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范文

时间:2023-03-08 14:27:18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丰富内涵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其内容体系与人生的丰富内涵密切相关。

1.1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存在及其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文关怀提出的基本要求。人是人文关怀的对象,离开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肯定,离开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离开了对人的价值的提升,人文关怀就丧失了本质属性和重要价值。人文关怀与人的价值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人文关怀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是统一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寓于人文关怀的实现之中。

1.2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

人类的需要可分为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两大类,基本需要的满足对于人的高层次需要的产生十分重要。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以人文本,尊重和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最基本的功能。

1.3唤醒主体意识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知识教育的核心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更在体现这一核心功能,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1.4培养德性伦理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等同于单纯的个体体力与智力的发展,它还必须有鲜明的社会伦理尺度和道德标准,并把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作为人必须具有的价值思想。道德是人格素质的核心元素,道德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2.1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使现代化社会和人的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一定要在观念、内容、形式、体制等各方面来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倡导的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代表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

2.2严重的精神危机使国人极度渴盼人文关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社会变革难免引起人们在精神上的变革,开放的社会让人们摆脱了旧思想文化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和活力,但是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复杂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种种危机,在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同时,人们经历着精神失落的痛苦。面对精神危机的挑战,我们需要用人文关怀来唤醒人们的精神活力。国人内心同样渴望人文关怀来净化社会风气和人的心灵,让自己不但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且有充满真善美的精神世界。

2.3现代人文教育振兴呼唤人文关怀

在17世纪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西方传统的人文教育开始冷淡,而科学教育备受重视。但从20世纪中叶以来,人文素质的严重缺陷使人们开始反思教育出现的偏差。自此以后,人文教育理念重回人们的视野中,重视人文教育已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人文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回归,再面对国内种种人文缺失现象,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反思“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在最近几年,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人文教育热潮,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及教师都开始重视人文教育问题,人文教育也正在回归它在我国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3.彰显人文关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3.1全面提升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

3.1.1强化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意识,深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提倡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念的主要力量,但也同样需要思想引导,因此,尤其要引导他们认清现在的教育环境,领会何为人文关怀,意识到人文关怀对改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现状的至关重要性。

3.1.2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养,以提高教育者的精神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之所以得不到彰显,一方面是因为人文关怀理念还未普遍深入人们的思维中;另一方面,是因为深受传统教育定式的桎梏,不易一时得到改观,为此,广大教育者需要不断地深入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坚定自己的政治文化信仰,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修养来感化自己的学生及身边的其他人,自觉地做好表率带头作用。然而仅此还不够,教育者还需要运用其他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来促进教育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

3.2教育客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体意识,学会自我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客体不仅要主动接受教育,还要学会自我教育,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很好地将所接受的教育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才会培养出自己的主体精神,塑造独立人格。“文化反哺”亦是激发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的很好现象。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客体可以成为教育主体,以自己的思想文化影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客体相互转换,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平等交流,学生会更为自信并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来,积极探讨,形成自己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这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所期望的效果。

3.3教育内容生活化、形象化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分偏重政治化。加强国民政治教育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过于政治化就不利于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激发人们创造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内容应从传统的单一政治化理论转为以政治为主,同时囊括经济、文化和艺术等知识。

(2)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但国家的政治理念在更新,而且社会和人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这也是生活化的主要特征。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应生动形象,但也不能失去内涵,在强调政治理论和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情感等问题。

(3)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还应体现对德行修养的重视,话说“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显然德应放在第一位,教育的内容要强调道德意识,确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观,况且德性的修养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涵之一。

总之,我们有必要改变现在沉闷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在实践中彰显人文关怀,不仅要对受教者进行外在的思想引导、行为引导和价值引导,还要结合教育者的生活实际,满足他们的更层次的需要,注重于受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么他们会积极地把外界得来的道德规范和正确的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将其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便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伍揆祁.思想政治人文关怀论[J].中国社会出版社.

人文关怀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班级管理;教育;策略

引言:

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是指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知识本位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和人格精神培育。在教育中多融入一些人文关怀,会让学生在拥有科学精神的同时还拥有人文精神。教师要在班级制度建设和人文精神建设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灵活运用管理技巧来构建优秀的班集体。

一、班级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做到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养成和情感体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更是高中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人文关怀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维护学生尊严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作为从学生心灵和思想出发,并最终回归于心灵和思想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在传递的瞬间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还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

1.在学习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

在高中生学习各科文化知识期间,班主任要把人文精神融入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促进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不同阶段,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相关讲座等,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逐渐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同样重要,加强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人文关怀行为转化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2.在日常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在班级中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友好和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在无形中达到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做到关心集体和他人。要求学生在自己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同样的去关爱周围的人,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人文环境的重要性,并更好地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人文关怀。要注重榜样的力量,班主任自身要身体力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进入班集体的开始,班主任就要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学生的名字,并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的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校园的人文氛围。班主任自身要言行得体,并且仪表端庄,通过散发自身的人格魅力来使学生感受到亲切和关怀。

3.在活动模式中融入人文关怀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不断的通过实践锻炼和思想理论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体会到人文精神的理论知识和内在价值。例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贫困学生捐款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更加懂得给予他人关怀和帮助。也可以创设学习竞赛类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间的竞争和赶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体验拼搏争先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组建班级的课余兴趣小组,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体验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的人文精神。

三、人文关怀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

传统的教学思想提倡师道尊严,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通常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举止作出的评判,完全是按照旧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标准来做的,学生的种种权利都被忽视,经常出现教师损害学生人格、侵犯学生权力。在当前现代的教育理念中,我们要用人文关怀的理念来指导自身的工作,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一个不断完善的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不能体罚学生,还要做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不应要求学生都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塑造自我。

