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18 17:02:39

图书分类管理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1篇

我国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知识的总结,因此每个时期都会出版很多书籍,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方便书籍的借阅和使用,必须采用一些高效率的管理方式,但是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采用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如早期的编撰书籍目录,将所有图书的名称制作成目录的形式,并在书籍名称的后面标明书籍所在的位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书管理的水平。但是随着书籍数量的增加,目录编撰的工作量很大,如四库全书的编写,就耗费了几年的时间,因此人们必须对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于是出现了图书分类管理的理念,人们根据图书的内容,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将相同类别的图书,放到指定的位置,这样在需要借阅书籍时,可以直接到图书所属的区域查找,同时还可以找到大量相关的书籍。进入到信息时代后,计算机得到了普及应用,很多图书馆都开始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实行自动化的管理,图书分类的工作,也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而且利用计算机的检索功能,可以直接找到图书的具置,极大的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

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分类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图书馆总体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在实际的图书分类管理中,主要依靠管理人员来完成,因此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开设了图书管理的课程,培养了大量的图书管理人才,但是受到我国教育水平的限制,这些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较低,在实际的图书分类管理中,无法完成应有的工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由于其能够执行特定的应用程序,可以自行的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图书分类管理工作中,都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我国图书馆受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情况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分类管理工作。

三、计算机技术在图书分类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图书馆的数量急剧增加,每所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图书馆,很多城市也开始修建图书馆,图书馆的建筑,甚至成为了一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由此可以看出,近些年图书馆发展的速度很快,人们的业余生活中,经常会到图书馆中借阅一些书籍,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虽然我国图书馆收藏的书籍很多,但图书管理的水平较低,只是简单的利用计算机,来记录相关的借阅和归还书籍情况,很少的图书馆有自己的管理系统,使得图书馆购入书籍后,需要理人员对书进行分类,然后放到指定的位置,在实际的图书分类管理中,经常会由于管理人员的操作出错,导致图书摆放的位置不对。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如上海图书馆,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管理,包括书籍的拿取和摆放,都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完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图书分类管理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工作人员只需要将书籍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就可以自行的完成分类。

(二)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要想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图书分类管理中应用的效果,首先应该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组建一个覆盖整个图书馆的局域网络,然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一套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分类管理等功能,这样的建设显然需要较高的成本,尤其是管理系统的开发,很多图书馆都无法接受。对于图书分类管理工作来说,即使没有相应的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本身,也可以进行图书分类,只要管理人员可以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计算机记录图书的分类信息等,如果需要查找一本图书,直接在这个分类目录中检索即可,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图书的借阅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在图书分类管理中,很好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必须重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建设一个软件加硬件的完善管理系统,如果没有足够的成本,聘请一些具有足够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利用简单的计算机,也能够完成图书分类管理的工作,因此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于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随着现代化的管理进程不断,那么对于高校的图书馆而言,也需要一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分类管理等现代化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现有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总之,图书馆的管理也应该能够凸显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现有的管理缺陷,从而从文化的角度对高校进行改造。图书馆是学校的底蕴,所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也是提高整个院校的管理水平,为院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的数量在急剧增加,每个图书馆的藏书都比较丰富,但是在实际的图书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图书分类管理中,出于图书管理和借阅的需要,图书分类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图书馆运营的效率,如果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组建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就可以对图书分类管理、借阅、归还等,进行全面的自动化管理。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图书馆;分类管理;问题;对策

图书馆的作用在当前越加显现,无论是个人专业素质或综合素养的提升,或者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都与图书馆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当前图书类型的增多,我国图书馆的馆内资料形成包括纸质和无纸化的多种书籍资料等,且各种纸质书籍资料的材质不同,各种书籍资料的价值差异较大,在管理上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图书馆的管理书籍等类型越加丰富,需要注重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图书馆发展,发挥图书馆效能等。

一、我国图书馆分类管理的现状

图书分类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这是基于各种不同内容、不同材质的书籍在馆内安排的位置及保护工作存在差异,为更方便读者阅读和馆内人员对图书的保护性管理而进行的。目前我国国内图书馆已经普遍使用图书分类管理这一手段,首先以材质为类别,建立了包括图书阅览室、报纸杂志阅览室、电子及多媒体阅览室、高级档案阅览室等多种针对不同材质的分类管理板块,或者在馆内隔离出一定的空间进行分区管理,基本能够将不同材质的书籍进行划区管理。读者只需要明确所需资料的材质就可以首先选择正确的阅览室进而查询资料。其次,以图书阅览室为例,图书馆人员会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行分类,一般会划分出各大学科的不同书籍管理和阅览区,进而更明确引导读者选择正确的科学材料。对于医药类等专业的图书馆则一般会根据具体科学划分材料。在完成内容分类后,图书馆一般会根据书籍的出版时间进行再次分类,进而形成内容由早及近的管理模式,更加便捷读者阅读,并为馆内的图书管理奠定较好基础。此外,图书馆还会建立电子条码等,通过计算机网络更便捷完成图书分类管理,提升服务读者和进行图书保护性管理的工作等。

二、我国图书馆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图书馆在分类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 对古籍性质书籍的保护欠缺

