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13 17:33:08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1

【关键词】小学蒙班 语文教师 情景教学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小学蒙班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汉语文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的汉语文知识。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蒙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上好小学蒙班汉语文课。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景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景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问题情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识。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个问题上还显得一知半解。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蒙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汉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是让学生在阅读汉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三、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是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二、转变教师观念、注重教材的选择

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蒙班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蒙班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汉语文知识。

在蒙古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着轻课标、普遍模仿或照搬了汉语母语教学的路子、教学没有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造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脱节、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汉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汉语教材选文跟不上时代、选文的数量较多,题材、体裁不够丰富、选文在具体的教学中未能体现出适应性和选择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提高蒙古族汉语教学质量的瓶颈。据此,通过《全日制中小学民族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两个课标进行系统的比较,来明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一线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汉语课标》,提高对《汉语课标》指导性的重视度,依据课标要求以培养汉语能力为重点目标。在课标理论下,通过适用于蒙古族学生的小学汉语教材以及人教版普通语文初中教材选文体系的比较,分析汉语教材选文的优点以及纰漏,汉语编写者也依据课标教科书编写要求认真选取材料,根据内蒙古蒙古族学生的实际特点,汉语教材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教材选文既要符合城镇蒙古族W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农牧区地区学生的实际水平,更要充分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三、交还课堂主动权,让学生当老师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要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不是说他们掌握教学的主线,而是他们掌握教学的节奏,老师能够根据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来安排教学的进度。因为在一些时候,可能仅仅是老师认为学生学会了,而他们根本没有对知识有一个详细的理解。所以,老师要经常和学生沟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这个课堂的主人,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另外,让学生当小老师站在课堂上,是为了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因为汉语文学就是一个理解的问题,很多人的理解不一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就是对汉语的记忆。所以,不妨给学生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们会理解得更深刻。而且站在讲台上,他们能够思考的更多,以前依赖老师讲的问题现在也必须自己解决,以前自己不懂的,也要自己想办法理解。这样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主体意识也会增强。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论》中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给学生创造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可见的、可触摸的教学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即在上课之前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根据目录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根本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引进情境教学法,促进有效教学。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二年级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导学生布置课堂,展示具体情境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不高,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比较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学生创设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课《秋天的图画》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并且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课文,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并且学会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彩纸、胶带、木板、彩笔还有小刀,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出或者制作出自己眼中的秋画。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各种各样的秋天的图画,其中有“高粱图、小麦图、黄色的树林、丰收图、秋风图”等,同学们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展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秋天图画,接下来教师带着学生的秋画进行本课的学习。这个时候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灯笼、高粱、挂、露、翻、举”等就变得轻而易举。同时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学习伙伴,创编出一个秋天的童话,升华了本课的内容。这样的情境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兴趣,同时增加了课堂的感染力。

二、结合具体课程,引导手工制作

在小学二年级阶段,由于学生整体上比较好动,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进行相应的手工制作。这种制作手工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一切来之不易。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课《一分钟》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钟、零、欠、元”等生字,分析理解文章,体会元元后悔的心情,并且了解时间的宝贵性,学会珍惜时间,严格要求自己。由于本课的课文内容和时间有关,所以教师在课堂进行之前,先组织学生自己准备好小木板、钉子、画笔和胶带,在课堂上先自己制作一个自己心目中的钟表,并且同伴之间相互比较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认真体会整个制作过程,用心体会一分一秒来之不易。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启课文的学习。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1=20?”并且询问学生这个等式是否成立。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之后,都会明白“由于元元同学在早晨本应该起床的时候多睡了1分钟,结果上学迟到了20分钟”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要教会学生认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这样的手工制作并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三、结合“感恩”情境教学,完善学生人格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积极启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本领,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当中,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人教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朗读课文、分析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本领。在进行课堂之前,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雷锋助人的故事,在课堂进行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同学们所讲的故事中,体会雷锋叔叔的精神品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之后带领学生分析“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给学生注入“感恩”情怀,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需要帮助之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感恩”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影响因素 问题弊端 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53-02

一、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的教育体系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对此,我们应当分析出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出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途径,分析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致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缺乏互动意识、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传统教学观念。

