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8 19:17:17

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需求;消费;文化产业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它融于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体现、反映着不同历史文化的特质,并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而存在。正如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不同的民族一样,不同的经济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以不同的方式造就着不同的经济形式。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重点是作为一个经济链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消费。很难说清文化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很难讲清文化消费和消费文化的关系一样,是一种文化引导了一种消费观念、消费热潮的兴起,还是一种消费趋势产生了某种特定的文化,从而促成这种文化产品的问世,真的很难说。我们唯有接受这种循环的现象,把这一切交给文化消费市场。

一、发展文化消费

发展产业,重在发展市场,发展市场重在发展需求,消费时代文化产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符号需求、品牌需求,注意力消费。21世纪是恋物与人文并举的品牌化时代。几乎每件商品,都打上了鲜明的个性和价值烙印,物质和精神流行将成为新的生活流行和消费流行——这就是消费的文化现象。

人类许多社会,包括中国,在消费的态度上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从严格的节约到开始消费。早期人类物质匮乏,许多社会都鼓励严格的节约为美德。视为生存而消费为必须,但不鼓励“为愉悦而消费”。有些社会还因为宗教教义的因素而更加排斥娱乐性消费,并把他看成是不道德的事情。比如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的基督新教即是反对物质欲望。直到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和西欧社会开始迈入大量工业生产,人们得以较为宽裕的支配所得,人们的意识也开始转变,因而开始有大众消费的产生。

(2)从单调的消费到愉悦的消费。早期的消费大致上都不脱单调的消费,所谓单调的消费就是关心的焦点在于拥有“某种商品”,但产品样式却较为单一。先关心是否拥有汽车、拥有电视机、洗衣机等,所以当年的福特第一代汽车都是黑色,这也就是说尚未“分众”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但产品较无差异。然而,随着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人们不仅是为了某些必要的居家用品来消费,人们更希望以消费获得愉悦。所以,许多产品开始加入感性、人性、柔情的特质,让产品更吸引人。

(3)从愉悦的消费到文化的消费。若只是原有工业产品的“人性化”、“愉悦化”,则尚不足以解释整个经济中文化角色的兴起。文化角色的重要性在于人类不仅只是要求原有工业产品附加愉悦的功能,更在此之外,透过消费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们所拥有的许多事物,不只是要拥有一个令人愉悦的物品而已,而是能够显现自己的“生活风格”。在这生活风格的背后,更突现出“价值观”的重要性。在这里,更为抽象的“意义”就进入了产品。简单的说,人类在当代不断增多的自由运用时间,所从事的不能只是简化为“物质消费”。人们参与的许多活动,与其说是物质消费,不如说是在“精神消费”的过程中,同时也做了“物质消费”。在这过程中,价值、文化的“认同”才是促使人们去参与的主因。与其说人们在这过程中都是被动的、只是被动员的,不如说人们也在相当程度上想要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文化思维”。至此,我们才可以宣布文化产业时代的到来,文化消费的兴起了。

人们佩带瑞士表,是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享受着一种足以提高自身价值和品位的精致的文化;人们喝法国葡萄酒,是在体验贵族生活的气派与豪华;人们购买中国陶瓷,是在展示自己对古老艺术的欣赏能力与经济上的实力,这一切正是它们以外的其他同类产品所无法实现的。某些商品离开了文化品位或文化趣味就会苍白无味,从而缺乏竞争的能力。把消费看作一种文化,或看作消费物的文化,是时尚,是情趣,更是高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导向与理念。因而,文化产品无疑具有其他商品无与伦比的深厚的文化竞争实力。

二、中国文化消费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在满足群众需求中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20世纪90年代末为400元左右,比80年代初增长了近10倍。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人均消费性支出133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1.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了16%;通讯支出(主要指网络消费,下同)增长了23.7%。但在总体增长的背景下,区域间与群体间文化消费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和非均衡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上海交大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李康化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国文化消费现状及趋势报告》中就中国文化消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三点:

第一,区域间文化消费的不平衡。全国各地的消费性支出和文化消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群体文化消费的非均衡。他分析发现,中国的消费需求业已形成各具特征的三大消费群体为主的格局:一是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他们属于以城市为主体的富裕型、极富裕型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主要由公司老板、管理阶层高级职员、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私营企业家、高科技领域的成功者、演艺界知名人士及其家庭构成。在目前中国的消费供给水平、供给结构之下,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支出与增加的收入之比)历来最低的高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15%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准。同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相比较,现有大众化的消费供给已经过时,而更高层次的精品化、个性化消费供给有待开发。二是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这个群体以城市绝大多数居民户和农村中少数比较富裕的居民户为主体,主要由政府公职人员、国有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个体经营者及其家庭构成。中等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边际消费倾向居中,正处于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讲求消费数量向讲求消费质量转变的阶段,加上多年储蓄积累,以构成最具当前消费购买能力和消费开始多样化的群体,是继高收入群体之后最为活跃的跟进力量。三是低收入支持的“培育型”消费群:这个群体以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村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主要包括城市部分下岗职工、退休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农民等等及其家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虽然最强,但收入增长较慢,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消费能力尚处于为大宗购买积聚力量的状态。这一群体的需求同现有的供给能力较为适应,同目前的消费品供给结构矛盾较少,是目前中低档消费的主要市场。另外,在低收入、培育型消费群体之外,还有勉强摆脱衣食困扰的更低收入群体。

三、中国文化消费的主要趋势

1、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全球化走势将逐渐增强,国内文化消费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得到缓解。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将贯彻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原则并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将因这种转变在整体上和长期上得以丰富和拓展,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断增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将加速世界文化消费品的循环流动,因此,过去由于国内产业保护、垄断经营等原因而被阻止进入国内的文化商品,将不再受到限制,可供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文化产品会明显增加。增加了有效供给,将释放中高收入群体一部分文化消费购买力存量,促进文化消费总量的增长,促进国内文化消费品高价格体系的解体。

2、文化消费品市场供求结构将开门调整,中国文化消费者经济特征将更加明显。市场经济是消费者经济。尽管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假冒伪劣现象和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法律意识淡薄的文化消费者遭受侵害时往往自认倒霉,或欲投诉却因势单力薄半途而废,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假冒伪劣现象将不断减少,高质低价和优质服务将成为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竞争的焦点。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文化产品因质量高、价格适宜成为文化消费者热购的对象,国内文化产品欲占领文化市场,就必须货真质高价实。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使更多的文化消费者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而以文化消费者为中心乃大势所趋。文化企业必须与国际对接,与社会对接,与文化消费者对接,从卖方市场转向完全的买方市场,创新、创意、创造将紧密围绕文化消费者需求和主流消费倾向,成为文化企业的价值取向。

3、区域间与群体间的文化消费差距将继续拉大,文化消费品由东向西的“挤压传递效应”将改变国内原有文化消费品的流向和地域分布。文化消费品市场的区域空间结构,是文化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整体结构在地域分布上的表现形式。从经济区域看,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文化商品必然首先冲击沿海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收入、消费、购买力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市场容量、消费规模相对较大,消费活动相对较集中,聚集效应强,销售成本低,商业、信息、交通基础设施比较齐全。但沿海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在率先享用更多外国文化消费品和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将最先感受到商业化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压力和后果。后果之一便是由此形成原东部地区文化消费品向中西部进一步挤压的“冲击传递”。因为原本要由沿海城市和东部地区自行就地消化吸收的一部分购买力及其文化消费品将被外来品所替代,而被淘汰挤出的文化产品,注定要更大规模地向中西部转移,到内地寻求新的销售市场,从而加剧中西部地区之间文化消费品市场的竞争。4、体验式文化消费的日见端倪。由21世纪新经济的推动者,美国未来学家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共同提出的“体验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已成为当今全球产业的第一新锐话题。按《体验经济》一书的观点,在结束穴居时代以后,人类经济生活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在书中,作者这样阐述体验经济的特征:消费只是过程,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头脑中。消费者会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惟一”。今天,由于大规模生产产品和服务形成的规模经济促成了相应的成本节约,导致产品的低价竞争和服务的增值困难。从商品和服务中提取体验的做法,无疑开辟了非同寻常的经济拓展的新途径。《体验经济》一书认为在体验的王国中,体验有四个领域,即娱乐的体验、教育的体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每一种类别的体验都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

