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4 10:40:12

风险资产管理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大服装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各项风险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企业要想良好、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如服装的质量问题、产品的研发问题等。一旦发生各种风险,那么势必就会影响企业的稳定运营。因此,对于企业的风险资产管理尤为重要。风险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各大企业对风险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减少或避免风险资产的损失,有效的减少企业的资金损失,避免出现经济危机。风险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谨慎的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时期下,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相互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也势必会增加。一旦发生资产风险,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反之,如果企业能够对资产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可以减少和避免相应的资产流失,减少损失。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现有的管理制度。风险资产管理是当代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有效的进行风险资产管理,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与各国之间的密切往来,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风险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

风险资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由相关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但是,很多企业的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没有独立的权威的管理机构。对于大型的服装企业来说,如果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那么各部门的分工就不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也就不够细致,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账目不清晰,资产效能低等各种现象。风险资产的管理流于形式,资产管理不深入,长此下去,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

2.2管理人员重视度不够

由于跟多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对于企业风险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因此,风险资产的事前预防工作、事中控制管理以及事后的清理追索等相关管理工作做的不全面、不到位,甚至很多环节并没有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跟踪、管理。这样的风险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危机的“定时炸弹”,缺乏有效的组织性和系统性,使得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如同虚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很多风险资产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债权性资产的催收工作。

2.3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那么企业的运营就是一盘散沙,毫无组织性、纪律性可言。我国服装企业的运营活动较为复杂,各项工序环环相扣。所以说,只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让企业的运营活动正常进行。对于企业的风险资产的管理也是一样,风险资产就是那些有风险的收益资金,无时无刻不存在风险,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管理、规范,势必会引发企业的“金融危机”。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各司其职。风险资产管理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管理难度较大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派遣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企业的管理较差,缺乏各项规章制度,那么财务人员的工作也不能开展顺利,风险资产的管理效益很难显现[2]。

2.4资产风险意识较差

企业所有的资产都存在风险因素,无论是编织服装的原材料还是加工制造的各项程序,甚至到企业员工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系数,无论哪种风险因素,一旦风险系数加大,就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很多企业领导与广大员工对于风险资产的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配合管理人员进行风险资产的管理工作,因此,企业资产风险管理的效能很难发挥。

3.加强服装企业风险资产管理的策略研究

目前,服装企业的风险管理基本处于零散失控的状态,缺乏强有力的专业管理机构,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让风险资产管理工作“无从下手”。针对当前的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各大企业的领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建立全面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3.1建立强有力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

对于企业的风险资产管理工作而言,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进行管理。只有建立一个权威的、专业的管理机构,才能保障企业的风险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于企业的实物性资产、投资性资产以及债权性资产等相关工作有风险资产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管理。这样就能很好的对风险资产进行良好的预防和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风险资产管理机构还应与企业的其他部门通力合作,与企业的组织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纪检部门等各个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共同管理企业的风险资产。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提高资产管理效能,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

3.2完善各项风险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服装企业除了要建立专门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之外,还应制定相关的风险资产管理制度。只有有了具体的、全面的规章制度,才能让各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更好的规范企业员工的各项行为。因此,企业必须完善风险资产的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让企业员工能够按章程办事,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此外,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要想长远良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奖惩机制的职能,只有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让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发挥所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3加大对风险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

目前,很多服装企业的领导与员工对风险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认识不足。所以,各大企业的资产风险管理工作漏洞百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所以,要想真正的做好风险资产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要提高企业领导与各部门员工的思想意识,提高对资产风险管理的认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资产是伴随企业运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旦风险系数增大,那么势必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各大服装的企业领导者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风险资产的管理工作,并且要积极在企业员工中进行良好的宣传活动。以企业的各大领导干部为主,强化广大员工的忧患意识。只有各大企业的干部员工们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注重风险资产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企业的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让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风险资产也是企业运营活动中需考虑的主要风险系数。本文主要从风险资产管理的概述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服装企业的风险资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分析。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各大服装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重视对风险资产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不能“安于现状”,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必须严格抓好风险资产的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文章标题:县农业银行风险资产管理部经理竞职报告

尊敬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支行党委为我提供了这次公平竞争、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我竞聘的岗位是县农业银行风险资产管理部经理。对此,我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叫肖晖,现年40岁,88年参加农行工作,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阜田、八都、罗田、白沙、枫江营业所及支行风险资产部从事过信贷、储蓄工作。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评委和代表陈述我的报告:

一、自身条件和态度

1、我具备中层干部的基本素质和经验,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具备各项业务操作技能及操作规程,肯吃苦,能遵纪守法。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处事应变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

2、我崇尚现代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快捷、高效地为客户服务。勤于思考,热衷实践,开拓创新,注重实效,团结同志,与人共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在八都营业所和支行风险资产部几年期间,我所管辖的片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并大力盘活了不少不良贷款,并积极配合主任及部门极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工作职能及认识

1、一个好部门经理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兵,一个象征;他是员工的希望,无论成功和失败,顺境和逆境,他能够给他的团队以希望、力量、勇气和信心,带领队伍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2、一个部门经理要毫无怨言,辛辛苦苦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完成上级赋予的职责,为促进农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要做员工的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具有立足长远,注重当前,符合实际,富有效率的管理经验。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还信于民。要勇于奉献,淡泊名利,直陈己见,实事求是。

3、部门经理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银行的兴衰与发展,国家的财产安全。所以他必须是政治上合格,廉洁意识强,组织纪律性强,工作责任心强,原则性强的人。

三、工作目标

如果在竞聘中我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在任期内工作目标是:

