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13:51:59

教育类议论文

教育类议论文篇1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部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

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

(6)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

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7)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

①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非密切相关的文章,如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文艺、新闻等作品,以及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

教育类议论文篇2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

教育类议论文篇3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报道;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育舆论;教育新闻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2-0121-06

教育舆论一般发生在教育周期性节点、教育政策和教育突发事件之际。在社会加速转型的今天,以权力转移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改变了教育政策的传播模式,已经不再是政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格局。作为政策相关方的大众媒体,逐渐摆脱了单纯的“工具”地位,已并非仅仅是政策的“宣传者”和“动员者”,而经常会被描绘成公众议程的有力建构者。为此,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育政策报道就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教育政策报道过程中,言说主体、言说方式均会影响到言说的内容,进一步影响到言说的效果。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规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其中争议较多的、也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规定》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我们将这次舆论事件概括为“批评权”事件。人们的立场和价值诉求不同,对政策的看法自然不一,批评与质疑就不可避免。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我们以《规定》后的舆论现象为案例展开研究,回答教育舆论中“谁在说、说什么、如何说”等一系列与教育政策报道相关的问题。

一、谁在说

新闻报道作为各种利益诉求的公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众的政策意见,是舆论环境中影响力最大的“意见领袖”,其虽然不能成为决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但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现实中,在新闻报道这一“意见领袖”的引导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付出了艰辛努力,可是有时却发现,社会舆论并不很令人满意。具体到教育部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总伴有舆论的质疑声,甚至是对学校、教育非理性的批判与无端的指责,这些不和谐的声音给人以“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在一种缺乏同情、理解、宽容和合作的建设性的社会舆论环境下进行的”[1]这样一种错误的印象。伴随着人们对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教育问题日益成为民生的热点话题,教育政策以后引发的热点问题,也随之成为各类媒体新闻报道关注的焦点。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政策能否得到坚决地贯彻执行,还取决于政策能否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谁将哪些话题带入公众的视野”制约着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在回答谁将哪些话题带人公众的视野这个问题时,新闻的来源很重要。本研究中的新闻源主要是政府代表(中央或地方政府官员)、教育理论工作者、本报媒体从业人员(记者、编辑、通讯员和评论员)、其他媒体、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网友以及其他人员。他们均通过接受采访、发表评论以及读者来信等多种方式向媒介提供讯息,表达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意见。对上述新闻源进行分类与编码,可以得出不同报纸媒体的舆论主体的分布情况。

表1中的数据表明,中央级党报的新闻源主要来自本报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和33.33%;省市级党报的新闻源分布则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观点所占比例不变,然而成为最高,仍然为33.33%,本报媒体从业人员观点所占比例急剧下降,为15.55%,下降部分被不同的舆论主体所分享,包括政府代表、学校管理者和家长,所占比例均为8.89%,教育理论工作者、其他媒体以及网友的观点也均占到6.67%的比例,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学生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意见,仅为4.44%。

在晨报、晚报以及都市类报纸媒体的新闻源构成中,教师的“声音”所占比例与省市级党报相比仍然为最高,然而比例进一步下降为22.35%,本报媒体从业人员的观点占到总量的18.82%,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合计达到23.53%的比例,教育理论工作者(11.76%)、政府代表(8.24%)、其他媒体(7.06%)、学校管理者(5.88%)和网友(2.36%)的观点也均有所体现。《中国教育报》仅有的两篇文章则均来自于本报媒体从业人员对《规定》第十六条的评论。

以上新闻源分布表明,中央级党报的新闻源主要来自本报媒体从业人员对《规定》第十六条的观点,这符合长期以来中央级党报形成的宣传特征。教师群体作为政策的利益相关方,其话语虽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表达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政策意见。相对于中央级党报来讲,省市级党报的新闻源构成中,本报媒体从业人员对《规定》的意见大幅度下降,而更加关注《规定》第十六条的政策目标群体——教师群体的政策意见,这也符合省市级党报离政策者较远而离教师较近的特征,且言论主体呈多元化态势,教育理论工作者也被请到大众传播的平台上,学生、家长、政府代表、学校管理者等政策的利益相关群体也均有对《规定》第十六条表达意见的话语权,其他媒体的文章、网友的“呼声”在省市级党报上也有所体现。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的话语权构成及分布与省市级党报趋同。作为教育系统的机关报《中国教育报》传播的则均是本报媒体从业人员的“声音”。

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政策报道已经发生了变化,各利益相关者均在教育政策报道中获得了话语权。然而,教育活动作为一项专业的活动,是受利益主导还是受认识主导,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认为,作为专业活动的教育政策报道,在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后,更应该寻找各利益相关者的专业人,从而达到科学引导教育、解释教育的目的。教育专家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人,既可以解释教育政策,也可以对教育政策重新建构,在教育政策报道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是,在中央党报和省市党报的教育政策报道中,他们的话语权很小,只是在市场类报纸的报道中其话语权才体现出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追问,是否充分发挥了教育专业工作者在教育政策报道中的作用:是个体出场,还是集体出场;是有组织的,还是随机的;是由媒体自身组织的,还是教育部门协助组织的。如果个体出场,其价值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如果集体出场,是否需要教育部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或者由教育部门进行适当的组织,或者我们的各级教育宣传部门,不仅要承担政治宣传的任务,更应该承担专业宣传的任务,在政策报道中组织有关专家对教育政策进行解读,对各种不同的媒体表达给予回应。

二、说什么

教育政策的目的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在不同群体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从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是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2]利益的分配并不仅限于经济利益,还包括权利、机会,等等。《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实际上,政府是将利益的天平向班主任教师群体做出了倾斜,利益分配的结果使班主任的利益得到了满足,而失去了原有利益或利益有可能受到抑制的学生、家长群体,必然会对《规定》提出质疑。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中强调的议题随着时间的演化会成为公众认为重要的议题。新闻媒介对人们认识“什么是当今最重要的议题”有重要影响。在报道中,新闻媒介必须选择并突出几个话题,将它们设定为当前最重要的新闻。[3]我们这里对《规定》后的新闻报道,依据报道的主题进行分类,并根据报道主题出现的频率,归纳出新闻报道的中心。

