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14 11:31:14

探究式教学研究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大学教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65-0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长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那么,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探究式教学?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1995年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时隔二十多年的G20峰会上,仍在强调“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来逐步实现。创新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探究能力,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强调科学探究,要求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从根本上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应同等程度地重视探究式教学,每个阶段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情况都值得研究,就笔者的了解,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在本科期间都会选择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师范类学校更是如此。作为未来的老师,肩负着授业解惑的重任,其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因此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现况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大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情况更值得关注。

美国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的方法,随后“探究”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其合理性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接受。1964年,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施瓦布首倡提出“探究式学习”一词[引,随着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行,探究的思想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理解“科学探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自由创设的、有结构的、能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发现问题、提出设想、收集资料、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发展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运用科学过程与方法做类似于科学家们所进行的那种真实的科学探究。

目前,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许多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国内近十年大学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研究文献出发,分析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探究式教学的进一步研究。

一、研究概述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以CNKI数据库中涉及大学探究式教学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笔者以“探究式教学”并含“大学”为关键词,选择“全文”进行检索,筛选了2006年1月至2016年9月间的论文,得到178篇相关文章。其中期刊论文有151篇,学位论文有27篇。

2.研究思路

本研究遵循以下思路:(1)分析文数量变化,从而得出该课题受关注的程度。(2)分析研究方法,归纳近十年探究式教学研究特点。(3)分析研究内容,如探究式教学现状相关研究、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及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等,总结近十年来学术界对大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内容的侧重。(4)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反思该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突破口,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3.总体分析

(1)分析论文数量变化

从表1数据可知,国内近十年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近三年更是大幅度增加,说明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很可能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维持这种研究热潮。考虑到文献数量庞大,为缩小范围同时提高文献参考价值,笔者主要细读影响力较大的教育类期刊。

(2)分析研究方法

分析筛选出的文献,发现关于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问卷、理论探讨、应用研究、实证研究。其中调查问卷有5篇,理论探讨53篇,应用研究94篇,实证研究26篇。在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中应用研究最多,其次是理论探讨,硕士论文主要用实证研究,调查问卷法则与其它三种方法整合使用。

二、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的分析

(一)关于研究方法分析

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问卷、理论探讨、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等。期刊论文主要是应用研究,基本思路是: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提出针对该课程的具体的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和策略;硕士论文侧重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传统和探究式做对照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式与接受式两种教学方法的整合研究以及具体学科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证研究。

(二)关于研究内容分析

1.教学现状研究

关于教学现状的研究包括课程现状分析和大学探究式教学现状。

(1)课程现状分析

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中约80%的文章都涉及课程现状分析,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几乎包括所有课程:化学、物理、生物、数学、英语、英语口语、计算机、思想政治、体育(排球、蛙泳)以及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等。分析文献可得出大学课程教学现状总体特征为:课时短缺,内容庞大;课程难度大,学生没兴趣;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滞后;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重理论轻实验,实验课按方抓药,学生不思维、不动脑等。为改善上述问题,尝试探究式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策略或给出具体教学设计研究。结论:尝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能力月。

(2)大学探究式教学现状

对大学探究式教学现状的研究相关论文仅有3篇。李水金考察了首都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两年来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情况,针对参与探究式学习的动机、积极性及满意度、对学习的影响、对探究式的认识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与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动机为“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示参与探究式教学的学习兴趣很高,收获很大。徐祺娟对浙江万里学院合作探究式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万里学院开展的合作探究式教学,首先从学生、教师对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评价进行调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其次调查师生对合作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方面的认知差异,满意度选项包括:综合能力、认知理解与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最后得出结论:合作探究式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有帮助,但要少而精;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王钦忠在北京市中学化学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对教师获得探究式教学的途径这一问题,仅有4.4%反映是在大学期间习得,而90.3%是在课堂教学观摩中才接触到探究式教学。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情况,关于大学探究式教学进行到一个什么程度,有多少课程进行探究式教学,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等问题目前没有相关研究。

