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2 10:58:28

人事部制度管理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1篇

1、负责公司内部的人事管理工作,办理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调动、辞退、离职等手续。

2、负责公司的考勤管理,监管公司劳动纪律,每月5日前按时公布、上报上月全员考勤,统计公布违章记分表。

3、负责公司内部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及公司文件的上报,归档工作。

4、负责技术资料及技术书籍的管理工作,包括建档、借阅、归还等。

5、处理日常行政对外事务,包括办理暂住证、户口、租赁收费、交费等。

6、负责安排、监管公司前台服务工作,树立良好公司形象。

7、协助生产部经理做好文明生产管理,检查落实生产卫生、安全、消防等。

8、打印、复印公司各类文件、资料,收发文件资料。

9、负责公司员工宿舍、食堂等后勤工作的管理,包括卫生、保安、消防等。

10、行政人事部经理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包括人事,档案,计划等),对相关泄密事件负责。

二、办公用品管理办法

1、各部门每月需用办公用品,须在每月10日前向行政人事部提出申购计划,行政人事部将各部门申购计划参考库存量和月平均用量后汇总,填写申购单,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统一购买。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2、公司办公用品由行政人事部安排专责人员负责管理,每月办公用品购买后,由行政人事部指定专人负责验收保管。办公用品的采购和保管人员要分开。

3、各部门领用办公用品,按工作需要办理领用手续,经本部门经理审核,常务副总经理批准后领用。对工作没有直接需要的岗位和个人,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不得领用。

4、对非消耗性办公用品,如剪刀、订书机、裁纸刀、直尺、文件夹、笔筒等,由部门经理领取,本部门员工共同使用,部门内不可重复领用。

5、对消耗性物品办公用品,如签字笔、圆珠笔、铅笔、软面抄、胶水等,一个月最多申领一次,再次领用时需以旧换新。信纸等用品领用一次不得少于两个月。

6、非消耗性办公用品不慎遗失,由本人负责赔偿,行政人事部不予再领用。

7、严禁把公司领用的办公用品拿回家私用。

8、领用人员离职时,对非消耗性办公用品一并交还行政人事部,再由该部门人员到行政区人事部领取。

9、行政人事部每月对办公用品进行一次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上报公司主管领导。

三、关于公司电话和Inter网管理的有关规定

1、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在各部门有关岗位安排程控交换电话和计算机网线,对内线、外线和局域网等实行不限量使用,对长途电话实行限量限额管理,对Inter网实行定时管理。

2、一般员工在正常上班时间不能使用Inter网,如工作需要可以经申请后,经公司办公室领导批准后,就可使用定。

3、行政人事部每月统计上报长途电话使用情况,必要时输出长途话单,检查长途电话使用情况。

4、所有员工上班工作时间不得打私人电话,确有急事需要打私人电话可以在下班以后使用。因私使用长途电话时,可在行政人事部登记,由行政人事部核查使用金额后,报财务部在工资中代扣。

5、未经申请登记私自使用长途电话电话者,经查证后罚款30元,并在工资中扣除所打的长途电话费用。

6、所有已经授权的计算机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上Inter网浏览信息,查阅资料,发送电子邮件。对一些不良网站禁止浏览。

7、如果发现不按公司规定上“英特尔”网的处罚30元。

8、所有公司员工不得利用Inter网泄露公司技术、商务情报,损害公司利益。对上述行为一经查实,必将严肃处理。

四、办公室制度

1、办公室员工上班应穿戴整洁,有厂服应时常穿厂服,在上班时间不准穿拖鞋和穿一些艳诈、露骨的衣服,打扮要淡抹;上班时间要带厂牌,并且厂牌要挂在胸前或放在上衣口袋里。

2、在上下班时间要时常保持办公桌面整洁,要分清要用的资料和不用的资料、急要处理的文件和待处理的文件;在下班时要整理好文件,把文件尽量放入办公抽屉,使办公室桌干净整齐。

3、在公司中任何时间任何人不得坐在办公桌上,也不能随便脱鞋或把脚放在办公桌上影响公司的形象。

4、办公室人员不得擅自用公司给外来人员提供一次性杯子,如果发现给予10元的处罚。

5、办公室人员在下班时应自觉关掉自己所用的办公设备,办公室每天值班人员应负责电器和灯的关闭情况;如果公司发现下班没有关灯和办公电器的罚值班人10元,办公室人员值班进行轮流值班。新晨

6、办公室人员需要丢掉的东西应丢进办公垃圾篮里,要时常保持办公室清洁干净。

7、办公室内的厕所应时常保持清洁,上完厕所后应进行冲厕,时常保持良好的素养。

8、办公室人员应爱护一切办公设备,时常保持办公设备的清洁,不能有意损坏办公设备,如发现有意损坏办公设备的应给予赔偿和处罚。

9、办公室提倡无烟办公环境,如果需要吸烟可以去办公室外面吸烟,以便给他人造成影响。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2篇

一、为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公司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办理业务前,须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三、周一至周六为工作日,周日为休息日。公司机关周日和夜间值班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市场营销部、项目技术部、投资发展部、会议中心周日值班由各部门自行安排,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因工作需要周日或夜间加班的,由各部门负责人填写加班审批表,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节日值班由公司统一安排。

四、严格请、销假制度。员工因私事请假1天以内的(含1天),由部门负责人批准;3天以内的(含3天),由副总经理批准;3天以上的,报总经理批准。副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请假,一律由总经理批准。请假员工事毕向批准人销假。未经批准而擅离工作岗位的按旷工处理。

