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17:48:44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制度文化差异

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理论。其中大家对家庭制度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耳熟能详。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军事战争,使男子成为社会的主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周易》有云:“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推崇妻受命于夫和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妇女应“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纲常关系。西方的家庭观念淡薄,个体本位主义浓郁,虽也存在过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由于受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平等和自由权利。体现在翻译上,表现为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采取的翻译策略各不相同,以“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为例:杨译:Quiteamodelofwifelysubmissionandvirtue,aren’tyou?Onlyyoucarrythisobediencetoofar.霍译:Imustcongratulateyouonyourwifelyvirtue-thoughImustsaythatinthiscaseyouarecarryingwifelinessalittlefar.毋庸置疑,杨、霍二人翻译的各有千秋,霍把“三从四德”一词译为virtue,省译了“从”的内涵,把“贤惠”一词译为wifeliness,无形中提升了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但翻译的也是文从字顺,用奈达的同构理论来看也是形神皆备,但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角度看,杨的翻译更能反映源语文化的特征,表达原文的真实意义,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异域风情,从差异中获得新知,还能保护源语民族的文化特色,丰富译入语的文化,特别是在当今英语文化主导全球的文化潮流的背景下,意义愈加非凡。

(二)心理文化差异

心理文化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2]。其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中举足轻重。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域的海湾、岛屿之上,农业耕种条件差,商业贸易相对发达,但变幻莫测的大海不断的干扰着当地的商业贸易,迫使他们开始认识宇宙自然,而宇宙自然的规律又往往是抽象存在的,这就孕育了最早的历史理性主义文化,高度重视逻辑推理,相信只有遵循正确的逻辑步骤才能求得真理。而我国占据了整个亚洲东部最大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科学技术相对滞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观念,再加上佛教思想(认为静默、沉思、等待,真理会自然而然地显现)的影响,共同催生了中国人用系统、全局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思维。

二、文化影响下的翻译策略宏观翻译策略:

(一)洞察文中的文化内涵。

有些文章中的文化符号比较明显,我们可以一眼辨之,有些则比较隐晦,需读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然写者有意,听着无心,其中的内涵只能埋没。例如:Life,aseverybiographyandobitIhaveeverreadconfirms,iswhathappenswhenyouaremakingotherplans.文化积累不多的人看普普通通,但如果是列侬的歌迷或有相当的背景知识,他一定能辨出,这和BeautifulBoy中的Lifeisjustwhathappenstoyouwhileyou’rebusymakingotherplans.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归化和异化旗鼓相当,不分轩轾,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好的译文是归化和异化的完美结合。

三、微观翻译策略:民族特色词的翻译

(一)直译法

用拼音直接写出单词或用英语直接翻译。例如:剧名《刘巧儿》可直接译为LiuQiaoer、风水译为(Feng-shui)、麻将译为(Mah-jong)、功夫译为(Gongfu)。

(二)异译或增词进行解释

例如:若有必要,在译松、竹、梅岁寒三杰时,可把它们的寓意进行增词解释。得陇望蜀若译为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意思可能不能有效传译,这时就可异译为Themoreonereceives,themoreonede-sires。

四、小结

中西方文化自成体系,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心理文化,各方面都包罗万象,译者只有做一名真正的文化人,洞察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空缺、文化错位等现象,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文化传真,搭建中西方沟通的桥梁。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西洋绘画又可以分为:油画、水粉、水彩、素描等。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画种,但是他们对绘画技巧的要求之多、内容之丰富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要求有光影、明暗、冷暖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又要有度,不能盲目的乱变化。西洋画最早进入中国是在传教士来华传教时开始的,当国人看到西洋绘画的时候很是惊讶,众说纷纭。18世纪的官员、批评家、画家邹一桂就很好的概括了西洋绘画的特征,他说:“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於阴阳远近,不差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宽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这很有力的说明了西洋绘画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对形体的塑造、光影、明暗、冷暖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正是有了这些要求才有了姜绍书的评价“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跃跃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自从利玛窦来华传教后,大量的西洋绘画开始流传到中国,在我们大力发展国粹的同时又得以见识到了更多的画种,也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西洋绘画。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相比较,不仅仅是思想的不同,在题材和技法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二、绘画题材和技法的差异

(一)中国绘画起初的中国画在人物画方面是以记录为主,主要是记录王公贵族的生平事迹,还有大的事件和活动。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就是记录唐太宗接见禄东赞时情景的一幅绘画。在山水画方面主要是以名山大川为主,或是林间小屋,但都是要有诗情画意的,让人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画面有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五代时期荆浩的《匡庐图》,画中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林中幽径,所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意境感觉。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傅抱石对绘画的评价,他说:“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所以中国画是抽象的和象征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说明,正是因为是哲学的才会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正是因为是文学的所以才会是那么起伏跌宕,然而又不失精彩。在技法上,中国绘画有勾、皴、点、染。强调笔法和用墨,设色方面主要是要求随类赋彩。他们的每一种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而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譬如中国绘画技法中的用墨,它又分为泼墨、破墨、积墨等,他们在绘画当中的每一种用法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一种用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而有时候又要几种混搭才能使画面出效果。这就是中国绘画变幻莫测的地方。

(二)西洋绘画西洋绘画最初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圣经,多数是关于上帝或天主,因为西洋画家多数信教,大多数是教徒。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爱情的,那是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西洋绘画也很讲究技法,绘画时追求构图的完整、比例、还有透视。绘画的过程中,讲究光影、冷暖。西洋画家们运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西洋绘画的视觉真实效果,使画面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正像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理中这样评论了一幅西洋绘画:“所画天主,乃一小儿;一妇人抱之,曰天母。画以铜板为登,而涂五采于上,其貌如生,身与臂手,俨然隐起登上,脸之凹凸处正视与生人不殊”。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差异。然而在中西绘画的差异里不仅仅是题材和技法的差异,也还有材料等方面的差异。

三、绘画材料的差异

中国绘画所用的材料比起西洋绘画要简便的多,起初所用的材料只有毛笔、宣纸、墨、砚台、水,后来慢慢才有了其他比较丰富的颜料。这些工具在携带方面是很方便的,所以中国画更适合野外的写生,因而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很有益的。然而西洋绘画最初的材料就比较麻烦,因为西洋画最初是以鸡蛋坦培拉、画布、画框、排笔等为绘画材料的,在材料中鸡蛋坦培拉的制作又是相当麻烦的。和中国绘画的材料相比较而言,西洋绘画的材料除了在制作方面比较麻烦外,还不利于携带,所以他们更注重在室内对人物肖像、静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透彻的研究。总结: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享受在大大的提升,而绘画又在精神文化里占有一片天地,因此绘画艺术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每个人对绘画的理解和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是相距千里的中西绘画呢。所以说中西绘画的差异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1923年,冰心再次强调母爱的神奇:“‘母亲的爱’打千百转身,在世上幻出人和人,人和万物种种一切的互助和同情。”[8]1221924年的小说《悟》则延续《超人》的话题,冰心让主人公星如“见到了”造物主所呈现的万全“宇宙之爱”的画面,让她在同自然的交流中,思想和情感常抵达忘我、超自然的神秘境界,泛神论色彩十足。的确,冰心的自然、母爱和童贞都具有神圣性,具有引导人灵魂转向的功能。但冰心的路径却不同于基督教,冰心试图让爱把所有人相连,用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其中的逻辑是:从自然、亲情、童贞的爱出发,从身边开始,再突破亲亲原则,推向所有人,从而让爱溢满全世界:“不但包围着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4]114这很有由己及人的传统色彩,当然也有泛神论意味。这样的自然、母爱、童贞显然如同上帝之爱一样超越神奇,因此,美好世俗情感也就对上帝之爱进行了置换,冰心也就完成了她“爱的哲学”的世俗化,把它建立在自然性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自然、母爱、孩童之爱;冰心也就完全站在了世俗立场,走上了把世俗价值美化、圣化的传统道路,倡扬和呼唤人的自然情感。基督教则始终以上帝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再进入世俗世界。当然,冰心仍然言说上帝,但这上帝与自然无甚区别,她仍然敬佩耶稣,但耶稣只是一个道德完满之人,她所接受的基督教也就成了一系列文化符号,缺乏神圣超越价值,作为启示宗教的本质已祛除。冰心以自由主义神学方式接受基督教,并受泛神论的影响,建构她的“爱的哲学”。她拒斥了基督教的神圣彼岸价值,最终把爱的根基建立在自然性的基础上,实际也就走在了传统之路———由此可见冰心对传统的信任和归附。当然,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对社会敏感的冰心,对中国传统和现实的危机感受深刻,她不可能在传统中自满自足。西方文化的视野和海外留学的人生经历,让冰心认识到中国传统和现实的欠缺。面对这种缺失,冰心希望从西方文化中吸取优秀资源,主张走中西结合之路,解决文化和社会的现实危机。这种探索集中体现在她于1934年写的《相片》中,因此,有必要对这篇小说作详细分析。