2.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约占22%,研究者针对--具体课程提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探究模式。王美玲㈣在教育学课程中提出“案例N究式”,具体步骤为:呈现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营造探究氛围;合作交流,促进探究发展;多元评价,反馈探究效果。以具体教学设计为例给出每一环节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但该模式的有效性可能受教学内容、学校制度、教学环境的局限。高风英等根据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现状,提出“以讨论交流操作讨论”为主体的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设置问题主线,安排学生完成课前准备工作,课堂以讨论交流为主,这一教学模式的使用将学生从被动地位变成“场上队员”,教师的“教”转变为启发引导。改善了“学生听实验,被动消极,按方抓药”的实验教学现状。钱俊等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提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精研教材,为学生铺设发掘问题的阶梯,让学生学会提问;引人最新的“焦点、热点”,激发自主探究热情;打破传统,积极创新。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推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推进物理课程改革。耿姝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提出“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环境个人探索碰撞激发交流内化反思回顾延伸扩展。互动探究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大班教学中时空的限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大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数量最多,口语、写作、阅读课中都有研究,通用模式为:情境导入探求问题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从总体上看,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其共同点是创设问题情境,合作交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精神的基础上将一般化的探究式教学融入具体的课程,将该课程特点与探究式教学相柔和,从而得出更适合该课程发展的模式,为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而努力。

3.探究式教学设计及策略

从整个文献检索结果来看,教学设计类研究约占16%。研究者从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出发,分析具体课程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给出该门课某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评价方式;分析课程教学现状,给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方法,最后呈现教学设计个案。同样,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提出探究式教学策略,但所提出教学策略大多为经验性。教学设计及策略研究以期刊论文居多。

4.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整合研究

教学方法整合研究仅有两篇学位论文。面对目前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片面追求教学进度、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低落,甚至厌学的现状。研究者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尝试在课堂中将探究式教学分别与“接受学习”(物理课)、讲授式教学(化学课)两种教学方法有效整合,通过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有效整合后的教学策略,对照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以此进行实验研究检验实际教学效果。运用两种教学方法的整合组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方向。

三、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P于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很多,但理论研究所占比例太大,并不能反映大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使用的实际情况或重视程度。其实高校很多学院都拥有优秀的科研队伍、完善的实验配备、宽裕的时间,完全具有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条件。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课堂中都开始引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对教师专业化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显得格外重要。师范类高校培养的是未来的老师,更应该注重探究式教学,让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逐渐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体会和摸索,提高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教学中真正使用探究式教学。

其次,关于大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方法上不够丰富,研究中探究式教学的案例虽然很多,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 探究式 教学 反思

一、前言

数学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么对于数学教学而言,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长期处于被人们质疑的阶段,而探究式的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分析,无疑是非常必要的。[1]

二、我国对探究式教学的政策导向

1.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当代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而探究式教学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主张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政策导向上为数学探究式教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展示平台,探究式数学教学已成为这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2.数学探究教学的作用

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探究式教学近几年来在一线教师中已经开展了一些具体的研究,提倡运用探究式教学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因此建立一种操作性强的探究教学模式以适应目前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情感、态度和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数学探究式教学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数学探究式教学具有开放性;数学课题学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究的基础需有一定量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维果茨基“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等。[2]

三、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回顾

1.关于数学探究式教学涵义的研究

分析国内学者对于数学探究式教学涵义的界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数学问题”作为中心词来界定,如数学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二是以数学

教学产生的结果来界定如数学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三是根据教学过程的探究性特征来界定,如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课题,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独立自主地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四是以目标为价值取向的界定,如所谓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的一种教学方式。

2.关于问题反馈层面的研究

问题反馈层面的研究是指对数学探究式教学在实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所进行的一种反思性总结。这类文章数目较少但却反映出了一线数学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有人认为,数学探究式教学在操作效率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当前的数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存在着逻辑起点错位针对性不强、解释力不足、和对传统性教学设计的习惯性支持等缺陷,并指出对探究需要的分析才是数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又有人认为,数学探究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异化现象。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异化现象有:不少数学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学生探究,很多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方案时不能考虑到相关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的异化现象有:数学探究过程的有形无实,数学探究式教学途径的迷失等;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异化现象有:对学生成长评价的迟钝,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忽视等。