五、上班时间开始后5分钟至30分钟内到班者,按迟到论处;超过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半天论处。提前30分钟以内下班者,按早退论处;超过30分钟者,按旷工半天论处。

六、1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达3次者,扣发5天的基本工资;累计达3次以上5次以下者,扣发10天的基本工资;累计达5次以上10次以下者,扣发当月15天的基本工资;累计达10次以上者,扣发当月的基本工资。

七、旷工半天者,扣发当天的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每月累计旷工1天者,扣发5天的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并给予一次警告处分;每月累计旷工2天者,扣发10天的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并给予记过1次处分;每月累计旷工3天者,扣发当月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并给予记大过1次处分;每月累计旷工3天以上,6天以下者,扣发当月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第二个月起留用察看,发放基本工资;每月累计旷工6天以上者(含6天),予以辞退。

八、工作时间禁止打牌、下棋、串岗聊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有违反者当天按旷工1天处理;当月累计2次的,按旷工2天处理;当月累计3次的,按旷工3天处理。

九、参加公司组织的会议、培训、学习、考试或其他团队活动,如有事请假的,必须提前向组织者或带队者请假。在规定时间内未到或早退的,按照本制度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处理。

十、员工按规定享受探亲假、婚假、产育假、结育手术假时,必须凭有关证明资料报总经理批准;未经批准者按旷工处理。员工病假期间只发给基本工资。

十一、经总经理或分管领导批准,决定假日加班工作或值班的每天补助20元;夜间加班或值班的,每个补助10元;节日值班每天补助40元。未经批准,值班人员不得空岗或迟到,如有空岗者,视为旷工,按照本制度第七条规定处理;如有迟到者,按本制度第五条、第六条规定处理。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3篇

上出现的衔接问题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何处理好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衔接问题是教育部门人事部的工作重点。

(一)制度的衔接问题

由于人事管理在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对某些制度进行改革发展的,因此在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制度上的衔接问题。例如,在人事管理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人事部门改变了员工的养老制度。之前的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是给上一辈人用的,但是现在制度改变了,现在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是作为自己以后的养老金。那么,员工之前缴纳的养老金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重点。这些资金退与不退都已经成为波及部门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管理环节,所以在制度上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说明。

(二)具体工作的衔接问题

人事管理在管理内容、形式、策略等众多方面上跟人力资源管理都有区别,因此,人事部的员工对突如其来的改革可能会不适应。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基于以事情为中心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基于以人为中心来开展管理活动。因此,人事部员工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都要相对地提高,从而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在管理形式上,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重视员工的发展,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静态管理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二、如何解决教育部门现存的人事管理的问题

(一)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考核

为了更好地解决“在编不在岗”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考核。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完善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制度来解决“在编不在岗”问题。首先,教育部门应严格监督好员工的出勤情况,对于出勤率较低的员工给予警告,对于无故缺勤的员工予以开除。员工的工资与员工的表现成正比,并提高员工的考核,应成为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人事部门员工处理事情的灵活性

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育部门应该加强人事部门员工处理事情的灵活性。要想加强人事部门员工处理事情的灵活性,教育部门就应该赋予人事部门员工一定的权利。如果人事部门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处处都受到制度和上级领导限制,那么灵活性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育部门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应该要把加强处理事情的灵活性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这样,人事部门员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才会更加灵活,才能将事情处理得更完美。

(三)加强对人事部门员工的培训

面对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衔接问题,教育部门应该要加强对人事部门员工的培训。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加强人事部门员工的工作培训,才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新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人事部门员工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因为人事部是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信息交流的,因此人事部门的员工在信息传递上应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人事部门的员工在与各个部门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那么对于以后的信息传递和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问题,因此人事部门一定要加强本部门员工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教育部门虽为我国的事业单位,但是我国的教育部门在人事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衔接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因此,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快对人事管理的改革速度和控制人事管理改革的进程。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部门 人事管理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区别是,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潜能的发展。因此,在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转换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教育部门传统的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人事管理缺乏对员工的监督

由于传统的人事部门是以处理事情为工作重心的,主要是人员调动、管理档案等事务性的工作,所以,对员工的管理监督是不全面的。因此,教育部门可能会出现“在编不在岗”的情况。“在编不在岗”是说有些员工是属于教育部门员工编制的,但是该员工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增多教育部门在人事管理上的成本。

(二)传统的人事管理缺乏对员工的考核

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视员工的评估的,但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却忽视了对员工的考核。传统的人事管理并没有根据员工的业务考核情况发放员工的工资。因此,传统的人事管理在工资的发放上也存在着公平问题。

(三)传统的人事管理缺乏灵活性

人事管理要处理的是一些具体事务,但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还是要和人沟通交流的,因此人事管理在操作上还需要很大的灵活性。然而,传统的人事管理是按照制度的规定来处理事务,很难处理突况的,使得管理上缺乏灵活性。

二、人事管理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转换上出现的衔接问题

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何处理好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衔接问题是教育部门人事部的工作重点。

(一)制度的衔接问题

由于人事管理在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对某些制度进行改革发展的,因此在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制度上的衔接问题。例如,在人事管理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人事部门改变了员工的养老制度。之前的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是给上一辈人用的,但是现在制度改变了,现在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是作为自己以后的养老金。那么,员工之前缴纳的养老金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重点。这些资金退与不退都已经成为波及部门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管理环节,所以在制度上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说明。

