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23 00:06:12

图书管理方法

图书管理方法篇1

【关键词】 图书馆; 随书光盘; 光盘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光电技术的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特别是医学、计算机、外语等专业不断推出附有光盘的书刊。而目前图书馆界对此类出版物还没有统一的著录标准和管理模式,如何规范而有效地管理与利用随书(刊)光盘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1]。

随书(刊)光盘是书刊的辅助工具,按照光盘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种[2]。一是整书(刊)的电子文本,是对图书(期刊)全文的单一拷贝。二是对书刊中的图像、操作技能等方面内容的演示,是图书(期刊)内容的必要补充,医学类图书的随书光盘大多属于此类。三是图书(期刊)内容的必要组成或辅助说明,读者可以通过随书光盘的阅读,加深对书刊中内容的理解,语言类图书的随书光盘基本属于此类。

1 随书(刊)光盘管理方法介绍

1.1 书刊与光盘不分离,集中藏于流通部或阅览室 优点:随书(刊)光盘与书刊用同一个分类号,经采编部加工后,作为一个整体典藏到流通部或阅览室,书刊与光盘一起借阅流通。这种管理模式比较简单、传统,随书(刊)光盘既得到了合理利用,又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缺点:①增加了流通工作量;②不利于光盘保管。由于光盘载体形式的特殊性,光盘濒繁地上架、下架容易遭到人为损坏;而读者归还附盘书刊时,如果工作人员检查不仔细,容易发生光盘丢失或被更换的情况;③书库和阅览室一般达不到保存光盘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而影响光盘寿命;④书刊与光盘同时借出后,影响其他读者使用,大大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1.2 书刊与光盘不分离,集中藏于电子阅览室 优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轻,随书(刊)光盘也得到了妥善保管,读者在电子阅览室既可以阅读书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浏览光盘,提高了书刊与光盘的使用价值。缺点:①读者必须来电子阅览室才能阅读书刊和浏览光盘,限制了阅读的自由;②书刊与光盘的不断增加,给电子阅览室带来越来越大的空间压力。

1.3 图书与光盘分离,分别藏于流通部和电子阅览室 将书刊与光盘取相同的索取号,著录在同一条书目记录中,书刊与光盘同时贴上标签,分别存放于流通部(书)、阅览室(刊)和电子阅览室(光盘)。读者在借阅书刊的同时,如果需要光盘,就到电子阅览室浏览或者借出。优点:既方便了其他读者,又降低了光盘的损耗,延长了光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效率。缺点:①读者借到书刊后,如果想看光盘,就必须到电子阅览室,给读者带来一定不便;②书刊与光盘分开管理,容易出现读者借到书刊却借不到光盘,或者借到光盘却借不到书刊的情况。

1.4 图书与光盘分离,光盘实行网络化管理 将随书(刊)光盘的内容制作入专门的光盘管理系统或制成ISO、BIN、NRG、IMG、MCD等格式的镜像文件,放于网络服务器上供读者下载、浏览、查阅[3]。优点:①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共享,使光盘得到充分利用;②读者可随时登录图书馆网站下载随书(刊)光盘,大大方便了读者;③有利于保证随书(刊)光盘资料的完整性;④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缺点:①技术人员的前期制作工作量大;②下载镜像文件的读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终端条件。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利弊,图书馆可根据各自情况及读者需求而采取适合的管理办法。

2 光盘管理的难点

2.1 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 随书(刊)光盘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造成图书馆各自从实践中摸索,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2.2 内容上的附属性 随书(刊)光盘不同于独立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它们在内容上或是整本书(刊)的全文拷贝;或是对书刊的图像、动画等内容的演示,是书刊内容的必要补充;或是书刊内容的说明。正因为其内容上的不独立性,使得在处理时尺度难以掌握[4]。

2.3 光盘的特殊属性 光盘特有的质地属性,使其必须借助于电脑等设备才能识别,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损坏、划伤甚至丢失,所以管理起来较棘手。

