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06 14:22:45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一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通过描写李尔王等人思想上前后的转变,以及不同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表明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莎士比亚站在先进思想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产生理想君主的思想。在剧本里,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热情地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思潮,无可置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莎士比亚的悲剧往往激荡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罪恶,他的理想又与现实发生尖刻的矛盾,所以“莎士比亚对人类前途曾产生深沉的忧虑和感伤,这就赋予了他的悲剧丰富的思想内涵”。[1]人文主义理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危机。在剧中,代表人文主义理想的考狄利娅、肯特等人物被反动势力逐出宫廷,而黑暗势力如吕甘、高那里尔、爱德蒙等代表人物获得权势,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人为万物之灵,现在却沦落为像汤姆一样“和禽兽相差无几的疯丐”。为什么社会现实距离理想越来越远?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还能实现吗?出路在何方呢?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作家,莎士比亚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他尽管苦闷、怨恨,但他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社会屈服。写《李尔王》时,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更趋成熟。他在进一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同时,试图找出方法以解决危机。因此,通过对原有剧本的改编,并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莎士比亚坚定了对人文主义的信心。

李尔王是剧本里面的核心人物。在戏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专制君主。一直以来,他都拥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法令,不许别人稍有违抗。平时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偏爱谄媚之言,性情反复无常。当他要分国土给女儿们时,他还要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以满足自己作为封建帝王的虚荣心。他听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甜言蜜语,感到非常高兴,给了她们丰厚的财产。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老实话。李尔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断绝了和她的父女关系,把她“驱逐出境”,嫁给了法国国王。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尔平时是多么昏庸、残暴,偏听偏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暴君,一个极端专制主义的化身。莎士比亚一贯反对暴君、暴政,因此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

李尔在受到两个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流落到荒野上。这是李尔思想上的转折点。他在风暴中亲自感受人民所受的痛苦,由此想到了原野中一眼望不到边的苦难的人民。在经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袭击的同时,李尔内心也经历了一场更强烈的风暴。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李尔在苦难中重新认识现实社会,在苦难中重新体验人,认识人,并进而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命运和一切不幸者命运的共同性的认识,构成了李尔恍然大悟的最高瞬间之一。爱德伽乔装汤姆出现,使李尔吓了一跳: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竟成了这个样子吗?“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想一想他吧。你也不向蚕身上借一根丝,也不向野兽身上借一张皮,也不向羊身上借一片毛,也不向麝猫身上借一块香料。……来,松开我的纽扣。”[2]从这个赤身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上,李尔认识了人的本相。他现在理解了,从前所有一切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概念,不过是幻想而已。上述扯去衣服这动作具有象征意义,表明李尔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决裂。他在暴风雨中发了疯,但头脑却比以前更清醒了。这个反省的过程是艰苦的、严酷的。由此,他的思想开始转变过来,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他的思想转变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开始为别人着想了,并为他们而祈祷。这时的李尔已经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新人了。他的意识已成了“全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他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真诚的爱,也就是考狄利娅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其他都不重要。他悔恨自己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这些正是莎士比亚所肯定和歌颂的人文主义原则。李尔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对封建君主的期望,标志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莎士比亚对李尔前一阶段的昏庸专横持批判态度。当李尔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思想起了变化,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后,莎士比亚便以新的眼光肯定他、赞美他。

在剧中,莎士比亚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如考狄利娅、肯特、弄人等。他们是本剧的一代新人。他们“诚实、机智、坚持真理,忠于父辈和君主,敢于同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体现了莎士比亚维护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3]其中考狄利娅是个突出的代表。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考狄利娅是他塑造的最美好的形象之一。她犹如黑暗现实中的一座灯塔,寄托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考狄利娅从内心里面深爱她的父亲,但即使如此,她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肯用谎话来欺骗父亲,牺牲真理,借以获得大片国土。为了取得父亲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用甜言蜜语回答李尔王。这时考狄利娅想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真诚待人的原则。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内心深爱着父亲,但她也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地爱父亲。对于由此而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考狄利娅没有后悔。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各自的尊严是和真理、诚实以及正义的概念分不开的。同情心、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能力是和他们与生俱来的。甚至于当他们明知一说出真话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时候,他们也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高贵品质。

考狄利娅的爱情观,像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其他主人公一样,就是强调真挚的爱情。勃艮第公爵因为考狄利娅失宠而停止向她求婚,考狄利娅当即也表明自己不愿意嫁给他。面对失宠的考狄利娅,为人文主义思想鼓舞的法兰西国王则毫不犹豫地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啊,失去了财富,方显出你最富有……我欢迎她做法兰西臣民的王后。”[4]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婚姻应该是自觉自愿的,爱情不容许掺杂物质利益的谋算,决不能拿金钱去衡量,收买。考狄利娅最终嫁给了真正欣赏她的法国国王。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胜利。莎士比亚对考狄利娅的肯定,正是对人文主义原则的宣传与肯定。

在君臣关系中,肯特对李尔的态度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特忠诚而又耿直,敢于直谏。他敢于批“怒龙的逆鳞”,劝谏李尔王不要错误对待考狄利娅。他也不因李尔不听他的忠告把他驱逐出境而抱恨李尔。他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始终忠于李尔王,装扮成仆人照顾他。李尔流落到荒郊以后,肯特同情他,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保护他。莎士比亚通过肯特赞扬了忠诚高尚的精神。

除了剧中主要人物李尔外,葛罗斯特和爱德伽也在时代的风暴中经历了大的转变过程,思想上向人文主义转变。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相似。至于爱德伽,他在剧中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他开头跟一切有钱人一样,尽情地享乐:贪酒,爱赌,好色。此时的爱德伽是一个幼稚无知的浪荡公子。被逐出后,爱德伽无以为生,经历了与被逐出田园的无业游民同样的生活,与人民共患难,从人民中学到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经过了千辛万苦,爱德伽在风暴中挺下来了,并成长为一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预示着未来必将取得新的和谐与光明。

在剧末,李尔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考狄利娅,象征着他最终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在 监狱里,父女俩的灵魂获得了人文主义的和谐与温暖。尽管李尔和考狄利娅死去,但“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5]莎士比亚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剧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却实现了,理想的社会秩序重又建立。

参考文献:

[1]矫福军.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16、158.

[3]吾文泉.《李尔王》中的“自然”[J].外国文学研究,1996总74期.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2篇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具有极强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这门课程不仅涵盖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对道德教育、学生民主观念的建立、法制观念的建立以及合作、竞争、创新等积极精神的培养都有所涉及。初中历史教育中加入人文主义思想教育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两方面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历史课程本身的特征和初中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主义思想教育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地自我认识,启发学生对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从而更加积极理性地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健全初中生独立、完善的人格。

2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结合。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对于历史科目的重视度还不够,很多学校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历史这样人文知识为重点的教学科目有所忽略。但是,通过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重视初中历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发挥其共同的积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因此历史课程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性。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人文主义思想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历史知识的科学性,还要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第二,更新初中历史教学观念,广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在进行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时候主要还是要依靠已有的初中历史教材。历史教师要善于在学科教材中广泛挖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与已经取得的成果,并将其贯穿在历史人文教学中。通过对人类文明创造史的进一步了解,学生很快能够建立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这是历史人文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解放学生思想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全方位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详尽的了解,还应该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提取无价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建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勇往直前的民族主义精神。

