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0:23:52

素质教育议论文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高中学生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议论文教学指导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在高中阶段的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对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关注程度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基于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训练的实际情况,分析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相关对策,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一、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现状

纵观当前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实际情况,问题突出表现在重视应试教育理念忽视素质教育意义,重视结构技巧讲解忽视思维方法训练等方面。

1.重视应试教育理念,忽视素质教育意义

我国由于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文化课程知识较为重视。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不利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的本质目的,即为教育者向接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当前高中阶段很多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传输和内容的背诵,但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注程度则相对不足,素质教育开展相对比较匮乏。很多学生对经典文章、优美散文缺乏阅读兴趣,自身语文素养没有得到快速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重视结构技巧讲解,忽视思维方法训练

在当前的高中阶段议论文教学指导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注重各项知识、结构以及技巧的指导,组织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告知学生各种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法宝”。但是有关于学生思维训练的指导却相对不足,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议论文写作的方式,写作思路受限。

二、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在高中阶段的应用方式分析

高中阶段的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可以通过注重素材积累、思维训练、点石成金等方式展开。

1.注重素材积累,拓展学生视野

基于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素材积累情况来看,学生的阅读量不足,对社会中、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类现象关注程度不够,自身判断较少,针对于历史文化、经济活动以及哲学思想等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更是比较匮乏。学生知识的学习多停留于课本之上,不利于学生议论文思维能力的训练。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指导。基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更多的有益x物。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全球通史》等图书,使学生感悟一位美国史学家是如果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完成一部著作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追风筝的人》等优秀读物,感受作者优秀的文笔能力,在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为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记录日常阅读的心得,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得等。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读者交流会”活动,使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针对于存在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辩论,使学生能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具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反驳,通过这种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实施思维训练,发散学生思维

议论文中的分析论证,其目的在于证实论证能够支撑观点。在实际的论证中,可以具体通过演绎推理、总结归纳等方式展开论证。在实际的论证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分析,挖掘事件的普遍联系,得出明确的结论。在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训练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发现矛盾所在,揭示矛盾根源,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这篇的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教师可以问“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金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等相关问题,学生可以踊跃发言,基于课文内容进行思维论证。比如黑人长时间处于贫苦与受歧视的状态下,会引发黑人产生伤感和愤怒的情绪状态。而马丁路德金告诉了他们前进与改变的方向,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心,摆脱自身压抑与痛苦的情绪,坚持梦想,将情绪引入高潮。

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更多的事件融入到学生思维训练的活动中,比如针对“复旦大学投毒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社会案例、生活案例以及经济案例等融入到学生思维训练的活动中,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互动型、生成性的高中议论文教学模式。

3.巧妙点石成金,提升学生能力

点石成金能够为学生议论文写作增添更多的色彩,对学生议论文思维的发散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学会写作,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升学生的议论文整体写作能力。

第一,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巧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能够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充满生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成熟”“孤单”等词汇为例,组织学生写出一段具有哲理性色彩的文字。比如,“时光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张张逐渐变老的面孔,同时也让人们更加理解孤单,学会独立与成长,学会理解与忘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现学生的思维想法。学生之间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他人优点,丰富自身的写作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

第二,巧用具有冲击力的动词,加深阅读印象。在诗歌的鉴赏教学中,往往会讲到这样一道炼字题,“诗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答案通常会是动词。动词的使用通常能够发挥增色的效果,故而在学生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中,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借助动词,为议论文写作内容增色。比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也运用了对比写作的手法,通过“静看”“明察”“细观”几个动词,增强说理的味道。又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查找其中具有冲击力的动词,如“难”“上”等。学生在课文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学习《蜀道难》的写作手法,开展议论文思维训练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借助冲击力动词描写你对‘家’的看法”等相关任务,规定数字在200字左右,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这种方式对学生议论文思维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更能够加深阅读印象。

第三,巧用名言名句,增强论述效果。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其含义在于总结性的只言片语能够达到画龙点睛之价值,概括全文内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巧用名言名句,达到增强议论文论述效果的目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搜集各类名言名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记录,明确其内涵,并且讨论能够应用的主题等。

高中阶段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设良好的条件,真正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够“言之有物”。

参考文献:

[1]高文华.牵住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牛鼻子――运用教材文本进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之浅见[J].高考,2016,(15).

[2]唐琼华.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谈高中议论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考;背景;议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35-01

高考作文可以分为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看图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出现的概率逐年降低,而更加多元化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逐渐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在这种日益多元化的命题中,最容易得分的作文就是议论文。但高考毕竟不同于日常作文练笔,其议论文写作不仅有着模式的要求,对材料新颖度、思想积极性、话题切入点等都有着比较严格的测评要求。因而如何在当今高考作文命题背景下,在高考考场写好议论文,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和考生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考作文议论文发展方向分析

回顾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思想性一直是其首要的评分标准。当代的高考作文命题,大多要求考生能够在作文中有着正确、积极的思想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抒发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论点清晰明确的议论文,能够让阅卷老师第一时间抓住作者的写作主旨,从而提高对作文的“印象分”,有助于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作文分数。但高考作文作为一次比较严格的综合能力测试,仅仅在思想性上占据优势仍然是不足的。这是由于当代的高考作文已经给出了比较积极向上的话题模板,想要在这些话题上发现新颖的切入点和新的论点,很可能造成作文跑题,导致考场作文失败。这就意味着,在高考的考场上,仅仅选择正确的论点和话题切入点,并不能让学生的作文得到高分。

