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范文

时间:2023-03-17 14:46:40

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范文第1篇

专家将人体内的27种元素分为宏量元素,15种为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体内的多少、功能、分布各有不同。人的死亡分两类:一是正常生理衰老死亡,约占5%;二是疾病死亡,约占95%。而90%的疾病又与一些化学元素失衡有关。如缺失会贫血;缺碘会甲状腺肿大;缺硒导致心脏病;缺锌产生侏儒症,过多又会贫血;缺钙骨骼畸形,过多又导致动脉硬化;缺锰易不孕、畸胎、死胎;缺铬易患糖尿病;水中镉含量高会出现“女儿村”。许多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超标,是恶性疾病产生的根源。

为什么有些地区的百岁、长寿人多,比例高,有些地区则低;有些人经济生活富裕,医保条件优越也难活到百岁,而许多百岁寿星却是中下生活水平。这可能与吸收某些化学元素的比例、含量有关。

据检测,巴马长寿县90岁以上老人的头发:锰含量每千克20.62毫克,锌205.8毫克,铜6.79毫克,锰、锌含量比广州、武汉、东京正常人高10倍。土壤及水中8种微量元素的检测,也是锰、锌含量高,而铜低。一般认为,冠心病发病率与锌、铜比成正相关,与锌、镉比成负相关。上海市长寿老人头发中具有含锰、锶、铁、铬、镉高,钙低的特点。湖北百岁老人头发中锰、锶、铁含量高,而钙低,钙、镁含量低于一般老人。沈阳市长寿老人头发中锰、锶、铁的含量随年增而增加。四川德阳市和新镇,每万人有4.9位百岁人,比巴马3.8人还高,据测水中富含锶。新疆塔吉克人长寿原因是水中含矿物质丰富,锰、铬含量较高。

浙江田龙村有800多人,1954年至今,自然死亡的只有4人,最小的活了87岁。他们饮用偏硅酸含量高的10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山东龙埠村有830人,平均寿命81岁。村中有天然长寿泉水,含锶、偏硅酸较高;锶1.46mg/L,比国家天然矿泉水0.2mg/L高7倍;偏硅酸36.4mg/L,比国际标准高11.4mg/L。偏硅酸有软化血管功能。内蒙古哲里木盟石场洼村,人平均寿命83岁,这里人们常饮用麦饭石水,此水含30多种矿物质元素,硅含量高。

湖南隆回县,每10万人中有9位百岁人。全县平均含硒量1.028PPm,部分乡镇土质含硒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倍,是全国平均值的30倍。富硒乡镇的百岁人是全县百岁人的87.6%。1984年,中国农科院兽医研究所,测定了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生猪体内11种元素含量,不同地区猪肝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当地百岁人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猪肝中硒元素含量,都与当地长寿水平成正相关。百岁人较多的广西、广东、云南等5个省、自治区,猪肝含硒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长寿水平较低的青海、河南、四川省的猪肝含硒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皋长寿地区,长寿人多的地区硒含量比长寿人少的地区高2倍。在克什米尔北部的洪扎库特部族,4万人中百岁以上的有60人,以不生病,健壮闻名于世。当地土壤富含硒、锰、锶、锌、钙、镁、磷、铬、硅、碘、铜、铁元素。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山谷的泉水,锰、锌、硒、镁、钙、磷元素含量是普通矿泉水的2倍。曾有一位日本首相秘书,患严重心脏病,走50米都困难,到此疗养半年后康复,此事轰动日本。还有一位美国老人常腰腿痛,来此天天饮用山泉水,用泉水沐浴,2个月后可抛开拐杖游玩。浙江南岙村,平均80.9岁,这里没有一例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有位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尿毒症,做过肾移植,靠吸氧维持,住进村后身体逐渐好转,甩掉氧气瓶,头发也变黑了。此事传开后,有北京、上海、南京、宁波、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地人士来此疗病。这里泉水含有42种元素,硒含量高,100克中55微克,是全国平均值的5倍多;大米、茶中硒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3~5倍。宁夏有个杞王长寿村,三百多年来,村人平均寿在89岁以上,100岁以上老人达65%。老人少病,大多无疾而终。研究发现,当地人常将鲜枸杞当菜食用,枸杞含有锰、锌、硒、锶、镁、钙、钾、钠、铬、钴、铁、铜、镉、镍、铅、砷等元素。对于枸杞古书早有记载和传说,现代研究也证明,构成长寿效应显著。

