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6 03:27:46

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读者服务月 图书馆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的发展,网络化、数字化资源的普及,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也表现出多样化,服务特点也越来越个性化。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图书馆全部的业务活动都必须从满足读者需要出发,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读者。

一、读者服务月的概念

目前,国内很多的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利用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来举行读者服务活动,诸如“读者服务周”、“读者服务月”、“读者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转变自己的服务理念,变传统的“守摊式”服务为主动服务,达到进一步走进读者,了解读者对图书馆和文献需求的变化,掌握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趋势,聆听读者的呼声。而读者也是通过“读者服务月”等相关的活动来进一步了解图书馆,提高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能力,使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二、读者服务月的开展情况

从高校目前举办读者服务月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的:第一,确定读者服务月主题;第二,开展个性化服务;第三,开展创新服务;第四,充分利用新技术,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解决读者利用图书馆中的困难;第五,开展职业技能比赛;第六,开展各类型讲座。

通过“读者服务月”的活动,促进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提高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为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图书馆文化的概念

图书馆通过读者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和形成良好的氛围,能逐步推动图书馆文化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图书馆文化是指维系和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前进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它对图书馆的工作具有导向性,它协调着图书馆与高校、与读者以及馆内各项工作的关系和氛围。它是从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创造而来的,具有世俗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图书馆文化主要包含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五大要素。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表层文化,是指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条件和物质手段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总和。如图书馆建筑设施、内部布局、图书馆资源、技术装备等“硬件”构成的工作、生活条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物质文化的特点是直观、清楚。

2、行为文化

相对于表层的物质文化而论,行为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浅层部分。在内容上,行为文化包括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奖惩行为,员工的工作行为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同时也包含图书馆形象、风尚和礼仪等行为文化因素。把其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图书馆形象是图书馆行为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征,它是图书馆使命、管理风格和行为准则的综合,是区别图书馆间形象的一个本质特征,也是决定各个图书馆“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的前提。“行为识别”就是反映行为方式,其文化含义不言而喻。“视觉识别”则是一种标志语言,也是反映图书馆行为的行为语言。而图书馆风尚和图书馆礼仪也是反映图书馆行为的文化意义的,风尚体现行为的内涵与特色,礼仪则展现行为模式、风格与精神状态。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中层结构部分,从制度文化的功能看,它要直接规范图书馆行为及其行为文化的建设。图书馆行为是否有意义、有效果,是否具有创造性,也反映了制度文化建设是否有意义、有实效。这就是说,制度文化的建设直接涉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制度文化这个层面的建设包括有组织与领导制度、工作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激励与奖惩制度等方面。这些方面构成了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制度文化建设反映了图书馆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以及对人的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看法,就必然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证措施。制度文化建设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相对于中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而言的。

图书馆环境文化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这里主要指端庄典雅的建筑装饰,古朴幽静的曲径回廊,四季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使图书馆春有花,夏有阴,秋有香,冬有绿。内部环境包括整洁和谐的借阅空间,排列有序的书刊文献,宁静亲切的学习环境设置,墙壁上悬挂名人肖像和名言警语。这凝聚着馆员智慧和汗水的环境文化,化作春雨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图书馆环境一是要静,静可以使读者安心学习,专注学习。二是雅,读者和工作人员整体面貌、服饰着装,言语表情,坐态行姿以及阅览方式等都应是文雅的。图书馆的环境要杜绝各种粗野行为,不允许有撕书、窃书的现象发生。三是美,通过阅览室的布置安排,墙壁上不同色彩的装饰物,如画像、风景画、名言警句、书法作品等,形成一种整洁美观、朴素宽松的格调,使阅览者在图书馆身心和谐,即专注又轻松,让读者保持饱满的阅读情绪放飞他们的理想,获得应有的效益。

5、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相对于中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而言的。

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图书馆宗旨、图书馆精神、图书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它直接决定和影响制度文化层的建设;制度文化层又要影响和决定行为文化层的建设;而行为文化层最终要影响和决定物质文化的建设。当然,从本原上看,物质决定精神;但从发展过程看,精神的反作用不可低估,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五个层面构成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个完整体系,能够较好地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由内向外扩散、再从外向内深入的网络,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四、“读者服务月”对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灵魂,是图书馆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新的形势与任务面前,“读者服务月”通过其个性化的服务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使得图书馆的这项活动具有了较强的群众基础,因而影响力也是随着举办层次的不断积淀而深度地影响着图书馆文化的各大方面。

1、对图书馆的物质文化起着催化作用

由于“读者服务月”的举行,读者对图书馆的硬件需求增加,学校势必会考虑增加相关投入改进图书馆各项基础功能,图书馆的资源和设备可以逐步改善。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性物质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服务的升级,满足读者需求,促成读者进一步参与“读者服务月”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良性循环。

2、对图书馆的行为文化起着强化作用

通过“读者服务月”的举行,图书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进一步规范各项文化活动。通过“读者服务月”,图书馆认真研究和科学部署庆典仪式、学术活动、表彰先进等项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办得规范、隆重、简朴并富有特色,使之不仅成为职工专业技能提高的过程,而且成为馆员集体荣誉感提升、干事创业积极性激发的过程,引导和规范馆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异的道德情操投入到图书馆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在师生中树立图书馆人的良好道德形象。

3、对图书馆的制度文化起着保障作用

通过连续多年“读者服务月”的举行,能推动图书馆丰富和完善各项制度。在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和监督下有效实施,狠抓制度落实,保障图书馆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4、对图书馆的环境文化起着涵养作用

通过“读者服务月”的举行,图书馆必须营造优美而人文的图书馆环境,必然注重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塑造。在一个优美和谐人文的环境,会让读者学得幸福,学得主动,对来馆读者培育高雅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也会让馆员工作得开心,效率提高,对图书馆馆员良好文化素养的养成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5、对图书馆的精神文化起着指导作用

通过长期“读者服务月”的举行,图书馆人形成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育人”的办馆理念,这一理念是图书馆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图书馆传统和特色的体现,也是图书馆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在“读者服务月”的开展过程中,图书馆理清和明确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图书馆发展战略、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并在全体馆员中广为宣传,积极教育和引导,使之深入人心,成为馆员的工作指导和自觉行动。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公共关系;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55-03

一、国内关于图书馆旅游服务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发表了一些关于旅游的论文,如张晶与牛淑红的论文“图书馆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策略探讨”,王新利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文化旅游、建设旅游文化的实践”,宋玉珍的“旅游与图书馆”,周立飞的“公共图书馆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法”。这些文章讲的是图书馆为公众旅游服务,为旅游提供信息。

图书馆是一种文化,一种优质的文化景观。我们要开发这种文化景观,宣传图书馆文化,普及高雅文化,通过文化旅游,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宣传优秀文化。这既是旅游,又是文化普及宣传活动,又是培育人们的图书馆意识。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人们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增加了,人们积极投入景观旅游与文化旅游。图书馆的文化遗产为旅游服务,可以产生经济与政治的良好作用,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提高个人的文化层次,增加新知识。