第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探索精神。马克思在对于人的本质问题上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从马克思的论述中说明人的存在其基本方式是具体的、现实的、自由自在的,而人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才能在活动中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建立丰富的个性。这一道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同样适用的。初中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纸上谈兵,更多的是要在实践中出真知。根据当前历史课程的特点和人文思想教育的特殊性,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历史学科的奥妙,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历史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历史实践活动的课题,鼓励学生在课外探索和挖掘课题涉及的人文思想,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人文思想的自我开发和学习能力,这对初中历史人文教育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应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有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探索精神。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3篇

1.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一种现代主义流派,其作品的特点主要是针对主观精神和内心世界的描述。探索一切事物的本质,其重点在于表现人的灵魂,要求超越人的行为。表现主义通过风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对其不同境遇的感悟来表现西方现代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而给人们敲响警钟。通过人类自身的思考和社会的启发来改变传统的文学观念,着力于这种文学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2.意识流

(1)意识流文学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以经历人类主观生命的世界,其是一种自由流动的意识。意识流作品实现了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有机融合,从而组成主观心理时间,其打破了传统时间观念的顺时序,且随着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为脉络。从人文主义角度上看,意识流作家更侧重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本真,主要以其心理暗示为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

(2)意识流文学主要包含了人类对于梦想的追求,其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其表现对象主要是针对典型的人物形象,折射出现实生活,倡导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着重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世界。意识流文学主要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安排小说段落的先后顺序,大量采用各种写作手法,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文学表现水平。

3.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主要强调了人的心灵象征是世界,侧重于“感应”的描述,在神秘感和通感的定义上,浓墨重彩。他将创造的象征分成两种形式。

(1)选定某一特定的对象,经由一系列的检测,完整地展示某种心灵状态;

(2)适当利用文学暗示,逐渐呈现某种心灵状态;在现阶段,由于社会的不稳定状态,导致人们对宗教思想失去了信任感,这就促使他们的文学作品仅相信自身内心的召唤和感受。

4.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一场法国文学革命,其将人的存在当作首要探讨的问题,其涵盖了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中,萨特作为代表人物,认为存在是在本质之前产生的,其倡导自由选择。他将存在视为在社会环境中遇到的危机,根据面对方式的不同选择,其结果也天差地别,人们应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解决方式。存在主义文学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现意和传统写实这两种艺术风格,具有创新性。其肯定了人的价值,并着重分析了人类应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自我和保持尊严。5.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其认为文学是超现实,也就是梦幻与现实的产物,即为绝对现实。其宗旨是与现实脱离开来,返回原始状态,彻底否认了理性的作用,强调了人类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超现实主义作品追求独特和奇妙,采用大量新颖的比喻,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写作手段的大量运用,导致读者很难体会其中的深意。

二、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的文学阶段和脉络与西方各流派息息相关,这阶段的各流派文学主要侧重于唯心主义,重视人的情感,涉及到非理性和无意识精神。由于该阶段的文学作品强调唯心理论,导致部分片面观点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学领域的发展。但是,我们应客观地分析这一思想,深刻认识其在西方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的,并且很快扩展到周围各国,并于16世纪末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用以人为核心的崭新的意识形态反对以神为中心的陈腐意识形态,用新的文化取代了以天主教神学为主导的封建旧文化,用对主客观世界及其联系的直接体验和深层思考打破了蒙昧主义的桎梏。

在中世纪,西欧处于“黑暗时代”,当时封建势力以天主教作为统治的手段,建立了一系列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教会不断地向人们大力宣扬禁欲主义,在教会专制文化的统治之下,人的自由意志受到严重摧残,人的价值与尊严完全丧失。到了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出现了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出现意味着自由的出现,于是,越来越多的新兴资产阶级不满足当时封建残酷统治,纷纷提出要自由的口号。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得资产阶级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在思想上必然要求摆脱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人文主义应运而生。人文主义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主导的思想,在欧洲大地,开始了一场倡导人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总的说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中心,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尊重理性,强调个性自由。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统治以基督教为统治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的统治,要求人们遵守基督教道义,人们一定要服从神的指挥。人生的目的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要不断地敢于忍受现在的苦楚,不要有欲望和追求,坚决拥护教会的统治。而人文主义大胆地突破了这种思想束缚,要求坚决解放人性。在文学艺术领域,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地极为突出,被恩格斯誉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在他的作品《神曲》中就大胆地阐释人文主义的思想,他说:“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要攀登这座山的人,起初在下部是艰难的,越上升越没有痛苦,最后就和坐着顺流而下的小船一样。”他大胆地肯定人的尊严和创造,认为人们有能力在一切领域进行创新。

第二,人文主义思想反对禁欲主义,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倡导积极人生,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幸福生活和世俗享乐。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天性和自然,反对基督教所推行的禁欲苦行、追求来世的说教。在彰显人的天性和自然方面,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则描绘了一个血肉丰满、幸福美丽的形象。微笑的她与冰冷的圣母像形成巨大的反差,她沉浸在现实美好的生活之中,享受着幸福而甜美的生活,表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的凡人。人文主义者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坚决反对禁欲,他们认为人要有欲望,这是人的天性,必须追求自己的幸福,学会享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加入反对封建统治,争取自身利益,追求幸福的愿望。

第三,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无知。人文主义者坚信真理,以一种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向神权主义发出最严重的挑战。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基督教一直宣称的地心说,当时的基督教一直宣称“地心说”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谁要是动摇真理,是要受到上帝的惩罚的。可是,哥白尼却勇敢的提出“日心说”,即使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同样坚持他所认为的真理,不惧教会的威胁,向教会权威提出了挑战。之后,科学在质疑声中从此大步前进,人们进行探索发现的脚步不再局限于教会神权所告知的范围,科学开始向真理和事实出发。这些发现动摇了基督教赖以维护自己的神学统治的精神基础,向神权主义发出了严重挑战,帮助人们建立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思维。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从神性到人性

文艺复兴之前,人们以神权为中心,认为神权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人文主义思想传播深入人心后,人们从神权的枷锁中走了出来,追求人性的解放,开始积极探索科学,为人类造福。从神性到人性观念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精神道路,对西方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人文主义者们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认为人们有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发明创造,提出要追求个性自由,要勇于探索,坚决反对碌碌无为的消极人生。他们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畅行的禁欲主义,要求人们拥有自己的个性,才会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激发人们强烈的自由愿望,达到不断地进行探索求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获取财富,从而开启了资本主义掌握统治的历程。

第二、从蒙昧到科学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和神秘,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教会权威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它开始用人的眼光定义这个世界,抛弃了之前教会所宣传的神的旨意。他们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理,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用教育来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地发展人的才智。在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人们开始接受勇于探知真理的思维,纷纷向神权发出质疑,向未知世界提出挑战,开始以科学的精神探知他们的认知领域。以一种理性的思潮对待世界,为以后的科学发展扫清了障碍,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第三、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大发展

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潮,激发着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最为明显。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得到大发展大繁荣,人文主义者纷纷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揭露教会和封建势力的腐朽,反对封建统治。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还有思想的不成熟性,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会向教会和封建势力妥协,对教会抱有幻想,不能彻底抛弃教会和封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重视人的本性的再现,是一个人性张扬的时代。然而过于强调人的自然本性,显然就易于丢弃人的社会属性;人文主义排斥上帝,削弱了上帝的作用,人们就会抛弃信仰,和世俗就此酝酿着近现代文明的危机。

总的说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所倡导的人性的解放,勇于探知真理等思想激发着新兴的资产阶级打倒腐朽的封建统治而建立文明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社会,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历程。

参考文献:

1、杨春苑 李春荣,论西方人文主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J],2011(3).

