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范文

时间:2023-02-22 05:57:56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1篇

即将出版的《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总量上看, 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11.69万亿元)的3.1%。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 (7.44亿人)的1.7%。如果按照CDP增长持平计算,2004年将达到接近3900亿。

从结构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为主构成的“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刀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为主构成“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出传统文化行业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产业。与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相关联的生产、销售的“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一半。

从产业的维度来考量文化事业,或许提供于一个更贴切的视角。

现在在地亢各级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已屡见不鲜。四川省在上半年召开了“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南京举办“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号称“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国际性的”“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11月在深圳举行,山西文化艺术周也是浩浩荡荡进京。从年初到年末的这些各式文化博览会,大多少不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会。其中的仪式性和展览性耐人寻味。

与此相对应,2004年,在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发起,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将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归结为《易经》的思维方式,引起轩然大波。与“2004文化高峰论坛”遥相呼应的是,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于8月中旬在上海召开。京沪两个论坛的不少代表都是开完上海的会又飞往北京赶场。再联系沸沸扬扬的“读经之争”,我们可以看到在日益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人的文化焦虑感在与日俱增,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之争仍在继续。

对败制的疑虑

《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执行主编张晓明,在他的报告中很有分寸地提出了批评:“对于习惯于以行政方式发展文化的地方政府而言,体制改革需要花大气力研究、试点、制订方案和推动实施,短期不易见效。而上项目,做工程,造形象则容易得多。通过逐渐放开市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为政策,以指导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自发地实现兼并和重组,费时费力。”“而以行政命令‘拉郎配’则可以立竽见影。如果再带有利益动机,直接以行政权力在市场中推动产业整合,则更会对发展起逆向调节作用。”

2004年,“三联保卫战”事件也是值得记取的,因为它其实代表了出版业的典型矛盾。9月14日下午,三联书店前总经理兼总副书记汪季贤因“未能正确理解和维护三联品牌”等原因被“调离”。一个老大书店维护自身品牌的战争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中令人吃惊地取得了胜利。汪季贤的人局其实是面临市场压力的三联人特别是三联高层及管理层选择的结果,而他的出局也是三联人的选择。

一位出版人的追问发人深省:“不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的出版社,除了人民出版社之外,能不能再多一个三联或者商务?”这也代表了人们对2004年出版社除人民出版社外全部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这一重大制度的疑虑。而2004年12月1日,出版物分销业务向外资开放显得风平浪静,甚至比2003年“五・一”开放零售还要平静。

在出版理想这一边

在民营书业已经占据全国出版半壁江山的情况下,约请民营书业的领袖们现身说法谈谈文化产业,理论上应该是最适合不过的。但大大出乎意料的是,北京万圣书园董事长刘苏里和上海季风书园董事长严搏非,一北一南两位民营书业的领袖,不约而同地对谈话前提“文化产业”提出了严重质疑。刘苏里丝毫没有掩饰他的不屑,“‘文化产业’的提法,我是有看法的,如果笼统地讲有很大问题,什么领域或者什么环节可以产业化都必须具体讨论,一个可以产业化的领域也不是所有环节都可以产业化”,“产业化不简单是一把所谓的‘双刃剑’,好的方面有限、恶果居多”。

刘苏里认为他领导的万圣经营的核心品种,很多有存亡继绝的作用,承载着知识与思想传播的功能,是难以市场化的。一次去雍和宫,发现道路两旁全是假冒伪劣的饰品,无精致无“文”可言,与雍和宫的气氛极不相称。这种产业化的恶劣印象让刘苏里一连串地追问:“陈凯歌能产业化么?图兰朵能产业化么?美术馆能产业化么?你去看看我们产业化的后果,在一个很尊严很高贵的地方充斥的都是什么东西?”

