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1:19:03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与差距

近年来,我省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步入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文化产业总量增长较快。2004年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增长超过20%,高于全国和山东GDP增幅,2012年全省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720亿元,高于GDP增幅8.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超过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0亿元,增长21.5%。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大众报业、山东广电、山东出版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大众报业总规模在全国报业集团中位居第五位,山东出版集团总规模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中位居第三位。目前有3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融资,还有23家文化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重点园区建设成就斐然。截至2012年底,全省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有141个,占地面积16922.2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数量18441个,吸纳就业人员243327人。其中,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4家。其中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六个部级示范园区之一;青岛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选首批部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园区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品创作全面繁荣。在平台建设、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我省文化产品创作出现繁荣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闯关东》等17部作品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莱芜梆子《儿行千里》等新戏大戏在全国产生影响。文学方面,一批山东籍作家在国际国内享有盛名。齐鲁画派、山东杂技都在全国声誉鹊起。2012年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评选我省获得大满贯,7个类别均有作品获奖。但由于传统意识根深蒂固,体制机制仍有约束,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文化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有的地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维不新,在用市场化手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项目建设上力度不够,对文化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到位。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文化企业数量较多,覆盖行业较全,但存在多而不强、大而不强的现象,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企业较少。三是文化管理体制需要继续理顺。目前省内一些单位改革改制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体制机制上还没有完全理顺,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建设尚未健全,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配套措施跟进不畅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二、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应发挥优势,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一是坚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充分考虑文化工作自身特点和管理需求,探索建立主管主办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在国有文化企业中建立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逐步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产业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实现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高。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分类管理,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事业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面向市场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扩大准入领域,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格局。扶持培育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小微型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上市融资。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题。建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发挥我省区位优势、文化产品数量大品质佳的优势,逐步增强我省图书、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市场的影响力,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形成资源有效配置、要素合理流动、交易便捷开展的文化市场体系。三是加快构建新型文化产业链条。顺应文化与科技、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发挥新技术在催生新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以文化内容消费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以院线联盟建设为中心,推动演艺产业形成编剧—编排—演出—票务一条龙运作,促进演艺资源合理整合。以艺术品市场建设为核心,推动艺术品创作—鉴定—评估—经纪—拍卖链条建设,推动我省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和繁荣。以现代影视中心建设为核心,推动影视剧本创作—交易—拍摄—制作—传播营运链条完善,振兴我省影视剧创作市场,扩大影响力。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新思维应对新形势,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相结合,建设人才队伍,稳定人才队伍。着力引进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着力培育后备人才,提供人才成长的平台;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使我省早日拥有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专长突出的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试点城市大文化系统(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的改革逐渐由内部分配制度的单项改革转入产权重组、人事分配、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改革实验阶段,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总体指导思路还是明晰的。不过,在许多疑难问题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的是不同文化单位“公益性”含量的判别问题。一些单位总是强调自身的公益特性,不愿进经营性行业的笼子,说到底是惧怕政府财政对其完全“断奶”。我们认为,关于公益性与经营性的行业划分,虽说中央已有一个实验性框架出台,但简单硬性的行政划分并不能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文化生产投入产出机制。即使一些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被划进新拟定的事业单位范畴,维持差额拨款甚至全额拨款,但在传统的拨款方式(基数加增量微调)下,这些单位的文化生产仍不会走出紧运行状态,因为决定这种拨款方式的政府信息有限程度和文化单位“财政投资幻觉”(即认为政府投资可直接形成文化生产力,中间不存在制度性“渗漏”的感觉)都依然如故。应当指出,影响政府对相关文化资讯获取程度和打破“财政投资幻觉”的主动权始终操持在具体的文化单位手中。这样,文化单位在资源和经营权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把内部管理失效的责任模糊化。这里的关键是,这些公益性文化单位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去获取由市场分配的资源,因为它们的专业特性使其文化产品很难成为私人物品或为排他性目的所用。在先赋性产权收益差异(指文化部门甚至其中单位间的劳动分配上所出现的天然差别,它与各单位间的产权收益有关,而与其间个人劳动的努力程度则没有关系)长期存在并越来越大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单位的员工在文化生产中就难以保持创新动力。

我们认为走出上述困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缩小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之间先赋性的收益差距,使公益性产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市场资源分配。相关调查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广电和新闻出版单位中,媒体与广告、印刷、发行等部门所做的公益性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并未影响它们作为一个共同体参与市场资源的分配。这就是说,只要进行相应的资产组合,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的先赋性收益差异就可得到有效的抑制;当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在分离过程中又保持一定的结合时,拥有公益性产权的主体就会在没有市场排斥感的精神状态下激活生产创新力。在产权改革中,某市一些文化小系统做了许多打破文化资源“单位化”定制的工作,如把有线电视的企业网络收编入全市区域网络。这样做在经济技术上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产权安排上并不算(帕累托)最优,它只是把资源的“单位化”变成了“部门化”。相反,在该市的一些乡镇中,广电与文化合并在一起,广电所获得的市场收益的一部分可大大缓解文化投入不足的困难,使两方面的文化生产都充满活力。也许这个事例所列举的产权安排不见得完善,但它至少给了我们改革事业制财政拨款方式的一种思路。假如我们将扶持图书馆事业的一部分款项不直接划拨给它,而是作为资本股金投入到其他具有较大市场收益势能的文化单位,让图书馆作为非控股单位参与共同体产权分配,同时将图书馆聘用人的质询权转入共同体,那么图书馆就不但在与共同体的相互监督中获得了争取事业发展的商业资源,而且还会平抑双方间不同产权先赋性收益扩大的势差。

按这种思路尝试寻找突破口,虽然一时会打乱事业编制与产业实体间的行政划分框架,但最终却能为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现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2.废除单位制与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统一性问题

前一阶段,一些地方在一部分生存与发展困难的文化单位推行了“法人买断资产,职工买断工龄”(笔者认为此提法有误,另文批评,这里仅引用原意)的改革,不仅使这些单位由事业转换为企业,而且将其员工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由于这一改革从根本上毁坏了已实行几十年的单位制架构,因而在当地文化大系统中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巨大震动。在人们(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群)早就习惯以“公家人”身份所组成的利益圈子(体制内)生活后,突然让他们面对将在一夜间骤然失去“公家人”身份保护的严峻现实,以致其产生的社会心理障碍应在预料之中。然而,当中央规定媒体仍保持事业编制不变的政策后,一些媒体单位就要求按“四个不变”原则保留单位体制的组织结构,给推进单位制改革设置了一道栏栅。这就引出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单位制是否构成了主导文化事业发展方向的充要条件?二是在媒体单位是否仍然需要保留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双轨”人事制度?