二、国外图书馆旅游研究

美国国会图书馆专门有一项服务,即用户参观国会图书馆,可以请图书馆员作导游,也可以使用图书馆的有关设备进行自助式电子导游。英国国家图书馆也开展这项活动。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网站上大多设有图书馆虚拟旅游窗口,如波斯顿图书馆虚拟旅游。让用户参观图书馆的各项展览与图书馆建筑、艺术图案与形象。1976年Sim.Yong Sup著有《美国默瑟县社区大学自助式图书馆旅游方法》一书,1980年Miller.A Carolyn发表了论文“一系列图书馆的旅游”,1989年Lawson V.Lonnie“使用计算机解说代替传统的图书馆旅游”。这些著述表明,发达国家重视图书馆文化旅游,积极开展图书馆旅游,通过图书馆旅游,让用户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热爱知识、热爱文化,从而积极有效地使用图书馆。事实上,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都是热门旅游景点。

BDI&NTC(意大利数字图书馆与旅游文化网络)意大利2008年开设图书馆管理员文化旅游课,讲解数字化资源,评估文化旅游服务,上网“Internet cuhurale'’(2009)可以检索书目,数字化旅游资源,意大利图书馆的旅游栏目,开发旅游路线,进行旅游资源展览,文本导游,开发文化旅游线路。他们把旅游酒食线路、历史一文化遗产线路、朝香线路、科学亮点线路与Tuscany旅游线路进行整合,整体布局,统一规划。Tuscany线路中的佛罗伦斯科学史博物馆,它整合了多种资源,如地理、绘画、宗教、图书馆、保健与修道院。Tuscany线路由国家中心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游客提供旅游书籍、手册与其它资料,网上提供链接、GoogleEarth与图片长廊、大量的信息与若干种语言的信息。

整合旅游与文化资源,合作开发。各单位合作,公与私合作,进行开发,满足人们文化知识学习的需要。有些文化景点远离城镇,设法拉近。拉近知识区域与文化区域的距离,创造虚拟线路,让人们从图书馆目录找到资料,在博物馆看到物体。

三、图书馆文化旅游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显著提高。伴随着而来的是文化建设的高潮。党的十七大文件高度重视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提高人民的图书馆意识,使人们知道图书馆,知道图书馆是干什么的,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现在人们已经很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已经把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开展图书馆旅游,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即有利于图书馆事业,也适应了时势的发展。

经济发展以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的内容一般为两点,一是自然景观,二是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一般是古建筑、宫殿、祠堂、庙宇、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当然也包括图书馆。

天一阁每天游人如织。天一阁值得一游,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典范,含有深厚的文化积蕴。古越藏书楼、嘉业堂、铁琴铜剑楼、海源阁、故宫里的文渊阁……等都是旅游景点。

现代化图书馆更是旅游景点,更值得人们一游。

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是人们喜爱旅游的景点。想参观这些图书馆的,主要是青年人、大学生。

不同的图书馆对于不同的人具有吸引力。即使是县图书馆,也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农民如果可以到县图书馆旅游,了解县图书馆的几万册图书与报纸,知道图书馆干什么,图书馆与书店的区别,图书馆开展哪些服务,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优点何在。

图书馆一般坐落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图书馆的建筑很有特色,图书馆有珍贵的善本文献,有丰富的各类图书与服务,有博学的读者。参观图书馆是一种文化熏染,是普及文化、宣传文化、造就书香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图书馆旅游,让游客了解图书馆建筑艺术,了解各种不同的文献类型,了解文化名人,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文化特色,了解有关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知识。通过图书馆文化旅游,可以让人们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积极使用图书馆,培养人们的读书兴趣。图书馆文化旅游,目的不是经济创收。

为了图书馆旅游,图书馆的建筑、布局、设施、服务应该发生新的变化,使图书馆更贴近公众。

四、图书馆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何进行图书馆文化旅游,一是让旅行社组织公众来图书馆旅游,二是让公众个人来图书馆进行自由参观旅游。三是学生团体来图书馆参观旅游。

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辟图书馆旅游窗口,开展虚拟文化旅游,让公众了解图书馆的建筑、设备、文献、布局、特色资源。网上配有导游图、旅游解说词,使公众感受到来此一游,收益非浅。

我们现在建设的图书馆,很多仅仅围筑了一个藏书与读书的空间。如果考虑到文化旅游,建筑上势必增加文化艺术性。在塑像、雕刻、绘画上体现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感染力。注重国情文化或地方文化与特色文化,使图书馆建筑成为公众旅游欣赏的景观。

在图书馆布局上,安排适合公众旅游的空间,图书馆是读书的地方,需要保持安静。图书馆旅游不能影响读者看书学习。在图书馆的建筑布局上,要有公众旅游空间。让游客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人类文化艺术。国家图书馆的建筑体现本国及全球文化艺术,省、市、自治区体现本地区的文化艺术,县及县级市图书馆体现本县与地区的文化艺术。大学图书馆体现本校特色与相关的文化艺术。

图书馆为公众提供观赏的亮点,提供阅览室以外的参观,让公众了解各种文献与服务。譬如,将善本、特藏、手稿、名画复制件陈列在―个大厅,向观众演示、解说。图书馆向公众演示、解说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服务,读者的权益,解说读者俱乐部的组织与活动。演示大型丛书、现代化知识信息获取技术、各种载体、工具书、文献的多样性,展示公众感兴趣的内容。  作好文化旅游服务工作,配备解说员、导游,导游图、触摸屏导游、循环放映图书馆科教片,展示图书馆组织、图书馆联盟、图书馆服务公司的业务与活动。告诉公众图书馆与图书馆员的职责,道德规范,权利与义务,读者的权利与义务。告诉公众图书馆有些什么书,开展哪些服务,图书分类法如何使用、文献怎样检索,文献发展史、知识服务史、文化巨匠,知识服务新技术等。

连接有关网站,指导公众参与虚拟图书馆旅游。图书馆员积极宣传指导公众参观国内外各种图书馆,进行图书馆文化旅游。

图书馆文化旅游应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借鉴其它图书馆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公众对文化需求,以及我国文化旅游的特点,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使这项工作即具有学术性,又具有行业开拓性、生活趣味性、科学文化普及性。

五、利益开展图书馆文化旅游。需要旅游部门与图书馆相互协作,把图书馆作为城市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景点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图书馆文化;图书馆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不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社会环境制约的图书馆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中西方图书馆文化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一、中西图书馆制度比较

(一)西方图书馆制度

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产生了西方意味的公共图书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繁荣的商品经济时期,要求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使人们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渴望通过学习知识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提倡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使西方图书馆的内容进一步得以完善,出现了公共图书馆的观念。所以,由于人民大众的要求和官方的重视双重原因,进而催生了西方公共图书馆的出现。西方图书馆采取的是政府有限权力管理与公民自治结合的管理模式,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向下负责的机制,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了解公民对图书馆的需求,遵照民意,开办了公共图书馆,并通过了图书馆法案,以法律条文来规定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方式。

(二)中国图书馆制度

20世纪初期,新式图书馆观念由我国早期改良主义者引入国内,是国人认识西方图书馆的开端,有力冲击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在我国的影响,引进了西方新式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使中国藏书楼的管理方法得以转变,逐步转为近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国先进人士看到西方图书馆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认为图书馆可以承担教育救国的重任,所以迫切要求创立图书馆,以启发人们的思想,官方政府中的开明人士极为拥护这一主张,因此政府创办的公共图书馆得以出现。受教会藏书楼和教会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的启发,中国图书馆先进人士大胆创新,在各种图书馆的创办中大力引进西方管理模式和技术。

