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9:39:40

中国教育议论文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1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丁肇中先生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当时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基于这篇文章清晰的思路,鲜明的观点,我设计了教学初稿:

以探讨此篇议论文的思路结构为教学主线,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为终极情感目标,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初读课文(拟写提纲,理清写作思路)——精读课文(设问题,深入理解观点)——研读课文(找事实,探究说理方法)——拓展迁移(谈实际,注重体验反思)。此流程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引入实际范例的印证,使得学生探究领会到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意义。

拿着自以为完美的一堂教学设计立马到班上去实践了一把,还请来了学校的同行听课。因为学生有前面的议论文知识点的积累,课上得很流畅。听课老师如是评价:“教材挖掘很深,课堂设计简约高效,是一堂厚重实用的议论文课堂教学范例,唯独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

反思: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学得没趣呢?私底下我“请教”了平日里与我比较要好的语文科代表,她的回答让我很是吃了一惊:“老师,议论文不像小说,它没有感人的情节,也没有华美的语言,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都觉得它学着没劲,总感觉学起来冷冰冰的!”是啊,议论文除了鲜明的论证观点,严密的论证思路和清晰的论证层次之外,确实少了点温度。要是把它和一篇小说摆在一起,相信很多学生肯定会选择后者。

第二次教学

反思: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议论文呢?议论文真如他们说的那样缺少温度吗?上议论文只能上出厚度不能上出温度吗?一连串问号的驱使下,我再一次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拳练千遍,功夫自见”,在大量的资料收集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本文作者丁肇中先生,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所有简介都离不了一个词——爱国情怀!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位如此爱国的作者在应试教育疯行的九十年代里,发表这样一篇演讲,他的目的显而易见。他不希望中国的学生为考试而学,他不想看到中国培养出一批批学生高分低能;他希望中国的学生个个都是建设祖国未来的一把好手,他希望祖国未来因为教育而兴旺发达。是啊,这样的一篇演讲稿肯定是激情昂扬,豪情高涨的。怎会没有温度?

我要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看到议论文的另一面,我要让学生感受议论文冰冷外壳下的温度。于是,我设计了教学第二稿,也是我最终的教学定稿:

此稿以探讨议论文的魅力为教学主线,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此文背后的温度为终极情感目标,设计了三个教学流程“导入和热身运动”(抢答关于议论文的基础知识)——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挑战一:课文体检站,理清课文的层次和观点,读出议论文鲜明的观点美和清晰的层次美;挑战二:情感测温仪,通过补充大量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加上课文中带有情感的文字朗读,感受议论文浓郁的情感魅力;挑战三:人物追踪器,探讨作者丁肇中将议论文写出情感魅力的原因,教会学生如何写出有感情的议论文。)——第三部分总结提升(成功的议论文背后站立着博怀的人,精辟的议论文的底座就是博大的情怀。)

课上完,有些余音绕梁的味道,万州二中的孩子们有些舍不得下课,很多听课老师也痴在那儿了。他们感叹说:怎么都没有想到,一篇议论文,能上得这么感人。其实我想说,文本本身就很感人。我做的,就是把这“感人”挖掘出来,呈现出来罢了。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 吴平安,武汉市洪山高级教师。曾任华中师大语文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导师,教育部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授课教师。2004年当选《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文艺评论》《小说评论》《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小说、散文及教育教学论文等60余万字。

议论文的核心价值

那么,议论文靠什么引人注目?或者说,议论文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从《写作》教科书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逻辑思维手段进行议事说理,以表达作者的观点、见解、主张的一类文章。理论文章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所以理论文章通常被称作议论文,又称作论说文、论辩文。”

这段话中,“表达作者的观点、见解、主张”是核心,因为前一部分是“运用手段”,后一部分是“表达方式”,都是为阐明作者的观点、见解、主张服务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议论文有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特征是――内容的说理性。由核心句前后两句可以分别推断出议论文的其他两个特点:论证的逻辑性和行文的严密性。

当我们明白了议论文是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进行分析、评论,进而表明自己的观点、见解、主张的文章之后,那么,观点、见解、主张的有无以及是否深刻便凸显出来了(人云亦云而缺乏自己独立的观点、见解、主张,则虽有而形同于无)。高考作文判分标准对“深刻”的解释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设定的课程目标中,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表达能力。但目前来说,这五种表达能力的呈现是极不均衡的。大部分同学在叙事状物、表情达意方面做得还可以,但是在说理议论方面就逊色多了,高考作文中也较难找到一篇因事陈言、言之有物,有特定指向的议论文章,有鲜明的思想、观点、立场、主张,以及比较成熟的创新的见解的就更少了。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这些理应不可或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展示,在作文中也很少见踪影了,而且很难见到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往往只有冗长的或陈旧或新鲜的事例的简单堆砌。所谓“抒情性议论”的文章,业已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开头先来一串排比句,先声夺人,气势如虹;结尾再来一串排比句,首尾照应,结构完整;中间部分,或叙述二三事例,或列举二三古人,频频登台亮相的不外屈原、司马迁、陶潜、李白。文章还可以中外古今,旁征博引,一来给人留下眼界开阔,积累丰厚的印象,二来借花献佛,让别人的诗文为你的文章添彩加色,如此等等。

到底怎么样才能让议论文“深刻”起来?我们先看一篇某报曾刊登过的以优秀作文名义发表的文章:

我看中学生的流行语

武汉一中高三(9)班 黄卉轩

当今世界进步飞快,但凡事也以“流行”为中心,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穿着方式,就连说话方式都跟随着流行走。

说话方式本应是一个人独有的标志,但如果适应了生活发展的环境,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流行。这说话的方式来源实在颇广:身边亲友的耳濡目染,电影、书籍的潜移默化,体验、阅历的风雨历炼,造就了每个人的说话方式既紧跟流行又各有特色,但,凡事的双面性也体现在流行语中。

许多中学生中的流行语是从电影、电视或书籍中“拷贝”过来的,每一部艺术片中那一句句令人费解、深奥难懂的台词,若要采用,非得透彻它的深意,有的一语双关,甚至一语多关,与生命中的任何事都联系得十分紧密。

在《阿甘正传》中,从小珍妮对甘说:“跑!”到面对即将奔赴越南战场的甘,珍妮说:“当你遇到危险,你就跑。”于是,甘跑了,跑得很快,他不是在逃避危险,而是在完善并强大自我。

又像许多80后著的小说、散文中那催人泪下的友情、爱情、生活格言,有的沉沦黑暗,而有的健康向上。那么在你接受已成为流行语的它们之前,是否应考虑其蕴涵的精神风貌呢?