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的趋势与变化,高考作文对学生辩证思维方法的考核也是议论文评分的一大标准。想要让考场作文有亮点,学生就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从最佳的角度切入话题,并根据所给的资料展开论述。透彻、直指问题核心的话题切入点,能够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分量,有助于提高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价。但除正确的论点和辩证的话题切入外,高考作文还考核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语言文字的运用。想要在这项上得到“印象分”,学生就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通过写作训练锤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有如此,在考场作文时,才能从写作素材积累里优中选优,找到切合文章主题、符合论点并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论据材料,才能以更为精练准确的语言和流畅公整的文章布局结构获得高考作文的成功。

二、高考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

1.提高思想性在写作中起统帅作用的认识

近年来,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现象成为高考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纵观这些满分作文和所谓的零分作文,导致其分数截然不同的正是思想性的差异。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提高了对个性化视角的重视,但没有同时强调作文的思想性。这导致很多学生在作文时习惯标新立异,这种创新精神虽然值得肯定,但对于高考作文却并不适用。这是由于高考作文对文章的思想性有要求,要求作文思想积极向上,要求学生能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高考背景下的作文训练,不单单是对作文技巧和能力的训练,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倾向。教师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让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展现其积极向上的一面,获得考场作文的成功。

2.扩大知识面,课内外结合

无论是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作文素材新颖度的要求,都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考核要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在考场环境中找到议论文论题的切入点,教师必须要在平常的训练中加强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只有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才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以正确的方式找到材料(图画)提炼论点的方法和方式,才能形成正确的、敏感的辩证思维。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拥有发现生活的眼睛,通过课内外知识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敏感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大量事实证明,N近生活的论据材料,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当然也更容易获得考场作文的成功。

3.培养学生每次作文动笔都认真审题的习惯

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专家和学者根据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和适当变化而来的,随着高考作文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学生作文角度宽广很多,但也使很多学生审题错误,从而导致考场作文跑题。如果在作文审题时马虎大意,很容易导致作文论点错误,导致作文思路不清晰,导致考场作文论点跑偏,论据混乱,影响分数。认真审题,并不意味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题目反复分析,而是一种习惯和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抓住论点,更清晰地组织作文思路,在考前作文训练中,就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审题习惯,让学生把握准确和快速审题的方法,提高其作文审题效率和准确度。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阶段;议论文;教学任务;教学策略

目前,由于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以议论文的体裁出现的文章比较少,所以,教师在这一文体中的深入研究也相对比较缺乏,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过于单一。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策略才能上好这类体裁的课程,使议论文教学能够趣味盎然,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希望能够使议论文教学更加生动。

一、小学议论文教学中应着重呈现“语文味”,遵循语文的本质

议论文一般情况下是围绕一个中心,通过列举一系列的事实、多次的对比、道理的阐述来论证个人的观点。因此,议论文是说理性文章,文章结构单一,内容严谨,逻辑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将其上成思想政治课或者是单纯的写作指导课。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够严谨,这样的文体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单调。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语文中的朗读方法对不同论题的议论文范文进行全面品读,通过朗读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以议论文为体裁的文章的阅读写作技巧,从而实现语文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与它的人文性的相统一。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文章,调动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对文章主旨要点加深理解,从而掌握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思维、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

在具体的文本教学中,可以设计有层次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可以紧紧地接触文本,全面地感知、体会文本感情,明白其中所论述的道理,实现语言的积累、知识面的扩展,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有深度、有条理地对某一事件进行论述。例如“三读”训练法:一读,是指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可以采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朗读法(点名朗读、搭档朗读、组团朗读、比赛朗读、纠错朗读等)进行朗读。二读,是指自己朗读。在该层的朗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各个段落中的中心语句,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抓住学习规律,了解文本内容,认识文章感情脉络。三读,是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尝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身临其境地朗读,从而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采用举例子、作对比、勤引用等等的方法来一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的,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观点与立场。

例如,当读到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前后两句中的“活着”与“死了”读出不同的感情韵调,而不止是单纯的以一种平淡的语气陈述一个观点,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悟到“活着”“死了”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各自的褒贬含义与引申义,认识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与精神的共存性。

二、小学议论文教学中要找准关键词

在小学阶段,安排课程让学生接触议论文,学写议论文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高年级教育的过渡,是为更高一级的学习所做的一个启蒙性的准备。因此不能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做过高的要求。第一步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什么才是文章的关键词,在这里,文章的关键词是指议论文中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是文章的核心,同样也是作者所站的立场和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在一篇议论文当中,不管它有多少段落、多少分论点,不管它篇幅有多长或是有多短,也不管它所要呈现的内容是浅显还是深奥,它都应该很鲜明地毫不含糊地体现出作者的一个特定的立场、观点。只有抓住议论文全文的关键词,才能够抓住文章的核心部分,关键词在议论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面对处于这样一个阶段的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引导他们去抓文章的关键词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品读各种议论文体的文章中认识到这样的规律,大多数议论文的文体,我们可以从议论文的课题中分析得到,当然也有类似于下面的情况,即某些议论文它的全文不是单纯地围绕一个大论点来完成的,而是由许多小的分论点来对核心论点进行论证,即文章的每一个部分或者是每一个段落各自围绕着一个小的分论点来论述,当然整体上,各个分论点还是要服务于中心论点。通常情况下,这些小的分论点会被放在文章每一个部分或每一个段落的开头或者是结尾处,也有可能这样的分论点不会以一个句子的形式出现,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段意以及上下文去理解概括。等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以后,自然能够在这个规律的帮助下一边品读一边找出隐含在全文各个部分或段落中的中心意义与论点,从而帮助他们认清作者的立场,抓住全文的中心论点,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小学议论文教学中要掌握主要表达方式

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并掌握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即作者利用哪些相关材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对某一观点进行论证的。对学生来说,知道并学会这些方法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不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事实上,议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特别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采用讲述事实,讲明道理,举出实例,引用典故,拿出数据等形式来论证一个观点。在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应进行实际的读写练习,让学生尝试着运用不同的论证方式来对自己的某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在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的议论文教学虽然只是为高年级议论文教学所做的一个简单的铺垫,但是它有不能被取代或被取消的特点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黄海燕.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三注重”[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11).

