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知识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24 11:23:56

美术知识理论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术专业 理论知识 学习态度 重要性 提高

我们一般认为理论的学习是从属于专业,但事实上历史证明艺术与理论这两个东西是实现创造的双翼,缺一不可。所以我认为,要真正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理论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单纯的专业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等学校美术院系的学生就应该努力的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现实的的需要。不光是因为社会的需要,美术本身就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课,他还包含着更深层的文化底蕴,即便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熟,也还需要掌握与他所相关的其他综合文化,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

一:目前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现状

从报考大学开始学生们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课的学习尤为重要而文化课次之。因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报考美术院系的学生必须在高考之前就参加各省的美术联考或是个美术院校的专业课考试并取得合格证。这一政策虽有利于个大院校招收优秀的美术人才,但由于各学校专业课考试的时间不同,学生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奔波于各大学之间考试专业课,这样一来就开始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文化课,这种现象在高三尤为明显,他们为了专业课能够考出一个好的成绩,穿梭于各画室,美术培训班之间,所以文化课就被他们忽视了,这样他们的文化基础就差了很多,而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同样认为专业理论课是次要的,只有专业课才是他们需要认真学习的,美术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又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艺术的本质又不同于其他学科,艺术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需要学生拥有想象,创作和发挥的能力,习惯了这种学习氛围的学生自然不会对枯燥的专业理论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专业技法的掌握和熟练又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过程,学生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实践与创作,这样一来,学生们只好挤掉专业理论课的时间来学习专业课。

二: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单纯的专业学习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那么高等学校美术院系的学生就应该努力的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现实的的需要。不光是因为社会的需要,美术本身就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课,他还包含着更深层的文化底蕴,即便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熟,也还需要掌握与他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

有些同学一味的进行临摹,并把这视为是对艺术的执着,甚至认为美术是手上的功夫,是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理论,如果向他们提问关于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他们的回答总是让人啼笑皆非。在我看来,他们所认为的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到扼腕叹息。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积淀又何来灵感?没有理论知识的引导情感表达创作定会显得苍白无力。美术史的学习,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无论学习任何专业的人都应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状况。俗话说:“读书可以使人明智”美术院校的学生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和了解过去美术史的发展现状,更在于他们可以去传承其中优异的部分,去开拓更加宽广的艺术局面,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去汲取养分,获取灵感。

三:如何提高美术专业理论知识

要解决目前状况,必须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提高高校美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改变目前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技法轻理论的不合理做法:改善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通过人才培养,再教育等手段,加强高师美术专业的理论教育。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真正收到理论与技法相结合。

第一,应该改革现行的美术专业考试制度,由于考试时间的不统一,考试地点的分散,学生们就不得不全国各地的跑,就是为了在专业课方面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考生的资金,更耗费了考生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当其他同学在忙着复习文化课准备模拟考试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耗上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的时间开始准备专业课,参加训练班的学习,美术专业的考试是确定学生美术基础的重要衡量方法,也是为了确保招生公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是十分可行的。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专业课的考试应该和文化课一样,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统一划线。这样一来,考生就不必将宝贵的复习时间浪费在重复的专业课考试上,这样既节省人力和财力,又有助于各学科学习时间的分配,可以让他们从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意识到文化课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是同样重要的,等他们真正开始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的时候也就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在大学期间专业课和理论课的学习。

各高校的美术院系・也应提高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加强公共科目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对于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尤其要加深,加宽,加厚。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教育也应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学生专业理论的提高还有赖于学生自己。毕竟外因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新要求,在新的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审美的水准应该是越来越高,我想坦白的说,学美术不能太窄太单一,要重视和关注自己的审美质量和文化含量。一个好的艺术创作,应该需要取自一个丰富的文化基础。只有将艺术看作文化的艺术或艺术作为文化,我们才可以理解艺术存在于我们生活世界中以及它所存在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因为,文化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它通过生活经验以及个人对精神需要和日常需要的创造表现出来。这样看来,专业理论知识对艺术的创作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注意到就业和竞争的压力之下,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完善和充实自己,扩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参考文献:

[1]袁运甫.高度重视和培育“艺术创造力”[J].艺术教育,2009,3:8.报告

[2]周星.中国艺术教育基本状况与学科发展[J].艺术教育,2007,2:4.论文集

[3]云起.艺术教育重要的是改变观念[J].艺术教育,2007,1:7.论文集

[4]朱梅.DBAE美术教育理念对我国美术教师的启示[J].艺术探索,2007,4:56-57.论文集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2篇

高校美术美术理论教学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国艺考逐渐升温。这种艺考的升温,导致在许多高校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教学。对于大部分美术学生来说,美术理论由于其比较抽象和深奥的特点,导致学起来比较吃力,许多学生对其产生排斥心理。我国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其原因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只有通过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使高校美术理论教学得到保障。

一、高校美术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1.美术理论厌学之风盛行

由于艺考的持续升温,导致许多学生重视技能的锻炼,而忽视了理论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美术时,为了在艺考的时候被更好的学校录取,而一味锻炼美术技能,久而久之,对美术理论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到了高校之后,由于长期对理论知识的排斥,学生更不愿学习美术理论。

2.高校美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高校美术理论教学却与学生实践相脱节。许多教学在教授美术理论时,将理论与绘画分裂开来。由于长期以来美术与理论的分裂,导致学生心理上认为学习美术理论是没用的,就会对美术理论产生排斥心理。

3.师生对美术理论学习不重视

理论是实践的前提,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在高校美术理论教学中,美术理论没有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教师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给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教师对美术理论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也认为美术理论是没用的,美术理论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二、改进美术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1.对学生的态度:疏之导之,多鼓励,发现优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要使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效果得到保障,就要求教师在美术理论教学改革中,分析学生心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教学模式。高校美术理论教学针对的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极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理论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得到集中,课堂气氛也能得到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2.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发挥新的教学媒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将多媒体工具运用到美术理论教学中,可以使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美术理论知识是相对较枯燥的知识,而学美术的人大部分是感情较为丰富的人,这就要求美术理论教学要将理论变得生动感性。多媒体工具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美术理论教学,通过载入与美术理论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使理论变成图文并茂的课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吸收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理论知识。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高校美术理论教学面对的一大问题,这就要求在高校美术理论教学改革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对美术理论的忽视,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没有充分了解理论对实际的作用。要使理论的重要性得到体现,就要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证实理论。教师在讲授一个美术理论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在讲解结束后,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检验理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的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这样就能保障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受到学生认知。只有学生对美术理论的认识得到保障,充分了解实践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学生才能自主地投身到美术理论的学习中去,从而保障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优质有效。

4.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生互动

高校美术理论教学难以得到保障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高校美术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校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积极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保障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讲授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路跟着教师讲课的步伐。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可以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课堂中,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完全掌握。这种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保障教学效果。

5.加强美术理论教师的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其要求较高。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理论教师,不仅要掌握美术理论知识,还应当掌握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和美术技能知识。美术理论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符合美术理论教学的需求,这样才能保障美术理论教学的优质有效。因此,高校应当注重美术理论教师的培养,使用合适的奖励制度激励美术理论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美术理论教学是美术专业教学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高校美术教学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美术理论的教学,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有效改革,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J].世界哲学,2006,(4):73.

