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劝说范文

时间:2023-11-19 22:24:25

口语交际劝说

口语交际劝说篇1

“这样做不好”。(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

目标要求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要有礼貌。

2.学习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活动安排

1.依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指导看图,将学生引入口语交际情境。

2.组织学生围绕图意展开广泛的讨论,指导学生在思辨中学习怎样劝说。

3.通过观看有关节约水资源的录像,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为什么要去劝说,以及怎样提高劝说的成效。

4.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敢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主动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

过程实录

一、以题设疑

(教师板书话题“这样做不好”,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了这句话,心里有什么疑问,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这样做”是怎样做。

生:这样做为什么不好。

二、以图释题

(出示第一幅图)

师:大家仔细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哪些人做了不好的事?旁边的谁正在做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公园里有三个男孩子在踢足球。

生:小朋友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劝阻他们。

生:这位大姐姐告诉小朋友们不要在草地上踢足球。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草地上踢足球不好?大姐姐为什么要劝说他们不要在那儿踢足球呢?

生:因为草坪上有个牌子,上面写着“爱护草坪”,大姐姐叫小弟弟不要踩着小草。

师:你看得真仔细!

生:因为在草地上踢足球会把小草踩坏的。

生:我在公园里看到过这样的牌子,上面写着“爱护绿化”。

生:我在我家门前的草坪上也看到过一个牌子,上面的字我认不全。妈妈告诉我,上而写的是“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叫我们不要踩小草。

师:你们都留意到身边的事物,都很关心小草,真好!

三、初练思辨

师:我来学大姐姐劝说他们,大家都当我的小老师,听听我这样劝说行不行。

(师演示)“喂,不准在草坪里踢足球!你们快走开!”

生:你这样劝说不行,小弟弟不会听的!

师:为什么不行?怎样劝说他们才会听?请同学们先分小组讨论讨论,再举手发言。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你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不准在草坪里踢足球。

生:你要大声一点,他们可能没听见。

生:你的态度要温和一点。

生:你要有点耐心。

师:(归纳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懂得,别人做了不对的事,怎样劝说最有效)谢谢大家!你们提的建议都很好。看到别人做了不对的事,我们应该马上去劝说他们。劝说别人时,要讲清道理,为什么这样做不对;要讲究劝说的方法,说话时要大大方方,有礼貌,说话的语气要温和。

师:现在,请同桌之间,一个当大姐姐,一个当小弟弟,练习劝说。

(学生自主练说)

师:谁来当踢足球的小弟弟?谁来当大姐姐?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请两名学生模拟演示)

生甲:嘿,小弟弟们,你们好!请你们先停一下,我想跟你们说一句话。

生乙:大姐姐,你有什么事呀?

生甲:请你们读读这块牌子上的话。

生乙:爱护――草坪。

生甲:是啊,在草坪上踢足球会把小草踩坏的。请你们到别处去踢足球,好吗?

生乙:谢谢大姐姐!我们现在就走。

(师生评议略)

四、再练明理

(出示第二幅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阿姨在水池里洗萝卜,她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水从水池里漫出来了。她的孩子在劝她不要这样做。

师:为什么妈妈不听孩子的劝说?要怎么劝说,妈妈才会接受我们的意见?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看到别人做了不对的事,我们应该马上去――

生:劝说他们。

师:劝说别人时,要讲清――

生:道理。

师:还要讲究劝说的方法。说话时要大大方方,要有――

生:礼貌。

师:说话的语气要――

生:温和。

师:现在,我来当妈妈。谁来和我一起表演一下怎样劝说?

(师生借助教室一角的水池进行角色扮演)

生:妈妈,不要让水龙头的水不停地流。

师:没关系,水多了,菜洗得干净。

生:您这样做不好。

师:反正水也用不完,我多用一点也没关系!

生:(不知所措)……

师:瞧,妈妈不听你的。怎么办呢?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录像主要反映有许多地方非常缺水,水资源十分宝贵,以及浪费水资源的害处和节约用水的好处)

师:大家赶快开动脑筋,把你劝说的好办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要告诉妈妈,这样洗菜太浪费水了。

生:要让妈妈知道,许多地方都缺水呢!

生:要让妈妈知道,我们的自来水不是用不完,而是很宝贵的。

师:下面请同桌之间,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孩子,练习劝说,比比谁的小嘴巴最会劝说。

(学生兴趣盎然,分组练说)

师:哪一组来给大家表演表演?

(生汇报表演,评议)

五、深化实践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学校里、在家里,或者在别的什么地方,碰到过别人做了不对的事吗?

(学生举例略)

师:我们分组交流一下,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该怎么做。请劝说成功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经验。

(学生分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发言,并选出一两例,在情境中进行表演)

师:(总结谈话)今天,大家的表现棒极了!老师相信,大家今后发现别人做了不该做的事,一定能挺身而出,大胆劝说。对吗?