3 我馆随书(刊)光盘管理的实践

我馆是一个医学专业图书馆,对随书(刊)光盘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书刊与光盘分离、光盘的网络化服务和馆内阅览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光盘由图书馆技术人员制作成镜像文件传送到网络服务器上,供读者下载浏览;对加密的光盘数据资源,由于制成镜像文件后无法使用,我馆则直接提供馆内阅览,如有需求,可外借服务。服务器上的镜像文件我们选用了ISO格式,因为ISO是以ISO9660格式保存的最为通用的光盘镜像格式,能够被大多数刻录软件及虚拟光驱软件所支持,并且ISO格式文件经解压后可直接使用。读者可以根据题名、关键词、分类号等检索途径在图书馆服务器上查找所需镜像文件,并下载到本地使用。

实践证明,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来说,光盘实行网络化服务和借阅双重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虽然前期光盘拷贝工作量相对较大,但给读者带来足够的方便,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后期服务压力,较好地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 湛乐.医学院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现状及建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4):102103.

2 戴艳杰,周鸿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借阅实现.内蒙古气象,2007,(6):4647.

3 李若云. 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的有效管理与利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138139.

图书管理方法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管理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部门,其管理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服务的质量。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做了相应探讨,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效率;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0)11-0000-01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机构,面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与变化,图书馆应该怎样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高校教学,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每一个图书馆的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方法做简要的探讨。

二、高校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图书馆管理指的是对图书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渐开始不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管理模式和方法上的变革和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是一样,需要进行变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图书馆在业务上不断拓展,原有的一些职能部门或者工作内容已然发生了变革,比如诸多的人工操作已被计算机操作代替;在采编工作中,MARC书目数据的套录弱化了编目中的著录和标引;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文献载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加强对电子书刊、虚拟资源的编目、管理和使用;电子监控系统的广泛使用,对实体馆藏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能有助于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动态的、复合型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使图书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使用率提高,这样既有利于图书馆发挥其整体功能,使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工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又能使提高图书馆对内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最终达到充更好地为高校科研教学工作服务的管理宗旨。

三、高校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

1.简化管理层次,方便统筹协调

在简化图书馆管理层次上,首先可以尝试藏借阅一体化。藏借阅一体指的是集收藏、阅览、外借、咨询为一体,文献的布局不再强调类型而是主要按照学科、知识门类进行组织,将中外文图书、电子文献、报刊和网络资源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在一个地方就能获得同类学科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这样的一体化管理方式为读者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样、速度更便捷,实现了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方法也能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其次,采编典合一的管理。将采访、编目、典藏三个部门进行合并,将各种类型文献的采集、分编、加工、送交人库以及经费管理结算、建馆藏书目数据库和书刊资产登记等工作合并为一个部门的职责。这样,会有效地促进传统文献相互之间以及与数字化文献之间的协调采编,避免购置重复,优化馆藏文献的整体结构。

2.提高图书馆馆员业务能力,加强技术和信息服务

随着数据库提供、网上征订、合作编口等服务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分编工作,图书馆传统职能部门比如采编部的职能削弱和淡化,但与此同时,以“读者第一”服务观念的增强以及读者们多元化、专业化和综合化的需求,增加了直接面向读者服务部门的职能与工作难度,需要结合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在给读者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通过服务解决读者在学习研究中遇到的文献检索方面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承担这些服务的馆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另外,网络资源已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源,现代化图书馆都比较重视对网络资源的组织、开发、整合和利用,这是体现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现代化的图书馆将购置大量的电子信息和相应的网络设备,也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技术服务和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等方面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对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效率上,需要提供馆员的业务能力,使馆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在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方面,加强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教育与培训,以及加强对信息检索系统、网络查询系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建立和维护。

3.优化图书馆馆员结构,可采用轮岗制

合理的人员结构是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索。优化的图书馆队伍结构具备灵活性、专业性、适应性和低廉性等四个特性。

鉴于图书馆服务的特性,比如读者流量大、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等,在图书馆人员结构上,可以将正式馆员、临时工和学生工进行有机组合。这样可以为图书馆节省人力成本,满足不同时间的服务需要。当然,这三类人员各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间。临时员工分配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整理、卫生等,以及在借阅高峰期和双休日等时段的服务工作等。学生工参与图书馆工作可以加强读者与馆员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施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方针。