带领全体同志坚决完成竞标任务,清收本息万,季度目标按照全年目标的20、30、30、20进行分配。做好清收部门的其他各项工作。

四、工作思路和措施

1、深化各项管理。首先在思想上、行动上要坚定不移地紧跟支行党委步伐,认真贯彻执行支行各项方针政策,确保思想不松懈、行动不走偏,切实做到自身认识到位、管理到位。

2、是充分发挥资产保全部在清收工作中的管理、组织、协调和指挥作用。按照“先内后外、先易后难、先钱后物”的原则,通过制订清收计划、下达清收任务、组织清收队伍、协调各方关系、采取各种措施,使辖内清收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有实效。

3、是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减少资产损失。目前全行抵债资产总额越来越大,而且转列的多处置的少,严重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为此,今后在抵债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工作中,严格按照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尽量减少因抵债资产贬值带来的资金损失。

竞争上岗有上有下,有进有退,上固可喜,下也无悔,一如既往。我竞聘是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体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我要说,在我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属于我的舞台不多,今天借此机会,表达我的心愿,感谢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感谢与我同舟共济朝夕相处的同事对我的帮助和信任,也感谢在座各位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愿和大家共创美好未来,迎接信合辉煌灿烂的明天。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企业中资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

一、当前企业资产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1.法律风险。目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一系列金融法规也先后出台和更新,这对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又是一次挑战,企业的发展要在国家法律控制的范围内,因此,一些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了。国家法律的这种变更并未对企业的资产管理形成法律上的支撑,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2.政策风险。从目前来看,企业的资产管理已经基本完成了辅助国有企业进行债转股的义务,但债转股的实际结果是使企业股东难以行使其权利,也难以对债转股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由于商业银行和地方一方面想尽可能多的见面债务,而另一方面又不愿由此出让股权。

3.外部风险。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资产管理在处理不良资产时所遭遇的阻力较大,该阻力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由于一些企业是地方的经济支柱,所以企业的资产管理和地方政府间存在较大的分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要靠内部的协调和外部市场的和谐,这种情况加大了企业债务的逃废比率,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信用。

二、控制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相互间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企业出现资产管理风险一定会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不断提高对企业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企业风险资产管理就是要扫除管理的盲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是要依靠企业的管理,只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现实工作中,风险资产管理处于零散失控状态,缺乏强有力的专业部门组织协调,造成诸多问题的推诿,产生出现问题无从下手的现象,大量复杂的内外部组织协调工作是提升风险资产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风险资产管理的核心是查漏补缺,提高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能力,确保企业实现其自身目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企业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企业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无论哪方面的管理都要具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对于企业风险资产管理,要建立专门的风险资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对实物性资产、债权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实现对风险资产的提前预防和控制,将资产管理的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2.建立风险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有了风险管理机构,也同时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在企业风险资产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理顺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上业务精通责任心强和工作经验的丰富的风险资产管理人员,必定会有效推动风险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基于日常管理控制的控制体系,强化自上而下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科学的重大风险预警系统以及妥善使用保险工具。针对特殊时期的风险发出预警,强化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关注。

3.加大风险资产管理宣传力度。只有从思想意识上重视一件事才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好这件事。因此,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风险资产管理工作的宣传,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资产风险忧患意识。风险是企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是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存在的,而风险一旦变成现实,会导致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甚至破产。企业风险资产管理的宣传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其良好的开展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良好的发展不仅仅对于企业本身具有重大意义,更是我国经济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自身,都应该不断完善政策和管理机制,促进我国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让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张小英.企业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产管理 风险 对策分析

一、引言

在科技的发展、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这也使得我国的集团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以及挑战。跨国公司、合资公司等带来的先进管理思想、经验以及发展模式,对我国企业集团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企业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正经受着考验。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集团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竞争中提升、完善自我,是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集团企业是基于资产的联合产生的,因此资产对于集团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是集团企业开展业务的基础。换句话说,资产同时也是集团企业的重要资源,是集团企业发挥其优势的纽带。但就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资产管理而言,其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集团企业内缺乏一定的资产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机制残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以及核算等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由于财务管理的不善,使得集团企业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管理。对集团企业来讲,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必须要受到企业的关注。

二、资产管理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就资产管理的定义而言,它是指机构投资者将其所筹集的资金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过程。在此,我们主要讨论资产管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风险资产管理以及价值管理问题。对于一些制造业之类的行业,其拥有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占据了企业总资产的大部分份额,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当重要。所谓固定资产管理是通过准确的核算,管理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维护、出售以及报废等。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众多的风险,导致企业的资产质量下降,加速了风险资产的产生。所谓风险资产,是指企业的运营中产生的可能招致损失的资产,包括各种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产品。资产价值管理是通过资本运营对企业价值以及投资收益的经营管理,保障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强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够使企业的投资者趋向于多元化,通过投资主体的合理组合,保障企业资金的来源,既能保证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企业的经营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区域,收购、兼并等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加强资产管理使得企业的经营愈来愈多元化,是企业扩大规模,提供竞争力的需要。集团其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相互分离,加强资产管理可以使双方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以及评价。

三、我国企业集团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集团企业风险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

风险资产出现原因比较复杂,其存在于企业业务活动之中,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但在资产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性的机构,使得资产管理活动缺乏科学、专业、合理性,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着利益相关性,信息传递受到“牛鞭效应”的影响,导致信息不对称,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再次,风险资产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要求管理范围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的宽泛性与复杂性加大了风险资产的难度;最后,风险资产的隐蔽性,使得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缺乏资产风险管理意识,管理层与基层人员缺乏对风险资产的认识,使得风险系数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集团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不善

对我国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根基所在,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交易、折旧等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及监管,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首先,固定资产管理不善来源于企业认识的局面性,缺乏重视度,其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再次,企业的投资存在着短期行为,企业经营的考核标准只是简单的以利润指数为目标,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损耗等没有被纳入考核之中,导致企业为了牟利,超负荷使用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被快速缩短;最后,企业内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不到位,固定资产的闲置或超负荷使用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固定资产的管理的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其管理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加大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的风险。

