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在写作课案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6-18 01:22:27

探究学习在写作课案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以写作课案例教学为切入点,让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案例解读和探究。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在自己的知识、兴趣与经验背景基础上,以个性化方式来建构案例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因此,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法;体育;写作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546―03

1 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任长松,2005)。

探究式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一句话,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2 探究学习在写作课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2.1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情境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情境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育平台,是支撑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知识的探究性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直接呈现知识,而要呈现真实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探究的可能。因此,情境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决定,并给学生提供引导性的材料。让学生跳一跳能把“篮球”投入“篮筐”。

以北京体育大学的写作课为例,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的问题情境,引起他们思考与争论的兴趣,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案例:在某个国家运动队的科研人员,说他最初到运动队的时候,没有人理睬他,他配的营养补剂人家根本不喝,当他每天坚持着把这些沉重的东西搬到场边时,根本没有人管他,教练还对队员说,这是他自己的事,不用去帮忙!请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用什么办法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高科技在体育中的运用有新的认识?最后每人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教学对象:优秀运动员班。这些学生与校内其他普高入校学生不同,他们都是运动员出身,都曾有过较好的运动成绩,案例尽量结合他们的实际。而且,案例本身具有其特点:一是案例来自现实生活,真实可信。二是案例是某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比较具体。三是案例摆出来,富含启发性,有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上述案例恰好能让运动员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寻找探究和解决的途径。

2.2建立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教学互动关系 按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包利民,1996)。交往是教学的本质,互动是交往的途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首先,提出案例,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自主探究、感悟领会;然后,通过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式学习的课堂形态中,存在着生生和师生的互动关系。

生生互动,是通过小组合作过程中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的方式来实现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探讨问题时所碰撞的思想火花和创造灵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不仅是“交流”,更重要的是有“转换”(杨光岐,2004)。

师生互动,突出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促进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将会面临学生的挑战。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和书刊文献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和学界的权威论断。学生要求教师再深造。所以,教与学的互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流,更体现为一种富有再生能力的“转换”。在这一“转换”中,教师“培养”了学生,学生也“培养”了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写作课的案例教学法,坚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合作探究精神。其中,合作探究学习,经常体现生生和师生的互动关系。在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只是开始,大学中这次课距离下次课一般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继续合作,下次上课各组把讨论结果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教师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少说”;二是“平衡”(周淼龙,2005)。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引导,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氛围,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分歧,并引发起争论,激活思维,促进讨论深化。“少说”是指少讲解、少评判,从而先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降到最低限度,不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和左右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最终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平衡”是指要注意少数学生垄断“话语权”的现象,若其他学生觉得只是“陪衬”,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教师可按运动专项分组,如跆拳道(包括柔道、摔跤等)组,三大球类(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组,水上项目(包括游泳、花样游泳、滑冰等)组……使其有共同的经验与兴奋点,并要求小组分工,按比例打分计入平时成绩,目的是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这也证明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一个唤醒者、鼓舞者,是他们学习的伙伴。

写作教学要突破传统模式,取得快速高效的成果,还必须适时、有机地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思路,有效地开发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进行决策和写作的潜能。因此,探究式学习是一个需要学生的智力、情感、态度、合作意识等共同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3建构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知识 结果展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要有小组探究结果的展示。可由小组推荐代表或全组成员都参与,把小组集体撰写的分析结果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小组来评判,可以补充或质疑。这种形式使学生担任了新的角色――教师,对其人格也是提升。这一过程实际上是鼓励学生创新,任学生想象的灵感碰撞出火花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旧知识、以往的经验或其他学科相联系,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而教师最后的小结,应把相关写作理论(调查报告)的知识点融入其中,点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案例的特定情境,最后完成一篇有创意的调查报告。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某些结论进行质疑,探究多样化、个性化的结论,以鼓励学生为主,力求客观,不追求惟一答案,更不能有意将学生的探究引向自己设计或已有的结论。

相互影响。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会分享其他同学的观点和信息,互相使用对方的资源,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生生互动的过程,合作者会考虑彼此的观点和结论,并协调彼此的努力。结合上述案例,同学们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找我校的奥运和亚运前几名进行访谈、去有联系的运动队体验,互动关系使探究过程更加有意义。

全班根据运动专项分为7个小组,把所有结论筛选整合后,其分析结果如下:

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探究原因:一是国家当时还缺少明确的政策支持;二是高科技明显地提高运动成绩的事例还不充分;三是教练员、运动员的科技素养较弱,对高科技缺乏认识,认为只要“下功夫练”

就会有收获(这是运动员学生的切身体会,他们就是这么“练”过来的)。

用什么办法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高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有新的认识?

