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刮宫范文

时间:2023-02-28 05:18:33

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治疗;随访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5-2272-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在妇科门诊中会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子宫出血病人,为了明确有无排卵,除外子宫颈管及子宫内膜有无恶性病变,需进行分段诊刮或诊断性刮宫。现将2007年1~12月的88例门诊诊刮术病例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8例病人的年龄20~60岁,其中20~30岁占17.05%,31~40岁占20.45%,41~50岁占51.14%,51~60岁占11.36%。

1.2 方法:88例病人诊刮术前排除:(1)无激素治疗史,(2)B超排除子宫附件器质性病变,(3)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其中有6例病人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及增厚,3例为人流后出血不止,44例有宫内节育环。按照诊刮手术常规,完善术前准备,术中注意刮宫底及两侧宫角处,刮出组织全部固定送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用抗生素及止血药,做好术后宣教。

2 结果

2.1 诊刮术后出血:一般均在7天内干净,量少,无不适。只有5例病理结果为简单型增生过长的病人经期大于7天,量中等,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炔诺酮(妇康片)治疗1个月,第二个月起用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转换内膜正规治疗3~6个月,其余13例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及8例不规则增生病人用安宫黄体酮治疗3~6周期,经过治疗后26例病人的月经周期,经期和月经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2.2 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反应占36.3%,简单型增生过长占20.4%,分泌期反应占13.6%。见表1。

3 讨论

本组中不明原因子宫出血的发病年龄41~50岁最多,因为这个年龄正处于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量锐减,促性腺激素水平提高不能形成排卵高峰,故发生无排卵性出血,由于卵巢无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在增生期,临床上表现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引起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由于简单型增生过长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尽管其癌变率仅为1%[1] ,但仍应重视。

规律的周期性子宫出血,既是月经来潮时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外在标志,也是卵巢正常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当发生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引起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提示卵巢无排卵功能,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2] 。通过足量的安宫黄体酮对简单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治疗后,可使一部分的子宫内膜癌阻断于癌前病变的萌芽时期。对于年轻要求生育者可用口服黄体酮胶囊,更易接受。值得注意的是,诊断性刮宫是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前提,由于不是直视下的手术,所以会有内膜癌的漏诊率约5.6%~9.6%[3],所以我们应强调采用本治疗前后,应尽可能全面的诊刮达到明确诊断,了解子宫内膜病变转归和对早期内膜癌变阻断的作用,同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1.

[2] 乐 杰,谢 幸.丰有吉,等.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0.

[3] 贺国丽,吴秀荣.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病变的临床诊断问题[J].海南医学,2005,16(1):5.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诊断性刮宫

[中图分类号] R713.4+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251-02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妇产科常见疾病。近30年来由于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以及盆腔感染的增加,导致了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患者趋于年轻化。保守治疗能免除患者手术治疗的痛苦,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输卵管的完整性,为患者再次生育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了2008年12月~2009年10月本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71例,对入院后行诊断性刮宫术(以下简称诊刮术)与不行诊刮术两种治疗方法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的影响进行总结,以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高度怀疑异位妊娠患者(即初查尿HCG阳性,阴道超声宫内外无妊娠囊者)126例,入院后行体重、身高、三大常规、HCG、孕酮、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48 h复测HCG和孕酮,检查结果提示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无明显异常,HCG值48 h增长不足60%,血清孕酮水平在5~25 ng/ml,患者本次妊娠无保胎要求者,考虑异位妊娠可能性极大,筛选出病例纳入本研究。入选标准为:①纳入治疗时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指征即血清β-HCG值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71例。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孕产次、平均停经天数、治疗前β-HCG值、包块大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71例患者根据其体表面积均给予甲氨喋呤治疗,50 mg/m2,肌注,1周1次,连续3次,若β-HCG

患者纳入本研究后每隔2 d抽血复查1次β-HCG,每周复查1次阴道B超,观察包块大小。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以血清β-HCG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经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后,方差齐时两组间样本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用χ2检验。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2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6,P

3 讨论

异位妊娠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早期妊娠并发症,对其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1-8],为临床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条件。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治疗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输卵管的完整性,为要求生育者提供了更多的受孕可能[9-10]。且因为不需要行手术治疗,将可能性创伤降到最低值,易被患者接受。目前临床常用血β-HCG、孕酮、超声和诊刮术联合诊断异位妊娠。

诊刮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11-12]已极为普遍,对比观察诊刮术前及术后血β-HCG值对确诊宫内早孕或异位妊娠有较大价值,但对确诊后的异位妊娠患者,诊刮术是否影响血β-HCG降至正常值的时间以及附件区包块大小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71例异位妊娠患者分组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异位妊娠患者行诊刮术后β-HCG转阴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周期短、效果好。但诊刮对异位妊娠患者附件包块大小改变尚无明确相关性。由于治疗观察只到患者血β-HCG值转阴,临床仍有极少数β-HCG值正常后包块破裂转为手术治疗的,且该研究所选病例数尚少,是否确实存在此关联,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以证实。

[参考文献]

[1]胡新云.异位妊娠误诊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575-7576.