(1)娱乐的体验是一种最原始的体验,也是最普通、最亲切的体验。是客体通过感觉被动地吸收的。这些娱乐的体验就是使人愉悦并吸引人的注意力。在文化产业的巨鳄美国,是没有“文化产业”这个概念的,美国的产业概念是“娱乐产业”,这是一种哲学理念的问题,也是社会生活差异的问题。美国的娱乐产业处于全球的竞争优势,美国拥有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五大电视网以及强大的报业、杂志、出版集团等大规模的内容提供商,通过国际化产业运作,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米切尔·沃尔夫在其《娱乐经济》一书中指出:“在当代美国乃至西方社会,传媒和娱乐产业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正渗透到经济增长、文化演进以及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层面。绝大部分的消费品产业,都在竭力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而要拨动消费者的心弦,‘娱乐因素’则是利器之一。”可以说,娱乐是消费的第一动力。福雷斯特研究公司对年龄在16至22岁的消费者进行了一项娱乐消费研究,据这项研究的组织者瓦尔什博士指出,73%的年轻人的第一消费动机是娱乐,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有60%都花在了娱乐消费上。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人们的文化消费正在向数字领域转移。

(2)与娱乐的体验相比,教育的体验包含了客体更多的积极参与。因为要确定扩展一个人的视野增加他的知识,教育必须积极使用大脑和身体。

(3)逃避现实的体验是指客体完全参与到一种浸入式环境之中,例如主题会所,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避单调、忙碌生活的场所。

(4)审美的体验是客体沉浸于某一环境中,但极少对环境产生改变。审美的体验可以完全是自然的,也可以通过人工营造。

经济学家汪丁丁对体验经济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事实上,在任何经济活动的内部,都包含着体验经济的种子。在竞争市场里,我们常见到同类商品按不同价格出售。我们会因为加工得更细、拿在手里更舒适、看上去更结实、造型更有品位,甚至让心情不一样等千百个理由,为标着高价的商品付费,只要它有个性。这就是我们为体验付出的价钱。”随着体验式消费的深入民心,我们发现文化旅游、培训教育和数字娱乐消费将成为未来文化消费的热点领域。在加入世贸组织和申奥成功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消费内容将不断丰富,等级将不断提高,方式将不断创新。文化消费的增长主要会在一下几个领域:

①文化旅游消费。在对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所作的一项“旅游支出与国民收入相比的弹性系数”分析中,越是高收入国家,如美国、瑞士、比利时、英国、德国、瑞典、丹麦,旅游需求弹性越小,都在1.3-1.9之间,说明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旅游需求的必需程度越高,对旅游的需求具有价格刚性。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产值达到或超过800-1000美元时,不仅是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还包含一系列的内涵,如工业化时期的来临、经济结构的大变动、社会的转型等,也是旅游消费和旅游业发展进入大众化和普遍化的黄金时期。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800美元,很多城市超过1000美元。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旅游消费的潜在需求将越来越快地转化为现实需求。需要指出,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现在较为欠缺的文化旅游是“体验式旅游”。所谓“体验式旅游”,业界人士理解为旅行社安排更多参与性的活动,如到农家乐体验田园生活、象职业探险家一样穿越西部无人区、去国外入住当地人家等。旅游不在乎山水,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旅游方式的分享。但与名目繁多的旅游观光相比,体验式旅游市场存在很大的空白。1997年广东中旅推出穿越罗布泊,拉开了西部探险游的序幕,也使西部探险游有了浓浓的体验成分。近几年来,主题乐园、生态旅游、深度文化旅行等越来越受到欢迎,此外,直接提供感性与理念的电视或电影、书籍业也得到人们的青睐。

②文化教育消费。从潜在的需求看,居民对教育的支出愿望明显增强。据有关部门1999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居民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42.7%的居民认为,教育投入是家庭开支的重要内容。同时,国家统计局在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问及每学年自费上大学承受能力时,62.2%的家庭愿意出5000元以下,35.47%的家庭愿意出0.5万~2万元,出2万元以上的家庭占2.3%。其中,子女在不同阶段的就学中,越是处在低阶段的学生家庭,其期望值越高。目前在幼儿园的儿童,其家庭愿每学年出2万~5万元读大学的占2.18%,有0.81%的家庭可负担5万元以上,表明家庭的预期消费中,教育已占重要地位。

③数字娱乐消费。数字娱乐业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脑游戏,它覆盖了以数字技术向人们制造快乐的各个领域:提供视听享受的音乐、DVD、VCD、交互电视;重在体验的电脑电子网络游戏;陆续开发出的新式娱乐产品MP3、数码摄像机、电子显微镜等;甚至可以说网络聊天、网络媒体都可以称为一种数字娱乐业,一切通过数字技术,如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人们提供娱乐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数字娱乐业。电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网络消费会日益升温。在互联网走向大众化的同时,互联网也在大众化的影响下蜕化成为一个在线娱乐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当下正火热的消费形式有在线游戏、在线音乐、网络电视等。从目前来说,中国数字娱乐业还远远不能称为一个产业,如在游戏方面,我们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拿不出象样的制作公司出来,在数字音乐方面也是一样,我们传统的唱片公司都因为盗版生存艰难,根本没有能力来照顾这一块。但没有人能够否认中国数字娱乐业的巨大市场,目前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在开始进军中国这一块市场,特别是在线游戏。日本著名游戏厂家世嘉公司悄然进入中国,迪斯尼和海虹联手做中文网站,意图也是数字娱乐。我们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预算,中国现有4000多万台的个人计算机,假设其中1/2左右会消费数字娱乐产品,如在线游戏,假设每台计算机每年在数字娱乐方面消费100元,那么每年就有20亿元的市场。如果网络电视、数字音乐这些开始成熟普及起来,这个数字绝对不只是100元,而是100元的几倍、十几倍,那么数字娱乐的消费空间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文化消费确立主导地位还有待时日。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消费者在食品、衣着和家用电器方面的开支将急剧减少,而通讯、娱乐、旅游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将与日俱增。居民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并进一步优化,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终将确立。但就现阶段而言,文化消费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例还不足20%。有关人士必须解读出文化消费空间巨大的反面信息,那就是,文化消费要确立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扩张能力是重中之重。

中国的文化消费一直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把握中国文化消费的脉动,剖析中国文化消费走向,并在生产供给方面跟上去,才能使中国的文化产业越走越宽,也才能进一步激活文化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刘志彪.王国生.安国良.现代产业经济分析.第一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p.56-59.

[2]孟晓驷.文化产业发展机理解析.中国文化网,2006.4.1.

[3]程劲松.世联观察.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p.26-28.

[4]龙轶明.文化产业:激情碰撞商业地产.安家,2004年第12期:p.42-43.

[5](美)米切尔·沃尔夫著.黄光伟.邓盛华译.娱乐经济.第2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p.46-47.