不辨是非的中学生也许会认为,《蛊惑仔》中的文化垃圾是代表义气和某种帮派精神。但若是心灵深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是不会被这些低俗语言所吸引的。

流行语,它也在不断变更着,跟随着社会的变更,文化的变更,却又反映着社会的变更,影响着学生的进步。

我看中学生的流行语,不可以不深思慎取。

尽管该文被列入优秀行列,如果用上述的尺度来衡量,问题依然不少。

“中学生的流行语”是一个现实感很强,争论性也很强的话题(注意:此处不是指“话题作文”的那个话题)。这一话题,完全可以开拓广阔的话语空间,引发不同观点的激烈论辩。但是,这篇作文只能是差强人意。

毛病出在哪儿呢?

首先,它没有达到基本的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是作文判分设定的下限,少于这个字数,是要按规则扣分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字数问题,实质却是说明作者的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因此“无话可说”了。

对中学生的流行语,不可以不深思慎取――这是这篇议论文意在阐发的论点,这表明作者是具备前之所谓“观点、见解、主张”的。而文章将其摆在最后,取《过秦论》篇末点出中心论点的写法,学用结合,立竿见影,亦值得称道。

但是细究起来,为什么要“深思慎取”,即如何使观点的托出水到渠成,还欠一点火候。再进一层,“深思”什么,怎样“慎取”,文章却语焉不详。而此话题若想“深刻”起来,恰恰应该把着力点摆放在这里。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像任何生命体一样有生老病死,旧的语言消失了,新的语言又产生了,这个过程永无止境。语言不断变化的背后推手是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因此,“变异”与“规范”,就会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对永恒的矛盾。没有变异,语言就失去了活力;没有规范,变异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能基于这一理论看待流行语问题,文章的议论就会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自然也就会“深刻”起来。

深刻性的三把“标尺”

今后的高考语文,突出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应该会明显加强。比如作文,以往强调文体的规范性,立意的准确性,材料的充实性,而今后的高考作文则更多强调事理分析能力,亦即前之所言“深刻”。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就议论文写作而言,“思考”是一个关键词,它是议论文写作“深刻”的前提和出发点,“分析和解释”则是它的延伸,而“思考”与“分析和解释”的对象,则是“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新课标的确击中了议论文写作的要害。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有意无意忽视了对“思考”的重视。

如果说思考的“深刻性”尚是一个有待时日的历练与积累的过程,那么言其操作性,不妨首先从以下三把“标尺”入手。

标尺一:概念的准确性

思考的过程必须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一个人要会正确地思维,第一步就是要弄清各种概念。倘若对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甚了知,思考中概念含混,声东而击西;表达时转移命题,言此而意彼,如此便偏离了议论文写作的底线,更遑论深刻了。

不妨举个例子:2009年广东作文题是“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江苏卷是《品味时尚》。这里就分别涉及两个概念: “常识”和 “时尚”。而何谓“常识”,何谓“时尚”?这是审题时绕不开的问题。不少考生以首先对“常识”与“时尚”下定义开篇,而所谓“下定义”者,即是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界定。而一旦该定义出现偏差,建立其上的文章就会出现整体性偏差,也即离题了。

要做到准确性,一个细节性的提醒是:不要轻易下定义,慎用 “‘××’是‘××’”的句式。切勿小看了这一简单的判断句式,因为这种通常用“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表达的公式,定义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在“下定义”时就容易错误百出。倘若是文中一个局部性概念的偏差,则失误不大,若如上所述事关全局,问题就严重了。应对之法,除了“慎用”,还可以“作诠释”替代“下定义”,这样可以宽泛许多。

标尺二:思辨的缜密性

这里所说的“思辨的缜密性”,对应于判分标准中“说理深入透彻”这一项。这是对议论文设立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况下,老师强调的是“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是“说理深入透彻”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另一条底线。

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达不到观点与材料基本关系要求的文章。常见错误有二:一是虽有联系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二是观点与材料相分离,或者在多项材料中,某些材料可以说明观点,而某些材料却不可以。前者的失误常在于将材料的偶然性、个别性误解为典型性和普遍性;后者的失误常在于列举材料时叙述角度的选择上。如果用于驳论,以上两点正正好是对方寻得破绽的着力点。

当“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一底线要求基本达到了,另一个缺点往往又凸显出来了,即对材料欠缺必要的阐发、分析,或者虽有阐发、分析却流于简单肤浅,而更多的情况下,仅以事例的简单罗列敷衍成篇。要想让材料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给评判者看。相对于花里胡哨的词语堆砌和排比对偶的修辞格这一老套方法而言,一针见血的观点陈述,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丝丝入扣的逻辑推演,难道不是议论文更高层次的美吗?