《相片》写一位来到中国28年的美国基督徒施女士,由于错过了美好姻缘终身未婚。后来,施女士收养了一名中国孤女———淑贞。施女士真诚地爱中国,尊重中国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淑贞。在施女士教导下,淑贞保持娴静、温柔、体贴的中国传统美德。但施女士觉得淑贞太过文静,与她所熟悉的西方人相比,缺少青年人应有的活力。因此,施女士决定带淑贞去美国新格兰一趟。在美国生活的一年里,淑贞慢慢融入美国生活,逐渐感染、学习到西方人的活力,灵魂和生命中活泼的因子被激发出来,而且身体也得到了解放,有了“窈窕的躯体”,显得“异样的动人”[9]67。这让施女士有了自惭形秽之感,进而感到恐惧。最终,施女士决定马上带淑贞回到古老中国。这篇小说跟冰心其它小说一样篇幅不长,但艺术手法更为纯熟,小说充满意象,含蓄而深刻,融重大主题于日常生活之中,赞美生命与爱,写出了中西文明的交汇融合。冰心的基督教观也得到显现,人物刻画生动、复杂,是叙事性与抒情性高度融合的作品,从文学角度来讲,是一篇难得的上乘之作。但小说对中国文化缺陷的诊断和对西方文化优点的判断,以及对基督教的看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冰心与同时代许多人一样,认为中国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但她并没有因此丧失文化自信,她让施女士给淑贞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赋予淑贞传统美德,甚至让施女士也中国化,28年来,她已经习惯在中国生活,反而对家乡新英格兰看不顺眼,住不习惯,施女士为化中国而来,却被中国化。在冰心看来,中国文化灵魂还在,中国文化危机和缺失不是根本性的,而是小缺点。中国文化就是缺少活力,压抑人的自然情感,缺少对人望的尊重,其弊病在于传统的禁欲主义。而西方文化的精华正在于其活力:“西方人活泼、勇敢,他们会享受,会寻乐,他们有团体的种种健全的生活。”[9]66所以,只要我们向西方文化借些活力,解除禁欲主义,激发人的自然情感,懂得爱与生活,那么健全的人就会出场,中国文化就会得到新生。冰心通过淑贞这一形象暗示:中国文化一旦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就会孕育出新的充满活力的文化体。

在这部小说中,冰心完成了对基督教由早期的激赏到批判性剔除的转变。这时的冰心不仅认为西方文化优点跟基督教没有什么关系,还加入了她之前创作中没有的对基督教的批判,小说借李天锡之口批判美国基督教人士的文化优越感:“更使我不自在的,有些人总以为基督教传入以前,中国是没有文化的。”[9]64更批判基督教教会教育:“在有些自华返国的教育家,在各处作兴学募捐的演讲之后,常常叫我到台上去,介绍我给会众,似乎说,‘这是我们教育出来的中国青年,你看!’这不是像耍猴的艺人,介绍他们练过的猴子给观众一样么?我敢说,倘然我有一丝一毫的可取的地方,也决不是这般人训练出来的!”[9]64这是萨义德对惯于简化的殖民主义认识论及随之产生的等级观念的批判的先声,因而这一作品具有挑战白人权威的意味,《相片》也因此成为后殖民主义批评的一个典型范本[10]64。可见,30年代的冰心对新人格的追求仍然是坚持的,但很显然在《相片》中她已经放弃了早期认为基督教能塑成新人格的思想,反而认为基督教本身就是对人自然情感的压抑(施女士的人生充满压抑),与中国传统弊病如出一辙。此时,冰心呼唤的是人的自然情感,要借用西方文化去恢复这种自然情感。其实,中国文化传统并不是没有冰心所提倡的团体生活、张扬人欲的一面,中国文化传统深层的弊病在于没有为人的存在寻找到神性基础,所以难以在历史和现实中真正维护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难以凸显人的主体性。因为仅从现实世界来观察历史与现实,来观察人,人也就没有任何先在的神圣价值可言,个人也就总是被家族、民族、国家,或某种客观规律所吞噬,所以,中国传统的个人要不就是依附于家、国,要不就是杨朱式的极端个人主义或阮籍、嵇康式的个人享乐、主义。中国文化压抑人性的弊病绝非靠吸收西方文化张扬人欲的“精华”就能解决,要改善中国文化,“关键在于如何确立生命的神圣标准,提供生命的神圣动力,在传统向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由里而外、自下而上的转化。”

冰心所倡导的中西文化调和方式,其实又回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套路。所以,冰心不可能用基督的救赎之爱去改塑传统儒道精神,只会用传统万德自足去消弥救赎之爱,本质上是排斥基督教参与生命塑成的,也就不可能为生命注入神圣价值,不能给生命提供神圣动力。当然,冰心对基督教的批判更多集中在施女士的塑造身上。施女士充满爱心,对人和善,来华工作兢兢业业,真诚地爱中国,爱中国人。但冰心更突出她的失落和私心:施女士与毕牧师结合的希望落空,她的心情跃落低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如死水般陷入寂静、狭小而绝望的境地;淑贞进入她的生活,驱散了她的孤寂,而当淑贞慢慢长大,她一想到淑贞会出嫁就感到害怕,施女士为淑贞过于娴静担忧,带她去美国沾染西方的活力,但当淑贞身上真正散发活力而有魅力时,就又恐惧了,连忙要带淑贞回到古老中国,施女士对淑贞的爱也就变成了自私地占有。冰心如此复杂深入地刻画人物,这是她先前创作中所没有的,从小说人物塑造来讲,对施女士的书写无疑是很成功的。但小说以此批判基督教圣俗二分,是对人自然情感的压制,明显反映出冰心对基督教理解的偏差。《相片》把施女士塑造成一个因结婚不成就陷入枯寂生活,并因此成为有些自私和变态的人物,这其实是冰心以自然情感来观察人,放逐基督教神圣价值、拒绝神性关怀的结果。基督教并不反对人的的欲望、情爱,《圣经》赞成两性的结合:“那人独自生活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他。”(创世记2:18)并且高声赞美爱情:“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雅歌8:6-7)最难能可贵的是,基督教观念为一些因各种原因错过婚姻或不能婚姻的独身者提供了神性关怀。保罗说:“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女儿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这样看来,叫自己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他出嫁更好。”(哥林多前书7:36-38)可见,在基督教的观念里,结婚是正常的人生轨道,独身是特殊的情形,但不论是结婚还是独身都合理,都为神所认同,这就为人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不像中国传统观念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专制,也就不会把独身视作一种可怜、可悲、反常的现象。中国传统观念是从自然情感和社会现实(家族)需要出发,从这一层面来讲,这一观念无疑是合理的,但不能从更高处看,忽略了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也就会给人带来压抑。而基督教则从神性角度出发,关心每个个体的人,这两种状态都是好的,这就为一些独身者提供了神性和精神的关怀。显然,冰心完全拒绝了基督教对独身的神性关怀,而只用中国传统的自然情感去观察、塑造施女士,施女士当然就成了一个可怜、可悲的被压抑的形象。虽然冰心努力把施女士塑造成一个充满爱心的好人,但仍然不能掩饰这爱的脆弱,显得自私而变态。的确,冰心所塑造的施女士对淑贞的爱不是来自灵性,而是来自自然情感(同情淑贞和驱散自己的孤寂),用基督教的话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欲爱(Eros),而不是基督教的挚爱(Agape)。瑞典神学家虞格仁简洁地区分过欲爱和挚爱:前者是自下而上的爱,以自我为出发点;后者是自上而下的爱,以上帝为出发点。这是两种不同的爱,人并不能借自己的努力由欲爱达致挚爱,而是得借挚爱之恩赐开始尘世的生活[12]429。