另外,在馆员结构上,可以有步骤地试行馆员轮岗制。如果馆员一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虽然有利于官员们掌握本职工作、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思维容易成惯性,视野狭窄,工作技能单一以及部门之间互相不了解等等。如果馆员进行轮岗,在不同的岗位进行轮换,可以帮助馆员掌握图书馆的多种业务技能,有利于馆员开阔眼界,形成全局观念和增强协作,最终使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提高。

4.建立多种激励机制,加强业绩考核

.要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需要对馆员进行激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业绩考核等方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业绩考核以馆员的工作成绩和技术标准为基础来赋予公平合理的待遇,并且依照统一的质量和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对推进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效率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以通过分析人员结构,建立人才培养计划等,来激励馆员的工作激情。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提高管理效率不仅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在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精简管理层次、提高馆员能力和优化馆员结构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子寿. 高职学院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改善[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2. 王慧秋等. 文献集中采访管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对策[J]. 图书馆论坛.21 (05):83一84.

图书管理方法篇3

一、现阶段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源不断扩大,对小学的图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图书资源贫乏的小学图书室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难以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如今,大多数小学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室或图书馆,大量的图书资源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然而,一些学校由于对图书管理的认识不足,以及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和资金的短缺,不能对整个学校的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发挥图书资源的真正作用。

二、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意义

小学图书管理是针对学校的图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以及科研活动中,合理分配图书,必要时采购一定量的图书,来支撑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另外,图书管理也包括向学生及教师提供借阅的服务,使学校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提供及时的图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其次,能激发学生阅读学习以及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图书管理中的宣传与相关阅读活动的开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效、高质量的图书管理能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激发教师科研与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使大量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图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结合图书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对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以下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

网络时代催生了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小学图书资源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图书如果仅仅靠人工分类,会严重影响整个图书管理的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将大量的图书资源录入专业的图书分类系统进行管理,能大大减少图书检索的时间,提高图书管理效率。①完善图书管理制度过去图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建立的图书管理制度,在现阶段图书资源丰富的大环境下,已经不能更好约束图书管理的各项工作。因此,完善图书管理的制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图书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按照一定的图书管理特点以及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上,优化图书管理的制度,使其能更好地监督图书管理工作,促进小学图书管理的发展。②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过去参与图书管理的人员一般是学校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缺乏一定的管理技巧,加之教师本身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因此,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要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与时俱进的图书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对一些原有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再深造,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图书管理工作。③积极开展丰富的图书阅读活动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内部管理,也包含与外界的有效交流,为师生提供图书的借阅服务。因此,图书管理效率的提升也应该包括对外界交流管理的优化。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④组织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在小学图书管理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作用,能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小学生希望能帮助教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给他们,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图书管理中,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提高其图书管理的效率。

四、结语

小学图书管理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其图书管理效率能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信息化技术发达的背景下,从图书管理系统、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才能切实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促进学校发展。

图书管理方法篇4

一、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和服务的原因

1.是图书资料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影响,生活得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很多习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学术研究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人们对于资源的搜集、获取和分析利用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对图书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要求,图书管理者必须要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科研工作者。

2.资料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

目前,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资料的管理中,纯手工的工作方式已经逐步被取帝,计算机在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纸质资料也越来越少,图书管理部门也开始向使用者提供电子化的资料。与此同时,资料管理者的工作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将这些图书资料通过网络传播到每一个使用者手中。所以,纸质的图书资源已经成为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资源管理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够促进资料管理信息化的服务水平。

二、图书资料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需求多样化导致不规范的情况出现

在现代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所掌握的技能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工厂也会在同一生产过程中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但是,在目前的图书资料管理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图书资料的管理机构较少,即使对于现存的图书管理结构而言,人们信息多样化的需求不能够有效解决,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利用率低。二是信息的来源渠道较少,图书资料管理结构没有与出版社之间形成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甚至有些图书和资料没有标明出版社和机构,这些都造成了信息的来源渠道狭窄的现状。

2.不完善的服务机制与管理不够专业

为了能够使信息化资源得到更加持续的传播,就必须要发挥图书资料管理部门的组织作用,对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挥部门中每一个个体的最大作用,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欠缺状态,加强信息化资源的管理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以此来看,目前的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并没有对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在管理中缺乏专业性,管理中的组织者缺乏一定的认识,管理部门没有指定健全的服务体制,都导致了信息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3.没有配备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导致图书资源利用不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图书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训练,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都非常欠缺,这种现状就造成了他们的管理服务水平较低。因此,图书资料使用者在遇到困难时无法从管理者身上获取帮助,很多资源不能够被检索到,以致于不能够利用,是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很低。