[2]Condous G,Okaro E,,Kha1id A,et al.The accuracy of transvaginalul-trason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 prior to surgery[J].Eur Soc of Hum Reprod and Embryology,2005,20(5):1404-1409.

[3]Lee GS,Hur SY,Kown I,et al.Diagnosis of early 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J].Clin Ultrasound,2005,33(4):190-192.

[4]Brodowska A,Szydlowska I,Starczewski A,et al.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ectopie pregnancy in own material in the years 1993~2002[J].Pol Merkuriusz Lek,2005,18(103):74.

[5]Morelli,Sara S,Keegan,et al.Early serum interleukin-8 evaluation may prove useful in 1ocalizing abnormally implanted human gestations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j[J].Fertil Steril,2008,90(6):2068-2072.

[6]吴玉英.β-HCG、孕酮及子宫内膜厚度联合用于早期异位妊娠58例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09,31(10):41-43.

[7]史晓梅,赵爱荣,王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超声和诊刮联合检测对诊治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09,4(1):25-27.

[8]彭凌湘,施艳,游辉兰.异位妊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3):236.

[9]刘明鸽,庞苗苗,李娜,等.异位妊娠两种保守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比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9,20(2):187-189.

[10]乔学惠.39例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62.

[11]郑惠冰,袁曼虹.诊断性刮宫及血HCG的测定诊断早期异位妊娠[J].广西医学,2001,23(4):804-806.

[12]张映辉.诊断性刮宫及血HCG测定诊断早期异位妊娠[J].广东医学,1998,19(6):432-433.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诊断性刮宫术;绝经;临床;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39-02

Clinical analysis of diagnostic curettage for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Zhang Fumei Bai Haiyan Ma Na Jia Li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lation and curettage (D&C) in women who are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Methods :Analyse the section for outpatients women pre-menopausal. Results: Abnormal vaginal bleeding is the number one reason of diagnostic curettage for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which are 71.42% and 80.55%. In those premenopausal, 63.33% is functional changes, 20.67% benign, 10.66% hyperlasia, 2.90% cancer. For postmenopausal, 34.48% functional changes, 24.14% benign and 13.79% cancer. Lack of intima for postmenopausal takes 17.2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menopausal(P

【Key words】diagnostic curettage;menopause;vaginal bleeding

诊断性刮宫术简称诊刮术,是诊断宫腔疾病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1],诊刮术对绝经后妇女的应用已有很多报道[2]。但是,在妇产科接受诊治的患者中,仍有大量绝经前妇女因阴道不规则出血需行诊断性刮宫术以协助诊治。我院妇产科门诊对246例绝经前、后的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诊断性刮宫术的方法为246例绝经前、后妇女进行检查。患者年龄20-72岁,绝经前患者210例,绝经后患者36例,回顾分析其全部病例资料和病理结果。

1.2 方法:246 例患者诊刮前常规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诊刮过程中,肉眼观察刮出物高度怀疑为癌组织时,停止刮宫,以防出血及癌扩散。若肉眼观察未见明显癌组织时,应全面刮宫,特别注意两侧宫角部,以防漏刮[3]。诊刮后刮出组织均送病理检查。

246例患者中,绝经前单纯性诊刮术156例(74.28%),同时有其他手术者54例(25.71%);绝经后单纯性诊刮术27例(75%),同时有其他手术者9例(25%)。诊刮的时间上,不孕患者在月经来潮6小时内诊刮,不规则流血或大量出血者可随时诊刮[3]。

1.3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B超检查、诊刮及病理检查等来确诊。本文将诊刮的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分类如下:正常子宫内膜成分及周期性变化为功能性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为良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病变包括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妊娠。此外,还有个别描述“极少数破碎内膜、腺上皮及凝血块”视为取材不足。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常见原因:绝经前诊刮术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居多,共150例(71.42%),节育器下移38例(18.09%),不孕症22例(10.47%)。非出血因素包括不育症检查及TCT异常或宫颈锥切术时行诊刮术;绝经后诊刮主要原因也是不规则出血21例(58.33%), 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者8例(22.22%),绝经后诊刮加取环7例(19.44%)

2.2 诊刮术后病理结果:

2.2.1 在全部的诊刮病理结果中,功能性子宫内膜占50.81%。功能性改变在绝经前、后诊刮病理结果中均占首位,绝经前的比率高于绝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 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行诊刮术的病理结果:绝经前病例中功能性改变居首位(63.33%);其次良性病变(20.67%)、增生性病变(10.66%)、恶性肿瘤(2.90%)。绝经后病例中功能性改变(34.48%)、良性病变(24.14%)、恶性肿瘤(13.79%),见表2。

表1 绝经前、后诊刮的子宫内膜病理结果比较[n(%)]

表2 绝经前、后诊刮的子宫内膜病理结果[n(%)]

3 讨论

诊刮术的价值诊刮术是一项简单安全、应用价值很高的操作,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尤其对无随访条件、药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积极诊刮是必要的。对于绝经前的妇女子宫内膜的良性病变,如质地柔软的息肉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瘤也可以通过诊刮的方式一并摘除[4],但易复发,误诊率高。

本文中诊刮患者绝大多数是绝经前,其中71.42%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其中 63.33%的病例理结果为功能性改变,,治疗时调整月经周期即可。绝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取材不足占1.90%,各种原因的诊刮基本可以得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所以绝经前诊刮术患者功能性改变比较多,器质性病变比较少,特别是恶性肿瘤少。子宫内膜癌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的趋势,多见于老年妇女,根据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实,绝经后出血、肥胖、高血压、未孕、糖尿病等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3]。我们认为,绝经前患者有不孕史、月经不规则出血排除内膜病变及高危因素的人群行诊断性刮宫更有意义。

本文中取环加诊刮占18.29%,绝经前38例,绝经后7例,均因节育器异常所致阴道不规则出血,伴腰困、下腹坠胀,常规行诊刮加取环术,不仅利于诊断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避免二次宫腔操作,病理结果无一例恶性病变。

诊刮在判断增生和癌变上,既敏感,又经济实用,在基层医院仍是评价子宫不规则出血的首选措施,但盲目诊刮取子宫内膜做病理学检查的假阳性率高,尤其对良性病变如质地柔软的息肉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瘤的漏诊率高达17%-38%[6],不适合作为确诊依据。

在诊刮的病理结果中,因取材不足未作出明确诊断普遍存在[5],可能的原因有:单纯的盲目性,病灶微小造成漏刮、医生技术及病理取材等。绝经后妇女因子宫内膜萎缩、变薄、宫腔变小等客观因素造成漏刮的可能性大。本文中绝经前诊刮子宫内膜取材不足1.90%,绝经后诊刮子宫内膜取材不足17.24%,明显高于绝经前,因此,我们应该对诊刮术的操作仔细全面,又要对取材不足的患者要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4,396-398

[2] 孔繁斗,褚离元.诊断性刮宫(分段诊刮)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7(3):

[3] 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8,240.325-328.428-429

[4] 马常兰,Lena Yussuf.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附6例报告)[J].江苏医药,1999.25(11);868

[5] Sierecki AR,Gudipudi DK,Montemarano N,et -parison of endometrial aspiration biopsy techniques:spec-imen adequacy[J] .J Reprod Med,2008,53:760-764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诊断性刮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21-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排除了生殖道及全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其病理基础是异常的子宫局部调控机制或异常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1]。绝经前期功血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快速止血、预防复发,使功血患者顺利进入绝经期。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诊断性刮宫(诊刮)联合炔诺酮治疗所有功血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0~53岁,平均(46.57±3.12)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3.12±2.24)年。所有研究对象中,32例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伴月经量增多;18例月经周期延长伴阴道不规则出血;50例月经周期紊乱伴月经量增多。经B超结果证实:57例子宫大小正常,43例子宫增大。32例血红蛋白水平在40~60 g/L,其余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60 g/L。所有功血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结果均无明显改变。病理类型: 子宫内膜腺囊型增长过长51例,增生期子宫内膜32例,腺瘤型增长过长8例,萎缩性子宫内膜6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诊刮联合炔诺酮进行止血 对所有功血患者先行刮宫治疗,然后嘱咐患者服用5 mg炔诺酮,8 h/次,止血后每次减前次用量的1/3,每3天减少药量1次,直至减至2.5 mg,最后采用2.5 mg/d进行维持治疗,治疗3~6个疗程。

1.2.2 贫血的治疗方法 对于血红蛋白较低的(

1.2.3 预防感染 功血患者若出血时间较长,容易合并子宫内膜炎,因此对于出血时间较长的功血患者应在刮宫后,常规使用抗生素,但应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给予合适的抗生素。对于体质尚好的患者(血红蛋白>60 g/L),采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抗感染,对于体质稍差的功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2 结果

2.1 止血效果

采用诊刮联合炔诺酮治疗后,40例患者在48 h内止血,占40%(40/100);57例患者采用此治疗方法治疗3 d后,出血量减少2/3以上,并在治疗1周后止血,占57%(57/100);3例因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型患者采用此方法进行止血,止血效果无效。

