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4:15:18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篇

针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涉及到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是加强工作以及改进缺陷不足的重点环节。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并且严格的执行相关土地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第二,全面的查清各个地方土地的利用情况,并且对土地的分布状况、总体的质量和数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给予科学性的评价和管理政策;第三,在相关制度的执行过程之中应当进行土地登记,在登记之后才可以授权土地使用证书和土地所有权;第四,建立其科学化的、完善的、健全的统计制度,为土地的规划建设奠定基础;第五,加强土地和用地的管理,加强土地的建设,并且严格的控制出现非农用建设占地的情况,全面的、细致的、严谨的贯彻我国国家制定的政策和规定,依法对划拨土地的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第六,全面并且细致的制定出土地的利用规划,为今后土地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基础;第七,严格的检查并且监督土地的使用情况,对一些违规使用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且妥善的处理土地利用过程之中出现的相关纠纷情况。我国当前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全面的加强并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一项关键性的政策制度。而国家政府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土地的使用和规划管理,还陆续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我国针对土地管理是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进行的,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包含有社会主要公有制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有偿土地使用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国有土地农田保护制度等等。总的来讲,土地管理制度对于我国完善土地的使用并且增强利用效率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土地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项目进行细致并且深入的研究,可以对加强土地管理和完善相关制度的重要性有着全面的掌握。下文将针对当前土地管理制度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力求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对策,以全新的工作思路来对工作的方向进行科学化的引导,促进土地管理水准和效益的不断提升。首先,我国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之中土地的产权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最为突出的是城市内部的土地产权不够清晰,土地产权的主体不够清晰,同时针对土地的登记制度也不够健全和科学,针对土地的使用划分和相关的界定也不够科学合理。另外,在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之中,针对土地的价格机制建设不够科学化,相关基准的价格不能够真实的、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出土地的实际价格水准,另外在地方政府之中也存在有垄断性的行为,这一点对于土地价格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之中,也存在有重大的缺陷。首先,现行的集体性的土地管理制度立法存在有巨大的问题,针对各项权限的规定均存在有较大的缺失,而在部分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之中,难以体现出农民作为集体式土地主体的所有权,部分地方政府不能够准确的贯彻和执行国家所制定的土地管理制度政策,所以不少村民申请的住宅建设均由于规划方案的缺失而难以得到及时的审批。上述问题都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所以应当加以全面的改进。

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研究

明晰土地产权,加强产权管理。应在法律上对城市土地所有权主体给予清晰地界定,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土地权利中的相互地位和关系,明确前者的控制管理方式渠道、后者的权限范围,以及两者的利益分配。通过政府监察和公众监督对地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使土地配置能够反映国家与地方利益的协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丰富和完善土地相关权利法律体系,对土地使用权的各权力层次进行细化分割和明确规定,形成科学的权力层次体系。适应经济发展和现实需要建立如土地发展权、地上通行权、空间使用权、地役权等土地权权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土地的管理和使用效率。结合全国土地调查,尽快建立全覆盖的土地权属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土地权属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土地权属变更信息的动态监测。采取措施督促土地使用者及时办理土地使用的相关手续。建立政府授权委托下的土地储备市场运营机制。必须要先理顺土地储备制度主体也即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角色和定位。土地储备一是要实现政府目标,二是要通过市场运作,必须把目标主体和运营主体分割开来,尤其在利益关系上分割开来,才能实现公共目标和规范市场运作的双赢。应建立政府授权委托下的土地储备市场运营机制,由政府授权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高级经营资质的企业,进行完全市场化运作。建立土地储备监督评估体系。建立一种高度透明的信息机制,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等政府管理的约束指标向社会公开,土地收购或出让、出租项目的信息提前公示,及时出让、出租的结果,建立土地储备相关信息定期的制度,以利于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全社会对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的监督。设置土地储备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制度。

综上所述,根据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工作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工作的缺陷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可以得出今后改革和创新的基本工作方向,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加强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基本措施进行探究,旨在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度,增强政策的可行性。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2篇

1.前言

土地管理制度是国家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科学合理的调整土地管理而制定管理制度,是一个国家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准则与规范。土地管理是政府机构通过行政手段、法律等方式对单位、社会团体的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一个过程。

2.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有占地补偿制度、土地登记制度、保护耕地制度、用途管理制度等。现阶段,我国土地方面的主要法律有《土地管理法》,是规范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性法律,为国内建立土地管理制度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但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

2.1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方面

2.1.1土地管理制度中的执法问题执法问题是目前国内土地管制度中十分关键性的问题,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为了发展市场经济,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行政方面的执法力度不够严格,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行使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以至于造成执法混乱的局面。

2.1.2制度立法方面的问题突出近年来,在国内的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各个地方的政府有权对土地实行征收管理,进而制定相对应的征地补偿机制。但在真正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各个地方政府即是土地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政策的协调者与执行者。尽管很多地方政府的土地所有权归村小组所有,但在实际的土地工作中,村小组已经没有对土地管理的权限,最终难以保障土地被征收者的经济利益。

2.2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方面

2.2.1缺乏相应的地价机制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土地市场逐渐被政府垄断,并且国内的地价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完善,缺乏动态的土地调整机制,很难准确的调整基准地价,造成土地制度管理难以适应经济市场的价格波动,导致相关的土地征收部门征收的地价比市场价格要低的多。

2.2.2缺乏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管理法》只明确指出,土地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与个人无权占有,土地资源的使用权由国务院代为行使,地方政府没有权利进行干涉。但是,在实际的土地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利润,掌握着真正的土地权使用职能。

2.2.3土地征地制度不合理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土地归国家所有,直接由国家实施管理,政府想要征用土地时,国家会给被征收地者相应的经济补偿,但是,在“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的情况之下,部分地方政府滥用自己的职权,在征地时,完全没有考虑到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并且地方征收的土地补偿非常低,这就造成在各个地方征收土地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钉子户”的情况,导致土地征地制度出现不合理。

3.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土地的管理制度

我国要想加强土地管理措施,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土地管理制度,政府部门要以土地市场为核心,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法。我国的土地转让是通过土地协议来开展实施,各个地方的土地交易中心将交易中心的流程简化,这样开发商能够依靠土地合同直接向政府部门领取相应的审批手续,方便了交易商与政府部门的土地管理工作,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构建良好的土地管理制度。

3.2优化我国的土地规划体系

政府部门在构建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时,必须先优化土地规划体系,加大对土地执法监督的力度,要学会科学、有效的规划土地,并加强土地规划制度的约束性,在满足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同时,结合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严格的执行监管机制。同时,要考虑到群众的经济利益,土地管理制度同时要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规划合理、科学的土地使用方法。此外,国家要加大对土地规划体系的执法力度,增强执法者的监督工作,使土地执法能够高效的实施,进一步建健全、完善土地规划系统。

3.3完善土地权利体系

相应的部门在进行土地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健全土地权利体系,进而约束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国家要保证群众的土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必须要保障国家的土地财产权益。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体制中,对农村土地产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一些实际的土地管理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一直征占农民的土地,导致很多土地滥用、浪费的现象出现,对农民的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要不断健全土地权利体系,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3.4改革土地财政税收

我国应该对相应的税收管理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监督政府部门在保护人们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保障人们的经济利益,建立全新的土地财政制度,保障土地财政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出现闲置的土地。

4.总结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3篇

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财富,从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本论文通过对当前阶段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概述,分析了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失灵的原因,提出了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重构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土地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现状反思;重构措施