摆事实、列数据、用新政策,来说服教练员和运动员。

事实:(图片配合文字)

当竞技体育的竞争达到通常的运动训练所不能超越的极限时,科学的力量能够实现运动成绩的跨越。例如:

刘翔起跑及前三栏速度较慢的问题,经科研人员的全面测试和技术分析,采取了有效措施;

张怡宁睡眠浅、入睡晚、易醒,因科研人员提供的安睡药枕迎刃而解;

劳丽诗曾经注意力不集中,被蓝牙生物反馈系统发现,随即科研人员为她量身定造了心理调节音乐;

助王旭一臂之力的六种摔跤专项训练器的成功研制;

为举重队巧夯底劲儿的三维数据分析系统和动态视频;

尤其是皮划艇,曾经是中国体育一个弱势项目。皮划艇项目要拿奥运金牌,在两三年前还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使在雅典奥运会之前,中国皮划艇队明确提出要夺奥运金牌时,不少人还持保留态度。但是,皮划艇队领队手里有一张“王牌”――科研理念和科研团队。为了使皮划艇队实现跨越式发展,皮划艇队与体育总局科研所和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队内的“博士军团”。雅典奥运会上,孟关良/杨文军为中国皮划艇项目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奇迹。教练员、运动员从竞赛的成败中切实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精髓。

数据:

2001―2004,体育总局为备战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直接投入经费共计4800万元,近1500人次直接参与了147个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经费投入比上一个周期(1997-2000)增加了3倍,直接参与人次和组织攻关课题数分别增加了58%和65%。

政策:

现在,体育总局正在继续狠抓训练科学化,并把大力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科技素养作为重要工作之一;继续完善训、科、医一体化的体制;整合科技资源,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手段,构建现代化科技服务平台,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运动队已名正言顺有了科研教练的编制,而且,科研人员切实有效的服务和真心真情已经让他们与队员、教练有了手足般的情谊。高科技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

所以,案例出现的情境,相信今后越来越少,以至不会再出现。

除与问题直接相关的结论外,有的小组还提出了一些有特色的想法。如水上项目组联系花样游泳水平的提高与创新,提出动作编排得好,也能让一支队伍飞跃到最高水平(结合花样游泳比赛录像)。既能粗犷豪迈,又能似水柔情,使刚柔对立的审美因素达到奇妙的契合,使动作耐看,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因为每次比赛的自选动作都要靠队员自己去编排、设想、体会,而在大自然的水流山转中寻找生命意义和文化蕴涵,在心灵与大自然的碰撞中完成情感与精神的开发与飞跃,这也是动作创新不可缺少的源泉。……

可见,学生们并不仅仅是“读”案例,而是在自己的知识、兴趣与经验背景基础上,以个性化方式来建构案例本身的意义和内涵,以美启真,求美至真,“情”从互动中真诚地流出(李吉林,2004)。并且,很多地方还超越了教师的知识与思维。这种师生互动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和深入,让教师在活动中也充实和完善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3 对探究式学习的反思

3.1优势一探究式学习的开放化 开放化的探究式学习将成为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不单指向当前的学习,更指向今后的学习。因此,整个教学环境都是开放的。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开放化;学习空间开放化;思维训练开放化。

课程内容开放化。课程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凡是有利于实现教学总目标的相关知识,如网络信息、图书资料、社会知识等,都可与教学内容联系并进行开发拓展。

学习空间开放化。学习空间不局限于教室,教室和教室以外的社会、互联网等都可作为课堂,这是大课堂观。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就应该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实践去探究知识。

思维训练开放化。每一学科都要注重思维的开放化训练,特别是案例中谈到的写作教学,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直接的写作表达(说和写),还有生活的策略、创造的智慧,以及情知意行的和谐统一。

3.2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形式化 流于形式化的探究式学习应引起注意。从目前看,有些教学在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时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深入地探究问题,如学生上网收集信息时,缺乏筛选、解释、评价、分析和综合信息,只是检索和复制孤立的信息碎片,缺少观点与知识点间的联系,更缺少批判性思考

总之,探究的过程就是求知的过程。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将得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将得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将能够自由发挥,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权威地位将受到严峻挑战,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主导到引导和点拨,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发展自己,使课堂越来越人性化。

探究确确实实是人生的高品质。学生能在教学情境中发展自我,知识能在探究学习中生成和建构,社会生活能在其中显出价值和意义。“如果中华民族能在21世纪初年将整个民族的教育引向‘探究’,那就是了不得的事,就是‘教育革命’”(王宏甲,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中医艾灸疗法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 下一篇:对北京体育大学和俄罗斯体育旅游大学田径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