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赔偿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0 10:26:42

土地赔偿管理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 和谐 制约

中图分类号:TE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145-01

油田土地补偿工作,是油田建设按照国家、省、市、县、乡等土地法律、法规、政策,需要地方党委、政府配合协调进行的土地征、管、用工作。笔者根据采油八厂土地补偿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开展好油田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工作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开展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一)土地补偿费定义。土地补偿费是指:因国家征收土地对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及人口利益造成损失的补偿。按照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土地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个人)用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土地补偿费的补偿对象是土地所有权人(自然人和法人)。

(二)开展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工作的内容。采油八厂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工作:一是土地补偿费管理有关制度建设情况;二是土地补偿费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三是土地补偿费使用程序即现场管理及补偿费标准执行情况;四是土地补偿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三)开展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工作的意义。坚持以油田建设为中心,认真执行土地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探索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强化协调配合力度,克服征地规定周期与实际操作周期矛盾大、征地地域跨度大的困难,积极推进土地征、管、用工作,做到征地及时到位,保证了油田生产建设用地需要,为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提供了有效保障。通过对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及内控体系。区分了管理责任,规范土地补偿费的使用和管理,促进土地补偿费更加科学、合理使用,进一步提升土地补偿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用。

二、采油八厂油田用地特点

采油八厂生产建设用地由于它的区位因素决定,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涉农性突出。采油八厂地处油田,征用的土地全部是农村集体土地。从实际情况看,油田生产建设用地全部涉及黑龙江省安达市、大同区、肇州县和肇源县等四个市区县的三十七个乡镇一百多个村屯的农村、农业、农民的集体土地。

(二)主体性突出。油田征地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地方性法规。目前,油田生产建设用地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临时用地许可证》和永久征地报批文件等六方面资料。因此征地工作的70%工作量在地方政府。

(三)特定性突出。油田生产建设用地项目,当年下计划,当年出设计,当年征地,当年钻井,当年基建投产见效益,当年结算。征地工作被压缩到极短的时间内。此外,如遇到大面积高价经济作物、林地等无法避让的施工环境,同样给征地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开展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工作的主要做法

在工作中坚持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与为生产服务相结合,把发现问题作为入口,把解决问题、预防出现问题作为工作归宿点;在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补缺”、“完善”机制漏洞;在多创产能、效能上添动力。具体做法:

(一)根据土地补偿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监察。采油八厂的土地赔偿工作分为两个方面:生产用地(各单位临时用地)补偿和计划用地(产能、压裂大修等)补偿。其中,对生产用地补偿检查采取普查办法,检查率100%;对计划用地补偿检查采取抽查办法,检查率20%。

(二)认真检查各项资料,不放过每个赔偿“节点”。首先从报备入手,调查了解土地赔偿面积、地类、青苗等地面附着物的赔偿标准,检查所属单位发生大宗占地上报厂土地管理部门的相关手续,存档备案情况。然后按照土地赔偿标准,对每份“土地费、税补偿(助)书”及“占地认定书”中的每个项目的每个赔偿标准进行逐个计算、累计相加与“生产用地汇总表”进行比对。最后与“生产用地赔偿书”、“付款委托书”和财务凭证进行逐个对照,检查是否相符。

(三)深入现场,实地检查赔偿占地情况。重点检查赔偿面积大、现场位置特殊、地面附着物特殊(如种植烟,瓜地、树木等)等项目。通过与土地管理人员、用地单位人员、被占地方人员描述,指认现场,核实土地赔偿面积,当场比对“土地赔偿认定书”。对存在疑议的,听取现场各方人员意见并做好详细记录。

四、土地补偿费管理需要完善的方面

笔者通过开展土地补偿费监督监察认为,要做好土地补偿费管理工作,应从以下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和完善。

(一)需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横向沟通配合。计划部门提供施工计划并落实土地费概算;规划设计所提供图纸;土地部门组织办理用地手续;用地部门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处理泥浆坑、震动、粉尘污染等问题。各单位在各自的环节完成相应的工作,形成整体联动,使管理更加流畅。同时要形成配合管理制度,使管理更加规范。

(二)积极谋求地方政府支持。征地工作是需要地方政府部门配合完成的,要加强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征地工作中,做到疑难问题的快速、及时解决,缩短征地工作的手续办理时间。

(三)统筹兼顾减少费用支出。可以利用荒地草原的,尽量不占用耕地,合理避开高价作物区和农用设施,尽量避免造成三角地、短垄地,减少额外补偿。将钻井临时用地与油田后期基本建设相结合,钻井行车路线尽量与后期设计道路相重合。在土地征用期限内,后续施工试油、压裂、射孔、作业、测试、基建暂设等优先放置在前期钻井井场内,减少额外占地,重复补偿。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征收;对比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63-02

1 中日土地征收的概念和法律框架

1.1 征收的概念

日本土地征收,是“为特定公共事业之用,而强制性取得私人特定财产权的活动或制度”。因日本是实行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和公有的土地占不到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且多为不能用于农业、工业、住宅的森林地和原野。所以政府为了进行国家的经济、文化、军事建设,为了兴办社会的公共事业,在必要时通过对私有土地有偿的强制性征收,实现对公益事业用地的最大保护和促进。

1.2 征收的法律依据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准则,制定了私有财产的关系基准。日本土地征收制度采用了目前世界主要立法形式之一的独立式,制定了《土地征收法》,它独立于土地法而单独以法律形式存在。目的是:为了全面地协调国家的公共利益与私有财产权利益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国家有限的土地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合理利用。“土地征收法”对国家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协调国家全局性利益和个人私有财产利益的重要法典。日本的“土地征收法”颁布以后,日本还陆续颁发了一系列辅的法规,保证土地征收合法、有序进行。

我国并非日本独立式的立法形式,也非一些国家采取章节式的方法,即将土地征收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为土地法的一个章节处理。同时我国目前并没有《土地法》,只有《土地管理法》。所以土地征收以《宪法》为基准,以《土地管理法》、《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等为目前土地征收的法律依据对征收进行补充和解释。因为法律并非很完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仍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征收审查、征收补偿、征收纠纷裁决、强制救济等。

2 中日两国土地征收要素对比分析

2.1 对两国的“公共利益”比较分析

公共利益原则是每个国家进行土地征收的先决条件,体现在宪法等相关法中并要贯彻到征地程序的始终。日本宪法中的征收权的行使也必须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何为“公共利益事业”的项目进行详尽的列举式,在土地征收法中罗列出35种可以征收土地的项目,并且几乎每种“公益事业”均相应有一部法律来约束,详细地囊括了国家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公共利益。政府没有任意行政权,不可能出现“因公之名”而为私益发动征用权的现象。所以日本对公共利益的严格界定和对公益事业的认定。

在我国,则是公共利益概念内容不明确,行政大量自由裁量权无法得到限制,导致土地征用权被滥用。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是对什么是“公共利益”还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可见,我国实行的也是概括式规定。这种概括式使得公共利益范围宽泛,为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自由裁量的权力提供了方便,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工商业、房地产等经营性项目用地也可通过征地途径获得土地使用权。土地征收权的滥用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日本立法经验,将“公共利益”的目的严格要求起来。

2.2 对两国的土地补偿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

日本的土地征收补偿原则上以相当补偿为准,但在实践中多以完全补偿标准确定土地补偿费,即当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须征收土地时,国家根据被损利益的性质、范围、程度、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给予全额补偿。日本对赔偿的类别和方式做了很详尽的列举。征用损失的补偿原则为:(1)项目人支付原则:土地的征用造成土地所有人和关系人的损失时,征用土地的项目人要赔偿土地权利人的损失。(2)分别支付原则:项目人赔偿损失时,只要能够分别进行损失评估,则要对土地所有人和关系人分别进行赔偿。(3)按正常市场交易价计价原则。(4)现金支付原则:对于损失,原则上要用现金进行赔偿。也可以通过土地征用委员会裁决,采用提供替用土地的方式进行赔偿。(5)赔偿金先付原则:赔偿金必须在土地权利人失去权利之前支付。

赔偿方式有五种:(1)征用损失赔偿。即按被征用财产经济价值的正常市价计算赔偿额,一般参考较近地区的交易价格确定。(2)通损赔偿。即对权利者因土地征收而受到的附带性损失进行赔偿。(3)少数残存者补偿。水库等大型公共事业建设,使建设地区的社会本身遭受破坏,多数人要搬迁,但少数人残存下来。对这些残存者因脱离生活共同体而造成的损失,应给予适当赔偿。可见,日本的征收补偿范围较广,补偿标准较合理。

我国宪法对土地征收之补偿原则无明确的界定,但《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规规定,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必须向被征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及青苗补助费等,并妥善安排好被征地单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可见我国采用的是适当补偿法。补偿的范围比较小,仅仅限于与土地有直接联系的一部分损失,残余地损失和其他间接的损失没有列入补偿的范围,计算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并且前两项补偿费不直接发给农民,补偿内容事实上只有两项。所以,补偿范围不可以除了表现在补偿未包括因征收土地的集体组织和农民的间接损失,也忽略了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2.3 对两国的土地征收程序进行对比和分析