1.当前阶段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概述

1.1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

《土地管理法》以及《刑法》作为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依据的主要标准,明确了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即保护耕地以及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在保护耕地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参考《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制度,从而进行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例如,加强土地管理制度的专业化,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对于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防止在农田使用过程中对农田造成损害;关于农田的占用,应按照相应农田占用管理制度,依据对农田进行占用补偿;就区域性范围内,应保证耕地面积与其他地域面积达到一定的平衡,具体到每个农村时,应保证每户一宅的实施标准。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目标实施阶段,主要通过《土地管理法》的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对土地进行管理。即在管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过程中,可根据管理法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工程,同时农村居民也可进行居民住宅的建造,并且可以建设农村公共设施或者公共事业。但是对于一些非农的建设工程,或者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对土地进行建设,需要向有关部分依法申请土地的使用权。

1.2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每年耕地面积的减少数量在逐年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将土地使用的计划指标提前完成。导致中央政府迫于土地使用的形势修订了《1997-2010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其次,虽然中央政府在进行国有土地的管理时,对土地的供应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以下情形。例如,在占用土地的阶段,占用的土地面积远超于实际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并且存在将较好的耕地作为劣质土地征用,甚至出现乱战滥用的问题。最后,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农村土地市场进行依法制止。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农民也失去了对自家农地进行自主开发的权利。部分农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能进行违法出租或者使用其他用地。而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只能通过外出务工来解决发展的问题。这就造成城市的人口在逐年增加,城市的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城市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并且房价也越来越高。而相对于城市,农村则逐渐败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降低。加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

2.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失效的原因

2.1政府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存在冲突

尽管在建立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初始阶段,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国家耕地面积的数量区域稳定,从而保证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全国人口生存的粮食。在此基础上,加强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增强地域性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建立严格的土地有偿出让管理体系,增加国有土地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地所有者的权利,防止地方政府剥夺土地所有者使用的土地的权利。然而在具体实际执行阶段,通常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而对制度进行各种调整。例如,在我国社会经济下滑阶段,地方政府要保障经济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从而稳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则需要不断加强农耕土地的占用情况。整体来说,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与现实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冲突。

2.2地方官员过分提升自身利益

地方官员为提升自身的发展机会,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官员通常在进行土地占用的招标阶段,会尽最大程度的保护本区域的耕地保护指标,同时从各种途径获得建设用地的指标。而对于省级官员来说,只是相对的作为耕地保护责任人,定期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进行考核。但是只要地方政府能够达到地域耕地保护目标,省级人员没有直接的动力去检测地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具置。

3.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重构

3.1确定国有和集体土地的产权

通过研究表明,只有将耕地的使用权利具体到每个农民,才能避免各种外界权利的侵犯。作为国家的主人,公民只有保证拥有并且能够切实的使用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土地管理者以及地方政府执行者才不会随意占用自身的财产。

3.2通过比例原则提高土地管理的转变效率

在转变中央政府土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按照具体的比例原则进行具体转变改革。例如,必要性原则。即政府所实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作用到具体的实施目标这一过程是必要的。同时不允许存在其他各种形式的措施方案进行替代。相称性原则。即政府在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其他公民或者组织使用土地的权利进行制约,同时应保证粮食安全与城市化建设之间的相对平衡。

作者:窦金野 窦国友 单位:辽宁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海州分局 辽宁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清河门分局

参考文献:

[1]梁迎修.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8,01:217-221.

[2]程雪阳.中国的土地管理出了什么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3:108-122+126.

[3]王万茂.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问题及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76-82.

[4]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J].管理世界,2003,08:46-56+80-154.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权法》;土地管理;土地登记;土地征用;土地制度;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matter right law" and the concept of to land management and its specific land management work two effects is discussed, and from the land market management, land use and land management,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land requisi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latter the also detailing the analysis. Aim to study the property law, land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impact of the play a guiding role.

Keywords: "matter right law"; Land management; Land registration; The land expropriated; Land system;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07年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在《物权法》中的“物”指的是不动产和动产,其中不动产主要是指土地。而以往土地管理工作主要是基于《土地管理法》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土地管理制度,因此《物权法》实施就完善了以往土地管理制度的空白,从法律上面提供了土地管理的依据,为我国土地管理的规范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物权法》从观念方面对土地管理制度的影响

2.1强化了在土地上财产保护的观念

《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获得高票通过。2889名代表中有2799人赞成,这么高的赞成率反映了人们迫切保护其私有财产的心理。而土地资源作为财产的一种,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土地的使用权以及产权保护并不是很了解,而《物权法》中 “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没有平等保护,就没有共同发展。切实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既是宪法的规定和党的主张,也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等规定标志着人们的财产与国家财产享有同等地位,这就使得人们更加切身的感受到财产所受到的保护。因此,《物权法》的颁布与实行强化了人们对土地财产的保护观念。

2.2重新定位行政权力与民事权利的关系

由于我国以往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这就产生了官本位的管理型政府,出现了很多弊端,比如:监督缺失、政出多头等。而土地作为财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土地的管理上,这些弊端凸显的更加明显,并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而《物权法》中对于私有财产的明确保护可以很大程度上加深人们对民事权利的理解,帮助改变全能型政府的观念,最终实现以市场指导土地资源分配的目标,因此,《物权法》的颁布和施行可以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位在土地管理中行政权力与民事权利的关系。

3、《物权法》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影响

3.1《物权法》对土地市场的影响

《物权法》没颁布施行以前,土地市场较为混乱、纠纷较多,严重制约了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而《物权法》明确了各种土地的权利,规范了土地市场,举例来说:《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了明确的规定,这就可以保证土地承包商在经营权承包期届满以后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承包。另一方面,《物权法》对土地出让方式做出了规定,如137条明确指出了土地出让应使用招拍挂方式,严格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范围,这些对土地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意义重大。

另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化,国土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就是对合法的土地权利进行保护,这可以有效地对土地市场中的纠纷进行调解,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加强对《物权法》以及相关规定的学习。

3.2《物权法》土地征用规定的影响

由于我国以前土地管理工作的不规范,产生了很多类似于滥用征地权、征地补偿的问题,对于居民的土地权利造成很大的伤害,使得我们很难享受土地带来的利益,其中农民的权利受损尤其严重。《物权法》针对征地补偿提出了新的规定,这使得我们在土地被征用时的利益有了法律的保证,此外,《物权法》还对征地补偿的范围进行了补充,由以往的单纯补偿变为财产补偿与社保补偿综合的形式,有效的改善了以往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况,缓解了目前的城乡矛盾,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3《物权法》对土地的登记管理工作的影响

物权登记是实现物权制度中最基础的工作。而土地作为不动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物权法》中明确的做出了关于土地登记的相关规定,促进了土地登记规范化,也为土地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其中对于土地登记方面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了若干土地登记的种类

在《物权法》制定前,土地登记只有两种,《土地登记规则》第二条第2款规定:“土地登记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而《物权法》新增了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地役权登记等内容。《土地登记办法》已做了相应修改。

(2)《物权法》对不动产的登记效力做出了强调,这种关于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的规定,对于保持我国法律的连续性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3)对于登记机构的职能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对登记机构的责任进行了强调。传统的不动产登记所依据的尺度是不一致的,标准也不一致,而《物权法》的施行则对于登记机构的职能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这使得其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对于其责任的强调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在登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完善了土地登记资料的查询、复制等相关规定

关于土地登记资料的查询、复制等问题在2003年3月1日实施的《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中做出了规定,《物权法》对该规定作出了补充和完善。

3.4《物权法》在土地使用方面的影响

土地的使用时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它涉及到居民最根本的财产保护,《物权法》使得这方面有了完善。举例来说: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新的物权法的影响在于:第一,商品住宅七十年使用权到期自动续期,解决了房屋留存问题;第二,严格的土地制度预示着未来调控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第三,对土地出让方式的规定,维护了国家的利益;第四,对拆迁补偿的规定,预计会增加房地产开发成本,减慢开发速度;第五,对住宅小区公用部分的规定明晰了产权;第六,《物权法》的出台为物业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保障等等。

4、针对《物权法》目前的不足之处

虽然《物权法》的施行对于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有了很大的影响,但其依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土地管理的工作中注意。这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土地登记依旧有很多问题;征地的规定尚不完善;对于宅基地与承包地的规定突破不多;地下空间关注不够等几个方面。

5、结语

《物权法》中对土地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调整的内容很多,完善了以往土地管理制度的不足,为我们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虽然目前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仍然我们不断去学习、思考、总结。我们在工作中应努力提升外在的形象、增强自身的素质。我相信,未来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将会更加完善,我们土地管理工作开展也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伟;郝晋珉;;我国土地利用系统与管理理念特征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高洪宾,高凌;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弊端及其完善[J];法律适用;2009年12期.