消费文化范文第2篇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发生了根本性的价值尺度转变,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消费需求变化,人们对产品的满足已从单纯的物质需要转向了更多的精神需要。著名人类文化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甚至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为文化的需要,“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1]人类社会正步入文化消费时代这一特殊文化语境中。产品设计作为人们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文化载体,必将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与制约,从而形成新的设计观。 一、消费时代的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产品中承载的精神、理论、伦理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是指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包括有形的承载文化的产品与无形的非物质产品等方面。消费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对消费、文化、产品的认识。在现代传媒的强大攻势之下,文化正以产品的形式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而消费也成为人们文化选择的具体实践。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表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的内涵和外延也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在现代消费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的新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文化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正重新构造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文化的生产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行为,而是越来越表现为一种商品化的生产过程,文化消费以现代媒体为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消费对象,正在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文化的生产、传播带来了全面的改变。这使得“大众化”成为文化消费的第一大特征。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因特网等形式的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让人们接触众多的文化产品成为可能。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高雅艺术正借助着产品的形式慢慢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雅俗文化距离逐渐消失。其次,越来越强的科技创新让文化产品从独一无二转变为大量复制,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被赋予更多的艺术附加值。第三,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使各种文化得以前所未有地传播,承载着各种文化的产品前所未有地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使文化消费更趋大众化。产品设计作为文化载体让高雅文化艺术转为大众化消费品成为可能,它把创造性风格的艺术设计转变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生活化艺术,对大众审美趣味、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完美蜕变。 其次,文化消费时代是一个社会生活符号化的时代,“符号化”在文化消费中有深刻的印迹,消费开始由物的有用性消费过渡到物的符号化消费,物质产品中渗入了越来越多的非物质因素,产品的外观、包装、广告设计等在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甚至在产品构成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现在产品文化符号所形成的产品附加值已超越了其使用价值。正如美国大众传播学者法本(DonFabun)曾说的那样,社会中人是借着符号在生活,符号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图腾。文化消费符号更多指的是产品的象征意义。当我们提及“iPhone”、“香奈儿”、“可口可乐”时,我们已很清楚,它们绝非代表某种物质的产品,更是代表着物质背后所蕴含的某种文化意味上的象征符号,这个符号也许是一个梦想、一种追求、一个希望。这个符号的产生过程也是产品文化内涵个性化构建过程。因此,文化消费符号化的兴起也代表了文化消费时代主流价值观,现代产品设计要在冷漠的工业制品与人们强烈的情感中寻求共鸣点,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产品高技术、高情感和高审美的需求。 第三,消费文化呈现出伦理化的特征。消费伦理是指人们在消费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消费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它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面对当今社会过度消费与消费过度等异化消费现象的日益膨胀,消费伦理问题已凸显。施里达斯•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一书中说到“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2]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随着不可持续消费的增长,人类的文明受到了巨大威胁,不改变当前人类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人类文明就有可能夭折。文化消费时代消费伦理走向体现了人们对消费自律的觉醒和对当代人类问题的反思。 文化消费时代倡导科学理性的消费模式,人与自然和谐的消费理念,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消费态度,坚持适度生态化原则,以一种均衡性的消费态度来适度消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们消费需求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层次性。这种消费伦理的走向在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的同时还兼顾满足自然需要,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这正是文化消费时代精神内涵的核心所在,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文化消费呈现出大众化、符号化、伦理化的特征。研究与分析消费时代中文化消费的特点,对于现代产品设计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消费维度下的产品设计观 消费时代是个产品极度过剩的时代,随着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未来产品的竞争更趋向于产品文化的竞争。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产品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融为一体,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而产品设计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今天的文化消费市场中,文化与设计正互为动力共同作用于消费者,推动着消费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测,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文化消费维度下的产品设计需正确树立产品设计观,走出设计作为产品化妆术和产品“强制折旧”销售伎俩的误区,通过对产品的文化设计,发展产品文化的价值,使产品永具生命力。#p#分页标题#e# 针对上述文化消费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重整产品的设计观: 文化消费时代要求产品设计具备人文关怀观。作为大众化的文化消费,设计的出发点是人,设计中人文关怀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人类需求的满足,这也是现代设计自诞生以来从未改变过的主题。以功能主义为内核的现代主义设计曾经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设计手段,它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满足了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的需求也由基本的“共性”向高层次的“个性”进行转化。产品设计对人自身的关怀方式正在悄然变化,设计师开始更多的关注人的感情、尊重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 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关注从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直至高层次的情感与道德需要,不仅满足生活实用的需要,也以美的形式陶冶人的情感,更能构建一种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文化消费时代的产品要求在设计中突显产品个性化、情趣化、差异化的特征,满足消费者追求时尚、展现个性的心理欲望。如创造销售神话的“苹果”产品,从iMac到iPod、iPhone和iPad,苹果的产品设计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是满意而是惊喜,不仅满足需求而是创造需求。苹果的成功靠的不是一种技术导向,而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它通过匹配软件搭建的平台,让人人都实现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它的神话代表了人们对当下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理念的认同。产品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关照。如图(一)20世纪70年代,瑞典人体工程学设计团队为残疾人士设计的有特殊把握的刀子。为手部残疾人士创造了方便,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平等之爱”,让不同的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都能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文化消费时代要求产品设计增强品牌意识观。文化消费时代是一个品牌消费的时代,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品牌符号所代表的产品价值。它除了具备最基本的使用价值外,还包含了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精神价值及文化价值。拥有270年历史的德国双立人品牌,是世界高品质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代表,其不朽品牌形成来自于对产品材质和品质无止境的追求,双立人为其刀具提供的售后承诺是“终身磨两次刀!”。其铿锵有力的品牌承诺使其在全球180国家拥有无数追随者。由此可见,品牌的魅力在人们心目中已经远远超越产品实体与品牌意义本身,具备了鲜活的生命力,它成了消费者用来表达自我身份的标识,成为人们心目中一种精神的信仰和膜拜的图腾。 现代产品设计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艺术表现,更需树立一种品牌观念。产品作为品牌文化的载体,是品牌生命得以延续的实体,是一个负载着重要信息的消费符号。而设计是打造品牌价值,传承品牌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它通过对产品系统的设计,将产品功能、审美等情感要素物化地表现出来,让人们能较容易分辨出产品的归属企业,体验到产品所蕴含的品牌文化,并将这种体验延续到该品牌的后续产品中去,实现品牌联想。是品牌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途径。因此,文化消费时代的产品应将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感融入到设计中去,尊重品牌概念的完整性与延续性,为产品设计独一无二的品牌DNA,建立起产品无法抗拒的品牌魅力。 文化消费时代要求产品设计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消费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话题,当社会进入到文化消费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传统的高消耗、高浪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反思。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简约”、“低碳”等新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从设计师到消费者旨在探索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消费、生态设计观的提出揭示了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对地球和自然的道德责任,隐含了深厚的伦理道德意蕴。 生态设计观即利用生态学的思想,在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不光要考虑技术指标及经济要求,环境标准也是其重要参考因素。环境标准包括:对能源消耗,对水、空气、土壤的污染排放,噪音、振动、放射和电磁场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废弃物的产生等。来自瑞典的家居用品公司“宜家(IKEA)”堪称执行产品生态设计观的旗舰。其设计对象均取材于具有“森林认证”材质。所谓“森林认证”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生态环保认证,以证明这片森林的经营方式良好,并有可持续性。随着宜家森林认证的推动,全球已有46个国家、330个森林经营单位、2408万公顷森林取得认证资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IKEA“森林认证”意味深长,这不仅仅是商业谋略上的变革,更是为子孙后代所考虑的最负责任的选择。 生态设计观是当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感悟,它要求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按照生态保护的要求,引领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优先使用来源充分、易再生、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材料,从而促进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化发展,这是一种消费文化的理性回归和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如图(二)1992年由inter-DecorR&D设计完成的“奥立欧”再生纸椅,其椅面采用再生纸,骨架则用铝材,所用材质都具有极佳的回收再生性。 三、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消费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生活态度、消费态度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引导文化消费内容乃至设计观念的转变。产品设计作为文化、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不仅起着传承优秀的文化精髓的使命,其创新与发展更给文化消费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文化消费时代的现代产品设计需兼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关照,给产品注入文化的灵魂,符合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具备持久的魅力,并最终实现产品文化与文化消费共荣共生的崇高目标。

消费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 文化生产 物质生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0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迅速增长,业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但相比现实生活中快速发展的文化消费,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难见有影响的成果。虽然文化消费概念被频频提起,但真正对其内涵进行阐释的还不多,也不充分,尤其是与物质消费、消费文化、文化生产等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作一点补充,以利于对文化消费的深层理解。

一、文化、消费与文化消费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视野、学术立场和知识背景决定了对于文化的理解必然是复杂多样的。故迄今为止,对“文化”一词做出不同解释的有上百种之多。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将“文化”复杂化和神秘化,实际上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结各种“文化”定义,可以发现,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概念仅针对于精神方面而言的,包含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类服务及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消费就仅限于狭义的文化概念。

相对于文化来讲,消费的概念要简单一些。《辞海》中这样定义: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消费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1]显然,这里的“消费”已经成为对一种经济行为的描述,主要是被作为经济学范畴使用的。

文化消费则是一个交叉概念,跨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文化消费,顾名思义,即是对文化的消费,表明了消费的客体是文化。对文化消费这一概念的理解,虽侧重点不同,但可归纳为: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的行为,换句话说,文化消费就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