中药材为什么能治病,主要是药材中所含各种不同量的化学元素,可调补人体内的元素平衡,以达治病作用。

化学元素范文第2篇

几万人组成的送葬队伍在街上缓慢地移动着,在队伍的最前面,既没有花圈,也没有遗像,十几个青年学生扛着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好多方格,方格里写着“C”、“O”、“Fe”、“Zn”、“P”、“S”等元素符号。

原来,这是为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举行的葬礼。木牌上画着的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这是门捷列夫一生对科学最主要的贡献。

门捷列夫出生于1834年,出生不久,父亲就因双目失明出外就医,失去了得以维持家人生活的教员职位。14岁那年,他父亲逝世,接着火灾又吞没了家中所有财产。

1850年,家境困顿的门捷列夫藉着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后来成了彼得堡大学的教授。

幸运的是,门捷列夫生活在化学界探索元素规律的卓绝时期。当时,各国化学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几十种元素的内在联系。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发现了一个规律:无论从哪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这个元素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很像音乐上的八度音循环。

因此,他干脆把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叫做“八音律”,并据此画出了标示元素关系的“八音律”表。

不过,当时的条件限制了他做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原子量的测定值有错误,而且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尚未发现的元素,只是机械地按当时的原子量大小将元素排列起来,所以没能揭示出元素之间的内在规律。

同时,纽兰兹的“八音律”在英国化学学会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讥讽的口吻问道:“你为什么不按元素的字母顺序排列?”

顾不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门捷列夫以惊人的洞察力投入到艰苦的探索中。1869年,他将当时已知的几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小卡片上,并进行反复排列比较,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称: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在物质上会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可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被后来一个个新元素的发现所证实,反过来,元素周期表又能指导化学家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新的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范文第3篇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几乎都具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的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的某一特性。而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时,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2类。分门别类地聊聊这些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来由,也是件颇为有趣的事。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个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锶―拉丁文意是“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名称。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的发明人。

三、以神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采用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钷―拉丁文意是“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雄。

钍―拉丁文意是“杜尔”,北欧传说中的雷神。

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拉丁文意是“ 尼奥婢” ,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说来有趣的是钽、铌2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里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四、以元素特性命名

以元素特性命名时,或是根据元素的外观特性;或是根据元素某一化合物的性质。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除采用根据音译的谐声造字外,还有以下2种做法。

1.沿用古代已有名称

有许多元素,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发现并应用,这些元素的名称屡见于古藉之中。在翻译时,就不必再造字,而沿用其古名,如:

金―拉丁文意是“灿烂”

银―拉丁文意是“明亮”

锡―拉丁文意是“坚硬”

硫―拉丁文意是“鲜黄色”

硼―拉丁文意是“焊剂”

2.谐声为主,会意次之

我国化学新字的造字原则是“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如:

氮―拉丁文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我国曾译作“淡气”,意为冲淡空气。后以“炎”入“气”成“氮”。

氯―拉丁文意是“绿色”。我国曾译作“绿气”,意谓“绿色的气体”。后以“录”入“气”成“氯”。

氧―拉丁文意是“酸之源”。我国曾译作“养气”,意谓可以养人。后以“养”入“气”成 “氧”。

钾―拉丁文意指海草灰中的一种碱性物质。我国因其在当时已经发现的金属中性质最为活泼,故以“甲”旁“金”而成“钾”。

化学元素范文第4篇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漠克利特提出了“原子学说”。他们认为,万物都是由极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称为原子,意即不可再分的原始粒子。到了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的“四元素”(指土、空气、水、火)学说,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所谓“原性说”。他认为“四元素”学说中的每一种元素都是由热、冷、干、湿四种“原性”中的两种所组成,其关系如图。