[3]吕巧珍;征收、征用与私有财产权保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2009年04期.

[4]李龙浩,张春雨;物权公示及公信原则——土地登记制度的法学理论基础[J];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02期.

[5]祥洪;何焕锋;;论预告登记的效力[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2期.

[6]丁玉海;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新探索[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土地的利用进行规划不仅是我国城乡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基础, 也是落实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它是严格实现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之一。土地利用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通过近两年来的规划管理,各地基本遏制住了耕地被乱占滥用的势头,从而对国家重点项目的用地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使土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一、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我国虽然疆域辽阔,但是土地资源却极为稀缺,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中有1.41 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3.75 亩的37%,不到美国的1/6[ 该数据引自国土资源部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原有的行政区域也经历了很大的调整,旧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总的来说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建设。就要改变现在土地利用规划落后的局面。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总的来说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 认识不清规划的重要意义

尽管土地利用规划已经通过《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确定了其法律地位,明确了“以土地供给引导需求”的土地机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的土地管理制度,可是在一些地方领导的头脑中,将土地规划单纯理解为“供地”功能这一传统的用地管地意识仍然存在, 以致经常发生诸如违反规划的管地和用地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者的规划管地意识薄弱,总是随着具体的项目而改变,却没有对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以及土地国情做细致的考虑,对如何按照规划进行用地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贯彻实施土地规划缺乏认识与成功实践

2.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包括“土地管理部门和计划、规划、建设、环境、农业、林业、园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10月]”众多相关部门的协调一致,特别是在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方式中,城市的土地管理部门与规划部门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摩擦和矛盾,导致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同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差,两个部门相互推诿,城市用地无法在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顺利地实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规划控制作用不充分

由于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得到实施的时间还很短, 群众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导致规划的虽然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但在具体管理中却相对随意;虽然大部分领导都较为深刻地认识到了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来进行土地利用,但在安排用地时却片面强调规划方案要适应用地的要求,对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规划的随意调整,甚至为了满足用地需要,不惜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对规划进行修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土地利用规划发挥控制作用,而由于土地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隶属关系,导致其难以对违反土地利用的规划用地进行执法。

二、改进措施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土地规划研究的经验,针对我国当前土地规划中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大力宣传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订和实施中,我们必须大力宣传规划的重要意义,抓好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趋势。不仅要处理好地地关系、人地关系到人人关系等方面要素;还要处理好从规划技术到规划政策;从规划蓝图到规划过程;从单目标到多目标的规划。优化各种用地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讲,空间的科学布局要重与对规模的控制。在规模已经确定或者无法继续扩大的前提下,对用地空间的优化布局是保持科学规划的重要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对生态保护用地进行优先的安排。

2. 创新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沟通

应提高电子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运用水平,使之能够提高数据的收集、更新和处理的效率、及时地调整和修改规划方案;协调上下反馈;并为规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工作效率;并为规划的管理提供决策上的依据。在土地供给方面, 政府在执行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量, 节约用地的同时, 还要对闲置、空闲和低效土地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 把有效供给土地的重点放在存量的盘活上;在平衡保护责任和落实补充指标方面,耕地的责保护任单位与新增建设用地的使用者引发交相当数额的资金, 以此来补偿基本的农田指标。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支持了城镇的发展, 又对耕地的保护方给予了经济上的补偿。要积极创建各部门的沟通机制,尽力协调各方的需求。

3.加强规划的控制作用

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 不仅要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倾听全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声音,吸纳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尽可能地使制定出的规划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更加具备操作性。群众要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等各个环节。此外还应该对规划进行大力宣传,做到规划的公开而透明。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对规划有很好的参与、认识与接受。同时‘土地利用规划应该使群众对规划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要接受公众的随时查询,建立并不断完善规划的听证制度,使群众都能够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监督过程中。对公众的参与给予高度的重视,使规划不仅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也具北优良的社会基础。

结语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我国实施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中科学合理地安排用地,科学地编订土地利用规划,以此来发挥土地这一基本宏观调控工具的职能。我们要以新时期的科学用地理念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掌控土地利用的全局,加强土地规划的弹性与刚性、动态与静态的研讨,增强适应经济宏观调控需要的能力。要加强规划的多重目标研讨,变单纯的耕地保护规划为综合研究转变,大力推进各县、乡所属土地规划利用的针对性与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辛凤云,胡晓洁,张海燕,于广清. 论科学发展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J]. 安徽农学通报, 2006,(04) .

[2]但承龙. 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2 .

[3]关江华,马才学. 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A]. 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7 .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地权利;非法批准;土地管理

近年来,以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土地违法犯罪十分猖獗。许多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违法乱批乱占土地。一些市、县政府默许、纵容乃至在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未批先用、以租,擅自设立和扩大开发区,擅自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违规侵占基本农田。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违法主体的案件所涉及的土地面积,已占到了被查违法用地面积的80%。为了打击、遏制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土地违法犯罪,我国在1997年刑法修订时就增设了相应罪名。1997年《刑法》第410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设定了两个罪名: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但是由于理解和认定上存在诸多分歧,这两个罪名自设立以来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适用,在遏制土地违法犯罪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体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体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侵犯的社会关系,反映其危害社会的本质。

对于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体,学界意见不一。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一是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国家机关的权威;二是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制度;三是国家机关的土地管理职能;四是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正常管理活动;五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国家有关土地的管理制度;六是国家机关对土地依法管理的正常秩序。

笔者认为,本罪属于渎职犯罪,它与与其他渎职犯罪在客体上具有共性,属于同一类。我国刑法学界通说认为,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所谓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管理职权的活动。活动是一种行为,是能够感知的具象而非抽象的东西。而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客体的通行观点是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是抽象和不可直接感知的。显然,行为不是社会关系,通说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作为渎职犯罪的客体并不正确。渎职行为是指没有基于国家设定职位、赋予职权的目的,按照国家对该职位职权行使的规定积极主动、客观、公正地行使职权,进行社会管理,而是对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不认真、不积极,或者违反规定、违法行使职权。其表面上是违反和破坏了国家的社会管理制度,本质上是破坏了国家社会管理制度所体现和追求的社会管理秩序。社会秩序是长期稳定存在的社会关系。因此,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遵从的社会管理制度或其所体现和追求的管理秩序才是渎职犯罪所侵害的客体。社会秩序是一定社会关系的长期稳定存在,制度是对这种社会关系或者说秩序的规定化、成文化,是对这种社会关系或秩序的确认和保护。两者之间并无实质差异。

就本罪的客体而言,国家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犯罪行为直接违反这些管理制度,破坏了国家的土地管理秩序,因此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或管理秩序才是本罪侵害的客体。国家对土地的正常管理活动不能成为本罪的客体。至于国家机关的权威和国家机关的土地管理职能,虽然也会因本罪的犯罪行为间接地受到一定影响,但并非本罪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社会关系,也不宜认定为本罪的客体。

