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6 10:22:17

口语交际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1篇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爱在心里口难开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交往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更是一个人能否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提出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和落实,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实则可谓是艰辛,其路漫漫而修远兮!

笔者曾以为口语交际课易上,给予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搭建一定的活动平台,学生在课堂中肯定能说善言。满怀信心之下,《我们的奇思妙想》公开课的第一套教案出炉:

教案A:

版块一、 连线引趣激情导入:

1、连线配对,说理由。

嫦娥奔月 克隆技术

悟空拔毛一吹,猴孙遍山野 卫星上天

顺风耳雷达

千里眼 电话

2、多种形式交流课前的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

3、揭示课题,过渡铺“场”

版块二、指导交流畅谈妙想

1、辅助平台――尝试介绍奇思妙想。

①针对2050的生活谈想法,并提示倾听要求

②CAI展示学生介绍。

2、畅所欲言――《我们的奇思妙想》擂台赛

①设置场景,明确奖项要求:

设“创意奖”、“口才奖”、“参与奖”、“顺风耳”。自学提示,定奖项标准。

②自由准备,小组汇报,推选人选参加擂台PK赛。

③ PK擂台赛,出示活动任务单:

版块三、回顾历程总结感悟

试教下来,美梦破碎了:课堂沉闷, 俨然成了优生的展示台,师生一问一答的对答会。虽也有生生之间的交集针锋,但乱而无序,如同散沙。大部分学生欲言又止,偶尔大胆坦言,或知言片语一闪而过,或言语含糊,缺乏逻辑性,引来同学一阵哄笑,出现一阵骚动或一片静寂……说者胆怯,听者无心,部分聆听者面对同学的讲述,是你谈你的,我做我的,抓紧时机窃窃私语,瞅准机会搞搞地下工作,真正用心倾听的为数有限,悲哉!问题究竟出在何处?是教案设计有问题,话题选择有误?是学生素质估计过高,目标拔高了?是教师自身素质太低下?……

为此,细读了新课标对小学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具体目标: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都是力求体现的,要达到似乎并不难的,可是以上的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差距,一点一点地粉碎了内心期望,再度令人困惑至极。茫然中陷入深思,四处请教听取意见,揪查病因,分析确认以上劣势或多或少皆存,借智囊团力量推陈出新,出台了第二套教案。

方案B:

版块一、言语体验,开拓思维

1、开门见山,揭示题目

2、活动卡一――言语体验:

你觉得谁的发明最大胆、最有创意?( )

A、会飞的鞋 B、不用换笔芯的笔

C、自动清洁的衣服 D、自动感应空调

E、护士机器人 F、空中飞行的轿车

3、活动卡二――头脑风暴

①头脑风暴:你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赶快用一个符号或词语把你的发明记录下来吧!

②静想细雕: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想清楚,如有必要,可提笔快速简单画画。

版块二、畅所欲言,奇思妙想。

1、个别汇报交流'提出倾听的要求

2、出示活动任务单,再谈奇思妙想。

活动任务单

我欣赏他(她)的介绍,因为

我想问一问

我提个建议

3、同桌交流,上台展示,全班参与

版块三、回味感悟

此番教案意在借“言语体验”、“头脑风暴”活动打开学生想象空间,活跃思维,在此基础上畅所欲言奇思妙想,扶放驱之,点面相随,层层深入,渗透提升,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活跃的交流氛围,在交流中学会交际用语、体态言语。但想象是美好的,现实仍是残酷的,虽学生积极性得以有效地提升,参与度明显扩大,但在汇报交流奇思妙想这块仍脱离不了一问一答的干系,你来我往的多向交互甚少,场面散乱之状犹存,交际修养的提升更是渗而不透,提而不升……大失所望的场面再次残酷呈现。可喜的是在前两次教案钻研的基础上,在多次失败的试教回馈中,病症与方向逐渐在艰难中明朗化。于是,又进行了第三轮方案实施,最终定稿……

方案C:

版块一――历史篇

1、连线配对。

顺风耳克隆技术

千里眼 电话

腾云驾雾电视

嫦娥奔月 飞机

悟空拔毛一吹,猴孙遍山野探月卫星

2、学生发表见解,从中评选“最伟大贡献奖”,师小结。

版块二――现实篇

1、 课件展示世界最新发明:

“变身”自行车变形金刚饮水机 吸尘鞋 新型停车场智能机器人“复娃”

2、 从中评选最具人气奖。

3、学生交际,阐述观点,师小结。

版块三――未来篇

1、过渡并出示课题

2、组织最佳创意奖,提出要求

① 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为代表主讲,组员可补充。

② 其余同学,是听众,也是评委,只有听得认真,才能评得有根有椐

3、小组展示奇思妙想,组际答辩

4、投票确定最佳创意奖(随机可评选最佳团队奖、最佳质疑奖、最佳倾听奖)

5、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

版块四――感怀篇

谈感悟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中,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什么?

此番的大调整,较之前两次,是呈现了最理想的状态:学生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评选各项奖项时,是各抒己见、交锋不停:“我认为”、“我不同意”、“我补充”、“那请问”……课堂热闹有序,学生主动积极活跃大胆,交际你来我往层出不穷。但活动四个环节中,交际修养的提升仍是渗之困难,收效甚微。几次教案的无疾而终,令人焦头烂额,多次失败课堂的残酷呈现,实属不易,口语交际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二、迷雾重重陷困境,披荆斩棘寻根由

几度教案的调整,在现实中为何都落入尴尬之境?

2.1 口语交际课是语文教学及研究中的“冷落者”。

①教学地位普遍失落。

新课程的编排中,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被定格在同一个平等位置的,都是需要注重的一个学习领域。但是受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的束缚,教师对口语交际这一学习领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据有关资料显示,40%老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是为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打基础的。现实中,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师为数不多,重视加强口语训练者更是少之甚少。大多数老师是课紧就不上,课松就大家自由聊聊,并未做精心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巩固,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学生的交际态度和习惯,不是简单的几节口语训练课就能一蹴即成的。“劣根”已存,一时抵达理想境地,不易哉!