(三)我国企业集团资产管控缺乏价值管理

目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投资、经营,以求获得大量的销售收入,却忽视产生的效益;一些投资只关注诸如机器设备的实物,却缺少对其价值的核算,这使得企业在账面上拥有的资产数量巨大,但是实物的损害、报废等问题导致丧失了交易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企业的资产。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时,仍然抱着守旧的心态,认为其价值仍然是资产历史成本价值,没有根据当前以及未来市场价值进行折现。还有部分企业仅仅对企业资产做传统会计式的核算以及记账等,这些活动与价值管理相差甚远。

四、改善我国企业集团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集团企业风险资产管理

在当代竞争不断加剧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不依靠投资、科研等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资产面临的风险,导致企业资产的质量参差不齐,产生一定数量的风险资产,为我国企业的健康经营埋下了隐患。因此,我国企业集团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其风险资产管理。首先,为了使风险资产管理工作具有科学、专业、合理性,企业应该加快风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建立以及完善,由管理机构全面地对企业集团进行风险资产管控,通过采取全过程管理即包括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控以及事后的处置及反馈对风险资产进行系统的核实与控制;再次,要尽量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能够在该交流平台上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的集成使各部门形成一种合力,切实保障风险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要在企业内普及风险资产管理意识,对管理层以及基层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培训等活动,提高其风险资产管理意识,进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提高企业集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更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以及发展模式的粗放性,使得企业往往重发展、轻管控。对企业来说,固定资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加强企业集团固定资产管理,改善管理现状,极为迫切。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的认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审核、分析,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领导层以及资产管理机构要合理分工、统一行动,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及时性。再次,要加快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建设,包括固定资产的购买审批、折旧、维修以及转让,其管理岗位要做到人职、人责匹配,通过岗位责任制切实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三)集团企业在资产管理时应当重视价值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取得一系列进展,诸多问题也显现出来,利率、货币政策等因素不断对企业的经营构成挑战。因此,集团企业为了保障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必须通过价值管理来加强资产管控。对集团企业来说,应当改变企业重投资、忽视效益的状况,并且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合理折旧、记账等,避免资产价值的虚增。要进行价值管理就必须变革资产管理思想,价值的管理是针对企业资产能够带来的收益,并且根据资产当前以及未来的价值进行折现,以此来防止企业的价值计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企业价值管理对战略管理要加强重视,通过对其生产要素、客户以及当前以及潜在竞争者进行分析和研究,准确评价、计量集团企业的资产价值。战略管理理念能够使集团企业从动态、整体、全局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资产价值的要素组合,进而发挥资产管理者的积极性、能动性,保证全过程地参与集团企业资产的增值保值。

五、结束语

综上,集团企业要根据当前以及未来的经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资产管理,保证其良好运作。

参考文献

[1]陈宏杰.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及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8).

[2]李文阳.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重组; 并购; 资产管理; 风险

一、风险资产的内涵及引申

(一)风险资产内涵

在财务管理范畴中,风险资产指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中未来收益率不确定且可能招致损失的那部分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和衍生金融产品。由于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风险不确定性,所有的理性投资者在追求资产收益的过程中进行偏好选择,假设供求平衡条件下,所有资产的收益将趋于一致。简而言之,风险资产就是在享有所有权的同时承担各类风险的资产,具体包括具有被罚没、偿债、分割、缩水等风险的资产。显然规避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二)风险资产引申

在财务管理学科范畴及金融界,风险资产有着准确的定义和明确的范围,在不同行业间,不同企业间,风险资产的范畴将进一步引申扩大。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企业为例,在经历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不久后,各大煤炭集团企业进入高速扩张,转型跨越的发展轨道,在重组并购后,新增企业的资产都将纳入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序列中,而重组并购中涉及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债权资产等相关资产都属于引申风险资产的范围。重组并购的实质是产权交易,资产所有权转移。在风险资产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隐藏着复杂的风险。

二、重组并购资产风险分析

上述讲到,资产所有权转移过程中隐藏着许多潜在风险,而这些风险可以按照如下分类进行总结分析:

(一)实物资产风险

1.存货。在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存货由于数量庞大、类别复杂、质量参差不齐、可用价值不确定等因素,为企业重组并购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工作带来潜在风险,主要有:

(1)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满足后续生产投入需求会对原材料估值产生风险;

(2)在产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复杂程度很大程度会制约清产核资的数量盘点、账实相符核查工作;

(3)产成品市场行情的波动、质量品质状况的稳定、在途运距的长短、盘存地点的范围等情况会对审计、评估工作造成影响。

2.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损耗情况、折旧年限、与产能匹配情况、所有权归属范围会对未来企业资金及损益状况产生风险。

(1)以股权收购或资产收购方式取得机器设备所有权后,折旧政策变更带来的折旧差额将增加新企业潜盈、潜亏因素。

(2)产能匹配程度会决定新企业今后的技改、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这些工作将成为新公司资金投入及运营计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3)机器设备的取得方式,以及是否存在质押、抵押、融资及经营租赁等所有权归属情况是产权界定的重要考虑因素。

3.房屋建筑。房屋建筑物的证照办理情况、损耗程度会对企业今后的正常及安全生产经营造成风险。违章建筑物、占用别人土地使用权建筑、危房、临时建筑物将带来潜在的处罚、赔偿、损失风险。

4.土地。土地资产属于无形资产范畴,但却是对物的产权,是否依法进行获取、出让、出租、转让、抵押、投资等行为都将对未来正常经营土地使用权形成不确定的风险;土地资产的增值性特征和转让程序的特殊性,将为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工作带来风险。

5.资源储量。主要由于无证照小煤窑私挖滥采及合法矿井的越界开采行为,造成实际储量与证照载明储量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为可采储量的核实与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带来风险。