另外,本罪的客体除了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或管理秩序之外,还应包括国家、集体或个人的土地权利。社会秩序或法律制度的实质内容是权利(或权益)及其格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及其直接导致的对土地的非法侵占必然破坏既有的土地权益或权利格局,侵害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从对土地权利侵害的角度讲,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行为与侵占行为实际上是共同侵权行为,只不过一个批准决定,一个是执行而已。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没有管理部门的非法批准,别人也不敢非法侵占土地。在实践中,许多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乱批滥批行为直接导致基本农田等土地被非法侵占,严重侵害权利人的土地权利,是土地权利被侵害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点却长期被理论界所忽视。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或管理秩序,次要客体是国家、集体或个人合法的土地权利。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观要件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观要件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观要件首先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行为”。

所谓“”,是指为了私情私利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在本罪中是指行为人为了私情私利而采用欺骗的方法(如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化整为零、少批多占、未批先占等)违法批准征地、占地。

所谓“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1年8月31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8条、第342条、第410条的解释》的规定,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条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

所谓“”是指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行使职权,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程序,以不正当目的或方法行使职权。换言之,任何无端行使职权,扩大职权范围,实质地、具体地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的行为,都是。在出于不当目的实施职务行为的情况下,即使从行为方法上看没有超越职权,也属于。在本罪中,主要表现为下列四种情况:一是无权批准。即本没有征用、占用土地的批准权限而进行所谓的“批准”。二是越权批准。指下级机关越权批准依法应当由上级机关审批的占用、征用土地行为。三是违反确定用途批准。指享有土地批准权的各级人民政府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批准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具有综合性、长期性、战略性、指导性、控制性等特点。四是违反法定程序批准。即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必须经过的批准程序不依法经过即批准的。五是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违法批准。即申请人申请的用地项目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用地条件而批准其征地占地。如《土地管理法》第57条规定:“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对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用地申请给予批准的,即为这里的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违法批准。

所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违反法定的批准权限、批准程序或不符合法定的征用、占用条件而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征用土地是指国家基于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公共事业的需要,依法将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的一种措施。占用土地,是指对土地事实上的控制、管理与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罪的立法在客观方面表述上存在语言不精练、语义重复问题。在本罪的语境中,前述“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批准”之间语义部分重复。由于这是立法问题,不属于本文分析探讨范围,此处不赘述。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观要件其次是其犯罪对象——土地。

此处的土地是“土地资源”而非“国土”意义上的土地,是指除了难以被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漠外,凡可被农业、牧副业等利用的陆地。作为本罪对象的土地既可以是国有土地,也可以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对于其具体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2001年8月31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8条、第342条、第410条的解释》的规定: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则有明确界定。该法第4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笔者认为,上述《土地管理法》第4条所界定的范围内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都是本罪对象。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观要件第三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行为必须“情节严重”。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非法征用、占用土地数量较大的;导致大量耕地荒芜或者毁坏的;多次非法批准征用、占用的;因严重徇私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造成恶劣影响的等等。对于“情节严重”的具体认定标准,最高司法机关先后出台了三个有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6月22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以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定罪处罚:(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十亩以上的;(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三十亩以上的;(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土地五十亩以上的;(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等恶劣情节的。该解释第九条还规定:多次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一年内多次实施本解释规定的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的数量、数额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12月30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十亩以上;(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林地数量达到二十亩以上;(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林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三十万元以上,或者造成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到五亩以上或者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林地数量达到十亩以上毁坏。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6年7月26日的《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二十一条则规定: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10亩以上的;2、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亩以上的;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土地50亩以上的;4、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造成有关单位、个人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或者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5、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引起纠纷,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6、非法批准征用、占用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分别或者合计10亩以上的;7、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林地20亩以上的;8、非法批准征用、占用林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造成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分别或者合计5亩以上或者其他林地10亩以上毁坏的;9、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在上述三个司法解释中,比较而言,由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和第二个解释,都不太全面,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第三个,基本上是综合了前两个解释的内容,比较全面。在内容上,三个解释虽然基本上没有冲突,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笔者认为,最好还是法、检两家联合统一的司法解释,解决现在司法实践中(依)据出多头的问题。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

根据《刑法》第410条的规定,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人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各级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机关中从事领导、组织、监督、管理等公务的人员。此外,作为法定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不过,虽然《刑法》第410条对本罪主体规定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限定具体种类和范围,但学术界却大都把本罪的主体理解为是土地管理部门或与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中主管土地管理工的人员,甚至理解(下转第272页)(上接第254页)为是上述部门中“具有土地审批权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认为本罪主体是“各级政府中的相应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对土地的征用、占用具有审批权力的人员”,或是“各级政府以及各级土地管理行政机关中具有土地征用、占用批准权的工作人员,以及直接负责土地规划、审批征用、占用土地的主管人员”,或认为“仅指有土地审批权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笔者认为,虽然实践中本罪也确实主要由土地管理部门或与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中主管土地管理工的人员实施,但是将本罪的主体范围理解为限于上述范围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甚至理解为是上述范围中“具有土地审批权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则失之过窄。

一方面,实践中不仅具有土地审批权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违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不具有土地审批权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土地管理及相关部门的一般工作人员,甚至非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如公安、司法等强势机关工作人员也会基于私情私利,利用国家机关权威和民众的无知越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另一方面,既然法条对本罪主体的规定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未做任何限制,其主体就不应当限定为“土地管理或与之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中主管土地管理工的人员”,更不应当限定为“具有土地审批权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我国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分为三类,即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和其他特定管理领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对这三类渎职犯罪的主体,立法一般分别明确表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和“……机关/部门/机构或负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征用、占用土地犯罪是土地管理领域中的犯罪行为,属于特定管理领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但立法对该罪主体规定的却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非“土地管理机关/机构/部门工作人员或负有土地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说明立法上虽然将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危害严重的行为规定为土地管理领域中独立的渎职犯罪,但考虑到实践中这类犯罪行为人的多样性,并没有将其犯罪主体限定为“土地管理机关/机构/部门工作人员或负有土地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罪的主体不应当限于“土地管理部门或与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中主管土地管理工的人员”,更不应当限定为“具有土地审批权限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是就如立法规定的那样,为“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实践中,本罪的犯罪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各级土地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各级政府中主管土地管理工作的人员;二是非土地管理机关中的土地管理工作人员(如农业部门中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管理工作人员,林业部门中林地管理工作人员等)和政府相关主管人员;三是非土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如城建规划机关工作人员,司法机关、各级(主要是基层)党的机关工作人员。

注释:

王中森.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若干问题研究.苏州大学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第8-12页,第24-28页,第34-35页.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22页,第59页.