教育者要认真了解学生,不断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就感。教育者除了教书以外,还担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所面对的学生都拥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对外界充满渴望,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是否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教育管理学生,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研究,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开展教育活动,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爱心能够促使学生敞开心扉的与老师进行交流,而对学生的爱是以教育者对学生尊重和理解并且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师生之间才能够产生心灵上的沟通,才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而平等的,学生才会在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时候没有心理压力,表现的轻松而愉悦,教师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所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基础。教师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情动人,使学生愿意亲近并聆听教诲。

3.灵活运用班级管理技术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要充分考虑高中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首先要力求“全”,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观念,让学生具有责任感,宽容理解他人。教育学生有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一切。让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带来的挑战。其次要力求“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管理方法要灵活多样,让每个学生都得以施展自我,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寓教于乐。给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懂得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还要力求“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下意识的引入创新教育,教师要认同每位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创造能力,为每一个学生寻找新个性的发展契机,可以在班级中运用班级干部轮换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在管理中实现自我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精神。

4.赏识并激励学生

人文关怀通常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人性的需要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处于最高层次。高中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正处于人生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只有学生内心真诚美好的愿望及奉献他人的需要强烈出现时,才会有内心的自豪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而赏识和激励则是满足学生成就感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动力,让学生在成就感中享受幸福,趋向成功。

结论: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班级管理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扬民主平等的作风。积极创设凸显人文关怀的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师生观念,将学生看作自己在工作中共同进步的伙伴,平等对待学生,从而在制度教育与人文教育中找到真正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谢金珠. 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三个措施[J]. 甘肃教育 2011年06期

[2] 余刚. 倾注人文关怀,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S1期

[3] 卜宗尧. 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作好班级管理工作[J]. 学周刊. 2011(20)

[4] 巫正利. 人文关怀下的班级制度建设[J].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9年02期

人文关怀范文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12

妊娠是一种生理状态,几乎没有任何生活经历能唤起如此完全的喜悦或极大失望的痛苦。针对临产妇这一特殊群体,产科护士和助产士应很好地协助临产妇进行角色定位,将人文关怀融入产科护理的日常工作,既保证分娩质量,又使临产妇愉快地度过妊娠这一特殊生理过程。2005~2009年对临产妇579例实施人文关怀,临产妇的产痛明显减轻,产程缩短,顺产率提高,疗效显著。

为临产妇提供优越的人文环境

设立单人待产、单人分娩室: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避免白色刺激,房间以粉红色为基础色调,粉红色的薄纱窗帘,粉红色的床单被套以及橙色的灯具,墙壁悬挂可爱的婴儿画,用以减轻疼痛的分娩球,显示出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病房楼层以鲜亮明快的淡紫色为主要色调,渲染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走廊两旁墙壁边安装塑料扶手,墙上画框内镶有各类田园油彩画,病房内床位均配有床头柜、储物柜、呼叫器以及吸氧设备,床位之间用花色的幕帘隔开,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不断更新服务模式与理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康乐待产:临产妇进入产房后,助产人员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向孕妇讲解分娩知识,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情感的支持,指导孕妇分娩呼吸与用力方法和技巧,给予按摩、分娩球的使用、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聊天)等方法减轻孕妇焦虑,缓解疼痛,宫缩间歇期让孕妇尽量放松休息,提供高热能的饮食,做好生活护理,及时告之产程进度,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孕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孕妇消除恐惧与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顺利分娩。

分娩镇痛的应用:①:改变传统的,如未破水,头已衔接,可让产妇取坐位、蹲、跪等姿势,情况允许可下床活动,有助于胎头下降,淡化产妇角色。②压迫、按摩:适当的压迫按摩也可减轻宫缩带来的疼痛。宫缩时,助产士用手掌掌面平贴孕妇腹壁,当产妇吸气时,双手从腹部两侧向中间按摩,呼气时,双手从腹中线滑向两侧,按摩时大小鱼际适当加压用力。宫缩时,用拇指按压两侧骼前上棘或耻骨联合,或用拳头按压菱形窝外角。

整体护理产时服务模式:病房人性化服务从护士长、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三种不同职务层次的工作任务中体现出来。护士长向每位临产妇收集意见和建议,与她们及其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针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整改;主管护师每天进入病房,及时观察、监测孕妇产程进展状况、产妇泌乳及喂养情况,针对个体进行特异性指导;责任护士在孕产妇入院后,为其介绍相关医护人员、病区环境、便民设施以及相关健康教育,住院期间,为孕产妇进行病史评估,全面掌握其病情,并监测临床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过程中针对临床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计划调整,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叮嘱是否仍有物品遗漏未带,将产妇送至电梯门口,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与服务质量

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参加护理学会定期举办的婴儿抚触、泳疗、导乐师等系列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培训,护理部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考核,强化了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同时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抢救和护理。

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能力:支持护理人员参加沟通技巧讲座,根据医患关系的特殊性,掌握相关沟通技巧,并学会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选送科室成员接受礼仪培训,了解日常礼仪、电话礼仪,规范行为文明、语言服务等,增强了驾驭各种局面的能力,以适应人文关怀的护理需要。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人文关怀护理迫使护理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又使护理人文关怀更加高品质化[1]。我科护理人员现在本科生5名,90%中专大专生正在读在职大专或本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不少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文、心理等学科。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亲情服务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文明医院的重要标志,得到广泛应用[2]。

