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范文

时间:2023-03-08 17:39:08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范文第1篇

一、档案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文化这种社会现象不是零碎的、转瞬即逝的画面,而是一种社会沉积、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什么是符号?符号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手段。如果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考察,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因此,声音、手势、文字、图象、数码等都是符号。档案是由传达制文者讯息意图的文件转化而来,档案文件的内容无不是以符号的形式依附于甲骨、金石、竹木、绵帛、纸张、胶片、磁性介质材料上,且它的内容十分广泛,能全方位地反映以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档案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和过程,而且它还具有了延续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说,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第二,档案是文化的积淀。由于人类文化的不断创造和积累,文化才日趋丰富多样。文化积淀的时间越久,也就越深厚。没有文化的积淀,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档案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如果没有档案,也就失去了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因此,档案作为文化的积淀,又是衡量文明的标准.现代国家把档案保存的多少,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的尺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化传播是指—种文化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现象。众所周知,文化的积淀必须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播而继续—下去,没有传播会造成文化的“死亡”。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图书等。档案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档案不仅具有贮存人类文化的功能,又有传播文化的功能。从古代史官专门守藏档案,他们的知识子孙相传,到打破“学在官府”制度,而将档案中积累的文化知识在民间传播,以至在现代文化科学技术发展中对档案的广泛利用,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值。

第四,档案反映了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比如,我国历史上的“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对传统的旧封建文化摧枯拉朽,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次较大的文化变迁。我国历史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一脉相承,为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及变迁的规模提供了可能。文化变迁规律的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现代文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档案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档案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档案文化观,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文化属性。从国际档案界来说,自1945年后,档案界对自己的职能包括行政职能和文化职能两方面进行了认真的重新评价,称之为档案界的革命。这样,档案机构在传播自身的档案馆藏方面成为主动的文化单位。我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这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因此,从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性质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应当认识到,从文化角度出发,一个国家的档案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宗旨就埋藏在她的档案中。作为文化传统的重大领域,档案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喉舌。没有它,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将停滞不前,因而每个国家都需要档案馆作为记忆的仓库,存贮、保护和传播以往的经验和知识。

第二,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地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丰富和发展档案学理论。我们在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时,不仅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对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制约和影响,而且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对档案意识(包括档案文化观)的制约和影响,并且还要研究人们的档案文化观,对档案工作及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起了促进作用,还是起了促退作用,并以此作为衡量人们的档案文化观是否科学、正确的标准。此外,从文化角度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自身还可以构筑起一个理论体系,如档案文化的内涵、档案文化的特征、档案文化的价值、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档案馆的文化属性与文化教育功能、档案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播等,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档案学理论。

文化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昌;骊文化;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21-02

骊文化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于2011年8月金昌市举行的丝绸之路骊文化国际旅游研讨会上。此后,随着国际性旅游节会在金昌市的不断推出,骊文化的概念不断地向外传播。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背景下,作为河西走廊中段的金昌受到各方关注。长期以来,金昌给普罗大众的印象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工业发达而文化底蕴薄弱,文化产业发展更显滞后。于是这种关注带有一种极强的担心,即如果金昌的文化发展跟不上,势必造成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的“中间塌陷”,从而影响到甘肃文化发展战略的大局。在这样的背景下,骊文化的概念已经不是能不能成立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当然,我们首先应该了解骊文化的本质属性,即骊文化的内涵。

骊文化的所在地――金昌,位于河西走廊蜂腰之处。从南、北、东三个方向看,金昌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汇合处,来自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与来自黄土高原的农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从东往西看,这里又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激荡。金昌虽是一个新兴的资源型工矿城市,但其所辖永昌县历史文化悠久,在4000多年前即有人类繁衍生息,为“西戎、月氏、休屠故地”,现存有史前遗址29处、烽燧31处、古城遗址17处、古代建筑94座。骊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需要我们深入地研讨、阐发,以改变普罗大众对金昌有工业而无文化的印象。笔者认为,骊文化最为重要的内涵(也可以说是骊文化的精神)在于四个字,即“包容中和”,也即下面所讲的包容性与中和性。

一、骊文化的包容性

据笔者所见,关于骊文化的内涵,目前有两种阐述:

第一种是时任金昌市副市长周文魁在2011年8月20日金昌市举办丝绸之路骊文化国际旅游研讨会接受新闻媒体联合采访时所作阐释,认为骊文化体现了文明多样性融合,是西方文化在中国河西走廊的活化石,也是中欧文明交汇的活化石。周文魁市长对骊文化的阐述实际上是强调骊文化的外来属性(即国际性)及包容性,其产生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果。

第二种是赵向东《骊文化之历史钩沉及再认识》提出的,认为骊文化是连接紧密的亚欧板块的历史激荡出来的,反映古代东西方两种高度文明之间的军事文化交流与碰撞,反映出古代中国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宽仁,说明历史事件所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血缘融合与印证;骊文化是古代中国长城沿线这一“文化共同体”的典型,是波澜壮阔的民族、种族“互融线”上融合变异的产物。

赵向东所讲的骊文化内涵与周文魁有相似之处,即都强调了东西方的文化交融,但赵向东还着重强调东西方的血缘融合以及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血缘融合。究其根本而言,赵向东与周文魁都在强调骊文化的包容性,认为它本身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只不过赵向东的视野更宽,从文化到血缘,从东西到南北,关照面更广。

当然,有些学者会从质疑古罗马军团东归一事来否定金昌地区存在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笔者认为这是一叶障目的做法。汪受宽教授认为,骊人与古罗马军团无关,但从现代骊人的外貌特征看,他们可能有欧罗巴人北方支的遗传,历史资料显示,历史上金昌地区有白种人来往、居住。金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西方人在此停留乃至定居是极有可能的事情,那么东西文化的交融也势必会在金昌出现,只不过没有敦煌昌盛而已。当然,也有些学者以目前骊人的相貌特征作为依据,认为骊人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活化石”,体现出骊文化极强的包容性。骊人是否与古罗马军团有关,这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众说纷纭,分歧很大。笔者现在撇开这一问题不谈,从宗教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东西方文化在金昌的交融及骊文化的包容性。

通过研究清代以来河西走廊宗教传播的历史,笔者发现金昌确实是个文化包容性很强的地方,进入甘肃的第一位天主教传教士方德望(法国籍耶稣会士)于清朝顺治年间在永宁堡(今永昌县水源镇永宁村)停留传教,虽然有些著作认为方德望在甘肃传教地还包括武威、山丹等,但缺乏原始凭证,唯有方德望在永宁堡的停留有证可寻。就目前的资料可以断定,永宁堡是方德望在甘肃停留传教之地,也极有可能是第一批甘肃天主教徒的产生地,因为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档案显示1714年永宁堡有天主教会和教堂存在。方德望之所以选择永宁堡,原因可能就在于该地的文化包容性强,能够允许外来文化的存在与传播。