[2]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3,(1).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美术理论 教学改革 措施

作为特长生的艺术院校或高校艺术系的学生,他们对于自己从事的美术专业或较为感兴趣,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但是相对于专业绘画课程的理论课程,学习起来就感觉枯燥无味,学生要么经常旷课、逃课,要么在理论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做其他作业等,教师也懒于过问,认为大学生靠的是自觉学习,只要自己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就行了。如此以来,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同虚设,尤其是现在普通高校艺术学院扩招,导致美术理论教学都是集体上大课,一个班往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教师只顾自己的讲授,也顾不上课堂的秩序或所谓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学生对于学过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寥寥无几。对于那些考研学生只能从头自学美术理论,可谓是书到用时方很少。本来这些艺术生的文化成绩就很差,再加上他们上大学后更是重技能不重视理论,文化知识与艺术理论素养的严重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画匠,成不了高水平的画家。如何改观这种尴尬的美术理论教学局面,很多美术理论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态度,更新教学观念

作为美术理论教师在美术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教学态度至关重要。教师自己如果抱着不负责的态度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生懈怠于理论学习,他们自己就认为美术理论课程可有可无,认为只要学会绘画技法进行绘画创作就行了。作为从事美术理论教学的老师,首先从思想上对大一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懂得珍惜大学时光,不能浪费父母花钱买来的每一节课学习时光;教育他们进入大学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学习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为毕业工作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他们学习征程刚刚开始,让他们了解一些国外大学学习理念,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不是初高中而是大学,剔除他们贪图享受的思想和准备懈怠的念头;教育他们具备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理论修养的高低决定他未来的发展,没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艺术理论修养,就不会有很大的发展。作为一个身高为范的教师,一定转变教学态度,自己首先不能放松对于学生学习要求,在开头的第一课就要搞好思想教育,自己带头从不迟到、旷课、早退,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课堂教学认真负责,把高中阶段学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一直延续下去,不给他们一个过于放松的机会。在教学上积极改变以往陈旧过时的教学观念,积极融入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使自己教学紧跟时代,不给学生产生教师观念落伍的思想,师生之间那种年龄之间的所谓代沟尽量减小或消除,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更多、更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学生就会尊重你、敬仰你、学习你,对你所从事的美术理论课程自然而然从事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积极更新陈旧的美术理论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美术理论教学,如果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必将导致学生的厌倦。艺术生本来文化功底就比较薄弱,尤其是现在艺术生很多是因为文化课差而转入艺术学习的,他们很多通过走捷径进入本科院校,所以他们开始学习美术理论课不仅枯燥带来的厌学,更多的是他们听不懂这些比较深理论知识,从而不想学进去。那么教师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这样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大一下学期一般开设《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这2门美术史论知识相对来说知识浅显易懂些。如何在大一阶段激发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欲望,对解决学生畏惧理论心理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在讲授《中国美术史》时,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和美术典故,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有趣的灌输美术史理论知识,把中国历史典故和美术典故加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采用一些幻灯片把生动的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利用美术欣赏的方式边欣赏边讲解美术史论,学生一定会在生动的讲故事当中欣然接受美术史知识的熏陶,从而不自觉的喜欢美术史的学习。当学生学完中国美术史之后,再进一步学习外国美术史就相对的容易多了,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美术史论的教学方法适宜于美术生初学美术理论阶段。

在讲授外国美术史时采取同样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大量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西方国家各个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作品,极大丰富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储备。通过这2门美术史论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美术理论知识,在大二阶段进一步学习《美术概论》或《艺术概论》就容易的多。对于艺术概论的学习,同样结合美术史论的知识,边学习一些艺术基本概念、艺术流派、艺术创作等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同样可以结合艺术欣赏的方式,给学生一种直观形象生动的理论讲解,不要为理论而理论的教学,那样很容易把课堂上得死气沉沉。在大三阶段从事《中小学美术教材教学法》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讲完理论教学内容后,通过网上美术教学视频的演示和教师自身的课题教学演示,让学生学习和评价优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课时的课件进行试讲,师生共同点评,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能力。总之,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既学得了理论知识,又很好的把美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改变了以往那种沉闷的完全理论讲授的局面,让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

三、改变落后的美术理论教学模式

过去理论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多美术教师本身就缺乏艺术理论修养,认为培养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要能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展览就是最大的成就了,他们不明白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现在高校艺术理论教学还是采用以前那种集中的大课形式,几个专业的学生在上公共美术理论课程时都是挤在一个大教室里,学生上课完全是应付式的,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也顾不过来,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的、睡觉的、上网的等现象很多,教师只顾自己一味的讲授,下课后教师、学生各走各的路,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滞后。教师不妨打破这种传统的固有模式,采取有效的大课与小课结合的形式。在大课上,教师集中讲授每章重难点,然后布置学生自学后面的新内容,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各专业闲暇的课堂时间,集中给每个小组上课,在小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采取公平座谈交流的方式进行美术理论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给以解答,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或答疑,教师给以解答。对于一些有分歧或歧义的问题,师生展开讨论,直到弄明白为止。这种平等的探究式教学,很好解决了师生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学术上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不该教师是权威的问题。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很好解决了大课上的因材施教的问题,也避免了那种颇为应付式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解决了学生无法集中上课的时间,因为不同美术专业学生上课时间都是不一致的,所以利用小组上课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来上课。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减小了。

四、改变美术理论的考试制度

关于美术理论考试制度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般都是在学期期末进行一次总测试,从试题库中取出一份试卷打印出来给学生进行考试。平时成绩按照20%计入期末总成绩,期末测试按照80%计入总分。即使如此,所谓的平时成绩也不过是一种形式,要么成为期末考试不及格成绩的补救措施,这种考试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真实成绩,往往造成不公平的现象,那些平时不学习的学生,在最后要么突击性的死记硬背考得高分,要么就是利用各种作弊手段抄袭高分,结果那些真正用心学习的学生反而考不过那些不爱学习理论的学生,其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不再用心学习美术理论,他们都学会了期末抄袭和死记硬背。这种考试弊端一定要根除,否则对于美术理论的教学改革极为不利。那么如何真正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呢?这就要真正把平时的学习效率重视起来,教师不妨把很多因素考虑进去:平时的出勤率、课堂的学习态度、平时的学术交流、课堂上的回答问题、艺术理论的实践、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等等因素结合起来,最终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总成绩,虽然改革之初增加了教师工作量和评定难度,但是对于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后的教学轻松得多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比较关注于自己的学习成绩,因为各科的最终成绩高低决定了他们能否获得国家励志奖和学校的奖学金,所以成绩评定的公平公正影响着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

总之,高校的美术理论教学只有加快教学改革步伐,积极改革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不合时宜的考试制度,转变教学态度和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兴趣,方能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方能与时俱进,提高高校的美术理论教学水平,为我国的艺术教育培养更多更合格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凡.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浅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04

[2]廖溪、曾霖华.高师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

[3]罗奋涛.高师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J].艺术教育,2008/12

[4]孙娜.探索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新思路[J].美与时代,2007/09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理论;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意义

上个世纪初期具有现代意义的美术教育在我国开始兴起,至今已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期间其经历了渐兴、停止、恢复与发展的几个阶段,如今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然而,在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院校、美术从业者及美术学生的发展。

一、对美术理论的重视不足

我国美术界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大艺术浪潮,比如“85美术”、“玩世”、“波普”、“艳俗”等等。在美术界的艺术浪潮之中,美术从业者创造了不少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世界特点的艺术作品,但是也存在对西方艺术简单模仿的情况。之所以有如此现象的存在是因为部分美术家的理论知识基础不牢,没有形成关于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系统认识。

“人类通常难以避免同样的错误”,这是叔本华的一句名言。现阶段,美术界中有部分人认为理论是以美术创作的附属品的形式存在着的。在他们看来,艺术家进行创作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他们需要的是情感经验、是手上工夫、是创作灵感。而事实上,艺术创作是不能离开理论的,没有了理论的支撑,就失去了灵感的来源,也就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因此,对当前存在的对美术理论重视不足的现象,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有次碰到了几名毕业于艺术院校的自由画者,他们竟对“山人”一无所知,甚至认为“所谓山人就是八个大山人”,由此,不难看出,现如今艺术从业者的理论修养水平已到了让人担忧的地步了。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很大程度上与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密切相关。我国部分专业美术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修养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时对美术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安排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理论学习的需要。

二、西方视阈下的美术理论的意义

根据格内尔与艾斯纳(西方本质主义美术家)的观点,美术是人类实践与文化中极具特殊性的一部分,人类的美术能力是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教育所形成的,而非自然发展所得。所以,格内尔与艾斯纳认为,作为大众化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学应当由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及美术史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学理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不难发现,西方的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美术理论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

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关系密切。美术学校借助设置美学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形成关于美的类型、本质及形态的系统认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对美的判断、感悟、认识及鉴赏的能力。美术批评则是基于美术欣赏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及理论分析。对学生而言,学习美术批评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判断力、艺术感受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美术史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任何专业的学生而言,都必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历史,形成关于自己学科的发展过程、意义等内容的系统认识。“读史使人明智”,因此,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发展史的学习,能够掌握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发展现状,并且能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拓展美术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美术教育的本质与美术理论的意义