② 教学内涵认识肤浅。

许多老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听说教学,是简单的听与说相加,重说话,轻交流。在教学中,往往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过去的听话说话课,以至于课上只是个别活跃份子的侃侃而谈,借以推进课堂进程。部分学生成了听客,袖手旁观,凑凑热闹,忽视了口语交际中的“交际性”。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信息交流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复合过程,参与者可以在“听话”与“说话”之间穿行,随时转换角色,实现语言与情感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2.2 口语交际课是教师素质的“挑战者”。

口语交际教材的开放度大,交际内容所隐含的互动因素各异,对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则,口语交际课堂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学生在交流中会有什么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不能完全预测:是否会冒出在预设中都没有想到的十分有意义的建议和聪明的方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和预设。面对“行进”过程中的“突然生成”,如果没有及时的引导与控制,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教学时间就难以控制。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火花不能引燃,非预期性信息中活跃的生命力将被遏制,“动态生成”生而不成。加上长期以来口语交际处于薄弱地带,没有更多的典范经验,没有长期的习惯形成,课堂中学生形色不一,有些“君子敏于行,讷于言”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金口难开;乐说者,急于阐述自己的看法,不顾及他人感受,课堂虽热闹却混乱。怎么在有序的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能及时把握学情,调整进程,做到张驰有度,游刃有余呢?这怎能不对教师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交际能力提出大挑战?

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从迷茫中走过,在困惑中煎熬,深切地感受到从学生身上扑涌而来的语言魅力和交际热情,他们完全是生动而富有活力的。口语交际课应该是学生个性飞扬的天地,是学生妙语连珠的舞台,是学生灵气和纯真交织的园地。上好一堂口语交际课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3.1 营造和谐,促交际动力。

孩子是天真活泼、爱说爱动的,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他们在熟人面前乐于交谈,可在生人面前或当众说话时,往往紧张胆怯、结结巴巴、畏畏缩缩。如何提高学生的胆量,在口语交际中敢说,能说,有主人翁意识,身在其中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冲动呢?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不失为一剂良方。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可以避免让他们产生一旦说错被老师冷落、同学嗤笑的负面心理阴影。首先,老师不要吝啬和蔼的微笑,抚慰的言语,尽量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面对学生,融入学生。口语交际课堂要走向民主、宽容,促进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给予尊重,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在可能,理解学生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你说得真好!”“你的创意真独特,很有意思!”“你的建议令她的设计锦上添花!看来你听得很仔细,善于倾听更是一种风度。”“你挑战了自己,下次我还想期待你的发言。”……老师是忠实的听众,是交流的朋友,一起倾听,一起讨论。心灵距离缩短了,畏惧心理消除了,参与意识自然而然地也激发了。其次,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无端指责,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消失殆尽了!第三,口语训练要给足学生准备的时间。“万事预则立”,在学生一个人面朝众人发言之前,允许学生腾出点空间和时间来酝酿。允许自由地、大声地交流,降低直接交际的难度,给予心理上的减压,从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有勇气坦然面对,直抒胸襟。氛围和谐轻松了,交际动力拥有了,就不愁学生不敢交际了!

3.2 创设情境,激交际兴趣。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的确,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才得以展开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如同久居陋室,不可能兴趣盎然地承担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口语交际课堂要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力求生动而有趣。例如:《我们的奇思妙想》第三次教案调整中,将课分为四大版块:历史篇、现实篇、未来篇、感怀篇,并在这些环节中相应的设立了“最伟大贡献奖”、“最具人气奖”、“最佳创意奖”,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教学为此如虎添翼,既生动、形象、直观,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又有效地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学习兴趣空前浓厚:“我认为最伟大贡献奖应该是,因为……”,“我要的是……”,“我想把最具创意奖颁发给……”,“我补充……”,“我有意见……”,一只只高举不下的小手,一声声彰显主观意图的喊叫声,一张张据理力争的画面,你方说罢,我方登台。此时,这番情境的创设,较之前篇教案,声色、图象更具冲击力,更胜一筹。情境创设,是有利的催化剂,它高涨了情绪,激发了主动性,学生带着情感,怀揣兴趣,积极走进交际情境去体验感受,正所谓“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3.3 精选内容,丰交际话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首先得有一个好的话题。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发展水平的话题,才能使学生易于倾吐和表达,才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①源于学生生活。交际的话题应来自生活。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他们正在经历的每时每刻和点点滴滴。正在亲身经历着事情或者聆听到的消息更能唤起熟悉的感觉,更有亲近感。比如:放学回到家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针对上网谈谈自己的感受等等。②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对未来总是充满着神奇美妙的幻想。遵循这一年龄特征,设计幻想语场,开发口语交际的主题。如《我们的奇思妙想》课中巧设各种情境,激发兴趣,开拓思维,畅谈自己奇思妙想,进行口语交际活动。③切合学生需要。学生的需要是交际的前提。学生有需要,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比如:给自己过生日应该怎样过,提出你的看法,然后评选出理想的方案等。

3.4 注重形式,激交际热情。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欲望,懈怠颓废于被动学习中。所以可借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促进交互。上述案例中,采用了多样形式,打开想象空间:由“你觉得谁的发明最有创意”的言语体验,到填表写下自己最想发明的东西,选择其中一个静思细雕自己的创意,借这些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想象空间。又如:再度调整后的教案,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地互动交流起来,设立了多种活动形式:“连线配对”连一连,说一说;“最具人气奖”与“最佳创意奖”里的配音展示叙述和代表上台陈述;“最佳创意奖”中的戳蹩脚质疑,反驳陈述……在这些“场”中,“组内交流、群体合作、班级汇报、多向交互”互动环节穿插其间,“评委、选手、后援团”多角色穿梭参与,交际对象不同,交际情境不同,学生交际的要求亦不同,正是在这样多回合、多情境中,使得交际成为了阡陌纵横的“通途”。总之,由衷地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设计多样味性的各种形式,建立信息交流网络,打通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真正的“交际”起来。

口语交际不是一蹴能就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操千曲而知后音,观千金而后识器,要想真的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化为学生的能力,需要千百次地练说,作为教师就更应该给他们“讲话”的机会。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口语交际的新策略、新方法,愿我们在口语交际课教学的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超越,在超越中成长,在超越中辉煌!