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弊,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土地开发权;土地管理权;土地管理法

中图分类号:F30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2-0008-06

引言

就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历史来看,1986年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历经1988年修正、1998年修订和2004年修正三个阶段。总体来讲,1998年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围绕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相对健全的规范体系,形成了当下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权制度样态。然而,由于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权法律制度规范体系,无论是制度构造的逻辑抑或机理,都呈现出鲜明的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管制色彩,命令和服从的规范表达构成了文本规则的现实表达。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上多元化利益主体诉求的渐趋形成,传统以命令和服从为单一管制模式的土地管理权行使模式,难以顺应这一情势变迁,难以得到被管制者的自觉遵守,反映到当下的土地管理实践中,擅自变更农用地用途管制从事农地非农化开发、“小产权房”建设以及其他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可以说,诸多违反土地管理法现象的发生,从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我国当下的土地管理步入了失灵困境。至此,为顺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诉求,修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改革我国当下的土地管理权制度,已备受理论和实务界高度重视。

从目前来看,在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修改已被提上议事日程[1],如何改革我国的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征收权等不同类型的土地管理权,以适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已成学界重点研判的对象[2],虽然学理上围绕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地管理权改革献言献策,但反观现有的理论研究,因改革切入口的定位不清,而使得现有的改革方案存在诸如目标定位模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考量等诸多弊病,并由此而导致所提出的具体应对方案陷入难有作为的改革困境。实际上,在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法制课题,尤其是在城镇化急速发展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依笔者拙见,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改革切入口的准确定位和选择无疑是改革系统工程中最为基础性、最为关键性的工作。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当下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方案陷入难有作为的改革困境,与改革切入口选择不清密切相关,是故,准确定位切入口极为关键,尤其在强调改革顶层设计和协同推进的当下,从切入口层面推进这一改革策略的实现,显然,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拟围绕这一主题,作深入阐述,以求教方家。

一、价值认知:学术观点及评价

我国土地管理权主要是由土地规划权、用途管制权、开发许可权、征收权、登记权、税收权、监督权等构成的一组权力束结构体系。从这一权力束结构体系来看,立足于中国法语境,又可具体分为内核性权力和配套性权力,前者是以实现土地资源属性上承载的公益目标而对土地资源进行管制的权力,主要包括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开发许可权和土地征收权等权力;而后者是以保障土地管理权能够有效运行而设置的,主要由土地登记权、土地税收权和土地监督权构成。显然,在这一权力束结构体系中,最能体现权力束结构本质内涵的是内核性权力,其揭示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有别于其他行政管理权的根本差异所在。本文在此所探讨的土地管理权仅指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开发许可权和土地征收权几项内核性权力。

(一)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传统方案

对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切入口的准确选择离不开对传统改革方案的总结和评价,概括起来,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传统方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的颠覆式改革;二是在坚持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予以局部性的完善和改进,以实现制度的内在结构性升级和调整。

其一,关于我国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的颠覆式改革,即颠覆型方案。目前,学理上,以张千帆为代表,主张打破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的基本格局,即,“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农民完全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市场交换行为逐步建设城镇,城市居民或开发商也有自由和农民或者村组织自愿达成互惠交易,而用不着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3]。“目前的土地管理政策以耕地保护为名,一律禁止在农地上进行非农建设和开发,实际上已构成没有补偿的‘管制征收’,剥夺了农民和农村自由发展的权利”[3]。曲相霏亦持类似的看法,即,“《宪法》第10条成为农民享有土地开发权的障碍,修改这一条款,保障农民在集体土地上进行城市建设的权利,是最好的选择”[4]。“保障农民在集体土地上进行城市建设的权利就是使农民拥有了在原集体土地上进行城镇建设的权利,并且把土地配置权交给了市场而不是由政府垄断,土地利用效率会得到提高”[4],另外有些学者从集体土地资本化和城市化模式层面论证改革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的正当性[5],有人指出:“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土地用途是由土地权利人自己决定,并由市场加以调节”[6]。目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显然,上述诸多变革意见,与我国当下以宪法、民法以及土地管理法所确立的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难以兼容,是对实证法上所确立的土地管理秩序的颠覆性改革。

其二,关于在坚持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予以局部性的完善和改进,以实现制度的内在结构性升级和调整,即完善型方案。就这类方案而言,总体上看,都一致认为我国现行宪法、民法以及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范体系所确立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大体方向层面具有其相对合理性,是我国当下现实国情的产物,尽管某些制度的设计和规范的配置亦暴露出不同程度的缺陷,但不至于达到从根本上推倒重来的地步。因此,有针对性地就制度内在结构之不合理的因素予以完善而非彻底性的变革,应是较为理性和妥当的选择[7]。譬如,以我国宅基地管理制度为例,现有制度在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公共资源有效管理和农民权利保护等方面基本有效,下一步改革只需做局部调整而无需全盘重建[8]。

(二)对已有学术观点的评析

客观而言,围绕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上述两种方案,无论是颠覆还是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都会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提供理论帮助,但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是忽视对改革切入口的清晰定位,致使其所提出的改革方案目标模糊,缺乏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视角推动改革的实质性展开。

具体而言,就颠覆型方案来讲,针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践行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一级市场而带来的不公,主张变革这一格局,实现地权配置的公平目标,乃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这一方案存在诸多缺陷:一是过于宏观,宣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二是与我国现行《宪法》确立的土地管理秩序相冲突,在宪法不宜频繁修改的法理要求下,这一方案难有作为;三是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遵循改革渐进性路线的当下,颠覆式的改革不具有可行性。而对于完善性方案而言,一是强调在遵循现行土地管理权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予以完善和改进,遵循了改革渐进式路线,可避免宪法的频繁修改而带来的高风险等弊病。二是这一方案亦较为具体,避免了宣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的弊病,但在具体的改革层面,往往局限于具体权力的内部改进和完善上,而忽视将各项具体土地管理权置于一个整体的平台上予以协同推进。三是对于这一弊端,就其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我国土地管理权的本质,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革切入口。

二、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路向转换:以土地开发权为切入口

实际上,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改革能否在实践中有效开展,离不开对改革切入口的准确定位,而对改革切入口的准确定位,离不开对这一权利本质的准确把握。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以笔者之拙见,跳出我国当下土地管理权改革的颠覆型方案和完善型方案,将改革的切入口定位于土地开发权层面,并围绕土地开发权法律制度展开系统性的制度建设。

(一)原因何在

以土地开发权作为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切入口,主要是由土地管理权的本质以及土地管理权与土地开发权之间关系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具体而言,在我国现行法上,虽然土地开发权并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被现行的实证法所明定,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物权法》以及《房地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诸多制度设计,却是土地开发权规范配置的本质显现。透视这些制度背后的逻辑和机理,不难发现,由国家独占土地开发权已成为政府配置土地资源,实施土地管理的主要手段[9],具言之,作为决定国土空间利益分配的土地规划权,其行使的过程,本质上讲,是决定土地开发权如何分配的体现;以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管制,其本质是对农用地开发权的限制或者剥夺;现行的集体土地征收,为建设用地一级市场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取得土地开发权提供了制度推动功能[10];城市的房屋征收,其本质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收,并进而推动了土地开发权的变动或者重新配置[11];现行法上的不同类型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12],其本质上亦是土地开发权变动或者重新配置的过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此不难看出,政府行使土地管理权的过程,其本质上是土地开发权如何分配的过程。借助于土地开发权的配置或变动,来实现国土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政府土地管理手段和内容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土地开发权属于一项独立的土地财产权,虽然土地管理权与土地财产权属于两类异质规范体系并构成了土地法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二者具有明显的内在关联性,即,保障土地财产权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土地管理权的限制方可达到。因此,以土地开发权作为土地管理权改革的切入口,不仅是对土地管理权本质的准确揭示,而且亦是协调土地开发权与土地管理权之间关系的内在需要。

此外,从土地财产权结构体系来看,“土地开发权的动态权利属性,使得这一权利成为土地财产权中最为活跃的财产权”[13],尤其是在土地要素不断市场化的背景下,土地开发权更符合这一趋势。

(二)如何实施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须做出何种调整或者变革,方可实现以土地开发权为切入口的制度改革。

其一,关于土地规划权。土地规划权作为行政规划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主要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土地专项规划等类型。2008年我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标志着城乡规划的一体化,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地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并没有得以重视。土地规划权行使主体的混乱、权力配置的不合理以及权力行使缺乏制约和监督等现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14]。因土地规划权行使而受侵害的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权益时常受到侵害的现象亦较为常见和普遍[15]。在这一背景下,改革我国现行土地规划权,已成当下无法回避的重大法制课题。有学者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譬如:“今后要调整土地规划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土地规划理念,探索“消极规划”技术模式,并通过深化土地规划管理体制以及其他配套制度,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16]。然而,在笔者看来,上述建议虽然具有理念上的指导意义,但过于宏观,并没有立足于土地规划权的本质层面。