1.缺乏互动意识

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尽管如此,部分教师没有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依靠课本为学生讲解,而忽略了师生之间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即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然而,缺乏互动意识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因素。部分教师不能充分把握好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互动意识。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通过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营造出良好课堂学习氛围。尽管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尽量增加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但并不是所有课堂都适用课堂互动教学这一方法。为营造出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许多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但这只是盲目的追求互动教学,教师仍然处在主导者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出于自身主动性的。因而,这样的互动教学方法成效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因此,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是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

3.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也会僵化教师的教学思维,无法再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个性塑造。传统教学观念以应试教育为基础,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师生之间互动的缺乏,很容易使得小学语文课程变得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我们可以推断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教学目标方面、教学资源方面、教学方法方面。

1.教学目标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各年级之间的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分工。这些教学目标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明确教学方向。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是生活中的使用工具,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一方面,语文作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学习好语文是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另一方面,学习好语文对学生的思想提升有很大帮助,通过学习语文对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结果,然而这样的思想意识却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学意义。

2.教学资源方面

在教学资源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力进行改善。尽管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学资源有着很大差异,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可以更加生动丰富。但现如今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这使得教学结果并不如预期结果那样。

3.教学方法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方面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是当前影响我国小学语文的重要因素。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总结出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些实际问题,由于因人而异,同样的教学方法却不一定适用在不同人身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尽量避免使用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途径

探究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途径,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强化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创造和谐教学环境。

1.强化师生互动

通过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语文丰富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重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心理认知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作品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领会作者的情感,进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材只是课程的承载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3.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

提升学生教学的参与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教学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

4.创造和谐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而课堂教学环境作为语文教学场地,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环境的营造,创造出和谐、自主和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提出问题,提倡课堂中民主思想的体现。教学民主性越强,也会强化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参与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保障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顾秀华.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14(27):127.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4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有效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一种教学活动。通俗的说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追求有效教学成为教学永恒的主题。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较累的怪现象,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如何以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从事教学语文教学工作,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深有感触,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割裂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学不是独角戏而是一种双边活动,离开了“学”也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目标主体化。传统教学中教师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预定好教学结果,虽然确立教学目标时也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并且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清楚本节课的学习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如果没有了目的性,哪怕过程再精彩,效率也不会高。目标主体化是指教学中要明确目标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明确学习目标,并具体到每个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目标指引下,逐步达成目标。

2、过程主体化。过程主体化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的过程,既要凸显教师的主导性,还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不再程式化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二、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无法替学生完成这个过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要以自由的心理为基础,因此,良好的课堂气氛成为关键。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自主探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新课标指出要推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1、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不是教学的权威,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灌输者、权威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如教学《薇笑着承受一切》时,面对“天大的不幸”桑兰能微笑着承受,对此学生较难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该怎样面对?等话题进行交流,学生交流后再与桑兰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感悟到桑兰面对不幸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感悟是学生讨论后获得的,不是教师灌输的,影响会比较深刻。

2、鼓励学生质疑。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要做的工作就是听、记,不懂的地方也不主动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削弱。如果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必会增加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三、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教学内容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情境教学。为了给学生增加直观的感受,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用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创设愉悦的氛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能采用音乐创设情境,必会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总之,新课改下,学生的发展是首要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发展与兴趣结合起来,从而焕发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5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以认识论、教学论等为原则,开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即情境教学。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手段由此改变,在教学效果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的激发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发现,在教学情境设计方面,有必要在充分结合课本的基础之上,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由此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全新突破。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必须要以情境教学为基础,结合对多种情境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进行知识的运用。而就当前的实际课堂来看,情境设置方面往往差强人意,无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教学活动中,具体包括以下问题:

1.情境教学脱离日常生活

在此前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讲授并未涉及生活情境,而是照本宣科地将文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必然无法对此产生兴趣。而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会进行情境导入,实现相关教学方案的制订,但在对情境进行设置时,并未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由此可以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并未足够认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也是对和日常生活贴近重要性的忽视。如果情境教学方法并未和生活相关联,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这种方式反而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只有在情境设置时和生活相贴近,才可以实现学习热情的激发,实现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链接。

