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合同范文

时间:2023-11-05 02:58:46

风险合同

风险合同篇1

【关键词】合同 风险 管理 策略

合同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合同管理一股划分为四个阶段:合同准备阶段,包括合同策划、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等程序;合同订立阶段,包括正式签署合同,分送合同等程序;合同履行阶段,包括合同履行、变更、终止等程序;合同归档阶段,包括合同归档保管、资料整理等程序。

一、合同各阶段风险的分析与识别

(一)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

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是指在合同准备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包括合同策划风险、谈判风险、合同文本风险、审核风险等。

合同策划风险是指在合同策划阶段存在的不满足我方业务目标的风险,体现在合同策划的目标与我方要争取的工作目标不一致。

合同谈判风险是指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忽略了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做出了不当让步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对合同标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的确定方式、支付方式、交付时间地点及违约责任等合同重要内容,做出了不当让步,导致我方权益受损的风险。

合同文本风险是指合同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表现为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或未及时修改不当内容和条款的风险。

合同审核风险是指在合同审核过程中没有发现或纠正合同不当内容和条款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时未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或发现了问题,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未反映到合同文本中。

(二)合同签署阶段的风险

合同签署阶段的风险是指在合同签署阶段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为不符合程序的合同加盖印章;或者签署后的合同易被篡改的风险。

(三)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是指在合同履行阶段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包括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合同变更风险、合同终止风险、合同纠纷处理风险等。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即合同双方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合同变更风险是指在合同变更中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变更未经规范的管理程序,导致变更不当或无效,或者应当变更的合同内容而未采取相应的变更行为。

合同终止风险是指在合同终止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未达到终止条件而终止合同,或合同终止了而未办理相关手续等。

合同纠纷处理不当风险是指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主要包括:未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合同纠纷和拟采取的对策,或未及时有效防止和解决纠纷等。

(四)合同归档保管阶段的风险

合同规定保管的风险是指在合同归档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丢失或泄密等。

二、合同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导致合同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政策、法律、社会、科技进步及地理环境、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

(二)合同对方的因素

合同对方引起合同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合同对方蓄意欺诈、违约、财务状况不佳、生产能力有限等。

(三)我方的因素

我方导致合同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合同管理不当、财务状况不佳、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满足合同规定要求等。

三、合同风险的常用应对策略

(一)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采取合同规避是当合同双方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合同风险,通过放弃或者终止合同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二)风险降低

通过缓和或预知等手段来减轻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缓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因此合同风险降低是合同双方在权衡效益后,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合同风险或减轻合同损失,将风险控制在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三)L险分担

风险分担又叫风险转移,指将风险转移至参与该合同项目的其他人或组织,所以又叫合伙分担风险。因此可采取业务分包、或请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将合同风险分散、分解出去从而降低风险的策略。

(四)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指在合同存在潜在风险的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风险发生或最大程度降低合同风险的策略。

四、常用的合同风险预防、控制方法

(1)合同订立前应对合同对象进行调查,对其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做出评估。

(2)合同谈判阶段应组建谈判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谈判团队,必要时应当有财会、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参与谈判,避免在合同谈判中忽略了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做出了不当让步,导致我方权益受损。

(3)合同文本应规避合同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要求合同内守和条款完整、明确,表述严密、恰当。

(4)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风险,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违约责任,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违约的可能或行为,即采取相应措施将合同损失降到最低。

风险合同篇2

经济合同(Economic contract)是我国步人市场经济后经济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经济合同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经济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转让、中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企业利益受到损害的风险。经济合同作为一种实现合同当事人的手段或者工具,具有动态性,其合同风险也来自合同内容及执行的各个方面。

(一)经济合同内容风险经济合同内容风险首先表现在合同用语不严谨,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经济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如在经济合同文本中,措词不严格造成付错款的风险。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真实意思的体现必须要靠明晰的合同文字。

经济合同内容风险其次表现在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即通常所说的合同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合同中的常见漏洞往往是违约条款部分。如在技术转让合同中没有制约对方的关键条款造成技术成果不能实现的风险等。详尽的违约责任条款能够帮助企业把对方将来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并且根据对方当事人的交易信誉以及对合同未来履行结果的预测,设计对自己有利同时又为对方所接受的“双赢”合同。

(二)经济合同执行风险经济合同的执行包括合同变更、转让,付款、派出本方人员和接待对方人员等等。在经济合同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风险:

(1)经济合同签订对方信用风险。合同签订对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违背诚实守信原则,没有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或是履行合同义务,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程序不规范风险。在经济合同的变更、转让或解除时,合同签订双方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增加了对方不履约的几率,使我方蒙受经济合同执行不规范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经济合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是企业对自身签订合同和应履行的经济合同依法进行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目前,我国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企业对经济合同风险管理认识不足目前企业领导层普遍存在对经济合同风险管理工作支持力度不够,重商机、轻风险的现象。有的企业的合同管理员队伍建立时间比较短,工作经验不成熟;有的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所学专业是理工类,没有法律专业的学习经历,他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比较了解,但是法律专业水平却不高、法律意识不强;一些合同管理人员甚至把合同管理工作简单等同于一般的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合同条款审查,更谈不上资信调查、条款审查、合同谈判、组织论证等管理内容。

(二)管理手段落后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是企业内控机制之一,由于企业领导层、管理部门和员工的风险意识不高、管理惰性,其管理方式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人工方式管理,新的管理流程、信息系统技术等新型管控手段未内置于经济合同管理当中。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手段的不足体现在:没有着力构造合适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企业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的缺失,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资源优势对经济合同档案进行管理、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统一整理和分类。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济合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当中还未完全构建,以简单的合同谈判、合同签订为主,忽视了从经济合同订立、履行到工程竣工结算的全过程管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员式管理,以及从经济合同的技术、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式管理。另一方面,经济合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大型集团公司中,上级公司对下级公司不能经常性地监督、检查和考核,或者考核没有与薪金报酬等挂钩,从而缺乏必要的威慑力。在一些中小型公司中,经济合同管理也没有与员工绩效挂钩,致使员工管理积极性不强。

(四)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且执行不力有的企业只是原则规定了经济合同如何签订,对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却很少,可操作性不强。例如,一些集团企业的基层单位都有自己的合同专用章,签合同就是基层单位自己说了算,上级公司也很少对下级公司签订的经济合同进行审批。因此,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是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虽然有的企业制订了较为完备的经济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但却无法做到制度的严格落实,也没有把经济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来抓,致使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无法渗透到企业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中去。

三、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经济合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 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6月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给出的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经济合同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三个层面。

(1)全过程管理。经济合同风险管理应该是对经济合同从订立、审核、履行直到终止、变更、责任追究的全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从原先侧重于经济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监督,延伸到经济合同风险的事前预警和事后控制,突出“全过程管理”。经济合同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合同风险预警、合同审签、合同履行、合同台帐信息、合同统计分析等五条主线(见图1)。