(二)具体工作的衔接问题

人事管理在管理内容、形式、策略等众多方面上跟人力资源管理都有区别,因此,人事部的员工对突如其来的改革可能会不适应。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基于以事情为中心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基于以人为中心来开展管理活动。因此,人事部员工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都要相对地提高,从而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在管理形式上,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重视员工的发展,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静态管理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三、如何解决教育部门现存的人事管理的问题

(一)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考核

为了更好地解决“在编不在岗”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考核。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完善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制度来解决“在编不在岗”问题。首先,教育部门应严格监督好员工的出勤情况,对于出勤率较低的员工给予警告,对于无故缺勤的员工予以开除。员工的工资与员工的表现成正比,并提高员工的考核,应成为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人事部门员工处理事情的灵活性

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育部门应该加强人事部门员工处理事情的灵活性。要想加强人事部门员工处理事情的灵活性,教育部门就应该赋予人事部门员工一定的权利。如果人事部门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处处都受到制度和上级领导限制,那么灵活性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育部门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应该要把加强处理事情的灵活性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这样,人事部门员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才会更加灵活,才能将事情处理得更完美。

(三)加强对人事部门员工的培训

面对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衔接问题,教育部门应该要加强对人事部门员工的培训。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加强人事部门员工的工作培训,才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新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人事部门员工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因为人事部是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信息交流的,因此人事部门的员工在信息传递上应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人事部门的员工在与各个部门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那么对于以后的信息传递和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问题,因此人事部门一定要加强本部门员工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

教育部门虽为我国的事业单位,但是我国的教育部门在人事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衔接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因此,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快对人事管理的改革速度和控制人事管理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谭超.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改革探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6).

[2]曲艳丽.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北方经贸,2011(7).

[3]琼,张志平.高等教育人事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4).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5篇

时间一晃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这一个学期里,勤助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的发展,今年2月在勤助中心的第一次例会上,人事部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了规划和展望,现在,对着计划,就人事部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本学期计划中要完成的工作

1、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2、加强人事部的监管职能

3、坚持实行例会旁听制度

4、做好志愿者服务的管理

5、完善“贫困生上岗”制度

二、人事部本学期工作的履行情况

1、制度的完善

本学期,我们对人事部的职能进行重新的审视,认为人事部必须在各部门规范运作上起到应有的管理职能,勤助中心校内实体越来越多,员工而这些必须通过有效的,规范的机制、制度来保障。因此,人事部在本学期征集,出台了下列制度:

a、各部门的工作制度和奖惩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和整理

b、出台校内实体员工聘用管理办法

c、出台学生经理助理招聘办法

d、助理实习聘用表

2加强人事部的监管职能

a、在本学期,人事部每周都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个部门员工的当班情况、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本学期共检查84次,其中发现问题19次。发现问题以后,人事部及时向各部门经理进行了反馈。对员工的管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B、在本学期,人事部决定定期参加各部门的例会,一方面对各部门经理的管理情况进行进行了解,另外将人事部的一些管理办法直接向员工传达。本学期共旁听例会31次。

C、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发挥优秀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人事部从本学期开始在各部门评选“优秀员工”,本学期共评选优秀员工109人次。并给他们在上岗证上做了登记和发放荣誉证书。

D、对学生干部的平时值班情况比如当班、卫生情况也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检查。

3、加强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建设

人事部的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繁琐,从本学期开始,人事部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形成了员工招聘解聘申报制度。

作为我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是安排我校特困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在这一精神指导下,人事部特别设立了“绿色通道”。凡是各院系通过申请上来的特困学生,核实没有问题的给予直接安排。本学期共有10名学生申请,其中安排4名(有2名同学不愿意参加校内岗位)。

4、做好志愿者服务和管理

我校受助学生定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一直是我校帮困助学工作的一个特色和亮点,为了做好此项工作,人事部经常和社区进行联系和沟通。本学期,人事部共组织291人次的志愿服务,并成功开辟了曹杨社区义务服务点。

本学期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对于上学期来讲呈现这样的特点:一是组织的更有序,我们将每次服务的同学进行重新编组,并减少人员,保证每个大学生在服务时不会出现空岗等情况。二是志愿服务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前长风社区义务家教的时候,灯光,地方都不是很好,经过与社区领导进行协商,更换了场地。是的服务的效果比以前大大提高。三是义务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家教,社区也对我们的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开辟的曹杨社区服务中,社区要求发挥志愿者特长,提供如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的服务。

三、设想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6篇

过去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劳动和人事两个部门,“劳动者带着不同‘身份’,人力资源市场难以统一。这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更加体现公平就业的取向”。

不稳定的人事管理机构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系统中一直没有统一的人事管理机构,只有政务院人事局、内务部干部司、政法委人事局和文教委人事处等几个条块分割的设置,协助中共中央组织部管理干部。

1950年11月,中央决定将这几个部门合并,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4年后,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被撤销,缩编为国务院人事局;又过5年,到1959年,国务院人事局又被撤销,仅在内务部设政府机关人事局。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柏瑛向记者介绍说:“这一时期中央人事管理机构变动频繁,内设机构单薄。政府人事部门和党的组织部门的相互关系和权限划分没有很大的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前这段时间,虽然人事管理机构不稳定,但是新型的干部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逐步加强了党中央各级干部的管理,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事管理机构和一套比较完整的人事法规和制度。

“”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事管理机构全部被撤销。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工作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人事工作陷于瘫痪。