文化消费具有多种内容和形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书法、绘画、雕塑、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以及文物、出版读物、音像、体育、健身等等。文化消费的形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及娱乐设施等;后者如杂技表演、音乐演奏、综合文艺晚会等。

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有普及型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和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费;有自娱型的文化消费、专业型的文化消费;有基于生存需要的文化消费、基于发展的文化消费。此外,有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享受型文化消费、社交型文化消费、发展型文化消费和智力型文化消费等。这其中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属较低层次,享受型、社交型、发展型和智力型文化消费属较高层次[2]。

二、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

文化消费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消费,如洛威尔所指出的:“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原因是,确切地说部分是,它们满足的需要来自幻想而非肠胃,……精神的需要与物质需要不同,当所需的商品满足需要的时候,商品并不总要用完。满足物质需要的商品的变化程度,的确取决于它们被使用时消费或消耗的程度。房屋比汽车的使用寿命长得多,而汽车又比(比如)食品的寿命长。但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的数量都和商品的损耗有一定联系。文化产品的变化则取决于它们满足‘来自幻想’的需要的能力与它的物质形式之间的密切程度。这类产品,比如绘画或雕塑,很久才会损坏,它们的使用性与消耗没有直接关系。”[3]尽管他的这种表述有些晦涩,但也说明了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及与物质消费有不同之处。

具体来说,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二者的目的不同。物质消费主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而文化消费主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与人的心灵诉求和文化交流息息相关。(2)二者的消费特征不同。一般物质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器质型消费特点,消费的过程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有形耗费和无形耗费,而文化消费却不是价值的纯粹耗损,它主要消费的不是其外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的构成因素,而是它内涵的精神因素和深层意义。这也使两者消费效果的持久性出现差异,物质消费,随着物质损耗殆尽,对人的作用效果也就终止。文化消费,消费过程终止,但它对人的作用效果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甚至对人的一生都在发生作用,它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灵和行为。(3)二者的消费作用、效果不同。物质产品属性决定了消费作用效果的同一性,不同的人消费同一物质产品,其作用效果是基本相同的。例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但是,不同的人消费同一文化产品,其感觉效果会发生差异。如观看《红楼梦》,“经学者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4]可谓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的社会阅历、文化水平、地位、心境、爱好和兴趣等的差异造成的。(4)二者对消费能力的要求不同。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关于如何消费、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在物质消费活动中,一般说只要拥有物质实体,就能消费。但是文化消费不同,它要求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即必须具备与文化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一个想要得到艺术享受的人,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说明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文化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能够消费深奥的文化产品,而文化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只能消费浅显的文化产品。

三、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

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是两个不同指向、不同涵义却在某种程度上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文化消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文化产品或其服务的消费。一方面指对文化文本的消费,如生活中读什么书、看什么报、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另一方面还包括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消费,比如说我们消费一件产品时,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的意义。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它是受消费者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影响和约束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的一种情调和氛围。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5]王宁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品符号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消费文化。”[6]肖浩辉则指出,“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7]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关系的理解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但总体可归纳出三种观点:一种是“包容说”,即消费文化包括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只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论题之一;另一种是“区别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相对独立,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消费是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第三种是“交叉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虽相对独立了,但又存在互相交叉的内容。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简单地从概念上分析,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为形式,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特定方式,不同层面的文化都渗透在消费之中而形成消费文化。而文化消费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而非单纯或主要为满足物质需求的消费。相比较而言,文化消费是具体的,而消费文化则是笼统的、更多是观念上的并具有消费哲学的意味。

四、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

关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最为著名的是马克思的具有辩证色彩的“同一性”论,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8]也就是说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生产与消费互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就是说消费使得生产得以完成,成其为生产,同样,生产出消费,是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式的时候,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作需要创造出来的时候――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成其为消费[8]。

文化消费相对应的是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又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样,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的延伸。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所论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9]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实质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生产。而且,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每一方以对方为媒介,互为依存:“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作中介。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8]这充分说明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相互作用的同一性,即文化生产直接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直接是文化生产,两者密不可分。

五、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活动,传统上人们理解的文化消费更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即关注的是具体的文化内涵,如读了一本什么书,看了一场什么戏或者是听了什么歌,而往往忽略这种消费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学意义,即读书、看戏或者听歌,不仅仅是对文化内容或各种文化文本的消耗,更要注意到读书首先要买书,看戏听歌首先要买票,实现文化内化的前提必须以一定数量的金钱支付为前提,而这种经济意义上的消费才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文化消费的本质内涵。

正是基于人们关注视角的不同,使一些人产生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无关的观念误区。即可能会认为文化消费和与之对应的文化生产是少数人如艺术家、作家等人的事,与社会生产尤其是物质生产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实质上,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

首先,物质生产生产出文化消费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文化消费的前提之一。文化消费虽然是以无形的文化或文化内容作为对象,但其载体往往是物质的,如书中的内容是无形的,书籍本身却是物质的,无形的内容必须以有形的物质作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又如书法绘画艺术,人们欣赏的是其构图与用笔及其表现的内涵思想,但其载体也是一定的笔墨纸砚等用来书写的工具。

其次,文化消费带动了相关物质类生产。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类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更带动了相关物质生产,包括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都会受到影响。如在旅游消费中,则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旅馆业、饮食业及交通运输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看戏消费中,也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消费,而有许多配套消费,最为显著的是饮食业和一些时令物品等等。同时,这也充分说明文化消费绝不是单纯的纯文化文本的消费,不是仅停留在精神享受上的心理满足感,它的背后是以消耗大量的物质为实现前提的,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行为。甚至可以说文化消费带动或促进了一些物质生产,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背后所蕴涵的经济机遇,常常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收稿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化消费研究”(10XJL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秦开凤(1979-),女,山西长治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经济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449.

[2] 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

[3] 特里・洛威尔.文化生产[M]//载陆扬,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22.

[4]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419.

[5] 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N].光明日报,1995-04-30.

[6]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4.

[7] 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J].消费经济,1994,(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10.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8.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notation

QIN Kai-feng

(Humanity journal,Shanxi province social science academy,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our consumption of the hot, but to their study is relatively static. Through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its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the consumer culture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of material such as discrimination, further clarified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for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the deepest understanding.

消费文化范文第4篇

热热闹闹的文博会圆满落幕了。自2006年以来,北京文博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前七届文博会项目交易总金额达到了2564亿元人民币,今年更是创下了一连串的令人惊叹的数字:

有数据显示,第八届文博会参与人数达到了120多万,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文博会主展场,4天接待各界观众21万人次;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文化产品交易、产业合作、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入住、艺术品授权、艺术品拍卖为主要内容的60多场项目推介交易签约活动,则吸引了海内外1.2万客商到会洽谈交易。文博会正在为推进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市场、促进产业合作搭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平台。

另据统计,第八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190.36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成交额317.66亿元,投资类项目协议总金额872.97亿元人民币。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也令本届文博会“促进文化贸易,加快经济升级”的主题落到了实处。值得关注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签约、成交呈现四大特点:首先是文化贸易成交大幅增长;其次,平台类、产业联盟类合作项目比往年增加;第三,文化、科技、创意融合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多,文化与经济融合愈加深入;第四,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投资类项目规模大,产业集聚和带动性强。

而在全程跟踪报道文博会的过程中,本刊也总结了本届文博会的新亮点,它们指引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力推原创内容、原创品牌原创品牌成为了第八届文博会的生力军。在文博会主展场可以看到,无论是艺汇家原创手工村,还是著名原创卡通品牌阿狸,亦或是其他国内原创品牌,都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而本届文博会还集中推出了一批影视剧目创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原创品牌产品。《负二代的幸福生活》等一批新创影视剧亮相,中国首部全三维立体儿童益智动画片《聪聪玩具岛》等多部原创动漫作品首次同时,“红星梦工厂”计划、“2013中国设计红星奖”等重大项目实施,都展现了中国原创的力量。新闻出版与版权贸易展则重点推出了出版精品工程、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成为展会亮点。

