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2:31:28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教育异化;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36-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是这些成绩的背后却存在一些隐患:

场景一:六年级的小明刚放学,妈妈给送吃的过来,因为他要赶着去上“小升初”冲刺班,没时间回家吃饭……

场景二:某高三教室,学生课桌上的书堆的很高,几乎埋没了学生的脸庞,仔细观察,他的桌仓里也满是书,甚至连椅子旁边的纸袋里也放满了书……

场景三:化学早自习,老师说:“同学们,把我昨天给大家划的那些方程式拿出来背,课堂上我要抽查,那可都是考试的重点……”同学们开始背诵……

场景四:体育课上,老师让学生练习800米长跑,说是下周要体测,有点发胖的佳佳在跑步过程中摔倒了,旁边的同学袖手旁观,不但没有去扶起佳佳,反而有几个男生在那嘲笑:“胖子,跑不动,摔倒了吧?活该,谁让你吃那么胖……”

这四个场景投射的是应试教育对人的摧残,所谓“应试教育”,是我们对那种单纯由考试来决定入学或升学机会的教育现象的简称。[1]当今的教育一直在围着“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转,一切都以分数衡量,不管学生心理是否健康、道德是否高尚、创造力是否突出、自理能力是否合格,所有这些都不重要,教师、家长、社会都看重的是成绩,好成绩代表一切,这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它是一种异化的教育,即教育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失去了教育的“美”。

“教育异化”在本文中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培育下一代使之更好的创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教育的作用被歪曲地发挥。[2]教育异化表现在教育内容的异化、教育方式的异化、教育评价的异化,这些异化的现象都是背离了教育的真实本质,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使教育成为了一种“非教育”。

一、“应试教育”中教育异化的表现

“应试教育”导致了教育异化,在这种现象下,教育异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三方面的异化。

(一)教育内容的异化

1. 超负荷的学习。所谓超负荷,就是指学习的内容在数量和难度上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3]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与其身心发展紧密相连。所以说,一名学生他所能接受的知识量和知识的难度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教育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应试教育中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家长也通过不断为孩子报补习班助他们“一臂之力”,而学生真正能承受得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们看到的普遍现象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学生的想象力却越来越匮乏,创造性越来越少,这都归因于超负荷的学习对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过多的负面影响,学生无法消化学习的内容,教育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 无意义的学习。超负荷的学习主要是指学习的内容数量过多、难度过大,而无意义学习则是指学习内容的内涵缺乏充分的合理性和意义性,大多内容较为枯燥无味、脱离现实,也就是说,学习内容的“含金量”不够,这主要体现在机械性的学习活动中。虽然教育改革一直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现实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老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为了考好成绩,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记忆知识,没有感受到知识的意义、知识的价值,无法将知识内化,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是和考试大纲密切关联,对于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关注的不够。大量的无意义学习,对我们的教育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学生无法将知识与现实联系,一些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所以“书呆子”一样的学生越来越多。

3. 片面的学习。马克思很早就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在当今社会我们更是把这一内容丰富化了,要求人能够全面、和谐发展。如,身体与知识的和谐发展,知识与道德的和谐发展,智能与情感的和谐发展,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和谐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在这种结构性存在中,各部分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中,学生这些本来要和谐发展的要素却失衡了,只能是片面性发展。学生注重了知识学习,忽略了身体锻炼,轻视了道德修养,这种片面学习的结果就是:学生道德失落日益显现、身体素质日趋低下、生活能力日渐缺乏、创造力极度匮乏。这显然不是成功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它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反而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人的发展。因而,这种片面的学习,也是教育异化的一种表现。

(二)教育方法的异化

1. 灌输式的学习。杜威曾指出:“普遍的即外部的灌输,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4]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老师对学生依旧是空洞的说教、单纯的灌输,他们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使得学习失去乐趣,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受到了摧残,妨碍了他们智慧和道德的发展,他们渴望自由与快乐。真正的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彰显学生的个性,并且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明白学习的意义,主动地去学习。柯尔柏格说:“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5]由此,单纯的灌输式学习也是教育异化的表现。

2. 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实施教育必须尊重这些规律、符合这些特点。皮亚杰提出过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与教育内容。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年龄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这一提法很科学,教育就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安排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如,处在低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具体图片或实物进行教学,到了高年级,教师就可以用逻辑性强的演绎推理等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有序进行。

(三)教育评价方面

教育评价要追求多样化。应试教育中,教育评价的方式就是考试,一切以分数为主,人们根据分数的高低判断学生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畸形的评价方式。我们的教育要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综合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际生活常识、生活自理能力、创造力等进行评价,让教育的评价反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非只是学习能力。评价的方式可以多元化,比如融合平时生活中的表现、周围同学、老师的评价等等,这需要社会、老师、家长正确的看待教育评价,全面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和积极作用,全面看待考试的作用和分数的价值,既重视过程的评价,也重视结果的评价。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它所培养的人应该是快乐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而当今的“应试教育”却背离了这种目标,使得教育异化了,如何让教育返璞归真,实现其真正的目的,让教育变得越来越美,需要我们共同思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彭军.教育竞争的异化――“应试教育”的哲学反思[J].平原大学学报,2007(2).