(二)债权债务风险

1.债权风险。债权的特性是债权风险的内在原因,债权的相对权、请求权等属性,既使债权有别于物权、知识产权,同时也使债权的风险增加,主要表现在诉讼时效风险、债务人解体风险、破产风险、犯罪风险、社会性风险。

2.债务风险。企业债务规模与销售回现及存量资金状况直接影响偿债能力。科学筹划资金与合理偿还债务之间的平衡会引起债权人信任缺失的风险,从而引起未来的诉讼风险。

(三)职工安置风险

企业在采用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实施重组过程中,职工安置问题事关有关人员的切身利益、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大局。职工安置中具体事项的操作稍有不慎,将引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监察处罚风险。

(四)企业文化整合风险

建立以整合收购主体企业优势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文化,继续保留原有的优秀企业文化,从而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创建文化的过程对于员工对新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重要意义,经营思路及观念、管理制度及措施的改变会造成员工价值观取向的差异风险。

(五)经营风险

资产所有权转移为企业带来以资产换取经营业绩的机会,这同时也是企业并购、重组的真正动机,当并购、整合主体接替原资产所有者所有权时,资产的经营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从财务学角度看,经营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财务损失,因此,围绕企业目标和战略产生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在经营过程中将产生融资及收益风险。

三、资产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一)研究经济形势,建立资产管理风险防范体系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6篇

保本基金是指采用组合保险技术,动态调整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在保证风险资产可能的损失额不超过无风险资产的潜在收益的基础上,实现基金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

比如一只基金的初始资产为100万,如果用95万购买债券,可以获得5万元的到期收益,那么就可以用剩余5万元购买股票等风险资产,即使这些风险资产完全亏损,基金整体也不会亏损。实际应用中,由于股票资产不可能亏损100%。因此,可以对债券收益进行放大后,投资于股票市场。目前我国多数保本基金投资于股票资产的上限不超过40%。保本基金提供双重保障,除了上述通过投资策略保障本金相对安全之外,还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为了实现上述的策略,诞生了很多保本策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保本策略有恒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CPPI策略),还有在CPPI策略上发展出来的TIPP策略,VPPI策略,OBPI策略等等。

保本基金自2003年发行以来,整体表现稳健,攻守兼备,兼顾避险与增值。在牛市中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和在熊市中的避险能力均得到较好的体现。历经熊牛市的更替,只有2008年的收益为负。

虽然我国保本基金历史业绩不错,但发展却相对缓慢。从第一只保本基金诞生到目前已有8年,而目前已成立与正在发行的保本基金只有16只。保本基金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担保公司难找。保本基金发展之初,为了控制风险,监管层对保本基金担保公司的要求非常高。二是保本基金规模成长性较小,基金公司的发行意愿不高。三是股指期货等衍生品的发展滞后。在国外保本基金投资的风险资产多为股指期货等衍生品,这样可以利用衍生品的杠杆作用来提高收益。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大大改善,证监会在2010年底颁布了《关于保本基金指导意见》,降低了对担保公司的要求,而且允许保本基金投资股指期货,这为保本基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保本基金基于过往稳健的业绩表现,在目前震荡的市场中,成为普通投资者青睐的避险保值投资品种。但是在选择投资保本基金时也要保持理性,投资保本基金的注意事项如下:

看清保本期,合理安排资金的流动性。我国的保本基金除了国泰金鹿保本周期为2年外,其余的均为3年。保本基金只对在募集期内认购,并持有保本周期到期的基金资产提供保本。若投资的资金在保本期中赎回基金,是不享受保本的。若在保本基金设立后申购的资金也不提供保本,有的保本基金甚至不允许在保本期内申购。此外,保本基金本质上是混合型基金,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亏损。

看清风险资产配置范围以及保本策略,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保本基金可以投资于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比例上限不同,有的是30%,有的是40%,有的甚至只有15%,理论上看,股票风险资产上限较高的基金风险收益高于上限较低的基金。此外,保本基金采取的保本策略不同,一般来说CPPI策略的风险收益高于TIPP。股指期货交易的引进将弥补目前保本基金保本策略上的不足。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7篇

平安银行(000001.SZ)作为股份制银行中的“黑马”,重组以来业绩令人刮目相看。但由于合并后资产业务持续膨胀,平安银行资本消耗非常大,资本充足率水平持续下降。2013年三季度末,其资本充足率为8.91%,核心资本充足率7.43%,虽然满足过渡期阶段性达标要求,但远低于资本充足率10.5%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8.5%的中期达标要求,一旦年末不达标,则将影响次年监管审批新设机构以及信贷资源增量分配。

在新资本办法监管下,持续的规模扩张无疑会带来巨大资本消耗,而过低的资本充足水平会影响银行新设分支机构开设准入、创新业务试点开展资格及其他一些行业协会资格等,严重影响银行业务的发展,所以资本充足达标情况已成为监管部门当前重点关注的风险指标。

为此,平安银行2013年启动向中国平安定向增资148亿元,这使得年末资本充足率水平改善。同时在2014年启动发行150亿元二级资本债,通过外部渠道补充非核心资本,支持业务发展。

从2014年半年报看,平安银行展示了良好的结构调整下的收入增长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但资产质量问题严重仍给其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高企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以及逾期贷款占比,相对较低的拨备覆盖率均给财务表现带来较大压力,最重要的是其逾期贷款中超过90天的问题贷款为228.9亿元,而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86.7亿元,逾期不良率高达264%,对审慎风险管理的新资本办法下的资本充足达标带来较为明显的挑战与压力。

资产结构调整降低风险资产权重

截至2014年6月末,平安银行总资产比年初增长12.9%,其中贷款比年初增长10.6%,同业资产比年初增长13.1%,而加权风险资产比年初仅增长6.82%。时点加权风险资产权重仅60.1%(含表外RWA),为上半年上市股份制银行最低水平。