三、完善图书资料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方法

1.快速进行信息化建设,使用现代化方法管理图书资料

只有对图书资料进行信息化的处理,才能够不断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作为图书资料的管理者,必须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中来,促进资料信息化的发展,使图书的利用率不断增高。同时,对服务的种类和内容进行扩展,做好例如编辑和网络服务等类似的管理工作。

2.不断完善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制度,使其业务建设更加规范

要想让图书资料管理制度逐渐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就首先要将服务的制度进行完善,规范的进行业务建设。对图书资料的管理过程具体环节也要进行严格的规定,使其能够按照规定有序规范的进行,例如在对资料进行接收、修改、保管、整理等工作时,必须要对这些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图书资料的管理者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要求下使业务建设更加规范,保证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3.提高现有服务意识,改变原有服务观念

图书资料管理者是管理中的主体,要想使图书资料管理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开拓思路,采取积极的态度,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当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来对待。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所以,图书资料管理者必须要创新思维,不断地将服务进行完善,才能与时代齐头并进。

4.打造出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的较强的图书资料管理团队

在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维护图书资料的安全和完整,让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具体的图书资料保管工作就是要做到不破坏、不丢失、不分散、不乱置等;不破坏,主要是要确保所保管的图书资料的完好,同时对出现破损的图书资料进行补救。不丢失,就是要保证图书资料的绝对安全,不因日常工作中图书管理人员的疏忽而出现图书资料的丢失或盗窃,还不仅要保证图书资料本身的安全之外,也要保证图书资料内容的安全。不分散,就是要求图书资料管理室中的各种图书资料处于相对集中的位置,不因图书资料的分类工作而使图书资料难以查阅甚至出现丢失的情形。不乱置就是要保证图书资料的排架要有章可循,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是使用者在查找中能够轻松获取资料。

5.必须严格的执行保密制度和其他制度

监督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工作,这不仅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洞察能力,能够独自的面对和处理问题。另外,图书资料的工作人员也要对管理中的一些内部信息进行保密,以防泄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总结

总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只不过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工作中的一个,它与其他工作一样,但是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的时期,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管理中的服务水平,促进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发展,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为己任,力求能够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侠.浅议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情报杂志,2008,(5):158-160

[2]程显静.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J].内江科技,2009,(9):75-76

[3]牛艳蓉,李继玲.试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新趋势[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 2009,(11):252-253

图书管理方法篇5

论文摘 要:新时期图书信息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有效地将复杂的图书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管理,便于人们在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提供快速查找和多元化的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下文主要讲述了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以及用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内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1 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

图书信息管理是指图书信息收藏单位对其收藏信息的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所收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存储,使之能够快捷准确的检索出来。图书信息有效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还包括它的完整性,只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避免图书信息的流失和浪费。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对于收藏单位和社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集体、单位或者个人储存和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帮助人们解决难题和疑问。

2 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图书信息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书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储存、查找和跟踪,保障图书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最大程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

2.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

(1)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锋技术。在图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所需要的、最新的、最完整的图片、文字、视频及音频等收集起来,成为信息收藏单位宝贵的信息资源,并通过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客户查找资料。

(2)图书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新时期的图书信息分为传统纸质和网络两种,无论哪一种信息,都是社会和人类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其静态、平面和文字的传统形式,已不能受众于广大读者,而以网络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则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将其声、形、文、像动态地、有效地统一成一个易于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广泛的资讯平台,还能够成为灵活便捷的工作平台。

(3)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交互性和实时性,尤其是图书信息资源的实时性,表现在:当人们某一阶段需要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它不仅是最新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的。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使图书信息的查找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了解信息的部分内容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检索,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最终在众多的图书信息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4)图书信息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变得更有效、更快捷、更实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原有的图书信息不仅只表现出图形或者文字,而且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影像、连续地、可逆地、可选择地、实时的表现出来,成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的代表。