生:(齐说)对!

师:当然,劝说时要注意讲清道理,态度要大方,要有礼貌,语气要温和。是不是?

生:(齐说)是!

评析

“这样做不好”这节口语交际活动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课程目标,坚持将口语交际与生活相结合,利用录像、图画、实物等,创设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观察,有倾听,有讨论,有表演,有评议,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

2.针对低年级儿童阅历浅,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师精心制作了有关节约用水的录像。学生通过看录像,不仅学习了怎样去劝说别人不要浪费自来水,也懂得了水资源的宝贵。《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口语交际劝说篇2

一、口语交际单元编制的特点

1.巧用口语交际案例导入话题。在进行口语交际知识的阐述时,教材并没有非常粗糙地讲述知识,而是以一个非常典型的短文作引导,以短文为例来讲述口语交际知识。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讲到“劝告”时,教材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1942年,中央警卫团划归军委,由分管。警卫团成员普遍不安心在警卫团工作,希望到前线去。便到警卫团团部召开会议。他说:“中央警卫团应该改名,不叫‘警卫团’,叫‘钢盔团’。”大家被说懵了。解释说:“钢盔是干什么的?钢盔是保护脑袋的!中央警卫团是保护全党的脑袋――党中央,所以应该叫‘钢盔团’,你们说对不对?”大家笑了,异口同声地回答:“对!”又问:“人没有脑袋行不行?”大家说:“不行。”“你们都是英雄好汉,到前方去可以杀千百个鬼子,但是没有党中央来领导抗战,能不能把鬼子打出去?”“不能。”说:“谁再不安心警卫团工作,叫他到办公室找我,我们来说说这个道理。”教材通过这一个例子来告诉我们,劝告别人的时候可以采用的方法――巧用譬喻,以平等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训练的方式灵活多样。由于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口语交际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应该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讲到“劝告”时,课后练习三是这样设置的:“针对某些同学或亲友违公德的行为作劝告,力争奏效。注意运用正面劝导,巧用譬喻、直话曲说、借例言理等方法。”这样的训练方式较灵活,同学可以用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劝告。

二、口语交际单元设计的缺陷

1.缺乏反思和评价的内容和指导。口语交际的教学与日常交际行为相比有以下三个特性:全面性、反思性、思辨性。正是因为这三个特性才使口语交际进入了课堂教学。反思性就必须要求学生具有反思的能力。所谓反思的能力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能够应对语言与环境问题的能力,驾驭口语表达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或别人的话语进行分析、评价和调整校正的能力。而测评包括测量和评价,是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综观苏教版教材,整套教材中都没有出现对于学生反思性和测评性的内容和要求。

2.与单元内容的联系不够密切。前四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是独立存在的,分主题地讲述有关口语交际的知识。但在讲述知识时,内容过于独立,与本单元的内容和后面的作文都完全脱离了关系,使得知识和训练内容显得特别突兀。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和《柳叶儿》四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写人写事的记叙文。在口语交际教学部分安排的却是“劝告”,这与前面的课文内容没有任何相关性,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联系和把握,也不利于口语交际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缺少口语交际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内容。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是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一套有关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顺利完成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总是离不开一般的听说能力,也需要掌握交际活动的特定规则和具体技巧。因此,教科书在编排口语交际内容时不但要提供口语交际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应提供关于“交际”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这一方面,苏教版的教材更多地是注重呈现口语交际的知识性内容。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婉转拒绝”中,教材在阐述知识时运用了典型故事作引导,使学生能更容易掌握所要了解的知识,但我们也从中体会到很多的不足。在讲完故事之后教材只是简单地说“可见,拒绝他人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注意语言的婉转含蓄,对方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然后只是列出两个供同学们进行口语交际的话题,并没有作出关于口语交际过程的详细步骤和相关的技巧性指导。这种简单的陈述里并没有包含多少实用性、技巧性的知识。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学生只是无方法、无原则单凭经验进行交际活动。

三、口语交际单元的教学对策

1.要精心设计。在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阵地上,认真领会苏教版语文课程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由于课本注重呈现口语交际的知识性内容,教材中提供的仅仅是话题和一些提示语,要上好一堂口语交际课,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我们不少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很有自主开发的意识。

首先对话题进行补充。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劝告”,课后练习三是这样设置的:“针对某些同学或亲友违公德的行为作劝告,力争奏效。注意运用正面劝导,巧用譬喻、直话曲说、借例言理等方法。”关于补充,教师在授课时,会列举“正面劝导,巧用譬喻、直话曲说、借例言理”的事例。比如有位教师是这样讲述激将法的。英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谢灵顿,早年是个横暴乡里,染尽恶习的浪荡子。一次,他心血来潮地向一个女工求婚,不料那女工断然拒绝:“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能嫁给你!”这当头一棒,羞得谢灵顿无地自容,从此他发愤读书,改过从善,终于成为近代神经生理学的创始人,并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奖。