二、中西图书馆管理思想比较

(一)西方图书馆管理思想(以美国为代表)

1、重视实用

实用性是美国图书馆的基本观念特征,美国图书馆受杜威实用哲学影响较多。杜威的实用图书馆学思想表现在他对图书馆管理的许多领域,而最典型的要属他的分类思想。在杜威的名著《十进分类法及相关索引》的导言中,他就宣称他不是追求什么理论上完整的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来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可见,实用就是DC的基本出发点。DC是现代图书分类法中产生最早,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建立在图书分类实用性原则基础上的,杜威作为美国具有影响的学者和图书馆学家,其实用思想在美国图书馆界具有深远影响。

2、图书馆提供公平服务原则

让所有的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西方图书馆的基本定位。日本图书馆学家小野泰博说,如果想知道西欧式民主主义是什么,最好看一看欧美的公共图书馆。因为这里存在着朴素的民主主义的原貌。“任何人都能平等地利用公共财产,遵守同一规则。”图书馆的平等原则就是在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影响下把权利平等地分配给一国的全体成年人,成年人通过运用公民权来行使权力。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无代价地向人民提供各种服务看作是自己的义务。由这种政治思想和实践中产生的力量,推动了向所有公民提供免费的图书服务。这就是西方图书馆文化的思想特征。

3、图书馆运行依照法律进行

西方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建立之初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由纳税人的税费来维持。用法律来规范,这样就避免了政府拨款的随意性和图书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纳税人既可以监督政府,又可以监督图书馆的服务。使公共图书馆的运行限制在法制框架内。

(二)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

1、尊重知识、注重收藏、为领导决策服务

中国图书收藏经历了漫长的藏书楼阶段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藏书楼文化,在历经数代后收藏意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到今天仍旧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中国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图书馆的功能在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而在不断更新和扩大,但最终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期望同时昭示的是对收藏传统的尊重与回归。传统阅读方式在物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2、图书馆开放力度不够

古代藏书楼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珍宝,同时留下了现今仍有借鉴意义的藏书法,但与西方国家图书馆相比,中国图书馆在藏书的开放和开架方面明显力度不够。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图书馆的影响,又由于“新图书馆运动”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以及80年代后,图书馆藏书开架在一定程度上比过去有所改善,但由于受藏书楼思想的影响,重藏轻用始终在束缚人们的手脚,即便是有了一些开架,也显得并不彻底,有时甚至企望重新回到闭架的时代去。

图书馆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独立的文化现象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具有的丰富的外延和内涵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图书馆文化有助于塑造图书馆整体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并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为社会文化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新芳.论数字图书馆的文化建设[J].情报科学. 2011(02)

[2]陈伟利.基于大学精神的大学图书馆文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01)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图书馆文化;性质功能

如果说服务是图书馆恒久不变的核心要素,那么图书馆文化则是体现整个图书馆的灵魂所在。人靠衣装马靠鞍,然而徒有其表并不是作为美化人们内心、培养人们涵养的图书馆的代言词和所要追求的自身形象。所以内外兼修方是21世纪现代文明建设下的图书馆所要追求的自我价值必将达成的终极目标。因此,图书馆除了塑造良好的外观形象,还必须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只有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完美、和谐的统一,才能提高其地位,体现其价值。

一、由文化延伸至图书馆文化

(一)给文化下定义

在《辞海》曾经说,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进行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总和。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其中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机构。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反映历史的现象,每一个时期的社会都有与其相符合的文化,而且伴随着社会的物质发展而发展,它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所发表的《原始文化》中就说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等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习惯与能力。

由此看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自古就被无情的界定的,越是往后发展,这种差异将在时代的变迁中,社会的进步中,岁月的沉淀中变的日异加剧。然而任其变化多端,任其包罗万象,任其星罗棋布……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始终如一。

(二)图书馆文化解释

图书馆文化是人类在建立、发展图书馆事业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而建立起来的。且不停的丰富和变化着,是图书馆的内部全体管理人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图书馆哲学、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包括图书馆自身的、群体的和公众的形象。以环绕着图书馆的群体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发挥最大积极性、自觉性和开创性,体现了图书馆的精神且实现了图书馆的价值。

同时,对图书馆的人际关系、业务知识、专业精神、规章制度、技术思想等都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有些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的灵魂和精神价值,它维系并推动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为读者创造着健康的、浓郁的文化气氛。因此加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图书馆文化的特有性质

任何一所高校的所有建筑中独树一帜的便是图书馆了。图书馆素来都充满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即便是从外观上放眼望去,大多以典雅、安静、肃穆为主,接下来就会被它的氛围所感染和笼罩。

图书馆作为人们吸取文化养分,培育知识源泉的所在地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图书馆,会保持着永恒的宁静,我们能听到的只有两种声音,一是温和如溪水般书本翻页的声音,一是似樱花缓缓下落的自己喘息的声音。这样的文化氛围,会使人对知识有无比的敬仰,容易忘却世俗的匆忙和城市的喧嚣,人潮的拥挤和车水马龙的你追我赶。在这里,精神得到放松,人的心情也跟着愉悦。

前来图书馆的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广泛的知识,这也是图书馆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并且,亦或许诺大的一座城市,仅剩的唯一可以找到属于自己一寸净土,给自己心灵放空的地方就只有它了。因而图书馆的文化内涵要求它必须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而且还要充分地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让总体的规划和个体建筑的设计与身边环境相谐调。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读者浓郁的求知欲望将会在图书馆里体现的酣畅淋漓。

三、图书馆文化的功能

(一)凝聚力

图书馆文化建设推动了图书馆的内在发展,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各种特殊的方法(如心理、习惯、信念等)与读者群进行沟通,长此以往,图书管理员会培养归属感、情感的和忘我的精神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普遍形成树新风、促和谐的图书馆文明文化,使得图书馆产生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鼓舞着大家为图书馆的发展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并发挥团体的凝聚力量。

(二)多米诺骨牌效应

整个社会文化是一副多米诺骨牌,图书馆文化则是其中的一张。图书馆文化与社会各种文化紧密相连,向社会各阶层文化渗透并联系着,辐射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当代图书馆的可选择性、自由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还有在图书馆中所应用的网络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增强了图书馆文化的辐射功能。

(三)以人为本

图书馆始终是以人为本存在着的。它以提高和全面培养图书馆管理员与读者的人文素质,使其能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了解并掌握住生产技能。使得人们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明确的生活目的,争做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因此要发挥图书馆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常识,全面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8).

[2] 曾德昌.关于文化的概念1[2007-11-28]1http: //www. lawyer culture. com /Article_Show. asp? ArticleID=620.

[3]陈萍.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与馆员素质要求[J].图书馆论坛,2002(2).

[4] 张红.21世纪的图书馆文化竞争[J].图书馆论坛,2001(10).