2.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1)图书信息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网络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手段,也是必要途径,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法是具体的人或单位对纸质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机首先进入图书信息管理领域时也只是为纸质图书提供自动化服务,随着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的管理逐渐延伸到电子图书的管理,在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中,计算机无疑成为重大改变的导火索,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改变,图书信息的服务也跟着迈出了大门。我们开始尝试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取代原来厚重的纸质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把不同类别的众多的资讯、图片和数据通过多媒体网络形式呈现给用户,不仅提升了信息服务的品质,还为用户提供了覆盖面广、存储量大、信息资源丰富的资讯平台,以及立体、动态、灵活多变的工作平台。

(2)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使图书信息的管理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图书电子出版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图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和及时,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无疑是社会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先驱力量,电子图书信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成为促进图书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和速率的重要前提。(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1)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以及迅速地发展和壮大,是图书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依据,电子阅览室中,图书信息不是只有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摆脱了传统比较枯燥的管理模式,向人类社会展现了图书信息的另一个世界。

(2)计算机检索技术为检索图书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信息资源的储蓄量大,归类复杂,人们查找满意的信息资源不太容易,先进的检索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输入最关键的字眼,轻而易举地在亿万图书信息资源里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3 结语

新时期做好图书信息管理非常必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图书信息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为了保障图书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祖庆.未来的图书情报管理和服务问题.未来图书馆,2008.09.04.

[2] 冯镜.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情报管理.计算机科学,2008.09.25.

[3] 尚祖业,李旭.浅谈公关意识与图书馆情报管理.2009.08.06.

[4] 邓路华.图书情报 管理 指标新探图书情报教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04.05

图书管理方法篇6

1.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古籍保护方法

1.1直接保护法

古籍存在的年限大多较为久远,在经历了长期的时间沉淀后留存下来的古籍多少都会有一些外在的损伤,并且古籍的质量也相对较差,存在着易损的特性,因此对古籍的保护需要更加谨慎。在古籍的保护过程中,针对古籍的特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古籍的保护环境要保证空气的流通,并且空气的质量要好。一方面是防止环境过于潮湿而产生发霉的现象,另一方面避免空气过潮而使古籍变质。同时,避免将古籍放置在阳光直射的位置,管理人员需要将古籍放置在相对阴凉并且通风的位置,同时要定期对古籍进行翻阅,以便减少因长期的保存而使书册内出现潮湿的现象发生。书册内还要放置一些香草药剂,避免书籍内产生蛀虫,同时定期进行更换。其次,古籍的保护还要人为的进行看护。对于一些不利于纸张保存的因素进行及时的进行清理,并且采用高新技术来减少纸张的老化速度,使纸张尽可能的维持稳定性,防止其老化速度过快。

1.2间接保护措施

古籍的间接保护是一种古籍替代的保护法,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很多古籍在保护过程中也需要对其加以使用,然而为了减少对古籍的破坏,使用时会用古籍的代替品来原件,这种做法很大程度的较少了对古籍的破坏,并且能够对古籍加以充分的利用,其中有以下几种技术方法来增加古籍的使用效果。

1.2.1缩微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是将古籍的资料内容通过照相技术来产生数字化的书籍资料,通过对资料信息的处理,能够将古籍的资料信息进行更好的保存和使用。这种技术的有点是存储的密度大,一些资料内容较多的古籍通过微缩技术只需要通过很少的空间就可以进行保存。同时微缩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对古籍的各项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记录,采用拍摄的方式也更好的还原了古籍的原来的内容,因此记录的信息也非常完整,对于人们的使用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2.2影音技术

影音技术的应用对于古籍的保护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影音出版来加强对古籍中资料的传播,也使古籍资料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影印成本是指成本发行古籍的影印本,在弘扬民族文化遗传的同时,不失为间接保护古籍的一种有效方法。据统计,目前已出版了多种古籍,主要有《传世藏书》精选典籍1000余种《中华大藏经》共收录经书4100多种等。到今天为止,古籍影印出版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古籍收藏单位及古籍整理机构仍然可以再影印出版方面作些努力和尝试。

1.2.3电子扫描

电子扫描是用扫描仪将文献扫描进计算机从而进行数字处理的一种现代技术,它用于古籍文献的保护也很有现实意义。

1.2.4光盘存储

光盘存储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储,光盘状似圆盘,是间接保护古籍的一种现代技术。由于光盘存储容量大,可以作为古籍收藏部门保护古籍的一种新的方法。但是,由于光盘制作成本高,耗资大,各收藏单位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量力而行。