其次对话题进行再创造。所谓再创造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历把话题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情境。这些情境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业余生活中广泛选取,有些直接从学生中产生,这些交际内容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往往有话可说,愿意交流。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教师设计的题目是:“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你的好朋友小花没考好,不想回家。你是她的好朋友,她想到你家过夜,你该怎样说?”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2.要实现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有交际就必须出现对象,是双方的互动行为。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课上的互动方式应力求多层次。

师生互动。它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决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抑制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思想的火花,也不能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以指导和示范的方式强加给学生。

生生互动。它是同桌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沟通的方式,在编排组合时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

群体互动。这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当然,教师要在其中做好协调、指导工作,以利于交流朝着既定方向发展。

3.要注重实践。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还应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如:成立小剧社搞课本剧表演,参加爱国纪念日或宣传周、宣传月教育活动,参加走访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在校园、去社区采访等。这些“走出去”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规则、召集会议、布置安排工作,让他们自己去和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他们将学会“劝告”,学会“婉转拒绝”,学会“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学会“说话有针对性及吸引人”等等。

4.要及时评价。综观苏教版教材,整套教材中都没有出现对于学生反思性和测评性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性评价。每堂交际课让学生轮流上去说,说完也就完了,不作任何引导,也不置褒贬,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及时给予评价,可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倾听、表达和应对,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评价主要侧重于语言是否清楚、连贯,方式是否文明礼貌,习惯是否良好。对交际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应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以促进学生改善提高。

口语交际劝说篇3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教师示范

【中图分类号】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用原型示进行示范指导的方式有多种,可教师亲自示范,可请优秀学生现场演示,可播放访谈、辩论等精彩片断,还可随机展示不规范的交际例子,师生共同评议、指示不足、归纳出正确要领,再展示一个规范、优秀的原型。

1、教师示范

例如:四年级下册园地八《向你推荐一本书》话题: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本书,亲自示范:现在我是售书员,你们该怎样跟我打招呼呢?(引导学生礼貌打招呼)。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文学作品,名字叫《童年真好》。这本书用儿童化的语言、形象风趣的插图,写了作者小时候做过的不少愚蠢的事、羞愧的事和一些有趣的事,相信你读后也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

听老师介绍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这本书多少钱一本?作者是谁?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一一作答,注意表扬学生听得认真。)

这几位同学发言都很有礼貌,你们发现了吗?

(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发言中的“售书员阿姨”“请问”“谢谢”等礼貌用语,从而引导学生礼貌交际。)

之后师生共同概括出推荐好书的要点:

①说说这本书的基本情况(类别、作者、出版社主编等);

②介绍书的主要内容;

③谈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及收获;

④最后可以加上“能不值得一读吗?”“相信你读后也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之类的富有感彩的语言,以激起别人的阅读欲望。

2、多媒体课件示范

如进行《劝说》一话题时,课件出示《孟母断机劝学》《触龙说赵太后》《优孟谏楚庄王葬马》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劝说长辈更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些成功劝说的故事,为我们的劝说增添了几分艺术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园地七《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这一话题是以演讲的形式出现的,为搞好演讲比赛,先出示演讲录像示例,让学生欣赏电视上演讲选手的风采,观看后引导学生评议,然后归纳出演讲的注意事项,为学生提供示范。

再如五年级上册园地一,在举行《开卷是否有益》辩论会时,让学生欣赏精彩的“辩论会”片断课件。在进行《当小记者》一交际话题时,可让学生欣赏精彩的“访谈”片断的课件。还可用课件播放“神九”飞天后记者在校园防的片断,作为范例,然后老师提问并归纳出两条采访要求:1、选择关心的话题采访;2、根据对方的特点提问。学生通过范例马上领悟到了,并且记得特别牢固。

3、对比示范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园地三《谈谈我自己》话题时,先随机指名学生自我介绍,大家评议,指出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课件展示主持人大赛中某优秀选手的自我介绍片断,评议出精彩在哪里,怎样才能出彩,最后归纳出自我介绍的完整要求,通过优劣对比的原则,学生便一下子从中悟出口语交际的方法要领。

口语交际劝说篇4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1.语言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

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确,待人有礼貌,彬彬有礼,犹如二月春风温暖人心。礼貌可以调节矛盾,避免许多无谓的纠纷,使社会生活更加融洽;礼貌,是密切联系的纽带,是通往友好和相互尊重的桥梁。处在有礼貌的氛围中,你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可亲可敬,那么和谐、温馨。因此,我们渴望人人讲礼貌,处处有礼貌。