经济合同审签阶段的管理包括对合同主体资格、合同文本、合同条款等的审核;经济合同履行阶段管理是对合同变更、转让、责任履行的过程管理;经济合同台帐信息管理由经济合同模板、基础数据、供应商信息等的管理;经济合同统计分析管理是经济合同的归类与分级管理、以及利用分析结果做培训管理。

(2)全员管理。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是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员式管理。经济合同风险全员管理以统一管理、相互配合、分级负责为构建原则,公司及各部门领导、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经济合同审批人员、经济合同承办人员均明确权限、严格责任、共同负责。全员管理主要包括经济合同决策审批部门、经济合同综合管理部门、合同相关职能部门和经济合同承办-履行部门四个层次。如图2。

(3)全方位管理。经济合同风险管理设计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只有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才能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经济合同风险的全方位管理包括经济合同的技术、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各个部门做好严格审查、各口把关,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对经济合同进行综合管理见图3。

(二)改进经济合同风险控制流程 经济合同从制定、审核到签订是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理顺,才能对经济合同进行更好的监督和管理。因此,负责经济合同风险管理的会计人员应该从一开始就设置好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的流程,并制定相应的流程说明,以便其他经济合同参与部门能够清楚本部门在经济合同风险管理中的职责。这样做既有利于各个部门的衔接,又有利于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图4是一般制造企业的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流程图,可供相关企业参考。

在该流程图中,始终贯彻了全过程管理与全员管理的原则。企业中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经济合同的编制、审核、监督等全部过程。其中企业管理部是经济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经济合同的风险预警管理和经济合同法律方面的审查;待审查通过之后,交由项目单位编制相关项目的经济合同;然后由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审核经济合同的相关条款,并监督经济合同的履行。

对于流程图当中表述不清或者需要特别指出的问题,配以相关流程说明予以解释。对图1给出了如下的流程说明(表1):

(三)建立健全经济合同风险管理制度 健全防范经济合同风险管理的制度是经济合同风险管理的保证,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制度建设:

(1)经济合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经济合同风险预警管理是指在经济合同签订之前,对经济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运用技术模型提出经济合同风险防范方法。经济合同风险预警管理制度需要规定一下内容:签约主体信用调查、市场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合同风险预警报告。

(2)经济合同审查制度。经济合同审查包括法律、技术、经济、财务等方面的审查。经济合同制定出来之后,原则上首先需要经律师进行法律审核,然后按规定上报审批。为保证经济合同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经济合同条款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和财务上的收益性分析。并明确规定,对于企业大型项目的经济合同,可委托给专门机构或委托人进行审查。

(3)经济合同印章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当前企业合同章的使用规定,企业的合同章具有法定的法律效力。为了保证签订的经济合同统一合法有效,并得到严格履行,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必须统一加盖合同专用章,防止一些部门和人员加盖其他公章对外签订合同,逃避合同综合管理部门的监督。签订经济合同时,必须有经办人签字,得以明确责任。

(4)经济合同监督制度。对企业经济合同的进行监督是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方法和内容。经济合同的监督同样从合法性、可行性、经济性方面入手。从财务上说,正确组织企业资金供应、严格控制预收预付账款范围;在技术上,严格跟进技术指导和技术成果转让;以及从法律角度监督合同双方在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5)经济合同履行报告制度。在签订合同前,虽然审查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信和履约能力,但合同的履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合同履行报告制度能够规范合同签订双方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该制度规定,在经济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办人员有权发现并提供签约对方法律责任违约方面的证据,并报集团公司进行集中处理。在经济合同终止以后,形成最终经济合同履行报告书。

(四)加强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企业员工尤其是领导层的经济合同风险意识,是识别与防范经济合同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健全经济合同风险防范机制的思想基础。

其一,加强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意识首先要提高管理队伍的法制观念。开展《合同法》、《企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广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宣传,加强企业领导干部和经济合同经办人员的法制意识;将企业各项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实现经济合同的依法签订、依法履行、合同纠纷的依法解决。

其二,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意识应该贯穿于经济合同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即时时保持“风险防范”意识。对经济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要倍加注意、严格监督,防范仲裁和经济损失。

(五)建设经济合同管理数据库建立经济合同管理数据库是及时识别、降低和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企业应采用网络化管理,将经济合同管理纳入统一管理模式。数据库包括经济合同信息服务平台和经济合同法制服务平台。如图5所示。

同时,企业需要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构建良好的信息流通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网络来保障经济合同数据库网络的实施。实行整体管理、分级维护、互动监督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防范经济合同逾期不能及时签订的风险,同时为规范化、及时办理经济合同的终止、解除、变更等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操作平台,全面提升了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晏苑:《企业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如何防范合同风险》,《经济与法》2009年第2期。

[2]王明霞、付海华:《大中型企业应建立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企业与管理》2008年第20期。

[3]王颖:《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有效保障企业利益》,《现代商业》2011年第5期。

[4]叶福才:《如何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17期。

风险合同篇3

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

合同,又称协议、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文书,是双方或几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经济活动等行为的目的而结成的合意。在当今经济社会当中,合同已经是人们之间建立经济、利益往来与联系的一种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形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到处都能看到合同的影子。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社会,也是契约社会,现代经济更是契约的经济。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利用合同,建立经济联系,取得彼此信任,更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与方式之一。即使在我们国有企业当中,即使有国家公权力的影子,但每一次交易的实施,每一个生产活动的完成,都或多或少有合同管理的影子,但是由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或者客观情况的变化,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合同在运行当中,也时常产生风险。

一、合同风险的概念

合同风险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降低、规避合同风险是我们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选择的重要标准和目标,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情况的存在与变化,合同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包括因合同相对人之间的主观意识变化而引起的主观风险,它是基于合同产生的,可归责与人的主观意识的非正常损失,例如因合同双方或其中一方的主体资格不适合(无履约能力等)或者在履约过程当中,当事人违背合同约定等情况而产生的可以避免和预见的损失。

二、合同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点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主体资格不适格的风险。合同生命周期当中,相对人的确定过程是合同风险产生的第一个风险点,他通常产生与对对方的资质情况、资信水平、主体资格状况审查不够或者甚至未经审查的情况中。在合同管理中,一份合同的签订,首先双方都应该在签订合同前,对合作方的承担合同内容的资质情况、资信水平、经营状况等内容进行了解,掌握对方的资金规模、经营实力、领导人素质、产品质量、市场覆盖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往客户的评价,流动资金状况,支付能力,是否涉及重大诉讼等情况,因此在合同签订前的接洽阶段,应当及时向对方索取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副本、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出具的法人资格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承担相应工作所需要的特殊资质证明文件、法人授权委托书、合同书经办人的身份证明以及担保书等,并对以上文件的有效期间、真伪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尤其是在目前的法律制度和经济环境下,许多企业为了经济活动的高效和便利,产生了分公司、办事机构、科室、车间等内部部门,而这些部门并不具备法人资格,即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因此他们从事经济活动往来是,需要经过有主体资格的总公司的授权或经过事后得到法人追认或事后取得了法人资格,否则其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所以一旦对方发生履行不能的状况时,如果其主管单位不承认合同效力,合同方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就会随之而来。