[5] 蒋向红.图书馆文化建设刍议[J].图书馆论坛,2001(4).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书馆 文化

现代图书馆的出发点和归宿地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向读者提供一切方便,让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要让读者满意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就必须使让读者满意这种服务意识为大多数员工所认同,使之成为图书馆员工的共有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只有自觉自愿地建立在让服务成为鞭策,勉励自己的这种文化上,图书馆的优质服务才能长期得以维系,才会有读者对图书馆一如既往的满意。

一、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概念

图书馆服务文化是创造读者满意的文化。它是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以读者为出发点,以一切为了读者,让读者满意为落脚点,要求图书馆员工具有稳定的价值系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并将其转化为基本准则与规范,积淀为图书馆行业基本的心理素质与行为模式。

图书馆服务文化也是充满人情味的文化。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文化是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文化是人创造的;而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又以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形式对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服务文化则体现员工的价值取向,以满足读者为目的,它的全部价值都凝聚到为读者服务,让读者满意这一点上。而让读者真正满意,图书馆的服务就必须是一种充满热情、温馨的服务,图书馆服务文化无疑是充满人情味的亲情文化。

图书馆服务文化又是一种管理文化。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其实就是种文化;文化则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是更高层次的管理平台。不管是图书馆行业价值观念的倡导,还是员工行为准则的制定,抑或是服务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而图书馆服务文化的观念,特别是对人的认识的信念,必将左右着图书馆管理决策者。也就是说,怎样管理,以何种模式管理的背后,都深深隐藏着一种文化所包含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与人性信念。所以说,管理是文化的产物。

图书馆的服务文化更是一种习惯文化。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普遍性和程式化得各种服务传统、服务形式、服务习惯、集体活动和娱乐方式等,都是行业精神和体现服务文化的成熟标志。

尽管对图书馆服务文化有不同的表述,但图书馆服务文化都必须由物质(馆舍设施、藏书体系)、精神(价值观、道德观)和制度(各种馆规条约)三个层面组成。而精神层面,则是图书馆服务文化最精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二、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是巨大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在服务读者过程中,同样起着多样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图书馆服务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种“文化定势”功能,能把图书馆员工引导到图书馆办馆的目的和宗旨上来。图书馆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将成为员工们的价值取向从而为之奋斗。图书馆服务文化越强有力,越能使图书馆员工把实现办馆目标变为自觉的行为。

2、约束作用

图书馆在办馆过程中的馆规、馆风、馆貌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对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一般不是规章制度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一种由内在心理约束而起作用的对行为的自我管理。如一个员工违背馆规馆法、败坏馆风馆貌,作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在内心里就会感到惭愧和内疚。

3、凝聚作用

图书馆服务文化通过对共有价值观体系的倡导,服务行为规范的确定和文化氛围的形成,来沟通图书馆内部人员的思想,使员工在统一思想指导下,产生对办馆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和作为图书馆一员的使命感,从而树立员工对图书馆的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员工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图书馆的整体联系起来。这样,就能使由员工个体构成的图书馆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4、激励作用

图书馆服务文化通过共同价值取向和良好地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使员工的精神需要,如领导的信任,读者的称赞,同事的尊重,个人素质的提高等得到满足。这些精神回报会激励图书馆员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图书馆的办馆目的做出自己的贡献。

5、辐射作用

图书馆服务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对图书馆行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而且能对其所服务的社区和社会群体产生较大的辐射作用,对社会良好风气、高尚道德规范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构建

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很多,笔者在这里着重举例说明图书馆如何在日常服务中体现自己的服务文化。

1、服务方式体现文化

服务文化是一种全新的命题,是不断创造读者满意的文化。而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体现这种文化。

图书馆从封闭借阅转向开架借阅的服务方式,其实已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直至今日,闭架借阅这种实践证明已落后于形势的借阅方式仍在一些图书馆顽强的存在着。从方便读者这个角度看,这种落后的服务模式最大限度的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

2、服务时间体现文化

首先,图书馆要有充足合理的开放时间,实行从星期一到星期天,从8点到22点不间断对外服务方便读者,并坚持假期、节日照常开放,让读者不管什么时间来图书馆,都感到很方便。

图书馆服务不应是以一种被动地满足读者借阅需要,而应以一种动态的服务,以一种高效率的服务满足读者,从而体现自己的服务文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工作中除提供一般外,应主动地为人找书,努力增加馆藏得利用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还要通过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智能潜力,使图书馆的各种先进技术、设备资源合理科学地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这些现代设施的效能,方便快捷地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还要求图书馆要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将无序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总之,我们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不但要主动热情,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方便快捷,尽量缩短读者查找图书资料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以多种形式,全面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凸显图书馆让读者满意的服务文化。

服务是无止境的,让读者满意,以及构建以读者满意为核心的服务文化,更是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但只要图书馆同仁共同努力,一心想着读者,一切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在日常服务中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意识便会不断的增强。

参考文献:

[1]田淑香.文化与管理[J].精神文明导刊,2002(12)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6篇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应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发达、最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具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不等于我们的文化就是最先进、最发达的文化。实事求是地说,比起发达国家,从整体而言,我们的文化还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差距较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样,必须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可以说,这是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提。当然,对外文化开放和对外经济开放一样,必须贯彻“以我为主,有所选择”的原则。对外文化开放、文化交流,有许多部门、渠道和形式。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种文化团体等,都是进行交流的重要部门。这中间,图书馆扮演着十分特殊的角色,可以说它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和文化整合的服务器。

图书馆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中,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历来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的重要枢纽。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使命,改变了其服务的性质和服务的效率。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收藏和借还图书。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引起图书馆发生革命性变革,这是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要求对网上信息进行有序组织,进行高效率的加工和迅速的传播,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着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发展趋势,纷纷加大投入,改造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传统图书馆的革命性变革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1998年,李岚清和先后视察国家图书馆,听取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汇报,做出建设决定,提出具体要求。2000年,我国正式启动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从此,中国图书馆的发展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

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时空限制、超大规模的信息化枢纽,使它能为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提供全面、及时和最前沿的信息资源。由于运用强大的高新技术手段,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积存和传播现代科技等最新文化资源,也可以迅速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更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真正能够进行多边、有效和迅速的文化交流、对话,实现文化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但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法起到数字图书馆的枢纽作用。所以说,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如果懂得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将能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和获益,能够实现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交流与整合。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数字图书馆这种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会越来越大。

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

人们的精神需要是全方位的,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献是记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最主要方式,阅读文献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获取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阅读文献”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消费行为成为文化消费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图书馆学与文化消费学都必须研究人们的文献需要。精神需要实质上就是文化需要,而文献是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是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保证。人们的文化需要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文献的需要,因此,文献需要是文化需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消费学研究的必需内容。文献需要对图书馆学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只有在弄清楚文献需要的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和手段。

支付能力对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具有重大影响。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是实现消费行为的必要条件。人们在决定消费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之前,必定要结合自己的收入考虑这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支付。而对于某一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的消费方式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支付能力不同的人有可能采用不同的消费方式来满足同一种消费需要。文化消费方式按消费的手段可分购买、复制、网上查阅、借阅(通过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等几种类型。对于某一特定的文献来说,不同的消费方式所要求的支付能力都不相同。