冰心离弃了基督教的神圣价值,她的“爱的哲学”必然得从自然情感(欲爱)出发,而欲爱不可能自下而上达到挚爱。那么,施女士的爱走向对淑贞自私地占有是自然的事,全面暴露了她把“爱的哲学”建立在自然情感上的脆弱性,存在着解体的危险。冰心把“爱的哲学”建立在自然情感上,必然会被现实牵着鼻子走,最终坐实在家人、集体、国家或领袖身上,因而神化世俗对象,其爱也就越来越局限,不断向现实政治投降,最终被政治需要所淹没。四事实上,从现实革命出发,冰心倡导的“爱的哲学”很不符合革命需求,所以冰心的创作一直受到革命者的批判,比如钱杏邨(阿英)、贺玉波、茅盾等在30年代就对冰心的“爱的哲学”不遗余力地进行过批判。面对社会对基督教的反感和这些“义正言辞”“斩钉截铁”的批评,冰心缺乏神圣价值基础的“爱的哲学”慢慢动摇了,越来越走向对流行政治的附和。在1931年的《分》、1932年的《冬儿姑娘》里,冰心开始笨拙地表现阶级意识。《分》表现出在严重的阶级对立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冰心那种建立在自然情感基础的“爱的哲学”实在找不到声张的空间,只能转向对底层人的赞美和自我阶层自戕式的自责,甚至赞美反抗中的暴烈:“我大了,也学我父亲,宰猪,———不但宰猪,也宰那些猪一般尽吃不做的人!”[8]511《冬儿姑娘》更明确地肯定下层人自觉的反抗。冰心这种书写方式与当时流行的阶级意识,对底层人的赞颂和对知识分子地位的自我否定是相互应合的。这在具有革命意识的批评家那里,对冰心这一转变是高度肯定的①*。冰心“爱的哲学”建立在自然情感基础之上,没有神圣价值的照耀,面对残酷现实很容易走向对自我的质疑和否定,不可能把她的“爱的哲学”推向深沉。在现实的不公与残酷中,坚持在苦难中爱,坚持人类之爱,必须有神圣价值作为基础,才能得以成立。冰心的“爱的哲学”把爱建立在世俗自然情感基础之上,拒绝神圣超越,在当时现实的影响下,很容易转向阶级革命论,与世俗政治共舞。

然而,这种转向并不是可喜的:转向后的冰心把“爱的哲学”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其实,这样的爱的价值非常有限,更多是政治的玩偶,既不能以此展现自我,更不能对现实与政治形成批判,最终滑向把爱寄托在家人、集体、国家或政党、领袖身上,也就会神化对象,让人因爱生盲,对真相毫无所知。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就被取消了,独立的思考与个我灵魂的袒露被对政治的歌颂所替代,五四的、个性的、独立的冰心也就没有了。从冰心在中国现代的创作来看,她在1920—1922年间,还有偏重表现爱的神圣性,但已向泛神论漂移,对基督教的接受也是自由主义神学方式;之后,《寄小读者》等作品则试图想把神性、自然和亲情结合起来,完成了泛神论转向;30年代的创作则开始放逐神性;而写于40年代的《关于女人》等作品,则把神性完全转化为世俗社会的实践。所以,冰心接受基督教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逐基督教神圣超越价值的过程。但也正因为这种放逐,冰心并未能真正进入基督教,没能深入去研究或体会基督教的奥秘,没有明白其中的真正价值:上帝之在,强调超越价值,强调无等差的博爱,是为人,尤其是为个体的人赋予神圣性,防止外在任何历史和现实对个体价值和尊严的漠视和践踏,这正是中国传统与现实缺乏而需要补充的。可见,拒斥基督教上帝神圣价值,也就难以真正走进基督教得到基督教更有意义的启示价值,这也是冰心等一系列中国现代作家接受基督教的问题和缺失所在。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1)语汇的不足

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不存在,找不到对等的语汇。科技文本中经常会提到有关我国的传统医学,其中很多用语都是独有的,无法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对等的词汇进行解释。中医中“刮痧”一词就很典型,西方文化中没有这个词,并且西方人也不相信中药与刮痧就可以治病,这就是“文化不对等”现象的典型体现。因此,只能以最大程度描述其治疗过程与使用工具为基础对其进行翻译。而面对“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翻译,也只能言不尽义地直译为five elements (metal、wood、water、fire、earth)。此外,我国所特有的阴阳八卦以及属相等方面,西方文化中也没有对应的词汇可以与之对等。“据说,曾经美联社的一位编辑打电话给一位美籍华裔学者,请教中国‘羊年’的‘羊’该用sheep(绵羊)、goa(t山羊)、还是lamb(羔羊)?这位学识渊博的学者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只能如实相告‘I’msorry。’。

(2)源语词语与目的语词语的不同意义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词汇作为民族之间传达信息与表达思想的工具,具有不同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译文要符合目的语习惯,不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文化的广告宣传的时候,在广告的内容涉及和广告商标的设计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文化内涵的翻译。

然而,我国也有不少因忽略文化差异而严重影响产品外销的译例。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尊严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在英文文化中,由于《圣经》中将与上帝作对的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在现代英语中,dragon常用来表达“凶暴之徒”的含义。所以,在进行翻译相关的宣传内容时,如果根据dragon的名词直译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在翻译“以外贸企业为龙头”时需要注意“龙头”的翻译,译为“with foreign trade firms as the locomotive”,此处为了避免歧义巧妙地用火车头代替了龙头。再如“白翎”牌钢笔,在出口时直译为White Feather,没有很好的销量。滞销的原因是英文中经常用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 来表达“临阵脱逃”的意思。同样有例子举出,有一男女内衣商标为“紫罗兰”,竟然将其译为“Pansy”。“Pansy”不仅有“三色紫罗兰”的含义,也指“女性化的男子”。这样商标的产品怎有好的销路。不仅广告宣传过程会出现这样的失误,旅游景点的翻译中也容易引起误会。如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清明上河园”,曾有人将其译为Park with“Up-the-River-on-Chingming Festival”。仔细分析就发现这一翻译会让别人产生错误的理解,因为“up the river”是一个俚语,指“坐监狱”,而不是“上河”的意思。在美国硅谷地区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现在依据日常表达——“What’s your space?”,其中“space”是指“谋生的手段”,而不能将其译为“空间”、“宇宙”。再如,在祝酒词中表达对苏格兰人民祝福时,如果将“为了中国和英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而干杯”译为“I wish to propose a toast to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会让苏格兰人在情感上感觉不适应,而将“English”改为“British”就会避免误会。

从上面的一些例子看来,我们可知出口商品的销量与品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品牌名称的制约,由此可见商标名称翻译的重要性。因此,在为出口商品设计广告与翻译商标时,要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与文化背景,避免由于跨文化意识不强引起的语用失误,特别是在源语中代表祝福的词在目的语中却恰恰相反。

