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1:06:21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1问题选取

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定位,同时又要结合非统计专业的现有实际,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定位,选择难易适中且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做到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稳步推进,慢慢形成学生的探究思维定式。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初期阶段,应选取单一的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问题。最好是能够当堂形成结论且给学生较深的印象。随着探究问题的不断深入,结合教学大纲,问题的选取进一步深化,逐步设置有一定探究压力但系统性不强并限定探究学习难度的问题。此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抽样标准实施抽样,让各抽样小组分别观察其组内的方差水平。在此基础上一旦实施整群抽样,则误差水平可能的变动趋向。也可以就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的特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别去对应会计课程的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以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连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等到学生逐步适应探究式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模式后,教师就可以布置系统的、需要学生分组分任务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任务。

2布置问题

将选取的问题布置给各个小组。小组根据问题的大小与多寡,通常5~6人为一个小组。对于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多分几个组,各组的问题不强调其唯一性,可以重复,以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完成质量。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可根据问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情况,先确定各组组长(初期组长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统一指定,但随着探究活动的逐步开展,组长应鼓励个人报名或学生推荐),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侧重和个人喜好选择小组成员。每一个小组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但无论问题难易程度如何,都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分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不允许有学生轮空,也禁止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包大揽(但不排除必要的协作)。

3迅速完成组内分工

各组领取任务后,在较短时间内由组长在本组内根据个人的特长确定组内分工(3~5分钟即可)。制定抽样方案、实施抽样、搜集整理数据、查阅资料、分析推断、撰写报告等。对于具有共性并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独自完成,不因分工而隔断知识体系。

4收集分工情况,据此串讲知识点,引导学生的工作方向

教师可收集各组分工情况的书面结果,根据分工结果分别讲授各方面、各环节涉及的知识内容。讲解应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可以打破书本固有的知识点顺序。告诉学生在各自的工作中可能涉猎的知识内容,资料查找的方向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要用到的方法。说到统计指数,涉及同度量因素,就涉及了物量指标和价值指标问题,涉及派氏、拉氏指数的选取,常用的CPI确定方法同样会牵扯到基期的选择、权数的确定。因而鼓励学生去查找相应的文献资料,并进一步思索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拉氏、派氏指数分别代表了哪一种思维定势和探究趋向?指数体系的确立基于什么考量和出发点?指数体系的确立和因素分析的实际意义在哪里?等等。这种串讲,既为学生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同时又告知了基本的分析方法。

5文献检索,初步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依据各自工作任务,分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报纸杂志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持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资料文献的查阅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很可能在探究初期只是查阅了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表象资料,而忽略了深层探究所需数据的收集,结果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

6集中讨论,相互激励,深入探究

各小组成员在收集相关资料并形成初步意见后,可及时组织大家集中讨论。每个人均可阐述自己观点,对所选用数据资料的可信度,使用方法是否得当等,听取他人意见。讨论过程中可有效实施相互的智力激励,迸发出灵感火花,为进一步发现深层次问题,探究和解决深层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7课堂交流、汇报

学生在组内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各自完成分工任务。形成统一意见后,应将成果制作成PPT文档。在规定时间内由教师组织集中进行课堂交流、汇报。由各组主讲人通过PPT演示本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允许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完善。

8教师讲评

根据各组汇报结果,教师要进行及时讲评。既要对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其在方法、思路上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指导学生及时转换思路,回归正确的探究方向。探究式教学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由于学生认识问题和所学知识的局限性,极易形成学生“钻进去、出不来”。问题的叠加效应可能会打击学生探究热情,或导致“不可知论”。教师的及时讲评和肯定,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归探究学习正途的指南针。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活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组织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力度,并不断提升自身知识运用能力

探究式教学从表面看是把探究学习的主体转化为学生,但实质上绳子的另一端是教师。教师的备课、引导、启发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备课任务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应该得到加强。从问题的选取设定到最后的验收讲评,教学的主线仍然紧握在教师手中。哪些问题可以选来作为探究目标,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实施分组讨论、协作完成,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把控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并择机走向生产实践一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始终站在学术发展前沿。

2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和启发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初期,由于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一时难以适应,会因各小组组织不力,学生无从下手,不了解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而产生畏惧情绪。因而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为学生指明工作的方向并及时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利用常规教学课堂平台,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相应沟通平台或手机飞信、微信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将学生引导到独立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逐步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氛围。