2、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科技信息[J],2011(8).

3、展文婕,试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影响,开封大学学报[J],2011(6).

4、王世珍,略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J],2003(6).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文主义

一、《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

1.1 人文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

人文主义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思想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反对教会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针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鼓吹仁慈、博爱,纯真的友谊和崇高品德,提倡个性自由。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它体现出了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极大地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人文主义在意大利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地向外传播,并且不断的得到发展。大约在15世纪、16世纪传到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不断地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莎士比亚就生活在这个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莎士比亚写出了悲剧《哈姆雷特》来反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同封建势力的较量和斗争,大胆地批判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并以先进力量的暂时失败为结局,来控诉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罪恶。莎士比亚的创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人文主义者反封建思想而不反封建王权,反教会腐败、教会愚弄而不反宗教本身。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思想者都是拥护王权的基督教教徒。他们对《圣经》的原文进行重新认识和解释,从里边找出人生而平等,不分种族,无论贵贱都是上帝的选民和仁慈、宽恕、博爱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发展成最原始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主义是对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性继承、发展和变革,是人本精神和基督教精神的结合。

1.2 基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取材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丹麦历史学家撒克莱•格拉马提库斯的《丹麦史》中。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贝尔佛莱斯特的《剧故事》中也有类似内容。一般认为《哈姆雷特》是根据托马斯基德的同名旧剧和其《西班牙悲剧》改编而来。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当时欧洲正处于封建教会势力和封建王权势力统治之下。虽然如此,但是莎士比亚并没有局限于教会和封建势力统治之下,而是通过基于人文主义观点处理原来的题材,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把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去,用人文主义的观点和思想同封建思想文化和教会势力对抗。把只是单纯为父报仇的故事改编为社会悲剧,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大大深化了故事的主题。

二、人文主义思想在《哈姆雷特》中的表现

1.1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

《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思想中心威登堡大学求学,他的父亲突然暴死,得到父王的噩耗后,他立即回国奔丧。其时,叔父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王位,母亲正匆匆要改嫁给新王。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使他痛苦不已,抑郁寡欢,厌世之情开始在他灵魂深处产生。正当新王与母后举行婚礼的狂欢之夜,父亲的鬼魂在城堡上空出现,向王子诉说自己的死亡真相,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谋杀而死的,克劳迪斯趁他午睡时,将毒草汁滴入他的耳中,毒死了他。父亲的鬼魂要王子为他报仇。哈姆雷特下决心替父复仇,为证实叔父谋杀父亲的真相,他开始装疯,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精神失常、语言癫狂的样子。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克劳迪斯开始怀疑起哈姆雷特,先后派遣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去试探他,被哈姆雷特看穿识破。一天,哈姆雷特乘一个戏剧班子进宫演出之机,授意他们演出了一出凶杀戏《捕鼠机》,邀请新王和王后一起前来观看。这出戏讲的是在维也纳发生的一个蓄意杀兄案,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他通过这出戏来影射其叔父克劳迪斯的行为,来证实事情的真伪。果然,在观看演出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面容失色、惊慌失措、坐立不安,戏未终场,便仓皇退席。鬼魂的话得到证实,哈姆雷特断定新王确是弑父篡位的叔父!与此同时,克劳迪斯为搞清哈姆雷特“演戏”的意图,授意王后找哈姆雷特谈话,同时派波洛涅斯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哈姆雷特的母亲责备他对克劳迪斯无礼。哈姆雷特反唇相讥,言辞激烈,气得母亲一阵尖叫, 呼喊救命。帷幕后面也跟着发出声响。听到帷幕后的声响,哈姆雷特误以为克劳迪斯在偷听,便拔剑将其刺死。可倒下的却是老波洛涅斯。克劳迪斯害怕哈姆雷特会伤害自己,想出一个借刀杀人之计,匆匆派人把哈姆雷特遣送到英国,暗中让他们携信给英主,让英主处掉他。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的信件,将计就计,改写了文句,让遣送他的人到英国替他送死,自己则借通过海盗的帮助返回丹麦。这时奥菲利娅因父亲被爱人杀死、爱人哈姆雷特被遣离国,伤心过度,精神失常,后溺水身亡。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纠集一伙反叛者要为父报仇。不久,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在奥菲利娅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提出挑战。阴险的克劳迪斯唆使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决斗,他在雷欧提斯的剑尖上涂了毒药,在哈姆雷特身旁放了一杯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鸩身亡。在决斗中,哈姆雷特取胜。比剑休息时分,雷欧提斯乘其不备,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顿时警觉, 夺下毒剑也反刺对方。雷欧提斯知道自己不能活命,当众披露了克劳迪斯的毒计。这时王后因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怒不可遏,怀着新仇旧恨,用毒剑、毒酒一齐加于克劳迪斯,杀死克劳迪斯,惩罚了这个元凶,报了父仇,同时自己亦毒发身亡。四人同归于尽,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嘱咐好友霍拉旭继续他未尽的事业让人们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更好地正视它、改造它。

1.2 人文主义在人物形象哈姆雷特中的体现

哈姆雷特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艺术形象。所谓“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就概括了这个艺术典型的复杂性。把它视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占主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极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在《哈姆雷特》中冲突始终围绕王子为父报仇这个中心展开。哈姆雷特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他接受了许多与传统和教会截然不同的人文主义新思想和新观念。认为人是“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世界则是“一栋壮丽的帐幕”,一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屋宇”,表现出当时人文主义所特有的民主意识与人性光辉。哈姆雷特是个典型的学者型王子,他文武全才,光明磊落,而且作为艺术典型,人文主义的长处和局限在其言行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一方面,哈姆雷特观察敏锐,长于思考和分析,具有思想家的全部素质。他由个人的不幸想到普遍的苦难,由宫廷阴谋看到时代动乱,从而把个人复仇提到重整乾坤的高度。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以外,谁还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世界’?这就是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过分相信自己,太重理想。虽然,他勇于探索,但往往脱离实际,虽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却不相信他们,始终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地步。在作品中,哈姆雷特说:“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恶毒的秀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这些意象象征性地告诉我们,上帝失落了,而魔鬼却活着,世界变成冷酷的世界,变成一个颠倒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哈姆雷特却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中的矛盾人物形象,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不具备一个王子,未来国王的气度和胆略。哈姆雷特在复仇中一再拖延,错过许多良机,比如在克劳狄斯忏悔的时候,他完全有能力有机会把罪恶的国王杀死,而他却以为克劳狄斯是在向神忏悔,这个时候杀死他不仁慈,会受到神的责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断和缺乏勇气。一个王者通常是不讲游戏规则的,哈姆雷特为他所具的人文主义气质所害,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首先体现在哈姆雷特对人类的态度上,还体现在他对人和事物的平等观念上,更体现在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上。

1.3 人文主义在内容上的体现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思想者理想的代表人物,剧中他与克劳迪斯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反映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