[2]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3]李晶.教育何以异化[D].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4]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9.

[5]伍香平,岳伟,王慧.教育异化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7).

[6]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51.

[7]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39.

[8]曾黎.关于教育竞争与应试教育的理性思考[J].天中学刊,2000,(4).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应试教育;专业化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直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在19世纪时欧美学者注意到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细化,专业性太强,知识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对其它的学科不涉猎,缺乏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长此以往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进步形成阻力。通识教育的观点在这种局面下被提出来。通识教育的构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大学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其目的是首先教导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然后才是教授专业知识为进入社会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基础。通识教育最终目的是“育”而非“教”,不对专业进行硬性的划分,充分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自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作为通识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美国通识教育经过百余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总结出完整而明确的课程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标;二是,培养学生人格和道德目标。通识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数理统计和分析能力、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以及综合推论能力等,还要通过理性训练、启发心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如哈佛核心课程强调,引导学生掌握“有教养的人所必备的学识、智能以及思辨方法”,使“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课程是要“致力于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人文基础方面得到强有力的训练和熏陶……,使他们成为非同一般的工程师、科学家、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领导地位”[1]。

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全部课程中占35%左右,如芝加哥大学是50%,哈佛、斯坦福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耶鲁占44%,哥伦比亚大学较低也占到20%-22%。通识教育备受重视,除了开设写作、数理统计、外语等基本技能课程外,还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多门课程和科目。许多大学在通识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侧重于人类最基本的知识和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俄亥俄州立大学专门开设所有学生都必须选修的写作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流畅、逻辑性较强的写作能力。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使得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在通识课程中的比例日益提升。如美国西北技术学院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至少修满两门课程,使学生对人类历史、人类所处的世界、人类思想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则对跨学科课程极为推崇,认为跨学科课程能够巩固特定领域及学科的知识,强化批判性思考与交流能力,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国大学普遍设有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通识课程的规划和执行,并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来确保通识课程科行而有效的实施。在课程考核方面,覆盖范围广,题型、答案灵活,考试次数多,成绩评定相对客观全面。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改革的推进,美国大学逐步以等级和文字评价来取代数字评分的做法,力求做到评定的科学、客观。新华网伦敦2005年9月16日电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文章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美国的大学汇集了世界上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44%经常被引用的论文,都出自美国的大学。在美国,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口比例高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独占世界鳌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由通才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变,很长一段时间里,“专业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这种专业教育在当时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急需人才的困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专业分科过于细化的弊端开始显露,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薄弱、素质较差,适应性差。20世纪80年代末期,高校逐渐认识到拓宽专业、学科渗透、素质培养这些加强学生基础的措施更有利于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可持续性发展[2],大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对其进行通识教育显的愈加重要。

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引进时间较短,我国部分高校在开设一段时间的通识教育课程后,现面临着目标不完整、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全面等困境。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大学确立了通识课程目标,如北京大学通识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的最基本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从而成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武汉大学通识课程目标是“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各门知识及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不同分析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强调的是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从上述两个高校可以看出,其通识课程目标在于拓宽专业面,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在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善尽作为“人”和“公民”职责方面并未提及,其中心思想仍是专业化教育的委婉表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或被表述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完备的人性”,总而言之,并没有脱离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的依然是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3]。邓小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提出面向四个现代化,号召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方面的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五育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德育是被列为首位的,由此高校不仅要担负学生的知识培养更应该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很难想象一个满腹经纶却心理扭曲或道德低下的人,会成为一个广受尊重的科学大师,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案、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两次向动物园狗熊泼硫酸、云南大学马加爵不堪忍受欺辱石锤砸死四名室友、今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毒死案件,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一要求,仅仅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和一个正常的人格。对于这一点,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年学子自己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

从古代的八股文选才被废除改为科举制度,再从应试教育演化成今天的素质教育,然而从目前的开展状况来看,几百年的教育改革到最后实质上还是原地踏步,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式的填鸭式和投机性等特点,泯灭了一个民族的创造性。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绩仍是高校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地位重要。各大高校高喊着通识教育的口号,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通识教育课程通常被设置成选修课,成为了额外的、次要的、捞取学分的课程,在必修课的挤压之下名存实亡,从而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的轻视。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学分占本科总学分的比例达到22%,而我国大学的通选课一般只占10%左右[4]。

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几乎均未设立负责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除复旦学院外)。教务处作为全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通识课程的开设、选课报名、教师安排、资源配备、成绩管理等工作主要也由教务部门负责。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被默认为重要课程的前提下,增加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与实施的随意性。

教育不应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样模式、同样思维的“产品”,它的最终目的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使个体的创造力发挥到最大值,将“制造”改为“创造”。