近代,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有赖于蔡元培,上世纪初蔡先生提出了“美育救国”的口号。当前,“美育救国”依然意义重大,它对全民审美意识的形成于发展而言意义深远。所以,以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的身份存在的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文化与美术文化的教育。针对当前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教育机构的美术学院,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够自觉审美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服务于社会的美术爱好者、美术工作者及美术教育者。

现阶段,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审美教学的比较科学的途径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具体而言,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是学生的精神素质;而专业实践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巧与技能,二者是缺一不可,相得益彰的。只有在既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美术人才。

四、结语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理论;教育;重要性;改革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也晚于西方。虽然,最早对艺术理论进行翻译的美术先驱发现并指出学习理论的重要性,但长久以来对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并不被美术人所重视。尽管在近代中国仍然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如: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等,但我们要知道,其原因是这些大师从审美经验出发,自发地、有意或无意识地使他们的艺术活动不约而同地触及到艺术理论的某些规律,因此得到成功。近年来,美术教育者对理论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没有一个适合我国美术教育现状的理论教育体制和模式。

1 美术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纵观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不重视理论教育的问题在初创期就已埋下伏笔。西方的工业革命打响了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观,中国美术学者也因此开创了以技术训练见长的培养方式。随着引进苏联的教育体系,细化的专业区分使美术人的专业技法越来越好,而对美术本身的性质、原则、原理等理论知识掌握得却越来越差。当专业院校美术生进入社会后,会有很长一段时期的茫然和不适应,他们认为在校学习的知识在一些速成班用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学完,再加上缺少理念性思维,只能从事简单的制作工作。也因此有人总结说:美术生对专业的学习是从毕业工作才开始的。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应该引起高校美术教育的足够重视,尤其对于独立学院来说。独立学院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摇篮,但大多数人甚至一些从教人员都容易混淆应用与实用的概念,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有区别于高职、高专和中专所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单要有过硬的能力和技术,还要有自己的艺术思维,能够独立完成质量较高的美术创作。因此说缺乏理论教育的高校美术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对艺术的把握能力。现代社会,要求美术人才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就要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这是我国美术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美术理论教育现存问题及现状

轻理论重实践的思想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美术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分数偏低,美术加试对学生理论知识又基本没有要求,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根深蒂固。其次,高校为追求就业率,社会缺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社会中大量的速成“美术”元素涌入高校,忽略美术理论教育的意义。课程设置成为美术理论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都以素描、色彩、创作实践等技法课为主,实践和技法课程比重过大,而美术理论课程的设置比重不足。固然,没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很难进行美术创作。然而美术毕竟不是技术,美术人除了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还要有思想。当然,以上状况的发生还有其他诱因。比如:一些中小学不重视美术教育,甚至取消了美术接受教育,这也是造成高校美术生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3 改革美术理论教育的建议和几点措施

现在,美术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也有人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改变美术理论教育的现状,使其在改革中发展,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美术理论教育对高校培养综合美术人才的重要性。实践产生理论,反过来,美术理论一经产生就会对美术实践起指导作用。一个从事美术活动的人,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不能不受一定的美术理论或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对于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美术理论教育更有其不可忽略的地位。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从字面上来分析,应用:适用需要,以供使用。这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但要有熟练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还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才能长久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

(2)优化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特殊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优化课程设置不单指适当增加美术理论课的比重,还包括如何对实践和理论课程进行优化配置。比如:在开设素描和色彩静物时,应适当增开一些中外美术史、构图学等课程;在开设人体写生时,应并设人体解剖课程等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充分消化吸收,并使之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强美术理论教师的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果要给学生一碗水,那他就至少要有一桶水。作为美术理论教师,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艺术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当然,一个美术理论教师只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相当的美术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他还要具备哲学、美学,甚至心理学等方面的普通文化知识。高校美术专业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倡美术理论教师多研读理论专著,适当参加进修班学习;鼓励理论教师多发表相关论文;对在理论研究中有重大突破的美术理论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4)美术理论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方式。美术理论知识本来就是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普遍规律的学科,离学生生活较远。现代美术理论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单要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在备课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身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备课,突破以往学生对美术理论学习的消极态度。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要加强对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能力。这些现代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眼见、耳闻加深理解和记忆,也能使美术理论教学越来越紧密地贴近现代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理解美术理论知识,而不仅仅体验物质带来的虚幻感。这是现代教育的方向,也是美术理论教育与科学、技术等的全面结合。

(5)提倡社会化的美术理论教育。虽然目前的美术理论教育仍然主要以学院教育为主,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许多社会机构有学校艺术教育尤其是美术理论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博物馆、美术馆等有着诸多的优秀美术资源,这些资源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美术理论教育问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也提出了种种改进的设想和建议,但无论怎样发展,将来美术理论教育将越来越普遍。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J].孙周兴,译.世界哲学,2006(4):73.

[2]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3(1).

[3] 默耕.经典教学方法荟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4]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5]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6篇

我不知道现代的学科系统是否也像电脑的界面一样,变幻无穷。有些评论家用“寓言的机器”描述寓言叙述的多向性,把玩着语义。不过,任何一个寓言的界面呈现,极易成为文本的想象游戏。当中世纪但丁的地狱之行进入现代电脑的编码程序中,其途径经过在线数据库,得到的却是一张神秘的魔法般的空间图像。

美术理论,顾名思义,是对美术之理(或曰道)的思考与论述。道,既是规律又是途径,涉及本质问题,是通向形而上的思辨之途——以“道”为题,必然进入哲学的发问与解答。故理论一词,往往追究本质,探讨美术的发生意义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关系,探讨造型艺术自身构成的诸种要素及组合规律。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美术理论与美学最易接近,甚至被认为是美学的分支,似乎等同艺术哲学(英文ART就是指视觉的造型艺术,即我们所谓的“美术”)。当人们企图用“艺术哲学”这一学科概念代替“美术理论”时,是否表明他们就是站在哲学的立场研究造型艺术呢?

美学,德文Asthetik,最初叫“感性认识的科学”,(注:此为德国鲍姆加登在MeditationesPhilosophicae(“哲学的沉思”,1735)文中所提出的学科概念,词源来自希腊文αíσCησíS(感觉、知觉);1750年,又著附图一书。1742年,Metaphysica(《形而上学》,第二版)一书亦如是说("scientiasensitivecognoscendi"——感官鉴别的科学),至1757年第4版时,改称“美的科学”。参见[日]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池学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研究感性认识的规律。“美学”成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本身就表明一种学术意向——将一个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提升到科学层面上。稍后,康德就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将人们的感性判断纳入理性原理之中,并探讨其所谓科学的规则是一种错误的希望,它只能在“先验感性论”中得以保留。(注:康德以“统觉之先验统一”的原理,否认表象在经验直观中的必然联系,而认为“表象之相互关系,实由于直观综合中统觉之必然的统一”。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式译,商务书馆,1960年3月版,第105-106页。)但在20世纪初,康德的意见在东方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那时“科学主义”正风靡东亚,尤其是日本和中国。日人以汉名“美学”对译德文Asthetik,并在1907年以前传入中国。(注:1907年10月创刊的《震旦学报》第1期“美学”栏目,刊载侯毅译的《近世美学》([日]高山林次郎著)。)时至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创办,即在高等部中国画和西洋画两科设置“美学及美术史”公共课程,美术史分设中国绘画史和西洋绘画史,“美学”课程实为美术史学概论,近似美术理论。(注:《北京美术学校学则》(教育部指令,1918年7月5日),教育部总务厅文书科编《教育法规汇编》,1919年5月。参见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21-127页。)

若回溯中国美术理论的传统,始终未曾进入哲学内部,与其建立系统的联系(哲学或文学理论向美术理论渗透,是单向度的外部关系),更无“科学”一说。古代中国,具备理论形态的造型艺术,主要是画论与书论(雕塑业和建筑业,其理论多在技术规范,尽管亦有审美的文化的诸种意识贯注其中,但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理论体系)。古代中国的画论与书论自六朝后历代不断,前后相系,是专论,号称“画学”、“书学”,或“画论”、“书论”。以“理论”的性质而言,是密切联系创作实践的一种阐释体系,不是纯粹形而上的思辨体系。因为是阐释,一明源流,二重事理,三言观念,四讲品位,史论评三者共为一个理论整体,且与创作实践形成辩证的互动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的系统定位。

