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6 04:09:01

公共投资论文

公共投资论文篇1

1.1审计方风险

1.1.1人员素质风险

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工程审计专业人员数量少,审计工作基本是依靠个人单打独斗,且缺乏系统的后续教育如工程管理相关资格认证培训制度,无法形成工程造价控制的组织体系,导致工程审计工作严重依赖外聘专家。

1.1.2审计方法风险

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工作的事前准备—可行性分析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专业人才不足,审计人员条件有限,可行性分析难以实施。这个很重要的环节往往被无奈放弃掉。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工作的事中审计环节需要进行踪审计,但跟踪审计的实际执行力不够。审计人员无法做到时时处在施工场地关注每一个施工步骤,尤其是容易出现较大差价的材采购时的选材和施工工艺的选择。招标、施工合同的不同选择也容易出现漏洞。实际情况中,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工作的事后审计往往是审计人员最倚仗的环节,但在这个环节难以审查出工程前期的主要问题,很容易留下隐患。审计人员依赖事后审计不仅不能满足审计目的,还会延误最佳查找出问题的时机。

1.2被审计单位风险

1.2.1领导风险

审计人员使用专业的技术方法,按照审计准则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审计计划以及出具审计报告来进行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工作。如果被审计单位的领导介入审计人员的工作,加入了领导的个人喜好和主观意见会打乱审计工作的正常步骤,更会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导致一系列原本可以避免的不符合规范的问题。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是有效进行审计工作至关重要的前提。由于单位领导是负责人,审计人员往往无法劝阻领导对审计工作的干预,容易导致审计工作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1.2.2内控制度风险

公共投资项目造价项目的管理制度不可能达到绝对完善有效,必然会存在漏洞,这些漏洞主要存在于项目建设方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方面。项目建设方最关心就是项目成本,并且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节约成本,但项目建设方往往容易忽略公共投资项目造价项目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另外还有内控制度的执行问题,制度管理人员如果因为意识上的松懈而疏忽怠慢管理工作,制度执行工作不到位,不能行使内部控制制度起作用,就会加大审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2.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对策

2.1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素质

加大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风险的防范宣传,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风险控制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整体素质。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人员需要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从审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觉悟开始,然后是专业工作技能。

2.2提高审计独立性

审计人员熟练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是防止被审计单位领导介入审计工作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首先,与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需要得到完善,明确审计人员和审计结论的法律地位明确安排审计工作中的职权,确保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权利地位,特别是话语权和独立性。

2.3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要将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时刻不忘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2.3.1事前审计要仔细

首先要完善审计人员结构,配备专业人才,确保在进行审计前能够有效完成可行性分析。一般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多为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即根据施工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交工资料来审查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失误,因为重大问题总是出现在前期和中期。大型建筑工程是经过招标确定的,它的造价是一次性包死的,在结算时只会发生一些变更和签证。此类工程在竣工决算审计时大多不会发现大的问题。但问题很可能出在投标报价上,一些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为了共同利益勾结,建设单位故意提高造价,让投标方可高价中标。而在竣工决算审计时却审查不出这样的问题。所以工程审计不能只对最后结果进行审计,应进行事前审计。

2.3.2事中审计要做好

公共投资项目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审计监督,尤其是对隐蔽工程的监督。审计人员需要深入现场调查、取证、记录,必要时进行拍照。(1)审计人员要参与施工图纸的会审,对施工图纸的变更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图纸会审内容进行造价评估,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参考意见。(2)审计人员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分析,查看有无存在组织方面的问题影响成本控制。(3)审计人员要关注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根据工程进度进行工程计量,审核工程进度款,及时报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4)审计人员对工程签证单进行计量与评估。为保证隐蔽工程的及时签证、及时计量和及时评估,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深入工地,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工程实况,检查隐蔽图纸和验收记录。

2.3.3事后审计要认真

(1)对于有图纸的工程项目,审计人员要仔细审查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专业计算规则,还要注意有无计算错误和笔误。同时还要审查工程项目是否按图完成,有无取消部分后再进行计价。(2)对于无图纸的项目,审计人员要深入现场,对照结算项目采用现场测量核对以确保造价的真实性。事后审计除了核定工程量外还应对定额套用及费用标准进行审计,避免不合理取费现象。