日本土地征收之所以很好的落实,除了建立了合理的补偿机制外,还有一套土地征收法规体系,具体规定了土地征用的程序及征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征地出现问题时解决的办法和程序,从而规范了各征地主体的行为,充分保障被征地所有者的权利,也为征地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法律救济和援助。日本“土地征收法”明确规定,征收或使用土地的公益事业,必须遵循法律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土地的征收或使用。土地征收采用具有透明度的申请、听取意见、审批、公告、通知、裁决等程序。程序通过各种条件对征收双方进行一定约制,达到在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私有土地的安全和土地所有人利益的目的。依据“土地征收法”规定,公益事业项目人进行土地的征收和使用时,则主要通过以下几道程序:(1)政府对公益事业项目进行资格认定;(2)项目申请人编写土地调查报告;(3)征用委员会对征收或使用土地的具体事项进行裁决。完善的法律体系保证了征收程序合法有序地进行。

我国并没有一部具体的土地征收法来规范土地征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土地征收的程序就以《土地管理法》为主,以行政法规和各部门规章为辅。但同时,这些立法对征地的目的、程序、补偿以及征地纠纷的解决等问题缺乏具体的规范,导致征地随意性很大,补偿安置存在极大的后遗症,土地征收过程中引发的事故也无人承担。其现有程序缺陷:一是程序种类繁多、交叉重叠;二是流程冗长、步骤繁杂;三是盖章繁多、搭车收费;四是资料量大,报件复杂。另外,按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有关部门批准征地要有公告程序,在征地前给予农民知情权与参与权。但可以看到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并没积极听取农民意见,公告内容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与垄断性,农民只能被动的服从。

3 日本土地征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1)严格限定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征地范围。

国家行使土地征收权是为公共利益服务,其范围应该局限在基础建设、政府机关用地及为公益事业服务的公共用地。日本通过详尽的列举式对公共利益范围加以限制,在土地征收法中列出35种公益性用途,进而严格限制征地的目的,对政府征收土地的权利形成较强约束。因而我国也应该尽可能在立法上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使得公益性用地点种类得以明确。同时要将用地目的严格区分为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增设公益目的的认证程序。

(2)完善补偿制度。

征地补偿是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内容,也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对于这项制度的完善有着更大的意义。如上所述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依照市场原则,提高土地的补偿范围和标准。例如: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是按被征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倍数计算,但这是一种与市场无关的政策性标准。以倍数计算难以体现级差地租导致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没有了土地发挥的保障功能,在货币上也难以得到合理赔付。所以就要重新确定新的符合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的补偿金。

(3)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程序。

科学合理的征收程序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土地征收法规体系来保障土地征收到合法进行。我国也要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程序,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完善救济机制。在整个土地征收过程中,保证被征收者在征地行为过程中的参与,让他们在征收的目的性、征收的范围、征收补偿安置和征收补偿安置费用的使用、管理等方面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即做好事前公告,事中听证,事后救济工作。

中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没有条文规定个体土地使用者在对国家征用的命令或赔偿金额发生异议时提出申诉的权利。但征收作为政府强制取得私有财产的损益,会对使用者造成不同形式的损失,因此必须通过法律设定有效的救济途径,这是保障私有财产权的最后防线。征收的救济是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因政府实施征收而受到侵害时的防卫手段和申诉途径。征收引起的纠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征收行为的合法性存在质疑引起的纠纷,主要包括征收主体、征收目的以及征收程序等是否合法引起的纠纷;二是因补偿问题引起的纠纷,主要有补偿的标准、数额、方式以及补偿费的归属问题引起的纠纷等。因两者引起的纠纷,都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同时在诉讼中,法院要加强宪法审查和行政审查。

参考文献

[1]汪秀莲,王静.日本韩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及其借鉴[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2]姜贵善.日本的国土利用及土地征用法律精选[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3篇

一、合理布置新井井位,虽然开发需要地上服从地下,但是濮城油田做到了兼顾地面生产建设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用地

濮城油田是中原油田分公司最大的油田,地理位置特殊,油区内分布着130多个自然村,村庄密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油区生产环境复杂,油田生产施工困难多,难度大,特别是占用土地直接影响油田的生产和发展。所以从布置新井井位着眼,濮城油田各部门就多方结合、合理定位,土地管理办公室在这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井位要选准,在连同的或相近的区域内钻井,能多钻一口井决不少钻一口井,能一批上钻的决不分两批或多批上钻。比如在原采油一矿辖区濮城镇北街村境内1997年上半年相继上钻了(6-123、6-127、7-43)3口开发井。节约两趟搬家运费就达5万余元,管线、阀组、电缆占用土地统一规划,这样做到了合理利用土地,节约了成本,大约减少工农赔偿、协调费用14万元,并且工作一步到位,即提高效率又节约成本。此外,对基层单位的生产管理(如巡回检查等)也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2、新区块内或新区域内钻井,坚持能占一个乡镇的土地就不占两个乡镇的土地,能占一个村的土地就不占两个村的土地。为的就是减少土地纠纷,保证土地整块耕作,切实保护土地。

3、老区块内钻井,做到尽量占已征老井场的土地。查清征地档案资料,掌握已征井场、生产路的土地面积、界址,在工程、地质方案的可行下,减少新占土地的面积。目前油田钻井使用土地面积一般约10亩,目前每亩土地年产值是1350多元,由此可见节约用地不仅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而且直接关系着生产成本。

二、强化管理,做好土地复垦退耕工作,既珍惜土地资源,又降低油田赔偿费用

濮城油田在30多年的生产建设中,输油、注水管线不断老化、腐蚀,致使注水管线穿孔频繁,甚至突然破裂;另外不法分子在输油管线打孔窃油,也使管线中的油、水泄漏,造成了污染土地的现象发生;加上油田钻井泥浆池、作业施工污染,联合站、计量站多次拉、排油水污染。就此一项造成濮城油田青苗赔偿每年达数百万元。

由于油和污水污染,采取一般复垦措施,难以恢复到原来的耕种条件,有些污染严重的土地,赔偿已超过10年以上,不仅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浪费了土地资源,同时新的污染土地仍在形成。这与国家及新《土地管理法》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结合油田当前生产形势,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是油田责无旁贷的义务。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国土部门、油田土地管理办公室、及有关高等院校的支援下,对钻井泥浆池开展了污染土地复垦工作。根据研究,采取综合治理方案:配置土壤改良化学制剂,进行翻耕、平整、晾晒土地,即采取化学制剂与物理机械翻挖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每口井的泥浆池大约占地1亩,采取复耕治理需3500元;加上三年一次退耕赔偿给农民的赔偿款(1350元/年产值×3年=4050元);每口井泥浆池退耕复垦共计3500元+4050元=7550元。如果不进行退耕复垦,按目前建设用地征地标准计算每亩土地征地费用约15万元。

除新井泥浆池之外的土地污染,以往沿袭的赔偿制度是按临时占地常年赔青苗处理,当地青苗赔偿年亩产值现为1350元/亩,而农民正常耕种情况下,收获的农产品扣除投工、投料的成本低于赔偿所得数额。因此产生了“种地不如赔产”的思想,对土地复垦持消极态度。主要表现一是不愿耕种经治理后的土地,对复耕后的土地不施肥浇水,粗放管理,甚至放养啃青;二是有意将污水排入地里的现象,形成二次污染;三是不法分子窃孔打眼偷油窃气造成污染;四是污染土地长期闲置,农民坐等赔偿。

以上给复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濮城油田对上述问题,反复研究,进行群力群策,制定出有关规定,对污染土地采取“挤出有限的成本”对其进行一次性补偿处理,并做到不种不赔,这样迫使农民种地,正面带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各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在生产计划及实际生产中做到纵横密切联系,统筹安排,深挖潜力,减少用地

随着濮城油田生产建设和发展需要,为全面完成油气生产任务,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每年油水井作业检修、检泵和各种大小型措施不断实施,地面配套工程、工艺流程及各种管网随其不断建设。在油田生产建设管理中,各部门技术人员及决策者对论证、筛选、优化措施方案上已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大量工作,为油田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在实际生产建设施工中,所涉及的点多面广,一个设计方案牵涉到许多环节。如果不周密计划,统筹安排,不仅造成误工、窝工,而且还会浪费生产成本,浪费土地资源。比如濮7-37井在1998年躺井时,因地质、工程技术人员提前分析筛选,该井已有射孔方案,故结合此次躺井上了射孔措施,即扶躺井又抢上了措施,既减少了工作量,又节约了成本。其实在油田生产施工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象地面建设就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新井上电缆、管线等,如规划、协调、结合到位,可以节工省料,还可以减少用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为此,建议生产管理单位和地质、工程等科研部门及后线生产服务单位要密切结合、纵横联系、上下沟通,提前计划布置,做到科学管理、统筹安排,最终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油田综合效益。

四、精细日常生产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濮城油田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加强重点油井、输油管线的看护,防止不法分子打孔偷油窃气,挽回油田效益流失,减少污染增加的赔偿,降低负面影响,减小额外的劳动强度。其次对重要地段的已老化腐蚀的管线进行有计划的更换,防止腐蚀破裂、穿孔,造成大面积的污染,破坏土地,增加油田赔偿成本。另外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加,投入使用的管线时间较长,易穿孔腐蚀,我们建议加强夜间生产管理,采油井站夜间值班人员应加强,做到加密巡线检查,防止穿孔大面积污染土地造成高额的青苗赔偿。

以上是我们在多年的对外协调、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不到之处和错误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倪瑛 刘怀琴提高油田建设施工用地管理水平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 第5期