戏剧一开头, 莎士比亚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丹麦发生宫廷,老国王被害,王位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克劳迪斯窃取。在新王的统治下,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外敌压境、民怨沸腾,窃取得来的王位岌岌可危。哈姆雷特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先进人物一样崇尚科学,重视理智,不轻信,不盲从。父亲鬼魂出现之后,他仍然冷静观察,冷静思考,提醒自己“要先得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他说:“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在别人眼里,他也是当时多才多艺的人文主义者的典范。奥菲莉娅描述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的一个“可爱的王子”,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戴,这点,连他的敌人克劳狄斯都不得不承认。克劳狄斯一再说:“他是为胡涂的群众所喜爱的”,“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矛盾。他从威登堡回国后所看到的一切使他非常失望,国内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压迫者的、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生活对他来说,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他认识到世间混乱的同时,他幸福而美满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变,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很快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叔父登基后过着“酗酒取乐”糜烂生活,而且还得到朝臣的拥护。邻帮挪威蠢蠢欲动。宫廷腐化堕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时刻。这一系列事件使他认识到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但人文主义并没有在他身上消亡,而是成为鞭策他的动力。他站在一个人文主义者的高度上,渐渐的认识到他的行动不单单是为父报仇,而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有责任和义务改造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他的这种崇高的精神,正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在作品中,莎士比亚还表达了他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忍。反映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和反封建腐败的思想。

三、《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现出来但是他并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途径和方式。在作品中,哈姆雷特虽然杀死了敌人,但仅仅是除掉了一个恶人,而不是整个人文主义者整个理想和事业上的成功。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临死前他希望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讲述给世人,让人们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更好地正视它、改造它。哈姆莱特所处的时代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占统治地位,并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新的罪恶势力与之结合,在力量对比方面暂时还大大超过了人文主义所代表的新生力量。而哈姆雷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把社会的斗争看作“善”与“恶”的斗争,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在政治上是改良主义者,在行动上是孤军作战者。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但是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哈姆雷特所处的时代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被封建的恶势力所吞没。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然而,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成功的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参考文献

莫洛佐夫.《莎士比亚传》.许海燕,吴俊忠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11月

金元浦.张良村等.《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1月第一版

刘念慈.曾繁亭等.《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王玮.李宏图.《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三版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6篇

关键词:蒙田;人文主义;教育观;儿童个性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23-03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一位很有特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我是人,我认为人类的一切都与我血肉相关”。在蒙田的书房里,贴着古罗马喜剧作家泰伦修的这句箴言。这句箴言向我们透露出蒙田精神世界的广度以及他对全人类事物的关注和息息相关之情。在随笔集中,蒙田以自己为描写对象,开始了漫长的人性探索之旅。与早期人文主义者所不同的是,他未借助神而直面人与整个现实世界。在他看来,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每个人又都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每个人都拥有适宜自己发展的时机,教育要适应不同生命个体的自然发展。

一、“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

法国的人文主义运动兴盛于15至16世纪,持续之久,影响之广。15世纪下半叶,法国已有不少人开始注意对古典文化的研究。16世纪初出现了布戴、戴塔普尔・皮埃尔等法国第一代人文主义者,他们致力于古典作品的研究、考订、整理和编辑工作。法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不仅覆盖了绘画、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渗透到文学、教育等思想领域。蒙田的一生正值法国人文主义运动盛行时期,深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1.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与发展。蒙田出生于法国西南部海港城市波尔多的一个新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人文主义的崇拜者,在跟随法国国王出征意大利时带回一些古典著作和一名精通拉丁语的德国医生。这名医生即是蒙田的启蒙老师。蒙田曾说“我还在吃奶时,尚未开口讲话前,他就把我交给了一个不懂法语、精通拉丁语的德国人”。这名德国医生,包括家里其他人,都只能用拉丁语与蒙田交流。没有方法和书本,无需教鞭和眼泪,他就轻松学会了拉丁语。拉丁语的学习使他从小就能阅读古典作品,父亲的教育方式也富有人文主义教育色彩,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人文主义的种子。6岁时,蒙田被送入波尔多市居耶那学校接受早期的学校教育。波尔多是受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城市,聚集了很多人文主义学者。居耶那学校由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古维奥主持办学,教学方法新颖活泼,禁止严酷的体罚。蒙田在这里学习了7年,一方面受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一方面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自修阅读。对古典作品的阅读和思考,使蒙田的观点向苏格拉底、西塞罗和人文主义者靠拢。他认为人类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人而非物质世界的研究。同时,他心目中的英雄全都是古代人。恰如人文主义者那样,蒙田也把古代人当作评论现世的参照。[1]古典著作的阅读近一步将他引入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

2.“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1562年法国爆发了第一场宗教纷争,蒙田29岁;30年后,当蒙田1592年逝世时,这场冲突刚刚接近尾声。他亲眼目睹教派纷争造成的流血与伤亡,基督教与天主教互挖墙脚。这使蒙田对宗教改革失去了兴趣,使其与早期人文主义区分开来。从蒙田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的身心发展是自由的,未受到来自家庭或学校的压抑;他的个性发展是充分的,从小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他的随笔集中表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因素,更多是对自己剖析和解读。这些因素都促成了“蒙田式”人文主义的形成。

首先,蒙田未借助宗教来表达看法,而是直面人性。早期人文主义者大都保留了宗教因素。伊拉斯谟主张将人文主义的治学方法运用于圣经的研究,创造虔诚的基督教会;拉伯雷的人文主义建立在基础上,充分批判天主教会制度的弊端,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希望纯洁天主教会。然而,蒙田则脱离了传统经院哲学的规范和系统化的表达,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发表个人意见。他所探讨的问题包罗万象,完全取材于真实生活,大到国家的风俗礼仪,小到个人的内心恐惧,皆与人息息相关。其次,蒙田不迷信权威,理性对待古典学问。他嘲讽只会用古典著作装点而不会思考的学究,他们只会死记硬背别人的看法,而不能真正理解消化。人文主义运动时期,大多数人文学者对古希腊罗马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蒙田则对古典文献的修辞或学术表达并没有兴趣,而是关注作品背后丰富人性的体现。他最喜欢读的是名人传记,如凯撒的《回忆录》和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认为传记能深入一个人的本质,展现人性真实的一面。再次,蒙田对人的认识向前迈了一大步。他由肯定人发展到剖析人,深刻地解析人身上固有的矛盾和弱点。他并不歌颂人的伟大,相反他认为人是渺小的,人这种“可悲而又可鄙的生灵,甚至不能主宰自己……却胆敢自命为宇宙的主宰和君王”。他常对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加以嘲笑:“真是,普罗泰戈拉给我们编了个难以置信的故事,把人当做万物的尺度,却从来不曾量量自己”。[2]这与仅仅盲目地歌颂人的伟大,夸张而热烈的肯定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者是不同的。

因此,蒙田的人文主义思想是独具特点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蒙田式”的人文主义。

二、“蒙田式”人文主义教育观

“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其教育观。虽然他专门论述教育的篇幅不多,但不能因此忽略其珍贵见解。蒙田对人的关注和讨论更为彻底,他认为人生世界是复杂的,组成复杂人生世界的无数个体生命又是各不相同的。世界上有多少生命个体,就有着多少人生模式。这是解读蒙田教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此前提下,下文将具体讨论蒙田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知识与智慧观。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知识填充,而不问理解消化。蒙田认为,“植物会因为太多的水而溺亡,灯会因为太多的油而窒息,同样,人的思想会因为饱学装满纷繁复杂的东西,以致理不出头绪”。蒙田痛斥当时的学究气,曾讽刺那些记忆力填的满满,而判断力却空空如也的书呆子。学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对于学生而言,“他受的教育,他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看法”。[3]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不会被各种权威、迷信和诱惑的奴隶,拥有真正智慧。

