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图书信息管理对于图书馆的应用发展非常重要,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以图书信息管理为切入点,深度分析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切实探讨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必要性;优化方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愈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们素质水平的提升,而图书馆作为辅助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对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就要切实做好图书管理工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也愈加紧密,图书管理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也促使图书馆图书管理实现突破性发展,如何优化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探讨如何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
1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通常来讲,图书馆馆藏非常之大,涉及的领域较多,所陈列的书籍经过重重筛选,含金量较高,因而图书馆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图书馆认知越来越充分,图书馆分布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应用发展,为了切实符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更新书目,图书量不断增大,这就需要针对这些图书做好管理工作。现阶段的图书馆图书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持开展一系列的图书管理工作。图书管理信息化对于图书馆而言是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优化图书信息管理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图书管理逐渐暴露弊端,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为了推动图书馆的正常应用发展,必须融入时代元素,紧跟时代变化,迎合大众需求,加速融入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图书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服务于大众,充分发挥出图书馆应有的作用。故而图书馆方向,由传统的图书管理向现代的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正是这种发展趋势,促使了图书管理实现快速发展;第二、优化图书信息管理是深化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量的快速膨胀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与日俱增。所以,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方式的优化成为现代图书馆能够切实实现各种信息的共同使用,加快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客观趋势。信息管理的优化将从整体上改善传统图书馆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了全民素养的提高。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在信息化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数字化信息,而占据人际交流平台的将是虚拟空间。因此,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增加,图书馆引入信息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单单是依靠书本,而主要信息来源则是依靠快捷、方便和全面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依靠以计算机为基础,以网络传播为核心的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图书馆通过信息管理的优化,能够清晰的把握读者的需求,进而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图书馆的优化发展。
2探讨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
前文已述,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十分必要,对于图书馆的应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而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图书信息管理的实现,优化信息管理效果,更好的服务大众。以下是对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方式的具体探讨。
2.1改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图书馆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一方面管理工作量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开放化及信息共享的特点,人们借阅图书的过程较为麻烦。故而在优化图书信息管理过程中要摒弃固有的管理观念,大力解放思想,积极开拓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下,更需要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重新树立信息化、竞争、创新、资源共享等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融汇信息化环境下的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从而能够为读者更好更快地提供优质服务。
2.2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若要实现图书信息管理上的优化,就要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要切实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以服务读者为宗旨开展信息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与读者做好沟通工作,以读者的切身需求与期望为导向,完善信息管理措施;另一方面要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设立一个相对开放化的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借阅便利的同时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图书信息,进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信息服务。
2.3增加硬件与软件投入
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重组等其他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一方面加快了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和服务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使图书馆传统业务技术手段得以改变,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以深度开发和普遍共享,信息服务能力和文献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现代图书馆添置专业性的设备,在开发为读者提供特殊服务方面独辟蹊径,加强现代图书馆网络导航服务。综上所述,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应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进而能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促使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中的网络信息之间互动的形成和信息资源保障制度的创建,进而能够在实现网络化上提供软、硬件的保障。
2.4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
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不只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还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图书馆的功能已不是仅仅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源,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要制作传播快捷,内容生动形象。因此,在信息管理优化中,要把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之一。
结束语
综上浅述,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图书管理不断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既符合大众需求,又促使图书馆自身进一步发展,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从改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增加硬件与软件投入、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四个方面探讨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为图书馆的发展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范滨多 单位: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
参考文献
[1]杨瑶.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结构及功效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0):38-42.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信息管理;有益探索
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内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
图书信息管理是指图书信息收藏单位对其收藏信息的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所收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存储,使之能够快捷准确的检索出来。图书信息有效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还包括它的完整性,只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避免图书信息的流失和浪费。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对于收藏单位和社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集体、单位或者个人储存和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帮助人们解决难题和疑问。
二、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图书信息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书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储存、查找和跟踪,保障图书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最大程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
1.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锋技术。在图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所需要的、最新的、最完整的图片、文字、视频及音频等收集起来,成为信息收藏单位宝贵的信息资源,并通过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客户查找资料。
2.图书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新时期的图书信息分为传统纸质和网络两种,无论哪一种信息,都是社会和人类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其静态、平面和文字的传统形式,已不能受众于广大读者,而以网络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则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将其声、形、文、像动态地、有效地统一成一个易于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广泛的资讯平台,还能够成为灵活便捷的工作平台。
3.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交互性和实时性,尤其是图书信息资源的实时性,表现在:当人们某一阶段需要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它不仅是最新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的。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使图书信息的查找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了解信息的部分内容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检索,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最终在众多的图书信息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1.图书信息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网络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手段,也是必要途径,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法是具体的人或单位对纸质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机首先进入图书信息管理领域时也只是为纸质图书提供自动化服务,随着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的管理逐渐延伸到电子图书的管理,在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中,计算机无疑成为重大改变的导火索,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改变,图书信息的服务也跟着迈出了大门。
2.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使图书信息的管理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图书电子出版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图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和及时,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无疑是社会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先驱力量,电子图书信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成为促进图书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和速率的重要前提。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1.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以及迅速地发展和壮大,是图书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依据,电子阅览室中,图书信息不是只有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摆脱了传统比较枯燥的管理模式,向人类社会展现了图书信息的另一个世界。
2.计算机检索技术为检索图书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信息资源的储蓄量大,归类复杂,人们查找满意的信息资源不太容易,先进的检索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输入最关键的字眼,轻而易举地在亿万图书信息资源里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三、结语
新时期做好图书信息管理非常必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图书信息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为了保障图书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祖庆.未来的图书情报管理和服务问题.未来图书馆,2008.09.04.
[2]冯镜.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情报管理.计算机科学,2008.09.25.
[3]尚祖业,李旭.浅谈公关意识与图书馆情报管理.2009.08.06.