统计说明:图1至图3中的A、B、C、D分别代表的报道主题依次为:A为教育部赋予班主任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权利的必要性,B为教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原因,C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D为其他。

据图1所示,中央级党报分别从教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原因以及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报道,其中对具体操作方式的关注程度较高,达到66.67%的比例。图2中,省市级党报的报道主题则围绕赋予班主任批评教育权利的必要性、教师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原因、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等方面展开,其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议题是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占34.62%。图3中,在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的报道主题分布中,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仍然是占据最高比例的议题,占44.2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涉及到《中国教育报》的新闻报道仅有两篇,且均是关于批评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

从教育政策决策的角度看,“教育政策目标的概括和表述应具体、明确,不空泛、不含糊。也就是说教育政策目标的表达应尽量用单义词和大家认识比较统一的词语,使人能够明确领会其含义,而不是这样理解也行,那样理解也行”。[4]话语的背后是社会的变迁在起作用,在崇尚师道尊严的社会,教师对学生具有无上权威,对学生批评教育甚至体罚都是正常的现象。然而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引导下,“一些地方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教师群体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处于弱势地位。“舆论学认为,一种公共议题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外界信息的刺激,外界刺激一旦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心理因素发生碰撞,便会激起种种议论或产生多种情绪表现。”[5]因此,当教育部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规定班主任对学生有“适度批评教育权”,来提升班主任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地位,解决班主任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现实问题时,与公众传统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发生了冲突,就成了公众热议的焦点问题。

此外,在国家利益是唯一的利益主体的时代,教师与学生追求的是共同的利益,不存在分歧。然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介入到教育领域,市场承认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学校、教师成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服务的消费方,有权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服务,二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利益追求不同,自然就会有冲突和矛盾。因此,师生关系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经由原来的以师为父的传统伦理关系,演变为教与学、责任权利等多重关系。而《规定》第十六条对政策目标群体利益划分的界限模糊,也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方对政府行为的否定。因此,利益分歧点是“适当方式”的界定问题,解决之道是明确“适当方式”,合理划分双方的权利边界。

就《规定》的出台背景而言,当年的教育部领导对中国教育报上《让班主任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6]一文的意见是:要认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调研,尽快形成《班主任工作条例》,要总结经验,同时要重在创新,特别是要将班主任工作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职业岗位来对待,而不能仅作为“副业”或“次要职业岗位”对待①。通过对《规定》的舆论分析,媒体报道的焦点集中在班主任的批评权,特别是批评权的合理使用方式上,这充分体现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可见,政策出台后的媒体议程与当初的政策议程南辕北辙。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政府不必也不可能让媒体报道完全符合政府的意图,然而,就教育部门而言,如果媒体议程能够很好地配合政策议程,这仍然是好事。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教育部门深化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就《规定》而言,特别应该让社会知道班主任工作的辛苦,要知道如何创新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在教育人方面如何进行分工与合作。其实,就这一侧面而言,也会存在很多新闻点,这是从教育行业、教育专业的角度解读《规定》的新闻点。由于记者工作的特点和专业背景的缺失,他们难以找到其中具有教育意味的新闻点,教育部门应该进行有力的支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在与社会媒体的合作中发现教育政策中众多的新闻点,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批评权及其适当方式方面。

三、如何说

当“谁在说”与“说什么”的舆论环境发生变化后,“如何说”的问题就更加重要,直接影响到“说”的效果,是直接与政策者的期望相符合,还是背离或者产生落差,这就更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就政策者的初衷而言,当然期望在政策后能够取得正面的效果,从而实现政策的目的。政策后,媒体往往通过报道的标题、立场来体现政策报道的舆论导向,以“如何说”的报道立场影响教育、影响社会大众。

在对教育政策的报道、评论中,新闻标题往往构成了政策报道的主线,反映了作者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意见,对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媒体为舆论倾向建构的整体框架,以及其希望公众如何了解《规定》的政策信息。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报道,可以例举以下一些标题:“一个无奈的授权:班主任可以批评学生”;“‘雷人’的规定,无奈的现实”;“从一句‘并不伟大的废话’说起”;“有了批评权‘适当’难把握”;“老师困惑:我到底有多大权利”;“老师批评学生自古天经地义,教育部发文意欲何为”。这些新闻标题的作者使用了带有鲜明否定倾向的形容词,如“无奈”、“雷人”、“不伟大”、“困惑”、“难”、“天经地义”等。新闻的标题是文章的纲要、主旨,读者不需要阅读全文,仅从标题便可知作者的观点。

某些信息是否重要,则是基于话语背后的某种动机的驱动。在中国,新闻媒体兼有事业和企业的双重性质,其经营运作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新闻媒体需要及时、快捷、准确地提供真实、完整的政策信息,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媒介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1 14号),意味着在2013年12月31日,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新闻媒体将全部转制为企业。行业属性的整体转变,促使媒体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而作为大众的传播媒介,其存在与发展更加依赖于大众对信息的需求。《规定》以后,报纸媒体热议“班主任批评权”无非是迎合了公众对教育政策信息的需求,利用了社会各界对班主任工作的高度关注,而且站在反方批判政府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因此,新闻媒体炒作“班主任的批评权”问题,最终还是源于其背后的经济利益需要。

