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的特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7:07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1

关键词:体育地理学 理论体系 构建研究

一、前言

体育地理学是一门横跨体育学与地理学的新兴学科,在具有所有学科门类通性的同时,也有着其学科本身的个性。研究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概述体育地理学着手本课题的研究。[1]

二、体育地理学概述

1.体育地理学的概念

体育和地理学界的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体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到现在为止体育地理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之一,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竞技方面,对于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这两个研究领域还处在一个不够深刻的层面。

2.体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体育地理学是体育学、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之一。根据地理学和体育学本身固有的待殊的性质,既属于人文科学又属于自然科学,所以,体育地理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限,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区域性是体育地理学与其他体育科学区别的根本点。休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与体育科学交叉的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属于社会科学。起源于地理学和体育学的体育地理学从诞生之时就具有学科综合性特征。[2]

3.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根据体育地理学的特性,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对自然环境和对人文环境的研究两大类。自然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体育活动的主体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活动项目符合当地的,校本的课程资源。如: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不同的人类生存环境对人类体育发展的制约性,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依赖于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的人文环境的研究主要是活动的项目与当地的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相结合,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和传播。不同的地区的人文环境差异很大,有些地区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丰富,有些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保留的很好,这就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开发人文环境资源作为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

三、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研究

人类文化形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的,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与地理环境的发展相联系,甚至其依赖地理环境的程度远大于其他文化形态。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形态的一种,当然也深深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质,民族文化又深深地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体育运动的风格、美学观、价值取向都深深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的特征。

目前,关于体育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内在关系也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郑勤在2012年从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地理环境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探究世界体育文化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其原因所在,研究认为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着运动项目的产生、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对体育文化空间扩散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王秋娥从现代体育与人文环境之间进行了相关讨论,认为体育与人文环境有着本质和逻辑上的联系,一方面人文环境是现代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它以内化、同化和默化等多种形式制约人们对体育本体价值的认识水平,进而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现代体育的发展是人文环境优化和净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丰富人文环境内涵最生动最直观的媒介之一。段文彬等以地理视角观察体育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从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势和地形条件、水域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人体体格、文化背景与民族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上探讨了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朱梅新等就新疆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新疆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与发展的,新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草原体育文化;而绿洲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产生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呈现出各区不同的特征。[3]

四、体育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及构建过程

该功能主要用于获取体育原始数据,保证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一般而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占整个系统建设投资的70%或更多,并且,这种比例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信息共享与自动化数据输入成为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随着扫描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实现扫描数据的自动化编辑与处理将是体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获取研究的主要技术关键。我国体育数据库的建立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区域性的数据整理工作目前还仅限于部分领域,如体育场地、体育人口等等。例如,国家体育场地设施普查可以得到城市体育场的整体情况,但是,在城市中的具置、交通、住宿、饮食等基本相关信息却基本不再统计之列。因此,今后应考虑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统计体系,编辑数据也要充分考虑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获取的原始数据按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的各种转化。初步的体育统计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格式化、转换、概括。数据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变换,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组织方式,在GIS中数据表示方式主要有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及栅格矢量混合数据。数据概括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概括功能极弱,与制图综合的要求还有很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发展。

3.数据存储与组织这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步骤,涉及到体育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在体育地理数据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初步研究认为,可将二者分开存储,再通过公共项(如编码)来连接。这种组织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数据的定义与数据操作相分离。目前,诸如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都在努力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对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要以其学科特点为基础,深入研究该门学科的精髓。有关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体育地理学的教学实践,构建出最为优化的学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严艳,吴宏岐.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12):58-65.

[2] 程学慧.大地理学构想与地理科学及其文献分类体系初探[J].人文地理.2011(2):47-50.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2

【关键词】 童心说 超越性 超越特征 经验性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诞生于明代中后期的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童心说美学思想以“童心”概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人心的本然状态、思想情感表现的真诚无伪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以此为基础,童心说美学思想强调私心、真情和自由、激烈的情感力度,重视主体意识和情感内容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标准,肯定了小说这种新文体在美学上的地位,在美学理论内涵和文艺实践现实两方面体现出了童心说的超越性特征。而这种超越性特征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文化根源都是什么,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本质特征显示出来的美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全面研究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对童心说美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的真正了解。

一 童心说:一种经验性的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显示出来的超越性特征,体现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童心说从“童心”概念出发,重视个体私心、私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真情的真实展现,并以私心、主体和真情为前提,提倡在文艺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激烈的情感。这在“童心”内涵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一条以“童心”概念为起点的不断演进的脉络,从而形成了童心说美学理论,构成了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晚明美学思潮的重要内容。而这种超越性,作为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一种整体性质,它的特征与文化根源将是我们在本节要进行探讨的内容。

1. 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特征:回归原初状态

从超越方式上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伦理的关系中,选择了以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度甚至畸形发展的群体和伦理因素的颠覆和超越。具体表现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首先,李贽提倡的“童心”,在他看来是一种最初之心,也就是儿童之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焚书》卷三《童心说》)儿童之心同成人之心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包括思想不受沾染的纯净之“真”和自身欲望情感的天然之“真”。儿童之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是最初的本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同被“闻见”、“道理”所异化的成人之心完全不同,它代表的是更接近于人和人心的本来面目的状态。如前所述,李贽深受道家“初心”思想的影响,《老子》中有“圣人皆孩之”的说法(《老子·四十九章》),李贽吸收并发展了这种思想,把最初之心的价值同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在认识方面处于原初的真实状态的儿童之心比社会伦理教育熏染下形成的成人之心更重要、更有价值。而认知上的纯净的真实只是儿童之心“真”的含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它的“私心”意味。受到庄子反对“异化”的思想影响,李贽重视儿童那种自然天性和欲望情感的价值。儿童拥有最原初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其生理欲望是天然存在、可以不受道德伦理约束的,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一个儿童最大的自然就是“穿衣吃饭”,这就是他们的“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除此之外,再没有成人心中所谓的“人伦物理”。儿童之心的“真”的这一层含义使童心说尊重人的天性自然和欲望情感的合理性,而反对伦理矫饰。针对当时集体审美意识中极端强化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群体一极,以“闻见道理”沾染最初之心,以社会的伦理教化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望的状况,李贽找到了“童心”概念,把它作为整个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起点,以儿童之心那种最初的、本原性的“真”,去对抗强大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突出了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其次,李贽的提倡的“童心”,强调“真情”的含义,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时,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伦理礼法对审美情感的压制。“真情”是童心说核心概念“童心”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是在“真心”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李贽重视情感真实的审美价值,认为:“盖声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来源是表现天性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可以凭借伦理礼法“牵合矫强而致”的,所以应该“以自然之为美”(《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传统美学注重伦理礼法影响在人心中形成了后天的理智状态,而李贽重视的却是原初状态的先天感性情感的价值。针对当时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以伦理原则压制人的感性情感的极端状态,他试图以强调恢复人“真情”这种原初的感性情感来突破当时以理学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礼法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感性情感反抗童心说对于前代和当时的美学思想的超越,二者都是以回归原初状态来实现超越的,这就是童心说美学思想选择的超越方式。李贽重视的儿童之心和感情情感,不只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归,他也赋予了它们以新的时代特征,即近代性质的思想因素,这些因素就具体表现在童心说超越性的近代色彩中。然而,就其超越方式的整体性质来和思维方式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回归原初状态的超越方式。