人文关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针对产妇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主观心理不同,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尊重产妇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注重语言交流,传授分娩经验,讲解相关知识,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减少对医疗干预的依赖[3]。一些临产妇因害怕自然分娩带来的疼痛或为了保持体形,而主动要求行剖宫产。剖宫产虽然可以避免分娩镇痛、产道裂伤及没有难产的忧虑,但剖宫产出血量较自然分娩多,术后可能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4]。剖宫产产妇正常饮食晚,还易造成产后乳汁分泌减少,且剖宫产后产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较自然分娩高。自然分娩是自然、安全、对母婴均有利的分娩方式,可避免剖宫产术后的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5]。

护理人文关怀是一个集心理学、美学、社会职业道德学,贯穿医学的综合人文学科,其将技术和素质融医学为一炉。它所要求的护理人员不仅仅是技术,还涵盖了素质、理念、人文、心理、美学、社会观念等,它不仅有技术性,而且有技巧性;不仅有实践性,而且有空间立体性。它体现在护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只有我们掌握丰富的综合知识,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就诊患者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雷铃.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23):1973-1974.

2 史彦梅,贺维权,左东风.人文关怀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体现[J].护理研究,2008,22(9C):2516.

3 陆龙勤.人文关怀与产妇分娩关系的临床研究[J].医学文选,2005,24(4):522-523.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85.

人文关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个性及其社会特征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需求与价值等的尊重与关切,以及对人的解放、自由与发展的追求。

一、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主旋律。近些年来,集团公司党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取得显著成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蕴含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要求,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一种直接而生动的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针对群众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关怀、心理关怀、精神关怀,满足基本需求,引导人们向善求真爱美,发扬相互关爱、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有助于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在思想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信仰,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二)加强人文关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更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更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培育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强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能动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劲力量;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身利益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

(三)加强人文关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的需要。当前,我们企业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体制机制变革。这种变革在给企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对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和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心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建设和管理之中。因此,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更需要思想文化的教育引导、人文关怀的滋养、心理疏导的排解。加强人文关怀,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自觉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合法的手段处理矛盾,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对于协调关系、规范行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应对风险、保持稳定、促进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今天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能力、价值追求多元多样多变;同时,社会思想意识的生成特点、表现形式、传播规律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正当利益、满足多元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普遍的社会愿望。广大群众对舒缓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加强人文关怀,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人文精神和科学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创新了运行机制、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对提高思想政治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在生活层面上,人文关怀以消除贫困为奋斗目标;在价值层面上,人文关怀以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奋斗目标;在理想层面上,人文关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要致力于三个基本方面。

(一)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从人的思想活动规律看,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是产生积极性的源泉;适应和满足人的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键。充分认识和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现实出发点,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了解人的需要,掌握人的需要的发展变化规律,从满足人们正当的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因需要而利导”,才能吸引人,容易为人所接受。加强人文关怀,要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人的基本需求,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人们满足基本需求,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二)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这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本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重视人自身的建设和个性发展,将集体发展的诉求与个人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和保障。

(三)服务人的幸福生活。幸福,是人类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我们党的根本目标。从根本上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都服务于这一目标,是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为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意义所在。只有把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考量,才能树立杠杆,确立导向。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是抽象的,它是由无数具体个人的幸福生活所构成,没有具体人的幸福,就谈不上人民的幸福、人类的幸福。

三、加强人文关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人文关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精神心理需求,还有明显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推进,还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解答。加强新形势下的人文关怀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保证人文关怀工作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在地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人文关怀工作之中。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人文关怀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强人文关怀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解决群众困难、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人文关怀最有说服力的举动。要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基层听民声,深入实际察民情,深入群众访民忧,切实把握好新形势下群众的思想脉搏、精神需求和心理期待,使人文关怀工作更好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中肯綮”,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来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要在人文关怀工作中增进群众感情,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着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使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在人文关怀工作中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

(三)深化理论研究,为人文关怀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人文关怀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科学知识来支撑,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需要丰富的方式方法来实施。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化对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探索规律、把握特点,开展科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人文关怀作为加强、改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点课题,

四、结束语

人文关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影视作品;视听盛宴;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J9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86-02

电影电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门依赖科技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会带给人类诸多影响。今天,电影由最初混迹于杂耍歌肆的“丑小鸭”迅速成长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式,而略显年轻的电视艺术大有毫不逊色的魅力。人类的传媒工具在经历了非语言流、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后,目前影视成为主流传媒工具。影视在技术与艺术方面互相借鉴,尤其随着新的技术和文艺理论不断注入,使其以珠联璧合之态成为目前主流媒体。

那么影视是什么呢?它以音画作为载体,传播信息、文化,是承载着人类生命情感的文化媒介。电影电视经历了种种艺术运动,加上科技的力量注入影视艺术中,今天的电影电视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传播范围和效果早已今非昔比。画面构图匠心独具,剪辑流畅自然,音画配合浑然天成……当我们翻开影视诞生之初的作品,不禁感慨这一百多年的变迁。目前网络的确是一种新兴传媒,但是从受众数量和传播效果来看,影视的力量仍然是主流。影视艺术和现代媒介合流后形成的影视产业,后影视艺术市场,影视文化……都是影视艺术产生的后续效应。这些后续效应对受众的行为、观念、心理……无不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影视这门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今天的电影电视展现在受众面前不再有诞生之初的粗糙。现代科技不断为影视视听注入活力: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声道到环绕立体声,从普通屏幕到立体屏幕,从传统制作到数字技术的介入,影视作品的视听的确发生质的变化。受众欣赏到的影视画面逼真,犹如置身其中,仿佛“人在画中游”。