文献“消化”能力对人们的文献需要具有决定性影响。文化消费和物质消费有根本性的不同: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依托,是生存、享受、发展等各种消费的综合体,它既是为谋求享受、发展而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为谋求生存而获取知识的过程;物质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物质本身,而文化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载体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经济因素是决定物质消费的根本性因素,而决定文化消费的根本因素是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物质消费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文化消费只能由低级向中级再向高级呈阶梯状逐步发展。如要阅读就必须先识字,要阅读外文书籍又必须先学外语,要上网就必须会操作计算机,要欣赏足球比赛就必须知晓一定的足球竞赛规则等。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之所以不同,就是由于人们只有具备一定的文献“消化”能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相应的文献需要,而文化消费需要的满足又会提高人们的文献“消化”能力,文献“消化”能力的提高又会导致产生更高层次的文献需要,从而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总之,不具备相应的文献“消化”能力,文化消费就不可能实现。文献“消化”能力的研究,对图书馆藏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使图书馆现有的物力、人力、财力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图书馆的中心任务

图书馆的中心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这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摒弃民族自卑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这种教育既是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需要,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更适应未来社会既有竞争又更和谐的发展。3.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要培养学生懂得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涉及社会主义有关理论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社会公德与文明礼仪教育。4.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哲学修养对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5.为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艺术教育。这一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将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与审美情趣,具有其他因素不可取代的作用。

图书馆与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

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快速跃进,中央适时地提出,要在继续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提高人的素质,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提法,这个提法包含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要追求的理想和达到这一理想的途径。图书馆在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巨大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图书馆是第二课堂,是同主课堂互为补充、不可缺少的。而在社会教育中,它是更大的课堂,是面向各行各业、面向全民的大课堂。作为大课堂,它不受时间、空间、地点、年龄的限制。由于其收藏的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多元性、全面性、历史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学历、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读者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7篇

例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宣传工作

(1)音乐采风颂先进。如:为了响应县委号召,发起并组织浙闽边界重点词、曲作家学习张朝究先进事迹音乐采风创作活动,编辑并特藏了“学习张朝究,唱响主旋律”歌词专辑,还为张朝究先进事迹报告会撰写、加工演讲稿,得到了县主要领导的好评。(2)深入乡村办展览。如:在我馆玉苍路店面和龙港影剧院(与龙港镇文化站联办)宣传窗,布置了各种主题图片达近200期,并携带专题图片展随县委文化下乡工作队,分别到岱岭、霞关、五凤、中墩和赤溪等乡镇进行宣传展出。(3)走进老区做宣教。为隆重纪念建党83周年,派出文化宣传小组到边邻泰顺县革命老区白柯湾村,开展了“向往白柯湾”迎“七·一”系列宣传活动。全体工作人员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慰问了这里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并送书给红色革命后代——优秀学生代表,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在这里举办了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猜谜等活动,受到了老区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4)公益活动送文艺。如:馆领导成员曾应邀为县纪委举办反腐斗争成果展览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图片展览,县纪委“高唱廉政歌迎接十六”歌咏比赛,苍南“9.7”赈灾义演电视文艺晚会;协助宣、文、广等领导部门组织“浙闽山海情”两省三地元宵电视文艺晚会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团县委“青年志愿者艺术团”、“文艺进山村”活动的指导工作。

例二: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

(1)携手乡镇图书馆室,谋求共同进步。如:对龙港、桥墩等乡镇图书馆,给予了经常性的业务辅导并提供新书流动;帮助灵溪、巴曹两镇文化站,按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计划要求,大力实施省“东海明珠”工程,开办图书室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二级中心;趁各地积极建设文化设施这一契机,先后赠给灵溪镇大门社区、钱库镇陈家堡村一部分新书和过刊,为离退休回乡的老同志赠订党报,给予了支持和鼓励。(2)开展农村结对活动,共创文明新风。如:在“双百结对”活动中,帮助中墩乡下厝村,努力争取,建成了两间两层的村办公楼,新修了村康庄公路。并且,县图书馆每年补助该村部分文化建设经费,现已有村图书室、广播电教系统。此外,在纪念建党85周年前夕到该村慰问老党员同志,在“桑美”超强台风过后帮助赈灾重建。(3)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捐赠图书资金。如:根据我县少数民族人口多的特点,调拨2万多册图书在乡镇村图书室周转,除为广大农村提供以上服务外,还在农村图书辅导过程中,兼顾服务,配合县民宗局、县文化馆、县摄影协会等领导专家,扶持凤阳畲歌保护项目,并为当地校园文化作指导、帮助;大力支持帮助灵溪镇汤家垟村、大渔镇小渔村的“村文化室”建设,捐赠资金或书柜、图书,举办读者活动,协助民间文学收集、民俗调研等相关工作;并根据自身条件可能给予支持,与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泰顺)联建“映山红图书室”,为鼎平泰老革命根据地——百柯湾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4)做好文化田野调查,把握农村现状。如:按省文化厅统一要求,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艺科一起联合桥墩、宜山、凤阳等乡镇文化站分别对其碗窑村、八岱村等农村文化现状作田野调查,并撰写15000字调查报告上报省厅社文处。由此而编成的《浙江百村农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荣获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服务)。

例三:办好各类征文大赛及理论研讨活动

(1)开展诗歌创作朗诵会等有关活动。如:联合县文联、县文协一起承办县首届艺术节诗歌创作朗诵大奖赛,收到了创作诗歌65首,共有32人参加朗诵比赛,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县电视台共同协助县直属机关工委承办“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具体承担了比赛现场舞美设计、制作以及赛程计分、计时、统分等工作,这次演讲比赛,共有来自全县各基层党组织报送的39名选手参加角逐,筛选出12名选手参加决赛,有6名选手获得了等级奖。(2)组队参加“绿色家园”等各类竞赛活动。如:参加温州市庆六一“绿色家园”环境保护知识竞赛,组织上送64件小学生绘画、手抄报等作品,共有42名获奖,其中获一等奖3名(全市仅10名),苍南县图书馆获得了比赛活动的组织奖;为进一步宣传环保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还与有关学校联手承办了温州市小学生环保获奖作品巡回展览,共展出获奖作品200多幅,在市、县文化局、市少儿图书馆及县文化、环保、教育等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展览活动颁奖座谈会,并更好地达成了共识。(3)积极参与“春天送你一首诗”等活动。一是,由中国诗刊社主办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做出文化品牌,我馆曾积极协助有关单位承办了该项活动,参与了广场开幕式大型诗歌朗诵会的节目联排审查、指导。二是,在金乡镇举办“绿地杯”苍南县儿童诗朗诵会。这次活动与县儿童文学分会联办,由金乡镇文化幼儿园独家承办,共有40多位小朋友表演了由青年诗人林乃聪创作的儿童诗节目24个。孩子们的表演天真灿漫、活泼可爱,深得在场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赞扬。(4)举办谜语竞猜现场赛。如:我馆与民进苍南县总支等有关团体联合,深入在全县部分乡村、社区等,共举办了几十场谜语大赛并展出5000多幅谜面。该活动曾引向了泰顺、福鼎、霞浦等县、市,促进与浙闽边界的文化交流。(5)组织儿童诗阅读与创作理论研讨活动。为推进和繁荣本地区儿童诗创作,与县儿童文学分会、灵溪二小、大门社区联合举办了《孩子的天空》阅读暨林乃聪儿童诗创作研讨会,应邀到会的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文联、县妇联、灵溪镇委领导和我县文化干部、文学作者以及未成年优秀读者共30多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作了热情洋溢的指导讲话,大家就文学青年林乃聪第二部诗集《孩子的天空》阅读及创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提交《甘当欢乐的孩子王》、《为儿童创作是一种责任》以及《从〈孩子的天空〉阅读谈乡镇图书馆(室)应对未成年读者的工作服务》等论文10篇。弥足珍贵的是,著名作家金江先生为研讨会发来了贺信。会议期间,还专门安排了半小时的林乃聪儿童诗朗诵及歌唱表演,使活动别开生面,更为精彩。(6)打造全县未成年人征文“品牌”活动。连续与县教育局教研室、县儿童文学分会、民进苍南总支等单位团体联合举办此项活动。该活动累计收到来自全县各有关中小学及各团体来稿计20000多件,形式有散文、寓言、童话、诗歌等,经组织专家评委认真评选,共评出获奖作品11000多件、优秀指导师900名(次)、优胜组织奖(单位)220个(次),并每次都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县人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局、文联等各有关领导和知名作家、艺术家、特级教师及各界代表人士也曾应邀到会指导。这项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馆已将此作为文化“品牌”来打造。