2.2 治疗后血红蛋白变化的情况

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96.13±5.41) g/L]较治疗前[(74.67±6.89) g/L]明显升高,尤其是血红蛋白较低的患者(80 g/L。

2.3 子宫恢复情况

对经B超结果证实的子宫增大的43例功血患者进行4~6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所有患者的子宫大小均恢复至常态。

3 讨论

月经初潮至绝经期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功血,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的功血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临床工作中,对于绝经前期功血患者,其治疗关键在于迅速止血,刮宫是治疗绝经前期功血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对所有绝经前期患者在治疗时,均先行刮宫治疗,原因是此类患者多为内源性孕激素缺乏,而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使增生期子宫内膜不能正常转化为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的分泌及螺旋血管发育不佳,组织变脆,间质支架缺乏,最终导致患者出血时间较长,且机体的止血功能不能完成止血,若直接补充炔诺酮等孕激素,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突破性出血[3];对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

由于绝经前期卵巢功能已开始逐渐减退,卵巢发育不成熟,无排卵、无黄体形成,导致患者体内的孕激素缺乏,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性激素比例出现失衡,因此应对绝经前期患者补充孕激素。

炔诺酮又名妇康片,是一种高效的孕激素,它不但具有孕激素的作用,还具有雄激素的作用,能对机体下丘脑和垂体形成强大的抑制作用,能够对抗雄激素的作用,其效果比其他孕激素强,能使机体增生期的子宫内膜快速转变为分泌期[4],使子宫内膜的厚度变薄,从而减少由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因此,炔诺酮是治疗绝经前期功血患者的一种理想的孕酮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诊刮联合炔诺酮治疗后,仅3例功血患者因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型止血效果无效,其他97例患者在治疗后1周内均止血;功血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对经B超结果证实的子宫增大的43例功血患者进行4~6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所有患者的子宫大小均恢复至常态,说明诊刮联合炔诺酮是治疗功血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5-8]。

笔者治疗绝经前期功血患者的体会是:在对患者进行刮宫前,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和血液疾病所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且在刮宫时,应刮净所有的子宫内膜。由于感染可使出血加重,因此,本研究中对于出血时间较长的功血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采用诊刮联合炔诺酮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功血患者肝功能的变化,一旦发现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升高应立即停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出血十分严重、容易复发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可采用经验疗法给予手术治疗,本研究中的3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型功血患者即采用此种方法,3例患者行诊刮联合炔诺酮治疗方法不能有效止血,只能采用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诊刮联合炔诺酮治疗功血患者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2):969-970.

[2] 程爱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5例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2,6(5):29-30.

[3]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2-846.

[4] 缪秋娴.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187-188.

[5] 蒋芳莲,陈诗斐.刮宫+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疗效观察[J].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2,4(1):55-56.

[6] 王静娟.诊刮联合炔诺酮治疗绝经前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6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522-3523.

[7] 陈保红.诊刮-炔诺酮联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8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5):94-95.

[8] 孙学武.80例诊断性刮宫术合并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66-67.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行诊断性刮宫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的作用,以减少诊断性刮宫术的并发症。方法 将绝经后需要行诊断性刮宫术的120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粉末400 μg,观察术中扩张宫颈的难易程度及手术并发症,对照组60例,术前不使用促宫颈成熟药物。结果 用米索前列醇组术中无阻力扩宫的例数明显多于未用米索前列醇组,手术并发症少。结论 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粉末400 μg,对宫颈的质地、宫颈的长度和宫口位置有明显的作用,对宫颈的软化和扩张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少了并发症。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绝经妇女,诊断性刮宫术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前列素E1类似物,它通常在市场作为口服药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非甾体抗炎药(NSAID)引发的十二指肠损伤。对十二指肠溃疡,口服本品4周后愈合率为54%,疗效略低于西咪替丁,但本品在保护胃粘膜不受损害方面比西咪替丁更有效。米索前列醇口服吸收迅速,1.5小时后即可完全吸收。口服15分钟后,血浆活性代谢物米索前列醇酸可达峰值,单次口服0.2mg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0.309μg/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药物在肝、肾、肠、胃等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药浓度。消除半衰期为20-40分钟,每12小时口服400μg体内不产生蓄积。口服后约75%随尿排出,约15%自粪便排出;8小时内尿中排出量为56%。