3.结语

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涉及的内容广泛这一特殊性导致了其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容易遇到不可避免的风险和问题。审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本身会有的风险,还要考虑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带来的风险。除了规范建设,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还应不断完善。审计内容的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工作中可能会遭遇的风险情况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方法。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不仅要求审计人员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而且要熟悉施工规范、设计规范、基本建设程序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并要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要注意审计线索来源、审计切入角度、审计调查方法和审计成果利用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因时间地点情况不同而产生不同影响,但都紧紧围绕着公共投资项目造价这个中心。只有不断创新进取,才能让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工作更加完善,为国家为政府节省更多的资源造福大众。

公共投资论文篇2

关键词:公共投资;经济增长;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02-02

一、引言

江苏省是处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投资呈现了一种什么变化趋势,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化如何?这些都是关系到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理论分析与模型选定

公共投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财政用于形成物质资本的支出、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即形成人力资本的支出以及用于促进技术进步的支出;其次,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公共投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内生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产出的增长可以看做是劳动力投入增长、固定资本投入增长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同时属于希克斯中性,则相应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如下的形式:Yt=AKαtLβt

其中,Yt、A、Kt、Lt分别是一地区的经济产出水平、技术进步状态、固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α、β分别为固定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α+β=1。

如果将固定资本分为公共投资和非公共投资(私人部门投资)两部分,则相应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AKαtsLβtPtγ

其中,Kts、Pt分别为非公共投资和公共投资,γ为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α、β分别为非公共投资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α+β+γ=1。

三、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1.江苏省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从国家统计局近年公布的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有两种分类可以用于区分公共投资和非公共投资的方法:一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等16类。虽然这些行业已经有了民间投资的进入,但由于这些部门通常被认为是公共部门,其资本积累仍可以看做是公共资本,这样得到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公共资本;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投资资金来源上分,可以分为政府预算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其中政府预算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可以被看做是公共投资。

2.实证模型的确定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所在,我们除了测算公共投资整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还具体分析了公共投资内部各投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为达到这一目的,将公共投资按照其性质作如下的分类:第一类为公共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第二类为社会服务及文化体育福利事业,包括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第三类为教育与科技事业,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第四类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从而,实证过程中的估计模型有如下形式:

其中,i=1、2、3、4分别为公共投资的四大类,ε为残差项,Y为经济产出,Ks、P分别为非公共投资和公共投资,L为劳动力投入量。

为了进一步计算公共投资及其各类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对上面的实证模型进行进一步变形,对上面两方程进行两边求导,可得:

率,即各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与该自变量变化和产出变化比值的乘积。

3.基础数据的获得

在进行测算时,经济产出用地区生产总值来表示,这是国际公认的反映经济增长比较有效的指标,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投资按照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获得,劳动力投入量按照从业人数来计算,从业人数是按照从1990年的调整数据,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所有的数据都来自于《江苏统计年鉴》(1991―2004),样本区间为1990―2003年。

4.实证结果及分析

按照上面的模型及数据,首先估计一个不区分公共投资具体类型的方程,然后再估计区分公共投资各具体类型的方程,其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共投资增长对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巨大作用,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499,也就是公共投资额每增加1%,经济产出值就会增加0.499%,显著地大于非公共投资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0.206。可见,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公共投资所起到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非公共投资,这也说明了要保证公共投资增长的重要性。在表2中,将公共投资具体分为四大类,可以看出,公共投资中的教育科技事业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最大,为0.299,即教育科技事业投资每增加1%,经济产出就增加0.299%,其次是公共基础设施,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值,虽然其t统计量不很显著,但是零假设检验表明该数值明显不为零。

通过上面的估计结果并结合贡献率测算公式,我们可以进一步测算出公共投资及各具体类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经计算,由表1中的数据可得,非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47%,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48%。由表2中的数据可得,非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69%,在公共投资各具体类型中,以教育科技事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39.47%,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仅为17.16%。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我们评价了公共投资对江苏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产出弹性系数大致为0.5,贡献率达到了45%,都比非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可见,公共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从该结论中,可以得出,政府在支配各种公共财政时,政府投资应逐渐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或行业,重视对公共部门或领域的投资,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公共投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更加合理的利用公共资本,使其效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曹建海,朱波,赵锦辉.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

[2] Etsuroshioji. 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A Convergence Approac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No,6,2001:205-227.