例四:拓宽图书馆服务工作新途径

(1)做好联系村的工作。在“七一”期间,举行与所联系得下厝村、张北村、汤家垟村的专题座谈会。会后,局、馆领导在村两委领导的陪同下,慰问了村全国“三八红旗手”,体现人文关怀精神。(2)鼓励青年读书学习。为了积极,鼓励我县机关青年认真读书学习,为“苍南机关青年卡”增设图书借阅功能,使一批爱学习、求进步的共青团员享受到了借阅方便和优惠。(3)为文化人订赠报刊。为有关农村图书室、联系村党员活动室及部分文化老人订赠报刊,其中并有为原区镇乡“撤扩并”前任区(镇)文化站长的退休老干部订赠报刊每人一份。此举,增强文化凝聚力,有利于宣传和推动创建学习型社会活动的开展。(4)支持文艺作品编著。对本县重点作者、编者出版文艺作品集、业务成果汇编、方志等个人著作和编著给予支持,并将其中部分优秀文献按制度要求报送给国家和省、市公共图书馆;慰问弱势特困的重点文化老人和优秀民间歌手、艺人,送温暖、献爱心,为挖掘和收集我县稀有的地方文献资源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5)征集有关特色资料。根据我县是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为省内最多以及我县地处浙闽边界等特点,与边邻县有关单位,在苍南、平阳、福鼎一带,对苍南布袋戏、渔鼓、花鼓、劝世文及温州鼓词以及汉族山歌等民间艺术进行采风考察,征集有关资料,为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结束语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8篇

图书馆管理是指通过图书馆管理者对图书馆人员、资金、文献资源等的规范、组织、协调、控制,使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以实现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目标。通常,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和程序,运用管理者权力和组织系统进行指挥控制,以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这种管理方式主要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图书馆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管理的“硬件”,是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常常显示其局限性。如一些管理者在运用自己的管理权力,按照一定步骤、方法,依靠组织制约、制度规范,推行某些新的管理措施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阻碍着这些措施的推行。从现代管理学理论来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忽视了管理中的“软件”因素,如忽视了理顺工作人员的情绪,忽视了传统习惯与现行改革的冲突等。这实际上也就是忽视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和图书馆文化的引导作用。

图书馆文化即是图书馆组织文化,它是指一个图书馆特有的组织氛围,图书馆文化是一个图书馆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处在一个特定的氛围内,工作人员会自觉地按特定的行为规范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按特定的价值观念衡量事物,从而影响图书馆管理措施的实行及管理目标的实现。如在一个“攀比、平均主义”思想“盛行”的图书馆,管理者以工作量的多少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为标准拉开职工收入差别这项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必使其大部分职工一时难以接受,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抵制,阻碍这项改革措施的执行。可见,图书馆文化是影响图书馆管理,决定图书馆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可以通过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思想而实现管理目标。如在一些团体观念很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会自觉维护图书馆的形象和利益。当单位遇到困难时,用不着动员大家就会团结一致,想办法出点子;又如“读者至上”的观念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识后,“优质服务”的目标便可实现,就是少数服务态度不好的工作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服务态度也会大大改变。可见,图书馆文化不仅是影响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因素,而且本身就具有管理功能。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只要善于运用“图书馆文化”这一软件,可以解决许多仅靠“硬件”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并通过它的引导去实现管理目标,是图书馆管理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2.图书馆文化的管理特征

图书馆文化的管理特征是指图书馆文化体现管理功能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是建设图书馆文化,并通过图书馆文化的引导去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基础。只有了解这些特征,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这一“软件”。

2.1图书馆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具有亚文化的特征

2.1.1图书馆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

反映一个国家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特色和社会价值观。图书馆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中,图书馆文化也存在于社会文化中,因此,它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如我国图书馆文化不仅具有“四个坚待”、“两个文明”的特征,而且还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发展,受整个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管理者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意除旧纳新,使职工的观念始终符合时代的节拍,使图书馆的进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超越和落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必定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图书馆文化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图书馆仍然是以社会公益为主的事业单位,社会效益仍是衡量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管理者不能以图书馆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而舍弃其个性。许多图书馆的改革中出现的“经营观念”“经济效益”观点去排斥“公益服务”的个性,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这是十分有害的。当然,一味以“社会公益服务”的个性去排斥有偿服务的观念也是不对的。由此可见,处理好图书馆文化的“个性”与社会文化的共性间的关系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前提。

2.1.2图书馆文化具有整体性

按照工作任务、内容的不同,图书馆往往被划分为若干个部门,这些部门由于基本功能、工作性质及工作方法、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个部门特有的“部门文化”。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受好,又自发地形成没有固定组织结构的“非正式团体”,如爱好文艺的工作人员往往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圈子等。这些非正式团体同样存在着自己特定的文化。图书馆文化则是这些“部门文化”与“非正式团体文化”的集合。部门子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在各个部门的不同体现,具有“共性”。如“读者至上”的观念在流通部门体现为“热情服务”,而在采编部门则体现为“精益求精,为读者负责”。部门子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如衡量工作成绩的价值取向不同(如咨询部门的标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好坏;采编部门则是分编的准确性等)、工作行为、方法不同等。管理者在鼓励各部门建立自己部门子文化的同时,应牢牢把握住图书馆的共同目标,避免因各部门因过分突出自己造成的部门“冲突”。在运用图书馆文化的引导作用时,应注意部门文化的差异,切忌“同标准”、“一刀切”、“齐步走”。“非正式团体文化”受图书馆文化的影响,但与图书馆文化也有明显差异。如一些“非正式团体文化”有较重的“哥们义气”观念,有自己的“权威者”。因此,管理者要积极推进、引导其转变不良习气,并重视“非正式团体”在管理工作中的参与作用。