目前的诸多影视作品走上商业化道路,尤其以电影最为明显。所谓商业大片,引用一位资深电影学者的观点:一是制作规模,包括大投资、高科技、强大的明星阵容:二是制作目标,跨国界、跨文化而进入全球性的主流市场:三是看它在全球性主流市场上的效益和业绩,三者不可或缺。让人担忧的是,很大一部分电影电视更多的关注形式,追求大场面,力求在视听上给受众震撼,愈来愈忽略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文化底蕴、民族内涵。在这华丽视听盛宴的背后文化逐渐流失剩下的是快餐文化。诸多影视作品有华丽的外壳、豪华的阵容,却只是一次性体验,在艺术的长河中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在注重大制作,投入巨额资金和高科技的同时集结最有影响力的明星阵容,以此作为票房的号召力。殊不知,决定一个影视作品的终极价值是它的人文关怀而非上述种种。不管是国内还是世界的传世佳作除了绝妙的视听设计以外,更是道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在作品内涵上下足了功夫。针对我国的影视作品流于形式的现状我认为国产影视的出路在于“人”在电影中的价值与地位的提升和尊重。强大的文化包容力和对人性深度挖掘以及终极关怀乃是成为一部具有经典电影的必要条件。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在影视创中注入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既艺术家以其博大的仁爱情怀关心人的生存处境,提倡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中心构筑他们的艺术世界,表达人性的呼声和要求。离开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营养,豪华的视听盛宴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黑格尔说:“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景,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情景。”

的确,影视从诞生的那天就注定是带着“镣铐”生存的艺术形式。受众的多少成为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一部收不回成本的作品往往被怀疑它的存在价值。电视艺术是尤其依赖于大众需求的艺术门类,它不可能为少数人而存在于象牙塔中孤芳自赏,它应该是为一切人的艺术――描写人的情感与伦理世界,表现鲜活人物个体的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展现普通民众的生存境遇,以偶然昭示必然,以微观昭示宏观。对于影视文艺工作者,应当超越时代,超越现实,在作品中挖掘人文精神去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及其价值,表现出博大且持久的人文关怀。电视艺术自诞生以来,在经历了娱乐、新闻等相对单一的功能阶段后,如今其功能已具有多元性。它对社会生活的巨大涵盖和对人们精神及生活需要的极大满足,使之自身也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电视的观看模式要求作品散发出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人文关怀,既贴近了百姓的生活,又贴近了百姓的感情。相对于电影而言,导演的个人化更强一些,但是这并不是说电影可以脱离人文关怀。电影和电视一样,经典的影视作品必然触动人内心,以不同内容为载体表达人内心世界。也就是影视作品离不开人文关怀。法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丹纳曾指出:一个作家只有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才能在自己的周围招致整个时代和民族的共同感情。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影视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流失严重,向观众展示的是建立在技术和资金基础上的华丽的大场面、震撼的听觉盛宴。受众对于影视作品只是走马观花,文艺作品不但没有起到教人育人的作用,反而形成资源浪费。这样的情形,令人堪忧。

我们这个时代是消费的时代,而消费的原则强调的是娱乐性、商业性和消遣性,任何经典文化和高雅文化都有不可逃脱被拿来“消费”的遭遇。在这种消费主义的语境下,影视表现为“戏说热”、“大话热”和“搞笑风潮”。终极关怀与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使命感遭到放弃与淡漠,游戏或是娱乐成为主要的形式。影像时代的“读图”时尚的流行促成视觉文化颇受青睐,而人文关怀日益走出大众的视线,影视艺术在走出高雅转向低俗的过程中诱导大众缺失审美判断和自我提升的激情与能力,不断弱化对人类或个体的深度精神关怀,进而降低了对人性境界和人文精神境界的自觉追索的热情与进取能力,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抵制消费主义文化潮流盛行下影视娱乐化、低俗化,这有助于规避影像时代大众文化认同的精神危机。总之,一个有责任的影视工作者有责任重视“人文精神”。影视作品的精神价值的层面对当今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化发展提出更高的期待与要求。

就影视自身创造而言,毋庸置疑必须兼顾产业生存和艺术创造精神、必须寻找艺术内涵和形式追求共容的规律。而在全球化盛行的现实面前,不能不更加强调本土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价值。对于影视艺术而言,好莱坞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和产业推广经验,在全球横行一时。但顽强抵抗的各国本土电影并非没有生存实力,关键是要在看清自身的优势和文化的承传特点的同时开掘人类共通的话题。用影视这种形式关照人类的终极价值,探究不同地域和文化下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因此,全球化令人们或是欢欣鼓舞或是忧心忡忡,事实上在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的同时,人类的共同文化、共同情感和普世价值是影视艺术走出国门、对外相互交流沟通的基础,影视作品既要注重本土文化也需要高扬人文精神大旗。对于我国的影视艺术曾经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前苏联电影蒙太奇理论以及西方电影纪实美学的深刻影响,面临深厚历史文化和当代多元文化的交融点上。文艺作品既要秉承历史的博大精深,更要深切关注当代国内国外的影视文化新动向,以关注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利用国内外电影市场,开掘出影视精品。

另外,国家政府的影视文化政策应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提倡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爱人的生命价值为核心的“为人生的艺术”,坚持倡导影视作品的文化品位和美学品格的有机融合的文化审美取向,倡导影视作品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艺术性和思想性、终极价值和精神升华等有机融合的价值取向。影视理论界,应当肩负起构建人文关怀的重任,从作品的构思创作到文艺评论营造具有勃勃生机的影视作品创作氛围。充分利用科技与艺术的联姻,促成影视不仅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而且也成为体现现代人类最高精神活动和审美思想的重要艺术载体。