[3]Teresa Garcia-Mila, Therese J. McGuire, and Robert H. Porter. The Effect of Public Capital in State-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s Reconsidered.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78, No,2,1996:177-180.

[4]吕立才,等.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作用及关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1).

公共投资论文篇3

关键词: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1.1 公共投资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公共投资项目是指国家出资、融资以及使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用事业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是维护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支撑城乡健康运行的命脉,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照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基于预期目标,对公共投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公平性和效果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分为三个部分: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指标。评价主体是实施评价的组织或个人,而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客体指的是评价对象即公共投资项目本身。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对公共投资项目作出评价的标准和依据,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决定着评价结论的科学合理性。

1.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1.3.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绩效评价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而绩效评价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绩效评价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在公共投资项目中,纳税公众就是财产委托人,而政府则是财产受托人,政府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时,必须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以公众的满意度为导向,对拟建公共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合理的规划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研究。

著名学者T.芬维克于1995年提出的“3E”评价准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益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成为了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理论平台。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E”评价准则的重经济效率、轻效果与公平无法适应我国国情,因此本文提出在“3E”基础上增加效果性(Effect)和社会公平(Equity),构成“5E”概念,将更加体现公共投资项目的目的和效果,也更加符合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和属性。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理解。从高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共同繁荣;从中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从低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保护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理念丰富了公共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的内容。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在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重视项目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对公共投资项目绩效的评价应是动态发展的,既要关注项目在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又要关注项目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通过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来进行项目的多系统、多效果、多功能的评价。

2 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的形成机理

公共投资项目的其他属性如效益外部性、工程系统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工程效益的多元化与工程的辐射效应。效益的多元化是指公共投资项目不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其辐射效应对于城市居民、组织、城市、区域甚至国家都将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影响,还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各个领域。因此,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共投资项目评价标准的另一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要求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微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城市经济资源配置、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等宏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

2.2 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2.3 评价指标的分类

针对不同的项目、部门或机构职能,所建立的具体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但就总体来看,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经济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和环境评价指标三大类。

2.3.1 经济评价指标

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是指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有形收益及成本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重点在公共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采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而宏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考察的是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2.3.2 社会评价指标

公共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反映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指标,如就业增加率等指标。

2.3.3 环境评价指标

公共投资论文篇4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供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需求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得到的重视越来越少。但是供给侧的改革也不是意味着就要忽略需求侧的刺激,温和供给学派也有强调储蓄与投资。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在机构性,最终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因此供给侧的改革是要有一个相当长周期的。我们要知道,供给侧的改革不是万能的,同时需求侧的改革也不能放松,“三驾马车”必须继续前行。

随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现象。国家开始加大对中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投资,用以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在新常态下,西部的发展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对于政府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外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汪碧瀛(2016)研究认为政府公共投资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的趋势进一步恶化,她提出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以实现区域公共投资的均等化。薛艳(2016)研究认为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但对非政府部门产出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且政府投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她认为在东部发达地区要注意提高质量,在中西部地?^主要还是扩大政府投资的规模。王晓艺、张鹏(2016)研究认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但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小于非公共投资,认为公共投资要公平和区域布局要合理。胡恒(2016)通过研究公共固定资本投入和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虽然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如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他认为应该优化公共投资的结构,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消减公共固定资产的投资。王桂虎(2016)研究认为河北省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小,挤出效应和计入效应都不存在,但二者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效应。万其龙(2016)研究认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主要体现在间接促进效用,总的来说他认为政府投资对净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强。杨大楷、孙敏(2009)研究肯定了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公共投资的总量仍然需要增加,投资结构需要优化,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效率也要提高的建议。邵爱春、程永文(2016)研究肯定了政府公共投资对安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且在部分部门里,政府公共投资仍然处在效用递增的阶段。他认为他提出了要优化结构、建立平台等意见。蒋永甫、宁琳映、孙曼丽(2016)研究认为,公共投资可以扩大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优化经济环境,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提高社会福利,并提出了合理界定公共投资的范围等建议。通过对各种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大部分学者还是认可的,但是在具体的细节方面还是有分歧的。学者对于政府公共投资对非公共投资的作用就有很大的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政府投资对公共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有挤入效应,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等。而且在对公共投资的具体使用上,少有学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研究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国家如何投资和地方如何利用投资提出对策建议。