2.观看表演,引导学生走进情境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道具,表演小红有礼貌地接待王阿姨的情景。这段表演,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并通过看表演将他们引入情境,为下一步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学生看完表演后,教师就直接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口语交际活动,分别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小红和王阿姨的角色。

二、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1.利用话题提示,启发双向互动

有一些口语交际的话题,双向互动性是显性的,指导起来也比较容易。如“小猴借铅笔”这个话题,有这样的文字提示:小猴子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小猴子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又是怎样说的?指导时,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的提示要求,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和熊猫,按照提示问题的顺序,一边说话一边用动作表演出来,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

2.挖掘话题提示,引导双向互动

有一些口语交际话题的互动性不够明显,双向互动往往会被忽略,我们在教学时就应注意挖掘话题提示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双方考虑,积极调动双向互动。如“学会劝阻”这个话题,要求对在公共场所的不适当甚至危险行为加以劝阻。如果教学时只关注“劝阻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单向的看图说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劝阻一方”说话,让他们能言善劝,也要引导“被劝阻一方”说话,让他们能言善辩。这样在表演时,才不会变成“独角戏”,引导学生走向双向互动。

3.拓宽话题提示,促使双向互动

还有一些话题,看上去并不是能指导双向互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拓宽话题提示,寻找交际切入点,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如“汇报学校绿化情况”这个话题,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去花园的一组重点观察花草,去小树林的一组重点观察树木,去操场的一组重点观察草坪。课堂上可以先问问大家在不同的观察点都观察到了什么,再相互发问。这样相互的问答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三、积极创造实践机会

1.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课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看说说、听听说说、编编说说、演演说说等形式,逐渐培养学生能用精练、准确、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心到口到,并且想得快说得准。另外,还要特别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模仿示范的声调、语气、体态,以进入交际角色。当然,示范也不一定全由教师来承担,可以让一些优秀学生来示范,也可以借助音像资料来发挥其直观形象和逼真的作用。

2.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口语交际重在实践。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实践活动,教师应拓展交际空间,引导学生在不同场合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同时还应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如:当校园小播音员、小记者,在校园、社区采访;参加走访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四、重视开展激励评价

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每个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行交谈,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劝说篇5

1.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样离不开课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设置具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不断在锻炼中领悟口语交际的要领。

课堂以专题训练为主。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教师可选取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或选取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等,来让学生评析时事,针砭时弊,激起他们参与讨论的兴趣。通过设置讨论情境,把学生的思维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他们倾听与表达的能力。如在以“劝说”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可设计 “劝说带手机来校的同学”“劝说沉迷网吧的同学”等话题让学生练习“劝说”。这个练习由于贴近学生的实际,因而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交流的气氛自然十分热烈。

调动全员参与。一堂精彩的口语课不能只是少数学生的对话表演课。教师要关注调动全体学生的情绪,尽量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可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各小组都有自己的练习任务,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合作完成。可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做出评价。

强调对个体的引导。口语交际是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教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重“说”不重“听”。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听”要耐心专注,善于抓住重点,根据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等。学会倾听也是尊重人的表现,要求学生尊重说话者,有礼貌地悉心倾听。总之,训练中要把口语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技巧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到位。

2.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学生经过口语交际训练之后,交际能力达到何种程度还需要一定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以便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将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学生在发言、朗读、表演后,除教师进行评价外,也可以要求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甚至自评。这既能检查学生上课的专注程度,又有利于深化和巩固听的效果,从而让口头表达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注重一分为二的评价。在评价时,如果不指出缺点,就不容易改正,也就不容易进步,然而一些学生怕得罪人,不敢说实话,所以在评价时总是只讲优点、不说缺点。对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发言的学生进行优点、缺点两方面的评价,尽量让评价变得客观、真实。

3.口语交际训练要系统

除了课堂训练外,还应该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比如,利用班会课、课外活动时间等,开展课本剧表演、即兴作文、即兴演讲等活动,以系统丰富的训练来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定期举行班级主题演讲比赛。比如,可以举行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可由学生自己设计开场白和结束语,自己组织整个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进行课堂作文交流。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放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评改,让学生从文章主题是否紧扣题目、详略安排是否妥当、选材是否新颖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既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可以让他们在交流评论的过程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入手,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口语交际劝说篇6

【关键词】口语交际;类语言;有境;在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30-02

【作者简介】沈争,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小学(江海,222300),高级教师。

日常交际中,很多学生会用一些习惯性的声音“嗯、噢、啊、哎哟”等表示应答;用笑声表示高兴;用鼓掌表示支持;用表示悲哀、难过;用叹息表示后悔、遗憾等。这类没有固定意义的有声语言以及一些无声的举止行为、表情动作,在口语交际中可以表情达意、沟通交流,我们称之为“类语言”。类语言是语言表达的个性化表现,它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学生对交际内容的理解,促进交际双方的表达和交流。类语言能使学生很快地沉浸在相应的情境和角色之中,自然地进入交际的“场”。