直到17世纪中叶,随着采矿、冶金、火药等化学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才为进一步揭开物质组成之谜打下了基础。也就在这时,产生了早期的朴素的化学元素理论。

1661年,被称为化学之祖的英国科学家波义尔综合分析了前人积累的资料,并反复进行科学实验后,摆脱了古老元素学说的束缚,指出:“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的和在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得到的那种简单的物体”。他还指出:“化学的目的是认识物质的结构,而认识的方法是分析,即把物质分解为元素”。从此,波义尔纠正了古代错误的“性质”元素学说,第一次为元素确定了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唯物主义的“物质”元素理论。

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论建立后,人们才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而成的。于是,元素的概念被定义为“同种类的原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的发现以及原子核组成的奥秘被揭开后,人们认识到,同种元素的原子核里所含的质子数目是相同的,但中子数可以不同。因为中子数不同,所以同一元素可以有质量不同的几种原子。但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不是原子的质量而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数,而核外电子数又取决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其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根据现代的观念,元素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也就是说原子的核电荷(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决定元素内在联系的关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如氧气、铝、铁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如盐、水、硫酸等。

化学元素范文第5篇

这时,街上出现了一支非常奇怪的送葬队伍。几万人的送葬队伍在街上缓慢地移动着,在队伍的最前面,既没有花圈,也没有遗像,而是由十几个青年学生扛着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好多方格,方格里写着“C”、“O”、“Fe”、“Zn”、“P”、“S”等元素符号。

原来,这是为俄罗斯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举行的葬礼。木牌上画着的那张有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这是门捷列夫一生对科学的最主要的贡献。

在追悼会上,人们反复引述了门捷列夫的格言:“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确实,天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的一生,是终身努力的一生。

门捷列夫出生于1834年,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因双目失明出外就医,失去了得以维持家人生活的教员职位。门捷列夫14岁那年,父亲逝世,接着火灾又吞没了他家中的所有财产,真是祸不单行。1850年,家境困顿的门捷列夫藉着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后来成了彼得堡大学的教授。

幸运的是,门捷列夫生活在化学界探索元素规律的卓绝时期。当时,各国化学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几十种元素的内在联系规律。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发现无论从哪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这很像音乐上的八度音循环,因此,他干脆把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叫做“八音律”,并据此画出了标示元素关系的“八音律”表。

显然,纽兰兹已经下意识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点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过,条件限制了他作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当时原子量的测定值有错误,而且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尚未发现的元素,只是机械地按当时的原子量大小将元素排列起来,所以他没能揭示出元素之间的内在规律。

可见,任何科学真理的发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为的。当年,纽兰兹的“八音律”在英国化学学会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无讥讽的口吻问道:“你为什么不按元素的字母顺序排列?”

门捷列夫顾不了这么多,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艰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将当时已知的仍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排列比较,才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称: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在物质上会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可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后来一个个发现新元素的实验证实,反过来,元素周期表又指导化学家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新的化学元素。至此,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跨过漫长的探索历程,终于进入了自由王国。

门捷列夫,这位化学巨人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在他死后;人们格外怀念这位个子魁伟,留着长发,有着碧蓝的眼珠、挺直的鼻子、宽广的前额的化学家。他生前总是穿着自己设计的似乎有点古怪的衣服。上衣的口袋特别大,据说那是便于放下厚厚的笔记本――他一想到什么,总是习惯地立即从衣袋里掏出笔记本,把它顺手记下。

门捷列夫生活上总是以简朴为乐。即使是沙皇想接见他,他也事先声明――平时穿什么,接见时就穿什么。对于衣服的式样,他毫不在乎,说:“我的心思在周期表上,不在衣服上。”他的头发式样也很随便。那时,男人们流行戴假发,对此,门捷列夫总是摇着头说:“我喜欢我的真头发。”

最让人难忘的是,门捷列夫晚年,为了研究日蚀和气象,自费制造探测气球。在当时出版的他的著作中,都附印上这样的说明:此书售后所得款项,作者规定用于制造一个大型气球并全面研究大气上层的气象学现象。