1广西省政府公共投资及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部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供给方面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因此在可见的未来,国家势必会减少或放缓对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投资的规模,而是以优化结构为主,而对西部地区的公共投资规模更是会进一步的增加。

从图1中可以发现:一方面,广西省每年公共投资的绝对规模总体上呈现出在波动中增长的趋势,在1997-2007年间,增速相对较慢,总量也相对较小,从2008年开始,广西省的公共投资规模开始飞速增长,尤其是在2014-2016年间,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另一方面,1997-2016年间,广西省公共投资规模还是有所波动,在2007和2013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大部分年份的公共投资规模虽然均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是增速波动也较大。

从图2中可以发现:广西省的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尤其是在2002-2013年间,均保持在10%以上的年增长率,在2014-2016年间,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仍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三次产业间的构成看,第一产业占比保持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占比在2014年前保持上涨,2015和2016年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近年来一直保持上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上述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广西省的公共投资规模和经济总量均保持较快的增长,而且二者之间的趋势相似,说明二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广西省是典型的西部地区较贫困的区域,能否依托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经济快速的增长,离不开政府公共投资。所以研究广西省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便提高有的公共投资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理论分析

政府的公共投资既可以对生产形成需求,又能增加生产供给能力。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口数量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和技术水平度提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肯定了资本的作用,作为资本投入一部分政府公共投资自然也对经济增长起着正向的积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东西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弹性的差距,发现的两地区政府公共投资产出效率的差距。进而分析两地区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实证分析

3.1变量的选取

①经济增长(Y):GDP是比较典型的代表经济增长的变量,但是模型的整体经济意义和平稳性的要求,用平?p到基期价格的GDP代表经济增长。②政府投资(Kg):目前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上,将除了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部分以外的投资看作是公共投资,但是这一方法存在对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投资的高估,因为在所包括的产业中已有私人投资的介入;第二种方法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分类上,把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公共投资。由于数据来源有限,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国家预算内资金作为政府公共投资的指标。③私人投资(Kp):考虑到与政府公共投资选取的数据协调,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的加总。④外商投资(Kf):考虑到与政府公共投资选取的数据协调,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利用外资。⑤人力资本(L):因为数据来源有限,取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代替人力资本。

3.2回归分析

本文选取1997-2016广西省和广东省德20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

3.2.1广西省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表1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中,外商投资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与从相关的经济理论不符。通过对表1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广西外商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鉴于外商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作用机制相似,用外商投资和私人投资之和(Kpf)代替私人投资与外商投资从新回归。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偏相关悉数分析。模型的第七期偏相关系数直方块超过虚线部分,说明存在自相关性,对模型进行调整。

模型经过调整后,ρ=-1.058796并且t检验显著,说明模型确实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调整后模型如下所示:

在广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中,对于所估计的参数分别为0.210706、0.093334、0.22565,t检验的p值都很小(小于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影响。同时,R2=0.995094,校正的R2=0.99229,这说明函对样本数据的拟合度很好,三个解释变量总共解释了“广西生产总值Y”变动的99.2%。

3.2.2广东省回归分析

同样采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表1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中,外商投资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与从相关的经济理论不符。通过对表1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广西外商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鉴于外商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作用机制相似,用外商投资和私人投资之和(Kpf)代替私人投资与外商投资从新回归,并进行偏相关系数检验。

经过检验,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模型结果如下所示:在广西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中,对于所估计的参数分别为0.348827、0.098738、0.283717,t检验的p值都很小(小于5%),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影响。同时,R2=0.99649,校正的R2=0.99583,这说明函对样本数据的拟合度很好,三个解释变量总共解释了“广东生产总值Y”变动的99.6%。