[4]邓路华.图书情报管理指标新探图书情报教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04.05
关键词: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图书信息管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们也开始对一些开发性和技术行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了对图书信息和特征基础上多媒体检索系统、图书信息管理中现代服务以及数字图书的集成和共享等相关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也可以看出,目前信息化的图书管理能够更好的提高图书服务的质量,并且有助于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在我们不断挖掘和使用图书信息的过程中,也能够间接的找出其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管理方式,这样对于实现我国图书信息化的管理和交流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个性化服务运用现状
我国目前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作用下,对于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同时很多领域中也都开始应用了信息化的服务。很多个性化的服务中,都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且在提供人性化服务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改进和完善。当前,一些商业的环境中,这样的服务也在开始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人们也开始接受了信息化服务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因此在图书信息管理中,应用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也是一种必然要求,同时对于服务系统的建立也有了新的方向,其中个性化服务并不是很难的问题。大部分的系统也都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前提下建立的。所以,在图书信息管理中,要想有效提供个性化服务,就一定要对其学术资源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审视,并且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讨论,采取弹性技术对单一化入口进行整合。当前,个性化服务对信息化系统已经相对较为普及,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的系统也提供了更多的葛祥花服务用语,其中很多的个性化服务中也都带有了标志性的词语。而在整个图书信息管理中采用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更好的加强服务的相关信息,同时也提高了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另外,一些图书信息管理中也逐渐的开展了个性化的服务,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了行政服务以及一般性资源的方式来尽可能的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的使用效率,然而这样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个性化服务的质量,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手段了促进个性化服务开展的质量。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图书信息管理中应用个性化服务,无论是在何种角度来看,采用弹性的框架来实现图书信息管理的个性化服务都是目前图书信息管理中的重点内容。
2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构建
2.1个性化服务平台框架
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构建对图书信息管理来说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来提高图书馆业务开展的规范化和流程化,从而更好的便于对图书的管理,这样人们在使用图书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及时的掌握图书馆服务的相关动态。现阶段,大部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和其自身业务均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借书、还书等管理业务。真正现代化的图书信息管理应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进行不断的延伸。从时间角度而言,图书信息管理可以对图书有关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空间角度而言,可以由图书馆内部延伸到有关图书馆中,甚至可以延伸到供应商等方面。在图书信息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时候,需要承担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一定要面向全体读者,并且为其提供一种自助式的图书资源服务;其二,提供科技文献查新与跟踪服务等项目;其三,实时提供标准与专利检索服务。这里主要以WEBService技术为基础,根据图书管理服务有关内容与方式,构建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此平台主要就是在图书信息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个性化、自动化的服务,为图书信息管理中心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规范化环境。此平台根据逻辑结构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资源层、业务层、应用层,其主要分析如下:
2.1.1资源层
针对资源层来说,其中包括的所有共享资源库主要就是为整个平台提供一些相关图书信息,并且是整个系统运行管理的信息储存中心,同时也是整个平台的信息承载着,为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些应用服务资源。资源层主要就是借助了WEB的服务机制,根据WSDL,达成了图书信息管理中心相关信息的统一与封装,同时利用相应的服务接口,向业务层进行统一的,为读者提供共享与应用服务。
2.1.2业务层
针对业务层来说,其主要是在松散耦合平台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动态加载,并且开展服务项目的运行过程,比如,各部门应用服务接入、信息资源库共享、信息中心办公自动化等,所以,可以将业务层看成是体现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面向读者的终极层面。业务层主要是借助服务控制接口,利用消息逻辑方式达成对资源层控制单元的调度与管理,并且为应用层提供相应服务配置、服务匹配、平台管理、UDDI注册等多种服务。
2.1.3应用层
针对应用层来说,其是整个服务平台的最上层,同时也是此服务平台的消费者,应用层主要包括读者服务,以及有关业务部门终端服务,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种应用服务。除此之外,应用层还可以为平台开发、平台评估、异地协同制造等工作提供支持。
2.2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运用
以自助式图书资源检索借阅服务为例,对某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运用展开相关的分析,此校图书馆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两个校区内,并且和省内其他高校图书馆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业务联系,利用图书馆信息平台,在校本部图书馆和分部图书馆之间利用WEBService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选用XML展开数据交换,保证服务提供的可靠性。原来读者在查询图书馆数目的时候,需要登录不同系统展开相关的查询,因为系统相对分散,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并且无法对整个系统展开有效的查询与网上互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信息结构具有开放性、分布性的特征,在运行的时候,需要利用可靠、高速的网络环境执行,其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有所突破,使读者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构建服务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服务平台框架的设置,充分利用服务平台,促进服务平台运用价值的实现,保证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春宇 单位:通辽市科学技术馆
参考文献
[1]高丽华.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科学个性化服务模式[J].中国科技纵横,2013(3).
[2]杨敏文,朱晴,沈莉莉.老年读者信息需求特点及个性化服务策略研究———以浙江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3(1).