参考文献:

人文关怀范文第6篇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系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

一提到法律,普通人可能会认为它是冷冰冰的、生硬的条文,但现代法律并非如此。孟德斯鸠说过,“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民法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即民法对人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

我国民法不仅平等保护每个公民的人身、财产权益,而且也注重保护弱势群体以及无辜的受害人。例如,在实践中曾经多次发生高空抛物砸伤行人、但找不到加害人的案件。如果法律对这样的受害人不能提供任何救济,无辜受害人的损失不能得到补偿,这对受害人是极不公平的。因此,《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相关住户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就强化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的保护。这就体现了民法的人文关怀精神,即强调对人的保护,应将其视为民法的价值基础。人文关怀作为民法的价值理念是民法的重要发展趋势,其也渗透到民法的各项具体制度之中。

人文关怀决定了我国民法的未来走向。我们目前已经基本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市场经济构建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保障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就立法层面而言,虽然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但由于民法典未最终完成,法律体系的整合、完善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如何使我国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在民法典中明确价值取向,并以此为指引,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法典体系。基于这样的背景,讨论民法的人文关怀价值,并非是为了满足形而上的学术偏好,而是旨在解决中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价值选择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缺乏民法传统的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法律秩序,但其还不足以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一个新阶段的情况下,更新法律理念,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使民法更有效地发挥其法律功能,从而使整个法律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民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按照佟柔教授的看法,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我国民法必须担负保障商品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这一理论作为民法学中的重要创新,奠定了我国民事立法的基础。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化和工业化得到了充分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考虑民事立法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市场经济奠定基本框架,还要承担对人的关怀的更高目标。如何妥善解决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回到人本身,重新思考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法律体系需要应对这样一种社会转型现实,尤其是需要制定一部面向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在世界民法之林中有独特地位的民法典,更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引入人文关怀,不固守19世纪西方价值体系和形式体系,将其奉为圭臬,而应当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强化人文关怀,在价值体系和形式体系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要深刻意识到我国民法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人文关怀为基础,这就需要按照人文关怀的理念构建民法典的价值体系。民法典的价值理性,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法理念上,除了强化意思自治以外,还要以人的尊严和自由作为同样重要的价值考量,并贯彻在民法的制度和体系之中。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相对弱势群体一方的利益和诉求,给予相对弱势的一方充分表达自己意思的途径,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保障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秉持人文关怀的理念来构建民法的内在体系。在规范财产权利和财产流转的同时,以人文关怀作为制度设计的基础,除了要维持既有的财产权体系之外,还应当增加独立成编的人格权制度和侵权责任制度,并且在民法的其他领域,也要弘扬人文关怀精神。人文关怀要求始终保持一种正义的理念,秉持一种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和保障。法律应当充满对人的关怀,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应当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引,而不是使人们服从强力统治的工具。强调人文关怀,在当下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

人文关怀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生态关怀 城市规划

Abstract : Our country makes the urban planning deci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 the the urban planning, the environment of "friendly" is a new topic for planners. From some neglected "small problems" , this paper thinks how to reflect the urban planning for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from the thought, the concep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using some examples.

1.问题起因与思考

1.1身边事

2009年初,为了减轻牡丹江防洪堤压力,由牡丹江市有关部门负责,在防洪江堤上建成了高约1m的防浪墙,但不料就因为其阻挡了蟾蜍迁徙的路,9月16日,牡丹江日报以《谁来帮帮蟾蜍》为题进行了报道,各新闻媒体也先后开始以各种形式关注此事,一时间,小小的蟾蜍成了全市关注的焦点。根据相关报道,尽管全市各阶层自发用双手帮助蟾蜍迁移这一爱心行动帮助了约30000只蟾蜍安全"回家",但仍有大批蟾蜍死亡。

1.2其它相关报道

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以公路和铁路最多,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动物在穿越公路和铁路时致死。据韩国相关的统计,1998年道路致死的野生动物为105只;至2004年激增到2436只;到2005年上半年,已有1489只野生动物命丧高速公路。

2.原因探求

2.1认识的盲区

时展至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深入人心,许多城市建立了生态屏障、廊道等基础设施。但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并没有削减,仍然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盲区。如交通是城市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建设时只重视道路而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的方针,表明了中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但在实际的建设中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矛盾,现在很多城市规划的所谓绿化隔离带、生态廊道等过于模式化、理想化,从实际效果看仅仅是绿化效果好,并没有达到生态效果,只是用手画出的一条“绿线”。

2.2时间与空间

我国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为了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我们用一切方法和手段改造世界。但与我们相反,生态环境的演进速度却非常缓慢,我们身边的每一片森林都是经过几百年时间才能形成。

生态学认为陆地生态系统是指构成陆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人作为高级生命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人类聚居地的快速扩张使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hm2热带雨林,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但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hm2绿林。

3.观点与建议

3.1完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生态建筑、生态住区、生态城市逐渐成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主题。但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尚未把生态学作为理论框架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处理好城市扩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问题,尤其对生态学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理论认识程度不够。

理论支持。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等,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城市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是人文生态最表相的基础,为人文生态建设提出最为基本的外在要求;人类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是人文生态的核心,前者为人文生态的发展进行定位,后者则为之提供建设方法和准则;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阐明了“生态”的内涵,从人的道德层面上明确了人文生态的必要性,并且强调了它的价值,以至当生态与经济发生冲突时,成为衡量生态与经济之间冲突的尺度和扬弃标准。以上生态学的各分支学科,成为支持人文生态的理论依据。这要求不能把人文生态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绿化建设”,更需要建立系统、全面、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使之在各方面充分体现其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十一五”规划都确定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提出对环境友好的要求是要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3.2基础研究工作的扩展