刘苏里极力强调“文化的民间化”,“跟‘学在民间’一样,文化也有个‘在民间’的问题――首先要让文化回到民间。”在刘苏里眼里,文化不能做到更彻底的民间化,便谈不上产业化,否则一定是走形的扭曲的不伦不类的产业化,乃至垃圾成堆沉渣泛起。现在大量存在的是“三无”作品――“无害无益无聊”,从影视到图书都是这样,便是所谓产业化的后果之一。

上海季风书园董事长严搏非,和他的北方同事表达了惊人的一致:“文化产业是个特殊产业,有两个层次,资本只是其中一个层次。我们仅仅看到好莱坞、时代华纳,没看到资本背后的东西。文化产业的另一方面就是比产业更高的准则,文化产业也是存在道德正当性问题的。”

展望2005

郑和下西洋的政治得失,儒家文化和道德重建,因各类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和出版)进一步市场化和反文化引发的激烈争论,是朱大可估训・的新一年的热门话题和中心议题。文学评论家白烨和朱大可的意见取得丁交集,“外资进入图书发行、进入影视制作之后必将引出相关话题,文化产品的大众化、时尚化与精英文化的批判性必然再起冲突;有关的热点话题可能由此而来。”

新一年可能涌现的热门话题和中心议题又成为可能的流行趋势的具象。白烨称:“大众化、时尚化是这个时代文化产品的一个基本定势,这样的一个定势不会有太大的更变;只可能会因某些文化产品与民族化、本土化的某种结合构成一些小的流向。”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

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2]万锦:谈谈文化产业化.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3月第22卷第1期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3篇

当然,在徽文化的产业化过程中,形成了上述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

1、政府方面:(1)投入不足:虽然文化产业近年来有较快的发展,但要想成为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安徽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文化强省战略的制定者和推动者,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致使较多项目无法落实。(2)政策引导性不强:政府虽是文化战略的制定者,但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民营资本涉足文化产业的较少,因为无法整合资源,更不足以提升文化产业开发水平。(3)法制体系不完善:目前徽文化开发处于浅层面上,文化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容易被模仿,有因为法制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导致文化产品开发不长久。

2、企业方面:(1)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开发徽文化的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文化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仅有旅游业开发较为顺利,但是这里说的旅游业仅指观光旅游,没有重视附带文化产品的开发,因没有新创意不断融入,徽文化的产业化之路显得更加漫长。(2)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企业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经常出现产品被模仿的现象,产品开发所产生的利益被分散,影响了继续开发文化产品的积极性。(3)融资渠道少:因国内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目前的资本仍集中在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领域,涉及文化产品开发领域的资本较少,影响了文化产业融资的效率,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分析总结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借鉴其他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现提出以下改善徽文化发展环境的对策,以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

(一)政府方面:1、加大投入,因资金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加大资金投入必将促使徽文化的发展。效仿合肥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方式,加大徽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促进徽文化的产业化发展。2、市场化运作,美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发达,主要是因为美国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借助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优秀作品推向世界,徽文化的发展也可充分借助市场的力量,将徽文化的优秀产品推向市场。3、给予法律保障是促进徽文化产业进程的保障,匹之以相关法律法规,会促使企业加大文化产品的开发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4、加大对徽文化之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因过度开发和不注重保护,部分徽文化资源破坏严重,文化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一旦被破坏就很难修复。保护好此类资源,才能推动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需要加大保护力度。5、合理布局,实现规模效应。文化产业离不开链条式的发展模式,徽文化的发展完全可以效仿《哈利波特》系列包括书籍、动漫、电视剧、纪念品、电影等一系产品的开发模式。

(二)企业方面:1、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政策上的优势,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为徽文化的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2、增强创新意识。注重创新,尤其是文化产品领域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徽文化仅靠原有的文化产品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而需要创新。3、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力量,在扩大徽文化的影响力和品牌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宣传作用,提高徽文化的影响力。4、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企业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或给予优越的发展路径来吸引优秀的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加快发徽文化产品的开发。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4篇

芭比50岁了!五月小黄金周同友人逛商场,看到整个一大片橱窗都是粉粉的芭比大头照,一个柱而的POP大招贴,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桃红的小嘴,谁能想到,这个拥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玩具娃娃竟然已经是50岁的半百徐娘了?