2.情境设置缺乏创新生动性

生动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就当前来看,虽然大部分教师极其注重情境教学,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学习主动性提升方面,他们对情境教学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具体设置方面显得形式较为单一,较为死板,无法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更加讨厌学习语文。

3.情境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以情境设置为基础进行情境的设计,这只是教师粗略地将自认为是适合学生的情境强加给学生去认识,并未结合具体生活开展针对性的情境创设活动。当前,很多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创设极具针对性的课堂情境,如无法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导致知识出现脱节现象,最终让学生更无心于学习。

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关联,因此有必要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进行情境教学创设活动。必须要在实际生活这一起点之上,开展课堂情境的创设活动,由此对作者展示的题材等进行反映,并最终对文章情感有所领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2.情境设置以课本为中心

情境教学,是以学生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提升为根本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要围绕课本这一中心,综合作者的情感等,结合活泼的语言来对文章体现的境界进行传达,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为了使学生注意力有所吸引,有必要对生动的情境进行设计,教师必须以教材作为根本开展教研活动,向学生传递更加美好的意境。

3.多方式创设情境增添学习趣味性

为了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等各种方式实现情境的创设。如通过实物展示,可以让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如结合图画,更加绘声绘色;音乐的出现,能够让情境变得声色俱佳;角色扮演可以让情境更加生动。结合多种方式实现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不仅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课本内容,并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以实现其思维空间的开拓。

4.情境融合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设置情境,主要是以对生动、有趣教学环境的营造作为根本目的,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新内容。所以,教师有必要以新知识以及相关问题作为情境创设的基础,通过对文章情境的感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以及方法,达成情境创设的目标。当学生置身于情境内容时,有必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表达。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再次开展情境创设活动,由此来达成知识延续的目标,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实现语文学习以及生活的融合。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显著作用。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提升自我修养,在情境的创设中充分注入情感,还应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出高效而活跃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朱兆华.浅谈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教学法[J].新课程:教师版,2010(05).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探索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入手

小学语文教学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与操作、猜测分析、综合抽象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综合\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确定目标时,不仅要明确具体的操作知识技能,而且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整体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创新中,应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入手, 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制定规则。为了保证教学目的制定能够得到全面创新,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制定规则,采用先深入调研,后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贴近教学实际。考虑到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认识,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贴近教学实际,在制定过程中应把握教学目标制定原则,提高教学目标的指导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满足教学需要为主。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其创新应以满足教学需要为主,只有对实际教学形成有力的促进,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具有实效性。

二、创设有效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主动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进人们认识世界的真正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相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要想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创设课堂实验,调动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根据课本中的一部分具体的语文问题让学生亲手进行制作实验,从而让学生从亲自动手中体会到成功的,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营造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竞争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比赛来营造竞争情境,如知识竞答、比赛之类的游戏,并将新知识融入到游戏竞赛中,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更大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多多鼓励学生,用竞争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从而消除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的缺点,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教学价值

小学语文是一门相对较难学的学科,其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以外,还具有实际运用性的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文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实际运用性。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拉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语文理论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语文在学生眼中更加具体化,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从而突显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

四、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肯定会对此有很大耐心。学生的成功体验能够激起他们更好地学习。这种意念和力量也是学生兴趣的源泉。教师的鼓励、肯定和表扬是学生成功的标志,能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语文的学习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劳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天生就有,要经过学生后天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努力,如果学生能刻苦学习,认真研究一定能获得知识。一旦学生不喜欢学习,那么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能有展现自我的空间,培养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样,对于升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间的讨论等方式,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深入地研究。

五、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任何一堂课后,教师连同学生都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掌握教育教学的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而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中进行学习,能有效地促进自身养成良好的课堂反思习惯。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反思,以此来获得最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反思,然后在下节课上课时进行总结交流,并注意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改善,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还要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云鹏. 小学语文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学生发展;实现策略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小学语文课堂是以文字为基础,牵扯到各类文章,其中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那么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所学的内容,紧扣学情,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就轻而易举了。小学生处在情感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关键性内容和环节,开展情感渗透,促进课堂的情感教育。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经历,紧扣教材和学情,大胆尝试了一些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促进小学生的情感发展。

