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划大型活动范文

时间:2023-11-26 07:42:25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1

【关键词】创新;大型主题策划;服务;政法;法制新闻

创新,顾名思义,是创造新的事物。《广雅》:“创,始也。”新,与旧相对。“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有“创新改旧”。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换;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

面对都市报和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冲击,法制报作为专业性相对较强、发行渠道相对固定、覆盖面相对有限、读者群相对专业的传统报媒,已经越来越紧迫地认识到新闻策划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在同一报道领域内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最大差异化,如何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法制事件的深刻内涵及其承载的社会意义,如何给读者带来最切实有效的法制信息服务等,值得深思。这就要求法制新闻人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样式和内容,以切实服务自己的受众群。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

自2006年以来,我们坚持每年一到两个主题,先后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法系统的肯定。

好的策划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好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一定要选好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结合当地政法中心工作。

2006年2月,《平安河南建设纲要》刚刚颁布,报社领导敏锐把握,决定启动《平安河南巡礼》大型系列报道:从省里刚刚表彰的政法工作先进集体中选定了60余个县(政法单位)作为报道对象,以全省平安建设为大背景进行采访。并确定每篇报道发一个整版,通过报道实践,探索政法典型报道的创新和改革。经过精心策划,2月下旬报社组织了精干的报道小组,开始了河南法制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采访活动。从当年3月1日推出首个整版,此后每天一期,至6月3日共推出《平安河南巡礼》62个整版24万余字。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采访小组深入全省各省辖市中的基层单位,走村串户,深入全面报道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的做法。这一系列报道得到了省委、省委政法委以及各级政法系统领导的肯定,并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治安综治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围绕平安河南建设,报社紧接着又策划了《走百县,看平安》系列报道,10余个报道小组骑车深入100余个县(市)进行采访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建设舆论宣传氛围。

2008年到2009年,河南省委政法委按照中央政法委的要求,结合全省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在建立执法巡视制度、开展执法巡视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省委政法委把开展执法巡视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的有效手段,通过深入执法巡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全省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予以监督。报社随即策划实施了《关注执法巡视》系列报道,很好地服务了政法中心工作。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创新法制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

经验报道、典型报道难做,难就难在创新。创新是新闻宣传的活力源泉,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1]如何在深入、融入中贴近实际、把握主题、抓住重点、满足读者的新需求新期待,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几年来,河南法制报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和政法机关报特色的定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注重策划,力求从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破解“新闻报道四难”的要求,积极地配合平安河南建设和全省政法中心工作,创新性地做好报道,得到了省委政法委和全省政法系统的肯定和欢迎,报纸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2010年年初对全国政法稳定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下半年以来,河南法制报启动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河南》大型系列报道,组织报道了全省各级政法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记述我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从2010年7月开始至年底,《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河南》大型系列报道先后刊发了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18个省辖市以及部分政法工作先进县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度报道66个版面。

为了切实做好此项报道工作,河南法制报制订了详细的报道方案,明确由编委会成员分头带领骨干记者深入一线,扎实采访,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报道任务。为凸显报道效果,河南法制报对于该策划报道,每篇都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导读及核心提示。同时,在版面处理上做到了精心、美观、大方、图文并茂。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锻炼采编队伍的有力途径

要搞好法制新闻报道,就要有一支过硬的采编队伍。优秀的采编队伍是提升新闻质量的基础。而通过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的组织实施,又进一步锤炼了队伍。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2

关键词:高职;教学;策划

作者简介:许高炎(1940―),曾任南京市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42-04

备课与上课,这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是直接承担培养人才的重任,而课堂教学对培养人才来说又很重要,是主渠道。那么如何备好课、上好课呢?随着职教深入发展,对备课与上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备好课、上好课的关键是做好“教学策划”。“教学策划”是职教备课的内容,又是上好课的基础。本文叙述了“教学策划”的引进与发展;阐述了“教学策划”的含义与缘由;分析了“教学策划”的特点与原则;研究了“教学策划”的调研实践与分析综合的内容;小结了“教学策划”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

一、教学策划的引进与发展

(一)策划领域的引进

策划主要应用在经济领域,如房地产策划、营销策划、品牌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企业策划、招商策划、活动策划,等等。策是主意,划是设计,策划即谋划。引进到教学中来,就叫教学策划。

(二)教学策划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职教发展三十年,从职教教学实践来看,有三种类型:一是教材型;二是学生型;三是策划型。

1.教材型

教材型是以课程教材为依据,吃透教材,明确课程目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制订课程教学计划;课前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写出教案与备课笔记,制定课堂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教材型基本属于普教传统的教学类型。

2.学生型

随着职教大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与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地教学。实践教学的结果,要求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堂,这就产生了学生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教研管理部门指导教学,要求教师以“说课”的形式说明课堂备课情况。教学管理部门以学生为依据,制订不同课程计划,提出ABC不同要求,分层次进行教学。学生型产生于职教的大发展阶段。

3.策划型

随着职教深入发展,就业出路是一个严峻问题。职业市场的变化实践,仅备教材、备学生是不够的,还要对职业市场、职业岗位实践调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方面进行谋划,创新教法,优化教学。因此,就产生了对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教学策划类型。策划型产生于职教的深入发展阶段。

二、教学策划的含义与缘由

(一)教学策划的含义

经济策划是谋划推销,使人乐意接受产品。教学策划是谋划教学内容,学生乐意接受,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需要人才。高职教学策划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调研职业实践、职业教具、职教教材、职教学生,进行职业分析综合、课程分析综合、教学分析综合,谋划制订课程计划,编写上课教案,实施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因此,备课与上课的内涵丰富了,外延扩大了。笔者认为,高职教师要进行教学策划,学校教学与研究管理部门也要进行教学策划,要形成一个这方面的职业教研管理系统。

(二)高职教学策划的必要性

1.适应市场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要

市场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是肯干、会干、能干。肯干是态度好,会干是会做事,能干是能力强。教学策划强调优化以务实为导向,强调要实践要干事。培养务实人才,行业部门需要。