跨界成主流,深化产业融合本届文博会突出展现了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与经济多领域跨界融合的新成果、新面貌,“跨界”成为热议的话题。例如演艺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催生了旅游演出新业态,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此外,数字出版已成为潮流。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卫星为渠道的新型数字出版物发行新业态技术、北京出版集团的数字资源库建设及数字版权开发成果等,成为出版业高端发展的新亮点。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展示的国内首个版权“黑匣子”——智慧保险(放心保)箱、版权云,呈现了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交易变革。

区域间合作更加紧密今年的台湾馆,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亲自上阵,率产官学界人士穿起泰雅部落民族服饰,卖力高歌热舞宣传台中文化的场景,令许多人津津乐道。第八届文博会吸引了全国13个省区市前来重点展示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山西的“尽善尽美”主题、新疆的“丝路”主题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也更为紧密,在台湾展馆,共有214个展位150余家文创厂商集中展示了台湾文化创意的最新成果和整体面貌。

消费文化范文第5篇

文化消费呈现三大亮点

近年来,北京着力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在文化消费规模化发展、新兴文化消费业态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平台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增长势头猛

2012年前三季度,北京人均文化消费达1204元,增速超过25%。从演出市场看,2012年,在北京市各类演出的平均票价比上年下降16.9%的背景下,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共计21716场,观众为1100万人次,演出总收入达15.27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为3.1%、7.2%、8.68%。从电影市场看,2012年,北京票房总收入突破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尤其是2011年《失恋33天》和2012年《泰》创造的票房奇迹,足以说明文化消费正快速增长。在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已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而北京市2011年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仅占家庭消费的15.04%,农村仅为9.06%,还表现出城乡差距大的特点,城乡之间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的差距也由1.37个百分点上升到5.66个百分点。

新兴消费发展快

调查显示,北京市文化消费中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消费项目快速发展。网络游戏方面,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在碎片化时间玩游戏,公交车、地铁、排队和就餐等各种场景下均随处可见用手机玩游戏的群体;互联网信息服务方面,2012年底全市网民规模达到14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1个百分点,基于互联网的网上文化产品交易、互联网视频、文化类网站、博客、社区等各类新兴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同时,看电视、看书读报、看电影等依然是最常见的文化休闲娱乐形式,不分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在全市文化消费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

消费平台显品牌效应

在交易平台方面,北京产权交易所(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互联网数字内容国际交易平台、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交易服务平台。在文化消费平台方面,形成了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平台;同时,也形成了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国粹苑艺术品购物殿堂等一批大型文化消费、艺术消费区。

三短板制约市场做大

与此同时,北京文化消费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消费能力受限

受目前首都高房价、高生活消费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居民储蓄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普通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性储蓄投入仍占主导,文化消费的意愿有所增强,但支付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文化消费需求未能充分有效释放。

优质产品短缺

目前,北京文化类机构众多,但受顶尖创意人才不足、创意手段缺乏等影响,存在“不缺文化缺创意、不缺科技缺应用、不缺市场缺产品”的现象, 缺乏能够引领消费潮流、具有市场吸引力、受市场群体欢迎的文化产品,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供需存“断路”

目前,北京小剧场较多,但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剧场群、文化演艺聚集区还较少,天桥演艺区、天坛演艺区等集中文化消费区仍在建设之中。同时,文化龙头企业缺乏,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各类文化消费节、消费季等能把供需双方有效结合起来的平台也较少,文化产品供给与文化消费群体需求之间仍缺乏有效对接通道。

把文化消费培育成新增长点

扩大文化消费,以消费带动供给,是实现首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路径。要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引导和促进文化消费,将新兴文化消费培育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

力推精品

北京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其特殊性,不仅要服务和满足于北京居民群体,更要着眼于服务全国消费市场乃至国际文化消费群体,要重点做好文化产品供给。

培育一批大型文艺演出精品项目。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文艺演出精品是推动文化消费的重要支撑。例如,杭州“宋城千古情”剧目推出至今累计演出13000余场,接待观众4300万人次,每年有600万游客争相观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多亿元,直接带动杭州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北京可以借鉴宋城集团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成功运作模式,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主体,打造具有市场引领性的文化演艺精品。

支持优秀小剧场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目前,北京有各类小剧场100多家,但小剧场平均票价比大剧场低300-500 元,最多可能低出1000元,生存较为困难。要加大对小剧场发展支持,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在优秀剧目创作、品牌宣传、剧场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文艺产品打造要与旅游市场相结合。2012年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31亿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500.9万人次。文艺演出与旅游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增加文化消费人群,拓展文化消费市场。要利用好北京72小时落地免签等旅游政策,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引入社会主体,加强景区文化艺术项目打造,通过在颐和园、圆明园、通州运河等有空间、有水体的知名旅游景区选取几处,打造大型旅游驻场实景演出平台与精品项目,实现旅游与文艺的深度结合。

刺激需求

探索文化消费的适宜政府补贴方式。当前,文化消费的补贴方式存在两难选择,补给单位难以发挥作用,补给个人易造成浪费,沉淀率达70%左右。需要探索文化消费的政府补贴方式,采取以终端消费为导向的模式,市民只有消费的时候才能享受到补贴,形成“个人承担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的模式,将衡量政府补贴的标准从发卡量、资金量向消费量转变。

创新文化消费平台模式,打造品牌文化消费综合体。目前,北京的文化消费平台比较分散,可以借鉴台湾“诚品书店”模式,可以将图书、现代艺术、传统工艺品等各领域的文化骨干龙头企业整合起来,形成集中的文化产品展示区,打造文化消费“沃尔玛”、文化消费综合体,为文化消费群体提供便捷的、复合式的消费平台。

培育新热点

加大对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力度。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是链接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政策支持、税收激励、集中培育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市场认可度的文化市场经纪、、评估、鉴定、拍卖等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高文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集中推动一批新兴文化消费行业快速发展。北京在动漫网游、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截止2010年底,北京游戏企业320多家,31家部级动漫企业,数字出版收入占全国五分之一强,视听新媒体网站131家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未来发展中,要紧密围绕新兴行业发展的特点及消费趋势,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行业标准、健全服务链条,大力开发基于网络消费的新型文化消费项目、新型文化产品,创新文化消费模式,满足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居民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培育全市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优化消费环境

理顺文艺演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据统计,2010年北京各类演出总平均票价为201元左右,以人民大会堂、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等为代表的大型演出场馆平均票价为772元,占2010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201元)的18.4%。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加大对国有剧团剧场投入与补贴;政府或协会定期不同等级剧场的最高票价与平均票价参考范围以及票价结构指南,引导剧场演出价格形成,合理化价格水平和结构。

搭建文化消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建立北京市文化消费公共信息平台,为文化企业提供信息、市场监控、风险评估、投资预警等服务,促进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衔接。

加大文化消费市场整顿,营造良好文化消费市场环境。通过铲除文化垃圾,整顿和规范各类文化演艺场所,加强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营造文化消费的良好市场环境。

消费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消费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59-1.5

消费者在自我意愿的消费中,除了以购买目的为最终目标,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便是产品的外包装是否美观,是否得到“我”的喜爱。我们对美的产品的爱不释手则是因为其包装的设计艺术的具体体现。

一、艺术表现力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模仿”;科林伍德说:“艺术是表现”;托尔斯泰说:“艺术是情感交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艺术的定义不断被刷新甚至颠覆的世纪。在今天,关于艺术定义的追问必须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为参照。我认为“艺术是一种生产力”,它在现今社会中被人们广泛使用。那么艺术表现力则是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感染力。但艺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在不同的时期,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所以我认为艺术的表现力也不仅局限于艺术作品,就像在消费文化中,它也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

艺术作为生产力是一种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互联系、相互包容,但又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艺术生产力是一种具有审美属性的精神生产力。如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达达主义绘画风格。达达主义者很少重视其艺术品在商业上的可使用性,而更多地推动其艺术作品为凝视性对象的不可实用性。他们大多试图通过根本贬低其所使用的材料而达到这种不可使用性。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宣扬艺术是无价的,但是现今的消费观并不能因它而被左右的。艺术商品化成为流行趋势,任何商品只要冠以“艺术性”便会更有价值。