2. 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特征的本质:经验性超越

童心说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情感反抗伦理的压迫,这种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是李贽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个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结果。李贽的“童心”概念的内涵受到了儒家(心学)、道家和禅宗思想以及前代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然而,这一概念毕竟是李贽以自身的思想架构为基础,并由他第一次提出的,明代中叶以后独特的社会现实背景赋予了李贽关注现实和世俗生活的特点。李贽的思想具有异端色彩,一方面与他狂傲孤高的个性和圣人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市民阶层发展带来的世俗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感性价值的结果。如前所述,李贽一生思想丰富博杂,晚年甚至剃发,生活在佛寺之中,然而其本人却一直以儒者自居,秉承着儒家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他也敢于跳出传统礼法的限制,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使得他有可能从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中吸收新的营养,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童心说》中对于文体演变的看法就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发展,注重新的文艺现象的思想态度。“童心”概念的现实基础是晚明社会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新的时代力量出现的市民阶层的感性生活。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天性情感欲望的合理性的认同,是李贽推崇“童心”,把“童心”作为其美学理论起点的前提。重视和关注现实生活感性特征,决定了“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直观的观照方式之上的,无论是儿童之心还是感性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层面,对于它们独特价值的发现,是通过直观感悟的方式实现的。直观感悟不同于理性判断,它不经过逻辑的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对现实经验的直观把握和概括总结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判别、证伪,而要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它的合理价值。直观感悟的关照方式的结果就是在最终得到经验论性质的结论。童心说美学思想采用的回归原点的感悟直观式超越方式,决定了“童心”概念及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的经验性性质。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来反抗当时的美学现实对于人的审美主体价值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扭曲和伤害,实现了对于前代和当时其他美学思想的超越。

3.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文化根源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性特征,根植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文化精神及其影响下的思维方式的产物。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特征的文化根源,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建立在这种传统基础上的经验论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顺从、协调关系”成为了“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历史基础。[1]然而这种观念在天人关系上却因“天”的概念的多意性而显示出了模糊的面貌。这种整体的模糊性特点,在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成熟之后被保留了下来,在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有机整体宇宙图式之后,更是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影响。汉初董仲舒为了适应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统治的要求,以儒家理论为基础,吸收了阴阳家的五行理论,建立起了他的天人宇宙图式,“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2]这种具有系统性的五行图式,随着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的确立,不断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对他们的心理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它与人们的抽象思维方式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的宇宙图式具有一种早熟的系统论性质,一方面使得它显示出了功能与结构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长期“满足于这种封闭性的使用理性的系统,既不走向真正的科学的经验考察、实验验证,又不走向超越经验的理论思辨和抽象思维。”其结果是“中国的思维传统和各种科学(甚至包括数学)长久满足和停步于经验论的理论水平。”[3]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影响下,中国人习惯于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方式来对事物进行把握,这决定了它的认识结果的经验性思辨特征。就大的文化背景来看,李贽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成熟总结阶段,以儒家为主、兼具道家和禅宗的中国传统思想,仍然是李贽思想体系的重要渊源,这样的文化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李贽美学思想的经验性思辨特征。童心说试图以“童心”概念来反抗伦理教化对审美主体的异化和对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扭曲,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通过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超越,这种超越方式所凭借的直观感悟观照方式,让童心说显示出了经验性特征。这种特征的中国文化气质,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相似理论的比较中,可以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马斯洛作为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因其需要层次说和“自我实现”理论而被人们了解,他在讨论“自我实现” 问题时提出的“第二次天真”理论,是一种具有美学性质的思想。这种理论认为在文艺创作中的创作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二级过程和原初过程的综合,前者处理的是意识到的现实世界的问题,后者则只出现在精神病患者和儿童身上,负责处理无意识、前意识的问题,文艺创作既有成人的理性因素又有儿童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体现了“健康的儿童性”的“第二次天真”状态使文艺创作的主体心境“既是非常成熟的,同时又是非常孩子气的”。[4] “第二次天真”理论与李贽的童心说都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都试图通过它来解决审美主体的异化和文艺作品审美本质的扭曲问题,以实现超越。然而,“第二次天真”理论与童心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提倡儿童心理状态的审美价值是为了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从而使人们对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认识更加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而更好地指导文艺创作的实践。“第二次天真”理论在处理文艺创作中非理性的儿童心理状态和理性的成人心理状态的关系时,并不没有偏废现象,它在反对原有的只重视理性现实意识的做法的同时,也要求人们要看到儿童代表的非理性心理状态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是一种批判之后的补充和否定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完善,体现出了理性上升的超越特征。相比之下,童心说理论对当时审美现状的批判则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的,没能经过理论分析找出它的弊端所在,进而寻找一种更加符合审美活动本质规律的新的概念和理论去实现对文艺现实和前代美学思想的超越。这与当时的时代仍处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晚期,新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仍然不够成熟、无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的审美因素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和思想传统及其思维方式对中国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使人们满足于原始系统论的天人和谐,“模糊”成为了“中国文化理论特色”[5],培养出了中国文化的经验性思辨特征。李贽在《童心说》中对于童心说美学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童心”概念的涵义和“童心”对文艺创作的价值方面,对于“童心”概念现实和逻辑基础并没有涉及,这显示了童心说理论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同时,童心说把向感性现实层面回归,将感性的儿童之心和情感作为对抗极端强调成人之心和伦理因素的文艺创作现实与美学思想的武器,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经验性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影响,使得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

转贴于 二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使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独特的文化根源既赋予了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很大合理性,也使它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合理性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以“童心”概念为理论起点,重视私心和情感在文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超越宗法伦理对人心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异化,它的理论建构是基于直观感悟的观照方式之上的,其超越性具有经验性特征,而这种经验性超越方式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普遍的经验论思辨水平有关。童心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下带有中国文化精神和思维特征的美学理论,它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因素,也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合理性的体现。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一方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及文化的连续性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在二元对立世界之先,在更为始源的状态下思考美的本质问题。”[6]李贽以直观感悟方式把握的“童心”概念,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更为始源的状态”的。对于儿童之心的原初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造成了童心说以人的生命本体为美学本体的独特面貌,使它思考了审美活动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在内容上更加切近了审美活动那种融合了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审美感受心理形式的复杂面貌和本质规律,显示出了“简单”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作为这种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行宇宙图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中的具体思想理论呈现出模糊的面貌特征。“模糊性就是不能用公式定义表达出来,不能给予形式化,不能让人明确地检验其对错。”[7]这种理论和思维上的模糊面貌,主要体现为轻工具、重心灵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使中国人较早地认识到了工具的局限所在,而没有走向重工具的技术之路,因而也就避免了西方文化中工具理性的局限。同时,与轻工具相适应的就是重心灵,即“强调经验、体验和直觉,对外物仰观俯察,用整个心身体验,指导悟出最精微处”。[8]不依赖具体工具的中国人选择了用整体的心灵去把握天人合一的世界的奥秘,试图使人的心理在最深的层次上与宇宙万物相通。这与那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融合而产生审美愉悦的状态是相通的。童心说就是以直观感悟式的整体心灵和情感,去挽救审美主体心理的异化状态和解决文艺创作的非审美化问题的,它的经验性超越性质的直观感悟和整体心灵的把握方式,是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观照,强调以整体心灵去把握复杂的宇宙万物,以有限的审美体验去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在这种注重心灵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影响下,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特征,而没有把文艺创作的价值简单地降低为传统的伦理教化功能。“童心”概念,体现出了李贽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把握能力,使童心说比起强调文艺创作的伦理价值的前代美学思想,乃至强调明晰的同时代西方美学思想,都更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虽然选择了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童心说却因为它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而在美学思想领域显示出了一种“简单”的深刻性和原初意义上的合理性。