2.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在职业技术岗位上会干能干,能以熟练的动作方式从事职业活动。教学策划的内容是物化的技术、内化的技术、物化与内化的知识体系,强调技术实践。培养技术务实人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3.高职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对教师备课与上课进行教学策划的要求,实际上提供了教师直接参与高职课改和教改的平台,也是把改革落实到培养务实人才的关键。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广大教师参与,策划教学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4.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2006年5月1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重点放在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上。高职实施教学策划,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有利培养技术务实人才,有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策划的特点与原则

(一)教学策划的特点

1.目标性

任何一种策划的目标,都是明确的。高职教学策划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为达到目标进行教学策划。

2.务实性

任何一种策划的基础,都是从实际出发谋划去干的。高职教学策划是以职业实践、职业教具、职教学生、职教教材等四项调研实践为依据,是从实践出发而谋划的。

3.综合性

任何一种策划的方法,都是统一各个方面的因素,运用综合方法进行的。高职教学策划综合的因素是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分析综合;二是课程分析综合分析;三是教学分析综合。

(二)教学策划的基本原则

高职实施教学策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1种理论,树立两个观点,反映三项特点。

1.坚持“实践”理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坚持从感知切入,以务实为导向,提升到理性认识;坚持主体实践,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树立“主体与形成”两个观点

树立以客观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从学生出发;树立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树立主体观。树立知识、技术、素质三者形成要素结合;树立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拓展深化;树立培养务实人才的过程形成观。

3.反映“目标、务实与综合”职业教育的3项特点

反映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办成事达到目标进行策划;反映以四项调研实践为依据,以务实为导向进行谋划;反映职业、课程、教学3个方面的分析综合。

四、教学策划的调研实践

(一)调研职业实践

1.走访职业市场

职业近2000种,根据专业选择,走访职业岗位。高职专业涵盖的职业大体有如下4种类型:一是分工明确责任型,如高科技流水线上的熟练操作人员;二是自主综合型,如小组团队自主生产、营销产品的人员;三是技能高移型,如数控机床的产品加工并编程的人员;四是技术手段多样型,如现代科技产品的维修工,不仅需要“老马识途”般靠感觉经验,还需要使用现代科技工具,如使用计算机,等等。

2.职业工作实践

调研职业岗位工作实践的人物事:一是职业岗位工作要做什么事?包含过程、程序、技术工艺、技能,以及劳动涵盖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点。二是职业岗位工作要做的事,涉及到哪些东西,如何使用?包含机器设备、劳动工具、使用材料、劳动产品。三是职业岗位工作做事要涉及上下左右哪些人员,如何才能把事做好其状况与经验是什么?包含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行为规则、职业道德、实践经验。

(二)调研职教教材

1.吃透课程教材

调研高职同一课程的不同教材,吃透全国统一或省级统一的高职课程教材,有地位作用、体系结构、目标任务:一是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是什么,作用是什么?二是课程内容体系是什么,知识结构是什么?三是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任务是什么?

2.研究增删取舍

调研职业实践,研究调整增删取舍,其原因是:一是滞后性,统一编写的课程教材周期性较长,或多或少滞后职业市场的发展,或多或少滞后职业工作实践的发展;二是地方性,高职普遍使用全国教材,而我国地区广大,自然、经济、风俗等情况差别也大,高职一般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带有地方色彩,有其特殊的内容;三是高职课程教材未必都是精品,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完善。

(三)调研职教学生

1.了解高职学生特点

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是教学针对性的切入点。高职学生特点是什么?根据某学院调查,其学生群体的特点是:一是应试理论知识与能力相对较差;二是评价自我的心理、知识与方法不太足;三是技术技能学习、实践能力和素质方面有潜能与优势。各个高职院学生群体状况不尽相同,应提倡走出系科办公室,到学生中去了解。

2.把握班级学生水平

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群体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学生群体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应把握学生群体水平是:一是知识基础;二是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状况。

(四)调研职业教具

职业教具是指可替代或类似或可说明职业岗位上使用的设备、机具、材料,进行教学的教具。走访系科内、学院内外了解、寻找,研究如何运用职业教具,在教学中感性切入,理论与实际结合。

五、教学策划的分析综合

(一)职业分析综合

调研职业实践后进行选择、体现、结构方面的分析综合,具体是:

(1)走访职业岗位,高职专业涵盖的职业大体有4种类型,所学专业课程属于哪一类型,或者兼而有之?

(2)调研职业工作岗位实践的人事物3方面内容中,在课程中具体体现哪些方面,如体体现?

(3)以走访职业市场,调研职业实践为基础,以高职教材为参考,充分利用职业教具为导向切入点,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明确非学科的务实的课程知识、技术结构或其思路。

(二)课程分析综合

调研高职课程教材后从高职课程特性对其进行分析综合。高职精品课程主要特性是综合、应用、差异、开发,具体是:

(1)综合。高职精品课程,应根据不同职业工作内容、要求,对课程进行知识间分析整合、理论分析整合、技术分析整合等。

(2)应用。高职精品课程,应与普通高校课程相区别,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课程,它们应向两类型各自的优势方向发展。高职精品课程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处置或实施上,充分反映了其技术应用的特性。

(3)差异。明确高职生源在知识、能力、道德方面有较大差异,毕业学校有性质不同的普校与职校的差异,因此作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内容的高职精品课程,应因教育对象差异而具有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

(4)开发。高职精品课程,是按“有教无类、人人有才”的教育观,重视高职生学习主体个性特点, 具有人性化的挖掘个体潜能,在研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研发教育对象的主观精神世界内容上有职业教育的特色。编制的课程计划在时空上也留有余地。

(三)教学分析综合

调研职教学生后,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编写课前实施教案。

1.制订课程计划

根据明确的课程实际知识、技术结构或其思路,制订课程计划,具体是:

第一,谋划主要项目内容或其思路,综合制订课程教学计划。

第二,课程的内容与过程,认知与践行,听讲与行动,以务实为导向,分析综合使二者合一,确定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2.编写实施教案

从高职教学内容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4要素编写教案内容。对高职“有价值取向”4要素的认识与分析至关重要,具体是:

第一,知识。教育类型与层次不同,知识定位不一样。高职知识定位是务实、必须、够用,是“事物是什么”、“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第二,技术。技术是掌握能做某件事的技能,也能做一系列事、一个系统的事。高职技术定位是技术应用,包含物化的各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工具、材料、设备,及其使用;包含内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工艺、方法、制度;包含物化和内化的知识体系。