参考文献

[1] 费蔚《口语交际交际性例析》

[2] 姜菁华《谈口语交际课中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黄文英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柯孔标 《从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2篇

一、对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批判与反思

在交际中,口语作为交际主体表达意思的一种基本方式,无疑是最省力最直接的,但在实际交际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口语对意思的传达是极为有限的。尽管人在进化过程中,有声语言的发展超越了人的视觉界限而意义非凡,但有声语言脱离肢体语言而单独进行培养和训练却是违反科学的,在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中莫不如此。与其说是一种口语交际课,不如说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而刻意进行的口语表演。这种只注重口语对意义的表达而忽视肢体语言对意义的传导,是一种让交际情境严重失真的伪科学。而交际情境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交际环境的假设,而忽视人才是交际情境的主体,把交际重心放在口语意思的表达上,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我们忽视了肢体语言对意思表达的力量。

李莉莉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③一书的前言中介绍:“口语交际案例涉及现行几种主要版本语文教科书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口语交际课的教案设计,也有部分内容是教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自行设计的,还选编了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情境设计。”可以说该书应该能反映出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水平。

从这本书选编的口语交际案例和对各种版本的口语交际教材的总体分析来看,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学理性不强。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没有一个宏观的口语交际学理论来支撑,口语交际教学话题杂乱,没有合理的教学梯度和教学序列,忽视交际知识的学习。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表达交流”一节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到“不必过多的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我们很清楚的是没有知识的技能只是僵化的技能,没有知识的技能是很难实现迁移的,特别是适合情境的迁移。因此,现有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很贫乏,大多课例的训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交际中的“礼貌原则”,除去“礼貌原则”外很多的课例的设置基本上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真实性不够。案例没有立足于生活中“我”的真实性,很多口语交际教学案例是以动物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的,我们先把动物的世界假设成和人一样的世界,再由学生去扮演动物中的交际角色,这是假设中的假设,没有立足真实的生活情境。对于猫和老鼠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吃与被吃的可能,而没有交际对话的可能。由学生去扮演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交际,虽然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体现了学生童真,但是口语交际是训练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而不是动物之间的交际能力,过多的动物角色扮演会造成生活角色的混乱,给学生社会角色还原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口语交际情境的设置应该立足于社会关系中的某种角色(或将来可能成为的某种角色)来设计,尽可能让口语回到原生态交际中去。

3.交际问题的设置不够明确。“问题”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是指原始状态和目标任务之间有一定障碍,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才能达到问题的目标。在实际口语交际中很大程度上交际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由旁观者来界定你礼貌与否、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而是要通过交际去看某问题的解决程度。在同等社会条件下的交际主体中,甲能完成交际的任务而乙没能完成,这就说明乙没有达成交际目标,乙在口语交际中是失败的。口语交际的最高标准是符合情境性,那么其次则应该是交际任务中问题的解决程度。

4.交际目的不明确。在这里需要区别交际目的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口语交际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达到某种口语交际的要求。而交际目的则是在交际情境中为什么去交际的问题,这是学生交际的内在心理倾向,这个问题我们往往很容易忽视。如果我们把交际看作一种需要的话,那么这种需要是生活需要、休闲娱乐需要、学习需要、工作需要还是解决某问题的需要?如果没有明确这一点,那么教学中学生洋洋洒洒的讲下来连学生都不知道为什么去讲,讲的意义在哪里,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个消极的配合教师教学的过程而已。

5.口语交际的规范性要求不够。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大多只是描述性的要求,比如学生要礼貌、要语言简洁、要表达流畅等,却没有提供一个较为详明的比照标准或评价标准。在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个人感觉来对交际进行评价,口语交际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

6.交际案例难度系数较低。交际任务的难度系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水平,如果案例中很多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练的内容,难度系数设置较低,学生则不屑于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训练。交际教学内容的设置没能很好地借鉴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度系数没能跟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

7.只注重口语而忽视无声语言。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只重视口头语言的表达训练,这是很不科学的。艾伯特·梅瑞宾研究发现,在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8%是有声的(包括音调、变调、和其他声响),有7%是语言(只有词),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交谈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表情(占55%)+语言(占7%)。雷·L·伯德惠斯特的研究也发现,人们面对面交谈时,其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声的,即65%的“社会意义”是通过非语言方式传递的。④

二、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语言学基础:副语言的引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这里引入“副语言”理论,尝试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所谓副语言指的是除了有声语言(这里只指词)外,为达到交际意思的准确传达的其它的一切动作、表情、姿态等。从交际学来看,副语言往往比口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更为可靠,江苏卫视的一档电视节目《非常了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根据卡·W·贝克在其主编的《语言交际》一书中把副语言分为无声动姿、无声的静姿、有声的类语言等(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交际远远不只是口语表达上的交际,如果只注重口头的交际表达则又会陷入另一种远离真实生活的怪圈中,这种怪圈与以前所提的听说训练无异。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与副语言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交际任务的。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忽略对副语言的重视是远离真实的交际生活。虽然课程标准从“听说训练”到“口语交际”的提法过去多年,而很多的实际的操作中还停留在口语表达层面上,只重口语表达而对交际中的副语言视而不见。

在真实的交际中,口语交际和副语言是相互勾连的,副语言可以调节口语交际,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日常口语交际时,人们常用副语言代替口语交际(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或是辅助口语交际(即:用“姿式助说话”,如用手势给人指路)。在实际教学中,从副语言对意义传达的效果比例来看,我们更要重视副语言对口语的辅助作用,以便在交际教学中加以侧重。

三、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心理学基础:学生认知发展和层次需要

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主要属于广义的学习,他们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是游戏。而进入小学以后,学习活动立刻就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虽然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还包括游戏的成分,但这主要是为了学习,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游戏成分也逐渐减少。在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这个转折期一般在四年级(约10-11岁),此时对小学儿童的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四年级上学期是小学儿童掌握字词概念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⑤而这个关键期我们可以把四年级以下看作是低年级,口语交际以直观游戏为主题。四到六年级则视为小学中的高年级,口语交际应该以生活学习需要为主题。到中学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所以交际主题的选择应偏向于社会交际方面。