美术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新学科概念,意味着“美术”研究将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但国人最初使用“美术学”,着眼点却在美术史学。1907年,国粹派的刊物《国粹学报》第26期“美术篇”栏目,发表刘师培的文章《古今画学变迁论》;第30-31期连载刘师培《中国美术学变迁论》(未完稿);第31期还刊登刘师培《论美术援地区而论》一文。(注:参见《国粹学报》第26期(第2年第1号)、第30-31期(第3年第5-6号),上海国粹学报馆,1907年3月4日、6月30日、7月29日。)这是由传统“画学”、“书学”概念转向“美术学”概念之最早例证。刘师培所用“美术学”,就是美术史研究,或称美术史学。这是当时的风气,受西学影响,对各种对象的研究,均以“学”名冠之(含有科学的名义)。所以,刘师培的“美术学”概念,并不是将传统的中国美术理论整体提升到学科层面上,而仅仅将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若认真考究,中国人“理论”的概念弹性很大,可指称某种学问或学说,也可指称某种学科或某一领域相对于实践的知识部分。中国古代的美术理论多归学理研究一类,与创作实践相关。所谓相关,一及创作实践,二级欣赏与批评实践,故其技法原理、创作观念及评判标准等,都在此列。究尽中国画学,古时品评议论及理法文章,均属“理论”。1937年,于安澜将中国古代绘画典籍分三,先后编辑出版《画论丛刊》、《画品丛刊》和《画史丛刊》,其“论”、专指“画法画理”,而欣赏与接受理论,则以“品第鉴别”之类单列。1942年,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将理法著作与品评著作一并收入。这是在现代学科意义上,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第一次系统的知识整理。

不过,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建制的还是美术史学(在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美术史系),它基本沿用历史学的学科规范。美术理论因无学科建制,相关研究人员分散在普通高校哲学系、艺术系,或美术学院的理论教研室、美术研究所等单位,——作为纯粹思辨形态的造型艺术理论,往往进入哲学或美学系统;而作为一般造型技艺理论或与本体形态相关的阐释理论,往往以课程的方式出现在专门的美术院校。1978年后,在专业美术院校和艺术研究院设立了“美术历史与理论”的学科名称(简称“美术史论”),至此,美术理论才进入学科建设的门槛。

“美术历史与理论”正式改称“美术学”是1990年的事(这里无意将两者等同,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待讨论),而将“美术学”确定为“二级”或“三级”学科,则到了1992年(注: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会议决定,将“美术历史与理论”改称“美术学”,并向全国正式颁布。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学科代码表》,“美术学”以二级学科的名义出现,包括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等下属三级学科,原“美术历史与理论”亦以“美术学(三级学科)名之,但内涵有变。)。二级学科的“美术学”,基本上包含原先术科的“美术”系列,从术科到学科,意味着增强学术含量,全面提升学术品质。原先依附创作实践的美术理论同样提升到“学科”层面,而且和美术史学合并成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二级学科的大系统内,美术理论和创作实践还是一个整体,只是更强调了美术的本体性研究和学科独立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促使技艺性学科在建制上不断完善。同时,作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概念的内涵上,绝不等同于刘师培时代的“美术学”(注:参见邓福星《关于美术学及其它》,《美术观察》1998年第1期,第55页。),在学术立场上,重新确立了中国美术理论“史论评”三位一体的传统。由此,美术理论亦开始以学科的名义真正进入学术系统,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其学科性质如何?学科规范何在?学术阈场如何界定?

如果说,美术理论进入艺术理论系统或美学系统,还有既成的规范(西方的)可以遵循,但到了“美术学”的新建系统,所有的一切必须重新链接,重新规范,重新定位。

高等院校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学科最明显的标识。在美术学院,除了美术史外,有关的理论课程为艺术概论、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均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的共同课,这种状况几十年不变。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我们主要关注“概论”。早期的《美术概论》,有黄忏华的著述(1927年,参照日人及欧洲人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则搬用苏联教材(如涅陀希文著的《艺术概论》),事隔二十多年,又出几本国人编写的《艺术概论》,特别是80年代初文化部组织编著的《艺术概论》,几乎是通用教材。直至1994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才编写出一本《美术概论》。一门学科,如果连“概论”的课程都不完备,还能说些什么?

概论者,一为基本原理的阐述,二是历论的通诠,三是基本范畴的解说,藉此进入历史文本研究。如果我们研究历代的美术理论,关注的不会是概论,而是时论。无论中西,真正能体现彼时彼地他者理论观和价值观的,不在概论而在时论。概论是总结,时论是现状研究,关注时下美术现象,以既定价值标准,审视与评判美术实践之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因此,时论既是批评文本,又是历史文本,在历史片断中直接传达创作观念与审美意识。事实上,在美术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概论之寂寂与时论之煌煌,对比极为鲜明。无怪乎,中国文学理论史,常冠名以“中国文学批评中”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注:参见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版;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979年12月新版,名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版。)。批评,是西方的概念,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如文论、画论、乐论等)并不相符。理论不等于批评。若论中国的美术批评,与其说它接近理论,毋宁说它接近品鉴。中国古代的品鉴就是一种时论,是理论最直接的应用与表述,其方式可点评可议论,可指正可判断或褒贬、品第。

二、学科概念

常言,美术理论是一门研究与考察美术活动和美术现象,探求其规律的人文学科,是一个关于美术的知识系统。研究者必须将他对美术现象的感受与体察之经验转化成理智的(intellectual)形式,将它整理成首尾一贯的合理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我国美术理论界目前又有多少首尾一贯的知识系统?

我们可以对美术理论进行整体描述,但总是模糊的。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对明确的研究对象,要有相对固定的学术规范,在高校还要有相应的教学实体,包括教材。中国的美术理论的学科建设问题,长期以来有教学和研究实体,却无教材无规范(技法理论除外),且研究领域涣散,一直无法走上正常的学科建设轨道。如果检测近20年来我国所有美术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你会得出什么结论?你能看到一个学科的外轮廓么?不可能。众多选题中,既有美学问题研究,也有形式本体问题研究、形态研究、批评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还有一些跨学科的边缘性的研究选题。我们什么时候能从边缘地带划出一道清晰的学科界限?或在学科内部建立一道学术底线?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系统性处理,即将现有的各种知识系统化,寻找各个知识系统(小系统,模式块)间的相互链接。链接的情况还得进一步处理,分析其知识导向与基本局性,才有可能在学科图表上显示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各种关系。

不可否认,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比历史学复杂,可是否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就造成美术理论研究的不确定性?科学研究的意义就是将复杂的问题有序化。一个系统的学科会建立自身的研究基点,确立基本范畴,建构一系列的学科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一再提倡美术本体研究,可为什么还是一再徘徊在学科边缘而无法进入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似乎学派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每一学科都存在不同学派不同学说,但都不会影响其学科的整体规范,不会淡化以至解构学科特征,至少在某一时期如此。每一学科也都会出现新兴的交叉学科,都会模糊、淡化甚至重复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样也不会改变本学科艺术质。美术理论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一个学科概念,却无明确的学科定位和学科规范呢?因为历来中国美术理论就缺乏一个大的系统建构。