而克服上述异化现象的途径主要是:数学教师本人应加强学习;自觉地防止过度帮助学生的行为;提倡教师主导下的有效讨论等。[3]

四、关于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的几个观点

1.观念要转变,理解要到位

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导致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结果。前面谈到国家政策为数学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实施保证和坚实的展示平台,这就要求一线数学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这是不容置疑的),积极主动地研究数学探究式教学法,把这种方法贯穿于数学课堂的始终。这样才有望落实标准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少理论说教,多实践探索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和完善理论,这是客观真理。然而目前所谓的数学探究式教学理论(实际上是经验)都是通过一两个案例形成的,出现的局面是理论研究铺天盖地,指导实践空洞乏力。因此,必须加大案例研究力度,同时呼吁大学教师应当和一线教师紧密联合,在实践上多做文章,而不要高高在上,盲目说教。只有这样,数学探究式教学才有针对性和生命力,也只有这样,具有指导意义的数学探究式教学理论才能形成。

3.立足于细节,放眼于全局

仅以前面谈到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例来说,其研究重点应当放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上。同样,我们觉得数学探究式教学其它方面的研究也应当坚持这一思路,立足于细节,放眼于全局。

4.教学要研究,学习更须关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研究中,我们对教师在教的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相关研究颇多。学生只有对问题有真情实感,才会有持续不断的探究动力。

五、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而探究式的教育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是未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需要尝试,给数学教育者的道路依然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张锐, 毛耀忠, 杨敏.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9):38-41.

[2]郭珍贞.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模式;教学研究; 探究式教学

为了有效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已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宁波大学在2009初启动了“探究式”教学改革项目。笔者作为探究式教学高等数学示范建设课程的负责人,对于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改革的意义与方法两方面过行了探讨。

一.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主动地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建立模型,通过分析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鲜明对照,被视作为一项推行教学改革的理想方案。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而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教师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对象,采取以授为主的单向传递,认为讲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而高等数学探究式学习就是将探究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探究式教学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二.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想学、乐学、善学。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学生喜欢探究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探究情境,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进而深入探究。

因为高校好多学生对于学数学都认为太枯燥,也没有多大用处。最主要的是在中学中也有点怕学数学。有的专业的学生原先高中基础不太好,学数学更没有多大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上每章新的内容之前,都结合数学史,学生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背景及初高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导入新课,让学生理解其实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从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引进定积分的概念中,画出长江三峡溢流坝断面,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计算一下它的面积,这样可以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去探究,又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引入课题,就能让学生自己想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新的知识。再用历史故事“曹冲称象”让学生来理解定积分的那种化整为零的思想。在讲定积分的应用中,首先来回顾中学里的圆面积,球体积的公式,然后用大学里的定积分的理论把它推导出来,让学生发现定积分的奇妙之处,原来中学里的好多数学理论都是高等数学理论的应用。经过一个阶段的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有了探究学习高等数学的愿望。

(二).坚持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是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核心要素。问题引领,就是教师和学生要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营造适合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进行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问题”是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中用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问题的情境中,能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探究的状态。除了课堂中的问题还分以下三个方面:

1.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 。例如要上第二章导数与微分,先让学生看标题去猜想这一章会讲些什么内容,掌握的重点是什么?然后再看书对照自己的猜想,还有些什么没想到的问题,再分节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讲不定积分之前:

提问:已知速度函数,如何求路程函数?这个问题转化为已知一个函数的导函数,如何求这个函数。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原函数的概念。