改革我国现行土地规划权应以土地开发权为切入口或突破口。在国土资源空间分配正当性诉求备受关注的当下[17],能否合理实现土地开发权分配,决定了土地规划权行使的正当性,而这显然是其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和保证。因此,围绕土地规划权制度的实体配置和程序设置,应以保障土地开发权为制度重塑的理念和逻辑。譬如,以城市规制性详细规划变更为例,政府基于公共利益之需要,须变更控规设定好的土地用途和开发强度,其本质是对土地权利人开发权的变更,因而,如何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本质是对相对人土地开发权的保护,有针对性的保护相对人土地开发权实乃把握到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因此,围绕土地开发权进行制度平台的系统性建设,对实现土地开发权与土地规划权二者间关系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牵涉到诸多的利益调整,但鉴于土地规划权的龙头地位,做好土地规划权法治化建设乃是所有工作中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可以说,土地规划权能否科学配置以及有效运行,直接关系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能否顺利开展。鉴于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地位以及基础,立足于土地规划权主体配置、程序运行安排以及救济等方面系统性的制定专门性法律来调整,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18]。当然,专门性立法中处理好土地开发权与土地规划权二者关系,亦同样不容忽视。

其二,关于土地用途管制权。1998年我国《土地管理法》的修订确立了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对土地的管制从城乡二元分割的基础走向了以用途分类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从这一制度的历史和现实来看,虽然在保护国家的耕地资源、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深受计划经济影响,建立在单一的命令和服从基础上的土地用途管制权行使模式,由于制度缺乏内在的激励机制,难以回应和满足当下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致使其在实践的运行中步入了失灵的困境[19]。

具体来讲,虽然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当无异议,但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对农用地权利人之开发权限制或者剥夺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以牺牲农用地权利人所享有的土地开发权为前提来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的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其内在的公平性殊值检讨。因此,在土地财产权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当下的土地用途管制难以获得被管制者遵守,制度的运行步入了失灵的困境,实乃制度运行之必然结果。

以财产权准征收原理观之,将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对农用地开发权之限制,视为对农用地开发权的准征收[20]。在此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的农用地开发权转移或者开发权征购,以对受损的农用地开发权进行公平补偿。这一做法不仅是平衡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利益的需要,而且亦是增强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内在的激励,以提升其适用性品格和回应性特质的需要[21]。

其三,关于土地开发许可权。从土地法学理论来看,土地开发许可权是对地方政府变更土地用途管制从事农地非农化开发建设进行程序控制的制度安排,现行法上的农用地转用审批程序是土地开发许可程序的体现。在法权逻辑层面,将土地用途变更许可行为归结为土地开发许可法律制度的范畴。以土地开发许可权的法律属性来定性农用地转用审批行为,可避免农用地转用审批这一事实行为游离于法律思维之外,而处于文本层面的灰色地带。从本质上讲,土地开发许可权属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土地开发宏观调控的基本工具。目前,土地开发许可权实行的是,用地指标的“总量控制、统一分配、层层分解和指令性配额管理”的运行模式,这集中体现了土地开发许可权践行的是命令―服从的单一公法方式,显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基于多元化市场主体利益诉求的现实,这一权力行使方式在功能上具有明显的负效应。为此,面朝市场化方向改革是克服其负效应的应然选择,这一点已为学界所肯认。然而,究竟如何改革,至今尚无明确的方案。

在笔者看来,土地开发许可权的市场化改革,其实质是借助于市场机制来解决土地开发权配置的改革。因而,这仍然牵涉到现行土地开发权制度建设的范畴。实践中,重庆的“地票”交易模式,可视为中国语境下土地开发权交易的体现。当然,这亦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当下的土地开发许可权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样本。具体来讲,在“两分两换”(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如等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可增加等量城市建设用地)基础上产生的“地票”交易模式[22],尽管在实践运行中,面临着难以从长远角度保护农民权益,难以充分的保障耕地的质量以及公权力滥用等诸多风险,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措施在解决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偏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闲置的矛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学者指出:“这一地方土地政策是在中央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严控管理框架内,为开辟新的土地来源而所做的一项创新[23]。

此外,尚需进一步指出的是,围绕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尽管尚存“指标交易说”[24]“土地发展权交易说”[25]以及“地役权说”[26]等说法,但在笔者看来,这些不同的观点都没有对我国当下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予以准确地揭示。从我国特有的地权结构形态和土地管理体制出发,参考域外经验,在考察地票交易生成逻辑的基础上,应将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土地开发权交易。

当下的“地票”交易,其本质上乃是土地开发权的交易,加强地票交易的法制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土地开发许可权市场化改革。

其四,关于土地征收权。目前,学界对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研究,主要聚集于补偿和程序两个层面。客观上讲,现行的征地补偿和程序的法律制度安排,弊病较为突出,亟需改革。以这两方面为改革切入口,对推动制度理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笔者来看,在高速城镇化的当下,鉴于土地开发权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性,亦同样不能忽视征地改革的第三维度――以土地开发权为改革的切入口。

以土地开发权作为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切入口,主要体现在确立被征收人土地开发权优先购买权法律制度。具体来讲,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确立的“先征后用”原则,使得农用地只有转为国有土地方可从事开发建设(法定的几种情形除外),被视为国家垄断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鲜明标志。实践中,国家行使土地征收权,将农用地转为国有土地,然后通过“三通一平”或者“五通一平”等措施,将生地转为熟地,然后投放到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上,按照招拍挂程序进行出让,受让人可据此取得该幅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前文已述,受让人取得特定用途、特定期限和特定开发强度的建设用地,其实质是取得该幅地块的土地开发权。也正是土地开发权的巨大财产权价值,使得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在实践运行中走向了异化,被学界视为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一场盛宴[27]。

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措施是,赋予被征收人享有土地开发权的优先权。即在建设用地使用权一级市场上,在同等的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符合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被征地人应该享有优先竞买该幅建设用地使用权从事开发建设的权利,相对于单纯的一次性货币补偿而言,这一措施不仅能更好地保障被征地人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体现了土地收益公平分享的基本理念,而且更有助于从长远角度保护被征地人的合法权益。

三、深层次思考

做实我国现行土地产权或者明晰土地产权、进一步推进土地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及变更现行政府土地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当下土地制度改革的三大主题[16]。

土地产权的明晰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早已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土地财产权制度改革形成的倒逼机制和亟待走出土地管理失灵困境的背景下,改革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权制度已成理论和实务界之共识,虽然理论上亦为此提出了诸多的改革方案,但令人遗憾的是,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而言,或许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忽视对改革切入口的准确定位和选择,无疑是影响改革路向模糊不清、改革方案难有作为以及改革效果难有突破的重要原因。

还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改革切入口的选择仅仅是改革的第一步,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尚未完成的作业,譬如,如何协调好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权与土地管理权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法语境下又如何展开不同类型土地开发权规制?改革的配套制度如何建设?诸多问题,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1]烨泉.一体化为土地管理法修改设定目标[N].法制日报,20131120(2).

[2]胡存智.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土地,2014(8):610.

[3]张千帆.城市化不需要征地――清除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宪法误区[J].法学,2012(6):1924.

[4]曲相霏.消除农民土地开发权宪法障碍的路径选择[J].法学,2012(6):2530.

[5]刘守英.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市郑各庄村调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18123.

[6]程雪阳.中国土地制度的反思与变革――基于公法的视角[D].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61.

[7]贺雪峰.地权的逻辑Ⅱ――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4.

[8]桂华,贺雪峰.宅基地管理与物权法的适用限度[J].法学研究,2014(4):2646.