[2]刘仁增.语用:阅读教学的本然回归[J].福建教育,2009(5).

[3]陈道先.小学议论文教学的“语文味”[J].素质教育论坛,2010(10).

[4]方艳.议论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几种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2(9).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语文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和语文阅读等方面能力,还要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其中议论文是高中语文写作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议论文写作能促使学生思维更富有条理且严谨,语言表达更加明确准确。目前高考作文虽然没有过多要求题材,然而议论文却是高考写作中难度较大且常见的文体,所以需要语文教师优化议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1整合语文教材 形成写作思维

当前语文开展教学参考依据来自高中课程标准,根据高中生学习心理、学习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编排教材。如果从写作系统性分析,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并没有足够体现和重视议论文写作内容系统性。其中高一语文写作内容以记叙文为主,高二为议论文专题,这种教材设置会影响学生对议论文素材积累,也不利于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所以议论文教学应始终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阶段,尤其从高一就开始锻炼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材必修1和必修2作为写作教学依据需要增加议论文写作专题,其中要和初中所学议论文写作内容相结合,还要提高高中语文写作高,那么从高一到高三就逐渐形成完整的写作序列。语文必须教材中都加入阅读鉴赏,但仅有20%左右课文和议论文有关,而对于高中语文而言在于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进行锻炼,所以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议论性题材课文篇目。此外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进行因材施教;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使用作为广泛的是人教版,充分体现教材的适用性和现实性,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高原反应,开发校本课程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各地学校都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兴起开设校本课程大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基础教育课程高度统一局面,置顶的课程更应适应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需求。例如很多学校将语文写作分为作文和思维两种层面,即将写作结合思维,传授给学生很多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方法,达到提高写作水平和思维水平目的。

2实施以读促写 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非在于积累写作技巧即可,综合展现个体多种能力和文化知识储备。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教师讲解的议论文写作技巧和写作知识虽然听的很认真且记录大量笔记,然而没到议论文写作中依然缺乏中心论点和论证逻辑,可以说毫无连贯性,运用论证方法也十分有限且引用写作素材毫无新意。对此可加强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方式,提高写作水平。首先立足课内阅读;所谓课内阅读也称为课堂阅读,是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主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究竟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总结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以及如何写等。在此过程中就要开展对文本进行精读,把握文章写作技巧、主体思想和表达技巧的同时要求学生对其中重点把握。以《劝学》一课为例,该篇短短四段文字中采用相对规范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递进式结构,文中运用近20个比喻句式,由此可见比喻论证是该篇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无需逐句讲解每词每句,则是运用上述20个比喻句串联整篇议论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章内涵和学习比喻论证方法,便于后期写作应用。其次学习立论;立论的前提是立足于文本,善于概括文章和积累文章论点;所谓论点即作者在议论文中阐述的主张和观点,是灵魂和关键,后续写作中涉及到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都紧紧围绕论点展开。由此可知,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无法缺少一个好的论点,这个论点必须是鲜明、正确且富有新意的。其中正确则指文章阐述观点和客观实际相符,鲜明即面对某一种做法、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社会现象应表明的态度,因此文章中应明确表示出自己认可或反对的态度。

3开发学生潜能 激发写作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写论文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严重影响议论文写作效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旦个体对某一事物产生畏惧心理后就很难调动参与事情的积极性,更不会涉及此方面事物。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之前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对议论文的恐惧心理,例如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每一件徇烂多彩的事件,因为生活是写作源源不尽的素材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此外还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写作,微博在新媒体时代中是一个普及率较高和适用范围广泛的即时沟通工具,十分适合写作教学。语文教师就可借助微博开展写作教学,如文字、微话题、视频等形式,而学生就可以在微博上抒发内心情感以及和教师、同学沟通交流。例如教师给予了学生“那些年,我们经历的青春年华”的写作题目,学生在微博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激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悟,更喷涌出很多和青春有关的动人语言。大部分学生会在此节课结束后会发现自己作文中运用到的素材和情感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最终明白只有真情实感才是写作的主要源头,进而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4结语

总之,写作是高中语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积聚智慧过程。议论文写作不同于其他文体,此类写作题材充分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议论文写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整合语文教材,采用以读促写以及开发学生内在潜能等提高议论文写作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76-77.

[2]黄蓉蓉.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144-145.

[3]周媛.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初探[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3(30):73-74.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5篇

有些学生写议论文时,常把议论文写成纯粹的记叙文或带有议论性的哲理散文。比如,有些学生写的议论文常常是前半部分叙事描写,后半部分议论说理,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既非说理又非叙事的四不像文章。此外,还有不少学生由于分不清夹叙夹议类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指导学生把准文体的脉,写出规范的议论文,除要引导学生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弄明白文体自选并不是淡化或不讲文体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区别――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状物等表达方式,追求以情动人,而议论文则主要采用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追求的是以理服人。