标尺三:观点的独到性

如前所述,就议论文写作而言,“思考”是一个前提性条件,“分析和解释”是思考的具体化,而观点与见解的形成,则是思考的最终成果,它应当是支撑一篇议论文的核心,是其价值的主要生成点。议论文,本质上考验的是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基于此,我们将观点的独到性视为议论文的最高标准。

判分标准所言“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其实也是观点独到性产生的效果。具体来说,或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观点全面辩证,使人读后加深了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深度;或观点虽不全面,但使人读后衍生出对某一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广度等等,这些都可称之为启发作用。

这提醒我们,首先要在审题环节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回避热点,另辟蹊径,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陈词滥调,避免空谈泛谈,使文章在内容上与别人的文章区别开来,区分度越大越好。

当然,“底线”仍然是有的,那就是在立论时把握分寸,褒贬要适度,注意绝对化和片面化。我们经常可以从学生的议论文中看到思想的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看到许多与现代思维格格不入的思维方式的呈现。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3篇

(1)化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2)化学教学论学科内容与方法研究;(3)化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4)化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5)中学化学实验改革与教学研究;(6)中学生化学学习心理研究;(7)大学化学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衔接研究。

参会者可围绕上述主题内容提交会议论文,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的论文概不受理。提交的论文要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突出实证研究。2 参会人员

高等院校从事化学教师教育研究的教师、化学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大学化学教师、中学化学教师、中学化学教育研究人员等。3 论文提交与评审

(1)论文格式。参照《化学教育》期刊,题目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有完整的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结构要素。论文摘要需阐明研究方法、核心思想、关键数据和主要结论,以便汇编成集。

(2)评审与交流。组委会将邀请有关专家审阅、评选出优秀会议论文,拟通过大会报告、论坛报告、墙报、论文摘要集等形式进行交流。部分优秀论文将推荐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经作者同意后以专刊或专栏正式发表。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4篇

一、先抓两头,归纳方法

文章开头开的好,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能抓住读者的心,文章结尾收的好,能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连开头第一句都不会写,收尾则苍白无力,缺乏收束感。

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课内外例文给学生讲解了议论文开头收尾方法各十种,并布置题目,逐一指导且通过片段练笔强化训练,做这项工作各花了三个周。

由于方法归纳较全面,讲清了适用范围,且一一训练到位,这就为学生作文时开头与收尾提供了较宽的选择余地,为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精彩的开头和收尾会使整篇文章给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二、简叙精议,凝成血肉

学生会写开头和结尾,但主题部分如何写呢?谁都会说“摆事实、讲道理”或曰“叙议结合”,但你这样告诉学生写法,恐怕绝大多数学生是一头雾水。换句话说,还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叙议方法。

“叙”的事例必须精练,抓住事物的要点即可,不求全面具体。叙事还应符合两个要求: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举了王向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弱点。所举实例简而精。

而且在作文实践活动中还针对同一种议例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比如在下水作文《珍惜青春》中,关于维纳的事例是这样写的:“再看看美国的维纳吧,他是二十世纪少有的优秀科学家,创立了控制论,是信息论方面的先驱者。他七岁前学完中学数学,并学习物理、化学、法文、德文和拉丁文,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就这一事例,可以用“循果求因”、“假设反说”中任何一种议例方法;即使只用“循果求因”法,也可以有多种语言表达形式,比如:①他的成功正是他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的结果;②他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就是利用大好的青春时光学习――学习――再学习;③我们折服于维纳的辉煌成就之余,更应该看看他成功的足迹,那就是他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了。凡此种种,无穷尽焉。

三、明确思路,构建骨架

“引论――本论――结论”,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思路,但在初学阶段,学生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我在指导中结合学生写作实际把本论部分再分为“议”和“联”。“联”即“联系现实”,以使文章更充实更富生活气息。那么如何“联”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并精练的把它表达出来。如果教师能举出典型的例子来,学生往往一点就通。比如,在下水作文《珍惜青春》中,我列举了三种不珍惜青春时光的现象:①“闲逛疯打”现象;②“明星、偶像”热;③“电脑游戏”迷。因为这些例子很贴近生活,学生马上领悟了“联”的含义,举出了“狂热追星族”、课前打扫卫生、课上扔纸条等等很具体很能说明问题的现象的例子。

如果说融为一体的“叙”和“议”是人的血肉之躯,那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就是人的骨架。骨架构建起来了,文章就有型有款了。

以上三步指导训练法,由于将议论文写作必须具备的各种技能分散进行训练,做到了各个击破、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特点和规律,所以在教学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际效果。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5篇

根据以下的文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北大有一对青年教师夫妇辞职隐居山林二十年,过的是男耕女织、耕牧读书的田园生活。山里无电、无移动电话信号,进出大山的物资,全部是他们用担子挑出挑进。对他们的举动,众人看法不一,有的说:“很有意义,但不现实。”有的说:“没有意义也不现实。”

读了以上材料你的感受如何?请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人生不能没有现实追求,但现实追求就是一切吗?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思考。题目中“你的感受如何”的要求极为重要,也就是说,重点在对“现实”与“意义”的联想、感悟,要体现出人生的哲理。

命题猜想二

根据以下的文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现实中,师生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少见。据一教育部门调查,约有90%的教师感到无法与学生真诚交流和沟通,也有85%的高中生认为难以有效与老师交流青春期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怎样才能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呢?