一、价值寻绎:类语言适度介入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适时使用类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有声语言的内化和吸收,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情意态度、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

1.类语言可以提高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

类语言用法灵活多变,它能巧妙地表达感叹、招呼、应答,表明态度、刻画人物、传达感情、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等。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大胆地使用类语言能有效地激发交际双方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地鼓励学生使用表情、动作类语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

2.类语言可以培养互动双方的参与意识。

交际活动中,类语言伴随着有声语言适时展现,巧妙运用,有助于学生对交际话题的理解和表达,充分调动交际双方参与的积极性。

3.类语言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在场交际。

言语的表达是有规律的,“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交际过程中适时使用类语言,能给交际双方留有思考的空间,入情入境地表达自己交际时的心境和心情,“听者”听其音而会其意,融入角色,学会表达;“说者”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交际双方很快摆脱“忸怩、拘束、造作、害羞”等不良的交际行为,从而大方得体地交流。

二、策略探寻:类语言――让学生交际从“有境”走向“在场”

1.兼顾“形式”和“内容”,发展个体语言。

(1)表情型类语言。在教学苏教版一下口语交际《小苹果树请医生》时,笔者首先创设情境,播放《小苹果树请医生》的动画片,引导学生猜猜故事中的人物会说些什么,然后根据角色,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小苹果树、大苹果树、喜鹊、猫头鹰和啄木鸟,模拟角色进行对话。女生扮演的角色多数是小苹果树、喜鹊,她们用“、皱眉、哀叹”表达自己的着急和请求,用“舞姿、笑容”表达感谢;男生扮演大苹果树、猫头鹰和啄木鸟,他们用“哎吆、哎吆”表示用力捉虫,用“笃笃、笃笃”表达应答……学生巧妙运用类语言,将口语交际中人物的对话表演得妙趣横生。

(2)动作型类语言。动作型类语言能引导学生进入轻松和谐的交际情境,实现言语交际的个性化表达。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快速跑、摆动双手”等动作表现急切的心情,用“翩翩的舞姿、满脸的笑容”表达真诚谢意。

(3)情感型类语言。情感型类语言指向鲜明,真切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交际双方的真情表达。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四上《学会赞美》时,以“赞美别人首先要做到什么?”引出话题――你发现王凯在大扫除时表现非常出色,现在他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能对他的做法具体描述,并进行赞美吗?学生随即以参与者的身份用真切的语言、丰富的表情进行表达:“啧啧作声”表示感叹,“竖起拇指”表示赞扬,“高昂的语调”则流露真诚的赞美……生动的情感类语言,巧妙地表达了学生的真实想法。

2.链接“情境”与“表达”,发展群体语言。

群体互动也是口语交际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交际对象进行交流互动。群体之间的互动是多向的,交际难度大些,教师应巧设情境,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类语言巧妙运用能促进课内、外显性或隐性语言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交际情境中恰当交流,历练群体语言。

例如:苏教版二上口语交际《学会祝贺》“赠送卡片”这一环节的教学,当学生在贺卡上写好贺词后,笔者就交际态度、语气和礼仪进行点拨指导,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群体互动,再分组离开座位,来到同伴身边,亲自送上贺卡,进行面对面的群体交流。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微笑”“点头”“啧啧赞叹”“握手”“热情拥抱”等一系列类语言,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相互祝贺。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应变能力。

3.融合“个体”和“群体”,从“有境”到“在场”。

(1)模拟表演,学会应对。在教学苏教版二下《学会劝阻》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对如何去劝阻别人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劝阻时常常因为不得要领而事倍功半。采用模拟表演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新知,在体验中愿说、会说,而在体验过程中使用类语言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一个同学从楼上随意吐唾沫,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可他却说:“这样好玩。”我们应该怎样劝劝他呢?

(学生表演随意吐唾沫者)

生1:同学,(模仿吐唾沫的样子)你在楼上像这样乱吐唾沫是不文明的行为。

生2:你吐的唾沫如果落在别人身上,那多不卫生啊!(边说边用手捂住嘴)而且唾沫会传染疾病的。

生3:(拉着表演者的手)同学,在楼梯上吐唾沫是不对的,如果别人把唾沫吐到你头上,你还觉得好玩吗?......以后可别这么做了!

表演者:(一脸惭愧地)我只想着好玩,没有想到你们说的这些。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改正!