气球制造好之后,原设计坐两人,由于充气不够,只能坐一个人。门捷列夫不顾朋友们的劝阻,毅然跨进气球的吊篮。他年老多病,却不畏高空危险,不怕那里风大、气温低,成功地观察了日食的过程。

化学元素范文第6篇

这是最多的一类,命名时,或是根据元素的外观特性,或是根据元素的光谱谱线颜色,或是根据元素某一化合物的性质。

氧:拉丁文名称是Oxyge-nium,意思是“成酸的元素”。

氮:拉丁文名称是Nitroge-nium,意思是“无益于生命”。

氯:拉丁文名称是Chlo-rine,意思是“绿色”,因为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溴:拉丁文名称是Bromine,原意是“恶臭”。

二、地理事物派

这类元素以纪念发现者的祖国、故乡而命名,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三、人物姓氏派

这类元素以科学家的姓氏命名,以纪念某位科学家。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的发明人。

这类元素以星球名称命名。

碲:拉丁文意是“地球”。

硒:拉丁文意是“月亮”。

氦:拉丁文意是“太阳”。

铈:拉丁文意是“谷神星”。

铀:拉丁文意是“天王星”。

镎:拉丁文意是“海王星”。

钚:拉丁文意是“冥王星”。

铀最先于1781年发现,因其时天王星新发现不久,故用其命名。到镎、钚分别于1934年和1940年发现时,也就顺理成章地用太阳系中紧挨着天王星的海王星、冥王星来命名了。

五、以神之名派

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拉丁文意是“尼奥婢”,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说来有趣的是钽、铌两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是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确是很合适的。

化学元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水的组成 化学元素观 观念建构教学

“化学元素观”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首先应当建立起“化学元素观”。然而,学生对“化学元素观”的认识是伴随相关具体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发展的。要在相关具体知识的教学中发展学生对“化学元素观”的认识,需要立足学科整体的高度,以“化学元素观”为统领来组织教学,思考具体知识的教学对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等学科基本问题的渗透、落实和具体化。为此,笔者以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学为例展开讨论。

1 对初中阶段“化学元素观”的理解

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化学元素观”是从元素视角对物质及其化学变化本质的深层次理解。作为化学核心观念之一的“化学元素观”具有统摄性和持久的迁移价值,不仅能促进学生把握最有价值的化学知识,而且能为学生形成相应的认识思路提供思考框架,为学生形成化学认识指明思维方向。具体来说,物质的元素组成是化学观念的基础,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为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建立认识框架。因此,化学元素观包括3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元素本身的认识,包括什么是元素、元素的种类、元素的性质等;二是从元素角度看物质,即元素与物质有什么关系,具体包括元素组成与物质的分类、性质有什么关系等;三是从元素角度看化学反应,即元素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等。借鉴梁永平先生关于“化学元素观的基本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初中阶段“化学元素观”的基本理解如下,见表1。

学生“化学元素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在不同阶段,基于不同学习内容,学生需要发展的化学元素观不同,其认识层次也不同。如以电解水实验及生成物的检验等事实为支撑,“水的组成”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从元素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化学变化。从物质的元素组成来认识纯净物并将其分类、归纳,是“化学元素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在“水的组成”教学中,可结合水电解前后各物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学习纯净物的分类,认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水的元素组成特点认识氧化物概念,由此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依次实现对水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不仅如此,从物质的元素组成来认识物质的性质,也是初中阶段“化学元素观”的主要内容,在“水的组成”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水电解前后各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纯净物的性质要受到组成元素的影响,对于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元素组成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其性质未必相同,这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因此,化学上还要依据物质的性质、结构对纯净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将是学生后续要学习的内容。

2 从化学元素观看“水的组成”及其教学价值

“水的组成”属于人教版教科书(2012版)第四单元课题3的内容。从“化学元素观”的角度看“水的组成”,就是把该部分内容放在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等学科基本问题中去考量,思考“水的组成”与“化学元素观”的关系、“水的组成”处于什么位置,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样可以从对具体知识的理解上升到对学科基本问题的理解。