请以一位高中生的身份给《中国教育报》编辑部投稿,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一般情况下,一篇完整的议论文要求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但是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发表“看法”,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解决问题”上。当然也需要一定的“分析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是作文时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命题猜想三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看过,听过,说过,唱过,笑过,哭过,走过……

这是一位智者对年轻人说过的话。它让你产生什么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本题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考生思考人生这一重大命题。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我们到底真正需要什么,这是最为清醒的自觉。所以,可以从“过程更重要”“我已努力,我无悔”“飞翔的价值”等立意入手。

命题猜想四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个老司机告诉刚考过驾照的新手说:“一辆汽车为什么制动踏板比油门踏板宽且长?那是要司机在加速前进的时候,更容易踩刹车。请务必记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 议论文写作 新闻点评 思维训练

人们常说“文以载道”,其宗旨就是用文字承载思想。特级教师胡勤曾说“思想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与先导,思想走多远,这个国家、民族才能走多远。高考作文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虽然不能代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但是它可以检验出基础教育的思想层次。”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张伟明教授曾明确指出:“作文就是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活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作文评分要求里,明确规定“透过显现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两个属于思辨方面的内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语言脱离思维的重大弊病。“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所写的,“是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连儿童本人也是模糊不清的。美国佛罗达大学的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可见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直接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说记叙文训练侧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那么议论文训练就侧重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练习写议论文的过程就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存在问题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主要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议论文是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广泛,考场最常见的一种文体。但现实中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又是怎样一种情形?笔者带着这一困惑就所教班级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代表作了一次座谈,现将座谈所获小结如下:

(一)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依旧。

说起写作学生只有一句“怕你没商量”,但高中生对写作畏难的原因又有新的呈现:

1.关于题目,常规的觉得写不出新意,时新的又觉得无话可说;规定的觉得受束缚,自由的又觉得无处找。

2.关于内容,陈旧的枯燥乏味,生活的缺少体验,时事的眼光不够。

这些现状暴露出学生在“写什么”的问题上缺乏自主判断力,一是没有开拓新题材的自信和能力;二是对生活的认识比较浅,素材的价值性无法体现。

(二)对文体的选择较为一致

写作时往往文体不限制,但学生对文体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记叙文,理由是记叙文一容易凑字数,二容易煽情博分数。而议论文越来越受到冷落,学生反映议论陈旧的话题,如自信、坚强等,调动一些事例勉强可以成篇,但认为自己论说能力不够,以事例代替议论,文章缺少说服力。如果碰到新话题,更是一没想法,二没事例,字数如何凑?所谓文体不限,其实是既定,而且较为雷同。

二.探究原因

上述现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透视。

(一)从学生层面来讲,生活狭窄、自信不足致使自主能力萎缩。

学校管理的封闭式严重阻隔了学生正常的感受空间,学校管理的高压式日益消磨了学生敏感的精神世界。学生摄取、感知、体悟和思考生活的机会与精力消失殆尽。困顿、疲乏、厌倦、沉重、焦虑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感受。

更想说的是一些生源不佳的学校,譬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够端正,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总是“恨铁不成钢”。每天苦口婆心规劝,以他们的不足时刻警醒之。每天保姆式的管理也不断给他们消极的心理暗示。殊不知当我们用心良苦时,也在不断打击他们残存的自信,从而丧失自主能力。

(二)从评价层面来讲,盲目矫正、功利跟风总让选择丧失理智。

高考评卷是作文教学的指挥棒,几年前浙江高考阅卷大力打击所谓的“套话作文”,即穿靴戴帽三段论。诗意的开头,堆砌例子,踌躇满志的结尾。这类文章余毒不浅。“套话作文”暴露出来的写作最大不足究竟在何处?是思维能力这一人的最重要能力的缺失。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需要有“生活”和“思考”做根基。没有思考,生活依然把写作拒之门外。

(三)从教师层面来讲,形式唯上、训练失效难免思考能力缺位。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基础较差,教学议论文往往大讲特讲论点、论据、论证,学生听了不管用,写作议论文的能力没有多大提高。

三.应对措施

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指出:“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是写作的关键。可以说高中议论文写作质量的高低直接与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下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文贵出新”是为文之道的要诀,那么就议论文而言,就要看你对所论之事能否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了。议论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要一环的作文练习如何体现思维训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导向的作文练习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其思考力”(朱绍禹语)的关键。作文练习应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应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独辟求导创新的蹊径,而新闻点评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优秀的新闻评论可以成为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时学习的范本,可以运用新闻评论辅助议论文写作教学。如何将新闻点评引入高中议论文的思维训练呢?笔者试着提出几条解决途径,以期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一)精选点评,授之以渔

《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绍兴晚报》等许多报纸都辟有“新闻点评”专栏。我将其搜集,整埋后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总结点评的方法和规律。

“新闻点评”的基本结构是:前一部分概述新闻事实;后一部分对新闻实加以点评,或对事件本身直接发表看法,或揭示事实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其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准确,语言简练得体。

当然,所选的新闻要贴近自己的生活,适合自我的认识水平,有话可说。最好选择那些热点新闻,使自己有话想说或者选择那些本身包含有更多评论点的新闻,让自己能有更多、更妙的话可说。

(二)关注新闻,效仿点评

由于高中学生大部分是住校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接触电视和网络,因而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如浙江经济生活频道的《新闻深呼吸》等新闻栏目,建议节假日在家观看。

新闻点评属于新闻评论类,一般来说要比短评简短些。它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拓展。点评要褒贬分明,观点正确,对症下药,切中要害。在鉴赏别人的点评中,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锻炼了语言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积累素材,自主点评

学生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敏锐地捕捉话题,选择评论内容和评论角度加以点评。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助,建立课堂上积极的人际关系,提供积极参与、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合作交往,学生从与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中实现主客体的转换,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点评过程。

对于那些有争议性的新闻,与其说是点评,不如说是一场激烈的辩论。思想只有在相互交流、碰撞与冲突中才能蹦出智慧的火花。例如:

近日,湖南娄底卫校某班学生上课嗑瓜子,老师自掏腰包买100斤瓜子给学生旷课嗑瓜子。老师真是有钱,任性啊!娄底卫校对此事回应,称老师自费买瓜子罚学生嗑瓜子一事基本属实。不过当事教师只买了30斤瓜子,目前已经向学校领导承认自己做法欠妥。

据知情者透露,娄底卫校微博:感谢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近日,我校某班部分学生上课嗑瓜子,班长多次制止无效后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并买了三袋瓜子共30斤,拆开一袋分给16位违纪学生嗑,想以此让学生认识错误。我校已对该班主任教育方法欠妥进行了批评,并要求全体教师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点评1:合适,惩戒了学生,严肃了课堂纪律,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可能超过了老师的预期,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但是如果这些学生真的能改过,又不失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次“精彩回忆”。

点评2:觉得老师方法很棒 等这些人读了大学,发现高中初中的老师是最有爱的,或者出去工作就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了!