当我对自己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整理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所谓“美术理论”,都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缺乏系统性,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宿,或者说缺乏一个系统网络接纳这些知识。追求系统知识,并非就是“唯科学主义”。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关系到人文学科(humanities)。显然,美术理论属于人文学科,研究重点在于人的情感、人格尊严及其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注重人的精神性、个体性和审美价值观,是关于美术现象的整体价值评述。但是,美术理论也涉及到人与对象物,人或对象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统计与逻辑推理,这就涉及到“科学”,涉及到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中国历代的美术理论,几乎都是品评赏鉴,或者说都在某种价值预制的前提下进行的理论评判(即“你能观察到什么,说明你拥有什么样的理论”)。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先于观察,有时则交替进行,先发现而后评价(不过是既定理论体系的补充、拓展与完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将现象定性定位,构成知识点,随后便发生转移。以价值观为基点的系统性理论建构,应有一个时间维度。但我们又无法辨别当一个系统理论出现时,是否标志着一个时期的开始抑或完结?譬如,我们该如何评价顾恺之的“形神论”与谢赫的“六法论”?顾恺之是历史的决结,而谢赫是新时期的开端?我以为,无论何者,都只是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未成体系。理论体系与时期并无绝对的必然的对应关系。一种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一个时期的实践状况,也可以跨越几个时期,而一个时期也可能出现几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根据理论表述自身的性质决定体系的存在。文化系统比较好确认,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轴和区域空间的标定。美术也一样,作为人类造型的活动和现象,也从属于各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而研究这些活动和现象的美术理论,也必须成为一个自在的体系,并在不同体系之间建立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在“美术学”、“美术理论”等学科概念上,中国和日本的学术界有着比较接近的看法。

可以对证以下两个文本:

(1)《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的“美术理论”词条,总定义是:“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后分两种含义:一是广义,泛指史、论、评三者:二是狭义,专指基础理论。以学科的概念论,当属狭义。美术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美术现象自身(包括创作、欣赏、作品和作者)、美术与社会外部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其任务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最后,串讲了中外美术理论的发展源流,比较两者间的形态和功用,结论:“由于美术实践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并且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美术理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524页。)

(2)日本学者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其“美术学”词条言其概念相当于“艺术学”(德文Kunstwissenschaft,英文Scienceofart,法文Sciencedeart),表示很多含义。德文Kunst指造型艺术,日文无对应词,故以“美术学”相译。——“美术学泛称造型艺术的学问研究”,这是广义,其下属“体系美术学”和“美术史”两种。什么是“体系美术学”?“即研讨一般造型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阐明造型艺术各领域的特征、界限、相互关系等”,且“关于美术史的原理论和方法论及风格论跟体系研究颇有直接联系”(注:[日]竹内敏雄,前引书,第197页。),最后,又特别说明“狭义上则除了美术史,专指体系研究”。

对学科性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用语是“科学总结”,竹内敏雄的用语是“学问研究”,均十分小心地避开“科学”或“人文学”的概念。我国美术界在1990年以前没有明确的“美术学”学科定位,日本学者在20世纪初就对应德文Kunstwissenschaft,明确提出“美术学”的学科概念,这概念相等于我国当时的“美术理论”,或者说,作为学科概念,其广义的“美术学”已等于我国现行的三级学科之“美术学”,而狭义的“美术学”,即“体系美术学”等于我国“美术学”下属之“美术理论”学科。

什么是体系美术学?竹内敏雄主编的《美学百科辞典》将其分为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美术是什么?”二是“什么是美术?”前者是哲学的发问,涉及美术本质;后者是在形态学意义上发问,涉及美术本体的基本构成要素、种类划分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形态风格。那么,美术理论的研究领域是否就是本质论和形态学?美术理论就是放大了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知识系统?以逻辑推论至此,竹内敏雄的所谓体系美术学,狭义上就是美术基本理论研究,它的注意力不在于把握单个的美术作品,而是整体的美术现象,它的广义,也等同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美术理论”概念的广义之解。看来,“美术理论”的概念表明亚洲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希望能以西方的学术规范(主要是西方的哲学规范)统摄东方的美术经验,从而建立一种跨文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三、学科图表

美术理论的知识系统包括基本理论、应用理论与交叉学科三大板块(见下图:美术理论学科图表)。基本理论研究是学科基点,以原理论为核心。所谓“原理论”,即质性研究,规定美术的本质特征及其相关概念,回答“美术是什么”及“什么是美术”这两个最基本问题,由基本命题扩展出相关的概念群及系列范畴——直接以哲学化的思考确立某种艺术观。由原理论直接导向论方法论研究,其任务一是规定美术理论体系的总体建构方式,二是探讨理论的思维法则、研究路向、系统结构法,三是研究美术理论方法自身的历史现象与规律。此外,基本理论还向“学术阈”和“创作阈”延伸,一方面是实践主体的理论,阐述美术活动过程中主体的性质与作用,在人(创作主体、接受主体或批评主体)和作品(理论文本)之间建立一个阐释体系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历史客体的理论,阐述人类历史中美术作品的发生原理、形态流变及类型性质,在作品(理论文本)和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确认一个意义系统和文化类型。二者直接体现着理论的双重性——以历史性的眼光确认某种文化观,呈现出某种自在的社会性;以主体性的研究确立某种批评观,呈现出某种自为的实践性。显然,美术理论以原理论、实践主体理论和历史客体理论三者构成一个基本理论系统,其学科性质由原理论部分决定。传统学科就在原理论部分建构一元化的结构体系,其内限性强,相对封闭——如果这一部分遭到否定,便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如表现论对反映论的否定,价值赋予理论对本质论的否定等等);而现代学科建制依然保持这种大结构框架,但基本理论部分却呈现开放的多向包容的态势,尤其是在本体的质问达到十分激烈的时候,原理论基本模块就会开裂,出现各种不同的学说与流派,重新形成多元组构的基础模态——种非本质论的外化倾向。

美术理论系统的开放性真正体现在外部边缘的两大学科系列:进入创作阈的右向系列为应用学科,进入学术阈的左向系列为交叉学科。二者的研究阈场可增可减,完全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随着区域的转换而变化。按常理,进入学术阈的学科模块其学术性较强,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进入创作阈的学科模块其实践性较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多受对象制约。应用理论的研究对象也是它的研究目的,即直接针对造型艺术自身的实践,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说明性、可操作性和序列规范成为应用理论的研究特点,对象成为纯粹的研究客体,可使用科学的实验的手段,以实证或否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交叉学科的范围更为广阔,可变性大,性质最活跃。第一,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或社会学交叉,如美术史学理论、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人类学、艺术哲学或造型美学等;第二,与新兴学科交叉,如比较美术学、阐释美术学、发展美术学。另有一些两栖类学科,如美术思潮史、美术理论史、美术批评史等,论学科性质应属于史学系列,但研究对象的属性则在美术理论范畴(未列入学科图表)。交叉学科是学科分化的现象,处在学科外沿,也是学科的前沿,不断对外交换,激励学科发展,开拓学科视野,研究传统学科边界上的“遗漏问题”或传统学科无法包容的“新增问题”。

附图

美术理论学科图表

分析上列图表,可见基本学科模块亦可成为课程模块。众所周知,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第一步的工作。目前,应用理论和交叉学科两部分的课程容易切入,易于规范,因为有章可循(参照西方既有的学科课程),且又相对独立,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基本理论部分的情形却不相同,在西方也没有权威的或比较完整的美术原理著作。所有关于“艺术原理”的研究都在美学范畴内,研究对象几乎都是西方的造型艺术,极少涉及西亚或东亚地区。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刚兴起,远未深入,未能阐释人类造型活动最普遍的规律并提出相关的艺术法则(是否存在普遍规律和通行法则,此处暂不讨论)。理论阐释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即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语境和特定的概念术语所形成的一系列规限性的表达。中国现代的美术理论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书面创作体系(这是最低限度的说法),而是在中国本土由现代的中国人所进行的种种造型实践活动,或曰,与视觉相关的美术活动(暂且使用“美术”概念,既是约定俗成,亦无更加恰当的词可以取代),其中很大部分属于西学体系,或中西结合的现代实验。以怎样的理论话阐释这种美术现象?如何界定又如何评价?理论依据是什么?基本理论的问题最多最复杂,直接诉求个体的感性经验,一时难以澄清,故也无人问津,或无法问津。

四、学科话语

学科建制是对话语的限制。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命题,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殊的概念系统,通过学术体制确立知识-理解模式。它强调在特殊的语境中讨论理论问题,而不是先验地假定问题的答案,推行非语境化的脱离实践的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