2、对人的权限审查不严导致的风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才具有独立承担权利义务的能力,而能够代表法人进行经济活动的人除了法律规定的法定代表人外,还有因授权行为而产生的人。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为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等原因,法定代表人不可能事必躬亲,很多经济往来的环节都要借助于其人来完成,那么人的资格和权限对于合同效力的影响就十分重要了。在经济活动中,因为人瑕疵而存在的合同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A、被人的主体资格不适格的风险。我国法律规定,年龄已满18岁,并且精神、智力状况都正常的公民,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法定人在委托人时,应当选定年龄、智力、精神状况都符合法律规定的人员,否则将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效力待定,这也是我们在合同审查过程当中所要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以避免合同风险的产生。

B、授权不明的风险。即委托书不完整或权限不明。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第二款:书面委托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人的姓名或名称、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因此如果在授权委托书当中,人姓名、名称、权限、期间等任一重要核心内容缺失,或者是签章不完备,都会导致行为瑕疵,从而产生合同签订风险。

(二)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合同变更、解除的风险

合同履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当事人主观意识或者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要对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调整甚至解除,此时这些内容既已涉及到了合同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合同的一部分,同样应当以书面形式将变更内容固定下来,否则就会因为对方缺少诚信意识,在合同履行后不承认变更内容等情况而产生合同风险。

2、合同违约的风险

合同生效之后,合同各方都应当按照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然而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和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往往会存在因主观意识不愿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因客观情势变更而导致合同履行困难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同违约,从而给对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应当注重履约情况的跟进和履约证据的保存,以免在对方违约情形出现后,我方因证据不足而无法等到补偿。

三、合同风险的控制与合同管理

合同风险虽然无处不在,但是在企业经营当中,可以通过加强各环节的管控,尽量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

风险合同篇4

1.1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也包含着众多的内容,而要想保证其不出现问题也是极为困难的,现阶段都是以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公路工程项目的合同的,而招投标的相关文件就是有效控制项目施工质量、成本和进度的法律文件。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招投标文件根本无法起到这些作用,招投标管理工作与施工合同也是相脱节的,业务单位无法及时的掌握施工的进度情况,也没有有效的确认一些签证和变更手续。而在施工合同中也没有将招投标文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转进来,合同条款中本就有缺陷,那么履行过程中也就易出现问题。合同变更太过于随意,对于设计失误、设备材料供应延误、材料代用、设计变更、设计文件延迟交付、工程量增加以及工期改变等可能导致合同变更的因素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和严格的审核,那么就会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另外,还存在着严重的履行迟延的现象,首先,没有及时的下达施工图纸,再加上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限制,易出现交叉施工的现象,从而对工期进度产生影响。

1.2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在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风险,分别为经济方面的风险、技术方面的风险、法律方面的风险和合同履行方面的风险。经济方面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没有研究透合同条款、设计文件、成本因素以及工程质量,那么价格就易出现较大的波动;其次是对劳动力政策市场的调整以及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研究不足,那么也会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技术方面的风险主要指没有做好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准备不充分、工程设计不合理等,同时也包括了施工现场自然环境的影响;法律方面的风险就是指业主单位违法违规的风险,没有深刻的理解合同文件的相关法律法规,违反一些法律法规而对施工单位进行了一些强制性的要求,那么就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合同履行方面的风险主要指没有完整的表述合同条款,缺少一些关键性的条款。履行合同时,业主代表和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发出错误指令,并且没有有效的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2公路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健全制度,严格的落实责任。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应对合同进行动态的管理,而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合同的顺利履行,这其中既有业主单位的原因,也有施工单位的原因,而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业主单位应重点做好对合同的基础管理工作,全面的总结并归纳出施工各个环节易出现的问题,如果设计或是工期出现了变更情况,那么应立即到合同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这样合同管理部门便能实时的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在经营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好合同管理工作,那么为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业主单位在安全、质量、人员、技术已经物资等各个方面都应制定出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得到有效落实。

2.2建立完善的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体系。

业主单位在管理公路工程的合同时,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合同管理为纽带,以专业管理为核心,应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工程建设,其他环节也必须与其密切配合。对于能否充分的发挥合同管理的效能和作用,具备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单位是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那么管理单位就应清楚的掌握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变更、纠纷以及问题的前因后果,当出现了问题和纠纷时,工程管理单位应对其进行统一的解释和处理。

2.3强化风险意识,划清风险界面。

合同文本的签订应与其谈判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将招投标文件中的重要内容都转化为合同的条款。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合同双方在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后,还应将正常范围以外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摊,施工单位对于所分摊的风险应适当接受。在合同中,对于合同双方可适当允许调整材料的价格、物料的种类以及调整的具体幅度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那些材料市场价格较为稳定、工期较短并且规模较小的公路工程项目,可采用价格固定的策略,因为其价格变动的幅度和几率都不大,并且不易引发纠纷和争议,能满足合同双方的利益。

2.4确保合同的有序运行。

业主单位首先应建立清单台账,并应认真的检查各个分包单位对合同的执行情况,对于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损失,工程管理单位是要承担其后果的。业主单位应严格的管理分包工程,并保证分包合同得到了较好的履行,在分包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应分别纳入工程安全、进度、质量以及工程款支付和结算等方面的方法和时间,及时的总结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保证合同的履行效果,更好的服务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

3结语

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对业主单位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业主单位的全体人员应充分的认识到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合同管理工作中易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公路行业的良性发展。

风险合同篇5

担保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重要民事法律制度,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古罗马法以来,合同担保制度始终受到充分的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德、日等国的民法典都对担保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但他们不是对担保予以统一、独立的规定,而是把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物的担保作为担保物权统一规定在物权法中[①]。按照民法理论通说,担保是指在经济金融活动中,债权人为了降低违约风险,减少资金损失,由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履约保证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近年来,由于许多银行贷款有借无还的问题长期没有很好解决,银行等金融部门为了减少信贷风险,越来越多地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许多企业为了商品交易安全,也采取了多种担保方式,设定担保制度无疑有助于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健全,社会诚信制度的缺失以及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导致担保合同存在无效的情形,从而增加了债权人的法律风险,因此有必要分析担保合同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增加当事人预防风险的能力。