点评3:老师除了不该让学生在走廊上受罚有失颜面外,并无不妥,而且教育的手段也很好。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老师,那还有那个老师还愿意去管理学生?

特级教师宁鸿彬指出:“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肯定地说,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重要一环。”

将新闻点评引入高中议论文的思维训练,坚持写点评式的议论、抒情类随笔和片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论据,同时有效提高学生论证说理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水平。

当然,新闻点评与一般的议论文还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它所具有的许多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却是目前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所欠缺的。当我们沿着一条老路走久了的时候,不妨尝试走一走新路,或许它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黄胜《高考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初探》 《高中》[N] 2008年第12期

2.刘德斌《新闻引路作文教学法》 《中国教育学刊》[J].2005年第08期

3.胡勤《让思想有点力度》《语文学习》 [N]2009年第7-8期

4.何丽红《运用新闻评论辅助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N]2013年第1期

5.《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M]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7篇

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表达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设定的课程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要是对中学生作文现状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五种表达能力的呈现是极不均衡的。如果说在叙事状物、表情达意方面,中学生作文尚差强人意、每年高考之后各省都会推出几篇佳作让媒体兴奋一阵的话,在说理议论方面的表现,整体上就捉襟见肘了,高考作文中也很难见到醒人眼目的亮点。

“抒情性议论”的固有思路

翻开任意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都会发现议论文所占的份额要远小于记叙、抒情类文章。更有甚者,这些标明“议论文”的考场文章,其抒情的成分也十分浓厚,而阅卷老师一般将其归入“抒情性议论”类别而放宽了尺度,实际上还是模糊了文体界限。我在毕业班教学时曾使用过几本这样的作文材料,坦率地说,很难找到一篇因事陈言,言之有物,有特定指向的议论文章,更遑论鲜明的思想、观点、立场、主张,以及作者比较成熟的、创新的见解了。曾几何时,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这些理应不可或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展示,在作文中也不见踪影了,很难见到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有的只是冗长的或陈旧或新鲜的事例的简单堆砌。思辩能力的严重欠缺使议论文写作水准在整体上较之前有大幅度的后退。

更让人担心的是,所谓“抒情性议论”的文章,业已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开头先来一串排比句,先声夺人,气势如虹;结尾再来一串排比句,首尾照应,结构完整;中间部分,或叙述二三事例,或列举二三古人,频频登台亮相的不外屈原、史迁、陶潜、李白。文章还可以中外古今,旁征博引,一来给人留下眼界开阔、积累丰厚的印象,二来借花献佛,让别人的诗文为你的文章添彩加色,如此等等。

提出一种观点(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撰写一篇有立场、有见地的议论文章,其直接检验的是作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通常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或理论常识做支撑,难度上要大得多,语言方面也不容易讨巧,于是扬长避短、趋易避难遂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高考的功利性,导致教师评分标准的严重错位,导致学生畸形应试手段的应运而生,这是产生议论文写作水准下降并严重模式化的直接原因。从社会原因方面分析,议论文写作的薄弱也与当前浮躁的文化语境有关。不妨说,正是课内课外的语文教育大环境,给中学生作文的种种弊端提供了外部土壤与温床。

议论文写作,价值何在

如果说记叙文常以其波澜曲折的故事和生动鲜明的人物“款待”读者,抒情散文常以丰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议论文则主要是作者就公共话题阐发的独到见解或深刻剖析启迪人的思想。因此,“见解”的有无与深浅高下之于议论文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文章价值的核心部分。至于这些观点见解是否用“排比手法”,抑或用其他手法表达出来,实在是次一等的问题。可是我们偏偏把主要精力放到了传达手段的训练上。当前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通病,就是感性思维的泛滥与理性思维的欠缺,以至于许多人写不出一篇像模像样的议论文来,这种局面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就议论文写作而言,不单纯是一个写作训练问题。“思考”是一个关键词,它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出发点,“分析和解释”则是它的延伸,而“思考”与“分析和解释”的对象,则是“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对一个时期的重大公共性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往大里说,就是一个建构语文教学与公共空间关系的问题了,其意义大焉。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我们提出一个“研读新闻评论,学写议论文章”的思路。

所谓新闻评论,按《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认识与意见表达的文本。”在现代社会,新闻话题本身是人们观念冲突和意见交流最经常的媒介,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一个文体类别,以热点事件为话题,言他人之未言,察他人之未察,观点深刻犀利,形式不拘一格,深受公众喜爱。

下面我们结合新闻评论的特点,谈谈提升议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

议论方向,不玩“空手套”

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如果说新闻报道是对大千世界纷繁万象中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第一次选择,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又一次选择。这次选择特别聚焦在大众普遍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一是、亟待进行澄清的问题,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特定倾向或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的问题等等。

无论是所选所写者何,有的放矢、因事陈言,不玩“空手道”是其基本原则与文本呈现方式,而这恰好是对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陈言老套、缺乏时代感的弊端最切中要害的反拨。

所谓针对性,可以理解为:为什么要说?针对什么而说?对立面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什么等等。我们不妨先从身边的教育新闻入手,从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入手,再过渡到“评论”的写作。

《中国青年报》称,北京大学2010年11月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对于这一“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有人叫好,但大部分人对此持忧虑态度。据网上的调查显示,2572名网友中,95.3%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此举容易产生“权钱交易”;3.7%的网友投了赞成票;另有1%的网友表示中立。

赞成者:这是试图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破冰之举。“每一个参加招生的人,包括在大学教书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有些好的学生靠考试招不进来,一些只会考试的学生想推出去又推不出去”。这样的高考招生制度,北大也深受其害。“人的素质具有多样性,包括品德、意志、体质、情感、兴趣、志向、习惯等在内的诸多重要素质都是高考难以有效考查的”,学生更应该把“多抠一分”的时间拿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反对者:目前社会诚信度不高,中学校长推荐的就是最优秀的学生吗?谁能保证这里面没有暗箱操作?“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标准固然不科学,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公平,而进行自主招生、“高考+面试”之类的灵活式选拔,可能会对高考的公平性造成很大伤害,尤其不利于农村学生的胜出。“出生在偏远农村的孩子,18岁前所有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谁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抱负、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何谈综合素质培养?”