“水的组成”涉及较为丰富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这些知识与“化学元素观”之间存在的实质性联系可以用“水的组成”知识层级图来体现(见图1)。

“水的组成”这部分内容,借助电解水的实验及生成物的检验等知识,重在认识电解水实验的实质和水的组成,感悟通过化学实验研究物质元素组成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并从物质元素组成角度认识纯净物的分类。显然,这部分内容不仅能发展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水及其变化,而且能为学生“化学元素观”的认识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第一,根据电解水实验以及对生成的2种气体进行检验,证明水在通电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可以揭示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第二,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事实,依据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认识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第三,根据电解水实验,比较反应物(水)和生成物(氢气、氧气)的元素组成特点,认识纯净物可依据元素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依据水的元素组成特点认识氧化物,发展学生对物质分类的认识;第四,比较反应物(水)和生成物(氢气、氧气)的性质差异,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其元素组成有关,组成元素不同,物质性质不同。第五,结合之前学生学习的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启发学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即水在通电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组成水的氢、氧元素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物质,加深对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不变的认识;第六,利用电解水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可以启发学生认识不断分解物质直至不能分解为更简单的成分为止,于是就得到了元素的游离态,即“单质”,这是人类研究和认识物质组成的经验方法,通过此实验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水:水还可再分,即水不是元素;第七,通过对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的分析,为水的化学式——H2O提供了事实依据,这为学生后续学习本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打下了铺垫。可见,“水的组成”是发展学生“化学元素观”认识的重要载体。

3 如何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

“化学元素观”是学生需要形成的体现学科本质的深层次理解,围绕“化学元素观”来展开“水的组成”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知识学习与化学观念认识发展等有整体考虑,让具体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发展提供支撑,使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伴随具体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发展。

3.1以“化学元素观”为统领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化学观念是指居于化学学科的核心,体现化学学科本质,对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的价值等学科基本问题的深层次理解。要从知识教学转向化学观念教学,就需要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思考具体知识的教学对学科基本问题的渗透与落实,将化学观念的教学具体化,与此同时,需要兼顾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此,在“水的组成”课堂教学内容主线的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以“化学元素观”为统领来搭建学生知识学习和观念认识发展的整体框架,把指向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能体现“化学元素观”的关键性内容具体化为教学任务,以此构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索,明确教学的核心所在。

基于上述考虑,“水的组成”一课的教学整体思路设计见表2。

3.2围绕“化学元素观”的关键性内容设计引导性问题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发展对化学观念的认识。把教学任务转化为问题,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是通向理解、发展化学观念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有必要思考应该提出怎样的引导性问题。笔者认为,在化学观念教学中,引导性问题是能激发学生思维,对达成教学目标起决定作用的、能体现化学观念的关键性问题,是统领课堂、推进教学的主线索。为此,在“水的组成”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把指向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能体现“化学元素观”关键内容的教学任务转化为统领课堂教学的引导性问题(见表2),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指引方向。在“水的组成”教学中,要利用引导性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去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去反复认识、体验和感悟“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元素与物质的性质”、“元素与化学反应”等学科基本问题,从而为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化学变化奠定知识和方法基础。

3.3将学习任务和引导性问题转化为“手脑并重”的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活动体验来完成。活动设计需要注意活动的内容、方式要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引导性问题相一致,要针对教学任务和引导性问题,设计相应的手、脑并重的多样化活动。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的活动设计,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调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识。如任务1中的问题1的设计,学生已经学过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利用学生已知的这个反应可以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启发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以及如何推测水的元素组成等问题。还可以借助这个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由水分解的产物来推测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是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提供事实证据。电解水实验是学生学习“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元素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活动设计方面,一方面通过电解水实验、电解水生成的2种气体的检验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以实验事实为证据,根据实验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水电解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事实,由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基于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并获得相应的结论,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