3.课后留下问题,引导学生去预习。如定积分的概念学完了以后,马上提问利用定积分的概念求原函数是件比较困难的事,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去定积分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为高校高等数学上课人数多达数百人,不适合与分组讨论,针对这个现象,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以例代练,多让学生动笔动脑。当每节内容解决了理论问题后,接下来就是要运用理论来帮助我们做练习题。于是在学生明白了解题的原理后,每个例题出来后,笔者并不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动笔做一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参与性较高,参与的覆盖面又大,而且在学生自己做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在课堂上及时指出来,这样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2.每节课尽量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上来自己总结每次课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大大提高,而且也给了学生一次上台锻炼能力的机会,更好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3.精选例题。高等数学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概念与定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它也是历年理工科学生考研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大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而书上的例题量是远远不够,而且类型也不是很全面。为此每个章节有关计算部分的内容,笔者都要参考历年考研试卷,引进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做,让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一题多解,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每种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及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因为自主思考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与人合作可以体会到解决复杂问题时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建立在最近发展区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既帮助学生节约时间,也有利于课堂生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延伸探究范围深入探究活动

探究式教学活动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故在学校的网站上,创建了网络课程,里面提供丰富多彩的“教”与“学”的内容,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和跨越时空的交流平台。还创建了学习高数的QQ群,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个更及时有效的交流平台,这可以把我们课堂内的探究式的研究推广到课堂外的对更多问题的探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又使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五)、运用评价机制养成探究习惯

开展探究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下一步探究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肯定、赞许后,对探究会更有兴趣,更深入的投入到探究之中,久而久之,就会掌握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2]徐学福.探究学习的内涵辨析.教育科学,2002(3)

[3]程树铬.关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3(3)

[4]孙春玲.论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教育探索,2009(11)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研究

探究式教学即以探究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大为不同,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探究式教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和优化,从传统模式的教师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接受知识为主。因此,教师需要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探究式教学研究。

一、从基本到形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学到大量的概念、定理性的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学生熟练掌握非常有必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尽可能地开发和提升初中生的智力水平,训练初中生的数学意识和技巧。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真正主体,不再只是纯粹地进行教授和重复记忆,要利用其特点,把它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从最开始的问题提出到对一个全新概念的接受、思考,进一步探索分析,最后总结、运用等各个步骤,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理解并掌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真正运用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这一章时,由于数学的几何图形都很规范,初中生还不完全具备理解图形的思维,所以一时也无法接受全部的性质和概念。这个时候,老师在介绍每一个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几何图形?”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而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几何图形,展开后面的深度学习。

二、探究多种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以一种方式学习,学生难免会感到厌烦。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研发多种学习方式,开启全新的模式,让学生觉得刺激又好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加分奖励制度等。在合作学习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了传统课堂沉闷的气氛,使每个学生与同伴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在接触的过程中聆听、表达,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潜意识中慢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到取长补短,使个人得到成长;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大多数都能做到互帮互助,学习氛围和凝聚力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提升,做事更加积极、自觉。例如,教师在讲到概率这一章的时候,把一个问题分配给小组,小组可以对事件的多样性进行探讨,每一种情况经过分析之后就会变得更加全面。

三、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兴趣就像一盏引路灯一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充满着热情,兴致勃勃,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到达胜利的终点。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心理上的自信感、满足感,从而爱上学习。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就是因为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会不爱学习,如果正确引导他们找到学习乐趣,那他们在学习上就会有动力,而不会意志消沉。

在数学思维上,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透彻事物本质,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次接受事物概念时就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并且在老师帮助下积极探索、发现、思考,最终理解透彻。收获一个好习惯,我们将受益终身。养成这种探究式思维模式,学生在学习上也能收获很多。例如,在教师讲解方程组的概念和形式时,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并提出相关问题,如“方程组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方程组的计算原则是什么”等,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明确的目的并且能够自主学习和理解,提高数学的探究学习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初中数学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将掌握的数学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对生活有一定的帮助。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带着极高的热情和好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一种完全放松、完全快乐的学习方式领略数学这一门学科无穷无尽的魅力。探究式教学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帮助很多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目前,关于探究式教学的界定纷繁多样,角度不同、情境不同,解读也不同。虽然界定的角度不同,但均包涵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即“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4]我们从“学”的方面、“教”的方面和“科学研究”方面三个视角进一步细化,探析其内涵,见图1。