由此可见,平安银行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大了资产业务结构的摆布与调整,加权风险资产规模增长受到一定的约束,主要是信用加权风险资产增长有限(表内信用加权风险资产比年初仅增长6%,远低于表内生息资产增长幅度)。

加权风险资产摆布与管理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风险资产权重低,主要是资产结构逐步优化,低风险权重资产占比逐步提升同时更加重视风险敞口缓释, 6月末其同业资产占比40%,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兴业银行(601166.SH),同业资产整体风险权重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加权风险资产增速放缓,从业务结构看,平安调整了2013年将新增信贷资源向零售领域倾斜的策略,2014年新增信贷款资源在条线间分配相对比较均衡,零售贷款以及信用卡贷款增幅较上年有明显放缓,而同时对公贷款增长较快,6月末公司贷款比年初增长12%,增幅已经高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公司类贷款增长较快, 结合其高速增长的公司存款表现(比年初增长24%),推测其在授信派生存款方面提高了要求, 贷款派生存款能力以及沉淀率提升。

平安2014年全力优化贷款资源配置,采取了“基础额度、专项额度、竞价额度”的多层次信贷资源分配机制,促进贷款综合贡献度的提升,培育激励一线提高贷款定价以及提高存款回流考核机制。

在当前”影子银行“监管严格背景下,信贷资源作为稀缺资源, 定价水平要求会更高,存款派生能力更强的客户融资项目获得贷款发放机会更大,以该机制为抓手,推动分行以及客户经理拓展优质项目,同时结合较高增幅的费用资源, 促进客户基础的夯实以及基础负债的快速增长,存款的稳定保证其较高的存贷利差,同时也支撑其灵活的同业资金运用, 更重要的是缓释了贷款项目风险,降低整体资产风险权重。

同业资产增量结构中,主要集中在存放同业、买入返售以及应收款项类投资中的资产管理计划等风险权重较低业务产品。存放同业增长较多,主要是存放境外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2014年以来,由于结束人民币单边升值,外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扩大,同时进出口增长水平放缓,境内客户外币贷款融资需求疲软, 外币流动性富余, 因此外币资金从平安等中资机构逐步流向拥有较多外币运用渠道的境内外资商业银行,由于有银行兜底的三方买入返售非标受监管,应收款项投资有明显增加,但主要增长产品为资产管理计划类产品,该类非信贷投资以前主要叙作风险权重100%的项目融资贷款为标的的信托受益权,现在增加配置了较多的以投资它行存款为标的的资产管理计划,以穿透原则看,该类资产风险权重仅25%。

拓展内生收入来源补充资本净额

在控制加权风险资产增长以及优化资产结构的同时,要实现资本充足水平不断改善,还需要依靠利润留存等内生渠道丰富拓展资本来源。

上半年平安的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缘于生息资产规模扩张以及结构调整,同时加大了费用的投入以及强化费用资源配置,费用使用由负杠杆变为正杠杆(收入增幅超费用增幅)。上半年,平安银行加权风险资产收入率5.56%,比年初大幅提升1.1个百分点,增幅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一,RWA收入率水平在股份制银行中仅次于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由此可见,经过结构调整,平安目前的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低风险资本占用,高收益产出模式”,为其他银行所不及。

高收益来源方面,主要是平安保持了较高的存贷利差水平,其上半年本外币存贷利差高达4.96%,比年初大幅攀升49BP,利差水平以及增幅大幅领先其他股份制银行, 一方面,其存款成本控制较好;另一方面,贷款收益率快速上升,上半年其贷款平均利率高达7.51%,明显高于同行,主要是贷款结构调整与定价精细化管理要求拉动,6月末其零售贷款占比达38%,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综合化金融平台为手续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低资本消耗前提的手续费收入快速增长,并进而提高加权风险资产收入率。由于投行作为平安四轮驱动中的重要一环,平安银行部分客户融资需求不能通过表内贷款满足时,则通过中票短融等投行业务手段承接, 反映在其咨询顾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52亿元,增量占其手续费收入同比增加达26%,成为其最大的手续费收入增量来源。同时在8号文监管框架内,平安将以非保本理财资金对接项目融资需求,实现非资本占用下的收入增长, 拉升RWA收入率。

多渠道促进资本节约

平安一方面着力控制表内信用加权风险资产增长;另一方面加大表外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反映在信用卡贷款比年初快速增长14%,但,其未使用信用卡贷款承诺比年初仅增长3.7%,可见在控制信用卡授信额度的同时,提高了信用卡透支使用循环率,通过提高信用卡综合收益率拉升风险回报水平。

平安表外风险资产比年初增长16%,从结构看,表外风险资产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其6月末余额占信贷承诺达70%,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拥有相当比例的银承保证金存款,该存款对银承风险敞口有缓释作用,不会过度扩张期表外加权风险资产。

另一方面,在不违反审计原则前提下,通过调整会计处理方式提高资本充足水平。从2013年年报看,平安将公允价值916.75亿元的可供出售债券重分类至持有至到期债券,减少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亏损16.3亿元,变相提高资本充足率14B,当然该处理方式可能有其他的考量。但整体来看,平安通过各种内外部方式来促进资本充足水平提高,以满足其业务规模持续扩张的需要,缓解资本监管达标压力,为其战略转型与市场地位提升奠定基础。

尽管平安拥有强大的金融服务平台,为多元化收入来源及内生补充资本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强大的股东背景为外部资本补充提供了潜在的外部资本补充通道,但长远来看,还是需要依靠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资本长效补充机制, 具体来看,就是走资本节约、收入回报较高的“轻资本”发展道路,将经营模式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轻资本”结构下的精细化管理。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8篇

根据对保险资金运作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的判断、归类和性质鉴别,保险资金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必须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