二、骊文化的中和性

中和表示在立场上要持中、不偏执,这是中国传统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的“致中和”是指天地万物都能够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本文所指的“中和”不仅指这种境界,还在于达到这种境界的过程,也即通过骊文化的“中和”(类似化学、物理学的中和作用),使新传入的文化与原有文化能够达到各得其所、和谐并存的状态。

金昌境内的历史文化遗迹既有祈求和平的云庄寺、圣容寺等宗教寺庙,也有充满战争色彩的烽燧、长城等历史遗迹,如此出现和、战文化并存的局面,从中也可看出战不是一味地求战,和也不是无原则地求和,因为烽燧、长城意味着是守而非攻,寺庙则表示对和平的祈盼,两者相互辉映,描绘出一幅以战求和的图景。和、战的中和不仅在考古学上有体现,还表现在金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刚劲勇猛、讲究阵法的“节子舞”和祈求吉祥、表示祝福的“”字灯会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当地人的文化取向不是偏激,而是持中;其文化既有刚猛成分,也有柔和成分,是一种刚柔相济式的文化。

一种新文化在金昌被包容并生存下来,其势必会被当地文化所中和。如前文提到的天主教,金昌现存最古老的天主堂应是永昌县城南街天主教堂(即红西路军总指挥部遗址),从外貌看这不过是本地传统的居家小院,但实际上该建筑与周边建筑形式不一致,这是修建于清末民初当地普通的一处院落,与周边环境很协调,教堂建筑风格已看不出天主教的外来性。永昌天主教如果从清顺治十二年(1655)算起,到该教堂修建之时也就是250多年的时间,可是从教堂的建筑样式看,天主教已被当地文化所中和。天主教与原有的儒家、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民间信仰等宗教或信仰和谐并存,这可以从金昌历史上无教案的事实得出此结论。天主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其他文化的传入也势必得到同样的结局。

三、包容性与中和性的关系

骊文化既有包容性又有中和性,那么两者处于何种关系呢?笔者认为它们是一种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关系。包容性与中和性的区别比较明显,包容意味着骊文化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传入的新文化;而中和表示骊文化不偏激,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或称为同化力),可以将本土文化因素渗透到新文化中,使之本土化。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在包容性是中和性的前提,没有包容性就没有前文所述的和与战、刚与柔文化的相济与共存,没有新文化的引入与生存,也就不可能有中和性的存在。

四、结语

骊文化是一种具有极强包容性与中和性的地方性文化。所谓地方性并非贬低骊文化的价值,而在于说明骊文化有其主体而非飘泊不定、随意型塑的无根文化。当然,骊文化也是一种具有广阔视野和胸怀,能够包容西方(指广义的西方,即包括中亚、西亚以及当今的西方等)文化的国际性文化,能够融合来自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及中原地区的国内各民族文化。骊文化能够包容来自国内外诸种文化的传入与生存,并通过文化的中和,而让它们在金昌落地生根,得以发展。包容、中和是骊文化最重要的属性,也是骊文化不断能够得到传承创新的动力源泉。从这个角度讲,骊文化可以称得上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的一个典型。如果将骊文化作为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的典型,探索骊文化发展的历程,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经验教训,这无疑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央及省上新闻媒体聚焦金昌市“骊文化”[N].金昌日报,2011-8-22.

[2]赵向东.骊文化之历史钩沉及再认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汪受宽.骊人来源的历史探索[A].研讨会组委会.丝绸之路・骊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金昌:研讨会组委会,2011.

[4]汤开建,刘清华.明清之际甘青地区天主教传教活动钩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5]B. Szczesniakzh.叶崇贤神父对甘肃的描写及地图[J].澳门历史研究,2003,(2).

[6]杨发寿,姜国文.甘肃金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文化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 文化生产 物质生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0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迅速增长,业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但相比现实生活中快速发展的文化消费,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难见有影响的成果。虽然文化消费概念被频频提起,但真正对其内涵进行阐释的还不多,也不充分,尤其是与物质消费、消费文化、文化生产等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作一点补充,以利于对文化消费的深层理解。

一、文化、消费与文化消费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视野、学术立场和知识背景决定了对于文化的理解必然是复杂多样的。故迄今为止,对“文化”一词做出不同解释的有上百种之多。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将“文化”复杂化和神秘化,实际上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结各种“文化”定义,可以发现,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概念仅针对于精神方面而言的,包含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类服务及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消费就仅限于狭义的文化概念。

相对于文化来讲,消费的概念要简单一些。《辞海》中这样定义: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消费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1]显然,这里的“消费”已经成为对一种经济行为的描述,主要是被作为经济学范畴使用的。

文化消费则是一个交叉概念,跨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文化消费,顾名思义,即是对文化的消费,表明了消费的客体是文化。对文化消费这一概念的理解,虽侧重点不同,但可归纳为: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的行为,换句话说,文化消费就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

文化消费具有多种内容和形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书法、绘画、雕塑、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以及文物、出版读物、音像、体育、健身等等。文化消费的形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及娱乐设施等;后者如杂技表演、音乐演奏、综合文艺晚会等。

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有普及型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和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费;有自娱型的文化消费、专业型的文化消费;有基于生存需要的文化消费、基于发展的文化消费。此外,有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享受型文化消费、社交型文化消费、发展型文化消费和智力型文化消费等。这其中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属较低层次,享受型、社交型、发展型和智力型文化消费属较高层次[2]。

二、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

文化消费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消费,如洛威尔所指出的:“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原因是,确切地说部分是,它们满足的需要来自幻想而非肠胃,……精神的需要与物质需要不同,当所需的商品满足需要的时候,商品并不总要用完。满足物质需要的商品的变化程度,的确取决于它们被使用时消费或消耗的程度。房屋比汽车的使用寿命长得多,而汽车又比(比如)食品的寿命长。但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的数量都和商品的损耗有一定联系。文化产品的变化则取决于它们满足‘来自幻想’的需要的能力与它的物质形式之间的密切程度。这类产品,比如绘画或雕塑,很久才会损坏,它们的使用性与消耗没有直接关系。”[3]尽管他的这种表述有些晦涩,但也说明了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及与物质消费有不同之处。