二、拟题不当,文题空泛

文章的标题犹如屋之窗或人之眼。好的文题不但能统摄全篇的思想内容,达到题文合一的效果,而且还能润物无声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议论文写作中,学生的拟题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体错位,记叙议论不分”,比如“母亲讨债”“滴血的钞票”等文题,一看就是典型的记叙文标题,可有的同学却用它写了议论文;二是“表意不明,文题含混”,比如用“社会与网络的平衡”“打抱不平”等文题写议论文,读者看了标题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作者想写什么;三是“大而无当,抽象宽泛”,比如“文化选择”“议素质教育”等文题,议论对象内涵丰富,根本就不可能用几百字的文章论述清楚。常见的议论文标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论点型标题,即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开卷有益”等;另一类是论题型标题,即标题已经指出论述的对象、话题或范围,如“说宽容”等。学生写议论文时,不管采用哪种类型的标题,都要将追求“简明而不失深意,新巧而不乏韵味”当成拟题的基本原则。为此,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拟题的方法和技巧,如修辞法、引用法、嫁接法,求异法等,并加强拟题专项训练。

三、雾里看花,观点隐晦

写议论文,论述某一问题或分析某一现象时,不仅要有明确的观点和主张,而且观点和主张还应当正确、鲜明、深刻、新颖和有强烈的针对性。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义理”(议论文中是论点)“考据”(议论文中是论据)“辞章”(议论文中是论证方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领会“义理”在议论文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指导学生明白写议论文坚持“观点正确,态度明确,论证充分,论据有力”可以很好地解决写议论文无观点、观点散或观点隐晦的问题。此外,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立论”“行文中间立论”“卒章收束立论”等写作技巧,也可以有效消除论点模糊或零散的弊端。

四、“骨”“肉”分离,事例论证乏力

写议论文,论据只有紧扣论点才能达到观点与材料统一,进而为主题服务。此外,论据只有准确、典型、新鲜才能使说理更充分,论证更有力。许多学生写议论文,进行事例论证或事理分析时,由于没有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论据内涵的丰富性,或没有精心选择和巧妙剪裁论据材料,常常因无法找到观点和论据的契合点,结果使文章的“骨”(论点)“肉”(论据)貌合神离。具体地讲,就是论据不能有力地佐证和支撑论点,而论点也不能水融地统率和包容论据。此外,还有许多学生用事例论证论点时,所用事例往往流于俗套,不是千人一面,就是老生常谈,既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和浓烈的生活气息又缺乏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特征。具体地讲,就是所举事例不是琐碎肤浅,就是常以部分代替整体,或以个别现象代替一般规律,结果使事例既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又缺乏深刻的典型性。写作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本和读本资源,重视课外阅读,走出书本和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中,关注各种媒体信息,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广泛涉猎,加强积累,探究材料内涵的广义性,捕捉论点和论据的相关性。

五、事例论据叙述冗长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使用的,叙述方式与记叙文中的不同――记叙文里的叙事必须完整具体,而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则应简明扼要。因此,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应该用概述法或截取法叙述。由此可见,明确叙述方式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仔细揣摩叙述方式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不同处理技巧,是解决写议论文事例论据叙述冗长问题的关键。

六、转移论题,节外生枝

“一议一话题,一课题一中心”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是,议论文写作中,却有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不是开篇就转移话题,与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南辕北辙,就是写至中途便信马由缰,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渐行渐远,或者是干脆就抛开文章的中心论点一气呵成,结果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既要看清题干,读懂题意,明确要求,还要注意行文中思维的收与放和张与驰,即既要利用发散思维适当拓展,又要利用聚合思维适时收束,切不可天马行空,题外生题。此外,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统观全局和瞻前顾后的写作习惯也是防止偏题和跑题的有效手段。

七、表达偏颇,宽严失度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别出心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50-01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有了这种意识,才能不断激发人的追求欲,这是搞发明创造的源泉和动 力。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1.优化课堂教学,渗透创新意识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开放创新的教育。它的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面对这种形势,教师就必须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填鸭灌注式”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死记硬背、呆板、说教的教学形式。这种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式集声、说、光、电文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它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价值,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运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未知领域自由遨游,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创新意识。

2.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要想创新,就必须勤于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以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自己从中找出规律。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创新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之-。在课堂教学中,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维。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某一单元都是议论文,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后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让学生自己找出这几篇议论文的内在联系,比较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总结,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向深层挖掘,让学生各抒己见,拓宽想象的空间,找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独特的文章观点和写法。然后让学生写出一篇与这几篇议论文不同的议论文。要求学生拓宽想象的空间,写出立意新颖、写法独特的议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3.大胆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师可让学生探寻革命导师、历史名人、科学家大都是从前人的质疑中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做法。古人云:“疑,思之始,学之端。”疑,更是为了有新的发现,善于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前提是有疑,提问的目的是释疑,而提高的过程则表现为质疑。“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学贵有疑,学则需疑”。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知识只有经过质疑,才能变成自己的学 问。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质疑,让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提问。让他们从看似无疑中生疑,从而激起思维的火花,然后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如教《孔乙己》这课时,老师总结完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之后,有的学生就提出一个问题:“作者鲁迅对孔乙己的遭遇是持什么态度呢?”学生通过活跃的课堂讨论,得出了作者对孔乙己是既批判又同情的态度这-结论。通过质疑讨论,既弄明白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又掌握了文章的艺术特色,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

4.引导别出心裁,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方面去理解课文,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从中加以分析比较,确定出新的、奇的观点。作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别出心裁,写出立意新颖的好文章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别出心裁,立意新颖。正如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对同一事物,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变换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新特点、新观点、新性质等。要写出不同于他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好文章,就要求学生学会“创新”,不但要立意新、构思新,文章所用的材料也要新、手法也要新,以提高作文的品味,这就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新材料找到新角度,写出新特色,写出人人心中有,前人笔下无的好文章来。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7篇

所谓议论,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的观点或看法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要在一定的篇幅中就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一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及持这种看法的理由,同时要求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这就不仅需要缜密的思维,更要有好的技巧和方法。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搜集材料,丰富库存