学科概念系统的话语重构,曾流行的两种说法,一是实现中国古论话语的现代转换,二是实现西方现论话语的中国化。在中国,现代美术理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外来学科,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传统学科,传统中国或现代西方的学科概念和范畴都同时存在,二者碰撞,自然整合。但是,二者在量上或质上均不对等,交流的势态相差亦大。现在理论学科的系统框架是在西方理论思维模式影响下产生的,话语符号是中国的,言说对象是现代的,文化意识层面还有传统的观念,概念系统的话语方式与系统之间不是绝对的文化对应关系,中国古代的理论话语依然进入。系统是被开发的,话语是灵变的,其准则只在于自身的理论立场和对象的特性表达。

美术的概念与范畴是对美术样式的艺术功能、社会作用及审美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达。有关样式的分类、流变及艺术特征的理论,必然形成相应的范畴体系,样式的历史沿革又导致理论范畴的推移变化。在古代中国,就有三次大的变化:一从汉代的“君形”论到六朝的“畅神”论;二从六朝的“形神”论到宋代的“形意”论;三从宋代的“意象”论到明清的“逸兴”论。其中,六朝和宋代是两个转折点,而形神论的核心概念是“畅神”,形意论的核心概念是“意象”主流样式的审美特征转换与概念范畴的推移变化基本一致。问题是到了现代,一方面在文化守成主义思潮和狭隘的民族意识驱动下,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概念范畴泛滥成灾,失去了对象性;另一方面在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和开放的全球意识下,西方现代艺术中流行的概念范畴也泛滥成灾,同样失去了对象性。或许我们不能单纯地责怪现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失范与混乱,因为创作实践本身都处在探索实验阶段,无所适从。旧范式被批判,旧理论被质疑,旧概念被颠覆,传统的语境丧失了,在“解构”和“多元”的现代世界中,在文化大批判的时代,我们能否期待一个共通的美术样式及其相应的概念系统?显然不能。因此,中国古代的理论话语是否需要实现所谓的“现代转换”?西方现论话语是否需要实现所谓的“本土化”?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简化——对古论话语的重新诠释,就是“现代转换”;在自我意识界面上接受西方的理论话语,在汉字符码上实现意义的重新组接,使之成为当下有效的理论工具,就是“本土化”。任何一次历史文化的转型或外来文化的输入,都存在这种现象。若究深意,在“现代转换”和“本土化”口号的背面,则隐藏着一个“新中心”论,或期待着一个新的话语霸权。本文提出的,“话语重构”,不是要建立威权话语模式,而是在清理(让概念系统进入各自的话语模式)之后,以大系统的链接方式建立一个新秩序,即在社会公共的话语空间实现某种理论定位,并以有序的方式进行对话。

五、学科建设

当代西方最流行的文化研究,不是划定学科界限,而是要建立跨学科的知识探索领域,打破传统学科的封闭性及其狭隘的话语生产方式,促使研究者从“技术知识分子”的角色中走出,提倡关心总体性的、传统的思想家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从而促使理论研究者能够批判性地介入公共的社会政治问题(注:HenryGiroux,DavidShumway,PauiSmith,JamesSosnoski:Theneedforculturalstudies:resistingintellectuaisandoppositionalpublicspheres,参见JessicaMunnsandGitaRajan编:Aculturalstudiesreader:History,Theory,Practice,LondonandNewYork,1995,pp647.)。对中国而言,这种文化研究的知识倾向非常接近中国传统儒家的“文人”品性,即家国政治的学术情结和广泛的人文关怀。但在现代的中国和西方,学术方面的诸种现象都有着相悖逆的发展倾向。比如,人文化倾向与科学化倾向,本质论倾向和非本质论倾向,整体的辩证的与局部的分析的,系统的与非系统的。在造型艺术方面,则写实的与抽象的(暂且使用这一对不甚确切的概念),具象的与意象的,视觉的与观念的等等,几乎都是逆向发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否也存在着逆向现象?建立专门的知识领域,厘清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型,是现代中国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对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的社会科学而言,一向如此(现今,亦开始将目光投向边缘地带,注意跨学科的研究,甚至跨越科学和艺术的边界);而中国的人文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科,却明显规范不足(中国学术界“史论结合”的传统就是一种文化研究的态度)。

美术理论研究要不要提倡文化研究?或曰,是否消解学科边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注:S·霍尔指出,文化研究是由多种形构组成的系统,拥有多种话语(在福柯的意义上,文化研究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具备一系列不同的方法与理论立场,且所有立场都处在争论中。参见StuartHailCulturalStudiesandIt’sTheoreticalLebacies,见L.Grossberg等编:CulturalStudies,Routledge,1992.pp.278.)状态?对照上述的学科图表,“交叉学科”部分就是跨学科的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理论界著述最多的,在交叉学科不在基本理论。在论文撰著方面,活跃的也是“边缘性研究”,这已成为现时存在的普遍状态。

原理论研究的薄弱,与中国学术界整体气候有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学研究渐次退潮,文化研究高潮迭起,本质论的哲学思考遭遇否定,非本质论的文化诘问频频出现。经历“”磨难的中国学科建设刚刚抬头,便迎头一盆水,打向云中雾里。如何理解基本理论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呢?我们可以依据上述学科图表进一步假设:交叉学科和基本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构成内向性的“涡形场阈”,交叉学科飘浮在场阈边缘,他学科的因质不断被吸入场阈中心,影响学科的基本范型,由此,范型本身会有一个过滤调整机制,保证范型的稳定及理论的活力。一旦范型无法或拒绝接纳来自外部的理论因质,场阈的活动便减弱甚至停止,内在的活力丧失,边缘性的研究就会形成反向(外向)运动,导致领域涣散,范型飘浮——构成自身内涵转换与替变的一个过程。目前中国美术理论学科就处于这么一种范型的飘浮状态,也处在范型的替变阶段。原范型(50年代所引借的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理论范型)处在僵化状态,已不适应对象,不能阐释对象,无法提供对象以本真的存在方式,而现时的文化研究又很活跃,一步步地消解学科内在的吸引力。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专业 艺术理论 理论素养

美术理论课是艺术概论和中外美术史等课程的总称,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理论课程,能够了解美术发展历史和中西方美术风格的演变,并掌握其本质和发展规律。学好这类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艺术鉴赏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广泛的认识空间,充分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因此,美术理论课在高校美术课程中是一门重要专业,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艺术理论素养是迫切而重要的。

一、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艺术理论素养现状及原因

当前,美术理论课的实际效果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多年来,美术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课脱节,大部分美术专业教师和学生只重视美术技能而忽视理论知识,使美术理论教学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低迷状态。

造成当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艺术理论素养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素质、学校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对美术缺乏真正的兴趣及对艺术理论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技法重于理论。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自身文化科学习跟不上而转到美术学习班,考美术只是为了考上大学而选择的一种较为保险的方式,并非发自内心喜爱美术。此外,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加上缺乏学习目标,在专业学习时只是一味重视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在思想认识上忽略了艺术理论的学习,致使学生对艺术的内在本质和精神境界的认识不够,最终会制约他们创作实践水平的提升。

其次,高校的扩招,美术专业学生增多,生源质量下降,加剧了美术理论教学的难度。高校美术教师重视创作指导而忽视理论引导,且教师自身理论素养有待提高。有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急功近利,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法的指导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只用学生的创作成果来体现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长期以往,会导致美术专业学生发展不平衡,理论素养偏下,不利于美术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

再次,高校美术教育观念陈旧,美术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不平衡。在目前美术教学中,缺乏自由开放精神和艺术创新意识。许多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在课程安排上不够合理,实践教学明显重于理论教学,这与现今的课程标准相差甚远,没有从根本上对美术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没有处理好美术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限制了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的发展提高。

二、艺术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陈传席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技能的学习,没有理论学科的学习,不能叫美术教育,文化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技能不能。可见,高校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理论知识是引导情感表达创作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淀能够为美术创作者带来灵感。艺术理论是无数画家经过长期实践而孕育出的结晶,是艺术发展的指明灯,为画家、美术学习者及观众提供了理论指导找到自身评判艺术的方位和标准。艺术理论素养对一名美术专业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不是单纯地了解美术发展历史和中西方美术风格的演变,掌握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提高他们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充实心胸,提高品质,增益学问。其中的影响和作用的深意需要每一位志在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的学习者细细摸索和玩味,以期对自己有所启发和帮助。