我们认为,单位制是主导文化事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表面上看,是单位制组织主导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实际上是单位制中的委托关系实现了这一点。换句话说,即使废除单位制但只要建立以国家资产作基础的委托关系,就可以完全确保主导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例如,实行国有民营(含国有控股)制度的单位照样能够履行“四个不变”原则的使命。新中国建立以来几十年,虽然单位制与文化事业相结合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但它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又部分地限制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单位体制实行的是一种多级循环的委托关系,所有成员都具有上一级委托人和下一级人的双重身份,因而它是一个委托人监督成本较高而人监督积极性不足的体制,以致职务寻租和懈怠搭便车行为被效法不止,结果常使生产投入和利润剩余出现“合法性”渗漏。改革以来,人们通过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一些在国有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克服单位制弊端的实验性途径。如国有民营机制,它是原来(国有国营)委托关系的一次改进或变形。它真正的变化是取消单位内所有成员的委托人身份,使其都变成单位的雇员(即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样就把原来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三重关系简化成只有国家与单位和单位与个人的二重关。国家将所投入的资产委托给一个单位的总人,而不再与单位的其他成员发生直接关系;从此使用人权回归单位并且高度统一,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单位内派系结构对抗的基础,提高了单位系统的运作效率。另外,国家(委托人)与人之间比较明确地划分了剩余分割权,将剩余的一定份额以年薪制形式交给人,用以卖断委托人的监督权和激励人的监督积极性。委托关系的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新机制,可有效抑制单位体制下职务寻租和搭便车的懈怠行为,防止投入与利润的点滴性渗漏。不过这种新机制还有一个人风险的防范问题未解决,使其推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较成熟的办法是用单位相互参股的方法来改变委托人虚位的问题,收回并强化委托人监督权;建立人(经理)市场,对风险经营者实行失败淘汰制度,提高其准入门槛。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论单位的产权属性是事业还是企业,对传统的单位制实行改革的必要性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应根据市场与社会条件的成熟状况,分别并逐步地推行之。在事业单位内保持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双轨”人事制度,既破坏效率,又显失公平,必须断然地进行并轨改革,统一采用市场用人机制。

3.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分蛋糕”与“做蛋糕”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地方文化单位对改革的意愿似乎有较明显的分野。市场能力差的单位要比市场能力强的单位更有迫切性和承受力,但实际上两类单位大多有个共同点,即对改革的呼吁多半出于变革各自单位财源的组织与分配机制这一要求上,而对全面改革单位制的思想准备好像还不足。因此改革基本上是由上而下推进的,基层单位的被动性较大。这使“投资幻觉”在文化系统内仍保持着亢奋状态,严重影响了人们将改革与发展联系起来的创造性思维发挥。例如,某市图书馆经过人事分配制度的单项改革,并没有全面开创工作新局面,还是维持着进书经采编流程下来后比书店晚上市一年左右的供书程式。因为他们始终认为,文化生产力萎缩(如藏书增量下降,围绕读书的座谈、评奖、办讲座、搞培训等活动减少)主要是源于财政投入不足。一旦财源状况改善,这些问题皆可解决。然而事实上,他们还是习惯于将文化事业单位的生产性活动变为占用社会资源的转移性活动的工作方式,即刻板地信守“上面给多少钱下面才能办多少事”的行动逻辑,而不能开拓视野,通过自身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为社会增加新财富(资源)。如果改革不是囿于关起门来“分蛋糕”(尽管我们在要素分配上相对地解决了“劳动时间测不准”的问题,但它仍是一个“分蛋糕”问题),倒是奉行开放门户“做蛋糕”的策略(“分蛋糕”只能分散人心,“做蛋糕”才能吸引人才),那么,该市图书馆就能联袂各行各业,继续开办好专业文献导读等等特色业务,并通过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向公众提供信息领航,组织与开发技术指导和服务。按此思维推论,社会图书馆的公共产品特征也可部分地实现适用排他性目的且获得市场回报的性能转化,这样将在财政改善的同时,提高它们馆藏及交流资源的针对性和利用率。

4、实行“管办分离”体制改革的真实含义问题

单位制与文化事业结合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文化单位变成了公共机构,使其成为某个方面公共利益的具体承担者。在这样的体制下,社会公共利益与单位集体利益高度合一,当国家对单位具有较强的行政控制权时,单位集体的特殊利益可保持与其他平级单位较小的势差;但在市场环境中国家对单位的行政控制相对弱化后,其对公共政策的选择就会受到单位自身特殊利益的影响甚至支配,如报刊的摊派发行。针对这个问题,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部署就是实施“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政策,使文化单位从隶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中分离出来,成为自主运营各类文化事权的公益机构或者经营机构。同时,政府也转变职能,不再依赖具体的文化单位来执行有关文化方面的公共行政事务。对此项改革,有的人以为这是设计要最后形成“由社会开办微观业务,政府只作宏观管理”的理想局面。然而,我们的疑问是,仅就规定改制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仍以政府投资为主,并且在媒体单位坚持“四个不变”的原则而言,还能说政府已完全卸掉了举办文化事业的职责了吗?显然这是做不到的。不讲文化是一个门类众多、层次不同、性能各异、包容性极大的领域,只说文化产品与服务对社会变革的特殊影响和作用,就必须把其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任何国家与地区的政府来说,文化行政职能至少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文化行政机构的组织与职权;(2)推动一切有利于文化创作与活动发展的相关立法,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3)从推广文艺活动到营造社区文化氛围,让一般民众接近文化;(4)关注社会文化素养教育,扶持业余文化创作与交流,培育大众美感能力;(5)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6)进行国家或地方文化形象包装,以便为商圈文化形象再造和社区文化形象再造而树立典范。所以我们认为,根据政府的这些职责,对“管办分离”的含义要辩证地理解。政府的“管”,既要从法规上管,又要从经济上管,要管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兴旺的局面来。这其中也少不了由政府负责“办”的一部分文化事业,只不过办的方式与过去不同,是主办而不是包办。在政府主办的文化事业单位中,要将公共行政职能同公益服务职能分开,使单位集体利益不再与社会公共利益相混淆,这是“管办分离”政策的主要内涵。按此要求,有的地方广电系统现在实行“局台合一”的组织形式也许还要继续改革,应设想在广电系统组建集团公司,而把其负责行政管理的职能彻底分离出来,交给政府主管文化的综合部门,以便真正改变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不合理体制。

另外,对文化产业的建设而言,政府也不能只“管”不“办”。因为即使是纳入商业化轨道的文化产业,如文化旅游业,对其组织的大项目政府也不能不投资。当然,投资可以考虑利用多种方式,通过政府采购、专项扶持经费、税收优惠、评优奖励等经济杠杆对文化产业进行催生和诱导,甚至热心地为文化企业“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而牵线搭桥。目前,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商机和风险同样巨大,更需要政府的整体规划和大力扶持。

[摘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遇到的一部分阻力,来自对诸如文化产权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划分、废除单位制与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统一、改革中的“分蛋糕”与“做蛋糕”、“管办分离”改革分寸的把握等难点问题的认识分歧。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发表一家之言,以做深入探讨之铺垫。

[关键词]文化体制;深化改革;思路探索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深化改革;思路探索

文化可以是多元并存的,但文化体制却只能是统一实行的。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虽然倡导各地创新与探索,但毕竟摆脱不了历史遗产的影响和由这些遗产所决定的选择。笔者探讨的问题也许带有许多共性,然而正由于此,它对区位化改革而言才有其策应的意义。

