门供人欣赏的审美对象。

只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各种创作,确确实实地反映真、符合善的自由形式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才具有艺术美的魅力。

艺术美是一种领域宽广、品级层次非常丰富的美,艺术家则把现实生活不集中的、不充分的、不丑或不美的因素混杂在一起的东西经过提炼、概括、加工,熔铸成比现实美显得更为集中、精练,更具有典型的意义的艺术美。别林斯基谈到绘画的时候深刻而形象地指出:“有才能的画家在画布上所有的风景,必优于自然中任何美好的景色。因为在画幅中,没有偶然和多余的东西,所有的部分都从属于形成一个美丽的、完整的、独特的东西。现实本身是美的,不过它是美在本质、成分和内容上,不是美在形式上。就这一点而论,现实好似地下矿藏中未经洗练的纯金,科学和艺术则把现实这黄金洗练出来,熔化在美的形式里。”

艺术家在创造形式美的过程中,必须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倾注于艺术形象之中,把他对生活美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把他的审美理想熔铸到作品之中,作为作品的血肉和灵魂。他所表现的意思比现实生活本身更为理性化。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理想的本质就是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表象附和心理,成为心灵的表现。”例如文艺复兴时的画坛三杰之一拉斐尔的名画《圣母像》,画面上,圣母在幸福地逗弄着自己心爱的婴儿,给人以善良、端庄、纯洁与平易近人的美感。拉斐尔画圣母既不照模特,也不凭空想象,而是本着画家自己的审美理想来构思。他在1514年致友人卡斯特里奥的信中曾说:“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最美的一个做我的模特。……但由于选择模特是困难的,因此在创作时,我不得不求助于我的头脑中已形成的和正在努力搜求的理想美的形象。”从拉斐尔的绘画,我们可以看出,美的艺术作品总是倾注着作者的审美理想。

现实美是一时一地的,只能供人一时一地的欣赏,受到时间的空间的局限,艺术家则通过物质手段把现实美和审美心理凝固在作品之中,成为取得固体形象的艺术美。它不仅对当时当地的人是美的,对他时他地的人也可能是美的。人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欣赏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现实美,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审美心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帛画,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当时人们有关天上人间乃至地域的幻想景象及当时的审美心理。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通过陆上车马喧嚣,河中舳舻相接,人生鼎沸、车轿穿行,闲者酒楼欢宴,劳者辛勤操作等节日盛况的淋漓尽致地描绘,生动地再现了12世纪我国都市社会生活的面貌,集中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及审美心理、情趣,成为一件博得各时期各阶层观众所喜爱的内容极其丰富的艺术珍品。

艺术美育即通过各种艺术美的形式和内容所进行的审美教育。它是美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具有任何其他形式的美育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艺术的审美形式和时间,总是有限的,但它所表现的、传达的情致、韵味却又是深广无限的。如徐渭、八大、石涛等人的写意画,淡淡的几笔勾勒反映出来的意味和给人的审美教育,往往是非常深远无限的。中国艺术传统中常讲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就简明地说了艺术美育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艺术审美形式总是具有直接性的,而在这种直接性的形式引导下使人领悟到更深广的道理,这又是它的间接性。在进行艺术美育时,不仅要通过艺术形象美直接给人以美感教育,而且要善于发掘形象所包含的内在的美的意蕴,并引导受教育者展开联想,去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审美享受, 从而受到美的启发和教育。比如徐悲鸿画幅中的《奔马》,在欣赏这一艺术作品时,不仅可以直接从奔马的形象中观赏到奔马的雄姿、气势、壮美, 还透过这一形象,间接地体会到艺术家的生活情趣、精神风貌以及激励人们奋进的意蕴。总之,在艺术美育中只有坚持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收到最佳的美育效果。

人的审美感受能力,是从生理感受发展而来的,但促进人的艺术审美感受力发展的动力首先不是艺术,而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发展和提高是受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的。因此,在运用艺术的方式进行美育时,就要注意根据人们的社会实践的不同、思想水平的不同、欣赏能力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例如格勒兹画的《乡村的订婚》,一个对婚姻爱情生活缺乏切身体验的人,他对表现这类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感受力就会受到影响。再如《泉》《青春期》等如缺乏指导,还可能纯粹出于猎奇,甚至于寻求感官刺激去欣赏作品,这就会走向艺术美欣赏的反面,变成了对于假、丑、恶的追求。