1、资产负债管理

利率风险是保险资金投资运作中的最大风险,市场利率的变化,将对资产、负债的现金价值有不同的冲击,打破资产、负债间原已实现匹配的均衡状态,或使未来的资产、负债特征变得不对称,而给未来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风险。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在充分考虑资产和负债特征(期间、成本和流动性)的基础上,制定投资策略,使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双边对称、匹配,以控制风险,谋求收益最大化。持续期管理是进行资产负债匹配的有效方法。

2、总风险限额限制

总风险限额反映保险公司可承受的最大资产损失的大小,一般由保险公司可承担投资风险资本乘以百分比确定,百分比的大小由保险公司决策层根据公司实力及经营管理状况确定。可根据一定评估周期,运用在险价值法对投资组合的在险价值进行计算、监控,并将之与公司规定的最高风险限额进行比较,对投资组合中高风险资产给予调整,减少高风险资产投资比例,加大低风险资产的投入,直到符合公司政策要求为止。

所谓在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

在险价值法(Value-at-Risk)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市场风险测量方法。该方法由J.P摩根公司首次提出,目前,该方法已被全球主要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广泛采用,许多金融机构、金融组织和法规制定者甚至将这种方法当作风险度量的一种标准来看待,在保险资金运作中同样也是度量风险的有效手段。

3、投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

科学、高效的投资管理组织架构设置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

组织架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投资管理“三权分立”。保险资金的投资运作部门与资产所有人、资产托管部门分设,投资部门的运作受资产所有人、托管部门的监控;投资前台与后台分开,后台对前台操作情况进行实时评估、监控,同时,投资部门接受稽核部门的监控;战略性资产管理、战术性资产管理、证券选择相互监督、制约;核算部门独立于投资运作部门之外,负责资产及汇报的记录和复核。

4、投资决策管理系统设计

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资金投资管理的核心。根据资产负债管理层级的不同,将投资决策划分为为三个层次,即战略性资产决策、战术性资产决策、证券选择。投资决策中,一般首先由保险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根据公司负债特点及可投资资产品种的风险收益特征,对公司可投资性资产在各投资品种上做战略性资产分配,并制定中长期投资政策,设置最高投资风险限额;然后,再由投资管理职能部门的决策小组根据战略性资产分配政策,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制定中短期政策,战术性资产分配比例,及各投资品种仓位策略,并负责日常现金管理等,最后由投资品种部门根据战术性资产管理政策,进行市场研究,并选择具体证券实施投资。具体证券选择中,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被动式投资或主动式投资方式加以实施,良好的应用主动式投资策略可提高收益,但同时也加大风险。一般而言,主动式投资应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

当然,实施严格的投资决策流程管理,并不意味着实行投资决策层层审批制,因为这将导致更大的风险,僵化的层层审批制将极易贻误战机,最终影响投资绩效。一般情况下,在公司投资政策指导下,投资组合经理、品种经理都拥有一定的自,自范围内可自行决策,而且在其中部分决策层面,当遇有对投资业务正常运行有着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可启动例外管理条款,提议召开特别决策会议加以处理,如果由于特别原因无法召开特别会议时,则相关负责经理可自动获得相应授权进行决策,操作后当天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5、交易流程控制

交易流程的有效控制,同样是防范、化解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有效手段。应严格遵循以下三原则:严格的授权;交易指令及时复核,交易结果及时反馈;交易操作及时存档记录。

6、保险产品开发策略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家庭金融 资产投资组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经济行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家庭需求已从一般商品和劳务需求发展到更高层次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金融消费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日益凸显。随着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增加和种类的不断丰富,居民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开始发生变化,家庭金融资产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家庭金融理论研究也成为国内外金融学者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综述

一般认为,居民金融资产管理的研究是以家庭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理论中,关于投资者组合选择的理论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决策的发展过程。静态分析框架的基础是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n&Morgenstern。1944)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标准化决策公理。该公理表明,投资者关于最终消费的效用函数是凹的(concave utility function),家庭将选择投资组合使得其最终消费的预期效用达到最大化。而效用函数的某种凹性度量,可以反映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递增的绝对风险厌恶会降低对风险资产的需求;而当家庭财富增加时,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将会提高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在上个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将时间引入组合策略中,Mossin(1968),Merton(1969)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常数相对风险(CRRA)效用函数的假定下,静态最优组合选择也是动态最优选择。如果效用函数不是CRRA的,则意味着家庭可以选择时变金融资产组合结构,家庭投资者可以平滑一生的消费,达到分散生命周期中的风险目的。还有另外的两个重要因素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组合:一个是流动性限制,另一个是家庭可能面临着不可保险的风险,如影响其人力资本的风险。当出现这两种情况时,家庭会减少风险资产投资。

二、家庭金融资产管理的国际比较

(一)欧美发达国家家庭金融资产管理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相对完善,家庭的金融资产组合选择值得借鉴。随着欧美各国关于资产组合微观数据库的建立,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加。以John Heaton(2000)和Guiso,Haliassos&Jappelli(2003)为代表,欧美发达国家家庭金融资产管理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中,参与风险资产投资的比例并不高,平均的风险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的份额很低。不同国家的家庭参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比例也有较大差异。风险投资比例最高的美国、瑞典家庭中,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比例大约为50%,英国的比例是1/3,而荷兰、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庭参与股票市场的比例在15%~25%之间。美国中产阶层家庭中,平均风险金融资产只占家庭总资产的5%,其他国家的相应比例还要低一点。

其次,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教育效应以及一定程度的年龄效应。金融市场的参与成本将低收入家庭阻挡在风险投资门外,只有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参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才有利可图。收入越高,家庭参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比例越大。在欧美家庭中,低收入家庭只持有很少的金融资产,几乎不考虑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收入超过平均水平以上的家庭占有总风险投资价值的绝大多数,尤其是位于前20%的高收入家庭,持有很大比例的金融资产。家庭成员受教育的程度对是否参与股市投资的家庭也有重要影响。美国家庭中,那些成员最高学历都不够高中程度的家庭只有非常低的比例涉足股市,而成员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有近半数参与股市投资。年龄构成对家庭参与股票市场也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有所差异。