3探究式教学仍需要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加以配合

对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很难将之归为探究式问题。加之学生在接收一门新的课程知识时往往出现短暂的不适应。因而教师仍要利用讲堂这一平台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着力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列举实例,多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产生探究问题的冲动和欲望。进而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的自然过渡。

4探究式教学课后占用时间较多,容易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师要合理安排探究式教学内容。挑选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内容作为选题,并适度调整教材体系中的相关章节。做到教学有重点、探究有实效。把一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交给学生自我消化,或由教师使用传统方式串讲带过,把核心知识且具有探究的条件和意义的章节认真组织学生探究学习。避免全面开花、拘于形式,结果造成学生到最后劳神费力、难有所获。统计学原理课程内容较多,结构复杂且难懂。但却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先弄清楚探究式教学的真正意义,对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环节、问题的选取、节奏的把控、效果的评定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欲使探究式教学能够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而非只是“标新立异”,则需要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1.设计原则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法中,课堂教学被看作是探究对象。探究式教学法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应达到的目的以及应发挥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使学生学习到解决问题的科学过程和方法,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主体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师只是作为整个教学过程(即探究过程)中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的原则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在课堂中,并不是说教学中的所有内容、所有环节都适合用探究式教学法,还有一些不适合用探究式教学法或短时间内很难推进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选择一些适合使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且要系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课堂上,要将探究式教学法逐层推进。与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的原则在教学中,并不是只使用探究式教学法这一种方法,将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也更丰富。

2.教师的作用虽然说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起点,是推动课堂教学的要素。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如此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在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究者。教师要能够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能够适时地引导探究的方向,使学生不是漫无边际地去探究,这是教师要发挥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在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真正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做过多的牵引,而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探究式教学法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统一起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

商务英语是一种高度依赖语境而存在的职业英语。因此,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对词、句、翻译的讲解,而在于如何让学生习得这种语境,带着问题和任务来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建立语言环境与文化环境。商务英语课堂应该建立起一套能够培养商务英语习惯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和感受上更贴近商务英语。建立语言环境往往意味着移入新的文化语境。商务英语的学习者就应该置身于商务英语的语言环境与文化语境中,进行积极并且有效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商务文化背景的影响,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也是认识商务文化的过程。两者互相促进,共同使商务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得到提高。二是商务案例教学模式与学生体验性学习相结合。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基本商务知识和基本商务技能操作理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根据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采用典型商务案例,让学生模拟进入特定时间的商务活动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等各种途径的探究式活动,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商务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沟通能力、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探究式教学法给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应该在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融入多种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的能力型、创新型的现代国际商务人才。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1教学理念之角色转变

探究式教学法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图1所示,教师按照自我规划站在讲台上教授,学生坐在座位上被动地听,教与学相对孤立缺乏互动;现在探究式教学法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思路引导者和设计方案讨论者、评价者。教师除了任课教师以外,还可以邀请设计公司、企业设计部门、优秀的学长中的相关专家到课堂中传授经验,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传统课堂中的孤立关系,转变为团队成员协调关系,如图2。教室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传授与学习的场所,也转变为一个全新的舞台,这个舞台也从一个固定的教室延伸到企业的厂房车间、生产线、产品展厅、销售柜台等;教师成为主持人、评委,学生成为演员,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技艺和作品。

2教学内容转变

“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是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Sullivan)的一句名言,也是众多工业设计师的座右铭。探究式教学法的创新不仅仅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更要在教与学的内容上进行革新。在讲授理论环节,在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将课本上的设计理论知识宣读给学生,很多学生都停留在机械记忆的阶段,无法将经典的设计理论有效地应用到具体的设计中;现在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将设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捆绑讲授,理论也从陈旧的课本知识延伸到设计的前沿动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设计理论的理解也应用。在实践环节,探究式教学法一改以往纸上谈兵的实践模式,将设计实践的内容从课本上的虚拟题目转换为特定主题的设计研究、当前国内外重要设计赛事以及企业的实际设计课题,如图3。学生紧随专业发展新动态,所学所感也从课本课堂延伸到企业相关产品的网站、生产线和展厅,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的广度、深度和新鲜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以致用,设计创新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