2.哲学与历史的学习。通常人文主义教育家把语言当做基础学科,而蒙田则将哲学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科。这是基于对人性的思考。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依赖哲学教育而完成人性的深层启蒙。在他看来,哲学的独特禀赋就是无处不在,它是最接近生活、最靠近心灵的学问,心灵装进了哲学就会焕发健康。孩子从小学习哲学,有利于良好的判断力和习惯的养成。养成判断力后才能学习逻辑学、物理学、和修辞学,并将所学科目融会贯通。历史是蒙田强调的另一科目,学习历史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课。读史能够使人经常和那些“生活在盛世的杰出人物”交往,由此获得对人的知识的理解,“人的内心状态之复杂与真实,在这获得尤为生动、完整的展现”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性格和不同面貌的人,我们不能用同等的眼光看待不同的人,千差万别才是生命本质所在。儿童学习历史,正是正确认识生命个体,唤醒自我意识的有益途径。由此可见,哲学和历史的学习体现了蒙田的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个体多样性的承认。

3.教师的选择。蒙田十分重视家庭教师的选择。他希望给孩子物色一位头脑多于知识的老师,因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教师的教育方法也要与众不同,不同于当时社会流行的灌输法。概括来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尊重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老师走马上任,就要根据孩子的智力,对他进行考验,教会他独立欣赏、识别和选择事物,有时领着他前进,有时则让他自己披荆斩棘”,“老师不应该一个人想,一个人讲,也应该听他的学生讲一讲。”[4]老师要破除自己的权威,因为“教师的权威大部分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在评价学生时,不应看学生记住了多少单词和知识,而应看是否学会了生活,能否将学到的新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尊重儿童个性,给予每个人最适宜的教育。

4.身心的和谐发展。蒙田曾把教育比作种田,“正如种田,播种前的耕作可靠而简单,播种也不难,可是播下的种子一旦有了生命就有各种扶育的方法,会遇到种种困难;人也一样,播种无甚技巧,可是人一旦出世,就要培育和教育他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5]万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季节,我们也不应强迫孩子做出超越本性的事,而应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这是蒙田教育观最核心的部分。常有人用了很多时间,强迫孩子做勉为其难的事,因选错了路,结果徒劳无功。蒙田认为,应引导孩子做最有益的事。这种最有益的事即为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他曾说,对孩子的教育要既严厉又温和,不应采用粗暴和强制的作法。他认为没有比暴力和强制更会使孩子智力衰退和晕头转向了。同时,他反对的体罚,这是对儿童的一种摧残。由此可见,蒙田已经认识到人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相互制约性,教育应该造就的不是一个心灵,一个躯体,而是一个人,不应把心灵和躯体分离开来。[6]只有灵魂和身体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才是对每个生命个体最完整的尊重和关切。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蒙田的教育观进行了解读,突出展现了他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切。教育儿童,就应了解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其个性差异。强迫式、压抑化或同一化的培养都是不合理的。蒙田毕生所作的工作就是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这种工作对于教育而言无疑有重要意义。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强调身心的和谐发展,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然蒙田没有真正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导致其教育观点缺乏一定的实证基础和系统化的阐释,但也正是缺少了现实的羁绊和左右,使其得以潜入人性最深处,天才的灵感也源源不断的喷发。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直面人性,如果连人性都把握不准,何谈教育?时间可以验证一切,蒙田这位被评价为最接近现代人的思想家,仍被前仆后继的学者研究和深挖,可见其思想的智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蒙田的教育思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1,(6).

[2][法]蒙田.潘丽珍,等,译.蒙田随笔全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英]P・博克.孙乃修,译.蒙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瑞士]边凯瑞玛利亚・冯塔纳.蒙田的政治学――《随笔集》中的权威与治理[M].陈咏熙,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姜文闵.蒙田教育思想评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2).

[6]卢敦基.深沉的人文主义者[Z].读书,1988,(08).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3—0154—03

一、引言

欧文·白璧德因五四时期以吴宓为首的“学衡”派知识分子及梁实秋等人的推崇而为学界所重,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淹没,但是近来又重新受到学界的关注。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站在一般的“西学东渐”的角度来阐释白璧德的学术意义,那么就会忽视一些重要的方面。比如,吴宓等“学衡”派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在中国推介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吴宓等人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有怎样的关系?进而,白璧德又有怎样的思想背景?此种思想背景对我们理解五四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二、儒家思想何以成为白壁德的思想资源

1 问题的缘由

白璧德的弟子之一的梅光迪曾讲到:“在许多基本观念及见解上,美国的人文主义运动乃是中国人文主义运动的思想泉源及动力。”这里所谓的“美国的人文主义运动”主要是指白璧德倡导的人文主义运动,然而,这句话只讲了一个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一是白璧德倡导的人文主义运动有一重要的思想资源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二是中国的人文主义运动(或文化保守运动)除了受到白璧德的思想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文化主张与白璧德的思想有一种重要的契合。那么,中国儒家思想何以会成为白璧德的思想资源呢?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在谈到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借鉴时曾指出:人,几乎不可能脱离自身的处境和文化框架,他们对‘异文化’的研究和吸收也就往往决定于其自身的处境和条件。当他们感到比较强大而自满自足的时候,他们在异文化中寻求的往往是与自身相似的东西,以证实自己所认同的事物或原则的正确性和普适性,也就不免将异文化纳入本文化的意识形态而忽略异文化的真正特色;反之,当他们感到本文化暴露出诸多毛病,而对现状不满时,他们又往往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异文化,将异文化构建为自己的乌托邦。应该说,这一观察是极为深刻的。在西方历史上曾经也流行过对中华文化的乌托邦想象,像伏尔泰就是如此,那是因为当时的西方文化出现了问题。然而,当西方文化取得了强势地位之后,这就轮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西方文化,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文化出了问题。白璧德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借鉴也是如此。在白璧德看来当时的西方文化出了问题,而儒家思想正是医治的良方之一。

白璧德曾说:“批评家的任务便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搏斗,并赋予这个时代在他看来所需要的东西。”那么,自璧德与其时代进行了怎样的搏斗呢?他又赋予其时代怎样的东西呢?

2 个人经历及当时社会现实内化为白璧德对儒家思想的借鉴

白璧德(1865—1933)一生经历了美国历史上几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首先,1865年为美国的南北战争结束之年,这一战争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统一的基础,此后的十多年为战后的经济重建时期。此后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镀金时代(the Gilded Age,1878—1900),这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工人暴动此起彼伏、政治腐败严重以及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进入19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经济出现了萧条,于是,继镀金时代之后,美国又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进步运动(the Progressive Movement),这个所谓的进步运动旨在对镀金时代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改革,使得“基督教道义战胜了镀金时代的极度唯物主义,并且道德和正义成为政治的基调”。

可以说白璧德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风行的时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大学课程领域由于过分强调了学分制和选修制而出现了某些偏差——实用重于学术,对知识的追求沦为实用教育的附庸,职业教育论横行,大学教育荒芜了理性原则。”比如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1869--1909年在任,掌校达四十年之久)就曾赞美那些科学的、理工的或科技学院“是好的美国的学院”,这些学院与其他学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入学考试对希腊、拉丁古典不作要求,且不教授学生此类课程。”对于美国教育界出现的这种情况,白璧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白璧德看来,教育的伟大目的是伦理的,是在于“人”,而不只是绝对的知识和外向的探索。在这一点上,白璧德与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观如出一辙。