2.2图书馆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主观上的东西,又具有客观性。

2.2.1图书馆文化是主观上的东西,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物”。图书馆文化不仅仅反映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上、行为方式上,而且它可以渗透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例如在一个有着“读者至上”观念的图书馆,“读者至上”的观念不仅仅反映在工作人员热情服务上,同时,还可以体现在图书馆为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而尽可能创造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上(如为读者提供休息场所,提供开水等),并且图书馆的有关规章制度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图书馆文化还表现在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组织形式上。如一些图书馆,职工参与管理的气氛尚未形成,事无大小由主要管理者说了算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概念”,那么表现在组织结构上,一定是“金字塔”型。而民主观念一旦“深入民心”,那一定呈现“协商决策”型。

2.2.2图书馆文化属主观上的东西,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图书馆文化可以反映到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同时,物质条件、规章制度还可以对其加以重塑。如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这必然引起图书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如时问观念、效率观念、价值观念)和衡量事物标准的转变,也将导致图书馆文化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又如图书馆通过制定奖惩制度,利用监督管理的组织方式,可以“强制”转变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内容,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内容、思想观念和习气。图书馆文化的这一特征,表明了图书馆管理者可利用各种方式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内容,建设、培育的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建设与管理“硬件”建设,相辅相承,异曲同工。

2.3图书馆文化具有一定的“惯性”

图书馆文化的形成是长期的,而特定的组织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一个“定式”,设定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因此,图书馆文化能在较长时间里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维、观点和行为。要改变这种“定式”,会受到工作人员自觉不自觉的抵制,“紧急终止”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图书馆文化的“惯性”。要摒弃图书馆文化中的不良因素,需要“管理者”长期不懈的努力。

3.图书馆文化的管理功能

建设图书馆文化是为发挥其管理功能,通过图书馆文化的引导,实现管理目标。具体说来,图书馆文化具有以下作用和功能。

3.1图书馆文化可以起约束和教化作用

建设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可以导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图书馆文化的约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在一个对工作认真严肃的图书馆,上班时大家严谨认真,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有个别喜欢谈笑的工作人员也会感到环境的约束力,从而收敛自己的行为。认真投入工作。这是因为图书馆文化规定了广大工作人员所接受并用以约束自己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明确了工作人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图书馆文化在起约束作用的同时,还起着教化的作用。图书馆主体工作人员,在特定的图书馆文化熏陶下,不仅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也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有特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人,尽管他们以前有较大差异。如一些好大声说话的人在工作中也逐渐变得“轻言细语”。图书馆文化的教化作用,使图书馆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

3.2图书馆文化具有凝聚功能

组织协调图书馆全体职工、部门方向一致,共同奋斗为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而努力,这是图书馆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实现图书馆目标的最主要的因素。但是,传统的仅依靠管理权力和组织结构等方式的管理方法,是难以完成这一基本功能的,图书馆文化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图书馆文化的凝聚功能首先表现为可以团结工作人员。图书馆文化作为广大职工认同的团体意识,在这种意识强烈的图书馆里,它可以首先起到一种“认同”的作用,即可以使工作人员始终联想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人”,将自己的前途与图书馆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利益与图书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劲往一处使,馆里的事就是每一个人的事,这样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工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体的整体。

图书馆文化凝聚功能的另一个表现是可以使大家努力工作,将图书馆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观念,可以使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并可以使大家为实现该目标而拼搏、开拓进取。可以说,共同的理想是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催化剂,而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有了图书馆文化这种“凝聚源”,管理工作中的许多难题,如因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差异与局部利益冲突造成的相互“顶牛”,相互“拆台”,或是工作相互推诿等问题迎刃而解,图书馆文化可以使多数人更多地关心总体目标和总体利益。

3.3图书馆文化具有调适功能

调适功能是调整和适应功能,它是指图书馆文化具有为职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功能。图书馆文化首先可以进行社会心理调适,即调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的心理结构,以适应社会心理环境或造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图书馆文化的这一功能,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条件下尤为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适应社会的深刻改革。一个时刻“纳新去旧”的图书馆其工作人员能及时接受新形势下产生的社会价值观,那么,面对管理者实行的改革措施,面对图书馆与外界的差异,他们就会有较高的承受力、适应性和应变力。如果一个图书馆不转变观念,其工作人员对新思想、新观念的接受滞后,那么,面对以上情况职工将是抵触、困惑和专业思想的的动摇。因此,培育和建设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图书馆文化,对推进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和稳定图书馆队伍,有积极作用。

调适功能的另一作用是人际关系调适,即调整和适应人际关系。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一个集合体,由于个人个性、爱好、习惯等的差异,产生“个性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当前有许多图书馆人际关系复杂,矛盾重重,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成为馆长们最犯难的事。一些馆长开始认识到,协调处理人际关系,仅靠自己的管理权力和组织的作用是难以奏效的,而通过图书馆文化的引导,则会事半功倍。“个性冲突”尽管多数时使人感觉到心理上的“不快、反感”,但这种“冲突”在不同的组织氛围,即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在许多有着和谐轻松气氛的图书馆,同事之间热情友好,相互理解、帮助,那么“个性冲突”则会被职工逐渐适应、忘却,工作人员较多注重大家的合作,而不总是在一些问题的差异上打圈圈,从而形成相互平等、尊重、谅解宽容、配合默契的和谐关系,使职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馆长也省去了许多麻烦。相反,在同事关系冷漠甚至紧张的环境中、则可能会因很小的问题上的差异使工作人员反目,从而影响、干扰工作,制约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要解决这一“难题”,管理者必须要利用图书馆文化的这一功能,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利用和谐轻松的形式,培育建设新的图书馆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结束语

美国的组织文化专家沙恩认为:“领导所做的唯一重要事情是创造和管理组织的文化”。可见,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书馆文化建设在国外已引起了管理者的普遍重视,并已成为西方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方法和内容。在社会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只有充分认识图书馆文化的管理功能,了解图书馆文化的管理性质,积极培育建设“奉献、敬业、求实、创新、团结、开拓”的新的图书馆文化,并充分发挥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将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Steven Van Impe,Ronald Rousseau.Web―to―print citations and the humanities[J].Informetrics,2006(8):422~426

[2]Vaughan L.,Shaw D.Web citation data for impact assessment:A comparison of four science disciplin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nology.2005.56(10):1075~1080

[3]苏芳荔.国内外网络引文分析研究比较[J].情报资料工作,2009,(6):10-13

[4]杨思洛.国外网络引文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188):72一-82

[5]王知津、王丽娜、胡玲玲.我国学术期刊论文网络参考文献可追溯性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7-20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服务水平;图书馆文化;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对于知识的需求量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形势下,阅读除了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之外,更是一种居民日常的休闲方式,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遵循“以文化人”的工作宗旨,对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最大程度上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

一、用建筑环境营造图书馆文化

(一)寓意深刻的建筑形态

建筑的形态对于周围区域的文化气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图书馆来说,采用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基本上就决定的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内涵。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图书馆也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设之一,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图书馆也能够对于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改善。

(二)科学设计室内空间

当前我国图书馆普遍设置了阅览区与藏书区,用户获取图书与阅读图书的位置被比较严格的区分开来,采用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方便了图书馆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而对于用户来说,获取图书与阅读图书之间需要经历一段行走时间,这一段行走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足以打破用户获取信息的连贯性,影响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对于新形图书馆来说,为用户提供更流畅的阅读体验也是改进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读者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社会共享、公益服务以及全面开放”的便利。这就需要图书馆大胆采用多种多样的室内布置形式,对阅览室进行一体化设计,将“咨、检、阅、借、藏”等方面的操作进行集中化设置。同时,也需要为用户提供阅读体验室、报告厅以及研究厢等特殊区域。对于部分残疾用户来说,则需要提供专门的行走通道。为用户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食堂、饮水间、小卖部、公用电话在及复印处等。在内部装修方面,则可以配置以深颜色为主的家具、在用户阅读环境周围设置植物扮倩,从自然气息与人文气息两个方面对用户的阅读空间进行丰富与改善。