3教学模式转变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民间俗语道出了团队协作的巨大潜力和功效。笔者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探究式教学法中,也尝试了团队协作的模式,即将班级里几十名同学进行分组,按照寝室、专业特长、课题等以三到五人为一组,如图4,这样班级就被分为若干个具有各自特色的小组。教师团队也从任课教师一人扩建为一个团队,由任课教师、企业设计部工程师、设计公司设计师和该专业毕业的优秀学长组成。这样的团队组织,一方面丰富了师资队伍的实力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将众多学生组合成一个个小团队,团队内部进行有目标有组织的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再将共同完成的设计成果与教师团队进行交流与讨论,大大简化了师生交流的程序,缩短了交流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团队有着共同的设计任务和设计目标(企业设计课题、国内外设计赛事),他们的组员就是战友,他们的竞争对手是班级里的其他团队、其他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以及社会上广大的设计从业者,学生的视野和胸怀就从小小的一个班级扩大为更广阔的舞台,这样的格局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优势互补,学生能够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创造更好的设计作品。在这样的团队模式中,教师团队跟踪和渗透到每一个团队的具体课题的每一个阶段,并适时进行点评和建议。学生团队根据教师团队提出的修改建议进行分工、细化和完善,经过一次次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结束时的设计成果是一个从企业设计课题———设计调研———设计定位———设计构思、调整、优化到整体汇报的完整作品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评价激励机制转变

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他们的潜能,通过团队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过去以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为依据来评价学生某门课程学习情况的优劣。探究式教学法对此进行了以下改变:最终成绩由过程表现成绩和团队答辩成绩共同构成。过程表现成绩由每位同学每次课的出勤、回答问题、讨论等情况来确定,这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同学都十分关注,并及时进行记录,学生也更为重视学习过程而非只看重结果;团队答辩成绩是通过课程结束时的报告会来评定,每一个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将这门课程里所研究课题的设计调研、分析归纳、设计定位、设计构思草图、方案演化、最终优化汇总等内容整理为一个PPT演示文稿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汇报,语言表述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整合能力等都将是考核的要点。教师根据过程表现和最终设计课题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挑选有突出进步、优秀设计的团队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系统完成作业的综合能力。

5结语

工业设计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富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整合型人才,探究式教学法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上,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作用,教师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特色和探究式教学法的精神,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着教与学的探索创新,并在本课程、后续的专业课程、设计竞赛以及毕业设计中诞生了众多优秀设计作品。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它为我们培养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通过对于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调查发现,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教师的引导性效能不能完全发挥;教学方式守旧,缺乏创新意识;过多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学。上述提到的问题都不利于探究式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积极尝试以探究式教学理念去引导现阶段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更多情况下,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入手。探究式教学法不仅仅可以使得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提高,要想发挥这样的效能,就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课程引导者的视角开展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抛开传统灌输式教育的理念,积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更多情况下扮演好引导者就可以了。这不仅仅要求小学科学教师从思想意识上去调整,还需要掌握好课程引导的节奏,避免与学生的探究步伐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合理设置课程问题的难度,避免因为过难问题的设置给予小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其二,积极在课程探究过程中,进行观察,抓住有效的引导时机和范围,带领学生慢慢去理解科学含义,科学规律,使得学生的思维跟随教学进度去进行,在此基础上达到教学目标;其三,积极改变科学是辅课的观念,同等看待科学课程的开展,对于公然占据科学课程时间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以便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除了需要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思维之外,还需要高度重视教师的素质提升。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小学科学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培训,使得其深刻理解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含义,并且指导其积极尝试将其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去;其二,扩展小学科学教师在职教育渠道的扩展,鼓励小学科学教师积极在探究式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融合教学资源,以最大化的营造探究式教学氛围;其三,鼓励教师积极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开展深入的探讨,构建完善的教学技巧交流平台,以保证教学经验和技巧的总结和归纳。

3.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评定都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开展,往往忽视了小学学生科学学习态度,学习努力程度等因素,因此难以全面的反馈出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很不利的。对此,应该积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将探究式学习的情况纳入进去,以此去引导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实际的科学探究课程中去。另外,合理界定平时成绩,学习态度,探究学习能力,合作精神的比重,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以便给予学生科学公正的评价,帮助学生去查缺补漏,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科学教学方案。