口语交际教学同时也要从学生的交际需要(或称为“交际动机”)方面来进行选材。马斯洛在其《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一书中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其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由于学生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学龄前已基本满足,在此不过多讨论)。成长需要主要包括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小学低年级,为实现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学生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以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为主题进行选材。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则逐渐进入认知的需要,交际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好奇心为目的。到了初中阶段,这时的交际需要更能体现对美的需要,用美陶冶性情,在交际中学生更注重在异性面前的自我形象与美的展现。高中阶段学生则会较为理性的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阶段,交际面将进一步扩大,那么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也要与之相协调。当然,“马斯洛所描述的需要的发展,并不是间断的、阶梯式的跳跃过程,而是一种连续的、重叠的、波浪式的演进。”⑥高一级的需要同时也包含低一级的需要。在这里的层次分段只是对各个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题选择的侧重,而并非进入高学段就舍弃低学段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是逐渐累积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对于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选择的具体分期见下表:

上图表中的心理距离是借助口语交际理论中的交际心理距离,这一距离指的是一般性的心理处理,现实中的交际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可能不完全一致,在这里主要是以心理距离来区别交际对象的亲远关系情况,以便在教学中更方便拟定各种交际方案。在这里主题的选择方面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灵活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根据地域特点、社会热点、联系实际生活等来选择每堂课的教学内容。⑦除了内容选择外还应该灵活运用口语交际的组织方式,如演讲、表演、辩论、节目主持等。

四、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重构的实践探索:基于理论分析的案例设计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这里我主要以初中学段的学生为对象,选择商场购物时物品的退换为案例作如下教案: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表达物品购买、使用、损坏等经过。

2.注意表达时的副语言的使用。

交际对象:售货员、售货经理

交际任务:成功进行货物的退换

教学重难点:副语言的使用、分析与体会

课前准备:1.摄像机一台,多媒体教室一间;

2.同情境下标准的口语交际视频。(在电影中选择较好的同等情境或老师进行实况录制)

教学场所:商场、多媒体教室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老师在世纪联华商场买了一个电水壶,在购买时售货员承诺购买的水壶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如有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在购买后的七天内换新,现在是第三天了,当老师回家装上水启用电水壶时发现有漏电现象,急需去商场换货。商场售货员一直在强调说水壶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换新,但我们知道水壶不装水怎么能通电?不通电又怎么知道水壶漏电?在经过几番辩论以后售货员说作不了主,要去找售货经理才能决定换与不换。到售货经理处,经理同意换,但只能换同类有质量问题被召回后维修过的水壶,于是我们拿出售货的所有票据和经理理论,要求经理给我们换新水壶。以上经过在课前已派了两名同学一起去退换水壶,另外两名同学负责把他们的换货真实过程用摄像机拍下来,作为课堂讨论的对象。

(二)先在教室播放学生退换水壶的过程视频,观看完毕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看看这两位学生在交际时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之处,评价越精细越好。

(三)播放标准的视频,此视频播放完毕后由学生再自由发言,对两个视频的口语交际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见下表)。比较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出副语言的作用,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辅助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四)根据以上标准对售货员和售货经理的交际表现做出评价并说出理由。

(五)四人一组,两人担任顾客角色,两人饰演售货员和经理角色分组进行角色对话。

(六)老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我们要做到真正让店家退换商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类似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准确地描述事情的经过,并恰当的使用辅助语言,希望本次课能给各位同学一些启发。

————————

注释:

①[美]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罗康、张阅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77页。

②孙汝建:《口语交际理论与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7页。

③李莉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语文出版社,2002年8月版。

④孙汝建:《口语交际理论与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2页。

⑤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14-315页。

⑥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28页。

⑦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语文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50页。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

新课程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书本知识轻口语交流的现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常规的“听说训练”有一定的差异,口语交际更注重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它较为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小学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还未彻底转变过来,日常口语交际教学与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教学效果堪忧。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认识上具有片面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不够清楚,甚至与听说读训练混为一谈,在实践中并未专门设计教学内容或者安排专门的课时,教案准备也不充分。突出表现在:(1)重书面教学,轻口语交际教学。教师缺少备课,使得口语交际教学无目标,或者片面重视书写能力,要求学生“以写代说”,也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考核考查,口语交际课程形同虚设;(2)重“说”,轻“交流”。口语交际课程注重的是双方的交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既能听明白,又能表达明白,具有一定的待人处事能力,可是在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通常“指名”表达,实际上只是单方面的说与听,并非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交流;(3)重陈述,轻情景实践。小学口语交际课大多由教师叙说,学生来回答,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有效地进行交际或是真正融入课堂情境。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阶段培养目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以基础能力培养为主,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根据教学年级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1~2年级以学讲普通话,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为主,学生能够复述故事、具有表达的兴趣和信心;3~4年级能以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能够用语言生动地表述和打动别人;5~6年级能够在倾听中抓住重点,尊重和理解对方,并能够根据交流场合与对象有条理、语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注重语言的文明和优美。这几点要求几乎涵盖了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所有目标,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培养目标,才能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当然,在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仅仅只是作为基础性的教学,是为了让小学生顺利地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为其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与人交际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措施

1.重新定位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小学语文教师要认清口语交际课程的性质,正确区分听说训练与交际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放开对学生的“束缚”,使课堂成为学生口语交流的真正场所。在课堂上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变身份,以引导学生交际方向、创设讨论问题的主题为主要任务,给予学生正确的课堂教学引导。

2.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与语文其他环节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基础教学加上互相交流,教师在拼音、识字、造句、阅读、朗读等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用刚学会的生词进行造句交流或者利用课文的插图展开联想和讨论,这样既学习了新课文,又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全面。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语言使用习惯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规范用语、文明用语,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口语语用习惯。

3.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与兴趣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口语交际教学更离不开情境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有效借助教学设施或者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创设情境,如教材章节后的口语交际训练单元、课文插图、多媒体设备等。同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各抒己见,以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4篇

一、 要“活”