一、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做到以生为本

针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经过几番教育教学改革,目前确立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标,从原来的单一知识目标,扩充为现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从学生发展和学科教学的角度确立的科学目标。那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的那种单一陈旧的知识教学目标,要拓宽教学视野,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做到以生楸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必须摒弃一些滞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完全关注学生的成绩和知识积累。对于很多的知识点来说,最终的学习目标是记忆住相关的知识,在考试的时候能取得高分数,那么教学目标就实现了。殊不知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也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判断,在教学的过成长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紧扣教材与学情,开展情感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情感教学的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根源于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如果要想让情感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些年,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一线的教育教学中,它以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师生的青睐,也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开展情感教学,并不是简单的透过文字,给学生讲解人生道理,而是通过文字的渲染,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或者教学情境之下,获得某种情感或者反思自身的情感表达,让小学生树立争取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观念,培养小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储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展了课堂视野,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知识的完美转化,它让枯燥乏味的语文文字变得具有动感和情感,也让单一的文字变得多元化。图片、视频、故事等等,实现了知识的生动化与形象化。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这些知识的转化形式恰恰又都是学生喜欢的形式,通过对他们多方位的感官刺激,使得情感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在开展情感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及时的应用为情境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夯实了相应的技术条件,为构建多样化的、针对性的、有效性的教学情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多开展语文阅读和文章赏析,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语文本身就是与文字打交道的,那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的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理解与赏析。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是其他途径不可取代的。阅读的过程就是情感反思、情感渲染和情感教育的过程,所以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做好课内阅读之外,还要适当的扩充课外阅读。当然,阅读的内容必须是健康的,也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古诗词、现代散文、科技类文章、文章评析、各类名著等等,在题材上不受限制,只要能给学生的情感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都可以进行阅读。小学语文的阅读不局限于教材,但是也不能完全脱离“语文性”,为此这里的开放性也是有一定度的,适当的拓展阅读素材,不但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还能让学生熟悉多形式多题材的文章,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开展语文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自主阅读任务,比如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思想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文章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对于一些耐读性强,可读性高的文章,对于一些情感发展教育有意义的文章可以采取精读的方式,深入的剖析文章,鉴赏和研究文章,采取让学生写读后感,续写文章,口诉文章,小组合作探究文章,演讲比赛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挖掘文章中的情感教育元素,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和模式必须给予改进,自觉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落实三维的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情感教育符合教学规律,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素养,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工作,创新教学设计,有效的渗透和融入情感因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让情感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出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孩子,也让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学,促进孩子们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军.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素质教育研究.2016(05)

[2]周楚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J].学苑教育.2014(08)

[3]谢伟.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J].读与写.2017(02)

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6-0069-05

[作者简介]董振(1983―),女,江苏徐州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传统课堂和教学方式的优化变革,有利于扩大和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为良好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2013年5月,南京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新教材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笔者有幸作为授课者,承担部分公开研讨教学。本文选取此次研讨课中的部分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断,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并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7“On the farm” 中“Story time”板块。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依然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因此,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情感态度的养成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图文、声音、视频,以创造真实的情境。同时,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丰富表象,加强其情感体验,引导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自我分析

笔者能尊重新课标理念,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以及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且能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时间;能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使教学者与学习者个人相关联。笔者不仅在学习内容方面辅导学生,更在新的学习技能、技术与策略方面指导学生,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发展的程度。笔者始终关注提升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力。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该板块的场景在农场,Liu Tao带着Mike去爷爷的农场,在参观农场的过程中,他们谈论着看到的动物和水果。通过他们的谈论,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 those?”及其回答“They’re … Are these/those …?”以及水果类和动物类单词的复数形式。生动活泼的农场情境和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五)教学环境分析

PPT课件低成本、高效能,可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PPT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构思新颖,画面和谐,美观大方。本课教学宜选择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进行。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Story time”,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能在笔者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声情并茂地朗读对话、表演对话。通过学习“Story time”,学生能正确地听懂、会说、会读单词 “pigs, cows , apples, pears”,能初步理解和感知名词的复数形式。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What are these / those? Are these / those…?”和日常交际用语“Nice to meet you ./ Welcome to my farm.” 进行交流。

2.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对对话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演对话。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询问身边的各种物品。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4)通过农场这一生活情景的运用,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5)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自主、合作、探究