二、探究式教学的历史沿革

探究式教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鉴于此,我们以时间为脉络,追溯探究式教学的历史渊源,比较不同时期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如图2。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它是基于教学的可操作性而导向特定的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程序,它最显著特征是构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5]目前,常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自探共究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共同研究过程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从情景、协作、会话中,让学生建构知识;从问题解决过程中,体现知识问题化和问题解决知识化的思想,以问题构筑教学的主题,以问题体现教学的精髓。

实施模式:见图3

2.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吸纳“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之长,避其所短。双主模式主要包括:5E循环教学模式和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

(1)5E循环教学模式。

奥德瑞、乔潘等人的5E循环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科学课程发展研究计划》──70年代早期从幼儿园到6年级的科学计划,也是最原始的探究课程计划模式。[6]它包括五个阶段:吸引阶段(engagement)、探索阶段(exploration)、解释阶段(explanation)、融合阶段(elaboration)、评价阶段(evaluation)。5E循环教学就是在这五个阶段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完成探究课题。该模式从学生“做”科学,对学习的渴望,寻找机会协作并实现合作;通过做科学,修正自己的想法、承担危险以及展现正确的怀疑、批判等意愿方面体现了科学探究对学生的要求。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传授核心知识,学生主动应用知识、理论。

实施模式:见图4

(2)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

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是理查德·萨其曼(RichardSuchman)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之后,结合教学法因素概括而成。它训练学生组织资料,进行因果关系的推理以及建立和验证理论,是一种由事实到理论的训练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再现了科学家进行探索的进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6]

萨其曼探究教学训练模式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这样的程序。具体实施如图5。

四、概念图应用于探究式教学的案例

将概念图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师生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我们开展“抽水马桶节水研究”的全过程。提出问题:如今进入楼房居住的人愈来愈多,家家都用抽水马桶,大量的自来水被用作冲洗马桶而流失掉了,怎样用适当的水完成冲洗工作,既对家庭经济实惠,又为国家节省更多资源呢?

探究问题:冲水马桶节水问题

制定研究方案:教师和研究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探究内容、探究步骤、时间进程、人员分工等等,并把所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及方案用宏观概念图全部拟订出来,形成完备的研究方案,以方便操作。

组织研究活动:按图7进行分工实施。

修正和完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五、结语

概念图是用简单的图示来表征知识的有效工具,是知识的高度浓缩。用它来解读探究式教学,可以使我们轻松地理解其内涵、历史发展及实践模式。将概念图引入到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可以使研究者思路明确,轻松地把握探究过程,清晰地展示探究成果,最终达到提升研究者探究能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Joseph.D.Novak&D.B.Gowin(1984).LearningHowtoLearn.NewYorkand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Klein,S.P.,Kuh,G.D.,Chun,M.,Hamilton,L.,&Shavelson,R.(2005).Anapproachtomeasuringcognitiveoutcomesacross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46,(3):251~276.

[3]Yin,Y.,Vanides,J.,Ruiz-Primo,M.A.,Ayala,C.C.,&Shavelson,R.J.(2005).ComparisonofTwoConcept-MappingTechniques:ImplicationsforScoring,InterpretationandUse.?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42,(2):166~184.

[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

[5]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80.

[6]廖伯琴.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8~99.

[7]刘红.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4,(4):25~28.

论文关键词:概念图探究式教学解读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方法研究

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对于学生而言,还有很强的探究实践性。在传统地理学科教学方法中,往往以理论基础讲解较多,缺乏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课本上的规律性问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兴趣收到了极大的打击,阻碍地理学科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及应用实践的能力等。下面,笔者就谈一下对初中地理学科探究式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果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否则教师的教学手段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是盲目的、事倍功半的,同时还会延误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学生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初中物理学科上运用探究式教学,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相应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得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为同学展示教学相关内容,创设地理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好奇心和兴趣,打破教师的神圣化,让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大胆猜测,积极探究问题,透过问题的表象看本质,从中提出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贴教材,善于创设意境、设置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主探究,搜集材料,实现对答案的寻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经验和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队员之间的合作完成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发现新奇想法时,不要一味否定,要给予保护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激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