3.2.3对比分析

通过对广西和广东建模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广西省政府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09334比广东省的0.098738略小一点。但是以广东省和广西省为例,在两地区政府的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相等的时候,一单位公共投资在广东省引起的GDP的增长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广西省。另一方面,资本的投入大于一定量之后,资本的边际回报率是递减的,在广东省无论是累计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还是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量多远远大于广西省。而且广东省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广东省已经进入政府公共投资回报率递减的阶段,而广西省的情况则未知。所以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仅仅考虑资本对经济的影响,相同一单位资本在广西引起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应该是大于在广东省引起的增量。

综上所述,在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经过实证分析广西省为例的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应该大于以广东省为例的东部发达地区的政府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说明广西省在政府公共投资效率有待提高。

4结论

从整体上看,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从分省和分投资种类情况来看,政府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①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广西省,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虽然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相比较与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省,在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上虽然差距不是很大,但是考虑到经济规模的差距,经过换算,两地之间政府公共投资的边际产出还是有很大差距。②在模型中主要分析人力资本、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包括国内私人投资和外商投资),在以广西省为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以广东省为例的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都是最小的,对经济促进作用最明显的还是私人投资。

5政策建议

5.1对如何进行投资的政策建议

第一,继续扩大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目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还是十分的薄弱,交通设施以及水电设施等还没有实现全覆盖。所以政府公共投资在西部尤其实在一些贫困地区还处在边际回报率递增的阶段,由此可见,广西省的公共投资规模还远远达不到最优规模,还应该继续增加投资,尤其是对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卫生以及教科文卫的投资。

第二,确保将政府公共投资用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将投资项目按照收益率递减分为三种: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政府的公共投资应该被使用于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降低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让民间资本有更多参与竞争性项目的机会,如此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提升公共投资的效率。

5.2对地方如何更好的承接政府公共投资的建议

第一,积极利用政府公共投资项目,为当地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因为缺乏合格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从实证分析的建模结果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广西省的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210706,而广东省为0.317547,二者之间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往往只能参与一些几乎没有技术含量或者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这就是在政府公共投资的过程中没有长期的改善更多当地人的收入情况。针对此情况,政府在公共投资项目中可以放弃部分利润或者增加部分成本,以换取承包商为当地培养一些合格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提升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公共投资论文篇5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公共图书馆投资与收益的具体剖析,揭示了我国

>> 浅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建设 浅论公共图书馆的自助服务 浅论少数民族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工作的方式与途径 浅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浅论基层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投资回报的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与实证分析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结对帮扶的可行性探讨 刍议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与使命 探析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 文化与公共图书馆文化的解读 数字阅读与公共图书馆的应对 试论公共图书馆的转型与升级 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发展与突破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服务效能的提升路径研究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社会化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社会化服务浅议 公共图书馆与少儿图书馆职能的相互拓展 公共图书馆与私人少儿图书馆合作的新思路 浅析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业务交流的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http:///html/2010-05/21/content_4966.htm.

[3]杜云.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

[4]李娜.略论公共图书馆的投资[J].图书馆学通讯,1990(3):18一22.

[5]王祥瑞.试论图书馆的经济效益[J].殷都学刊,2000(3):25-27.

[6]周 丽,丘 平.高等学校图书馆投资效益初探[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5(2):32-33.

[7]林丽.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7): 35-38.

[8]徐引篪,黄颖.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公私合作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 5-8.

[9]张晓林.数字图书馆机制的范式演变及其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6): 3-5.

公共投资论文篇6

引言

公共投资工程项目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法律法规,选择和运用合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公共投资工程项目的效果性(Efficient)、经济性(Economy)和效率性(Efficiency)(“三E”审计)提出综合评价意见,促进政府部门加强公共投资工程项目管理和审计活动的有效性。审计的经济性主要是审核在公共工程投资项目中,能否使用最低的耗费和支出节约建设项目工程的各项经济资源,其投资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是否有效;审计的效率性主要是指投入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运用、竣工验收、设备使用和员工雇佣等情况是否都能充分利用,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率;审计效果性主要审核公共投资项目或方案的实际情况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实现或取得预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和目的