2.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局限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童心说美学思想直观感悟式的认识方式和经验论的思辨水平,使它选择以归原初归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当时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拨和超越。这也造成了这种美学思想在经验性超越方式上的局限性,使它在超越了前代及当时其他美学思想,启发了当时和后世的审美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一种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超越态度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它由文化根源及其思维特点决定的历史性晚出和理论性“浅薄”上。首先是它的历史性晚出。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特征,坊市制度解体,商人地位开始上升,市民阶层出现,他们倾向于提出自己的精神文化要求。然而,至明代中叶李贽提出“童心”概念,开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群体转向个人、从伦理转向情感,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这种新动向才得到了确认和肯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心说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胜利,然而却是一种迟到的胜利。用于指导和引领文艺创作的美学理论的晚出,限制了新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美学本身的发展。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历史性晚出,正是其文化根源造就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结果。农业生产、宗法血缘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着眼于整体功能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思想理论的模糊面貌。模糊的理论思想不重视认识明晰的意义和工具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不会把事物从整体系统中孤立出来加以考察,避免了形而上思维方式无法把握整体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及其思维模式的长久遵从,无从反抗,只能在这一思想传统之下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做“表层的超越”[9],由此引起的对文化发展中的新因素的不敏感,或不能对这种新因素的意义进行及时、合理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在诞生时间上的滞后性。美学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的童心的“人欲”涵义的历史性晚出,就是受到了这种模糊理论面貌限制的结果。其次,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造成了它在理论性方面的“浅薄”。李贽所处的时代,市民文艺繁荣发展,然而这种现实并没有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他们仍坚持以封建正统的诗学理论规范当时的文艺创作,甚至在面对文艺创作萎靡衰颓的状况时,主张以复古的方式实现超越。李贽的童心说同他们相比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却也没能最终摆脱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的影响。“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李贽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的直观感悟基础上的,直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一方面使童心说更加适应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征,帮助它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实现了对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超越;另一方面,童心说美学思想也因为这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性思维特征原则的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经验论思辨水平的限制。这种局限,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美学史中的现象学美学理论的对比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具体。“现象学是代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潮流的三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10],它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美学领域,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主张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来弥合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割裂,现象学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象学美学和童心说美学思想都重视事物的感性现实,试图通过对事物原初状态的把握来获得的最终的真实,实现对事物审美本质的把握。然而现象学美学又与童心说美学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高度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是对形而上的思维方法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割裂整体、遮蔽真相的局限的反思和反抗,目的在于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真正的“真实”。现象学重视的感性现象,强调的原初状态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更高的感性的否定式上升的结果。而童心说则是回归到感性的情感和欲望、童心和人的原初心理状态,以童心对抗成人之心,以感性对抗理性,以对混沌一体的整体的直观把握来现实对审美本质被遮蔽的问题的“超越”。缺少理性反思往往会削弱反抗的力量,缺少明确的新美学要素的理论建构也常常显示出不够明晰和深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童心说美学思想,因模糊的思维惯性而形成了历史性的“晚出”,因缺少理性反思和新要素建构而显示出了理论性的“浅薄”,这些共同造成了童心说美学思想在超越性方面的局限。

三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意义

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超越性特征进行特殊性考察,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美学史研究和观照当前文艺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具有美学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 美学史意义: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特征,有助于通过它来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这也是研究童心说超越性特征的美学史意义所在。在独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与文化根源,以及这三者影响下的李贽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拥有独特而复杂的超越性特征,在晚明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都拥有独特的地位。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熏染痕迹和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人们对于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理解,具备了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美学史的本质特征,进而更好地处理民族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经验性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具体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二者共同造成的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和思想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使它更加倾向于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心灵和内在超越,不同于西方美学“出于理论体系的需要而非生命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11],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美学呈现出了注重人的整体心灵内在超越的面貌。中国美学思想没有像西方美学思想那样拥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的关注天人关系中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之路,试图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实现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获得无限永恒的愉悦的心灵体验。因为重视心灵的美学倾向,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传统的整体模糊的理论思维特色,中国美学思想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复杂性的把握,比起西方美学更加全面深刻,它在动态的系统中,以整体的直观感悟和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的方式获得的认识,更加符合人类心灵的复杂和深邃的特点,切近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启发我们在认识中国美学同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关系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以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范式来强制规范中国美学思想,将它们作为判断中国美学思想价值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既认识到它基于自身文化特性而体现出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合理性,也看到它的模糊性、经验性和局限性,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2. 现实意义:观照和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观照和指导当代的审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童心说美学思想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心理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启示我们在面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实践时,采取一种重视审美意识的原初状态、更符合文学艺术本质和独立自足性的审美态度。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这些文艺创作在内容方面体现出了现实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这与“童心”概念诞生的晚明时代市民阶层地位上升,表现市民阶层情感欲望和文化要求的市民文艺蓬勃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的小说和戏曲创作繁荣的状况具有相似性。在这一前提下,关于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遭遇的娱乐化的市场原则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或许可以从童心说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到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对文艺创作审美本质的回归,与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它带来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个人情感欲望的尊重,以及对文体创新的肯定,都符合市民文艺发展的要求,自李贽开始并影响到金圣叹的小说点评就是证明。童心说对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提示我们在处理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的市场原则与审美本质的矛盾问题时,将注意力返回到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和文学艺术的本体上来,重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以坚持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本质为前提,兼顾娱乐性和市场原则,而不能为迎合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其次,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的认识,也提醒我们重视创作主体的自我完善和理性反思的作用,从创作源头上赋予文学艺术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提高它们的审美价值。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造成的理论模糊性和经验论思辨水平。这种文化特征通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使在今天的文艺实践中,也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响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反思和自我超越意识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审美创作主体重视自身思想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全面、理性地认识童心说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根源,挖掘它们的合理内核,反思它们的局限,用以观照和启发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正是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2][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02、137、161页

[4] 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5]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6][11] 刘方.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M].巴蜀书社.2003年.第27、30页

[7][8][9]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8、40、42页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3

中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从而使得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出现不平衡,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特征及社会意识,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文人将一个区域内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社会背景融入到文学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个性气质的地域性文学,而《史记・货殖列传》言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诗经・齐风》,齐风与其地域的文化关系

齐文化是从周文化中衍生出来的将夏商文化和东夷文化与其相融合的一种文化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风格。《齐风》以描绘齐国的社会生活为主,因此,谈及“齐风”,一般与齐俗并提,其囊括了齐国的军事、婚姻、经济、政治等内容,其中尤以婚姻较为鲜明。齐国女子地位较高,对爱情以及婚姻的态度较为直接、大胆,这就直接影响了其文化风格,如《齐风・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诗中没有羞涩因素,全诗体现了喜悦和盼望,生动而鲜明的表达了新娘的心理活动,充分体现了齐国女子对爱情、婚姻大胆而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而这是同时期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显著特色。

二、《诗经・秦风》,秦地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秦风特点

秦文化是以西戎文化和东夷文化为主,深受商、周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西戎、东夷文化以狩猎、畜牧、采集和游牧为主,而秦国的文化特点则以集权性、功利性、实用性为主,且秦地对于其他文化有很大的兼容性、吸收性,是以形成了其强烈的地域风格。《秦风》虽然也有《蒹葭》、《终南》等雅致情诗,但是《无衣》、《黄鸟》、《驷》、《小戎》等战争、出猎、反抗之类具有阳刚性质、雄放之气的作品更具有秦风的特色,同时这也是其他国风作品中少见的特点[3]。秦风这种壮美之秀的文化特征,正是秦地的地理特点和地域文化精神所造就的。秦地刚健质朴、豪放奔逸的地域风格,促使《秦风》形成了悲壮、慷慨的鲜明文化特点。