实则不然。此半百非彼年龄之半百,而是品牌的历史足足有半个世纪之久。正如中国有“老字号”,欧洲有“百年老店”,这里的“老”绝对是资本,是“优秀”的代名词。据说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区芭比庆生活动以5月1日至10日在中华世纪坛盛大开幕的“珍藏版芭比娃娃世界巡展中国站”为高潮,前去观展的人们络绎不绝,老少皆宜,摩拳擦掌,接踵并肩……火爆程度不亚于香港的迪斯尼乐园。我也观瞻其中,从童话系列、奇幻世界系列到假日天使系列;从二十世纪时尚系列、好莱坞星光系列、晚宴礼服系列、婚纱系列到世界各国系列、著名服装品牌系列、永恒恋情系列等共2000多个芭比,使得手中的相机对着这些精致华美的娃娃们闪个不停,同时也对美国人能把品牌与时尚文化自然完美地结合并运作到商业推广中而不由感慨,这实际上是绝好的“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的例子啊。

如何理解“文化产业化”呢?还举芭比娃娃的例子。追溯装扮娃娃的历史,应该比美泰(Matell)公司创建芭比的1959年要早的多。1391年,欧洲统治者彼此之间就时兴交换这些跟真的一样大小的娃娃,成为皇室之间的时尚大使。这显然是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但细心的商人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150年之后它成了一门绝好的生意。再经过五十年的品牌发展,通过文化、生活和时尚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宣传,它已远超其玩具的定义,成为一个来自美国的独特符号,令人们不得不把这包装着“文化”的商品一次次乐此不疲地带回家,这就是芭比之所以风靡全球的原因。据说设计师安娜・苏在成为职业设计师之前,也自己设计服装给她的芭比娃娃穿。形象百变的芭比,成为多位世界顶尖设计师的灵感源泉,09秋冬纽约时装周的秀场上,以真人模特演绎芭比服饰的方式,来庆祝芭比50岁生日。五十名设计师第一次汇聚一堂,为芭比娃娃这一时尚界的标志物庆祝。芭比从装扮娃娃一跃被名满全球的世界名模COSPLAY起来,足见其魅力之深,商业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之广大。

今天,世界各地中产阶级渐渐富裕,不再只满足于物质产品享受。丹麦未来学家罗夫・钱森曾经说过,“当我们购物时,事实上我们在商品内寻找故事、友情、关怀、生活方式和品性。我们是在购买感情。”这就是产业文化化。将商业行为上升到一种价值的追求层面才是高境界的生意经。美国平面设计大师AndyWarhol总结道,“Making moneyis art,and working is an art,andgood buslrless is the best of all”(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好的生意是最好的艺术)这应该是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为我们提出的明确目标和其可喜的无限潜力了。

无论是芭比娃娃还是服装服饰,都一定要有故事,要让人产生除了物质之外精神文化层面的憧憬和享受。换句话说,消费者将从重视信息过渡到追求想象,这应该是芭比娃娃50岁全球庆典和各种巡展带给人们尤其是各类品牌运营商最好的启示。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5篇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什么是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修订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文化产业包括了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等不同的阶段,是将想法转变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将所需的实践、活动和必要资源进行整合,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反过来又会对消费者、参与者和使用者产生影响的一种产业。简言之,笔者认为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产业化的产业。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笔者认为相对权威和全面的是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所修订的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2009)》一脉相承,与国际接轨的。

(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1)文化产业的内涵。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的内涵即狭义的文化产业,是指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文化单位的集合。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生产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2)文化产业的外延。文化产业的外延,即广义的文化产业,包括了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集合,也称“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本文阐述的是狭义上的文化产业。

(三)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统一

在我国,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至少在政府文件的使用中还是有区别的,但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笔者更倾向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描述,因为“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是高度统一的,内涵是一致的,定义和概念是可以互换的。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进程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定位和分类