1、评价的内涵

本文将公共工程项目界定为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包括服务)的项目,其最终业主是政府,具有公共品性质和公益性目标,通常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对于公共项目来说,绩效是“绩”和“效”的合成,即成绩和效率,是项目建设成果与过程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绩”指项目结果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得怎样,侧重反应项目的结果;“效”则指完成项目的效率,侧重反应项目过程。由此可见,绩效包括两部分内容:与项目相关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后者并不包含受系统其它因素(如自然条件)影响而产生的结果[1]。

2、 评价的目的

实施公共工程绩效评价的必要性:是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实行有效监督的需要;是国家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正确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需要。通过评价可以:促进政府投资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项目的后续运营达到预期效果。

3、公共工程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支撑是:(1)公共项目分析理论;(2)可持续发展理论;(3)福利经济学理论[2]。依据以上理论基础得出本文的公共工程绩效评价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绩效评价的层次及内容

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评价范围涉及了管理模式的全过程、全方位,为了使评价能抓住要害、落到实处,评价角度应从以下三个层次把握:国家层次,主要是对公共工程项目带来的整个社会宏观方面的影响,包括制度方面的影响以及实际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地区层次,主要是关注公共工程项目影响到的地区,包括对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人口影响等;项目层面:主要是对公共项目影响的人群的关注,了解到项目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以及对以后构建该类公共项目的启示等。从这三个层次出发,将公共工程绩效评价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管理绩效,是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对项目管理工作情况的动态检查、监督和评价,其评价时点应覆盖项目的从事前到事后的完整生命周期。按照评价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资金、进度、质量、安全、组织、沟通管理等。

(2)经济绩效,主要是指对项目在原始预测、实际与未来等不同背景下针对社会经济资源使用和配置情况的分析与评价,可分为经济效益、投入产出。

(3)社会绩效,主要是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素之间的影响与贡献。

(4)生态环境绩效,主要是分析和评价项目对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环境效益以及移民的影响。

(5)可持续绩效,主要是参照项目预期目标,以项目实际结果或预测情况为依据,对项目的效果和效益以及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和影响因素,进而指导和完善新的项目决策与建设。

2、指标选取的原则

对公共工程进行绩效评价,需要用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进行衡量,因此就要选取合适的指标。选取指标时除了需要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必要性等一般原则之外,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相互补充。因为公共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多层次、开放式的复杂系统,在不同的层次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过程指标所放映的是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这是管理能力的客观反映。而结果指标所反映的是管理工作的效果,它是管理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2)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相互补充。一般来说,综合指标能综合反映出各方面主要内容,它是指标体系的主体。但是综合指标一般比较粗,因此需要采用单项指标来加以补充,以便能全面反映问题。

(3)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与合理的评价标准

健全法律、法规对绩效审计的规定。对承担大金额(如50万元以上)的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的单位和部门或项目责任人,必须按法律规定在年度终了时,对本年度的绩效进行自我评价,并积极向财政、审计部门报送绩效自评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概况、项目绩效目标、项目执行情况、自评结论、问题与建议、评价人员等内容。若投资项目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目标存在差异,应在自评报告中作出详细说明或解释,并指出未来改进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做为上级发展和改革部门应负责监督检查公共工程投资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督促项目主管部门或者承担单位按照规定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对工程项目资金(财政专项支出)管理和使用情况全过程地监督检查,并提出相应的绩效审计评价。

建立合理的公共投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分为项目前期绩效审计评价、项目建设期绩效审计评价和项目竣工运营期绩效审计评价三大类,具体包括:项目前期绩效审计评价主要在投资预算之前,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该项目在社会、财务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如资金来源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等;项目建设期绩效审计评价是指对该项目在建设期内的财务管理、工程进度、质量和合同执行情况等方面所进行的评估,如建设工期指标、资金使用指标等;项目竣工后运营期绩效审计评价是指对已交付使用的公共工程投资项目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达到目标的程度和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如实际投资利税率、实际投资回收期。

出台相关绩效审计操作规程。一是做好项目的估算、设计概算、标底、施工图预算以及竣工结算编制等基础工作,为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打好基础,避免出现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现象。二是项目执行绩效审计评价。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实施过程的结论可作为政府资金拨付的依据,结果评价的结论可作为审批其他同类项目立项的参考依据。