[2]夏承斌 高辉节约油田站场用地有效途径的探讨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 第8期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4篇

一、油田与地方政府矛盾的成因分析

1.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导致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的所有权的使用和他项权利的归属,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依法包括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我国,土地归属于国家,很多国有矿山企业土地利用方式是行政划拨,没有形成有效的土地交易市场。而且,我国当前土地管理法允许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出让土地的使用权,但并未考虑到应把所有的国土资源所有权进一步划分,即土地资源所有权模糊。资源所有权划分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油田与地方政府间的矛盾。

2.传统的财税制度,导致地方财力不足

油田所属地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石油企业的税收。就其比例而言,中央财政在总的税收中所占的比例约为77%,省级财政约占总税收的18%,其余部分上缴油田所在地区财政: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但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仅为5%。地方政府石油权益分配的过少,直接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的效果,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因此,出现了财政制约着地方政府,导致难以承担企业移交的办社会职能的问题,阻碍了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步伐,影响了社会公共事业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稳定环境的创造。

3.利益分配不平衡造成的行政权力滥用

石油行业是大型国有企业,它的收益大部分归国家所有,而地方政府的收益却十分有限,上缴的如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营业税等基本属省级财政;余下只有少量的税费,如城市维护建设税留在市级以下财政,特别是在行政级别比较低的地方政府,只享有油气田企业因勘探、作业施工等行为所缴纳的耕地占用费、青苗赔偿费等少量收益。这样就形成了油气资源的收益大部分上缴给国家,很少一部分留在当地,形成了地方与中央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而当地政府也担负着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为了保证自己财政收支的平衡,难免会利用他们掌握的权力,设法参与石油资源利益的分享,出现了多部门乱收费、的现象。

二、当前处理油田与地方纠纷的难点

1.产业结构调整对油田正常生产建设带来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税的免除高新农业及亩产值的逐年提高,加大了油田占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地方政府与油田作业区的沟通不及时,如在将要大惊的土地上耕种,加大了青苗赔偿的费用,在赔偿费用上企业又难以给与合适的赔偿。部分油管老化,加之盗油分子的猖狂盗油行为,导致地方可耕种土地的减少,从而加大了油田与地方纠纷处理的难度。

2.油田企业缺乏专门的赔偿机构,赔偿标准不规范

油田生产的方式是各单位各工种联合施工,由于内部管理采用纵向管理,同时存在许多独立经营的二级单位,自身决策的权限较大,为了本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往往采取一些灵活变通的补偿方式。如在钻井施工的过程中,钻井单位为了抢时间、拿进度、争效益,在打井占地补偿上往往高于采油厂补偿标准。在为采油厂施工的油建等施工单位,由于是“外来户”,地方索赔的价格人为抬高,否则便影响正常的施工。而各平级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商,在赔偿标准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赔偿价格高低不一的现象。而地方部门往往以相对高的价位作为赔偿标准,导致采油厂的工农费用越抬越高,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3.油区内部用地制度不合理,造成重复补偿。

目前钻井打井,每口井征地3.1亩,在用地管理上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土地,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遗留问题,如当初的计划不周全,造成施工过程中土地不够用,导致重复征地的现象。

三、处理好油田与地方纠纷工作探讨

1.处理油地工作中原则性与灵活性

在处理油田与地方纠纷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坚持原则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原则性是指在处理油地纠纷工作中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事,既不能损害企业利益,更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灵活性是指在相应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照顾地方利益,从而处理好油地纠纷工作。在处理相应问题的过程中,油田工作人员要切实深入到田间,真正了解赔偿的有关问题,如征地面积﹑污染面积﹑青苗面积等。赔偿标准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准则,尽可能地照顾当地农民得利益;当然面对地方政府的不切实际的赔偿时,油地工作人员应坚持用法律维护自身企业的利益。为此,提高油地工作人员处理由地工作能力,石油企业要经常组织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业务培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依法维持自己的权利。

2.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解决油地纠纷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油田的土地和国家土地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合理解决。首先,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转让土地使用权采用一次性买断的方式。油田因为大多数在市中心地段的土地,有升值潜力,转让的方式采用一次性买断土地使用权,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其次,规划区内的工业生产用地应分为两大类分为:直接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或从事辅助生产用地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这些公司应该继续享受国家的土地分配政策;依靠油田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而发展的经营企业,是油田改制和剥离的重点,应改变其土地性质。然而,鉴于其有限的偿付能力,与企业改制同步规划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有偿使用。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土地应根据国家政策免征土地使用费。四,油田住宅用地,要区分不同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土地增值慢的领域包括在福利住宅用地,应继续享受分配土地政策,土地增值快居民在收入较高的地区单一的土地使用权。采用多种方式来处理土地问题,以发展当地经济,不仅增加政府的土地收入,而且还解决油田的成本负担。

四、小结

油田与地方纠纷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导致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传统的财税制度,导致地方财力不足;利益分配不平衡造成的行政权力滥用。当前处理油田与地方纠纷的难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对油田正常生产建设带来影响;油田企业缺乏专门的赔偿机构,赔偿标准不规范。处理油田与地方纠纷的过程中应采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应采用多种措施解决土地问题,从而合理解决油田与地方的纠纷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天营. 建立油地和谐关系的实践与思索[J]. 经营管理者,2012,(4):323.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5篇

我国集体土地征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2、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原则。3、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原则。4、谁使用土地谁补偿的原则。

我国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包括:1、土地补偿费。2、安置补偿费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

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相关法律中“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界定。2、对非法占地行为的处罚力度过轻。3、征地补偿过低导致失地农民生活毫无保障。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导致上述问题的成因包括:1、为局部利益故意模糊“公共利益”的概念。2、农村土地征用权的滥用。3、征地程序中欠缺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农村土地流失严重。4、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不健全是成为引发纠纷的争端的主要原因。

对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1、要确立规范的征地制度标准。2、要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3、要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4、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程序,加强征地的民主性。5、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制度,合理安置失地农民。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概念的理解以及阐述了农村土地征用应遵循的原则和在土地征用时应补偿范围和标准。另外,根据我国目前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在“公共利益”范围界定,征用制度完善,补偿制度完善,规范政府征地行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公共利益”范围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程序

我国土地的所有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二是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与农村集体之间所有权的转移,它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给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应的补偿后,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

一、集体土地征用应遵循的原则。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并且在某些地区耕地又浪费严重。随着人口的逐年增长,耕地将继续减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在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中要做到这一要求,必须坚持:(1)加强规划,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建设用地(2)要优先利用荒地,非农业用地,尽量不用耕地(3)要优先利用劣地,尽量不用良田(4)加大土地监察和土地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制止乱占耕地的滥用土地行为。

2、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原则。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被征地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这不但因为征用土地是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而且因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一国的最高利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私人行使权利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而且在与社会公共利益相抵触时就得对私人利益加以限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建设即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因此应在贯彻节约土地,保护土地的前提下保证国家建设用地。

3、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原则。

集体土地征用意味着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丧失,意味着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收益利益的丧失,故用地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妥善安排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是对被征用土地的生产单位要妥善安排生产,二是对征地范围内的拆迁户要妥善安置,三是征用的耕地要适当补偿,四是征地给农民造成的损失要适当补助。

4、谁使用土地谁补偿的原则。

土地征用的补偿并不是由国家支付,而是由用地单位支付,这是因为,国家并不直接使用所征用的土地,也不是使用该被征用土地建设项目的直接受益者,而用地单位则兼具这两个因素,由其支付征用土地补偿是合理的。用地单位的补偿是一项法定义务,承担此项义务是使用被征土地的必要条件。用地单位必须按法定的标准,向被征用土地的集体组织给予补偿。

二、征用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和标准。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补偿费用。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土地补偿费,主要是因国家征用土地而对土地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土地投入和收益损失给予的补偿,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补偿费标准规定。

2、安置补偿费是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所给予的补助费用。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征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标准规定。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如房屋,水井,林木及正处于生长而未能收获的农作物等,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三、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相关法律中“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界定。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这些规定都强调了征用的前提必须是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也就是说,只为某个或某些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利益需要,是不能征用集体土地的。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建设项目用地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或界定哪些项目用地不是为“公共利益需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征地审批程序的规定,可以间接推断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城市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需要占用土地,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应当属于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而事实上,为实施城市规划分批次征用土地后,由哪些具体的建设项目来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谁申请使用,就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出让或划拨给谁使用。这里面的“公共利益需要”尺度很难把握。

2、对非法占地行为的处罚力度过轻。目前已查处的大量违法批地占地案

件,往往是未批先征,未批先用,事后再补办手续。即使被查处了,也常以“生米煮成熟饭”为由,再补办手续,做善后工作,最终实现征地占地的“合法化”。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现违法占用土地案件4.69万件,结案2.78万件。然而,只有193人受到行政处分,62名违法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16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处罚率仅为千分之几。既破坏了司法的权威性,也没有使违法者受到震慑。

3、征地补偿过低导致失地农民生活毫无保障。在对农村土地进行征用后,政府通常给予四种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前两种费用是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后两种费用则是给地上附着物及青苗所有人的。国家在对农村土地征用后,受偿的主体主要是集体经济组织,而个人承包经营农户不能作为受偿的主体,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受偿,失地农民不仅丧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且丧失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成了多余的劳动力。加之没有配套措施安排其生产和生活,造成农民失地又失业生活极度困难。