关键词: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PHP+MySQL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069-02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all-scaleLibra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UANG Zhi-kun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Libra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capable of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books for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d user-friendly access to information systems oper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PHP + MySQL technology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libra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PHP+MySQL
1 背景
随着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图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那么面对各种图书信息量的成倍增加,传统的人工方式会导致图书信息管理上的错乱,并且还会造成人力、费用与物力的大肆浪费。人工方式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效率低、浪费高、保密性差,并且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对于手工的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一方面,能为管理员以及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快速的数据处理手段;另一方面,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来对复杂繁琐的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2系统需求分析
为了完成并实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可对系统的需求陈述如下:
1)良好的用户界面体验:重在提高用户操作的方便、快捷、简单,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
2)很强的稳定性、可维护性、扩充性、可移植性;
3)实现控制各用户系统权限,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实现对图书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5)用户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图书信息;
3系统模块设计
3.1数据库设计
在Mysql数据库设计阶段,可将数据库命名为db_book,具体的数据表如表1所示。
3.2链接数据库
在访问并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之前,必须创建到达数据库的链接,数据库连接代码文件保存在./conn/conn.php,示例代码如下:
$host = "localhost";
$user = "uesrname";
$pass = "password";
$db = "databases_name";
$conn = mysql_connect($host, $user, $pass) or die("连接数据库出错!");
mysql_select_db($db) or die("数据库打开错误!");
mysql_query("set names utf-8");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PRC");
?>
3.3首页设计
一个网站的首页设计,要求:布局合理,颜色搭配协调,很高的易用性,导航、功能菜单要设计简单齐全,还包括Logo设计,版权设计等等诸多方面。本文的设计思路如下:
1)搜索框:用户通过关键字查找到需要的书籍信息;
2)最新:最新上架的书籍信息;
3)关注排行:通过点击率排行高低;
4)评论排行:用户对书籍的评分、评价排行;
5)热门收藏:通过点击率确定热门排行,用户可进行收藏书籍操作;
6)分类查看:图书类别编号及图书类别名称设置;
7)注册按钮:用户注册,填写基本信息等;
8)登陆按钮:填写注册信息,进行登陆。
3.4注册模块设计
注册模块主要是用户注册个人信息。首页中点击“注册”按钮,在注册页面中填写用户名、密码、邮箱等个人信息,单击“注册”即可完成注册操作,页面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所有表单数据传递给文件action.php,根据表单隐藏域action提交的$_POST[‘action’]的值,进行判断是从哪个页面提交,有何作用,分别进行操作,修改,删除,退出登陆,均用post,行为提交到action.php进行操作。
注册成功用户,直接进入管理页面,不需再次进入登陆页面登陆,注册成功或者登陆,将$_SESSION[‘user’]设置为当前用户的用户名,其他页面均以$_SESSION[‘user’]来判断是否登陆。
3.5登陆模块设计
注册完之后,可单击首页中的“登陆”按钮进行登陆,用户登陆成功后可以进行各种权限内的操作来管理图书信息。登陆模块实现过程:
1)表单设计页(login.php)和数据信息处理页(login_ok.php)。在表单设计页中,创建form表单提交用户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
2)提交的数据将在数据信息处理页进行验证,如果正确,则提示用户登陆成功;否则,自动返回用户登陆页面。
3.6图书信息添加模块设计
在填写完整图书信息后,单击添加按钮,可完成图书信息的添加操作。添加模块主要有表单设计页(insert.php)和数据处理页(insert_ok.php)两个页面组成。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include("conn/conn.php");
if(isset($_POST['Submit']) and $_POST['Submit']=="提交"){
$author=$_POST['author']; $book_name=$_POST[' book_name ']; $press=$_POST['press']; $type=$_POST['type'];
$ISBN=$_POST['ISBN']; $desc=$_POST[‘desc’];
$price=$_POST['price']; $cover=$_POST['cover'];
$addtime=date('Y-m-d');
$insert=mysql_query("insert into db_book(id,author,book_name,press,type,
ISBN,desc,price,cover,addtime) values(null,'$author','$book_name','$press','$type',
'$ISBN','$desc','$price','$cover','$addtime')",$conn);
echo mysql_error();
if($insert){
echo "alert('添加成功!');window.location.href='http://index.php'";
}else{
echo "alert('添加失败!');window.location.href='http://insert.php'"; }
}
?>
3.7图书搜索模块设计
在图书类别条件下拉列表中,选择图书类别,并填写书名,即可显示搜索结果。创建form表单,添加下拉列表框、搜索按钮;利用Java_Script语句代码来判断搜索是否为空以及根据用户选择的类别更改相应列表中的数据;由form表单提交的关键字来执行查询操作,进行分页循环输出查询结果。
4结束语
PHP+MySQL技术是目前最为流行、安全、稳定、成熟的WEB开发技术,其成熟的架构、稳定的性能、嵌入式的开发方式等诸多优势,使得系统能迅速开发与实现。本文在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各模块设计中充分利用与发挥PHP+MySQL的优势特点,并结合B/S模式来开发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网站的整体性、安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黄治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以《PHP程序设计技术》为例[J]. 软件导刊, 2010(12).
关键词:VC6.0C语言 图书 信息管理系统
一、前言:
众所周知,信息存储的主要媒介之一,就是图书,它是信息得以传递的最主要的传统工具,众多的文献、知识靠此,得以流传至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为了存储这些信息,图书的数量以及规模将比以往都要庞大很多,因此,在管理图书的方法上应该行之有效的推陈出新,产生一些高效的手段。
传统的人工式图书管理方法,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无外乎将现有的书籍记录在案,并贴上标签,制作书卡;借书时,记录下所借书籍的相关信息,并将借书者的借阅证扣留,与之相对应的书卡共同存放;当还书时,根据书籍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及借阅证,归还借书者的借阅证,并记录还书信息。可见传统的管理方法很繁琐,而且效率很低,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如果采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流程,将能使检索更迅速,查找更方便,存储量更大,可靠性更高,保密性更好,成本更低廉,这无疑是一个高效的、可行的方法。
二、需求分析:
由计算机完成图书信息的管理,要求应实现如下功能:图书信息的输入、输出、删除、统计、查找等功能,每个图书的相关信息包括:编号、书名、作者姓名、出版社、价格等。
三、软件结构:
图书信息的管理系统要求实现多种功能,可将软件设计任务分为多个容易解决的小的子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结构如下:
四、模块功能说明及对应操作界面:
主程序模块实现功能:完成主菜单的显示,及对各模块的调用。
输入模块:通过键盘输入某本/多本(最多50本)图书的信息;
输出模块:将所存图书的信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删除模块:给定图书编号,删除该本图书的信息;
查找模块:给定图书编号/作者/出版社,显示该本图书的信息;
统计模块:给定图书作者,显示该作者共有多少图书;
五、主要模块流程图:
查找模块:
删除模块:
六、各功能模块编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UNMAX 50
struct bookInfo
{//结构类型定义
int num;
char* name;
char* pname;
char* wname;
int* price;
};
struct bookType{
bookInfo book[MUNMAX];
int num;
};
void DisplayMenu();
int choiceItem();
void Init(struct bookType*);
void PrintInfo(struct bookType);
void Print_aInfo(struct bookType,int);
int Search_pname(struct bookType book);
void Input_allInfo(struct bookType*,int num);
int Search_num(struct bookType);
void Input_aInfo(struct bookInfo* as);
int Search_wname(struct bookType book);
void count(struct bookType book);
void main()
{
struct bookType book;
int choice,index;
Init(&book);
do{
choice=choiceItem();
switch (choice){
case 0:printf("\nWelcome to");break;
case 1:printf("\n每输完一个信息后加回车");
Input_allInfo(&book,1); break;
case 2:printf("\n每输完一个信息后加空格,输完整本书的信息后加回车");
Input_allInfo(&book,MUNMAX);break;
case 3:Init(&book);break;;
case 4:PrintInfo(book);break;
case 5:if ((index=Search_pname(book))!=-1)
Print_aInfo(book,index);
else printf("\n No eixst the book.");
break;
case 6:if ((index=Search_num(book))!=-1)
Print_aInfo(book,index);
else printf("\n No eixst the book.");
break;
case 7:if ((index=Search_wname(book))!=-1)
Print_aInfo(book,index);
else printf("\n No eixst the book.");
break;
case 8:
{
int a,b=0;
printf("please input the number!\n");
scanf("%d",&a);