2.古籍保护与环境的关系

2.1环境温度、湿度与古籍的关系

2.1.1由于现存决大多数古籍都以纸和丝织品为载体,容易受水火虫霉等各种污染的损害。因此,古籍保护要求较高,需要良好的保存条件和严格的保护措施,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有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以保证书库温度控制在16至22度,湿度控制在45%-60%范围内,设置防火、防水、防盗、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等。

2.1.2空气质量对古籍的影响

文献纸张的酸化,是纸张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而大气环境的污染,是造成古籍文献纸张酸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大气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书库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问题愈加突出。书库中的主要污染物多来源于室外,为降低书库的污染物浓度,不仅要求书库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也要求书库的空调通风系统具有空气过滤和净化措施。

2.1.3光对古籍的危害

实验证明,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经过强光照射后,机械强度下降很快。光照可直接使纸张纤维受到破坏,是因为光具有破坏纤维素的能量,不同波长的光,能量大小不同,波长愈短,能量愈大。因此,在各种波长的光线中,紫外线对文献纸张的破坏性最强。减少照明光线中的紫外线,是古籍保护的基本要求之一。

图书管理方法篇7

【关键词】 图书室管理 服务模式

重藏轻用是书本位的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图书管理的一切技术和工作总是围绕藏书的大而全或完备程度而开展。衡量图书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藏书的规模和可能产生的查全率,藏书流通的实际结果往往被忽视或置于从属的地位。这可以从这样几个侧面或角度加以描述。

1 不适应以读者为本的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片面追求室藏的大而全,漠视读者需求盲目采购、重复采购或凭个人喜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达到一定职业学校等级评定标准的藏书量而重复采购大量小册书;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毫无价值的所谓旧书修补之中,致使藏书数量大量增加书库容量书满为患,而真正有价值,流通频率高的书刊廖若星辰,读者仍然抱怨借不到想看的书。

2 不适应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领导对图书室的忽视,挫伤压抑了图书室管理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致使图书室管理员缺乏工作热忱,加之以书为本的管理,使图书室管理员对教学业务联系的情况比较疏,图书室只是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工作人员并不积极配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又造成学校领导不重视的恶性循环。

3 不适应当代职业学校图书室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的大趋势

当代图书室学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学科视野突破了以藏书管理与服务为对象的狭窄范围,大量引进并消化吸收其相关学科的许多理论成果,学科基础开始向以信息和知识管理与服务的方向转移。图书室工作的实践在理论研究的前导和影响下,虽然在很多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还存在一些以“藏书”为本的作法。但是面向新技术环境和科学理论体系的规范先进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格局,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许多职业学校图书室相继进行扩建改造或新建新舍,并在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格局上做了有益地探索,为当代初级中学图书室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实践机会。

4 不适应职业学校图书室管理人员高素质的趋势

传统职业学校图书室地位的低下,领导的忽视,不以读者为对象,纯粹的“整理好书即可”的观念,致使初级中学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学历较低,缺乏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全面的业务技能,直接造成服务质量上不了档次;致使对读者态度冷漠,对读者咨询一问三不知,感到厌烦。常常让读者满怀热情而来,失望而归。

如何把图书馆目标管理与图书馆实际相结合,吸取各类型目标管理方法的适用之处及管理思想的精华,建立的一种系统完整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并有着坚实而丰富的理论来源。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一些看法:

4.1 建立与师生需求动态平衡的基本藏书体系

藏书是图书室的物质基础。藏书是因为读者的需要而存在,传统图书室非常重视藏书的基础作用。然而,许多职业学校图书室片面追求达标藏书数额,忽略藏书质量和特色结构,使读者在借阅时感到很大的困惑:很多书是不想看的,而想看的书却没有。在这种书本位的图书室管理下,图书室的图书周转率和流通率不断降低,效益低下。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动态平衡藏书体系。