二、总结——译者的任务

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间的差异给翻译平添了一个障碍,译者怎样做才能尽量避免产生歧义,避免因为商标翻译不当而引起商业机构的损失。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科技文本译者,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责任心。要本着认真的态度,对原语的语言情景,仔细了解其涉及到的所有方面,如若有问题,要及时查阅参考书或者请教专业人士指点,千万不能想当然。尤其是从事经济贸易领域翻译的译员,一定要避免因为细小的疏忽而造成巨大的损失。第二,应当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培养自身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思维模式,掌握每种文化独特的语言表达习惯。要想建好“翻译”这座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译者这个建造师应当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就是要在充分了解了源语及译语民族的文化之后,译者将自己置身于源语文化中,细心体会,将翻译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消化并用适合与目的语文化的语言表达习惯表达出来,做到真正、对等、忠实的翻译。第三,要注意积累自身的文化百科知识,包括各国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等知识,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要做好真正的翻译,要认识到翻译是一种跨越了文化的情感交流沟通活动,需要翻译工作者将翻译当做一种文化工作而并非一种文字工作,提升自己的视角,真正为我国对外商业与经贸交流发展做出贡献。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人道主义思想是西方长期奉行的理论内涵,对于英美文学体系来讲,这种理论的提出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并且密切联系着人文主义框架,相对于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显得更加符合社会交流动力标准。在不同发展历史情境作用下,英国文学在这部分思想应对上显得过于保守,而美国文学却表现出完全激进的应对态度,有关管制活动环节中的创新元素分布众多。

二、历史典故对英美文化评价地位的影响

世界不同民族因为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模式各有不同,所以语言应用上的差异效果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得到世界文化机构认可的两种世界文化影响起源点包括希腊罗马西方文化和长江流域发祥地的华夏文化群。所以,英语的学习和文学评论都离不开西方历史情境的追逐和分析。民族历史是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资料,其中蕴藏的文化遗产价值极为丰富,这类现象尤其在语言习惯表现上最为突出。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包含大量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和典故信息,这类习语表面结构样式排列简单,但情感意义表达较为深远,单单凭借字面理解是不科学的。但它们在篇章阅读上的作用确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特定文学评论资料都有它的中心疏导观点,我们研究活动的必要任务就是围绕西方历史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进行特定作品鉴赏,之后再实现对当地文化的科学评论。例如:Achilles的词语解释就是围绕希腊神话故事情境进行详述的,Achilles其实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位英雄人物,其母在他出生之后为了保护他,便手握其脚踝令其浸入冥河之中,所以他全身上下除了脚踝位置其余都是刀枪不入的,但就因为这样令其产生致命的弱点。所以Achilles’heel主要指某个人的致命弱点,那么在解析Timidity is my Achilles heel这句话时就可以顺利成章地定义为“胆怯是我的致命弱点”。但是按照中文语序表达习惯,加上传统单词和语法的硬性记忆教学手段,对于此类句式的解读相信会存在偏移效应,评论过程中自然不能客观明了。因此可见,西方文化的三大渊源,包括《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在内是完善英文词汇和语句翻译的必要线索,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将语言知识和文化情境结合起来,避免评论环节中的理解偏差结果。

三、西方现代历史文化对评论绩效的影响

西方文化知识在作品阅读和评价中的重要引导功能一直未能受到英语评论专家的重视,大部分学者简单地认为,只要英语语法基础好并且掌握常见的翻译技巧,就能完善评价理论的搭建绩效。但现实中大部分评价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偏激状况,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对西方文化知识积累程度不够。由于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决定特定句式、单词的内涵原理,而我国语言表达习惯上类似状况少见,所以学者评论活动中难免滋生望文生义的错误现象。另外,大力提倡英美历史名著的阅读能够稳固评论者的评价指标,令其展现客观评论的绩效水准。因为名著中的主人公因为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语言表达习惯在当地语言陈述中往往引申为目前社会结构中相似的人或事物状态。所以说,如果能对一些陌生词汇和语句产生特定历史情境的引用和界定分析,整体理解起来就显得轻松和方便好多;如果某些学者仍旧秉承个人价值观基础进行侧面论述,那么评价功效势必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西方文化知识是单位人员贯彻英语学习动力阶段中必不可少的参与元素,其与基础词汇和语法技巧同样需要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人们在学习英语语句搭接技巧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西方文化的积累,经常阅读有关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和文学艺术的书刊资料,只有不断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变迁规则,才能将这种文化差异影响作用减到最少,维系我国专业英语教学和评论的综合掌控能力。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秉承先进的经济管理原则和社会高质量人才供应要求,对目前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产生高度重视。而所谓深化改革的环节中,少不了对正规教材资料的重新审定和完美整合,这就要配合学者客观的评价潜力进行有效疏导,进一步扩充专业教育的实际掌管力度。因此,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分析,要积极引进中美文学作品,强化特定时期事件的掌握力度,并对陌生词汇进行正确解读,相信这对日后系统的英美文化评价工作有着必要的指导价值。

四、结语

上述内容充分证明只有长期落实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解和掌握工作,才能适当克制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效果,充分完善专业英语翻译、评论和教学的基础功能地位,为国家先进形式人才培养建立疏导渠道,加强对外经济的交流和控制,进而长期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避免现实交流活动中的曲解问题。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花木兰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典型的尽忠尽孝的人物,无论是迪士尼拍摄的《花木兰》还是中国拍摄的《花木兰》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二者虽然都是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是在对内容的改编以及设计上却存在鲜明的差异。这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英雄价值观。

(一)英雄观差异

1.个人英雄主义。迪士尼所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大大的颠覆了中国传统认知上的女子,她不再受到中国传统礼教的约束,也缩减了木兰“替父从军”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对“孝”的重视。而是侧重于木兰自我价值的实现,将这一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木兰自我的梦想,西方塑造的花木兰是一个个性爽直、独立、有主见、有毅力的西方现代女性的形象,她独立奔赴战场想为国家出一份力,想要学男儿一样为国争光,想要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权利。当她的女子身份暴露的时候她没有胆怯,也没有就此离去,而是选择为了自己而努力,而了自己去争取最后的机会,勇敢地说出“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自己”。在这里木兰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追求,并且获得了实现这个梦想的权利。为了驱逐匈奴,为了保卫家园,她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和男子一样的骑马射箭,和男子一样的磨炼打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打败了匈奴并且和心爱的李翔共结连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个故事叙述和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处处的看到电影的西方主义英雄观,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将国家和人民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

2.民族英雄主义。由中国导演马楚成所拍摄的《花木兰》则将花木兰的“忠”和“孝”集中的进行了表现和高度的进行了赞扬,花木兰是不忍年迈的父亲去参战,是因为孝顺才有了替父从军的。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孝道的提倡和奉行,此外电影中对于民族主义精神的体现尤为的重要,处处彰显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的五四精神。在她男扮女装的过程中,和皇子文泰发生了感情,但是当她得知文泰的死讯的时候虽然痛心,但是更多的是想到的是她的士兵需要她,国家也需要她。为了民族大义她不顾自己的疼痛坚定的去对抗匈奴,驱逐敌人。在许多的台词设计上也处处彰显着花木兰这个角色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国家而活。当她被大将军臧质陷害的时候,被逼迫的弹尽粮绝的时候,她高呼的是“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即使到了最后为了两国的百姓,停止战争,两国交好,木兰为了这份长久的和平放弃了皇子文泰,让其与匈奴公主结婚。种种表现都显示出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精神截然相反的民族主义精神,为了国家的随时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利益。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一向重视人伦道德,所以在电影叙述上一般比较的沉默和严肃,侧重于说教,而好莱坞电影则重于平等和自由,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思考。在好莱坞所拍摄的《花木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趣味性和严肃性的结合,更多的愉悦。在这个以中国故事为基础的西方电影中导演创作性的加入了若干个美国式的细节和趣味点,例如动画片主要是为了给小孩子看的,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更加贴近小孩子的视角和喜爱点,影片中加入了一条叫作木须龙的小动物,它的可爱和调皮不仅帮助了木兰完成任务,也活跃了整个电影的氛围。并且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贴近于现实的生活,木兰不再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神,她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犯错,也有缺点。而中国所拍摄的《花木兰》则是刻画了这样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将花木兰表现的那样完美,那样无私。并且影片侧重于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氛围比较的沉重,也侧重于说教,而不被小孩子所喜爱。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铸就了不同的艺术成就。

