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2 10:58:28

新课标课程设计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计;课程编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庆将于2016年上半年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省市,将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反映出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实的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内容和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剖析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季诚均认为大学课程设计包括大学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过程、理论取向、设计模式、大学教学计划编制、大学教材编写。[1]汪霞认为,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当人们的意图是要识别一种存在实体的各种成分时,便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重视微观层次上课程诸因素的安排,如学校各具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安排、实验设备与教具的使用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课程设计是在怎样的背景、理念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为什么要设计课程?二是课程设计究竟要设计什么?即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对“课程设计”做如下定义:课程设计是指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路线和方针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组织、编制和修订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

关于大学单门课程的设计,从理论角度,我们做了尝试性的思考,而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的课程如何设计呢?不仅仅是因为在“教育”两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为这样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课程设计的普适性规律认识上。基于上述对课程设计含义和教育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含义。它是指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对该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所进行的组织、整合、调整与编制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规定。如体现教师如何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属于公共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本内容,内容没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去学习也同样可以收获教育学类知识。那么,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期望,促进本科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生长。如果这个课程目标没有设置好,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教学中心和重心,教师在课程把握与教学中容易坠入“照本宣科”的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扮演好“导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按照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包含于教学设计。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教育学课程对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对于师范生而言,它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它又属于公共课、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导的,知识与现实问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即使这样,也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记忆,因为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进行考试的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指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在笔者担任教育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我们更多的是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某堂课的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对某门课程的若干堂教学目标的集合。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学校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的规定与文字描述:教育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师范类专业课程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问题

课程计划就是某一门课程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如课程内容讲解的进度安排、课时数的分布等等。就笔者任教的教育学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来看,实验实践学时才2分。这样的设计时间过少。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可以为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这里谈及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从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学校对本科生专门安排的实习学期。在该门课程设计时,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的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案等环节中需要不断深思与探索的命题。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章目节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进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应避免千树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讲授过体育专业专科生和生物专业、地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使用过两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杨小薇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基础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教材学理性较强,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作用更大。从教学的感受和专科生的学习状态分析,该套教材对于体育学专业的专科生来说有些偏难。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对地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教育学课程时,就改用了王彦才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凸显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而减少对学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来教师岗位中会有一些实际帮助。实践证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对滞后性。第一,从编著教材的想法到编委组的成立,到编写,再到出版发行,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这个时间大致有1年左右,这客观上造成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编写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育学课程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应适度超前,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只有适度超前才有可能弥补“时间滞后”造成的毕业生知识与技术的老化,才能将所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2]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问题

在高校里,大学教师是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高校里,学术领域一般是指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它们对高校课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约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训练(即教师所接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训练)是对课程编制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十分重要。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它属于怎样性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如何影响着该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时候既要求理论知识的呈现,也要求实践环节的体现。教师的课程评价既要有对课程本身设计的评价,也要有对其自己设计课程能力的评价。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Dee Fink在他的《创建深刻的学习经验:一种大学课程设计的整合方法》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的大学教师都成为学习经验的设计者,而不是继续做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教育学课程标准应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课程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去,以此把它作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纲领性的文件。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赋予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课程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课程任务指标的表述形式,是指导课程设计的准则。从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分析,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一般源于两个标准:一是关乎于人的标准;二是关乎于国家的标准。由此推之,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自然也应遵循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标准。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标准。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课程的实践环节。因为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

在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安排适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如教育学教材中设计了教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教育学教师可以把写好一份教案作为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写法。写教案是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课程设计时,需要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对课程内容做适度的调整,这样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帮助。同理,如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安排几节课让本科生来讲课,通过教师评课、学生讲课、学生评课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可以在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进行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安排在学校安排的实践周或实习学期,平时都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施良方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课程问题的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材的编写、使用和修订问题。丁念金指出,各种教科书都应该注意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化产品,教科书在结构上应该体现课程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第二,教科书的纵向的形式结构采用单元的形式比较理想。第三,教科书除包括主体性的内容外,还应有大量的附带性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一般应该比较厚。[5]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果的检验,学校对课程评价的标准更科学才能有效检验课程的实验效果。在课程评价的环节,笔者任职的学校增加课程实习成绩或实践教学的权重,在保持理论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略向本科生实践课或实习课成绩倾斜。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过体育专业、地理专业、生物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2014年秋季后,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改变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没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为不及格。这样的考评方式加重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为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105.