目前我国图书馆对于古籍性质的书籍期刊、高级档案等的管理并没有真正建立特殊有效的保护管理方案,尤其是古籍性质的图书与期刊,并为建立独立管理区域和保护措施。这使得我国图书馆的古籍书籍与期刊的损坏较多,书籍的清洁程度及工整程度都不高,这对于书籍的持续管理不利。而对于高级档案等极珍贵资料的管理虽然有着一定的特殊管理模式,但是这并没有真正的达到高级档案的无损坏,这不仅是图书管理工作的遗憾,更是对某些专业发展的伤害,必须引起重视。

(二) 对引导读者自助阅读不利

目前我国图书馆虽然在时间基础上进行了图书的二次分类,但是实际上书籍的借阅量与出版时间等并无太大关系。读者一般只知道书籍的大致信息,不一定清楚书籍的准确出版日期,这就使得读者自助寻找书籍的效率不高。而读者对于书籍资料等的阅读一般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热点书刊、重点书刊等方面,目前我国图书馆内一定时期内书柜中书籍的借阅量都是比较集中与少数的集中书刊之上,因此只是以时间划分书籍分类管理的内容还是有所不足的。

(三) 条码管理技术引入后并未得到全面利用

在我国图书馆引入条码管理技术后,虽然能够在计算机系统辅助读者自助或半自助进行书刊的准确查找,明确书刊所在的具体馆名及馆内位置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分类管理效率。但实际上,我国图书馆条码管理技术的使用并为完全展开,条码技术在读者自助使用方面还是很少的,使用率不足20%,而书刊等的馆内阅读中,读者一般会将书刊等带离原柜,管理员还是需要在馆内全面整理后归类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条码技术实际上成为人为管理的辅助工具,不能够发挥全面的书籍分类管理优势。

三、促进我国图书馆分类管理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促进我国图书馆的分类管理工作发展,图书馆还需进行如下努力:

(一) 加强对古籍性质书刊的特殊保护性管理工作

我国图书馆的古籍、高级档案等的管理必须建立全面的特殊保护性方案。对于古籍,应该建立专门的古籍阅览室,对于年代久远的书刊等,应该考虑将资料录入电子阅览室等,方便读者进行无纸化阅读,进而保护古籍。对于书籍损坏较大的古籍等应该及时修复,并且加强保护。对于高级档案应该将原档案珍藏,而在当前模式下开发高级档案的影印版本供读者阅读。

(二) 根据借阅量划分书籍辅助读者自助借阅

鉴于我国图书馆内读者对于各种书刊的借阅量相对集中,图书馆可以考虑根据书籍的借阅量等在出版时间基础上,从书籍的借阅量出发进一步划分书刊管理区,加强分类管理。进而形成热点阅读区等,供读者在更多的时间内自助完成书籍的查找和借阅工作等。

(三) 加强对读者宣传图书管理信息等引导读者自主完成图书归档工作

条码技术等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图书分类管理,要更好的落实保护性管理和高效管理。图书馆必须注重更多的对读者进行图书保护等信息的传播,引导读者在借阅中自助将书籍归类放回原处,进而更好的方便其他读者借阅和降低图书馆分类管理的工作量等。

参考文献

1.方敏.高效图书馆档案的分类管理与分级实施[J].黑龙江档案,2008(3)

2.方平.ABC分类法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16)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分类;学校;实践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02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1 学校图书资料分类实践

关于图书资料的分类,在这里结合着技工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简要探讨。比如中文图书分类,它是技工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与其他工作相对比,图书分类的业务性是最强的一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网络大环境下,图书分类的质量高低对整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很关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因为图书分类的质量不仅仅只是关乎着藏书的利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整个图书文献资源的共享。

目前,技工W校在图书资料分类管理工作中,主要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基本规则。不过,在近几年,随着技工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图书品种的增加,给馆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加强图书分类的科学性。现存的问题是,图书馆编目人员在针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层面上明显不够,在主观上没有彻底熟悉分类法规则,很多时候甚至忽视了图书类目后的注释。此外,再加上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近两年技工学校图书管理与分类工作出现一些不小的问题。第一项问题是总论与专论问题,这一问题现象出现的并不多,但对于编目人类的业务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图书分类实践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实践活动。第二项问题是区域问题,简单一点讲就是全国与地方的问题,涉及范围也比较广,经济领域、商业领域、政治领域等,还包括不同时代等方面。当然,出现最多的是分类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即多卷书、丛书分类标准不统一。下文着重探究这一问题。

2 图书分类实践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技工学校为例,对于一个收藏大量的图书馆来说,将图书资料合理的分类,不仅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快捷有效的找寻所要借阅图书检索的方式,对于整个图书馆管理工作来说,还可以显著提高图书借阅率。不过,在现阶段,不少学校在图书资料管理分类中,问题还是比较多。在图书资料分类方式以及图书检索方式的选择上,大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图书分类模式。相反,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传统的一套图书分类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在这种局面下,不仅严重影响制约着全校师生读书、学习的兴致,并且造成了大量图书资源的浪费。