西方美术教育家对艺术理论素养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美术教育家格内尔和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是现代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应具有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四部分: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和美术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在他们的课程列表中,美术理论占了很大的比例。高校美术专业学生通过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过去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现在的发展状况,并保留和继承其中的优良部分,开拓艺术思维和视野。更重要的,美术专业学生可以从我们丰厚的艺术文化积淀中汲取精华,获取灵感,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理论无论是合理的还是有失偏颇的,它对现实艺术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回顾过去中国美术界经历的艺术浪潮,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次的艺术浪潮都是因美术理论观念的变革而引发的。从“85美术”到“波普”“玩世”“泼皮”“艳俗”等。在这一次次的浪潮中,由于一些艺术家欠缺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对中西方艺术发展史缺乏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导致他们在艺术浪潮当中,迷失艺术发展方向,创出一些矫饰作品,单纯模仿西方艺术样式而缺乏本土特色和自己的创造灵魂。由此可见,不重视理论学习会使美术教学中技能和理论教学不协调发展,影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改进,不利于学生的长远持久发展。

三、如何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艺术理论素养

第一,从根源和制度方面着手,当前美术教育和高校招生须有当下意识,注重学生全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招生和教学上不应一味地看重速写、素描,彩等专业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知识的传授。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理论的漠视和缺乏,过度关注绘画技法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当前高校美术专业的招生和教学,与时俱进,把当下意识融入其中。

第二,革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中,合理平衡美术理论课与美术技能课,准确定位理论教学。高校美术院系应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将美术技能和理论学习相结合,正确认识艺术理论素养的提高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有效的理论教学,邀请校内外的理论素养高的学者到校开讲座,将自己多年积淀的理论和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理论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目前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只单纯讲授教材内容,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艺术鉴赏和感受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难以形成自身的一个理论系统,对美术理论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适当融入实践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观赏美术作品,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美术创作活动。在实践中融入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切感受和理解古今美术风格,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另外,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感受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分析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审美意味和价值取向,重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独特的表达方式、自由开放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创新能力。

第四,不断提高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及理论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影响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和责任感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跟进与否,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先进与否;理论抽象枯燥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美术专业教师须由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教书育人,同时以生动的教学方式和自身的理论素养影响学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理论素养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小结

总之,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艺术理论素养重要而迫切,要改变重美术技能而轻美术理论的现状,需要革新美术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努力与协作。

【参考文献】

[1]黄先明.高师院校美术理论课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1,3(8):64.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 弊端 教师素质 基础理论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ZK12030。

美术理论 (art theory)即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学术界通常所指的是狭义的美术理论,它在我们日常的美术学习和创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原理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我国对“美术理论”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再加上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在我们日常的专业教学中长期以来有教学和研究实体,却无教材无规范(技法理论除外),使得高师美术教学中一直无法科学地进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弊端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缺失

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缺失应该追溯到初高中的基础美术教育阶段。我们清楚地知道我国初高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美术审美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好多学生选择美术等艺术专业都是这种严峻形势下的迫不得已。那些“偏科生”和“差等生”为了寻求圆自己大学梦的机会,义无反顾地紧紧抱住了美术这根救命稻草,于是便开始了疲于奔命的专业技术突击。这种对我国的高考来说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纯技术的素描、色彩训练,而忽略了学生整体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使众多的学生成为对美术技能一知半解,对审美却一窍不通的技巧生,这也就为以后的美术理论教育留下了隐患。这种病态畸形的美术教育将学生带入了一条名不符实的不归路。机械的技能训练,不但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的厌倦心理与日俱增。

更糟糕的是一些打着美术学院招牌、聘有著名专家和教授、甚至是高考阅卷老师上课的种种带有欺骗性的画室的培训。那种放任松散的管理,不但使学生厌倦理论课的学习,而且使好多学生染上了抽烟、酗酒、打闹、上网、早恋等不良恶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质,致使好多学生即使进了大学也是一些问题学生。如好多的艺术专业的学生缺乏责任心和诚信、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我们不难想象那些课堂上呼呼大睡、津津有味地吃着小吃、乐此不疲地玩着游戏、对理论知识毫无兴趣的学生能真正学好艺术。

“美术专业成了高考的一个低洼地,文化成绩低的考生像流水一样流向了这个低洼地。文化程度低不仅影响学生进校以后的学习,而且也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1]而这些问题的最终根源在于当今以功利为主的基础教育,笔者长期以来担任高校美术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深深体会到了美术理论课的教学之难。那些一味沉浸在技能训练的学生已经不擅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对于稍有深度的理论问题,大多数学生无心也无力去探根寻源,艺术思维恰恰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美术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具备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基础又往往是以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为前提的。由于美术理论知识广泛涉及到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庞杂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又恰恰是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望而却步和最头痛的东西。难怪现在的学院教育培养不出天才,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真正具备培养天才的的教育理念和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越来越多的高师美术院系都认为学生文化素质的低下,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师美术院系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成了制约美术师资的瓶颈,主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一状况。”[2]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美术的基础教育。要想真正提高高师美术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既要培养学生对这方面的兴趣,更要夯实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基础。

陈旧观念的严重影响

“由于我们的教学惯于固定的技术训练,并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的灵性与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由于文化修养课的薄弱,观念探索的缺乏,使学生独立思考的理性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平衡发展,于是学生艺术探索的兴趣往往表现在材料技法领域,或只专注于在形式语言上,他们的创作常常表现出思想苍白,缺乏新颖而充实的文化内涵。”[3]由于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老的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作用,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技轻理”观念的影响,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学中理论课始终处于倍受冷落的边缘地位。首先,从对美术理论的认识来看,就存在严重的误区,上至主管教学的领导老师,下至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普遍认为理论课不是专业课,所以把此看做可有可无的点缀和令人头痛的负担,这种错误的观念引起了一系列错误的后果。从整个专业课程比例来看,理论课相对于技法课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大多数院校为了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尽可能地压缩理论课的课时。而这种教学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既无法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挫伤了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如果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充分体现了教育导向的错误的话,教学方法和观念的落后是学生对美术理论课失去兴趣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上文已经提到,美术理论课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它涉及到庞杂的人文学科的知识,如果不合理进行学科交叉学习,仅仅停留在概念、原理、作者作品、价值意义等狭小的范围的学习,美术理论课将落入僵化、保守的境地。教师教学的大而化之,学生学习的一知半解,理论课学习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必须认清“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艺术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4] “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艺术的知识技能,而是把艺术放到一个广阔的关系之中,把艺术还原到它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活生生的、完整的艺术,充分接受它的魅力,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5]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美术理论课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教会如何在掌握美术史料、史实的基础上,思辨历史,重解历史和批判历史,并以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美术理论教学的关键”。

“我国艺术培养模式和艺术教育体系使专业化越来越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人才的来源上。如果走不出‘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理论课将永远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只是艺术观念的问题,更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已触及到了艺术的本质和前途”。[6]

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高校美术理论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一个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科的形象。关于美术教师的素质问题许多著名的教育研究者如蒋荪生、常锐伦、尹少淳诸先生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作为高师美术理论课的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包括美术史论、艺术哲学和美术教育理论和科研的能力等)和教育科研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广泛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精彩生动地给学生讲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听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然而,就笔者的调查和多年的研究,我国目前高师美术理论教师恰恰缺乏这样的综合素质。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大势的影响,许多高师美术理论教师从思想上轻视专业理论课。体制的缺陷、学生基础水平的低下和教育管理的失误,使担任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老师失去了信心和陷入一种无奈和尴尬的境地。二是许多专业理论教师并不专业,因为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系统深入地掌握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强化专业的教学模式,导致了理论教师知识面的狭窄,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素质,不能有效统整和广泛联系相关的人文知识进行讲解,致使理论教学陷入从书本到书本空洞乏味的境地。

参考文献:

[1][2]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4.