城市规划基础研究就环境方面而言,需要对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成为规划编制时的重要依据。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发现规划师普遍对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认知和分析比较欠缺,在规划编制初期的基础资料调查中也很少进行这方面工作。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一般只是考虑对水体、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影响,很少考虑对动物栖息、迁徙以及动物行为方面的问题。可此可见,把生物多样性研究有机结合到城市规划基础研究中,必将为规划工作打下牢固的生态保护基础,也能为规划建设提供直接的生态依据。

3.3新概念的引入――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

ture),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生态基础设施提出的意义在于,无论针对自然的生物栖息地系统,还是人类的城市栖息地系统,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系统运行和以栖息者持久的具有基础性支持功能的资源或服务。

4.成功案例

4.1友好的交通防护设施

考虑到公路上夜间行驶的机动车灯、噪音会对夜行动物迁徙和鸟类飞行造成惊扰,欧洲高速公路两侧隔离护栏高度高且不透明,同时利用木质则更环保和隔音。而且,在进行公路规划时,就已经调查出该地区的各种生物资源及其习性、活动线路等,因此在建设时就考虑避免在动物的活动线路上穿越,避免不了的就建设各种设施对动物进行引导,如涵洞、水渠等,并且设置警示标志让驾驶员注意减速且不鸣笛。

4.2具有生物通道意义的桥梁

有关桥梁在维护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方面的认识自1960年代始发达国家曾有不少研究与实践,出发点大多是因道路在穿越自然保护地带时导致其生境被切割并影响野生动物迁徙的问题,而桥梁则可为分离的保护地建立联系亦即有生物通道作用,应成为解决城市生态廊道的生命流与城市的生活流之交叉矛盾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方式,可分为路上式生物通道(wildlife

overcrossing)、路下式生物通道(wildlife undercrossing)和涵洞式生物通道(wildlife culvert)。

结语

“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层次,因为他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等等密切相关,但笔者认为,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本位思想不能满足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仅体现“人文关怀”也不能把环境友好做到实处。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矛盾的根本途径,首先是在思想上改变人本位思想,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我们可称之为生态关怀。

参考文献:

[1]陆承平《动物保护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万敏、刘成、王磊《基于城市景观割据连续之桥梁》城市规划 2006.3.

[3]王新军《城市扩展与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 社会科学2005.10.

[4]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人文关怀范文第8篇

语文课文中关于爱情的内容较多,讲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偷偷发笑。这种情景很多语文老师都碰到过,是不是刻意回避?我常常这样说:“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因为听得多了,学生往往大笑,接下来的一句便是:“可千万别偷偷摸摸地去尝禁果。”哄堂大笑,其实就是在笑声中对学生进行了告戒。

还有一个问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处事能力,让他们分清好坏,明辨是非。老师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虽说劳动不分贵贱,但鄙视体力劳动的人不在少数。几年前,魏书生来宁波作报告,提到浙江人在锦州发大财,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掌鞋”的。魏书生可能会有他的一套教育理论体系,但骨子里看不起浙江掌鞋、剃头也是事实,好在浙江人不在乎人家说什么,现在有资金了,实业规模做大了,振兴东北还是要靠江浙的中小企业。反过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民主观、质疑观,师生切磋,师生共同提高,与时俱进倒是很重要的。

我们经常以听话来要求学生,来分清敌友。这是很坏的做法。学生已经跟我们有沟壑了,还要求他们听我们的话?说老实话,我有很多东西不如学生,首先是数学,我天生没有数学细胞;接着是电脑,我的电脑网络知识很有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确如此,我能要求学生听我讲电脑知识、网络知识吗?断然不行,这是真的是误人子弟。我们自以为正确的东西有时恰恰被证明是错误的,只是我们不去反思,不敢承认而已。一个集体最重要的就是民主。中国共产党在晚年犯了很大的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破坏了党内民主制度,从延安到建国初我党战胜了那么大,那么多的困难,就是得益于集体的智慧,搞一言堂是要吃苦头的。我认识一个班长,她说,他们班主任定下的事,别人改变不了。这显然不属民主作风。我想这种事不是个别的,班长、班干部由你指定,三好生、积极分子由你指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心理起变化:只要班主任满意,就顾不得同学们的议论。由此造成两种极端,一类班干部消极应付班主任,另一类班干部则成了班主任的应声虫,于班风,于学风很不利,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将来构成危害社会的一个诱因。这位班长说班上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他们的班主任。我想,班主任不能跟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是很可悲的我们总不能时时处处去盯着学生,这不现实。美国人衡量领导者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他和大众的沟通能力。里根总统被评选为最有和大众及媒体沟通能力的领导人,因为他最善于讲话,最具幽默感,而且讲话最实在。在中国一些地方,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仍属于稀缺性的资源,麻木、冷漠、屈从、委顿、放弃追问权利,构成了人文危机。好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人为本,那就是提倡人文主义。正好不谋而合。

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文主义,是爱自己,爱人类的结合,而爱自己不仅仅是使自己的正确权利得到满足,也包括对自己的改造和提升,所以人文主义者既关注如何完善、提升社会,也关注如何完善、提升个体,所以人文主义者不能泛泛而论人文关怀和变革社会。变革者,首先要有变革自身、批判自身的意识和勇气。