2.1 图书馆分类实践问题

总之,传统的图书资料分类和检索模式弊端较多,特别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该模式已经满足人们的实际阅读需求。关于分类实践常见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图书定性标准不一致。图书定性不一致,自然会导致分类也不一致。所谓“图书定性”,具体是指按图书学科性质分别将图书分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内容中所规定的二十二大类。简单一点讲,就是指依据着图书的书名和内容来对图书资料定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部分领域的图书书名和内容常常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专业学科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同分类工作者拥有自己的一套定性标准,继而造成分类不一致。②图书分类工作人员使用不同版本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迄今为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已经经历了先后五个不同的版本。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对于图书分类方面的规范也不够一致。以邓小平著作理论相关文献来说,在第三个版本中,将这类图书文献归入到D2-0,并专门将有关邓小平本人的传记归入到K类;相反,在第四个版本中,对此分类更加细化,将邓小平理论著作类图书资料设为A49,将有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相关的图书资料,设为A849,将邓小平生平传记设为A76;后来在第五个版本中,重新规定了邓小平的综合性著作及其研究划入D2-0,其他相关的专论、专题划入D610.1。③其他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两点最常见的情况,还包括有上下位分类的问题、数据输入分类错误、复分表使用不一致、数据加工全部供需外包、人员更换等。尤其是后两种情况,属于在分类管理工作中自身的技术问题、水平问题。以技工学校为例,由于认知观念的落后,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建设不够重视。不少在图书馆专业毕业或者多年从事这一岗位的教职工,被调入到其他部门工作,接替工作的大多是能力低、专业素养差的工作者。在这种局面下,他们只能依靠套录数据库的数据来分类编目,丝毫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根本无法区分对错。

2.2 解决对策

如果上述这些问题不解决,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影响图书利用率;第二,浪费全校师生的阅读时间;第三,影响图书流通处导读和咨询服务工作的质量;第四,导致工作人员书库排架工作效率低下。

基于此,首先,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全局视角来看待问题,采取必要的手段方法,转变管理工作人员对图书分类实践工作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分类人员的综合素养。关于图书文献资料的分类,这项工作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它主要要求着分类工作人员依据文献的内容来划分。因此,对于分类工作人员的知识面要求比较多,所以,需要加强对分类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其次,制订图书分类细则,根据最新的分类标准,结合着图书馆实际情况,统一标准。比如,可以根据图书馆开设与存在的意义、性质、规模、特点,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修订完善《XXXX中文图书分类细则》,涵盖了分类工作程序、图书文献分类的总要求、编制体例、索书号的编制方法以及各类目书籍的细分。如此一来,图书馆分类工作人员,在日常分类实践中,基本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ABC分析法 巴雷托分析法数据ABC分析表 管理策略

The Application of ABC Classific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XU Mei-fang

Library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50051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books aided by ABC analytic method. With the “Method of Expert Function Assessing” and the“Frequency of Readers Using” to determine the choice of all kinds of books, in order to make the purchasing decisions more scientific.

Keyword:ABC analytic method;Bolitho analytic method;Data;ABC analytical table;Management Strategies

我们知道图书馆图书的分类是根据科学分类而制定的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和管理的。这样的分类便于读者借阅和方便归档存放。本文要讨论的ABC分类法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分类,ABC分类法是1879年由意大利数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雷多・巴雷托提出的,又称巴雷托分析法、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等。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以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称为ABC分析法。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巴雷托分析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高校的图书馆同样也可以运用ABC分类法进行管理,我们通过这样的分类后,就会对本馆的藏书构成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便于制定下一步的采购计划,对原有的不合理的馆藏构成有一个调整和修正,以便更好地为高校的广大师生服务。如果需要做ABC分类法,具体的实施步骤是:

1、开展分析。这是“区别主次”的过程。它包括以下步骤:

11收集数据。即确定构成某一管理问题的因素,收集相应的特征数据。如对馆藏图书的构成进行分析,则应收集图书单价,数量,出版年份,出版社等数据。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所需要收集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12计算整理。即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并按要求进行计算,包括计算特征数值,特征数值占总计特征数值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因素数目及其占总因素数目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

13根据一定分类标准,进行ABC分类,列出ABC分析表。各类因素的划分标准,并无严格规定。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一15%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一80%左右的前几种图书,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一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也为20一30%的图书,确定为B类;其余为C类,C类情况正和A类相反,其累计品目百分数为60一8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仅为5―15%。可以按照图书的出版年代划分,就可以将图书分为三个时间段,如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可以按照图书的种类分,如专业书籍,工具书,非专业书三大类。

14绘制ABC分析图。以累计因素百分数为横坐标,累计主要特征值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成曲线,即绘制成ABC分析图。除利用直角坐标绘制曲线图外,也可绘制成直方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今高校多个校区并存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做分析的时候,如果各校区间的图书可以相互流通则可以通盘考虑,做一个完整的本高校的图书馆的ABC分类。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各校区间的图书还不能流通和通借通还,这样做全校的ABC分类就没有意义,只能分析每一个校区各自的情况,以便规划各自的采购。

2、.实施对策,这是“分类管理”的过程。根据ABC分类结果,权衡管理力量和经济效率,制定ABC分类管理标准表,对三类对象进行有区别的管理。ABC分类法的目的就是通过放松对低值图书的控制管理而节省精力,从而可以把高值图书的管理做得更好。