[3][4][5][6]杜大恺.清华美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127.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9篇

美术设计类专业是当代高校艺术类一级学科范畴下的重点发展分支,也是各综合性院校及美术专业型院校重点学科。有效合理的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方法是该专业学生学习质量有效保障,同时,它也反映有关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本文结合该专业在当代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实际中的常见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对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方法现状的总结为广大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更好地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美术设计类学科。

关键词:

美术设计;教学方法;发展现状

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以下简称“设计类专业”)是高校美术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设计看做一种通过构想或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想或计划通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使其视觉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进行专业学习的分支学科。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科设置一方面体现了美术的艺术性,另一方面设计类专业更具有实用性,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即将抽象的美术表达形式具体化、实用化、功能化,这一特征使得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到的是一种实用技能。结合上述内容以及当代我国高校设计类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设计类专业的常见教学方法也恰恰迎合了设计类专业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经过笔者总结,现将当代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常见方法和其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一、理论教学为基础保障

设计类专业是依托美术学科发展来的分支学科,因此要想实现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就离不开教育者针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当代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在学科课程设置的编排上也反映了这一要求,而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体现在美术理论知识和设计理论知识。设计类专业教师通过对美术基础理论的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从更为深刻的角度去用心理解美术,从现实意义上讲,学生学习中外传统美术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了解主流文化,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发展形势有宏观的认识和理性的理解。与美术理论相呼应的则是针对性更强的设计理论知识,相比美术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其实更为抽象,特别是教师在对某些设计元素,设计思想进行讲解时,学生并不都完全能心领神会,不过,也正是这些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元素才起到的了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作用,这部分理论知识也更为关注设计中的技巧运用,如何掌握和谐的、能反应美的、立美宜人的设计思路才是学习的重点。综上,设计类专业教师通过理论的教学是设计类学生学习的基础保障。

二、实践性教学为知识巩固

本文引言部分指出,设计类专业在研究事物美的属性同时也更多地体现了美术的实用性,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呼吁学生关注设计类专业的艺术实践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而使学生对设计的意义进行再认识以达到对理论知识所学的巩固。举例来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深入,大学授课中实用多媒体设备已不是新鲜事,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演示某一设计作品,条件更为丰富的还可以利用更为生动的实物教具进行授课,例如参观博物馆、具有鲜明特点的建筑、景观等设施。教师实施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设计的目标作品更为直接的呈现到学生面前,同时,实践性教学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这就真正做到了“艺术理论引导艺术实践,艺术实践丰富艺术理论”。

三、互动教学确保学科活力

设计本身就是极具创作性的一个概念,枯燥乏味的说教并不符合这一学科的特点,因此互动式教学就显示出了其优势。当前,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师主要教学发展的另一方向就是互动性教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在传授完基本知识后会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具体的形式包括问答、辩论、讨论等。当代设计类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方面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在互动的形式上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上述课堂上可以使用的互动方式以外,很多院校以及专业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高校间、省市以及国家级的各种艺术类作品比赛,这些竞赛类活动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展评,但是从教育学的理论来看,其本质也起到了互动式教学的作用,通过竞赛活动,学生与不同地域的同专业学生进行学术上的切磋,比赛成绩的优劣本身可能使学生得到鼓励,并激发更浓厚的热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参赛者与他人的互动交流、比较和学习是也潜移默化地能使自身的创作能力大大提升,而这恰恰呼应了前文所述的“设计的特征”。专业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而互动学习的功能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更佳的同时也保持了美术设计类学科的活力。

四、学科交叉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作为美术的分支学科,必然要依托美术的有关知识作为基础。但是无论是设计还是美术都与哲学、宗教、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概念紧闭相连,教师仅单一的传授设计的相关概念是不现实的,很多设计思想、理论基础、灵感来源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这是所有艺术类学科的共通特征,因此设计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本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予以考量,一些知识可能与其他学科互补,而一些则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美术设计课程的这一特征,使得教师在关注其与其他学科交叉关系时就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设计创新的能力,目前,高校设计类教师在这一点上十分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延伸了其他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自身也不断吸取更多的知识,扩大个人的知识面,以保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课题知识环境。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极为锻炼学生的辨别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必然从中扩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提升艺术创新能力。

作者:张潇予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德].论艺术的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祁培忠.对美术实践教学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1,06.

美术知识理论范文第10篇

美术设计类专业是当代高校艺术类一级学科范畴下的重点发展分支,也是各综合性院校及美术专业型院校重点学科。有效合理的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方法是该专业学生学习质量有效保障,同时,它也反映有关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本文结合该专业在当代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实际中的常见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对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方法现状的总结为广大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更好地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美术设计类学科。

关键词:

美术设计;教学方法;发展现状

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以下简称“设计类专业”)是高校美术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设计看做一种通过构想或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想或计划通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使其视觉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进行专业学习的分支学科。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科设置一方面体现了美术的艺术性,另一方面设计类专业更具有实用性,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即将抽象的美术表达形式具体化、实用化、功能化,这一特征使得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到的是一种实用技能。结合上述内容以及当代我国高校设计类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设计类专业的常见教学方法也恰恰迎合了设计类专业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经过笔者总结,现将当代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常见方法和其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一、理论教学为基础保障

设计类专业是依托美术学科发展来的分支学科,因此要想实现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就离不开教育者针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当代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在学科课程设置的编排上也反映了这一要求,而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体现在美术理论知识和设计理论知识。设计类专业教师通过对美术基础理论的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从更为深刻的角度去用心理解美术,从现实意义上讲,学生学习中外传统美术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学生了解主流文化,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发展形势有宏观的认识和理性的理解。与美术理论相呼应的则是针对性更强的设计理论知识,相比美术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其实更为抽象,特别是教师在对某些设计元素,设计思想进行讲解时,学生并不都完全能心领神会,不过,也正是这些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元素才起到的了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作用,这部分理论知识也更为关注设计中的技巧运用,如何掌握和谐的、能反应美的、立美宜人的设计思路才是学习的重点。综上,设计类专业教师通过理论的教学是设计类学生学习的基础保障。

二、实践性教学为知识巩固

本文引言部分指出,设计类专业在研究事物美的属性同时也更多地体现了美术的实用性,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呼吁学生关注设计类专业的艺术实践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而使学生对设计的意义进行再认识以达到对理论知识所学的巩固。举例来说,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深入,大学授课中实用多媒体设备已不是新鲜事,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演示某一设计作品,条件更为丰富的还可以利用更为生动的实物教具进行授课,例如参观博物馆、具有鲜明特点的建筑、景观等设施。教师实施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设计的目标作品更为直接的呈现到学生面前,同时,实践性教学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这就真正做到了“艺术理论引导艺术实践,艺术实践丰富艺术理论”。

三、互动教学确保学科活力

设计本身就是极具创作性的一个概念,枯燥乏味的说教并不符合这一学科的特点,因此互动式教学就显示出了其优势。当前,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师主要教学发展的另一方向就是互动性教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在传授完基本知识后会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知识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具体的形式包括问答、辩论、讨论等。当代设计类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方面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在互动的形式上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上述课堂上可以使用的互动方式以外,很多院校以及专业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高校间、省市以及国家级的各种艺术类作品比赛,这些竞赛类活动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展评,但是从教育学的理论来看,其本质也起到了互动式教学的作用,通过竞赛活动,学生与不同地域的同专业学生进行学术上的切磋,比赛成绩的优劣本身可能使学生得到鼓励,并激发更浓厚的热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参赛者与他人的互动交流、比较和学习是也潜移默化地能使自身的创作能力大大提升,而这恰恰呼应了前文所述的“设计的特征”。专业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而互动学习的功能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更佳的同时也保持了美术设计类学科的活力。

四、学科交叉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作为美术的分支学科,必然要依托美术的有关知识作为基础。但是无论是设计还是美术都与哲学、宗教、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概念紧闭相连,教师仅单一的传授设计的相关概念是不现实的,很多设计思想、理论基础、灵感来源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这是所有艺术类学科的共通特征,因此设计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本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予以考量,一些知识可能与其他学科互补,而一些则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美术设计课程的这一特征,使得教师在关注其与其他学科交叉关系时就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设计创新的能力,目前,高校设计类教师在这一点上十分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延伸了其他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自身也不断吸取更多的知识,扩大个人的知识面,以保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课题知识环境。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极为锻炼学生的辨别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必然从中扩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提升艺术创新能力。

作者:张潇予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德].论艺术的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祁培忠.对美术实践教学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1,06.

上一篇:现代神经病学范文 下一篇:高校实验室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