除了教育,白璧德还在更广泛的领域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了评判。白璧德认为,“那个时代的主要问题就表现在工业资本主义带来的无处不在的物质主义”。于是“他将他的思想作为自己社会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资源对自身所处的时代及这个时代的代表性思潮——‘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进行了毫不容情的批判”。在这里,白璧德找出了两个代表人物,即培根和卢梭。其中培根代表的是功利主义,而卢梭代表的是浪漫主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位多情的小说家、自恋式的自传作者,却对伦理、政治和教育中现代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卢梭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过度强调个人情感扩张的合理性,无视社会规范,当现代西方把人从中世纪的宗教禁锢解放出来之后,在卢梭那里又走向了它的反面,因而致使人欲泛滥,这种泛滥的现代精神会使现代人失去自我节制。“卢梭和感情个人主义所发起的针对普遍意识的战争实质上意味着对两种那个伟大传统的战争——古典主义传统和基督教传统。”。而这——尤其是古典主义传统——正是白璧德所要捍卫的。总之,无论是培根所代表的的功利主义还是卢梭所代表的浪漫主义都指向了一点,即对人真正的道德要求的忽视。“白璧德之所攻辟者,即此种毫无管束,专务物质及感情之扩张之趋势也。”

与同时代的人不同的是,白璧德还有更广阔的视野,他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了一个文化图腾——孔子,他说:对佛祖和孔子的研究,就像对西方那些伟大的导师们的研究一样,在多种人类经验的表象之下,集中到了几个主要的范畴。我个人热衷于将人的生活经验分别为三个层面——自然的、人的和宗教的。经过其结果的检验,佛教中最优秀的成分认同了基督教。经过同样的检验,儒学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也是一致的,而且,总体上与那些崇尚礼仪和中庸之道的古希腊人的思想也是一致的。一个显然正确的观点是,孔子曾经被称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远东不仅有佛教伟大的宗教运动和儒家伟大的人文运动,而且在早期道教,这一场旨在对人文主义的和宗教的思想作出自然主义的平衡的运动中,曾经显示出过与我这里正在研究的这场运动的惊人的相似之处。

正如学者段怀清指出的:“在孔子那里,正如在佛陀那里一样,白璧德看到了‘内在生活的真理’,而这正是东方思想的精髓。”

三、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精义比较

1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关于白璧德的思想,人们一般皆称之为“新人文主义”,而本文则名之为“人文主义”,其原因有二:一是自璧德在陈述自己的思想时,一般采用“人文主义”,很少用“新人文主义”,若用也是贬义。二是根据哈佛大学1933年10月3日纪念白璧德之会议记录,“他(白璧德)常说自己所要表达的并非新鲜事物,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学说被称作‘新人文主义’。对于他而言,并无所谓的‘新人文主义’,而只有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亘古不变的对立。”这里的自然主义为浪漫主义的同义。因此,本文一律称“人文主义”。

自璧德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好的人文主义者,就意味着中庸、敏感而且得体。”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主要是一种实践伦理、一种关乎个人修养和作为的人生哲学,当然它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精神。作为白璧德的弟子,梁实秋曾撰有《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一文,文中对人文主义有一个精当的概括:

(一)标准的人性是完整的,需要各个部分的涵养,不要压制任何部分。

(二)但人性各个部分的发展需要均衡,要各个部分都是和谐的。不无条件的“承认人生”,而要有价值的衡量。

(三)完整的均衡的人性要在常态的人生里去寻求。常态的人生是固定的,普遍的。

(四)完整均衡的标准人性也许是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是在过去有些时代曾经做到差不多的地步。例如希腊的人生观,基督教的传统精神,东方的孔子和佛教等等,这里面都含着足以令后人效法的东西。

(五)浪漫主义重情感,人文主义则信仰理性。

(六)人文主义异于由科学演变出来的人生观,因为人文主义者除了理性之外还要运用伦理的想象。此伦理的想象,乃是透视人生的一种直觉。

(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节制。“自然律”是完全物质的,若适用于人生则流于紊乱放浪,一方面变成定命主义的唯物论,另一方面变成浪漫主义。

(八)人文主义异于宗教,因为人文主义者没有“禁欲”的趋势,也没有形式的“神学”;但有一点又同于宗教,因为他反对“自我的扩张”而主张对于“普遍的理性”的遵从,即宗教中所谓之humility。

从上述八点我们可以看出,白璧德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三个方面:(一)节制或内在制约;(二)中庸、平衡及和谐;(三)有异于宗教。第三点不是我们所讨论的范围。

2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蕴含的儒家资源

首先,白璧德人文主义的最核心的一个观念是“内在制约”(inner check)。自璧德的人文主义批判涉及一个核心观念一“内在制约”,是一种永恒的、或者“伦理的”元素。是人类经验的“共同核心”(common center),对于“放纵的欲望”(expansive desire)呈现为一种“制止的力量”,是相对于“生命冲动”(vitalimptdse)而言的“生命制控”(vital con-trol),是相对于“道德上的懒惰”(moral laziness)的一种“道德责任”(moral responsibility),同时还是否定原则(no principle)对于肯定原则(yes principle)施行的一种否决权力(veto power)。总之,所谓的“内在制约”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范畴。而强调人的内省及自我克制以达至身心的平衡也正是儒家的一种重要思想,如“日三省吾身”、“克己复礼为仁”、“正心”、“诚意”及“慎独”等。由此可知,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相通与相同之处。

其次,中庸、平衡及和谐。在白璧德关于人文主义的阐释中,随处都有关于中庸、平衡和和谐的论述。如在关于人文主义的精神价值的阐释中,白璧德给出的原则就是“中庸、敏感和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合适、和谐;谈到中庸、平衡及和谐,他说:“中庸德性的强调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他对积极的方法和缜密的分析特性的强调则让人们想到了释迦牟尼。”显然,无论中庸、平衡以及和谐都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观念,即“中庸”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人能做到中庸,自然也就能做到平衡和和谐。

从上述白璧德对孔子思想的盛赞当中,我们可以相信,孔子或者儒家思想是参与了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构建的。

四、余论:几个问题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尚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能给我们以启示呢?

首先,多彩的五四与多彩的西方。五四时期,每一种力量都很活跃,都有生存的空间,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样的机遇使得五四时期国内思想庞博而且复杂,不仅仅有革命与复辟、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倒退、国故与西学等等的对立,还有高尚、光明的东西和卑鄙、黑暗的东西等等。与多彩的五四相对应的是多彩的西方。对于那个时代的问题,不同立场和阵营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不过这些药方几乎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西方。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一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通过描写李尔王等人思想上前后的转变,以及不同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表明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莎士比亚站在先进思想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产生理想君主的思想。在剧本里,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热情地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思潮,无可置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莎士比亚的悲剧往往激荡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罪恶,他的理想又与现实发生尖刻的矛盾,所以“莎士比亚对人类前途曾产生深沉的忧虑和感伤,这就赋予了他的悲剧丰富的思想内涵”。[1]人文主义理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危机。在剧中,代表人文主义理想的考狄利娅、肯特等人物被反动势力逐出宫廷,而黑暗势力如吕甘、高那里尔、爱德蒙等代表人物获得权势,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人为万物之灵,现在却沦落为像汤姆一样“和禽兽相差无几的疯丐”。为什么社会现实距离理想越来越远?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还能实现吗?出路在何方呢?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作家,莎士比亚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他尽管苦闷、怨恨,但他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社会屈服。写《李尔王》时,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更趋成熟。他在进一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同时,试图找出方法以解决危机。因此,通过对原有剧本的改编,并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莎士比亚坚定了对人文主义的信心。