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步伐,而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我国开展通识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国家教育部门从根本上摒弃应试教育体制,通识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楠,周建华.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比较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 课改 坚定地走在课改路上 课改看“课” 实践课改 享受课改 坚持课改 着力改课,给力课改 ,课改激辩 山区咚咚咚地响起新 课改的声音 重建课改共识 浅谈高效课改 浅谈课改体会 感受“121”课改 课改之路 浅谈教学课改 课改初探 学生需要课改 课改风雨路 浅谈课改 课改三要 课改实验总结 课改前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课改绝非简单地改课 课改绝非简单地改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肖龙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课改与现实教学的矛盾。学校文化系统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显性的)和师生精神世界构建。搞改革就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和“管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胆识。 关键词:课改;改课;自主研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27-02

自2012年起,我和学校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开始了网络自主研修之路,目的当然是为了踏上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提高自身课堂驾驭能力――在实践中,能有更多的有效方法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无论是在网络研修活动中,还是在一线课堂教学中,与我想法相同者甚多――大家将更多的关注点多放在了“课堂教学方法”上。网络研修中,我们观看名师课例,名师讲座,集中研讨改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实际教学中,我们听课、评课,组织集中学习与研讨。渐渐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认识:课改就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却一直感到有一种困惑于心:即使我们努力学习了很长时间,却总也跳不出教育难题接踵而来的怪圈,总也说不清教育教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总也很难改变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的现实。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啊?前进路上的障碍到底在哪里?是应试教育?是教育体制?思之良久,也许不完全是因为这些,也许从开始我们的认识就过于单一,太过肤浅了――我们简单地认为:“课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并试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来改变当前教育现状。

实际上,“课改”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系统,而“课堂教学改革”也只是组成“课改”的一部分,绝不能等同看待!

无论是一线普通教师,还是热衷提升自身能力的教师,恐怕都意识到了当前教育存在的几个矛盾:

一、应试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矛盾。

可能众多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认识:整天学这学那有什么用?到最后还是赶不上我以“题海战术”取得的分数高!

每次检测之后的教师排名,丰厚的奖励,很自然地将老师们推向了“追逐利益”的风口浪尖。而追逐这一利益最简单、最有效、每个老师都会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而研究呢?由于正处在学习、改革、摸索的阶段,自然效果不会明显,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如此“现实”的状况,如此“现实”的社会,老师们自然都会选择!

但它终究不是教育,或者说是“畸形”的教育!

二、应试教师与研修教师生存现状的矛盾。

在应试教育之下,“分数”成就了无数的“英雄”,也一次次让个别教师的研修热情遭遇寒冬。可以说,在应试教育下搞“课改”的教师是孤独的,更是无助的――没有好的成绩,也就基本上失去了“话语权”!研修需要氛围,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可操作的课堂这一阵地。但是,看着一张张考试成绩单,想当“英雄”的冲动让他们的情感天平一次次倾斜!

于是,很多参与研修的老师选择了“平时的课堂进行课改,复习阶段的课堂回归应试”。更有甚者,则学习归学习,课堂归课堂,完全两回事!

三、学校文化氛围与课改精神的矛盾。

我们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大部分已经成了聋子的耳朵――学校宣传、学生活动都在以“考试”这一圆心展开。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则早已淡出了教师的视线。黑板报、宣传栏不断更新的是“英语练习”、“诗词积累”、“奥数题库”,而“图书角”、“美术作品展示”早已灰尘满布,年久失修!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在这些矛盾仍未解决之际,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也就只有无奈罢了!

如果我们不能认清当前教育现状,仍然坚持认为“课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仍然天真地认为“我的课堂我做主――觉得自己、自己的课堂能独善其身”,也就只能慢慢走向“研而不修”,或者“修而无果”的尴尬境地。

我觉得:“课改”是一个教育文化系统的重构过程,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来逐步完成。

第一步、以“考试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这一点,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做,我们无须担心。

第二步、学校教育文化系统地重塑。

提及“学校文化”,我们可能更多想到的是那些“张贴物”等硬件设施,其实不然。学校文化系统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显性的)和师生精神世界构建(隐性的)。

1、学校文化设施建设:

和谐、健康、发展、全面的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营造,更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指引。

它涉及到学校整体规划设计和班级文化建设两个“主阵地”。

(1)学校整体规划:“基于孩子成长,面向国家未来”的学校布局,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更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图书角、运动场地、文化宣传栏;音体美微课程的开设;主题班会、生活课、少先队活动等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出发,构成了学校文化设计的整体布局。

(2)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要符合学校整体布局的要求,同时也要反映出不同班级的不同特色。在班级里,班主任无疑是这个团体的“灵魂”――他的精神将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同时,由于学生的不同,对于未来发展需要的不同,也会使得班级文化的呈现形式、内容不同。它既体现了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意志,也起到了引领学生发展方向的作用。

2、师生精神世界的重塑。

在应试教育下,提出“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理念是不理智的;在应试教育下,要求面向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不现实的;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妄图“以课堂教学改革”来推进全面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分数,已经被我们推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它已经占据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全部精神世界,已经成为“成长与发展”的代名词,是不容更改,更不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亵渎”的。此种背景下,教师成长、课堂改革、学生发展、创造性人才的诞生,都成为了永不可实现的“梦想”!