(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确立。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确立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根据文化及相关单位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以此为我国文化及相关单位的生产活动提供依据,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提供统一的定义和范围。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分类。根据以上原则,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确定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概括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即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生产两大部分。若再按照我们更关心的产业类别划分包括:新闻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艺术业、文化信息传输业(互联网即属此类)、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广告业即属此类)、文化休闲娱乐业(景区及游乐设施即属此类)、工艺美术品业(包括销售)、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业(版权、印刷、经纪、会展即属此类)、文化用品业(玩具、文具、乐器、视听设备、烟火等即属此类)、文化专用设备生产业,共十个大类。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在识别文化创意产业时起到原始标尺的作用,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出发点。“文化”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同时也是形成产品反作用于具有此“文化归属感”的目标受众。可以说,“文化”具有经济学上的双重性,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客户群体。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创意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是我国政府激励政策的缩影。由此可见,解放全民的思想,激发大众创意创新意识和潜能才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推手。当然,文化创意产业从起源到发展就更离不开创意创新的意识,而且比任何产业都更依赖创新。所以,创意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也具有两面性,既是原点又是推手。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已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渠道的快速兴起,不断催生出新兴文化业态和产品内容,也大幅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率。反过来,“文化创意”也为其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信息、文化+服务、文化+制造、文化+体育、文化+旅游等多样的、新颖的创新发展模式,尤其对传统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的影响更加宝贵。

三、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和现状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地位

随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当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格局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拥有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实力,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多数处在探索和发展的阶段,未能形成世界性的影响。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

2014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了7000美元,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规模也较10年前有了大幅提升,约占到了GDP的3.77%。一般而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才能称之为支柱性产业,可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不可否认,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总供给还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这也与我国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变的总体趋势是相辅相成的。

四、简述其他最具文化创意属性的相关行业

我们在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候,笔者认为不得不提到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划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并未纳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因为“虽有部分活动与文化有关但已形成自身完整体系,以免削弱本分类的文化特征”。但笔者认为此解释不免有失偏颇,不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还是经营本质看,旅游和体育产业都应该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按照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其他机构和研究者的观点,也都将旅游和体育产业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一)旅游产业的文化性

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完成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当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而且“仍居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市场规模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呈现出与新兴平台相结合的新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不论从经营对象本身(人文风光、历史古迹等本就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和智慧思想的成果)还是发展路径的特点,无不体现出文化性和创意性。

(二)体育产业的文化性

体育除了竞技因素之外,文化性、娱乐性、群众参与性才是其真正维系受众的核心,若脱离了体育的文化性,就不会形成产业化。已故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说过:“百年奥运沉淀下来的是奥林匹克的精神和文化”,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先生在参观英超热刺俱乐部青训营时不禁感慨:“两个半小时的参观,我们感触更多的不是场上运动员技能战术的培训,而是文化。发展足球最终还要回到足球本身,需要足球的土壤和文化的支撑”。足以见得“文化”是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属性。

五、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即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笔者比较认同著名经济学家《营消》的作者管益忻教授的见解:“只有文化创意产业是有价值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一切产业的产业”。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6篇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模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加以统筹规划和重点扶持。但因战略目标与理念不同、分类标准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总起来看,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来自于对知识财产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战略性地位的自觉认识而出现的版权产业、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它们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为战略基础;而另一类则是认识到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基础性和较大的关联性而大力提倡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韩国为代表,它以法律高度来推进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作为当前“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在国家规划中得到极高关注。基于以上两种思路,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调节型;二是以英、法等国投入文化资源和财政资源为着力点的投入引导型;三是以韩日为代表的政策引导型。“市场调节型”模式,以美、加、瑞士等国家为代表。这种模式反对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过度干预,注重民间力量和市场作用,奉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投入引导型”主要以法国、英国等国家为代表。政府对文化发展高度重视并提供资金保障,对一些国家文化机构、团队以及与国家有合同关系的文化团队,每年给予固定补贴,金额逐年增长,在国家经费预算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并已稳定在1%左右。而且政府对文化的投入采取直接拨款方式。“政策扶持型”主要以韩国和日本为代表,强调实施国家扶持的发展战略,在政策、法律、金融和税收等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韩国自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以来,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设想》、《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游戏规则”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日本政府从2000年后就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先后批准通过了《形成高度情报通讯网络社会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现在该法已被广泛使用并初见成效,文化产业正以带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型产业而受到高度重视。②可见,任何一种文化发展模式都是基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发展目的而逐渐形成的,也即适合本国文化特色和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适宜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文化发展模式:独特性明显