美育的任务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发掘存在于学生们中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操,不断扩大生活的视野,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只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人,只有对社会生活具有丰富体验和深刻认识的人,才能够真正品尝到艺术美醇浓郁的芬芳。

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娱乐的性质,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不自觉地得到思想上的启发、情绪上的感奋,自然地受到教育。可见,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教”和“乐”自然地统一了起来。因此,实施艺术教育是绝不能企图用说教或强制的方式将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如果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因此,艺术美育和其他美育形式一样,都必须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这是由美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美术作品篇7

 

关 键 词 :人体题材 美术作品 双向审美效应

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常被一些人体美术作品打动,赞叹与遐想接踵而来:“裸体的维纳斯像一粒珍珠一样,从贝壳中站起,升上了海面……洋溢着青春生命的肉体,美丽娇艳的鲜花……这是被认为美术史上最优雅的裸体,并不像后来某些威尼斯画家所倾心的那种华丽丰艳、生命力过剩的少妇,相反,她却是那样纤长而略显柔弱,身体虽是已经成熟的少妇,而面容却带有一种无邪的稚气。”①这就是人体美术作品的魅力,让人无法不产生美的震撼、美的愉悦、美的联想。人体的美与作品的美合二为一,使美术作品的造型达到了美的极致。

从美术产生的那一刻起,表现人体美的作品便应运而生,较早发现人体美并表现于艺术的是东方人,是两河流域的西亚人、尼罗河两岸的古代埃及人。更远一点,两万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产生过裸体雕刻。较早的裸体雕刻、岩画也许表达的是原始人对生殖的崇拜。人的身躯非常匀称、灵敏、稳定,可以从事各种复杂的劳动;人的形体肌肉,是那样的饱满和有韧性。人类在不可抗拒自身的美的面前,不能不去表现它、赞美它。于是美术与人体很快形成了亲缘关系,人体便成了美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体现。

人体美借助美术得到了艺术的表现与永久的存留,美术作品由于人体的美而达到美的极致,绽放出迷人的风采。它们的结合,是对美深切的呼唤;它们的结合,具有可贵的双向审美优势,产生了强烈的双向审美效应。

一、完美的造型与绝妙的构图有机结合

在自然界里,人体结构是最完备、最美的,富有生机和力量。人是活的机体,有块有肢,有头、手、脚,有硬骨与软体,是极复杂又极微妙的完整结构,其间交织着形体结构的稳定感和运动感,这是造型美感的基础,它们是基于科学的生理结构。我们观察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比较各式各样的形象,有的看了感到舒服,有的不舒服,这些感觉的产生,都与人体本身的生理结构是分不开的。人们欣赏美,多半源于人体本身的美,凡是违反了人的生理机能和动作规律,违反了人的基本结构,就会感觉不舒服,就不美。造型美的基本因素,如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等等,都存于人体中。然而,人体的美如果没有美术作品为载体,由艺术家们对人体美进行再创作,人体的美便不会如此地打动人。古希腊的人体雕塑是举世公认取得辉煌成就的。然而“假使有人觉得今天的希腊人很少像古代雕像那么完美,那是因为他不了解,古典艺术根本不是真人的如实描写。”②这是由于艺术家对生活和真人作了敏锐和深入的观察,综合了生活真实后创造和设计了一种提高和理想化的美。19世纪初古典主义画坛中安格尔创作的《泉》,是一个手托水罐成正面姿势站立着的少女形象,对这幅画稍加注意,就可以觉察出那栩栩如生、简单明快、美妙无比的特征,然而经细心的人体美学专家分析就会发现,少女的形象与真人有许多不相符的地方。“如果我们把这个姑娘想象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就会觉察出她执掌水罐的手势显得那么费力和多么不自然。”③但是这种姿态却又显得十分的美丽,这是因为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的形式,姑娘、水罐以及倒水的行为都被完全地展示出来,它们被一个个地在画面之内合理排列开来,这完全合乎埃及人的绘画方法。既显示了埃及绘画中所具有的清晰性,又消除了现实主义绘画中对姿态的过分强调。因此,这幅画所展示的体态形象的基本构造是合理的。在欣赏《泉》这幅名画时,我们会被这个创造出来的形象所感染,却对形象所展示出来的创造性、设计性完全意识不到,这就是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它在成为人体美的载体时,同时展示出美术在视觉美感方面的设计,激发了观众对理想美的追求。“安格尔所画的姑娘竟会让观赏者忘记了是在观赏一件艺术品。”④安格尔创造出来的形象使人觉得少女就应该如此,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的地方,这让人不能不惊叹完美的人体造型与绝妙的构图结合的审美价值,因为它全面地表现了生活。