一、我国担保合同风险的概念

担保合同是指为了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确保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协商一致形成的,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以一定方式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协议。债权人与债务人或其它第三人签订担保合同后,当债务人由于各种原因而违反合同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执行担保来确保债权的安全性。

担保合同出了具备一般合同的特征之外,其典型的特征在于担保合同具有从属性。担保合同的从属性是指担保合同的成立和存在须以一定的债权关系为前提,它是一种从属于主债权关系的法律关系,不能脱离于一般的主债权而单独存在。我国《担保法》第5条明确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具体而言,担保合同的成立应以主债权的发生和存在为前提,不能脱离债权债务关系而独立成立,即使为将来之范围和内容不十分确定的债权提供的担保,如最高额抵押,也不能脱离相应的债权关系。担保合同因主债权的消灭而解除,随主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债权人不能将担保合同与主债权分离转让给不同的受让人。

(二)担保合同的种类

我国《担保法》第2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本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由此可以得出担保有五种形式,即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固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其中暴露出的诚信危机也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在拖欠危机条件下签订担保合同因市场关系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担保作为一种责任保障方法,强调担保人应对债务人对债仅人全部或部分地不履行责任承担责任,但是由于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是存在风险的,担保合同在实践中也遭遇到诸多法律风险,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顾昂然主任曾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草案)》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当前担保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担保的主体资格不够明确,有些不能担保或者没有条件担保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担保;二是哪些财产可以作为抵押物不够清楚,有的以无权处分或者权属有争议的财产作为抵押物;三是需要明确当事人在担保中的权利义务;四是担保的程序不够健全。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以及担保合同在司法实践中操作中发现的问题,笔者以为担保合同常见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担保合同主体资格角度,担保主体并不具有相应的资质。

我国《担保法》明确要求保证人必须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如果担保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担保资质,直接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无疑增加了债权人的风险。具体而言,担保主体不具有担保资质主要有: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法律禁止担保的机构和单位。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为保证人,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除非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未经法人书面授权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也不得作为保证人。[②]另外我国《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

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第149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因此,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必须符合《公司法》规的条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方可一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二)从担保的种类来看,债权人选择的担保合同形式不当。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为合法的债权提供担保时,只能提供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这五种担保,而不能创设新的担保形式,由于这五种担保形式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尽相同。因此在债权人选择不同的担保形式对其债权的保障方式也不同,如保证主要是基于保证人的信任,质押一般要转移物的占有等。对同一担保形式,债权人也应及时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否则也易增加债权的风险。如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应当进行登记,此时抵押合同方生效。否则根据第199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二)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有可能影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三)从担保的标的角度,担保合同指向的对象不符合法律规定。

一方面,担保合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是指作为担保的财产,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财产禁止作为担保合同的对象,以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或者不可转让的财产设定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如果担保合同指向的对象不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无疑使得担保合同处于无效,无法实现对债权人债权的保障功能,如我国《物权法》第184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如果以上述财产作为抵押担保合同的标的,则该合同无效。另一方面,固然一项价值较大的财产可以按次序分别设立不同的债务担保,但法律规定设立抵押权的价值不能超过抵押财产自身的价值。部分债务人将价值较大的财产多次进行抵押,在财产上先后设立多个抵押权,并对有关情况进行隐瞒,致使债权人抵押权落空。

(四)从担保合同意图角度,债务人出于欺诈签订合同。

有的主体利用担保合同的漏洞,并没有真实的签订、履行合同的意思表示,采取各种欺诈的手段签订担保合同,骗取债权人钱财。具体而言,有定金欺诈,此种欺诈一般发生在加工承揽合同,而且往往发生在承揽方对业务的急切需求的情况下,欺诈行为人往往利用对方当事人急于签约的迫切心理,诱使对方当事人预先提供一定的货币作为“定金”,然后再寻找几条理由或利用已在合同文本中及其他方面设置的障碍造成承揽方违约的事实表象,迫使其接受“定金”的惩罚后果。有的甚至利用定金进行纯粹的诈骗,收取定金本就没有履约的意思和行动,在获得定金后就逃之夭夭。再如保证欺诈,一般而言,企业进行融资、借贷,金融机构均要求目前所谓经济运转良好的几家企业提供担保,以保证自己利益,但这些经济运转较好的企业在向银行等部门借贷时,则又相互提供担保,形成担保连环链,这条链让企业同生共死,最终金融部门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有的欺诈人同时拥有两个名称,相互担保、蒙蔽对方,一旦不能履行合同,对方也无能为力[③]。

(五)从担保期限来看,担保权人未能及时的行使权利。

我国《物权法》第202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担保法》第26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由此我国担保法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其性质属于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指法律预定某种权利于存续期间届满当然消灭的期间,其为不变期间,不同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延长,因此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届满,债权人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实体权利归于消灭,因而出现担保人免除担保责任风险[④]。

三、防范我国担保合同风险的对策

当然,造成担保合同存在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担保合同自身的缺陷,也有整个社会制度的不足如诚信等道德规范的缺失,本文着重从担保合同自身论述担保合同风险的防范。虽然我国《物权法》、《担保法》及《最高法院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担保这一民事法律制度规定比较具体而和详细,但因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法律的滞后性以及法律漏洞,担保合同存在风险是难以避免的,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弱化担保合同的可能带来的风险。担保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备的要件有担保人须具备主体资格、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用以担保的财产合法等要件,因此,担保合同的风险防范应当从担保合同的要件出发,首要的是确保担保合同的有效性。

(一)严格审查担保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

担保作为一种民事行为,担保人必须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因此,在签订担保合同时,要认真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以防合同无效。如果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为企业法人的,应审查其有无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的,进一步审查对方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同时,审查对方的履约能力,如生产设备、厂房建设以及技术人员等,查明签约人是否是法人,是法人的应有单位出具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如不是法定代表人的,应提供法定代表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如果是公民个人的,应提交本人有效的身份证及复印件以及婚姻状况、单位开具的工资情况证明等材料。

(二)认真考察担保合同指向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

作为担保财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担保人对该财产具有处分权。二是法律允许该财产作为担保物,担保人以自己不具备处分权或法律禁止作为担保物的时产提供担保 的,该担保无效[⑤]。为了确保担保权的权利得以实现,担保财产应当符合合法性、真实性的原则。一方面,担保物合法性主要进行下面的考察,担保财产应当可以进入民事流转程序而又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担保物是否为法律禁止流通物,是否为根本不能变卖的物品,担保人是否拥有担保物的所有权。同时,担保财产应是法律上没有缺陷,真正为担保人所控制及占有的财产,担保财产没有其它法律负担,在此之前没有设置过担保,担保的价值没有超过担保财产自身的价值,担保财产没有设置多重担保。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担保财产变卖的能力,即使合法的财产其变现能力也会因各种原因降低,从而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另外应充分考虑到担保财产不能变现的可能性,以免出现权利人无力接受该项财产又无法变卖的情况[⑥]。担保合同应当及时履行法律规定的手续,如法律规定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此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进行相关权利的登记,从而保障债权人的权利。