三是注重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运用分析、比较、总结与概括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念性认识。如问题4和活动4的设计,你知道为什么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吗?根据电解水实验及生成物的检验,水分解前后各物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从中你能获得哪些认识?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关注具体事实的识记,重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元素组成与物质性质关系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把握具体知识的本质所在,为学生今后进一步从元素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是注重引导学生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并将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如活动2,列举你所知道的纯净物,请从组成元素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又如问题5.2,有人说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石油,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有意义的经验、看待事物的思路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元素范文第8篇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一些研究者注意到,有少数泌曝生殖器官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瘤奇迹般地自行消退了。现在有理由认为,此种自发性消退是由机体无意地调整了某些元素的含量引起的。如果有意地进行这种调整,也可能会使癌瘤消退。因此,有的研究者试用饮食疗法,使一些患者体内的某些元索的含量得到调整。有两例患者,在其血液中的钾和镁的含量减低后,癌瘤消退了。一些研究者报告说,应用血液渗析技术能使癌症患者的钾与镁的含量有控制地减少;他们采用饮食疗法,或更好的是与血液渗析技术一起使用,使患者血液的钾与镁含量保持在特定量以下,往往能导致癌瘤发生某种程度的消退,体重增加和症状缓解,并且这种改善并不减低其免疫能力,而免疫能力减低是晚期癌症通常疗法的一个副作用。

美国有人将飞机高空测定结果与全国癌症调查结果进行对照,查明天上臭氧愈多,则地上相应地区居民中的皮肤癌患者就愈少。这是因为一定波长(2700-3400A)的紫外线具有致癌作用,而臭氧是能吸收掉一部分这种紫外线的。

据报道,土壤中含镁量越低,癌症发病率越高。

食品中的含氮化合物与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食品一般来自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的原料,这三类原料中或多或少含有查硝酸盐。动物性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大多是添加进去的,如为了保持鱼、肉类食品的颜色,以前往往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来稳定其血红素;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鱼、肉在腌制过程中肉毒梭状杆菌的感染,也加入这些盐类。植物性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主要来自土壤;大量施用氮肥,会使土壤中的硝酸根显著增加,在这种土壤中生长的番茄,其果实中硝酸根含量也增加,特别是一些红色果实品种中,在成熟时增加更为显酱,在青菜、莴苣将采收时大量施氮肥,也会产生这类后果。虽然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但食品中积累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它能够把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因而出现一系列缺氧的中毒症状,主要是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晕、头痛,还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症状,严重的还会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腌菜放盐太少,腌制时间又短时,往往产生多量的亚硝酸盐。新鲜蔬菜存放在潮湿和温度过高的地方,也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熟菜存放过久,也会产生亚硝酸盐。更加要紧的是,许多食物中含有第二胺(二级胺)和第三胺(三级胺),如果这些胺类的含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与亚硝酸盐发生反应,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目前已被公认的致癌物质,在一定的代谢条件下能诱发肝、胃肠、食道、肺、膀胱、乳腺、肾、血管,淋巴腺、皮脂腺等部位的癌症,尤其可引起各种消化道癌。它不但长期小剂量接触可慢性致癌,而且一次大剂量也可艇动物死于癌症,有的还可通过胎盘和乳汁传给下一代。亚硝胺还可以在人胃中合成,只要葩硝酸盐和次级胺达到一定的数量水平并典备一定的新胨代谢条件。有些地区泡制的酸菜,基本上是在嫌气条件下发酵的,pH一般在4―5,这种条件下酸菜中的硝酸盐可以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蛋白质可以被分解为各种胺类,而且胺类不易被进一步分解。日本一学者报道,常吃盐腌菜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要高5~6倍。酸奶电是在嫌气条件下发酵的,也具备合成亚硝胺的全部条件。有人在用玉米包叶和蔗糖发酵酿造的酒中也发现有亚硝胺。不过我们要指出两点:

1,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必须有一定的新陈代谢条件。至于对待食品中含有次级胺,更不是只要一发现宙有便不能食用,因为前已指出,次级胺与亚硝酸盐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必须有一定的数量水平和新陈代谢条件。“人吃了前一天冲泡的剩茶‘隔夜茶),会得癌症”的说法,可以说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为一则茶中所含二级胺的数量与茶水是否隔夜无关,二则茶中二级胺的含量是比较少的,例如日本红茶中二级眩的含量只有0.79ppm,而面包中的含量就有1.89ppm,比起鱼类食品(如鱿鱼中含量可高达237.4ppm)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2,化学致癌物质在癌症的病因中毕竟是外因,它仅仅是一个条件,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搞得“杯弓蛇影”。