[3]王梅.差异教育的课程设计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11,35.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

一、我国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基本上是对普通高师课程体系的简单模仿,不能充分反映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不能很好引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实效性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对普通高师课程体系的简单模仿与随意编整。表现在偏重学科知识取向、把传授科学化的学科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对教师综合知识的培养,造成教师知识面过窄、综合能力不高,综合素质不够完善;偏重科学主义取向,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内容薄弱;偏重理论知识取向,忽视教师通过自己感悟、体验领会后总结出来的且有别于“理论知识”的实效性知识。

2、课程组织单一,缺乏多元化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组织是按照学科逻辑体系的一种线性结构,这种结构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缺乏应有的弹性。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教师成长需要经过新任期,适应期、成熟期和主动发展期等阶段,这种线性的课程结构已不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多样化需求,和教师作为成人灵活多样的学习要求。

3、课程实施模式单一,忽视教师的主体性

课程实施偏重传统的集中讲授,忽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统一化”倾向突出,对个体之间差异关注不够;过于强调教师对预设课程的适应,缺少结合教师已有经验对课程的生成;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忽视教师已有的经验,脱离教师实际教学需要,忽视教师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4、课程评价传统僵化,缺乏开放性

现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对实践、创新、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评定;评价方法不能体现成人学习特点;评价倾向于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体差异;评价主体缺乏学员的参与;评价结果过于强调终结性,忽视不同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评价过程封闭,缺乏开放性、动态性、灵活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合理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起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起点,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教育等理念。

(1)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则进一步突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究,进而不断提高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应该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的要求,突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特点。

(2)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一思想提出后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学术界成为研究成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体现出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 ,摒弃以学历补偿为目标的终结性价值取向,立足于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关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是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依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观,坚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最终实现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也要重视教师人格、意志、情感因素的培养。

3、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提升小学教师适应并引领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及其专业发展。课程内容要注重综合化、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重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新课改背景下,单一的学科型教师已不能适应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学科间专业壁垒的打破要求一线教师主动调整其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要打破原有的分科课程所造成的知识隔阂,更好地加强当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交叉与整合,拓宽课程口径,注重培养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同时,重视情感意志方面以及实践性知识的课程设计,关注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充分重视小学教师已有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注重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和能力的提升。

4、突出课程实施的多样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积极互动,通过对话达到协调与理解,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新课改中实施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必须具备新的教学观,这种观念的培养就要求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实施中也必须进行交往、对话、参与式的教学,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倡导教师进行自我探究式的学习,真正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针对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及学生参与情况现状,对周口市普通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及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关键词 周口市普通高中 体育新课标 学生参与 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前言

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和中学体育教育等方面改革发展,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国内发达地区的体育新课标实施现状不理想,主要由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相比较大城市而言体育各方面设施建设以及教师对新课标认识情况较差。因此笔者对周口市普通中学体育新课标的实施现状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周口市郸城县二高恒大中学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调查研究及分析过程中查阅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查阅数篇文献资料,为本人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2.观察法:在论文准备过程中,对体育教师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参与性等相关情况的观察。

3.访谈法:在论文准备过程中,采用面对面座谈和访问的方式,对该中学在职老师及在校学生等进行了访谈。

4.逻辑分析法:对查阅资料与数据、观察发现的问题、结合访谈等的实际情况进行逻辑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作为贫困地区的中学来讲,相比较市区中学(市区中学2000多人)教师学历结构相差甚远,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基础待遇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再学习提高充实。同时,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偏大,体育教师缺乏,该校体育教师紧缺,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不够全面,缺乏深度,教师多属技术型,能力结构不平衡,教学、指导能力较强,科研能力、保健能力、裁判能力及其他能力偏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并不乐观,另外体育器材紧缺和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度不够也是影响体育新课标实施的重要因素。

(二)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经费现状分析

据现状来看,乒乓球场地和篮球场地损坏严重,而且未能得到及时修复,从学校规模与学校场地设施需求利用相差甚远,根本满足不了新课标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学校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针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意识的影响,学校重文轻武,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并将大部分人力和财力倾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致使学校体育投入严重不足,学校体育设施紧缺。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及福利待遇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来讲普遍偏低,体育办公设备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讲普遍偏差,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应引起各级部门重视,保证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及体育新课标的开展尤为关键。