(三)仔细设置担保合同条款。

担保合同的条款内容直接影响到担保权人权利的维护,担保合同的条款应当明确、具体,担保的范围应当明确、担保的方式合理如保证中选择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担保合同的起止时间应当具体等等。另外,有的学者针对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条款设计的不足,提出增设“陈述与保证条款、对价条款、延续性担保条款、借贷合同可变更、修改条款、立即追索权条款、无条件担保条款、代位求偿权条款、第一债务人条款等[⑦]”。以延续性担保条款为例,延续性担保条款要求担保人对借款人在整个借款期限中的借款总额提供担保,这有利于保护透支借款和连续借款的贷款人利益,在透支借款中,贷款人通过向借款人往来帐户透支提供贷款,延续性担保使担保人对借款人帐户中汇总的借方余额承担偿付责任;在连续借款中,贷款人在约定期限内向借款人提供数额不等的几笔借款,可以根据延续性担保以一份担保合同要求担保人对几笔借款承担总责任,这一条款增加了担保合同的稳定性,避免了借贷合同变化给担保合同带来的影响,无疑更有利于保护担保权人的利益。

(四)通过公证制度强化担保合同的效力。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的目的是当事人使特定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得到国家法律的证明,以得到法律保护。就担保合同而言,可以将担保合同进行公证,从而使得担保合同具备法律规定的要件,如有的学者指出“在银行抵押担保合同中,公证能起到监督抵押当事人实施的抵押担保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即通过公证能确保抵押担保行为的有效性,确保低押人设定抵押权的意思表示真实,同时通过公证能制止违法行为,特别是防止社会上,以骗取国家信贷为目的的欺诈抵押行为,从而避免信贷风险,所以抵押担保合同公证是十分必要的”。[⑧]

(五)强化担保物的保险制度,分散风险损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保险尤其是财产保险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财产保险有利于人们安定的生活,有助于企业受损后及时恢复经营活动,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促使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个人与企业的信用。因此,保险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分散当事人的风险,可以将保险制度运用到担保合同中,当担保合同有效成立后,担保企业可以要求债务人对担保合同所涉及的财物再次向保险公司投保,从而达到分散并转移风险的目的,即使发生风险可能导致担保物损毁灭失,也可以通过保险理赔减少企业的风险。

(六)强化对担保财产管理,减少风险损失。

按照担保合同类型,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仍由债务人占有该物,而质押合同签订后,需将财产或权利转由债权人占有,因此,关于占有物的保管因主体的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担保权人与担保人担保合同签订后,作为债权人,应注意对担保物品的监督管理。一是质押的无形财产,主要指有价证券应由债权人保管。二是对有形财产抵押的保管要由双方签订合同,由债务人按要求保管,其财产权属证明归债权人保管,抵押权人可以对抵押物品进行监督管理。一但主债权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能尽早采取补救措施,依法,通过法院向社会公开转让,拍卖抵押、质押财产用于偿还欠款,消除债权的风险隐患[⑨]。

五、结语

合同的担保通过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或直接依据法律规定,对特定的人或物设定权利,确保债权人能够获得赔偿而不致于因为债务人违约时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债权人的权利,是促使债务人合同履行、保障债权实现的法律手段,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繁荣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凸显了担保合同的不足,因此只有通过加强维护担保合同的效力和通过建立整个社会诚信体制,才有可能从本质上减少担保合同的风险。

[①]贾登勋:“合同担保实践及其理论完善的法律思考”,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②]参见彭礼坤:“担保合同无效的原因分析”,载《商场现代化》20__年9月。

[③]参见卢尚纯:“警惕:担保合同的陷阱——企业担保合同欺诈剖析”,载《沿海企业与科技》1997年第3期。

[④]邵金水:“担保合同的风险分析”,载《金融与经济》20__年第8期。

[⑤]李毅:“无效担保合同的确认与处理”,载《法律适用》1996年第5期。

[⑥]参见韩旭:“担保合同常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载《经济导刊》20__年第3期。

[⑦]参见沈伟:“担保合同中维护债权人利益的条文设计”,载《律师世界》1999年第11期。

[⑧]张丽红:“办理银行抵押担保合同公证应注意的问题及其作用”,载《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__年第4期。

风险合同篇6

律师风险合同范文一

委托人(以下简称甲方):

受委托人(以下简称乙方):河南华都律师事务所

甲方与 纠纷一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合同法》有关规定并参照行业惯例,委托乙方进行相关工作。现经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协商,自愿订立以下条款,以资共同遵守: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并指派 等律师担任甲方在本案中的人。乙方指派的上述律师因故不能完成事项时,在征得甲方同意后,乙方可以另行指派其他律师继续承办甲方委托的事项,并不得因此而损害甲方的利益。

甲方在乙方指派的律师之外委托第三人或者处理本事务的,应当经乙方同意。

乙方为了甲方的利益,需将委托事项转委托给第三人的,应当经甲方同意,但在紧急情况下,乙方为维护甲方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的除外。

二、甲方委托乙方律师的权限为:

1、代为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谈判,并设法达成实现债权的结果;

2、代为起诉、递交和签收法律文书,收集相关证据;

3、代为追加、变更被告和第三人;

4、代为申请回避和控告;

5、代为参加诉讼,陈述事实和理由,出示证据、质证和辩论;

6、代为承认、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调解,提出上诉。

7、申请执行,代为接收执行回来的钱物等。

8、有权就本合同约定的费用留臵案件款或物。

9、其他委托人授予的权利。

1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A、甲方的权利:

1、有权询问并了解乙方事务的进展情况,为提高效率,可提前与乙方预约;

2、有权对乙方律师违纪或失职行为举报或投诉;

B、甲方的义务:

1、甲方必须向乙方如实陈述案情,提供真实证据,妥善保管好有关证据原件,如甲方丢失证据原件或因其他原因拒不按乙方要求向法庭出示证据原件、甲方提供虚假证据和资料导致出现不利于甲方的结果,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甲方依约支付相应的费用。

2、不得擅自放弃实体或程序上的权利,不得做出不利于委托事项的行为;

3、按约定支付费及其他办案费用。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A、乙方的权利:

1、在不误所办案件的前提下,有权从事其他业务活动;但要保持通讯畅通;

2、如发现甲方歪曲事实,弄虚作假,捏造证据,有权终止,所收费不予退回;

3、如甲方未能按期支付费,则乙方有权终止,其责任由甲方承担;

B、乙方的义务:

1、乙方因过错造成甲方的损失应在费数额内于以赔偿;

2、乙方律师必须认真履行职责,通过正当途径维护甲方合法利益。

3、甲方要求保密的信息资料,应当向乙方律师书面声明,乙方律师除经甲方书面授权或因处理本事务的需要外,不得向其他人公开披露该信息资料。

4、乙方律师处理本案而取得的现实债权,应当及时转交给甲方,但有权从中扣除约定的费用。

五、根据《河南华都律师事务所风险制度》,经甲乙双方同意按下第 种列方式收取费用。

1、甲方支付诉讼费、保全费、办案费等必要费用,律师事务所不垫付任何费用,由甲方首期交纳费 元,其余费按判决书判决或调解书调解数额的 %支付律师事务所。

2

2、甲方支付诉讼费、保全费、办案费等必要费用,律师事务所不垫付任何费用,由甲方首期交纳费 元,其余费按实现的案件款或物折款的 %支付律师事务所。

3、甲方支付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其他费用由律师事务所支付,按实现的案件款或物折款的 %支付律师费。

4、甲方不支付任何费用,诉讼费、保全费、办案费等,一切费用均由律师事务所垫付,按实现的案件款或物折款的 %支付律师费。

六、下列费用应当由甲方另行承担:

1、司法、行政、仲裁、鉴定、公证等部门收取的费用;

2、经甲方同意后的专家论证费;

3、用于前期交通费、查询费、复印费等应当甲方承担或甲方同意承担的其他费用。

前款费用确有必要支出时,甲方应当向乙方预付。乙方律师为处理受托事务而垫付的前款费用和其他必要费用,甲方应当及时向乙方律师偿还。

七、风险提示:以下风险可能导致败诉、案件久拖不决、无法执行等不利后果。

1.个别案件审理中存在的司法不公、司法效率低下、滥用裁量权;

2.被告(第三人)丧失清偿能力或下落不明;

3.被申请人无财产或无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

4.甲方不提供或不充分提供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据或者不提供原始证据或超过举证时限提供证据。

甲方应当认真阅读本合同“风险提示”并充分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不可归责于乙方的事由导致风险出现的,乙方不承担法律责任。

八、甲方无正当理由单方解除合约,乙方所支出的费用由甲方负担并支付案件标的额 %的违约金;

九、如甲方未经律师所同意单方放弃请求、和解、撤诉或与案件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的,乙方依约所收费用不予退还并有权向甲方追偿费用和损失。

十、如乙方无故终止履行本合同,已收取的律师费、诉讼费等全部退还给甲方;

3

十一、本合同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当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二、本合同有效期自签订之日起至受托事务处理终结止(包括:和解、抵销、甲方决定放弃委托事项、执行终结及撤销诉讼等)。双方提倡使用书面方式,口头行为不具有对抗书面材料的效力。

十三、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协商内容以书面文字为准,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十四、本合同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十五、本合同一式 份,双方各 份,承办律师 份。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律师风险合同范文二

甲方(委托人):

乙方(受托人):

甲方因与 纠纷一案,甲方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决定委托 事务所的律师(以下简称乙方)风险,经双方协议,订立下列各条,共同遵照履行: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 作为为甲方的人,乙方可根据工作安排需要更换律师。

二、甲方必须向乙方律师提供全部与该案件有关的资料并保证其真实性。如甲方捏造事实,提供虚假证据和资料,乙方有权中止,并要求甲方赔偿经济损失。

三、乙方律师应当充分应用法律专业知识,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完成本案活动中的各项工作,依法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

四、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即成立并生效,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或终止本合同,除非乙方有重大过错。

五、鉴定费、诉讼费等费用依法由甲方先行垫付。本合同实行风险,即乙方在办案之前及办案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在甲方实际收到赔偿款后,再收取费。依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案件费用按如下标准收取:

(一)若甲方通过诉讼程序,则律师费、差旅费、取证费等一切案件相关费用按实际到位的案件款或物折款的20%收取;甲方于收款当日向乙方一次性支付。

(二)若甲方在起诉前经乙方律师指导达成和解或者在交警部门达成调解的,则甲方须向乙方一次性支付费20xx.00(大写:贰仟元整)。

六、甲方应在获得赔偿款之时应立即向乙方支付全部费,否则,甲方除须向乙方支付费、收取费的支出外,还须按应付费金额的百分之二十承担违约金,并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

七、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结案之日止,包含和解、调解、第一审、第二审、执行等阶段。

八、本合同经双方共同确认,因本合同发生的争议,由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九、其他。

十、本合同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律师风险合同范文三

甲方:

乙方:河北张金龙律师事务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甲方委

托乙方作为甲方与赵金钢(桥东石德黑马收货站,个体工商户)货运合同纠纷)一案的诉讼及诉外调解人,经协商一致,订立如下条款: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 黄浩、任德宾 律师担任其诉讼人和诉外调解人。

二、甲方必须真实地向乙方律师叙述案情,提供有关本案的证据或者证据线索。甲方如提供虚假事实和证据的,乙方有权终止,依约所收费用不予退还。

三、甲方委托乙方权限:代为谈判、和解;提起、放弃、变更诉讼请求等特别授权。

四、乙方律师必须认真完成活动中的各项工作,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

五、根据相关规定,甲乙双方采用风险收费的方法并支付委托费用。具体收取方式为:

1、乙方办案期间所产生的诉讼费、差旅费由甲方承担。

2、律师费:

甲方向乙方支付索赔额的30%作为律师费。

3、支付方式为:

在甲方得到还款后5日内向乙方一次性支付。如甲方分期得到还款,须根据每期的赔付金额,按比例向乙方支付。(例如:两期付清,每期20万,甲方向乙方支付律师费的方式也为两期,每期为20万×30%=6万)

六、甲方擅自终止委托事项或撤诉等,其预交的费用不予退还,并应向乙方赔偿损失。

七、乙方对委托承办事务中所知悉的涉及甲方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等负有保密的义务。

八、本案结案后,甲方需要委托乙方从事进行其他诉讼及非诉讼法律服务的,双方另行协商。

九、乙方本案期间,甲方就本案不得组织越级上访,不得发生暴力冲突,不得从事任何违法活动。发生上述事件给甲方及其他人造成损失的,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十、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并盖章之日起生效。

十一、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由石家庄仲裁委员会裁决。

十二、本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持一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乙方:(公章)

风险合同篇7

律师风险委托合同范文1甲方:

身份证号码:

乙方:

身份证号码:

执业(或资格)证号:

现甲、乙双方就何女士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之诉达成如下委托协议:

1、在受害人何女士的伤残等级维持一个九级、一个十级不变的情况下,甲方应获得的赔偿金和乙方应获得的报酬作如下特别约定:诉讼(含审理、执行程序)终结后甲方应获得赔偿责任方(含肇事司机刘奶奶及保险公司)赔付金额内的保底现金人民币玖万元(不含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产生的住院费、检查费、医药费、治疗费等支付给医疗机构的全部费用以及鉴定、评估费用),超过保底金额玖万元人民币之外的部分(应从中剔除已支付给医疗机构的全部费用及鉴定、评估费用),双方五五分成,甲方不再支付其它律师服务费。若赔付总金额(剔除已支付给医疗机构的全部费用及鉴定、评估费用)低于玖万元人民币则按第2条支付同等金额费。

2、若受害人何女士伤残九级不成立,乙方仅收取甲方诉

3、诉讼终结后,付款方式为赔偿方(肇事司机刘奶奶及保险公司)直接支付给甲方,甲方再向乙方支付律师服务费。

4、因本案诉讼产生的费用(含一、二审及再审),包括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查档费、文印费、异地办案差旅费、伙食费、鉴定费等一切合理必要支出费用由乙方支付负担,甲方概不承担任何费用。

5、乙方的权限为一般。

6、诉讼期间,因甲方有合理怀疑且不满意乙方提供的法律服务,甲方可随时终止关系,因诉讼已发生的费用概由乙方承担,不得因此向甲方举张任何权利。

7、本协议共一页,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8、本协议内容不得添加、涂改,自双方签字(手印)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律师风险委托合同范文2甲 方:

法定代表人:

地 址:

乙 方:

代表人:

地 址:

甲方因与 诉甲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现自愿委托乙方的律师为人。根据《律师法》及《 律师条例》的规定,经双方协商,订立如下条款:

第一条 事项与权限

事项: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作为上述案件的人,参与该案的法律事务。

具体权限以甲方出具的《授权委托书》为准,《授权委托书》作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附件。

上述甲方委托乙方办理的法律事务,乙方指定 律师作为人具体操办。如根据案情乙方确实需要转委托其他律师中介机构办理的,乙方须征得甲

第二条 甲方的义务

1、如实陈述案情,向乙方提供与委托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及必要的证据材料,并保证上述文件资料真实、有效、合法。

2、依照本协议第四条的规定向乙方支付律师费用。

第三条 乙方的义务

1、乙方律师(或律师助理)应当根据本协议第一条规定的权限认真负责地办理上述案件的再审等法律事宜,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

2、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有违反法律法规、律师执业纪律和怠于履行义务等行为;因乙方过错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根据《律师法》的规定进行赔偿。

3、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在办理委托事项期间及委托事项办理终结后,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其因从事行为而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或其他甲方保密事项,并不得在其他场合或其他案件中使用或提及甲方提供的任何资料、文件。

4、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向甲方报告案件进展情况及将来的工作计划,如有任何突发事件应随时通报甲方。

5、乙方需指派甲方选定的律师构成乙方的一项合同义务。

第四条 律师费用

甲方按商业险保险金额人民币100万元扣减甲方商业险实际赔付金额的余额的20%向乙方支付费,费不足一般的按一般费计算。依据本所已与贵司签订的总委托协议约定的内容,甲、乙双方确认本案一般费一审为3500元,二审按一审金额的50%收取。律师费支付至下列帐号:

户 名:

开户行:

帐 号:

乙方可以通过和解以及法院调解、判决等方式进行工作,甲方在该案判决结案或者和解、调解协议签署后五日内按照上述约定向乙方支付律师费。乙方进行调解、和解应当征得甲方同意。

本合同到期终止后或者提前解除的,应当由双方书面确认并结清有关工作费用。

第五条 合同的解除与索赔

1、乙方消极履行或违反本合同项下的义务及约定,致使甲方的权益受到损害的,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甲方保留向乙方索赔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要求乙方退还已付的律师费用。

2、乙方接受委托后,如发现甲方捏造事实、隐瞒实情的,有权终止。

3、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合同。

第六条 合同有效期限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从合同生效之日起至本案终结止。

第七条 争议解决条款

任何因本协议的规定引发的纠纷,应先由协议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 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第八条 其他

1、本协议的成立、效力、解释和履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本协议中所有条款的标题仅为查阅方便,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被解释为本协议之组成部分,或构成对其所指示之条款的限制。

3、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附件、补充协议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4、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律师风险委托合同范文3甲方:

乙方:

甲方因与杜福祥经济诈骗、甲方与黄伟借贷纠纷两案,委托乙方律师。经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如下条款,以资共同遵守: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 律师担任在甲方与 两案的一审人。

二、甲方委托乙方的权限为:特别授权(诉状、起诉、开庭、调解、承认、放弃诉讼请求、上诉、代为申请执行、代为收取执行款项、上诉等)。

三、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律师完成诉讼活动。必须真实地向乙方律师叙述案情,并按乙方律师要求的期限,提供有关本案的证据材料及证据线索,并保证上述证据材料的真实、完整。

四、诉讼中所需要向法院交付的费用及与案件相关的各种鉴定费用均由甲方承担。

五、本案实行风险。经协商,甲方向乙方缴纳费的为:

1.甲方先支付给乙方律师人民币五千元作为乙方承办律师的前期办案费用,该款项属乙方承办人为甲方所需之基本的文件打印、交通、住宿、餐饮、通讯费、诉讼费及与活动相关的其他支出(在扣除该费用后,剩余款项计入费,即使败诉也不予退还)。该费用也包括甲方对乙方律师前期活动所付出劳动而实施的补偿。

2.费两万元实行胜诉(即为乙方通过和解、诉讼追回款项十五万元)为标准的风险收费制,如果不能达到十五万元,甲方按所该两案(通过和解、法院执行)追回款项的15%向乙方支付律师费用。

3.本合同第五条第2项约定的费由乙方在收到该两案(通过和解、法院执行)所追回的款项中予以扣除。如案件败诉,则甲方不必支付任何费给乙方。

六、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七、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签订书面协议,成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执一份,乙方执一份,承办律师执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风险合同篇8

关键词

设计-建造-运营项目合同条件 承包商 风险管理 风险应对措施

设计-建造-运营模式是近十多年来在美国、欧洲以及中东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型项目采购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中。该模式具有简化项目程序、保证项目质量、优化全寿命周期成本等优点。为满足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对DBO合同范本的需求,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于2008年正式出版了《设计-建造-运营项目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Design,Build and Operate Projects,简称“DBO合同条件”)。

与传统的工程项目采购模式相比,由于新增了运营服务期,DBO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全过程的所有责任,并对成本、工期、技术和质量等目标负责,因此承担着更多的风险,对其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DB0合同条件下的风险分类方法

DBO合同条件对传统FIDIC合同条件的风险分类及规定方式做出了修改。

首先,DBO合同条件的第17―19条按风险-责任-义务-保障-保险的逻辑顺序对风险事件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这是对以往合同文本中风险条款重新安排。