(2)群体互动,实现交际在场。教学苏教版四上《学会赞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设计四人一小组,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双向交流。双向交流之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赞美能让对方更高兴?可以采用哪些形式表达赞美之情。有的小组选择“赞美母亲”这个话题,笔者就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有哪些事让你想到要对妈妈表示赞美?(下雨了,妈妈来学校接你;生病了,妈妈为你熬药;为了给你买需要的书,妈妈顶着烈日跑了好几家书店……)除了语言,你还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赞美?可加上动作、表情、语气等。生动的类语言为学生搭建了轻松交流的平台,更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语言是一种纽带,除了表情达意,还能消除误会、增进了解。人的心情和情感是借助表情、动作、语言和语调的合理运用实现的。恰当使用类语言能使学生的表达更加生动、语言更富个性化,展示言语交际的艺术,促进交际从“有境”走向“在场”。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口语交际劝说篇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近年来,口语交际的考查成为命题者青睐的热点话题。口语交际题,往往是通过文字、图表等材料来设计呈现具体的交际情境,以考查考生听说能力。在2013年中考中,此类题一般放在语言运用与积累中单独命题,也有极少数融入综合性学习或阅读题中,涉及对劝说语、安慰语、采访语、反驳语、建议语、发言语等方面的考查。在此,结合2013年中考试题实例,对这种类型题目的命题形式、解题技巧以及实战演练作一总结,以期有益于广大读者。

【真题解析】

类型一:有理劝说语气婉

湖北恩施卷 2013年3月以来,全国多地发起了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阻击战。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假如你在过马路时,红灯亮着,机动车辆在行驶,与你走在一起的人要强行闯红灯过马路,你怎样劝说,才能让他们停下脚步?

[解析]所谓劝说,是指通过讲道理使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劝说的关键在于双方要处于平等地位,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以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目的。如果正面劝告,就对被劝告者直陈道理,注意因势利导,层层深入;也可以直话曲说,用曲折含蓄的语言旁敲侧击,以达到劝告的目的。回答本题时,要把闯红灯过马路的危害讲清楚,同时还要讲清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讲道理时,语气要委婉中带有一种商量的口吻。避免用生硬的语气。方法:礼貌称谓+错误做法的危害+正确做法的好处+提出希望。

[参考答案]示例:大家好!这样过马路很危险,也会造成交通堵塞,城市交通秩序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大家耐心等候。交通“红绿灯”是城市文明的“照明灯”,又是整个社会文明的“红绿灯”。我们还是等绿灯亮了再过吧!

类型二:安慰他人宽心忧

云南大理卷 “最美消防员”,在救出了26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后,由于长时间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体力严重透支昏倒在现场,被送到医院。

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到医院看望,你会对他说什么?

[解析]安慰他人的目的是让他人宽心解忧,能使其感到温暖和力量,其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无论如何安慰,都需要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自己一颗真诚的心。方法:称呼+鼓励用语。

[参考答案]示例:叔叔,你好!我代表我们学校的全体同学来看望你,你的英雄事迹令我们非常感动。我们要以你为榜样,好好学习,争做“最美中学生”,祝你早日康复!

类型三:采访提问诚换诚

浙江义乌卷 开展小记者采访“义乌好人”老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义乌温度”。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小记者:老丁,您好! ① ,

老 丁:我主要收集旧衣裤、鞋子等生活用品,洗晒、整理、打包后捐到云南、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

小记者: ② ,

老 丁:许多爱心人士捐助运费,解决了运费问题,让义务人的爱心和温度及时传递到千里之外,让那里的人们感受到来自义乌的温度。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情境填写采访记录题。填写前要认真阅读情境对话材料,明确采访对象及主题,提问要具体、有针对性,注意语言简洁通俗。方法:礼貌问好+亮明主题。

[参考答案]示例①:请问您主要做了哪些爱心活动?示例②:请问您如何解决运费问题?

类型四:反驳他人针见血

湖北鄂州卷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解析]考生在具体解答时,必须从自己的身份出发,明确自己欲“立”观点,并抓住对方观点的“无理”,进行阐述反驳。需要提醒的是,论辩不是攻击,所以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有进退。方法:寻切入点,反驳要一针见血。

[参考答案]示例①: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示例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类型五:合理建议切实行

山东淄博卷 学校附近有一家酒店,每天都要倒掉顾客吃剩的很多饭菜。你打算向酒店王经理提一条减少浪费的具体建议,作为陌生人,你该如何跟王经理表达你的看法?