教师应提出一些符合学生学习程度的地理理论和知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提问和分析,并对学生有困惑的地方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学习地理知识,学习其他教学成功案例,开拓教学思维,寻求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

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对小组结论进行书面表达,然后总结归纳,将各个小组的结论总结起来,结合教材归纳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让每一名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学生相互交流,并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注意要点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尽职尽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引导。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互动,因此教师应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来参与教学活动。

进行探究性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应为主体地位。教师在创设意境时,要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关系时,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的原则,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破除教师神圣化。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惧权威,与自己平等交流,鼓励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地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应用分离的现象,使得学生很难消化课堂知识。不同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积累都有着差异,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当前学情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地理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考察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发现问题,掌握实践能力。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教材内容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框架,又为学生解答了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探究式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待于我国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挖掘创新,总结成功经验。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环境及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呈高.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2012(8).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水轮机原理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Practice on Inquiry Teaching of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LIU Zhong, ZOU Shuyun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eaching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The idea and measure of inquiry teaching were propose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nd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se study and practice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ffects.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Turbine; learning interest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教和学两者互为依存,教师的教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进程和效果。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未能参与课程的讨论过程。①“水轮机原理”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方向的主干专业课,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传统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难懂的感觉。②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探究式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应用性强的课程。由于学生被引导进行深层学习,其对很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为加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更为自然。比如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学生的兴趣选择,也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这样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水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效果,有必要研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活跃课堂气氛。

1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

探究式教学对于教师是一项极富挑战的工作。该挑战一方面来自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来自老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能力。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需要老师把问题的答案分析和解释给他们,而是自己独立思考找出答案。正因为学生们能独立思考,所以全班几十名学生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老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执教素养,那么就很难应对学生的问题。

因此教师除了从事课堂教学外,还必须进行试验研究、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等活动。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提高基础理论水平,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项目丰富经验和技能,通过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以求创新与改革,最终提高“水轮机原理”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提高“水轮机原理”教学效果的途径

“水轮机原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时应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公式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如水轮机蜗壳水力计算公式,各类教材中鲜有推导过程,只给出一个结果,每次上课必有学生问如何推导。该公式推导较复杂,用到繁琐的积分代换或复变函数的知识。而且,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蜗壳:基本理论式,带碟形边蜗壳的实用计算式,铸造蜗壳的实用计算式,与箱式座环联接的蜗壳的实用计算式,每种公式的推导都不简单。通过推导,才能在“水轮机原理”探究式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疑问进行恰当的引导和解答。

(2)对教材的核心知识必须了如指掌。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核心知识与一般知识,主讲教师必须对此有清楚的认识。有两种观念是错误的。一种是认为教材中的东西都同等重要,分不出主次,认为教材中的内容都必须掌握,这样认识的教师必然犯重点不突出的毛病;另一种是提不出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这样认识的教师自然不能让学生学到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技术。笔者按照三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明确每一章的重点与核心,教学中确保这些核心知识的掌握。

(3)必须了解课程知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水轮机作为水电站的“心脏”,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它的复杂不在于结构,而在于其内部流动、材料和设计方法。这些都依赖于复杂的流体计算、现代的材料科学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因此,水轮机是一种与当代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设备。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新的动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4)恰当运用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即使经过探究,可能还是难以理解。对于这些难点,适当运用类比,可以把复杂的理论以浅显的道理进行说明,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水轮机原理”中难以理解的水轮机空化,可以用生活中的感冒进行类比,如表1所示。

表1 关于水轮机空化的类比

(5)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是兴趣的源泉,也是促使学生思考的动力。为了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上课内容设计为几十个相关的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制造应有的悬念和气氛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6)在组织课堂讨论中,要注意扣住“选、定、引、评”四个环节,即选题恰当,定中心发言人,引导启发、评述小结。选题要难易适度,由浅入深,讨论才能顺利开展;事先定中心发言人作重点准备,使讨论不出现冷场;教师恰如其分地给予引导启发,使讨论紧凑;当意见充分发表后,适时地评述、小结,使学生掌握要领。