据《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一书介绍,1969年12月,中共中央将原各部政府机关人事局的全部业务转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办理。1972年以后,各地开始陆续恢复人事管理机构。1978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民政部人事局。

“1978年改革之前,国家人事部不稳定,人事管理一直是双重管理,干部人事管理的主管单位主要还是在各个层级党委领导下的组织部门,从高到低都是党委负责,人事部的权限不大,一直没有一个独立的管理功能。”孙柏瑛介绍说。

100个干部中专以上文凭不到5个

“1984年11月,《干部管理条例》第十一稿开始就出现了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就是国家公务员制度,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雏形。实际上公布的时间是1987年十三大,十三大提出了我们要对公务员的政绩观业务观进行分割,要建立国家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孙柏瑛向介绍说。

“1988年把劳动人事部分开,专门成立人事部,人事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推行公务员制度,也是管理公务员的主要机构。”刘俊生介绍。

这段时间干部制度不断完善,1985年,国家建立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当时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按照不同职务,将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当时各个单位的工资要统一,高的要降低,少的要增加。”李振兴说。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说,1984年有关部门起草《国家工作人员法》,1985年改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1986年改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在进行理论探讨和法规准备的同时,积极稳妥、从点到面地推行国家公务员的试点。经过理论和实践的长期准备,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时机逐渐成熟。

从国家主席到普通办事员都纳入公务员体系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此后,全国各地自上而下逐步开始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争取用三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然后再逐步加以完善。”当时国务院这样提出。

按照中央部署,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秉承“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思路,从1994年重点抓考录制度的建立实施、严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开始,一年一个重点,公务员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凡进必考机制基本建立;激励机制开始运行;奖励制度发挥有效作用;竞争上岗制度逐步推开;轮岗、回避初见成效;“出口”初步畅通;培训开始步入轨道;廉政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公务员权利有了保障。

1993年以后,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主,与之配套的几十个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相继颁布,设计公务员录用、考核、奖惩、职务任免等多个方面。

“如果按制度建设来分阶段的话,1993年的《暂行条例》和2005年的《公务员法》是进入公务员体制以后两个重要的分界点。”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教授刘俊生说,“《公务员法》中公务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党政机关、政协、政党都进入到公务员的系统当中了。”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应松年认为,《公务员法》的颁布,使政治体制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产生了实质性飞跃。“《公务员法》可以说是公务员管理的‘宪法’。”

“可以说,上至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办事员全部包括在公务员的范围内。”参与草案起草的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认为。

800万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管理

新组建的国家公务员局,除了已任命的主要领导外,其他人员及机构的设置情况目前尚不清楚,但其神秘的面纱正在逐渐揭开。

“更好地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兼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这样向媒体阐述建立国家公务员局的宗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兼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士秋介绍说,国家公务员局将于今年上半年组建完毕,首先要确定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之后报国务院审批,然后人员到位。“这将是一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刘俊生分析说:“公务员局的构成,应该是一个副部级的直属局,局长将来也有可能是副部长,原来人事部下面有2 0个司(局),其中七八个都是管理公务员事务的,未来可能都将划在公务员局旗下。”

公务员局的主要管理职能应当包括公务员的录用、考核、职务任免与升降、奖惩、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聘任管理等。“公务员局的主要构成也应当是根据以上各个环节成立的相应的司局部门。”刘俊生说。

公务员局和原人事部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原人事部当时管的是三支干部队伍: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现在这个局只管公务员,“就是干干净净、纯纯粹粹地管公务员的事务,就管这800万公务员队伍,更专业化了。” 刘俊生说。

专家指出,公务员局将公务员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管理,遵循了分类管理的原则,管理将更为科学。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7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国务院、省政府对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十分重视,专门发出通知并召开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通知和会议精神,结合我省人事工作实际,现就各级人事部门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行政许可法是我国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它在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现行行政许可制度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重大改革,其所确立的一系列制度,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于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保障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人事部门是政府综合管理人事工作的职能部门,其管理范围主要是行政机关及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管理内容多数属于内部人事行政管理,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三条规定,现行的人事审批事项多数不适用行政许可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改革的深入,人事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正逐步得到加强,部分内部人事审批业务在一定条件下也将可能转化为面向社会的行政许可事项。同时,行政许可法是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其所确立的主要原则和精神,不仅适用于行政许可事项,也应适用于包括人事内部审批在内的所有审批事项。因此,无论从现实和长远的角度考虑,都必须用改革的精神认真做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培训和贯彻实施工作。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大意义,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把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作为促进人事部门依法行政的一件大事,及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扎实开展行政许可法学习培训工作

随着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日期的日益临近,实施前的准备时间已不多了,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按照我厅今年3月份《转发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行政许可法培训的通知》(粤人发[2004]89号)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抓紧做好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许可法学习和培训工作的同时,抓好政府机关人事干部的相关培训工作,为人事部门实施行政许可法奠定良好基础。

(一)要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培训纳入人事系统“*”普法规划,并将其作为今年普法重点工作任务加以落实。要抓紧制定具体的学习培训方案,做到学习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制定学习培训方案要注意联系人事部门实际,结合人事工作特点,分期分批、有所侧重、学以致用,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二)着重抓好集中学习培训工作。要在鼓励引导广大人事干部积极自学的基础上,适时地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力争通过学习培训使人事部门工作人员人人了解、熟悉这部法律,领导干部和直接相关人员则人人精通这部法律。今后还要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岗位培训、更新知识培训中适当增加行政许可法的内容,并将行政许可法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的必修课程。