1、关于文化产权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划分问题

试点城市大文化系统(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的改革逐渐由内部分配制度的单项改革转入产权重组、人事分配、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改革实验阶段,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总体指导思路还是明晰的。不过,在许多疑难问题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的是不同文化单位“公益性”含量的判别问题。一些单位总是强调自身的公益特性,不愿进经营性行业的笼子,说到底是惧怕政府财政对其完全“断奶”。我们认为,关于公益性与经营性的行业划分,虽说中央已有一个实验性框架出台,但简单硬性的行政划分并不能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文化生产投入产出机制。即使一些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被划进新拟定的事业单位范畴,维持差额拨款甚至全额拨款,但在传统的拨款方式(基数加增量微调)下,这些单位的文化生产仍不会走出紧运行状态,因为决定这种拨款方式的政府信息有限程度和文化单位“财政投资幻觉”(即认为政府投资可直接形成文化生产力,中间不存在制度性“渗漏”的感觉)都依然如故。应当指出,影响政府对相关文化资讯获取程度和打破“财政投资幻觉”的主动权始终操持在具体的文化单位手中。这样,文化单位在资源和经营权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把内部管理失效的责任模糊化。这里的关键是,这些公益性文化单位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去获取由市场分配的资源,因为它们的专业特性使其文化产品很难成为私人物品或为排他性目的所用。在先赋性产权收益差异(指文化部门甚至其中单位间的劳动分配上所出现的天然差别,它与各单位间的产权收益有关,而与其间个人劳动的努力程度则没有关系)长期存在并越来越大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单位的员工在文化生产中就难以保持创新动力。

我们认为走出上述困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缩小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之间先赋性的收益差距,使公益性产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市场资源分配。相关调查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广电和新闻出版单位中,媒体与广告、印刷、发行等部门所做的公益性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并未影响它们作为一个共同体参与市场资源的分配。这就是说,只要进行相应的资产组合,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的先赋性收益差异就可得到有效的抑制;当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在分离过程中又保持一定的结合时,拥有公益性产权的主体就会在没有市场排斥感的精神状态下激活生产创新力。在产权改革中,某市一些文化小系统做了许多打破文化资源“单位化”定制的工作,如把有线电视的企业网络收编入全市区域网络。这样做在经济技术上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产权安排上并不算(帕累托)最优,它只是把资源的“单位化”变成了“部门化”。相反,在该市的一些乡镇中,广电与文化合并在一起,广电所获得的市场收益的一部分可大大缓解文化投入不足的困难,使两方面的文化生产都充满活力。也许这个事例所列举的产权安排不见得完善,但它至少给了我们改革事业制财政拨款方式的一种思路。假如我们将扶持图书馆事业的一部分款项不直接划拨给它,而是作为资本股金投入到其他具有较大市场收益势能的文化单位,让图书馆作为非控股单位参与共同体产权分配,同时将图书馆聘用人的质询权转入共同体,那么图书馆就不但在与共同体的相互监督中获得了争取事业发展的商业资源,而且还会平抑双方间不同产权先赋性收益扩大的势差。

按这种思路尝试寻找突破口,虽然一时会打乱事业编制与产业实体间的行政划分框架,但最终却能为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现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2.废除单位制与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统一性问题

前一阶段,一些地方在一部分生存与发展困难的文化单位推行了“法人买断资产,职工买断工龄”(笔者认为此提法有误,另文批评,这里仅引用原意)的改革,不仅使这些单位由事业转换为企业,而且将其员工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由于这一改革从根本上毁坏了已实行几十年的单位制架构,因而在当地文化大系统中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巨大震动。在人们(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群)早就习惯以“公家人”身份所组成的利益圈子(体制内)生活后,突然让他们面对将在一夜间骤然失去“公家人”身份保护的严峻现实,以致其产生的社会心理障碍应在预料之中。然而,当中央规定媒体仍保持事业编制不变的政策后,一些媒体单位就要求按“四个不变”原则保留单位体制的组织结构,给推进单位制改革设置了一道栏栅。这就引出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单位制是否构成了主导文化事业发展方向的充要条件?二是在媒体单位是否仍然需要保留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双轨”人事制度?

我们认为,单位制是主导文化事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表面上看,是单位制组织主导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实际上是单位制中的委托关系实现了这一点。换句话说,即使废除单位制但只要建立以国家资产作基础的委托关系,就可以完全确保主导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例如,实行国有民营(含国有控股)制度的单位照样能够履行“四个不变”原则的使命。新中国建立以来几十年,虽然单位制与文化事业相结合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但它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又部分地限制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单位体制实行的是一种多级循环的委托关系,所有成员都具有上一级委托人和下一级人的双重身份,因而它是一个委托人监督成本较高而人监督积极性不足的体制,以致职务寻租和懈怠搭便车行为被效法不止,结果常使生产投入和利润剩余出现“合法性”渗漏。改革以来,人们通过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一些在国有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克服单位制弊端的实验性途径。如国有民营机制,它是原来(国有国营)委托关系的一次改进或变形。它真正的变化是取消单位内所有成员的委托人身份,使其都变成单位的雇员(即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样就把原来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三重关系简化成只有国家与单位和单位与个人的二重关

国家将所投入的资产委托给一个单位的总人,而不再与单位的其他成员发生直接关系;从此使用人权回归单位并且高度统一,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单位内派系结构对抗的基础,提高了单位系统的运作效率。另外,国家(委托人)与人之间比较明确地划分了剩余分割权,将剩余的一定份额以年薪制形式交给人,用以卖断委托人的监督权和激励人的监督积极性。委托关系的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新机制,可有效抑制单位体制下职务寻租和搭便车的懈怠行为,防止投入与利润的点滴性渗漏。不过这种新机制还有一个人风险的防范问题未解决,使其推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较成熟的办法是用单位相互参股的方法来改变委托人虚位的问题,收回并强化委托人监督权;建立人(经理)市场,对风险经营者实行失败淘汰制度,提高其准入门槛。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论单位的产权属性是事业还是企业,对传统的单位制实行改革的必要性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应根据市场与社会条件的成熟状况,分别并逐步地推行之。在事业单位内保持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双轨”人事制度,既破坏效率,又显失公平,必须断然地进行并轨改革,统一采用市场用人机制。

3.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分蛋糕”与“做蛋糕”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地方文化单位对改革的意愿似乎有较明显的分野。市场能力差的单位要比市场能力强的单位更有迫切性和承受力,但实际上两类单位大多有个共同点,即对改革的呼吁多半出于变革各自单位财源的组织与分配机制这一要求上,而对全面改革单位制的思想准备好像还不足。因此改革基本上是由上而下推进的,基层单位的被动性较大。这使“投资幻觉”在文化系统内仍保持着亢奋状态,严重影响了人们将改革与发展联系起来的创造性思维发挥。例如,某市图书馆经过人事分配制度的单项改革,并没有全面开创工作新局面,还是维持着进书经采编流程下来后比书店晚上市一年左右的供书程式。因为他们始终认为,文化生产力萎缩(如藏书增量下降,围绕读书的座谈、评奖、办讲座、搞培训等活动减少)主要是源于财政投入不足。一旦财源状况改善,这些问题皆可解决。然而事实上,他们还是习惯于将文化事业单位的生产性活动变为占用社会资源的转移性活动的工作方式,即刻板地信守“上面给多少钱下面才能办多少事”的行动逻辑,而不能开拓视野,通过自身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为社会增加新财富(资源)。如果改革不是囿于关起门来“分蛋糕”(尽管我们在要素分配上相对地解决了“劳动时间测不准”的问题,但它仍是一个“分蛋糕”问题),倒是奉行开放门户“做蛋糕”的策略(“分蛋糕”只能分散人心,“做蛋糕”才能吸引人才),那么,该市图书馆就能联袂各行各业,继续开办好专业文献导读等等特色业务,并通过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向公众提供信息领航,组织与开发技术指导和服务。按此思维推论,社会图书馆的公共产品特征也可部分地实现适用排他性目的且获得市场回报的性能转化,这样将在财政改善的同时,提高它们馆藏及交流资源的针对性和利用率。