具体来说,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二者的目的不同。物质消费主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而文化消费主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与人的心灵诉求和文化交流息息相关。(2)二者的消费特征不同。一般物质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器质型消费特点,消费的过程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有形耗费和无形耗费,而文化消费却不是价值的纯粹耗损,它主要消费的不是其外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的构成因素,而是它内涵的精神因素和深层意义。这也使两者消费效果的持久性出现差异,物质消费,随着物质损耗殆尽,对人的作用效果也就终止。文化消费,消费过程终止,但它对人的作用效果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甚至对人的一生都在发生作用,它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灵和行为。(3)二者的消费作用、效果不同。物质产品属性决定了消费作用效果的同一性,不同的人消费同一物质产品,其作用效果是基本相同的。例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但是,不同的人消费同一文化产品,其感觉效果会发生差异。如观看《红楼梦》,“经学者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4]可谓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的社会阅历、文化水平、地位、心境、爱好和兴趣等的差异造成的。(4)二者对消费能力的要求不同。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关于如何消费、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在物质消费活动中,一般说只要拥有物质实体,就能消费。但是文化消费不同,它要求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即必须具备与文化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一个想要得到艺术享受的人,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说明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文化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能够消费深奥的文化产品,而文化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只能消费浅显的文化产品。

三、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

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是两个不同指向、不同涵义却在某种程度上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文化消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文化产品或其服务的消费。一方面指对文化文本的消费,如生活中读什么书、看什么报、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另一方面还包括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消费,比如说我们消费一件产品时,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的意义。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它是受消费者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影响和约束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的一种情调和氛围。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5]王宁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品符号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消费文化。”[6]肖浩辉则指出,“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7]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关系的理解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但总体可归纳出三种观点:一种是“包容说”,即消费文化包括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只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论题之一;另一种是“区别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相对独立,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消费是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第三种是“交叉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虽相对独立了,但又存在互相交叉的内容。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简单地从概念上分析,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为形式,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特定方式,不同层面的文化都渗透在消费之中而形成消费文化。而文化消费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而非单纯或主要为满足物质需求的消费。相比较而言,文化消费是具体的,而消费文化则是笼统的、更多是观念上的并具有消费哲学的意味。

四、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

关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最为著名的是马克思的具有辩证色彩的“同一性”论,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8]也就是说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生产与消费互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就是说消费使得生产得以完成,成其为生产,同样,生产出消费,是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式的时候,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作需要创造出来的时候――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成其为消费[8]。

文化消费相对应的是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又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样,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的延伸。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所论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9]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实质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生产。而且,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每一方以对方为媒介,互为依存:“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作中介。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8]这充分说明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相互作用的同一性,即文化生产直接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直接是文化生产,两者密不可分。

五、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活动,传统上人们理解的文化消费更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即关注的是具体的文化内涵,如读了一本什么书,看了一场什么戏或者是听了什么歌,而往往忽略这种消费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学意义,即读书、看戏或者听歌,不仅仅是对文化内容或各种文化文本的消耗,更要注意到读书首先要买书,看戏听歌首先要买票,实现文化内化的前提必须以一定数量的金钱支付为前提,而这种经济意义上的消费才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文化消费的本质内涵。

正是基于人们关注视角的不同,使一些人产生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无关的观念误区。即可能会认为文化消费和与之对应的文化生产是少数人如艺术家、作家等人的事,与社会生产尤其是物质生产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实质上,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

首先,物质生产生产出文化消费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文化消费的前提之一。文化消费虽然是以无形的文化或文化内容作为对象,但其载体往往是物质的,如书中的内容是无形的,书籍本身却是物质的,无形的内容必须以有形的物质作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又如书法绘画艺术,人们欣赏的是其构图与用笔及其表现的内涵思想,但其载体也是一定的笔墨纸砚等用来书写的工具。

其次,文化消费带动了相关物质类生产。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类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更带动了相关物质生产,包括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都会受到影响。如在旅游消费中,则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旅馆业、饮食业及交通运输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看戏消费中,也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消费,而有许多配套消费,最为显著的是饮食业和一些时令物品等等。同时,这也充分说明文化消费绝不是单纯的纯文化文本的消费,不是仅停留在精神享受上的心理满足感,它的背后是以消耗大量的物质为实现前提的,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行为。甚至可以说文化消费带动或促进了一些物质生产,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背后所蕴涵的经济机遇,常常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收稿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化消费研究”(10XJL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秦开凤(1979-),女,山西长治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经济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449.

[2] 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

[3] 特里・洛威尔.文化生产[M]//载陆扬,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22.

[4]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419.

[5] 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N].光明日报,1995-04-30.

[6]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4.

[7] 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J].消费经济,1994,(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10.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8.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notation

QIN Kai-feng

(Humanity journal,Shanxi province social science academy,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our consumption of the hot, but to their study is relatively static. Through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its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the consumer culture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of material such as discrimination, further clarified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for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the deepest understanding.

文化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徽州文化;建筑;儒商;宗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49-02

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文化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当今文化的普遍定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精神财富,是社会成员在共同生活中通过传承和积累两种方式形成的,特定的观念形态、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而文化内涵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

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整合、变异的进程而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体系[1]。她发轫于南宋,孕生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衰退于清末,传承延续至今。根植于原徽州府的一府六县,延伸丰富于淮扬和江南等地区,是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的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封建文化遗存。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的丰厚底蕴,深切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等基本内容,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2]。

徽州文化以学术思想、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和文化艺术为主体,涵盖了徽派建筑、宗法伦理、商贸习俗、精神信仰以及新安理学、医学、画派、篆刻、木雕等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艺术的各个方面内容。作为一种汉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徽州文化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和广泛性等基本特点。她向外开拓,向内发展,无不体现出“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吴丽蓉学者认为以家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宗族体系是徽州文化的社会形成基础。而强调理而玄的程朱理学、强调实而存的朴学与贾儒仕结合型的徽商则分别构成了徽州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和经济基础。今天我们对徽州文化进行的深入研究,既能够拓宽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范围和深度,促进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够通过维护和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来强化和提高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风格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体现了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徽州人思想情感、文化属性和社会价值观念[3]。徽派建筑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尤以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最为鲜明。由于受到程朱理学文化的深远影响,具有“贾而好儒”特点的徽商们在建筑中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观念注入到自己对环境选址、住宅布局、结构装饰、厅堂布置的设计思想中,促使徽州建筑各种因素相辅相成,体现出人与建筑、社会和自然的广义和谐,共同构成了徽州建筑的完美映像。使得徽派建筑逐渐形成自然古朴、隐僻典雅的建筑艺术风格。不仅具有丰富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

徽州民居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倚山面水,大体可分为“线状”、“块状”两大模式[4]。无论是始建于南宋的宏村民居,还是兴盛于明代的西递村民居,都承袭和弘扬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在结构体制上,民居采用以土木结构为主体,以砖土、砖石墙为辅,使建筑造型上不仅凸显形体壮观素雅,而且讲究实用安全。在平面布局方面,采用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式格局,粉墙青瓦,奇伟恢弘。尤其是徽派古民居马头墙的设置,集防火防盗功能和艺术特色与一体 [5]。由于徽州人含蓄内敛的个性气质决定了他们在建房时舍弃外表的华丽张扬,苦心追求屋内装饰的华美,所以在装饰方面既蕴藏鲜明的人文色彩,又追求独特审美欣赏价值。如宏村“承志堂”厅门上的“百子闹元宵”图木雕,一百个孩童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绘有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的石雕,楼台亭阁、人物戏文的砖雕及木雕、彩绘、壁画、漏窗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二、儒商文化