教育舆论导向不仅体现在标题上,而且不同类别的媒体在言说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我们将教育舆论导向分为正面支持、负面质疑和中立倾向。通过对报纸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图示(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不同报纸媒体对《规定》第十六条的报道存在舆论引导上的差异。中央级党报有66.67%的比例对《规定》第十六条是持正面支持的态度,负面质疑或批评的立场也高达报道总量的33.33%。省市级党报的报道立场分布相对均衡,38.46%站在中立的立场,正面支持与负面质疑、批评倾向分别占到34.62%和26.92%的比例。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的新闻报道,与中央级党报的报道立场形成对比,更多的对《规定》第十六条提出了负面质疑与批评的意见,负面报道的“声音”高达63.46%的比例,支持性意见仅占报道总量的15.39%。《中国教育报》仅有的两篇文章,则支持与反对的态度各占50%。

从以上的数据分布可以看出,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今天,一项教育政策出台后,作为“”的中央级党报对政策内容也提出了质疑观点。省市级党报则从几均分布的正、中、反三方立场引导公众对《规定》第十六条的理解。而完全依赖于大众对信息需求而生存的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报纸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更是需要站在反方的立场报道政策信息,吸引公众对政策信息的关注。作为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教育报》,则以正、反双方讲两面理的方式报道《规定》第十六条。

针对市场媒体主要持批评否定意见报道教育政策、往往站在反方立场去寻找教育新闻的新闻点的现实,那么教育新闻的新闻点在哪里?是新闻的新还是教育的新。我们认为,教育政策新闻的新更应该是教育意味上的新,而不应简单地或仅仅是新闻的新。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需要主动联络相关媒体特别是晨报、晚报以及都市报类市场化媒体,通过讨论沟通达成共识。既要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教育政策,更要按照教育规律报道教育政策。建构主义的而不是解构主义的,正方的而不是反方的,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立场,同样是市场化媒体的一个生存策略。站在反方说话,要出彩太容易了。

同时,在媒体生态变化后,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心态,允许教育舆论的多元并存,不能听风见雨,畏缩不前,要积极做好教育工作,不受舆论的干扰;另一方面,要尊重民意、把握舆情,听取各方舆论意见,改进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对舆论,要从舆论报道中掌握舆论建设的专业本领,要开展更细致的工作,比如组织有关专家主动参与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把政策初衷、与现行社会的冲突点、该项政策的新闻点提供给媒体,供各种媒体选用,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新闻稿或者政策文本供媒体报道,把握教育政策报道的先机,把控教育政策报道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蒋建华,如何认识和对待媒体对教育问题的报道[N],中国教育报,2005-9-12(4)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濮岚澜,陈学飞,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教育类议论文篇4

走近日本教育宏观决策模式

日本教育宏观决策模式是由教育法律体系、教育决策机构、教育决策方式等三方面组成的。教育法律体系、教育决策机构、教育决策方式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彼此促进。教育法律体系是日本教育宏观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系统的教育法律体系来勾画日本教育的全景蓝图。教育决策机构是日本教育宏观决策的执行机关,此类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来制定具体的教育决策。而教育决策方式则是日本教育宏观决策得以落实的具体方式与方法,也是保证教育宏观决策最终落实到学校与相关人员的重要一步。

对日本的教育法立法形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会发现,内阁提出并制定教育法与国会议员提请并立法是其并行的两种教育立法形式。

内阁提出并制定教育法 内阁提出并制定教育法是日本教育立法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主要步骤分为制定法律原案、审查法律、法律的审议与成立、公布法律等。在制定法律原案方面,与教育相关的部委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教育法律的修改或起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修改或起草的法律或法律条款的草案,就是新制定法律的第一稿。相关部委就法律第一稿广泛听取意见,并且与执政党进行协商,经过修改与调整的法律或法律条款草案就成为法律原案;在审查法律方面,内阁法制局对提交的法律原案进行相关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违宪条款、法律条文是否准确体现立法目的、法律原案整体结构与条文的具体表达是否适当、遣词用语是否准确等。

审查通过后,法律原案就进入到审议与成立阶段;在法律审议与成立阶段,除宪法有特别规定的,一般法律原案只要获得了参众两院的通过,即可宣布成立;公布法律是法律得以形成并生效的最终步骤。在日本,根据相关规定,法律成立之后,在30日内该法律就必须向社会进行公布,而法律一旦公布也就意味着其生效之日的到来。

国会议员提请并立法 国会议员提请并立法是日本教育立法的另一种基本形式。在日本,由内阁提出并制定的法律通常被称为阁法,而由国会议员提请并制定的法律则有两种称谓,一种是由参议院议员率先提请立法的法律,此类法律被称为参法;一种是由众议院议员率先提请立法的法律,此类法律则被称为众法。参众两院议员提请并立法的法律在日本法律总量中虽然不占较大比重,但是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却是不容忽视的。这主要是因为议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到现实情况的变化,并且根据这种变化及时提请立法以弥补现行法律的空白。

日本的教育决策机构,主要由文部科学省和各类教育审议会构成,具体如下:

文部科学省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是其最高的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国的教育行政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文部科学省的前身是文部省与科学技术厅,2001年日本政府机构改革时加以合并形成,是日本教育宏观决策最为主要的机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每隔10年左右文部科学省会对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改,修改后会在第一时间向社会,而且一经相关机构就必须照此执行;第二,国家颁布一项教育法律法规之后,文部科学省会就此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增强其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第三,在审定中小学教材、招聘教育官员以及工作人员、考录教育从业人员等具体工作方面,文部科学省具有决策权。

各类教育审议会 在日本,各类教育审议会是与文部科学省并存的教育宏观决策机构。这类审议会数目繁多,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日本教育决策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较重要的教育审议会如中央教育审议会、临时教育审议会、教育改革国民会议等。以中央教育审议会(中教审)为例,该审议会由五个分组会构成,分别为教育制度分组会、终身学习分组会、初等中等教育分组会、大学分组会、体育及青少年分组会。这五个分组会分别就一些事关全国教育发展的比较重大的教育问题接受文部大臣的咨询,并对教育文化、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进行调查与审议,并且以此为依据向文部大臣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教育决策方式是保证教育决策得以落实的重要一环。时至今日,日本的教育宏观决策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方式(抑或说是流程)为,教育审议机构提出相关咨询申请,接到咨询申请的审议机构对其进行专门研究与探讨,在此过程中不断以中间报告的形式向外界研究成果,在有必要的时候召开专门的听证会以征求最广泛人群的意见,最后形成审议会的最终报告。这些最终报告再经相关的程序,就会成为国家修改和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依据。