4.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究物质环境。以探究式教学法去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探究物质环境。在缺乏相应科学探究设备的环境下,其教学工作的效能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对此,各个学校应该注重以下工作:其一,积极将小学科学教材,器具等设备的采购纳入到学校预算范围,不断夯实科学探究的教学物质基础;其二,注重科学器材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最大化发挥其效能,避免因为缺乏保护而造成的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其三,注重利用校外资源,如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带领学生去了解真实的科学世界,使得学生的科学视角放到实际生活的范围中;其四,积极通过校园板报等方式去进行科学宣传和教育,开展全校范围内的科学实践活动,希望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科学教学环境。

二、结语

小学科学课程虽然仅仅是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其初始性的特点,往往会成为影响后期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总结和归纳自身教学方面的缺陷,积极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进去,引导学生在科学世界中去进行探索。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创造性思维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育教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新的教育思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不断提出,成绩斐然。如此研究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造力。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创新”,探究式教学方式正是基于此应运而生。探究式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造性能力,任何教育方法的应用都有两面性,我们发扬它的积极性,但同时还应在应用中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为方式,此种教学观念是极为滞后性的。中国古代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近代中国的创造发明少了,其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但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在学科教学中,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对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以至学生在考试中分数很高,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强,即所谓“高分低能”。探究式教学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情境中,用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从而形成自觉的、习惯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第二,探究式教学中应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知识理顺,识记、理解,然后讲授给学生就行了,这样“外行也可以干内行”,这是接受性学习,掌握教材知识就是目的。而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教材,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教材只作为一个平台,作为一个支撑,去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去整合教材,引申教材,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共同追求新知识与未知。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必须不断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加强自身修养,转变教育理念。

第三,探究式教学中,应适当安排些专题研究课,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对知识能全面理解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如:在讲解秦汉、隋唐、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对外关系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相关的教材,让学生自己整合,而后得出阶段性的特征概要,即走向世界的秦汉,全面开放的隋唐,逐步闭关的明清,然后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等几方面去分析,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时提出“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点:(1)对外交往频频的原因是:政府对外政策开明;交通便利;国家统一,经济稳定且相对繁荣;文化先进。(2)对外交往的基本途径是:生产技术和文化交流;人员和贸易往来。(3)对外交往的基本内容是:睦邻友好;经济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文化交流取长补短。(4)对外交往的影响是:推动周边国家社会制度进步,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加强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联系和友谊;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最后对知识进行引伸,如联系汉、唐、明三朝对外友好往来的事实,说明对外开放对我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第四,探究式教学中应把握探究的起点。探究式教学应概括教学目标设计好中心议题,通过教师的设问启发同学的询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并通过听讲、讨论,反思,最后推导出结论,即需经历寻疑——质疑——议疑——解疑等环节。探究式教学中设疑要有度,应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质疑议疑、解疑要有法,也就是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否则,疑还是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五,探究式教学中应联系实践,注意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将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地寻疑、议疑和释疑。商鞅…“移本立信”的典故,目的是争取民众支持和信任,教师可以联系“诚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树立“诚信”意识,这样驱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在一种兴奋活跃的状态,学得主动,学得投入,认识才能步步深化,能力才能节节提高。

第六,探究式教学中,要注意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有的历史研究所要求的立场观点、方式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如:史学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等。

第七,探究式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环境。教师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放一个声形并茂的录像片断,用历史典故或生动有趣的语言,有意设计知识上的悬念提供阅读提纲,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第八,探究式教学中,应注重师生角色置换,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师生角色置换,对打破旧有的历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历史教学的整体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行师生角色置换,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要求,容易使学生形成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心理,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对师生间相互沟通非常有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师生角色置换要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以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是前提,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角色置换的量度应适中,内容要适中,同时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学习过程中要引导督促,对结果要总结评估。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 大学生科研能力 教学设计

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创造性、探究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了基本的创新素质,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以往该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采用的是授受式教学,授受式教学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把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具有一定的局限和弊端。探究教学法是一种需要学生设计研究、搜集信息、分析资料、构建证据,围绕从证据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的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本研究试图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结合《体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等有关本课题的论文及会议文献,课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有关的专著,为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2)教学实验法