[9]张先贵.社会转型期集体土地资本化模式选择之法理辨析[J].中州学刊,2013(10):5965.

[10] 顾长浩,李萍.城镇化进程中集体土地开发利用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东方法学,2014(3):8088.

[11]张先贵.不动产征收立法取向之抉择――土地征收抑或房屋征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22130.

[12]张先贵,金俭.因公益需要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制度[J].社会科学辑刊,2012(3):8185.

[13]Andrew J Miller.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in the Constitutional Landscape: Has Penn Central Failed to Weather the Storm[J].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1999(12):36.

[14]张先贵.土地管理法修改的理论争鸣与现实选择[J].北方法学,2015(5):109115.

[15]朱介鸣,刘宣,田莉.城市土地规划与土地个体权益的关系――物权法对城市规划深远的影响[J].城市规划学刊,2007(4):5664.

[16]党国英,吴文媛.土地规划管理改革:权利调整与法治建构[J].法学研究,2014(5):5775.

[17]陈越峰.城市空间利益的正当性分配[J].法学研究,2015(1):3953.

[18]郭志文.土地规划立法须处理五个矛盾[J].中国地产市场,2014(2):6667.

[19]郭洁.土地用途管制模式的立法转变[J].法学研究,2013(2):6083.

[20]金俭,张先贵.财产权准征收的判定基准[J].比较法研究,2014(2):2645.

[21]杨俊锋.中国土地配置基本制度的法律解读与改革[J].学术月刊,2014(8):2638.

[22]周立群,张红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研究:从“宅基地换房”到“地票交易所”[J].南京社会科学,2011(8):7278.

[23]谭明智.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J].中国社会科学,2014(7):125142.

[24]郭振杰,曹世海.“地票”的法律性质与制度演绎[J].政法论丛,2009(2):4650.

[25]张鹏,刘春鑫.基于土地发展权与制度变迁视角的城乡土地地票交易探索――重庆模式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5):103107.

[26]黄忠.地票交易的地役权属性论[J].法学,2013(6):1525.

[27]涂四益.从拆迁到征收――当下中国拆迁面临的问题、出路及难点[J].法学评论,2010(3):4961.

Abstract: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constitutes a set of power beam structure system which makes up land planningright, land use control, such as right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 so on. Reforming the current lan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the major issue the “land management law” is to modify. The traditional scheme of l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because of the unclear orientation of reform way, resulting in many ills such as target fuzzy, lack of integrity and systemic consideration and others, and sinking into a predicament.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putting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 as a cut,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platform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 and placing all the specific land management on the right platform to promote its reform, seems the best way to reform the situation.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8篇

一、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附主要参考文献。)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 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2003,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巧.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21.谭术魁彭补拙,2003(l),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J],中国房地产;

22.谭刚,2001(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的城市土地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02(8),美国的土地管理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02(11),美国的土地管理与利用[J],中国土地;

26.束雷,2002(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02(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J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8.欧阳安蛟,2001(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9.万曾炜,1997(2),论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J1,上海经济研究;

30.万曾炜,1997(l),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分析[J],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的宏观管理[J],浦东开发;

32,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J1,浦东开发;

33.陶建强,1998(l),土地开发模式与浦东新区的形成和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34.钱芝平,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J1,浦东开发;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1.3论文的思路结构与创新之处

1.3.1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1.3.2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调控系统

2.1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产权理论

2.1.2地租地价理论

2.1.3土地市场理论

2.1.4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1.5公共政策理论

2.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系统及手段

2.2.1市场机制

2.2.2政府调控

2.2.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2.4公众参与

第三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国际经验

3.1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国际经验

3.1.1国外实施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实践

3.1.2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调控机制的启示

3.2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国际经验.

3.2.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国际经验

3.2.2土地征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

3.2.3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的启示

第四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4.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农业用地迅速减少

4.2.2可预征地空间减小

4.2.3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很快

4.2.4土地闲置量较大...

4.2.5土地批租总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4.2.6土地批租方式出现多样化

第五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5.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5.1.1地区管理系统

5.1.2开发公司管理系统

5.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5.2.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5.2.2土地调控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第六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与措施

6.1构建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管理模式

6.1.1周口地区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型的选择

6.1.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目标函数

6.1.3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优化方案

6.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创新..

6.2.1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6.2.2根据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分区

6.2.3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

6.2.4逐步实现全部土地有偿使用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研究基础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基础

本人自1990年开始一直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曾担周口市淮阳县的镇长和党委书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过深入的研究,对农业区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了解透彻,因而有能力完成该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进度安排 论题前期准备30天。

相关文献资料论证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借鉴、分析,制订出论题研究方案。

论题调研实施150天。

社会调研展开,调研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归类卡片制作、确立本论阐述内容构架构思。 论题写作形成150天。

调研报告―――提炼形成论题初稿―――立论观点、内容座谈考证修正、正式文本形成。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 市场经济 宅基地 流转

物权法是明确物之所有权问题的法律,厘清产权关系,对公民合法财产予以保护,不仅能够调动所有权主体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不至于浪费资源,这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并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现行物权法在这方面却做得还远不到位,其中关于宅基地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现行有关宅基地方面的法律问题

现行物权法只是简单地用四个条文规定了有关宅基地的问题,对现实生活中已广泛存在的宅基地的流转问题避而不谈,仍旧采取沿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使得现实中对宅基地的流转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并且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解决和调节,这也大大降低了对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不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对认为当前涉及宅基地方面的法律规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程序侵犯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现行《物权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了集体所有权的范围,按照物权法定的原则,农村集体组织对集体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享有所有权,理应对集体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决定权。但是《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而《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这完全不符合物权法理,集体组织既然对财产享有所有权,而所有权乃完全物权,属绝对排他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所有权的行使,这就出现了乡镇人民政府代行集体经济组织权利的现象,是对所有权主体的不当干涉。

(二)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不利于农民利益的实现和宅基地利用效率的提高首先从受让主体来分析,能够有权获得宅基地受让权的只能是农村村民。因为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主体有一定的范围,所以宅基地使用权只能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如果转让给村外人员,该受让人必须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这就限制了城市居民购买农村的宅基地,阻碍了农民财产利益的实现,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其次从宅基地实现其效用的具体方式来看,我国法律规定了宅基地可以转让、出租,而且对转让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同时《物权法》第184条明确禁止将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这就大大限制了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也浪费了土地资源。

(三)大量的“小产权房”交易的存在损害市场经济环境的发育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宅基地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但是当前城市房地产价格畸高,使得大量市民买不起房,于是不顾法律规定,甘愿冒风险去购买在农村集体土地上修建的“小产权房”。这在根本上是有害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发育。因为市场经济即是法治经济,而权利本位又是现代法的精神的首要因素。这就要求交换者不仅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让渡和购买商品,而且要求交换者必须相互承认对方是交换物的所有者,这样才能够保证交换的自由、安全。总之,市场经济必然是权利经济,没有明晰的权利界定和宣示,就不会有商品交换和市场交易;搞市场经济,必须由权利先行;权利到位,市场经济才能到位。豍然而,宅基地的流转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使得“小产权房”交易的大量存在,这就广泛造成房屋产权归属不明,使得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的基础作用作出的理性经济人的选择却不能取得合法的地位,使财产的归属问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从根本上看,这种现象并不利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发育和培养。