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每一项教育宏观决策都体现出社会大众对教育的现实需求,同时这种需求又成为推动日本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最为主要的动力,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法律指导下的教育,二是教育决策机构完备,三是教育决策方式科学。日本教育宏观决策有一套自己的惯用流程,这套流程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教育决策方式的科学化。这些对推进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法律体系,但是在一些细节以及具体层面,还缺少专门的法律,此类法律的欠缺极大地制约着我国教育决策的制定以及整个教育活动的顺利发展。因此,为保证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为了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必须下大气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法律网络。

其次,要明确教育决策机构的具体职责。教育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管部门,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决策的主要制定机构。因此,在能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顺利发展方面,教育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教育决策时,教育部要根据社会现实的具体需要来对教育事业的新变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且根据这些变化来形成书面的材料报请国务院,国务院对其进行研究并就相关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教育宏观决策的有力有效。此外,还应该充分重视其他部门的教育决策作用,如全国人大的教科文卫委员会也应承担一部分的教育决策任务,通过相关程序来有效弥补教育部单纯决策的不足。

教育类议论文篇5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院(校)长论坛,显示了中国艺术发展的良好态势和艺术界同心协力共筑艺术梦的意愿。由此我们建议确定主题为: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目的是将升为门类的艺术全学科多样状态,一起朝着更高层面和更开阔视野的国家与社会文化精神追求的大目标

迈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 与传媒学院院长

兼党委书记 本届论坛开幕式主持人 周星

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十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中国梦,我想对艺术工作来讲责任尤其重大。我们用文化艺术的形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的道路,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我们更要用艺术的力量去塑造人的美好心灵、健全的人格,促进人心智的发展。我们艺术院校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巨大责任,也为实现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那就要研究文化艺术发展中的理论问题,更重要是现实问题,为文化艺术的新问题、新情况的理解、破解、解释做出我们的贡献,也要培养更多有道德高尚、有精神理论修养、有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软势力的各种高度拔尖的创新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国情实际,把握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以“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其意义深远和重大。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我们也拥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就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各位院校长以及多年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了这个共同的理想齐聚一堂,体现了大家对艺术教育的责任和热爱,更体现了对实现教育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自信心。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 刘承萱

每一届高峰论坛应该说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主旨,这个艺术教育的高峰论坛围绕着艺术发展,这次是实现美丽中国梦,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说我们的艺术教育、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这10年间确实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2011年艺术从文学中脱离出来,变成独立的门类以后带来了新的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梦等,这一切都给我们艺术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思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想我们的规模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问题。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下一步是人才质量跨越式发展,我相信这是对艺术院校的很大挑战,对教育部门、管理部门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地对专业院校整个分类指导,包括人才培养的定位等方面来做出好的设计。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巡视员 万丽君

8届院(校)长论坛实际上也是见证了我们十几年艺术发展一个心路的历程。我记得在第一届论坛的时候,可能大家更多的谈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经费、人员等,但是8年之后,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看艺术院校,可以说,10年来艺术教育确实有一个跨越式发展:2001年是12.5万人,2011年是53万人,这意味着在校生几乎要达到将近200万。但又有一个方面提出,高等艺术人才是不是需要这么多人,是不是需要这么大规模。我个人认为是需要的,因为我们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要占到国民经济总数的5%。经过粗略测算,应该有成千上万的人口就业补充到这个行业,这样来看,53万又不是特别大。

另外,我们知道现在存在质量问题,因为快速发展,还有三个专业学位的建设,包括艺术硕士、文化产业与博物馆,目前很多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比如说学校规模化发展,比如说艺术人才批量化生产,比如说有一些专业设计是否合理的问题,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标准的问题,乃至招生就业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的论坛,通过我们来自于艺术人才培养,艺术教育一线的教师、专家的互动或交流和碰撞,对这些方面,对这些问题,以及对这些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些障碍,能够提出真知灼见。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 王丰

本次论坛是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8·19重要讲话以后召开的,总书记讲到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会议的主题——中国梦,就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仰。人无理想、人无信仰生不如死,理想、信仰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完全是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我们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当中的具体举措,这是与时俱进的。在高等学校里边,要自觉自信地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要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那股过度娱乐化市场带来的恶劣现象,只有理直气壮地承认了文化艺术的独特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才能够真正地高举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仲呈祥

中国梦就是一个复兴之梦,再生的新生之本就是艺术,复兴都跟教育是有关系的,首先要实现中国梦必须重视教育,而教育如果要复兴的话必须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本身的建设其实也是借鉴历史的经验。我们在过去十几年一直为艺术学科奋斗,当它成为艺术门类后,我个人感到悲哀,本来这个艺术学科历史上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我们按照那个体系完成就行了,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尊重艺术的特性,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尊重艺术的规律,艺术完整的学科体系是现成的。今天,我们的艺术学科虽然独立了,但是我认为其存在许多问题。

我觉得,现在中国整体教育要改革,凭借个人经验,我觉得要慎讲教育改革。艺术创造性,经济创造性,还有技术创造性,它的关系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迫使我们去改变教育的方式。教育如何适应新发展,如何培养学生更强的自我发展、自我学习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所以艺术教育从广义上就是讲美育,美育、德育、智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历史已经证明了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把艺术学科的体系让它真正完整化、科学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曹意强

没有艺术教育,没有全民族审美素质的提升,就没有大国梦的实现。当前经济如此发达,国民如此富裕,而和谐社会却遥遥无期。我们用50年的时间压制了艺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人对美的概念,美的追求。现在为什么低俗文化那么可怕,没有鉴赏力,以至于人们不知道什么叫好。既然艺术教育如此重要,我想探讨,艺术教育是否承载了提升全民族素质的职能问题。我认为,艺术教育偏离了最本质的东西,即培养人的感性思维,当前的艺术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因此,我认为,艺术教育存在严重的定位偏离的问题,需要彻底调整,全面改革。