1.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要“灵活”。口语交际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和差异使教案不可能有非常讲究的预设。然而,教学又是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需要有预设的方案,所以,口语交际教案要在预设和非预设之间的地带来进行设计。我们觉得口语交际课的教案可以采用板块式或框架式的结构方法,宜粗不宜细,给教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设计一定要灵活。例如,口语交际《怎么保护周围的环境》就可设计成三个板块:交流课前搜集资料板块,展示一些污染环境的现象;互谈感受板块;研究对策板块,并向社会发出倡议,从而把这一节口语交际课直接推向社会。也正是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和差异,才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2. 要有真实的交际的情境或氛围。因为,言语的动力来自具体的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才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否则,就不可能有听和说的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心灵的接触就需要有一种真实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口语交际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听、说、问、评、议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交际”。

例如,围绕《怎样组织秋游》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即将要去秋游的情景,并再出示一些要去地点的风景图片及将会所遇到的困难。这样,让学生尽快进入特定场合的特定角色:要去秋游了,要作哪些准备呢?又如,《购书,谈体会》这一话题,有些学生兴许不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书城,学生们把自己的书本贴上价格标码,然后分配角色进行一场实际的互卖互买的交际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有了良好积极的情感感染,课堂上不会再是一堂死水,而是“唇枪舌战”,学生在听、说、问、评、议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新观点提出新见解,哪怕是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的话。这样,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便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的活动而不断的发展,再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所进行的口语交际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与拓展,在情境中拓展创新,在活动中延伸。

二、 有“趣”

1. 依据教材,用活教材,提高学生交际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口语交际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源自于生活,实用性比较强,富有现代意识。如:教材选编了《秋游怎么组织》《购书谈体会》《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等内容。这些教材中提出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能交际、互动起来,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有用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2)教材除了实用性强的特点外,形式也多样化,富有童心童趣,趣味性强。有介绍人物的,介绍小实验的,有交流见闻、模拟借书、购物、当导游、当小记者等等。(3)教材内容的编排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学年段侧重点不同。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侧重于训练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中年级侧重于在情境中讨论交流;高年级则安排演讲,辩论等,训练学生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微准备后能作即席发言。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在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是训练要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进行。根据每次训练要求,我们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后,因课择法,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玩一玩、猜一猜、画一画、找一找、议一议、演一演、赛一赛等形式中进行交际说话,使学生在每次训练中都处于新奇、兴奋的积极状态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提高学生交际的兴趣。

2. 关注过程、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既要专心致志地听人发言,并对稍纵即逝的语言内容作出快速反应,明白对方说话的意图,捕捉说话者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过程、引导、激励,使交际活动顺序进行。

(1) 肯定优秀,感受成功。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 鼓励落后,树立信心。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三、 要“新”

组织多维场景,创设“新颖”的互动过程选择好话题,一旦话题无法延伸,交际方式单一,学生就会失去交际的兴趣,交流就会停止。一堂有效的口语交际课不能只在一个层面上进行反复地交流,应该有一个向纵深发展和横向拓展的过程,多个交际场景安排时要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两人交流到多人参与的逐步变化。多个回合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交际的质量,体现语言能力的发展。

1. 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想说。生动真实的情境能触动人的灵感,调动人的情绪,使人萌动表达欲望。生活是口语交际最好的情景。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师要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尽可能让学生真实、自然地进行交际,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投入,提高训练质量。如“比赛刚刚开始”一课,教师可模拟搭积木比赛场景,将学生分成红、黄、蓝三对,每队选三名队员、一名评委、一名拉拉队员。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各类角色,这样的互动很有创意。

2. 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能说。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例如,《爱吃的水果》一课,我把“葡萄、桔子、袖子、柿子、梨、苹果”等放在水果盘中,学生的视觉、味觉、知觉一下被唤醒,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能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特点,使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3. 语言描绘情境,让学生了乐说。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如教《找春天》一课,上课开始,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随着配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春天景色中,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四、 要“实。”

1. 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落实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训练,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中。教师的引导和矫正要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融。课堂上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请大家评一评刚才那一位同学的回答。”“你讲得很好,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一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有的低年级教师在讲《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演一演,练习口语表达,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教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荷花的不同姿态,让学生评论荷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从关注习作教学向关注学生生活转变的更新问题上,我们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自由的交流氛围,努力让学生回忆生活情境,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好《尊敬的老师》这篇习作,引导学生寻找信息,并构思内容,由粉笔想到老师的生活节俭,由冬夜灯光,想到老师繁忙的工作,由老师的话语,想到一次严厉的批评。在相互语言交流中,学生可以找到大量的感性材料,不再为写作素材而发愁了。

2. 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强化训练,使口语交际收到实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各种实践。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1) 校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中,注重正确的师生交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如教《应该帮助他们》一课,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知的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再联系两幅图的内容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有的扮“小女孩”或“小男孩”,有的扮“盲人姐姐”或“轮椅叔叔”,相助和被助双方畅所欲言,对答如流,在同桌互述,小组演练的基础上,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师生或小学生上台表演“帮助残疾人”,使小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 家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正确地与家庭成员交际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生活中,也可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意见和建议。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商谈,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3) 社会交往实践式。即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教师应该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包括:①考察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②服务活动。如组织慰问、做好事等活动;③联欢活动。如与周边学校的小朋友联欢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住,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使他们在每一次社会交往实践中都会产生新的启迪,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内在活动;口语训练

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教学,积极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上下工夫,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新教材初中英语如何提升教学实效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们零散地学习了一些“崭新”的理念。因此,常用时尚的“三维目标”来装点教案,用自主学习等新鲜词汇来表现我们在“革命”,大量套用互动来标榜我们观念的深刻变化。但是,好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却很少真正关注“自己的学生”,没有将学生的发展作指针,教师就会要么抄袭教案,“剪辑”教案,要么挖空心思搭花架子,设计表演课,其实质还是填鸭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堂好的英语课,教师必须处在“脚手架”搭建者、鼓励者、启发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如,在 “Asking the way”的教学中,针对班上学生口语参差不齐的现实,我在教学设计中就有意引导学生用这样几种方式来表达: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cinema?

Where is the cinema?