[解析]合理的建议是智慧的结晶。提建议时只要紧扣问题,称谓恰当、目的明确、建议合理、理由充分、切实可行即可。方法:礼貌问好+切实可行建议。

[参考答案]示例:王经理,您好。我是“光盘行动”的志愿者,看到咱们酒店顾客的餐饮浪费比较严重,冒昧给您提个建议,您能否让服务员在点菜时提醒顾客要适量(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以减少浪费,希望您能采纳。

类型六:言外之意妙解说

江苏泰州卷 活动中,你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市长〉选场》的话剧视频。其中有一段对话:

齐仰之(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晓华同学不理解台词中“催化剂”的言外之意,请你结合所学的剧本内容向他作一个解说。

[解析]这是一道揣摩言外之意的口语交际题,要正确解答,首先就必须读透情境的提示语言,抓住提示语中的“起了化学变化”(即齐仰之思想发生变化)“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促进了齐仰之的思想变化)这一关键语句,来揣摩“催化剂”的言外之意。然后把这些信息加以整合,清楚连贯地表达出来即可。方法: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语句+揣摩语句意思。

[参考答案]示例:对齐仰之的思想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类型七:情境发言有真情

山东济宁卷 品读先贤,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开展“走进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以“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为开头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简短发言稿。

[解析]本题是根据题干提供的情境让考生说话,既然是说话就要注意语言的得体、连贯、简明以及说话一定要符合情境。孔子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好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的,考生在说话造句时要表达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简述孔子好学情况,最好说些好学典故;二是对孔子好学精神表达钦佩之情。另外内容要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字数符合要求即可。方法: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简述孔子好学情况+表达钦佩之情。

[参考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他“十五而有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要学有所成,他为读《易》而翻断了穿简的牛皮绳,“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至今还激励着人们勤奋读书;他向师襄子学鼓琴,不仅熟习乐曲及弹奏技法,而且能够从中领会乐曲的意蕴志向,甚至体会到了乐曲作者之为人,令老师也对他肃然起敬,其好学精神令人钦佩。

【误区提示】

1.注意对象、场合

口语交际有很强的情境性,答题时要分析具体的情境,弄明白要求。另外,说话还要区分不同对话主体,注意对象的身份、年龄、情绪、心理等。比如:作为学生,在询问不同年龄段的人岁数,语言便有不同,问小孩便直接问“你几岁了”,问中青年人要说“你多大年纪了”,问老人则说“您高寿(龄)了”。

2.明确说话意图

说话的最直接目的是准确表达心中的想法。我们说话观点一定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理由阐述要充分,可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来谈。

3.语言亲切得体

无论解答哪一方面的口语交际试题,首先要有的便是“称呼”。要针对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职务,给予恰当的称呼。并且说话要注意使用敬语和谦语,敬语如“您”“请”“能不能”“好吗”“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了”“再见”。

4.留意字数限制

解答此类试题,要坚持“简明”的原则,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另外,题目要求中往往会有字数限制,比如“不超过50字”,答题字数要适中,字数控制在45~50字内即可。

【实战演练】

1.口语交际。

刘华英语成绩比较差,主要原因是他不肯背单词。有些同学劝他多背单词,可他却说:“我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再怎么背也晚了。”身为学习委员的你,这时打算怎样劝服刘华?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百家讲坛”中,于丹喜欢穿一身淡紫色的印花西装。一次,于丹讲完,一名观众站起来发问:“于丹老师,易中天老师‘品三国’穿中山装,你却穿得很时尚、很西化。我认为你应该穿中式服装来讲《论语》才对啊!”

于丹笑着反驳说:“ ”观众听了忍不住哄堂大笑。

于丹怎样巧妙地回答,突出对方观点的荒谬,且又调节了气氛?请你补全对话。(提示:依照对方错误的逻辑作出推断——“品三国”穿中山装符合中国传统,那“裹小脚”岂不是更符合传统?将“裹小脚”的行为放到“现在”,便能一语道破问题的实质。)

3.在学校“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主题征文活动中,你的参赛作品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组委会请你在颁奖大会上发表一段简短的获奖感言(不超过70字)。请你拟写一下。

参考答案:1.单词是砖,英语是墙,没有砖,难以成墙。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每天多记些,就能把前面的很快补上,关键看自己是不是肯努力了。小华我们都看好你哟!2.你看,我现在裹小脚还来得及吗?3.能获得第一名,我非常激动。感谢组委会对我的认可,我会继续努力!同时祝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祝我们学校的未来更加美好。

《文言文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1.B(堵:墙壁)

2.C(A.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词,表停顿。B.连词,因此;动词,沿袭。C.介词,在。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3.D(①行侠仗义不是隐士的特点;④谈论文治武功是积极的入世思想,也不是隐士的特点。)

4.C(“后来他努力于仕途”错,原文是假设关系。)

口语交际劝说篇8

一、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

过去有的大纲是将“听”和“说”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分成两个系列,《语文标准》中将这两个系列合在一起,改成了口语交际,这绝不是一个名称变换的问题。关于口语交际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过去习惯把“听”“说”分开,采用“听说读写”四条线并行的提法。在2000年公布的试验修订版大纲中,虽然根据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日益重要的认识,已将“听”和“说”合成口语交际,但在表述时仍是将听和说分开。在《语文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更为明确了,这就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理念贯穿于关于口语交际目标的表述和教学建议之中。