第三,能力。能力是完成活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进行活动和行为的效率和效果。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外化为人的各种本领。以心理活动为基础,高职培养能力目标定位是职业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绪能力、职业实践能力。

第四,素质。素质是内化的综合品质,是内隐的稳定特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高职显形与隐形课程都有培养素质的具体目标定位。高职课程素质目标定位是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做人素质。

六、教学策划的实施与处置――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

改革开放后职教发展三十年,各地区都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这些成功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是: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必有优法。优化以务实为导向的教学,提高了职业教育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如: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等。笔者把其归类为4大项:

(1)师生互动。谈话交流法、点评总结法、讨论启发法、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认识过程的形成观。

(2)感知切入。实物直观、演示实验、模象直观、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感知切入,并提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坚持辩证的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认识论。

(3)主体践行。模拟教学、参观访问、生产实习、项目教学、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学生是践行主体,坚持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实践论。

(4)过程阶段。四段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演练六项程序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认识事物、掌握应用知识、形成技能的学习规律,坚持学行结合、逐步深化分段进行的过程观。

本文概括内容如下一览表。

高职教学策划一览表

参考文献:

[1]杨金土.以史为鉴谈高职的人才培养规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2]钟山学院《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研究》课程组.高职教育“有价值取向课堂生活”的课程[J],职教论坛,2007,(1下).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3

1营销策划的类型。

营销策划活动是直接服务于汽车销售的,对于有购买需求的读者来说,该周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节日营销策划和汽车市场活动在节日营销策划上,该汽车周刊利用各种各样的节日与汽车销售结合,即以春节、情人节、3·15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等等节日为由头进行策划,把节日的特点融入其中,其标语往往都成为了最佳的广告语。从法定假日到流行的节日,华商报几乎用到了所有能够用来促进汽车销售、灌输汽车销售理念的日子作为选题。这的确有利于商家的商业推广和专刊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对有意购买汽车或对汽车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营销策划的内容。

该周刊具体的营销策略从其内容上体现出来,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析(1)节日营销策划的内容分析。以节日策划基本属于服务于商家的节日营销,节日营销是商家从不放过的营销策略之一,因此在汽车专刊中这类选题的内容主要都是配合节日购车需求,提供当前汽车市场销售信息,包括车型介绍、优惠政策、购买技巧等信息。这类文章的文风也迎合节日氛围,轻松活泼。以2012年8月23日刊出的“鹊桥路漫漫还是改开车吧——七夕专题”这期策划为例。该期共有8版,七夕节专题策划占了头4版。首版是七夕节购车优惠活动介绍、第二第三版的情侣如何选车购车的介绍、第四版的各种购车金融方案和养护车的技巧。导购类的文章占多数,其特点是:①目标受众明确,对其不同的驾车需求有详细的分类和描述,目的性很强,这也会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②车型介绍有针对性,重点突出,比较客观。车型的介绍包括很多方面,消费者购车时也会考虑多项参数,但对于主题明确、需求明确的消费者来说,对车型的介绍就应该有的放矢,针对具体的需求突出推荐车型的优势,对消费者来说选择就更加明晰。③文章从生活情境切入,轻松活泼,亲切自然,可读性强。(2)汽车活动策划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车展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围绕活动来推进汽车的销售和扩大专刊影响力,因此内容也主要是向读者介绍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车型、参与活动的方式等。一类是各类评选颁奖活动。主要是对表现突出的车企、车型、行业人物等的展示和评选,成为消费者购车选择品牌的重要参考。首先,作为一期对车展活动的策划,其作用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参观车展和购买新车的参考手册,也同时为参展商和参展车型提供一个展示和宣传的平台。从这两方面来说该汽车周刊对车展选题的策划做的相当全面,几乎都以超过十版的版面进行报道,信息量大,条理清晰。其次,对于各类评选颁奖活动来说,目的主要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权威前沿的消费指南,更期望通过评选督促经销商诚信经营、提升客户满意度。以2011年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为例,该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其策划包括:打榜特刊、参评车型测评专题(上()下)、揭榜特刊四个。作为一个大型的评选类活动策划,这期的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一是活动流程设计的完整有序。二是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且互动有效。三是能够以专业的视角提供多方位的资料。虽然《华商报·汽车周刊》经过15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安地区汽车广告投放最佳的媒体,受到众多爱车读者的关注,但若想稳固并扩大影响力,树立报纸专刊中的品牌专刊,还需进一步拓宽营销策划的创新思路。首先,从老话题中挖掘新线索。节日营销和活动策划是比较容易重复的主题,如何从老话题中找出新意,另辟蹊径,可以结合当前消费热点、市场动态进行尝试。以《华西都市报·汽车周刊》2012年3月15日的策划为例,以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汽车周刊往往会以诚信为主题结合相关评选活动进行策划,而它则选择了“口碑”这一角度,以“又到3.15口碑载路口水滔滔”为选题,观察到有远见的汽车厂商开始重视品牌形象,重视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他们已深谙:“口碑,才是真正持久传播的力量”,以此策划了该期主题。其次,多关注行业内外新闻,挖掘新线索《。华商报·汽车周刊》也有这类选题,但数量不多,而通过行业内外各类新闻中挖掘出涉及行业的线索,并结合现实生活做出服务性,这样的专刊稿件才能更吸引读者。因此该报应该重视此类选题,并善于将新闻性与服务性进行巧妙结合,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第三,多与业内人士交流并深入市场,发现新现象,提出新观点。作为专刊就一定要体现“专”的特点,它不仅要全面反映这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还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看整个行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有明确而理性的分析,通过敏锐、独特而深刻的观点来助推行业的前进。第四,通过媒体之间的合作创新扩大策划的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活动策划上,通过多媒体间的联合,或依托国内其他强势媒体的合作,能够大大开拓专刊的视野,整合新闻资源,增强媒体的策划报道能力,从而提高专刊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陈婷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4

关键词:税收筹划;博弈论;非对称信息

Abstract:As one kind of enterprise festival tax behavior,the tax revenue preparation must conform to government’s legislation intention. But in present situation,the fact that the government collects tax while the taxpayers run after maximal benefits has mad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become one kind of game. Therefore,to let the taxpayers have their benefits legally,any tax revenue preparation must be adjusted to the variations of the taxation laws.