三、楚辞所独具的文学形式

楚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通过对楚地的方言声韵、文学样式,对其历史风情、人物生活与及地理风貌进行描绘,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在表达形式上与北方诗歌具有明显差异。楚辞具有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其地理位置、语言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历史的悠久,楚国“巫风”盛行,保存了大量的神话,楚国人民多以歌舞娱神,而楚辞受楚地民歌的熏陶,因此,在楚辞中有较为浓厚的原始宗教气息,这就形成楚辞特有的文学表现方式。而楚辞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文学表达句式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语句参差,一唱三叹,且多以“兮”字结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楚辞是从楚地民谣中演化而来,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也正因为楚辞去除了民谣的格式,其才能够以华丽的言语容纳丰富的情感,形成想象绮丽、风格绚烂、文辞华美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尤以《离骚》与《九歌》为代表。楚辞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之容易辨析,而这正是其他地区文化所不具备的。

四、总结

一个人的文化心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历史文化、时代文化、民族文化均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地域文化性质。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地理位置、民风、政治、社会历史、经济的不同,各国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各国在基础文学上形成了具有自我意识的文学,其中尤以南北文学的差异性较大,而临近国家之间由于其民俗因素,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地理环境是不可复制与创造的,这就致使其地域性的文化变得独一无二。从秦朝统一,到清朝结束,整个中国的文化逐渐大融合,不同的地域文化也逐渐变得统一,具有了共性特点,但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多数地区却也是仍然保有自己的独特文学风格的。尤以黄河长江分界的南北两岸,风格差异一直较大,文学特性明显,并不以政治统一而转移。在朝代更替的变迁中,每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民风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新的文学风格也在不断形成,这种文学的差异性也就更加明显的体现在文人身上,其因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经历的不同,所著文学的特点就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人。而随着之前地域文化的继承与研究,逐渐衍生出其他别具风格的文学作品,这就增强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丰富性。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4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育人;特色办学

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等方面,更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特色上。新时期,积极挖掘地方优秀文化精髓,结合自身办学传统,凝练独具特色的全新大学文化,实施"文化育人"工程,以特色大学文化培育特色人才,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发展方略。

一、创新文化育人办学理念,构建大学文化“研发创新”体系

1.固本强基,争创“特”字,传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的重要讲话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是新时期高教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丰厚的人文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以特色文化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并使之成为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育人的独特资源。

南阳楚汉文化底蕴丰厚。南阳师院成立了汉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汉文化研究,建成了一批具有南阳特色的汉文化博物馆和学术窗口。汉文化研究中心传承并创新了南阳地方文化,为此建立的研究基地及其研究成果也成为师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南阳出产的独山玉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学校成立玉文化研究中心,从文化角度研究玉石,丰富其文化内涵,进而开设了玉雕艺术本科专业,为发展玉产业、弘扬玉文化培养专业人才。南阳是“曲艺之乡”,民间曲艺种类和曲目繁多、影响深远,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学校以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 “中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先后落户学校。

2.自育育人,争创“优”字,挖掘凝练学校办学传统

大学的发展史是大学文化生成、积淀、传承的过程,也是大学文化不断优化、实现自育育人的过程。现代大学都高度重视教育思想的先导作用和办学理念的培育,专门挖掘整理校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其凝练发展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在解放前4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先后提出“敬业乐群”的校训和“自育育人”的教育思想,“大仁、大智、大勇”的校园精神,“公诚朴实,耐苦勤学”的学风,“训练自己,教育大众”的教育理念,“以身施教”的教学原则,“信仰教育神圣,从事神圣教育,为大时代青年之神圣任务”的教育目标等,致力于培养能够开启智慧、教育大众、救国图强的教育人才。解放后,学校坚持育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开放后,学校确立了“实现三个转变,培养四强师资”的教育思想。新时期,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向上;教学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教育”三大人才观,不断优化大学文化内涵。

3.与时俱进,争创“新”字,吸纳创新现代大学精神

南阳师范学院长期在南阳卧龙岗上办学,始终把传承南阳先贤伟业和卧龙岗文明作为育人要旨。学校通过挖掘整理办学各阶段的教育理念、校风、校训,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大学精神,形成了“勤学、求真、自信”的学风、“勤勉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校训。通过挖掘南阳地方特色文化精髓,尤其是以“南阳四圣”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精神内涵,即“智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科圣”张衡“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博学创新精神,“医圣”张仲景“造福人类,关爱苍生”的仁爱情怀,“商圣”范蠡“广智务实,为富行善”的高贵品质,凝练出了“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打造了底蕴丰厚、主题清晰、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二、突出文化育人实践特色,构建大学文化“活性传承”体系

1.加强整体规划,突出“全”字,全面启动文化育人系统工程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而“文化育人”则是当前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长期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工程。围绕建设以地方特色、师范特色闻名全国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明确了“实施文化育人工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思路。这为学校在特色办学语境下,进一步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全面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把文化育人工程纳入“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子规划,构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增强了文化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

2.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实”字,提高师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开发、教师文化素质养成、文化课堂教学实践、文化育人目标检测、育人工作考评机制为模式的大学文化育人工作链条,把大学文化贯穿课堂教学、融入师生身心,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格导向、品质激励、价值认同、情感陶冶的育人功能,培育出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优秀人才,切实把文化育人这个“虚”功做“实”。一是创新育人理念,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扎实做好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对教职工集中开展校情教育、师德教育、学风教育,重点引导和强化新进教师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新育人观念,增强教职工的文化育人意识。

3.拓宽育人途径,突出“活”字,积极开展系列大学文化活动

坚持把文化建设融入德育工作,在育人上突出“活”字。以实施德育工作“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挖掘一方文化资源,依托南阳文化举办文化讲座、博士论坛,邀请国内汉文化专家及南阳籍著名作家来校作报告,让学生在与文化名人、经典的对话中陶冶情操、砥砺品质。二是建设一批文化场馆,建设汉代雕刻艺术馆、恐龙蛋博物馆、独山玉文化馆、校史馆等特色馆藏,定期向学生开放,形成一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三是建立一所文化学院,成立卧龙书院,继承古代书院的传统,以明经诵典为主要手段,传承文化,敦厚学风。四是打造一块文化热土,充分利用南阳生物多样性优势打造生态园林化校园;突出南阳文化内涵,建设校内人文景观,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南阳自然资源和文化精华的景观缩影,实现环境育人。五是开展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如开展卧龙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节、“张衡杯”科技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营造文化育人良好氛围,构建大学文化“人文化成”体系

1.以人为本,推进制度文化创新,创建大学文化育人友好生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学生的德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学校修订完善《德育工作实施细则》《“三育人”工作条例》《和谐校园建设规划》等规章制度,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定和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为依据,坚持“四个抓手促提高”:抓目标引导、抓行为养成、抓实践创新、抓能力提升。实施“三育人”工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同时,修订完善德育目标考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章程,探索建立文化育人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和工作体系,形成政治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疏导、心理上开导、就业上指导为主要方式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标并富有人文关怀和创新活力的育人制度文化体系。

2.营造氛围,倡导和谐文化观念,铸造特色大学人的精神标识

文化育人是“以文化人、自育育人”的辩证统一。“以文化人”就是用文化来教化人,强调优秀文化和良好风尚对人的重要影响。“自育育人”是指作为深受大学文化浸濡感染的人本身就是文化的生动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实践中,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也成为影响、感染、教育别人的文化。以特色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生,每个大学生身上都有学校独特的文化烙印和精神标识,都承载和履行着自育育人的功能。学校倾力打造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实施“和谐兴校”工程,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倡导“学校和则学校兴、学校兴则师生荣”的观念,注重和谐氛围营造和正确舆论引导,注重发扬“人和”优势,以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为载体教育引导师生,与人为善、以邻为伴,讲情操、重气节,人人都为和谐校园增砖添瓦,为文明家园增光添彩,进而形成近者悦、远者来、人气旺、事业兴的良好发展环境和育人氛围。