在我国,文化领域长期以来是作为非经济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事业”而非产业,这是我们的特色所在,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必须考虑的内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自然也要基于这一特殊性。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以区分后,二者的功能日渐明晰。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文化冷静消化的阶段,吸收外来文化和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成为重中之重;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弘扬中华文化、提升软实力、走向世界,成为这一个阶段发展的重点。这一阶段特点:其一是政府主导推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其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难以截然分开;其三为多种业态同时呈现。随着对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强劲,真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王太华肯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平均超过17%,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报告》中,张晓明指出:“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了V字形的复苏曲线,最终实现了8.7%的增长目标,文化产业最终不负人们的高度期待,……在3G拉动下出现了多业联动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文化产业开始和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实现联姻,展示出了一个新的‘文化经济’或者‘创意经济’时代的美好前景。”③具体来说:一是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迅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2009年全年电影市场城市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和票房收入达到27亿元。二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已成为支柱产业。三是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四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五是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形成。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和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许多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六是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热渐显。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进文化领域,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冷思考

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张晓明在2010年《文化蓝皮书》会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叫做发展方式的转变或者叫做发展模式的转变。”现在的问题是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存在失范的问题。表现在:资金问题、法律环境问题、开发急功近利、缺乏规划、资源粗放经营、产品缺乏内涵、发展存在虚热等现象,阻碍了文化产业的有效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管理模式混乱,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特点比较明显。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还存在着政出多门的问题,如对文化产业进行数据统计,通常要涉及10多个厅、局部门。另外,条块分割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无法高效地施行,难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二,分类粗放。从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中所划分的核心层、层和相关层这三个层次,比较宽泛,门类和范围比较庞杂,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曾经指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专业的角度看,统计指标设置上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照部门设置,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个系统分门别类;二是文化产业同文化事业裹在一起,称之为行业统计或许更为贴切,而非产业统计。”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转型,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的制度基础和形成完善的政策保障。为此我们需要理性地、科学地思考和进行文化产业的改革,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竞争功能。

第一,明确政府的引导功能,调整改革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应转变为宏观指导与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制定一个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改革目标,制定政策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其次,政策上扶持文化产业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政策和实践的对接;最后,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方针进行整体指导和监督。

第二,文化产业合理分类。文化产业门类划分是否科学、合理,还关系到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政策依据的产业数据统计工作,从而间接地影响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陈少峰认为,文化建设可视为文化应用领域的发展,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即积累型文化、提升型文化、支撑型文化、满足型文化和竞争型文化。或者也可根据文化产业链或者产业性质分类:即原创内容企业、服务提供企业、分销零售企业和市场服务企业。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关于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作用的研究,主要有米赛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以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国内,美国金融危机使研究者创新思考文化产业发展,如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以促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问题。这也是当前文化界和产业界亟待探讨的课题。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滦模式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高、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的朝阳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创造物质财富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开滦煤矿是清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享有“中国近代煤炭工业源头”和“中国北方民族工业摇篮”的美誉。百年开滦积淀的文化资源极具典型性和稀有性。近年来,开滦加快自身特有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提炼和创新,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不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以开滦模式成功践行“文化强企”、“促进文化事业”和“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之战略,破解出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密码。

一、开滦模式的内涵

开滦在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实践中,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容器”,用活有形和无形两种文化资源,运用文化创意新思维激活矿业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与展示”、“改造与再利用”、“提炼与创新”相结合,探索形成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三种模式。

主题博物馆模式:2009年落成的开滦博物馆,运用多项高科技手段,实现了集“保护、研究、传播、展陈、追忆工业文明、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于一体,挖掘和收藏了近现代万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真实再现开滦首开中国路矿之先河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等。

典型遗址保护开发模式:开滦以部级矿山公园建设为载体,遵循“有效保护、科学展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原则,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对开滦首创中国近代工业典型的“几个第一”遗址、遗迹加以保护性修缮与开发,以典型遗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展现中国百年近代工业文化。