Key words:tax revenue preparation;game theory;asymmetrical information

一、税收筹划行为弈论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博弈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手段。“博弈”一词的英文单词是Game,是对策、游戏的意思,所以,博弈论亦称对策论。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约翰·纳什(John F Nash)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奖。这标志着博弈论已和现代经济学融为一体,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博弈论是研究当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对方选择时的决策和均衡问题。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包括:博弈的参与人;博弈时对弈者可利用的信息、行动、策略以及博弈的结果、支付。其中参与者、策略和支付函数是博弈论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要素。

税收筹划行为弈论的基本要素可以归纳如下:①税收筹划行为中的对弈者(player),包括作为征税主体的各级税务机关与纳税主体的企业、单位和个人。②税收筹划行为中的行动(action),它是税收筹划博弈者在税收分配过程中采取的决策变量的集合。如征税主体应建立什么样的税收政策,应采取怎样的征管模式和稽查方式;纳税人应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如何进行纳税申报,如何缴纳税款等。③税收筹划行为中的策略(strategies),就是征纳双方在现有的税收环境下所采取的税收行动规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④税收筹划行为中的信息(information),是指有关税收方面和纳税人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各项税收法规和税收制度,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征纳双方的行为特征及行为规律等。⑤税收筹划行为中的收益(payoff),指税收筹划对弈者所得或预期所得的效用,如征纳双方都尽力获得最大效用,即税务机关采取一切策略提高税收收入,而纳税人则想尽一切办法或策略进行筹划以达到少纳税或迟纳税的目的。这是税收筹划博弈中对弈者最关心的核心问题。⑥税收筹划行为中的结果(outcome),是通过筹划征纳双方达到的结果,如税务机关通过努力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及纳税人通过筹划达到少纳和迟纳税款的目的。

二、税收筹划空间的博弈论分析

所谓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预先的合理筹划与安排,对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求减少税收支出或者取得货币的时间价值。税收筹划决策流程图为:

从这个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税收筹划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理财环节,是事前的一种“谋划活动”,其目的是少纳税款或迟缴税款。这种活动的前提必须是企业尽量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搜集信息,然后筹划主体通过认真分析与比较,寻找能够达到筹划主体理财目标的各种纳税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获得的更完全的信息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再修正,而后再实施。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需搜集的信息包括两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它对自身的筹划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充分的了解,并且熟悉和掌握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方面的信息是完全的。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还要及时了解一些外部信息,如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与调整等,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无法准确预测和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时间、变化方向以及如何变化等。比如国家既定的税收政策对企业来说是透明的、公开的,但是一旦作为立法者的国家修改税法、完善税制,纳税人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应变调整,就难免要遭受损失。此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对于国家来讲同样如此(这里为了分析方便将外部环境抽象为涉税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改进完善是建立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后的反馈信息之上的,但是国家无法及时并准确掌握企业将要如何利用现行税收政策法规,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税收筹划。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利益在数量上的消长关系反映并决定了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在指向上相似而在形态上各异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政府凭借国家权力要尽可能的多征纳税款;另一方面,纳税人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会尽可能少的缴纳税款。因此,以政府为主体的征税人与以企业为主体的纳税人成为博弈的双方[2]。在博弈的过程中,博弈双方可以在遵守某种协议的条件下实现一种理想状态,即“纳什均衡”,而该均衡的前提是双方遵守协议的收益大于破坏协议的收益。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博弈双方都有不遵守协议的动机,那么协议的制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以,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在制定税

收法律制度时既要考虑纳税人的生存发展,还要考虑税源的可持续增长,从而必然会预先为纳税人留出一定的空间,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行空间。

三、税收筹划行为的博弈模型分析

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考察是建立在“经济人”的理论假设基础上的,所以,谋求主体利益最大化是税收筹划博弈的实质性目标,具体来讲,就是征税人以依法治税为前提的税收收入最大化,纳税人以可承受风险为最小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绝对的税收遵从模型并不存在,因而征纳博弈就不可避免。如果企业选择进行税收筹划,那么必然会与征税方发生利益博弈。这种博弈是企业先行动的动态博弈。有些筹划活动可能完全在税收制度约束下展开(比如利用税收优惠),但有些税收筹划活动,其合法性需要由税务机关进行界定(比如转让定价)。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筹划的收益变得具有风险。企业能不能进行税收筹划需要依赖于对税务机关行动信息的判断,下面我们用一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1.模型的建立

参与人:纳税人—企业;征税人—税务机关

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U:企业的收益函数;Y:企业的实际收入;T:企业应纳税额;C: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成本;A:税务机关税收检查的成本;B:税务机关认定企业税收筹划不合法而对企业的罚款;M:企业税收筹划所获得的收益。

当税务机关不进行检查或者经检查认定筹划行为合法,企业收益函数为:U=Y-T-C+M;反之,若税务机关检查且认为企业筹划行为非法,企业收益函数变为U=Y-T-C-B+M(见图2);具体支付矩阵见图3。

2.对模型的分析

假设企业认为税务机关进行检查但税收筹划不合法的概率为P,检查合法的概率为1-P,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概率为R=1,不进行税收筹划的概率为 0,该情况下预期收益可表示为:

π(1,P)=P(Y-T-C+M-B)+(1-P) (Y-T-C+M)

π(0,P)= P(Y-T)+(1-P) (Y-T)

令π(1,P)=π(0,P),得均衡概率P*=(M-C)/B

分析说明:

①税收筹划收益M越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概率也越大;M越小,税收筹划的概率也越小。

②税收筹划成本C越大时,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概率越小;C越小时,税收筹划的概率越大。

③税务机关对企业税收筹划不合法的惩罚力度B越大,企业税收筹划的概率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博弈模型分析结果可以表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并不是一件容易和简单的事,任何一种税收筹划方案都不可能永远是最优的,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随着税收法律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纳税人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具体的筹划方案。