议论文的论据不足,究其原因就是知识库存量贫乏,以致“无米”下锅,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搜集材料,充实库存。众所周知,材料是作者为特定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等。搜集材料就是要多见世面,广开视听,从现实生活及书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举个例子:我们同学以前学过的课本知识就是个宝库,作为论文材料是够丰富的,关键在于会不会灵活运用,善不善于发掘。如苏轼《石钟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既是妙文,又是佳例,写议论文时可直接把苏轼的“夜以孤舟临绝壁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洞半途而废等作为有关观点的实证。这些内容都是议论文展开例证的好材料。还如把“匹夫有重于社稷”与“肉食者鄙”两句结合起来,借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失为一个说服力很强的例证。

二、灌输知识,深化思想

学生写议论文时常不知何处落笔,虽借鉴例文也难以达到理想要求。这是因为议论文的知识还只是停留在三要素的理解,论证方法上的区别,结构上的分析与论据关系的阐述上。而且以前接触到的议论文多是典型的“三段论”,的政论、鲁迅的杂文及吴晗的《谈骨气》等,这些文章虽好,但缺少时代气息,与现代生活有距离。假如只是单纯仿写这些文章,肯定寡然无味,写作水平还是原地踏步。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打破玻璃墙,使他们突破思维定势,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从中揭示出新与旧,已知与未知,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以求得新颖的运思。首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思维模式的立体建构系统。只有这三种思维类型互相联系,彼此交织,形成一套立体的思维模式系统,才能创作出新颖动人,精彩脱俗的好文章。

其次,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深化求异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创新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就是能对事物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模式。因此作为教育者可以引导他们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认真学习前人已发现的科学理论和认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质疑,树立勇于探索、勇于发展的创新精神。当然,还要避免学生盲目设疑,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偏离写作方向。

三、依据生活,激发灵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科学家、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学习、思考、积累,许多生活经验、知识信息便在他的大脑里储存起来,彼此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地联系着,好象一幢大楼的各个房间里都已安装了尚未接通电源的电灯。这时,一旦爆发出思想火花,便象各个房间的电灯接上电源,豁然齐明一样。因此,灵感是辛勤劳动的果实,是长期积累的、艰苦脑力劳动引爆的动人火花。从写作角度看,灵感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样的灵感。一盆水有风不起浪,大海之上却是无风浪千叠。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写议论文也不例外,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发现人生的妙理。元好问说:“眼处心生句自神”。(《论诗三十首》)通过自己切身体验,把握生活的真谛,才会产生灵感,才会“句自神”。

灵感是从生活中酿造出来的,如果远离生活,才气再大,也终有“江郎才尽”、灵性泯灭、写不出作品的时候。如果坚持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江郎”也就不至于“才尽”。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记叙文 议论文 散文

语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改进作文教学方式,结合写作教学内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写作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围绕写作教学中的三种重要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开展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活动。

一、记叙文要做到言之有情,以情动人

记叙文是写作的基础文体,也是学生练习最多的文体,主要包括人物描写和事情叙述两类,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一种文体。教师对于记叙文的写作要点的讲解,应注重细节描写,要求学生以情动人。学生对细节刻画形象传神,既可以使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又可以将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

1.抓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精髓,是文章成功的关键。写作中关于人物细节的描写很多,如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但是无论哪个细节描写,都要以细节中包含的神情打动读者。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对祥林嫂眼神的几处描写:“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此处的“间或一轮”和“活物”准确而形象,将祥林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状态和没有精神寄托的情形描写得入木三分,令人感觉祥林嫂可怜又悲哀;“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此处的“泪痕”和“没有精神”的描写,为祥林嫂以后的悲剧命运和巨大落差埋下了伏笔,让人不禁心生感叹和唏嘘。这几处眼神的描写,为《祝福》这篇文章增色不少,是作品的亮点所在。

2.真情流露。优秀的记叙文不但要观察入微,注重细节描写,还要以情动人,让读者的心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而波动。学生如何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记叙文中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生活中感人的瞬间,随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以后记叙文写作的素材。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乡下的田间地头,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还可以让学生观看抗震救灾的视频片段,相信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冲击,同时灾区人民和救灾队伍团结一心、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也会感染和鼓舞学生,让学生明白灾难无情人有情;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的老人,感受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这些场景或者是学生在影视中见到的,或者是生活中常见的,只要学生用心观察和体会,就能写出饱含深情的文章,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二、议论文要做到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是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广泛、难度最大的基础文体,同时也是高考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文体。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要抓住议论文写作的重点: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1.学生要丰富写作素材。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总觉得无话可说或者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这是因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得太少,思想缺乏深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有关的信息,丰富写作素材。同时,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动脑、勤思考,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思路,在议论写作中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2.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有鲜明正确的观点和坚定的立场。教师要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和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是非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多看事情积极向上的一面,这样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才能有正确的立意,才不会出现“以缪为正”的现象。

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说理的方法。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要指导学生围绕论点,将论据一一列举、层层展开,使论据对论点的证明和推理严谨、系统、全面。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写作并不是论据越多越好,论据太多会使文章杂乱、有理说不清。议论文论据的关键是精而细,抓住主要的论据,将道理说透,这样既能使文章结构紧凑、言之有物,又能让读者认可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的论断。

三、散文要做到言之有序,形散而神聚

相对来说散文是学生最能自由抒感的文体,最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要让学生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1.讲究立意。散文要讲究立意。学生在写作散文时,无论是叙事还是状物,都要真实抒发自己的感情,体现自己的立意,让读者明白自己的情怀所在。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发散性思考和想象,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多角度的挖掘,积累独特的思想感悟。如透过风景的优美,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透过花草的兴盛和衰败,感叹生命的轮回等。

2.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可以为散文写作插上翅膀。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不但要指导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联想和想象,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样学生的散文才会内容深刻、立意独特。

3.提高学生抒情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散文时,要学会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做到情景交融,以景吸引读者、以情感染读者,让文章显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至情至性,这样才能使散文有学生自己的风格和烙印。

总之,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自己细致观察、积累素材和丰富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覃波.论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Z1.