3.文化引领,发挥浸濡感染功能,打造地方高校文化育人品牌

坚持特色办学之路,实施“特色名校”发展战略,把打造地方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方略和工作重点,融入地方乃至全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使学校办学特色从地方走向全国、创出品牌。学校立足南阳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和区域优势,重点打造伏牛山昆虫生物学、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等特色研究,精心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学科品牌,在大学文化的地方特色建设上做到三个结合: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与校园主流价值取向相结合,夯实特色文化建设基础;陶熔鼓铸的文化功能与人文精神的标识凝练相结合,丰富特色文化建设内涵;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培育人才的目标任务相结合,实现特色文化育人,打造育人品牌。一是大打文化品牌。通过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挖掘办学传统中鲜活的文化因子,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大学精神,凝练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建立地方特色文化、学校办学传统、现代大学理念、社会主流文化彼此融合、良性互动、相互生发的大学文化“研发创新”体系,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校本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使其成为地方优秀文化的集中地和辐射源,引领、影响社会文化。二是彰显育人品牌。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大学文化的本体育人功能,即“人文化成”——“文化者,用人文去化成天下也;文化者,人化也。文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突出育人工作的实践特性和文化特色,注重大学文化的熏陶浸染和潜移默化,培育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有明显南阳文化烙印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卧龙学子”品牌。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3]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

[5]石恒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独特大学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5

现代环境设计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对现代环境设计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现代艺术领域中,现代环境设计属于一门独立学科,和传统环境设计相比,现代环境设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室内环境设计更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整体性特征,而科学整合人类活动整体空间是其关键性目标。也就是说,现代环境设计和人类生产生活也紧密相连,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是其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起到不同的作用。就现代环境设计来说,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设计人员需要坚持全新的设计原则,而不是传统环境设计原t,需要将其设计理念、生态文明观点二者巧妙融合,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还要全方位准确把握当下社会经济动态发展,促使地区现代环境设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设计的现代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统一。

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人文性特点与坚持人文性原则

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人文性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作为一门综合型学科,现代环境设计以现代环境科学为基点,属于有着多样化功能的空间艺术设计,社会大众日常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是设计的关键点,好的现代环境设计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效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也就是说,现代环境设计有着鲜明的人文性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核心目标体现在提高社会大众生活环境质量,为不同层次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满足他们在生活环境方面的多样化客观需求,属于“人文关怀”的真实写照。设计人员要准确把握人文性特点,所设计的现代环境不仅仅要适宜社会大众居住,还要能够满足他们的审美客观需求,巧妙利用人文性语言,更好地展现地区城市个性化特征,彰显地方特色,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名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意识到现代环境人文性设计的重要性,所设计的现代环境和社会大众的“物质、精神”生活紧密相连,注重生态回归,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充分展现当下我国所提出的生态文明观。

现代环境设计中坚持人文性原则。在设计现代环境中,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人文性这一关键性原则,其体现在多个方面。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准确把握现代环境设计客观要求,根据地区地质、水文、气候等各方面情况,将人文性元素巧妙融入到现代环境设计过程中,促使所设计的现代环境可以客观折射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内涵。促使看似毫无关联的环境设计元素、人文性元素二者有机融合,最大化提高地区现代环境设计效果,符合当地居民各方面客观需求,具有浓浓的地方特色。同时,在现代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适当增加和所设计的现代环境主题相关的人文性内容,促使设计的现代环境具有更浓的人文气息,促使环境使用者更好地融入到设计的环境中,全方位正确认识现代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人文元素巧妙渗透到现代环境设计中,充分展现当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现代环境设计观的人文基础

正确认识,巧妙融入人文性元素。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方位正确认识现代环境设计,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将其放在关键性位置,结合地区现代环境设计具体要求,巧妙融入人文性元素。设计人员需要站在社会生活、以人为本两大重要角度,准确把握当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具体化内容,即从根源上治理城市环境,科学改善城市深层结构,便于最大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避免将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代价的基础上,促使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同时,由于城市环境由多样化的空间场所组成,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客观把握城市各空间场所特点、性质、功能等,巧妙融入人文性元素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现代环境,确保人文性现代环境设计目标顺利实现,进而,促使现代城市环境得以合理化改造,客观呈现城市历史文脉、肌理结构,促使传统元素、现代元素相融合,更好地彰显现代环境特色,使其和传统环境设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此外,在设计现代环境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优化利用科学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相关技术软件作用下,科学设计现代城市环境各方面,比如,尺度较大的景观道路,准确把握地区现代环境设计主题、风格等,科学设计城市各空间特色,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符合社会大众在环境方面的多样化客观需求,尤其是审美客观需求。

优化设计手段。在坚持人文性设计原则中,设计人员必须多层次优化传统环境设计手段,优化设计现代环境。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尊重所设计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全面、客观分析当下社会以及城市经济二者发展方面的客观要求,随时动态把握当下不同层次社会大众生活生产方式动态变化,优化利用人文性设计手段,科学设计现代环境,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居民来自生活以及工作方面的巨大压力,愉悦他们的身心。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站在生活形态角度,科学设计现代环境,使其更具生命力、感染力,坚持人文性原则,动态保护城市文化生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现代环境功能,优化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促使设计的现代环境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注重旧建筑的再利用与生态建筑设计

注重旧建筑再利用。在现代环境人文性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旧建筑的再利用,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科学改造对应的旧建筑,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充分展现其多样化价值,比如,文化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更好地延续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从根源上科学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现代环境建设成本,提高其整体建设效益。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设计人员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合理化的设计方案,准确把握设计方法、手段等,科学改造城市旧建筑,尤其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建筑物,有效防止改造过程中旧建筑已有的独特风貌被破坏。同时,设计人员还要站在“景观生态、社会历史”的角度,全方位科学转换城市建筑多样化功能,进一步延伸城市旧建筑功能,要注重先进技术、先进材料的优化利用,科学改造旧建筑整体空间,合理化调整旧建筑整体结构,促使旧建筑在保持自身已有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出全新的特色、风貌,能够客观传承、发展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促使城市走上长远发展的道路。

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在现代环境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设计人员想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生态建筑设计,要尊重设计地区各方面差异,根据生态建筑设计具体要求,巧妙利用现代环境设计一系列知识,比如,生态学、建筑学,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有效满足社会大众在生态建筑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更加满意所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人员要将多样化生态性材料应用到生态建筑设计中,比如,环保砖墙,同时达到“隔热、隔音”的效果,可以太阳能技术优化应用其中,最大化降低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等损耗,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有效降低居民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为其营造一种“舒适、宽松”的居住环境氛围。同时,站在客观角度来说,传统建筑设计内容繁杂,建筑空间设计不合理,需要坚持“时尚、简约”的原则,促使设计的生态建筑当下社会大众的客观要求,要结合各方面情况,科学利用当下建筑学知识,优化调整“建筑、附近环境”二者间的关系,最大化科学利用已有的环境资源,彰显建筑自身已有风貌的基础上,尽可能不要使用化学试剂、化学方面的合成材料,最大化建筑内部污染程度。