①企业(纳税人)自身必须全面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特别是要通晓税法。正如前面所分析:税务筹划取决于纳税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和国家税收制度、政策等外部环境,应该说能够使税务筹划得以真正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外部税收制度及国家其他(如投资、外汇管制等)政策和制度等外部环境,这也是税务筹划的一个独特之处。目前,我国现行税制还不太完善,纳税人应该在认真学习与掌握税收政策后进行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从微观角度来看,税收筹划行为不违法,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真正实现节税目的;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税务机关可以通过企业的税务筹划行为来洞察国家税收政策执行的效果,发现并堵塞税收法规和政策的缺陷和漏洞,使税制日臻完善。

②纳税人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不断更新税收筹划方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税收政策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以便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所以要求纳税人在利用某项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防范筹划的风险。必须指出,在税收的计税差异、政策差异和税制设计缺陷给予的税收空间中,不同纳税人的选择环境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并利用空间。“纳什均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政府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与税收法规的制度缺陷不断地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不断地调整税收筹划空间。企业要不断地发现和利用税收筹划空间制定新的筹划方案,伴随着博弈双方对该空间的认知程度,在约束与博弈中达到新的“纳什均衡”[2]。

③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税收筹划的概率,不仅与税收筹划成本有关,而且与预期税收筹划收益有关,所以,这就要求纳税人在一定的财务管理水平下对税收筹划成本及收益进行预测,以节税利益最大化和所花费成本最小化为原则,在现有的条件下权衡利弊,全面分析,开展有的放矢的税收筹划活动,以期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另外,当前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异性很大,且纳税人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并未分设,虽然规定在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不一致时,计缴税金应以后者为准,但两者在会计上要统一反映,有时还是难以完全统一的,甚至还有矛盾,所以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与《税法》的相关制度,力争做到既能使企业受益,又不违反《税法》的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金锋.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4(2):54-56.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5

【关键词】万众创新 地方政府 角色定位 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实施以来,如何推动人民群众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仅成为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给各级地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在创新发展战略的视域下不仅确认了万众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了“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进一步推动民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创新机制的问题。①由此,各级地方政府如何实施万众创新自然也就更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究竟应该如何在万众创新活动中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好地推动万众创新的实现呢?

万众创新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

万众创新活动的实施和推进显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就目前日益发达的信息传播而言,虽然,在中央政策制定和以后,广大民众很快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政策信息并有可能付诸实施,但是,一方面,任何活动事实上都必然需要在一定的地域内获得实施,民众的日常活动必然不可能离开政府的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和地方利益的代表也必然要结合特定地方的实际来通过政策的实施和具体决策的推进来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实施党和国家的根本政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并最大化地为本地区服务,实现本地区的利益。惟其如此,地方政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广大民众的主心骨,而且,也成为了人民群众和中央政府之间的纽带,成为了广大民众在中央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推手和关键环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管理层级复杂,区域经济发展又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中央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只是一般性地具有方向性、指导性意义的基本方略,在具体的执行中,还必须得结合各地的情况和事物发展的具体状态加以具体化,形成能够在特定地区、特定情况下能够具体操作的具体方略。在这个意义上,万众创新乃至创新型国家的建立虽然在国家层面已经成为了一种政策取向,但是,具体到民众的行动,其实还有相当远的路程,如果没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操作,最终恐怕就难免流于空谈。

另外,作为和广大民众有着更为直接关系的各级地方政府,不仅是国家权力在各个地方的具体体现,也掌握着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对于万众创新活动而言,不论这种创新最终是以国家指导和规划的形式自上而下的推进,还是民众以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的形式由民众独立自觉地加以开展,显然都不能没有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推动,也离不开地方政府掌握着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持。换句话说,也只有地方政府能够积极地参与万众创新的管理和支持,这一活动也才能够有序有效地得到开展。

地方政府在万众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既然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和推进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的活动,那么,在这一活动中,地方政府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万众创新政策贯彻、宣传和具体化的基本角色。作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无疑首先担负着党和国家政策贯彻、解释、宣传的基本角色,但是,这种贯彻、解释和宣传却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照本宣科,而是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根据本地区的发展和创新需要来加以贯彻、解释和宣传。在这样的角色中,认真领会党和国家政策的基本精神,做出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理解和认识的解释和宣传固然是地方政府最为基本的责任和义务,而根据地方特点加以调整,补充并将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具体化,使之成为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具有更加可操作性的政策规范,则更无疑是成功推动政策实施的基本前提。对于这样的两个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的认识的不足,显然都只能导致万众创新政策的流产。

万众创新政策具体实施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地方政府不只是一个行政机关,而且,还必须是一个实践意义上的行动机关。就此而言,对于中央政策的贯彻,其本身也必须更多地体现为具体的实施。而万众创新作为一项全民运动,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运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创新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如果仅仅依靠基层群众个人的突发奇想,显然不可能形成卓然、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创新运动,甚至不可能形成基本的创新运动。而另一方面,万众创新活动本身,显然也必须依靠地方政府各项活动的创新来加以基本的保障,地方政府也不可能依靠旧有的活动方式、管理方式来面对不断创新的局面。因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万众创新活动中,各级地方政府本身就必须首先处于创新的队伍之中,自身首先实施创新,然后才能够在实施创新的同时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进而推动万众创新活动的推行。

万众创新活动的具体组织者的角色。万众创新是一项全民运动,但是却并非一个一哄而上、毫无秩序的运动,而是在承认广大人民群众乃是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前提下,承认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对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而形成新的认识,进而集中群众智慧,“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②而达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和进步的运动。而与此同时,分散着的广大群众,显然也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也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创新能力,集中自身的力量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使得创新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普及并发挥出作用。惟其如此,在万众创新活动中,各级地方政府无疑就必须有效地担负具体的组织者角色。

万众创新活动的服务者角色。不论是就万众创新活动的行动目标而言,还是就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而言,想要更好地推进万众创新活动,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担负好活动的服务者的角色。首先,就万众创新活动作为一项国家政策的实施而言,这一活动自然也就是一项重大的国家行动,其本身自然也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合和服务,在这样的活动中,各级地方政府的服务不仅首先是对于整个国家活动的服务,是对于上级机关的服务,同时也是对于纳税人,对于创新主体的服务。其次,万众创新的根本目的而言,归根结底是通过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通过人民群众主体智慧的发挥来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原则不断实现创新,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和幸福。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而且其活动在根本上无疑是各级地方政府赖以实现自身活动目标的依托。在这样的活动中,各级地方政府没有任何理由不做好自身应该承担的服务工作。与此同时,现代管理理论也一再强调要把政府建设为服务型政府,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也确确实实地在实现向着服务型政府不断转化,由此,作为一个服务型政府,在这样的国家活动中,承担起服务者的角色,自然也就毋庸置疑。