(三)注意突出学习培训重点。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对象,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有工作人员都应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人事部门领导干部以及直接从事许可清理和实施行政许可的工作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培训。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内容,在全面系统地学习行政许可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确立的一系列有创新精神的制度,如行政许可设定制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行政许可的统一办理制度、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制度、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实施行政许可责任制度等。

(四)强化考试考核,保证学习培训效果。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注意跟踪学习培训效果,加强对学习培训人员的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结果要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并重新安排培训,重新培训后仍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行政许可工作。今年7月份,省人事厅将组织实施人事系统“*”普法第二次专题考试,届时将把行政许可法纳入考试内容。

三、认真抓好行政许可清理工作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原则上只有法律、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的决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省级人民政府的规章依据法定条件可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据此,各级人事部门要主动配合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分级清理的原则,对现有的人事行政审批项目及依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审批项目及相关规定,有权处理的要及时予以取消、废止或修改,无权处理的要向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提出取消、废止或修改建议。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清理后的后续衔接工作,对清理中应当取消或者改变管理方式的项目,各地要抓紧研究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和脱节现象。此外,要在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规定的基础上,做好人事行政许可实施机构的清理工作。要严格对照行政许可法及有关贯彻通知的要求,检查是否存在内设机构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许可;法律、法规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授权有关组织实施人事行政许可;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自行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如存在上述现象要按规定及时予以纠正和补救。今后,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不得再以部门规范性文件设定行政许可,也不得以政府名义印发规范性文件设定行政许可。

四、抓好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各项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人事行政许可行为,改革现行人事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结合我省人事部门工作实际,当前重点建立完善如下几项制度:

(一)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制度。实施人事行政许可的主体原则上是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人事行政许可,此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有关组织可以实施人事行政许可,依法委托的其他行政机关也可以实施人事行政许可。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委托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作为依据;2、受委托机关必须也是行政机关;3、受委托机关不得再进行转委托;4、委托事宜要进行公告;5、委托机关要对受委托机关实施许可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其实施的许可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二)行政许可公开制度。这项工作要作为政务公开的法定责任,结合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抓好落实。一是行政许可规定要公开,所有有关人事行政许可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不得作为许可依据;二是行政许可主体要公开,哪一级人事行政部门享有哪些行政许可权要让公众周知;三是行政许可实施条件要明确、公开;四是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要公开,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听证、决定、期限等程序都要做到具体、明确、公开;五是行政许可决定要公开,人事部门做出的所有准予行政许可决定,都应向公众公开,允许并创造条件让公众查阅。(三)窗口式办理等便民制度。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于一项人事行政许可,需要人事部门两个以上内设机构办理的,应当指定一个内设机构统一受理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建立窗口式办理制度。此外,还要建立行政许可申请一次告知、两次办结制度,书面申请、书面审查制度,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制度,简易程序与当场决定程序制度等,以充分体现便民原则。今后,凡属行政许可项目,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四)行政许可程序制度。具有行政许可权限的人事部门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受理、审查、听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意见、听证等实施行政许可的具体工作程序和有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程序。

(五)行政许可监督制度。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监督”的原则,抓紧建立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和对被许可人的监督制度。通过群众举报、书面检查、实地检查等途径,加强对实施行政许可行为和被许可人是否依法从事活动的监督,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纠正或处理,防止和纠正重权力、轻责任和重许可、轻监管或者只许可不监管的现象。

(六)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按照权力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设立及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如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给予许可,或者给予许可后对被许可人不监督或者监督不力,都必须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督促人事部门严格依法办事。五、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全面推进人事部门依法行政

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制度和措施,特别是所体现的“设权应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理念,不仅是对行政许可制度本身的规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对整个政府法制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在准确理解、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自觉转变不适应行政许可法精神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人事系统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人事部门依法行政。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按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培训计划,围绕公务员分类管理、聘任制公务员、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工作和政府“服务年”、法治型政府建设以及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等中心工作开展培训;立足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需要,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抓好四类培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提高培训有效性,不断创新培训制度和方式方法;发挥人事主管部门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的指导、协调职能,推动各行政机关落实培训工作计划,保障公务员享受参加培训的权利、履行参加培训的义务。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改革初任培训制度。

1.出台公务员初任培训改革方案。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结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制订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初任培训改革方案。

2.制定初任公务员能力标准。市人事部门牵头制定初任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各用人部门结合业务需要制定专用能力标准。

3.建立初任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和考试考核制度。按照初任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要求,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各用人部门和培训机构,建立初任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并统筹安排建立初任公务员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弹性学习制度,以及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

以上三项工市人事部门牵头负责,第三季度前完成。

4.建立导师制。各用人部门按照初任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的要求,指定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业务骨干为专项能力职业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行专业化职业训练。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市人事部门督促,第三季度启动。

出台指引和办法,引导各机关推行导师制,并对帮带工作表现突出的导师,在年终评优、职务晋升、提供进修机会等方面予以倾斜。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第三季度完成。

开展导师制试点。选择1至2个区、1至2家综合管理部门、1至2家行政执法部门和部分专业技术职位进行试点。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并逐步市推广。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第四季度启动。

(二)在任职培训中,探讨分类分级培训新方式。

1.探索把正处级领导职务与其他处级干部任职培训分开实施的新方式。改革以往将所有处级干部组织在一起参加任职培训的方式,将正处级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单独编班,并针对正处级领导职务特点,建设专门的培训课程体系,重点强化领导艺术、人力资源开发和财务管理等综合性能力训练;培训形式以课题研究和讨论交流为主,教师的主要职责要由“教”转变为“导”。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市行政学院于2011年下半年完成试点,2010年起进入制度化运行。