本文将探讨绝经后妇女行诊断性刮宫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的作用,以减少诊断性刮宫术的并发症。将绝经后需要行诊断性刮宫术的120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粉末400 μg,观察术中扩张宫颈的难易程度及手术并发症,对照组60例,术前不使用促宫颈成熟药物。现将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社区内自愿要求做诊断性刮宫术的绝经后妇女120例,年龄47~69岁,绝经时间1~25年,无心、肝、肾疾病,无青光眼、哮喘、癫痫及过敏史,无刮宫术及米索前列醇等禁忌证。用药前查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子宫附件超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方法观察组60例于诊断性刮宫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粉末400 μg,手术取膀胱截石位,检测并记录手术前后血压、脉搏、患者反应,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及术中的其他并发症。对照组60例不用药,按常规进行诊断性刮宫术。

术中一般不需麻醉。对宫颈内口较紧者,酌情给镇痛剂、局麻或静脉麻醉。(1)排尿后取膀胱截合位,外阴、阴道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做双合诊,了解子宫大小及位置。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与宫颈管,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用子宫探针探子宫方向及宫腔深度。若宫颈内口过紧,可用宫颈扩张器扩张至小刮匙能进入为止。(2)阴道后穹隆处置盐水纱布一块,以刮匙顺利刮取宫腔内组织,特别注意刮宫底及两侧宫角处。取下纱布上的全部组织送病理检查。查看无活动性出血,术毕。(3)为排除子宫内膜癌,应做分段刮宫。先不要探查宫腔深度,以免将宫颈管组织带入宫腔混淆诊断。先以小刮匙自宫颈内口顺序刮一周,刮取宫颈管组织后再探宫腔深度并刮取子宫内膜。刮出宫颈管及宫腔组织分别装瓶、固定,送病理检查。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6篇

[关健词] 宫腔镜;传统诊断性刮宫;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022-02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月经紊乱的现象越来越多,女性不规则阴道出血时有发生,相关统计表明,子宫异常出血多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引起。传统诊断性刮宫术在子宫异常出血诊断上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不能令人满意,宫腔镜因其能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导致子宫出血的部位、原因且可以治疗子宫出血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应用。为了比较宫腔镜与传统诊刮术在子宫异常出血中诊断的应用,现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54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行宫腔镜下检查治疗子宫内良性病变的住院女性患者54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的54岁,平均年龄41.38岁。术前B超示单纯内膜增厚7例,伴回声不均13例,宫腔占位(1个或多个)15例,内膜增厚伴多个宫腔占位15例,4例未见异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传统诊断性刮宫术,后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1.2.1 诊断性刮宫 常规排除感染及排除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不能耐受手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扩宫5~7.5号用小号刮匙先刮宫腔1周,如发现宫腔内不平或有占位,用吸管吸宫,或扩大宫口后用卵圆钳钳出组织。取出组织送常规病理检查。术后防感染治疗3~5 d。

1.2.2 宫腔镜检查 术前常规检查无明显禁忌证,排除阴道活动性出血、生殖道感染、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宫腔镜采用德国产STORZ(型号2220020)宫腔镜检查镜及电切镜系统(3.5 mm纤维导光束;175 W冷光源)。全身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扩宫5~8号,置入宫腔镜,生理盐水作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为80~100 mmHg,灌流液速度为280 mL/min。按宫腔镜操作常规进行,按检查宫底和前、后、左、右侧壁、双侧宫角、输卵管开口顺序,最后检查宫颈管口及宫颈管。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形态、内膜色泽;血管粗细、走向;肌瘤及息肉的大小、附着部位,有无蒂及蒂粗细。如为内膜增厚,退出宫腔镜,刮匙作诊刮术,后再置入宫腔镜检查后无异常后退出宫腔镜。如需治疗,则扩宫至10号,换电切镜置入宫腔,采用环形电极沿肌瘤及息肉根部切除肌瘤及息肉。取出组织送常规病理检查。术后防感染治疗3~5 d。

1.3 诊断标准

宫腔镜标准:息肉呈卵圆形、圆锥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型突出物,单发或多发,富有光泽,色大多鲜红,表面光滑,有时见微细血管网纹。粘膜下肌瘤典型的呈圆形包块,被覆的内膜呈萎缩状,色泽较周围的内膜淡,表面可见扩张的血管网,表面光滑,有时与息肉不易鉴别[1]。诊断性刮宫标准:子宫内膜息肉:刮出红色柔软的赘生物。肌瘤:刮出白色质硬的组织。B超以子宫内膜偏厚(10~24 cm)、内膜偏厚伴回声不均、宫腔占位,内膜偏厚伴宫腔占位为阳性指标。病理以病理科诊断为标准。

1.4 观察指标

比较宫腔镜与诊刮术的术中诊断、术后病理结果的相符性。

1.5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子宫异常出血的病理学诊断

经病理诊断,54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有3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20例为子宫粘膜下肌瘤,1例为子宫内膜癌,1例为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2.2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断性刮宫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比较