二、用图书设备助力图书馆文化

(一)图书资源保障服务升级

丰富服务内容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性举措,图书馆一方面需要对馆内藏书的各类进行不断的丰富,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各项图书的类型进行深入层次的划分。在入藏新书的过程中,相应的服务措施也需要随之进行丰富。对于图书馆来说,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助借还机设备,提高图书借还效率,最大程度上为用户的正常阅读争取时间。另外,可以为用户提供专门的“借阅卡”,这种借阅卡一方便可以完成图书的借阅环节,同时也可以对“借阅卡”的功能进行大范围的拓展,比如用户身份识别、缴费充值、食堂刷卡等。

(二)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图书馆自身也需要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改良,这就需要引入各项先进计算机设备与管理软件,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水平与智能化水平。引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可能对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所生成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的设计,能够也能够对图书馆内所收藏的图书进行高精度的分类。同时也需要配合相关的分析软件对用户的阅读喜好与图书馆藏书的类型进行分析,使用户能够通过检查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另外,图书馆也需要为用户设置一个专门的用户端软件,使用户能够通过PC与移动设备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图书资料进行检索。图书馆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检索信息有针对性为用户进行图书项目推送,提高各项服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在各平台客户端的支持下,用户一方面可以享受到丰富的文字资源,同时也能够享受到音频与视频资源,这样可能对用户收集信息的形式进行极大地丰富,使不同喜好的客户享受到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内部,可以设置电视视频设备与耳机音频设备,给在图书馆内部参与阅读活动的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服务,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

三、用人文因素烘托图书馆文化

对于图书馆来说,建设相图书馆环境氛围相适应的图书馆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中人文因素是图书馆的核心因素。这就需要图书馆自身将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引入到图书馆中。除了要设置先进的服务技术之外,还需要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比如邀请文学作家到图书馆内开展专题讲座,邀请社会先进分子到图书馆内与用户一同分享自己在读过程中所得到的体会,进而使用户对于阅读有一个新的认识,使自身的阅读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是以休闲的态度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让身、心、灵得到放松,而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都希望能够与别人一起对阅读后所得到的感情进行充分的交流,这就需要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一个专门的交流平台,将阅读同一本书的用户组织在一起,一同阅读并且对书中内容进行交流。这样可能在图书馆内设置一个专门的交流平台,想开一个相互学习的图书馆文化。

为少儿读者提供专门的服务。少儿读者是图书馆机构需要重点服务的重点对象,由于少儿读者的读书经验比较少,自己并不知识哪些书是自己喜欢的,若在没人指导的环境下自己选择图书,很可能会因为看不懂而失去了对于阅读的兴趣。这就需要有专门人员为少儿用户提供专门的阅读指导,根据少儿用户的喜好为其选择图文并貌并且形像生动的图书,使少儿用户从小就能够体现到阅读的乐趣,并且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四、结语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作为有公益性质的图书馆,不仅要能够为用户提供阅读服务,更应该从各项方面对用户在阅读过程中的各项日常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让用户能够在满足各项需求的过程中对图书馆产生一种美的感受,才能够体现出图书馆各项服务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彦.培育图书馆文化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以绍兴图书馆为例[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4(03):47-50.

[2]高庆殿.文化传承与跨越式发展[D].山东大学,2007,07(19):17-18.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10篇

1搭建优秀图书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平台

开发内容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图书馆文化精品,达到文化流通与育人的目的。如通过对重大事件与高职知名人物资料的搜集,开发学校发展史、名人传记、学科与专业发展等史传读物,真实、形象地再现历史,让人们在参观展览时,透过史实,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给读者以熏陶和启迪;积极挖掘馆藏中信息含量高、文化价值高、利用面广、利用者感兴趣的图书馆资源,开发系列相关产品,通过不同载体、不同形式,开发相应的具有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产品,以高品位的文化服务延伸与拓展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邀请图书馆专业人士开办讲座教育;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广泛宣传,介绍图书馆文化等。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平台,实现图书馆文化的渗透教育。

2图书馆文化引入到课堂

在教学中,把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地按照图书馆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图书馆文化的熏陶,让教师能够浸润在优秀的图书馆文化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图书馆文化的宣传和讲授,让学生对图书馆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邀请图书馆的管理专家来校,利用课堂授课和开设讲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图书馆的价值观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校园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衔接。

3开展图书馆文化专题活动

高职图书馆文化深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优化馆藏、加强队伍建设和加强网络建设等措施,以图书馆文化特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合力提高高职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开展文化专题活动,如“图书馆文化与人生”、“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发展”、“图书馆文化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等;举办各类图书展览;策划“图书馆文化一日游”、“图书馆文化周”等活动,充分挖掘高职图书馆文化教育资源的价值。多彩的和谐文化活动是和谐文化的灵魂。作为图书馆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目标,实现与校园文化融合。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13年3月举办的《精神与视觉的盛宴——提倡高雅文化展示馆员业余爱好》为主题的图片展览活动,营造浓郁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塑造人文环境,推动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进一步活跃广大馆员的文化生活,陶冶馆员的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此次展览作品为本馆馆员的摄影习作,主要为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生活、集体活动的纪实和祖国各地自然风光的实拍作品,摄影者力图以独特的视角记录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赋与作品一定要有内涵和时代气息。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向外界宣传高职图书馆文化,焕发图书馆文化的新鲜活力。

4创新服务方式,营造文化环境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职图书馆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在巩固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加大数字资源服务,促进传统型图书馆向文化型图书馆的过渡。首先,良好规范的图书馆舍和满足服务功能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图书馆服务机构文化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构建富于文化品味与格调的环境布局,为利用者创造一个开放、优美和具有较高品位的图书馆文化环境,使读者在查阅和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同时,享受文化的洗礼。其次,努力拓宽服务渠道,比如为各类专业学生与社会上对图书馆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实践、参观与实习的机会;利用数字传输技术与网络传播途径拓展与加速图书馆信息传播;为读者提供出版物、纪念品供应服务;充分地发挥出图书馆资料的实际价值。图书馆本身是一个文化场所,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文化传导功能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包括内部氛围营造和外部景观设施布置。图书馆的建筑是有强烈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建筑。图书馆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是构成校园高品位环境设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独特的馆舍建筑,浩如烟海的图书杂志,整洁明亮的读书空间,画廓、墙报等各种宣传园地,再加上亲切文明的馆员,学校图书馆所营造出的这种优雅、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对读者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总之,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相融。文化是民族之根,文化是发展之魂,文化是创新之力。高职图书馆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强化图书馆文化意识,深入挖掘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努力保护和充分开发各类图书馆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图书馆文化特色品牌,更好地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和校园文化创新的策源地,理应充分发挥这一源头活水的优势,为高职院校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教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全日制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