for(int i=0;i
{
if(book.book[i].num==a) b++;
}
if(b==0) printf("\n No eixst the book.");
else
{
for(i=a;i
{
book.book[i]=book.book[i+1];
}
book.num--;
printf("\ndelete finish!");
}
};break;
case 9:count(book);break;
}
}while(choice);
}
void DisplayMenu() //显示菜单
{
printf("\n========= MENU =========");
printf("\n Input a book's informations ...................... 1");
printf("\n Input more books' informations ................... 2");
printf("\n Init book's informationsore..................... 3");
printf("\n Print book's informations....................... 4");
printf("\n Search book's information in print's name ........ 5");
printf("\n Search book's information in number .............. 6");
printf("\n Search book's information in writer's name ....... 7");
printf("\n Delete a book's information ...................... 8");
printf("\n count the number of the book in writer's name .... 9");
printf("\n exit system ...................................... 0");
printf("\nchoice,please:");
}
int choiceItem()//菜单选择
{
int choice;
do{
DisplayMenu();
scanf("%d",&choice);
}while(choice10);
return choice;
}
void Init(struct bookType* s) //初始化
{
s->num=0;
}
void Print_aInfo(struct bookType s,int index)//输出一本书的信息
{
printf("\n书号 书名 出版社作者价格");
printf("\n%4d%-8s",s.book[index].num,s.book[index].name);
printf(" %-8s",s.book[index].pname);
printf(" %-8s",s.book[index].wname);
printf(" %-4d",s.book[index].price);
}
void PrintInfo(struct bookType s)//输出所有书的信息
{
if (s.num==0) {
printf("\nNo book.");
return;
}
for (int i=0;i
printf("\n书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价格 ");
printf("\n%4d%-8s",s.book[i].num,s.book[i].name);
printf("%-8s",s.book[i].pname);
printf("%-8s",s.book[i].wname);
printf("%-4d",s.book[i].price);
}
}
void Input_aInfo(struct bookInfo* as)//输入一本书的信息
{
printf("\n输入信息分别为:书号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价格!\n");
scanf("%d",&as->num);
as->name=(char*)malloc(30);
scanf("%s",as->name);
as->pname=(char*)malloc(30);
scanf("%s",as->pname);
as->wname=(char*)malloc(30);
scanf("%s",as->wname);
as->price=(int*)malloc(30);
scanf("%d",&as->price);
}
void Input_allInfo(struct bookType* s,int num)//输入多本书的信息
{
printf("\nEnter %d infomations.\n",num);
for (int i=0;i
if (s->num==MUNMAX){
printf("\nOverflow.");
break;
}
Input_aInfo(&s->book[s->num++]);
}
}
int Search_num(struct bookType book)//用书号查找
{
int num;
printf("\nEnter num:");
scanf("%d",&num);
for (int i=0;i
if (book.book[i].num==num)
return i;
return -1;
}
int Search_pname(struct bookType book)//用出版社查找
{
char pname[80];
printf("\nEnter print's name:");
scanf("%s",pname);
for (int i=0;i
if (strcmp(book.book[i].pname,pname)==0)
return i;
return -1;
}
int Search_wname(struct bookType book)//用作者查找
{
char wname[80];
printf("\nEnter writer's name:");
scanf("%s",wname);
for (int i=0;i
if (strcmp(book.book[i].wname,wname)==0)
return i;
return -1;
}
void count(struct bookType book) //统计
{
char wname[80];
int b=0;
printf("\nEnter writer's name:");
scanf("%s",wname);
for (int i=0;i
if (strcmp(book.book[i].wname,wname)==0)
b++;
printf("\n %s has %d books!",wname,b);
}
关键词:新时期 信息管理 有益探索
下文主要讲述了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以及用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内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1、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
图书信息管理是指图书信息收藏单位对其收藏信息的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所收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存储,使之能够快捷准确的检索出来。图书信息有效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还包括它的完整性,只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避免图书信息的流失和浪费。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对于收藏单位和社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集体、单位或者个人储存和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帮助人们解决难题和疑问。
2、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图书信息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书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储存、查找和跟踪,保障图书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最大程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
2.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
(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锋技术。在图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所需要的、最新的、最完整的图片、文字、视频及音频等收集起来,成为信息收藏单位宝贵的信息资源,并通过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客户查找资料。
(2) 图书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新时期的图书信息分为传统纸质和网络两种,无论哪一种信息,都是社会和人类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其静态、平面和文字的传统形式,已不能受众于广大读者,而以网络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则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将其声、形、文、像动态地、有效地统一成一个易于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广泛的资讯平台,还能够成为灵活便捷的工作平台。
(3) 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交互性和实时性,尤其是图书信息资源的实时性,表现在:当人们某一阶段需要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它不仅是最新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的。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使图书信息的查找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了解信息的部分内容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检索,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最终在众多的图书信息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4) 图书信息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变得更有效、更快捷、更实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原有的图书信息不仅只表现出图形或者文字,而且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影像、连续地、可逆地、可选择地、实时的表现出来,成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的代表。
2.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1) 图书信息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网络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手段,也是必要途径,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法是具体的人或单位对纸质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机首先进入图书信息管理领域时也只是为纸质图书提供自动化服务,随着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的管理逐渐延伸到电子图书的管理,在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中,计算机无疑成为重大改变的导火索,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改变,图书信息的服务也跟着迈出了大门。我们开始尝试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取代原来厚重的纸质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把不同类别的众多的资讯、图片和数据通过多媒体网络形式呈现给用户,不仅提升了信息服务的品质,还为用户提供了覆盖面广、存储量大、信息资源丰富的资讯平台,以及立体、动态、灵活多变的工作平台。
(2) 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使图书信息的管理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图书电子出版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图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和及时,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无疑是社会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先驱力量,电子图书信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成为促进图书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和速率的重要前提。