科学构建生态空间环境。在体现人文性特点中,设计人员要准确把握当下环境设计观,构建合理化的生态空间环境,提高现代环境设计整体效果。在人文性环境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多角度优化利用已有的自然元素、生态材料,特别是绿色植物,科学摆放建筑物中的各类绿色植物,充分发挥其多样化作用,有效净化室内空气,提高建筑物炔靠掌质量,多采用环保型材料,构建建筑生态空间,避免建筑物内部环境不断被污染,将“以人为本”理念有效落到实处。

科学规划景观形式,优化利用土地资源。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景观形式的合理规划。尽可能不要采用“高成本、高能耗”的景观形式。以“喷泉”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方位准确把握设计地区环境特点,结合不同区域人流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园林中的喷泉,可以最大化降低在“水电、土地”资源方面的利用度,有效防止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促使所设计的景观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的客观需求,使其全面、深入了解当下所设计的景观形式。此外,在新形势下,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日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人地间的矛盾日渐激烈。针对这种情况,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将城市土地科学利用放在核心位置,要注重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根据城市整体布局以及各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科学设计对应的绿地,最大化提高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更好地发挥自身多样化作用,比如,调节周围气候、净化空气,促使城市居民更好地亲近自然。设计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准确把握城市的预留空间,巧妙利用水体、山石等,不断提高城市景观效应,促使设计的城市绿地系统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展现当下现代环境设计人文性特点,具有鲜明的自然性、生态性特点。

有效满足人多样化需求。设计人员要借助景观形式优化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等,有效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客观需求,比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是客观呈现现代环境人文性特点的关键所在。在安全需求方面,设计人员要注重选址、空间设计等,不能一味地追求险、奇等,比如,在设计道路中,设计人员要准确把握地形动态变化,在适宜的位置科学设置照明装置,坡度不大的地段要合理设置缓坡,而不是台阶,充分展现人本思想。在归属感方面,设计人员要优化设计公共设施,科学设计座椅、亭廊、娱乐设施,在生理需求方面,设计人员要注重自然回归,准确把握色彩、材质等,营造一种“舒适、休闲”的环境氛围。而在自我实现需求方面,设计人员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换位思考,结合不同层次群体客观需求,尊重他们在这方面的意愿,优化设计现代环境,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6

一、新创办学校特色创建分析

新创办学校的劣势和优势是较为明显的。比如,缺乏历史和传统,要想短时间内创建让人认同的校园文化,难度较大;同时,校外名校林立,同类学校品牌成熟,这些都对其特色发展构成极大挑战。但仔细分析,也可看出新创办学校在特色创建方面的天然优势:人的优势。

首先,新创办学校应时而生,往往能得到自上而下的关注,这首先在“人和”上走了一大步;同时,其在短时间内聚合了一群异质化的人才,其碰撞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新创办学校若能变时间劣势为空间优势,从横向上激发学校教师群体的异质特征,促成碰撞,把“人”潜在优势激发整合出来,便能使之成为学校独特的资源。

其次,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它需要前人的长期积淀,更需要后人的自觉传承。因此,即使是百年老校,如果没有校园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传承,校园文化依然挖掘不出来,也就无法形成特色;而新办学校如果有了文化自信,自觉自创,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具有这种意识,就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二、新创办学校特色创建策略

1.顶层设计

新创办学校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创,突出地表现在从创办伊始,创办团队就有明晰的整体构想、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学校特色创建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于学校核心理念和基于核心理念的一级目标的构建,据此,进行组织系统和非组织系统的二级设计,并使其最终体现于“施工”设计中。

因而,学校特色创建需要全方位的、自上而下的规划,首先是宏观战略设计,需要哲学理性思维和人文思想指引,设计学校的理念文化、发展愿景、办学追求;其次是具有应用性、操作性的技术层面的设计,即对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模式、团队活动等进行整体规划。

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将学校特色融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中,通过科学规划,确保学校特色的时代性、社会性和可持续性。

2.落地对接

尽管顶层设计具有应用性、操作性,但它只是工程蓝图,还要“落地对接”。顶层设计需要实践的检验、补充和完善,实践不仅为顶层设计提供新鲜经验,而且使国家的教育政策、创办团队的教育教学理想落地生根,成为学校师生奋发图强的既定目标。

顶层设计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对接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制度、体系与规范创新予以实现。学校特色创建顶层设计的成功落地对接即是在学校理念文化、发展愿景、办学追求的指引下,对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模式、德育范式、团队活动、校园环境等进行因地制宜、适时适用地落实创新。

一是课程特色文化。一方面,要根据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解读;另一方面,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特别是特色项目的个性化和课程化,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师生进一步理解学校的文化,达到入脑入心,从而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课堂特色文化。课堂是学校特色创建的主阵地,创建特色课堂,就要构建与学校特色相适应的课堂模式文化,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体验过程,提升素质,在师生、生生活动中学会学习,快乐成长。

三是德育特色文化。创建德育特色文化,要从学校的理念文化出发,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们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感受到学校的特色;注重引领与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引领未来的领袖气质,塑造契合时代特征,深深打上学校文化烙印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四是校园特色文化。创建学校特色文化,首先要实现学校文化物象化、校园诗意化和特色可视化。这有助于形成育人环境氛围,使特色文化快速深入校园,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强大的文化冲击力,从而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其次,要努力强化校园人的理念文化认同。通过^学教育、岗前培训,对每一届学生、每一批新教师进行学校文化的广泛深入宣传,在宣传中对学校特色文化定位进行修改完善;引导师生参与学校特色文化活动,在参与中了解学校,在交流讨论和动脑动手中理解文化,逐步认同和融入,进而落实到工作和学习中。

3.螺旋上升

学校特色文化顶层设计落地对接后,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要按照顶层设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寻求诸方面的完美契合,探索整个系统的协调运作,逐步修正,不断推进,实现螺旋上升。

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建需要建立相应的特色评价体系,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只有不断对现有的学校文化基础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诊断,才能使学校特色文化实现不断地螺旋上升,从而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创办于2012年3月,当时广州市和天河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已比较丰富,格局也基本形成。于是,创办团队依据当代广州人的时代精神特征和价值导向、天河区域的民俗积淀和文化传承、本地域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反复研讨论证,确立了“和雅君子世界公民”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在高起点上起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小班教学国际接轨”的办学指导思想。

在此基础上,创办团队提炼出学校“和雅教育”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和雅管理,确立“文理并重,英语见长,活动多样,个性鲜明”的和雅课程,构建“学生主体、小组合作、积极互动、师生和谐”的和雅课堂,探索“学生自我管理,学校、家庭、社会全员育人”的和雅德育,形成中西交融、具有国际理解力和文化包容度的和雅文化氛围。

基于文化的自觉自创精神,肇始于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在落地对接后小心论证,大胆创新,使广州市天河外国语这所新兴的学校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一所文化气氛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创办三年,即在天河区业绩斐然,令人瞩目。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7

教育及其美术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传递、延续和更新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调控和优化上至关重要。教育资源的丰富性直接关系到学校美术教育最终的实际教学成果,尤其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教育资源作为“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是转化为课程资源的基础条件,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重要概念列入美术课程标准之中,是新世纪基础美术教育“时代性”的要求。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文化关照”下的学习;关注本土文化(地域文化),既是教育本质体现,又是民族发展所需,因为“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地域文化作为本土的、民族的、人类文化遗产的教育资源,其存在的价值、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及在美术教育中作为课程资源调控、优化与创新等,是基础美术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是美术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也是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责任体现。