胡适先生说过:“在经济因素之外,我乡人这种离家外出,历尽艰辛,冒险经商的传统也有其文化上的意义。”在中国封建历史上“重农抑商、农本商末”的思想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明朝以来,为了谋求生计,许多徽州人冲破了这一传统的思想束缚,从事商贾之业,历经艰辛。善于学习的徽商在继承朱熹思想的同时,又融入了本土文化成分,使之呈现出既抱残守缺又革故鼎新的双重特性[6]。他们商而兼士,贾而好儒,深谙朱程理学、孔孟之道的思想精髓,利用传统的民本思想强调民生,利用儒学伦理表达为贾之道,利用“仁”的理念来突出“商”的社会功能,形成了“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特殊的经济和人文背景,孕育和创造了新的商业文化内涵。这些先进思想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文化修养,也改变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商业活动中他们躬行儒道,坚持商业道德,以诚实守信的为商做人之本创造出了资本雄厚、令世人瞩目的商业辉煌。

在为当地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同时,徽州商人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徽州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大力支持家乡的教育和文化事业,捐置田产,兴办书院,对子弟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教育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辉煌,徽州历史上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反过来,这些文化上的投资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形成商儒互济的局面,促进了商业与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7]。

三、宗法文化

文化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侗族祭祀侗族大歌文化内涵

AbstractStartedfromDong’sBigSongs’manifestationsthisthesisleadstotheconclusionthatDong’sBigSongswhichisspiritualcultureindispensabletoDongpeople,isakindofsocialneedwithpracticalfunctionasmainbodyandaestheticasadditionbyuse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methodsofnationalmusicandfolklorethroughdeepinvestigationandanalysistoDong’sBigSongs’tone,SamaFestivalandpassingway.

KeywordDongsacrificeDong’sBigSongscultureconnotation

文化对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在贵州省又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地区的榕江,黎平,从江三县。这里高山绵延,平均海拔300——2000米不等,距贵阳市达400公里左右。可谓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解放前侗族与外部世界联系极少,七十年代有些地方还被发现有“刀种火耕”的原始状态的生产方式。

一、侗族大歌的支声复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支声复调。可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一棵树在长到一定时候,分出枝儿来,当然这种枝儿和树还是个整体。具体音乐分析就是在演唱过程中,高声部的人逐渐脱离原来的调高,游离到另外一个调上,而低音声部仍然保持在起始的调上,形成两个或三个声部,这两个声部属于同宫系统内的不同调。这种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无复调音乐”的定论,意义非同一般。

(二)关于支声复调形成。这里列举2种学者观点及2种民间传说:学者观点(1)、由于“众人出多声”所致[1];(2)、由“喉音佳者”创作得来[2];民间传说(1)、远古时期,侗族青年们在劳动休息时的说笑声引乐了百鸟百虫,百鸟百虫齐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又引起姑娘小伙们的兴趣,于是各自模仿,形成具有高低不同多声部大歌[3];(2)、侗族贫困青年倒鸟和老罕两兄弟在隐居山林时受蝉鸣鸟叫的启发,兄弟俩合作发明了双声唱法,并把这种方法教于世人,从此双声部大歌广为流传[4]。

(三)支声复调音乐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学者的考察结果还是民间传说,我们不难看出:侗族大歌是群体活动的产物。从歌唱起源的“巫术说”来看,那种被后人所描述的原始社会的生活模式在这里被有力证明:聚族而居、保持着神秘的祭祀行为。

可以这样想象:古老的先民们在农作物丰收时,他们跳跃、欢呼、甚至齐声吆喝;长期干旱或雷雨时,他们认为这是“天”在发怒,于是在族长的带领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祭天活动,偶尔一次巧合就促成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和仪式的格式化。其中吆喝声,祈祷声逐渐演变成唱歌;乱糟糟的这么多人唱,多声部在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于是,“祭天”就这样被侗族先民发明了。伴随着祭祀的发展与稳定,侗族大歌就有了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并在其民族的千百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了,成为了侗族标识性的民族文化,具有了其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对其民族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又作了方向性的规定。因此认为:古老的侗族大歌是侗族历史悠久的铁证,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得来的,是其民族生存发展的手段之一。

二、萨玛节及其文化内涵

(一)萨玛节。伴随着“祭天”活动的出现,另一种祭祀活动--“祭祖”也被开展起来。“萨玛”汉语的意思是“大祖母”,传说隋唐时期一位叫杏妮的侗族姑娘,在外族入侵时(有一种说法是官府压迫),杏妮带领族人奋勇抵抗几天几夜,最后不敌,跳崖身亡。侗族人为了纪念她,尊为祖母,寨寨修建饲堂供养、祭萨。有的地方一年一祭,有的地方三年一祭,祭祀时少则百多人,多达上万人。祭祀活动主要分两个部分:一、祭祠堂:全寨老少在饲堂前举行仪式请祖母(萨不是汉文化中的塑像,而是用一把半张开的伞代表),祖母请出来后,由德高望重,人丁兴旺,儿孙齐全的人抱着这把伞,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全寨人(有时,前有鸣锣开通的简单仪仗队),把全寨游走一遍,告诉祖母应保护的范围。其间,要唱些颂萨的大歌。二、踩堂:游走完毕,萨归回饲堂后,踩堂即开始。男女老少齐聚“鼓楼坪”开始狂欢。芦笙、琵琶响起,“儿童大歌”,“声音大歌”,“叙事歌”此起彼伏,竞相绽放。

(二)萨玛节的文化内涵。萨玛节有这样几点文化现象值得注意:(1)、在萨玛节里,爱情类大歌也不再被严格限制(早先是不能在祭祀时唱情歌的);(2)、萨玛节这一天,妇女们不做任何家务,只需描眉打扮,准备在跳踩堂时大放光彩。而男人们要在这一天齐心合力做一顿好饭菜,在村口排好流水席,供全体妇女们享用,而且在妇女们上席吃饭喝酒时,不能露面,包括男性儿童在内。由此可以看出,一:“萨玛节”既是对先祖的拜祭,更是侗族女性的妇女节,“母系氏族”的遗迹在这里凸现;二:大歌具有两个功能:(1)与神灵沟通的工具,通过唱歌与先祖对话。传说侗族老人去世后,后辈要围绕亡人唱歌表达哀思,他们说侗族的先人听不懂世人的语言,只能听懂侗族歌曲;(2)人与人的交际工具,在“踩堂”时,侗族青年男、女利用这些时机,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因此说,侗族大歌的实用性应远远多于娱乐性,忽略这一点而只从现在状态下的表象入手,无疑将会使研究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