(一)美的原则

这里美的原则,并不是在美术或是电影等方面的美的原则,而是在消费文化中的美的原则。在最基础的消费文化生活中,人们除了对商品要求保证一定的实用性之外,还会对商品的包装等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种情感有好有坏。利用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喜爱情愫从而产生疯狂的举动这一点,“视觉营销”也就成了商家最重视的营销策略之一。

视觉营销就是通过视觉刺激的方式,达到销售目的一种营销方式。它包括陈列设计、卖场POP设计和店铺设计等,通过对服装造型、色彩组合和灯光的影响力,使其在视觉营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试想,某顾客在经过一家商店时,被店外的橱窗吸引。由于这个橱窗陈列得非常精彩,于是她决定走到里面挑选商品。最后她发现,货架上的商品款式和陈列并不吸引她,便失望地离开了。秉持这一原则吸引消费者,使其为之慷慨解囊,从而实现店家的经济利益。通过这种方式,使顾客挑选、购买,吸引消费者驻足欣赏或欲购买,以达到无声促销的效果。这种陈列商品的方式,充分说明了消费者对美的商品的零抗拒。

(二)艺术的创新

虽然目前中国的创意设计远没有英、法、日、韩等国家那么成熟,但是设计者对创意的追求已经表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力量。就像现在流行的手绘墙一样,大家已经从跟风的热潮中渐渐退了出来,每个人都要求有自己的喜好,追求个性的生活环境。艺术也已经从单一的横向发展中逐渐跳离出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网络创意平台,这样的空间既能全面地展示创意达人的思想和物品,而且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二、消费的文化

消费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它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居民的整体素质等都对消费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消费文化的物质性直白地讲也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消费,包括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他们要求商品既实用又美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的加深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使其也对商品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而达到商家、消费者共同进步的效果。

消费文化的精神性指为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陶冶其思想性情、愉悦其情绪等目的的以精神产品为消费对象的消费。由于精神消费是以精神产品为消费对象的,而精神产品是人们通过大脑的思维、科学的概念和艺术形象创造出来的,因此,对精神产品的消费,不仅要求消费者具备经济上的消费能力,还要求其具备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文化修养和素质方面的能力。精神产品主要包括影视、动画、空间艺术等创意领域。

生态消费则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即为精神消费的第一性,突出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这与传统的高消费所一味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有着明显的区别。生态消费文化的艺术性越强,对周围的人们越有感染力,从而使其获得心灵的放松。

可见,消费文化的艺术性主要来源于精神消费文化,也应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越发达的国家,越重视对知识的发展,也越重视艺术的氛围,从而加大消费需求。

三、消费的符号特性

消费文化“是伴随着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就是消费文化的一种艺术体现。

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在解读现代消费行为时,提出了商品符号价值具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商品的独特性符号,即通过品牌名称、品牌标志以及产品的造型、色彩等符号形象来显示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和独特性;第二是商品本身的社会象征性。由此可见,符号是表达与接受的中介,也是交流活动的中介。在人们的交流活动中,是通过符号来表达自己或接受对方的意图和思想感情的。

商品符号来源于设计者们的精心雕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艺术符号。这样一来,在消费过程中,人们不但消费商品本身,而且消费它们所象征的意义、美感、情调和档次,就是对符号进行消费。广告赋予商品象征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功能,让人们通过他们所消费的物品而被辨别。符号的消费,让消费象征的内涵本身也构成了消费的对象。

本雅明在《巴黎,19世纪的首者5》一书中对于世界博览会展示时尚的描写:“时尚规定了商品拜物教所要求的膜拜仪式。”女性消费者对于购物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购物需求,而是已经成为一种心理需求,由于生活压力增大和工作节奏加快,购物成为消除烦恼的发泄方式。阿瑟・米勒在《代价》中说:“许多年以前,一个人如果难受,不知如何是好,他也许上教堂,也许闹革命,诸如此类。今天,你如果难受,不知所措,怎么解脱呢?去消费!”这点在女性消费群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消费文化范文第7篇

如同许多西方人不相信中医、韩医、日医一样,一些西方企业的营销人员也不认为存在着独特的中国式消费者行为理论,他们说:麦当劳全世界都爱吃,可口可乐全世界都在喝,Levi’s牛仔裤满世界跑,“阿凡达”式的好莱坞大片世界都在看,有什么理由认为西方营销理论不能纵横全球?的确,在全球化浪潮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西方跨国公司席卷全球的霸气。然而,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败走麦城的情景也不少见。例如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谷歌考虑退出中国”事件,很大程度上与其上百亿的中国市场投资多年未见成效有关。作为全球性的搜索引擎,谷歌在纵横全球的同时却输给了中国土生土长的百度,这不是偶然,对中国消费文化的秉性缺少深刻领悟注定谷歌在开战的第一回合就处在了下风。例如,在满足国人的信息搜索习惯方面,谷歌显然不像百度那么贴心,这使得网友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对于一个中国消费者,是外事多还是内事多,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谷歌备受西方人喜爱的简简单单的页面,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冷冷清清了一些。对此,把中国本土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的首页与英文雅虎的首页进行对比,你会有一个惊人的相似发现,中国本土的门户网站内容五花八门、五颜六色,而英文雅虎网站则显得简单明了、干干净净。然而,有趣的是,如果你看看中文雅虎,会发现其首页与中国本土网站毫无二致,一样在罗列重要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的同时,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娱乐八卦新闻、家居生活杂谈。这说明,雅虎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人的网络消费文化与西方人截然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热热闹闹的画面。这种差异如同中式婚礼要吹吹打打,西式婚礼要庄重肃穆;吃中餐要大呼小叫、猜拳行令,吃西餐则轻言细语、浅尝辄止。

对于营销人员而言,在文化差异迥然的消费市场开展营销工作,其难度显然远远大于开拓单一消费文化的市场,这意味着以往积累的许多营销经验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可能全无用处,甚至还可能成为束缚创新思维的累赘。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中国消费市场有着自身特有的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及影响力可能大大超出外国公司的想象。这可以从近年国家和全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成人礼等传统仪式的复兴中窥见一斑。

要理解中国消费行为,必须先明了中国消费文化。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总在有意无意间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通常,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因此,可以说,消费文化秉性决定消费差异。西方人要了解中国文化,实为不易,并非是能够说几个中国成语就能达标的。

要理解中国消费文化,必须先领悟中国的根文化。中国营销大师卢泰宏教授认为,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几千年经久不衰、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不被外来文化吞没而能融合外来文化,源于中国文化重视生命、民族、社会价值的延续基因,这种基因就是根文化。中国根文化的源头主要有3条脉络:佛教、道教、儒学(儒教),这3种教学以西方人不可思议的方式相安无事地融为一体,即使今天,在中国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其建筑风格中同时包含了佛教、道教和儒学文化元素。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宗教冲突,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被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辜鸿铭称之为“博大”,如果采用既符合传统又与时代合拍的说法,则可以称之为“和”。可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管理”、“和谐社会”都有潜在的扎扎实实的文化根源。如果用“和”的哲学理念来分析前面介绍的中国本土门户网站与西方门户网站的差异,我们就不难理解,正是由于中国消费者的包容性,人们可以接受一个网站页面同时包括了时事新闻、汽车地产信息、军事频道、娱乐爆料、美食、护肤、教育、求职、广告等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资讯,而这对于讲究秩序的西方消费者是不堪忍受的。

或许有人会质疑,随时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声音会不会越来越弱?对此,我们今年完成一个相关调研(见图1),通过调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郑州、安阳等大、中、小城市的910名消费者,统计研究发现,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来,中国消费者的个人主义倾向呈明显上升趋势,越年轻的消费世代其个人主义价值倾向越为突出,“90后”的消费者具有最高得分,达到了4.93分(最高分为7)。与之并不矛盾的还有,“90后”这一代同样具有最高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得分为5,02),甚至超过了其父辈“60后”。“70后”消费者由于成长期处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初,突如其来的西方文化使其集体主义价值观比“60后”略有下降,但对西方文化的正视使得“80后”和“90后”世代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得以向传统水平回归。总体上看,集体主义价值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沉淀的结果,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乃至当代共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等主张,都是集体主义价值得以代际传承的表征。