地方政府推动万众创新的实现路径

必须在理解政策的基础上实现理念创新和政策创新。各级地方政府想要在万众创新活动中无论是要担负政策贯彻、宣传和具体化的基本角色,还是担负实施者、组织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显然,其本身的第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自己必须能够理解和把握万众创新政策,只有自身能够理解和把握这一政策的目标和内涵,才能够更好地对于这一政策加以贯彻、宣传、解释并形成适合当地的具体的决策,才能找到更加合适的实施路径,形成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也才能够在实施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发挥组织者和服务者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的是,由于万众创新政策本身不可能提供具体的创新路径和方法,更不可能直接地提供创新的具体成果,作为一种创新活动,其本身无疑还需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加以支撑。在这个意义上,为着万众创新活动的开展,而由地方政府首先实现创新理念和创新政策自身的创新显然就显得更加重要。

必须在理念创新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实施规划创新。长远而有效的活动规划是各种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基本依托。而面对不断发展的万众创新活动则只有在理念创新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对于活动规划也以创新的姿态进行相应的创新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有效的长远规划。“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③可以说,人的活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动物活动,其最为根本的特征就是一开始就根据自己的预期目的规划出了行动目的和符合于目的的行动方案。对于一个有着创新目标的规划而言,要符合创新目标,自然也就必须实施活动方案的相应创新。

就我国地方政府而言,自从中央政府开始制定了“十二五”规划以来,各项以规划为名的地方文件也宛如雨后春笋,但是,这些区域性的活动规划大部分都只是上级机关文件的翻版,更多地也只是照本宣科地执行而不是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和规划,当然也就无所谓创新。而今,面对万众创新这样一项全民创新活动,其创新的主体既然首先是人民群众,单纯地依靠对于上级规划进行翻版,显然就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只能流于形式。惟其如此,创新规划就必须首先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就必须是按照创新活动自身的规律加以科学地编制而不是单纯地按照上级的文件照本宣科。唯有如此,这种规划才能够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进行万众创新活动的依据并最终取得创新成果,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必须建立和完善指导服务万众创新活动的运作机制。相应角色的扮演离不开万众创新活动的舞台,更离不开活动的剧本和整个演出团队的配合及各个方面的基本保障,由此,在完成规划创新这一剧本的前提下,想要具体地实施创新规划,有效推动万众创新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还必须根据活动的需要及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指导和服务万众创新活动的一整套运作机制。

对此,面对地方政府在创新活动中应该扮演的基本角色和对于创新活动人力物力资源统筹的需要,首先无疑是必须建立和完善能够推动和引导政府部门之间、政府承担的各个不同角色之间,政府和创新民众之间,民众和民众之间,总之,一切可能的推动者、引导者、服务者、实施者、创新者相互之间和各自内部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的运作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当然就既需要首先考虑各个主体的自身情况和活动意愿,又必须根据创新活动的总体目标和整体需要来赋予这一机制相应权威、职责和功能并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保障,使之能够有效地协调和引导地方政府基本角色的实现并进而推动万众创新活动的开展。

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地方政府指导和服务万众创新活动的信息沟通机制。对此,可以考虑结合互联网国家战略,构建“互联网+万众创新”机制,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构建互联网万众创新信息平台并进行相应的信息系统对接,使得所有活动主体都能够在遵守互联网规范的前提下及时获得国内外的创新信息和区域内万众创新活动的各种相关信息。这就不仅可以保障各个活动主体能够更为有效地开展自身的活动,实现相互之间的配合,减少不必要的,盲目的活动,也可以藉此保障领导部门更好为万众创新活动进行科学决策,协调和推动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还要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地方政府指导和服务万众创新活动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对于万众创新活动中不同主体在不同活动中的利益关系的处理,既实现创新主体的“科学发现优先权”带来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维护好各个不同角色之间的利益均衡,形成创新过程中成果优先,分配公平的共同利益机制,进而推动各个活动主体在创新行动上达成一致,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实现不同创新主体和不同角色参与者的有效配合,最终达成万众创新的活动目的。

必须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对于创新活动的引导能力和服务能力。地方政府本身是一个上级政策的执行机关和地方权力的行政机关,其最为基本的功能是行政管理,而且,其管理活动一般大都是根据已经成为行动规范的政策和法令来加以实施。由此,让习惯于执行和管理的地方政府扮演服务者的角色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根本变革,而这一服务,还要针对不断发展的创新活动,更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就此而言,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新的角色能力的提高无疑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鉴于此,各级地方政府除了进一步规范服务性政府建设,面对万众创新活动按照常规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和引导,通过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自身的能力之外,作为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实施者、组织者和服务者,显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能力的提高来实现新的角色能力的提高。对此,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我们认为,首先,可以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创新型地方政府建设,使得地方政府不断向创新型政府发展,形成符合创新型国家战略发展的创新型政府。其次,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内部创新能力的不足,可考虑通过创新型人才的吸收,创新活动部门的建设以及地方政府与具有创新能力、担负创新活动的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来强化和提高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力以及对于创新活动的引导能力和服务能力。最后,还可以考虑针对创新活动的开展,通过创新活动业务培训,人才培养等基本手段提高创新引导和服务能力。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地方政府能够紧紧围绕万众创新的根本目标,深刻领会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实现观念创新和规划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就一定能够更好地推动万众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本文系河北省科技厅2016年软科学研究课题“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和实践路径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6547519d)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0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2页。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6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能;管理决策