二、瞬间与永恒的魅力同时展现

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中的人总是运动着的,人体美通过许多动作表达出来。古希腊那些让人赞叹不已的人体巨作是艺术家们捕捉到了优美造型的那一刹那,从而形成了永世不变的理想形态。米隆创作的《掷铁饼者》就是这样一件运动员优胜纪念碑。直到两千年以后的今天,它还被当作体育运动的最好标志。米隆选取了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前的一刹那,就是所谓“引而不发”的状态,处在矛盾的高潮中而显得更有吸引力。在这静止的雕塑中,作者把握了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以达到在人们心理上的“运动感”。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增加了人们对“发射”的联想。铁饼和头部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落地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所有这些都显出了创作者精湛的艺术匠心,让观者欣赏到了运动瞬间的人体美,而雕塑本身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完美艺术品,展示出永恒的魅力。

这种瞬间优美与永恒展示的双向审美优势,应该说早已被艺术家们所发现。法国画家马蒂斯作于1910年的《舞蹈》,表现的是五名肌肉健美的女子,在蔚蓝色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地上,手牵手围成一圈,蹁跹起舞。她们意荡神迷,尽兴狂欢,双足弹跳疾驰,体态刚健有力。除一人外,她们面部均已隐去,但内心的激情通过人体舞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是人体动感瞬间造型恰到好处的审美效应,画家使用冷色的背景映衬着暖色的人体,人物如浮雕般凸出画面,成为永恒的艺术品。

三、人体美与作品美的双向审美效应

美术中人体题材的应用,不仅散发着极强的审美趣味,而且人体艺术品对人体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现代人为追求美感进行全民性的健美运动、塑身运动,这种对美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希腊人体雕塑有一些关系。健身厅墙壁上的大力神画像反映了人们对古希腊人体雕塑美的无限向往,人们希望自己的身躯能像艺术品一样完美无缺。这种引导的作用体现了美术作品审美的价值。“古希腊人雕塑艺术品最大的成就,是对于人体美的发现。”⑤对这种美的发现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基于古希腊人“健全的精神必然寓于健全的身体”的信念下。这种信念的形成与艺术品提供的强烈美感是分不开的。现代人在这些人体雕塑与人体绘画面前,感受到了美,这些艺术品也就反过来为现代人追求形体美提供了参照物,刺激了人们追求健美的意识,激发了人们欣赏人体美的审美情趣。

人体的美感让艺术家产生创作的欲望。著名人体美学专家陈醉先生曾对人体美下过定义:“人体美是以美感为存在形态的性感、美感和羞耻感的统一。”⑥人体美,不仅仅具有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规律,而且还具有许多其他心理上的因素,这一切引发了艺术家对人体美的创作激情。艺术家们出于对人体美不同角度、不同因素的欣赏,创作出许多作品。人体美与美术作品的这种双面回应的审美价值实际是艺术发展之必然,物质与意识因果之效应。

人体选用美术作品作为载体来传达美的信息比选用其他形式更合适。如电影、摄影、舞台艺术等,能排除其他艺术形式的不便与不合时宜,能更含蓄或更直接地表现人体美,能将人体美发挥到极致。美术作品选用人体为题材,更能表达自己的优势,使美术作品增加了形式的美感和展现美术作品的迷人魅力。雕塑《梅罗的维纳斯》,我们习惯称《断臂的维纳斯》,这件几乎人人都熟悉的作品,其审美价值几乎超出了审美的本身。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认为这件作品“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不容怀疑”。⑦因为雕塑表现的半裸女性“沉静的表情里有一种坦荡而又自尊的神态。她不是他人的奴隶,所以无须故意取悦或挑逗别人;她也不想高踞于人们之上,故也毫无装腔作势、盛气凌人之感。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以及完美的人对生命自由的向往”。⑧作者也许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具有如此大的价值,没有想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作品还能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人们在体味这件艺术品的价值时,没有想过是人体的美还是作品美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在审美的感觉上,人体的美与作品的美,是不分你我的,是浑然一体的。观画即是欣赏人体,欣赏人体就是看画,这种双向审美效应自然天成,不着痕迹,具有美术作品中其他题材无法代替的美学价值。

注释 :

①②④⑦⑧迟轲.西方美术史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③⑤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美术作品篇8