一、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存在的价值及建设意义

“资源”,《辞海》解释为:“资产的来源”,《新华词典》中解释为:“物资动力的天然来源”。通过上面的表述,我们可理解“资源”是一种财富,是“天然”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时它具有“潜在”功能,“如果要把其潜在功能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出来,必须要看到它的存在及其功能,同时还需要能够把它开发出来,”[2]其价值可观。把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它们之间是有共通性和“兼容”性的。地域文化它代表的是一个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文明表现,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而且特色鲜明。地域文化作为区域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是该地域或该地区知识的集成和文明表现,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延续和发展,能够传承至今,具有知识与精神意识层面的教育“教化”功能,而得以弘扬,这本身就是这种地域的文化或资源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教育及其美术教育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知识的进一步“融合”和“课程综合化”的发展构建,对教育资源丰富性的迫切需求已成为教育界普遍的共识。对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已成为教育发展中课程体系结构建设的关键环节,而且是美术教育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条件,更是基础美术教育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和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实践。

地域文化是创造历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乃至国家的重要标志。地域文化其形成的地理背景及区域性民族群体意识等因素构成了相对稳固的文化特征,具有“本土”性与“民族”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形成的千姿百态文化形式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构成基础。学校美术教育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作为教育元素的课程资源(教材或教科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体现时代特征不失“当代性”,随着社会发展需求是不断更新和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则是课程资源丰富性取之不尽的源泉。地域文化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征,是多元文化格局下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情境”下学习的巨大环境和资源,具有价值极高的挖掘潜力。在美术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中,使地域文化其资源价值得以呈现,尤其是区域少数民族特色浓郁的民间美术的注入,为当代美术教育带来了“清新”的艺术感受,是美术教育体现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和“民族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地域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资源存在的价值还体现在它是作为学校教育的“大环境”而存在,它是学校教育环境的延伸和补充。“学校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它向社会环境开放并不断与社会环境进行着各种方式的交流”。[2]美术教育进入当展期,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知识的相互交叉融合,共同发展繁荣,形成了“多元与综合”的知识格局,这种新型的文化和教育发展观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新时期对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思维方面多元化和综合化的促进与培养。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作为教育的文化“大环境”其意义还存在于美术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让学生面向社会、接触社会,走向社会、在社会中逐步成长且多渠道获取知识与经验,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它将是我们美术教育与教学在今后较长时间里努力的一个方向和趋势。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学校教育发展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缺乏和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举措,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为教育对象开发创造潜质,作用于学校教育进步和发展的“教育元素”的优化和组合;是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美术教育模式重塑的依据,是对美术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支持。更是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中“构建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的关键环节,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着、扩展着、丰富着自身精神的和物质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有效组成部分,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美术教育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质体现。其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深远和巨大的。

1.丰富了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并呈现知识的“综合性”

新世纪“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观念在美术界得到普遍重视。学习的综合化加强了学习内容的联系性,放大了学习的功效,也增强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的体现。美术可理解为艺术形态下的审美与创造,艺术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美术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综合与探索的过程。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知识的综合性凸现的是文化的“多元性”,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可加深学生对各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实现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地域文化属性的各民族优秀与灿烂的民间美术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艺术资源,通过学习、实践,让学生认识、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与历史、与宗教等方面的联系,加深对多民族文化思想的认识理解,以此促进本土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对美术教育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在美术教育中“寓教于乐”,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教育的本源意义就是人文教育。”[3]美术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塑造与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我国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人文教育则体现了对人类现实境遇、未来命运、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尊重人的个性独立与精神自由,从人的心灵深处唤醒人的生命意识与创新意识。”[3]地域文化代表的是特定区域民族的“文化精神”面貌,是该地域民族特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特质的基本体现的反映。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底蕴丰富,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民间美术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在特定的区域、特定民族环境中的精神追求和理想意愿的表达,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以其特有的寓教于乐方式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又在尽意,在美术教育中承担着积极向上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因此,民间美术的学习既是地域文化价值的体现又是人文精神在美术教育中的凸现,是美术教育关注文化、关注民族,并走向人文素质培养、塑造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3.是美术教育实现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价值取向

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地域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态作为美育的媒介,可帮助学生寻找艺术的切入点,增强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理解性和选择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找到美的共性,从而获得自身审美情感的丰富和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艺术灵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地域文化所呈现的诸多艺术元素如:建筑艺术的造型特征、民族服饰的纹样与色彩、图案的夸张与变形、工艺材料原始与质朴等,及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等无不让美术教育师生在艺术感知上茅塞顿开、耳目一新、豁然开朗。这对美术教育来说有极强的启迪意义和艺术创新实践的教育作用。

三、在美术教育中进行优化与调控,实现本土资源创新

美术教育需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改变教育模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大发展潮流趋势下进行的重要举措。地域文化作为教育的资源其意义直接作用于课程建设。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育更加注重人文性和传承性,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以实现学校美术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提升和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优化和调控美术教育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优化和调控是实现美术教育资源本土创新的基本策略。这种优化与调控策略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到重要位置,这就要求教育者重新审视现有教育资源,并重新发现我们的教育“环境”,以及此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学校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4]如前所述,人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为唯一环境,应该意识到社会大环境及附属与“大环境”下的地域文化资源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所处的地域环境蕴藏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是美术课程教育与教学资源的源泉,加以挖掘、整合与合理利用。这一过程不是对本土资源的“照搬”与“复制”,而是要发挥教育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能动作用,去粗取精,创造性地选择和筛选,并进行课程资源的科学设置与合理分配。一方面是对地方地域文化、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更新所需,同时也是基础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另外,改变教育观念,打破美术教科书为单一教学资源的教学现状。从关心如何教“教材”到关心教什么,进而思考“创造性地教”,优化和调控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我们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拥有的资源其构成是错综复杂的,要依据美术教学特定的要求,对教学环境中产生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必要的选择、组合、控制和改善,摄取资源中各种有利因素,抑制和改变、消除不利因素,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佳优化。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依据教学环境带给我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教”,在内容上符合素质教育目标精神,并且与本地学生经历、情感相融相近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意、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教学目的。

2.美术教育资源与区域特点的“一体化”构建

以本土地域文化为背景,实现美术教育资源与区域特点“一体化”,凸显美术教育的地域特点,构建区域美术教育的合力。艺术教育它是一项“特色”教育,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美术教育追求的价值取向。以地域文化为代表的本土文化具有鲜明地域色调和民族特色,是区别于其它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现象,是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品牌象征。美术教育应以“特色”促发展、塑品牌,创建区域特点与资源一体化,增强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竞争力,实现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包括:以管理为机制,以优化美术教育资源为基础,进而整合区域内美术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形成地区美术教育特色的一体化优势。具体策略可包含: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课程建设进行“教师的培训与提升”、“教材的开发与重组”、“资源的发掘与传承”、“活动的联动与资源共享”等措施。这是区域化美术教育整体实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和保证,通过美术教育区域管理与策略实施,聚合了区域内美术教育的教学力量与资源优势,一方面使区域内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运用和合理分配,同时也使整个区域内美术教育得以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新胜.教育是人类文化遗产可持续的重要桥梁.美术研究,2005(3).