四、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导致上述问题的成因。

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为局部利益故意模糊“公共利益”的概念。我们并不否认为了公共设施和公益事

业建设需要牺牲部分人或集体的利益,但不得不对征用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征地适用的范围、征地的程序和损失补偿产生了质疑。国家征用权的滥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强制转移,产生了明显的不公平:政府以低补偿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又以拍卖、出让等形式高价转移给土地开发商。把这一行为认定为了“公共利益”,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该行为使农民的私权利受到侵害,另一方面,被征土地的利用率也远远不及农民对自己土地的利用率。2、农村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农村土地的征用主要针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其中也涵盖了一部分农民个人承包经营的集体土地。对农村土地的征用也主要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和农民个人的利益。有的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幌子,以较低的补偿强行征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甚至要求村集体单方解除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强行征用农

民承包的土地。当农村土地被肆意的征用,社会上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群体-“失地农民”,他们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寻求不到新的生存出口,于是,他们不断地上访、告状,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征地程序中欠缺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农村土地流失严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征用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这是征用农业用地的基本程序,但在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不按审批程序进行。我国的广大农村中,县、乡、镇政府对农村土地享有着绝对的权力,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所有,但县、乡、镇政府部门却是所有者主体的代表,同时又是征用土地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在涉及农村土地征用的决策上需要听从于政府,由于在征用程序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时候便会出现政府擅自占用土地、买卖土地等非法转让土地和越权审批,或先征后批,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占地的现象。由于农村土地征用费低,很多土地在被征用后由于种种原因被闲置,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致使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4、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不健全是成为引发纠纷的争端的主要原因。

首先,行政补偿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但未规定应给予相应的补偿。与宪法此规定相配套的法律规范对于补偿制度的规定也不完备。如《环境法》、《水法》、《草原法》中只有各种禁止性、限制性的规定,但却未规定应当给予何种补偿的规定。其次,补偿办法规定不合理、不科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较差。《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征用前三年该地前三年的平均产值的六倍至十倍,对安置费的补偿规定为最高不超过十五倍,两者相加不超过三十倍。这样的规定能否合理体现被征用土地的实际价值令人怀疑。据权威部门统计,

近三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达9100多亿元。这其中又有多少真正补偿到了农民的手中呢?

五、对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

1、要确立规范的征地制度标准。

在实际征地过程中,之所以出现损害农民权益和农地非农化失控的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征地的指导思想有偏差,目的动机不纯,往往是出于利用土地做无本买卖,以求尽快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加快建设,或者为了体现个人政绩。其实,规范的征地制度应具备两项基本功能,或者说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具备保障农民权益的功能,以确保农民在失地的同时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居住、就业、医疗和养老的条件;二是具备控制农地非农化趋势的功能,将农地占用纳入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土地资源、实现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这是衡量征地制度是否科学、合理、规范的唯一标准。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并作为实施征地过程的指导思想,辅以切实措施,才能确保在推进城市化过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确保农民权益和有效地实现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

2、要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由于“公共利益”概念的抽象性,而我国现行法规对“公共利益”的范围未作出明确界定,这为任意解释“公共利益”、扩大征地范围留下了空子,以至于出现“公共利益”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往里装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这类现象,参照国际上有关国家《征地法》的规定,有必要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作出明确限定,主要包括:(1)、国防、军事需要;(2)、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修建的铁路、公路、河川、港湾、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需要;(3)、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修建的铁路、公路、河川、港湾、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及环境保护等建设事业;(4)、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修建的机关,以及以非营利性为目的的研究机关、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公共利益”具有动态性,为如何把握“公共利益”带来了一定难度。所以,应倡导、重视社会民众的参与权、选择权。对于社会普遍承认的、独立于社会和国家现行政策之外的公共利益用地项目,如有关国民健康、市政基础设施等,政府应严格按有关土地征收、征用法规办事,而对那些由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所引发的符合社会、国家急需要的相对公共利益项目,尤其是有争议的项目,则应建立特定的制度,即通过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向社会说明其“公共利益”之所在,提倡由政府和全体民众讨论、认同。

3、要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

在对农民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它既是征收、征用的主体,又是补偿的主体。虽然,新修改的《宪法》对有关土地征用的条款作了重大修改,突出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但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强势地位并未有多大的改变,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权仍在政府,征地的程序仍掌握在政府手中,对征地如何补偿的决定权还是在政府。因此,如何规范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构成了规范征地制度,保障农民权益的关键。为此,首先要严格控制政府的征地权力,理清征收、征用的界限。其次强化平等协商和监督机制。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而要征收或征用集体土地时,必须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主体地位。政府在对集体土地征收、征用的决策作出之前,必须与集体农民进行平等的协商,征得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同。再次要弱化乃至剥离政府与征地行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在征地和供地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利益空间。它构成了滥用征地权力、任意降低补偿标准的症结。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范、约束政府行为,弱化乃至剥离政府与征地行为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

4、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程序,加强征地的民主性。

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征用事关农民的生存,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程序,在原有的程序上还需要注意完善和增加几个步骤:其一应该加强对农村土地征用的审批程序。其二,应该增加农村土地征用的听证程序。在农村土地被征用时,农民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的土地被征用了。为了提高征用土地的透明度,防止在征用农村土地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应当增加听证程序以听取被征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意见,满足他们的知情权,提高征地的透明度。其三,加强农村土地征用的民主性。虽然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无权决定土地被征用的用途,但对征地补偿的确定及补偿费用的分配及使用,却有权进行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是少数农民的土地被征用,那么更有必要让失去土地的农民参与决策,如此才能更好的监督征地使用单位对土地使用情况,如果被征土地被闲置,农民当然地有权申请恢复土地的耕种,如此不仅达到了提高被征土地的利用率,还更有利于保护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

5、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制度,合理安置失地农民。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如何完善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土地管理法》规定的补偿标准中的“土地年产值”是个极不易确定的数值,各地差异也相当大,计算时主观性很强,不仅增大了政府自由补偿的随意性,而且在实践中征地的双方多数时是达不成共识的。因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补偿标准。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只有以土地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补偿的标准才较为合理,让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切实了解土地征用,参与讨价还价,如此才能满足、保障土地所有人和土地使用人的合法权益,支持土地的征用。第二,合理的给予安置。应该在给予金钱补偿的同时,对他们今后的生活给予安置。另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将一部分补偿拿出为失地农民办理保险,这也是维护他们合法利益可行的途径之一。第三,扩大补偿的范围。笔者认为在对农民的实际损失给予了补偿的同时,还应该加入预期的利益。预期的利益当然是很难确定,但是可以从失地农民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平均利润中予以确定,尤其是对于个人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户,承包期限还未到期,承包的土地就被政府征用了,他们的预期利益更应该给予维护。

参考文献资料:

1、《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

2、《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

3、《房地产管理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梁书文马建华张卫国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

4、《土地管理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梁书文黄赤东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

5、《土地管理法新释与例解》付强主编同心出版社

[内容摘要]:《婚姻法》第46条确立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损害赔偿请求权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侵权行为抑或契约解除行为,结合《婚姻法》第4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解释(一)》第29条作者认为应是侵权行为。该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除了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四要件外,还需具备一个比较特殊的程序要件即离婚,也就是侵权行为、损害事实、主观过错、因果关系、离婚。该损害赔偿权利主体应是离婚诉讼中的无过错方,责任主体应是有过错方,无过错方只能向有过错方请求赔偿,而不能向第三者要求。该损害赔偿既可适用于诉讼离婚,也可适用于协议离婚。本文就上述问题从法理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损害赔偿侵权行为离婚

序言

修改后的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46条确立了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体现了对弱者和无过错方的扶助保护,具有填补精神损害、抚慰受害方、制裁过错方的功能,是我国婚姻法修改中的一个突破,然而由于只有一个条文,而该条文又过于简约,以至于对该制度存有较大的争议,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的出台,使得该制度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就该制度仍需作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本文将从找寻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出发来探讨该制度的有关问题。

一、离婚损害赔偿之请求权的基础

损害赔偿系民法之核心,损害赔偿之发生有基于侵权行为的,亦有基于法律行为的。那么,对于离婚损害赔偿,其究竟基于侵权行为拟或法律行为?回答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探求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这需要对不同的立法条例进行比较。

就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而言,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是侵权行为。但如果仅根据婚姻法的第46条规定尚难下此定论,因为该条仅规定在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四种情形下,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从文义上看,并不能表明离婚损害赔偿的原因是基于离婚,还是基于四种情形下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原理,契约的解除和侵权行为均可以发生损害赔偿请求权。何者为请求权基础呢?笔者认为,如果仅依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只能把婚姻关系解除作为请求权的基础,否则离婚损害赔偿就毫无意义。但是随着《解释》的出台,该《解释》第29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于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46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通过该《解释》,可以得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是侵权行为。因为该《解释》第29条实际上是确立了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侵权损害赔偿诉权的限制,从而确立了我国离婚赔偿制度的前提。因此,可以说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实质是夫妻之间侵权损害赔偿诉权限制的解除。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许多外国的民法典中都有规定,如法国民法典第226条规定:“如离婚的过错全在夫或妻一方,则该方得被判赔偿损害,以补他方因解除婚姻而遭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日本民法典第151条第2项规定:“因离婚而导致无责配偶一方的生活有重大损害时,法官可允其向他方要求一定的抚慰金。”瑞士民法典第151条规定:“因离婚致无过失之配偶,其财产权或期待权受损害者,有过失之配偶应予以相当之赔偿。”纵观上述各国民法典之规定,虽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其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都是建立在婚姻契约原理之上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础均是离婚,而不是特定的几种侵权行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离婚损害赔偿,其实质就是侵权损害赔偿,而且是在特定情形下(限于婚姻法第46条列举的四种情形)的损害赔偿,这样就使得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难以充分发挥该制度应有的功能。