4.2 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借阅服务

读者第一图书室的服务宗旨,也是图书馆服务实践的指南。目前也十分普及的图书无证阅览与开放式服务。就是读者第一思想的具体表现。读者与员工一个也不能少,图书馆是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书刊和信息的服务场所,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图书馆的核心目标就是为读者服务。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实施服务的主体。组织 并提供教职工和学生优质服务。学校的管理目标就是“馆员第一”“读者第一”这两个不同范畴,而有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只有坚持两个第一”图书馆才会不断发展。当然在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管理的要求下,制订若干制度措施本无可非议,是必须。但问题焦点是脱离了“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和核心,缺乏人情化管理和亲情化管理。相当多的制度和措施是从减轻图书室员的工作强度着手,是为了室藏的表象服务,而非首先为读者着想,必然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这有违“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因此,尽量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此外,不要借口保存而拒绝当前读者的借阅要求或降低当前读者借阅的服务质量。高质量、有水平、全方位、深层次地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提供有益的知识帮助,才是推动和提高初级中学图书室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4.3 积极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服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初级中学图书室也采用的图书室自动化管理,除了用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处理,为读者借还书,检索图书外,甚至还可以向读者提供阅览电子图书,了解图书室服务,网上咨询解答等数字图书室服务。

(1)注重为读者提供快速、方便的检索途径。增加适量用于检索的计算机,提供足够的机读目录检索方式,探索发挥目录检索体系检索功能的有效途径,为本校地域内的读者乃至异地读者认识和查询室藏提供条件。(2)加强职业学校图书室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信息成为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初级中学图书室要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必须在实物室藏建设的同时,重视网上虚拟室藏的信息处理和导航作用。加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存储电子出版物。如今电子出版物的产生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必然引起图书室工作和服务方式的根本性的变革。

5 结语

总之,职业学校图书室曾经经历了从闭架借阅到全开架服务的反复论证和实践跨越的过程。我们正在经历从传统图书室向电子化、网络化图书室的战略决策时,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也应该考虑把图书室的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采用新的规范、新的模式促进初级中学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天.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建议书.图书杂志,1989(5).

图书管理方法篇8

1.读者需求多样化

现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于期刊阅读的期望值的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另外由于高校期刊阅读的对象主要是高校中本校教师和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这些读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科研能力对于期刊阅读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些科研人员对于期刊资源的使用率较高,对于期刊类型的需求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由于读者自身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图书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纸质版期刊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纸质期刊存在的问题

作为传统的纸质期刊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但在高校图书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纸质期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期刊类型少,现刊量不足。这也是影响纸质期刊阅读的一大因素。现各高校都趋于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学科门类多达十几种,专业多达上百个,所需相应期刊现刊量应在几万种以上。相比于如此庞大的需求量传统的纸质期刊是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期刊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期刊管理的模式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纸质版管理的模式当然对于其他的模式还辅助电子期刊的管理。由于这种期刊管理模式同样也要要求图书管理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性知识。期刊管理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图书管理学外还需要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管理的技术。但由于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是各自独立的,期刊管理人员各自的职能也是相互独立开来的。期刊管理的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二、解决期刊管理的方法

1.加强期刊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作为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基本的图书馆管理学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处理的基础常识。高校图书馆应给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机会。比如通过会议的形式预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期刊管理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2.加强读者信息检索能力

解决高校期刊管理方法除了上述加强期刊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外合理的加强读者信息检索能力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对于期刊管理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增强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板报、培训班等培训方式让在校大学生及时了解到图书馆期刊信息、期刊种类和检索方式。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人员辅帮助读者完成图书的借阅工作,通过辅帮助让读者了解并掌握电子资源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读者获取网上期刊信息的能力。同时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利用现有的期刊资源让期刊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

3.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电子信息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阅读者自身的需求性不断扩大,在这种模式下就应要求各大高校在期刊阅读管理模式上做到创新。换句话说,传统的纸质版期刊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就需要图书管理者加强合作的精神依托现代电子手段将传统的纸质版期刊阅读和电子版期刊阅读两者相结合创造出适合读者的阅读方式。资源共享也是各大高校在图书期刊阅览管理中的一个发展的趋势。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管理模式上探求一条符合自身的共享道路。建立起一条资源从共同开发研究到联合采购,共建信息检索平台到资源共享传递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是真正有效缓解图书馆资源不足和读者需求的不平衡,从而也促进新形式下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读管理方法的提高。

三、结语

上一篇: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范文 下一篇:病人护理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