21A类图书的管理策略 对于A类图书,它是图书馆管理中应该重点管理的图书,因此应该采用连续性检查策略。该管理策略要求每周检查该类图书的流通情况,随时掌握准确的流通信息,当发现短缺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理想库存量保持不变,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因此,每次的订货量可能是变化的。高校图书馆应该与供应商协商,对运输时间做出认真的分析,预算出该类图书的一般采购提前期。 22B类图书的管理策略

对于B类图书,它是图书馆管理中次重点管理的图书,因此应该采用定期检查策略。该管理策略要求每隔一定时期检查一次该类图书的流通情况,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的库存补充到理想库存水平,订货量为理想库存量与检查时库存量的差,再经过一个检查周期,按上述方法再补货。如此周期检查该类图书的流通情况,不断补给。

当然也可能因为历史的原因,使馆藏图书的结构不合理,使本来应该为A类的图书,在实际统计和数据分析后被归到了B类,这样就需要调整图书采购计划,加大对这类书籍的采购,用有限的采购资金尽量购买最需要的图书,通过一段时间的采购和调整,使整个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趋于合理。 23C类图书的管理策略 对于C类图书,它是库存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数据,因此应该采用的是定量不定期的管理策略。 C类图书一般是非专业性的图书、期刊等,该类书籍可以与供应商签订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订货合同,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找到最佳的供应商,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对此类书籍所需要投入的采购和管理应该是最少的。

3、.不足之处:ABC分类标准过于单一,主要按图书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特征进行分类,没有考虑到图书采购周期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4、改进:扩展ABC分类法,结合各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行对图书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可以不只分为ABC三类,而是按照需要分类,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自动分析。

5、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ABC分类法,虽然ABC分类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但仍然是库存管理中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它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图书管理的各个因素,采用新的综合标准对馆藏图书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可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但是,该方法增加了图书分类的工作难度。由于现代计算技术的进步,采用mat lab,excel等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该方法仍有较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莉.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伟. ABC分析法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2004(3).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5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通过电脑、手机和广播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图书管理与服务现状的分析,如何加强公共图书管理工作和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现状分析;图书管理;图书服务;流动服务

在图书馆的运行当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图书和人员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好对读者的服务工作,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公共图书馆来学习知识,以前人们获取信息和查找资料的主要场所就是公共图书馆,现在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到公共图书馆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本文主要对改变这一现状,提出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让公共图书馆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生存并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手机不断普及,几乎每个人最少都会有一部手机,导致到公共图书馆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通过手机网络阅读,只有少数人愿意选择到公共图书馆阅读书籍,他们认为在网上阅读很方便,既不用到图书馆借书和还书浪费时间,而且能够快速查找到大量有关知识点,图书馆单一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加上建设一座公共图书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公共图书馆大多数修建在主要的省会城市,比如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没有公共图书馆,人们需要看书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借阅到书,所以增加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做好公共图书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图书馆服务形式的发展和变化,一些图书馆服务人员缺乏素质和使用电子技术,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升级。

二、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

1、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

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图书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人,所以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公共图书管理团队,在用人选择方面需要把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录用到图书馆工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公平考核和面试;图书馆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深化,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让读者在网上就可以提前进行资料注册和选择书籍,到图书馆后直接通过电脑查找就可以快速找到图书的放置位置,突破传统的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不仅要改变单一的服务格局,而且要开展一些图书阅读活动,让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扩大,让越来越多的人阅读到图书馆的书。

2、图书分类管理

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图书编目工作,为了方便读者快速寻找到书籍,需要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者认真对所有的图书进行整理和及时检索,文献的存在状况和存在位置编制成目录,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如果没有进行整理编目,读者就不会借阅到,甚至连图书管理员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寻找到这本书,图书分类管理的意义是图书管理员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更好的服务读者寻找图书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每一位图书编目者必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上,通过电脑将图书进行存储记忆分类,帮助读者更快地利用馆藏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简而言之对图书分类管理是图书馆图书管理的主要方法,做好图书分类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图书的利用率,让公共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于读者。

三、做好公共图书服务工作

1、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必须科学合理,通过网络环境的构建改变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服务宗旨始终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扩展服务形式和开展延伸的服务,使图书馆的读书氛围变得健康良好,例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让读者在借书过程中感觉到图书馆的人员服务质量很高,读者也会很高兴的借书和归还书,为读者提供精确和高质量的服务内容,让更多的人共享到优质的信息成果。

2、改进服务模式

造成公共图书馆利用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而人们正常上班的时间和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相同,造成了很多人没有时间到图书馆阅读,为了打破这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需要我们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适应,通过建设自助服务模式让读者随时都能够到图书馆阅读,使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也可以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创建一个更加完整全面的服务网络,与此同时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例如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投资建设和号召社会关注公共图书馆,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3、开展图书流动服务

通过现代物流的运用建设流动图书馆,图书在快递运输多次流动后将回流公共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快递,然后将图书送到读者的家门口,实现了文献资源共享,在图书物流的建设当中必须考虑到流动的规模、流动的半径和流动的时间安排,国家也启动了一些地区的图书流动项目,依托县图书馆建立流动图书馆,将图书运输到一些山区不发达的地区,让更多的人阅读到图书,也有一些地区组建图书流动车队,按照计划的路线到一些边远的地方企业和社区开展免费读书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公共图书馆,可以看出来实现图书的利用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图书流动服务。

结束语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原理就是坚持以读者为主,通过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推进服务理念等措施,与时俱进迎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制定出一条合理地服务方案和图书馆管理方案,将公共图书馆自身的信息资源发挥出来,给读者感受到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图书信息服务全方位的提供给我国的读者,公共图书馆一定要结合网络信息发展,改变陈旧的工作观念从而生存和发展下去。

作者:祖青海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桂珍.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6).