二、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由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是侵权行为,因此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根据民法关于侵权责任的一般原理,应当具备侵权行为、损害事实、过错、因果关系四个构成要件。同时,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9条规定,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只针对四种侵权行为,并且只能在离婚时提出,因此,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与一般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现对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分析如下:

(一)侵权行为

新《婚姻法》第46条明确规定导致离婚损害赔偿的违法行为限定在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与遗弃家庭成员这四种范围之内,除此之外的其他违法行为,在离婚时概不承担离婚损害赔偿。

1.重婚行为

重婚行为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这里所谓的“有配偶”,是指已经建立婚姻关系而言,简而言之,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这种婚姻关系的存在形式,一为法律婚,二为事实婚。法律婚是指办理过结婚登记手续而成立的婚姻关系。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取得政府机关颁发的结婚证书,夫妻关系才算合法建立。事实婚,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凡是男女违反结婚程序而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生活,群众也公认他们是夫妻的,都应认为是事实婚。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的,是名符其实的重婚。而事实婚能否构成重婚,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14日的《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前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明确指出: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这一司法解释,肯定了事实重婚仍可构成重婚。而事实重婚罪,既指前婚是法律婚,后婚是事实婚的重婚;也包括前婚是事实婚,后婚是法律婚或事实婚的重婚。①无论是法律上的重婚,还是事实上的重婚,都是违反一夫一妻制的严重违法行为,严重违反了婚姻义务,伤害了对方配偶的感情和身心健康,理所当然要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

2.非法同居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条规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一司法解释的含义,一是要求加害人有配偶,否则不构成侵权行为。二是共同居住不以夫妻名义。三是共同居住有一定的期间,即“持续、稳定”的一段时间。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的“同居”,与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条件的若干意见》中的“同居”概念是不同的。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同居”概念,是指男女双方均未婚而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根据具体情况,有的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有的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同居”概念,是指有配偶而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关系名义共同居住,主要针对的是“包二奶”现象,两个“同居”规定的内容完全不同。现实生活中,非法同居应作广义的理解,主要包括通奸、姘居。通奸是指与婚外异性,秘密自愿地发生两性关系的违法行为。姘居是指与婚外异性,不以长久共同生活为目的,非法临时公开性同居。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规定来看,非法同居似乎不包括通奸行为。通奸行为在我国新《婚姻法》中没有明确列入离婚损害赔偿范畴,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世界许多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瑞士等国家民法都规定夫妻之间有忠实义务,法国、瑞士、英国、日本、我国台湾、香港等民法,都规定通奸是离婚的法定原因之一。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民法还规定通奸是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之一。我国新《婚姻法》在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然而在第32条规定的离婚理由及第46条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理由中却不见通奸的字眼,是态度暧昧,还是有意回避?抑或是通奸压根儿就有能成为离婚及离婚损害赔偿的理由?笔者认为,通奸行为应当成为离婚的一个法定理由,情节严重的,还应成为离婚损害赔偿的一个法定理由。

3.家庭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不管就世界而言还是就我国而言,都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1992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5条规定:“禁止暴力手段残害妇女。”新《婚姻法》为了制止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在第3条再一次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何谓家庭暴力,新《婚姻法》没有作出界定。一般而言,家庭暴力是指丈夫对妻子所实施的暴力,这是狭义上的家庭暴力。广义上的家庭暴力泛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家庭暴力,基本上应理解为狭义上的家庭暴力,即主要是指丈夫对妻子实施的暴力行为,但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妻子对丈夫实施的暴力。国际上通常对家庭暴力的理解也是这样的。关于丈夫对妻子发生的暴力行为,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第2条界定为:“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据此,丈夫对妻子实施的暴力行为一般被认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妻子的身体所实施的伤害行为。二是给妻子的精神或心理方面造成的伤害行为。三是性暴力行为,即违反妻子的意愿,强迫妻子发生或有待行为。

对配偶一方实施家庭暴力,可能造成伤害,也可能没有造成伤害。对配偶一方造成伤害的,伤害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最低程度是什么,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只要对配偶一方实施殴打、捆绑、拳脚相加等残害行为,次数较多,在客观上给对方造成轻微伤害以上的,都应认定为家庭暴力。夫妻之间的偶尔争吵、打骂,偶尔的轻微殴打行为,则不应认定为家庭暴力,因而不能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4.虐待、遗弃行为

虐待是指配偶一方对另一方,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强迫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精神上和性方面进行摧残迫害的违法行为。虐待具有行为的持续性和手段的多样性特点。作为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虐待行为,不要求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刑法上规定的虐待罪,其构成以情节恶劣为条件。如何认识和理解“情节恶劣”,司法实践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一是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长。二是虐待次数频繁。三是虐待动机卑劣。四是虐待手段凶残。五是虐待特定的对象。六是后果严重。②

遗弃是指配偶一方对另一方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违法行为。离婚损害赔偿中的遗弃行为,其特点是:一是被遗弃的配偶一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加害方负有抚养义务且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三是加害方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也能够履行抚养义务而拒绝履行。对于因遗弃致被害人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的;在遗弃中又对被害人施行打骂、虐待的;基于玩弄女性,腐化堕落等卑鄙动机遗弃的;由于遗弃而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遗弃者经屡教而不改的,③则属于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构成遗弃罪。构成遗弃罪,司法机关在追究刑事责任后,被害人当然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不过,离婚损害赔偿的遗弃行为并不要求“情节恶劣”,只要有遗弃行为就可以。

(二)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配偶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使配偶另一方人身权益遭受损害的事实。损害事实有学者从侵害配偶权的损害事实出发,认为包括心理层次:一是合法的婚姻关系受到破坏。二是配偶身份利益遭受损害。三是对方配偶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四是为恢复损害而损失的财产利益。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8条规定:《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损害事实包括物质的损害事实和精神的损害事实。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四种侵权行为,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重婚和有配偶一方与他人同居的,主要是精神损害。这种损害赔偿的特点主要是精神损害赔偿,即赔偿受害配偶身份利益的损害,精神痛苦与精神创伤的损害,以及为恢复损害所造成的财产利益的损失。另一类是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的,损害事实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损害事实。物质损害应当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而不只是财产损害。这样,损害事实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三类。

《解释》第28条明确规定,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因此,损害事实既包括物质损害也包括精神损害。由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基础是侵权行为,因此“损害”仅指由于婚姻法第46条所列举的四种情形导致的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对于其他行为如吸毒、等引起的损害并不是离婚损害赔偿上的“损害”。同时,这种损害仅指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如果一方用自己的全部收入和家庭财产供另一方出国深造或攻读研究生,另一方获得知识或技能后与之离婚,由于离婚而导致的一方预期利益的损失就不能通过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获得救济。所以说,在损害的范围上,我国婚姻法规定得极为狭窄。西方国家则不然,如瑞士民法典的损害包括由于离婚所引起的所有财产权或期待权的损害。笔者认为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应加上此项。

(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夫妻一方的违法行为直接导致另一方受损害事实的发生,才符合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要求。

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有人认为因果关系是“妨害婚姻家庭关系违法行为导致夫妻间的离婚。”⑤有人认为是“违法行为和感情破裂之间有因果关系。”⑥有人甚至认为离婚本身就是一个构成要件,是“构成离婚损害赔偿的程序意义上的要件。”⑦笔者认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是侵权行为。在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具有必然的联系,而不会是别的构成要件。离婚作为离婚侵害赔偿的一个实体构成要件,显然不符合侵害权行为构成要件的要求。因为如果把因果关系看作是违法行为与离婚之间的因果关系,就等于离婚是损害事实的全部,那么,妨害离婚关系的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物质上的损害和精神上的损害就没有任何意义,离婚损害赔偿就因为没有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事实而无须赔偿,这样理解因果关系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离婚既是损害事实的内容,也是因果关系链条中的必要环节”。离婚只是行使离婚损害赔偿的一个程序条件,不是一个实体构成条件。

(四)主观过错

在民法上,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之一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个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中,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应为故意形式,不包括过失形式。虽然民法中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范围仅以过错之有无和损害之大小而确定,不因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不同。但是,在离婚损害赔偿中,区分故意和过失的意义在于,过失侵权行为不能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因为从我国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四种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来看,侵害行为人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侵权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不良后果,并希望其结果的发生。

违法行为人在主观上违反婚姻法律,破坏合法的婚姻关系,侵犯合法配偶的人身权益和身份利益,其行为在主观上的故意即为确定。

(五)离婚

离婚是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该程序要件,例如具有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但没有被判离婚,也就不存在离婚损害赔偿。离婚这一要件还要求离婚的客体是合法有效的婚姻,如果是无效婚姻,如婚前隐瞒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而导致的离婚,并无适用离婚损害赔偿之余地。同样,对于可撤销婚姻被撤销后也不适用该制度。当然,由于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质是夫妻之间侵权诉权限制的解除,因此可以说,离婚只是构成离婚损害赔偿的程序意义上的要件,而非实体意义上的要件。