二、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之辩

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以刘俊教授为代表,刘教授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并不是传统民法上的一种私权,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只是当初设立时不慎使用了传统私法的一个术语,而究其本质和初衷,它的设立是建立在以土地的资源属性、公平价值理念和生存保障目标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存在是保障集体每一个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是不能将之认定为私权性质的,并使之进入市场的流转,不然就会动摇民之本,造成社会的混乱,因此其最好的归处就是国有化,即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公有性质的,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种观点以宋宗宇教授为代表,宋教授认为,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存在必然决定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必要性,加之农民是国之本,不能剥夺其本应有的权利,而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认定为是一种公有性质的学者是把土地权利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相混淆。土地资源的占有机制、土地权利的流转机制等属于土地权利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土地规划等属于土地管理制度范畴。集体土地所有权就是一种农村土地归整个集体所有的一种私法性质的所有权制度,而我国从《宪法》到《民法通则》再到《土地管理法》都是这么规定的,农村集体享受土地的所有权是我国法律所确定的。

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对集体土地的利用率越发提高,原来集体土地所有权设立的初衷即保障集体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已经不合时宜,同样大小的土地上,农民已经可以在保障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的开发利用,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私法性质,这样可以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

三、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主要观点

宅基地属于农村土地的一部分,要解决好宅基地的流转问题,有必要梳理学界对农村土地问题的主要观点,由于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认识不一致,所以导致对农村土地问题改革的观点就谓泾渭分明,下面详述之。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刘俊教授因为从根本上否认农村集体土地的私权属性,所以在《国有化: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必由之路》丰中,刘教授主要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所有权理论渐渐偏离传统民法的私权范畴以及集体土地所有权不符合我国农村未来发展要求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应该改变现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情况,主张将土地国有化。

对此,笔者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宪法确定的权利,这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如果要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国有化必须修改宪法,否则这将激化农民与政府的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时笔者也不赞成通过修改宪法来解决宅基地的流转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不良发展,如果将集体土地国有化,无疑是将农民也拉入购房的队伍之中,但城市市民都无力购买的房子,普通农民又怎么买的起呢?这将使农民居无其屋。其二,涉及修改宪法的问题,成本太大,风险太高。集体土地所有权毕竟是宪法规定的法定所有权,集体所有权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变革对农民成果的确认。其三,从现有的各项政策来看,比如在一些省市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的情况,都倡导农民有条件的进城落户,但无一不强调要保护农民的既有利益,诸如保障农民继续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根据农民自己的意愿继续保留农村林地、自留山、自留地等的承包权利。

(二)维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反对农村土地国有化宋宗宇教授在《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以小产权房合法化为视角》的论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从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欠缺正当性、合理性、必要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要解决宅基地的流转问题,就必须对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进行研究,以上主要观点的交锋,无疑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单纯考虑宅基地是否可以流转等纯私法上的问题,无助于该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源上理清宅基地权利来源的基础。

四、宅基地流转问题的解决

从上面的观点的分析来看,笔者赞同宋宗宇教授的观点,不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现实解决问题的成本来看,只有不断完善现有的集体所有制,才能够解决宅基地等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流转、抵押等私法性问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虽然笔者不赞成刘教授关于集体土地国有化的观点,但在宅基地流转问题的解决上,刘俊教授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豒中提出的“公平与效率”,“保障性与物权性”相融的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将宅基地使用权的运行过程划分为宅基地使用权的设定、取得、利用三个环节,并分别以不同的价值目标为基础制定相应的运行规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体系的观点,笔者就很认同。

具体来讲,在设定方面主要从权利的范围、行使边界、期限等方面规定,需将宅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彻底分离,将宅基地使用权设定为一项独立的完整物权;取得阶段仍然将“保障性”作为根本原则,设置严格的申请条件;在权利的利用方面则必须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权能,而不应对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予以限制。笔者认为刘俊教授在具体物权制度的设计方案上是可行的,这将促进农村对土地的利用,不至于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给农民创收提供了可行的办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土地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0篇

虽然近十年中,农用土地流转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各地区根据自身的特点摸索出一些经验,如转让、互换、租赁、反租倒包以及用土地入股合作等多种流转形式。但从整体而言,各地方受经济发展缓慢情况的不同而不同。黑龙江省大多数地区土地合理流转情况差异较大,流转交易面小、范围窄、问题较多。目前,国家还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因此,建立农用土地合理流转规范管理机制,有利于农村经济客观发展的需求。是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对待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因循守旧只会错失发展的良机。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除固有的与实际不相符的思想意识,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创造条件,在时机适宜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探索建立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中介组织,使土地资源按照规范程序合理流动。这样既有利于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要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进入市场。一是建立开放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土流转机制,鼓励土地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土地转让价格。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土地向生产能手集中,促进规模经营。二是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稳步发展民间中介组织。三是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入股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相关部门适时出台有关农地入股的文件,规范农地入股行为,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地征用制度

目前,我国对农用土地的征用从法律上还不完善,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使用原则、补偿安置等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适应的土地征用制度,既能满足农村土地进入市场的内在需求,还能适应我国保护农业用地的需要。

(一)以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征地补偿机制,征地补偿应遵循市场原则,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的资源,市场机制是实现其有效配置的基本途径

只有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征地补偿,才能有效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被征收的土地,以土地的市场价格对其进行补偿,保障原土地所有人与土地使用人的利益。征地补偿费的计算应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应对农地先行评估,以评估的农地所有权、使用权价格为依据进行补偿。农地所有权、使用权价格评估,主要根据我省农地的生产力、农业用途的未来纯收益及农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来确定。

(二)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失地农民安置机制,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确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是做好农民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其劳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安置当地失地农村劳动力。三是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三)完善征地工作机制,改进征地工作方法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征地工作机制,是征地工作的基础,严格土地征用管理制度和征地审批程序,增加征地透明度,是征地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建立合理的征地纠纷调解机制,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农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尽快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的同时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重要的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三、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土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不合理,而土地使用制度的不合理又源于我国土地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在土地所有制结构改革方面,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虽然土地承包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需求,但是,由于土地征用制度的存在,使得土地集体所有制处在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改变这种现状,可行的办法就是打破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统一实行土地的国家所有,然后再由国家根据社会收入分配,以转移支付的方式给农民以必要的补助。

在生产关系方面,建立统一的土地所有制形态,改变基于不同土地所有制关系而产生的不合理分配关系。在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劳动人口频繁流动的今天,这样的改革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在农村的劳动人口不断增加,而土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按照既有的土地承包制度设计,总有一天会出现人口的增加导致农村土地无法承载的情况。

土地的所有关系,确实是我国目前农村改革无办法的办法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农村土地的国有化应当是我们未来改革的方向。其实,在现代社会,“民享”比“民有”更加重要,在土地国有化之后,只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基金,并且用土地基金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

还有,在未来解决农村土地问题,要改变以下观念:

第一,要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的观念,将虚拟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改为国家所有制,建立统一的土地所有和土地管理制度。第二,要正视人口不断增加与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紧张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土地制度的科学设计。第三,在改变二元户籍制度之后,允许现在的农民自愿选择与国家建立新型的土地使用关系,打破许多地区单一的土地承包法律关系。第四,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国家应当考虑征收土地税或者设立土地基金,服务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第五,在改变土地所有制关系之后,国家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生产力发展情况加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在看来,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到现在,农村改革缺乏制度创新,土地承包制度30年不变,固然为稳定农村的土地生产关系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土地承包制度无法应对农村经济不断变化的情况,因而在一些地区已严重变形,导致农民仅依靠土地生活普遍相对贫困的境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改革土地承包关系条件尚不具备,政府部门应当在土地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探索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并通过修改宪法和法律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土地逐步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制土地,在实现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颁布状况,分别实行土地转移、出租、承包和其他的经营方式,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土地的用途。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要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补贴,对那些不愿意进行土地经营的农民,要通过建立土地转移和流转机制以及生活保障制度,保证他们基本权利。

农村需要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承包责任不应该成为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普遍模式,各地应当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土地使用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土地;流转与征用;制度创新

上一篇:效益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土地抵押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