[2]杜国志.谈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4(10).

[3]阳娟兰.浅论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微博微信做好服务推广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9).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图书馆;分类工作;科学管理

图书分类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图书内容、属性、特征,分门别类的对图书进行系统化组织的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分类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偏差,直接影响到图书流通与服务质量,不容忽视。图书品种繁多,交叉潜透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图书馆缺乏严格的规章细则,工作人员认识有限,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与时俱进的开展工作更是导致现状的重要原因。笔者依据多年在图书馆工作的经验,对分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规范分类工作,加强科学管理

(一)健全规章制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行为之准绳,工作中遵循一定的制度,才会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工作质量。图书馆中应确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行为标准、工作范围及目标。设置专门的分类工作岗位,通过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把质量关,要求差错率必须低于1‰。采取定额管理,制定额定任务量要求小组于单位时间内完成,小组内规划派工,明确个人义务,防止怠工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制定任务量时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将分类工作同其他岗位进行区分,切忌一味的追求数量导致工作失误。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按照任务完成的质量及数量给予员工奖励,对失误较多的员工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者开除的惩罚,破除长期存在的陈规陋习,将工作与工资挂钩。另外还要制定监督检查制度,派遣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馆员,通过听取读者意见、网上检查索引、抽查书目等方式定期检查分类工作,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检查分类准确性和一致性情况,层层把关,保证质量[1]。

(二)合理使用分类人才

人才的合理使用可以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图书内容庞杂,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加之分类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局限性,因此安排人员时要善于根据人员所学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其主要负责内容,使每个人发挥所长,减少差错,做到人尽其力,提高效率。而且使用分类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分类工作的实践性较强,许多图书类目理解知识及运用规则都是分类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因而用人时应尽量避免频繁换人,以确保分类的规范统一。

二、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工作标准化

分类工作前后一致是保证标准化的基础,采取科学的分类措施可有效满足这一点。一是确定适用的分类法。分类工作依据先进合理的分类法可提高标引工作质量,确定分类法时要注意结合本馆自身性质、特点及读者需求合理选择调整。科学性主要是针对整体的分类体系而言,将科学分类作为工作基础,能够具体的反映发展实际。而实用性则比较偏重于经济性,在符合当前实际的同时又方便于编制技术上使用。适应性主要是对分类法的编制者提出要求,要求其具有超前意识和发展眼光,把握图书建设发展趋势[2]。调整后的分类法应连续一贯的使用,尽量避免轻易改变,尤其是不要擅自改变规则。二是确定特殊规则。分类法已经确定,就需严格按照规则去做,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性的内容,如特殊体例,工具书等;特殊内容,传纪等;特殊版本,修订版等,则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分类规则。体例特殊的图书分类规则:①多卷书、丛书:因其内容为一个统一整体,可以将其归为一种书进行处理,集中归档,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卷册。②工具书:工具书主要包括字词典、年鉴、目录、索引等,目录类与索引类随原书放置,其余类型采取组配方法集中处理,规范排架。对于存在不同版本的图书,因其性质相同,归入原著一类,若分散处理则有可能产生一书两入,造成检索不便。书次号和分类号存在一致时,要采用辅助的区分号将其区别。补编和续集视为原著分册,归入原著档,若原著分为上、中、下三册,补编或者续集则视为第四册,若有分册继续顺延。三是操作时要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是分类程序的关键,主要目的为避免出现同书异号现象,是否准确与分类优劣直接相关,对开展其他工作也有一定影响,通过可以将同书的各种资料集中归类,方便读者查阅。主题分析可以有效理清学科性质之间的关系,使分类工作更加方便进行。复核环节必不可少,可以纠正前面环节中遗漏的问题,确保质量[3]。

三、实施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分类工作需要一定的知识与技术,对分类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硬的技术本领、广博的知识范围、良好的道德规范都必不可少。首先,应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和爱岗敬业作为衡量工作表现的标准,教育馆员形成认真的工作态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积极发挥其创新精神,高效工作。其次,注意馆员业务技能的培训。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是每个馆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根据读者反馈意见,定期举办培训活动或安排馆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到高校中进修学习,与时俱进,培养工作人员实际能力。最后,加强文化知识的继续教育。时代在不断发展,文献也不断丰富,因个人知识有限,馆员更应该紧随时代进步随时补充丰富自身知识,对新兴事物、社会热点、新兴学科、当前热门知识都要有所涉猎,真正成为高素质水平的综合人才,切实保障分类工作的有效实行。