二、爱情观差异———《喜宴》

《喜宴》是李安导演在1993年所拍摄的,李安导演作为一个中国人,接受的是正统的中国思想,但是他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对西方的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解读。所以在他的电影中往往蕴含着两种文化,它们之间相互撞击和相互融合,有着决然的差异性,但是组合起来也堪称完美。在电影《喜宴》中讲述的是同侣之间的故事,在电影中也表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在电影的一开始就介绍了旅美华人伟同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和他的同人西门过着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他们爱的痴缠,全然不顾旁人的眼光和看法,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可以在外人面前亲密的接吻和拥抱,也可以看到别人对他们的鄙视和恐惧,但是却不会有人来制止他们的行为。表现出在西方文化世界里对于人的自由的一种尊重,同志群体在外国人眼中虽然没有太高的地位,但是也不会有人去禁止。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就大大的不同,作为同志,是没有人敢光天化日在大街上进行接吻的。其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婚姻价值观上,中国的父母是最操心子女婚事的,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伟同的父母对于他的婚事是非常操心的,以至于到美国来督促儿子。而伟同为了应付父母也决定找一个女人结婚,他选择了和威威进行假结婚,着也得到了西门的同意。在结婚这点上中西方又存在着鲜明的差别,在西方人看到结婚是浪漫的,是两个年轻人的事情,而中国人则认为结婚是一件相对比较传统的事情,除了必需的结婚证,还需要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同祝福等等。而当伟同和威威结婚以后威威居然怀孕了,这让西门非常的生气,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重大区别,在西门看来既然你已经是自己的爱人就不能和除了自己的第二个人发生关系,这是不尊重和不道德的行为,而在伟同看来,只要自己的心属于心爱的人就可以了。对于西方这种坚贞的爱情观在好莱坞很多影片中都有表达过,无论是《简爱》还是《红与黑》都极度谴责那种背叛自己爱人的行径,崇尚爱情的纯洁和美好。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男人甚至可以“三妻四妾”,虽然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思想逐步地被废除,但是中国男人骨子里仍然保留着这种思想。也许正是由于不同文化熏陶所建立起来的思想影响到了人们的爱情观

三、道德观的差异———《一声叹息》和《廊桥遗梦》

道德观念也就是人们生活在社会生活这个大集体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履行的责任,中国对于道德的研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也素来恪守和宣扬人们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观。在中国古代这种道德观的建立标下在对内心的净化和信念的建立等基础之上,道家和儒家所提倡的德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孝”还是“忠”、“信”、“信”、“义”都得到了良好的展现。儒家对于道德观的发扬从根本上来说是注重对于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而对于西方来说,对道德的表现相对比较抽象,无论是对人进行抽象化的定义,用理性作为道德的基础,还是利用上帝来作为道德的目标,都是佐证。正是这种基础和观点的不同,也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对于中国所拍摄的《一声叹息》所表现出的对于婚外情的看法,就渗透了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虽然影片并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批判或者是谴责,但是影片拍摄的视角在告诉观众这种行为只会累人累己。《一声叹息》中强调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虽然两个人之间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但是仍然应该恪守婚姻的基本道德,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全部,婚姻的长久是靠亲情去维护的等等观点,都让人看到了中国式家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整个影片都在向世人告诫婚外恋的可怕性和错误性,一旦沾上婚外恋不仅会家庭破碎,也会麻烦不断。而西方人则崇尚自我,在好莱坞电影《廊桥遗梦》中将这一婚外恋写的如痴如醉,只是一对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苦命鸳鸯,不再有道德的约束和世人的谴责,将二人的爱情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怜惜,让人向往,使得《廊桥遗梦》带有西方古典浪漫主义的悲剧色彩。使得电影《廊桥遗梦》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为爱情的美好反而让观众忽视了对家庭的忠贞和道德,更宽广的赋予了人们追求自我和追求爱情的权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婚男女短暂的共同生活成为一种可能。使得西方男女自由恋爱更加的开放和自由,对人性的领悟也更加的深刻。虽然两部婚外恋的结局都是主人公回归到了原有的家庭,但是二者的氛围和对世人的启示是完全不一样的。

四、结语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铸就了不同的文化特质,也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对于电影发展而言,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行为全球化的趋势,就必然要囊括多样化的文化因素,同时也能通过电影的传播特点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的梦工厂,糅合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但是主流依然是西方文化,中国电影想要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可不能单一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从而焕发中国电影的魅力。文章主要从好莱坞电影的《花木兰》和中国版本的花木兰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喜宴》中反馈出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性以及从《一声叹息》和《廊桥遗梦》中对比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区别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电影思想和情节,细致地论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中国电影的文化发展。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7篇

生态文化是基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形成的,是民族文化发源的基础。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和位于欧洲西部的英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生态文化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大部分领土为内陆,男耕女织是千百年来汉族人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对脚下的土地有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体现在汉语中就有诸如“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土办法”、“土崩瓦解”等与“土”有关的词汇。而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常年与海打交道。因此,英语中不乏与“water”、“boat”、“fish”等有关的表达。例如,“getintohotwater指“陷入困境之中”、“onthesameboat”指“荣辱与共”、“abigfish”指“大亨”、“fishintheair”指“缘木求鱼”、“teachfishtoswim”指“班门弄斧”。气候的不同使得人们对风的看法也大相径庭。明代诗人兰茂在《韵略易通》里作了一首《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这带来春天气息的东风颇受人们喜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可以助一臂之力,被人们赋予吉祥好运的意义。与之相反,“西风”在汉语中则代表凄凉萧瑟的含义。李白在《忆秦娥》中写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诗人用西风和落日来烘托汉王朝陵墓凄惨荒凉的景象。然而在英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欧洲大陆吹来的瑟瑟东风远没有来自海洋的温暖西风受欢迎。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名篇《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中用脍炙人口的名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Oh,thewest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啊,西风,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生态文化的差异使中西方对于季节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中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夏天在中国人眼中最是炎热难耐。汉语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等成语来形容夏季。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量颇多,一年当中多数时间是阴雨连绵的。人们在夏季能享受到难得的和煦阳光和万里晴空。因此,英国人向来对夏季充满了喜爱和向往之情。莎士比亚在其诗句中也从不吝啬对夏季的赞美,在其十四行诗中将友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你比夏天更加可爱温婉。)

二、宗教文化与汉英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宗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和形式内容上的稳定性。宗教既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是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5]千百年来形成的宗教文化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本民族语言也带有宗教色彩。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相融合,成为汉族主要的。汉语从佛教中引申出许多表达,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临时抱佛脚”、“送佛送到西”、“借花献佛”等等。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融合历史、哲学、法制观念、伦理道德于一体,是西方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包含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又开启了近现代哲学的篇章。[3]《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著作,是许多西方人士每日必读的精神食粮。基督教文化对于西方人士的影响也不仅仅体现在每日祈祷和每周的教堂礼拜,更体现在人们言语行为以及思维方式上。英语中有大量词汇、典故来自基督教文化,例如:“Baptism”(洗礼)、“Lord’ssupper”(圣餐)、“Trinity”(三位一体)、“PromisedLand”(应许之地)、“HolySpirit”(圣灵)、“akissofdeath”(死亡之吻)等等。由此可见,汉英语言中很多词汇都要在相应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加以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造成语用失误。比如,英语中“GoodFriday”字面意思是“美好的星期五”,但实际上是指“耶稣受难日”。西方人认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天正是星期五。耶稣死后三日复活,就是西方的复活节。因此,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被称为“GoodFriday”,用来纪念耶稣基督的牺牲。因为这个典故,“Friday”常常与厄运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也就有了“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这个说法了。龙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神圣、尊贵与吉祥。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也自称是龙的传人。龙在汉语里具有赞美之意,例如:“龙马精神”、“卧虎藏龙”、“龙凤呈祥”等等。然而在基督教中,龙是魔鬼Satan(撒但)的化身。《圣经》启示录12章9节记载:“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由此可见,龙(dragon)在西方文化里是罪恶的根源,是引人犯罪的魔鬼。鉴于中西方对龙认识的差异,汉语中赞美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只能转而译为“fourtigers”.