2.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1) 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以及迅速地发展和壮大,是图书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依据,电子阅览室中,图书信息不是只有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摆脱了传统比较枯燥的管理模式,向人类社会展现了图书信息的另一个世界。
(2) 计算机检索技术为检索图书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信息资源的储蓄量大,归类复杂,人们查找满意的信息资源不太容易,先进的检索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输入最关键的字眼,轻而易举地在亿万图书信息资源里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3、结语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信息管理;计算机
作为信息资源和承载文献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起初注重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管理到注重文献收藏的管理最后到当今的知识信息管理,发挥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大。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图书的信息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图书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概述
图书信息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图书信息管理工作做得好,有利于图书信息收藏单位中查阅者方便快捷地找到相关书籍。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分类、整理和存储图书信息收藏单位收藏的有效的和有用的信息,有利于人们方便地查找相关书籍。在进行图书信息管理工作时,首先应当保证图书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好图书的信息管理,这样能够完整地收藏和保存单位的图书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对于图书信息的收藏单位来说,提高图书的信息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保证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而且有利于借阅者快速查到相关信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图书信息管理中开始并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这样不仅能够使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图书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改变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模式,而且使图书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图书信息管理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一些图像和影像,使图书信息不断丰富,人们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也会更加方便快捷。
计算机多数字媒体具有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这两个重要特点,在图书信息资源中的实时性表现最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当人们在某一时期或者阶段需压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不仅能够满足用户最新的需求,而且还能够提供最有效的信息。在查找图书信息时,通过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会更加方便和简答,用户可以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信息,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二、新时期利用计算机技术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措施
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图书信息管理工作中开始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图书信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转换为文字、图片和音频,将其收集起来春村和分类,从而便于查找资料。新时期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扩大管理范围,而且使该项工作更加有效、更方便快捷,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1使用计算机电子阅览室
使用计算机电子阅览室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做好新时期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开始出现电子阅览室,并且电子阅览室的数量日益增多,在图书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使用计算机电子阅览室来管理图书信息有利于实现信息化管理,而且能够改变传统的单纯文字形式,使图书信息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不光有文字,还有比较形象的图片和声音、影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由此可见,新时期想要做好图书信息管理工作,就必须使用电子阅览室,从而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提高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利用计算机检索技术
利用计算机检索技术是新时期做好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想要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不仅要开设阅览室,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检索技术。因为电子阅览室储存着十分庞大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十分复杂,因此人们在电子阅览室寻找图书信息的时候就非常困难,而计算机检索技术能够对电子阅览室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检索,通过使用计算机检索技术,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信息,对于图书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和查阅者来说,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够使图书信息更加完整和准确,从而保证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总结
[关键词]图书 信息管理 个性化 服务
中图分类号:G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26-01
现阶段,图书信息管理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国内一些部门已经开始进行了很多开发性的研究与技术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图书信息与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多媒体检索系统、在图书信息管理中融合现代服务技术、达成数字图书的集成与共享。因此,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才可以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新视角、新理论,进而不断挖掘图书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与管理方式,实现图书信息管理流程与机构的重组和优化,简化其内在结构,提高外部服务的多元化,构建新型的图书管理方式。
一、个性化服务运用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个性化服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且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现阶段,大部分个性化服务均是由Portal形式提供的整合入口,同时为使用人员提供更多的服务,现今,在商业环境中,此种服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概念上,个性化服务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所以,在图书信息管理中运用个性化服务并非难事,大部分My Library@XXX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服务系统。然而,这种形式的个性化服务和以协助学术研究的核心的个性化服务并不相符,所以,在图书信息管理中,要想有效提供个性化服务,就一定要对其学术资源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审视,并且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讨论,采取弹性技术对单一化入口进行整合。
现阶段,个性化服务对信息化系统与因特网不再是新概念。在Windows系统中,早就已经具备了“我的文件”等用语;MSN中有My MSN;Yahoo中有My Yahoo等。所以,在图书信息管理中有效运用个性化服务,就要加强相关服务项目的提供,比如,My Library@Lehigh、My Library@NCState等。尽管部分图书信息管理开展了个性化服务,但是大部分均为行政服务、一般性资源,只是提高了图书信息管理的使用效率,并没有涉及很多真正新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由此可以看出,怎样在图书信息管理中运用个性化服务,采用弹性系统框架实现图书信息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构建
(一)个性化服务平台框架
针对图书信息管理来说,其主要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有关业务展开系统化的管理,进而保证读者可以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服务面与应用面的逐渐扩展。现阶段,大部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和其自身业务均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借书、还书等管理业务。真正现代化的图书信息管理应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进行不断的延伸。从时间角度而言,图书信息管理可以对图书有关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空间角度而言,可以由图书馆内部延伸到有关图书馆中,甚至可以延伸到供应商等方面。
在图书信息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时候,需要承担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一定要面向全体读者,并且为其提供一种自助式的图书资源服务;其二,提供科技文献查新与跟踪服务等项目;其三,实时提供标准与专利检索服务。这里主要以WEB Service技术为基础,根据图书管理服务有关内容与方式,构建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
此平台主要就是在图书信息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个性化、自动化的服务,为图书信息管理中心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规范化环境。此平台根据逻辑结构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资源层、业务层、应用层,其主要分析如下:
1. 资源层
针对资源层来说,其中包括的所有共享资源库主要就是为整个平台提供一些相关图书信息,并且是整个系统运行管理的信息储存中心,同时也是整个平台的信息承载着,为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些应用服务资源。资源层主要就是借助了WEB的服务机制,根据WSDL,达成了图书信息管理中心相关信息的统一与封装,同时利用相应的服务接口,向业务层进行统一的,为读者提供共享与应用服务。