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检查符合率为90.6%,诊断性刮宫术符合率为68.8%,宫腔镜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诊断性刮宫术,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宫腔镜、诊断性刮宫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比较

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镜检查符合率为85.0%,诊断性刮宫术符合率为65.0%,宫腔镜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诊断性刮宫术,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往诊断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经诊刮后如病理诊断无异常而大多予调经止血治疗。但往往反复发作,又需经反复诊刮甚至子宫切除术才能治愈。宫腔镜的问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子宫异常出血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宫腔镜检查适应症[1-3]。该组患者均因异常阴道出血先行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术,后因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缓解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后行宫腔镜检查。该研究显示子宫异常出血,多由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所致,宫腔镜组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性刮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宫腔镜检查治疗术在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的治疗中确有其准确性及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2-138.

[2] 李海倩,赵杰惠,黄静,等. 宫腔镜在子宫异常出血中应用研究[J]. 中外医疗,2014(13):68-69.

[3] 张军莲,石月圆,黄玉珍.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59-60.

[4] 王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 2307-2309.

[5] 曹静威,李玉凤,刘世新,等. 宫腔镜联合超声观察子宫异常出血临床诊断价值[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219-221.

[6] 黄志欣,杜敏,吴秀霞,等. 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46-2947.

[7] 刘素婷, 翟伟, 孙霞. 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400-1401.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1例中诊断性刮宫13例,年龄58~71岁,均为绝经后门诊诊断性刮宫困难患者;治疗性刮宫108例,年龄19~34岁,其中人工流产≥3次刮宫后仍有宫腔异物者21例(外院转来15例,本院门诊患者6例),引产后胎盘胎膜残留者38例,人工流产时子宫穿孔仍有异物者3例,足月产后<2周发现胎膜残留者34例,剖宫后<4周发现宫腔异物者13例,剖宫产术后<2周发现宫腔大量积血者2例。

1.2方法

(1)术前常规测体温,查血、尿及阴道、宫颈分泌物常规,筛查HIV。对有发热或阴道、宫颈急性炎症者,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后进行手术。(2)常规消毒外阴、铺无菌巾、放置窥阴器。在B超引导下顺宫腔曲向依次扩张宫颈至容7号或8号吸管,避开剖宫产切口等危险因素,将吸管清晰放置于宫腔内有异物回声处进行刮宫至异物回声消失,不必盲目对整个宫腔进行扫刮。(3)术后常规口服甲硝唑片0.4g,3次/d,连服3d预防感染;术后1周、5周时复诊,做B超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复旧与月经情况,排除宫颈、宫腔粘连。

2结果

本组121例成功率100%,其中13例困难的诊断性刮宫全部顺利刮出宫颈、宫腔内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了诊断;108例各种复杂情况的治疗性刮宫也成功率,一次性彻底刮出宫腔内异物,阴道出血,发热等症状消失。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2.3min,平均出血量7mL。术中患者感觉能耐受,仅3例要求无痛刮宫,术后108例能自行下床。

本组发生2例刮宫综合征,无1例子宫穿孔、漏刮、刮宫不全等。术后随访,无盆腔感染患者;术后1周、5周B超妇科检查

结果:宫腔线清晰,子宫复旧正常,双附件无异常,无宫腔积液等宫腔、宫颈粘连表现,108例治疗性刮宫患者术后月经正常。

3讨论

常规盲视下进行刮宫,因不能直视宫腔中异物位置,需全面进行整个宫腔扫刮至出现粗糙感止,完全靠术者感觉,因此漏刮率较高;尤其对过度前(后)倾、前(后)屈、左右偏斜的子宫不易刮净;对产后较大、较软子宫,特别是对剖宫产4周内子宫腔内异物进行清除十分危险,易发生子宫穿孔。我院对2001-01—2011-01刮宫21321例进行统计,漏刮率8.3%,刮宫不全率10.2%,子宫穿孔发生率0.09%,刮宫综合征率11.3%,术后粘连率0.08%;术中、术后患者十分痛苦。因此,对各种复杂情况如剖宫产术后宫腔内异物不敢处理,均转上级医院治疗,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困难复杂的刮宫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不但成功率高且十分安全。通常采用宫腔镜或B超下进行。但宫腔镜要求有成套设备,且需在麻醉下进行,医疗费用较高,在基层医院很难普遍应用。而B超在基层医院应用十分普遍,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如B超引导下盆腔囊肿穿刺抽吸[1],B超引导下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治疗,高强度聚焦治疗等[2]。在各种复杂情况刮宫术中,能确切了解子宫形态、曲度,明确宫腔异物大小、位置,指导术者直接对异物进行刮出,实际上是为术者安上了一双眼睛,可使术者了解子宫各种复杂情况,避开已存在的各种危险,顺利完成刮宫术[3]。本组患者中2例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患者,持续高热39℃以上,宫体压痛,B超见子宫大如孕6个月,宫腔大量低回声占位,妇科检查见宫颈管仅容5号扩张器,术后阴道出血不多,考虑宫腔积血。B超引导下谨慎扩张宫颈至容8号吸管,清晰地将吸管避开子宫切口,放置于宫腔后壁吸出积血和血块约850mL,子宫迅速复旧,术后2h体温降为正常。3例当地刮宫4次仍有异物回声者,在B超引导下完全、彻底一次刮宫成功。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过渡期;药物治疗