结语

公共投资论文篇7

【关键词】农村公共投资 绩效 审计

一、引言

近年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远大目标,就需要从财政上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投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其中农村公共投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公共投资的不断增长,在给农村建设带来发展的同时,由于审计工作的不到位,也带来了绩效低下、腐败等现象,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与实践二、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绩效审计体系的不够完善,使得农村公共投资的效率一直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阻碍了最大效益的发挥,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我国当前农村投资绩效审计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受传统审计理念的影响,使得很多审计人员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仅仅着眼于投资项目的真实性等微观层面,往往对宏观层面不够重视,缺乏对投资效益的审计与评价意识,制约着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工作。

(二)审计指端的限制。

我国当前实行的是行政型审计体制,地方审计机关同时受到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这种双领导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与审计部门有着共同的利益,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不利于公正客观的审计工作的进行。

(三)数据客观性的制约。

绩效审计离不开相关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资料的支持,只有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客观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但在当前农村公共投资领域,一些地方仍存在资金挪用及作假的行为,使得数据的客观性难以保证,进而也使得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难以有效开展。

三、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与实践

针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是我国当前绩效审计领域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保证农村公共投资的效益最大化,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体系

(一)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目标。

绩效审计是对政府利用公共资源履行职责过程中的经济性及效率的审计,针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这一特殊审计对象,其审计目标通常为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公平性、经济性及效率的审查评价,出具真实客观的独立审计意见,为纳税人及相关机构提供客观可靠的关于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信息。

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体系示意图

(二)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原则。

在对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进行审计时,要遵守相关审计原则:其一是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其二要职责法定与权责对等相结合的原则;其三是全面考核与系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其四是尊重实际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其五是要可操作性的原则。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与实践,离不开对相关原则的坚持。

(三)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

通常来说,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可以采用核实、对比、分析、评价的方法,对绩效进行客观的审计,但在进行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时,由于问题的特殊性,需要采取多种绩效审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综合传统审计方法与专业技术方法,既要注意核实与对比,又要注重分析和评价,同时还应运用一些专业性的技术方法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等。

(四)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指标。

由于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特殊性,在进行审计时,需要建立不同的指标。由于农村公共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因此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是分不开的,结合农村公共投资的特点,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等理论知识,构建一个层次分明,能够充分反映农村公共投资特点的指标体系,对提高审计效率,促进投资效益最大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程序。

在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进行审计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发挥绩效审计的最大功效。一般来说,针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首先是明确合理的公共投资绩效目标;其次是构建科学、规范、完备的绩效指标体系;再次是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予以审计与考核;最后是将绩效审计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得出最后审计结论和报告。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提速,农村公共投资不断增长,但投资绩效相对较低,难以最大化发挥其社会效益,而农村公共投资绩效的审计能够大大提高投资绩效,对农村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我国的不断实践探索,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体系必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郑德亮等.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构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1(1).

[2]郑德亮等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J].交通财会,2009,3(7).

[3]郑德亮等.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问题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2(1).

公共投资论文篇8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PPP模式;政府

一、PPP模式的内涵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通常被译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伙伴关系。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PPP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兴起的一种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实现其经济目标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核心理念和措施。

投资和运营公共基础设施一直被认为是政府的责任,写作毕业论文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民营化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新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PPP即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民营化的重要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和私人参与者共享投资收益,分担投资风险和责任。在PPP模式之下,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广泛采取与私人参与者合作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通常将公共基础设施的大部分甚至整个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交给私人投资者,从而引进专业化管理,达到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政府的公共部门与私人参与者以特许协议为基础进行合作,与以往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不同,他们的合作始于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双方共同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

根据政府和私营部门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主导地位的差异以及项目性质,PPP可以分为建设一经营一移交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建设一拥有一经营BOO(Build-Own-Operation)、建设一移交BT(Build-Transfer)和移交一经营一移交TOT(Transfer-Operation-Transfer)等不同的类型。