李尔王是剧本里面的核心人物。在戏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专制君主。一直以来,他都拥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法令,不许别人稍有违抗。平时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偏爱谄媚之言,性情反复无常。当他要分国土给女儿们时,他还要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以满足自己作为封建帝王的虚荣心。他听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甜言蜜语,感到非常高兴,给了她们丰厚的财产。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老实话。李尔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断绝了和她的父女关系,把她“驱逐出境”,嫁给了法国国王。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尔平时是多么昏庸、残暴,偏听偏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暴君,一个极端专制主义的化身。莎士比亚一贯反对暴君、暴政,因此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

李尔在受到两个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流落到荒野上。这是李尔思想上的转折点。他在风暴中亲自感受人民所受的痛苦,由此想到了原野中一眼望不到边的苦难的人民。在经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袭击的同时,李尔内心也经历了一场更强烈的风暴。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李尔在苦难中重新认识现实社会,在苦难中重新体验人,认识人,并进而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命运和一切不幸者命运的共同性的认识,构成了李尔恍然大悟的最高瞬间之一。爱德伽乔装汤姆出现,使李尔吓了一跳: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竟成了这个样子吗?“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想一想他吧。你也不向蚕身上借一根丝,也不向野兽身上借一张皮,也不向羊身上借一片毛,也不向麝猫身上借一块香料。……来,松开我的纽扣。”[2]从这个赤身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上,李尔认识了人的本相。他现在理解了,从前所有一切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概念,不过是幻想而已。上述扯去衣服这动作具有象征意义,表明李尔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决裂。他在暴风雨中发了疯,但头脑却比以前更清醒了。这个反省的过程是艰苦的、严酷的。由此,他的思想开始转变过来,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他的思想转变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开始为别人着想了,并为他们而祈祷。这时的李尔已经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新人了。他的意识已成了“全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他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真诚的爱,也就是考狄利娅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其他都不重要。他悔恨自己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这些正是莎士比亚所肯定和歌颂的人文主义原则。李尔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对封建君主的期望,标志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莎士比亚对李尔前一阶段的昏庸专横持批判态度。当李尔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思想起了变化,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后,莎士比亚便以新的眼光肯定他、赞美他。

在剧中,莎士比亚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如考狄利娅、肯特、弄人等。他们是本剧的一代新人。他们“诚实、机智、坚持真理,忠于父辈和君主,敢于同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体现了莎士比亚维护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3]其中考狄利娅是个突出的代表。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考狄利娅是他塑造的最美好的形象之一。她犹如黑暗现实中的一座灯塔,寄托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考狄利娅从内心里面深爱她的父亲,但即使如此,她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肯用谎话来欺骗父亲,牺牲真理,借以获得大片国土。为了取得父亲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用甜言蜜语回答李尔王。这时考狄利娅想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

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真诚待人的原则。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内心深爱着父亲,但她也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地爱父亲。对于由此而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考狄利娅没有后悔。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各自的尊严是和真理、诚实以及正义的概念分不开的。同情心、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能力是和他们与生俱来的。甚至于当他们明知一说出真话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时候,他们也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高贵品质。

考狄利娅的爱情观,像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其他主人公一样,就是强调真挚的爱情。勃艮第公爵因为考狄利娅失宠而停止向她求婚,考狄利娅当即也表明自己不愿意嫁给他。面对失宠的考狄利娅,为人文主义思想鼓舞的法兰西国王则毫不犹豫地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啊,失去了财富,方显出你最富有……我欢迎她做法兰西臣民的王后。”[4]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婚姻应该是自觉自愿的,爱情不容许掺杂物质利益的谋算,决不能拿金钱去衡量,收买。考狄利娅最终嫁给了真正欣赏她的法国国王。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胜利。莎士比亚对考狄利娅的肯定,正是对人文主义原则的宣传与肯定。

在君臣关系中,肯特对李尔的态度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特忠诚而又耿直,敢于直谏。他敢于批“怒龙的逆鳞”,劝谏李尔王不要错误对待考狄利娅。他也不因李尔不听他的忠告把他驱逐出境而抱恨李尔。他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始终忠于李尔王,装扮成仆人照顾他。李尔流落到荒郊以后,肯特同情他,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保护他。莎士比亚通过肯特赞扬了忠诚高尚的精神。

除了剧中主要人物李尔外,葛罗斯特和爱德伽也在时代的风暴中经历了大的转变过程,思想上向人文主义转变。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相似。至于爱德伽,他在剧中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他开头跟一切有钱人一样,尽情地享乐:贪酒,爱赌,好色。此时的爱德伽是一个幼稚无知的浪荡公子。被逐出后,爱德伽无以为生,经历了与被逐出田园的无业游民同样的生活,与人民共患难,从人民中学到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经过了千辛万苦,爱德伽在风暴中挺下来了,并成长为一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预示着未来必将取得新的和谐与光明。

在剧末,李尔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考狄利娅,象征着他最终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在监狱里,父女俩的灵魂获得了人文主义的和谐与温暖。尽管李尔和考狄利娅死去,但“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5]莎士比亚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剧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却实现了,理想的社会秩序重又建立。

参考文献:

[1]矫福军.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16、158.

[3]吾文泉.《李尔王》中的“自然”[J].外国文学研究,1996总74期.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 李尔王 转变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莎士比亚站在先进思想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产生理想君主的思想。在剧本里,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热情地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思潮,无可置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莎士比亚的悲剧往往激荡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罪恶,他的理想又与现实发生尖刻的矛盾,所以“莎士比亚对人类前途曾产生深沉的忧虑和感伤,这就赋予了他的悲剧丰富的思想内涵”。[1]人文主义理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危机。在剧中,代表人文主义理想的考狄利娅、肯特等人物被反动势力逐出宫廷,而黑暗势力如吕甘、高那里尔、爱德蒙等代表人物获得权势,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人为万物之灵,现在却沦落为像汤姆一样“和禽兽相差无几的疯丐”。为什么社会现实距离理想越来越远?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还能实现吗?出路在何方呢?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作家,莎士比亚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他尽管苦闷、怨恨,但他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社会屈服。写《李尔王》时,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更趋成熟。他在进一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同时,试图找出方法以解决危机。因此,通过对原有剧本的改编,并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莎士比亚坚定了对人文主义的信心。

李尔王是剧本里面的核心人物。在戏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专制君主。一直以来,他都拥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法令,不许别人稍有违抗。平时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偏爱谄媚之言,性情反复无常。当他要分国土给女儿们时,他还要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以满足自己作为封建帝王的虚荣心。他听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甜言蜜语,感到非常高兴,给了她们丰厚的财产。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老实话。李尔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断绝了和她的父女关系,把她“驱逐出境”,嫁给了法国国王。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尔平时是多么昏庸、残暴,偏听偏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暴君,一个极端专制主义的化身。莎士比亚一贯反对暴君、暴政,因此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