一、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银行业对会计的要求已从简单的事后算账、报账转变到参与经营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控制和考核上来。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和监督已不能完全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参与决策、实施控制和考核正成为会计新的职能。这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职能的转变成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但目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体系。其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功能较单一,大多只是简单地报表查询、汇总以及财务比率分析。二是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是货币性信息,而一些重要的非货币性信息(如: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不能及时披露。三是系统缺乏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不能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四是系统需求的提出、实际开发和应用不统一,基本上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均从本部门的管理需要和角度出发来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存在着数据来源多头、数据格式不一、功能单一重复且各部门的系统数据不能充分共享、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却发展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的单机处理到80年代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的应用,从90年代各行全国联网系统和多元化自助服务系统的广泛应用到目前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各业务处理系统操作平台的统一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截至目前,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已发展成具备事前审批、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功能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应用系统。但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却一直进展缓慢,没有重大突破,学术界对何谓“管理型”也一直争议颇多。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从管理的本质出发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二、构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之所以发展迅速并能很快地被推广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理论,系统采用的核算方法(即对数据的分类依据)与传统手工会计记账基本一致,而且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格式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因此以复式记账为理论基础,以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为目标,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起来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理论上人们对于“管理”这一概念含糊不清,对于以何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为开发依据,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软件开发行业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而这关系到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思路问题。

其次,在实践中不同规模、不同经营范围的银行(包括同一银行内部不同部门)管理风格不同,要求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内容也不同,要求辅助决策的程序不同,这种需求的多样性也给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加了难度。

因此要想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要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要先弄清楚管理的本质。自泰罗和法约尔开创管理学以来,学术界对“管理”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如:“管理就是研究系统运行的规律,据此组织系统的活动,使系统不断呈现出新的状态”:“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或者说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管理的特征,笔者以为最后一种观点最能体现管理的本质——即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制定一系列决策,如制定计划的过程是决策;组织设计、机构选择、权力的分配属于组织决策;实际同计划标准的比较、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属于控制决策等。总之,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二)决策过程。决策并非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情报活动——探查环境,寻求制定决策的条件。第二,设计活动——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第三,抉择活动——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个适宜的特别行动方案。第四,审查活动——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一般来说,上述四个阶段是顺序进行的,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则要更复杂,在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决策制定过程。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把企业的管理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即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这类决策活动叫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的,如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结构的调整等。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极其复杂,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但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战略的制定、财务计划的制定、决策的执行、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等)可划分为程序化决策活动和非程序化决策活动两大类。其中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关系到银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经营方向问题,且将会随着经济环境、竞争态势、技术、组织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动,而这些因素很多又是事先无法精确预测的,没有一个固有的程序来遵循,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因此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属于决策理论中的非例行活动,一般由高层管理者(主要指总、省行的行长)制定,实行的是非程序化决策。而财务计划的制定、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管理活动通常是常规性的、反复性的、且结构比较清晰明确,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模型来解决,这些管理活动则属于决策理论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各业务部门的经理)制定,实行的是程序化决策。至于前台营业网点及其主管部门的业务活动则属于决策的执行活动,决策执行的结果将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反映。从经营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到事后盈利能力分析和业绩的评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三、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一个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一个完整的决策活动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审查活动。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应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不仅要满足中层管理者们日常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也要满足高层管理者们非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事后的财务分析、业绩评价,更要满足事前的市场预测、风险预警及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要保证每个主要管理人员都能收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和主要业绩指标,通过这些信息和指标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对其负责的工作管理得更好,且随着机构管理层次的逐级下降能够提供越来越详细的管理信息。

(一)系统目标:辅助管理者决策、强化内部管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服务对象:银行内部中高层管理者

(三)数据源:包括内部和外部。内部数据源主要为会计核算系统反馈的经营数据和其他业务处理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中的相关数据。外部数据源为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主要经营数据、竞争战略、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贡献及经营状况等。

(四)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1.知识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时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的支持。知识库主要包含政府、监管部门等的重要文件、本行的重要规章制度、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主要经营数据、主要产品和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以及需求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库将不断更新,以便更有效地支持决策。

2.模型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进行盈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活动时提供丰富的数学模型支持,如:投资决策模型、趋势分析模型、线性(曲线)回归分析模型、风险评价模型等。为便于用户操作,模型库在系统中可设计成模型字典,用户通过浏览模型字典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系统再调用该模型相应的子程序进行运算分析。

3.经营计划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银行中高层管理者制定本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战略计划的制定如前所述属于决策活动的非例行活动,通常关系到企业未来3到5年的发展目标,制定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这是一个参与人员最多、需要反复讨论、反复修改的复杂过程,因此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机对话环境,如可采用问答式、图表式或菜单式来引导管理者制定出未来发展目标(即市场计划、产品计划、经营计划和危机处理计划)。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和补充,属于决策活动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计划制定小组中的各部门根据总体战略计划制定本部门一个年度内需要实现的市场、产品和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又包括资产负债计划、收入计划、费用计划和资本支出预算)。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业绩评价、盈利预测以及知识库等模块的支持程度,在具体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要注意吸收新的管理思想。例如:在竞争战略管理方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克利斯。斯泰尔斯(ChrisStyles)提出的“战略车轮”方法,该方法通过8个步骤(即1.目前的绩效;2.本行的产品优势;3.竞争对手状况;4.进行目前的行业典范分析;5.预测未来5年内本行业发展趋势;6.分析未来5年内客户的需求;7.确定发展战略目标;8.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设计,确定盈利目标)来综合分析本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终确定发展目标,该方法对于开发创新竞争战略就很富有启发性。

二是要注意吸收新的信息技术。该模块的设计应充分借鉴决策支持系统的部分设计思路,特别是要注意借鉴、吸收近年来人类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4.盈利能力分析模块:该模块是众多管理决策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盈利分析以及盈利预测三大子模块。其中成本计算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该模块负责收集各项支出、费用和数量数据,并向特定的成本对象(如各项产品)进行分配,如:活期存款产品的成本就包括账户维持成本、每笔交易成本等内容。盈利分析则使用成本计算模块产生的数据,与收入相对比形成盈利能力报告,该报告可以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进行分类统计,盈利分析结果也将为业绩评价提供重要的评价数据。盈利预测模块主要是在考虑历史盈利状况、战略计划目标、市场变化等因素对未来的盈利情况进行预测,预测时可使用模型库中的趋势分析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等数学工具来进行,预测结果可作为制定下年度战术计划和未来战略计划的依据。