再次,虽然不同国家的家庭资产配置有较大差异,但有一点很相似,不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不够分散,尤其是一些高收入家庭。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1、将家庭财富投资于极少数品种的风险资产上;2、投资局限于相对较小的市场范围,比如国内资产甚至更小范围的区域性资产,很少拥有国际化金融产品;3、一些家庭财富中,很大比例投资于家庭成员受雇的企业股票,虽然部分归因于公司的各种政策(如薪酬激励、养老保险政策),但有的家庭则是基于历史业绩和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而过多持有所在公司的股票。

(二)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管理现状

首先,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方面的统计指标,只是在某些年份,一些地区做了局部调查。笔者将这些调查结果加以整理,概括出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管理现状。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数量快速增加,同时,家庭之间的金融资产数量差距也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1996年最高收入的20%家庭金融资产占有全部家庭总金融资产的48%,而最低收入的20%家庭只占有总金融资产的4%,两者相比为12:1;而2002年的相应比例分别是66.4%、1.3%和51:1(赵人伟,2003)。1999年的调查数据表明:8.6%的最富裕家庭拥有总家庭金融资产中的60.4%,其中1.3%的最富裕家庭占有31.43%;而43.73%的最贫穷家庭只占有总金融资产的2.99%,贫富差距相当悬殊(孙学文,2004)。

其次,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从一元化发展到多元化,但是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在我国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之前,家庭金融资产只限于银行存款,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家庭的金融资产从现金、银行存款等“安全”金融资产到各种较低风险的债券、保险金以及股票、期货和外汇等“风险性金融资产”,家庭金融资产品种日益多样化,但资产配置仍然很不合理。具体表现在收益很低的“安全”资产占据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太大比例。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中,近七成是储蓄存款,其中定期存款占有很大的比例。即使在2006-2007年股市高涨期间,大量家庭金融资产由银行转移到股市时,城市家庭储蓄存款仍然不低于五成。另外,在家庭金融资产增加的同时,还存在有效保险需求不足的矛盾(魏华林,杨霞,2007)。

再次,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数量和配置结构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统计数据表明,不同地区居民金融资产分布极不均衡。截至2008年底,储蓄存款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占全国储蓄存款的40%。其中,广东占全国储蓄的14.2%;储蓄存款最少的5个省份,分别是、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储蓄存款只占全国储蓄的2%(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从家庭金融资产数据来看,黑龙江2007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孙丽颖,2008),

该省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拥有不到2.2万人民币的金融资产,而江苏省江阴市农村家庭2005年的平均金融资产达到5.66万元(符国华,2006)。区域差异不仅表现在家庭金融资产数量上,不同地区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也不同。2002年广东省居民金融资产中,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占金融资产总额的92.2%,证券投资占5%,其他金融资产占比为2.8%(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下同);云南省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占比83.6%,证券投资占比16.4%,其它金融资产占比为0.19%;河南省居民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占比81.3%,证券投资占比10.1%,其它金融资产占比为8.6%;辽宁省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比例为88.8%,证券比例7.7%,其他金融资产为3.6%。这些省份的数据大致代表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家庭金融资产结构情况。

最后,我国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和教育效应。2002年,我国对广东、山东、天津、河北、江苏、甘肃、四川和辽宁8省份的22个城市家庭做了金融资产抽样调查,按照家庭金融财富将城市家庭分为5个层次,从最贫穷的20%家庭到最富裕的20%家庭,拥有全部家庭股票总价值的比例分别是0.4%,3.0%,62%,15.4%,75%。可以看出,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拥有的风险性金融资产比例显著增多。将家庭按照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以上等7个文化层次,户均金融资产分别为48222,51994,56910、64460、106338、160176,220032元,可以看出,家庭金融资产与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结论与启示

(一)发挥金融中介的功能,降低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的成本

通过欧美各国家庭资产组合的国际比较来看,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金融中介的存在使家庭更多间接地投资于风险性资产,金融中介可运用风险管理功能,辅助一般投资者参与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和更有效的使用创新型金融工具,降低了一般投资者的参与成本。此外,应重视加强金融中介的职业标准和道德规范水平,因为他们的职业信誉会通过影响家庭的信任度而间接影响到参与股票的程度。

(二)建立多层次保险体系和新型福利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医疗、教育体制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更多地面临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发达国家通常都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体系,使得个人需要更多的储蓄来保障自己的未来。因此,发展家庭金融需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多层次保险体系和新型福利制度。

(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尽快缩短贫富差距

收入是决定家庭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上述研究也表明,家庭的收入(财富)对股票参与决策和投资比例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目前。我国居民家庭财产总量虽然快速增加,但总量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较低。因此,经济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家庭财富水平不断提升,家庭金融才能有更健康和坚实的发展基础。

(四)对家庭资产选择行为提供有益引导和监管,提升金融市场参与度

风险资产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多刚刚达到8%的规定标准,有些甚至比标准还低。自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措施来充实和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对其承担无限责任的产权制度,伴随银行资产的扩张,资本充足率问题又随之凸现。2000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到4.63%,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6%。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8.2%外,其余三家银行均低于巴塞尔8%的监管标准。2003年底,国家为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本金。2005年4月国家又为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随着2003年和 2005年国家对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财务重组共注资600亿美元,使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分别达到12%、8.6%和9.1%(如表1所示)。建设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提高的同时还获得IPO资格,并募集92亿美元。

从上表可知,国有四大银行除中国农业银行外,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相对而言,非国有的商业银行很多仅仅才超过8%的警戒线,仍处于比较危险的边缘。比如,2005年,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仅仅8.04%。甚至有些商业银行严重低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的水平。比如,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才3.70%。