①教学实验目的

通过教学实验检验在《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实验对象和样本量

实验对象为西安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参加选修《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学生96人。按教学分班进行随机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实验班为6-10班52人,对照班为1-5班44人。

③施加因素

对照组采用传统授受式教学法,对实验组施加的因素是探究教学法。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相关知识的起点,分析为达到目标,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步骤如下:

a.呈现教学目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b.教师讲授新课中的认知领域目标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c.提出问题或给出实例,引导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技能领域目标中的问题。

d.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e.教师让学生展示探究的结果,然后点评。

f.教师给出解题策略指导。然后,学生再次讨论前面探究结果,得出结论。

g.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运用于实际,布置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后作业,要以书面形式呈现探究结果,在下节课要进行讨论和评价。

④实验条件的控制

a.分组前先调查学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情况,尽量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起点相同。

b.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师是同一人,教学条件相同。

c.教师进行统一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专人进行统计处理。

⑤效应指标

a.认知领域的指标:以《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课考试为手段,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b.技能领域的指标:以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为手段,检验学生结合实际运用体育科研理论和方法的能力,以验证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变化情况。

(3)数理统计法

运用 Microsoft Excel 和 Spss13.0 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设计至少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的设计。结合体育科研能力的基本结构的内在学习顺序,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应从培养学生科研选题能力、搜集和分析资料能力、成功表达能力三个层次,就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展开具体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①确定领域目标的理论依据

布鲁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而且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活动不同,每一领域又分为不同水平层次的亚目标。

②确定重点领域目标的依据

探究式教学法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知识和直接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方法。结合《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课的教学任务,在设计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时重点在于认知领域目标和技能领域目标的达成,而且在技能性领域目标达成过程中已经融入了一定的情感态度。

③根据教学单元特点调整各领域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各章节中每个教学单元的特点,选择性地实施探究式教学。在选择时要遵循3个基本原则:一是执行相同的教学时数,以一次课为一个教学单元。二是本教学单元的内容及特点,难度适中,存在采取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是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应遵循规范性、操作性和具体性要求。

(2)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开发决定于对教学任务的分析,分析教学目标中包含的学习结果类型、学生的起点能力和从起点能力达到终点目标所需要的使能目标和其他支持性条件。第一步要通过复习或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应具备的起点能力;第二步要呈现教学目标,并根据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提出学生要进行的探究问题或解决实例问题;第三步学生采用独自或合作完成探究学习活动,教师让学生展示探究结果;第四步教师提供解题策略,学生对刚才探究的结果进行再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第五步探究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布置作业;第六步对所有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作简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进入下一目标的教学。探究式教学环节见图1。

(3)教学效果评价的设计

认知领域目标的评价:该领域目标中的问题有标准答案,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正确结果,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把相关知识融入试卷中的问题进行考核。

能力领域目标的评价:能力领域目标的评价是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习得策略性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目标的评价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结合给定的相关关键词“××参加××体育活动××调查”,完成一个调查报告。

2.运用探究教学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分析

(1)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质量情况的比较分析

实验班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整体质量要好于对照班学生的情况(P

通过学生确定的调查报告题目来看,由于时间和无经费的限制,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确定的选题范围处于适中和偏小的多些,选题难度不是很大;选题依据的表述基本清楚,两班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从选题新颖性方面,实验班的情况要好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认为确定论文题目较容易的学生占35.50%,较难的占到16.15%,对照班分别为15.38% 和27.76%,从数据看来,学生确定论文题目过程中感觉难易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搜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学生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或观察法为主,实验班71.24%的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法,20.75%学生采用了访问调查法;对照班为50.36%和45.82%。对照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少于实验班,而采用访问调查的较多。实验班学生运用搜集资料和经验事实材料方法达到较熟练程度以上的占60%,而对照班达到较熟练程度以上的占46.66%;实验班学生不太熟练和不熟练运用方法的共占到20%,对照班占到30% 。

从研究成果表达能力的各评价指标来分析,较差方面主要集中在摘要的表述,图表的规范性和得出的研究结论三方面。72.16%的学生对摘要内容的表述不够全面,有的缺少目的。图表的规范性主要因为学生平时缺乏实际操作,对统计图表的使用条件和格式不清楚,实验班操作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研究结论的表述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从实验结果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无论是对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效果,或是其中的选题能力、搜集和分析资料能力、成果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2)《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课程结业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学生考试分数整体情况,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绩成正态分布,各班学生成绩集中在70-79分,不及格率很低,学生对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知识掌握良好。实验班学生70-79分和80-89分的学生人数要高于对照班的情况。