5.业绩评价模块:该模块定期对各责任中心(可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的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完成或未完成计划目标的主客观原因,为对责任中心的奖惩考核提供依据,其主要包括评价方案、财务业绩和营销业绩三大子模块。评价方案为管理者提供了各责任中心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如:给出每一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综合打分的算法等等。财务业绩主要是对本企业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性等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营销业绩主要是对新增贷款、新增存款及所占市场份额、贷款质量等非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无论是财务业绩评价还是营销业绩评价,评价时除了同计划目标相比,还要同历史经营成果、同竞争对手经营成果相比,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6.风险控制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衡量、监控并提供预警信息。银行是高风险的经营行业,在追求盈利最大化的同时如何降低、控制风险也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信用风险、外汇买卖风险和营业风险等六种风险,对不同的风险可通过不同的比率指标来衡量。其中控制目标子模块负责定义管理者对各种风险管理的预期比率指标,风险监控子模块负责对各项比率指标进行计算并与预期比率指标对比分析,如发现风险向不利方向波动,系统将提示预警信息报告。此外对于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等涉及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控制,系统还提供一些专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控制,例如:利差管理模型、缺口管理模型、持续期分析模型和资产配置模型等。

四、结束语

本文仅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设想,真正开发起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考虑,如需要统筹考虑不同部门的信息需求、不同管理级次的用户权限设置、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转换和加工、输出管理信息报告的格式等等。但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以复式记账理论为基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如以决策理论为依托,抓住管理的本质规律,也将会走人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赵瑞安。西方银行管理理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4]肖伟。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问题研究[J]金融会计,2003,(1)、(2)。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梳理;策划;设计;意识;能动

题目是一个缩略语,完整准确地说,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没有策划”。在企业文化策划几度热潮之后,现在又有一股否定企业文化策划的思潮,诸如 “企业文化是梳理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便是这种否定策划论的典型代表。

说“企业文化是梳理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有一些道理,但不全对。比如,对于一个刚刚脱离自为阶段而进行自觉建设企业文化的企业来说,他是需要经过一个“梳理”阶段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梳理”层面,没有进一步的策划设计、指导按排、深化化实,那也不能自然发挥“梳理”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说“企业文化是梳理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实际上就是说企业文化不需要策划,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不可知的,就是把企业文化的形成理解为与人们的主观努力无关的自然而然的发展,就是否定人的科学认识和逻辑思维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的能动作用,站在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这个话就有点消极无为的意味,更否定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引领作用。因为要引领就需要策划,要自觉建设,就需要设计,要发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企业建设能动的反作用,就需要策划设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人民的核心价值观不单单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梳理,还有兼于对未来军队建设的考虑,关系未来,这就需要策划与设计。而其实,“梳理”本身就需要策划与设计,比如,要梳理就需开展调研,要调研就要有计划,有组织,有分工,调研分几个阶段,几个方面,何人负责,何时完工等;梳理分几个维度,从哪儿开始,用什么方法,梳理出来的东西如何总结,如何提炼,如何上升到理论层面等等,这些都需要精心设计,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所以说,企业文化不能没有策划。当然,如果把策划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自然是划出来的;或者策划脱离实际,化不起来,那是策划存在问题,而不能说策划无用,不用策划。

实践需要策划,没有策划,实践就没有方向。科学技术创新需要设计与策划,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径、用什么工具、如何检验等,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也需要设计与策划,用什么原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论证等,梳理是继承,是总结,是基础,创新是发展,是完善,是提高。科学的策划是企业文化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的巨大的能动作用。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选集》第二卷,第445页)什么叫能动?能动就是主观努力,积极主动。同志所说的“必须先有”就是策划与设计,策划与设计就是人积极主动地发挥意识对客观实际的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和有效形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本能,也是理性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技能。

企业文化策划是指从实际出发,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愿景、规划、计划、活动的按排、理念的提炼、渗透和传播的方式、方法、策略、艺术、技巧、细节等进行系统谋划和科学设计的全部活动。企业文化的设计与策划,是一个认识、发现和运用企业文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一种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由于文化的建设是一件非常细致的事情,也是一件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见效的事情,所以策划与设计就非常重要。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是如此。不要说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活动也需要策划,比如你找一个员工谈话,走一位亲戚,拜访朋友,在员工大会上发表讲话,说什么,做什么,怎样说,怎样做,包括肢体语言,都需要设计。

策划是一种高级意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企业文化策划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比如我们所讲的企业文化的规划设计;第二,意识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它不仅反映当前,而且能追溯过去,预见未来,比如企业文化策划对当前文化的调研,对过去文化的梳理,对未来文化的设计;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科学的策划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可见,策划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预见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我们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策划的作用和意义,自觉运用、正确发挥企业文化策划对于认识、改造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另外,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理性思维活动,思维也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思维有许多方法,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从个别到一般、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等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请经过这种训练的专业公司或专业人士来帮助,则对理念的提炼、过程的设计都会有好处。

我承认文化有“自然生成”的特性,但我同时也要说,文化毕竟是人创造的,人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完全能够发挥能动作用,比如一棵大树,它在自然环境中慢慢长大,但如果我们掌握它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对它加以爱护,注意施肥、剪枝、理叶,甚至从小给它造个型,它就会按照人们的意志生长。

目前的企业文化策划的问题是,无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无视文化有自然生成的特性,把企业文化当作一次性工程,强行灌输,唯意志论地、主观主义地任意设计,把主观能动性变成了主观随意性,自然收效甚微,甚至引起员工反感,产生反作用,也给企业文化设计策划带来不好的声誉。所谓“起飞落地式”的策划就是这样一种策划。既要遵循规律性,也要发挥能动性,这才是辩证法。任意策划是主观唯心主义,否定策划则是不可知论;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知论否认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动性,都是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需要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

如何策划大型活动篇8

关键词: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通过管理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相对而言,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俗语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养成专业能力,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通过分工,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组织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部门)、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下属)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即责任或工作目标)。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物质与技术的尺度)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思维与精神的尺度)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能够确保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它们,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决策,科学决策,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决策在本质上,就是(方案)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包括数量和要求,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136―137)由此可见,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决策和计划,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3]莱斯利,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杨孝伟,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5]贝特曼,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6]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7.

[7]刘筱红,管理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

[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

[9]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上一篇:作文开学第一天范文 下一篇:狐狸和乌鸦续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