考察消费文化除了可以从时间向度上着手,还可以从空间上加以研究,其营销意义显得更为突出。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之初,有爱尔兰商人把具有其民族风情的帽子带到中国市场销售,结果发现一顶帽子也卖不出去,原因是他们所喜爱的这种充满民族风情的帽子全部是环保色的,显然,他们对“绿帽子”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内涵一无所知。聪明的商家在开展跨国营销时必先调查与自身产品及经营活动休戚相关的消费文化,例如,飞利浦公司发现日本人的厨房比较小,便缩短了咖啡壶的尺寸;日本人的手掌比较小,便缩小了剃须刀的尺寸。市场营销工作与自然科学管理工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在某种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但放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则可能全然无效。例如,佳洁士牙膏在墨西哥使用美国式的广告推销失败,原因是墨西哥人根本不相信或根本不考虑预防龋齿的好处。

如果说跨国界的消费文化差异可能被忽略,那么一国范围内部的消费文化差异就更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事实上,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在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度,同一国界内的区域消费差异是显著存在的。不说饮食文化,单说语言文化,中国几乎每一个省都有自己的方言,甚至同一个省的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语言(例如广东省有广州白话、客家话、潮州话等)。当推销员用消费者所熟悉的语言进行沟通时,可以提高其销售说服力,语言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2010年我们对四川话版广告、粤语版广告以及普通话

版广告的传播效力开展了一项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消费者在广告整体态度和广告认知、广告情感上对方言广告的评价要显著高于普通话广告;而外地消费者则对标准语言广告的评价显著高于方言广告。这意味着,对于外来人口较少的地区,区域性广告采用当地方言配音更能取得消费者的好感,而对于像深圳这样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区域性广告适宜采用普通话配音广告。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层和下层社会经济地位的本地消费者对更加通俗的方言广告在整体态度以及广告认知和广告情感上均显著高于普通话广告,而上层的本地消费者则感觉无所谓,没有特别的偏好倾向。这也意味着,方言广告对于大众性消费品似乎更为有效,而对于奢侈性消费品其效果不能期望太高。

开展跨文化营销工作对营销人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最大的难点在于深入、全面地了解当地消费文化。由于不了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文化,我国一些家电企业因为在当地销售的冰箱等家电尺寸太大,竟然无法通过消费者的家门口。

有志于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确实应当认认真真搜集当地的消费文化情报。

我们不说远的欧美市场,即使是同为“金砖四国”的近邻印度,其消费文化差异带来的营销难度也会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印度大约有30个邦(类似中国的省),拥有18种官方语言,英语是唯一通用的语言,每个邦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电台报纸、法律以及传统节日,货物跨邦运输需要缴纳3%~4%的跨邦税,全国仍然保留着种姓等级制度。有的印度人把牛当神,有的印度人则把老鼠当神,还有的印度人信奉佛教或基督教等。总之,这是一个种族、宗教文化比中国更为复杂的国度,你只要想象一下连在墙上做广告也要交税,保准得让偏爱墙体广告的营销人员头大。从1999年开始,长虹、康佳、TCL、海尔等家电企业开始挥师印度市场,然而,终因对当地消费文化缺少准确把握,最终黯然退出。2004年,TCL再度进军印度市场,开始了雪耻之战。在开始几年,TCL汲取了教训,通过密切联合当地经销商,避开韩国品牌强攻的大城市,重点进攻三线市场,初步站稳脚跟。然而,遗憾的是,最近几年海外营销骨干陆陆续续离职,新进员工短期无法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市场开拓不能保持扩张态势,最终只能逐步收缩为目前的品牌制。其实,当企业在陌生的消费文化环境中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品牌制等初级海外市场营销模式不失为一种稳健的战略。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在进入新的消费文化市场时,并不是一开始就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而是使用品牌制等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当企业已充分熟悉了目标海外市场的消费文化,并且拥有了一支经验成熟的海外营销队伍,才有可能开展直接、正面的大规模营销攻势。

“迎难而上”是营销人员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相信跨文化营销的难题吓不倒聪明、果敢的中国营销人。然而,谋定而后动,当是营销不败之首要准则。这里的谋定,自然是指认认真真学文化,仔仔细细做研究了。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尊重消费者的企业,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关于文章开头谈及的谷歌事件,这里引用一点数据说明消费者的反应:环球网对19234名中国网友的调查显示,对于“你如何看待谷歌可能退出中国”这一问题,87.28%的网友表示“无所谓”,只有12.72%的网友表示“很可惜”。这再次说明,不尊重当地文化的企业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对此,谷歌似乎真的应该仔仔细细考虑一下了。

消费文化范文第8篇

为什么如此多人喜欢“山寨”?

简而言之,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电影还是电视,种种山寨产品终究还是一种商品,山寨现象终究还是一种商品文化现象。所以,要谈山寨的消费体验,也无外乎是商品的消费体验。但是,这个山寨产品又终究不能算是正常的“商品”。

比起正版商品的循规蹈矩来,山寨是很可气:明明是人家的创意,随便拿过来,来个形似胜神似,价格便宜不少,销路就四通八达。所以,“山寨版”自然就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当然,这种喜欢也不是很纯粹:山寨手机或者暗置消费陷阱、或者键盘下饺子一样掉落,而相机的像素虽高,成像却常常不清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是,几个回合下来,山寨文化依旧大有燎原之势。

何以如此呢?细想来,山寨产品之于普通商品的不同,乃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快乐。而且,目前来看,这种快乐还远远大于消费者对山寨质量的抱怨。

每每会看到我的很多学生们,他们手持各色山寨手机,短信、视频、拍照导航,玩的不仅不亦乐乎,还要耀武扬威。原来这个东西有着种种好处:外形酷似名牌乃第一要义;各种功能齐全,用起来顺手,乃是个中妙处;至于惠而不费,坏了就丢,则可大大缩短对“时尚”和“潮流”的追赶周期……所以,虽然管理部门和正版厂家对此或者合力围剿或者力图招安,但最终都不免恹恹无声。

倘若较真分析,山寨之可怕,在于它培养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新拿来主义”!鲁迅说的“拿来主义”,算得上是为我所用:人家有的好东西,我拿来用,根据自己的要求,去掉人家的糟粕,最终提升自己。山寨文化也是一种“拿来主义”,但是,这个“拿来”目的不在于“为我所用”,而在于“为人所欲”。简单点说,山寨之流行者,满足想象性的豪奢欲望也。

山寨盛行源自人们奢侈消费想象

“商品”这个东西有个特点,就是它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物”,但是,它却总是要把自己搞得不像是“物”,而像是一个“神”。一种商品要通过把自己装扮的像是一种神圣的东西,然后才能去卖一个好价钱。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中,曾经讲述了卷烟是如何把自己给神圣化和性格化的。广告让万宝路香烟变成了和粗犷的西部、强健的男人紧密相关的东西。于是,买烟,就变成了购买一种强健的狂想。

以此类推,在今天的数码时代,一切商品都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神”,成为“物之神”,然后再进入市场流通。这种瞒天过海的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商品文化的典型特征。而尤以手机这种商品最为典型。据调查,自2003年以来,人们购买手机的主要动机已经不再是需求,而是更新换代的欲望。这几年来,中国人用手机,图的不仅仅是方便通达,而是牌子亮、有身份。新手机层出不穷,旧手机令人侧目。于是乎每年8000多万台手机被淘汰下来。

换成简单的话来说,购买手机的消费行为之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对自我想象的购买。

手机“奢侈消费”的秘密全在这里了:商品用想象来推销自己,而不是用它自己。我在想,为什么山寨先从手机下手?就是因为手机消费乃是奢侈消费想象的重灾区。人们喜欢手机,乃是喜欢手机带来的“白领感”、“尊贵感”。物华其宝,乃传其神;商品之宝,乃在于奢;山寨盛行,无外乎领会其神、激发其奢而不必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正版商品养育了山寨商品的购买欲望

正版商品以刺激欲望为要义,以高额利润为目的;山寨商品则不必为了刺激欲望而花费成本,然后也是以高额利润为目的。殊途同归,所差者,“山寨”偷去了“正版”刺激欲望的成本而已。这个算盘打下来,一定吓人一跳,因为按照这个逻辑,山寨的真正根源乃在于商品的物神化,也就在于正版本身。