三、社会文化与汉英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是长期以来受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影响而沉淀积累下来的文化。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文化上能够寻得踪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代表尊贵、权势与地位。古代帝王均穿戴黄袍。但是西方文化中表示尊贵的颜色通常是紫色(purple)。[4]英语经常用purple一词表示地位显赫,例如:“tobeborninthepurple”(出身显贵)、“marryintothepur-ple”(嫁入豪门)。然而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多表示胆小、卑鄙或低级趣味的意思,例如:“ayellowdog”(卑鄙的人)、“yellowpress”(低级趣味的刊物)。美国动画片DespicableMe(卑鄙的我)采用小黄人这样的角色形象十分贴切地呼应了主题。乌鸦在英国社会文化中有较高的地位。伦敦塔里的乌鸦更是被视为英国的守护神,由政府负责开支精心饲养。英国人的神鸟在中国却成了厄运和灾祸的代名词。人们常用“乌鸦嘴”来形容一个人说了不该说的话,也用“天下乌鸦一般黑”来形容某种黑暗势力。中西方社会文化对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西方人眼中,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人们通过语言表达了对狗的喜爱之情,例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等等。然而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狗常常代表卑劣的品行。汉语中关于狗的成语多数是表示贬义的,例如:“蝇营狗苟”、“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等等。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禁忌语方面也有较大差异。[7]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讲究谦虚谨慎,人们常用“虚怀若谷”来夸赞一个十分谦虚的人。古汉语中更是有很多自谦语,例如:“寒舍”、“在下”、“敝人”等等。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赞扬或夸奖,他常常可以这样回答:“哪里哪里,我做的还不够好。”但受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影响的西方人则欣赏自信、诚实的品质。当被他人褒扬和肯定时,thankyou是最合适的回答。如果过分谦虚,就有可能被误认为不自信或是虚伪。比起中国人,西方人更看重个人隐私和形象。“你看起来很累,要多注意休息”这句话在汉语语境中并没有什么不妥,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是礼貌的表现。但如果对英国人说:“youlookrathertired,pleasehavearest”,则会引起对方极大的反感。听话者会认为此刻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很糟糕。除此之外,汉英语言禁忌语还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例如,中国人崇尚尊老爱幼,而西方人则十分忌讳说他人“老”。因此英语中常用“senior”(年资较深的)来代替“old”(老)。再如,汉语中“农民”一词并无贬义,而英语中常常使用“famer”而不是“peasant”.虽然这两个词均有“农民”之意,但后者常常表示言行举止粗鲁、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含义。

四、物质文化与汉英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物质文化是指各国家民族在相应的物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和“饭”两个字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样的物质文化反应到语言中便形成了诸多与吃相关的表达。比如,“丢饭碗”、“吃闲饭”、“吃醋”、“吃紧”、“吃香”、“吃不开”、“吃官司”、“吃不消”、“吃不了兜着走”等等。这些表达多数已经不单单与吃饭相关,而是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引申意义。因此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理解会与本意相去甚远。以“丢饭碗”为例,中国人常把工作比作饭碗,因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丢饭碗”应理解为“toloseone’sjob”(失业)比较贴切。而在西方物质文化中,米饭(rice)不是常见的主食,并且用餐的餐具也不是碗筷而是餐盘和刀叉。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常以面包做主食。因而“bread”(面包)一词常出现在俗语俚语中,用来指代与生计有关的含义。例如:“outofbread”,字面意思是“面包没了”,实际含义表示“失业”。这和汉语里的“丢饭碗”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breadline”指“领救济金的队伍”、“breadearner”指“养家糊口的人”、“breadandbutter”指“生计”等等。除面包以外,土豆也是西方国家的主要食物,因而土豆常用来比喻各种人物和事物。比如,“couchpotato”指的是经常坐在沙发里看电视的“电视迷”,“bigpotato”指“大人物”,“hotpota-to”指“棘手的问题”。西方国家较早的完成了工业革命,物质资源相对丰富。美国的汽车产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由汽车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丰富了美式英语词汇:“drive-inbank”(汽车银行)、“drive-incinema”(汽车电影院)、“mo-tel”(汽车旅馆)等等。中国汽车的使用没有西方国家早,因此“汽车”一词要影响汉语的表达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马”都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因此,“马”也随之融入了汉语之中,例如:“一马当先”、“马不停蹄”、“马到成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

综上,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从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汉英语言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短期内不能被消除。因此,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只有将语言放置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语言传递的信息,才能跨越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更好地运用语言。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8篇

英文中“文化(culture)”一词是由拉丁文cutura演化而来,原意是指“耕作、教育、培养、发展”。诺思洛普•弗莱给“文化”一词下的定义是: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思维、感知和相互交往的背景,是把一个特定的人类社团“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西方的人类学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看法一般包括了语言、信念、思维模式、处事态度、价值观、风俗习惯、等多种元素,这些看法在诺思洛普•弗莱对文化的定义中也得到了体现。英语文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语言学、人类学和心理学得研究成果。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人文性,而且与相应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也并非一成不变,其规范与个性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非常不同。尤金•A•奈达曾经在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书中用三种隐喻说明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从哲学角度看:语言(肉体)+文化(血)→有生命的组织;从沟通角度看:语言(游泳技巧)+文化(水)→沟通(游泳);从实用主义角度看:语言(交通工具)+文化(交通灯)→沟通(交通)。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化教学的影响

由于缺乏对中西文化之间差异性的了解,很多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误。张占一(1990)把文化差异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差异和交际文化差异。他认为,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交际文化差异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的准确传递。吕必松也指出,所谓交际文化,是指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的文化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最东端,东部面临大海,北、西、南三面都被荒漠和山脉所包围,中央是适宜耕作的大片平原。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在历史进程中必然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所以,中国的语言(主要是指汉语)中与农业有关的习惯用语非常多。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熟蒂落。英国和中国有很大不同,它是一个位于欧洲大陆边缘的岛国,国土狭小且缺乏可耕种的土地,人民必须通过向海洋扩张来获得生存空间,其历史上就以渔业和畜牧业为主,所以,作为一个海洋民族,英语中源于航海和水的用语很多。如:atsea(茫然不知所措);beinsmoothwater(事事顺心);fishin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最为恪守的信条,所以,中国人传统的见面打招呼的语言就变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句“您吃过了吗?”。英国地处大西洋东岸,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中纬度西风的影响下,常年温和多雨且天气多变,常常一日之内时晴时雨,其独特的气候及自然环境也造成了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变化的异常关心,所以,英国人传统的见面寒暄时往往也少不了非常有英国特色的一句“今天天气怎么样?”。不一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同文明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自身与其周边环境的联系也会对其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中华文化生长于内陆平原,被丰沛的江河湖泊所浸润,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大陆文化。西方(欧洲)文化诞生在地中海沿岸,属于典型的商业文化、海洋文化。中国大陆东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由海洋和陆地的气压差引起的季风,在每年的春季由东向西给内陆地区带来充沛的雨水,其时万物复苏、草木生长,所以温暖的东风又被称作“春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对其喜爱备至,而预示着秋天到来的西风则是令人讨厌的,西风紧、北雁南飞,严冬将至。汉语词典上对西风的解释是:西风指秋风,比喻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有趣的是,与此恰恰相反,欧洲由于位于西风带上,每年春天的西风给欧洲大地带来降雨,滋润万物生长,所以欧洲文化中自古就对西风倍加推崇。