The clinical analyses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ring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period

ZHU Ai-zhen.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the Center Hospital of Yuncheng,YunchengShanxi Province04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B) during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period.Methods 50 DUB patients in the clinics from August 2005 to January 200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ll the 50 patients had pelvic ultrasound examination.47 patients had diagnostic curettage and endometrial pathologic examination,of whom 35 were hyperplasia,6 were complex hyperplasia,4 were apypical hyperplasia.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DUB we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pelvic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diagnostic curettage and endometrial pathologic examination to exclude the organic diseases such as endometrial cancer or polyps.Medicine was the first-line therapy for endometrial hyperplasia.The effect of progestogen therapy for simple hyperplasia and complex hyperplasia were optimal.

【Key words】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Menopausal transition period;Drug therapy

绝经过渡期是以闭经3~12个月或频繁出现不规则月经为起点,多发生于39~51岁之间,持续时间平均约4年。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所导致的有排卵向无排卵过渡阶段出现的异常子宫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诊治为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50例,年龄39~53岁,病程1个月~5年。

1.2 方法 50例患者均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液检查,47例患者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36例,经期延长20例,经量增多30例,合并有贫血40例,血红蛋白最低达40 g/L,合并肥胖2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12例,合并原发性不孕症5例。

2.2 盆腔超声检查及诊断性刮宫 50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双附件情况,子宫大小平均(7.2±2.5)cm,子宫内膜厚度最薄4 mm,最厚20 mm,平均(11.3±3.5)mm,行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47例,结果子宫内膜呈增埴期改变2例,子宫内膜呈单纯型增生35例,子宫内膜呈复杂型增生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

2.3 治疗及预后

2.3.1 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35例选用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自月经第16 d服用醋酸甲羟孕酮10 mg/d,连服14 d),连用3个周期,于第3个周期月经来潮后的2周内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其中子宫内膜呈增殖期30例,仍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5例,继续上述方案治疗3个周期,再次行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均转变为增殖期子宫内膜,为防止复发,定期用孕激素使月经定期来潮,促其闭经。

2.3.2 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6例选用甲地孕酮60 mg/d,连服25 d,连用3个周期,在第3个周期停药前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其中子宫内膜呈高度分泌反应4例,萎缩型子宫内膜1例,1例仍为复杂型增生,患者不同意继续药物治疗,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术后6个月复查B超,并行宫腔镜检查及刮宫,未刮出内膜组织。

2.3.3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选用甲地孕酮250 mg/d,连服3个月,在停药前行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之后继续应用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连用3个周期后行宫腔镜检查并刮宫,子宫内膜呈孕激素作用。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宫腔粘连。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目前上述所有患者均在门诊随诊。

3 讨论

3.1 绝经过渡期功血的诊断 绝经过渡期功血的诊断是一个排除性诊断。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全身和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诊断性刮宫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癌或息肉等器质性疾病;若为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即可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功血[1]。

3.1.1 超声检查与诊断性刮宫在功血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与诊断性刮宫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诊断性刮宫术前行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同时可排除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等器质性病变。本组50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47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4%。对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质,甚至呈团块样回声或子宫颈有异常回声者,可考虑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指导下进行活检,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有报道[2]宫腔镜直视下行组织学活检的诊断灵敏度达98%。

3.1.2 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的变化 女性进入绝

经过渡期后,随着卵巢储备功能的逐渐衰退和下降,无排卵性月经周期在绝经过渡期的逐渐增多,子宫内膜在长期低雌激素的作用而在孕酮拮抗作用逐渐减弱的条件下可以促使子宫内膜腺体和血管持续增生出现无周期性的内膜脱落。本组50例患者,其中子宫内膜为单纯型增生35例,复杂型增生6例,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和复杂型增生属良性病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癌变率一般报道为10%~15%,所以需对患者积极处理或严密观察并随访。

3.2 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治疗

3.2.1 药物治疗 药物仍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一线治疗。一般认为,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为良性病变,癌变率低,宜首选药物治疗,不典型增生患者,若年龄40岁,无生育要求,无手术禁忌,应选择手术切除。

3.2.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反复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增生症药物治疗无效,无条件随访或不愿作长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非保守性手术两种:①子宫内膜切除术适用于月经量过多的绝经过渡期功血且不宜行全子宫切除术,有热球法内膜去除术,宫腔镜下内膜电切术和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等方法;其疗效相似,安全,可靠;但术后有留下岛样子宫内膜的可能,以后发展为子宫内膜癌不易察觉,需连续随访;②子宫切除术患者经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或合并器质性病变时可考虑行子宫全切术。

总之,绝经过渡期功血,首先应选择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在绝经过渡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改善绝经过渡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艳国,邢福祺.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特点.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9):662-663.