为此,实现“课改”,绝非简单的“课堂教学改革”所能代替!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每一位教师放宽自己的视野,切实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

角色转换,才有可能将研修到的内容付诸于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理念,发展教学理念。

而教师的转变,也一定会发散到学生身上,进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对成长的渴望。

完成了以上两步,我们才铺垫了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而此时的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也才是基于课改精神的,才有可能是具备可发展性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课改”绝非简单的“改课”,而是一个全新文化系统的建构过程!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参赛对象

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教师、干部及科研、管理人员和与教育相关的人士。

二、征文范围

上述各人员所涉领域(教育、教学、教管、教辅、教研等)的新思考、新实践、新发现、新理论。

三、征文要求

1、一文一论,观点突出,富有创新,利于操作。

2、来稿题目下标明作者姓名及单位,正文前请附关键词或内容提要,正文后注明主要参考文献书目及作者邮编、详细通讯地址(是城市的要标明何路何街何巷何号何房)、联系电话(座机、手机)、电子信箱,另附100字左右作者简介(含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务、职称、学历、专业、简历、成就和主要研究方向等)一份并一寸免冠标准贴证照片2张(反面写上作者姓名)。

3、来稿10000―6000字(文稿版面字数)为宜,请打印或用16开方格纸工整抄写(每行28-40字为宜),并在文末作者亲笔签名以示文责自负,能附寄光盘或软盘或U盘更佳,最好发电子稿(E-mail:)。

四、参赛须知

1、本大赛聘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作评委,评审结果公正、权威。

2、长期征稿,每年一届,每届当年1 2月3 1日截稿(以当地邮戳为准,截稿以后的来稿自然转入下一届评奖)。边来稿边评审,一月内即回告作者。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3、投稿同时每篇稿件邮来面值1.20元的邮票4枚(国际级奖则每篇稿件邮8枚)。

五、入选待遇

1、每月评出全国特、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具体获奖名额视稿件多少按比例定,特等奖奖金600元人民币);每季度评出国际特、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特等奖奖金1000元人民币);每届征文结束后对所有稿件进行终评,评出全国金奖3名(奖金800元人民币)、国际金奖3名(奖金1500元人民币),银奖铜奖若干名。

2、入选稿件推荐刊登在国际优秀学术交流月刊《中国教育科学》(本刊资助教育单位和个人出版个人专集、多人合集和选集等,欢迎投稿)或部级出版物《教育论坛》(丛书)上。

3、凡全国特、一、二等奖和国际奖获得者,将可获被中国教育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或被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等机会。

本大赛设南宁(境内)、香港(境外)两办,欢迎各地教育单位和个人组稿、荐稿(具体办法来电来函即寄,有酬报)。(本通知长期有效)

大赛南宁办通联:530001广西南宁明秀东路185号丰业国际城C―2116苑吴才友0771-5769401

中国教育科学学会

中国国际教育科学文化出版社

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

全国教育创新论文大赛评委会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 探究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分析能力 如何调动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把思想政治课作为提高初中学生素质的主阵地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良好方法 浅析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怎样激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激发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素质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展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他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遂渐缩小,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农村毕业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不是缺少人,而是缺乏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农业现代化更需要人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传统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在升学和就业选择面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正是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端正和提高认识,澄清模糊观念。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从社会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科程的需要感。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到,通过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的学习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从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例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尽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远;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部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增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入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理论联系社会、学生的实际是激发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几年来,我都对每届初三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以“家乡的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要求他们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前后对比。一个是家乡解放前后,另一个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搜集材料与写调查报告,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端正学习动机引发行为事理结合

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是“教书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直接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政教育。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讲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理给合,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1995年在“我为双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结合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使同学明确活动意义。所任班级学生为贫困的双江地区,人均捐款十多元;1996年为受灾的山西左权人民捐衣赠物,人均捐衣5件多。初三(5)班周勇同学一次就捐出了十九件衣服、鞋袜。学生们在这此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兴衰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 三、 抓差促优,后浪推前浪获取效果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产生效果。思想政治课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从应试教育角度去考虑,那势必在日常教学中,抓紧尖子,盯住苗子,放掉大批,出现瘪子。

在后进生身上多下点功夫,使他们进步和提高,所产生的正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只抓少数先进生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好比集体长跑,有二、三人遥遥领先于大家,又有部分人落后于大家,这时如果仅仅鼓励领先者,那就会出现大多数人会与前面领先者越拉越远,甚至会出现部分人丧失信心,而跑不到终点。如果给落后者以助力,鼓起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追上前面的人,那就会推动中间的大多数,促使领先者以更快的速度创出新纪录。 我把这个思路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几年实践下,感到效果蛮好。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方面,五年中,所任班级有二次获县级荣誉称号;有三位学生获县级先进;许多学生受到学校的表扬。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专业 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

何谓素质教育?从心理学立场说,素质教育是力求培养人性的全面的与最佳的品质以及促进健康个性形成的教育,而“应试教育”则是加速人性异化并导致不健康个性产生的片面的、落后的、病态的教育。高校金融专业,承担着培养懂专业、懂外语、懂理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金融入才的责任。金融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应主要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以能力为本位来组织教学,即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从未来新世纪的特点考虑,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切实加强道德、文化、人文心理、能力等智力素质的教育,加强意志、沟通、协调、管理、竞争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实施真正意义的全面素质教育。