三、侗族大歌的家族传承方式及其文化内涵

(一)侗族大歌主要传承方式:家族传承。歌队:是指侗寨中存在的大大小小演唱小组,每个歌队3—几十人不等,按年龄组合成儿童歌队,男声歌队,女声歌队,老年歌队等。歌队平时各自干自家的活,夜晚或闲暇之际,聚在歌队中的头领——歌头家里,一边做些针线活,一边练习唱歌;歌头:是歌队的带头人,是侗族大歌高音声部的完成者,此人唱技高超,反应敏捷,能够带领歌队“走寨对歌”;歌师:侗族大歌的灵魂,他(她)的平时任务是负责全寨歌班的训练工作。孩子4、5岁时入歌班学唱,除了生产劳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歌师的教育下成长。女孩一般直至出嫁,离开族人为止。侗族一直有小孩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统。歌师教族人唱歌是不收取费用的。

(二)家族传承方式的文化内涵。侗族所在位置的偏远以及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民族要聚族而居,注定了其文化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实际上是其内部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的存在状况及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存在状况与水平高低。侗族人为了能在社会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倾全族、全寨之力打造好本族的歌队,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得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下了独特的文化形式。

侗族中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依并存的。侗民们尊重歌师,热爱生活,认真唱歌。世世代代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歌中,唱丢了一首歌,可能就丢了侗族人的重要的生产、生活信息。这就是为什么侗族老人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唱完“叙事歌”的秘密所在。这对于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尤其重要,这种传承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教育、培养后代的手段,实践证明了这种手段的稳定性与权威性;这种传承方式,也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从远古走到今天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也许正是今天许多民族文化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研究侗族大歌的文化发现:它折射出的不但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更是在讲述是一部民族史。随着中国经济浪潮的汹涌澎湃,遥远的山寨也逐渐骚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想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行为上是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昔日的歌队成员正在变成城市中的“草根”,导致其内部组织结构正在遭到破坏,侗族大歌面临诸多发展问题。

借用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萨克斯在1962说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束:这样的音乐在书店是买不到的。它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或者从部落人的个人献身中产生的。它决不是没有灵魂和欠考虑的东西,也决不是被动的东西,而是常常充满生命感的,是有社会意义与作用的。实际上它常常具有权威性。这些都是我们谈论西洋乐时无法涉及的。

这些音乐作为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珍贵的部分而引起人们的尊敬。所谓尊敬,就是要有帮助保存这些音乐的义务的意思[5]。

指导教师邓光华教授

参考文献:

1.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503

2.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2

3.高冰,杨俊江.榕江——流动的和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32

4.潘年英.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103

文化内涵范文第6篇

关键词:拳击;文化内涵;西方文化;社会背景;种族斗争

中图分类号:G88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38-02

拳击(Boxing)是西方人类文明的产物。拳击起源于埃及,流传于古希腊,毁于古罗马,发展于英国,成就于美国,遍布于全世界。拳击已成为世界的运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对拳击的技术与训练研究得多,对拳击文化、拳击教育研究的很少。在拳击教学与训练中只是注重传授拳击技艺,忽视拳击文化的传承;拳击界人士研究拳击科学训练较系统,而研究人的价值理性不足。拳击若只是研究提高专项的体能、技能、成绩和奖金等物化层面,使其拳击的工具理性偏重,形成功利欲望的膨胀,不了解拳击文化内涵的真谛,就会削弱价值理性的基础地位,使拳击的主体迷失,许多拳击运动员把满足物欲视为目的,而将人作为手段。这种目的与手段的错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极大的阻碍。目前,竞技体育已经深入到了文化层面,国家篮球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教授,在北体大研究生导师培训班讲课时,不止一次的提出了“篮球文化”的问题。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宋继新教授在研究竞技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变“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变“技能传习为文化传承”。可见竞技体育的文化,将是21世纪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发展方向。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从西方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探讨拳击文化的内涵。为拳击人士提供参考。

1拳击与西方文化

1.1拳击文化体现了西方科学思想拳击的文化来源于西方文化发展的历程,它以古希腊的迅速兴起为标志。拳击随着西方体育在古希腊人的科学思想带动下步入文化领域。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而它的内涵是科学精神,追求其客观性和创新性。古希腊人的不断追求,使得科技成果的大量涌现,逐渐强化了人们那种“对抗自然,改造自然”功能性的身体能力。同时,它也包括了以提高生理功能为目标的体育运动。这种意识在古希腊文明发展中的不断积累和激化,使西方体育的思想进程与科学进步在文化层面上的延伸。从而确定了西方体育的物理性质。奥林匹克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发展原则,将人体机能带入了高速而剧烈的运动状态,使其对肢体运动和发展采取严密的科学约束。通过调节某些物理指标控制训练过程,这就使竞技运动无不体现出物理性质和超越极限的科学态度。因此,拳击运动在西方科学进步的层面上就必然崇尚科学与实践。拳击运动特点也正是西方人追求那种机能极限的爆发和运动极限化的挑战,在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笼罩下,形成了激烈对抗的竞争场面。西方拳击的实质就是追求个人能力的最大挑战,它是超越生命的展示模式。

拳击规则制定的严谨性,规范着拳击技术科学的发展,拳击技术无不体现出符合人体结构、运动力学规律,技术动作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率的动作方法,充分体现了科学规律。

1.2拳击文化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社会的兴起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直接满足需要,即使存在交换,也只是剩余物品的交换。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颠倒了。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交换价值、为了利润的最大化,以致商品交换形式成为社会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与过去相比,商品生产不再是在某个特殊的领域展开,而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活动采取怎样的个人表现形式,也不管这种活动的产品具有怎样的特征,活动和这种活动的产品都是交换价值……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3页)。

崇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赞誉冒险、创新的企业精神。鼓吹个人主义,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天赋权利。声言个人主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鼓励个人奋斗,吹捧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成功的个人。

由于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影响,拳击运动更强调个人进取和利益,体现出追求冒险、激进等,所以西方人把拳击称为“勇敢者运动”和“男人的象征”。致使这项运动本身并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通过极限、竞技技能的发挥和比较,追求商业化、职业化、观赏化,并最大可能创造商业价值,从而通过这项运动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在比赛中有的人甚至击倒对方,置死伤而不惜。

拳击商业化是必然的,但过度的商业化必须加以制约。只有这样,拳击文化才能真正搭附在高速运转的商业化巨轮上健康、持久、良性地向前发展。

1.3拳击是一部种族斗争史

1.3.1拳击的潜台词就是美国的历史:种族阿里解释这项运动的起源是:“我们就像圈里的两个奴隶,主人找来两个像我们这样的大黑个农奴,让我们打斗,为了他们的赌注。‘我的农奴可以搞定你的。’这就是我从两个黑击中看到的东西"。