How can I get to the cinema?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cinema?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景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这样的训练就能将日常的英语教学口语化,使英语口语训练成为常态。

二、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在活动

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准确地说应该叫做学与教的活动。只有教师始终心系学生智力、能力、情感的发展基础及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学,才会以此来决定教师如何促学,也才会特别注重学生的内在活动,才会真诚地启动互动机制,全力引导调控好整个互动学习过程,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有明确目标的思维活动中来,也才可能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哪节课应当如何导入,哪些内容可以或者说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哪些内容应该采用合作体验的方式,哪些内容应该由老师讲解甚至讲深讲透,都要以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基础和发展需为依据,视学生当下状态展开。

三、过程展开必须注重口语交际

语言从实际功能而言,本质就是属于交际的存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有意识地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主动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坚持说才能不断提高听力水平,逐渐实现表达的流畅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他们乐意说。从方法上讲可以从语音、画面效果兼具的影视片段里截取一些典型的语言交流,让学生欣赏,引导他们感受英语交流之美。在学生有一定说的兴趣之后,可以搜集并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引导学生从口头模仿开始提升自身表达的能力。

2.开展有效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进入交流活动,主动进行互动训练,可以利用课前表达固定时间开展对话、五分钟Free talk、造句练习、课文内容复述、角色扮演、英语沙龙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训练。从训练内容来讲,可以就文中某一人或物再现文中句子或发表个人观点,或者开展课文复述,但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学过的词及词组重新组织课文内容,以期新旧知识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随时变换训练形式

一成不变的方式总会让人生厌,英语口语训练也不例外。因此,英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新思路和方式,在教学和训练中及时吸纳现代元素和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如:可以结合团队精神的培养,分小组开展口语交流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和保持兴趣;如可以偶尔聘请外教或兄弟学校英语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借力学生新鲜感促进训练开展;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表演训练方式变得更具吸引力,通过这些方式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加强准备,增强口语训练的实效性。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空间广阔,在教学中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成和提升为导向,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内在状态,不断创新教学和训练方式,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创设情境 低年级 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需。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创设各种交际情境,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交际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借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在识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有些人认为识字课就是单纯地识字,重要的是把字记住。其实,在识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说普通话;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说完整的话,都是口语交际训练。例如我在教学《识字2》一课的生字时,创设了三个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一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并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互相切磋。二是让学生“学当小老师”。在汇报识字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汇报所学生字后当小老师,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还让学生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题。三是采用对歌形式与学生对话,如教学“蜂”字,可以这样设计:

师:这是什么字?

生:这是“蜂”字。

师:什么“蜂”?

生:蜜蜂的蜂,蜂蜜的蜂……

师:请用“蜜蜂”说句话。

生:一群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

2.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依据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是口语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学习《比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使学生首先在情感上得到初步感受,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自由表演,自由评说,最后让一部分学生做小记者,带着老师设计的问题采访一些“小动物”,问:“麻雀,你为什么不去找别的小动物比飞呢?”“小蚂蚁,你们在干活时觉得怎么样?”“青蛙,你们在洞里睡觉时感觉怎么样?为什么可以不吃不喝?”“小兔子,如果你跟羚羊比跑,谁能得第一呢?”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就连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也把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又如《两只青蛙》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一只青蛙爬出了井口,一只在井底睡觉。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跳出来的那只青蛙会看到什么呢?会说些什么呢?会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呢?睡懒觉的那只青蛙后来会有所改变吗?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们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才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在写话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大纲指出低年级写话目标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说和写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先说后写,降低写话的难度,使写话呈水到渠成之势,而写话则使口头语言更规范。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有感而发,说真情写实感,做有米之炊。如:在教写《我想去……》时,书上出示的是学生所不了解的巴黎、埃及、日本等地的风景图片,我费尽口舌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我播放《北京欢迎你》这首家喻户晓的歌,借用前面刚学过的课文《第一个愿望》提出:“你们想像冬梅那样去北京实现自己的什么愿望呢?”因为2008奥运年,已经让水立方、鸟巢、故宫、长城、奥运村、福娃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故此情此景此问题激起学生说话的愿望,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用稚嫩、单纯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进一步引导:“你愿意把自己的心愿记下来吗?”学生欣然动笔,通顺、流利地写下一片片真情。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交际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现在有很多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仍处于传统状态:依然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机械性的讲授,或自己说得多,学生说得少,或几个学生上台说,口语交际训练走过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老师也苦于此类教学。其实把多媒体引入课堂,创设交际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口语交际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具体操作如下:

1.以“媒”相诱,激发交际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心培养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多媒体,创设愉悦和谐的交际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传递,从而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如在教《彩虹桥》时,老师可先让学生观看彩虹形成的动画片,再展示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彩虹图片,然后在学生的“哇――”的赞叹声中提出:看见这么美的彩虹,你想说什么?学生情绪高涨。“我想把这美丽的彩虹剪下来做七彩的裙子”、“我想在这美丽的彩虹桥上散步”……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地进入口语交际的情境中。

2.以“媒”促思,指导观察、交流。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越清晰,说话就越有条理、有重点。因此,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就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观察、交流。如在教《谁来过了》时,让学生交流认识的动物脚印。可城里的孩子接触到的动物少之又少,更甭说动物的脚印。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呢?我从各大网站上搜集到鸭、狗、猫、鸡等熟悉的小动物的脚印,放大到银幕上,让学生与自己的学习伙伴仔细观察这些脚印的特点,然后请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说出来:“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马的脚印像香蕉。”……你看,一句句童言可爱之极。

3.以“媒”为介,提供交际素材。

由于低年级学生观察力较差,不善于获取和积累交际素材,因此可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广、可存储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丰富的口语交际的素材世界。《菜园里的故事》一课是让学生交流蔬菜的知识。可低年级的学生哪能分清蔬菜、水果、荤菜,即使有知道的,也不过是一两种而已。于是我把在大棚里拍摄到的各种各样的蔬菜搬到银幕上,这下子,学生有物可说、有话可讲、有情可抒,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轻轻松松地完成口语交际训练。

三、在现实生活中创设交际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а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实践,让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更广阔的天地。

1.捕捉生活现象,创设说话情境。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每天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如“不讲卫生会不会影响身心健康”、“随地扔纸屑会不会影响环境”等,让学生回家搜集材料、整理信息,然后把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在晨会课进行辩论;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讲故事,练习说话能力;把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让他们吹泡泡、捏橡皮泥,然后请他们把活动过程说出来;让学生把老师说的话转述给家长,培养学生的讲述能力,等等。除了知识、技能训练外,还要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及语言背后隐藏的品质、思维等,相机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

2.抓住活动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机会也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比如春游活动,教师可让学生面对景物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班队活动中,组织适宜低年级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如围绕“该不该看动画片”、“游戏机的危害”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当小医生、学招待客人等社会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那么,处处都能指点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组织优化的评价反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并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的互动交际情境。

我经常在口语交际课上问: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给他?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评语言,即语言是否准确、规范、用语是否恰当。二是评思路,即评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富有逻辑性与条理性。三是评仪态,评他的声音是否响亮,仪表是否端庄,表情是否自然。四是为了使他下一回讲得更好,你对他还有什么建议等。在教学中注重教师和学生双重角色的转换,才能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言语信息传递中增强言语表达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种的切入点,创设各种交际情境,让学生创造性地说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2011.