2.业务层
针对业务层来说,其主要是在松散耦合平台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动态加载,并且开展服务项目的运行过程,比如,各部门应用服务接入、信息资源库共享、信息中心办公自动化等,所以,可以将业务层看成是体现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面向读者的终极层面。业务层主要是借助服务控制接口,利用消息逻辑方式达成对资源层控制单元的调度与管理,并且为应用层提供相应服务配置、服务匹配、平台管理、UDDI注册等多种服务。
3.应用层
针对应用层来说,其是整个服务平台的最上层,同时也是此服务平台的消费者,应用层主要包括读者服务,以及有关业务部门终端服务,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种应用服务。除此之外,应用层还可以为平台开发、平台评估、异地协同制造等工作提供支持。
(二)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运用
以自助式图书资源检索借阅服务为例,对某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运用展开相关的分析,此校图书馆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两个校区内,并且和省内其他高校图书馆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业务联系,利用图书馆信息平台,在校本部图书馆和分部图书馆之间利用WEB Service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选用XML展开数据交换,保证服务提供的可靠性。原来读者在查询图书馆数目的时候,需要登录不同系统展开相关的查询,因为系统相对分散,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并且无法对整个系统展开有效的查询与网上互借。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应用服务中开发WEB服务适配器,同时在分部WEB服务适配器端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让所有读者均可以在一致的条件下完成相关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数目查询,还可以进行网上互借,有效实现了个性化服务的全面运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信息结构具有开放性、分布性的特征,在运行的时候,需要利用可靠、高速的网络环境执行,其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有所突破,使读者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构建服务平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服务平台框架的设置,充分利用服务平台,促进服务平台运用价值的实现,保证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丽华.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科学个性化服务模式[J].中国科技纵横,2013(03).
[2] 杨敏文,朱晴,沈莉莉.老年读者信息需求特点及个性化服务策略研究――以浙江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3(01).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发展策略
一、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衍生出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由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快速应用和网络化迅速发展,传统的单纯依靠图书获取信息的途径的观念已成为历史。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全面覆盖,因此,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现代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有效的完成信息社会赋予的使命,就要对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实施优化,从根本上改变其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因此传统的图书管理向现代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方向转变,已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是深化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量的快速膨胀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与日俱增。所以,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方式的优化成为现代图书馆能够切实实现各种信息的共同使用,加快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客观趋势。信息管理的优化将从整体上改善传统图书馆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了全民素养的提高。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在信息化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数字化信息,而占据人际交流平台的将是虚拟空间。因此,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增加,图书馆引入信息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单单是依靠书本,而主要信息来源则是依靠快捷、方便和全面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依靠以计算机为基础,以网络传播为核心的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图书馆通过信息管理的优化,能够清晰的把握读者的需求,进而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图书馆的优化发展。
二、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方式策略
(一)图书馆自身落后的管理模式的改变。信息管理优化的关键是摒弃固有的管理观念,大力解放思想,积极开拓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下,更需要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重新树立信息化、竞争、创新、资源共享等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融汇信息化环境下的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从而能够为读者更好更快地提供优质服务。
(二)信息服务意识和理念的加强。现代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要重点做好一切为了读者,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为目标,全面推动现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水平健康快速的发展。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就是要让图书馆服务意识坚持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目标是要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使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实现利益互补,进而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硬件和软件投入的增加。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重组等其他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一方面加快了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和服务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使图书馆传统业务技术手段得以改变,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以深度开发和普遍共享,信息服务能力和文献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现代图书馆添置专业性的设备,在开发为读者提供特殊服务方面独辟蹊径,加强现代图书馆网络导航服务。综上所述,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应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进而能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促使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中的网络信息之间互动的形成和信息资源保障制度的创建,进而能够在实现网络化上提供软、硬件的保障。
(四)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不只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还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图书馆的功能已不是仅仅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源,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要制作传播快捷,内容生动形象。因此,在信息管理优化中,要把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之一。
结束语:总而言之,面对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在管理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束缚,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信息观念,利用现代化技术的优越性,尽快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未来信息社会的今天,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既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当务之急,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杨瑶.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结构及功效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0):38-42
信息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它对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出现相应的变化,高校图书信息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信息观念,为广大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1)网络环境带来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利。在这样的背景下,较为全面的信息服务系统初步建立起来,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变得十分方便。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够便利的获取相关信息,改变了对图书馆的过分依赖,大大便利了信息资源的获取,但同时也给信息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规范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行为,加强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资源服务水平是每个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2)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网络环境对用户信息需求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用户通过互联网能够快速和便捷的获取高校图书信息,科研用户也越来越重视对网络学术资源的运用,从而更好的为科研工作服务。此外,用户信息需求内容更加专业化、知识化和个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更应该转变服务方式,加强信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2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的框架