(三)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现状分析

该学校没有相关的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学计划等,该校所谓的体育课程设计不是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的设计,而是教师随机选定内容,多数的教师以“记忆式”的体育课程教学课程设计为主。这不仅仅使得体育新课标不能很好的开展,也影响到学生参与学校体育课程的欲望。调查中还了解到,体育课堂教学多以“放羊式”教学为主,由于体育设施、场地、人数原因不能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均是男女混合上课为主,人数众多使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受到限制,授课质量较差,这充分说明该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使得新课标的实施成效不大,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及对体育的兴趣。

(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且差别较大。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问题。学校体育课时间经常被占用,体育课随便挪用,课外体育活动就更得不到保证,往往用于文化课的补习,这也是造成学生对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体育是副科的思想的发展。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率,从而使学校及教育部门对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出现偏差。主科任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鼓励不足,且没有重视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程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有待加强。

四、改善体育新课标实施及学生参与情况的对策

(一)政府、学校、教师三方共同努力。政府要重视,加大投入,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计划,体育教师要积极向上,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相应的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提高体育教师各方面的能力。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束缚,向素质教育过渡是新课标的意义所在。提高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提高体育教师的辅助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加强学校体育建设规划,重视学校体育发展。

(三)教法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教师面向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方法的多元化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在教学方法设计这一环节上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在课堂中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也能有效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学手段不断的变化。

五、结论和建议

(一)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地方、学校、教师应创造性地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完善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该地区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等对体育的认识不够,对体育存在一定偏见,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地位不高,对体育新课标认识有待提高,体育与健康认识亟待加强。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 比较研究 ;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下面称新课标)的出现是我们今后学科重建的指针,是课程评价准绳,是课程实施的依据,更是学生理想人格的描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兹就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以下称旧课标)两者主要变化差异加以比较并略书己见,探讨一下新课标在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准备,课程实施建议五方面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的启示。

一、万变不离其宗——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主旨略异

(一)课程性质。

两本课程标准都强调课程的人文性质,综合性质和开放性质。然而在新课标里有增加了实践性,可见在新课标下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学生的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多采取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两个基本理念都强调了态度、价值观、技能、知识的并重。提倡人文精神,强调人文教育,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所持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在旧课标中,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可以说是课程改革初期的亮点,到了新课标以后,评价方式已经出现在课程基本理念当中,根据调整后的目标和内容,结合课标第四部分评价建议,能更加注重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所特有意义和要求,这种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对于教师来说,也有利于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二、去旧骨换新颜——课程设计思路大变革

新旧课程标准最大迥异之处就在于此。“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取代了原来“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说法,特别提出了“整合‘历史’与‘社会’两个相互联系的领域”,从中可以看出许多新的改变:

(一)新课程是参照历史课程标准和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关人文地理的内容,选择配置的本课程内容。

(二)综合意义上的强化,特别是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特别是近代以来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史地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这些综合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整体框架结构发生变化,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建立框架;并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

三、发展、提升、深化——课程目标特点鲜明

课程目标方面,两者都包括一个总目标和三个分类目标,其中分类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提出要求。旧课标中关于三维目标的规定只涉及内容范畴,多使用了“知道”、“了解”、“会用”、“理解”等行为动词,但并未涉及应达到的目标水平。相比较而言,新课标的目标设置特点明显:

(一)能够与时俱进。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特别加入了“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二)对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平作出了要求。

在目标中强调了“近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一目标的提出,可以说给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点亮了明灯,尤其是在探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综合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化。

在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公民意识”“历史意识”“全球意识”等具体目标,从操作层面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把握方向,达成目标。

四、情随事迁——内容标准随设计思路而改变

由于设计思路迥异,内容标准便成为两种课标差距最大最突出的地方,几乎很难找到二者重合的内容。与旧课标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

“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主题二 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是以人类社会的变迁为框架,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主题三 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为主线。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以全新的构架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一个新的挑战。

(二)内容标准的增添。

针对旧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地理知识的欠缺,在新课标中得了进一步的改善,其他各方面内容也得到了相应补充和改编。

(三)内容标准的深度变化。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11

课标的实施已将近十年,在这些年里,各学科在新课改上面都有着不同层次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从教材的设计和使用,还是从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于高中的历史教师来说,正确把握教材和历史教学的脉络,科学地设计历史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重要保证。采用恰当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是跟进和实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下面,笔者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1 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1 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高中的历史学习而言,需要学生能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在实际的历史学习中,高中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历史教材具有抽象性,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因为课程的枯燥出现厌学的现象。比如,教材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战争、或者王朝的建立,往往通过几个数字、几段文字来进行描述,但是几个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很好的连贯和贯穿,学生听起来很模糊,对其兴味索然,使学生很快地出现厌学心理,老师的传授解惑并没有影响和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教师只是单纯的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没有得到发挥,这就失去了新课标的目的和改革的意义了。