[2] 陈卫和主编.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曾国强.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湖北教育(时政要闻),2006.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篇8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196-03

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2006年,广州大学城及周边地区7所高校联合申报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93个基地之一。基地通过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上不断深入,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文化素质教育同样应该理解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抓手。”艺术院校以培养与社会发展相接轨的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通过对艺术技巧、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的系统传授和实践, 发挥艺术专业的优势,实行多样化的文化素质教育形式。在培养学生群体的感知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及审美理想、塑造完美的人格及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一、艺术院校开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院校整合人类丰富博大的艺术文化资源,在陶冶浸润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道德品性、审美认识、想象和创造力的增长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一)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整体性与多样性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共同指向“学生人文和人道精神的培养,达到人格的健全化”“使学生既具有改变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必要知识,又具有终生学习、运用各种知识以及创新的能力,最终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情感与意志的统一、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以追求真、善、美为一体的健全人格。”

在这个整体目标的总领下,艺术院校由于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多样性方面更表现出几个明显的特征:

1、艺术化、多视角的校园文化精神

在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艺术院校更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所有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艺术化、开放性的多视角文化平台的搭建正是艺术院校校园文化模式的内核所在。正如文化素质教育所传达素质拓展的理念一样,美术院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则更注重在艺术专业基础上创造能力的培养,走专业学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道路。艺术感极强的大型舞台道具造型、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再现、敏锐的生活触觉和饱满的舞台效果带来的视觉享受,成为艺术院校校园文化的品牌工程,充分展示了艺术类学生的青春风采与开拓创新的精神。

2、开放式、创新型的素质教育体系

艺术院校把开放和创新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特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穿着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使素质教育可触可摸,具体生动。紧紧抓住艺术专业学生富有激情、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特点,将教学领域所培养的绘画、设计、表达等能力运用到文化素质教育中去,学生创作交流集市开放了学生的活动方式,宿舍主题设计大赛等公寓文化活动展示了学生的团队才华,受助学生回馈汇报画展等帮扶教育创新了道德教育的形式。

3、与岭南文化的发展相结合的艺术实践

挖掘民间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魅力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院校在承担弘扬岭南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精神的责任上应当仁不让。艺术院校立足于地方文化的土壤,结合岭南文化特色,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地方文化发展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艺术实践中达到强化民族意识,升华艺术情怀的德育功能。

(二)以审美能力的熏陶培养为主体

从根本上说,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艺术教育首先应发挥其审美的主体,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使学生养成艺术审美的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对美的创造力。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审美的全面介入

在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中,德育、智育功能不是断裂生硬的,而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完成的,校园文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课程设置、校园环境优化等环节都体现了艺术审美的全面介入。审美主体的影响是整体、综合的,这种隐性环境产生的认同感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较为平衡和协调的心理结构去对美的形式作出正确反映,从而间接地影响其智力和品行的发育。”

2、审美的环境参与

只有在一种艺术化的教育环境里,学生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素质教育的熏陶,文化素质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说,理想的学校环境其本身就应该是一座博物馆。广州高校进驻大学城后,大学城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艺术院校开拓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美术馆、校园雕塑、校园特色景观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了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环境。依江带水的地理环境、具有浓重文化底蕴的校园建筑特色充分显示了美的所指所在,在塑造自然环境过程中所付诸的“匠心”的审美教育,转换为一种文化信息储存于环境的载体中,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美的陶冶与熏陶, 摒弃人性中的负面,从而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正面作用,并最终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精神内核产生重要的影响。

3、审美的直观切入

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审美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的,通过把抽象的真理变为形象生动的形式,赋予科学理性的逻辑教育以具体可感的形象,通过均衡、和谐、形象等艺术美的形式,唤起学生对人文传统知识和科学逻辑理念的兴趣。比如,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审美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与学生自身体验紧密相关的文化选修课,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细致、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凭借这些方式拓宽学生的审美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其潜力、才能、心理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得到和谐运用及协调发展。

(三)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机制;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的内驱因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同时,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艺术院校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必然贯穿主旋律教育,针对艺术类学生理性约束力较差的特点,强化其对社会和规范的理性认识,引导其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

在重视理性的同时,美术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着力于“情”字,重视情感的熏陶。对艺术来说,许多思想只能通过个体情感体悟才能真正被理解和传达,艺术审美需要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以情感人、寓理于情,将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心灵之中,使学生心灵日渐厚实,情感不断丰富,情操不断升华。例如组织“艺术人生系列讲座”,让老艺术家们以他们的独特传奇的艺术人生经历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让学生感悟理想、信仰的力量,在情感教育中激励广大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二、艺术院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发挥的作用

艺术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 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建中肩负着推动艺术普及,繁荣艺术教育的重任。充分认识艺术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发挥的作用,增强基地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艺术院校主导的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对美的认识,使人的情感受到陶冶,审美教育能给人以高尚品格的影响和感染, 同时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优秀、高雅的艺术作品有利于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合理实施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艺术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

美术院校通过艺术实践的共享,可以用愉快、轻松的艺术形式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在艺术实践中,学生通过对一种具有意义的审美事物的把握,使情感得以渲泄,压力得以释放。在艺术感受中实现对周遭美的事物的再发现和再认识,从而更好地感悟生活的价值,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意念。

(三)艺术展示有利于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拓展

智力开发需要渊博的知识基础和开阔的思维。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创造才能的发挥,取决接触事物的广度和深度。艺术院校通过艺术成果的展示,为大学生丰富想象、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科研创造提供智力开发的准备,扩大其视野,增长其才智,是大学生知识拓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艺术景观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

格调高雅的校园艺术景观在发挥熏陶感染力的文化功能上,有着跟课堂教育不同的作用。艺术院校的美术馆展览、建筑设计风格、大师作品、图片海报等艺术成分在没有围墙的大学城高校中表现出浓郁的艺术渗透力。大学生正是从这些物美价廉的“艺术超市”中收获了人文的底蕴、积极的追求,艺术与人生的和谐。

(五)艺术再现有利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观念的重建

艺术院校在挖掘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外延到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上,就是倡导和传播渐被遗忘的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使大学生通过艺术的视角重新构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三、凸显特色,内外结合,全面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

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整合优势,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时代的要求。新时期艺术院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发挥艺术院校在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上的优势,凸显特色,加强内部建设与推动基地共建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一)突出特色,拓展亮点,充分发挥基地共建中的积极作用

在基地共建中,继续挖掘艺术院校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艺术院校在基地共建中的积极作用,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 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艺术,为共建院校提供优质、科学、充分、开放的“艺术直通车”, 突出能充分代表本地区艺术水平的两大亮点。

一是突出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和岭南画派纪念馆的文化资源。以指导艺术鉴赏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解放学生的多维思维,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二是突出美术界一大批高层次艺术家的影响力。将多年凝练积累出来的艺术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文化素质教育的鲜活样式提炼出来,让更多的学生走近大师,走进艺术。达芬奇曾经说过,“艺术家教会你们如何看世界。”艺术家凝固在他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主体精神、执着于艺术的生命激情和贯穿其中的强烈的人文精神,必然激发广大学生对人生以新的思考和有益的尝试。

(二)针对实际,教学相长,大力推进三个层次的教育活动

在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专业技能教学轻文化素质提高的现象。学生文化素质底蕴的不足,制约了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发展缺乏后劲。

一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基地其他高校的人文、科学教学资源,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统一发展出发,综合考虑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使之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自然科学素养与人文科学素养融合于专业素养的教育中,发挥课堂教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作用。

二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校园文化是课程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是文化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追求个性,思维开放,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中的特性,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力切入点,突出特色,创立品牌,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开展具有艺术特质的精品活动,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将情感体验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活跃社团文化,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动作用。

三是推进社会实践工程,大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但是往往伴随着容易冲动,盲目从众,社会责任感淡薄的缺陷。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一步,使学生在与自然存在、社会生产部门的接触中学会思考问题,发现价值。

总之,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色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课题,在此过程中既要体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共性,又要发挥艺术院校的特色作用,通过有效措施,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朱世宏,陈胜.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2):395-398.

上一篇:网上支付的基本功能范文 下一篇:物流信息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