——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周海宏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总是在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在改变世界,改造世界,那么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艺术乱象用什么办法来改变,用什么办法规整,那就必须在制定标准,规范行为,在追求办学行为的规范方面有思考,而高等学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恰恰承担的是这样的职责。所以要重视专业规范与质量标准的问题,因为最后纠正乱象或者改变现在的问题要落脚在我们办学的实践当中。

艺术教育应该适应今天的快节奏和发展动态,新的综合应该在课程设置里边有所体现,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跟时代知识前沿零距离。就专业建设而言,要强调知识性;就课程结果而言,必须强调基础性、实践性,要形成合理的知识板块和课程群;就艺术教育类型而言,要对各个办艺术的这些教学单位有明确的定位;对体现教育规律的教学设计而言,质量标准也要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最后规范教学分类指导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觉得现在不同类型戏剧影视的教学单位,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设定来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如果不是这样,标准制定出来以后将会是一纸空文。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云南艺术学院院长 吴卫民

我认为,艺术教育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梳理,而且需要创新,我们要思考什么呢?思考教学的热点问题,研究教学的关键环节,梳理教学体系的逻辑关系,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今天的美术教育具有空前的规模,在这么大的规模下面,有多少人在思考教育,有多少人在研究艺术教育。我个人认为,当今的中国不缺乏艺术家,缺乏的是艺术教育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张杰

本届论坛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是主题的现实性。根据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时地把“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探索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及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契合艺术发展的当下需要,是实现艺术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其次,规格高。本届高峰论坛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艺术类6个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委员会的鼎立支持,各部门的领导、专家悉数到场并做了重要报告。全国31所有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以及各地重要的艺术院校、院系几乎全有代表参会,艺术教育界的50多位重要专家出席了论坛。如此高规格在学术论坛中是少见的,说明了专家学者对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厚爱与支持,同时也说明了论坛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副社长,

《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杨胜生

会议期间,我们好多院校长和专家问《艺术教育》和《艺术市场》的关系,我简单做一个介绍,《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是去年创办的,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首家改制的二级单位,也是文化部所主管的期刊首家改制的单位。《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包含《艺术市场》杂志、《艺术教育》杂志和《文化月刊》杂志。各位昨天也参观了我们的美术馆,我们还有文化部一个国际巡展的项目,每年有4场到6场国际展览,同时艺术市场杂志社在全国有5个创作基地,也希望和各位艺术家有机会合作。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自2005年举办以来,从天津、南昌、上海、沈阳、大连到昆明、广州,再到第八届论坛举办地首都北京,我们希望能对前七届论坛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通过不断创新、扩展,使论坛不断提升,为大家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教育类议论文篇6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在艺术学升级为独立学科的改革契机下,分委会召集各方专家就当前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戏剧影视学科的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深度研讨,讨论议题涉及艺术门类的建立与拓展、各院校的应对措施及发展预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更与创新等众多焦点问题,列席专家秉承真诚沟通的态度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

会议由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付程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会议嘉宾及议程。之后,由分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围绕艺术门类升级问题进行了题为《中国艺术学科嬗变与分类建立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周星首先回顾了过去两年来分委会取得的工作成果,其中包括一份调研全国艺术类教育现状的专业报告,以及另外两次有意义的学术交流――哈尔滨工业大学支持下的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以及依托西南大学组织的学生论文评奖活动。

其次,周星重点解析了艺术门类独立过程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他认为,学科门类在独立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难题,一级学科大扩展,一级学科确立之后怎么和原有学科衔接,很多院校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当前,艺术学科已经从隶属于文学的一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原来的划分是05文学门类,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0504艺术学。回顾历史,艺术学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试图独立,却一直没有成功。2008年,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成立后征求过很多专家的意见,新的转机出现,特别是在以中央音乐学院老院长于润洋等为代表的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修成正果”。最初确定艺术学下属4个一级学科,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艺术学、美术设计艺术学等,最后公布时更改为五个学科,分别是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舞蹈学、1303戏剧影视学、1304美术学、1305设计艺术学。由于艺术学下属一级学科的调整,也随之也引发了一级学科博士点评审的变化,某些院校可以自行审核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点,分两种情况:第一,40多所985高校,可以自行设立一级学科,按照原有学科点审定、公示;第二,各省按照规定名额竞争申报,国务院学科组针对各省申报进行投票审议表决。目前,各省市地区已经基本通过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包括中央美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之后国务院学科组14个委员投票,超过半数同意就会通过。如果简单类推,假设他们具有全学科艺术门类的授予权,就增加了12所院校。原有一级学科最早是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现在估算起来,加上985高校通过的,目前可能是总量20余个一级博士点艺术学授权学科。

再次,周星介绍了当前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2011年要完成目录修订工作,自2012年开始正式招生,其中招生计划、教育统计等按新目录执行。这次目录修订将所有专业分成引导性专业、一般性专业和特殊性专业,简称“宽、普、特”。这项工作最终还是交给各个分委员会。当前,专业“老目录”和“新方案”之间的衔接、关联、协调出了很多问题,新方案在学科归属和性质认定上还有许多矛盾亟待解决。