根据上述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可以想象,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有多大。根据新规定,要达到8%的最低资本要求, 则资本金缺口在1.7万亿元左右; 如果要达到10%的稳健水平, 则资本缺口在2万亿元左右。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计算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更低,资本充足率问题更严重。

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无论中外,银行的主要业务仍是信贷,信贷的主要风险仍是信用风险,因此,可以说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风险。

1.不良贷款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不良贷款余额大,是造成风险资产过高,资本充足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不良贷款的风险权重是很高,由此得出的风险资产则相对较大,那么资本充足率可想而知就低了,而不良贷款风险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风险。

大量的不良资产是影响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不良资产问题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消化难度大、成本高的现实,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上捉襟见肘。作为资本扣减项的呆账贷款,其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举足轻重。较高的不良贷款比率会增大风险资产占比。大量呆账贷款的存在则直接抵消了资本的增加,降低了资本充足率,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2.风险资产结构和风险资产数量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在中国商业银行中,信贷资产中对公贷款约占银行总信贷的90%左右,成为推动风险资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投向比较单一,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其中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整个资产的55%左右。高风险权重资产占比过大,资本补充又非常有限,导致资本充足率不断趋于下降。

商业银行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选择风险权数小的资产来达到相对缩小分母的目的,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若资本充足率一定,那么就要选择风险资产的结构和调整风险资产的数量,以达到信用风险的最小,保证资本充足率的稳定。

资本充足程度直接决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终清偿能力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受资本充足率调整的影响,各商业银行应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向收益率高、风险权重低的资产倾斜,主要是对新增贷款严格把关,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降低信用风险。

3.资本金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 ,主要是核心资本 ,但这些核心资本又大部分占压在变现能力弱的固定资产上或用来发放风险大的中长期贷款,而且核心资本水分多。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 20%~30%,已超过了现有银行的全部资本 ,应收利息总量也相当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虽然收购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不良贷款 ,但新的不良贷款又在不断产生。因此 ,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名存实亡。和核心资本相比 ,银行的附属资本相对很少 ,仅按规定提取少量的呆帐准备金和发行少量的金融债券。

一家银行面临的风险越大,它所持有的资本就应越多。同时,资本是一个银行成长的调节器。从发达的金融市场看, 银行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本身都要求银行贷款及其他风险资产的增长大体与资本的增长相匹配。存贷款增长过快的银行将从市场及监管当局那里收到信号,必须放慢发展速度或增加资本金,从而有助于保证每一家银行的成长和发展。

资本和资本充足率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通过控制和保障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的来源和数量,有效利用资本金,保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达到安全标准,就可以有效地把信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建议

目前,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最大问题是银行资产的巨额呆坏账,导致整体资本充足率偏低。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信用风险,可以说是我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1.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这是因为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资产相联系,商业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率,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是重要的途径。为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完善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商业银行法》应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的功能,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内部风险评级以及不良资产管理等方面,规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行为,鼓励商业银行向现代风险管理机制转变。其次,着手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机构。从国际性大银行的经验来看,内部评级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为金融工具价格的决定提供重要依据、为管理者风险决策提供参考。

2.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降低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其内在机制上的原因,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的发生,背上了沉重坏帐、呆帐负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2,45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63%。其中,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14.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02%。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严重影响了其经营创利能力,制约着金融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步伐。强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既是落实《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主动适应资本约束的必然选择,又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

对此,银行自身应该进一步建立科学的贷款评估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与此同时,拓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增加银行营业利润,用以化解和冲销现有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应该加快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 加快对坏帐、呆帐的核销,剥离不良资产可以直接减少风险资产总额,从而降低对资本金的要求。同时,商业银行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对信贷行为的监管,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形成不良贷款的机制,防止新的坏账、呆账的发生。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真实资本充足水平,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

3.公开上市,开拓对外筹资渠道

尽快谋求公开上市,建立持续融资渠道,满足业务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通过改制和公开上市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募集资本金。我国商业银行国有独资的所有权特征使其资本来源单一化,只能依靠国家注资。目前应通过股份制改革,把国家独资的国有银行改变为股份制银行,实现其所有权的多元化,并通过发行股票广泛筹集资金,缓解资本金不足问题。同时,国家仍需掌握对这些银行的控股权。研究发现,上市前后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确实有所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后的资本充足率明显高于上市前,可见上市确实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此,尽快谋求在国内外公开上市是国内商业银行打通资本补充渠道的必然选择。

4.调整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权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基本上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局:资产结构主体是信贷资产,证券和投资的比重微乎其微;信贷资产中高风险权数的资产比重大;国内贷款较多,对世界银行、地区性开发银行、外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贷款几乎为零。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扩大股票、债券、同业拆借、投资等风险权数小的资产比重,缩小信贷比重,增加抵押、担保贷款比重,并进行其他方面的资产调整。

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就是各项风险资产期末余额分别乘以相应的风险权数后相加的总和。调整资产结构就是要减少风险权数大的风险资产,如信用贷款。增加风险权数小的风险资产,如大力开办质押贷款等无风险或风险小的业务。同时要积极开办中间业务及业务,开办这些业务不仅不会增加风险资产,而且还会带来可观的收入,增加收益,从而相应地提高资本充足率。

四、 结论

本文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严格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多渠道地充实资本金,提高风险抵御能力;降低风险加权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要通过加强管理,全面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和防范风险,促使资本充足率达到稳定。只有这样,资本充足率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银行的信用风险才会得到改善,才能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 菲: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现实途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

[2]唐 甜: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8期:44~45

[3]王冬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补充途径[J].经济论坛,2006年第13期:110~112

[4]谢 意: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研究[J].财税金融,2006年第3期

[5]薛 斐 彭 欢:资本充足率管理趋势与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第4期

上一篇:智慧课堂教育范文 下一篇:短期理财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