私拆学生书信的事件现在是不多了,但心理上想窥探学生隐私的老师可能依然很多,其实,你越想知道,他们越不告诉你;你越放心让他们去走自己的路,他们倒会很想来听听你的意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我们班主任有个优秀传统,班主任都亲自陪学生去医院看病,我非常敬佩我们的那些克己奉公、克己为学生的好老师,但是我也在反思,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提倡老师带每一个生病的学生去医院?是不是也可以培养一下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事实证明,学生是会处理过马路、挂号、看病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的。当然老师也可以并且也应该去看望生病的学生,那是另当别论了。

再有一个问题可能比较刺耳,适度惩罚,这个词似乎与爱反差太大。但我还要表达我的观点,适度惩罚是必要的:一、是普遍现象,二、不惩罚的话,情况可能更糟,三、适度惩罚有效果,四、请注意是“适度”,比如说抄课文、抄公式,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伤及学生的精神和肉体。

自由思考、自由争辩,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也不同而和,我们重要的是培养自由人格。

在自由人格培养方面,我们还在黑夜中摸索,但是“黑夜的手虽然扣住了星星光点,但却无法扣住无数渴望光明的灵魂。”

关键词:情感关怀、早恋、爱、民主、适度惩罚

年轻时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有一个情节我很不理解:冉阿让刚出狱便偷了主教的银具,被抓后,主教却说:“我的朋友,你还喜欢烛台,我应送你更多。”主教的感化成就了冉阿让的事业。这盏良心的明灯二十多年来牢牢占据我的灵魂。班主任对学生如果无爱,缺乏感情,这种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是否真的会象韩寒所说的师生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当然,他的原话比这更难听。我相信韩寒的这种言论能公开发表,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我们的老师都有子女,或者即将有子女,你对你的孩子肯定是满怀着希望,满怀着爱心的,孰不知每个学生家长也是对孩子这样期待着。让我们注入一潭爱的活水吧,那么不管他以后考上大学还是没考上大学,我们都不怕了。

人文关怀范文第9篇

年轻时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有一个情节我很不理解:冉阿让刚出狱便偷了主教的银具,被抓后,主教却说:“我的朋友,你还喜欢烛台,我应送你更多。”主教的感化成就了冉阿让的事业。这盏良心的明灯二十多年来牢牢占据我的灵魂。班主任对学生如果无爱,缺乏感情,这种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是否真的会象韩寒所说的师生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当然,他的原话比这更难听。我相信韩寒的这种言论能公开发表,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我们的老师都有子女,或者即将有子女,你对你的孩子肯定是满怀着希望,满怀着爱心的,孰不知每个学生家长也是对孩子这样期待着。让我们注入一潭爱的活水吧,那么不管他以后考上大学还是没考上大学,我们都不怕了。

班主任应对学生输以爱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情感教育、心志教育。爱父母、爱家庭、爱亲人、爱学校、爱师长、爱家乡、爱祖国。“发乎情,止乎礼”,不空谈,不矫情。爱情教育也不是雷区,相反教师越是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学生就越容易越轨。男女生之间借借橡皮、说说笑话,这很正常,用不着戒备重重,横加指责,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教师的不当指责恰恰有可能“逼”他们走上早恋的道路,班主任可以告诉他们爱情是人类独具的、最美好的情感,应该相互为对方尊重、珍惜,也要尊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只有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才是对所爱人的最好的交代,再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当然也收获了最珍贵的情感。

在创导人文关怀下的今天,我们更应关注和尊重的是学生个人情感,即使真有早恋,也不必惊慌,退一万步讲,早恋总比不会恋要好。事实证明,在教师的理解、劝说、教育下,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的,真正陷入的是极少数,关键是学校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班级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班主任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引导,可千万别把学生往绝路上逼。

语文课文中关于爱情的内容较多,讲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偷偷发笑。这种情景很多语文老师都碰到过,是不是刻意回避?我常常这样说:“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因为听得多了,学生往往大笑,接下来的一句便是:“可千万别偷偷摸摸地去尝禁果。”哄堂大笑,其实就是在笑声中对学生进行了告戒。

还有一个问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处事能力,让他们分清好坏,明辨是非。老师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虽说劳动不分贵贱,但鄙视体力劳动的人不在少数。几年前,魏书生来宁波作报告,提到浙江人在锦州发大财,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掌鞋”的。魏书生可能会有他的一套教育理论体系,但骨子里看不起浙江掌鞋、剃头也是事实,好在浙江人不在乎人家说什么,现在有资金了,实业规模做大了,振兴东北还是要靠江浙的中小企业。反过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民主观、质疑观,师生切磋,师生共同提高,与时俱进倒是很重要的。

我们经常以听话来要求学生,来分清敌友。这是很坏的做法。学生已经跟我们有沟壑了,还要求他们听我们的话?说老实话,我有很多东西不如学生,首先是数学,我天生没有数学细胞;接着是电脑,我的电脑网络知识很有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确如此,我能要求学生听我讲电脑知识、网络知识吗?断然不行,这是真的是误人子弟。我们自以为正确的东西有时恰恰被证明是错误的,只是我们不去反思,不敢承认而已。一个集体最重要的就是民主。中国共产党在晚年犯了很大的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破坏了党内民主制度,从延安到建国初我党战胜了那么大,那么多的困难,就是得益于集体的智慧,搞一言堂是要吃苦头的。我认识一个班长,她说,他们班主任定下的事,别人改变不了。这显然不属民主作风。我想这种事不是个别的,班长、班干部由你指定,三好生、积极分子由你指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心理起变化:只要班主任满意,就顾不得同学们的议论。由此造成两种极端,一类班干部消极应付班主任,另一类班干部则成了班主任的应声虫,于班风,于学风很不利,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将来构成危害社会的一个诱因。这位班长说班上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他们的班主任。我想,班主任不能跟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是很可悲的我们总不能时时处处去盯着学生,这不现实。美国人衡量领导者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他和大众的沟通能力。里根总统被评选为最有和大众及媒体沟通能力的领导人,因为他最善于讲话,最具幽默感,而且讲话最实在。在中国一些地方,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仍属于稀缺性的资源,麻木、冷漠、屈从、委顿、放弃追问权利,构成了人文危机。好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人为本,那就是提倡人文主义。正好不谋而合。