2.新任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实行组合式培训。自2011年下半年起,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实行“通用+专业”的组合模式,专业课程由各用人部门自行组织,通用课程培市行政学院组织。鼓励各个垂直管理系统和行政执法系统按照专业化要求组织科级干部任职培训。

此项工市行政学院、各个垂直管理系统和行政执法系统完成。

(三)在专门业务培训方面,着力围绕重大改革工作开展针对性培训。

1.开展公务员分类改革相关知识培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2.开展聘任制公务员相关知识培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以上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3.开展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相关知识培训。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围绕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市公安局,市公安系统处、科级警官和所有人事干部,开展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相关知识培训。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市公安局配合。

4、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知识培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此项工市编制部门负责。

5.推动各用人部门大力加强专门业务培训。行政机关各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2007-2010年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规定完成培训任务总量60%的要求,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并于每年一季度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公务员主管部门要严格培训计划备案管理,督促各部门将培训计划落到实处。

此项工市、区人事部门督促,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完成。

6.鼓励行政机关各部门就本部门主管业务市人事部门组市各相关部门公务员举办专题研修班。经市人事部门同意的跨部门专题研修班,可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专项经费资助。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市人事部门落实。

7.鼓励行政机关各部门组织公务员参加自选培训,自选培训视同专门业务培训任务。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落实。

8.举办高级研修班。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继续联合国内名校举办经济发展、公共管理、行政绩效考核及节能减排等高级研修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高级研修班市人事部门组织的调训任务,各部门要按照要求选派合适人选参加培训。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配合。

(四)在职培训方面,着力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普及性培训。

1.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市政府“服务年”活动方案,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组织服务型责任政府大轮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2.市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要求,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组织法治政府大轮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3.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要求,组织珠三角规划纲要全员轮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以上3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4.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中心工作,2011年将邀请参加2008年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所推荐的优秀师资来深举办不少于10场大型专题系列讲座(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5.鼓励各区、各部门举办的专题讲座市机关公务员开放。对因扩大讲座对象需增加的费用,各区、各部门可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专项经费资助。

此项工作由各区、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

(五)在涉外培训方面,重点推进赴港培训。

1.努力推进赴国(境)外培训工作(具体培训班次将在国家外专局审批审核同意后另具文通知);继续市外事部门,组织公务员参与新加坡等国家举办和资助的境外培训项目(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

此项工市人事部市外事部门落实。

2.重点推进赴港培训。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按照深港合作的部署和深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重点围市管理和社会发展等主题,组织赴港短期研修班(具体安排另具文通知)。各区、各部门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选拔重要、关键岗位的优秀年轻公务员赴港开展短期研修。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3.“境外专家鹏城讲堂”推出重点面向公务员的专门板块。市人事部门将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境外优质培训机构,推出以香港专家为主、重点面向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的系列大型专题讲座。2011年举办不少于8场。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

4.在涉外培训中,继续坚持强制预培训和培训成果“分享法”,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受益面。

此项工作由赴境外培训的组团部门负责落实,市人事部门负责督促。

(六)探索网上学习新方式。

2011年,市人事部门将依托现有内网资源和即将建成的人事编制业务网,借鉴香港“易学网”模式,探索网上学习新方式。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视人事编制业务网的进展情况适时推进。

三、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保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从2011年起,市直行政机关各部门要建立兼职教师制度,从本系统选拔优秀科、处级及以上干部担任兼职教师(可以与初任培训的导师同步推进),为本系统、本单位公务员就专门业务培训授课。

此项工市直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2011年三季度前完成。

2.自2011年起,市人事部门将统一组织兼职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2011年组织2期。

3.市行政学院会同公务员主管部门出台制度,定期安排专职教师到机关研修,加深专职教师对机关工作了解,提高教学针对性。

此项工市行政学院负责、市人事部门协助。

(二)加强教材建设。

市人事部门将统一整理部分培训班次的研修成果,按照出国(境)培训班、赴港实习交流、学习国外经验、国内名校高研班等专题,分别编辑成册(重点以电子书为主,通过内网供学习),作市公务员培训参考资料。

此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2011年出版3-5册。

(三)加强培训经费管理。

按照国家、省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公务员培训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公务员主管部门配合财政部门督促落实。

(四)强化培训纪律,端正学风。

1.对初任公务员继续坚持不参加初任培训、或参加初任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办理试用期转正手续。

初任培训改革政策出台后,行政机关各部门应当结合部门实际,市人事部门推进改革,以促使初任公务员尽快适应机关工作需要。

2.对处、科级领导干部坚持先培训后任职,或者任职后1年内必须参加任职培训,以提高其领导力和执行力。2011年起,凡未参加任职培训、或参加任职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办理试用期转正手续。

以上2项工市人事部门负责督促落实。

3.坚持依法培训,保障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权利,督促公务员履行参加培训的义务。对不安排专门业务培训、不组织公务员参加在职培训、不完成调训任务的单位,市人事部门将给予通报批评;对不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一律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

此项工作由行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市、区人事部门督促落实。

4.搞好涉外培训工作,是深圳建设国际市的需要,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按照中省、市有关要求,涉外培训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得开展与培训无关的活动。各组团单位必须选拔政治上可靠、确有业务关系的干部参加涉外培训;参训学员必须严格遵守外事纪律、认真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组团单位必须组织参训学员认真总结学习成果,并在系统内举行分享报告会。对违反涉外培训纪律的,一律按相关规定从严处理。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9篇