创意、休闲、艺术体验与商业服务模式: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景区中,利用始建于19世纪初期的老厂房,以突出工业符号和特色的建筑视觉品质和景观环境设计理念,巧妙打造成“KMA开滦魔力之地”文化创意休闲园区。形成了以“中国音乐城”为主流业态,集音乐培训、乐器展示、影视创作、版画制作、景观设计、会展服务、广告设计、休闲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区,成为品味高端、内容高雅、创意创新、商业服务综合配套的文化产业市场运营空间。

开滦模式实现了由典型的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创新型转化,实现了开滦博物馆、工业遗迹遗址保护等文化事业项目与文化产业项目的巧妙对接与融合。其核心是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旅游产业雏形。

二、开滦模式的成效

开滦模式即工业文化资源旅游化,旅游文化产品化。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实现了集旅游观光、理性追忆、休闲休憩三位一体,使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和别具特色的城市本土文化实现落地,并转化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形成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支点,实现文化旅游、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生、互补和多赢的良性循环。

开滦通过开发工业文化旅游,填补了唐山城市中心的旅游空白,以厚重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旅游特色和竞争优势。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而文化则是旅游特色的生命线。因为只有文化,才不可能被他人复制,只有文化才是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开滦模式创造了文化需求,工业文化旅游中实现了消费,并形成自身独立的体系和规模。开滦模式诠释了文化资源产业化,从消费角度,文化消费通过旅游来承载,并深入到旅游每一个元素和概念之中;从产业互补的角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与旅游形成相辅相成的产业联动关系,成为互动的经济循环体。开滦不是对文化的简单舶来或者嫁接,而是始终坚持文化的本土化精神,这是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愿景使然,也是站在城市生态文明的角度以满足人们精神回归文化情结的使命所在。只有本土的文化才能形成城市精神的共鸣,也只有本土的文化才能满足日益多元的需求。开滦的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支撑其持久生命力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开滦最具当地代表性的文化基因和城市根脉,它既对本土市民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又对外来游客充满探索欲。以本土的文化涵养来丰富旅游,是开滦工业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大道所在,也是旅游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统一。当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之后,情感和精神的回归便成为了人们乐此不疲为其买单的奢侈品。开滦眼中的旅游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不再是游客在地域和城市间的长距离昂贵运动,而是更趋于平民化、大众化,成为城市文化消费和娱乐休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滦模式,不仅丰富了城市游憩设施,同时,也满足了就业、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等城市功能。为打造以开滦为龙头的河北工业文化旅游产业链,进入京津冀环渤海大旅游经济圈增添了“点睛之笔”,为唐山乃至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需求拉动;供给推动

[作者简介]张宏伟,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北京102249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25-03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精英文化才是文化的范畴,文化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应该涉及广泛的经济利益。然而,就在人们还在为此争辩之际,文化产业已经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那么,文化产业化的进程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推动的?这些因素又为什么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使“文化行业”显化并独立出来成为产业的直接因素。在微观层面上,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化,在通过创新等方式提高收益的同时,必须努力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追求规模效益,这促使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来扩张规模。这是文化得以产业化的微观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化使得原来的文化商品生产和交易变得更加稳定,这种稳定和有序的企业合约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企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从事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生产,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经营,同时,产业分工的细化逼迫企业建构产业链,优化产业组合。

在企业微观力量的基础之上,文化之所以最终形成产业并独立出来还有如下两大原因:

一、需求拉动

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同样,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消费者对文化商品的强烈需求构成了文化产业化的需求面。