三、离婚损害赔偿的其他法律问题

(一)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主体

《解释》第29条第1款明确规定,承担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赔偿责任的主体是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也就是说,无过错方不能向第三者要求损害赔偿。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是合理的,因为离婚损害赔偿和干扰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是两个法律问题。台湾地区的民法典对此也是分别适用不同的规定。王泽鉴先生将后者称为“干扰婚姻关系”,在这种情形下,受害人可否基于干扰婚姻关系向第三人请求非财产上损害赔偿,对此,台湾地区民法典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台湾法判例对此一直持肯定态度,只是对于所侵害的权益的类型上摇摆不定。

(二)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离婚损害赔偿既可适用于诉讼离婚,也可适用于协议离婚,因为二者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当然,在协议离婚时,是否给予损害赔偿,有当事人双方协议约定。如果协议离婚时,无过错方没有提出损害赔偿,可否在一定期间内再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笔者认为应该可以,因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初衷在于对弱者和无过错方的扶助保护,无过错方在协议离婚时,可能不知道其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为此,法律不能推定其放弃了该权利,应该允许其在一定期间内提出损害赔偿之诉。

参考文献:

①何恩光•《也谈事实重婚罪》,载《江西法学》1991年第3期。

②赵秉志•《中国刑法安全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394-395页。

③高铭暄•《刑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732页。

④杨立新•《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载《法学》2002年第7期,第58页。

⑤马原•《新婚姻法条文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392页。

⑥滕蔓、丁慧、刘艺•《离婚纠纷及其后果的处置》,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108页。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1998年以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一直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建设管理模式。自1999年开始,根据国家和水利部的要求,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管理,按照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模式运行,在确保工程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投资、提高工程效益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不能按合同确定的目标工期完成。对此,笔者拟提出以下不利因素及对策建议,仅供同仁参考。

1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

施工准备是建设单位为保证工程开工建设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征地及迁占赔偿、四通一平、必需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组织招标投标等。施工准备工作进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能否按计划进行。

2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

2.1个别工程设计前期勘察资料不全。黄河下游机淤固堤工程在黄河大堤沿背河布置,而背河沿线分布有大量的村庄,有的村庄紧靠大堤,在调查迁安及附着物赔偿时,因任务量大,勘察设计单位勘察时间较短,造成对个别迁安及附着物赔偿数量调查不全,致使建设单位赔偿过程中资金紧张,相应增加赔偿工作难度,部分赔偿工作长期解决不了,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

2.2迁占赔偿工作量大、面广。黄河防洪工程土地征用、迁占及附着物赔偿方面具有量大、线长、面广、涉及地域多、群众多等特点。迁占赔偿能否按时完成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按计划开工建设,是影响工程建设工期的关键因素。除了部分工程因合同工期制定不十分合理外,迁安及附着物赔偿数量不足而导致工期延误外,大部分是因为迁占赔偿工作不能按工程进度计划及时完成造成的。迁占赔偿工作不能及时按工程进度计划完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划拨不能及时到位,取得有关土地使用权较为困难。同时,从土地征用计划下达至工程正式实施,留给建设单位做赔偿工作的时间较短,也势必增加工作难度。(2)目前建设单位在征用土地时一般是和当地政府结合,由政府出面协调所属各相关部门,而黄河部门和当地政府在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政府部门在参与过程中,过去由于黄河防洪工程公益性的特点及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很支持;实行招标投标后,政府部门的各级人员对黄河防洪工程建设的认识有所变化,使迁占赔偿工作进度各不相同。(3)黄河防洪工程永久征地、挖地和其他临时占地用量大,且目前滩区人多地少的局面较为突出,仅能维持温饱问题和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尽管已按黄河防洪工程赔偿标准给予了相应补偿,但根植于农民心中的以土地为生的观念使他们顾虑重重,不愿失去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力。(4)机淤固堤工程所需挖地数量较大,且挖地较深,对土地破坏严重,按照新的土地政策,须对土地进行还淤复耕,而大部分挖地不具备复淤还耕条件,造成群众抵触情绪较大。(5)由于黄河防洪工程用地量大,方方面面的协调需要大量的人力,加之工作周期较短,建设单位在人员方面或在外业方面欠缺。

3措施与对策

施工准备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组织施工的一个重要手段。施工准备工作做得不好,不但直接影响工程工期,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导致索赔不断发生,增加了工程投资。所以建设单位要和有关单位密切协作,切实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3.1适当调整建设管理机构。由于黄河河道、堤防较长,每年的基本建设工程具有项目多、战线长、地点分散的特点,一个建设单位同时管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项目的建设,建设战线长的达180余km,仅靠地市河务部门来履行建设单位的职责,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应依托现行的建设管理机构,进一步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选择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和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正派、深入实际的人组建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处理迁占赔偿工作,做好施工准备。

3.2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建设单位在制定工程建设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工程的工程结构、工程性质,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工期,对一些特殊的工程(如应急度汛工程)应采用提前招标等方式,给工程建设留下充裕的建设时间,以便能确保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投资。

3.3加大地方政府的行政调控力度。黄河防洪基本建设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黄河河务部门直属流域机构管辖,与地方政府在行政上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而迁占赔偿工作直接涉及到地方的经济利益,所以迁占赔偿工作要充分依靠当地政府,解决问题注意策略,尽量讲政策、摆事实,加强宣传,讲清道理,取得相互理解,尽力提前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强调工作的主动性,取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必要时可以借助行政手段,来解决迁占赔偿问题。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7篇

2000年1月6日,A工厂以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50万元,并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抵押期限为6个月。2000年8月,因旧城改造、实施城市规划的要求,该宗土地由政府收回。在收回土地使用权过程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了报政府批准、通知土地使用权人等程序;在拆迁实施过程中,拆迁主管部门依法进行了公告。2001年1月3日,经政府批准,该地块使用权出让给了B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称B公司)。B公司向A工厂支付了350万元拆迁补偿费后,2001年8月办理了土地登记。商业银行在发现B公司开发行为后,到法院,请求判令:1.A工厂偿还贷款本息;2.认定该宗土地上设有抵押权,B公司受让土地无效。法院判决支持了第一项请求,同时判定抵押合同有效,商业银行享有就抵押土地补偿费的优先受偿权;B公司由政府出让取得土地使用权合法有效,驳回了认定B公司受让土地无效的请求。由于A工厂已濒临破产倒闭无力清偿债务,商业银行由于不能实现抵押权收回贷款,转而向土地抵押权登记机关――土地管理部门请求赔偿,其理由是:政府收回设有抵押权的土地没有通知抵押权人,侵犯了抵押权人的知情权;土地管理部门作为抵押登记机关对于经抵押登记的权利负有保护的义务,在政府收回土地时没有通知抵押权人,使得其无法就土地补偿费行使优先受偿权,因此应由土地管理部门承担赔偿责任。

分析

此案有以下需要澄清的问题:

1.设定有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政府能否收回;

2.收回土地使用权导致抵押权消灭,法律对于抵押权应如何进行保护;

3.抵押登记机关在收回土地使用权时,有无通知抵押权人的义务;

4.因政府收回土地,抵押权人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登记机关是否负有赔偿责任。

在现行法律制度下,笔者认为:

(一)政府为实施城市规划,可以收回设定有抵押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经划拨或出让给土地使用权人后,土地使用权人就合法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其权利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任何机关无权随意收回。但是,在发生了法律规定的事由后,可以依法收回。《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一)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二)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依照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从以上规定看,因实施城市规划收回土地使用权,一是要经有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二是要依法给予适当补偿,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条件限制。换言之,法律并未限制设定有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在这里收回土地使用权没有区分是划拨方式取得的,还是出让方式取得的,同样也没有规定有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不能收回,或者是收回应征得抵押权人的同意,或是给抵押权人以补偿等条件。因此,本案中,商业银行认为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侵犯了其抵押权,没有法律依据。

(二)收回设有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时,抵押权人可通过行使代位权,使抵押权得到实现。

对于收回土地使用权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法律仅规定了需要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是有权的人民政府的批准,对于具体的收回程序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规章,都没有详细的规定。那么,在因国家建设需要,收回设有抵押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时,抵押权人的权利应该如何得到保护呢?在这里法律规定了抵押权人的物上代位权制度。抵押权是价值权,即抵押权人在抵押物上设定抵押权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对抵押物的使用或收益,而是通过支配抵押物的交换价值以担保债权的实现。因此,抵押物虽改变其原有形态或性质,但只要还能维持其交换价值,就不会影响抵押权的实现。既然如此,抵押物的变价物或代替物在实质上就仍是抵押权的客体,抵押权人也就仍能追及至抵押物的变价物或代替物上行使抵押权。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变价物或代替物所享有的这种权利,即为抵押权人的物上代位权,而抵押物的变价物或代替物则为原抵押物的代位物。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将已设定抵押权的房地产列入拆迁范围的,抵押人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抵押权人;抵押双方可以重新设定抵押房地产,也可以依法清理债权债务,解除抵押合同。”显然在这里规定了抵押人的义务,即在抵押的土地使用权面临被国家收回时,抵押人应该书面通知抵押权人,并应该通过重新设定抵押或者是清偿债务,解除抵押合同。对于抵押人不履行上述义务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将已设定抵押权的房地产列入拆迁范围时,抵押人违反前述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不依法清理债务,也不重新设定抵押房地产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这就是说,抵押权人可以通过行使请求权得到法律保护。同样的类似规定也见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条,“在抵押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用的情况下,抵押权人可以就该抵押物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优先受偿。抵押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用的情况下,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未届清偿期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等采取保全措施”。也就是说,抵押权人可以就收回土地的补偿金享有优先受偿权,在债权未界清偿期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这样在担保法律制度设计上,通过规定抵押人的义务和抵押权人的代位权以及司法救济途径,建立了因国家建设需要收回设有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时对抵押权人的保护制度。