4、实行“管办分离”体制改革的真实含义问题

单位制与文化事业结合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文化单位变成了公共机构,使其成为某个方面公共利益的具体承担者。在这样的体制下,社会公共利益与单位集体利益高度合一,当国家对单位具有较强的行政控制权时,单位集体的特殊利益可保持与其他平级单位较小的势差;但在市场环境中国家对单位的行政控制相对弱化后,其对公共政策的选择就会受到单位自身特殊利益的影响甚至支配,如报刊的摊派发行。针对这个问题,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部署就是实施“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政策,使文化单位从隶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中分离出来,成为自主运营各类文化事权的公益机构或者经营机构。同时,政府也转变职能,不再依赖具体的文化单位来执行有关文化方面的公共行政事务。对此项改革,有的人以为这是设计要最后形成“由社会开办微观业务,政府只作宏观管理”的理想局面。然而,我们的疑问是,仅就规定改制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仍以政府投资为主,并且在媒体单位坚持“四个不变”的原则而言,还能说政府已完全卸掉了举办文化事业的职责了吗?显然这是做不到的。不讲文化是一个门类众多、层次不同、性能各异、包容性极大的领域,只说文化产品与服务对社会变革的特殊影响和作用,就必须把其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任何国家与地区的政府来说,文化行政职能至少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文化行政机构的组织与职权;(2)推动一切有利于文化创作与活动发展的相关立法,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3)从推广文艺活动到营造社区文化氛围,让一般民众接近文化;(4)关注社会文化素养教育,扶持业余文化创作与交流,培育大众美感能力;(5)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6)进行国家或地方文化形象包装,以便为商圈文化形象再造和社区文化形象再造而树立典范。所以我们认为,根据政府的这些职责,对“管办分离”的含义要辩证地理解。政府的“管”,既要从法规上管,又要从经济上管,要管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兴旺的局面来。这其中也少不了由政府负责“办”的一部分文化事业,只不过办的方式与过去不同,是主办而不是包办。在政府主办的文化事业单位中,要将公共行政职能同公益服务职能分开,使单位集体利益不再与社会公共利益相混淆,这是“管办分离”政策的主要内涵。按此要求,有的地方广电系统现在实行“局台合一”的组织形式也许还要继续改革,应设想在广电系统组建集团公司,而把其负责行政管理的职能彻底分离出来,交给政府主管文化的综合部门,以便真正改变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不合理体制。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框架建构 试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论文化体制改革语境中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空间 文化体制改革的逻辑 文化体制改革“最好的时期” 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点 文化体制改革的“山西样本”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 文化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 文化体制改革对体育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省的强力注入 政府文化职能视野下的文化体制改革 对现阶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践中突出问题的分析 文化体制改革中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青岛文化 齐岸青:文化体制改革的探路人 江苏文化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投资机会 文化体制改革的“书表路线”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6-09-13.

[4] 程洪,盛丛峰.论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2.

[6]文化部.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文产发〔2012〕17号)[EB/OL].,2012-07-09.

[7]欧阳坚.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EB/OL].http:///politics/2010-07/12/c_12323560.htm,2012-07-12.

[8]齐勇锋.关于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A].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2004.32.

[9]俞晓敏.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111-112.

[10]胡晶晶,戴锐.文化产业发展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及责任定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1]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2.

[1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2011-10-18.

[13]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http:///jrzg/2009-09/26/content_1427394.htm,2009-09-26.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Cultural System Reform

Zhang Liang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 is the relational adjustment on functional boundaries and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in the cultural field. The theoretical ideas and practical tendencies which lay emphasis only on state or society or market is not satisfactory.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ultural management-cultural undertakings-cultural industries”, which makes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more systematic,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balanced. The ideal aim is to establish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al pattern of “party leading,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enterprises running according to the law”, and to achieve good interaction and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al leading, market alloc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高校期刊;经营机制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期刊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期刊数量增长快,质量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期刊的数量发展较快。以高校期刊的主体高校学报为例,1977年,我国高校的学报种类大概是150种,1987年发展到393种,到了2007年,已经发展到1 130多种。一方面,高校纷纷兴办期刊,确实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也对我国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另一方面,全国1 000多种学报中,真正有影响的并不多,业界对此也颇有微辞,如办刊无特色,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等等。

(二)主办单位不重视,办刊实力薄弱

在我国,很多高校期刊的出版体制仍为主办单位所有制,学术出版较之教学科研工作在高校内部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往往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办刊经费不足,期刊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科学,几乎成为各高校学报的普遍现象。

(三)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高校的期刊基本上是由各高等学校主管、主办,一切由学校包起来,学校为期刊拨款,工作人员“吃皇粮”,高校期刊没有办刊的自,不能积极地采取社会融资措施,也没有任何奖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更谈不上企业制的管理模式。因此,相当多的高校期刊是得过且过,缺乏改革的外部环境和原动力。 

(四)缺乏专业定位,导致优秀学术文章流失

在高校期刊的发展中,各高校追求综合性发展,导致为学校服务的高校期刊特别是各高校的学报很多也办成了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学科专业多而全,很难突出特色,更谈不上做大做强,在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中,大多数高校期刊很难与科研院所办的期刊相匹敌,因而很多优秀的学术文章不愿意投给高校期刊,导致高校大量优秀学术论文流失2。这是现在很多高校期刊无法摆脱的困境之一。 

(五)版面费的收取,影响了学术期刊核心价值的实现

收取版面费是从科技期刊开始的,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科技期刊管理办法》,规定期刊可适当收取发表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的一部分。1994年,国家科委又发文指出,收取费用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发表费用不能向个人收取,应该由作者单位支付,二是发表费用收取后应作为办刊经费不足的补充,不能挪作他用。如今,收取版面费从科技期刊蔓延到了整个学术期刊领域。据有项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所谓一般期刊、核心期刊、重要期刊、权威期刊共计9 468种,一年只能248万篇,而全国学术人口众多,每年有需求的达180多万人。因此,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催生了一个供不应求的庞大的消费市场,版面费也水涨船高。有些高校期刊由于办刊经费投入不足,管理者缺乏自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原本应当承载学术精华,传播学术成果的严肃刊物,开始抛弃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能向经济利益低头。有些期刊甚至不看论文质量而借学术之名聚敛钱财,对学术和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高校期刊发展的新路径探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制约高校期刊发展的因素很多。很多因素在相互作用中更是加大了高校期刊改革的难度,这不仅造成了高校期刊发展的缓慢局面,也使得校办期刊难以摆脱低质量的泥潭。在现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佳时机,高校期刊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逐步摆脱困境。

(一)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转化经营机制,使之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