其次,DBO合同条件从多个层面对风险事件进行划分。第一层面是将所有风险划分为普通风险和特殊风险,特殊风险是指由特殊事件产生的风险;第二层面是从风险发生时间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设计一建造期的风险和运营服务期的风险;第三层面从风险承担主体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业主风险和承包商风险;第四层面则从风险影响结果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损害风险指导致物质损失或财产损坏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方式转移,商业风险指导致任何一方产生财务损失或时间损失的风险,且这些风险在商业上通常无法投保。DBO合同条件下普通风险的分类如表1所示。

最后,DB0合同条件将上述三种风险分类方式结合起来,对设计-建造期和运营服务期合同双方的风险分配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将设计-建造期业主的风险按照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进行划分,并详细规定了这两种风险所包含的范围,相关规定覆盖了业主在设计-建造期承担的所有风险,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的划分也使风险分担与责任及保险的安排相联系,符合风险管理理论的逻辑。与设计-建造期相比,运营服务期的所有风险事项均发生在该阶段内,由于不再涉及建造内容,业主的商业风险相应地有所减少。此外,根据运营服务的特点,承包商无需承担运营阶段的自然力风险,而是由业主承担。

业主的风险采用列举式规定,承包商的风险则采用除外式规定,列举的业主风险外的所有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在运营服务期,承包商还需要负责所有因其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所导致的风险,业主之前的批准等活动不减少承包商的责任。

二、DBO合同条件下承包商可引用的索赔条款

DBO合同条件中的部分条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6期款明示了承包商可向业主提出索赔,并明确了承包商有权索赔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条款暗示了承包商可向业主提出索赔。这些明示索赔条款和隐含索赔条款归纳后列入表2和表3,其中,C代表费用,P代表利润,T代表工期。

一项索赔中是否包含利润的判断原则是,由业主或业主代表的直接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不但可以得到工期延长,还能得到费用加利润的补偿;而由业主负责的客观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只能得到工期延长,这体现了“谁违约,谁负责”和“客观原因引起的风险由双方共同分担”的原则。此外,对于DBO合同条件下新增的运营服务期,有一点特殊规定,即,除非合同双方有书面协议,任何延误、干扰或暂停均不能得到运营服务期的延长。

对承包商可索赔的事项,从表面上看是业主承担了风险,但实际上,在计算补偿费用时,首先是要依据证据判断真实的直接损失值,如果证据不足,则很难收回全部损失。即使业主给予了补偿,也只能获得直接损失,很难对全部的间接获得补偿。因此,这些事项在很大程度上还会给承包商带来一定的风险损失。对于承包商而言,做好风险管理远比索赔管理更重要。

三、DBO模式下承包商风险应对策略

(一)提高设计建造品质,降低运营维修费用

与传统的DB模式相比,DBO模式下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责任主体惟一,责任范围界定清晰,减少了摩擦和争议;也正是因为承包商承担设施的运营,使其更有动力面向后期运营,优化前期的设计和建造,否则他将受困于运营期巨额的大修、更换和维护费用中。根据DBO合同条件第14.19款[维修保留金]的相关规定,业主从每次应支付给承包商的期中付款的价值中扣减5%作为维修保留金,在合同完成证书颁发后,维修保留金的全部剩余金额应被包括在运营服务最终付款证书中,并随最终付款支付给承包商。因此,承包商有机会选择提供一种持久体系,通过权衡建造费用和长期的维护(和运营)费用来为自己创造利润,并在有保障的长期收入中受益颇多。

(二)协调各参与方关系,提供专业运营服务

DBO承包商是完全独立的设计、建造及运营实体,需要有极强的技术、联系、沟通、协调和项目管理能力。DBO承包商为业主提供专业的运营服务,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明晰,合同界面简单。但由于DBO合同模式涉及设计、建造和运营,能同时承担此三项任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DBO承包商通常是一个联营体,内部协调更显得尤为重要。DBO承包商不仅需要处理好与投资单位、业主及业主雇用的其他承包商(如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加专业地斡旋于设计分包商、各类供应商、建造分包商、运营单位等各方之间,确保以最小的成本费用满足业主的需求,圆满完成合同义务。

(三)通过组建联营体分担风险

近年来,建设业和相关行业的企业不断发生并购与重组,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大增,可能有能力承揽DBO合同。但DBO合同

往往投资额巨大,且因合同期较长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即使有能力承揽DBO合同的企业也希望与其他企业组建联营体,特别是工程所在国外的企业通常希望能与当地承包商组建联营体,以实现其风险共同分担的目的。

(四)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降低风险

DBO合同条件第19条关于保险的相关规定,涉及到财务风险、环保健康风险和安全事故风险等,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是承包商常用的风险规避方法之一。虽然这种方法需要支付一笔保险费用,但相对于巨额的风险损失而言,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且承包商可以将保险费用计入工程成本。

在DBO合同条件下,承包商应投保的险种被划分为设计-建造期的保险和运营服务期的保险。在设计-建造期,承包商需对工程、承包商设备、违反专业职责的责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雇员的伤害进行投保;在运营服务期,需要对工程火灾及扩展责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雇员的伤害进行投保。同时,还需要满足当地的法律和惯例,投保相应的险种以及其他一些可选的运营保险等。

DBO合同条件在设计-建造期新增了承包商违反专业职责的责任这一保险范围,承包商的专业人员投保职业责任险是必不可少的。在运营服务期新增了工程火灾及扩展责任险,需要注意的是,该保险的生效是运营服务期开始的条件之一;而火险也是设计-建造期工程一切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DBO合同条件中规定的保险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全部风险,但无论怎样,对保险的设置都应咨询保险专家的意见,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比如,当施工现场较为分散,工程被全部摧毁的可能性极低时,就不必投保全部重置费用,可以考虑减少保险金额。此外,对于所有的保险期限都需要谨慎规定,避免在保险生效前开始工作。

四、结语

DBO模式是一种同时兼顾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质量的合同安排,从项目全寿命期优化的角度看,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DBO项目鼓励有实力的承包商承担全部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工作,将给有志于在大型公用事业领域获得发展的承包商带来新机遇,但由于新增了运营服务期,DBO模式下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比传统项目采购模式下要大得多,因此承包商做好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从目前建筑市场的DBO模式的应用情况看,其存在许多衍生形式,主要差异是在运营服务期的长短,从三年至二十五年不等。投资方主要是考虑要求承包商对其完成的设计和建造工作的质量承担更大的责任,以避免双方就运营期出现的质量缺陷产生争端,导致进一步的损失。

参考文献:

朱蕾、郝艳:FIDIC金皮书―DBO合同研究,《建筑》,2008年20期。

上一篇:房买卖合同范文 下一篇:培训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