一、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合格的金融人才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电子和网络技术来获取信息、反馈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和创新。针对金融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要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来培养金融人才,信息网络化对金融教学的含义不仅仅在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利用,而更根本的是理念上的革新;金融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熟练掌握金融理论的人才,在新的经济时代,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追求情息、运用新信息、传播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有用信息的人才,这种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只有在反复使用的电子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训练中才能培养出来。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反过来又对学习和教学组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与其他学科大同小异,许多高校的金融学科长期以来也是采用以期末笔试作为惟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为了克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病,必须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当然,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学历培养层次,考核的方式和内容、重点应该是不同的。

本科生层次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课程的学习上,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能力、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学习态度与投入状况等。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了“多元化一全程性一复合式”的考核体系,将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设置了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特别加强了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综合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努力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不断适应经济和金融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可以采取课程学习与研究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学术学位的硕士需要以撰写学位论文和答辩为最终的考核方式,但金融管理硕士和专业硕士可以不必写作学术论文,而以案例分析、设计管理方案或建立模型等方式作为最终的考核方式,并且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形式不同权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成绩。

在博士研究生层次,考核的重点应该以研究和创新能力考查为主,课程学习为辅,即使是对课程学习的考查,也需要不拘一格进行个性化考核,重点考查其学习态度和理念是否端正、方法是否科学、基础是否扎实、思路是否正确,而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应该是其研究成果有否创新或突破。

三、挖掘专业课教材中的素质教育素材,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

在地方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占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应当注重在金融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材。金融专业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都很强,专业课程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但是,专业课程并不是没有素质教育教材的,只要教师深入到专业知识之中,就能挖掘出教材中丰富的素质教育教材,结合课堂教学,加以引导,就能进行能力培养,提高知识传授质量。此外,可以在金融专业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的内容,不仅使学生明白科学原理的来龙去脉,而且加深学生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如在《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货币的产生、发展、定义,让学生讨论“金钱是万能的吗?”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货币的形态经历了实物、金属、纸质、电子货币的演变。不管是何种形态的货币,它的基本职能都是交换的媒介。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有很多东西像健康、爱情、亲情,用金钱是买不来的。也有学生认为没有钱,爱情、健康就没有经济的保障。争论的结果是:我们要建立正确、健康的金钱观,学会挣钱,学会花钱,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能拜倒在金钱的脚下。笔者认为这样的讨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正面的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 巍 古龙高: 国际化趋势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2]葛开明:建立面向市场的金融专业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7,(04)

[3]姜月运:浅谈当前我国金融本科教育的有效性[J]. 中国酿造, 2008,(08)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教育歧视是教育领域存在的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它表现在对学生的性别、年龄、天赋、个性、分数、种族、身体和家庭等方面的不同态度,来源于应试教育体制,教师的个人偏见和社会的传统评价标准。教育歧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人力资源的利用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从法律,制度和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止。

关键词:教育教育歧视公平

一、教育歧视的概念

1、教育歧视的概念

教育歧视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后天努力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根据这个定义,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看他后天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他的天赋,家庭出身,民族,性别,身体上的先天特征,国籍或所在地区等因素。如果这些与后天努力无关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正的或负的价值,就可以说发生了教育歧视。

2、教育歧视的表现形式

(1)学校歧视

从小学开始,便按成绩的好坏,被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而“优等生”则理所当然地加入少先队,当学生干部,“差生”则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到了中学,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分成快班和慢班,考试分数高地学生进入快班,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进入慢班。学校对快慢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侧重点不同,对快班是抓学习成绩,培养优等生;对慢班是抓纪律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学校安排任课老师优先考虑的是快班,快班的任课老师往往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而慢班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2)教师歧视

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常有失公平,对“差生”有歧视现象。一是座位安排上的歧视。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依据学生的考试名次。第一名首先挑选座位,第二名次之,依次下去直至最后一名。二是课堂提问上歧视,由于“差生”往往对老师的课堂提问不能较好地回答,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有些教师认为提问“差生”是浪费时间,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差生”。三是在作业批改上地歧视,有些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往往不像批改其他学生的作业那样认真,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就不批改。四是教师在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上的歧视,老师对“优等生”往往“手下留情”,而对“差生”却严格“依法办事”,甚至“从重处理”

(3)同学歧视

由于“优等生”倍受老师青睐,常常受到表扬,有很强的优越感,觉得比别人高出一等;“差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感到抬不起头。目前大中小学教育仍是竞争式和淘汰式的,所以“优等生”往往很不情愿将知识讲给别人,不愿和“差生”做朋友,怕耽误时间。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

二、教育歧视产生的原因

造成歧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教师的素质不高。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办法简单是造成歧视的主要原因。一所学校的办学成绩好坏,只看学校的学生升学率。一些教师缺乏教学工作研究的积极性,特别是当前农村教师待遇低下,工作量大,以及下岗的压力,使教师缺乏忠于职守的动力,少数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