文化体制改革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市场接轨,而高校期刊这种“半死不活”的运营状态,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也导致出版资源配置不合理。众所周知,高校期刊管理面临着“杂、烦、乱”等诸多问题。要想进行“一刀切”的改革势必是行不通的。所以高校期刊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依势进行,即循序渐进,分类实施。对于学术类杂志,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思想,在保留其公益化目标的前提下,学校应重视并加大办刊经费投入,减免优秀稿件的版面费,提高办刊人员待遇,办出特色,办出精品;对于那些有核心技术支撑,有行业优势的高校期刊则应转换经营机制,使之企业化,进行市场化运作,对工作人员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和绩效评估手段,培育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使期刊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办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加快改革的步伐,向“精”“、“专”、“深”转变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评估行业专业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7月11日至18日,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文资办)、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清华大学第六期资产评估高级研修班。中央文资办、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中评协副秘书长卞荣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孟至和出席研修班开班式并致辞,中评协培训总监赵金娥主持了研修班开班式;部分中央文化企业财务负责人,各地方评估协会推荐的师资、专家,部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院校教师共68人参加了研修班。

本期以文化企业发展与资产评估为主题的高级研修班,是中央文资办、中评协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双方创新培训制度、共同培养文化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参加研修的学员既有中央文化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也有评估行业的师资和专家,培训班既面向评估者,也面向被评估者,为中央文化企业与评估行业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对中央文化企业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期研修班以全面提升学员文化资产评估专业能力、领导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设置了丰富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涵盖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文化企业资产评估、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团队建设等相关领域。中央文资办副主任高书生、董德刚分别就 “文化改革发展的若干问题”和“深化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中央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为学员授课。来自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清华大学的六位专家、学者分别讲授了国内外文化企业发展比较、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领导力与执行力、团队建设管理沟通、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音乐欣赏等课程。业内三位专家重点讲授了著作权资产评估准则及操作实务、影视企业著作权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出版企业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

为提高培训实效,本期研修班通过专家讲授、案例研讨、小组交流、专题沙龙、参观考察文化创意企业、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企业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的交流。通过研讨与交流,学员们进一步认识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了解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认清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资产评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熟悉了文化资产评估的方法,厘清了资产评估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思路。

学员们一致认为,这次文化资产评估高级研修班的举办非常及时,对于推动中央文化企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家普遍反映,通过培训,启迪了思想,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提升了能力,对做好中央文化企业改制及文化资产评估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中央文化企业的学员们表示,在中央文化企业改制中,要充分利用资产评估的专业优势,积极支持、配合评估机构做好文化资产评估工作;资产评估行业的学员表示,文化产业振兴,评估行业责无旁贷,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文化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提升文化资产评估专业能力,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价值评估与发现的功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特征;路径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文化体制改革概述

(一) 文化体制改革概念界定

为了探讨方便,需要首先界定文化和体制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范围上讲有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之分。本文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制度的定义按外延可分三种:一种是关于整个社会形态的,如原始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一种是社会形态下的具体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还有一种就是在一种社会制度下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本文所讲的体制就是指第三种范畴。

文化体制改革也有三个层次涵义:第一层涵义指文化体制改革本身而言,它要从根本上打破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原始体制,而并非对原始体制进行简单的调整,修改或细节的改良。第二层涵义指文化体制改革的功能,它要通过改革原有文化体制制约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其发展。第三层涵义是指文化体制改革影响,它是在第一层涵义和第二层涵义的基础上,接着引起社会各层生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变革。本文所讲的文化体制改革指的是第三层涵义。

(二) 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体现

1、首要价值

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价值,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二位”方向和“双百”方针,培育“四有”公民。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正是对这些些思想的积极实践,同时也是对这些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2、重要价值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我国多年来的文化建设,固然成果丰硕,但就文化学意义上的建树而言,并不理想。政府主管部门一度重视的是文化的政治功能,或者经济效益(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便是其典型思路)。已经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论著,往往重视的是文化的起源和性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分类、文化的动力等等,而轻视甚至忽视了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主体、文化秩序、文化市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等问题。从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建设的角度看,文化体制改革所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理论的丰富。

3、理论价值

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理论价值,是深化了人们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文化是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党的十五大以来的明确认识,而这两年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单位和公益性文化单位,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文化单位和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文化单位,从而按照不同需求发展文化,是文化体制改革带给人们的明晰认识。同时,也是对过去很长时期把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的认识的一种超越,一种进步。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以及新时期下的特征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从1978年算起已经总过了30多年的历程。如果从时间上看,大致经历力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年——1992)体制恢复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长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也推动了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对文化体制而言,主要是恢复到“”之前的体制上去。这一段主要特征:1、在新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文化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2、这种体制主要参考苏联模式;3、与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二)第二阶段(1992——2002)摸索进步阶段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的发表以及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入活力血液,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自身的发展。这一段主要特征:1、文化事业在改革中快速成长,实力不断增强,但主要体现在其规模的扩大以及数量的增多;2、重视法制作用,大力进行依法管理,颁布了很多法律条规;3、把建设文化集团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三)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深化拓展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确定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重要纲领。这之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更加清晰。文化体制改革被放在了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位置,新的时期文化体制改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1、时代性: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大变革大融合的时代,并引导人类社会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文化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渗透,文化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巨大动力,被称为“软实力”。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战略问题,更是文化战略问题。因此,我国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成关键,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推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立足世界。

2、科学性:新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以法制为基础,深化改革依据健全的法制,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把规范性放在首位,加强引导监督,注重吸收科学发展的先进成果。完善的文化市场法规体系逐渐成熟。

3、创新性:时代性和科学性要求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把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相互结合,改革带动了创新,反过来创新又推动了改革。逐渐摒弃了形式主义,根据时代新形势创造出相匹配的新内容。文化市场蓬勃活力,文化产品种类繁多,但文化产业纷纷以“创新”为灵魂,创新才能取胜。

三、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体制中出现的问题

(一)配套环境成长缓慢,制约改革进程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拓展时期,影响它的主要配套环境主要指:1、经济体制改革能为其开创多大的改革平台,支持水平有多高;2、政治体制改革能为其提供多大的潜在空间;3、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能给予其多少扶持力度。改革越深入,对它的配套环境要求也就越高。而目前看来,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环境真正给予扶持力度并不高。

(二)政府包揽,缺乏活力,良性发展道路尚未形成

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角色任由计划经济的烙印。在很多方面仍然是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政府对文化单位和文化组织人具有绝对的控制。以一种“父爱”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给予了种种“爱护”,正是这种“爱护”成了文化事业活力发展的束缚。整个文化市场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缺乏进取精神。

(三)文化行业差异扩大,导致复杂改革局面

不同文化行业的在社会中的地位,经济状况依然是分化状态。挂靠国家行政权力的能控制优良文化资源的文化行业,例如,出版社,广电等能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增加行业利润,这样越加的在市场上有地位。而另外的一些拥有非经营性资源的文化行业,例如,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则往往因为经营困难而落后其他行业。行业之间的实际差异,使改革局面很复杂,难以以一种简单的单一模式来一概而论。

(四)人民精神文化要求日益增大,文化产品供不应求

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化需求过去更加强烈。要求在信息提供、知识支撑、思想启迪、审美娱乐方面及时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然而目前,我国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还不多,使文化茶品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四、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配套环境,支持引导改革环境