(三)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机关没有通知抵押权人的法定义务。

为了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法律规定了土地抵押登记时登记机关的主要义务是:在受理抵押申请后,要审查权属是否清楚、资料是否齐全等;设定了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登记机关不得为其办理登记等。但是,在政府收回设有抵押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时,没有规定登记机关有通知抵押权人的义务。

(四)登记机关在本案中没有赔偿抵押权人损失的义务。

登记机关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首先需要明确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在对于登记机关的错误登记的责任确定上,法律规定上并不明确,法学理论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具体讲,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采过错归责原则,即只有在登记机关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归责原则体现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中,该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因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过失导致登记不当,致使权利人受到经济损失的,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直接经济损失负赔偿责任。”这一规定需要登记机关存在过错导致不动产登记发生错误并导致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失时才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行政法学者一般称之为违法责任原则,即指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国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完全取决于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违法。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种主张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违法造成损害的,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都应当首先由国家机关承担民事责任。这是较之过错责任更加严格的归责原则。无论是采取哪种归责原则,在上述案例中,登记机关并无违法行为,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设有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不能收回,或是在收回时,登记机关需要告知抵押权人;同样登记机关依政府的决定,履行收回土地使用权,注销原土地登记,按照出让合同为新的土地使用权人进行注册登记,并不存在过错。

启示

(一)进一步完善对抵押权人的保护制度。

虽然在现行法律制度下,本案例通过分析并不能确定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但是事实上,由于抵押人的恶意行为导致抵押权人无法实现抵押权,抵押制度对于债权的保护显得薄弱而无力。况且其发生的诱因是由于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因此,需要弥补制度设计的缺陷,完善对抵押权的保护。比如规定在因国家建设需要收回设有抵押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时,登记机关对于抵押权人的告知义务。不动产登记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所作出的一种行政确认行为,以登记的公示力和公信力可以帮助不动产交易者对权利进行确认,对权利人给予更加充分的保护。

(二)抵押权人应注意及时行使权利。

在对抵押权的保护上,抵押权人不能消极地依赖于登记机关,应对自己的权利给予审慎的关注。上述案件中的当事人本来完全可以在实施城市拆迁过程中,及时关注拥有抵押权的土地情况,注意拆迁公告内容,在知道抵押土地即将被政府收回时,及时要求抵押人清偿债权,或重新设定抵押,并通过人民法院对补偿款进行保全,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登记制度;完善法律

1 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含义

房地产登记制度是我国不动产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是指对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以及设定的建筑物他项权利按照法定程序在专的记录本上进行记载确认的制度。房地产登记制度有两重意义:一是在于行政权力对房地产制度的监督管理和给国家税收提供依据。二是通过权利状态的公示保证交易安全。

总结其特点有:①登记的实质在于将有关房地产物权设立、移转、变更等情况登录、记载于登记簿上,以备人们查阅。②登记的内容应能够为人们所查阅。③登记的区域性。房地产登记在法律上属于不动产登记;在登记的管理上为地域管辖,即房地产权利的登记由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④登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房地产登记是房地产登记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及他项权利的过程,它是一种法律行为。

2 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所存在的缺陷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房地产登记的相关制度,之后根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等法律条文的规定,我国虽然进行了,对农村土地进行了清丈、划界,并给农民颁发了土地证和房产证,但到 50 年代后期这项工作就逐渐停止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于土地和城市房屋的登记工作才逐渐恢复,并专门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但从法律意义上讲这些制度很不规范,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致使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不完善。

2.1房地产登记机关不统一,登记信息分散

在我国房地产登记机关中,房、地登记机构是分设的。虽然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基本实现房屋、土地的登记机构的整合,但在全国大部城市仍然实行房地产登记机构分设,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权利分别在房屋产权管理部门和国土规划管理部门登记,这种登记机构的不统一产生了诸多弊端:①由于登记机关分散,交易的当事人要跨两个部门办理业务,还要缴纳两次登记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负担。②就房地产物权登记,国家成立了两个登记机构,其中造成许多重复劳动。③当两个登记机关权力交叉重合时,不但会损害当事人的正当利益,增加不合理的负担。④我国目前不但房、地登记机关分设,而且存在登记机关存在垂直管理方面的分设。

2.2房地产登记效力与房地产交易合同效力关系模糊

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规定,房屋买卖必须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房屋所有权才发生转移。房地产权利登记应属于物权登记的范畴。房地产交易合同关系则属于债权的范畴。由此可见,物权与债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事权利,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应当也不应该影响债权的有效成立。

2.3房地产赔偿机制的不完善

在我国,房地产登记中的审查是一种实质审查,登记的事项以登记机关公权力的保证而推定为真实。因此,登记机关在房地产登记时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登记的错误及登记卷宗的遗失等现象,致使当事人遭受严重损失的,登记机关自然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我国《物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就此条规定来看,对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还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没有具体的标准的前提下,很难真正的落实。登记机关一方面收取高额的登记费用,另一方面,却往往承担很轻的责任甚至不承担责任,权利与义务根本不对称,这是完全与法理不符的。

另外,关于登记机构赔偿责任的问题,《房屋登记办法》做出了与《物权法》一致的规定,因为登记机构自己的原因导致的登记错误,登记机构对造成的损害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登记机构承担的责任是完全的民事赔偿还是国家赔偿存在争议。因为目前的登记机关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人员基本上还是参照公务员编制,依靠财政拨款,如果实行完全的民事赔偿责任,其无法承担;如实行完全的国家赔偿,受害人的补救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只能采取由法官在实践中进行裁量的方法。《房屋登记办法》目前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立法加以解决。

3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完善

3.1 登记机关的统一

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登记存在着“两头执政”的局面,且各自之间依据不同的法律。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土地登记由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办理。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具体发证机关,将由国务院确定,不一定实行属地原则。而对于房屋权属的登记,依据《房屋登记办法》的规定,为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这种办理机关的不统一,造成了许多的矛盾,损害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权利人的正当利益。

关于房地产登记机关统一模式选择有如下几种:①现有房地产登记部门统一由土地管理部门登记。这种模式可以辐射到中国城乡的所有县市。②以建设部管理下的房地产部门系统作为登记机关。这种模式针对于我国现阶段,资料全面,且该部门积累较丰富的经验。③按照国际上统一的做法,将登记机关确定为县级人民法院。废止目前的“两头执政”以及有些地方施行的按照权利人的级别进行分级登记的管辖制度,这样有利于地籍资料的统一性,有利于管理。参考以上的三种模式,第三种较为理想。之所以如此,除技术上的考虑外,毋庸置疑的是房地产登记是维系现代财产秩序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具有技术性、专业性之特点,唯有专职机关主管,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登记制度方面。

房地产登记程序的统一主要针对各地区而言。对于房地产登记,应该做到登记程序的统一,以满足建立统一大市场的需求。房地产登记程序的统一,关键在于完善“申请在先”原则,即登记因当事人的申请而启动,法律不允许登记机关在没有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擅自进行登记、涂销或改正。

3.3房地产登记赔偿机制方面的完善

房地产登记的内容既然要产生公示公信的效力,那么登记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交易当事人的利益,也会影响到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对待此问题,国际上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由国家进行赔偿,第二种是由登记机关设立专门的赔偿基金进行赔偿。根据我国目前国情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赔偿配套机制,可以设立房地产登记赔偿基金,即在房地产登记业务中,规定损害赔偿程序等来保证登记机关赔偿资金来源。赔偿准备金可从登记机关收取的登记费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专供损害赔偿之用,作为履行赔偿责任的财产基础。在用赔偿基金给予赔偿后,如损害是因房地产登记人员失误所致,房地产登记机关按工作人员的过错大小行使追偿权。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房地产登记的风险由社会分担,减轻了登记机构的赔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强化房地产登记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2]谭启平.《完善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实证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7.

[3]王彦.《论不动产登记和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3,11.

[4]沈春美.《试论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5]黄健雄.《试论我国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1.