从学生回答卷面问题情况分析,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对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层面上看,即反映在填空题和简答题方面,从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学生总体失分情况无大的差异。

学生在知识的运用、分析和评价层次方面的得分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即在辨析题和应用题回答方面,学生的失分情况相差较大,试验班学生得分率要好于对照班,采用探究式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体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灵活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结论及建议

结合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探究式教学法运用的基本程序,探究式教学法在《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课的教学设计应从培养学生科研选题能力、搜集和分析资料能力、成果表达能力三个层次,就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展开具体的教学设计。采用探究式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体验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灵活掌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运用探究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校适当增加《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开课时数,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体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授课时间和撰写毕业论文时间有一定的衔接性,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63.

[2]崔相录,曾天山主编.中小学探究教学实践[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3]皮连生等.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8.

[4] 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10.

[5]杨光翠.探究式教学方法浅谈[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49-50.

[6]陈珂.浅谈体育教师科研[J].时代教育,2009(10):19 .

[7]程毅,蔡宝忠.我国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及主要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4,3(4):13~14.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57-03 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链的最高端,只有将研究生教育做好了,我国才能真正地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大国。但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致使研究生教育有了向本科生教育回归的趋势,导致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出现下滑,不能完成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因此,如何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为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笔者做过长期的思考。在阅读费孝通先生的《留英记》一文时,受马林诺斯基教学方法的启发,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讲授的课程,笔者设计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笔者所讲授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研究》一课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套教学方法很难用一个词来完整地表述出其含义,为叙述方便,暂且称其为课题研讨式教学法。

一、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笔者在第一次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时,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共有7名同学,学校将该课程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课,共16课时。为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没有机械地按照学校的安排上课,而是按照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设计做了调整。

笔者将课题研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课堂讲授阶段,第二阶段为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田野调查和撰写论文阶段,第三阶段为课堂学生报告和讨论阶段,第四阶段为指导学生课下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阶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笔者所在学校寒假较长的特点,笔者将第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在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校安排的第一学期课程后,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笔者召集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课题研究》课程的7名同学进行课堂讲授,首先讲授《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学术界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的基本方法、途径;其次,笔者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十个选题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每人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在寒假期间自主进行,但对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也要求学生利用电话、电子邮箱和QQ等通信工具随时与笔者联系,以随时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寒假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一是认真阅读一到两本代表性的学术专著,以系统了解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学术文章,了解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三是进行田野作业,调查家乡建国以来与所选课题相关的民间文化事像的变迁状况,并搜集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地方文献;四是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所调查搜集的资料,撰写学术论文;五是在所写论文的基础上,制作用以课堂报告的PPT。

第三阶段是课堂报告和讨论阶段,在第二学期开学后的正式上课时间里进行。为使课堂讨论更有效果,笔者并没有在一开学就进行课堂报告和讨论,而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和撰写的论文初稿发给其他六位同学,要求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其他六位同学的论文和资料,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以便在课堂讨论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自己继续修改充实论文和PPT。经过两周的准备,从第三周起开始正式上课,每次上课时间为两课时,每次上课首先由一位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报告,报告时间不超过一节课。在学生报告结束后,主要由其他同学予以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做报告的学生同时做出解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笔者主要是倾听,只是不时地插话,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在讨论会结束后,笔者再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学生的论文和讨论会中出现的问题做一简单评点,并要求已做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继续修改完善论文,未做报告的同学课下好好准备。

第四阶段主要是学生在课下修改完善论文。做过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修改完论文后,再交给笔者,笔者再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继续修改,并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正规学术规范撰写,直到修改到笔者基本满意为止。对于其中质量较高、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几篇论文,笔者向有关刊物推荐,结果有三篇论文得以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都非常高兴。

二、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作用

实践表明,将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引入研究生教学中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它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课题研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从选择课题到撰写论文的每个环节都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即使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第一环节,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课题研讨式教学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囿于学生的基础问题,课题难以让学生完全自主确定,需要由教师设计,但每个学生研究的课题不是由教师分配,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做一定程度的改动,教师只是介绍科研选题的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题。由于课题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就有兴趣,有动力去进行研究。在课堂讨论环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并不发表长篇大论,只是组织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辩论,使讨论能够热烈而有序地进行。