(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随之增加,消费需求总量不断扩张,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有数据资料显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阶段,居民吃穿类消费比重显著下降,住用类比重显著上升,住房、汽车、交通、通信、教育、旅游、文化娱乐和服务性消费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恩格尔系数从100美元以下时的53.2%下降到1000美元时的28.4%,降幅达24.8个百分点;当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以上(中值15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降幅趋缓,仅下降1.6个百分点;另据对17个主要国家、地区数据的分析,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恩格尔系数平均从4l%下降到32%,其中,衣着类消费小幅下降,平均下降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发展享受型消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当一国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文化需求将强烈凸现,文化消费将达到GDP的30~40%。当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消费需求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许多国家的文化消费已经颇具规模。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强烈的消费需求也形成了文化消费国际化趋势,成为发展中国家文化消费需求的一部分。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消费者群体迅速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也得以扩张;同时,人口在城市的集中还产生了成倍增长的信息需求效应,这是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使人们更需要了解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完成与他人的交流。以报业的发展为例,从美国来看,《宾夕法尼亚晚邮报》早在1783年创刊,是美国第一份日报,但是,报纸并未从此大规模地发展起来,直到十九世纪末大众化的“便士报”出现,美国的报业才得以繁荣起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报纸的廉价出售,还因为这段时间恰恰是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者群体迅速扩大。到1910年,美国的日报已经多达2433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完成,美国的报纸规模持续扩大,1960年,美国的日报有将近1800家,周报8100家。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每年1.5~2.2个百分点的增幅,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0.53%。与之相伴随,我国的报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978年,我国共有186种报纸,而现在是1930种;报纸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除了原来的党报和行业报纸外,还涌现了许多都市报、生活服务报、教育报和财经报等专业型报纸。

二、供给推动

(一)制度供给。政府非管制化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文化产业化的一个主要制度供给。随着“物质”产业的成熟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行业逐渐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瞩目和争夺的焦点。以树立和加强在电讯传播和文化领域上的国际领导地位为战略目标的美国,开始实施传媒行业解禁法案,将管制降低到最低限度,鼓励传媒业和相关领域的自由竞争。欧洲各国也逐步放松了对传媒业的管制,消除盟国之间的产业壁垒。实行非管制化政策以来,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文化产业也得以广泛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这种“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文化产业化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可喜的是,自1992年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适时的文化体制改革开始推动我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例如,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明确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并在股权比例和相关领域方面进一步放宽,《决定》还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一些领域的国有文化单位股份制改造,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些政策无疑推动了非公有文化企业以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产权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是文化产业化的另一个制度供给。明晰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交易的确定和进行、产品和产业的创新以及市场效率的提高等,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使得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种特定的垄断权,促进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时间,保护所有者获得成本补偿并获得巨额的利润,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扩张和发展。

(二)技术供给。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所引发的变革与以往的技术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电子传媒、光纤通信、计算机通讯、激光、数码等信息技术是一种数字化技术,构成了一种新的传输方式与传输渠道,解决了传输_距离与传输质量的矛盾,增强了文化传播的范围和距离以及传播的可能性,使文化产品的市场突破单一市场的限制,获得更大的市场容量和市场范围。其次,这些信息技术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技术和数据库等方式,整合、配置和管理文化资源,大大降低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成本,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规模经济的技术支持。再次,数字化技术使各类传输技术与文化产品

得以全面融合,升级传统传媒业,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同时,数字化技术还促进了社会分工,并将文化产业的国内分工协作扩展到国际分工协作,使各国的文化产业优势环节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去,形成巨大的聚合效应。最后,计算机技术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格式化和模块化,为大规模的标准化制作提供了技术可能,从而使文化行业形成了强大的规模生产能力。

(三)资本供给。绝大多数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却一刻也离不开资本的积累,只有获得资本的强大支撑,文化产业化的过程才可能顺利地实现。文化产业化的资本供给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工业化的资本供给。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和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这使得更多的自然资源、机器设备可以用来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精神产品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随之扩张。同时,工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结构的高度化增加了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了产业利润,这些利润不断地形成资本,使企业有较强的能力对文化领域进行投资。

第二,国外的资本供给。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资本雄厚,通常属于资本输出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也不例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外强势资本的注入首先以资本增量的形式融入到国有或民营资本存量中,在带来巨额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经验,从而推动国内资本的扩张。其次,国外资本的注入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逼迫国内的文化企业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积极主动地进行企业创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更好地积累了资金。最后,在国外文化企业本地化的同时,还将实现人才本地化,这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积累了高层次的人力资本,也弥补了发展中国家教育资金和教育制度的不足。

第三,人力资本供给。无论是在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积极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教育系统也加快了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多有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化的人从事文化产业的服务和高科技的制作传播,构成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本供给。

第四,政府的资本供给。首先,政府作为文化产业出资和投资的市场主体,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直接提供资本。其次,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制定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等形式,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产业化充实了资本。最后,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调动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推进资本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本供给作用。