肿瘤与痕量元素

动物实验证明,许多金属元素都是潜在的致癌物质,但某些元素只要具有适当的浓度,又有抑癌或抗癌作用。另一方面,人体中痕量元素的含量与该元素的环境质量有重要的联系。因此,痕量元素的环境贡量对肿瘤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例如,土壤或饮用水中缺锰,可能是芬兰和我国某些地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土壤中缺铜、多锌可能是英国威尔士地区胃癌高发病率的重要原因,我国、波兰和苏联的一些地区食道癌发病率高,其原因可能是土壤中缺镁;美国一些环境中缺硒的地区是肠癌的高发区,许多种肿瘤的死亡率与某些痕量元素的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如肿瘤、卵巢肿瘤、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前列隙肿瘤、白血病的死亡率与典型食谱中的硒含量成反比,肾癌、胃肠癌、淋巴瘤、白血病的死亡率与环境含铅量成正比,直肠癌、咽癌、口腔癌的死亡率与环境含镍量成正比。

在人体内,许多元素之间存在着置换、颉颃或协同的关系,从而影响体内的生态平衡。环境中的痕量元素进入人体后,可以越过各种防御系统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置换与酶活性有关的痕量元素,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许多痕量元素的致癌作用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机制进行的。例如,有人猜测镍及其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的机制是,金属镍或镍化物进入细胞核内使脱氧核糖核酸(DNA)变性,从而抑制了核糖核酸(RNA)的台成,也可能是羰基镍能同细胞染色体或DNA结合,从而阻抑了RNA合成酶的作用或打乱了DNA的正常转录。有人在离体复制DNA时发现,能引起突变或癌症的金属(如镉、铅、镍、铍、铬、银、钴、锰等)均可降低DNA复制的准确性,产生有缺陷的酶,从而使焚变细胞进一步变为癌细胞。

痕量元素的抗癌机制似乎更不清楚。前已述及,硒的抗癌性可能与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个构分有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阻止产生能诱发多种癌症的游离基和过氧化物,也就避免了这些致癌物质与宿主细胞内的DNA相结合;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还能刺激细胞内的溶菌酶的活力。除了禧外,适量的锌、铜、锰、钔族元素以及这些元嚣的化合物有一定的抑癌或抗癌性。

不但健康组织需要适量的痕量元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也需要痕量元素,因此肿瘤必定要争夺痕量元素。业已证明,硒能被快速生长的肿瘤所浓集,镓能被许多肿瘤所浓集。所以,放射性的硒-75已用来诊断脑瘤和骨瘸,放射性的镓-67也被广泛用予肿瘤的临床诊断中。此外,钴、碘、铟,铜、锝及镝、铒、铥、镱、镥等镧系元素都是亲肿瘤元素,它们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也可应用于肿瘤的医疗。

痕量元素及其化合物可厢来防治肿瘤。例如,服用碘化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从而减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铂络合物可防止细胞分裂,并具有宽广的抗肿瘤谱。有人预言,既然痕量元素在人体内存在着某些相互置换的关系,而宿主的代谢和肿瘤的代谢之间又存在着定量差别,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体内痕量元素的浓度或用一种痕量元素替代另一种痕量元素的办法来治疗肿瘤。他们还认为,这种方法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只杀死肿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的化学疗法。

化学元素范文第9篇

【关键词】选择 填空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68-01

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化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因此在高考中铁及其化合物历来是历届各省市高考命题载体,其在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就铁在高考题中的体现和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铁:在必修课本第三章一《几种重要金属》中有所介绍。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章在这里就不在赘述。现就其零散知识略作补充:铁属于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Ⅷ族,在结构化学中,铁单质和二价三价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等。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来看铁在高考题中的表现:

1.铁参与的电化学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 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 在铁制品上镀铜,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 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解析:此题的C选项考查的是电解电镀的知识。根据电镀原理:镀件应放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镀层金属放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点评:这道题属高考中的易得分点。它以铁作为载体考察了高中的重要原理电化学知识,题的难度不大,但却覆盖了电化学的两块核心知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因此高考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熟练三基。

2.铁参与的元素推断题

推断题的推就是猜想,要依据一些自己熟知的事实,以最熟知的物质进行合理性验证;断就是依据验证的合理性得出结论。下面我们来看铁的表现:

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____族。

(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

(3)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

(4)G+JM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解析:由题意易推断A为O2、B为Fe、C为Al、D为C、E为Mg、F为MgO、G为Fe2O3。

点评:这是一道关于铁的推断题,以电解知识联系镁铝铁氧,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力还有实验现象的描述等。其中第四问的双水解和第五问的方程式的书写有一些难度要因起大家的注意。

3.铁参与的化学实验题

化学实验是将生产生活中的典型的工艺流程和生活知识以实验室中固定仪器和药品分反应来展现,和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较紧密,下面我们来看铁参与的实验:

硫酸亚铁铵[(NH2)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 ②燃烧匙 ③锥形瓶 ④广口瓶 ⑤研体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

(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和过滤;

(4)本实验制的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杂质。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

点评:通常的实验题是以装置流程图或文字描述性的流程图形式出现,这道实验题显然是文字性的。其中的(1)和(3)要求学生要熟知此实验的过程和出题人的意图;(2)考察了实验过程中试剂的处理;(4)考察了常见离子的检验。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领会到解实验题的过程和常考知识的总结。

4.铁参与的基本理论题

化学基本理论集中在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如电化学原理,溶度积,pH值计算,盐的水解等。

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己知:Ksp[Fe(OH)3]= 4.0×10-38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过程I 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____,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

(3)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过程II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____。(列式计算)

点评:这道题以铁为载体,以流程图的形式考察了新课标新加知识Ksp,结合pH计算来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知识间的联系,在强化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热点知识。

化学元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化学元素 推断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新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要正确推断化学元素,需要运用很多基础知识,经常用到或涉及的知识有周期表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元素的性质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推断元素

例: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恰好是它电子层总数的五倍,又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请你推断它是什么元素?

分析:如果能确定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就能确定元素的种类。因此,我们可以设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w,最外层的电子数为Z,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根据题意得:w=5N=3Z,即5N=3Z,由于Z≤8,所以N≤4。又因为N与Z都不会小于0,所以只有当Z为5,N为3的时候才符合,这样就能解得w为15,从而推出该元素为磷。答案为P。

二、依据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推断元素

例:有以下几种元素:xA、yB、zC、wD,其中B的负二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C的正一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与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且:x+y+z+w=82,w=y+z,由上推断:A、B、C、D各是什么元素?

分析:B的负二价离子与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它是硫元素。同样的道理,C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氩一样,说明它是钾元素。因为w=y+z,所以w=16+19=35,推理出D为溴元素,再将数字代入到x+y+z+w=82中,得到x=12,推理出A为镁元素。

答案:A、B、C、D四种元素分别为:Mg、S、K、Br。

三、依据化合物的组成来推断元素

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加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由题意得到X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都等于14,这样推理出X为硅元素。答案为4。

五、巧用内层电子数推断元素

在原子中除了最外层电子外,其他电子都称为内层电子。灵活利用内层电子数的规律,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内层电子数的规律:

(1)第1、2、3周期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分别为0、2、10。

(2)质子数之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内层电子数之和,将内层电子总数分解为若干个2和10的加和形式(加和的项数=元素的种数),在根据各项的数值即可确定元素所处的周期。比如,已知三种元素的内层电子总数为14,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规律将14分解为2、2、10,它就表面有两种元素在第2周期,一种元素在第3周期。

(3)若已知三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是同一周期的,两种元素同主族的,设b为主族序数之差,则同族的两种元素的族序数a等于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加减b的和的三分之一,另一元素的主族序数即为a减b。若已知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是相邻的,那么b只能取1。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著.教育研究方法概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人文关怀范文 下一篇:网络维修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