2.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课题研讨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讲授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讲授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选题,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入门途径。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着重于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写作论文的能力。第三个环节通过课堂报告和讨论训练学生的表达、交流和互相启发能力。第四个环节则通过要求严格按照学术规范修改论文,训练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经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基本熟悉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从而为以后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3.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教学相长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精华,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一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教与学基本上是单向性的。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就要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密切结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变成科研过程。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也要求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教与学由单向性关系变为双向性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这种双向交流中,一方面,学生活跃性的思维所形成的新观点可以给教师以启发;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可以促使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了提高,教师也从中受益。

三、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为了使这种教学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课题研讨式教学适应于小班教学,不适合于大班教学。课题研讨式教学需要教师有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只有实行小班教学才能做到。笔者以前在上大课时,也曾尝试过课堂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因为难以掌控,往往都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不得不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2.课题研讨式教学法适合专题研究类课程。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带有研究性质,要求学生利用已学到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此教学方法不适合那些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基础类课程。

3.对学生的考核要考虑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而不能仅仅考虑学生最后的论文。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如果仅考核学生的论文,就可能使学生只注重最后的论文写作,就不能调动学生对待其他环节的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综合素质的目的。

4.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课题研讨式教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费时较长。教师需要对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必要的掌控。如果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掌控,那么,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就会流于形式,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下都要尽心尽责。

5.在设计选题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设计的题目不能太大,要尽量小一点、具体些。如果题目太大,学生难以做精做细,会流于泛泛而谈。二要考虑到学生的研究条件,设计的题目使学生有条件去完成。笔者在设计课题时,主要考虑了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术界已有的研究状况,尽量选取那些学术界已有了一定研究,但还有研究余地的课题。如果学术界还没有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就难以进行研究。如果学术界已研究的很成熟,那么学生只能重复前人的观点,不可能进行创新。二是田野调查的时间和经费问题。在学生正常上课期间,不可能抽出时间让学生去进行田野调查,至于经费就更谈不上了。所以,笔者设计的课题尽量使学生能够利用寒假回家过春节时间,在家乡完成。

俗话说,教无常法,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对于笔者的探索,学生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要继续探索,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留英记[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246-272.

[2]郝明君.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5-118.

[3]谢美华,张增辉.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61-63.

[4]欧阳丽莎.德国“探讨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研究,2008,(1):58-61.

[5]王玉.对研究生专题研究导向式教学方式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44-48.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轻工业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202071608)的阶段性成果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探究式;素质教育;思想品德课

目录

摘要………………………………………………………………

1、探究式教学法………………………………………………

2、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2.1、创设问题,营造探究………………………………………

2.2、引导学生思考作答…………………………………………

2.3、完善结论并提出思考………………………………………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那么,要使学生主动发展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历来是教学论研究的两大内容,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映出一定时期的教学理论和时践水平,通过启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法就是要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受教育者即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从而全面提高自己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索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在美国探式教学法科学教育标准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书籍和其他途径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在这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它符合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相适应。

2、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思想方法、思想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责任感。一般的探究过程涉及:观察,提出问题,作出预测、猜测或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并开展工作以搜集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解释(解读数据)以验证假设,得出初步结论,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及提出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将上述探究过程与结果以一定的方式陈述或表达出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及开展评价。

2.1、创设问题,营造探究

探究式教学最基本的是老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开始。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基本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提出难度适中、逻辑合理的问题。当然,教师也应该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那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探究。例如:在《欢快的青春节拍》课中,笔者讲第二部分“成长的烦恼”时,首先请学生听《小小少年》歌曲,音乐导入体现了青春欢快的节拍,也唱出了成长的烦恼,同时也点明了本节课的目标。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小少年“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他有哪些烦恼?应该怎么办?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敢于提问。笔者用听音乐的情景,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既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2.2、引导学生思考作答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这一步骤是探究式教学法的主体。经过探究过程,学生要把自己的实验过程或者讨论的意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给定与目标答案之间的联系,就成了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式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但是探究活动的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例如:在教学第14课第一框《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时,课前准备我做了以下工作:1.布置学生预习本框内容,明确学习目的。2.安排学生搜集整理爱国人士和民族英雄的事迹。3.师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上因特网等,广泛搜集关于(两岸交流、言论、美国对售等)的最新信息。4.教师准备好自制教具,多媒体教学用具等。在教学内容上,我打破原有的教材内容结构,以学生比较关注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旨在从开头就抓住学生的心,并以此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引出“一国两制”,“维护国家统一”等知识点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设置“议一议”,“赛一赛”,“学生展示”,“实践活动”等栏目,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3、完善结论并提出思考