《语文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并按九年一贯的思路,整体设计,分四个学段提出了阶段目标。这些目标,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到如下一些特点:

1.前瞻性。作为课程目标五个方面之一的口语交际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如“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他人”,“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明力”等目标,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语文标准》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实际上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着想。

2.三维设计,整体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三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既然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非常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自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等。《语文标准》的口语交际交际目标,第一学段要求“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第二学段要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第四学段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都体现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导向。口语交际还重在参与交际过程,第一学段目标“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学段目标“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四学段“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分别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只有在以上的前提下,《语文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技能要求,才有了意义。课程目标将多方面的要求整合交融,为的是真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人格素养和生存能力。

3.操作性。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教科书选择、编写、确定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如根据“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这一目标,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听故事、讲故事”、“听童话、讲童话”之类的教学内容;根据“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量”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安排“向别人请教”、“学会商量”等教学内容。有些教学目标的独特视角还不口语交际教学提示了清晰的实施策略,如“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这一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在让学生“听”别人说话上下功夫,先引导学生“会听”,在“听会了”的基础上再转述。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段目标的要求也呈螺旋式状态上升,如关于说普通话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中提“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交谈的习惯”,到第二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再如听说方面,第一学段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要求“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要求“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第四学段要求“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马列主义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这些目标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并为实际的教学提供操作的抓手。

《语文标准》中口语交际的目标架构,为设计和选择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提供了操作的依据和展开的空间。下面举现行的一种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的几个话题,以作示例。

介绍类:自我介绍、介绍朋友宾客、介绍我的家、介绍我的家乡、介绍我的一张图片,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介绍我国的一座城市,介绍一处名胜古迹,介绍世界名城,介绍一种动物等等。

独白类:说小笑话,说故事、说相声、说广告、说自己的奇思妙想、说说自己的愿望、说读后感观后感,说经验教训,说目击情况、小新闻等等。

交往类:道歉、做客、祝贺、待客、转述、劝阻、商量、请教、赞美、批评、安慰、解释、采访、辩论、借物、购物、指路、问路、看病、打电话、接电话、邀请、推荐与自我推荐、当导游等。

表演类:演童话剧、演小剧本、当众演讲、主持节目等等。

讨论类:……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怎么办、小小建议、小小讨论、小小辩论等等。

以上所举大多是从日常生活中摄取的交际话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供挖掘的话题当然远不止这些。生活是口语交际内容和活水源头,只要处处留心,做有心人,定能发现和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口语交际内容。

二、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根据教学建议精神,我们觉得,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1.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时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就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之而变得高涨起来。这样,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或持续,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去作进一步的体验。如“学会赞美”这个话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交际情境:

(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做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把世间的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也许一次小小行赞美,就能改变人的一生。其实,在你赞美别人的同时,自身的境界也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

(2)让学生看情境表演(女儿芳芳放学回家赞美妈妈烧得一桌好菜),走进情境(表演用的道具可以用实物,也可以绘制)。

这段表演,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并通过看表演将他们引入情境,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上和情绪上的准备。学生看完了表演后,教师直接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口语交际活动,分别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当妈妈和芳芳的角色。

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方式很多,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展播录相节目,播放录音来渲染气氛,教师或学生的语言描述和表演。

2.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有一些口语交际的话题,双向互动是显性的,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如某小学教材里“小猴借铅笔”这个话题,有这样的文字提示: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是怎么做的?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的提示要求,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猴和小熊猫,按照提示问题的顺序,连说话带动作表演起来,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

有一些交际话题的互动性不够明显,双向互动往往被忽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留意。如“学会劝阻”,题目要求对公共场所的不适当甚至危险行为加以劝阻。如果教学时只关注“劝阻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成了看图说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劝”,也要引导“被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辩”。这样在表演时,才不会变成独角戏。像道歉、祝贺、待客、商量、请教、安慰、解释等话题都属于此类。

还有一些话题,看上去并不是能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前,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如“找春天说春天”这个话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观察要求:在校园的一组重点观察小池里的水,到花园的一组重点观察花草,去“百木林”的一组重点观察树木。课堂上可以先问问大家找春天时都找到了什么,再互相发问。这样,学生就会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我想知道花园里什么花开了,好看吗”,“我想知道百木林的树木都长出叶子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自然成了交际话题,互相问答的过程就是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3.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语文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语文标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语文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听人讲话、听故事、复述、讲述、转述等要求,初中阶段关于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课堂讨论、应对能力等要求,都是重在交际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培养。

《语文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经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课程的事,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口语交际教学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上一篇:中学作文教学范文 下一篇:名人尊师的故事范文