1、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

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有的学校实行快慢班制度,大多是无奈的选择;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因为老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才出现对“差生”的种种歧视;也正是学校,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成绩就是一切”,因此才会出现“优等生”瞧不起“差生”的现象。

2、经济地位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为其能力的标志,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因为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城乡孩子在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上都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低收入的家庭,他们在贫困中挣扎,这些家庭的孩子因生活贫困,自尊心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伤害。另外,来自农村的学生经常会受到城市同学的排斥和老师,学校的不公正的待遇。

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职业压力更大,这就造成了中小学教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不久前,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的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问题。过大的压力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很容易使教师的言行过激,做出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理智的行为。

三、防治教育歧视的措施

1、完善教育制度,实现教学民主

(1)树立正确的教育民主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德,对人才层次德要求也是多层次的。这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教育来适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观应抓住时代需要和可能去培养多层次的,适应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些思想将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教育,认识学生,做好教学中的针对性。

教学民主思想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地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要以乐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要把学生当成发展的主体来对待。在教学中坚持发展性,启发性原则,采用诱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个体的可发展性。

(2)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是规范,这是法治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法,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是师生关系就能改变这种关系。

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自由地参与,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高地效率。主要体现在教学互动上,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要求师生围绕教学内容、方法的互动,另外教师的引发诱导行为,然后由学生反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应予以评价。互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追求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身的人格丰满。政府,社会和学校也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长教师知识和提高教师能力的力度,为教师职业素质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

今天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也是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开放的时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唯一途径,教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已有的书本知识上,但在其他领域,教师的优势则不是很突出,在某些方面,学生可能具有超越教师的优势。学生向教师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

另外,素质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应该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激励和自主为动力,以培养不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性教育的发生。

3、采用法律手段

要使人们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仅靠自觉性还不够,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用法治取代人治,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我国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和一系列的教育行政法规,规章,这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初步结束了我国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教奠定了基础,依法办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目前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都无明确规定对学生的歧视作何处罚,仅在《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四)款提到“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者该学校接收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但随着教育法制的不断加强,一定会有更完善的法制来引导,规范,约束,调节何保障教育所必须的良好秩序,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

4、增强宣传力度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 语文教学 历程

语文教学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了不断反思、不断改革的历程。对当代中国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展望中,我们需要追问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论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究竟蕴含了怎样的语文教学发展逻辑?这个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发展逻辑究竟孕育了怎样的语文教学未来前景?这个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发展逻辑究竟孕育了怎样的语文教学未来前景?回答这些问题都应当是在搜集、整理和概括当代中国教学论研究史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对于研究对象的确认是基于我对语文教学历程与语文教学事件的区分。与语文教学事件不同,所谓的语文教学历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个以历史为基础的展开过程而不是语文教学大事件的的堆砌。语文教学本身的逻辑展开蕴含着历史的要求。它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为传统问题的深化、反思层次的跃迁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其二它是一个以语文教学学科建立过程的展开历史,而不是一个个可以被简单诠释的语文教学改革事件和一篇篇孤立的语文教学理论文章。语文教学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了自身的思想解放,不仅显示出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历史进程。确认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历程为研究对象必须把其间的语文教学事件和重要理论作为背景,这样才能集中地探讨并阐释它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程。从而揭示它所蕴含的语文教学发展逻辑及其所预示的语文教学走向。

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当代中国的语文教学历程

本文把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语文改革和语文教育讨论作为背景集中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的语文教学历程。本研究基于每个时期的语文教学理论焦点、每个时期提出的语文教学问题、以及每个时期所出现的语文教学论争。语文教学状况总是直接地与该时期特定的语文教育改革以及该时期语文教育论争密切相关。具体地说这种研究主要是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是语文教育改革。从语文教学改革出发,去诠释语文教学。二是语文教育讨论,通过提供语文教育讨论的论题梳理语文教育观点。三是把语文教学理论的推进历程进行梳理。

二.改革开放后的的语文教育改革

期间,语文教学遭受巨大冲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文教学正本清源,1978年2月,教育部制定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明确规定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并且提出通过基础训练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教学任务。这显示了语文教学回归本位,摒弃政治替代。

改革开放后,更多中外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进入我们的视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受到关注。语文教育思想者们意识到,语文教育仅仅注重基础知识远远不够,更要进行思维训练、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随后,语文教育界便兴起了语文教学改革浪潮,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育改革。具体如吕型伟的“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于漪的提问激疑教学法、育才中学的“茶馆式”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等。这期间教改主要侧重于语文教学方法。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高分数”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是根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理念。其后,1994年11月,国家教委举行新闻会,宣布减轻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的出路在改革,要求学校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严格课时,控制考试。1996年5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大纲突出语文交际功能,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还强调语文的文化载体方作用,强调其“文化”的方面。1996年7月,全国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研讨会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1999年1月,国务院也批准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之后,2001年9月,改革便深入中小学,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出台。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也在实验区试用。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学科的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对新课改精神的肯定和深化,也适合语文教学。