2 刘冬娥.诊断性刮宫在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治中的价值及其合理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6,22(9):658-659.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诊断性刮宫;更年期功血;米非司酮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35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40~49岁,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有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临床表现,其中15例患者病史在1年以上,并有雌、孕激素药物治疗无效病史。所有患者均自愿要求药物治疗。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出血量多伴贫血24例,行妇科检查和B超提示子宫正常大小,盆腔无占位病变。

1.2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8例,诊断性刮宫,组织送病检排除其他疾病,同时服中成药治疗。乙组:17例,诊断性刮宫,组织送病检排除其他疾病,诊断性诊刮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睡前顿服,连用3月为1个疗程。

2 结果两组结果比较

甲组:18例患者中在诊刮后有5例仍有阴道出血,2例出现进行性贫血。

乙组:17例患者中在用药期间均发生闭经,停药后有3例再次发生阴道出血,疗后贫血均明显缓解,

2.1两组结果经χ2比较,P

2.2副反应 乙组7例在治疗中出现潮热、多汗等围绝经期症状,4例出现轻度胃肠不适感,余无不适主诉。

3 结论

诊断性刮宫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处妊娠;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129-0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孕囊、绒毛或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既往切口瘢痕上,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发病率明显上升。CSP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得当处理,则能减少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该病的诊治应有足够的认识和掌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6~37岁,平均31.16±3.45岁,均有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其中4例有2次剖宫产史,前次剖宫产到本次妊娠时间为1~6年,停经时间31~78天,平均57.16±6.37天。

1.2临床表现: 16例患者孕周为6-11周,除一般早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外,12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6例有轻度下腹疼痛,9例术前确诊为CSP,2例诊断为先兆流产,1例诊断为稽留流产行刮宫术出血,4例在外院行刮宫术后大出血转入我院。

1.3 诊断: 其中9例行B超检查发现孕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或宫腔下段原切口处或附近,联合阴道B超检查确诊,7例术后出血病人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下段瘢痕处异常低回声或混合性包块,周边血流信号丰富,所有病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增高。

1.3 治疗: 对于确诊病例,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孕囊穿刺,注入甲氨蝶呤(MTX)50mg,其中3例患者联合应用单剂MTX50mg肌肉注射,2例术后行刮宫术。对于7例大出血病人,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行结扎子宫动脉下行支以控制或减少出血,再楔形切除瘢痕处病灶,同时修复缺损。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9.7±1.2天。9例药物保守治疗者首次用药后血?-HCG均有较明显下降,3例下降较慢者应用单剂MTX50mg肌肉注射,约8周后血β-HCG均降至正常水平,平均59.3±14.5天,包块消失时间平均为63.5±15.7天,手术治疗者血β-HCG术后迅速下降,4周左右降至正常水平。

3 讨论

3.1 诊断: CSP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内,确诊率都较低,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及对本病认识的提高,CSP的早期诊断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以下几点有助于本病的诊断:①剖宫产史;②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③妇检子宫峡部膨大;④超声示剖宫产瘢痕处明显膨大,可见孕囊或混合性团块附于该处,并向外突出,突向膀胱包块外缘距浆膜层较薄,局部血流丰富,子宫上部空虚,形似葫芦;⑤血β-HCG低于正常的妊娠周数。CSP患者有时全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仅由B超检查发现,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检查手段,联合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异位妊娠的细节及切口周围情况[1]。Codin等[2]提出如下超声诊断标准:①无宫腔妊娠证据;②无宫颈管妊娠证据;③妊娠囊生长在子宫下段前壁;④妊娠囊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组织有缺陷或缺失。超声诊断CSP的敏感性高,还可行彩色多普勒、MRI进一步确诊[3]。CSP患者血β-HCG均升高,但一般低于相应妊娠周数,这一点与其它异位妊娠相似,此外,内镜技术可用于协助诊断,宫腔镜检查可发现病变区域呈现红色样改变,但对血β-HCG较高,绒毛膜活性较强时,宫腔镜检查有引起大出血可能,故选择时需慎重。

上一篇:诊断学范文 下一篇:鉴别诊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