最后,周星总结,认为艺术门类独立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必然也会引起许多争议,二十多个在旧学科里国家认可的一级学科怎么和门类嫁接?怎么评价一个一级学科的优势特点?学科门类、学科规范以及调整成为一级学科门类在各个学校的设置,特别在综合大学怎么设置?这些都成为困扰艺术独立门类发展的问题症结。这一系列问题必然影响到某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或者院系调整,周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讨论交流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会议第二个段落是专家发言与集体讨论,参会专家畅所欲言、积极互动,针对艺术升级为门类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和问题各抒己见。首先,东南大学教授王廷信发表观点,他认为艺术学升门类首先肯定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艺术学在整个艺术国际化过程当中发展非常快,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在社会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次国务院学位办能够把艺术学升为门类,是国家对这样一种变化的判断和选择。但是,相应的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学科之间的平衡问题,原来一个一级学科下面有八个二级学科,现在归并成五个一级学科,这五个一级学科,是各种力量支配下形成的结局,这样一个结局有没有问题?比如说音乐学,应该说是积累比较好的学科,但是音乐学和舞蹈学放在一起,而美术学和设计学因为一些外在原因被分开。艺术学升为门类过程中,尤其艺术学的创办,主要是张道一先生起很多作用。张先生有一个观点启发很大,他认为艺术门类之间是有影响的,音乐和舞蹈之间没有鸿沟割裂开来,戏剧和影视之间也没有。懂一些艺术史的人都很清楚,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电影进入中国以后用京剧这样的方式表达,说明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影响会促进每一个艺术品种的发展,缺乏这些东西,或者音乐是音乐,舞蹈是舞蹈,大家各自划条界限,没有办法更好地发展。总体来说艺术学升为门类是好事情,升为门类之后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非常重要。

之后,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也围绕艺术门类的独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通报了一些他掌握的最新信息。他认为当前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机,从2010年底到开始,教育部几个司都在举办相关活动。首先,2010年11月份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过了未来十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划,规划规定各个学校今后应该开八门艺术类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十年之内八门都要开起来,包括两类:第一,艺术导论,即艺术概论。第二,专科欣赏,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影视鉴赏、戏曲鉴赏。在这一规划的影响下,必然需要大量的师资投入,这对艺术学科的发展是一种推动。第二个会议是教育部关于组建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调研组,暨召开调研工作会议的通知。要成立两个调研组,奔赴全国26个院校调研,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实地调研,研究起草改革报告,筹备召开全国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讨会。现在艺术升级为门类了,到底应该怎么发展是主要的调研方向。在这次准备会上主要讲了几个问题:第一,对调研要有正确认识,因为现在艺术教育发展非常快,除了艺术院校以外,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纷纷成立艺术系,2007年在校生有113万是学艺术的,是1999年的26倍,毕业生21万,是1999年的47倍,艺术教育成果显著,需要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且艺术教育已经超出了学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需要调研的问题,包括:1.现在艺术教育规模过大,据说有的学校招生报名人数居然达到十几万。2.学科专业问题。现在艺术已经升格为第13个门类,教育部高教司正在修订专业目录,但是艺术院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有求全、求大的现象。3.人才培养与质量建设。现在艺术教育方面已经有17个部级艺术教育中心,有60个创新人才基地,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要。以前培养人才比较单一化,与实际部门的需求脱节。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发展。4.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学生数量很多,教师相对数量很少,从质量上来看,师资也不够,缺少学科带头人,而且重演出、轻教学。5.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国际接轨。下一步艺术教育的发展重点是:第一,不断提高艺术人才质量。第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比如对专业艺术院校、综合大学、理工应用大学、师范院校艺术人才培养应该有不同标准。第三,要特别关注艺术师资缺乏,尤其缺乏学科带头人的问题,对师资今后加强定期培训。第四,大力推动艺术创新和学术创新,出作品、出研究成果。第五,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围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挥智囊团作用,艺术教育跟国家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关系非常密切。本次参加调研的院校有两组,第一组包括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第二组包括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员、华中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青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梁国伟从本科目录修订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艺术教育的变化。目录修改体现了一个新趋势,音乐学多出音乐科技和艺术专业,在影视学中加进了数字影视技术专业,这些新兴战略性专业体现出国家对教育格式的调整。武汉大学教授彭万荣从所在院校出发,谈了艺术升级门类带来的变化。这次调整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出现五个一级学科,对高校影响很大,除了极少数院校能够同时办五个一级学科以外,其他学校也许只会涉及到一个、两个或者三个,音乐、舞蹈、电影、书法都有一点,但是要真正形成一级学科很难,没有一定的师资恐怕不行,现有的师资分散在五个一级学科里,作为一级学科一评估,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还有一个想法,原来艺术学附属在文学学科里,因此可以借助文学学科的力量发展艺术,比如说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在文学系下面设了戏剧影视文学博士点,和本科点名称一模一样,本科变成艺术类专业以后,博士点是不是可以考虑这方面的建构问题。1998年国务院进行了一次学科目录调整,当时把在文学学科下面的一个民俗学二级学科授予文学学位,后来学科调整以后,征求大家意见,几个老师纷纷要求到法学系,后来武汉大学把民俗学从文学里剥离出来,分到法学系。艺术学一级学科门类独立以后,能不能仿效原来的做法,按照学科归属慎重考虑这个问题。既然门类独立对原有格局会产生新的变化,那这个变化应该有指导性的影响,应该使学科的归属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在分析了艺术升级为独立门类之后的发展优势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龙等多位列席专家又从自身院校发展实际出发,分析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师资培养与学科评估上,由于一级学科的严格要求,可能造成师资人才引进的巨大负担,因为由于戏曲、影视等特殊的教育需求,使得以论文、课题考核人才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全适用,一旦从二级学科变成一级学科,这方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

讨论结束后,分委会副主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嬴枫进行了总结。他分析了针对艺术门类升级后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说明教育部已经在推进艺术院校评估方案的进程中把好多焦点问题包括其中,艺术办学的准入门槛问题、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演员和教师职称如何对接、学生成果的呈现方式等都在关注范围内。