1.2 教师对历史教学讲解不够系统化

由于高中的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课和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由于历史事件安排比较分散,同时受历史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修养的局限和影响,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不能合理运用教材,不能清晰把握历史事件的脉络,分析历史现象的共性与个性,也不能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讲授历史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觉得没有逻辑性,分不清具体事件和现象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无法认识到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和地位,也就没法正确的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2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

2.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理念提出,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设计来说,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秦始皇大一统时,根据大一统实现的条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以往的教学设计通常是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虽然形式上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实际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并没有达到充分吸收和熟练运用。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讲解秦一统天下的背景、时间,实现大一统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措施,并结合秦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由学生挖掘出实现大一统的条件。这样,不仅坚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得学生掌握一个国家建立的条件,对日后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2 合理安排高中历史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理解把握教材、分析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新课标的理念引导下,高中的历史教师更应当合理安排历史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脉络的把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成绩,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比如,高三的老师在讲科举制时,可以联系时下的高考,讲述古代的科举制。其教学设计没必要采用一个朝代一个朝代那样硬性模式的讲解,而是可以采用“穿线”的模式,列出科举制从隋朝建立一直到清朝灭亡这样一个历史脉络,介绍科举制建立、发展、成熟到取消的过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每个朝代在科举制的实施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作用和影响有哪些。这种“穿线”的方法,就是运用单元间的联系与共性总结出来的方法。看得出来,总体的思路比较清晰,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这一知识的要领。利用单元和事件间的联系去学习,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设计安排,可以突破了教学上出现的壁垒和障碍,对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历史兴趣,对其进行有效性学习提供不少帮助。

2.3 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也是历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最主要的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了解该单元的特点后,才能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之后才是整个课程的课时安排和课程具体设计。教师需要细致地研究新课标,掌握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思路,进行三个维度的把握,分析出教学目标,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

3 总结

总之,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近十年来,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总体来讲,可取之处还是大于其弊端的。作为高中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当前时代和教学的背景下,切实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设计。转变教学中师生以往的角色,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自身对知识的挖掘创新,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克服历史学习中的障碍;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借鉴成功教学经验,探索和创新教学设计,结合自身教学的情况寻找到适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通行.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6).

[2]王俊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历史教学,2006,(6).

[3]张颖.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教学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09,(10).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6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1.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

新课标有明显的“政治教科书”特色,出现了政治书中的官话套话,“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课标过于强调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忽视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语言文字作为学习语文的基础,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

2.在课程设计思路上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香港课标则“提供有关资料及建议供教师参考,使教师协助学生朝着本科学习目标前进。”课程目标只是说明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却并不规定应该如何教,为教师灵活掌控课堂和实施课程标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二、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

1.总体目标

香港课标的总体目标共有7条,分别从听、说、读、写、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认识七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具有基本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相比之下,新课标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设计,共提出10条课程总目标,数量略多,不够浓缩凝练,缺少统摄性。

2.学段目标与内容

香港课标分为四个学段:小一至小三为第一学段,小四至小六为第二学段,中一至中三为第三学段,中四至中五为第四学段;新课标也分为四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香港课标在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后增加了一个部分,即总结了阅读、写作、说话、聆听四个不同方面的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即从不同学习阶段的角度和听说读写不同能力的侧重点出发,形成了一个不同学段与听、说、读、写不同能力侧重点交织在一起的网络,利用横纵坐标可以很清晰地找到某个学段的某个能力方面有哪些重点。相比香港课程标准这种立体形式,新课标略显单薄和平面化。

3.课程内容

在内容划分方面,香港课标将内容划分为: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四个部分,新课标则划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两套课程标准的划分各具特色。新课标以综合性学习来实现口语交流、个性表达等活动,笔者认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每篇文章中,而综合部分则应该更多地侧重对本单元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概括总结与提升。在此基础上,香港课标强调要边听边思考,能够分辨不同的观点,具有一定客观性;在说话方面,香港课标指出要尊重他人的发言,拓宽说话内容的范围,其中包括了不同类型(如:报告、演讲、讨论问题、辩论等)的不同方面(如: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等)。相比之下,新课标的概念相对宽泛,更多地注重描述性的语言,而对象指向性不强。