2.风俗习惯。

作为有着悠久聚居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而且受到儒家文化等级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在餐桌上及各种社交场合中非常讲究座次,对长辈或年龄大于自己的人直呼其名也被认为是非常没有教养、非常粗鲁的行为。以商业、渔业及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西方人则不像中国人那么讲究亲缘关系,对于亲属关系也没有那么丰富详尽的称谓,如英语中不管表哥或表妹,一概称之cousin,不管叔叔还是舅舅,一律叫做uncle。西方人没有十分森严的等级观念,在不太使用称谓语的同时,对熟悉的人往往直呼其名而不管其辈分高低。东西方文化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不只是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中也有体现。在中国,汉语中的“狗”虽然时常也会代表着“忠诚”,但大多数情况下,狗这种动物往往是和势利、帮凶、狠毒等贬义联系在一起的。如:“狗仗人势”、“走狗”、“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在西方,尽管“狗”偶尔也被形容成帮凶,但通常都被认为代表着“友谊(friendship)”和“忠诚(loyalty)”,所以英语中用狗来形容一个人,未必是贬义的。如:Heisaluckydog(他真幸运),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

3.思维方式。

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具体表现在:英语中叙述或说明事物时,习惯从小到大,从一般到特殊,而汉语的顺序则刚好相反。比如写一个地址,用英语叙述是从门牌号开始,然后到街道,再到区、到市、到州,直到国家,而中文则刚好相反。写作也是同样,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写作时通常直奔主题,而中国学生写作通常开始时有一个长长的铺垫,以渐进的方式接近主题,所以大家在阅读中外文章时会发现,通常英语文章的开头便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而汉语文章基本是在结尾处。中国人不会直接捣龙头,而是会旁敲侧击,迂回前进,就像一个蚊香,绕一圈然后达到目的。而西方人不同,他们的思路是直线式的,直捣龙头。比如你要请个假,你肯定是先把要请假的前因后果讲清楚,然后引出自己要请假的事实,而西方人一定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铺垫。

4.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指“个人或社会对某种行为方式或终极存在偏好的一种持久信念”。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逊。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这点的话,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姓名问题就可以说明。中国人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西方人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姓氏代表的是家庭,是群体,而名字代表的是个体。这说明中国人是将群体放置在个体之上,而西方人则是将个体强调在群体之前。中国人更注重群体效应,而西方人更注重个性张扬。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中外合作办学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特长,而且要熟练掌握英语,以适应到国外合作院校学习和在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合作对象看,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对于这些合作办学国家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必将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为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职业能力的国际人才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

Byran(1991)认为外语教学目标包括人文和社会因素,比如通过培养对其他文化及其他文化成员的认识与理解,反对偏见。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计划应该将文化学习正式列入教学大纲里,并制定出具体的“文化教学内容”,列出具体的文化教学项目,把文化话题和语言学习联系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本好的教材也将使英语文化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实用综合教程》和《实用听说教程》中,每单元的课文材料主要选自国外书刊,题材广泛,语言地道。每单元都包含“跨文化知识介绍”(CultureNotes),主要提供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交礼仪以及英语惯用法等方面的介绍和说明。这本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教材还是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能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会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汲取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为今后的出国深造以及实现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做贡献。多让学生做一些翻译练习,特别是翻译那些包含丰富文化内容的词语,如谚语。因为谚语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涵。利用翻译这一手段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某一谚语,提高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2.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注重师资队伍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和经验的英语教师是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两条途径。

(1)加大海外“引智”力度。

要注重“引智”的质量,不能良莠不分。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引进的外教不仅要求其有较高的学科水平,而且还要具有较好的师德和文化修养,同时,还需具有TEFOL或TESOL的教师资格证书。江苏教育电视台著名英语栏目SmallTalk主持人盖山顶就是外籍专家中的杰出代表。

(2)广辟渠道,加强对中方教师的培养。

要增加教师赴海外进行学术访问和进修的数量,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海外学习和科研经历、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教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选派优秀的ESP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出国访问、培训、进修等,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受国外教育和了解国外文化,培养ESP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自身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双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水平,以便有效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文化教学。此外,鼓励中外英语教师共同参与英语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以及教研室活动,通过中外教师集体备课、同行评价、共同编写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有关教材,从而自然而然得将中西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英语文化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不定期的安排中外教师合作授课,让外教活泼生动的语言练习与中方教师循序渐进的知识讲解相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

根据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独立的中外合作教育教学区内,配置了中外合作多媒体语音室和英文阅览室,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手段参看与指定文章相关的其它链接,扩大知识面。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广告等了解西方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信息,开阔视野。广泛阅读英文原版书及英文报刊、杂志等,注意文化方面的细节,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和信仰。

4.营造跨国界多元文化的校园氛围。

(1)让国际学术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国际学术交流无论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教师的研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邀请外国专家、合作院校的教师、友好人士及海外校友来院做学术、文化报告和讲座,这无疑为校园生活增添更多姿的色彩。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多次国际会议,让英语专业的学生给外宾作翻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接待服务、导游等活动,国际商务的学生参与中外合作项目洽谈和合作备忘录或协议的草拟工作,为学生们接触异域文化提供了好机会。

(2)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外籍教师不定期举办各国风情文化节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西餐美食节、欧洲经典鸡尾酒调制评酒会、日本茶道及花道表演、中加希尔克项目感恩日活动、圣诞晚会、万圣节形象设计大赛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的积极性,扩展了青年学生的视野

。(3)举办中外师生联欢活动。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次举办中外青少年联欢晚会,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表演各自国家的歌舞和传统体育项目,让异国的文化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去。此外,还邀请来校游学的外籍学生和教师参加学校的迎新联欢、元旦春节文艺演出、校庆庆祝活动、运动会等,学生和老师自发组织的英语角、英语研学社、雅思训练营等社团组织也给中外师生提供了互相认识和交流的机会。此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经常安排教师和学生到周边的外资企业考察、实习,组织师生参观国际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等。这些都有利于学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实施与推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对知识的掌握,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注重情感交流,增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现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9篇

(一)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都各不相同,所以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而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儒家思想对于我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现世性的文化来作为核心内容,并且体现出群体性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观念来逐步地实现文化的自我肯定。诸如我国的一些俗语当中就可以很好并且非常深刻地反映出这一思想观念,“吃亏是福、与人为善”,“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等,都是很好地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句。而西方的文化,则比较崇尚个人主义,宣扬人权至上,并且发展自我、逐步地表现自我,对于独立以及自由极为向往。诸如英文当中“individualism”一词,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其翻译为个人主义或是个性主义。所以,历史传统上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华差异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指的是在人们的社交生活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的风俗以及由于习惯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诸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会习惯说:“到哪儿去啦?”“吃饭了吗?”等之类的语句,而西方文化当中,这类语言并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句。又诸如中西方礼貌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我国礼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卑己尊人,并且将这种文化看成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往往当别人发出赞赏的语句时,我们就会自贬一番,以表现得谦卑、有礼貌。但是在西方国家的文化当中,却没有这样的习惯,当他们受到别人的赞赏时,往往都会说“thankyou”,以此来表示感谢。所以,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往往会认为西方人比较的自信并且不谦虚。但是,西方人在遇见中国人如此贬低自己的成就时,则往往会觉得中国人不够诚实。对于中西方在文化风俗习惯之上存在的差异,需要有着深刻的理解。