美国现代重量级拳击史就是一部种族斗争史。我们不可能忘记,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拳击冠军约翰・沙利文拒绝跨越肤色,和黑人挑战者比赛。后来的冠军杰米・杰弗利斯标榜:“如果没有白人比赛,我就退休。”杰米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重新出山和黑王杰克・约翰逊比赛时,强调了自己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白人比黑人强。”全美国白人包括他们掌握的媒体都支持杰弗利斯,著名作家杰克・伦敦专门撰写了《杰弗利斯肯定将赢》的鼓吹文章,因为“白人背后有着3000年的辉煌传统――所有的伟大事件、发明和战斗。”1910年7月4日,约翰逊在美国国庆日干净利落地干掉了杰弗利斯。白人公众被激怒了,从密苏里到东部沿海都发生暴乱,乔治亚发生枪战,休斯顿发生抢劫,曼哈顿上万名愤怒的白人集结起来沿着第道进发,威胁要打倒他们第一个看到的黑人。美国历史上,直到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身亡后才爆发比这规模更大的种族运动。

从20世纪初,美国黑人开始借助自身的良好条件,以反抗黑暗压破唤起求生的欲望,黑人把拳击作为寻求自由和摆脱白人压迫的平台,因此,拳击曾经是黑人与白人斗争的重要主题之一。世界第一位黑王杰克・约翰逊在击倒白王的那一刻,轰动了所有的白人和黑人,引起了种族风波,加深了种族的仇恨。然而,黑击的崛起推动了世界拳击的进步和发展。

1.3.2拳击的人文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思潮的基本特征是提倡“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欧洲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在哲学和思想观念上由以上帝即“神”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国家与公民意识的出现,以及拳击活动自身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趋势,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中,“以人文本”强调了个人利益的绝对化。这一思想影响着拳击突出个人利益和追求功利的最大化,而不惜使拳击残酷、野蛮,甚至变成没有人性的搏斗。然而,人们却忘记了拳击是一门“艺术”,拳击不应该是野蛮的对抗和没有人性的搏斗,它是具有欣赏价值的拳击艺术。拳击是一个文化传承的教育过程,拳击又是人格修炼的载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拳击”是力量的象征;“拳”握紧拳头象征着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握拳的过程视为一个人的包容心,作为拳击人要能容天下事;“击”勇于向困难和挫折攻击。因此,拳击展现了男人的宽阔胸怀和勇往直前百折不屈的精神。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1) 拳击文化的内涵是以西方科学精神为核心,注重科学与实践,体现了客观性与创新性和规律性;

2) 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影响,拳击运动更强调个人进取和利益,体现出追求冒险、激进;

3) 由于西方的科学化、商品经济与自由竞争和种族斗争融为一体,体现了技术规范化、形式的规律化、能力的极限化、利益的最大化、搏斗的激烈化。

2.2建议拳击已成为世界的运动,在吸收西方的文化同时,要将拳击注入东方文化,使其东西方文化相互渗透,寻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年、1979,46(上册):103.

[3] 潘洪涛.东西方体育实质探析[D].中国教育论文www.省略.

文化内涵范文第7篇

摘 要 篮球运动涵盖了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教育价值等社会功能。本文从篮球文化的构件、篮球比赛的特点、篮球文化的价值三个维度对篮球文化的内涵进行全面客观的阐述。采用综合论证、举例论证方法,笔者着重就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文化构件 特征 文化价值

一、篮球运动的文化构件

篮球文化的文化构件包括了物质、制度、行为及精神四个组成部分。从篮球运动的产生、发展历史轨迹来看,它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是这项运动本身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呈现出动态的趋于丰富、变化的时代特征。具体来说,篮球运动的四个文化构件具体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基础支撑;社会层面的制度文化;人文社会的精神表达及球迷的情感诉求氛围;加之教育功能中的篮球比赛技巧学习、体能训练、运动娱乐、比赛观赏等文化;同时还体现在篮球的产业文化上,涵盖了篮球竞技、商业活动、俱乐部文化等;当然篮球文化的终极文化内涵是篮球的精神文化,它是篮球运动认知、篮球理念、篮球价值观及篮球运动情感等要素的集合,也是篮球运动文化的灵魂与核心。篮球的制度文化具体表现为篮球规则、竞赛制度、篮球比赛管理制度等,它集中体现了作为篮球运动主体的人对于篮球的认知程度、管理理念先进程度以及篮球运动组织能力水平程度等,因此可以说篮球行为文化是篮球意识的重要反映。篮球的行为文化,确切地说它是篮球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篮球教学、篮球比赛竞技展现篮球运动的气质风尚。

篮球文化的四个构件形成了动态的牵制和促进关系。篮球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业余民间篮球运动和职业篮球比赛,同时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受到了特定民族文化、地区习俗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篮球运动中看到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烙印的原因所在。

二、篮球文化的特征

中国篮球总体呈现出注重和谐、团结的篮球文化特点。这既有几千年以来的中庸思想的影响,也有传统的爱国、爱集体的无私奉献观念的影响。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全球范围内的篮球比赛越来越多,篮球理念的交融也更加明显,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无论是民间业余篮球运动还是职业篮球运动强调的“团结、集体主义”精神依然是我国篮球文化的鲜明特点。中国国家篮球男队一向以小快灵活著称,但经历2009年天津亚锦赛惨败伊朗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集体、团队篮球”,开始通过技术、配合手段结合身体对抗以及关键时刻发挥“个人英雄主义”成功的帮助中国对走出后姚明时代,成功进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

相比中国篮球的集体主义,美国篮球运动员更注重表现自我,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基于美国篮球运动员超强的身体素质与过人的篮球技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职业联赛NBA,他们的篮球文化包容度更高,在现代篮球历史中占有绝对领先的位置,但最近几年也受到了来自西班牙、巴西等世界强队的挑战。

总体来说,篮球运动所蕴含的文化特点与特定的民族、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比如说欧洲强调团队配合、球员手感十分柔和,这和西欧国家运动员细腻的情感是分不开的;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队注重身体对抗,这与他们的体格和自我挑战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深深的烙上了人文文化的印记。

三、篮球文化的价值

(一)无声胜有声的通用世界交流语言

全球化背景下篮球运动越来越成为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人们的交流语言。它作为人类共同热爱的体育项目,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在同一种公平的体育规则环境下通过技战术、情感表达向世界表达本国的文化、精神面貌,成为了传递友谊、自由、和平的无声语言。

(二)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教育基地

篮球的文化教育功能体现在为运动员们提供了一个竞争、创新、协作的团队发展平台。一方面,篮球运动讲求竞争对抗,展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篮球运动讲求理解包容。在群体荣耀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个人独立人格魅力。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放在篮球运动上最合适不过了,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只有大家团结协作,精密配合才能打好比赛,同时优异的成绩离不开个人的出色发挥。这就教育运动员们要兼具合作、竞争、担当的精神。同时这些精神品质可以移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我们成为一个会宽容、会奋发,能宽容、能竞争的社会人。同时篮球比赛具有超越运动的本身的情感表达,激烈的篮球比赛充满着饱满的比赛热情,国际性的赛事能展现一个国家公民的精神面貌,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

[2] 辞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22.