结束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图书馆应注意统一规范各种数据,加强分类人员素质水平,提高其专业能力,借力现代技术加强藏书致用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1]张兴萍.规范图书馆分类工作刍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许文花.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分类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7).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7篇

本设计是基于B/S架构采用ASP+ACCESS2003数据库设计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系统主要设计实现的功能包括系统用户管理、借书证信息管理、图书分类管理、图书基本信息管理、借阅信息管理、以及图书信息的检索查询,能快速准确的查看到图书的状态,和归还状态。系统操作方便简单,执行速度快,使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轻松快捷的管理图书工作。

【关键词】数据库;ASP;ACCESS2003;数据库技术;图书管理

1.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高校,图书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资源,图书的管理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性的重要工作,图书管理水平的好坏也是高校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图书管理都是依赖人工进行的,虽然有很多的学校都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图书信息管理,并且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信息化资源的不断丰富,原有的人工管理工作模式或简单的计算机管理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现行高校信息情报工作的需要。

建立一套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使学校图书馆减轻工作,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系统需求

学校的图书管理系统使基于任意操作系统上的,通过对目前存在的大量的学校或社会上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然后根据企业的特点,研究一套合适于高校内部的图书管理系统。系统要求有优良的可视化图形操作界面,大力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交互性,尽量减少操作员的负担,让他们更方便、更快捷、更简单的进行操作。还有要求系统有很强的稳定性、可维护性、扩充性、可移植性。同时,实现控制用户权限验证,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1 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如下 :

2.2 系统需求分析:

(1)能够输入图书的综合信息和进行新书添加、现有图书信息修改以及删除;

(2)能够实现对图书信息的查询功能;

(3)借书证信息管理,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借书证;

(4)图书分类管理,图书分类的设置管理

(5)借阅管理,可以查看用户的借书证号以及姓名,图书的ISBN和书名,借日期,还书日期,经办人;

2.3 系统性能要求:

(1)系统安全、可靠;

(2)界面简洁美观,执行速度快;才做简单方便

(3)系统维护升级方便,只需要管理和维护好服务器端,客户端不用维护

3.总体设计

3.1 系统结构图

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图:

3.2 总体功能设计

3.2.1 系统设计目标

系统总的设计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

系统开发的总目标是实现学校内部图书借阅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效率的目的。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3.3.1 系统数据分析

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系统涉及两类实体:图书、系统用户(包括借书证用户、系统管理员)。这些实体涉及的数据项有:

图书主要包括了:ISNB,书名,分类,出版社,出版日期,作者,图书状态

系统用户:ID号,用户名,密码

借书证: 借书证号、姓名、学院、班级、电话等

借阅信息:借书证号、ISBN,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经办人,状态

缴费信息: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费用,类型,日期

4.系统详细设计

4.1 用户登陆模块

登录模块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然后启动主界面。带验证码的用户登录,提高系统安全性。系统首先通过对输入的User ID和Password进行判断,判断数据库里是否有相对应的用户信息,如果没有,系统出现提示信息;如果数据库里存在输入的用户信息并且被判断登陆输入的密码正确,系统便从数据里取出该用户的User name的值保存在Session变量中,系统将跳转到管理主界面。

4.2 主界面模块

主界面的设计使用了HTML中frameset标签。在一个页面中包含两个框架,一个框架指向功能菜单页面,另一个功能是指向图书查询或者用户查询页面。采用这样方式,使得系统功能的操作更加直观,方便。功能菜单是显示在主界面左边,功能操作是显示在右边。每个操作的跳转只要简单的选择左边的菜单就可以实现。

4.3 系统用户管理功能

系统用户管理界面如图4-3:

用户管理功能:单击左边菜单的系统用户管理,菜单展开下面的子菜单,可以看到系统用户管理,打开用户管理,右边显示区就显示系统管理员信息,这里可以浏览和删除信息,修改和添加管理员帐号。

4.4 借书证管理功能

借书证管理主要记录和保存了读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包括卡号、姓名、性别、学院、专业、电话等信息。

4.5 图书分类管理功能

图书分类信息管理,图书类别繁多这里把分类单独做一个模块,更加灵活方便管理

主要包括了分类编号,和分类名称。

4.6 图书信息管理功能

图书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这里记录了图书馆所有的图书信息以及图书的状态信息,图书状态包括空闲、借出等。用户借阅后,图书的状态自动变成借出,当用户归还图书后,图书的状态自动变成空闲。图书内容包括了图书的ISBN号,名称,分类名称,出版社,作者,出版日期,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经办人等。

4.7 图书借阅功能

图书借阅信息管理主要是记录用户借书和还书的基本信息,包括借书证号,图书的ISBN,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经办人,这里经办人系统默认是登录的用户名。

添加借阅信息用户需要填写基本的信息包括借书证号,ISBN号,借书日期,经办人等,当图书已经借出,就不可以再借,系统有验证,当出现接已经借出的图书时,系统会提醒操作人员,不能借此书,在借书前可以先查询图书基本信息,看他是否空闲可以借,只能是空闲状态才可以借出。

4.8 超期续借功能

图书借出后,如果超期续借,或者归还图书,还书操作时管理人员可以在此页面进行操作。

4.9 缴费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可以管理逾期和挂失的缴费信息,:管理人员操作后系统会提示操作成功或失败。