“抒情的、宁静的、乡村风味的、纯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果敢的、有力的、急速的、如暴风雨般的”等等这些乐曲中所用到的术语,都是韵律的一种风格,一种形式。它们和绘画相同,都是智慧、情感以及灵性自然的流露。唐代的柳宗元曾对“律”在《非国语上?律》中这样解释到: “律者,乐之本也。”而明代的王骥德叶曾在《曲律?论套数》中指出:“套数之曲,元人谓之‘乐府’,与古之辞赋、今之时义同一机轴。有起有止,有开有阖。须先定下间架,立下主意,排下曲调,然后遣句,然后成章。切忌凑插;切忌将就”。

绘画和这个也是一样的,比如元代的汤?久曾在《画鉴》中对吴道子写的字评论说:“方圆、平正、高下。”他将拿笔写字时所注意到的方法和节奏,如:提、按、顿、挫、转、折、轻、重、松、实、速、徐、缓、急等归结于韵律所具有的美感。因此,基于某种意义上来说,“律”指的是一种符合某一特定节奏和美感的形式语言,是一种秩序。由于在表现语言上乐曲中的韵律和绘画中的韵律极为合拍,所以笔者想要通过音乐和绘画之间的共通性来研究探索绘画作品中存在的某种韵律。

笔者一直跟着范扬老师学画画,因为在老师身边,所以能常常看到老师随性绘画的样子。通过看老师拿笔的姿态,绘画时所表现出来的超凡洒脱的神态,平日里虚心认真地听老师畅谈天南地北古往今来的一些言论,不知不觉中便学到了很多知识,获得了启发。范扬老师是个尊重遵守传统的人,而且常常说老祖宗传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应该被完全抛弃的。范扬老师深厚的传统工夫由他的《支前》这幅画便可见一斑。但也不能由此便说他是守旧的画家,比如他的《农夫和耕牛》――是大的画儿,画上的牛感觉有真的牛那么大个,充当背景的麦田画得像塞尚的维克多山似的,有远山田野的感觉,但挂出来一看,还是中国式的,乍一看,还有点像徐悲鸿。

由此,不难看出来,艺术向来都是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成的,古代的人是这样,现在的人同样是这样的。古时候,有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弦”;荆浩提出的“六要”、“四势”以及郭熙所提出的“三远”、“四法”等,这些所有的东西理论,都是靠一代代得积累传承变化下来的,如果我们将这些经验都丢弃,不知道绘出来的画会变成什么样子来供后人观赏。

范扬的作品中有很多的山水画,有的描绘的是一幅锦绣山乡孺子牛,细雨山泉人家的美好画卷;有的描绘的则是文人雅士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游山、雪日里出行的景象;还有的描绘的则是于高山流水旁,松荫下悠然抚琴的宁静的氛围。每一幅画面都与音乐中的术语相映衬,或抒情,或淳朴,或具有宗教色彩等。而且画中所包含的起笔走势和提按顿挫都蕴含着特定的节奏,画中的点与线,浓与淡,干与湿都像是乐曲中的音符,以长短不一的线条走势跃然于画纸上,这些自然地协调配合便形成了绘画的“韵律”。艺术的风格多变,有刚亦有柔,其中所蕴藏的动与静则是绘画的内在情绪,也是让观赏者与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交相融合的重要渠道。

欣赏范扬老师作画时,发现老师每次都像是不经意的随处点戳,然而,在此过程中,有时又像是突然获得了灵感,笔触开始变得忽快忽慢,收放有度,并在逐步的添加后,“成为经得起自己对它的最严厉审核的最终形式”。范扬先生的绘画在风格,技巧以及情感上与明代的徐上赢的《溪山琴况》中所提到二十三字诀甚是协和。

在近处欣赏范阳先生的画,会发现其中的线条长短多变,张弛有度,其中,长似有龙蛇共舞,正像是《十面埋伏》中时而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时而柔柔软软,令人心生亲近的旋律一般,别具生态。观其墨色的变化,却发现其与乐曲中音律的变化相雷同,忽高忽低――高似青天白云,难以攀登;低似深谷幽兰,暗香细生。观其画,令人心境柔和,感触颇深。范扬先生的画,画中笔墨时浓时淡,不同的笔触勾画出不同的事物与景色,侧锋写山石,体现其姿态的多变,中锋绘巨石大树,展其雄浑的气。

上一篇:少儿美术范文 下一篇:水利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