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目标

……

(七)教学策略方法

始终围绕“Happy Farm Day”这一主线,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学生的个体活动、小组协作活动、全班活动,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主动探索创造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方向。

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得故事信息。在笔者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Watch and circle”“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Imitate,Dub”“Act”等活动,学生理解故事,进而大胆地模仿人物的动作、语言,在交际中习得语言,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采用小组竞赛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八)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and Leading―in

笔者播放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Old Macdonald”,师生一起吟唱,学生心情舒畅。通过动画里出现的景象和英语语音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感官体验,烘托出了气氛,同时暗示了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播放英文歌曲之后,教师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野外动物的音频材料,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野外的场景。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通过游戏“Brain storming――30 seconds non-stopping talking”,学生回忆和说出相关“animals and fruit”的单词,激活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PPT呈现游戏规则,同时以旋转方式呈现fruit和animals图片,打开学生思维,即使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有话可说(如图1)。

图1

Step2: Presentation

情景一:创设带领学生去野外走一走的情景。笔者以多媒体呈现野外整体图片,借助虚拟的情境引出并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Are these/those…?”,巧借天空的白云,帮助学生区别“these/those”。奇形怪状的白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不同水果和动物等。图中的白云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学生既操练了句型又学习了本课的词汇(如图2)。此时创设在野外的情景,于是引出情景二。

图2

情景二:课件呈现Liu Tao的祖父在农场的图片,笔者顺势提出和学生们一起去参观农场的建议,然后以任务驱动,促进语用。

T: Boys and girls, Liu Tao’s grandfather has a farm nearby. Would you like to go and have a look?

(任务一:Watch and circle)

S: Yes.

(出示“Liu Tao’s grandfather”的图片,并播放语音“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to my farm!”)

(引导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What can you see on the farm? Let’s watch and circle.(见图3)

图3

(任务二:Let’s listen again and find out correct sentences for every picture.)(见图4)

图4

(任务三:Happy reading)(如图5)

图5

You can:

(1)Read together in groups.

(2)Read in roles.

(3)Dub for the story.

Step3: Production

创新情境,提升综合能力。基于语篇又高于语篇的任务设计,能达到有效巩固与话题有关的已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能使用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这正是语篇教学“Enjoy reading”。(见图6)

图6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优势的思考

(一)整合营造轻松课堂气氛,提取原有知识储备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在上课之初,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感官体验,然后呈现轻松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野外的场景。有趣的声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接着通过游戏“What animals and fruit can we see in the open?”巧妙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与本主题相关的情境中来。

(二)整合提供所需语言支撑,突破重难点

本节课始终围绕“Happy farm day”展开教学。通过呈现户外整体图片,借助虚拟的情境引出并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并巧借天空的白云,帮助学生区别“these/those”,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图对话的形式来操练句型。图中奇形怪状的白云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学生既操练了句型又学习了本课的词汇,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提供所需语言支撑。

(三)整合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创新课文教学

传统的课文教学仅限于文字材料,学生感觉枯燥。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利用图文结合且生动活泼的动画,直接呈现动态真实的对话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在播放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观看。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跟读环境,模仿地道的英语。在跟读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利用信息技术给故事中的人物配音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读出Mike的惊喜与开心和Grandpa的自豪。

(四)整合创新情境,提升综合能力

学生虽然掌握了词汇,理解了课文,但还只是停留在语言输入阶段,还没有内化输出。在拓展环节,笔者用PPT展示自制的关于Bobby去Sam农场的有趣小阅读绘本,实现了本节课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的复现,为学生语言思路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五)整合实现有效互动,渗透资源策略的培养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之后,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向地传输,而变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有利于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型活动,充分开展小组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包括资源策略。在家庭作业这个环节,学生可以选择将对教师自制绘本的改编,上传到班级博客,以便大家资源共享,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又培养了学生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能够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用英语交流和思考;弥补小学英语师资的不足,提供标准、地道的语音示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学生提供大量英语学习资源,增加学生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输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孙燕青.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的儿童英语词汇学习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1.

[3]陈琳,王蔷,程晓棠.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程晓棠.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衔接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7).

[5]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陆建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上一篇:智慧校园一体化解决方案范文 下一篇:道路照明控制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