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将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扎实平台,可以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现代化工具,缩短区域差距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赋予文化体制以正义的价值。建立全国性的对文化单位的保障制度,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尤其对公益性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二)准确定位政府角色,由“管办”角色向“引导”角色转变

新时期下,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局面,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政府的角色也应该从“父爱”到“独立发展”转变。政府作为文化组织的直接资源提供者应弱化,政府是仲裁者,积极引导文化组织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权力逐渐从对文化组织的微观管理中退出。文化组织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由社会承担。

(三)区分行业,重组业务,增强改革活力

不同行业差异的存在,使得政府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现实中的差异。区分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推动公共文化部门和广电出版社等部门分别按照行政化方向和产业化方向前进。同时根据行业差异对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重新进行整合,将原来政府对广电,出版社的管办的职能分离出去,增强所有文化行业的活力。

(四)增强文化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3-0018-08

一、引言:从迅速增长的研究势头说起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许多研究成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系统总结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厘清文化产业的今后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客观再现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概况,我们以“文化产业”为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了“精确”式搜索。从搜索结果看,1990年以前的文章极少,忽略不计。从1991年起,笔者将各年的论文数量进行整理,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数量在30年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仅按研究成果的数量进行划分的话,可将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91-1999年、2000-2005年、2006年及以后。

从1991年到1999年,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少,一共224篇,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仅为24.9篇。从2000年开始,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出现两个跳跃式增长年。2000年是第一个跳跃式增长年,从1999年的97篇跳跃式增长到2000年的257篇,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6倍。其后各年是:2001年的论文数量为347篇,2002年的论文数量为450篇,2003年的论文数量为821篇,2004年的论文数量为1091篇,2005年的论文数量是1506篇,2000-2005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745.3篇,是1990年到1999年平均论文数量的30倍。2006年是第二个跳跃式增长年,2006年的论文数量是2005年论文数量的1.9倍,其后各年的论文数量分别是2761篇、2511篇和3303篇。2006-2009年平均每年的论文数量为2864篇,是2000年到2005年平均值的3.8倍,是1991年到1999年平均值的115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较少,即使有少量的研究,也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呼吁,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少有人去思考将文化产品市场化的问题,更不要说产业化了。另一方面,与我国文化体制有关,当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期,事业体制仍然是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国家通过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拨款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国家拨款支持,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变化与阶段性特点

文化产业政策可以被视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与缩影,它影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调。深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变迁历程,有助于理清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事业大多数由政府部门主导。当时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文化属于事业属性,理所当然应该仅由政府部门掌握和控制。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行业开始出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这些行业包括大众娱乐业、广告业、文化制造业等,而针对这些逐渐市场化的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化部门开始意识到文化产品产业化的趋势。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对以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政策。

1998年,文化部富有前瞻性地组建了“文化产业司”,专门负责有关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协调和管理工作。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七次集体学习,听取有关专家关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对策”的报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政策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程度空前,并出台了许多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2005年4月20日,《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首次对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准入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制度创新时期。同年,国家相继出台若干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等。与此同时也出台了支持文化单位改制的有关经济政策,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规划,也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0年3月19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精神,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具有纲领性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相关的改革政策已经提到了政府工作日程并成为文化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笔者将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归纳为文化经济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四个方面。

1.文化经济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急需经济来带动。因此,以经济促进文化产业的观点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杜长胜(1991)认为文化经济政策在当时急需调整,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则是促进文化事业的市场化。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此时以文化促经济的发展研究也相应出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后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响应,其代表性成果有乔然(2002)、郑百灵,周荫祖(2002)等。于晶娜(1999)、叶南客(2000)、姜燕(2007)等通过对文化与经济二者共生互动现象的深入研究认为,经济蕴涵文化,需要文化;文化依靠经济并反作用影响经济,经济与文化的并重和交融,文化与经济的复合化或一体化,将是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走势。

文化经济研究的成熟也促成了文化产业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而独立出来,提倡建立文化产业学的代表学者是胡惠林、刘吉发等。其中胡惠林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文化产业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架构的研究将三者的内容得以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刘吉发则认为文化产业学是文化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2.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

由于我国特殊的计划体制,文化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被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并主要由政府的文化部门负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文化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文化产品出现市场化趋势,与此相对应,政府开始反思以往的文化发展政策,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一新的领域,对于文化体制的改革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特有一种现象,这是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所致,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着正确方向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傅守祥(2004)认为,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的需要,更是文化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p1任彦申(2005)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人才,解放文化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刘轶(2009)以上海市为例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

正确的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是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杨立民(2004)认为,“改革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采取: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采取: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张旭明(2004)则指出,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求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速文化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文化制作产业链,进一步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四个重要环节,并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体制突破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典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引进外来文化、国家重点扶持与市场机制调节等关系”。尹忠海(2004)认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必须清除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关系的误解,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清除观念。

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黄晓华和曹怀通(2007)列举了海南省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了指导。马敏和傅才武(2009)将新时期文化政策定位为在大发展大繁荣目标下实现文化体制创新。

3.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学术界对于地区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广泛认同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优势发展各自优势文化产业的观点。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影视娱乐产业以及旅游业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例如钱光培和高起祥(1997)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铸成新的经济支撑点,是北京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二难选择困境的战略抉择等。

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问题上,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各个学者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不同,因而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例如,林熠(2003)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建立了测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花建(2005)和赵彦云等(2006)运用统计指标赋权的方法,分别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4.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是文化产业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三个方面。

(1)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是研究如何用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学者们根据自身对文化竞争力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不同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花建(2005)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7个体系板块。徐桂菊、王丽梅(2008)设计的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文化资源系统、文化管理体制系统、文化市场系统、文化创新力系统、文化输出力系统五个子系统。应该说不同的指标体系都有其一定的科学性,都能较好的囊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是目前并不存在一种得到大众认可的指标体系,并且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指标体系。

(2)文化产业竞争力应用方法的研究。“钻石模型”是目前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多的方法。毕小青等(2009)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分析,以“钻石模型”为基础,构造了一个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张立伟(2005)、杜友君,商建辉(2009)分别讨论了“钻石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实际应用。除了“钻石模型”外,也有其他学者应用不同方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曾咏梅(2009)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检验。㈣也有学者通过SWOT分析法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主要有汪清蓉、杜学军、陈伟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相同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估结果也是存在差异的,每一种评估方法或模型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如何根据地区实际采取相适应的评估方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即如何利用优势文化资源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史征(2008)建议要通过集群式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任彦申(2005)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应当加快推进”,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邢军(2007)提出了“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融合,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创新机制”等3个具体政策。

此外,“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还有众多专著成果,它们是“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

分。主要有:

(1)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如《文化产业学》、《文化产业论》、《文化产业学概论》、《文化产业导论》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存在的背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历程,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与基本规律,文化产业的结构、组织、运行机制、政策等众多方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做了系统总结。这对于全面了解文化产业,从宏观和整体角度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著作。如《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这些著作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体系、企业结构与微观运行、生成机理以及文化产业在不同经济产业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做了系统详尽的阐述。

(3)文化产业发展案例的著作。如《国际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等。这些著作除了系统阐述了文化产业概念、文化产业规划的基本理论,还整合经济学、规划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对典型的文化产业规划案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如何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如何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层的思考与透视。