当正式任命消息宣布的那一刻,相关部委工作人员,长期研究行政管理的专家们,并不感到意外。

“就我接触的情况看,尹部长本人对人事人才工作相当熟悉,对劳动保障工作也比较熟悉。”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汕头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如是称。

多位专家评论称,尹蔚民具备20多年的组织人事工作经验,使得他能统合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将原属人事部的公务员管理、劳动保障部的企业劳动资源管理统一起来。学者和官员们也对他的人事人才专业化管理给予冀望。

“专家型的高官”,“性格温和”。这些只言片语是一些长期关注行政改革的专家对他的评价。

专家型高官

1953年出生于河北灵寿的尹蔚民16岁就参加工作,曾在测绘大队做过战士,1978年7月起,调任中组部,历任干事、副处长、处长、局长。

尹蔚民在中组部工作22年后,于2000年底,任人事部副部长,2007年8月,被全国人大任命为人事部部长。

采访中,多位学者及官员都表示,七年的管理工作,使得尹蔚民对人事人才工作,相当熟悉。

这种“熟悉”甚至上升到专业的角度。“虽然作为高官,事务繁多,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从最后形成的文字看,他相当注重科学研究和工作经验的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博士杨波称。

尽管公务繁忙,尹蔚民经常参与撰书,几年间,先后主编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读本》、《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等书;发表了《公务员管理的法制法》等学术文章。

“人事人才工作是比较专业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公务员等具体事务管理就更加强调专业性和科学性。”杨波称。

尹蔚民的专业性还表现在他对国外先进理念的吸收。“他很注重与国际接轨,我印象中,基本上每年,人事部都会牵头做公务员管理改革的国际会议,近几年尤其多。”杜钢建介绍,每次开会,尹蔚民也特别用心聆听专家观点,动手多记。

采纳国外先进经验,尹蔚民任部长后,也积极探索建立一系列公务员管理的新制度。去年年底,他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表示,中国将抓紧研究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框架,启动行政奖励法、国家勋章法的研究论证工作。

他在谈到2008年中国人事工作的主要任务时说,中国还将积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

尹蔚民在中组部、人事部工作的若干年里,也见证并直接参与促成了若干重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比如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考录的透明化;事业单位改革及职称考试制度改革等等。

而专家认为,尹蔚民能够胜任新部部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其对劳动保障部事务同样熟悉。“我印象中,人事部、劳动保障在机构改革中的三次分合,他都参与了,有真切的亲身经历。”

杜钢建介绍,由于中组部、人事部的工作与中编办紧密联系,常年的人事工作背景,也使得尹蔚民对相关部委的事务都比较熟悉,能充分了解各种信息。“这种经验,便于他处理好人事部与劳动保障部的关系。”杜钢建称。

两部融合的下一步

据了解,在国家的人才管理大局中,大致的分工是:中组部统管干部高官,从方向上把握;人事部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劳动和社保部管企业劳动力市场。

一位专家分析,长期以来,人事部和中组部两个部部分业务接近,都涉及到对干部队伍和公务员的管理,这两个部门在国家层面中,相当重要。

“由于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历史上人事部曾经管过国企干部,也负责过干部的考评。从级别上看,管理过四级干部,也管过三级,两级。现在,人事部一些职能逐渐剥离,关于干部考核的职能,更多归属到中组部,关于国企领导考核的,归属到国资委。即便如此,人事部的职能仍然相当重要。”杜钢建介绍。

尹蔚民本人也认为,两个部门整合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有利于统筹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有利于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国家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也有利于统筹就业和整个的社会保障,即整个机关企事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所以,“我认为这次的机构改革还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

杜进一步表示,相对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分工“稍弱”,主要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在过去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分野严重的年代,曾经管过体力劳动者。如今,两个国务院直属部门的再次融合任务,历史性地落到尹蔚民头上。

“我们并不担心两个部合起来的前景。而国家的任命,也是给了尹部长以信任,他肯定能通盘考虑,从大局着想,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两方面事务的管理。”国家外国专家局一位工作人员如是称。

该局是挂靠在人事部下的副部级单位,在本次机构改革中得以保留。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坦言,短期内,两方面的融合不能太着急,要配合时间表,按部就班,“就像商务部当初将几个部委职能综合后,到今天也仍然证明是很成功的做法”。

在新组建的部委中,人事部的核心职能得到强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将设立国家公务员局。“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不会受到重视。”杜钢建同时指出。

曾参与上次机构改革方案制定的他有一个基本判断,目前的改革还是国家的过渡做法,三五年后,社会保障事务或将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独立出来,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等,统合管理,“不排除成立一个新部,甚至委员会的可能”。

他介绍,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参与方案的学者都多次提到这方面内容,这种思路也得到有关决策层的赞同,但需要假以时间。

人事部制度管理范文第10篇

纳入式管理和非纳入式管理是高校人事档案两种基本模式,各高校应加以优化,创造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干部人事档案的发展。

关键词: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现状;探讨

高校在职在编干部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三大类组成干部人事档案的构成。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属于干部档案,工勤人员属于工人档案。高校干部档案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探讨高校职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和人事档案资源利用率,具有积极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现状

高校通常以在校生数为衡量是否建立档案馆的标准。部分己建馆高校把现有档案室集中管理(包括干部人事档案)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或者虽己成立档案馆,但把干部人事档案室划为组织人事处专用档案作为另一种管理模式。我们把第一种叫做纳入式管理模式,第二种叫做非纳入式管理模式。