在新问题解决之后,不但要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由具体问题向一般情况推及,举一反三。在整节课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完美,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系统的概括,帮助学生记忆重点知识,迁移运用知识,综合掌握知识。而这一环节可以找层次好的同学进行,也可以通过讨论式进行,使整节课能够再次掀起高潮,在高潮中结束,整个过程既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向学生明确指出正确运用世界观、立场、方法论原则,并不断对这些世界观、立场、方法论原则的用法和作用予以反复说明和强调,让所有学生都能搞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策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转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促进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设计课堂的教学程序,同时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完《意志坚强的表现》这节内容后,插入“挖井----功亏一篑”的漫画。提问:“为什么他挖不到水啊?”、“难道地下真的没有水吗?”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举手发言:“他的意志不够坚强”、“没有耐心”、“不能坚持”等等。情绪非常高涨。我又趁热再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克服苦难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呢?”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样,通过再创情景,一方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扈树生,张学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探究式教学法的思考.[期刊论文]《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刘丽波.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研究--兼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必要性.[期刊论文]《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1期-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9篇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要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感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如:在讲《三国鼎立》之前,从《三国演义》的历史电视剧中精心选择一组人物画面,如曹操、刘备、孙权、董卓、袁术、吕布、孙策、周瑜等神态各异、各具魄力,又为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右到左缓缓地出现在屏幕上,仿佛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向你走来,同时出现小说中最经典的几句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将几句诗句依次打在屏幕下,再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片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视性,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很浓。学生在观赏中体验历史情感,把各种感官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备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历史,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究角色。在学生观看影视资料的同时,教师要适当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2.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新课程改革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很适合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实地考察,培养探究能力。历史问题纷繁复杂,除中学教科书中提及的一些历史大事可作进一步探究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谚语、民俗习惯、人文景点等等的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历史知识,教师要善举多方面的事例,开拓学生的思维,先让他们就自己的知识获取程序展开积极的讨论,以丰富和完善自己和他人的选项。在确定研究项目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有关史志、典籍、丛书、辑录、论文、传记、日志、实物及影印件都属搜集范围,学生可去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处查寻,而后指导学生实地考察。

4.撰写小论文,巩固探究成果。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家乡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些类似于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2.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与功能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完成探究任务,学生离不开组内合作。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受到尊敬,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少充分的机会与条件,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4.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有成效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教师上课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自主学习机制。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布置研究任务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教会学生“会学”。

总之,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吸取了更多信息,明辨表里真伪,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技能;同时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0篇

摘 要:历史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相互活动,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线,发展

>> 例谈乡土历史“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探究式阅读”模式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历史课中的探究式学习 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及其效果 自主开放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例谈 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例谈 例谈初中历史课堂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运用 例谈“锚点探究教学法”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 例谈探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和运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中的运用初探 浅谈历史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浅析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等,帮助学生围绕问题深入理解教材。

4.讨论研究,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讨论为主。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快完成了第一到第三个基础问题,说明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和讨论已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而第四、五个问题学生争论比较激烈,教师在此时要充分起到引导的作用。如“如何评价洪秀全?”,教师根据争论引导学生分别从成长历程、领导太平天国的背景、目的、施政纲领、失败原因以及太平天国的意义等多方面进行思考,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评价洪秀全,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5.归纳总结,迁移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以肯定鼓励为主,同时也要指出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课后作业的布置要侧重基础知识和能力迁移。如“太平天国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一个总结,请围绕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自拟题目,做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鲜明,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历史探究式教学,只是历史教学法中一种形式而已,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应依据教材特点适当择法,在备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学要求灵活设计。探究式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弊病,才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上一篇:新劳动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慕课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