[2]李莉莉,主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择粹.语文出版社,2002.8.

[3]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志凯,王荣生,主编.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7篇

主备老师的初始教案是这样的: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一、教学目标:

1. 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 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二、教学重难点:说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知道什么办法好,好在哪里。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揭示话题,看图说说:小兔把南瓜从什么地方运到什么地方?这是个怎样的大南瓜?第一幅图小兔在做什么?第三幅图呢?

2. 思考问题:小兔会用什么办法运南瓜?先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再把想出的办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 全班交流。

如:小兔找来绳子拴住南瓜拉;把南瓜侧着立起来,像车轮似的推着滚回家;拉来小车,把南瓜移到车上拉回家;制作一个翘翘板,把南瓜弹回家,在南瓜中间挖个洞,自己钻入洞里把南瓜带回家等。

4. 讨论评议: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为什么?

5. 课后延伸:在小兔运南瓜的办法中选一种,画一幅画。

星期二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中,一年级的四位老师对这份教案进行了认真阅读和分析,进行了完善和修改。讨论记录如下:

经过这番讨论后,四位老师细化、充实了这份教案,以下是一位老师修改后的教案: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一、教学目标:

1. 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 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二、教学重点:动脑筋想出帮小兔运南瓜的办法,知道什么办法好,好在哪儿。

三、教学难点: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天、小白兔来到南瓜地里,看见南瓜成熟了,非常高兴,想把它抱回家,可是怎么抱也抱不动。它愁眉苦脸地摸摸脑袋说:“我怎么把南瓜运回家呢?”多么可爱的小白兔啊!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它吗?

(二)想办法,解难题。

1. 这么可爱的小白兔遇到什么难题了?怎么愁眉苦脸的呢?

(它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 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了,你们能帮助小白兔想出办法吗?小朋友注意:自己说不要着急,说清楚;别人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听,他和我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小白兔我来帮助你。我们一起把南瓜抬回家;小白兔你可以请你的好朋友――小猴子帮你抬回家;你可把南瓜切开,一块一块地拿回家啊;生:把南瓜立起来像车轮似的推着滚回家;小白兔,我还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拉……)

过渡:你们说得真棒。你很善于观察,能从生活中得到启发,展开联想,真会动脑筋。有道理。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白兔自己克服困难。

(三)讨论评议。

分小组讨论: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请说出为什么?

第一组汇报:我们认为请别人帮忙好。团结力量大。

第二组汇报:我们认为小白兔还是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家这个办法好。非常省力气。

第三组汇报:我们认为还是把南瓜切成一块一块地拿回家好。因为小白兔要是把南瓜推着滚回家。南瓜皮会破掉,南瓜也会很快坏掉的。

过渡: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替小白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四)演一演。

(五)课后延伸。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办法,画一幅。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口语交际;表达欲;情景模拟;教学体系;改革

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社会开放扩大了人们交际的范围,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明显增加,语言的交流价值也日趋体现,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学大纲》,把过去的“听说能力”教学目标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这一修改不是简单的词句改变,而是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广的意义。对此,我们中职语文教师都非常关注。

一、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的特点

1.真实、和谐与平等性。即真实的情景、和谐的氛围、平等的对话。所谓真实的情景,是指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所谓和谐的氛围,是指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可以促使学生除去胆怯,想说、敢说并勇于交往,否则就会压抑学生的表达欲望。口语交际教学强调交际性是多向的、互动的。

2.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的交际性。它是多向的、互动的。这样的课堂有四个特点:①师生时空共有。②内容共创。③意义共生。④成功共享。

3.教学内容的切实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所谓切实性,就是要选择学生学习、生活交际中共同熟悉、急需又有趣的内容教学;所谓基础性,就是教学内容能体现学生的基本生活,所需交际语言符合学生口语基础;所谓发展性,就是要兼顾学生今后社会交际需要,适当选择一些社会生活交际必要的内容。其次,还要具有可交流性,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思考与表达,体现出交流的价值,激发起交流的兴趣,保证训练实效。

二、提高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水平的方法

1.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认识水平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将自身的位置从讲台上转换到学生中间去,从一个讲授者更多地变成交际情景的参与者。此外,教师还应该尽力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环境,努力提高学生训练的效率,明确目标,正确引导,合理定位,强化学生对口语交际技巧的掌握。

2.创设情境,激发思维的“引爆点”

要激起学生交际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发言的欲望。口语交际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过程就成了学生提升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的过程。只有在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学生才会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这样才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可丰富口语交际的话题,又可以使学生经常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积极进行情景模拟

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几乎都要受到招聘单位的面试考核,对于能否应聘成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十分重要。教学过程不妨针对学生未来可能面临的场景进行模拟,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步培养自己对场景的反应能力和应对技巧,掌握表达策略,思考说话的方式和达到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自身口语交际能力的不足,积极寻求更好的表达效果,从而达成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4.注重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口语交际是一种很好的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进行会话的语言学习方式,但前提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提升能力,教学体系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不妨结合大纲要求,积极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勇于探索和尝试。

5.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

总之,不论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当今注重合作和交流的时代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只有技术而缺乏口语交际能力的人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顺利地发展。因此,中职教育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王志凯,王荣生.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3).

[2]倪晨艳.浅析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0(3):26-27.