教育类议论文篇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缺乏高层次人才。为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在硕士生招生政策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即“双少政策”。“双少生”指的是少数民族地区报考硕士生的少数民族考生。目前,享受“双少政策”的考生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考生指的是报考边远省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考生;第二类考生指的是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第三类考生指的是符合少数民族高层骨干人才培养条件的考生[1]。 一、理论框架 “双少政策”具有明确的目标、特殊的招生对象、独特的招考方式与执行模式及重要的地位。从民族理论与政策上讲,教育公平和社会均衡发展理论是“双少政策”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实施该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社会均衡发展理论是该政策的根本依据。该政策坚持了教育公平的权利平等性原则、特殊差异性原则与不平等补偿性原则,是解决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指全社会的成员都可以公平地选择和享受各层次的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具体来讲,就是指在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上要公平和均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虽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各民族和地区间的发展很不平衡,与汉族相比差距还在逐渐增大。“双少政策”就是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坚持了民族和地区间的公平。 (二)社会均衡发展理论 社会均衡发展是指人与人及自然、社会等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其本质就是坚持各种利益关系的均衡,坚持以人为本。“双少政策”是一种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补偿性政策,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有力措施。该政策的制定符合社会均衡发展理论,对于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问题与调查 “双少政策”的实施,确实增加了“双少生”进入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学习的机会,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实现政策制定的预期目标。基于此,本课题组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从该校“双少生”的学习状况、工作意向等主要方面进行了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在校研究生中“双少生”共有206人,本次发放问卷62份,有效回收60份,回收率达96.7%。据调查发现,在校“双少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校生基础比较差。这主要体现在英语和数学的学习上,80%以上的“双少生”都感觉英语和数学是学习中的拦路虎。享受“双少政策”的考生录取分数线要比国家线低20-30分,这就导致了“双少生”在以后的研究生学习中比较困难。专业面窄且缺乏基本的知识储备。大多数“双少生”所选择的专业都是文史类的,因为英语和数学等基础较差,所以对较热门的专业望而却步。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首先,近三年来“双少生”在该校的研究生招生中所占比例在逐渐下降;其次,“双少生”集中分布在文科专业中对英语要求很低和对数学没有要求的非经管类专业。 “双少生”招生与就业的矛盾。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民族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可是很多的高素质人才比如研究生并不愿意去边远的民族地区而是向往大城市,这种人才供求的不平衡就推动了国家关于“双少政策”的出台。首先,“双少政策”出台后确实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限度的,一旦达到饱和,那么剩下的人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就成了国家的包袱。其实这也是现在研究生扩招带来的普遍问题。其次,由于大多数民族院校都是文史类院校(大连民族学院除外),而一般文史类院校由于专业的原因就业率不高,“双少生”所选择的专业又是比较偏的一些冷门专业。 政策执行缺乏监督。根据教育部关于“双少生”的招生文件精神,“双少政策”的实施必须以“双少生”、委培单位和招生单位三方面签订“双少协议”为基础。而政府制定的该政策的实施方式是缺乏信度和效度的。这种方式属于经济学中的委托-关系,它本身就具有可变性和虚假性。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单位和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据调查,75%以上的“双少生”都是抱着最大限度的跳出民族地区找一份好工作的目的,在调查中也发现当他们违反协议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惩罚。这就使得“双少协议”流于形式,成了一纸空文,没有约束力。 三、理论模型与分析 “双少政策”的实施是以“双少生”、委培单位和招生单位三方共同签订“双少协议”为基础的委托-关系,为了更好地对“双少政策”进行分析,本人针对“双少生”和委培单位的相互期望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型如下: 前面已经提到过“双少政策”的实施是以个人、单位、学校三方签署协议为基础的,从经济学上讲是一种委托-关系。为此,结合实际情况,本人标Ai,i=1,2,3;Bi,i=1,2,3。 二级指标Aij,i=1,2,3;j=1,2;Bij,i=1,2,3;j=1,2等。 其中:3i=1ΣAi=1,3i=1ΣBi=1,2j=1ΣAij=1,3j=1ΣBij=1#p#分页标题#e# 其具体的取值受当时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学校导向等的不同影响而有些不同。假设:某单位对“双少生”的期望在以上各种指标中能得到的实际值为Cij。相应的,双少生从未来就业单位得到的实际满足为Dij,于是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评价体系,如下: P=ΣAi*ΣAij*Cij-ΣBi*ΣBij*Dij 若P越靠近0,则说明其培养效果越好。 上述模型从总体综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体现学校的社会功能而需要在双少生未毕业时提供相关诚信教育给学生,以便双少政策能够顺利执行。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复杂性和事件的多重性应分不同的时间加以评价并及时控制,即会产生相应的利益机制,并起到监督的作用,以避免没必要的损失(消除不平衡中的多余部分)[2]。 上面的模型更直观地反映了在“双少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委培单位和“双少生”之间的期望问题,更确切地说它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利益问题。那运用社会学的期望理论,根据“双少政策”的实施原则建立了一个“双少生和单位之间相互期望”的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学校既是政策的实施者又是教育学生的培养者。具体分析图示为: 如对以上三者六点给予适当权重,如一级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不外就是尽量使“双少生”和委培单位的利益要一致。 我国在不同时期和背景下产生的招生政策,都是政府为了解决当时教育的主要矛盾而制定的,并且在实施后也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获得了成功。“双少政策”作为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中的一项特殊政策,它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提供了机会,也为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潜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在肯定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下面主要按照委培单位、学校、“双少生”三个方面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委培单位方面。在“双少协议”的签订中,委培单位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从“双少协议”上可以看到协议仅需要委培单位和培养方以及学生的签章就可以。这里就有一个漏洞:“双少生”可以依托社会关系来帮助他完成协议,委培单位不支付“双少生”的学杂费,没有任何损失的,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到时候双方可以解除协议或用人单位单方违约。 学校方面。据调查,学校研究生部在录取“双少生”时是以“少民惠顾”的名义进行的。只要学生是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复试合格,并且在复试前能够提交可以降分录取的“双少协议”,那么学校就会录取。但是被学校降分录取的“双少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方面是按照一般学生的情况进行安排的,并没有对“双少生”的学习进行照顾,而且在“双少生”毕业时学校也没有对其进行回归民族地区的意识方面的教育。 所以这就使得学校培养的“双少生”面临要么不合格,要么不愿回去的尴尬局面。 学生方面。据调查,90%的“双少生”希望毕业时的工作待遇好、有发展前景、社会地位高。绝大多数“双少生”都是把“双少政策”作为自己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习机会的门槛,实现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愿望,以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所以很多“双少生”不管自己所考的研究生专业的就业面怎么样,只要是个研究生就行。这就又增加了以后就业的困难。 四、对策与建议 为了真正实现国家制定“双少政策”的预期目的,使“双少政策”能够真正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工具,提高民族地区的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高级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的全面进步,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双少政策”的实施过程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对“双少政策”的实施过程加强监督。目前该政策的主要实施模式是工作单位、学校及学生个人签订“双少协议”,这样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导致虚假委托现象的出现。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双少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具体说来,首先,对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办人员进行监督和教育,让其在招生过程中的程序公开、透明,并且使其对“双少生”所提交的协议内容进行详细地审核,看此协议是否符合政策宗旨。其次,政府号召社会对委培单位和“双少生”进行监督,看单位领导和学生之间是否存在人情关系以及该单位所从事的行业是否需要该“双少生”所报考的专业。 对报考专业进行约束。政府在制定“双少政策”时,没有规定哪些专业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仅从西南民族大学近三年的在校“双少生”所学专业分布来看,从表一可以看出,西南民族大学的“双少生”绝大多数所读专业都是文科类,读理工科的仅有两三个人,在文科里70%以上的人所读专业属于传统文史类,只有30%的人所读专业是当今比较热门的经管类专业。然而,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情况最急需的高级人才是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这就造成了人才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最终只会造成大量的“双少生”学不能用。 对“双少生”进行回归教育。学校应对在校“双少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诚信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并对其就业方向加以引导。鼓励“双少生”坚持毕业后“回归”的原则,回到民族地区工作。“双少生”毕业后理应回归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回报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培养。同时,应对“双少协议”建立失信惩罚机制,一旦违反“双少协议”可以规定高额的违约金;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公之于众,让社会监督。#p#分页标题#e#