[4] 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5] 冯胜刚.对“文化”和“体育文化”定义的求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6]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 姚纲.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D].2008.

文化内涵范文第8篇

作者:左嘉琳 鲁薇 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团体,来学校为师生普及高雅艺术,使学生们近距离享受高雅艺术的魅力,感受经典、学会欣赏、懂得艺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受到师生热烈的欢迎,在校园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坚持长期开展,提倡普及教育。高雅艺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与现代社会脱节,也不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享受的专利,学生们希望学校能更经常性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普及高雅艺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长期深入开展下去,为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学习、欣赏和参与高雅艺术的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倡导红色校园文化,营造高雅艺术氛围。红色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种新途径和有效形式,具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化、与时俱进、价值高等优势,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例如本校每年举办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团学干部培训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连续三年赴革命圣地西柏坡进行红色教育;利用寒假“三访三学”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红色教育,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党的伟大。通过主题班会、我的团日我做主、广播台、QQ群、微博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红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的舆论氛围。

加强学生艺术团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指出,今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各个高校都应当组建自己的大学生艺术团。这些艺术团招收有一定艺术素养背景的学生作为主要群体,组建舞蹈队、合唱团、管乐队和话剧社等艺术团体,并给艺术团提供相应的场地、教师等资源,使其成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主力军,在校内外各种文化交流与艺术教育展演活动中承担重要的任务。

本校从2002年开始,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已经举办了10届。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给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是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一次盛会。参与人数和获奖人数都是全年学生活动中最多的。此外,目前我院已有包括大学生艺术团在内的学生社团80个,学生中不乏会小提琴、钢琴、古筝的同学,且有几位达到八级、十级水平。学生参与各个协会的兴趣也很大。可以说,全院师生对文艺生活有着极高的热情和期盼。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艺术修养及综合素质。各个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大力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普及高雅艺术,让艺术的气息充满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都有机会欣赏高雅艺术、参与高雅艺术,构建真正符合学校特色的高品位校园艺术。这不仅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了校园舞台艺术水平的提高与繁荣,更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文化内涵范文第9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97-01

摘要:

“敬”是孔子非常重视的,这是一种态度,孔子所称道的“敬”适用于所有人之间,是为人处世成功的妙道,更是个人修养的必要因素,敬与中庸之道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敬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一个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

关键词:孔子;敬;态度;修养

《说文?苟部》:“敬,肃也。”《玉篇?苟部》:“敬,恭也。”恭、敬词义相近,恭注重于外表,敬则关乎内心。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敬是一种无形的物质,一种态度,孔子强调的敬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表现在子女孝,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父母,更应是精神层面的虔敬的态度,即使父母去世,在祭祀的时候仍然应抱着犹如父母未逝时伺候的恭敬的方式展开祭祀的礼仪活动。《中庸》第十九章中孔子说:“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此外当子游问孝时,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把敬甚至作为区别动物和人的一条标准。《礼记》的祭义篇中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孔子本身具有高度的孝的美德,他用他的敬爱父母的感情教育他的学生——孝的礼仪是必须的。

《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在国家机构中,臣之于君,依然需要敬的态度,犹如子女对待父母。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对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孝经》也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孝经?士章》)天子与臣民的相互关系中,敬的态度可以成为一种衡量的尺度,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君主以臣民是否尊敬他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则可以使国家稳定繁荣,对国家的发展十分有利。在全社会中传播一种敬的态度,就像孟子说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达成如张载所说的万物一体,把一切人当作自己的兄弟,人与人之间相互尊敬、关爱,那么社会的和谐、和睦会使每个人都内心充满温馨,个人内心舒适感增强。

孔子活动的春秋时代,“敬”的文化内涵从先前的恭敬有所扩大,不仅是下对上应具有的或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是为人处世的一种行为准则,解释为庄重认真,包括普通的臣民,也包括君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敬事,即是做事认真,也即认真做事。孔子又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认真办事的举止行为被孔子与他最推举的仁联系起来,给予了“敬”以高度的肯定,樊迟问仁,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秉持恭敬认真积极谨慎之心做事,是取得他人信任、令他人放心的必要条件,是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推行的必要因素。只要能认真庄重做事,就会不犯错误,就能得到别人的友爱,孔子弟子司马牛不无担忧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对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子夏安慰司马牛的理由与愿望是希望司马牛能成为孔子称颂的君子,孔子教育子张的话是认真严肃做每一件事,即使蛮貊之地也能施行个人的主张,做事达到“敬”,人就能在为人处世方面比较成功,有更多的朋友与发展的机会。

孔子认为“敬”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子路问君子,孔子曰:“修己以敬。”(《论语?宪问》)“修己以敬”,即是敬修,或曰修敬,要使自身达到孔子所说的“敬”,有了“敬”的因素,就迈出了个人的修养的第一步。宋代的程颐认识到“敬”的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程氏遗书》卷十八)程颐认为,只是一个“敬”最重要,个人修养与学习知识分开而论。《大学》之目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要达到善,我们一定要学会“敬”。朱熹所定义的“敬”是这样的:“敬是戒慎恐惧之义”(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九);“身心收敛”,“不敢放纵”,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卷十二)。敬即保持庄重,剔除放浪不羁的妄想和妄为,达到的是一种自觉状态。孔子对颜渊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达到这种修养的功夫,其实贯穿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敬”。《中庸》倡导“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即是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此慎独,即是修养,完完全全的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修养自己。这修养功夫,亦只是一个“敬”。《大学》认为,治理国家经由八个步骤,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简称为“八条目”,个人修养高了,才能使治理国家伟业得以顺利实施。

孔子所说的“敬”有利于达成儒家所谓的善,缔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稳重、谦逊的性格,“敬”合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礼教,《礼记?内则》说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身终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敬”的态度是让我们按照上级的,长辈的意愿进行活动,不同意上级或长辈也不能当面强烈地指出,最多在上级或长辈愉悦时稍稍说明自己的观点意图,但千万不要企图说服和改变。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敬重已在其位的人,尊重他们的决定,维护他们的统治,有利于封建统治。敬,教会我们庄重认真;敬,教会我们约束冲动、邪念;敬,教会我们保守、不走极端,于是敬教会我们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顾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中庸》)孔子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谓之庸,中华民族“敬”人,敬事,取向中庸的行事风格,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注重小我的修养,注重小我的社会,服从国家的统治,从一而终的文化。

我们尊敬君主、祖先,自然的伟大力量,古代我们敬畏不可知的自然,我们首先想到从祖先的经验中取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尊敬,我们保存并传递发扬古代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孔子的“敬”有利于人际的交往,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意义,但“敬”的思想控制我们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和进取心,我们不敢打破传统,不仅是舆论的力量,还有我们自身对“敬”文化的接受,20世纪的鲁迅是伟大的,他打开宥于传统桎梏的铁屋,他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传承下来各个部分,喊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愤怒的声音。我们的视野在扩大,我们的文化受到西方的影响越来越多元化,“敬”的文化涵义已经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但请辩证思考我们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朱熹. 四书集注.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

[2]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

[4]任继愈.把儒教放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来观察——序李申著《中国儒教论》岳阳:云梦学刊2005年02期第7~9页.