就高校图书信息管理工作本身而言,它是指图书馆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借助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和手段,编制相应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图书馆各项业务的系统化管理,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为读者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便利。同时,在信息管理工作中,通过运用相应的系统,还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高校图书服务形式,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当前,在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图书馆自身的业务,包括借书、还书、资源管理、读者管理等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信息管理在业务和空间范围上都出现相应的拓展。信息管理从高校内部拓展到相关高校图书馆,甚至向图书供应商延生,进一步密切了高校图书馆与外界的联系,也有利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读者数量的增多和读者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校图书原有的信息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必须以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转变信息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推动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它主要承担三项任务:为校内师生提供自助式图书资源服务、为校内外用户提供文献查询和跟踪服务、为用户提供标准及专利检索服务。针对读者的这些实际需要,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这些需求,在对WebService技术和信息管理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三个结构层,即资源层、业务层和应用层。在该平台当中,它主要将提高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通过该平台,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够实现对读者的管理,还能够满足读者的各项需求,并且在高校图书信息管理和读者之间还能够实现信息交流和互动。下面将对每个结构层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分析。(1)资源层。资源层是整个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资源缺乏,必然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在该平台的整个资源层当中,共享资源库是最为重要的结构,它为整个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提供图书信息,通过查阅资源层的相关信息,读者能够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同时,资源层也是整个个性化服务平台信息的最终承担者,并提供各种需要的服务资源,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资源层运用Web服务机制,将图书管理中心的相关信息资源用WSDL统一描述和封装,作为服务接口,统一给业务层,为用户共享和使用,进而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要。(2)业务层。业务层是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该业务层开展各项信息管理活动。它能够动态加载和运行一系列服务,从而促进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运行,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具体来说,业务层包括应用服务接入、信息中心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库共享等等,在这些结构中,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作用,它们在业务层中承担不同的作用,相互协调配合,促进整个业务层更好的运行和工作。显而易见的是,业务层是个性化服务得以实现的关键,同时也是面向用户终极层面。业务层的各项工作对信息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整个个性化服务当中产生重要作用。该层能够实现对资源层多个制造单元的松散管理和并行调度,为应用层提供制造服务封装、UDDI注册、平台管理、服务配置、服务匹配等多种服务支持,对信息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3)应用层。就其位置来看,该层处于服务平台的最上层,是体系架构中服务的消费者,包括读者服务和其他业务部门的终端,通过应用层,各类的个性化服务能够得以实现,从而最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在应用层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各种应用服务,支持分布、异地的协调制造开发、评估工作,对实现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这三个结构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对整个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3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应用
为了让人们对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来对此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1)转变了服务方式并满足了读者个性化需求。通过运用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实现了服务方式的转变,更好的满足了用户信息需求。某高校采用该信息管理方式,校本部与分部图书馆之间通过WebService提供服务,用XML交换数据,进而确保了服务的可靠性。(2)身份认证更加便捷。在以前,校本部与分部图书馆之间发放通用借书证进行馆际互借,各自认证。但是用户如果需要查询图书目录时,往往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不能进行联合检索,也不能进行网上互借,浪费用户的时间,给用户检索信息资源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能够让分部客户端访问本部资源,需要为每个应用服务开发一个Web服务适配器,并建立相应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这样一来,所有读者的认证能够在同一模块完成。(3)方便用户的使用。分部图书馆原有服务系统是Web服务提供者,将应用模块封装成Web服务,而用户的主要业务是查询书目和网上借阅。读者查询的时候,需要先登陆进行确认,并在注册中心找到Web服务,并返回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系统进行绑定和查询,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从而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可以让读者更加便捷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4结束语
总之,网络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变化给高校图书信息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正确定位信息管理服务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然而,由于网络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为了更好的应对这种变化,高校图书还应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并根据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信息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人们信息获取的需要,提高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质量。
【关键词】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
目前,图书信息资源的管理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国内高校等部门已经采取了许多开发性研究和技术研究。具体的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发研究基于特征和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其次,融合现代服务技术于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最后,实现数字图书的共享和集成。此外,只有打破过去传统的观念枷锁,才能吸收新的理论、视角和观点,进一步的发掘和探索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模式和潜在规律,从而对图书信息资源进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机构的优化与重组,简化图书内部管理的多样化,提升图书外部服务的多样化,建设新型图书新型管理方式。
1、个性化服务的应用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个性化服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多个领域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环顾目前采用较多的个性化服务,多数均以portal为主要形式进行了一个整合入口的提供,并为使用者提供了各种服务,如今,此种服务已经在多种商业环境下的入口网站中运转了许多年。如今,个性化服务在概念上已经得到了大众的广泛接受,因此,要在大学图书信息管理环境中进行个性化服务的提供并非难事,很多My Library @XXXX正是以此为基础的服务系统。但是,此种类型的个性化服务同以协助学术研究为理念的个性化服务并不太相符,因此,大学图书馆要想提供个性化资源服务必须对其已经提供的学术资源服务进行审视和考虑,并以相关研究人员的学术活动为依据,采用弹性技术对单一化入口进行整合。
如今,个性化服务对于因特网及信息化系统而言已不算是新概念了。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很早就已经有了所谓的我的文件等用语;Yahoo!有MyYahoo!;MSN有My MSN;Google有Personalized Homepage等等。因此,大学图书馆要想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务,也应当提供类似的相关服务,例如My Library@ NCState、My Library@Lehigh等等。虽不少大学的图书信息管理均进行了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但多为一般性的资源及行政服务,旨在提高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率,真正个性化、新颖的服务并未涉及太多。由此可见,如何将越来越多的新型服务整合到个性化服务中,采取弹性的系统架构促使整合过程的实现已经成为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工作。
2、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构建
2.1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框架分析
对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借助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图书馆各项业务的系统化管理,从而确保读者能够及时获取全面的信息,推动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面及服务面的不断拓展。目前,有关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多数仅涉及到高校图书馆自身相关业务,例如借、还书等较窄的管理领域。真正的现代化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应当在空间及时间维度均有大幅度的延伸。空间方面应从高校的内部延伸到相关高校图书馆,甚至延伸至供应书商等等;而时间方面,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应当对图书相关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管理。