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文主义,是爱自己,爱人类的结合,而爱自己不仅仅是使自己的正确权利得到满足,也包括对自己的改造和提升,所以人文主义者既关注如何完善、提升社会,也关注如何完善、提升个体,所以人文主义者不能泛泛而论人文关怀和变革社会。变革者,首先要有变革自身、批判自身的意识和勇气。

私拆学生书信的事件现在是不多了,但心理上想窥探学生隐私的老师可能依然很多,其实,你越想知道,他们越不告诉你;你越放心让他们去走自己的路,他们倒会很想来听听你的意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我们班主任有个优秀传统,班主任都亲自陪学生去医院看病,我非常敬佩我们的那些克己奉公、克己为学生的好老师,但是我也在反思,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提倡老师带每一个生病的学生去医院?是不是也可以培养一下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事实证明,学生是会处理过马路、挂号、看病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的。当然老师也可以并且也应该去看望生病的学生,那是另当别论了。

再有一个问题可能比较刺耳,适度惩罚,这个词似乎与爱反差太大。但我还要表达我的观点,适度惩罚是必要的:一、是普遍现象,二、不惩罚的话,情况可能更糟,三、适度惩罚有效果,四、请注意是“适度”,比如说抄课文、抄公式,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伤及学生的精神和肉体。

自由思考、自由争辩,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也不同而和,我们重要的是培养自由人格。

人文关怀范文第10篇

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后进生则更需要教师爱心的浇灌,他们像弯曲枯黄的幼苗一样,更需要雨水的滋润。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体贴其忧愁、排除其疑难,柔弱的枯苗有沃土的滋养必能迅速成长。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包括智力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教师只有深入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才能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热爱、理解、尊重

有些学生智商低下,各方面都明显表现出理解迟缓、思维迟钝、记忆力差、表达不清的特征。作为后进生,他们因成绩的差异常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眼,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灵上留下创伤,失去进取的勇气,造成心理变态,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对待此类学生,教师必须适时地抓住时机,寻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给学生找回应有的自尊,捍卫其做人的尊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基础差、缺乏信心、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战胜困难,从而迎接新的挑战。

有些学生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沦落为后进生,如单亲家庭、父母文化低、有恶习(嗜赌、酗酒、粗俗尚武)等。他们的性格往往表现为内向、古怪、偏激、自卑、厌学、逆反心理严重、自制能力差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给学生送去慈母般的关怀会让你得到意外的收获。因为在这种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冷眼挖苦、暴风骤雨甚至拳脚相加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温柔慈爱、和风细雨却很少光顾他们的生活。此时教师只要给孩子一线阳光,他们就会感受到整个春天;只要给孩子一滴雨露,就能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只要给孩子一声问候,他们就会领略到骄阳的温暖。因为慈母般的关爱,可以抹平心灵的创伤,可以溶化坚固的冰川,可以消灭所有的沟坎,可以战胜天大的困难。笔者去年所带的毕业班中有名女生,在她六岁时母亲因车祸过早地撒手人寰,性格本来就暴躁的父亲,从此变得更加怪癖,稍不顺心非打即骂。家庭的影响造成了孩子沉默寡言、自卑孤僻的性格特点,对这株脆弱的花朵,笔者总是精心培育、细心呵护、耐心修剪。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爱心的浇灌终于使柔弱的秧苗展现出自己的灿烂,成绩也慢慢得到提升。

二、平等、民主、开放

传统的师生关系注重“师道尊严”,教师站在“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之感。教师总是板着面孔、背着手,不流露一点轻松,不奉献一点微笑,学生敬畏有余,亲和不足,班级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增加了心理负荷,不用说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就连起码的师生关系和班级凝聚力也很难维持。

“人生而平等”,师生、生生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非主宰者,应自觉融入到学生之中,不能端架子、摆样子。优等生和差生之间没有永恒的尺度,不能用考试评比、排名、排座等方式设置鸿沟,这样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则是让后进生自暴自弃,适得其反。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后进生在学习上、行为上出现的差异甚至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进行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及时予以肯定,切不可“恨铁不成钢”,用过激的言行刺伤他们的心灵,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破罐子破摔”。爱默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则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谛。

民主、开放既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班级管理中。虽说“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若对“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予以惩处,反而易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课堂上遇到问题,应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不唯师,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后进生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班规的制定、干部的选任、评优评教一律让学生参与、监督,给后进生一展身手的机会,形成一种民主、开放、融洽的氛围。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后进生则是最短的那一根指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光靠班上的优生建不好班集体,因此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爱心的奉献,人文的关怀。杜甫有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懂得心灵教育的艺术,对后进生多一些人文关怀,用阳光般的爱温暖他们、关注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从教师、同学身上获取信心、力量和挑战困难的勇气,从失败中站起来,一步步迈向成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

上一篇:并购基金范文 下一篇:化学元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