(4)文化产业系列蓝皮书(包括各省市的文化产业蓝皮书),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如《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这些蓝皮书汇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独特视野,聚焦近几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引人注目的发展,予以思想性和专业性评说,对我国文化产业当年的发展状况予以深度扫描,介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的具体进展及国际经验,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广阔的视域。

(5)介绍国外文化产业的著作。如《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美国文化产业》等。在这些介绍国外文化产业著作里面,由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陆地教授发起的“世界文化产业”丛书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该丛书以国别为单位,分别介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文化产业市场的最新情况、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以及经验教训等,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望、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

(6)行业发展方面的著作。如《动漫产业》、《音乐编辑与音乐传播》、

《电视新闻》等。这些专著在对各自具体行业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国际成功经验,然后将中国的具体行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探讨各自行业的发展模式,指出发展的路径,把脉实际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值得指出的是,由山东大学编纂的《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是国内第一套按年度编纂,系统反映文化产业理论进程的大型文摘类权威著作。目前已出版1979-2008年各卷,完整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市场、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的学术脉络。闭今后将以《2009年卷》、《2010年卷》……的方式,每年编纂出版一卷,以期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行业模式、产业实践等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特点、不足与展望

(一)已有研究成果特点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持续走热,角度逐渐多元。从国内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整个研究过程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呈现逐渐走热的势头,文化产业的研究内容趋向多元化。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文化产业内容界定和概念研究、文化经济关系(即文化产业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应用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催生了文化产业学、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等众多新生学科。

(2)阶段性特点显著。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文化产业还没有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仅有的少数文献也只是从文化角度探讨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可行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3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增强,这直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研究角度从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到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等。2004年至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剂,国家也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更趋多样化。

(3)学术研究受政策影响较大。受特殊的文化体制制约,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对应的,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受到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比如,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研究,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研究,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等均与文化产业政策高度相关。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该类研究才逐渐成为热点。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不可否认,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研究水平不高,且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就已相当成熟,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内容。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水平普遍不高。

从研究内容看,虽然已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根据自身的学术背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例如,“非经济学派”尤为重视“文化”及“人文精神”在文化经济中的作用,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文化属性上,强调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学派”则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手段和产业化运营,强调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属性等。从整体来看,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虽然角度很多,但是涉猎的内容并不全面。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结合具体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和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而对于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文化安全的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等方面相对较少。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实际上,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用到经济模型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3)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研究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目前,从研究方法上看,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定性研究,进行定量研究的论文只占全部文献的很小比例。对于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尤其需要应用定量方法的支撑,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定量方法的应用。从研究内容上看,相当多的论文在进行理论阐述,而应用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的论文只占较少比例。这一方面,这与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来源较少有关。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应用科学的数据对文化产业进行实证研究。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有了大体了解。正如前文所言,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学术成果的理论支持,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而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期刊建设;学术论坛;科技论文;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27-02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从破冰期进入深水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改革也在进行,但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强、规模小、编制上隶属于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特点,科技期刊的改革不如公共文化体制改进进展迅速,但改革已然开始,作为科技期刊的一名编辑,我们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去开展工作,让科技期刊的运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没有隶属单位庇护的前提下,能更好地生存。

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生存,不被淘汰,转制改革后的科技期刊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期刊跟公共文化期刊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学术性,把学术性发展好,是科技期刊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术论坛是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2],而研究生是科技期刊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未来科技期刊作者的主力军,因此,如能将学术论坛与科技期刊联系起来,将对科技期刊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1 科技期刊的特点

《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3]。

1.1 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

1) 技术性和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为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服务的技术性、专业性刊物,这种特征与科研人员的专业性阅读需求相适应,比较容易吸引相关专业的读者和作者。

2) 开放性。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投稿和阅读对所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均开放,而非只对某一个单位内部或部分科研人员开放。例如,《工矿自动化》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唯一一份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的专业性技术期刊,属于开放性的科技期刊,超过80%的稿件来源于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和全国高校。

3) 读者群具有专业性和稳定性。科技期刊的读者多为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相关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授、研究生,这些读者具有浓厚的专业背景,一旦对期刊认可,将会表现出兴趣的持久性和阅读的稳定性。

1.2 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1)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4]。竞争就会存在优胜劣汰,就需要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但科技期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展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建设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2) 提高质量是期刊优先发展方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必须逐渐提高期刊质量才能保证生存。科技期刊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和广泛的读者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良好经营。

3) 经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科技期刊多是挂靠在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随着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改制,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和经营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编辑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在经营模式上,编辑部已不能单单依靠挂靠单位的支助,更多需要自主创收,而创收的前提是期刊要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认可度。

4) 编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Office工具及各种企业通讯管理系统已被办公室员工所熟知。科技期刊的编辑自动化还不仅限于办公自动化,更多的网络投稿系统、专家审稿系统、编辑办公系统在科技期刊中被应用。以《工矿自动化》 网络编辑系统为例,网络采编系统自动登记稿件信息, 无需编辑再人工登记稿件、填写作者信息、分配稿件编号等,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初审稿件可通过网络直接传给专家或主编进行进一步处理,终审结果也可直接通知作者,且稿件的审稿情况可自动记录,一目了然, 便于日后查询。责任编辑可对录用稿件进行在线编辑加工,且该过程中可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另外,系统还与知网版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了功能整合,提供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功能,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查看稿件的不端文献检测情况。采用该系统后,只要能够上网,编辑即可随时随地办公,突破了办公时间和场所的限制[5]。

2 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当前在高校有多种多样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这些论坛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师生广泛接受。学术论坛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科研灵感、开拓研究视野、探讨技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也为科研专家和研究机构展现技术实力、推广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学术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促进知识交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使知识不断扩展。知识的扩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加强交流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当两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并产生新的思考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才能更深一步。

2) 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需要思考、试验与实践,同样需要学术讨论与争论,学术论坛就是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术论坛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辩论,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由此可见,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科技期刊能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术论坛,不仅会受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在相关专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知名度。

3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的举措

3.1 选定参加人员和地点

1) 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服务范围决定了学术论坛的参加人员应是期刊所报道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虽然专业相近,但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技术成果的观点则不尽相同,组织这些人员在一起讨论交流,对他们各自的技术发展都有益处,必然得到参加者的积极响应。以《工矿自动化》期刊为例,该刊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就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参加学术论坛,高校主要有煤矿类专业院校、信息工程类相关院校、自动化类相关院校,研究院所主要有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煤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和相关专业的地方研究所,企业主要是指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2) 学术论坛地址的选择同样重要,好的地点可以更好烘托学术氛围、增加参加者兴趣、提高学术论坛效果。本着重点针对在校学生的原则,学术论坛地点优先选择高校,既有利于师生参加,也可以借助高校的各个平台宣传科技期刊,如高校图书馆、学校社团等。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学术论坛的地点也可以选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所在地,这更有利于论坛的组织,同时可以邀请参加者参观编辑部的工作环境,让参加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发展历史,让编辑与作者更好地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心得,促进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市场认可度。

3.2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 主题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

学术论坛的主题必须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这是一个基本点,否则,对本期刊的建设没有作用。主题可大可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一项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小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小的技术突破,可以请相关技术尖端人才进行讲解。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期刊的建设,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人才、学生了解本期刊,扩大期刊的知名度,举办学术论坛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展开。

2) 选定本期刊发表过的高水平论文。

高水平论文是最能代表一个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如果一个科技期刊没有几篇可以代表本行业最高水平的论文,那科技期刊是没有含金量的。邀请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作为学术论坛的特邀嘉宾,既可以提高学术论坛的质量,也可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高水平论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参加者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期刊质量的认可,随着论坛的持续开展,要让参加者逐步养成阅读期刊、向期刊投稿、引用期刊论文的习惯。学术论坛对于科技期刊建设的作用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4 结束语

在当前文化体制深入改革的环境下,该文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性,借鉴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阐述了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促进科技期刊建设的具体举措。学术论坛是高校和学术界经常举行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将其引入科技期刊建设,必将极大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步刚,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7(8):23-34.