二、公共体育场馆应用PPP模式的优势

根据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体育场馆提供的健身娱乐、观赏竞赛及体育训练等体育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均不充分的特点。并且,由于人们利用公共体育场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或观看比赛,在增强个人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娱乐身心的同时,带来的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因此,公共体育场馆应属于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给予补助的条件下,由私人企业通过市场,即政府和民间合伙的方式提供。各国的实践已证明,PPP模式是提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富有效率的方式。

PPP模式有利于吸引民间投资,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写作硕士论文公共体育场馆推行PPP模式将使民间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注入到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及运营中,调动民间资本参与体育事业的积极性。民间资本的参与能较好地解决限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资金“瓶颈”,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形成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多元化投资局面。而且,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改变政府包办公共体育场馆的陈旧体制,利于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PPP模式能改善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应用PPP模式,能够使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得到明晰,克服由于产权不清带来的管理混乱,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由于民间资本的介入,也会引起公共体育场馆人力资本和管理机制发生变化,私人投资者为保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然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机制,这些无疑都有益于改善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提高效率。

PPP模式能降低公共体育场馆运行成本。由于公共体育场馆PPP模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使其必然注重和突出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利用改进管理、技术及管理创新、减少雇员等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PPP模式可以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私人投资者只有改善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才可能赢得顾客,实现盈利的目的。

三、公共体育场馆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1.良好的政策环境

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f~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等文件,指出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这些鼓励体育改革和民营化的政策,为公共体育场馆大力推行民营化提供了政策条件。

2.雄厚的民间资本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写作医学论文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据统计,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49.7%,截至2005年7月末,我国居民储蓄达到了13.37万亿元。而来自全国工商联的最新统计,2005年1至9月,全国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77亿元。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形成巨额闲置资金,而高额的存贷差表明我国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金,民间资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吸纳民间资本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3.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

现代社会,体育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来临,我国体育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的发展,将带来全社会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巨大需求,从而为民营化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四、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应用PPP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加快政府角色转变的步伐

公共体育场馆应用PPP模式的实质是引入竞争机制,写作职称论文其实现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和有效执行。公共体育场馆传统的运营方式是国家包揽公共体育场馆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政府成为公共体育场馆唯一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和经营主体,不仅容易出现决策的随意性,而且难以保证场馆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在PPP模式中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形成的是彼此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应由集所有者、投资者、管理者于一身,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中的监督者、指导者以及合作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对公共体育场馆的投融资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监督、指导的职能。

另外,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也要适当变化。对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应注重采用合同管理这种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经济手段。通过合同管理,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规模,达到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当经济活动各方出现问题或纠纷时,主要依靠经济或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干预来解决。

2.提供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PPP模式必须在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和合约的约束下运行,需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使合作双方有章可循。PPP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关于PPP模式的适用范围、设立程序、招投标和评标程序、特许权协议、风险分担、权利与义务、监督与管理以及争议解决方式和适用法律等方面。政府部门应该抓紧出台政策并制定法律法规,对政府部门与民间机构在民营化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等进行明确界定,保护双方利益。

3.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及扶持,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正如前面所述,PPP模式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退出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写作英语论文由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民间投资者大多比较谨慎,轻易不愿投资这一领域。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吸引民营资本的进入。同时,国际经验表明,风险分担机制是PPP项目的核心。吸引民营资本除了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外,还应该考虑如何使其规避风险。PPP项目面临的风险通常包括:政府政策不稳定、项目设计缺陷、建设延误、超支和贷款利率的变动、项目特有技术风险和价格风险等。政府部门应深化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建立专业的投融资管理机构等,以增强私人参与者的信心。

4.政府部门抓紧培育有利的市场环境

由于PPP模式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物,它的发展除了有赖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及政策法规的支持外,写作留学生论文还离不开必要的市场环境因素。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应抓紧完善资本市场,开发适合民营化项目开展的金融工具;大力发展如法律、设计、建筑、融资、体育运营等相关中介服务市场,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及国际运作经验的中介机构,引导和支持他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等译.民营化与公司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柳钦.运用PPP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J].上海铁道科技,2006,4;40-42.

[3]武志红,我国运行PPP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5:19-24.

上一篇:宏观调控政策论文范文 下一篇:家庭投资理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