三、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方面浓墨重彩,其中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笔者认为,教学建议作为一种建议,应该起补充和说明的作用,新课标中实施建议部分的篇幅过长。此外,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的“(五)具体建议”部分与香港课程标准中“听、说、读、写不同方面的各学习阶段的学习重点”的内容相似,可以把这一部分放在具体目标与内容之后,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使目标与内容形成交叉的二维表格,更加具体明确。

课程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课程标准的制定也需要各个领域专家、教师、社会群体的参与,面对改革的大势所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不断促进课程标准的完善。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新课程 改革 教学 问题 对策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没有关注或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课改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凸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转变,从“填鸭式”到“放鸭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绝不能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甚者认为: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2.课堂活动的改变,从“少量”到“过量”。新课程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提问越多越好,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忽视了让学生轻松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3.教学观念上从“满堂灌”到“满堂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维护了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的权威。却忽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都是传授知识、应付能力的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因此,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

二、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的性质,理解课程设计的思路,准确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切实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l.正确处理学好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过去,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太重视能力的培养,总是埋怨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差,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的教学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学生知识积累,其结果知识只是贮藏在学生的大脑里,却很少用它来使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知道,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和能力二者密不可分。能力以知识为基础,有了知识才能不断进取,有所前进,有所创造;知识又是以能力为条件,有了能力才能使知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政治课教学,既要讲清概念、原理,使学生理解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和能力不可偏废,否则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政治课教学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培养和人文关怀。新课标闪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浓郁温馨的人文关怀色彩的文字在新课标中比比皆是。例如,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新课标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本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更是史无前例的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样做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上述这些规定和要求,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新课标对人的尊重与关注,因而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

3.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这也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例如,新课标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举例来说,教师在讲“经济常识”价值规律时,由于价值规律比较抽象,教师不应直接讲述概念,而应列举以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下雪了,菜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一路上涨,天晴了价格又回落到正常的水平;禽流感期间,鸡的价格一跌再跌,甚至无人问津,大家谈“鸡”色变。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商品价格会无限制的上涨和下跌吗?学生讨论后就可以得出结论。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采用生活现象和事例导入,学生会感到亲切,新鲜自然,较好地体现政治课中的生活主题。

三、小结

综上所述,新课标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具体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个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所以,要适应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田丽萍.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革新,2010,(02)

[2]陈冬菊.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1,(07).

[3]杨爱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4)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8篇

一、对课程面临的客观形势

判断更加准确

旧课标对课程面临的客观形势分析不够清楚,新课标具有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明确提出“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同时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宏大背景下,新课标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人类发展的问题、道德发展的要求、初中学生发展的特点,“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帮助”。

二、课程指导思想更加科学

课程指导思想中有课程核心内容的科学表述,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课程指导思想更有方法论的科学阐述,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品德课程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理念更加先进

新课标指出,“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品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课程理念始终坚持以初中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初中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直面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成长需要,克服思想品德课程“假大空”的现象。

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性质,始终坚持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核心任务,“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基础,“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强调初中学生生活的经验,明确认识、体验和实践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四、课程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设计思路十分注意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综合性,避免知识和概念的堆砌。

五、课程目标表述更加准确

新课标指出,“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旧课标指出,“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二者相比较不难发现,新课标中“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表述更加科学、准确。

新课标对课程具体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更具有可操作性。如“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等,采用“感受”“养成”“体会”“树立”“形成”等表达方式更加准确地描述了课程具体目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六、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板块:“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与旧课标课程内容相比,做了调整和补充。把“我与集体”由第三个板块内容调整到了第二板块内容,专门增加了“在集体中成长”一栏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等内容。

新课标课程内容直面学生成长的问题,如生理、心理、学习压力、情绪等问题。课程内容中指出,“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新课标课程内容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开放包容等特点,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等内容。

七、教学建议更加具体

与旧课标教学建议相比,新课标教学建议明确了“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新提出,“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 在新课标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议教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八、评价建议更加明确

新课标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评价实施要求”,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必须以本标准的评价目标与评价实施要求为依据,综合多方面获取的考查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作出合理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理性;真实;新课标;音乐课堂

自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以来,音乐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音乐课程改革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音乐课程的音乐审美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和重视,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素质教育形势喜人。

首先,2011年版新课标在保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结构框架不做整体变更的前提下,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维、课程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体现《规划纲要》所阐明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发展任务。