李尔在受到两个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流落到荒野上。这是李尔思想上的转折点。他在风暴中亲自感受人民所受的痛苦,由此想到了原野中一眼望不到边的苦难的人民。在经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袭击的同时,李尔内心也经历了一场更强烈的风暴。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李尔在苦难中重新认识现实社会,在苦难中重新体验人,认识人,并进而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命运和一切不幸者命运的共同性的认识,构成了李尔恍然大悟的最高瞬间之一。爱德伽乔装汤姆出现,使李尔吓了一跳: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竟成了这个样子吗?“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想一想他吧。你也不向蚕身上借一根丝,也不向野兽身上借一张皮,也不向羊身上借一片毛,也不向麝猫身上借一块香料。……来,松开我的纽扣。”[2]从这个赤身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上,李尔认识了人的本相。他现在理解了,从前所有一切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概念,不过是幻想而已。上述扯去衣服这动作具有象征意义,表明李尔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决裂。他在暴风雨中发了疯,但头脑却比以前更清醒了。这个反省的过程是艰苦的、严酷的。由此,他的思想开始转变过来,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他的思想转变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开始为别人着想了,并为他们而祈祷。这时的李尔已经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新人了。他的意识已成了“全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他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真诚的爱,也就是考狄利娅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其他都不重要。他悔恨自己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这些正是莎士比亚所肯定和歌颂的人文主义原则。李尔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对封建君主的期望,标志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莎士比亚对李尔前一阶段的昏庸专横持批判态度。当李尔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思想起了变化,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后,莎士比亚便以新的眼光肯定他、赞美他。

在剧中,莎士比亚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如考狄利娅、肯特、弄人等。他们是本剧的一代新人。他们“诚实、机智、坚持真理,忠于父辈和君主,敢于同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体现了莎士比亚维护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3]其中考狄利娅是个突出的代表。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考狄利娅是他塑造的最美好的形象之一。她犹如黑暗现实中的一座灯塔,寄托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考狄利娅从内心里面深爱她的父亲,但即使如此,她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肯用谎话来欺骗父亲,牺牲真理,借以获得大片国土。为了取得父亲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用甜言蜜语回答李尔王。这时考狄利娅想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真诚待人的原则。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内心深爱着父亲,但她也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地爱父亲。对于由此而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考狄利娅没有后悔。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各自的尊严是和真理、诚实以及正义的概念分不开的。同情心、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能力是和他们与生俱来的。甚至于当他们明知一说出真话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时候,他们也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高贵品质。

考狄利娅的爱情观,像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其他主人公一样,就是强调真挚的爱情。勃艮第公爵因为考狄利娅失宠而停止向她求婚,考狄利娅当即也表明自己不愿意嫁给他。面对失宠的考狄利娅,为人文主义思想鼓舞的法兰西国王则毫不犹豫地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啊,失去了财富,方显出你最富有……我欢迎她做法兰西臣民的王后。”[4]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婚姻应该是自觉自愿的,爱情不容许掺杂物质利益的谋算,决不能拿金钱去衡量,收买。考狄利娅最终嫁给了真正欣赏她的法国国王。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胜利。莎士比亚对考狄利娅的肯定,正是对人文主义原则的宣传与肯定。

在君臣关系中,肯特对李尔的态度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特忠诚而又耿直,敢于直谏。他敢于批“怒龙的逆鳞”,劝谏李尔王不要错误对待考狄利娅。他也不因李尔不听他的忠告把他驱逐出境而抱恨李尔。他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始终忠于李尔王,装扮成仆人照顾他。李尔流落到荒郊以后,肯特同情他,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保护他。莎士比亚通过肯特赞扬了忠诚高尚的精神。

除了剧中主要人物李尔外,葛罗斯特和爱德伽也在时代的风暴中经历了大的转变过程,思想上向人文主义转变。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相似。至于爱德伽,他在剧中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他开头跟一切有钱人一样,尽情地享乐:贪酒,爱赌,好色。此时的爱德伽是一个幼稚无知的浪荡公子。被逐出后,爱德伽无以为生,经历了与被逐出田园的无业游民同样的生活,与人民共患难,从人民中学到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经过了千辛万苦,爱德伽在风暴中挺下来了,并成长为一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预示着未来必将取得新的和谐与光明。

在剧末,李尔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考狄利娅,象征着他最终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在监狱里,父女俩的灵魂获得了人文主义的和谐与温暖。尽管李尔和考狄利娅死去,但“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5]莎士比亚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剧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却实现了,理想的社会秩序重又建立。

参考文献:

[1]矫福军.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16、158.

[3]吾文泉.《李尔王》中的“自然”[J].外国文学研究,1996总74期.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第10篇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从1350年开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的新开端,而人文主义便成为了这一时期最强劲的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个以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学术为基础,与基督教神学的人生观相对立,以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为理想,以促进和实现人类幸福的现实生活为目的新文化运动。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说到,“当幻觉的纱幕一经扯碎,当对于自然的恐惧和对于书籍和传说的盲信一经克服时,就有无数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等待解决。当别的民族对自然仍淡然漠视的时候,整个民族却喜好研究自然和考察自然……意大利研究自然科学的人自豪地在《神曲》中探索出对于自然科学感兴趣的暗示和证明。”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关于人的理论。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尖锐地批判了基督教对人的贬低和轻视,批判了宗教的“原罪”说、禁欲主义和以出身、等级论品质的传统观念,赞扬人在宇宙中的独特的、崇高的地位,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尊严。同时他们多方面地探讨了人性问题,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和情感的合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的世俗生活,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追求一种幸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伟大的音乐家李斯特将《神曲》改编为钢琴曲,从那激昂的旋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强音;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当时人们对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性和美好爱情追求;法国勃良第乐派的杜费开始将世俗音乐引入宗教弥撒中;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对整个宗教社会,包括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从音乐欣赏的角度说,音乐无论是在形式、内容以及理论体系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并得以迅速发展。继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文主义理论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西方的现代音乐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音乐要和谐悦耳

音乐家廷克里说:“谐和与不谐和只能用耳朵来判断”,“我从来不相信天体和谐的现实的存在和可能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也不能说服我,使我相信:离开发音就不可能想象谐和的音是‘天体’的运动产生。”“我从来没有由于聆听它们、检验它们而不边得更为愉快,更能受到启发的了”。文艺复兴时的作曲家、理论家维森蒂诺也认为,一部作品必须“充满和谐”,“缺少谐和,便会乏味”,音乐作品必须“充满和谐”,“用谐和音使耳朵得到满足。

(二)音乐有了初步的分类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还表现在音乐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了初步的分类,即“上流社会的音乐,(musie reservation music in polite soeiety)、“卑微的,(cose basse,the humble things)、“喜剧性的,(cose buffoni)、还产生了“室内乐”与“教会音乐”区别。维森蒂诺称前者为室内唱的歌(da cantare in camera),后者为教堂唱的歌(da cantare in chiesa)。

(三)人们对音乐的认识趋于客观

作曲家加福里于1496年说:“谐和就是悦耳的谐和相极端、相对比的声音由中间声部结合到一起的相应的音响。人们认为声乐音乐应当与它们所配的歌词充分结合,音乐不仅应当表现其曲调的外部特征,而且应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意义,应加强音乐对歌词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人们在这时对音乐谐和与否的标准己不再受宗教观念的束缚了,而真正以发挥人的本性为标准。

(四)民族风格音乐的兴起

文艺复兴全盛期和后期开始有了“民族性”音乐及世俗音乐中民族风格的兴起。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希伯来语等各个民族的言都有其本身的发声特点,而语音特点又影响着其本族的音乐,正因为语音特点的丰富多彩,所以各个民族的音乐也是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

三、人文主义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上一篇:人文奥运范文 下一篇:人文风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