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法规依据

1.《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建立相应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机构进行集中或相对集中管理;干部档案工作纳入全国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后,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按《档案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宏观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但干部人事档案的具体管理和干部档案工作的领导与指导,仍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为主,纳入综合档案馆管理的单位,要固定专人管理,业务工作要接受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与指导,条例中干部人事档案没有明确规定用哪一种管理方式。2.国家教育部、档案局200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虽然也没有明确规定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是否实行纳入式管理,但明确规定:“需要特殊条件保管或者利用频繁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档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档案馆分室保管。可见组织人部门可以设立档案馆分室或在档案馆设干部人事档案室单独保管。

三、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纳入式管理与非纳入式管理之利弊

1.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纳入式管理优缺点。纳入式管理模式是指,己经建立档案馆的高校把干部人事档案室纳入管理做为档案馆的分室的管理模式,业务上受校组织人事处领导与指导。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资源和人员,充分利用综合档案馆的保管场所和管理设备,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和其它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把干部人事档案室纳入档案馆实行统一管理的模式,优点在于既节约了人力、场地、经费,也更有利于资源的整合。缺点在于,可能组织人事部门会觉得使用档案不太方便,同时不便于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职能。一是,教职工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保密性、专业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不仅在配备人员有特殊的要求,并且在档案材料的管理上都是一套不同于综合档案的管理制度,组织人事部门是使用干部档案最多的部门,干部档案的进档材料大多是来自组织人事部门各口材料的收集,所以组织人事部门可能会认为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的专用档案,交给综合档案馆管理使用上不方便。2.高校干部人事档案非纳入式管理优缺点。非纳入式管理模式是指高校己建立档案馆,但干部人事档案室划为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作为组织人事处专用档案室的管理模式。非纳入式的优点在于组织人事部门在直接领导和指导业务方面有利于干部人事档案的发展。缺点:一是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上达不到整合利用的效果,比如:在综合档案的每年的收集范围里包括:各类行政发文、各类奖项、工资材料、新进人员材料、干部任免材料等等。但这些材料中有一部分是干部人事档案里需收集的材料,往往人事部门原件只有孤份,而人事档案又必须原件进档,所以综合档案室只能收集复制件或是空缺这些材料。二是,非纳入式管理方式对于档案管理员自身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组织人事部门是行政部门,虽然档案属专业技术岗位,但组织人事部门并非专业技术领域,干部人事档案在组织人事部门只能划为组织科或人事科管理,不能单独成立科室,因此档案工作并非属于组织人事部门主杆,只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个分枝,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档案管理员在职称晋升和职务晋级、评优评先上往往吃亏。

四、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优化

纳入式管理与非纳入式管理都有其存在的法规和依据各有优点和不足,现行干部人事档案法规并未规定只能实行某一种管理模式而不能实行另一种管理模式。各高校应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是否有利于学校档案设施、人员、经费等合理的配置,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事档案利用率为出发点,按照有利管理、方便利用、便于指导的原则对所选择管理的模式进行优化,扬其优点和长处,弃其弊端和不足,创造适合本校特点的最佳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各类档案资源共享,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处在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率。1.建立一套全校档案材料收集机制,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综合档案、干部人事档案以及科技档案虽在管理模上存在着些差异,但在收集制度上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高校综合档案材料来源于各处室、系部的各类有收集价值、能体现本校特点的材料,而干部人事档案收集材料主要来源于校组织人事部门形成的各类材料,把这些材料集中收集进馆,馆内分别归为不同的档案室,这样全校档案实体与信息达到资源集中整合,合理利用是高校档案机制不错的选择。2.建立一套齐备的管档设备,培养一批过硬的档案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建馆高校如果己有一套完善的管档硬件、管档人员和管档经费,实行纳入式管理对干部人事档案有一定优势。干部人事档案做为校档案馆的一个分室,一方面可共享档案馆的硬件资源,并且收集来的材料也可以同综合档案室资源互补,在业务上又可隶属于校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与指导。另一方面,档案馆工作人员属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档案的日常工作规章制度,组织人事部门只需要在更新业务上给予管理人事档案管档人员指导,省去了组织人事部门培养档案专业人员的步骤。3.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和综合档案馆管理制度,确保纳入式管理目标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因其特殊性,在查阅制度、转递制度、保管保密制度等方面与综合档案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流程,实行纳入式管理,即实行档案馆与校组织人事处对干部人事档案室的双重管理机制,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校档案馆应在管理干部人事档案室库房安全、硬件配置、人员配置上给于干部人事档案室合理管理,组织人事部门应指定专人不定期向档案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员进行指导和业务政策更新,不要出现业务指导滞后状况,否则带来的将是干部人事档案整体业务上的滞后,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将大打折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员应听从档案馆与人事处的双重管理,不仅需熟悉人事档案和综合档案的管理模式,并且应擅长把人事档案和综合档案在资源共享上进行有利的整合,以便利用。由此可确保纳入式管理目标实现。因此,无论是纳入式管理还是非纳入式管理,首先要对学校档案整体资源、人员配备进行总体规划,应建立整合资源、合理利用的管理制度,从根本在管理环节上不掉链、不滞后,方可创造出适合本校的一套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方德生著.《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方德生著.《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3]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著《档案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吴广平、向阳著《档案工作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

[5]杨国祥、沙志平、丁刚著《档案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矿权资产评估范文 下一篇:新课标课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