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5:43:14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1

上学年,根据我校个性化教育与实践课题方案的安排,本人承担一至三年级电脑兴趣班活动的组织与教学工作。经过一年的工作与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小组活动情况、教学组织措施、经验与提高措施等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本兴趣班活动情况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本兴趣班共开展了16次教学活动。

二、本兴趣班的组织与教学进展情况

电脑应用分支广泛,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将来的区电脑作品制作竞赛作好准备,本兴趣班学员分为电脑绘画、打字和word、因特网三个小组。三个小组的学习钻研方向各有不同。

三、经验总结

经过本学期的兴趣班活动,本人总结出下列经验:

1、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学问的内在驱动力。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本兴趣班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因特网的强大威力,我们使用的教程、学习的案例以及问题解答全部来源于因特网,学生们也掌握了通过因特网查找所需信息的技巧并已习惯于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但是,因特网上的信息纷杂无序,加上初中学生好玩并且自我控制力较差,这也要求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管理。

2、注重上机操作能力,使学习兴趣持久不熄。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的兴趣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次活动的学习目标并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我们应该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实践,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项任务或发现某项事实时,必然能够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并增添一份喜悦之情,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3、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上机实践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但是,个性化教育实践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兴趣班的活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学生的自制力问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学生在上机实践时,总有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借机会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其二,学生视野不开阔,这主要表现在不善于选题,选题之后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选择合用的素材,制作手法不够大气,配色所需的美术功底也欠缺。

因此,对于今后的兴趣班活动,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兴趣班活动质量:

1、加强管理。通过从技术上和管理制度上约束学生的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行为,对不服从管教并且屡教不改的成员进行惩罚直至劝退,适当地缩小班级规模。

2、开展优秀作品欣赏活动,通过开展省级部级优秀作品欣赏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并提高见识。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篇2

一、实行班级事务承包,强化责任落实

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实行了班级事务承包制度,把班级大至集体活动,小到一门一窗的所有事务全部向全班学生承包,主张“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权力”,做到班级事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班级事务承包,发挥了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

二、推行星级评选,引进竞争机制

星级学生评选活动,设立“礼仪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卫生之星”四种奖励类别,班级每周评比一次,以红五角星的形式标注到展板上,每学期评选一次校级之星。这项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短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中偶尔两人相碰,怒目相视的没有了,诚恳道歉、真切问候的多了;随手乱扔的没有了,俯身捡拾废弃物的多了;师生见面形同路人的没有了,亲切问候、甜美微笑的多了;花坛中,攀枝折花的没有了,浇水、拔草的多了;损坏公物的没有了,主动修复课桌凳的多了……

三、推行校园督查,实施自主管理

结合我校教师少,工作头绪多的实际,学校全面施行学生的自我管理,实施学生校园督查,督查工作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各班抽取责任心强,品学兼优的同学组成校园督查小组,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检查内容,专人专项,明确分工,检查量化结果纳入到班级评价,具体督查内容如下:

1.各班班级事务承包落实情况

2.眼睛保健操、课间操、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落实情况

3.集会、放学、校服穿着、红领巾佩戴、公物爱护等专项内容。

校园督查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了学生“小助手”的作用,强力推进了班级管理的精细化。

四、开设兴趣小组,发挥个性特长,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既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设了烹饪、乒乓球、书法、棋类、篮球、田径队、诵读、跳绳、踢毽子等多个兴趣活动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固定的辅导老师和固定的辅导时间,学期初有小组活动计划,中间有活动记录,学期末有活动总结奖惩量化。兴趣小组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智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围绕“农”字做文章,开展农村生活教育

我校的德育活动立足于广大农村,围绕“农”字做学问,认真开展农村生活教育进校园活动,教育学生了解过去,珍惜现在,把握未来,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

农村生活教育的内容:

(1)举行农村生产、生活工具展,将祖辈过去生产、生活的器具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生产、生活工具的历史与演变,教育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勤劳的品质,增强自豪感。

(2)以“可爱的农村―我的家”为主题,布置整理农副产品一条街,将家乡主要物产,分农作物、蔬菜、手工艺品、地方特产四部分,进行展览。通过参观、谈体会、写观后感等活动树立学生强烈的家乡荣誉意识。

(3)开辟农村劳动基地。学校所在驻地的小辛村,是土地成功流转的先进村,有药材和蔬菜两个种植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与他们签订了合作协议,从整地、种植、生长管理采收,每一个过程学生均积极参与,然后再由种植户讲解其市场价值、经济效益,学生获益匪浅。

(4)定期开展农村超市活动。该活动分三个阶段:首先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包括资源种类、市场价格等;然后分出买卖双方;最后模仿农村市场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交易。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信息。

(5)开展农村社会调查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发动学生对广大农村的方方面面进行社会调查,对爷爷、爸爸、我三代人进行纵向对比,分三个层次:一是生活水平调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展开;二是生产劳动调查,通过生产工具、劳动方式、种植类型、亩产数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展开;三是环境调查,通过植被、土地面积、野生动物种类、大汶河水文变化等方面展开。

(6)组建民俗娃美术兴趣小组。对流传于当地农村的民间手工技艺如条编、剪纸,进行整理、挖掘和培训。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参加,并邀请部分民间有技术的人兼任辅导员。通过活动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对劳动的爱好与兴趣。

(7)拓宽教育渠道,营造教育氛围。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渠道进行教育,如旗下讲话、黑板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别以《我爱我家》、《我爱我校》、《鹤山,我可爱的家乡》为主题,定期出版手抄报。

(8)开发整理鹤山文化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民俗文化、 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发挥课堂主阵地,通过校本课程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六、编印德育校本教材,深化养成教育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文明,继往开来,我校结合实际编写了《养成教育》系列校本教材。

《养成教育》共分六个年级六册,书中我们或缅怀乡贤,或再现鹤山古老风俗民情,或介绍名优土特,或抒写优美山水风光,或绘画鹤山改革轨迹、或褒美经济探潮勇士……正是我乡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美丽的传说及改革发展全景,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与胸怀,锤炼了学生社会实践及回馈家乡的志向和能力。

上一篇:社区关爱老人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总结范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