有关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应当承担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应当面向全校的师生,并为其提供自助式的图书资源服务;2)对于校、内外用户应当进行科技文献查新及其跟踪服务的提供;3)对校内、外用户的标准以及专利检索应当进行实时服务的提供。本文以WEB Service技术为基础,结合图书管理服务的相关内容及模式,构建了高校图书信息管理的个性化服务平台,见图1。
此平台以提高图书信息管理服务的个性化及自动化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高校图书信息化管理中心以及同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规范化的环境。此平台根据逻辑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资源层、业务层以及应用层,以下具体进行分析:
1)对于资源层而言,其中所具有的共享资源库为整个平台提供了有关图书信息及其相关运行管理信息的存储中心,也是整个平台最终信息的承载者,为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提供了各种应用服务资源。该层借助于WEB服务机制,结合WSDL,实现了图书管理中心有关信息资源的统一描述及封装,并以服务接口的形式统一向业务层进行,以供用户进行共享与使用。
2)业务层中,以松散耦合的平台框架为基础,业务应用进行动态加载及一系列服务的运行,例如各个部门应用服务的接入、信息中心的办公自动化以及信息资源库的共享等等,因此,此层次是个性化服务得以体现的关键,也是面向用户的终极层面。此层借助于服务控制接口,通过消息逻辑的方式实现了对资源层各制造单元的并行调度及其松散管理,并为整个应用层提供了平台管理、服务配置、服务封装、UDDI注册以及服务匹配等等多种类型的WEB服务支持。
3)对于应用层而言,其为整个服务平台的最上层,也是此体系中服务的消费者,该层主要包括了读者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的终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各种应用服务的进一步构建,同时,还支持异地协同制造、开发及评估等工作。
2.2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应用分析
以自助式图书资源检索借阅服务为例,对某高校图书信息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应用进行分析,该校图书馆主要分布在市内的两个校区中,且同省内多所高校的图书馆均存在着业务联系,借助于图书馆信息平台,校本部图书馆同分部间经WEB Service进行个性化服务的提供,采用XML进行数据的交换,确保了服务的可靠性。原来用户进行图书馆数目的查询时常需登陆不同的系统进行查询,由于系统分散而浪费用户的查询时间,且无法对整个系统进行联合检索及网上互借。为解决此问题,应为每个应用服务进行一个WEB服务适配器的开发,并为分部WEB服务客户端进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建立,使所有的读者认证在相同模块中即可完成。这样即实现了数目的查询及网上借阅。
3、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高校图书管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信息结构具有分布性及开放性,其运行过程必须借助于高速可靠的网络环境为基础,其有效突破了时间及空间方面的限制,使得用户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进行所需信息的获取。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丽华.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科学个性化服务模式[J].中国科技纵横,2013,(3):25.
[2]何广贤.探讨医院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J].医学信息,2013,(1):24-26.
[3]潘连.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科技视界,2013,(2):130.
【关键词】新时期 图书 信息管理 科学分类
新时期图书信息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有效地将复杂的图书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管理,便于人们在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提供快速查找和多元化的服务。下文主要讲述了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以及用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内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1.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
图书信息管理是指图书信息收藏单位对其收藏信息的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所收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存储,使之能够快捷准确的检索出来。图书信息有效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还包括它的完整性,只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避免图书信息的流失和浪费。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对于收藏单位和社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集体、单位或者个人储存和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帮助人们解决难题和疑问。
2. 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图书信息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书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储存、查找和跟踪,保障图书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最大程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
2.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
2.1.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锋技术。在图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所需要的、最新的、最完整的图片、文字、视频及音频等收集起来,成为信息收藏单位宝贵的信息资源,并通过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客户查找资料。
2.1.2 图书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新时期的图书信息分为传统纸质和网络两种,无论哪一种信息,都是社会和人类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其静态、平面和文字的传统形式,已不能受众于广大读者,而以网络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则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将其声、形、文、像动态地、有效地统一成一个易于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广泛的资讯平台,还能够成为灵活便捷的工作平台。
2.1.3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交互性和实时性,尤其是图书信息资源的实时性,表现在:当人们某一阶段需要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它不仅是最新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的。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使图书信息的查找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了解信息的部分内容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检索,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最终在众多的图书信息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2.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2.2.1 图书信息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网络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手段,也是必要途径,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法是具体的人或单位对纸质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机首先进入图书信息管理领域时也只是为纸质图书提供自动化服务,随着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的管理逐渐延伸到电子图书的管理,在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中,计算机无疑成为重大改变的导火索,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改变,图书信息的服务也跟着迈出了大门。我们开始尝试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取代原来厚重的纸质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把不同类别的众多的资讯、图片和数据通过多媒体网络形式呈现给用户,不仅提升了信息服务的品质,还为用户提供了覆盖面广、存储量大、信息资源丰富的资讯平台,以及立体、动态、灵活多变的工作平台。
2.2.2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使图书信息的管理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图书电子出版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图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和及时,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无疑是社会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先驱力量,电子图书信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成为促进图书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和速率的重要前提。
2.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2.3.1 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以及迅速地发展和壮大,是图书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依据,电子阅览室中,图书信息不是只有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摆脱了传统比较枯燥的管理模式,向人类社会展现了图书信息的另一个世界。
2.3.2 计算机检索技术为检索图书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信息资源的储蓄量大,归类复杂,人们查找满意的信息资源不太容易,先进的检索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输入最关键的字眼,轻而易举地在亿万图书信息资源里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新时期做好图书信息管理非常必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图书信息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为了保障图书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祖庆.未来的图书情报管理和服务问题.未来图书馆,2008.09.04.
[2] 冯镜.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情报管理.计算机科学,2008.09.2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