变相歧视普通中学学生,争抢优秀生源,这样其实是国内重点高校对重点中学的一种变相认可,意味着只有这些学校的学生才具备进入一流大学的能力。北大推荐制只能算是省级重点中学的个体“喜剧”,并非教育公平的福音。作为全民扶持和景仰的名牌高校,北大应以倡导民主、公平、责任为己任,不应将推荐眼光锁定省级重点名校,而应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学。

折中者:要看北大出台啥样的具体政策;应该缓行。

不难看出,一事当前,大体上都会有赞成、反对、折中三种态度,正如有黑就有白,有了黑与白,就会派生出两者的中间地带“灰”一样,我们将其概括为“正、反、合命题”。明乎此,便可以为你的思路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所谓“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辩证思维”云云,基本上可以囊括无遗。

在稳妥和新颖之间,找准立论平衡点

新闻评论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新闻事件表达作者的特定认识,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如前所言,这正是一篇议论文价值的主要生成点。如果说“文贵出新”是为文之道的要诀,那么就议论文而言,就要看你对所论之事能否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了;如果说“惟陈言之务去”是古人写作的经验总结及对后来人的教诲,那么力避人云亦云,说空话、大话、套话和正确的废话,就是这一警句在议论文中划出的底线(遗憾的是我们许多议论文还做不到这一点)。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仅能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能明察秋毫,入木三分,发现并揭示出新闻中隐藏的问题,或者归纳、提取出新的观点与结论,给读者以或新鲜或深刻的启迪。

这里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中国的金牌已经多得让人不好意思》为例。

作者语出惊人:亚运会上中国队的金牌“一骑绝尘”,究竟是荣誉还是讽刺?

文章提出,对体育荣誉要有一定的成本意识。既指具体的经费投入,也指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运动员个人的发展。这些金牌背后的细节,是决定孰是孰非的关键。

以此而论,体育界的一些习惯性做法饱受诟病。最突出的是不为运动员的长期发展考虑。退役运动员文化基础太差,社会适应能力很弱,身体还有不少伤病,因为从事体育多年而无别的谋生技能,导致悲剧屡屡发生。究其实,是太过重视金牌,只要金牌不计其余的弊端。另外,因为经费缘故,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目前国人体质水平滑坡明显,与群众体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关。

在历数偏狭的金牌战略后,作者阐明了自己的体育观:体育说到底是一种游戏,专门运动会上的比赛更是如此。金牌或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我们的体育荣誉观或曰金牌观,也应与时俱进。完全不计成本的体育荣誉,不过虚荣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是一种政治。现在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这样的思路应该转换,让体育回归其游戏的本质。对竞技运动员的培养,国家应该逐渐卸下包袱,交由民间完成。即便有些项目必须由国家支持,也一定要全面衡量利弊得失,而不是仅为政绩、利益和所谓的荣誉。

“努力拼搏,为国争光”是响彻赛场的口号,与金牌相连的强国梦是国民心头永恒的情结。本文作者却揭示了事物的另一面,大异于在金牌问题上的思维定势。当然你可以质疑之、反驳之,但文章确实提供了足以商榷讨论的空间。这是一个“观点新颖独到”的典型例证。

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立论的稳妥是老师常常告诫的话,为了增加“保险系数”,我们往往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这成为议论文创新的很大束缚。其实观点的新颖独到乃至于标新立异,并非是故意冲撞常理常规,而必须是思想站到一定的高度,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的产物。正如“为赋新词强说愁”并非真情实感是一样的道理。毫无疑问,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力求可以在立论稳妥与新颖独到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说理透彻之外,另外的一条议论文底线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侧重于“摆事实”,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侧重于“讲道理”了。事实“摆”在那里,怎么去认识它、评价它,探究其原因,说明其实质,阐发其意义,或指出其应对策略等等,却往往并非人人得而明之,或者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能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让人家心服口服,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这里以《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将“拆迁”妖魔化不是公众利益》为例。文章标题便是就拆迁问题提出的个人观点(即论点),作者是如何层层剥笋,将其深入透彻地阐发出来的呢?

作者首先指出:“拆迁”成了中国舆论场上非常负面的概念。拆迁被简单地与滥用公权力及强者凌弱画等号,钉子户作为抗暴的象征,在互联网受到正面称赞。这样的舆论导向不利于公众对拆迁的理性认知。”

对于媒体屡屡报道的“强拆”现象,作者指出,那是“由于拆迁者或是政府或是开发商,相对于被拆迁者个人更有权力,因此舆论支持弱的一方有其自发的一面。”但是,每一次拆迁都是个案,情况千差万别,而舆论给所有纠纷统统贴上“施暴与抗暴”的标签,就像“所有拆迁都是正确的”一样,与事实的距离很大。

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拆迁纠纷绝大多数是利益之争。开发商想少给些,被拆迁者想多得些,这是商业社会正常的一对矛盾。但当前拆迁者能够成功“少给”的机会越来越少,被拆迁者“多得些”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由于被拆迁者更“拖得起”,拒绝拆迁的方式更多,他们正在从以往拆迁对立中的弱者变成强者。目前中国出现拆迁费越高越难拆的恶性循环。社会上流传着无数因拆迁一夜暴富的故事,刺激出对更高拆迁补偿款的期待,鼓励了“钉子户”更顽强地坚守。在拆迁者与被拆迁者的对峙中,法律至上的准则得不到捍卫。