作者简介: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9篇

摘 要 土地征收侵权责任的请求权主体包括被征地的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征收侵权的过程中,农民集体基于其享有的土地所有权受到侵害而享有请求权,农民个人基于其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享有请求权。

关键词 土地征收 侵权责任

土地征收侵权责任是征收权人(国家)不法行使征收权侵害征收相对人(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文对其法律特征做一简单探讨。

一、土地征收侵权责任是一种混合责任

行政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是一个行政法学的概念。行政侵权责任即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由于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侵权责任根据行政侵权行为的内容可分为主要证据不足的责任、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责任、程序违法责任、超越的责任。在超出“公共利益”目的和未遵循“法定程序”的土地征收中引起争议,并侵害被征土地的原所有权人和其他权利人的利益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所以此时作为侵权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承担的是行政侵权责任,属于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具体包括无效、撤销、补正和赔偿等多种形式。而在未给予“合理补偿”的土地征收中,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之间是基于补偿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是民法上的平等关系。此时,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侵犯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的利益的职务行为,属于民法上的职务侵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条款与《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有相似之处。两者的区别在于:其一,《国家赔偿法》强调“违法行使职权”,而《民法通则》仅规定以“执行职务”为要件,而不关注该执行职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使职权”还是“合法行使职权”;其二,《国家赔偿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介于行政法和民法之间的边缘性法律,它调整的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行政主体违法行使行政职权或者司法职权等公法性权力,给当事人造成损害。而当国家机关以民事主体身份行为时,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法律后果,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承担民法上的法律责任。

二、土地征收侵权责任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征收权只能由国家来行使(在我国审批是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行使,补偿执行则是由市、县人民政府行使)国家应该为其致害行为造成的不利后果承担责任。因此,土地征收侵权责任应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即根据国家责任原则,对于一切行政侵权行为,无论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还是公务员个人的行为,都一律由国家对受害人承担责任二行政追偿,指国家在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之后,依法责令具有重大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的法律制度。在超出“公共利益”范畴和未遵循“法定程序”的土地征收中,各级人民政府支付赔偿费用以后,可以在查明被追偿人的过错、听取被追偿人的意见和申辩的基础之上,决定追偿的金额并执行追偿决定。而在未给予合理补偿的土地征收中,根据职务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理论,从责任主体上看,也可以分为对内责任和对外责任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外责任,即由谁来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对于此,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一:组织与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共同的义务主体。其二义务主体只能是组织,组织是实体法上的当事人即加害人和诉讼法上的当事人即被告。笔者认为,根据法人侵权理论或者雇主责任理论,一般情况下,在发生职务侵权行为后,应当由组织承担行为的后果。此外,按照我国有关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除了公司法上为平衡权力扩张而对董事职务行为的特殊规定以外,绝大多数职务侵权行为形成的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受害人都应向组织请求承担职务侵权行为责任。且无论是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征收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还是从实践操作统一便利的角度考虑,都应该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来承担外部赔偿责任。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在职务侵权行为中,行为的法律后果完全由组织承担,行为人不须承担该行为的民事责任,不会产生职务侵权行为之对内责任,但是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工作人员可以追偿。

三、土地征收侵权责任的请求权主体包括被征地的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在土地征收侵权的过程中,农民集体基于其享有的土地所有权受到侵害而享有请求权,农民个人基于其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享有请求权。有学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才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此观点目前没有法律的依据。新《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己经分别属于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己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同时《宪法》第9条和第10条、《民法通则》第74条第2款和《农业法》第11条的规定,清晰地显示,现行法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规定为农民集体所有,而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法律只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土地的职能。除此之外,因为土地被征收,相邻土地不能按照原目的使用,给相邻权人造成了损害。按照公平原则,理应将这些人也纳入请求权主体范围。

参考文献:

[1]梁桂英.行政侵权的法律构成.太原大学学报.2007(l).

土地赔偿管理范文第10篇

在前苏联部分国家,由于以个别方式划拨的、私人拥有所有权依法占有的土地比例较低,土地征用已经成为发展土地市场的主要阻碍。当为了国家目的征地时,经常发现这块土地仍然保留在公有土地的财产清单上,它不利于从个人土地所有人和使用人征地的需求。另外,在农业用地的情况下,被改组的集体不必单独从私人手中圈占土地就能满足国家的需要。

然而,随着单独圈定和单独使用私有农业用地的比例不断增加,公共和私人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明显。它们面临的任务是制定土地征用条例和程序,以便允许国家为了某种被限定的重要目的征用土地,但是又不能影响土地保有权的安全。

它们中有些国家初步打算制定征地条例和程序,无奈既受传统上重视国家而不重视个人权力的困扰,又受到法律不健全的困扰。其典型的法律障碍有四类:缺乏土地征用目的的细节;土地赔偿费低或不给赔偿费;程序规则不严格,私有土地所有权人不能参与土地征用过程;这些规则或作法一时一变,不可预测。

俄罗斯

在俄罗斯,《民法》第279―283条和赔偿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者、租户的损失以及农业损失的规定(1993年制定,1996年修正)(以下称1993年赔偿规定)提供了土地征用规则和程序纲要。民法第279条第1款规定联邦政府和它的下属部门通过下达命令的手段,从所有人那里征用国家、州和市政需要的土地。

民法第279条第2款具体说明了应由联邦机构和地方政府执行机构做出征用土地的决定。它进一步陈述了应该由联邦土地法确定具有这种决定权的两个专门的机构和对这个决定需要准备和采用的具体程序,尽管土地法现在并不存在。

民法第279条第3款包含了《通告》的内容。根据这一条款,执行土地征用决定的机构,一定要以书面形式,在即将征用土地之前不少于一年的时间里通知土地所有人。它还要求所有人从接到通告之日起一年内,只有经所有人同意,才允许征用指定征用的土地。不经所有人的同意,不得挑选整块征用地中的一部分。

赔偿费按民法第281条和1993年赔偿规定决定。民法规定土地的购买价格应当在土地所有人和土地征用机构两者意见达成一致情况下确定,这种意见的一致性应当建立在“土地和位于其上的不动产的市价……以及由于征占土地造成所有人的所有损失,包括他应当承担的、在合约到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他给第三方造成的相关的损失以及丧失的利益”。对于“市场价格”而言,“丧失的利益”(损失的利润)的追加实际上可使所有人双倍的赔偿,因为预期的未来利润资本化的价值在不动产的市场价格中通常是很大的变数。第281条第3款进一步规定,根据与土地所有人达成的协定,可提供给他另一块土地代替被征占的土地,以此抵消购买价格。1993年赔偿规则的条款与民法的相应条款一致,只在某种程度上更详细地提供了有关具体的赔偿数额和支付时间。在包含征地管理办法条款的第17章被采纳之前,俄罗斯一直把1993年赔偿规定作为土地征用赔偿费管理办法对待。

假如土地所有人不同意征用土地的决定,或者土地所有人和征地机构不能在购买价格上达成一致,则征用土地的国家机构可以向法院提出征用这块土地的诉讼。诉讼必须从提供给土地所有人的征地通知之日起两年之内提出。

从上面的条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法律规定的征地办法不能充分地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主要原因是:首先,由于“国家或市政的需要”而被允许征用的范围没有在民法、土地法或后来的立法里规定,这就有可能使国家征地范围放得过宽而达到别的目的;第二,正如民法所预想的,在以后的联邦土地立法中既没规定授权征用土地的机构,也没规定用于准备和执行征用土地决定所需要的具体程序,这就留下一个法律真空,无数国家机构可以能够强制地征用土地,缺少任何程序上的审核;第三,尽管民法第282 条规定可以通过法院保护政府征用土地权利,但没有具体规定土地所有人是否可以和在什么情况下(例如,在缺少合理的公共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提出诉讼保护自己的土地不被征用。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共和国1997年11月7日颁布的《土地法草案》第59条规定的土地征用条例和程序,甚至还不如俄罗斯民法充分。

从《土地法草案》来看,吉尔吉斯共和国征用土地的目的完全不明确。第59条对什么样的机构有权征用土地、起草和执行征用土地决定所需要的程序,以及私有土地使用人请求法院阻止征占他们土地的权利的等问题只字未提。赔偿费以土地和土地上的房屋或建筑物的市价为基础,包括土地使用人由于土地使用权的丢失以及由于提前与第三方终止合约使用人应承担的损失在内的所有损失。在与土地使用人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提供另一块土地代替现金赔偿。

乌兹别克斯坦

在乌兹别克斯坦,只有关于土地征用的粗略法规框架。

乌兹别克斯坦《土地法》第14条规定政府机构和有关当局在与土地征用部门和土地权人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可以自行从土地私人所有者或使用者那里征用土地。假如达不成协议,可以对征地决定进行讨论,但对这个决定的讨论程序法律未做具体规定。

《土地法》还规定可以将决定上诉法院,但上诉的内容和程序也未做规定。土地法未包括任何有关起草和执行征用土地决定的程序、给土地所有人或使用者发通知书和赔偿的条款。然而,土地法规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和得到乌兹别克斯坦内阁批准,才能征用农业土地供非农业需要。

塔吉克斯坦

不准将私有土地权用于公共和私有目的的保证在塔吉克斯坦也是不充分的。塔吉克斯坦《土地法》第72条规定当一个“有法定资格的行政团体”决定将农场的地产卖给或转让一块土地给另一个城市、企业或组织时,土地拥有者有权获得自己投入在农作物和土地改良上的全部费用的赔偿。《土地法》第44―48条还对赔偿农业损失做了许多规定,但是什么时候运用这些规定以及当国家征用土地时能否根据这些规定得到赔偿还不明确。

上述这些条款严重地影响土地所有权的安全,因为:允许国家收回一个权利拥有者的土地权,再把这些权利重新分配给另一个私有者;未明确地界定哪些机构能够执行国家征用权,和在什么环境下他们可以执行这种权力;未确定评估和赔偿私有土地所有权人除了农产品损失之外的土地损失的具体程序。

上一篇:大学特殊教育范文 下一篇:古代文学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