(四)内容供给。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完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空间上的集聚、都市圈的形成等都带来了人口的集中、交易规模和交易频次的扩张和增加,而这些集中或扩张所带来的是信息流的集中乃至大规模的膨胀,这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内容环节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源甚至直接的信息产品,另一方面也为文化产业的运作提供了便利的社会资本网络,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内容资源。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9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然而,域外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仍呈现出诸多偏差。从韩国对端午节的申遗到孔子学院在境外所遇到的尴尬,所显现出的问题是:其一,我国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其二,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宣传方式实现性不高。文化的宣传方式是实际上也是很多知识分子和业内人士所思考的热点问题。但是对此问题所作出的评论和研究对策大多是集中在加强文化宣传力度、加强政府和民众监管力度和树立文化保护的自觉性。这些良性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的提出更趋向于领导人的引导性讲话,对于如何具体实施以及可操作性程度却没有深入分析。

文化的内容无法完全复制,但是在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国外的高效传播方式为参照系。传统文化形象的影响力在于对外的宣传程度和辐射广度,正如企业营利的关键在于品牌的树立,有高知名度的品牌才能获取较高的产品信任度。西方在文化宣传的方式上更多的是捉住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契机,将本国的文化包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装成文化产品,将企业的品牌意识贯彻到本国文化的宣传上。[1]值得注意的是,现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宣传则更多程度上是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尴尬窘境。一是“才美不外现”;二是“外现”方式实效性不理想。以语言学习为例,学习汉语往往被冠以一种“风潮”,而在我国学习英语已经成为贯穿普通中国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必修课,甚至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抛去英语覆盖面广的客观因素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高势位的文化影响力和控制力。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软实力并没有伴随硬件实力相应增长,“一心一意搞经济”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忽略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撑力。特别是在互联网一体化的今天,文化的比拼即趋向于白热化同时又具有隐性特征,文化比拼意识觉醒势在必行。[2]

二、传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1.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下降。将传统文化包装成为商品进行传播的基本前提就是国人要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有相当的了解,但是经过多年的文化断裂,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却不尽人意。如果说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资源无法进行正确阐释、整合和改造,通过传统文化产业化预期走出国门将是无稽之谈。

2.传统文化缺乏品牌效应。凡是器物性的东西不需要文化价值的引领,直接拿来使用即可,但文化产品应是承载着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普世价值是全世界通用的逻辑、语法,是人性层面的东西。体现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需要借助品牌才能更好的达到宣传效果。如果没有确立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品牌,传统文化产品永远不可能升级为国际产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药在国际上的尴尬境遇,中药药效神奇却一直不能被西方完全接受。西药讲求速效、对症下药,而中药更倾向于人体的调理来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两种治疗理念的不同实际上就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体现。如果中药通过大量的治疗效果来打造出自己的国际品牌,就像美国人信任阿司匹林一样信任中药,那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3.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一个带有民族风韵的剪纸,一个传统杂技或是一套太极拳或许能够引起在国外局部区域的关注和兴趣,但这种关注度往往缺乏持续性。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当中缺乏一个统一的、有组织以及规模化的产业组织,因此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商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要么是质量低略、要么纯粹追求商业利益,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包装是相对分散的、无组织的,难以形成一个规模化、规范化的产业链条。或许政府增加调控力度,将分散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商家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实现规模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工是一条新的思路。

三、传统文化产业化的可行性及关键点

1.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是最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优势,这也是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地方。丰富的传统文化为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来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和发扬是走产业化道路的前提和基础。

2.政策扶持。从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把“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已经明朗化,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各个地方政府提供了很优惠的政策,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重大优势,中国所拥有的政策资源为起步较晚的传统文化产业化提供了便利。传统文化走产业化道路在政策倾向的环境下消除了发展阻力,具有现实的政策优势。中国各个地方的优惠政策给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支持。[3]

3.传统文化业具备一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我国走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产业基础,特别是沿海地区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对完善。另外,也有一批热衷于宣扬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这些产业化的基本设置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产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文化产业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2]万锦:谈谈文化产业化.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3月第22卷第1期

上一篇:土建结构工程范文 下一篇:物权立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