最后作者告诫大众:中国的现代化远没有完成,未来的拆迁不可避免。中国不能变成连建一个立交桥都征不到地的印度,那不是中国社会的利益。

文章不长,但对观点的论证的确做到了“深入透彻”。说到底,还是得益于作者能穿透复杂的社会现象直击事物本质(利益之争)的眼光,而“个案不能代表整体”、“弱者与强者的转化”等论证则彰显了作者辩证思维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说理深入透彻”是对议论文设立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况下,老师强调的是“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是我们对议论文写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划下的另一条底线。而观点与材料相分离,或者虽有联系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却是中学生议论文常见的毛病。这一“基本要求”基本达到了,另一个缺点便凸显出来,即对材料欠缺必要的阐发、分析,或者虽有阐发、分析却流于简单肤浅,而更多的情况下,则仅以事例的简单罗列敷衍成篇。思想的深刻性,常常是与思辨的缜密性不可分割的。当务之急,不妨学习上文层层推进式的议论结构。而在分析论证时,如何把握分寸、褒贬适度,注意克服绝对化、片面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用“作诠释”,替代“下定义”的语言

在语言美的追求与训练上,中学生作文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语言本位”在语文教育界是一个很有市场的观点,这本不错,至少无大错,问题是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美的语言,我们的认识没有到位。我们往往把文采修辞视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权重,而高考阅卷中,大多数老师对“文采斐然”的文章都是青眼相看的。

于是华丽多彩就成为考场作文刻意追求的方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不外乎词汇的丰赡,用语的典雅,诗词歌赋的征引,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等等。语言必须建立在承载一定的内容和内涵之上才有意义,如果徒有华丽外表,却借此掩盖了内容的空虚苍白,所谓“文采斐然”者,十之八九“学生腔”的痕迹都很重,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新闻评论的语言其实也是风格多样的,但严谨平实是大多数此类文章的语言特色,多多研读,对扭转不良文风,好处多多。

就遣词造句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而言,不要忘记了“准确”的重要性。语言的准确永远是第一位的,鲜明生动则是第二位的,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切不可为了追求后者而牺牲了前者。如果说在抒情性文字尤其是诗歌中,对“准确性”可以做一个较为宽泛的理解,不少诗歌,尤其是先锋色彩较浓,实验性较强的诗歌,总是有意冲撞与突破既定语言规范,但在包括新闻评论的议论文写作中,这种行为万不可取。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8篇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2012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发言认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个性和诉求,学校必须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高中培养模式

多样化的两个维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在6月15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二是培养模式多样化,三是考试选拔制度多样化。就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而言,在学校层面,至少要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个是实践样态。至少有11个方面的样态,包括课程、教学、评价、学校制度、学生指导、学校管理、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社团组织、主题活动及校外合作。其中课程、教学和评价是核心,这个领域如果不触动的话,整个学校的特色很难有说服力。另一个是学校层面培养模式抽象要素分析,包括教育目标、参与者及其角色、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活动过程、特征、辅助手段的应用,以及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等。

语数外新课标各有侧重

在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协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资源共同体“金声”片区学校联盟、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义务教育新版课程标准解读落实暨中小学教师微格教学研讨会”上,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郑国民表示,语文学科新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少做题。“没有真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考试得高分是不可能的。”郑国民认为,学校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材料,老师要加强指导,促使学生交流阅读内容。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标研制组核心成员綦春霞表示,数学学科的新课标强调过程性目标,在具体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和经历,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创新性思考。这需要老师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多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室主任、英语特级教师、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标研制组核心成员孟雁君认为小学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宗旨,就是不要在26个英文字母内教英语,而是要站在人的发展角度去教英语。落实到学科,就是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

校长研究课改的四种方法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校长陈文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教研室主任许序修在6月26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为了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长必须深入学校课改第一线,进行由浅入深的基层调查研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本质性、规律性认识,为课程领导决策提供充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校长要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了解得深、分析得准,有四种方法不能忽视:第一,战略性眼光。能从小学校看到教育大世界,清楚世界教育在思考什么,中国教育在要求什么,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该怎样做,学生该怎样学,人才该怎样培养,学校该怎样办好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学习性姿态。想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情况,就要向不同层次的师生学习。第三,系统性思维。第四,创新性行动。基层调查研究要与课程创新探索结合起来,要选择师生最为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使学校课程改革既具特色,又富有成效。

中学语文课堂应承担

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据7月2日《文汇报》报道,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韩潮发现很多大学生和中学生都怕写议论文,写出来的议论文通常很教条,空洞的大道理一条条堆砌在一起,杂乱无章,或是辞藻很华丽,但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没有“议”和“论”的味道,更鲜有思想性可言。“学生不会写议论文,不是语文没学好,而是哲学没学好。”韩潮认为,在中学,语文课堂理应承担起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并提议:如今的中学教育受高考指挥棒影响很大,那么高考命题是否可能做出一些微调。如以后高考命题可以邀请一些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大学文科的老师参加,让考题更有助于检测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学科之内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江苏省教授级特级教师徐思源在2012年第7期《基础教育课程》上撰文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教师的视野往往局限于本学科中。进入新课程实验后,教师只知道新课标规定教学目标是三维的,至于为何是三维,是怎样的三维,往往不去思考。徐思源认为,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开文化之门,引领学生进入丰富的精神生活空间,而教师就是开门人和引路人。教师要为他们打好终身读书学习的底子,包括教授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基本能力,培养读书学习的兴趣,教给读书学习的方法,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而这一切,都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的,主要是在占教育活动时间80%以上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学科教师心中有“教育”,才能自觉地强化知识传授中的教育功能,让其实现教育效用的最大化。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9篇