致谢:本系统是我的毕业设计,选好题后老师。给我介绍了参考书,我也查阅了大量资料文献,整理、列出提纲与老师进行沟通。通过本设计,我对图书系统中常见的功能应用进行了重新划分与开发,实现了对图书的科学管理。也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使我对网络系统的开发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我针对ASP和SQLServer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为以后工作和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袁理等编著 ASP 完全自学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

[2] 周洁 曾海平编写Dreamweaver8网站设计与开发从基础到实践 电子工I出版社2007.6.1

[3] 金雪云、焦桂英等编著 ASP高级开发技术与范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4] 李志勇.基于Asp开发网站的安全性分析[J].福建电脑,2005年第三期.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学校图书管理 现状分析 解决措施

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学校制度的逐步建立,图书馆(室)成为标准配置,各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中强化了这一方面的投入,同时强化了人员力量配备和管理质效提升,为学生求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针对学校图书管理现状分析,可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需通过创新的路径突破。

一、学校图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学校在图书场馆建设及内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薄弱环节,导致图书管理工作质效低下。

1.图书存储场所不够达标。有些学校在图书馆、图书室的硬件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将一些多余的房屋作为图书馆,没有按照图书场馆存储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造,例如温度湿度超标,防虫害鼠害的设施不全等,导致图书存储在这些地方易霉变及易受到虫鼠的破坏。

2.图书分类管理不够规范。某些学校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还停留于若干年前的水平,甚至不同书架的位置混乱,编目人员业务能力不够,没有能够对现存图书进行分门别类的规范管理。

3.藏书质量不够理想。历史形成的由少数人选书由新华书店配送书的模式及为了增加藏书量单纯凑数从书商那里批发的特价书,造成图书馆购买的图书针对性很差,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很多专业类书的内容都过时了,特别是计算机类图书,直接导致师生借阅率较低。

4.图书维护保养不够专业。图书属于容易受到损坏的物品,受潮霉变、老鼠和虫害是最主要的方面,长期得不到维护保养,图书会出现较大损耗,特别是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珍贵书籍,一旦损坏就无法购置替补。

二、强化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路径

强化图书管理工作需要系统布置和推进落实,将这一项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集聚资源和形成合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细化分工职责,提供图书管理人力物力保障。图书管理工作横跨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两大板块。学校在图书管理工作的分工划分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校级班子中明确专人负责,较合理地分工是将图书管理专门划归教学校长负责。在每学年的开支预算中,应专门列出有关图书管理方面的项目,避免出现无钱办事的现象。除校级分工领导及相关负责的科室外,还要制订图书管理方面的翔实计划并监督实行。

2.多渠道、多类型采访,提高图书采购质量和利用率。中小学图书馆要将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各职业类学校首先成立改变单一的由新华书店配送书的模式,广泛征求一线骨干教师的意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及时掌握学校科研动态、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方向,结合本馆的实际馆藏,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改善图书馆馆藏结构,探索建立学生、教师读书反馈和评议推荐制度,遴选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书。采取预购、订购等多种购书方式,保证进书质量,节约购书成本,力求做到对重点专业书刊资料有重点保障,对于需求量大的图书,必须增加复本量,急需书可通过网购、现场购买等形式能得到保障。图书馆要主动加强与教育教学融合,推进图书馆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深度融合,将图书馆作为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型图书馆,将馆藏资源推送到楼层、教室、课堂,开展读书会、读书日、书香校园等活动,促进师生便捷、有效地阅读。

3.完善硬件设施,确保图书存储条件规范达标。完善图书存储的硬件设施是科学高效管理图书的基础条件,学校应当对照教育规范化达标验收的相关要求,在校内调剂出一定面积的教学用房作为图书馆或图书室的图书存储场所,确保密封性,不能出现漏雨漏风现象,还要配齐空调、除湿器等设备,使存储场所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温度与湿度之间。图书存储场启用前,应当进行专业的灭鼠灭虫处理,还要设置一定的灭鼠装置,安放驱虫剂。

4.引入信息设备,科学规范开展分类管理工作。建议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力度。首先学校应当在硬件投入上予以倾斜,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及配套阅览条件建设。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保证信息化借阅系统的高效运用。同时,适当开发各种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5.提高维护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的保养水平。图书在保管达到一定年限或是流通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坏。因此,图书管理工作既要重视日常管理,又要重视维护保养。我校在编目上架时对每本书都用透明胶对书脊做了处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图书馆,可采取维护业务外包等方式,引入专业维护人员进行维护,提高图书保存的质量。同时对过于陈旧、无法修复的藏书进行必要的剔旧报废工作。

6.教育引导师生爱书,降低图书流传途中损耗标准。教育引导师生爱惜图书,要求师生像爱护自己的书籍一样爱护学校的图书,这是降低图书损耗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强化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一定要在职责明确上区分清楚,提高图书采购质量和利用率,引入先进的设备与管理方式,教育引导师生爱护图书,共同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姚晓红.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的相关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4(03).

[2]刘忠玉.浅谈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09).