再换个说法,“山寨”是“正版”的一种异化形式,或者极端的形式。

这就不得不请出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来了。按照他的逻辑,今天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符号经济。人们去吃汉堡包,可是从来没有真正吃到过汉堡包;因为,真正的汉堡包只存在于美丽绝伦的广告画中,那种青翠与淡黄相间的亮丽汉堡包,只能作为一种恒久而又延迟的欲望存在。汉堡包的符号代替了汉堡包。手机的符号代替了手机。鲍德里亚的诡异理论也许别有成效,因为我们可以领悟到,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购买到手机,因为我们永远只能买到一个“物”,却买不到手机广告上面的那种尊贵与显赫。

诡异的理论常常会带来诡异的结论。我们一路走下去,忽然就可以想到,原来“山寨文化”里面包含了一种很有趣的快乐:花很少的钱,可以消费掉很大的欲望――这可不同于在后海喝咖啡:过量消费才能带来尊贵的奢侈感。山寨之妙处,正在于暗中满足人们那些膨胀的消费欲,满足这种欲望中豪奢的幻想;同时,又能够让使用者随心所欲而不是战战兢兢地花费、消耗这种豪奢的产品。

换言之,“山寨”让人们可以用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手中的产品,而不是对待“神”的方式来对待它。马克思的物神理论也就派上了用场:商品成为凌驾于人们生活之上的高高在上的神圣物品,值得我们用生命的劳作去换取。而山寨却可以把人们从这种怪异的束缚中解脱。

说白了,原创已经被大型资本统治了;山寨却用小资本来对抗这种统治。

可是,这个说法也是难以完全成立。因为山寨文化之中包含了一种悖论。一方面,山寨带来了一种对纯粹的物的享乐;另一方面,山寨又带来了对商品欲望的进一步刺激和暗示。这种浮华的刺激和暗示,说白了就是“唯钱主义”。就山寨的制造者而言,什么东西可以换成钱,就山寨什么;就山寨的消费者而言,什么东西能省下钱就换成什么。网络山寨版的《红楼梦》固然只是图一个乐子,浙江的鸟巢更是带来了运动的快乐和想象性参与奥运的美丽幻觉,但是,这些东西终究不是山寨的根本。

山寨之泛滥,副作用是带来了纯粹的物之悦,核心作用还是落到狂热而无序地使用资本、博取利润的冲动上面。美国人的电视剧我们山寨了,我们的《还珠格格》也被印度人大大山寨一把。机械复制之技艺之中,养育了对于文化的最为基本的损害:谁用不是用?怎么用不是用?

消费文化范文第9篇

看《读库》从胎儿到青春期,瓷质,内秀的性格让他没有选择去论坛或博客铺天盖地地推广,虽然这样做会造就一段名人效应使文化消费翻倍的佳话。但是,网友之间自发的口碑传播陪它度过了一千多天。老六说,“我希望《读库》是枚钉子,楔在墙上,给大家晾晒灵魂。”

40岁的张立宪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出版卖了20万册的《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和个人作品《为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读库》之所以被精英知识分子和爱书族们收藏为“私房书”,看看该书的要求就明白了――编辑方针“摆事实不讲道理”。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位的结合,有趣、有料有质、不惜成本不计篇幅不留遗憾。

个人干这么多事和多人干这件事终极目的一样――怎么把书卖出去。尽管人大新司专业高材生的经历让老六高朋满天下,但是终究舍不下这个面皮――实诚的他怕给朋友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一个亲历改革开放三十年每一寸光阴的人,从“西祠”开始,以文会友,以饭约友,以碟淘友,以友邀友,交了一大批五光十色的人,而且让其领略到了口碑和网络的力量,并将其作为《读库》的重要推广销售路径,成销两旺。

读者:他们更宽容

三十年中,作为文化消费,尽管经历了从红色、海外,大众、励志、草根直到网络主流的变迁,但始终没能逃出某种风格的书籍只有一批特定年龄层或口味的读者在坚定拥趸。

“你会发现二十多岁的读者可能比我们更可爱,眼界更宽,更有活力,甚至更成熟。2008年,我强烈地感受到,《读库》的读者在悄悄地增容。”老六感到这是现在最大的文化消费变化,“原来我自以为《读库》只有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人感兴趣,才会买来看,但是现在80后读者已经成为我们很大的一个群体了。”

老六的判断是,读者更宽容了。但是,他依然不会为了销量刻意讨好某个年龄层的读者。绝对不读书的人肯定没有,绝对只读书的人也肯定没有,他会有很多的时间用来上网或做其他事。匡正了一开始很多自恋偏执的想法后,老六还赠读者宽容,手留余香。

求活:没有广告、没有论坛

“以我个人的性格我不会自己到每个网站、论坛,邀约大家。我也不会花钱用纯粹的广告来做。读者对它产生情感认可后,愿意加入到为它传播的行列中,你的客户就是你的员工。”老六很坚持读者的口碑推广,“这个传播的广度和传播的有效性,我认为是超过传统媒体和拿钱来砸的广告效应的。《读库》一开始就是靠着网友之间自发的传播度过它的成长期。”

百姓吃穿、用、住、行消费意识历经三十年,在内容上变得挑剔、讲究,在选择上更是精明。看了广告就会去美容院的人早已成为服务消费边缘人,可在淘宝上看到买过本三十元杂志的很多网友留下对书的点评后,你才放心掏腰包。正是意识到网络口碑的力量,《读库》有了自己的网店。

“网络和传统媒体不一样的最大功能是,网友可以大家帮助大家。网友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对于目前已经做到中国互联网生活服务老大的雅虎口碑平台,老六更深入地分享了他的观点,“它做成这么大的规模,并不是因为雅虎口碑有多少员工,而是靠网友自己、梳理和形成的一个评价体系。”

消费文化范文第10篇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自1979年的387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17175元,整体上提高了44.4倍,年均增长比为14.32%。[5]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演变先后经历了由“粗放型消费”阶段向“集约型消费”阶段迈进,最后进入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舒展型消费”阶段。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文化消费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变化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支出、文化耐用消费品支出、教育费用支出、书报杂志支出及游园、看电影等在公共娱乐场所的消费支出尤为明显。根据《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的分析测算表明,在“十五”至“十一五”的近十年时间内,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和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已从2000年的264.07元增长至2009年的826.88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13.52;全国乡村人均文化消费也从2000年的186.72元增长至2009年的340.56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06.91。[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将会实现质的飞跃与突破。尽管我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全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区域文化消费极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需求差距也越来越大,同期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增长远远高于乡村人均文化消费增长。有数据表明,自2000—2009年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从1.41扩大至2.43,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了71.68%。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我国中部和西部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态势十分严重。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西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扩大到了82.14%,而中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也扩大到了76.90%。[6]其次,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仍然存在文化消费规模偏低、文化消费总量不足、文化消费结构有欠优化等问题。据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370亿元,其中用于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总量仅为4685亿元左右,而用于发展性和智能性的教育支出占到文化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7]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偏低,文化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仍然不足,文化市场发达程度不高。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分析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到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其次,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供求矛盾制约着文化消费的发展水平。许多文化古迹、革命遗址、旅游胜地和民间传说等文化含量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并不高。地方性的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少年宫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太慢,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特别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文化设施更加简陋;不同文化系统、产业的程度和规模有明显的差距。此外,由于创新性不足,当前我国文化产品本身与文化市场需求之间没有真正接轨,文化消费品的数量与质量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期待之间存在脱节,能供城镇居民消费的中高档文化产品相对较少,文化产品价格的虚高和文化市场的不规范使文化消费市场无法真正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各不相同,各地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文化消费也极不均衡。除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外,我国广大地区的音乐会、文艺演出、各种博物、科技展览、文化讲座等等,不仅数量上较少,而且在档次上也偏低。最后,相对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城镇居民欠缺文化消费传统,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文化消费欲望不强。我国城镇居民宁愿将较多的财富用于交通通讯和居住方面的消费,而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比重相对较少。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上一篇:民众文化范文 下一篇:经济学研究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