[2] 李昌新,李雪芹,卢玲,刘国瑜. 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2):75-77.

[3] 张欣,刘亚萍,王吉晶,李娟,史谦.高校专业性科技期刊的特点及其品牌创建[J].学报编辑论丛,2007:12-15.

[4]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体制改革;超真实;“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093 ― 02

由于网络的普遍使用,人类社会正在逐步接近鲍德里亚描绘的虚无世界,用现实的指涉来替代现实的第二媒介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我国文化理论的视野下,以“大众文化”为特征,以人民为指向的框架是十分清晰的。为了避免官方体制改革话语和大众文化消费话语存在的“两层皮”趋势,有必要对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总结客观规律,以适应现实潮流的话语形态来话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方向明确,成果斐然。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期与变迁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滥觞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整体的发展阶段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期(1978――1992)

中央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即对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体制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同时限于社会历史原因,这一阶段我国的文化体制建设主要参照苏联模式,文化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文化团体、文化机构重复设置,管理上没有正常的人才流动和淘汰机制,总体上机构臃肿,人员懒散,文化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文化体制改革以“恢复”与“摆正”为主要着力点。

这一时期齐齐哈尔市按照中央和省的各项具体指示精神,认真分析文化体制在现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积极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一时期的文化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的发展需要,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强,多元的文化消费和自主性文化选择成为文化市场的突出特征。

第二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中期(1992――2002)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启动。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同志在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转变文化管理部门职能;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齐齐哈尔市文化体制改革第二阶段探索主要围绕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建立竞争机制,增强活力;培育文化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市场繁荣有序发展;文化管理部门加大自身改革力度,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建立保障机制等方面。

第三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近期(2002――2014)

这一阶段首先提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以解放生产力,增强软实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争论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还是发挥积极作用。文化体制改革由被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思路变为主动地“探索出路――政策扶持”创新思路上来,自发转向自觉,行政意志转向市场和资本的力量推动,将文化体制改革上升到战略高度。这一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围绕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更加细致和健全。文化建设的本体化、本土化要求,实现制度上的革新和突破。

这一阶段齐齐哈尔市文化体制改革也获得了突破。在中央和省的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一边深入学习,一边深化实践,取得了多项突破。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性保护,成为文化建设本土化探索中的一个成功的个案。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完善都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到城市的文化定位,小到文化企业的政策支持,这一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清晰,效果斐然。

二、文化体制改革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社会的基本矛盾依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当今社会中人民的多元诉求和政府的一元意志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文化建设将拓展为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功能、作为“主流意识培养”的政治功能、以及作为“民主协商”通道的公共。

(一)变化中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对于文化的基本认知是它的“事业”属性,这是固有的意识形态范畴,因此“管”、“教”和“引导”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文化产业”的概念提出后,“转变政府职能”、“宏观调控”和“有效治理”成为新的关键词。“文化大繁荣”的视角下,要创新文化行政管理方式,善于运用多种管理手段,体现人文关怀。

(二)不变的文化体制改革落脚点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今文化产业市场化已经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主线。将政府错安在文化市场上的双手收回,解放文化生产力,制度用来保证文化产业的协调有序发展,而非一元意志的干预和主导。

文化产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作用的实现,得益于文化体制深化改革的结果。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关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培养,加强对文化小微企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

(三)公共性: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点

克里斯?比尔顿“以文化艺术引导经济复兴的方式越来越受到追捧,其间的原因并不在于这种方式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产出,而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塑造一个国家或地区富有“创意”的形象而间接提升经济影响力”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公共性探索,关注文化建设中的人的问题,将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功能。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只有提供机会和可能性使更多的人热爱并主动参与其中,才能够从意识形态上有所指导,同时也就有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设施、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强化其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文化设施长期免费或优惠开放的保障机制。同时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突破文化产业创新快速发展的瓶颈。

三、城市文化体制改革的社会理论依据

文化产业是现代文明传播的科学媒介,它与现代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独特的文化关系,这一关系集中反映在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应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地位,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关系。

(一)“文化工业 ”的批判和“大众文化”的勃兴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是站在社会精英视角的发声。而伴随着“工农兵文化”出现的我国的“大众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是全民通俗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每一种社会结构,都是一种文明程度的反映,是一种文明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反映,因此,每一种社会结构一定有一种具体的与他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文化存在的结构形态与之相适应。

(二)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基本组成的文化力量

文化产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直接和现代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产业的现展与社会相应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形态密切相关。因此,文化产业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的任何变动,实际上都反映了一定条件下,人们的文化关系和社会的文化结构的变动。,当经济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文化产业反映的文化也随之而变化。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要以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基础。

(三)作为社会政治结构基本形态的文化权利

文化在常态化以意识形态的状态存在,文化结构正在动态地表现一个国家的文化权利关系,即文化经济关系和文化政治关系,表明什么样的人群所处的文化位置、拥有的文化权力、掌握的文化资源、可动用的文化资本以及文化消费能力。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让我们看到文化作为接合知识的特征与责任。同样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具体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研究,尊重现实的重要性。

四、城市文化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

文化体制改革宏观层面上要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政策,合理界定关系,提升文化竞争力。中观层面上切实推进制度创新,规范行业行为;微观层面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创新,建设一批灵活高效的市场竞争主体。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需要研究者切实关注人民群众所思所想,关注文化市场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离开书房,走进社会实践,走进社会的真实图景。

(一)文化市场主体受到的体制

“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思想意识、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政府行为等方面。市场主体的培育缺少主动创新性和开放的思路,区域文化合作缺少连贯性。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制定的改革方向振奋人心,但是在实践中无法落实。

文化体制改革主体策略:

在文化市场秩序、文化政策规划、文化产业布局上进行合理引导,灵活有效地实施管理。依法治国,实现开放、规范、科学化管理。同时保证文化企业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中实现创新。

(二)文化体制建设落后于文化产业实践

在现实中很多文化制度的制定缺少对实际的有效指导。或脱离实际成为“书房政治”的体现,或因为过于宏观而无力指导实践。例如1951年颁布的“乡镇文化站条例”对比2009年10月1日最新形态,从内容上看没有实质的变动,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的文化需要。体制内的文化产业结构复杂并缺少法律依据,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意志多元、前景模糊。

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策略:

同志强调,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无论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在不丢阵地的前提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活文化机制。以人民为阵地也是文化公共属性的基本体现。无论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还是区域文化象征符号的淬炼,都要围绕着人的价值与利益诉求。

〔参 考 文 献〕

〔1〕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