[3]廖洪文.关于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3).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上书城;管理;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6-8833-04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核心,各行各业都意识到使用计算机网络和管理软件来争取Internet上庞大的消费群体的重要性。电子购物给顾客带来了太多的便利,网购的人数也随之急速增长,基础环境的成熟与需求欲望的增长都将推动电子商务和商务网站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仿佛一夜之间,涌现出无数的电子商务公司,其中有网上商店、网上书屋、网上售票等等。这些新型模式企业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通过因特网,就可以购买商品和享受资讯服务,这无疑是时代的一大进步。该文设计一个符合商业需求的网上书城应用系统,将电子商务应用于书店的管理中,为书店管理带来便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系统功能

该系统作为购物网站要能够完成网上交易的整个过程,管理员能够通过系统对订单、商品上架和下架进行管理等,顾客能根据系统的引导进行图书的选购和浏览、对购物车进行管理、个人信息的查询和修改、个人订单的查询等操作。其次,作为一个网上书城管理系统,它除了能够辅助管理员完成图书信息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具备数据挖掘的功能,也即是对图书的库存数据和销售的数据等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功能,故系统需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1) 管理员

主要包括图书信息的管理、订单信息的管理、公告信息的管理、报表信息的管理、图书分类的管理、用户信息的管理、角色信息的管理、权限信息的管理、会员信息的管理。

2) 会员

会员登录后能修改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密码、邮箱等基本信息;能够浏览图书,将其加入购物车并对购物车进行管理,例如删除不需要购买的图书,能够更改购物车中图书的数目;能够查询本人在书店的所有历史订单信息等。

3) 游客

2 小结

该文设计的网上书城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顾客的状态有两种状态,可能是会员,也可能不是会员,如果是会员的话,则需要一个功能模块来记录会员的信息,所以前台包括以下几个子模块:图书的浏览、会员账户、登录、注册等。后台管理模块分为图书管理、分类管理、订单管理、系统管理、会员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Bryan Basham,Kathy Sierra,Bert Bates.Head First Servlets & JSP[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0

[2] Martin Bond,Dan Haywood,Debbie Law,Andy Longshaw,Peter Roxburgh.21天学通J2EE [M]. 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图书分类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三层架构;

1、概述

现今,随着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书籍文献越来越多,图书馆馆藏书籍的增加,图书馆日常书目、期刊入库、图书分类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等日常工作日益繁重,很多时候需要多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相同的工作,因此传统的图书管理软件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需求。随着Web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图书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通过网络化实现了图书馆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2、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在进行设计和开发前需要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是图书馆日常工作及借阅者需要,具体的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如下:

用户要在图书馆借阅书籍需要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建立节约账户,并办理借阅卡,借阅账户中存储借阅者用户的个人信息。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日常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借阅、归还等操作。用户还可以通过Web查询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各项详细信息、个人借阅信息等内容。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新读者建立借阅账户,给借阅者办理借阅卡,借阅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借阅、归还图书,不同类别的读者可借阅图书的范围、数量和期限不同,可通过Web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当用户借阅书目超过既定数目时不能再进行图书借阅。当用户图书借阅超期时,需要支付超期罚款。图书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书籍的录入,并对馆内已经存在的图书信息进行更新修改工作,图书馆馆藏地点信息的录入。普通图书馆工作人员使用图书管理系统给读者进行借阅卡办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超期罚款等工作。

根据以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得到系统的两大使用对象:借阅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

2.1借阅者功能需求分析。借阅者通过用户账号、密码进入到用户主界面,在该主界面用户可以查询编辑个人信息,可以查询当前用户借阅信息。用户使用图书查询页面查询图书相关信息及馆藏地点。

2.2图书管工作人员功能分析。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照角色分为:图书馆日常工作人员、图书信息录入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系统超级管理员。

图书馆日常工作人员功能需求:通过管理员账号、密码进行图书信息查询确定当前想要借阅图书的状态,对图书进行借阅、归还、超期罚款和缴纳等操作。

图书馆信息录入人员功能需求:通过管理员账号、密码进入到后台管理员界面,能够完成出版社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馆藏地点信息管理等操作。

图书馆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员账号、密码进入后台管理员界面,能够完成管理员信息管理、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图书信息查询、馆藏信息查询等操作。

系统超级管理员:能通过超级管理员账号、密码对系统所有的功能进行操作,能对系统进行基本设置等操作。

3、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在软件开发中最常使用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层架构。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查找等。

根据图书馆日常工作内容,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结构分为两部分:用户借阅模块、图书馆管理模块。本系统基于平台,采用三层架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及各个层包含的类如图1所示:

3.1 用户借阅模块设计。用户借阅模块功能: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借阅信息查询、馆藏图书信息查询等。

3.2 图书馆管理模块设计。图书馆管理模块功能:借阅者类型管理、借阅者信息管理、管理员类型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出版社信息管理、馆藏地点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超期管理等。

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主要保存图书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数据集合,因此本系统的数据库根据系统各模块的功能需求主要由以下几个表组成:借阅者类型表、借阅者信息表、管理员类型表、管理员信息表、出版社信息表、馆藏地点信息表、图书信息表、图书借阅表等。本系统使用SQL Server 2005实现数据库表设计。

5、结语

上一篇:美术素质教育范文 下一篇:审计前沿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