(三)方面的差异

在唐朝之前,儒家以及道教在我国长期地占据统治的地位,并且在汉语当中,涉及到此类宗教语言的词汇比较多,诸如“道”“太极”等,而其精神以及文化思想的内涵,也贯穿于现代文化当中,诸如“听天由命”“行孝道”等词汇,都可以非常深刻地反映出道教以及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文化以及当中所占据的地位。而在隋唐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大量的佛教用语也随之而来,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而其思想也逐渐地被我国的文化所吸收并且消化,很好地融为了一体。诸如“一尘不染”“阿弥陀佛”“借花献佛”等词语,都是其具体的体现。而西方的文化当中,占据主体的无疑是基督教,其教徒众多并且分布的区域非常广阔。在西方国家当中,诸如angel,crea-ture,dean,lordblessme等词汇,都蕴涵着丰厚的宗教色彩,这些简约而生动的习惯性用语,由于西方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而广泛地流传。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其是由于语言而逐步产生的一种深层的机制,并且其具体的表现,是在语言的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进一步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其生存的意识比较发达,形象的思维也比较的突出,同时,抽象性的思维较为明显,对于实证研究以及逻辑推论,比较的重视。而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是与我国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进而使得其语言在句法的特征、造字、语言的组织、思维的方式、逻辑性以及思维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汉语当中,对于事物的描述,一般都是从大至小,并且从表面到内部,从一般到特殊。而英语则恰恰相反。这一巨大的差异,具体地表现在汉英语句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称呼、位置、组织系统等多个环节当中。诸如在问句“你吃饭了没有?”当中,我国文化所指的吃饭,可以是早饭、中饭,也可以是晚饭,人们往往不需要指明。但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必须要具体到早中晚,逐一地翻译为breakfast,lunch,supper。

二、从英语文学翻译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的表现,有深层次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从英语文学翻译的角度,去进一步地审视和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力求为有关研究工作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对于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最早曾经提出过信、达、雅的三字标准。信,指的是翻译需要忠实于原文;而达,则指的是翻译的流畅性;雅,则指的是翻译译文的典雅。这一翻译的标准,现今仍然对我国的翻译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另外,西方国家的翻译界学者对于译文,按照功能性则又划分为不同的标准,首先,描述性文本,指的是说明类型以及报道类型的文本,需要注重客观所表述的内容;其次,表达性的文本,指的是各种类型的文学性的文本,应该比较注重语言的表述形式;最后,祈使性的文本,主要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宣传文本,诸如广告、政治宣传以及宗教宣传等,此种类型的文本需要注重感染的效果以及宣传的效果。而根据这一基本的观点,对于外国的文学小说而言,应该更加注重其语言的表达形式,并且还需要忠实于原作者的语言表达风格、表述的习惯以及情感的立场等。明确翻译的基本原则以及标准,对于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更好地审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诸如欧•亨利的著名小说thegiftofthemagi是一篇广泛流传的作品,并且曾经被收录进我国的中学课本当中。但是,对于其翻译的版本,仍然存在诸多的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文华的差异。对于其争议,最著名的无疑是对于题目的翻译,thegiftofthemagi,其翻译的版本有贤人的礼物、东方博士的礼物等。在标题当中的themagi,实质为magus的复数形式,出自《圣经》当中,指的是东方的三位贤人,这三位贤人在耶稣基督诞生之时,送去了乳香、黄金以及没药等三件礼物。黄金表示的是高贵,而乳香则象征着神圣,没药,则代表的是耶稣最终要受到迫害而致死。熟悉英语的人,都会理解themagi的具体含义,其象征着神圣以及智慧。但是对于并不熟悉英语以及原文的读者,则由于固有文化的差异,对此典故并不了解,所以难以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种具体表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了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文标题所蕴涵的意义,对于此标题最早的翻译,是“东方博士的礼物”,但其缺点是让人觉得太过于直白,进而失去了原文小说原有的意境。按照翻译的标准,文学的作品需要更加注重欣赏以及体会文章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内涵,而这一翻译,则明显地丢掉了原文所带有的色彩。后来,将此标题翻译成为了“麦琪的礼物”,一看标题,难免会让人以为麦琪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所以,在这样的翻译之下,有必要对其加上注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保持原作独特的风味,并且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文化的交流以及融合,是一种上佳的选择,而这一翻译也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当中,应该更加注重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尽可能地保持其原有的文化,而在读者慢慢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逐步地了解并且领略西方的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并且细致地针对中西文化的具体差异,进行探讨,力求为有关研究工作的深入,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常见的说法有:(1)“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2)“委婉语就是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的程度。”委婉语,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张涤华.1988)。存中国,避讳,又称讳饰,源于周朝,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英国作家GeorgeBlunt于l6世纪80年代初首创euphemism一词.将其定义为agoodorfavorableinterpreta—tion(Enrich1985)。

二、中英“死亡”委婉语异同分析

汉语和英语中对死亡的说法均有很多不同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一)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共性

从死亡的意义来讲,中西方都涉及为国献身.具有不同程度的爱国主义色彩,因此为国而亡的委婉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英语巾有groundedforgood.makingtheultimatesacirfice.todoone’Sbit,tolaydownone’Slife;汉语中有“为国捐躯”、“以身殉国”、“殉国”等。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中西方文化所共同倡导的。英汉委婉语都有通过身体反应表达死亡的描述。例如汉语巾川“停止了呼吸”表示生命的终结,英语中也有相应的tobreatheone’Slast。汉语中有许多与“气”相关的委婉语,如“咽气”、“断气”、“气绝”等。此外,英汉语还从人体的不同部位描述死亡,如汉语中的“闭眼”、“瞑目”,“心脏(或脉搏)停止了跳动”等说法,英语中也有从咽喉或心脏部位对死亡进行描述的,如tohavethroattrouble或one’Sheartstopsbeating等。英汉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均大量使用比喻,二者相同的是都将死亡比作休息或是睡眠:汉语中有“长眠”、“安息”、“沉睡”等,英语中有tosleep,tobegonetosleep,tobeatrest.tohaveofundrest,tobelaidtorest等。另外,两种语言中都有将死亡比作回家,如汉语中有“大归”、“长归”、“大还”、“回老家”的说法;英语中有tobeathomeandfree,togotoone’slonghome。togohomeinabox等表达。

(二)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从死亡委婉语看出中西伦理等级观念差异。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严明,上下尊卑区分很清楚。《礼记•曲礼(下)》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袜,庶人日死。”在西方,对于不同阶级的死亡的不同婉称就比较少见。西方人大都崇尚个体主义。崇尚人生来平等的理念,即所谓的“Allmenarebornequal”欧洲中世纪曾流传着一条古老的格言:“Popes,Kings,beggars,andthievesalikemustdie.”(人固有一死,不管教皇、国王、乞丐和小偷都一样。)(束定芳,1995)在这样一种土壤中。自然不可能产生那种社会阶层等级分明的委婉语。中英表达“死亡”的禁忌语反映了东西的不同。在中国,人们多信仰佛教、道教等,为多神论信仰。道教认为生与死是没有区别、互相转化的,这是一种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因此,受道教影响。就会有“物化”、“遁化”、“迁形”等表达。然而,道教强调长生不老,肉体成仙.因此,又有“羽化而登仙”、“升天”、“仙逝”、“驾鹤西游”等说法。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后,产生了独特的生死观。佛教认为人是在“六道”中轮回的.苦难和烦恼没有止境.只有皈依佛门才能修成正果,脱离苦海。因此,佛教把死亡称为“坐化”、“归寂”、“圆寂”等。在西方,人们多信奉基督教,在方面呈一元化。从死亡委婉语看出中西价值观念差异。东方文化更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所谓“杀身成仁”、“求生以害仁”,汉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如壮烈牺牲、英勇就义、为国捐躯、以身殉国、马革裹尸等就都充满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

三、结语

死亡委婉语是委婉语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折射出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委婉语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因此,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学好该语言的语法知识。更要学会深入地了解该语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从而真正掌握这门外语,在实际交流过程中避免语用失误,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上一篇: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自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