三.改革开放后的语文教育讨论

语文教学改革也是从对以往语文教学弊端的批判讨论开始的。1978年3月18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指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语文教育出现严重少、慢、差、费情况。此后,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吕叔湘等人的号召下,积极地面对语文教学困境,深刻反思,认真研究。不久,语文教学改革迅速展开,语文教育改革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语文教学第一线教师如于漪、颜振遥、洪宗礼、时雁行、潘凤湘、陆继椿等便开展有效的的语文教学改革。步入90年代以后,语文教学又凸显了危机,如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重术轻人、偏离培养目标。语文教学出现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模式化、能力训练机械化。语文教学变成枯燥无味的知识训练和灌输。鉴于此,1997年《北京文学 》11期刊登了《女儿的作业 》《文学教育的悲哀》《 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这三篇文章引发了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如语文学科性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现代化、识字教学、听说读写、考试制度等。这次讨论反思了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反映了人们对当时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不满,既是对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唤,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语文教学理论的推进历程

1.语文教学理论的推进是范式的转换过程。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任何科学革命或范式都是在极其复杂的情境中进行的格式塔式的鸭兔转换。科学革命是科学研究范式的更替,科学认识活动是由科学共同体进行的,每次科学革命的范式的更迭都是从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的循环更替。因此,科学革命对应分为几个时期:前范式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相互竞争。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研究不断开拓与加深范式的内涵。危机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例,原来的范式不再能维持和适应新的反例。当调整和修补范式也不能解决反例的问题时便出现科学危机,这时候原有的范式受到质疑,科学革命从此开始。如果按照类似的理解,语文教学的发展过程也是一次次范式的更替。每一次教学范式的更新都经历从理论危机――理论革新――常规推进――理论范式出现危机。

1978年以前,语文教学遭受巨大冲击,经历非语文化危机。1978年后,语文教学聚焦政治化语文要不要脱离政治以及如何脱离。在思考中,语文教育界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本位,摒弃政治替代的局面。语文应该找到自己的独立位置。本次语文教学理论革命使语文摆脱政治。之后,语文教育开始面对全新的问题。语文教育方法与如何教好语文的问题。其中于漪的提问激疑教学法、育才中学的“茶馆式”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等涌现出来。这是后语文教育理论革命的深入推进的结果。然而,深入推进又导致此时的理论范式出现新的危机。

步入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使追求高效的教学方法走向了应试教育。语文教学深受其害,如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模式化、能力训练机械化,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操练。这次危机在语文界的集中爆发是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

1997年《女儿的作业》《文学教育的悲哀》《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引发关于标准化试题泛滥成灾、语文人文性严重失落的语文大讨论。这一次讨论的目的是建立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这次危机蕴含着对新一次语文教学革命的企盼,即渴求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肯定,渴求语文教学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语文教学的中心应由教材、教师、知识转移到学生,语文教学过程应由重教法到重学法,语文教学评价应该重结果更重过程。当然,这也呼唤着新一轮的语文教学革命。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新的语文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语文教学开始在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指导下展开。这也标志着新一轮语文教育革命深入推进。当前语文教育也仍在新课改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改革。语文教学处于常规积累时期。综上,从1978年到新课改的实施就是语文教学理论的范式转换历程。

2.语文教学理论的发展是提问方式不断跃迁深化的历程。

语文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集中体现在各个时期语文教学理论提问方式的跃迁和深化。1978年以来,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经历了是否应该摆脱政治附属的语文?怎样教好摆脱了政治附属的语文?究竟应该教怎样的语文?如何面对师生对话语境中的工具与人文统一的语文?问题的不同是语文教学理论不断深化的表征,也反应出我国语文教育研究随时代而推进。从是否应该摆脱政治附属的语文?语文教育界要正本清源,语文教学要摒弃政治替代的局面,要找到自己的独立位置。如何教好摆脱了政治附属的语文?改革开放后,更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语文教育仅仅传授基础知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维训练,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随后,语文教育界兴起了语文教学改革浪潮,出现了众多语文教改流派和教改口号。究竟应该教怎样的语文?片面追求高效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忽视了语文中的文,使语文教学深受其害,出现了如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模式化、能力训练机械化,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的情况,乃至变成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训练。语文教育界开始反思我们不应该教这样的语文,应该教什么样的语文呢?在语文中加入人文性以纠正工具化技术化的语文。语文教育界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如何面对师生对话语境中的工具与人文统一的语文教学?这一提问是有其背景的,这一提问的背景是语文性质中已经有了人文性以后,语文教学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双边对话活动。语文教学既不能忽视语文,又不能忽视语文教学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双边交往活动。必须注意到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人”。

五.语文教学的历程预示的未来

回顾语文教学的历程,它以理论创新的方式重新建构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的三十多年历程至少有两个方面功劳。一是使语文教学走出了理论资源匮乏和技术操作层面简单化。二是规范着以后的教学论研究者沿着三十年来走过的教学论历程所展现的发展逻辑来实现自己的推进。其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理解日趋完整,语文课程的形态建构从一元化到多元化,语文教学过程不断改进,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从两级走向对话,这些都是三十五年来语文教学历程不断不断推进的结果。在新课改以后的常规发展时期,语文教学理论与经验还将深化积累、细化推进。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孙正聿著. 哲学通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05.