2 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1)学生应深入开展讨论研究。讨论是学生学习中获取信息、加深认识、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渠道。通过讨论,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一些理解上的偏差,从而达到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应有竞争意识,大胆质疑。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组学生之间互相评分,互相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通过质疑,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介绍水轮机飞逸的概念时,某些教材上说“当水轮机突然丢弃全部负荷时,如果导水机构故障而不能关闭,水轮机转速会迅速升高。当输入的水流能量与转速升高时的机械摩擦损失能量平衡时,水轮机达到某最大转速,即飞逸转速”。有的同学就提出疑问:像三峡这样的机组,单机容量700MW,如果发生飞逸,700 MW的水流能量全部用于水轮机的轴承等处的摩擦损失,那么,这些摩擦损失会变为热量,700 MW的能量变为热量,能否把整个机组融化?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学生们就开始思考并踊跃讨论。经过教师提示,结合之前学习的水轮机工作原理和水轮机能量损失,最后学生们确定是教材上关于水轮机飞逸的观念错了。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当水轮机发生飞逸时,由于水轮机转速的不断升高,使水轮机的内部流动远远脱离了最优的无撞击进口和法向出口状态,输入的大量的水流能量成为转轮的进口脱流损失,而且大量的水流能量以出口环量的形式从水轮机出口流向下游,此时的水轮机效率极低,仅有少量的水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这部分能量使水轮机升速,并与水轮机的机械摩擦相平衡。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也需要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获取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

(3)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否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加创新竞赛或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而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同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讲授法也有其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探究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热能与动力工程”,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暨长沙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JG1307)

注释

① 安黔江.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00-101.

探究式教学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方法 有效教学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在理科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标准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东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课程标准》中还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积极探究

由于受尊师重道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直存在老师权威不容侵犯的观点。即使老师犯了错误,学生也不能在公开场合反对。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萎缩,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放弃权威思想,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和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它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自重探究的一种内在动力,可见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先导。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异的物理观念,因此,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探究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又启发性地提出问题,把新知识作为问题呈现出来,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得新知识。如在“光的传播”新授课时,用flash制作一幅光的传播动画课件,通过详细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引人入胜的动画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进行探究。

四、从物理实验入手

通过实验这一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总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教师通过对教学各个环节巧妙安排,给学生以最大化的动手实验空间,可以是一两个取材简单、趣味的小实验,也可以是教师或师生共同事先准备好的较为复杂的实验,不论实验是否成功,只要学生能自己动手,教师就能从中获得教授关键概念的机会,就能从课程一开始就使学生置身于奇妙的物理世界当中,紧紧抓住学生,从而体现“探究学习”的主要过程和方法,以“空间”换“时间”,使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例如大气压强的概念对初中学生是十分抽象的,我们可以由日常生活的吸附于光滑物体上的皮碗儿,再引入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样同学们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串、并联电路中,对于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没有实验的学习也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直观很多而且容易了解记忆。“探究学习”使学生有了极大的自主和兴趣,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设计几个小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让同学们合作或靠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让学生在室外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时的平均速度,使其充分理解、明确讲平均速度的时候,应该是运动物体在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我认为“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而获得知识”。

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和多样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要想学好物理,必须先打好数学基础。物理过程的描述很大一部分要通过数学计算和推导来实现,所以要想使“探究学习”顺利进行,则必须要善于用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来探究物理学的自然过程。许多物理学的规则、公式,都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在具体的条件下,通过数学的严密推导而得出结论,这是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思维方法的重点,从“探究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规律的推导、推理当中,让学生不但能推导验证物理规律的正确性,而且从中体会物理学家研究物理规律的艰辛。从而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扎实牢固,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所以,我认为“探究学习”的第二个特点是“加强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能力”。

总之,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燃孩子们心灵的智慧火花。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探究能力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发现。长此以往,必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深远的是,教师鼓励学生将探究课题实际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大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科学的愿望。作为老师要勇于承担教育本质传承的重任,在学习和探究中体现真理和人性化才是对人类的首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新凯.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体会[J].试题研究,2012(10)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质灾害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