[2]曹茂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问题[J].教育探索,2007,4.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9篇

一、 大胆实践,强化文体意识,构建完善的训练体系

与《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简称“95年版大纲”)相比,1996年重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简称“96年版大纲”)以及在本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义教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普高课标”)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教学目标设定上不就文体提出具体要求(仅初中学段提到“写简单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这个改变使许多人产生了解读误区,那就是淡化文体、不讲文体。这从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作文训练的专题设计中即可看出,三十六个“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中,明确要求学生“写一篇议论文”的仅一两个作文题,绝大部分的专题设计体现的是各种主要表达方式(非文体)兼顾的综合式训练内容,这样,初中就很难保证通过较为有序的训练,为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上个世纪末,语文高考在遭受了一阵猛烈的“口诛笔伐”之后,有了重大的调整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推出文体自选的话题作文,1999年全国高考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为首例,其后十几年来,历经演变,主流仍是文体自选,这自然便于考生“有个性,有创意”(普高课标语)地表达,但高考的风信标作用却使得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文体训练落到实处,以至于“四不像”作文始终都是话题作文的附生品,以至于大学生写不好学术论文的比比皆是。但在文体自选的主流中,仍有个别“浪花”值得关注:2005年的北京、重庆高考卷,2006年的湖南高考卷,2010年的江西、湖南高考卷,2011、2012年的福建高考卷,都明确规定了写XX文或议论文,体现了一种文体意识的回归。

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发现,普高课标和高考也应根据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适时的修正和调整。普高课标说“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我以为,在倡导张扬个性、自由表达的用时,也应有具体的文体目标规定,否则,无规矩难成方圆。高中,毕竟仍然属于全面打好基础的基础教育阶段。而且,普高课标颁布时间也不短了,也应适时地对这个“实验”本作修订了,只要这个纲领性文件有所调整,那么我想高考以至具体的教学训练过程应该也都会有些调整行动,这样,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逐渐构建起来。但我们一线的教师却不能等待,而应该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大胆开展实践,去摸索出更能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写作训练之路。

二、 活用教材,细化训练目标,开展系统的文体训练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2004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语文教材,这套教材是在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语文的基础上,根据普高课标的精神形成的。全套教材分必修五个模块、选修五个系列,一般学校皆采取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来安排教学。这就意味着,要在高中前两个半学期完成必修模块的修习。就“阅读教学”、“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几块内容来讲,这可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却对作文训练大为不利。因为作文是由内往外的表达训练,其能力形成的过程经历“吸收——内化——外显”三个环节,相对迟效。因此,相关的专题训练往往要经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样一个过程,这首先就需要足够的训练延续时间,同时,各训练专题往往还需分解、细化。这应该是一个常识化的道理。但显然,普高课标的修订者以及教材编写者们没有考虑这一常识。我们在普高课标的课程实施建议中看不到关于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各种文体表达思想这一类的指导性表述。就“课程设计思路”看,普高课标所列的五个选修系列,也没有写作专项系列。那么,根据普高课标精神编写出来的教材,就不可避免地有了这样的缺陷:集中地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多一点的时间里,通过九个专题的训练掌握议论文这种文体的写作,而且是在之前的初中没什么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高难度动作”恐怕没几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能完成得了。到了高二,进入了选修阶段,加上由于高考作文在文体要求上的可选性,就使得许多学生偏选某一文体强化训练而忽视兼顾其他文体,过早地进入“专项发展”阶段,从而形成了写作能力的不均衡,影响了学生各种思维全面健康的发展,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大大相左。

因此,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应对必修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专题作一些整改和分解细化,并将修习的的延续时间适当延长,以切实保证教学训练效果。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高二整个学年中继续进行议论文写作单项训练,而不必考虑与阅读教学等其他必修内容同步,避免学生过早“自由发展”。同时,对必修模块九个议论文训练专题作分解细化,并与其他文体的单项训练作合理的交叉安排。应该说,必修教材的这九个议论文训练专题,已经较好地搭建起了一个文体单项训练的框架,但任何一个专题都不是学生通过一次的作文训练就能掌握的,比如,第三个专题“善待生命,学习论证”,就可以从“论证的一般过程”、“论证常用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细化分解;第五、第六两个专题是了解掌握议论文结构的,但除了横向、纵向两种基本的议论展开方式外,也还有其他的结构方式应该让学生掌握。在训练延续时间保证的情况下,这样的细化分解应该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三、 关注社会,开拓眼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

许多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怕写议论文。原因有很多,以笔者的了解,有几个原因值得注意:1.议论文写作需要较好的理性思维及逻辑分析能力,而高一学生刚从义务教育中走来,这个年龄段仍处在较为感性地去认识社会及自我的阶段,意气风发、个性张扬,但看问题易情绪化而导致偏激,而这正是议论文写作之忌,又加上之前的作文训练多侧重感性,这就使得高一议论文训练起始阶段总有较多的学生立论欠稳、论证欠严密,因而作文也就越来越少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2.写作能力的高低,归根结底决定于积累的厚实与否——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素材的积累语言的积累,而我们的学生缺的恰恰是这样的积累,生活面的狭窄就不必说,阅读积累也很贫乏。而议论文的写作偏偏就最需要你积累厚实才能思路开阔、旁征博引、分析深刻。学生在习作时一次又一次地“炒冷饭”,让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来救急,能不怕吗?3.“阅读贵经典,作文要时鲜”,文题新鲜,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但就我们必修五个模块的九个议论文专题看,笔者真不敢恭维,关于生命、亲情、时间、理想的内容,小学到初中,学生们写得还少吗?而每次的专题训练,我们往往要提出诸多的训练要求、注意事项,这又进一步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挥。有让学生写周记作平时练笔的老师都知道,许多学生对周记更感兴趣,会更认真地对待,其实就是因为这一类的练笔约束少自由度大。