[4] 裴娣娜.从传统走向现代――论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世纪转换[J].教育研究,

[5]王尚文.一弦一柱思华年:我看语文教育60年的理论争鸣[J].人民教育,2009(18).

[6]蔡宝来.我国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J].教育研究,2010(8).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问题意识 缺失 原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The Lack and Educate of College Students

LI JING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 How to educ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nd the students whether to have Innovative talent is the basics of educating Innovative talent. The paper analysis the reason of the lack of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duc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lack; reasons; suggestions

2009年10月30日,我国航天之父、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先生辞世,全国各界深感悲痛。2005年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发出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钱学森,虽然连话都已经讲不太清楚,但依然认真地对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钱老离去之际所留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一时成为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创新,从字面上来说,是要创造出新的东西,而要创造,首先要发现已有事物的缺陷或弊端,才能进一步地改造进而创新,即要先发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发现问题就需要随时随地都有问题意识。所以说,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即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有学者认为:“问题意识包括三层涵义:一种问题性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用已有认知结构解决问题时,由此所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索的状态;三是元认知对认知活动的监控、调整、评估能力,表现出个体的反思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①

1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下降

现在的大学课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人满为患的公共课,老师在讲台上不痛不痒地复述着教学内容,学生们在嘈杂中做着自己的事。另一种是选修课或专业课,相较起规模庞大的公共课课堂,这类课堂或多或少可以称作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的课堂,共同的特点是老师都在表演着“重复的故事”来充当课堂唯一的表演者,学生好似观众当下课铃声响起后满场尽散。不难想象,大学类似观众与表演者的课堂现状,哪里有提问的氛围,问题意识没有产生的来源,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又何来创新?想想我们的小学课堂,小学生们手舞足蹈、积极发言、踊跃提问,活泼的课堂气氛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舞台。到中学阶段,课堂上已经鲜少有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了,而在课堂上提问有时甚至会被视为挑衅老师。升学的压力决定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考试分数高低的衡量标准,使学生完全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讲授与灌输的教学方法不容许有任何的质疑。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为什么当我们的身心发展越来越成熟,学历越来越高,学习环境越来越自由,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在逐渐下降直至停滞?

2我国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探寻原因。一是我国教育的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向来强调尊师重道,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开始,教师便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容触犯。在进小学开始我们就被父母嘱咐,在学校中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不能和老师作对,偶尔还会遭到不听老师话就不能按时回家吃饭的恐吓。我们在家长日复一日的叮嘱中与学校应试教育的二重奏作用下大大增强了模仿能力,而牺牲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带着传统教育的印记我们进入了大学,逝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去不复返,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依旧被应试思维所束缚。二是我国当前的学校环境使然。对于中小学来说,因为升学的压力决定了我国中小学实行应试教育的现实,长期对标准答案或标准解题模式的追求使学生已经丧失了探寻问题的兴趣,因为只有问题没有答案是不会考出好成绩的。而大学由于扩招政策使人数大增,一个辅导员要管几百个学生,一个教师要上几门课的情况都是屡见不鲜,在教学和管理上都造成了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形成了辅导员没事不会找学生,教师下课就走人的风气。就算有学生发问,多数出现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但此时的"问题"却并非那种能够引发思考或启动创新思维之问。另一方面,当前高校以学术数量和规模为主的学术评价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带来的急功近利之风,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可以说,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高效率的原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三是中国家庭教育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中国父母有一些固有的观点,比如:“既然养育了你,那么就必须听从父母的安排”、“大人讲话,小孩不准插嘴”等,如果孩子质疑父母的说法,就会被冠上“不听话”、“翅膀硬了”等说辞,有偏激的家长甚至会一顿打骂,当孩子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就再也不会有问题了,循规蹈矩是被称赞的美德。

3 结论与建议

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问题意识的极度缺乏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且这种问题意识的下降是与学历逐步升高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当学生已经习惯接受,当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对未知事物或已存在的事实做出探究的心理习惯,又何谈“发现”。要改善当前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的现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从宏观方面来讲是要对我国的现有教育体制进行变革,改变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和大学以学术论文数量为标准的教育评价机制,给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创造出宽松和谐的环境。微观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重。一堂课的成功不是老师讲完后学生没有问题,而是使学生脑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发现问题,进而想探求问题。二是老师要教会学生提问和思考,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包括作为批判性思维主体的思维能力,还包括批判性思维主体的人格特质。质疑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反思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工具,它们构成批判思维的核心。”②要知道,知识多的人不一定会问,不一定善问。教师应用一种“移情性理解”来接纳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理解甚至畏惧,组织包括师生之间互问和学生之间互问的多样提问形式,前者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者力求做到鼓励“不懂就问”,充分激发他们敢问的欲望,调动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移情性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不受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等偏见所左右,不以个人思维定势和主观想法去理解对待他们能够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客观分析,设身处地理解、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③

创新的前提一定是要先发现问题,否则就没有创新的可能。当然,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各方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支持,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3(1):12.

② 袁广林.大学何以培养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2(9):51.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

[8]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8.?

上一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