[3]彭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5):33-34.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口语交际 小学生 开放性

交际情境即交际环境,与交际者、交际工具一起构成交际活动的三大要素。传统的教学设计非常讲究课前的预设,一般课前有个较固定的教学流程,有精心设置的提问,有预定的标准答案,有不同教学环节的过渡及教学时间的大致分配。当然我们也不赞成没有预设方案而“跟着感觉走”的信马由缰式的教学。教学是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需要有预设的方案,但又不能囿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口语交际教案要在预设和非预设之间的地带来设计。这是因为,口语交际话题的开放带来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开放。

一、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方法

口语交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口语交际的环境必须是现实生活的呈现或再现。生活化的交际环境才具有真实性。生活化的交际环境适合于不同方式的口语交际,是交际活动具有“实际意义”的决定因素。生活化的交际情境的创设方法主要有:

1、呈现生活。根据口语交际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生活,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以原汁原味、未加任何改造的生活为交际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

2、再现生活。借助表演、录像等手段再现已经发生的事件或者业已存在的某种现象,还原现实生活,以此营造真实的交际情境。

3、模仿生活。比照现实生活的场景,设置虚拟性的情境,让学生以他人、成人、社会化的人的身份参与交际,比如扮演记者、售货员、推销员、导游,尝试他们不曾经历过的生活,相互间展开交际活动。或者设置童话式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童话里的人物,进行交际活动。

二、口语交际的方法与策略

1、多元化策略。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话的内涵更加丰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内容更加全面,教学任务也就更加多元。其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实践,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学生的对白语言和独白语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等等。与此相应,口语交际课必须做到:⑴教学目标多元化。《语文课程标准》将“交流”与“倾听”、“表达”并列,可见其与“倾听”、“表达”一样,是一种能力,都是我们培养的目标;⑵交际形式多元化。口语交际课不能采用单一的“独白式”或单一的“对白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独白”、“对白”两种方式兼顾,并加以合理调配。两种方式穿插起来,不仅能使多种交际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且两种方式之间互相启发,彼此铺垫,互相促进,构成一种互动的关系;⑶交际角色多元化。交际对象的不同,语言的遣用也不同。在口语交际课中,应赋予教师和学生多重的角色身份,并不断实现转换。指导点拨时,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在参与课堂交际活动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成了交际关系,他们都是交际者;⑷评价视点多元化。评价视点既有听说还有交往,既要关注语言因素也要关注非语言因素。要把交往态度、习惯、方法、沟通能力、处事能力等也置于评价的视野,以全面完成口语交际课教学的任务。

2、生活化策略。学生活化的策略就是要以学生亲历的或者熟知的生活为口语交际语文素材,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需要的生活的过程,完成“有实际意义的”生活任务是课堂活动的明线,完成学习任务则成了暗线,两线交融,完成学习任务蕴藏在完成生活任务的过程中。

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兴趣,便有了自觉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便成功了一半。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1、老师生动的语言,便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欲罢不能,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想说,争着要说,比如,《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那凄凉艰难的声音伴随着老师生动的语言描绘,使行军过草地时勇敢面对困境不畏牺牲的情景再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争着诉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2、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使学生有话想说。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它直观形象,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情境,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在教学《鲸》中,我把齿鲸和须鲸的动画图像利用电脑屏幕投影出来,齿鲸和须鲸怎样呼吸的样子就历历在目。学生兴趣盎然,争相介绍它们是怎样呼吸的,说得活灵活现,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口语交际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口语交际;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42-01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采用了“口语交际”这一提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之一,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农村小学的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尽人意,口语交际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之一,学生口语交际有效互动的研究势在必行。我结合在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摆正口语交际教学的位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我们要采取得力的措施,语文课上要强化口语训练,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努力。

儿童在言语上虽能够应付日常生活交际,可是他们在叙述问题时就会出现用词不确切,语句不连贯,层次不清楚,语言不规范,方言土语,口头禅很多。他们正处在“自发的口语交际能力层面[1]”他们的语言是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从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来看,小学生正好处在这一关键期的中后期,在小学阶段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迫于考试的压力,把许多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

张志公说“一个人口头上词句妥帖、干净利落,写下来就不会残缺错乱、拖沓累赘;口语上有条理,细致严密,写下来就不会颠三倒四,矛盾百出。[2]”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分析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新课型,在教学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很多教师并没有准确地把握其要求,学生普遍对口语交际不感兴趣,缺乏交际欲望。

上述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阅读面窄,阅读量少,以至知识面窄,词汇贫乏。二是农村孩子的性格较之城市孩子要更加内向、胆怯、害羞,这也压抑了学生的交际欲望,影响了口语交际的正常进行。我所在的赵集镇小学有很大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往往表现出孤僻内向的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小学口语交际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

三、提高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对策和措施

口语交际不是简单的听话和说话,而是一个始终互动的、充满变数和应对技巧的过程。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时,必须善于创设相关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促进有效的双向互动,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交际气氛

口语交际是互动的、充满变数和应对技巧的过程,因此需要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前提条件。农村小学生比较淳朴,对老师有敬畏心理,上课的时候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就很少。所以老师上课时要主动和学生沟通。

2、调到学生交流的欲望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不愤不发,不悱不启”的启发思维的教学原则。所以上课时要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让学生树立信心,以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老师说话时要注意情感的流露,让学生感到温暖、亲切,要耐心等待学生的反应,鼓励学生愿说敢说。

3、寻找农村小学口语交际的新出路

叶圣陶曾经说过“天地阅览室,万物皆读书”。立足农村的环境和农村学生的生活来源选择话题,我们可以选择的话题和创设的情境有:(1)大自然领域:大自然的花草鸟虫、山野河流、日月星辰都可作为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2)农村劳动领域:农村学生热爱劳动,亲历过一些简单的劳动,对农民的劳动也有较多的了解。(3)农村生活领域:农村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城市相比有它的特殊性,鉴与此,可开展“收集民间故事”“探究乡村风俗”等活动。

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下,口语交际教学现在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作为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其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成为了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荆龙.《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3.第18卷第三期.第7页.

[2] 张广岩.郭术敏.《中学语文教育学》,青岛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

[3]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荣生.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5] 周选杰.邹兆文.新课改背景下知识缺席导致的课堂教学畸变[J].中学语文教学.2005(4).

[6] 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语文学习.2004(11).

[7] 李明洁.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9).

上一篇: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下一篇:牧场之国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