改变这样的现状,最根本的是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兴趣点,形式灵活地引导学生展开作文训练,尽量地多给学生展示个性、自由表现的空间。笔者每个学期总要安排两次的自由习作。这两篇作文仅从文体及上交截止时间上提出要求,其他都任学生自主决定,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写得更有质量也更有个性。

以周记的形式安排学生平时练笔,这几乎是所有语文老师都会去做的,但许多教师随意性强,内容安排及作前指导、作后评析环节难以有序运作,因此学生往往也不够重视。这几年,笔者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加以重视,试图构建一个较为理想的运作模式,旨在着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开拓眼界,同时带动学生作广泛的阅读积累。比如,高一上学期安排的古诗词写意训练系列,既是想象描写的训练,用时又可促进学生进行古诗词阅读赏析的积累,既配合记叙文写作的训练,又培养学生细致分析的能力从而为议论文写作训练做准备;高一下学期,配合议论文习作,笔者安排了“关注社会、理性批判”系列,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热点事件、焦点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像中国好人网首届“好人奖”的颁发、“杜甫很忙”现象、高考吊瓶班事件、“百度”年度流行语等等,这些热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再顺势点拨,引导学生作深入剖析甚至展开论辩,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无疑很有帮助。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第10篇

“三段六步”作文序列化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随意、无序、低效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三段指的是积累阶段,写作阶段,评改与升格阶段;六步指的是素材积累――写作基本功训练――辅助作文训练(课前演讲、口头作文、辩论训练、周记、练笔)――正式作文训练――作文评改(自评、互评)――作文升格六个步骤。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序列化 作文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选题意义

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未来生活必不可少的能力。写作理应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中,写作却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因此,作文教学无序状态应及早结束。研究作文序列化教学问题不仅必要而且迫切。而实现作文教学的优质、高效,最需要的就是有可操作的、有效的作文序列训练体系和方法,可以改变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无“序”可循、无“章”可据、无“法”可依的教学现状,构建循序渐进的作文目标序列,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2.研究意义

通过高中作文序列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构建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体系,从高一至高三作文实行科学有序的训练,体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向深刻的训练层次。以期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在充满真诚与爱的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表达、大胆追求、大胆创新、大胆批判,抒真情,说真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依托语言或话语进行生存、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1.教育法规、新课程标准

(1)以国家教育改革决定为总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这就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1]

(2)以新《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为指引

高中语文课程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2]

2.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

(1)全体发展性的原则

强调在作文系列化训练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所增强,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2)主体实践性的原则

强调学生的写作实践,在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3)有序开放的原则

①教学内容的有序开放。

②教学形式的开放。

③师生关系应开放。

(4)合作探究的原则

作文系列化训练需要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与互助。

(5)批判创新性原则

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发表独特的见解,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求新求异。

三、研究目标

1.总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系列化的作文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2.具体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每学年不少于8万字。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作文的本源出发,依据教与学双方的心理特点,重点研究以下主要内容: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方式、方法及管理措施;高中作文序列化教学的课堂模式;高中作文序列化有效教学的策略。

1.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方式、方法及管理措施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过程:广泛阅读,积累感悟――自由写作――接受指导――规范写作。学生习作心理过程是:思考生活――产生表达欲望――写作表达――反思――寻求指导或阅读借鉴――反馈修改――成功表达。这个心理过程不是线形发展的,应该是经过若干次循环后逐渐形成。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程序应该遵循这个轨迹。先训练观察思维的能力,积累感悟,自由表达,然后再规范指导。

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程序(“六步法”)为:素材积累――写作基本功训练――辅助作文训练(课前演讲、口头作文、辩论训练、周记、练笔)――正式作文训练――作文评改(自评、互评)――作文升格。

2.高中作文序列化教学的课堂模式

根序列化训练的程序,探究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各个课型的特点及操作流程,并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3.高中作文序列化有效教学的策略

采用“四维训练法”:以年级为纵,以课型为横,以文体训练为主线,以培养思维品质为目的,实行“四维”立体训练模式,快速、高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教学论、信息技术理论、课程资源理论,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资料收集法、学生带动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循序渐进,提高写作水平。

六、研究过程

(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构建作文训练体系,科学有序地安排训练内容,明确训练目的和要求,注重精练,提高训练效率

1.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的序列化

针对现行教材的模块安排的不足,根据新标要求,对学生名著阅读(词语积累、优美文段摘录、名言名句积累、读书笔记)和生活积累(观察训练、日记、随笔)作出科学系统的安排。

2.写作思维训练的序列化

包括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具体渗透到每一次作文训练中。

3.语文活动的系列化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活动包括:

(1)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

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讲成语故事、评点时事。

(2)办班级小报。

让每个学生主办一份作文手抄报,共出两期,一期为精彩描写片断专刊,另一期主要发表自己满意的作品。在规定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展出。每期小报评选评讲过后都要装订结集,学生可经常翻看。

(3)歌词写作与交流。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活动包括:

(1)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

口头作文训练(包括审题、立意、布局、描写、思维、修辞与语言表达训练等)。

(2)名家散文品b与交流(手抄报)。

(3)对联的写作。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活动包括:

(1)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

议论文审题、立意、写提纲、写标准段、论证方法训练等。

(2)手抄报(讲名人名言名人小故事)。

(3)新闻写作与播报。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活动包括:

(1)课前五分钟讲故事。(2)创作微型小说。(3)填词做诗。(4)语文研究性学习。

高三:

(1)常用文体写作。(2)应试作文训练。

4.作文训练内容系列化

对三年的作文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进行科学的安排和统筹规划。

第一,时间安排:

设想为六个学段。前四个学段具体安排为:

(1)高一第一学期:

思维训练系列:

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

写作训练系列:

①审题②立意③选材④布局⑤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⑥记叙文的评改⑦记叙文综合训练⑧歌词的写作。

课外积累系列:

观察生活、写记叙文片段、日记,阅读散文名篇、小说名篇。

(2)高一第二学期:

思维训练系列:

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

写作训练系列:

记叙性散文、短篇小说(编故事)。

①记人散文②记事散文③记物散文④记叙性散文综合训练⑤记叙性散文的评改⑥短篇小说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新、小、深)⑦短篇小说情节的安排与设置⑧小说综合训练。

课外积累系列:

阅读小说名篇,积累词语,摘抄好的文段。

(3)高二第一学期:

思维训练系列:

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训练。

写作训练系列:

议论文的写作、新闻的写作。

①审题立意②选材③布局④议论文的思维训练⑤议论文的评改⑥消息写作(拟题训练、导语和主体写作)⑦⑧说明文训练。

课外积累系列:

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

(4)高二第二学期:

思维训练系列: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对联写作/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训练。

写作训练系列:

①审题立意②选材③布局④议论性散文的评改⑤命题作文⑥看图作文⑦材料作文⑧话题作文训练。

课外积累系列:

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背诵诗词名篇。

第二,课外练笔

高一,以下12大类为主:人物素描、校园采风、乡情民俗、春夏秋冬、往事回眸、动物世界、名胜风光、真情告白、课堂写真、心海浪花(写心理活动)、街巷见闻、一事一议等。

高二,以下10大类为主:奇思怪想、科幻天地、实验报告、应用文苑(写通知、启事、海报等)、文学天空(尝试写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科技动态、一题多做、读书有感、影视评论、课文质疑等。

高三,以下10大类为主:质疑问难、一孔之见、高考话题、焦点话题、时事论坛、校园争鸣、名人点评、纵论天下、时文赏析、经典品味等。

第三,读书笔记

高一:标题的评点,名句的摘抄,词句的赏析,句子的仿写,语段的解析,人物的分析,场景的描述,美文的品读,开头的欣赏,结尾的妙处……

高二:观点的诠释,事例的点评,说法的质疑,对话的评论,名诗的赏读,论证方法的解读,社会现象的剖析,新闻稿件的评论,精彩论证的摘录,历史人物的评点……

高三:文化现象的反思,文化名人的评点,文化经典的管窥,文化潮流的辨析,民族心理的解剖,哲学观点的推介,社会流俗的批判……

(二)训练时注重系列,突出重点,强调实效

从实践情况看,整个高中作文系列包括记叙文系列(一般记叙文、记叙性散文、小说)、议论文系列、实用文系列(新闻、对联),涉及的内容多而杂,短短的两个学年不可能一一兼顾。所以在注意系列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突出训练的重点。

所有文体中,应重点突出记叙文系列和议论文系列。记叙文系列中,应重点抓立意、选材、描写、情节、语言等五个方面的训练。议论文系列中,应重点抓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观点与材料一致、多种方法论证等四个方面。考虑到历年高考中学生作文实际情况,高中阶段应偏重于对议论文的训练。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强调训练的实际效果。对于忽略要求或没达到要求的同学,要求重写,直到完全达到训练要求为止。

(三)指导与批改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指导,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训练内容确定了,训练的目标怎样达到呢?要从写前指导、写后批改、作文讲评这三个环节下功夫。

写前指导包括:

1.明_每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和要求。2.针对学生有关训练内容的疑问的指导。3.精选符合训练要求的范文给学生欣赏、借鉴。

作文批改包括:

1.对学生写作中一般性问题采取传统的眉批和尾批方式。2.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采取面批(约占1/4)。

(四)改革作文教学的模式,变封闭的作文教学为开放的作文教学

1.开放的作文指导。

2.开放的作文训练过程。

3.开放的作文评改。

(五)重视作文升格训练

升格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完善“自我纠正系统”,使学生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尤其是在考前短时间的强化训练时,具体的操作方法很重要。

升格一般采用“四步法”:“病文呈现”――“病因分析”――“升格思路”――“修改成文”。

“病文呈现”是要学生知道错误,一般是 老师直接给出分数,学生明确自己作文的等级。这里的“病文”是一个相对概念,只要不是满分文都可以称之为“病文”,只是“病情”轻重不同而已。

“病因分析”是要学生明白错误所在,一般是师生对照高考评分标准,共同分析,重点分析不能得高分的原因,使学生明了病因所在。

“升格思路”是要学生明确修改的思路、方法,升 格所要达到的目标,再根据目标制定出具体修改措施:增加,删除,更换,改写,重搭框架,另起炉灶,美化语言,等等。

“修改成文”是要学生动手修改,润色成文。再和原文对照,比较体悟,吸取教训,形成经验,防止类似的错误的出现。

操作流程图:

七、研究结论

“三段六步”作文序列化教学模式切中了目前作文教学的弊端,较好的解决了作文低效、无序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较大的帮助。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产生较好的效益,值得推广。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NO.120144112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06)

上一篇:教育学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国教育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