林崇德:创新人才培养不能怀有功利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在就高校与高中合作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个体创新素论文联盟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没有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一句空话。但基础教育阶段不宜提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实现创造性人格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在高校与高中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合作中,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育人环境,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培养措施;既要重视学校教育,还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教学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东西方教育方式、模式相结合。总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才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以是否培养的每一名学生都实现教育者的设想而判断探索是否成功。推动者不能怀有功利心理,应避免跟风,因材施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年6月30日)

韩潮:中学语文课堂应承担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每个高中生都会在高中政治课上接受一些基础的哲学教育,但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用在“引出论点”的部分,增强亲切性

议论文引出论点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点:用名言引出富有文采,用故事引出生动有趣,用特例引出引人注目,而用泛例引出则令人倍感亲切。请看下面的例子——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茫然地对你说声“不知道”。

(选自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这一段文字,用两组泛例对比,再现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对科学教育抓得太多,对常识教育抓得不够,自然地引出了“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的论点。这些泛例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读者十分熟悉,不必作过多分析,就能引起读者的认同和共鸣。作者运用泛例开篇,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既顺畅地引出了论点,又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具有一种平易、亲切的独特之美。

二、用在“论证论点”的部分,增强厚重性

论证论点的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是议论文的“猪肚”,要求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说服力强。巧用泛例材料,能增强主体部分的厚重性,增强说服力。请看下面的例子——

诚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类不可能预知所有的问题与灾难。但确有一些“良医”,他们总能高瞻远瞩,为时代望、闻、问、切,提醒人们警惕各种“病症”的发生。遗憾的是,这样的“良医”往往“曲高和寡”,势孤力单,他们的呐喊与呼吁,总是在历史的风沙中失去了应有的张力,直到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人们才后悔当初不该忽视良医的忠告!比如那个黄万里,曾为三门峡水电站的修建苦苦直谏,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听得进去,直到渭河平原50多万亩土地全部盐碱化,30多万人无家可归时,人们才感到黄万里的高明;再比如那个马寅初,新中国建国不久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可人们先是嗤之以鼻,后是对马先生大批特批,直到我们现在人满为患,人们才痛悔“批错一人,误增三亿”。

我们的某些领导、某些部门似乎总是热衷于当“事后诸葛”,擅长于“过后补救”。洪水泛滥才想到退耕还林,土地沙化才想到植树种草,物种濒危才想到加强保护,资源匮乏才想到厉行节约,矿难发生才想到追究责任……我们总是知道“亡羊补牢”,为什么就听不进良医的忠告,在“亡羊补牢”之前扎紧篱笆呢?

(选自学生习作《让“良医”治于“未病”》)

为了论证“让‘良医’治于‘未病’”的论点,作者在举了黄万里、马寅初两个特例之后,又用一个排比句列举了五个泛例,这五个泛例的作用不可小视。黄万里、马寅初这两个事例固然典型,但毕竟只是个别现象、特殊现象,还不足以充分论证论点。而这些泛例并非特指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代表一群人,一类现象,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犹如一组集束炸弹,极具震撼力量。这些泛例很好地弥补了特例略嫌单薄的不足,增强了材料的厚重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用在“联系实际”的部分,增强现实性

联系实际,是议论文的重要一环。它不但能丰富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增强文章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说理更加深刻。在“联系实际”的部分巧用泛例,对增强文章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具有特殊的效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可是,当现代文明伴随着历史的潮音悄然而至的时候,中华民族“孝”的链条似乎正在断裂,孝之心在沙化,孝之声在喑哑,孝之行在打折……是谁,觊觎着父母的家产?是谁,啮啃着长辈的积蓄?是谁,西装革履挥金如土却让父亲沿村乞讨?是谁,锦衣玉食高楼大厦却让母亲露宿街头?又是谁,兄弟反目只因不愿赡养风烛残年的老母?还有谁,手足相残只因不想抢救生命垂危的老父?更有谁,丧尽天良忘恩负义虐待父母殴打双亲甚至对长辈举刀相向?

(选自学生习作《唤得孝心满人间》)

这是作者在论证“百善孝为先”的观点时联系实际所发的一段议论。作者连用七个泛例,列举了生活中种种不孝的行为。这些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随处可见的事例,极具时代特点,具有让那些不孝子女“对号入座”的特殊效果,也能引起读者对当前现实生活中孝心流失的深沉思考。这些泛例涉及面广,代表性强,现实性强,有力增强了文章针砭时弊的表达力量,很好地体现了议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典型特征。

四、用在“归结论点”的部分,增强概括性

议论文归结论点的方式很多,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中心论点。泛例因其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常常被用在归纳论点的部分帮助总结全文。请看下面的例子——

人生至多不过百年,有的人失去了梦想,如同死尸般湮没在坟墓中;有的人拥有梦想,却又不敢实现,如同行尸走肉般在人群中不知所措;有的人却在这区区几十年里把握了机遇,超越了梦想,回味一生,留下了一段激情荡漾的记忆。所以,人的一生应当拥有梦想并超越梦想,这样才会光辉永照,永不黯淡。

(选自2009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超越梦想》)

这一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三个分句是三个泛例,作者借用三个泛例精妙地概括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对前两种人生态度进行了贬抑,对第三种人生态度进行了褒扬。这样既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又强调了“所以,人的一生应当拥有梦想并超越梦想,这样才会光辉永照,永不黯淡”的中心论点。作者巧借概括性极强的范例简洁地归结了论点,有力地收束了全文。

其实,泛例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上述方面。泛例作为一种生活现象类的事例,俯拾即是,稍加提炼就可为我们所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积累不够、无米下锅的问题。学会恰当使用泛例,对于写作议论文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下一篇:家庭教育议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