[5]刘锡钧.儒家“诚”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03期第8~12,45页.

文化内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布置;习惯;行为

文化,浸润心田。健康的班级,让人感受温暖、舒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每一个班级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用班级文化熏陶、培育学生文化和人格,影响学生的活动。它不同于硬性灌输,强迫要求,它像一个磁场,吸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感悟,产生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自发的积极的自我行动。我们的班级文化从班级布置、学生行为这些小的方面做起,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丰富教室硬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班级教室环境的布置,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因此我力求教室必须是课桌整齐,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让大家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

1、一个班级好比一个家。乱七八糟的家不会让人感受舒服和认同,所以一个班级首先应该有一个整齐的环境。卫生是基础;每天课桌整齐,门窗鲜亮,地面洁净,讲台、图书、书包、打扫工具、生活物品摆放整齐。

2、小课桌更有文化。每个学生都自备了透明的课桌垫,有的学生就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压在下面。在发现这一做法之后,我对这样的方式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效仿的学生很多。他们每天的语文作业有一项内容:摘抄好词好句。有的同学将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用彩色的小纸片认真的写下来,放在了桌垫下。后来,还有家长也参与进来,给孩子写了一些名言警句。漂亮的字迹让孩子非常喜欢,天天接触之中,自有“润物细无声”之妙。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充分利用空间。学校在传统节日的时候,会及时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也会完成很多实践作品。这些作品是学心精心收集资料完成。每次将收集的作品展示在外墙上贴满整整一墙后,总会吸引大家的目光,作品上墙的学生欣喜骄傲;相邻班级学生互相欣赏;班级的任课老师也会多次停留观看。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手段。

4、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展示个性文化风采

黑板报是一个班级的文化导向,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舞台,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播撒文化气息的“一方宝地”,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个内容。每次新黑板报出来,同学们总会热切的围在一起欣赏、品评。这是学生的一个关注点。于是我在每次黑板报的版面中留出一块,主要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步的学生;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班级中要说的事;大家的一句话想法。

每次写上一句话时,大家都会读一读、想一想,而这些话也紧贴班级日常生活,对学生来说,新鲜有趣,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教”。

“每周一换座位,换组换行”:同学们每周一能自行调换座位。

“注意打扫的时候从前往后扫”:有序,卫生打扫的窍门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微笑是种美德”:让人微笑也是一种美德,大家都舒服。

“做最好的自己”:学习别人的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见到了难道也要他一样?学会判断,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爱是一种恒久的忍耐”:让我,他们的班主任能在负面情绪爆发时学会淡然

……

二、文化规范言行

学生的言行和班级文化有关吗?优秀的文化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优美的文明状态才有可能出现①。小学生天真可爱,爱疯爱闹,一个班级有如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不当的行为和言语会使班级文化大打折扣。学生一言一行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体现。

1、从不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讲话做起。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班级接受一个任务,给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介绍小学生的生活。一个活跃的同学很热情,站起来,像小老师一样激动的告诉这些即将入园的小朋友们小学生活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虽然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礼貌的表示了感谢,但是我注意到,这些小朋友中有的表现得很害怕。为什么?这个热情的小伙子有大声说话的习惯,他的大声把小朋友吓到了!虽然他很热情,但是这些小的方面不注意,还是会影响别人对他的评价。

2、垃圾入蒌。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严格做到,自己制造的垃圾,如碎纸屑、削笔屑、饭粒等随便扔到地上,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现代的小学生,这样的认知是绝对需要纠正的。如果在你的座位旁边的垃圾,就算不是你扔的,你也应该负责把它捡起来,处理掉。不必委屈,因为大家都需要对自己的附近的卫生负责。

3、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要本着不能别人添麻烦原则。什么是给别人添麻烦?把垃圾弄到别人那儿,大声说话吵到别人了;每周换座位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座位清理得干干净净留给后来的同学……等等之类,会让同学觉得不喜欢的行为都要避免。

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1、培养带头人。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在班级管理中,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班主任在的时候,学生能够管好自己,表现得文明有礼、遵守纪律,可是一旦班主任短暂离开,学生就会吵闹或散漫起来。这说明同学的非常缺乏管理的自主性。一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你想让一个学帮忙处理一下不是他的原因造成的问题,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我做的。潜台词是:所以我不想管。对这样的情形,我很无奈,所以只能我自己处理了。接下来,我会经常主动做一些事,捡下教室里的垃圾、把打扫工具摆放整齐、修整班级图书,每次做完之后,我都问同学们,这是我弄坏的吗?一定需要有人请我做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聪明的同学很快意会了老师的行动想表达的意思。虽然这样的做法不可能让所以的同学明白,但也会有些不计较的同学愿意主动维护班级事物。这些同学就像带头人一样,给同学做出了正面的榜样引导。

2、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有了好的带头人,但还是抵不住不好的带头人的影响。图书角的图书有专门的同学负责整理,但是每天整理,每天都会变乱。因为有一个同学还书时随便放了,后面的同学也会跟着随意摆放。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受到外在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当发现学生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之后,很多同学不会跟着做,但是还是有少数同学跟着做。事情很多,说出来后,学生能从理智上分辨什么是对什么不对。但是实际行动时,还是投机的选择最简单有效,不顾及结果的行为。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不可能任何时候,任何事都要靠老师去说,去指派。这种僵化的“号令”,只能让学生暂时“听命”和“顺从”,不能使学生主动去做。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为集体做贡献的具体任务,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

在班级管理中,从低年级开始,在班级管理中,着眼于小处,从学生的身边小事、一言一行做起,用文明的言行打造人文班级文化特色,富予班级良好的班级文化内涵,他们的责任感就会越来越强,自我管理能力也会很快提高,班级的面貌也会越好。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学生自主发展、自我完善打好基础!(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

上一篇:文化象征范文 下一篇:平面布局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