其次,对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做了进一步地巩固和深化。新课标确立的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倡导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来构建全面发展的三维课程目标,精选对学生终身有益的知识内容,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强调评价的激励与改善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另外,在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形式丰富生动且多样化,音乐常规课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违背音乐课主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

有喧宾夺主之嫌,活动目的不明确

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并未真正关注和感知音乐,只是从表面上营造一种积极踊跃的气氛,学生的描述、表达和表现并没有围绕着音乐的要素,他们的语言不是音乐的,而更多的是文学的;课堂内的综合活动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到最后学生有可能不能够准确、熟练地学会一首歌曲和学会欣赏音乐。

二、淡化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教改的意识,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课堂意境和音乐活动的创设上,淡化了知识、技能的学习,新课标强调对教材单元必须达到的目标和能力应有明确的规约,使其具有可行性,并在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加以具体落实,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音乐审美,但必须明确音乐知识技能教学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条件与保证。

三、滥用教学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现代技术的产物,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声图并茂、视听并举,将它作为教学手段,可使课堂教学显示直观、形象、生动等方面的长处,但不能滥用,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将背离让学生在音响感受中进行艺术联想和想象的教学目标,形成了音乐课被多媒体课件虚假包装的现象。

四、学习评价的泛化与无为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当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首要的评价几乎都是“掌声鼓励”,“太棒了”,“真了不起”等语言。实际上,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是问题分析透彻,还是思维角度独特?其他同学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类似于这样的具体解释少之甚少。这种流于表面、笼统的夸奖未免过于形式化。另外,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有所欠缺、不尽如人意时,部分教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认为要苦练内功、广泛阅读、拓宽知识学习的领域。我们一定能迎来艺术教育的又一个春天,让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第10篇

从2011年9月,全国初中各学科开始正式使用新的课程标准。教育部明确提出课程标准修订要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要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希望比较初中化学新旧课标异同点,对教师今后教学有所启迪。

新旧课标比较:

一、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部分 前言:

1、明确提出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

2、化学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一)、课程性质:

1、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基础性。

2、强调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标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旧课标为“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显然新课标的立意更高。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新课标改为“由国内到国际的顺序”。

2、选择教材五个内容主题的三个依据;力求达到三个目的。(旧课标第4点)

3、第4点强调科学探究能及科学探究以实验为主,不排斥其它方法。(旧课标第3点和第5点)

4、第5点强调从五个主要方面寻找情景素材,创设学习情景。(旧课标第6点)

5、第6点对课程目标要求进行说明,并将“行为动词”放在最后的附录中。(旧课标“标准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1、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第1点强调“参与和体验”,淡化了探究程序。

2、新课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新增了“安全意识”。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二级主题新增“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2、“身边的化学物质”的二级主题“地球周围的空气”改为“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提出问题”目标2将“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改为“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2、“进行实验”目标2为“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旧课标为“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 强调了实验中的合作要求。

3、 “解释与结论”中删去了旧课标第2点“分类”,因为最后一点已包含。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新增“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强调了实验“安全原则”和“环保原则”

2、 “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新增“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以上为新课标新增内容,目的是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体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

2、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案例1微粒的运动新增“学生进一步反思:还有哪些实验能证明微粒的运动?”

3、案例2中的“收集证据”体现三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推理研究、实验研究。该顺序更科学。

4、案例2中“实验研究”新增“实验2”内容,与“实验1、3”通过表格对比的设计更合理。

5、新课标删除了旧课标的案例3 “空气中CO2含量会改变吗?”因为该实验不好操作,也体现了“减负”精神。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提高要求)

2、②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旧课标为实验探究,改后更符合实际。

3、活动与探究建议④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旧课标为: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改后内容更具体,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4、新增两条学习情景素材:“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和“氮气的用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新增“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标准8为“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旧课标为“了解结晶现象” (提高要求)

3、删除了旧课标“活动与探究建议”③: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

4、活动与探究建议④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旧课标为: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将“探究”改为“实验”,更具体,更符合实际。

5、学习情景素材:删除旧课标两个素材:“红墨水的纸上层析”和“服装干洗”; “胆矾晶体的形成”改为“明矾晶体的形成”;新增五个素材:“自来水的生产工艺”, “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制取蒸馏水”, “太阳能海水淡化”, “食品中的乳化剂”。新增素材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上一篇: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 下一篇:海外项目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