教育类议论文篇8

关键词: 九年级思品课教学 议论文分析法 自学能力

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伟大的科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对于教师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素质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收到“方法对了头,一步一层楼”的效果。我将分析议论文的方法应用到九年级思品课教学中来就是遵循知识迁移的原则而进行的尝试,即用知识迁移的理论圣水酿造管用高效的教改方法的玉液琼浆。正如陶行知老先生说:“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其根据是:

首先,从语文学科与思品学科均属于文科的大教育体系角度看,二者在知识体系中共存的社会性、文化性、文学性和理论性是借用分析议论文方法,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从思想教育体系看,二者虽然是不同学科,但在中学阶段,又都属于集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支柱学科,所以二者也是属于同一范畴。如果说思品课教学侧重于直接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具有显性特点的话,那么语文课则是以文章为载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式地渗透着思想教育,具有隐性特点。譬如《藤野先生》、《雷电颂》、《海燕》、《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都是和思品课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交相辉映的。这是借用分析议论文方法实现知识迁移的必要条件。

其次,从学生本身看知识迁移的可能性。九年级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议论文的基础知识,明白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具备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是借分析议论文方法实现知识迁移的知识基础。

最后,从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和九年级思品课教材体例结构特点的角度看知识迁移,也适合采用议论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例如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有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论题是议论的对象和议论的范围,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有理论论据(分论点)和事实论据,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过程。而九年级的思品课教材从整体结构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为总论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全书的总论点,各课就是分论点;如果从各课的体例结构上分析,各课的标题就属于该课的中心论点,各节及目题(框题)是分论点;如果将目题(框题)设为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论据)就隐含在该目题(框题)之中。例如第八课“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课题就是该课的中心论点,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第二节“灿烂的文明之花”(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两个分论点(论据)。如果将第一节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一目(框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设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则为:(1)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全面发展。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就更是如此;(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结论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不难看出全册教材内容就是按论点、论据和论证相编排的。所以,无论是从教材体例特点分析,还是从学生接受能力上分析,都适合于采用分析议论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思品课。而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与思品课教材存在的同一性则是采用这种方法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依据。

那么,如何用知识迁移原则的理论圣水来酿造思品课教法改革的玉液琼浆呢?我的做法是:

第一,每学期的第一课,宏观上把九年级思品课教材与语文课议论文中相似的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特点这种同一性向学生做简明扼要的介绍。著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由于学生有心理准备,带着这种“有准备的头脑”去听课,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第二,微观上,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点拨,课后小结时让学生用2―3分钟的时间,从议论文的角度找出本节课内容的中心论点、论据(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把它串成线。如在学习第四课第四节第一目题(框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容时,我利用课后的小结时间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1)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理论依据(分论点)是什么?

(3)事实依据是什么?

(4)这些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的?

学生很快归纳出,中心论点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依据为:“(1)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结论: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事实依据(事实论据)即教材“相关链接”中的:“(1)18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创了大机器工业时代,从而全面开创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从化工、电力和内燃机等工程技术的突破开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原子能和航空航天时代,现代化的大生产普遍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传统的机械化、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速度加快,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2)‘863’计划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目前已在信息技术、生物与现代农业、自动化与现代制造业、资源与环境、新材料、能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并由此带动了集成电路制造、高速通信网等一批重大项目,这些成果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产生重大的作用,在钢铁、造船、汽车、化工、机床、发电等传统产业之外,形成了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高技术产业”等,这些论据都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这样就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论点和论据、理论和事实相脱离的老问题,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三,在每学年的综合复习时,再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对全册教材内容加以分析,这就有利于学生将板块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形成体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思品课有其内在质的规定性和规律性,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因而必须把握好二者结合的度,否则,过犹则不及,出现负迁移。

上一篇:和谐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模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